鸡支原体病

2024-08-20

鸡支原体病(通用8篇)

鸡支原体病 篇1

近年来, 随着养殖场鸡只饲养密度的增大, 鸡支原体病发病率越来越高, 鸡支原体病本身不会造成大的死亡, 但很难根治且容易复发, 整个饲养期内病情往往处于反复发作、时轻时重的状态, 其发病程度和病程受发病日龄、继发和并发感染、应激等多种因素影响:成鸡感染时多隐蔽发作, 死亡率也较低, 发病期间的种蛋孵化率下降, 孵出的弱雏增多;雏鸡感染时死亡率较低, 若与其它病并发感染, 则会加大死亡发病率。此病在诊断上易与其它传染病混淆;若诱发其它疾病, 就会给养殖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 病原学

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原核生物, 在具有自体繁殖和合成自身大分子的微生物中, 体积最小, 结构也最简单。支原体主要靠寄生生存, 寄生于各种动物的体内。鸡的支原体主要有败血支原体 (MG) 和滑液囊支原体 (MS) , 另外还有其它致病力较低的支原体如火鸡支原体、衣阿华支原体、雏鸡支原体和禽支原体等。鸡支原体病的病原体是禽败血霉形体, 属于霉形体目霉形体科霉形体属的一个致病种。一般呈细小球杆状或卵圆形, 大小约为0.25~0.5µm, 姬姆萨染色着色良好, 革兰氏染色呈弱阴性。

2 流行特点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气候多变、寒冷的秋冬季节易发。鸡群密度过大、鸡舍寒冷、潮湿、通风不良、氨气浓度大、维生素A缺乏、疫苗免疫接种 (尤其是潜在支原体的鸡群进行新城疫、传染性喉气管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等活苗的免疫) , 均可诱导本病的发生。病鸡和隐性感染鸡是本病的传染源, 本病既可以垂直传播又可以水平传播。病原体可以通过鸡咳嗽, 喷嚏的飞沫和尘埃经呼吸道传染, 被支原体污染的水, 饲料, 用具也能使本病有一个鸡群传至另一个鸡群。垂直传播可构成代代相传, 使本病在鸡群中连续不断的发生。本病在鸡群中传播较为缓慢, 但在新发病的鸡群中传播较快。本病易复发、易并发感染, 常与其他疾病如鸡大肠杆菌病、新城疫、鸡传染性鼻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等并发或继发感染, 加剧病的严重性并使死亡率增高。发病的严重程度及病死率差异通常很大, 一般死亡率为10%~30%。

3 临床症状

该病的潜伏期为10~21d, 发病时主要呈慢性经过, 其病程常在1个月以上, 甚至达3~4个月, 病情常呈现“三轻三重”的特点, 即用药治疗时轻些 (症状可消失) , 停药久时重些 (症状又较明显) ;天气好时轻些, 天气突变或连阴时重些;饲养管理良好时轻些, 反之重些。该病初期呈现精神不振, 食欲减退或不食, 腹泻, 鼻液增多, 流浆液性鼻液, 部分病鸡鼻孔周围沾污明显, 鼻孔堵塞, 妨碍呼吸, 频频摇头或发出奇声。严重时, 病鸡呼吸困难伸颈张口喘, 接近鸡群可听到明显的甩鼻、咳嗽、气喘以及气管罗音, 夜间声音较白天大, 严重的呼吸罗音似青蛙叫。部分病鸡的眼结膜发炎、流泪、混有泡沫状分泌物, 眼睑上下粘合, 甚至失明。有些病鸡还呈蹲坐姿势, 腹泻、排白色或黄绿色稀便, 全身症状表现为体温升高, 生长发育迟缓, 逐渐消瘦。

4 病理变化

病变主要在呼吸器官:鼻腔中有多量淡黄色混浊黏稠的恶臭味渗出物;喉头黏膜轻度水肿、充血和出血, 并覆盖有多量灰白色粘液性或脓性渗出物;气管内有多量灰白色或红褐色粘液。病程较长时, 气囊壁混浊、表面呈念珠状, 内部有黄白色干酪样物质, 有时可见一定程度的脑炎病变, 严重时, 心包膜、输卵管及肝脏出现炎症, 部分病例可见肝脏肿大, 表面有一层黄白色的纤维蛋白附着, 严重时肝脏渗出的纤维蛋白将胸腔、心脏、胃肠道粘连在一起。

5 诊断

(1) 本病病程长, 主要表现为打喷嚏、流鼻涕、咳嗽、呼噜、气管有罗音。个别鸡表现肿脸、眶下窦炎、在眶下窦外可形成大的硬结节, 眼流泪 (泡沫样液体) 、眼内干酪物样渗出物, 造成失明。产蛋鸡产蛋率轻微下降。 (2) 本病与大肠杆菌病、传染性支气管炎、新城疫、传染性鼻炎混和感染时, 鼻汁增加、堵塞鼻孔, 易发生气囊炎、肝周炎、心包炎、腹膜炎, 死亡率增高。 (3) 进行新城疫、传染性喉气管炎、法氏囊等冻干苗免疫接种易诱发本病, 临床表现为:免疫后2~3d鸡群出现长时间的咳嗽、喷嚏等呼吸道症状。

6 防治措施

6.1 预防

支原体可感染气囊形成干酪物, 药物难以到达该部位。这一特性决定支原体可长期在体内存活, 且容易复发。所以要坚持长期用药、轮换或联合用药。可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敏感药物, 如百病消、泰乐菌素、强力霉素、红霉素等, 同时添加多种维生素。

6.2 治疗

支原体的高发时期一般为4~7周龄, 此时鸡只生长发育很快, 对营养的需求造成鸡只的抵抗力有所下降, 加之饲养环境不好, 此时鸡容易得病。在饲养过程中, 天气的变化, 昼夜的温度差异很大, 受饲的条件限制, 鸡棚里面的温度不能恒定, 温差在14℃, 另外雨天也是细菌和病毒常发的时期, 这些都是造成鸡只支原体爆发的很重要的因素。因此, 对于中、小养殖户, 可采用青、链霉素或卡那霉素肌注。4~7周龄, 青、链霉素各5~6万IU/只;卡那霉素4万IU/只, 1次/d肌注, 连注3~7d。实践证明, 支原体和大肠杆菌常常同时爆发, 此时更容易造成鸡只的死亡。结合对支原体的诊断和药敏试验, 还有临床的实践, 采用强力霉素和环丙沙星饮水治疗, 同时加入一些抗病毒的中药新型支冲灵。一个疗程以后, 鸡只的死亡率会明显的下降, 采食量大大增加, 支原体和大肠杆菌也能得到有效控制。

6.3 饲养管理

降低饲养密度, 改善卫生条件, 避免各种应激反应。 (1) 加强通风换气、坚持带鸡消毒, 改善鸡舍空气质量有利于加速病鸡的康复。通风前将舍温提高1~2℃, 以防感染并结合实际使用SPF胚源的冻干苗。 (2) 疫苗免疫:目前败血支原体菌苗主要有弱毒苗如F36株、F (MGF) 株、6/85株、TS-11株和灭活苗两种。免疫程序:6~20日龄, 支原体弱毒活苗点眼免疫。一般免疫一次即可, 10~16周龄也可再用活苗补免一次。种鸡在开产前最好用油乳剂支原体灭活苗免疫。应注意以下事项: (1) 支原体活苗适用于早期免疫, 在野毒感染之前建立良好的免疫力。鸡群发病以后再用活苗免疫效果不理想。 (2) 支原体活苗不受母源抗体影响, 可以早期免疫。免疫后, 疫苗毒会定植于呼吸道和气囊上, 不断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和局部免疫, 保护呼吸道和气囊粘膜的完整性。 (3) 支原体活苗免疫后至少7d内不用对鸡支原体有杀灭作用的药物。 (4) 与新城疫和传支的免疫时间要间隔5~7d, 但可以和病毒性关节炎疫苗、传染性法氏囊病活疫苗和灭活疫苗同时免疫。 (3) 应从无支原体的种鸡场引进鸡苗, 对新引进的种鸡进行隔离观察。 (4) 必须做好其他疾病的预防, 防止继发和并发感染。

鸡支原体继发大肠杆菌病的诊治 篇2

1. 病例简介

闻喜县桐城镇东河口村李某2008年2月13日饲养的1500只三黄肉鸡,7日龄免疫新支多价苗,11日龄有个别鸡甩鼻并且发出“笛笛”声,14日龄进行法氏囊中等毒力苗免疫,15日龄呼吸道症状明显加重,病鸡数量增加,禽主在饮水中添加0.05%泰乐菌素进行治疗,连用4天,呼吸道症状减轻,21日龄时死亡3只。

2. 发病原因

支原体和大肠杆菌都是条件性致病微生物,肉鸡支原体继发大肠杆菌病发生较多,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①鸡的呼吸系统结构特殊,一是参与呼吸的有气囊,且气囊与血管不相通;二是呼吸系统与消化系统之间无横膈膜,直接相通。②管理不善。通风换气不良,温度不恒定,卫生环境恶劣,氨味过浓,饲养密度过大,饮水和饲料受粪便污染等会诱发本病。③应激因素。气候骤变,更换饲料,接种疫苗,转群等也是本病的诱因。④支原体病和大肠杆菌病都可以垂直传播。

3. 发病症状

病鸡精神沉郁,羽毛松乱,闭眼昏睡,食欲下降,少食或不食,冠色红白交错无光泽,流泪、流鼻液,咳嗽,打喷嚏,呼吸困难,胸腹式呼吸明显,触摸腹部皮肤软肿。

4. 剖检变化

剖检3只病鸡,可见口腔有黏稠液,气管出血有黏痰,皮下层干燥出血,肌肉发绀,腹部肌肉有渗出胶冻样物质,能闻到一股怪臭味。其中一只鸡的支气管堵塞有空芯黄色干酪物,胸腔有黄色干酪物,腹腔气囊及肠系膜增厚、混浊并附有索状干酪物,心包与胸气囊相连,表面有一层黄色的纤维素膜覆盖(心包炎),而肝脏与腹气囊相连,表面有一层黄色的纤维素膜覆盖(肝周炎),肠管、脂肪、心肌点状出血或弥漫性出血,出现了一系列败血性病变。

5. 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等,可初步诊断为鸡支原體继发感染大肠杆菌病。但在临床上应注意鉴别以下几种疾病:

①传染性鼻炎。鼻炎发病时面部肿胀,流鼻液、流泪等症状与支原体相似,但鼻炎发病率高,传播速度快,3~4天可波及全群,无气囊病变,无呼吸罗音。

②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支气管炎为病毒性疾病,鸡群发病较急,幼雏常伴有肾脏病变,成年鸡产蛋量大幅度下降并出现畸形蛋,各种抗菌药物治疗无效。

③喉气管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为病毒性疾病,全群鸡发病急,严重呼吸困难,咳出带血的黏液,很快出现死亡,各种抗菌药均无直接疗效。

④鸡新城疫。鸡新城疫表现为全群鸡急性发病,症状明显,虽然呼吸道症状与慢性呼吸道病相似,但消化道严重出血,并且会出现神经症状,这易与慢性呼吸道病相区别,鸡新城疫可诱发慢性呼吸道病,而且其严重病症会掩盖慢性呼吸道病,往往在新城疫症状消失后,慢性呼吸道病的症状才逐渐显示出来。但鸡冠发紫,嗉囊内积有大量酸臭液体,排黄绿色粪便,腺胃乳头出血等症状是支原体和大肠杆菌病所没有的。

⑤维生素A缺乏症。维生素A缺乏症表现为眼中蓄积白色豆腐渣样渗出物,食管、嗉囊等黏膜上有许多白色小结节,腿脚褪色,抗生素治疗无效,鱼肝油治疗效果很好。

6. 防治

支原体和大肠杆菌的混合感染以及抗药性的产生,使得选择药物时面临诸多难题。因此,应根据具体发病特点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对于已发生气囊炎、心包炎、肝周炎的病鸡,无治疗价值。

①鸡群一旦出现慢性呼吸道疾病,应立即诊断治疗,治疗的关键在于联合使用有效药物和足够的剂量。控制了支原体病,就预防了大肠杆菌病。

②认真搞好消毒。每天消毒鸡场周围环境,并进行带鸡消毒,直到鸡痊愈。消毒药物应尽量选用无刺激性、气味较小的药物。

③配合药物治疗。杀菌药与抑菌药配合应用,同时采用中草药拌料。西药:立可欣100克、阿莫西林50克,每天集中一次饮用,连用4天。中药:白头翁80克、黄柏70克、大黄60克、黄连80克、黄芩70克、连翘100克、二花80克、栀子70克、鱼腥草100克煎服,1剂/天,连用4天。

采用以上方案进行治疗,用药3天后鸡群精神状况明显好转,没有再出现沉郁昏睡鸡,采食量回升,呼吸道症状基本消失。10天后回访,鸡群恢复正常。

7. 小结

在鸡饲养过程中应严格做好饲养管理,注意清洁卫生,及时通风,避免各种应激因素,定期做好药物预防工作,可有效减少本病的发生。

鸡支原体病的防治措施 篇3

1 病因

鸡支原体病属于环境病, 饲养密度大, 通风不良, 舍内氨气过浓, 潮湿寒冷时易发。单独发病时, 死亡率非常低, 当并发感染时, 发病率可达30%以上。小鸡比成鸡易感染, 小鸡出壳5~7d后, 从母体带来的母源抗体消耗尽了, 体内的支原体便活跃起来, 往往出现第一个发病高峰。肉鸡在整个饲养过程中都为易感期。

本病是破坏上呼吸道粘膜细胞的元凶, 如果呼吸道的上皮粘膜细胞受到破坏后, 其它病原就直接进入呼吸道繁殖, 当抗体抵抗能力下降时, 鸡就发病。其次由于支原体破坏了呼吸道的上皮粘膜组织后, 在环境中的大肠杆菌会迅速繁殖, 经过气囊和组织逐渐发展到全身, 造成大肠杆菌病暴发。

2 症状

2.1 幼龄鸡发病后的症状较为典型, 精神沉郁, 食欲下降, 羽毛粗乱, 体质衰弱等。最典型的症状是气管罗音, 流浆液性和粘性鼻漏, 频频摇头, 鼻孔周围和颈部羽毛常被污染。咳嗽, 打喷嚏, 喘气和呼吸困难。病的后期若鼻腔和眶下窦蓄积渗出物, 则眼睑肿胀, 由于眼球受压, 致使一侧或双侧眼睛失明。

成年鸡多为慢性散发或隐性感染。部分鸡可出现与雏鸡相似的症状, 但较缓和。产蛋鸡主要表现产蛋量下降。

3 病变

单纯的支原体感染, 用肉眼观察, 可见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气囊内含有混浊粘稠状渗出物, 气囊壁增厚和混浊, 严重者有干酪样渗出物。在自然情况下, 常表现为混合感染, 可见上呼吸道粘膜充血, 水肿肥厚。窦腔内充满粘液和干酪样渗出物。有时波及肺和气囊。气囊内有干酪样渗出物附着。如有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时, 可见纤维素性肝被膜炎和心包炎。

4 诊断

根据病因, 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特征作出初步诊断。进一步诊断需作病原分离与鉴定及血清学检查。

5 防治措施

5.1 防治鸡支原体病的原则是“预防为主, 防重于治”。

5.2 鸡苗选择可靠的, 要从无病的种鸡场进雏。

5.3 加强饲养管理:

5.3.1 鸡群密度不宜过高, 育雏期要注意保温和通风, 经常保持周围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定期选用百毒杀, 威力碘, 过氧乙酸等消毒药进行带鸡消毒和饮水消毒。

5.3.2 喂给全价日粮。在呼吸道多发的冬春季节, 应适当的增加饲料中的维生素A, 维生素D, 和维生素E的添加量。

5.3.3 实施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制度, 每批鸡出栏后, 鸡舍, 鸡笼及用具等彻底清洁, 消毒后空置15d左右。

5.3.4 免疫前后的特定时期, 注意温度, 湿度, 通风的管理, 及时选用对支原体敏感的药物进行预防性投药。

6 药物治疗

6.1 抗生素治疗用链霉素, 红霉素, 泰乐霉素等抗生素治疗, 在用药过程中, 避免长期用一种药的传统方式。

6.2 中药治疗用麻黄、杏仁、石膏、桔梗、黄芩、连翘、金银花、金荞麦根、牛蒡子、穿心莲、甘草研细末后, 混匀。治疗按每只鸡0.5~1g, 拌料饲喂, 连续5d。预防时, 按上述剂量每间隔5d投药一次, 共投放5~8次, 拌料饲喂。

浅谈鸡败血支原体病的防控 篇4

(1) 鸡败血支原体在检测中应用姬姆萨染色效果良好, 革兰氏染色呈现弱阴性, 菌体通常为球形或卵圆形。该病原体属于需氧和兼性厌氧。在做培养时对营养基的要求较高, 需要用牛心浸出液培养基, 用前加入10%~20%的马血清, 为了抑制杂菌的生长加入醋酸铊 (1:4000倍) 和青霉素1000U/ml, 调p H至7.8~8.0。 (2) 改病原体主要存在于病鸡和带菌鸡的呼吸道、卵巢、输卵管和公鸡精液中, 带菌鸡胚可垂直传递给后代, 鸡群一旦染病即难以彻底根除。火鸡较易感。雏鸡比成鸡易感, 成鸡常无明显临诊症状。应急因子及其他呼吸道病原微生物以及新城疫弱毒株的协同作用, 可使病情恶化、症状明显。大肠杆菌继发感染时, 可引起特征性的肝包膜炎、心包炎、以及气囊炎。 (3) 无细胞的特殊培养基分离不易成功, 鸡胚的分离率也不高。且非治病性支原体繁殖快, 所以很少采用病原分离和鉴定来诊断, 血清学试验可准确、快速诊断。病原分离可取气管、气囊、肺、眶下窦渗出物, 活体可从后胸气囊处打一个小孔, 以棉拭子擦拭。在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鸡血清和鸡肉汤, 可以提高分辨率。

2 流行特点

(1) 本病各种日龄的鸡和火鸡都可以引起感染, 尤其以4~8周龄的雏鸡和火鸡最易感, 成年鸡多为隐性感染。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一般以寒冷季节多发生。 (2) 病鸡和隐性带菌鸡是本病的传染源, 产蛋期种鸡带菌率可达50%~70%, 经卵垂直传播是本病重要的传播途径。病原体可以通过病鸡咳嗽、喷嚏的飞沫、尘埃经呼吸道传染, 也可经被污染的饮水、饲料、用具等由消化道感染。 (3) 本病在鸡群中传播较为缓慢, 但在新发病的鸡群中传播较快。单独感染支原体的鸡群, 在正常饲养管理条件下, 通常不表现症状, 呈阴性经过, 当遇到气候突变及寒冷、饲养密度大、卫生与通风不良、呼吸道接种疫苗或者发生慢性呼吸道病等诱发因素则发病。

3 临床症状

(1) 幼龄鸡发病时, 症状较典型, 最常见的症状是呼吸道症状, 表现咳嗽、喷嚏、气管啰音。病初流浆液性或黏液性鼻液, 使鼻孔堵塞妨碍呼吸, 频频摇头。当炎症蔓延至下呼吸道时, 喘气和咳嗽更为显著, 并有呼吸道啰音。到了后期, 如鼻腔和眶下窦中蓄积渗出物, 则引起眼部突出形成所谓“金鱼眼”样。本病一般呈慢性经过, 病程长达一个月以上。 (2) 产蛋鸡感染只表现产蛋量下降, 孵化率降低, 孵出的雏鸡增重受阻。此病常与大肠杆菌合并感染, 出现发热、下痢等症状, 并使死亡率升高。

4 病理变化

主要表现鼻道、气管、支气管和气囊的卡他性炎症, 含有浑浊的粘稠渗出物。气囊的变化具有特征性。气囊壁变厚和浑浊, 气囊壁上出现干酪样渗出物, 严重时成堆成块。如果伴随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时, 可见纤维素性心包炎和肝周炎。

5 鉴别诊断

(1) 根据流行病学、症状和剖检变化可作出诊断, 一般不需要做实验室确诊。 (2) 本病在临床诊断上应注意与传染性鼻炎、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相区别。

6 防控措施

6.1 加强饲养管理

本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诱发因素, 所以说合理的饲养管理和避免各种应急因素是预防本病的关键。最重要的是饲养密度不能过大, 保持良好的通风;尽力避免忽冷忽热;弱毒苗免疫时要投放预防性用药。

6.2 种蛋处理

鸡败血支原体属于蛋传递疾病, 选用有效的药物浸泡种蛋, 或种蛋加热处理, 可以减少蛋内的支原体, 但能使孵化率下降3%~5%, 一般很难被接受。 (1) 变温浸蛋法:种蛋经一般性清洗后, 保存时间最好不超过5d, 在浸蛋前3~6h使蛋温升至37~38℃, 然后浸入温度为5℃左右的泰乐菌素或红霉素溶液中 (每升水加入抗生素400~1000mg) , 保持15min, 利用蛋与药液之间的温差造成负压, 使药液被吸入蛋内。 (2) 加热法:用45℃的温箱处理种蛋14h, 凉蛋1h, 当温度降至37.8℃时转入正常孵化, 这种方法可使蛋内支原体90%以上被杀灭。

6.3 药物预防

在饲养过程中, 应用药物预防本病是确实可行的措施。由于本病的传播主要是垂直传播, 所以, 雏鸡的早期用药时预防本病的关键。1~3日龄用泰乐菌素按照水500mg/kg饮水, 在20日龄新城疫或者传染性支气管炎活苗接种时再用药2~3d。种鸡在产蛋前再用支原净 (泰妙菌素) 按照125mg/kg饮水用药3~5d。

6.4 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是一种减少支原体感染的有效方法。疫苗有弱毒苗和灭活苗两种。目前在养鸡生产中常用的弱毒苗是F株疫苗, 用法为点眼, 也可作为饮水免疫, 不宜滴鼻。蛋鸡和种鸡可于2~3周龄和开产前各接种1次。油乳剂灭活苗, 雏鸡3~4周龄肌注1次可免疫半年, 开产前再注射1次。

6.5 净化鸡群

用血清平板凝集试验淘汰阳性感染鸡, 但此法在阳性率高的鸡群很难被接受。但可根据阳性率确定用药。

6.6 治疗措施

用中西药结合方法防治鸡支原体病 篇5

一、流行病学

病鸡和隐性感染鸡是本病的传染源, 本病既可以垂直传播又可以水平传播。 病原体可以通过鸡咳嗽、喷嚏的飞沫和尘埃经呼吸道传染, 被支原体污染的水、饲料、用具也能使本病由一个鸡群传至另一个鸡群。 垂直传播可构成代代相传, 使本病在鸡群中连续不断的发生。 本病在鸡群中传播较为缓慢, 但在新发病的鸡群中传播较快。 支原体的高发时期一般为4~7周龄, 该病的潜伏期10~21 天, 发病时主要呈慢性经过, 其病程常在1 个月内以上, 甚至达3~4 个月。

二、临床病状

病鸡初期呈现精神不振, 食欲减退或不食, 腹泻, 鼻液增多, 流浆液性鼻液, 部分病鸡鼻孔周围和颈部羽毛沾污明显, 鼻孔堵塞, 妨碍呼吸, 频频摇头或发出奇声。

幼龄病鸡表现食欲减退, 精神不振, 羽毛松乱, 体重减轻, 鼻孔流出浆液性、粘液性直至脓性鼻液, 常表现摇头、打喷嚏等。炎症波及周围组织时, 常伴发鼻窦炎、结膜炎及气囊炎。炎症波及下呼吸道时, 表现出咳喘和气喘, 呼吸时气管有罗音, 有的病例口腔黏膜及舌背有白喉样伪膜, 喉部有纤维素性渗出物。

剖检变化:病变主要在呼吸器官, 鼻腔中有多量淡黄色浑浊粘稠的恶臭味渗出物。 喉头黏膜轻度水肿、充血和出血, 并覆盖有多量灰白色粘液性或脓性渗出物。 气管内有多量灰白色或红褐色粘液。 病程较长的病例气囊壁浑浊, 表面呈念珠状, 内部有黄白色干酪样物质, 有的病例可见一定程度的脑炎病变。 严重病例在心包膜、输卵管及肝脏出现炎症。

三、鉴别诊断

本病应注意与传染性鼻炎、 传染性喉气管炎、鸡新城疫鉴别。

1.鸡支原体病与传染性鼻炎的鉴别

鸡传染性鼻炎的发病日龄及面部肿胀, 流鼻液、流泪、结膜炎等症状与慢性呼吸道相似, 但临床鉴别于鸡支原体病气囊浑浊, 及呼吸有罗音。 两者不仅症状相似, 容易误诊, 而且常混合感染, 不过, 链霉素、强力霉素对这两种病都有良好疗效, 不能做出可靠鉴别诊断用。

2.鸡支原体病与传染性喉气管炎的鉴别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多表现全群急性发病, 主要症状呼吸困难, 咳嗽, 黏液带血, 病程短死亡快, 各种抗菌药物均无直接疗效。

3.鸡支原体病与鸡新城疫的鉴别

鸡新城疫病表现全群鸡急性发病, 症状明显, 但消化系统出血明显。慢性鸡新城疫病要从病理变化上鉴别。 混合感染时往往是鸡新城疫症状消失后, 支原体病的症状才逐渐显示出来。

四、治疗方法

1.抗生素治疗

该病药物很多, 除青霉素外, 其他抗菌类药物均有效。 药敏实验发现, 支原体对强力霉素、恩诺沙星、泰乐菌素、红霉素均很敏感。 由于支原体易产生抗药性, 长期使用单一药物, 往往效果不好, 在使用时药量一定要足, 疗程不宜太短, 一般要连续用药7~10 天, 且最好是几种药物轮换使用或联合使用, 如强力霉素、红霉素、恩诺沙星、泰乐菌素等。

2.中药治疗

用紫苑、麻黄、荆芥、半夏、茯苓、甘草、贝母、桔梗、杏仁、赤芍、厚朴、陈皮各30 克, 细辛6 克, 研粗粉。用时加沸水焖半小时, 取上清液加水适量供饮服, 药渣拌料, 剂量为每天每千克体重1 克生药, 效果极佳。

五、预防措施

鸡支原体病 篇6

1材料与方法

1.1菌株、供试药物与试验动物

鸡毒支原体CR株,购自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银黄颗粒( 批号为20140316) ,由山东某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提供; 酒石酸泰乐菌素( 批号为140525) ,购自上海恒远科技有限公司; AA白羽肉鸡,购自山东亚太中惠食品有限公司。

1.2药物的安全性试验

将30只7日龄AA白羽肉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分别在饮水中添加0. 1 % 、0. 2 % 、0. 5 % 银黄颗粒,自由饮水,连续用药5 d,观察各组试验鸡有无异常反应和采食、精神状态等情况,5 d后剖检,观察试验鸡有无病理变化。

1.3攻毒菌液的制备

将鸡毒支原体CR株在培养基中增菌至对数生长期,收集菌体,调整菌体密度达到2 × 108ccu / m L, 4 ℃ 保存,备用。

1.4试验动物分组与给药

将300只15日龄AA白羽肉鸡随机分成6组, 即银黄颗粒Ⅰ组、银黄颗粒Ⅱ组、银黄颗粒Ⅲ组、泰乐菌素治疗对照组、感染对照组、健康对照组,每组50只鸡,每组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银黄颗粒Ⅰ组、银黄颗粒Ⅱ组、银黄颗粒Ⅲ组、泰乐菌素治疗对照组、感染对照 组均接种 菌体密度 为2 × 108ccu / m L的鸡毒支原体培养物,0. 5 m L / 只,其中气囊接种0. 3 m L/只,点眼或滴鼻0. 2 m L/只,健康对照组接种灭菌生理盐水。24 h后,银黄颗粒Ⅰ组、Ⅱ 组、Ⅲ组分别在饮水中添加0. 1 % 、0. 2 % 、0. 5 % 银黄颗粒,泰乐菌素治疗对照组在饮水中添加0. 05 % 泰乐菌素,连续用药5 d,感染对照组与健康对照组均不添加任何药物,所有试验鸡均自由饮水。试验动物分组与给药见表1。

1.5检测指标

1. 5. 1平均增重分别测定各组肉鸡试验前后的体重,比较分析各组肉鸡的平均增重,采用SPSS 13. 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用平均值 ± 标准差表示。

1. 5. 2气囊损伤减少率试验结束后,按照气囊病理损伤分级( 见表2) 方法对各组肉鸡的气囊损伤程度进行评分,并计算气囊损伤减少率[8]。计算公式: 气囊损伤减少率 = ( 对照组气囊平均损伤分 - 试验组气囊平均损伤分) /对照组气囊平均损伤分 ×100% 。 1. 5. 3治愈率记录各组肉鸡的发病数、死亡数、治愈数,比较分析各组的治愈率。

2结果与分析

2.1药物的安全性试验结果

银黄颗粒Ⅰ ~ Ⅲ组肉鸡均无任何不良反应,临床症状与剖 检均未见 任何异常,说明饮水 中添加0. 1% 、0. 2 % 、0. 5 % 银黄颗粒连续用药5 d安全。 2. 2银黄颗粒对鸡毒支原体感染鸡平均增重的影响 ( 结果见表3)

g

注: 同行数据肩标含相同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 P > 0. 05) ,字母( P < 0. 05) 。

由表3可知: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银黄颗粒Ⅰ组可降低肉鸡平均增重( P < 0. 05) ,银黄颗粒Ⅲ组可提高肉鸡平均增重( P > 0. 05) ; 与感染对照组相比,银黄颗粒各剂量组均显著提高肉鸡平均增重 ( P < 0. 05) ; 与泰乐菌素治疗对照组相比,银黄颗粒 Ⅰ 组可降低肉鸡平均增重( P < 0. 05) ,银黄颗粒Ⅲ组可提高肉鸡平均增重( P < 0. 05) 。说明银黄颗粒对鸡毒支原体感染鸡具有明显的增重作用,其中银黄颗粒的添加剂量为0. 5 % 时的增重效果优于泰乐菌素。

2.3银黄颗粒对鸡毒支原体感染鸡气囊损伤情况的影响(结果见表4)

由表4可知,随着银黄颗粒添加剂量的不断增加,气囊损伤减少率逐渐升高。银黄颗粒Ⅱ组的气囊损伤减少率( 93. 8 % ) 略高于泰乐菌素治疗对照组 ( 92. 3 % ) ,而银黄颗 粒 Ⅲ 组的气囊 损伤减少 率 ( 96. 9 % ) 远远高于泰乐菌素治疗对照组。说明在饮水中添加0. 2 % 和0. 5 % 的银黄颗粒可显著改善鸡毒支原体感染鸡的气囊病理损伤程度。

2.4银黄颗粒对鸡毒支原体感染鸡治愈情况的影响(结果见表5)

由表5可知,未经药物治疗的感染对照组死亡率达14. 0 % ,治愈率达86. 0 % ,而经不同剂量银黄颗粒治疗的 Ⅰ 组、Ⅱ 组、Ⅲ 组的死亡率分别降低 至8. 0 % 、6. 0 % 、2. 0 % ,治愈率分别升高至92. 0 % 、 94. 0 % 、98. 0 % ,其中银黄颗粒 Ⅱ 组与泰乐菌素治疗对照组的治愈率相当,而银黄颗粒Ⅰ组的治愈率低于泰乐菌素治疗对照组,银黄颗粒Ⅲ组的治愈率高于泰乐菌素治疗对照组。说明在饮水中添加0. 2 % 和0. 5 % 的银黄颗粒可显著治疗鸡毒支原体感染。

3讨论

鸡支原体感染的防治 篇7

1 发病情况

2015年5月18日,沙湾县某养鸡场电话反应,5000只鸡鸡舍,49日龄鸡,死亡严重。40日龄开始拉稀。41日龄开始投服阿莫西林、庆大霉素。47日龄出现“喉喽”音,死亡加重。采食量下降约2/5。

2 临床症状

临床表现为鸡舍有咳嗽、喷嚏、气管啰音和甩鼻子症状。鸡没精神,羽毛蓬乱无光。病情较重的鸡,一侧或双侧眼睛眶下水肿,眼睛睁不开;鼻涕堵塞鼻孔或被黏液混合物堵满,频繁甩头。仰头呼吸。采食量和饮水量下降。

3 剖检症状

鸡头水肿,鸡冠紫红,眶下炎,结膜炎。气囊炎,气囊上有麦粒至黄豆大小的黄色干酪物。心包炎,内部有黄色积水,心肌松弛,肝周炎,肝脏上覆一层黄白色膜。肠道广泛性出血。鼻炎,内有黄色干酪物,喉头、喉管出血,黏膜组织肥厚增生,上覆鼻涕样黏液。肺部坏死,“虾变”。

4 流行病学诊断

外界昼夜温差悬殊,气温变化大,影响鸡舍恒温效果。饲养密度高,通风设施均未使用,白天圈舍湿热,空气质量较差。饲料单一,饲养管理不当。通过临床、剖检症状和流行病学调查,结合文献资料和图片资料查询和对比,初步诊断疑似鸡支原体感染。无菌采集病料和抽取病鸡血液,送化验室诊断。

5 试管凝集试验

在试管内加入0.08ml被检血清,然后加入pH7.1~7.2的石碳酸化磷酸盐缓冲液20倍稀释的凝集反应抗原1ml,充分摇匀混合,置于37℃的保温箱中12h。检查结果为上部液体清亮管底明显凝集沉淀,即为阳性。

6 预防与治疗

6.1 预防

(1)预防本病首先要加强饲养管理,控制圈舍温差在3~5℃以内,防止鸡受凉或受热。丰富饲料营养,杜绝饲料单一,营养不良。控制饲养密度,饲养过程中要不断扩大圈舍面积,降低饲养密度。定时开启空气交换系统,加大圈舍空气流通量,确保圈舍无异味。定期投喂增强体质,预防本病的中成药,可有效预防本病的发生。

(2)国内有接种弱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的报道。弱毒活疫苗是F株疫苗,分别在1日龄、3日龄和20日龄雏鸡滴眼接种,不引起任何可见症状或气囊上变化,不影响增重。与新城疫活疫苗B1或LaSota株同时接种,既不增强彼此的致病力也不影响各自的免疫作用。油佐剂灭活疫苗效果良好,连续使用两个代次的鸡,可以清除群内支原体感染。

6.2 治疗

笔者根据初步诊断结果,选取针对支原体感染治疗的常用药进行治疗,治疗效果良好。投药如下:①100kg水,投放泰乐菌素30g,黄芪多糖100g,上午饮水;②100kg水,投放土霉素50g,下午饮水。100kg饲料拌清瘟败毒散150g,全天使用。辅助投喂电解多维。共投药5d,死亡停止,呼吸道症状消失。

7 小结

(1)鸡支原体感染在养禽业中时有发生,以接触性传播为主,也可垂直传播。

(2)在近年来家禽养殖业波动变化较大的情况下,一些养殖户在行情不好的时候,饲养管理跟不上,饲料单一,饲养密度大,管理不到位,可诱发该病发生。

(3)春季气温昼夜温差大,气温不稳定,圈舍空气潮湿、污浊,通风不及时,也是诱发该病的一个主要因素。

(4)本病常和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在诊断中带来困难。一般患大肠杆菌病,治疗3~5d,效果不明显,并出现呼吸道症状,可初步怀疑有支原体混合感染。

鸡支原体病 篇8

1 发病情况

2009年10月12日公主岭市某养殖户饲养的2 000只肉鸡, 26日龄出现精神沉郁, 食欲下降, 羽毛松乱, 呼噜, 肿头, 肿脸, 眼中有泡沫、流泪、流鼻液, 排黄绿色水样便, 零星死亡等症状。遂到公主岭市王氏康达畜禽疾病诊治中心就诊, 根据发病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确诊为鸡大肠杆菌病和慢性呼吸道疾病混合感染。

2 病理变化

病死鸡的鼻腔、气管和支气管内有淡黄色粘液性渗出物, 个别鸡的气管内有充血现象;胸气囊与心包外膜发生粘连, 心包膜增厚, 气囊膜混浊, 有黄白色豆渣样渗出物, 肺呈暗紫色;在腹腔内肝脏外有一层厚的纤维素膜, 有的呈白色, 有的呈乳黄色, 用力剥离后见肝脏呈紫黑色, 肝的质地变脆;腹膜混浊, 并有黄白色芝麻大小的结节, 肠系膜粘连, 小肠结膜有炎性出血, 肠壁变薄, 小肠内充满气体, 盲肠扁桃体出血。

3 诊断

3.1 取病死鸭的肝、脾触片, 革兰氏染色, 发现有大量的革兰氏阴性、两端钝圆的粗短杆菌。

3.2 采取病鸡新鲜血液做支原体凝集试验判定为阳性反应。

经过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诊断等, 初步判断为鸡大肠杆菌病和鸡毒支原体混合感染。

4 防治措施

4.1 加强鸡群的饲养管理, 降低鸡舍的饲养密度, 控制好鸡舍温湿度, 保持良好的通风。

4.2 免疫前后应添加营养类药物, 以达到提高机体抵抗力, 减少应激的目的。

4.3 加强鸡舍消毒, 消毒药物应尽量选用刺激性气味较小的药物。

4.4 用河南正好兽药生产的倍宁、呼畅按常规用量分上、下午2次集中饮用;

晚上用活力源兑水供其自由饮用。

经跟踪回访, 用药第2天大群症状减轻, 死亡率明显减少;第5天大群已基本康复。

5 小结

上一篇:现代工程:测量技术下一篇:检察队伍职业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