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检测结果分析

2024-06-17

支原体检测结果分析(共12篇)

支原体检测结果分析 篇1

摘要:目的通过调查本地区呼吸道疾病患儿肺炎支原体 (MP) 的感染情况, 为相关研究提供流行病学资料。方法收集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08年1 611例呼吸道疾病患儿血清, 采用被动凝集法进行MP-IgM抗体检测。结果1 611例患儿MP-IgM抗体阳性693例, 阳性率为43.02%。0~3岁、4~6岁、7~13岁年龄段中MP-IgM阳性率分别是43.84%、43.09%、39.63%。4个季度MP-IgM感染的检出率分别是50.45%、49.68%、39.60%、34.53%, 其中1和4季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1和2季度MP-IgM感染的检出率明显高于3和4季度。结论各年龄段儿童人群普遍易感MP, 有低龄化发展趋势;1和2季度MP感染检出率明显增高, 可能与季节和流行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儿童呼吸系统感染,肺炎支原体,IgM抗体

肺炎支原体 (MP) 是儿童呼吸系统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广泛存在于自然界,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一年4个季度均有发生, 并可在学校、幼儿园等人群密集场所暴发流行。为了解本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的感染情况, 避免滥用抗生素, 并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笔者专门对本地区2008年门诊和住院部1 611名MP感染患儿进行了调查, 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1 611例标本均来自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08年度儿科住院部和门诊患儿, 年龄0~13岁。

1.2 标本采集

采集患儿末梢血100μl, 室温静置1 h, 2 000 r/min离心10 min。

1.3 应用试剂

采用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生产的赛乐迪亚-麦克Ⅱ试剂盒 (被动凝集法) 检测MP-Ig M抗体。

1.4 检测方法

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吸取血清后按要求加入血清稀释液和明胶颗粒, 设立阴、阳性对照, 混匀后置室温3h, 观察结果, 效价≥1∶80为阳性结果。数据结果使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年龄患儿MP-IgM抗体检测结果 (见表1)

注:χ2=1.25, P>0.05

2.2 不同季度患儿MP-IgM抗体检测结果 (见表2)

注:1、2季度比较, χ2=0.04, P>0.05;1、3季度比较, χ2=9.26, P<0.01;1、4季度比较, χ2=24.59, P<0.01

3 讨论

近年来MP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日趋增多并有流行趋势, 临床重症病例和肺外并发症常有发生。MP起病隐匿, 临床表现、X线征象均缺乏特异性, 只能通过实验室病原体分离和血清学试验进行鉴别诊断、确诊[1]。但MP培养难度较大, 耗时长 (一般为7~10d) , 延迟诊断, 阳性率较低, 对临床诊断帮助不大。目前临床多用MP抗体检测, 而对MP急性感染诊断当属MP-IgM检测[2]。MP-IgM是机体被MP感染后最早出现的抗体, 一般在感染第一周末可出现, 3~4周达高峰, 2~4个月消失。但应引起临床重视的是患儿初次感染MP时MP-IgM效价不高, 表现为无临床症状的隐性感染者, 因此易被漏诊。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本地区MP感染患儿全年均可发病, 尤其1、2季度的阳性检出率较高, 提示2008年1、2季度该地区可能有MP感染的小流行。既往一般认为MP感染无显著性别差异, 但有明显年龄差异, 以4~20岁为最易感年龄[3]。但本次调查显示, 0~3岁、4~6岁、7~13岁各年龄段间无明显差异, 表明儿童人群普遍易感, 有低龄化发展趋势。从1 611例MP-IgM抗体阳性率为43.02%看出, MP已成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

当前, 采血检测MP-IgM是MP抗体的体外诊断方法, 血清特异性抗体测定系用MP细胞膜成分致敏人工明胶粒子制成, 其原理是通过致敏粒子与人血清中的MP抗体发生凝集反应, 故MP-IgM仅用于检测MP抗体, 而非直接检测MP, 所以阳性结果并不能完全确定系MP近期感染, 应结合患儿临床症状、体征与检验结果进行综合评估。

参考文献

[1]谭笑红, 何静玲, 崔奕文, 等.肺炎支原体抗体IgM检测的常用方法比较[J].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2005, 5:12.

[2]陆权.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血清学及临床诊治[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8, 23 (8) :563.

[3]陆权, 陆敏.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7, 22 (4) :241.

支原体检测结果分析 篇2

了解2010年广州地区手足口病病例标本中CoxA16和EV71的感染情况。方法 采集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患者的粪便,用Real-time PCR同时检测总肠道病毒、CoxA16和EV71。结果 共检测手足口病病例标本1271例,总肠道病毒阳性率为61.32%;其中,CoxA16阳性率占29.82%,EV71阳性率占70.18%。阳性标本主要分布于0~4岁患者阶段,总肠道病毒、CoxA16和EV71阳性数分别为694、209和485。结论CoxA16和EV71为广州地区2010年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EV71占多数,0~4岁儿童是感染的主要人群。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溃疡性疱疹及四肢末端水疱样皮疹,主要病原体为肠道病毒71型(human enterovirus 71,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ckievirus A16,CA16)。2010,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手足口病病例粪便标本1271份,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标本为医院诊断为手足口病患者的粪便,共计1271份。标本均由医院或者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送检。

1.2 方法

1.2.1 样品前处理 粪便用生理盐水混悬、浸泡,2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

1.2.2RNA的提取经前处理的样本,使用QIAGEN® Viral RNA试剂盒提取RNA。

1.2.3荧光定量PCR反应首先使用广州华银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总肠道病毒(pan EV)荧光PCR检测试剂盒检测。将总肠道病毒荧光定量PCR检测阳性的标本,使用硕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手足口EV71型/CoxA16型病毒RNA双重荧光PCR检测试剂盒,分型检测。

2.结果

2.1荧光定量PCR结果在检测的共1271份标本中,有778份标本肠道病毒阳性,总阳性率61.32%。

2.2 病原体分类在778份总肠道病毒阳性的标本中,CoxA16阳性232份,阳性率29.82%;EV71阳性546份,阳性率70.18%。

2.3 病例时间分布 2010年广州地区,病例标本送样集中于4~7月和10月,总肠道病毒、CoxA16和EV71检出的阳性数在4~7月为高峰期。

请将表横竖栏对调。

表1广州市2010年手足口病例数各自然月分布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样品总数 41 1 43 229 261 305 143 31 80 603 45 37

总肠道病毒阳性数 13 0 23 176 152 188 114 13 41 28 17 13

CoxA16阳性数 4 0 7 69 36 31 37 1 16 18 8 5

EV71阳性数 9 0 16 107 116 157 77 12 25 10 9 8

2.4 患者年龄分布在送检标本的患者中,最小年龄为3个月,最大为58岁,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1~4岁,标本数为1099份,占标本总数的86.47%。总肠道病毒、CoxA16和EV71阳性数均以1~4岁最多,其他年龄阶段较少,见表2。

将表2横竖栏对调

表2阳性标本在各年龄阶段的分布

年龄/岁 0~4 5~14 >14

总肠道病毒阳性数 694 51 6

CoxA16阳性数 209 20 2

EV71阳性数 485 30

43.讨论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较温和的出疹性疾病,主要感染0~3 岁的儿童。引起该病散发及暴发或流行的2大主要病原是EV71和CA16。我国自1980 年开始有HFMD 的报道。1985年以前,CA16是该病的唯一病原,但最近的研究结果显示,EV71 在HFMD的病原学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⑴。根据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计,2010,广州地区共报告手足口病临床及实验室诊断病例35339例,居丙类传染病发病数第1位;其中报告53例重症病例和3例死亡病例;2010年报告病例数较2009年同期的14066例上升151.24%。手足口病已经成为广州地区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患者和健康带病毒者,患者在出现症状前数天其血液、鼻咽分泌物和粪便中均存在病毒,因而在潜伏期就具有很强的传染性⑵。对2010年广州地区手足口病例的送检标本进行分析,总肠道病毒阳性率为61.32%,较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2008年检出的总肠道病毒9.63%的阳性率⑶大大增高,可能与2008年期间,安徽阜阳发生HFMD后,特别是5月2日卫生部将HFMD纳入丙类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后,家长的就诊意识和医务人员的诊断意识提高,使得HFMD的病例数和标本数骤增,大部分病例虽然具有部分HFMD的临床特征,却并非由肠道病毒引起⑷,造成了2008年阳性率偏低有关。

根据2010年检测结果显示,引起广州地区手足口病散发及暴发或流行的2大主要病原仍是EV71和CA16。EV71的阳性数高于CoxA16的阳性数,是流行的主要病原体,也与广州周边地区的发病相类似⑸。

从发病时间来看,手足口病样品检测的高峰都处于4~7月间,另外,在10月左右会有一个小高峰。这与手足口病发病的季节性为夏秋2季相吻合,检测送样的高峰与发病的高峰吻合。在中国其他地区也有类似的流行高峰⑹⑺。

支原体检测结果分析 篇3

关键词 儿童 肺炎支原体 呼吸道感染

肺炎支原体是引起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1],近年来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技术的开展,发现支原体肺炎的患病率逐渐增高,约占非细菌性肺炎1/2以上[2]。目前,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实验诊断方法较多,抗体检测以其操作简单快捷、费用低廉而广泛应用于临床。本研究采用血清学试验被动凝集法检测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以进一步的提高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认识和早期诊断的水平,进而预防可能发生并发症和流行。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符合急性呼吸道感染伴有发热,频繁性、刺激性咳嗽症状,2010年4月~2010年5月收治0~14岁的患儿1844例,男730例,女1114例,所有患儿抽血进行MP检测。

方法:采用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的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试剂盒。采用被动凝集法,实验操作,结果判断及注意事项严格按说明书要求进行。结果判断操作完毕置室温15~30℃,观察结果出现凝集反应++、+、+-、-为终点。阴性<1:40,阳性≥1:80,临界值=1:40。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数据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阳性结果:经统计1844例血清标本中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为882例,阳性率为47.90%。

女性阳性率高于男性:经统计分析,女性阳性率为55.6%,男性为42.7%,女性阳性率明显高于男性(X2=29.676,,P<0.001),两者差异有显著性。见表1。

不同年龄段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结果:0~14岁儿童随着年龄增长感染率明显升高,0~1岁感染率较低为17.4%,1~3岁感染率为45.2%,3~6岁感染为48.4%,6~9岁感染率为59.1%,9~14岁感染率为65.0%,差异有显著性(X2=101.101,P<0.001)。见表2。

讨 论

目前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实验室诊断仍然主要依靠血清学试验,有报道指出,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与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3],即血清中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值与病情严重程度吻合。因此,在临床工作中,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不仅可以辅助支原体感染的诊断,还可以提示病情严重程度,对临床治疗有一定帮助。抗体检测(被动凝集法)所检测的肺炎支原体,虽然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优点能在3小时后报告结果[4],但非直接检测肺炎支原体。而阳性结果并不能确诊是肺炎支原体感染,对患者状况的综合性评估应包括对患者临床症状和试验结果的严谨分析。极低含量的抗体可能不能被此试验检测出来。一些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者,不产生抗体或只产生少量抗体。用这些患者的样品进行本试验,可能显示阴性结果,临床中当怀疑感染时,即使样品进行本试验显示阴性结果,也要间隔一段时间再进行重新检测,而且对患者状况的综合性评估应该包括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试验结果的严谨分析,以确诊感染的病原体。

从1844例中抗体阳性率47.90%来看,肺炎支原体已成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根据男女性别统计后发现,女性阳性率明显高于男性,这种性别差异的具体机制尚无法分析,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证实。

从化地区0~14岁儿童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随着年龄增长而明显升高,可能是由于从化地区的小孩随着年龄增长,活动范围增大,接触感支原体幾率增多,感染率因而增高所致。针对从化地区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平时应做好小儿支原体肺炎的预防,平时孩子要注意体育锻炼,经常进行户外活动。室内要开窗通风,使肌体的耐寒及对环境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增强,随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避免与呼吸道感染的孩子接触,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节,不要带孩子去公共场所,合理地调配营养,及早地给孩子口服钙剂和维生素A和D,晒太阳,这样可减少小儿肺炎的易感因素,也有助于肺炎的预防。按时进行预防接种,还要做到不挑食、不偏食,有充分的休息和足够的睡眠。

参考文献

1 木村一博,万献尧,毕丽岩.支原体肺炎[J].日本医学介绍,2004,25(6):258-260.

2 李旭文,于致礼,杨杯秀.从化地区699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水平调查[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4,14(1):79.

3 胡志刚,唐建英,周颖.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方法比较及临床意义[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8,21(5):390-391.

4 袁壮,鲁继荣,盛锦云,等.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治疗的儿个问题[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2,17(8):449-457.

支原体检测结果分析 篇4

支原体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 迄今为止已分离到约150余种, 寄生性支原体有90多种, 其中的解脲脲原体 (Uu) 和人型支原体 (Mh) 均与泌尿生殖道感染有关。据统计, 约有20%~30%的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是由以上两种文原体感染引起的, 是非淋菌性尿道炎和宫颈炎的第二大致病菌[1]。对于不同性别的人群, 其感染阳性率不尽相同, 对抗菌药物的耐药谱也不断发生变化。为了解泌尿生殖道感染状况以及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和敏感性, 笔者对我院300例标本检测支原体感染情况, 并分析体外药敏试验结果, 以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300例标本为来我院门诊就诊的疑为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患者, 其中男性63例, 女性237例, 年龄在18~65岁之间。临床表现大多表现为尿道或阴道瘙痒、灼痛, 小腹坠胀、尿道发红及尿频等症状, 少数患者未见上述症状。

1.2 标本采集方法

男性采集方法:先用消毒棉签将尿道口分泌物擦干净, 患者自行挤压阴茎数次后, 用无菌棉拭子轻轻伸入尿道2.0~2.5cm左右, 旋转360°, 再停留约15s, 获得细胞材料后立即送检。女性采集方法:取宫颈管内1.0~2.0cm处单层柱状上皮细胞, 棉拭子不可触碰阴道壁, 标本取出后立即送检。

1.3 试剂

试剂盒为珠海浪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 可同时检测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 并进行药物体外敏感试验, 是集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于一体的试剂盒。

1.4 检测方法和结果结果判定

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将棉拭子插入液体培养基中, 充分振洗并在瓶内壁挤干后弃之形成样本液, 然后再接种到检测板小孔中。每孔加2滴无菌石蜡, 35%培养24h或48h, 观察颜色变化。由于Uu分解尿素, Mh仍分解精氨酸, 液体培养基p H上升, 使酚红指示剂呈现红色或橙色判定为阳性, 颜色不变判定为阴性。同时, 观察药敏试验结果, 相应的药敏孔由黄变红提示支原体生长判定为耐药, 颜色不变判定为敏感。

1.5 统计方法

对分类资料计算相对数指标, 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推断。

2 结果

2.1 不同性别人群支原体阳性率的比较

300例标本中支原体阳性207例, 总阳性率为69.0%。其中, 男性感染者30例, 阳性率为47.6%;女性感染者177例, 阳性率为74.7%。经假设检验, 女性阳性率高于男性 (χ2=17.04, P<0.05) 。

2.2 体外药敏试验结果

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 可乐必妥、阿奇霉素、强力霉素、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克拉霉素等抗菌药物对支原体的敏感度较高, 环丙沙星、红霉素、加替沙星、罗红霉素、甲砜霉素、环酯红霉素等抗菌药物对支原体的耐药率较高。

3 讨论

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能独立生长的原核微生物, 主要存在于人类泌尿道及生殖腺中。支原体通常作为一种天然的条件致病菌, 吸附在宿主细胞表面。但在一定条件下, 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女性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官颈糜烂[2]以及男性前列腺炎、附睾炎、精液质量下降、不孕不育[3]。支原体缺乏细胞壁, 形态高度多形性, β-内酰胺类等抑制微生物细胞壁形成的抗菌药物对其没有作用。随着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大量应用, 导致其耐药率逐渐升高。所以, 对支原体感染的治疗不能单凭主观或经验用药, 必须对有泌尿道感染症状的患者进行支原体培养及体外药敏试验。本次对来本院就诊的患者检测表明, 女性支原体感染率高于男性, 说明应重视女性群体相应支原体感染疾病的防治工作。

从体外药敏试验结果看, 耐药率最高得是环丙沙星, 其次红霉素和加替沙星, 这与文献[4]的报告结果相同。众所周知, 环丙沙星和加替沙星都是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作为一种新型抗菌药物, 具有高效、抗菌谱广的特点。但随着这类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 支原体对其耐药率也不断上升, 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除了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中的红霉素、罗红霉素、环酯红霉素耐药率也较高, 可能与以往治疗支原体感染经验性用药有关。以往治疗支原体感染首选红霉素和罗红霉素等, 大量用药以后往往耐药率上升。阿奇霉索和克拉霉素作为新型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 其耐药率较低, 可能与没有大量临床应用有关。而同为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交沙霉素的耐药率很低, 可能与其化学结构不同和使用较少有关。强力霉素、美满霉素等四环素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低, 可乐必妥较少应用来治疗支原体感染, 所以敏感率较高。

由于支原体对常用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 在治疗支原体感染时不能仅凭临床经验用药, 应多做体外支原体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 按照试验结果有选择性地使用抗菌药物, 以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避免和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

参考文献

[1]李明成, 刘兴宇, 李凡.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生殖支原体在泌尿生殖道感染的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5, 9 (2) :237-239.

[2]林平, 吴钟琪.宫颈糜烂317例解脲支原体感染调查分析[J].中国妇幼保键, 2005, 20 (2) :50-51.

[3]闫立青, 桑慧, 司红卫, 等.不孕症患者支原体感染376例临床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6, 14 (2) :97-98.

支原体检测结果分析 篇5

高晓华高毅平

固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56000

[摘要]目的 掌握纯净水的卫生状况,保障消费者饮用合格的纯净水。方法 随机抽样采集超市和生产厂家210份瓶(桶)装纯净水,按GB/T4789.2.3.4.5.6.7.15—2008检测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致病菌、大肠菌群合格率为100%,菌落总数合格率为79.0%,霉菌、酵母菌的合格率为75.2%;桶装纯净水的菌落总数合格率低于瓶装(p<0.01),霉菌、酵母菌的合格率也低于瓶装(p<0.01);2007~2010年纯净水的合格率逐年提高(p<0.01)。结论 加强纯净水的监测,严禁生产销售使用不合格纯净水。

[关键词]桶装纯净水;瓶装纯净水;微生物检测

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瓶(桶)装纯净水已走进千家万户。在市场需求与日俱增的同时,瓶(桶)装纯净水的质量状况也倍受关注。为掌握固原市纯净水的卫生状况,我们于2007年—2010年对固原市14家210份纯净水的微生物进行了检测,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纯净水的来源:2007年~2010年不定期随机在五县区超市和生产厂家共抽取210份纯净水,其中瓶装130份,桶装80份。

1.2 检测方法:固原市疾控中心检验科按GB/T4789.2.3.4.5.6.7.15—2008标准方法[1]进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霉菌和酵母菌的检测。

1.3判定标准:按GB/17324-2003纯净水的微生物卫生指标、菌落总数≤20cfu/mL,大肠菌群≤3MPN/100mL,致病菌、霉菌、酵母菌不得检出,其中一项或一项以上不符合标准,即定为不合格产品[2]。

[作者单位]宁夏固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宁夏 固原 756000

[作者简介]高晓华(1967.12~),女,宁夏籍,大学专科,副主任检验技师。

主要从事卫生检验工作。手机:***,Email:gaoxiaohua.1219@163.com

2结果

2.1不同包装纯净水检测结果:210份纯净水均在保质期内,瓶装纯净水均为一次性使用;桶装纯净水28份为首次使用,52份为回收桶。本地产品“天泉”、“耐尔”牌和外地产品“哇哈哈”、“崆峒山泉”牌检测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X2=0.10,p>0.05),瓶装、桶装大肠菌群、致病菌合格率均为100%,桶装菌落总数的合格率低于瓶装(X2=18.3,p<0.001),桶装霉菌、酵母菌的合格率低于瓶装(X2=21.8,p<0.001),表1210份纯净水检测合格率

菌落总数 检

合格数 57 58 26 25 83

测数

合格率

检测数 65 65

大肠菌群 合格数 65 65 40 40

合格率

检测数

致病菌 合格数 65 65 40 40

合格率

检测

霉菌、酵母菌

合格数 54 58 24 22 78

合格率

本瓶

地 地 本桶

地 地 本合地 装 外装 外

65 40 40 105

87.7 89.2

100.065 100.065 100.040 100.040

100.065 100.065 100.040 100.040

83.189.260.055.074.3

65.040 62.5

79.0105 105 100.0105 105 100.0105

计 外

83 79.0105 105 100.0105 105 100.0105 80 76.2

2.2不同年份纯净水检测结果:4年的合格率逐年提高(X2=24.1,p<0.001),2007年最低,2010年最高,见表2。

表22007年—2010年纯净水检测合格率(%)

***0合计

样品数35465970210

合格数***合格率51.463.078.091.474.8

3讨论

瓶(桶)装饮用纯净水是以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为原料,通过电渗

析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蒸馏法及其他适当的加工方法制得的,密封于容器中且不含任何添加物可直接饮用的水。为了保证消费者饮用卫生安全的纯净水,必须进行定期检测。检测结果影响纯净水卫生质量的为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菌,微生物污染体现在纯净水在生产加工、贮存和运输过程等各个环节上。生产加工中,工人不注意个人卫生,回收瓶的清洗、消毒不严格,可能引起微生物污染;贮存在潮湿、通风不良地方;运输产品时日晒、雨淋等原因。分析桶装纯净水合格率低于瓶装纯净水的原因:一是部分桶装纯净水出厂未合格,桶装纯净水桶多为回收桶,清洗消毒不彻底造成二次污染;二是桶装纯净水在饮用时气水交换会将微生物带入水中,造成污染,时间越久污染越严重;三是许多用户对饮水机消毒的意识淡薄。检测的情况与相关检测结果[3]基本一致。

此次检测提示卫生监督部门要加强饮用纯净水生产企业的预防性卫生监督管理,按照《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细则和《定型包装饮用水企业生产卫生规范》[4]的要求,对于不符合条件的企业不予发放卫生许可证;加强对桶装饮用纯净水产品的抽样检测,及时曝光不合格品,坚决杜绝不合格产品上市。成品应贮存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场所,不得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挥发、易腐蚀的物品同处贮存。运输产品时应避免日晒、雨淋,不得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或影响产品质量的物品混装运输。用户定期全面地清洗(消毒)饮水机,加快桶装水更换速度,桶装水启封后,应在一周内饮用完;选择信誉好的品牌和水站,同时仔细查看水桶上的标签(厂名、厂址、执行标准、生产日期及保质期等)是否完好。

参考文献

支原体检测结果分析 篇6

【关键词】 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炎;解脲支原体感染;药物敏感试验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756-02

解脲支原体是一种缺乏细胞壁,形态上呈高度多形性,能通过滤菌器,在无生命培养基中能生长的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通过对近两年来我院726例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炎患者进行解脲支原体的培养结果及药物敏感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726例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炎患者来自我院妇科门诊、泌尿科门诊、男性科门诊患者。年龄均在16-65岁之间,其中16-20岁67人,21-45岁574人,46-65岁85人,患者大多都有瘙痒、泌尿生殖道口红肿、尿痛等不同的症状或有婚外性接触或配偶有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史,临床症状最短1周,最长2年。

1.2 标本采集 男性患者用无菌绵拭子轻轻插入尿道2-2.5cm,旋转2周,停留10-20秒后取出或采集精液、前列腺液立即送检。女性患者用扩阴器扩张阴道后用无菌绵拭子拭净宫颈口,再另取一无菌棉拭子插入宫颈口约1.0cm轻轻旋转2周,停留10-20秒后取出立即送检,实验室接到标本后立即接种于已恢复室温的培养基中。

1.3 试剂和仪器 所用试剂为珠海丽珠试剂有限公司生产的解脲支原体培养基及药敏试验成套试剂盒。仪器为电热恒温培养箱(上海跃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1.4 方法 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操作。取出解脲支原体培养基及试剂板,使其在接种前恢复室温,在无菌条件下,旋开瓶盖,揭开胶塞,将棉拭子伸入培养瓶中充分振洗并放置5min,然后在瓶壁上挤干拭子,盖上胶塞、瓶盖放置在35-37℃电热恒温箱中培养24-48小时,观察结果。取药敏实验板2条,每条11个微孔,一条为低浓度并编号A1—A11,一条为高浓度并编号B1—B11,且A1、B1为同一种药物A2、B2也为同一种药物,以此类推,最后留下A11、B11做阴性对照。吸取经培养后含有解脲支原体的培养液100ul分别加入A1—A10、B1—B11共20孔中,吸取未经培养不含有解脲支原体的试剂液100ul分别加入A11、B11两孔中,并在以上22个孔中加入2滴无菌矿物油,将试验板加盖后放入培养箱中,35-37℃培养24-48小时,观察结果。

1.5 判定标准 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所示。解脲支原体培养结果,培养基不变色为阴性,培养基由黄色变为红色且清亮为阳性。药敏实验结果,对应的两孔均黄色为敏感(S),对应的低、高浓度孔一红一黄为中度敏感(I),对应的两孔均红色为耐药(R)。

2 结 果

2.1 年龄分布 分别为:16-20岁,共67人,其中有9人感染解脲支原体。21-45岁,共574人,其中有245人感染解脲支原体。46-65岁,共85人,其中有27人感染解脲支原体。

2.2 性别比例 281例感染解脲支原体患者中,男性89例,占感染者31.7%,女性192例,占感染者68.3%。

2.3 藥敏实验结果 281例感染解脲支原体患者对10种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可见环丙沙星(CPF)耐药率最高,交沙霉素(JOS)耐药率最低。

3 讨 论

从以上试验表明,本地区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炎患者中解脲支原体感染率为38.7%。感染者主要分布在21-45岁之间,主要是中青年群体,集中在健康人性活跃期,这充分说明解脲支原体是通过两性传播,因此加强中青年性知识及性道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在男女患者中感染率分别为31.7%和68.3%,女性感染率明显高于男性,这可能与女性生理结构有关,造成解脲支原体寄居女性泌尿生殖道的机会高于男性,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或泌尿生殖道有炎症时易发感染[3]。近年来由于不合理应用广谱抗生素、反复感染、慢性迁延性等因素使得解脲支原体对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抗生素呈多重耐药,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本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解脲支原体对10种抗生素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耐药率从低到高依次为交沙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司帕沙星、强力霉素、壮观霉素、美满霉素、罗红霉素、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由此可见交沙霉素应作为本地区临床治疗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交沙霉素是一种16环耐药性非诱导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该药物抗菌谱广,口服吸收效果显著,组织中药物浓度高,在泌尿道和前列腺中的浓度远比血液浓度高。临床使用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用药安全可靠[4]。但是解脲支原体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性随着不同时间地域的变化而变化,且因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或滥用,耐菌药物不断增加,其耐药率也在不断升高,提示临床治疗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患者所感染的解脲支原体应依据药物敏感实验结果选择抗生素,规则、足量应用。

参考文献

[1] 叶元康,倪语星.人体支原体与支原体病[M].上海: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出版社,1990,52:580.

[2] 叶绪富.泌尿生殖道感染的病原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1,(13):144.

[3] 孟曙芳,戚均超.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调查及耐药性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06,(8):2.

支原体检测结果分析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12月~2010年12月149例女性患者,年龄18~45岁,平均29.6岁。这些患者都来自门诊皮肤科、妇产科、泌尿科。伴随着泌尿生殖道感染症状、白带增多;有异味、外阴瘙痒、痛;有不孕史。

1.2 标本采集

妇科医生在严格无菌操作下插入宫颈管,约2cm处取分泌物,取出棉拭子置无菌试管中即送检验科细菌室培养。

1.3 方法

采用深圳珠海浪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支原体药敏试剂盒,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范进行操作。

2 结果

在149例患者中,支原体阳性79例(53.0%)。其中单纯解脲支原体(Uu)感染48例(60.8%)、单纯人型支原体(Mh)感染8例(10.1%)。Uu、Mh混合感染23例(29.1%),79例支原体的药物结果见表1。

3 讨论

本组资料显示,149例患者阳性率53.0%,这与女性泌尿生殖道的解剖结构较易感染有一定的关系,并且由于本试验结果采用的是双控制判断标准即液体培养基由橙黄色变为红紫色,培养基透明、清亮,而且同时在分离鉴定与半定量计数的试验条上,Mh或Uu必须≥104CFU/mL才可报阳性,故增加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值得推广与普及。

从本组药敏结果看,10种抗生素对两种支原体的敏感性由高到低依次为美满霉素、交沙霉素、克拉霉素、强力霉素、四环素、司帕沙星、环丙沙星、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红霉素。其中美满霉素、交沙霉素的敏感率与有关报道有较高的一致性[1]。而阿奇霉素、红霉素等较为常规使用的抗生素耐药率较高,这主要由于支原体感染后自觉症状较轻,所以就诊率低,而且患者中普遍存在滥用抗生素现象,耐药性相当严重。

支原体的感染率越来越高,它对许多抗生素产生的耐药性应引起临床的关注,选择合理,高效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十分重要。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种广谱抗菌药物,它通过抑制细菌的DNA合成而发挥作用,对泌尿生殖道感染的病原体有着较好的杀伤力[2,4],但近十几年的广泛使用,使其耐药性迅速增加,应引起重视。本试验结果提示,治疗支原体感染时,如不能做药敏,则应把美满霉素、克拉霉素、交沙霉素作为首选药物,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在检查支原体时应做药敏试验,控制耐药菌株的产生。

参考文献

[1]周关键,汪曼菲,马明艾,等.不孕症248例宫颈分泌物支原体检测及药敏分析[J].这个误诊学杂志,2005,5(4):704-705.

[2]汤红峰,林燕辉.支原体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8):578-579.

[3]俞信忠,许平,曹艳,等.1240例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分析[J].中华感染学杂志,2003,13(9):887-888.

支原体检测结果分析 篇8

1 对象与方法

1. 1 研究对象

选择2014 年1 月至2014 年12 月入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儿科住院符合肺炎诊断标准[1]的0 ~ 14 岁肺炎患儿,共966 例,其中男510 例,女456 例。按年龄分组,0 ~ 6 个月122 例( 12. 63% ) ,6 月~ 1 岁160 例( 16. 56% ) ,~ 3 岁329 例( 34. 06% ) ~ 14 岁355 例( 36. 75% ) ; 按季节分组,春季( 3 ~ 5 月) 264 例( 27. 33% ) ,夏季( 6 ~ 8 月) 207 例( 21. 43% ) ,秋季( 9 ~ 11 月) 230 例( 23. 81% ) ,冬季( 12 月~ 2 月) 265例( 27. 43% ) 。

1. 2 试剂和方法

采用由欧蒙( 德国) 医学实验诊断有限公司提供的试剂,患儿入院后在病程第4 到10 天抽取静脉血2 ml,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同时检测患儿血清8 种病原体的Ig M抗体,包括RSV、ADV、IAV、IBV、PIV 5 种病毒及MP、CP、LP 3 种非典型病原体。试验步骤按试剂盒使用说明进行,实验操作由医院检验科免疫室检验师执行。

1. 3 统计学处理

资料收集后采用SPSS 17. 0 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四方格表资料 χ2检验或行 × 列表资料 χ2检验,检验标准 α = 0. 05。

2 结果

检测966 例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标本,IAV 215例( 22. 26% ) 、IBV 89 例( 9. 21% ) 、MP 53 例( 5. 49% ) 、PIV 35 例( 3. 62% ) 、RSV 14 例( 1. 45% ) 、CP 6 例( 0. 62% ) 、ADV 2 例、LP 2 例。在所有病例中混合感染的病例有54 例,1 ~ 3 岁为29 例,3 岁以上21例,其中两种病原体阳性的有45 例,3 种病原体阳性的有9 例。MP的平均阳性率5. 49% ,秋季阳性率最高,春季最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 11. 65,P <0. 001) 。IAV、IBV、PIV、ADV、RSV年平均阳性率分别为22. 26% 、9. 21% 、3. 62% 、0. 62% 、1. 45% ,甲型流感呈全年流行趋势,秋冬季发病率最高,春夏发病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 25. 91,P < 0. 01 ) ,IBV与IAV流行的季节相似,具体不同季节8 种病原体阳性的病例及阳性率的结果见表1。不同年龄8 种病原体的阳性率也有其不同的特点,其中IAV和IBV在1 ~ 3岁的婴幼儿阳性率最高,6 个月以下最低,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 49. 29,P < 0. 01 ) ,RSV在6个月以下阳性率最高,3 岁以上最低,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 19. 27,P < 0. 01 ) 。支原体在各个年龄段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 1. 2,P > 0. 05) 。不同年龄组的8 种病原体阳性率结果见表2。

注: 括号中为所占百分比

注: 括号中为所占百分比

3 讨论

本研究对2014 年全年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儿科住院的966 例肺炎患儿8 种病原体感染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在检测的5 种病毒中各病毒阳性构成比由高到低分别为IAV、IBV、PIV、RSV、ADV,其中IAV感染率达22. 26% ,与廖斌等[2]报道的20% 相似,明显高于许莉莉等[3]报道的阳性率,也高于蔡红珠等[4]报道的13. 69% ,可能与研究的对象、地区及时间不同有关。流感病毒对人类致病主要是甲型和乙型( A型和B型) ,具有高度传染性,流感暴发时期儿童是流感主要的易感人群和传播源,其发病率高于成人[5]。据国内多数文献报道,病毒感染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病毒检测阳性率在30% 左右,而国外研究[6-7]病毒感染率高于此水平,达70% 左右。

不同病毒在不同季节及不同年龄组分布特点也有不同。研究表明,2014 年镇江地区IAV呈全年流行趋势,以秋冬季节高发,春季最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 25. 91,P < 0. 01 ) 。IBV以秋冬季流行为主,而PIV及RSV在一年四季均有散发。研究还发现,IAV、IBV在1 ~ 3 岁肺炎患儿阳性率最高,6 个月以内最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 49. 29,P < 0. 01 ) ,与其他多数文献[4-5,8]报道不符,推测不同年份呈现不同的IAV、IBV的亚型流行,病毒对不同年龄人群的易感性存在差异所致; 也可能因为1 ~ 3 岁患儿免疫力较低,感染流感病毒后容易并发肺炎,导致本研究结果与其他文献报道发生偏差。RSV感染后常发生严重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婴儿期感染后患儿在儿童期及成人后发生哮喘的危险性均高于婴儿期无RSV感染患儿[9]。本组结果显示以6 个月以内患儿RSV阳性率最高,3 岁以后最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19. 27,P < 0. 01) ,与RSV本身以新生儿和6 个月以内的婴儿易感的特点一致。本研究RSV总阳性率明显低于安徽地区的报道[2],此外LP只有2 例阳性。

近年来支原体感染越来越受到重视,据文献报道,近年来MP感染阳性率在21. 3% ~ 40. 9%[10-12],其中南京2009 年为25. 7% ,镇江2012 年为37. 6%[13],而本组的阳性率为5. 49% ,明显低于以上报道,提示MP感染存在地区差异和年份差异。MP在全年均有流行,本组数据显示秋季MP感染率较高,春季感染率最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 11. 65,P < 0. 01 ) 。不同季节月份感染率有波动,而不同地区其流行季节也各有不同,张礼真[14]的报道则显示其发病率春夏季高于秋冬季,王强等[15]认为MP流行无明显季节差异。可见,由于气候温度湿度等条件及其他社会条件的不同,不同地区MP流行季节亦有不同。本研究显示3岁以上支原体感染率略高,与许莉莉等[3]报道的相似。而CP检测与同类文献相比也有较大差异,只有3例阳性。在本研究中发现混合感染有54 例( 5. 6% ) ,主要为IAV与IBV,或者支原体、IAV混合感染,而混合感染年龄主要分布于1 ~ 3 岁及3 岁以上的学龄前儿童,可能与该年龄段小儿免疫力低下同时过集体生活,易发生交叉感染有关,提示在今后发生流感病毒或MP流行时,应加强幼托机构的消毒隔离工作,尽量减少疾病的传播,保障儿童的身体健康。

支原体检测结果分析 篇9

关键词:荧光定量,PCR检测,性病,淋病奈瑟氏菌,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

性传播疾病是指以性行为为主要传播途径的一组传染病, 近年在我国发病率明显上升。性病病原体中, 以淋病奈瑟氏菌、解脲支原体及沙眼衣原体感染较多见, 这三种病原体所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已成为我国各地区主要的性传播疾病[1]。本研究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对400例疑似性病患者进行NG、UU、CT三种病原体检测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疑似性病患者400例, 年龄在17~54岁之间, 平均年龄 (32.3±4.6) 岁。患者自诉有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刺痒及分泌物增多等症状。患者在检测前均未服用抗生素治疗。

1.2 方法

对疑似性病的400例女性患者采用荧光定量PCR同时检测其宫颈分泌物中NG、UU及CT, 比较三种病原体单独感染和混合感染的阳性比例及三种病原体在各个年龄段的分布情况。

1.3 标本采集

将宫颈口过多的分泌物用棉签擦掉, 在无菌条件下, 将棉拭子伸入宫颈内, 旋转数周并停留片刻后取出。标本密封保存于2~8℃备用。

1.4 仪器和试剂

扩增仪为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的DA 7600自动荧光检测仪, NG、UU、CT检测试剂盒由该公司提供。严格按说明书操作。

1.5 FQ-PCR检测方法

标本经过常规DNA提取液裂解处理后, 作为扩增反应模板。依据试剂盒要求, 从试剂盒中取出NG、UU及CT的PCR扩增反应液, 将处理好的标本适量放入反应管中后, 同时采用外标准定量方法作出标准曲线及设立阴性、阳性对照及空白对照, 将反应管放入荧光PCR检测仪内按照说明书操作程序进行PCR扩增, 扩增条件根据扩增仪的性能与试剂盒的特点由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程序运行结束后, 电脑自动计算分析出定量结果。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400例疑似性病女性患者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NG、UU、CT三种病原体, 感染UU的阳性率最高, 感染NG的阳性率最低, 比较三种病原体感染阳性率, 高低为UU>CT>NG,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400例疑似性病女性患者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NG、UU、CT三种病原体, 同时感染UU+CT的阳性率最高, 同时感染NG+UU+CT的阳性率最低, 4种混合感染阳性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2.3 感染NG、UU、CT患者在各年龄段分布状况显示, 20~35岁年龄段为感染3种性病原体的主要人群, 35~50岁年龄段次之, 20~35岁与35~50岁年龄段感染例数明显高于<20岁和>50岁年龄段例数 (P<0.05) , 见表3。

3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社会交往日益频繁, 人们的性意识受各界开放思想的影响而逐渐转变[2], 不洁的性行为导致各种性病的发生。我国上世纪后期以后, 性传播疾病逐渐流行起来, 并以一定的数量逐年递增, 性传播疾病病原体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 其分布情况也随着改变[3]。淋病奈瑟氏菌 (NG) 、解脲支原体 (UU) 及沙眼衣原体 (CT) 是性传播疾病常见病原体, NG曾经是在8种性病病原体之中感染率最高的, 2000年以后, 感染UU、CT的性病患者数量呈上升趋势, 并且以女性患者居多。有文献报道[4], 由于女性泌尿生殖道的结构特点及引起女性会阴部潮湿、不透气的生活习惯促进病原体在生殖道内繁殖, 导致女性感染性病病原体的概率比男性大。女性患者感染NG、UU、CT, 不仅会引起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刺痒等泌尿生殖道炎症, 而且会导致不孕、流产、死胎、胎儿畸形等严重后果, 给患者身体和精神上带来极大的痛苦[5]。诊断治疗性传播疾病关键因素在于准确检测出是何种病原体, 现临床上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检测性病病原体, 不仅敏感性高、特异性强, 而且还可以克服常规分泌物涂片检测方法的假阳性问题, 为诊断治疗疾病提供了准确、可靠的依据。本研究采用FQ-PCR技术进行检测, 结果显示:单独感染病原体比例分别为NG阳性率10.75%, CT阳性率24.25%, UU阳性率51.25%, 比较三种病原体感染阳性率, 高低依次为UU>CT>NG, 说明女性患者中UU感染率较大, UU在正常情况下寄生于人体泌尿生殖道黏膜表面, 与其他宿主菌群共存, 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或黏膜受损时, UU会大量繁殖而致病。混合感染病原体患者比例分别为NG+UU阳性率3.25%, NG+CT阳性率4.75%, UU+CT阳性率9.25%, NG+UU+CT阳性率2.00%, 同时感染UU+CT的阳性率最高, 同时感染NG+UU+CT的阳性率最低, 说明人体内性病病原体感染经常不是单一的, 当感染一种病原体后, 人体机体抵抗力下降, 容易合并感染其他病原体, 在临床治疗中, 当单独使用一种药物后, 症状无明显改善者, 应考虑多种病原体联合检测, 并根据检测结果改变治疗方案。在各个年龄段的感染情况上, 20~35岁患者属于高发人群, 35~50岁次之, 随着年龄的增长, 性病病原体感染率逐渐下降, 这是因为20~35岁年龄段的女性处于生育繁殖的黄金年龄, 人体内激素水平比较高, 性行为比较活跃, 因此感染性病病原体的机会也较多。综上所述, 应加强对高危人群的性宣传教育, 增强人们对性病的认识, 提倡安全性行为, 积极防治, 减少性传播疾病对人们身心的危害。

参考文献

[1]黄敏, 龚小云, 郑江.荧光定量PCR检测常3种性病病原体结果分析[J].重庆医学, 2005, 34 (2) :271-273.[1]黄敏, 龚小云, 郑江.荧光定量PCR检测常3种性病病原体结果分析[J].重庆医学, 2005, 34 (2) :271-273.

[2]张德, 王克俊, 齐子芳.荧光定量PCR检测NG、CT和UU三种性病混合感染的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 2008, 20 (18) :2097-2140.[2]张德, 王克俊, 齐子芳.荧光定量PCR检测NG、CT和UU三种性病混合感染的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 2008, 20 (18) :2097-2140.

[3]吴玉清.1480例疑似性病患者病原体荧光定量PCR检测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6, 23 (4) :647-648.[3]吴玉清.1480例疑似性病患者病原体荧光定量PCR检测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6, 23 (4) :647-648.

[4]张德, 张树仁, 任更朴.荧光定量PCR对NG、CT和UU三种性病的检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 8 (30) :7331-7332.[4]张德, 张树仁, 任更朴.荧光定量PCR对NG、CT和UU三种性病的检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 8 (30) :7331-7332.

支原体检测结果分析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及分组

2 01 1年3月至2 01 3年3月, 我院确诊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1640例, 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中的相关诊断标准。其中男934例, 女706例;年龄1个月至1 4岁;按年龄分为三组:婴儿组 (0~1岁) 302例, 幼儿组 (>1~3岁) 545例, 儿童组 (>3~14岁) 793例。

1.2 检测方法

本组患儿入院后第二天采集空腹静脉血3ml, 分离血清, 2~8℃保存待检。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9种呼吸道病原体的Ig M抗体联合检测, 包括嗜肺军团菌Ⅰ型 (LP1) 、MP、COX、CP、ADV、RSV、INFA、乙型流感病毒 (INFB) 和PIV。使用奥林巴斯荧光显微镜B×41, 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使用试剂。每次测试均设阴、阳性对照, 各检测孔与标准孔对照。

1.3 结果判断方法

阳性结果:ADV、RS V、PI V或流感病毒对阳性血清的1%~15%细胞的细胞核、胞浆或胞膜出现苹果绿色荧光 (在PIV和RSV只能同时观察到着色的合胞) ;LP1、CP或COX中所有的细菌呈现出苹果绿色荧光;MP阳性血清在细胞外围呈现苹果绿色荧光。阴性结果:LP1、CP、COX无荧光, MP、ADV、INFA、I N F B、R S V、P I V的细胞呈现红色。

2 结果

非典型病原体感染阳性997例 (60.8%) , 其中同时感染两种及以上病原体700例 (70.2%, 700/997) 。由表1可见, MP的阳性检出率最高, 后依次为INFB、INFA、PIV、ADV、RSV、LP1、CP、COX; (1) 婴儿组中INFB的阳性检出率最高, 同时也是三组INFB阳性检出率最高的一组;后依次为MP、INFA、PIV等。 (2) 幼儿组中MP的阳性检出率最高, 同时也是三组MP的阳性检出率最高的一组;后依次为INFB、PIV、INFA等。 (3) 儿童组中MP的阳性检出率最高, 后依次为INFB等。 (4) INFA、INFB、P I V、A D V阳性检出率儿童组均远低于其他两组。

3 讨论

本文调查结果显示, MP阳性检出率为55.8%, 高于陆权等[1]11.6%~15.1%的报道, 也高于徐桂芳等[2]23.2%的报道。国内MP感染引起小儿肺炎的比例逐年增高, 非流行年份在10%~20%, 流行年份可超过30%[3]。MP感染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全年均可发病, 以冬季较多, 学龄儿童患病较多。其发病机制主要由于支原体穿过宿主呼吸道黏膜表面的黏液纤毛层, 黏附于黏膜上皮细胞, 这与MP表面的P1黏附蛋白末端结构有关。当此黏附因子附着于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时, 释放有毒代谢产物导致纤毛运动减弱, 细胞损伤。

本文调查结果显示, 甲、乙型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高达48.5% (796/1640) , 其中随年龄增大, 阳性检出率呈下降趋势。流感病毒传染性强, 常会有周期性大流行, 冬季是高发季节。它对免疫力较弱的老人、儿童及免疫失调者会引起较严重的症状。

本文调查结果显示, MP感染主要在幼儿组和儿童组, 学龄儿童患病较多。ADV感染主要在婴儿组, 这可能与出生后数月内常存留从母体传递的ADV特异性抗体, 此后一直缺乏抗体至2岁, 2岁后才逐渐增加有关。RSV感染主要在婴儿组, 6个月以下小婴儿虽有母体的抗体, 但其支气管、肺等均未发育成熟, 易发生严重下呼吸道疾病。INFA、PIV、INFB感染主要在婴儿组和幼儿组, 这可能与婴幼儿免疫功能差抵抗力较弱有关。

笔者认为, 检测儿童呼吸道非典型病原体感染可为诊断提供依据, 预防滥用抗生素, 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陆权, 陆敏.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7, 22 (4) :241.

[2]徐桂芳, 费德琼, 李敏.儿童呼吸道支原体感染的发病趋势及其临床特点[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3, 18 (8) :618.

支原体检测结果分析 篇11

【关键词】泌尿生殖道;支原体;药敏实验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gion the genitourinary tract mycoplasma infection and drug susceptibility condition and provide bases for the clinical treatment.methods The 5260 cases of urogenital infection analyzed from January 2009 to January 2010 were performed mycoplasma training,identification and antibiotic susceptibility test,and of 10 kinds of antibiotics on the sensitivity of the mycoplasm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 A total of 5260 samples in detection mycoplasma in 2964 cases, the detection rate of 56.35%.Among them ureaplasma urealyticum (UU) infection, 2430 cases (46.21%), the mycoplasma hominis infection (MH), 148 patients (2.8%), ureaplasma urealyticum and mycoplasma homini mixed infection 386 cases (7.34%) .The sensitivity of the higher antibiotic were josamycine,doxycycline, minocycline, tetracycline.The higher drug resistant rate of mycoplasma were roxithromycin, azithromycin,etc.Conclusions UU is the major pathogens in urogenital mycoplasma infection in this region , josamycine and doxycycline can be used as a treatment for rogenital mycoplasma infection drugs of the best choice . mycoplasma training and drug susceptibilit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on reduce the resistance and prevent recurrence before clinical medication

【Key words】 Genitourinary tract ;Mycoplasma;Sensitivity test

【中圖分类号】R446.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659-02近年来,支原体引起的泌尿生殖道感染逐年增加,已超过淋病居首位。支原体是一种无细胞壁,呈多形性,能在无生命的培养基中繁殖和生长的最小原核微生物,常见的为人型支原体和解脲脲原体。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可导致尿道炎,前列腺炎,宫颈炎,子宫内膜炎,不孕不育,流产,精子畸形率增高,严重的系统性感染等。临床不规范的使用抗生素导致支原体的耐药株逐渐增多。为了解本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情况,指导临床用药,防止耐药性增加,笔者对2009年1月-2010年1月本院送检的5260例泌尿生殖道感染状况和药敏性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09年1月-2010年1月我院妇产科,皮肤科收治的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患者5260例,其中男性1580,女性3680例。年龄21岁-75岁,平均年龄32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泌尿生殖道感染症状,尿道发红,尿频,尿痛,小腹坠胀等,少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取标本前患者均未用抗生素或停用抗生素一周以上。

1.2 标本采集 :女性暴露宫颈后,无菌棉球插拭宫颈外口分泌物,用无菌拭子取宫颈内1-2cm处,旋转3周取宫颈上皮细胞。男性在上次排尿2-4h后取样本,无菌拭子插入尿道2-3cm处旋转360度,采集尿道分泌物或精液进行培养。所有标本取出后置于无菌试管里,立刻送检。

1.3 检测方法 :采用珠海银科医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支原体鉴定药敏试剂盒。试剂盒里包括10种抗生素;阿奇霉素,美满霉素,强力霉素,交沙霉素,克拉霉素,氧氟沙星,罗红霉素,四环素,壮观霉素,司帕沙星。在37度恒温箱中培养,UU24小时后报结果,Mh48小时报结果,微孔由黄色变红色并清澈表明有支原体生长,“+”表示,不变色表明无支原体生长。若UU及Mh同时清澈透明红色,表明两种支原体混合感染。抗生素敏感判断设定高和低两个浓度孔,若高低两孔均黄色为敏感,高低两孔均红色为耐药,高的孔呈黄色而低的孔呈红色为中度敏感,严格按照试剂盒要求及根据试剂盒说明书判断结果。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支原体培养结果: 5260例送检标本中检出支原体阳性2964例,

总阳性率为56.35%。其中解脲脲原体(UU)感染2430例(46.21%),人支原体(MH)感染148例(2.8%),解脲脲原体与人支原体混合感染386例(7.34%),见 3讨论

目前感染人类的支原体有16种,主要为UU,Mh,Mg,UU分为14个血清型,可划分为两个生物群[1].UU和Mh主要寄居于人体泌尿生殖道,做青春期前检测率较低,青春期后,伴随着性伴侣数增加而增加[2].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在多性伴侣者,性乱者中发病率较高。生殖道支原体感染还和年龄,社会经济地位,种族,避孕方式等有关。近年来,UU及Mh引起的泌尿生殖道感染逐年增多。有研究表示,女性泌尿生殖较男性易受支原体感染,可能与女性生殖道内环境,泌尿生殖道的生理结构有关[3]。本文送检的5260例标本中检出支原体2964例,检出率为56.35%。其中解脲脲原体(UU)感染2430例(46.21%),人支原体(MH)感染148例(2.8%),解脲脲原体与人支原体混合感染386例(7.34%),与国外文献相吻合[4].UU感染高于Mh感染,可能由于UU顶端结构能够牢固黏附于靶细胞表面,降解产物可以使阴道内的PH升高,利于其他细菌的繁殖和感染。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可导致非淋菌性尿道炎,前列腺炎,附睾炎,盆腔炎,不孕不育症,HIV感染。近年UU和Mh混合感染有增多的趋势,由于UU正常情况下也可以既生瑜泌尿生殖道,在特定的情况下才致病。所以我们不能将UU培养结果作为判定病人泌尿生殖道感染的唯一指标。应该结合实验室诊断,临床症状,性接触史等因素综合分析。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可能与HIV病毒起协同作用。有报道认为,在HIV阳性妇女中Mh检出率明显高于HIV阴性妇女[5]

由于近年UU及Mh的感染逐年增多,抗生素的使用不合理及疗程多样性,导致耐药株不断增多,使临床上治疗难度不断增加。支原体无正常的细胞壁结构,对作用于细胞壁的β-内酰胺抗生素无效,对磺胺类药物不敏感。目前对支原体感染的治疗主要选用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及四环素类药物。本文交沙霉素,强力霉素敏感性较高,达95%和93.5%,可作为本地区泌尿生殖道感染的首选药物。这可能与交沙霉素及强力霉素服用后胃肠道反应较大,近年来应用较少,故耐药株较少。阿奇霉素及罗红霉素耐药率较高,达到27.2%及28.5%,不适宜作为一线药物。喹诺酮类药物无明显肾毒性,在泌尿生殖系統中药物浓度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由于喹诺酮类药物滥用,造成支原体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增加。美满霉素及强力霉素容易渗透,进入组织和体液中,故在泌尿生殖的浓度高于有效治疗浓度。近几年临床治疗效果下降和耐药率的增高,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虽然药敏试验与实际疗效存在差异,但是体外药敏实验指导临床用药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赵宇,韩洁,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研究进展[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1,8(19),506-508

[2]Taylor-Robinson D,Lamont RF, Mycoplasmas in pregnancy[J].BJOG,2011,118( 2) : 164 - 174.

[3]王新德,徐钦仁,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状况及耐药性分析[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9(9),620-621

[4]Aydin Y,Atis A,Ocer F,et al.Association of cervical infection of Chlamydia trachomatis,Ureaplasma urealyticum and Mycoplasma ureaplasma,hominis with peritoneum colonisation in pregnancy[J],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aecology,2010,30(8) :809 -812.

支原体检测结果分析 篇12

1.1 标本来源

收集2010年1月至8月间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281份非淋球菌性尿道炎 (NGU) 女性患者宫颈分泌物, 年龄在20~50周岁。以无菌窥器打开宫颈口, 用无菌棉签将宫颈口分泌物檫干净后, 女性无菌拭子伸入宫颈2~4cm处, 旋转360°取宫颈壁上的分泌物立即送检, 进行检测。

1.2 试剂

使用法国生物梅埃里公司提供的MYCOPLaSMa IST2试剂盒, 试剂盒内有9种抗生素即强力霉素 (DOT) 、交沙霉素 (JOS) 、氧氟沙星 (OFL) 、红霉素 (ERY) 、四环素 (TET) 、环丙沙星 (CIP) 、阿奇霉素 (AZI) 、克拉霉素 (CLA) 、原始霉素 (PRI) 。可同时完成Uu、Mh的培养、鉴定、计数和药敏试验。试剂盒在效期内使用。

1.3 检测方法

按IST2试剂盒操作说明书进行, 如培养基由橙变红提示有支原体生长, 颜色不变为阴性。如培养基变红, 试条解脲脲原体 (Uu) 孔变红, 表明有Uu生长, 且≥104CFU/mL;Mh孔结果观察如“Uu”。药敏结果判定:8种抗生素各有两个药物浓度, 仅PRI为1个药物浓度。当指示孔变色, 两药物孔48h不变色, 表明敏感 (S) ;两孔均变红, 表明耐药 (R) ;低浓度孔变红、高浓度不变表明中介 (I) 。

2 结果

2.1 培养结果

281例标本中支原体阳性131例, 其中Uu≥104ccu/mL者84例;Uu<104ccu/mL者33例, Mh阳性5例, Uu混合Mh阳性9例。

2.2药敏结果

见表1。

3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本区NGU患者经检测, 支原体感染率46.6% (131/281) , 且以Uu为主, 占89.3% (117/131) 、Mh占3.8% (5/131) 、Uu合并Mh感染者占6.9% (9/131) , 稍低于国内相关报道[1,2,3], 这可能与地区差异有关。

Uu和Mh是人类泌尿生殖道常见的病原体, Uu和Mh都为生殖道寄生菌。常寄生在男性尿道, 阴茎包皮和女性阴道, 若上行感染可引起男性前列腺炎和附睾炎, 女性引起阴道炎、宫颈炎, 并可致流产[1]。Mh主要寄居在女性生殖道。

支原体无细胞壁, 对作用于细胞壁的药物耐药 (如青霉素等) , 对影响膜蛋白和胞质合成的药物敏感 (如四环素、红霉素等) [2]。因此试剂盒IST2做了针对支原体的9种药敏, 结果: (1) 对Uu敏感率高的药物有DOS (100%) 、JOS (100%) 、PPL (100%) 、TET (>98.8%) 、CLA (>92.9%) 、AZI (>83.3%) 、ERY (>85.7%) ;对Mh敏感率高的药物有DOS (100%) 、JOS (100%) 、PRI (100%) 、TET (100%) ;对Uu+Mh+敏感率高的药物有DOS (100%) 、JOS (100%) 、TET (100%) 、PRI (>77.8%) 。我们发现Mh和Uu+Mh+的药敏结果非常接近, Mh比Uu耐药范围更广, 这些都源于人型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严重。 (2) 观察定量计数与耐药的关系:Uu≥104ccu/mL比Uu<104ccu/mL耐药性更突出。本次调查药敏结果显示本区支原体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和使用空间稍高于国内有些地区的报道, 这可能与医师使用抗生素的习惯有关、或是区域差别的原因。

另外发现1例Mh株对ERY中度耐药, 其余4株100%耐药, 这与有关资料描述人型支原体对红霉素 (100mg/L) 不敏感[1]基本相符。

由于Mh阳性标本太少, 本次观察人型支原体的耐药结果只供临床参考, 以后会进一步报道有关人型支原体耐药的情况。

为了更好的了解支原体的治疗前景, 我们解读了支原体对药物的耐药性, 对临床治疗NGU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们认为应当把支原体的培养和药敏试验当作生男女患者生殖道疾患的常规项目进行检测, 这样才能合理有效的应用抗生素, 尽量减少耐药菌株的不断产生。

参考文献

[1]倪语星.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2]张远.药理学学习指导[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8.

上一篇:北京高层住宅下一篇:神经和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