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鸡支原体病

2024-07-06

火鸡支原体病(精选3篇)

火鸡支原体病 篇1

鸡的霉形体病又名慢性呼吸道病, 简称“慢呼”, 主要引起慢性呼吸道炎症、气囊炎和窦炎。随着养鸡规模和饲养密度提高, 该病的危害性日益突出。其病原体主要在气管黏膜的纤毛上和气囊上定殖, 破坏黏膜完整性, 常与其他呼吸道疾病伴发, 如传染性支气管炎、新城疫、传染性鼻炎及大肠杆菌病等。同时该病的感染为终生带菌状态, 当鸡群处于应激状态, 如寒冷刺激、疫苗免疫时, 又会表现出临床症状。其特征是咳嗽、流鼻液, 眼睑肿胀, 呼吸时发出啰音。病原是鸡败血支原体。不同年龄鸡都有易感性, 其中1~2月龄多见, 大群饲养的肉仔鸡中可发生流行, 而成年鸡则多呈现隐性感染经过和散发[1]。

近几年来, 滕州市各种珍禽养殖快速发展。2011年3月, 滕州市东沙河党吉山村某火鸡饲养场发生支原体病, 损失较重, 笔者前往进行临床资料调查, 认为其发病原因、发病过程很典型, 现将其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该批火鸡共7 000只, 2月8日购进, 网上平养。进入春季以来, 因为外界温度波动较大, 室内温度控制不均, 所以该鸡群一直处于通风不良、温度不均衡等应激状态, 25日龄后呼吸道症状一直反复发作, 导致鸡群整齐度降低, 出现小部分弱鸡。3月17日, 来滕州市畜牧局门诊部就诊。

2 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 病鸡精神沉郁, 羽毛松乱, 呆立, 缩头, 流水样鼻液, 常有摇头甩掉, 或作吞咽动作, 鼻液变稠时呼吸不畅, 常张口呼吸。大群中出现咳嗽、打喷嚏等症状的鸡只逐渐增多。大群鸡采食量稍减, 但精神状态不见明显异常。只是有呼吸道症状, 能听到个别鸡只发出似口中含水的“呼噜”声, 夜间关灯后更明显。中后期病鸡呼噜、咳嗽、喘气、打喷嚏, 似鼻道不通气, 有的流眼泪或浓性分泌物, 有的发出似吃料噎住的叫声。有的眼脸肿胀, 一侧或两侧眼结膜发炎, 流泪, 眼眶内蓄积黄白色豆渣样渗出物。生长发育缓慢。每天都有病鸡出现, 只要出现发呆、闭眼、拉绿粪症状, 病鸡常于数日内死亡[2]。

3 病理变化

对6只具有明显咳嗽症状的活鸡进行解剖, 发现病变主要在气囊, 双侧气囊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混浊, 气管有少量粘性分泌物, 其中2例肝脏有轻微的肝周炎病变, 腹部气囊混浊, 肌胃、腺胃及盲肠扁桃体正常。又解剖了16只病死鸡, 其中濒死鸡5只, 自然死亡鸡11只, 所有解剖鸡均出现气囊混浊、增厚, 9只鸡肝脏表面覆盖有纤维素性薄膜 (肝周炎) , 12只鸡腹气囊混浊、增厚、腹膜发炎, 4只鸡腹腔内有散落的卵黄, 3只鸡心包内有纤维素性渗出, 仅有2只鸡气管内发现明显的粘性分泌物, 这一点与临床上的呼吸道症状[3]不相符, 说明感染主要发生在下呼吸道。

4 实验室诊断

支原体检测:从病鸡气囊及变形的卵子内采取病料, 进行平板琼脂培养24 h, 挑取典型菌落接种于麦康凯培养基, 24 h后长出粉红色菌落, 经过对菌落涂片检查, 呈两端钝圆的革兰氏阴性杆菌。血凝 (HA) 试验和血凝抑制 (HI) 试验:取鸡胚尿囊液做红细胞凝集试验, 结果为阴性;血凝抑制试验, 结果显示ND抗体水平在保护范围内。

5 病因分析

一是条件性致病。鸡的支原体感染, 其发病主要影响鸡的呼吸系统, 以慢性低死亡率多见。一般认为与条件性致病密切相关。在应激的情况下 (如接种疫苗、天气骤冷、密度过大、通风不良、迁群、剪嘴、阉鸡、营养不良等) 特别容易发病。该批火鸡由于外界温度波动较大, 室内温度控制不均, 所以该鸡群一直处于通风不良、温度不均衡等应激状态, 整体上损失相当大。二是与鸡的生理结构有一定关系。鸡支原体感染炎症主要局限在气囊, 气囊上血管很少, 一般药物很难达到。如果不能及时有效治疗, 一旦进入开产期极有可能造成急性发病或产蛋率达不到预期水平, 后果会损失更重。

6 治疗措施

选择药物可根据鸡的日龄、经济成本和预防其他病的需要来综合考虑。如雏鸡日龄小, 用药量少, 可用成本高一点的药物, 由于该病原体极易产生抗药性, 一种药物长期使用往往效果不明显, 故不能长时间使用同一种药物。为保证药物的疗效, 防止和减少耐药性菌株的形成, 临床上对病禽进行药物治疗时, 用药应多种药物联合或交替使用, 另外用药量要足, 疗程要长, 一般不少于5~7 d。常用药物如红霉素、北里霉素、强力霉素、链霉素、治百炎 (壮观霉素) 、环丙沙星、甲磺酸培氟沙星、氧氟沙星、沙拉沙星、敌氟沙星等均可。对不同生理阶段的病鸡群采取不同治疗方案, 治疗青年鸡, 用诺华支原净饮水, 多西环素拌料。用量:多诺华支原净1 g纯粉配水20 kg, 4 h内饮完, 每天2次;多西环素1 g纯粉配料10 kg拌料, 连用5 d。3 d后病情逐渐控制。

7 体会

该病病程长, 常与大肠杆菌、副嗜血杆菌等细菌合并感染以及与新城疫、喉气管炎、支气管炎等病并发。因此, 应选用对多种细菌都有效的广谱抗菌药物和做好鉴别诊断[4]。总之, 加强饲养管理, 改善鸡舍小气候;经常保持禽舍通风良好, 阳光充足, 努力减少尘埃, 并注意定期消毒和驱虫;饲养密度不能过大, 防止鸡群受凉。保持鸡群饲养环境良好, 才是防制好该病的根本。

摘要:介绍了一起火鸡支原体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诊断方法, 分析了其病因, 并总结了治疗措施和体会, 以期为火鸡支原体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火鸡支原体病,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发病原因,治疗措施

参考文献

[1]蔡宝祥.家畜传染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

[2]王建华.家畜内科学[M].3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

[3]辛朝安.禽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

[4]谢芝勋, 邓显文.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鉴别火鸡支原体方法的建立[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00, 22 (3) :215-217.

火鸡组织滴虫病的诊疗 篇2

1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福清上迳镇曹姓养殖户饲养220羽火鸡, 约65日龄, 经过连续几天大雨后, 该批鸡陆续发病。主要表现为采食量减少, 羽毛松乱, 消瘦, 翅膀下垂, 身体卷缩。腹泻, 排出淡黄绿色稀粪, 肛门处粘附有黄白色稀粪, 严重者粪带血色, 甚至排出大量血液。养殖户以为是肠道炎症, 用环丙沙星、氟苯尼考、诺氟沙星等药物治疗, 但是效果不大, 并且连续几天出现火鸡批量死亡, 损失很大。

2 剖检病变

剖检可见部分鸡只腹腔有腹水, 肝脏肿大, 呈紫褐色, 个别呈现灰绿色, 肝表面出现灰黄色不规则圆形或圆形中间稍有凹陷、边缘略为隆起的溃疡病灶, 病灶大小不一, 有时互相连成大片的溃疡区, 有时仅有稀疏的几个。盲肠一侧或两侧发炎, 肿大, 肠壁肥厚坚实, 如“腊肠”样。浆液性和出血性渗出物充满肠腔, 形成干酪样的肠芯, 似凝固栓塞, 栓塞的横切面呈同心层状, 中心有黑色血凝块, 外面包裹着灰白色或淡黄绿色渗出物和坏死物。盲肠黏膜可形成溃疡, 有的出现肠壁穿孔而引起腹膜炎。

3 实验室诊断

3.1 寄生虫检查

采取刚扑杀患鸡的新鲜盲肠内容物, 用40℃温生理盐水制成悬滴或压滴标本, 光学显微镜下 (10×40) 检查, 见到多量一端带有短鞭毛的圆形虫体, 呈钟摆状来回运动。

3.2 病原微生物检查

3.2.1 涂片镜检

无菌操作取肝组织, 涂片, 革兰氏染色后显微镜观察, 未见细菌。

3.2.2 分离培养

无菌操作取肝、肠坏死组织, 分别接种于营养肉汤、麦康凯培养基经37℃恒温培养24 h后观察, 未见细菌生长。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剖检症状、病理变化, 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 可以诊断为火鸡组织滴虫感染。

4 防治措施及效果

确诊该病后, 立即采取以下措施防治。

4.1 患鸡的隔离与环境卫生消毒

立即将患鸡隔离, 更换污染的垫料, 粪便堆积发酵。用3%苛性钠溶液对养殖场所进行彻底消毒, 每周进行2次。

4.2 药物治疗

硝基咪唑类 (如甲硝唑、二甲硝咪唑) 是治疗组织滴虫病的特效药, 且不易产生耐药性。

1) 甲硝唑 (灭滴灵) :按0.025%的比例拌料饲喂, 连喂7 d后停用3 d, 再喂5 d。

2) 二甲硝咪唑 (达美素) :对于病情严重、食欲废绝的重症火鸡, 每天按40~50 mg/kg用片剂或胶囊直接投喂, 连用3~5 d, 之后剂量改为25~30 mg/kg, 连用2周。

4.3 驱虫

按每千克体重用左旋咪唑25 mg, 一次性口服, 驱除火鸡异刺线虫。从而减少异刺线虫卵携带组织滴虫进入鸡体, 间接控制组织滴虫病。

4.4 对症治疗

为防止盲肠穿孔, 促进肠与肝脏损伤的恢复, 每千克饲料中添加维生素K32~3 mg、鱼肝油或浓缩鱼肝油丸15~25 mg, 连用2~3周。

经采取上述综合措施, 2 d后火鸡群精神好转, 1周后无死亡病例。

5 体会

5.1 及时治疗

该病临床上易并发感染沙门氏菌病、球虫病、曲霉菌病和上消化道滴虫病, 应注意鉴别诊断, 采取适当措施, 才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5.2 定期驱杀异刺线虫

让组织滴虫失去虫卵的保护, 使其在外界环境中不能长期生存, 该方法是防治组织滴虫病的根本措施。

5.3 防止鸡吃到蚯蚓

火鸡一旦吞食成为组织滴虫转运宿主的蚯蚓, 常常会发生该病。

5.4 慎用药物

治疗该病过程中, 应慎用痢菌净。该药物的治疗量与中毒量太接近, 极容易发生中毒, 从而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5.5 加强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

火鸡支原体病 篇3

2011年7月14日鸡东县八楞山一养殖户饲养的35日龄火鸡突然发病,其共饲养56只火鸡,现有22只发病,死亡3只,自己在家用药,效果不好,于是到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求治。

1 临床症状

开始减食或不食,精神不振,不爱走动,翅膀下垂,羽毛松乱,呆立一隅,闭目、嗜睡状,对外界反应淡漠,接着就出现呼吸困难,呼吸次数增加,喘气,病鸡头颈直伸,张口呼吸,有时摇头,甩鼻,打喷嚏,有时发出咯咯声。少数病鸡,还从眼、鼻流出分泌物。贫血,腹泻,稀粪,有泡沫,有臭味,有的下痢中带血,排金黄色或呈硫磺色、有时呈淡绿色的粪便。严重病例粪便带血或全血便,有的粪便中可见盲肠坏死组织的碎片。病后期的鸡头部皮肤和鸡冠呈紫色或黑色。火鸡消瘦,体重下降,衰竭而死。

2 剖检变化

肺:在肺脏上出现典型的霉菌结节,从粟粒到小米粒、绿豆大小不等,结节呈灰白色、黄白色或淡黄色,散在或均匀地分布在整个肺脏组织,结节被暗红色浸润带所包围,稍柔软,有弹性,切开时内容物呈干酪样,似有层状结构,有少数可互相融合成稍大的团块。肺的其余部分则正常。

气囊:可见气囊壁点状或局灶性混浊,后气囊膜混浊、变厚,或见炎性渗出物覆盖;气囊膜上有数量和大小不一的霉菌结节,有的可见较肥厚隆起的霉菌斑。腹腔浆膜上的霉菌结节或霉菌斑与气囊上所见大致相似。

肝:肝脏肿大,表面出现淡黄色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央凹陷、边缘稍隆起的坏死灶。严重的相互融合成大片的溃疡区。病灶大小不等。坏死灶深入肝实质内,坏死灶周围有的有红晕。

盲肠:主要病变为两侧盲肠都膨大,肠壁肥厚结实,剖开肠腔,见内容物干燥、坚实,变成一段干酪样的凝固肠芯,肠芯横切面呈同心层状,中心是黑色的凝固血块,外面包裹着灰白色或淡黄色的渗出物和坏死物质。盲肠粘膜发炎,出血并形成溃疡,其表面附着干酪样坏死物质。

3 诊断

取病肺或气囊上的霉菌结节病灶,置载玻片上,加生理盐水1滴或加15~20%苛性钠或苛性钾少许,用针划破病料,加盖玻片后用显微镜检查,肺部结节中心可见曲霉菌的菌丝;气囊、支气管病变等接触空气的病料,可见到分隔菌丝特征的分生孢子柄和孢子。

在病火鸡盲肠芯与肠壁之间刮取少量样品置载玻片上,再加入少量加温(37~40℃)的生理盐水混匀,加盖玻片立即在400倍显微镜下检查可观察到虫体。

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诊断,可确诊为火鸡霉菌和组织滴虫病混合感染。

4 防治措施

立即更换垫料,停喂和更换霉变饲料。清扫和消毒禽舍,给病禽群用链霉素饮水或饲料中加入土霉素等抗菌药物,防止继发感染。

用制霉菌素拌料喂服,连用5天。

甲硝哒唑(灭滴灵)按0.06~0.08%的比例拌入饲料,并加入适量的维生素K3,连用5~7天。

在采用药物预防治疗基础上,增补一些保健药物和营养物质,例如:补充适量维生素K,以防止盲肠出血;补充维生素A,促进盲肠和肝脏的组织恢复;补充维生素C,促进肠道内铁的吸收,增强机体抗病力和防御机能。饮电解多维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5 讨论和小结

不使用发霉的垫料和饲料是预防霉菌病的关键措施。禽舍保持清洁、干燥;防止用垫料发霉,垫料要经常翻晒和更换,特别是阴雨季节,更应翻晒,防止霉菌生长;合理通风换气,减少舍内空气中的霉菌孢子;保持室内环境及用物的干燥、清洁,饲槽和饮水器具经常清洗,防止霉菌滋生;注意卫生消毒工作。

上一篇:师范生评价体系下一篇:并购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