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产业技术

2024-08-14

住宅产业技术(共12篇)

住宅产业技术 篇1

标准院助力产业化迈入新时代

随着百年住宅推进的加快,相关标准体系的建设也愈发显得迫在眉睫。据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百年住宅研究与推广的标准院总建筑师刘东卫介绍,作为示范建设项目唯一指定的设计单位,目前标准院正在制定《百年住宅建设设计规程》,该规程将围绕“一体系和四性能”规范百年建筑的各项指标与做法。除此之外,受住房城乡建设部委托,标准院还完成了《建筑产业现代化国家建筑标准设计体系》,第一次完整而系统地构建了适合于我国发展模式的建筑产业现代化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的顶层设计,为我国建筑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并且全程参与起草了《国家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纲要》,主编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装配式住宅建筑设计规程》两本产业化领域技术基本法。

标准之外,在引导行业对于建筑产业化的认知和发展方向上,标准院也一直扮演着“领头羊”的角色。近年来,“住宅产业化”一词在国内很热,政策支持、政府重视,业内的企业、设计院也都在跃跃欲试,说起“住宅产业化”,大家谈得更多的是主体结构用什么模式,钢结构还是装配式混凝土PC?一段时间里,“PC=住宅产业化”的说法甚至占据了各种行业论坛。今年9月份,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刘志峰在本报发表题为《建百年住宅是最大的节能减排》的文章,在文中,他强调:“要抓住百年住宅的发展契机,促进住宅内装部品工业化。过去,住宅建设往往只重主体而轻内装。事实上,老百姓所关心的,恰恰是套内空间和舒适度。全面实现内装工业化、部品化,是提高住宅寿命的重要方面。”这意味着,由标准院率先提出的“主体产业化+内装产业化”的全面住宅产业化理念和模式,获得了高度认可,相关概念和理念已经写入到部分政府文件中。据悉,目前标准院已经先后完成了大兴众美公租房、武汉深港新城、北京丰台区成寿寺B5地块定向安置房项目等众多装配式内装产业化住宅示范项目。

“百年住宅作为一种新型的工业化建设住宅,在推进时确实面临着许多课题和瓶颈,接下来我们希望可以发挥产业协同的力量,利用政、产、学、研、商相结合的产业联盟,共同开展项目实践、标准制定、技术研发、对外合作等工作,实现行业上下游产业链的无缝对接,促进百年住宅的健康发展。”

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管理

我认为未来十年住宅产业化将从青铜时代走向白银时代。建筑产业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相关企业连接在一起,制定好标准往前推,才可能有实质性的长远发展。作为建筑产业化应该有做实业的心态踏踏实实推进,因为建筑安全关系民生。目前建筑产业化的成本已经和传统方式差不多,但是质量却有大幅提升,希望政府和房企能够予以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松下住建本部长徐弋

标准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没有统一的标准推进建筑产业化就是空谈。而标准这件事在中国只有标准院能做,这也是松下与标准院及联盟其他兄弟结合的重要原因。我们需要标准院这个“武林盟主”整合资源,树起大旗,共同推进产业化的发展。松下有一条非常完整的产业链,今后我们也希望能把日本的相关研究成果和设备导入到中国市场上来。

苏州科逸住宅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曹祎杰

卫生间漏水的问题这么多年一直是我国住宅的顽疾。而整体卫浴产品从诞生之初,其实就是为了解决建筑卫生间防水问题而存在的。目前我们也正在和标准院合作启动一个卫生间标准图集的编制,希望能够在吸收外国先进理念和技术的同时,结合中国国情做出让市场适应和接受的产品。

方太集团副总裁陈浩

如果消费者的需求不能满足,那么整体产业链的拉动效率是不会高的。目前中国精装修房的比例不超过30%,住户自己装修对于相关资源的浪费和污染的情况非常严重。希望国家在精装修领域能够明确标准,确保质量,否则百姓对于精装修始终不能完全满意和放心。而这种标准需要跨行业、产业一起解决,不然没有办法集成。

山东万斯达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波

目前用工难的问题非常突出,这是推行建筑产业化的一个现实动力。装配式建筑的优势非常大,因为是机械化生产,精度非常高,解决了很多过去难以解决的问题。把质量交给机器、交给电脑,质量提升非常明显,因为人的技能差异性太大,不稳定因素多。万斯达未来也希望能够更多地参与到百年住宅的建设中,在主体结构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

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卢宇凡

热水器看似和产业化没有直接关系,实际上日本的热水器在卫生间里是和浴缸集成在一起的,它的形状和尺寸一定也要符合浴缸的模数,作为一个整体安装。如果未来我们的热水器行业能够按照产业化的思路去做,会有很大的空间,包括排气的方式都要跟整个卫生间和厨房排气系统结合在一起。

海尔家居集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柏烨

海尔主要是做家居电器,传统的设计与建造方式不仅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后期维护也非常不方便,这点我们在做整体厨房时感受非常深刻。未来要在标准院的领导下和兄弟单位一起把标准化、模块化进一步进行推进,最后要实现像造冰箱一样造房子,做冰箱一样做家居。

住宅产业技术 篇2

本文在分析高技术产业对传统产业作用的方式、作用动力机制的.基础上,利用广义KSIM模型对我国若干高技术产业对传统产业作用进行数分析,并就产业政策对产业结构调整、整体经济发展的影响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作 者:邵一华 吴敏 Shao Yihua Wu Min 作者单位:邵一华,Shao Yihua(浙江管理学院,杭州,310027)

吴敏,Wu Min(中国科技大学管理科学系,北京,100080)

技术产业化 篇3

对此,全球顶级学术权威期刊《科学》杂志给出了这样的评价:要突破目前微电子元器件的性能瓶颈就必须有更先进的设计,复旦大学的这一研究做到了这一点。它使器件能够更加高速、低功耗地工作,预计在超高速存储、光传感和图像拍摄等领域可以得到成功应用。

一项核心技术诞生让人振奋,但只有将技术实现产业化,将技术成果从实验室搬到生产线上,才算是拥有了真正的竞争力。正如央视报道的那样,核心技术一旦发表,技术的窗户纸就被捅破。接下来,谁最先实现技术转化,最先推出新产品,谁就掌握了市场的主动。否则,极有可能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挤破了自己脑袋,装满了人家钱袋。

技术产业化是每个行业都必须解决好的问题,一项技术实现产业化的难度也大不相同。有些技术研发难度大,推广实施相对容易;而另一些,比如节能环保领域,产业化的难度就很大。日前,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将达到4.5万亿元,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

与节能环保相关的技术产业化,不仅与技术装备本身有关,更与技术成果的推广方式和政策环境密切相关。就拿节能环保中的循环利用来说,要想做到真正高效率的回收再生利用,先期的技术研发投入固然重要,但是,真正的难点在于技术的推广应用,在于如何将技术成果变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早在2008年纺织印染业就被纳入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的重点行业,唐山三友、青岛凤凰印染、宜宾丝丽雅、福建凤竹等纺织印染企业成为行业首批试点企业。多年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一直将节能减排、低碳环保作为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坚持不懈地推动行业节能环保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纺织行业的节能环保技术涉及面很广,即有电、光、热能源的节约使用,也有水、汽、料的循环利用。如今,每年纺织品废弃物达到几千万吨,在原料紧缺的同时,如何利用好循环再生原料,这不仅与每一个纺织企业相关,也是影响整个社会的问题。

相对一些具体的技术而言,循环利用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不仅包括处理技术设备,还包括回收体系的建立。可以说,这样的一种系统技术,它的难度体现在系统方面,甚至需要整个社会的参与。令人欣慰的是,在纺织品循环利用方面,一些行业企业已经取得了成效。

技术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在转型升级的大潮中,任何一个有追求的中国纺织企业都不会是技术产业化的旁观者。

住宅产业技术 篇4

国内市场对外更加开放、对外贸易数量大幅增加及国际分工的变化,产业内贸易几乎遍及各个领域。科技信息时代的21世纪,贸易竞争力的核心影响因素——技术进步依赖本国的创新,需要借用他国的先进技术资源,通过各种渠道的技术扩散和技术外溢,分享世界领先技术。贸易带来的技术扩散有利于贸易国吸收世界先进技术并提高本国技术水平。本文就目前研究尚缺深入的我国高技术产业产业内贸易对技术进步影响作出相关论述。

1 相关文献综述

伴随贸易投资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产业内贸易得到了迅猛发展并已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指一个国家在进口某种产品的同时又出口这一产品。1960年Verdoorn[1]在考察“荷比卢经济同盟”集团内贸易模式变化时,首次发现产业内专业化分工和两种国际贸易模式(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模式)并存的现象,但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对这一新现象的关注。

八十年代中期,在进一步探讨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上,出现了“新增长理论”,它强调知识积累和人力资本等将知识内生化,并考虑到技术进步的内生性问题以及贸易对技术进步的影响。Grossman和Helpman(1991)[2]表明:两个具有相似要素构成的国家间的贸易,如果在技术溢出效应为全球性的情况下,必定会提高每个国家的创新和增长率。倪海青、张岩贵(2008)[3]指出对外贸易的却通过多种机制对我国的技术进步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贸易对于技术进步的影响方面,文献也比较丰富。Coe、Hlepman(1995)[4]研究表明,如果从研发水平比较高的国家进口,就有利于本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Funk(2001)[5]的研究表明,TFP与基于贸易伙伴国的以出口份额为权重的R&D支出有明显的相关关系。Wyn Morgan&Bruce Morley(2004)[6]的研究表明,法国和爱尔兰的出口促进了本国的技术进步。李平、崔喜君(2007)[7]指出进口贸易和国外专利申请对中国各地区技术进步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产业内贸易与技术进步的关系。然而,国内外在这两方面的研究文献较为匮乏,可搜集的文献也很有限。本文就是在贸易与技术进步两者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国内学者仇怡(2007)[8]的研究表明我国工业制成品发达的产业内贸易对我国技术进步具有显著的正面效应,且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更显著。

2 产业内贸易对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进步影响的实证研究

2.1 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测定

1975年,Grubel和Lloyd设计的G-L指数,成为了迄今为止最权威的产业内贸易指标。与其他指标相比,它更多地被用来解释贸易模式与比较优势,所以本文就选择G-L指数来表示产业内贸易水平。他们假定,若i表示某一特定产品组合或产业;Xi和Mi分别表示该产业的出口和进口,则该产业内贸易指数IITi可以被描述为: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内贸易指数逐步提高,具有较高的产业内竞争力。从表1中可以看出,1996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仅为0.72,虽然在1999年、2007年和2008年有所下降,但在2004年达到0.99,总体呈逐年提高的趋势。这说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在逐渐加深,也表明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竞争力在不断提高。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高科技统计年鉴》与中国科技统计的网页(http://www.sts.org.cn)整理而得。

2.2 数据说明本研究涉及的主要变量就是产业内贸易水平

(IIT)和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水平(A)。对于IIT,本文选取1996-2007年的数据,并已测算出结果。对于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水平(A),本文根据C-D生产函数计算得到。方法如下:

根据C-D生产函数,可得到:

将(3)式变形得:

其中:Y(t):我国高技术产业某期的产值,一般衡量产出的指标有增加值、总产值和销售收入,本文“增加值”用作为产出指标;A(t):我国高技术产业某期的技术水平;K(t):某期资本投入量,理论上资本投入量是指每年的资本使用流量,由于条件的限制只能用每年资本存量代表资本的投入;L(t):本文采用的劳动投入指标是历年我国高技术产业的从业人员平均数;α:投资的产出弹性;β:劳动的产出弹性;并且,设规模效益不变,α+β=1。要求得A(t),必须首先测算出不变价总产值、K(t)、α和β。

2.2.1 资本存量K(t)的估计

目前已被普遍采用的测算资本存量的方法是Goldsmith在1951年开创的永续盘存法。即:

式中K代表资本存量;I代表净投资,本文采用的指标是新增固定资产;δ代表折旧率,高技术产业拥有大量技术进步的生产设备,它们的折旧主要不是体现在其物质上的损耗,而是由于其所包含的技术逐渐落后,越是技术含量高的固定资产,其价值损耗速度也就越快,所以折旧率较高。考虑目前一般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为8年的现实,本文将高技术产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取为15%,即加速折旧。杨格(Young,2000)[9]在估计1952年中国固定资本存量时,就是采用1952年的投资比上投资增长的几何平均数加上折旧率后的比值(1952年价格)。本文就采用类似的方法求基期资本存量K0,由式(5)推算出资本存量Kt。

2.2.2 参数α、β的计算

将高技术产业利润除以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得到各年资本弹性,由于α+β=1,可得各年劳动弹性。为了避免个别年份经济波动对数据的影响,资本和劳动弹性均采用1996~2008年的平均值,并以此替代高技术产业各行业的资本弹性和劳动弹性,得到结果为:α=0.2、β=0.8。

最后,讲所得的数据代入式(4)中,可以测算出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水平A,如表2。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高科技统计年鉴》与中国科技统计的网页(http://www.sts.org.cn)整理而得。

从表2的相关计算数据可以直观的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水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产业内贸易与技术水平的上升之间存在怎样的关联,下面则通过实证进行分析。

3 实证分析

3.1 计量模型

理论上,贸易(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对我国的技术进步有积极作用。然而,产业内贸易对技术进步存在哪些影响呢?在此,我们引入函数,反映产业内贸易与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关系。

其中,IIT为我国高技术产业每年的产业内贸易水平,A为样本年各年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水平,V为影响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进步的内部条件(人力资本存量,国内研发能力,政府促进技术进步的政策等)。为单独衡量产业内贸易对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假设我国国内条件不变,即V固定时,得到以下方程:

但是为了防止异方差,对(7)式取对数,即:

3.2 估计结果我们将1996年-2008年的数据带入模型(2)中,得到回归分析结果如表5,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产业内贸易水平(IIT)

弹性系数通过t检验。DW值为1.167316,可能存在自相关,所以要对模型进行一系列的检验。我国高技术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对技术水平的影响系数是0.0092,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的产业内贸易对技术进步有促进作用,但不是很明显。

3.2.1 自相关检验

首先,我们要检验模型是否存在自相关,本文采用布罗斯和戈费雷检验(B-G检验),选择滞后期为2,得到了检验结果,如表4,易见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0.05,表明模型不存在一,同时也不存在二阶自相关。

3.2.2 异方差检验

其次,我们现对模型进行异方差检验,采用White检验法,检验结果如表5,已看出,P值大于临界值,说明模型不存在异方差。

4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产品差异水平和产品专业化程度要求就越高,使得产业内贸易迅速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我国的产业内贸易将更加频繁。然而对国内的企业无疑也是一个挑战,我们的企业可以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更好的技术创新,促使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因此,我们应该在继续发挥我国高技术产品比较优势,充分利用产业内贸易引发的技术外溢与技术扩散效应,不仅仅单纯的引进他国技术上升,而是自主开发和技术创新,以提高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含量,推动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外贸发展由外延式向内涵式方向转变。

参考文献

[1]Verdoorn,P.J.(1960),″The Intra-Bloc Trade of Benelux″,in E.A.G.Robinson(ed),the Economic consequence of the Size of Nations,London,Macmillan.

[2]Grossman,Gene M,and Elhanan Helpman,Innovation and Growth in the Global Economy,the MIT Press,1991.

[3]倪海青,张岩贵.对外贸易与区域技术进步差异[J].世界经济研究,2008,(04).

[4]Coe D.T.and Hlepman E.International R&D Spillovers[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5,39(5):859-887.

[5]Funk M.Trade and International R&D Spillovers among OECD Countries[J].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2001,67(3):725-737.

[6]Wyn Morgan,Bruce Morley.Causality between Exports,Productivity and Subsidies in EU Agriculture[J].SMBA Research Papers,2004.

[7]李平,崔喜君.进口贸易与国外专利申请对中国区域技术进步的影响——基于东、中、西部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7,(01).

[8]仇怡.中国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技术进步效应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7,(02).

蛋鸡产业技术体系报告 篇5

一、国际蛋鸡生产与贸易概况

2010年伴随全球经济逐步复苏。国际鸡蛋及蛋品生产有所增长。同时,欧盟一些国家因禁止笼养导致鸡蛋产量下降,促进了世界鸡蛋及蛋品进口。中国、美国、欧盟、印度和日本仍为世界主要鸡蛋生产国或地区。

美国、日本、荷兰生产扩大,德国的鸡蛋产量下降。2010年美国前三个季度鸡蛋产量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日本蛋鸡农户生产有所扩大。德国由于2009年底全面禁止了笼养方式,鸡蛋产量减少,自给率下降。荷兰的鸡蛋生产继续增加,以满足德国等国家因禁止笼养而造成的鸡蛋供给不足。荷兰对德国等扩大出口、美国对欧盟和亚洲的出口增加。2009年以来,荷兰带壳鸡蛋及蛋品出口量继续保持增加状态,特别是对德国的出口量增长较大。美国2010年前9个月鸡蛋及蛋品出口量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3%。其中,出口至欧盟和一些亚洲国家,特别是香港和日本的数量保持了增长。日本2010年4.8月鸡蛋和蛋品进口量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1.5%。荷兰、美国、意大利和印度是日本前4位鸡蛋进口来源国。

2012年欧盟将全面禁止传统笼养,20 1 1年是实现饲养方式逐步过渡的重要一年,这为欧盟以外的鸡蛋生产大国提供了机遇。预计2011年美国将保持鸡蛋生产增长势头,并加大对欧盟国家出口。另外,禁止笼养后,荷兰鸡蛋生产能力短期内难以较大增加,将优先扩大对欧盟国家的出口以弥补欧盟市场缺口,而可能减少对亚洲国家出口。这可能为我国、美国、墨西哥、印度等国让出部分市场。

二、国内蛋鸡生产与贸易概况

(一)国内生产情况

1、蛋鸡生产总体稳定,养殖主体体现明显的“大规模、专业化的小群体,发展特征。监测表明,2010年我国蛋鸡存栏量约14.8亿只,预计全年验收产量在1932.5万吨左右.(月均161万吨),蛋鸡生产总体稳定。与此同时,大规模蛋鸡养殖企业并没有停止扩张的步伐,如圣迪乐集团、安徽荣达等均扩大了养殖规模。总体上我国的蛋鸡养殖区域继续由“小规模、无专业的大群体向“大规模、专业化的小群体”转移,养殖总量稳步扩大,从业者素质越来越高。

2、在蛋鸡养殖的区域分布上,‘‘新养殖区”异军突起。商品鸡市场继续由经济发达的“老养殖区’’向经济欠发达的“新养殖区”转移。北方的“鸡蛋主产区,向南方的“鸡蛋主销区转移。在南方市场,本地鲜鸡蛋产量日益提高,中部的湖北、江西等省份蛋鸡养殖业迅速扩张。雨润集团和圣迪乐集团都加快了在我国中部的蛋鸡养殖业务的拓展步伐。

3、国产种鸡供给能力扩大。近年来国内从美国、欧洲进口祖代鸡大幅增加,造成国内祖代种鸡市场严重供过于求,销售价格低迷,大部分祖代场亏损。另一方面,国内自主品牌的蛋种鸡一优良的性能和适应性取得了良好的市场表现,目前国内自主培育品种有“京红”、“京粉”、农大3号和京白939等,在种鸡市场的份额达到近50%,蛋鸡行业健康发展有了国内种业技术的保障。

(二)蛋品贸易情况我国是蛋品净出口国,蛋品出口额相对较大,进口额很小。2010年1-10月出口11786.5万美元,同比增长19.4%,而去年同期则比2008年同期下降12.8%。进口120.5万美元,净出口额为11666万美元。

我国蛋品进出口品种结构比较集中。前10个月我国进口的主要为种用禽蛋,占蛋品进口总额的?84%;出口的主要为鲜鸡蛋,占蛋品出口总额的67.5%,其次是咸蛋,占13%。我国蛋品主要出口到亚洲市场,香港从大陆进口蛋品金额占到我国蛋品出口量的75%,其次是日本,占7.5%。我国禽蛋出口来源比较集中。主要省份是湖北、广东、辽宁、山东、福建等,位居前5位出口省份的蛋品出口额,占全国蛋品出口额的90%左右。其中,湖北是中国最大的出口省份,占全国出口总额的30%以上。

三、国际蛋鸡产业技术研发进展

(一)蛋鸡育种

在国际上,蛋鸡育种技术研发进展主要集中在分子育种技术方面。遗传育种的研究具有较强的延

续性,2010在与生产、鸡蛋品质和抗病性状相关的基因和分子标记的挖掘和利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在这些重要的工作中,越来越多起初应用于人、小鼠等模式生物的全基因组、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技术被应用到蛋鸡分子育种标记和基因的研究中,这些技术主要包括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表观遗.传学研究技术、基因芯片技术等。此外,蛋鸡抗病育种工作在国际上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在鸡沙门氏菌病、马立克氏病、弯曲杆菌、禽流感及鸡寄生虫等疾病的抗病工作方面的研究更加深入。

(二)疾病控制

发达国家蛋鸡疫病防控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1)注重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措施,通过对进入养殖场的人员、养殖场器械等严格控制和消毒,杜绝鸡舍周边其他动物,尤其是啮齿类动物进入鸡舍,同时蛋鸡饲养采取全进全出的模式;(2)对于蛋传疾病的控制,主要通过净化来控制,一般鸡群不能携带鸡毒支原体、鸡白痢沙门氏菌、鸡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淋巴白血病等蛋传疾病;’而一些难以根除的疾病,包括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马立克氏病等,需要进行疫苗的接种来控制,严格而程序化的检测和监测是扑灭、控制和根除这些疫病的根本保证;对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恒采用扑杀传染源和隔离、封锁等强力措施。2010年5月起,美国陆续报道了多起关于沙门氏菌感染的疫情报告,因此,由动物疫病引发的人类公共卫生问题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三)蛋鸡营养

在发达国家,随着家禽品种选育不断取得新进展,蛋鸡的生产性能也得到极大提高,其基础代谢、维持需要和生产需要也随着品种选育不断进步而变化,在参照国家统一标准的基础上,每个商业化品种、甚至每个养殖场,都有专门的饲养标准。一些饲料数据得到进一步更新,如更新DDGS数据、亚麻籽粉的营养成分首次列入美国Feedstuffs饲料成分分析表。围绕保障蛋鸡健康、改善鸡蛋品质和生物安全等方面,主要集中开展营养与免疫研究、营养与代谢病研究、特殊营养成分蓄积转移规律研究、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安全限量研究、饲料抗营养因子研究、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有效性研究和植物提取饲料添加剂有效性研究等。由于经济基础雄厚,国外在不断完善蛋鸡的营养需要标准、改进营养价值评定技术、不断开发饲料配制新技术和深入研究营养调控技术的基础上,注重科技集成和规模化验证示范,强调环保型饲料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为了充分发挥蛋鸡的生产潜力,有效利用饲料原料,节约粮食资源,国际上对蛋鸡营养需要的研究不断深入。

(四)蛋鸡生产与环境控制技术

随着欧盟动物福利法实施日期的临近,欧美各国的动物科学、畜禽环境工程、动物福利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都在积极探索畜禽福利化养殖模式创新与畜禽健康环境评价等。蛋鸡的环境行为与养殖设施装备配置、蛋鸡健康与养殖模式研究等取得新的进展。在荷兰建成全新福利养殖模式的新型蛋鸡场于2010年4月投产,在全舍饲栖架养殖模式下,蛋鸡的只年产蛋量可以达N300枚,窝外蛋的比例已下降到O.5%以下,蛋鸡全程死淘率在5%以下。舍内利用人工草坪替代垫料技术,大幅度改善了舍内空气环境质量。多种替代传统笼养的养殖系统已经产业化,为2012年实施非传统笼养的福利法要求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

针对蛋鸡生产的气体排放规律与减排技术研究,欧盟等发达国家开展了不同区域和不同养殖模式的蛋鸡生产现场全程测试,取得了大量的鸡舍气体排放特性的基础数据,并进行了有害气体在舍内外传播规律的模型与CFD模拟研究。国际农业工程学会畜禽环境分会正在组织多国专家联合开展有关测试方法、鸡舍通风系统的影响、排放与传

1、播模型、鸡舍排放标准评估等方面的系列综述性论文的整理与编辑出版工作。

(五)鸡蛋加工与分级技术

目前,I~#1-的鸡蛋分级主要以大小和新鲜度(重量)为衡量指标,按照美国农业部(USDA)制定的鸡蛋品质分级标准将食用鲜蛋按哈氏单位值进行分级。分级标准的实现需要依据成熟的检测方法和设备。在国际上,鸡蛋分级都是采用较先进的一整套自动化禽蛋采集设备和鲜壳蛋处理系统,禽蛋产出后落入输运带,送至验蛋机,剔除破壳蛋,进入洗蛋机自动清洗,再送向禽蛋处理机,可自动涂

膜、干燥等,最后进入选蛋机进行自动检数、分级和包装。

四、国内蛋鸡产业技术研发进展

(一)蛋鸡育种

国内蛋鸡育种工作紧跟国际前沿,国际蛋鸡育种的先进技术对我国蛋鸡育种工作有明显带动作用,同时国内蛋鸡育种技术的研发也推动着国际蛋鸡育种技术的进步。蛋鸡分子育种技术的研发和利用是2010国内蛋鸡育种工作的亮点。与国际育种工作类似,国内蛋鸡育种专家利用全基因组技术、表观遗传学技术、第二代大规模测序技术等找到了大量与蛋鸡生产、品质、繁殖及疾病相关的基因和分子标记。2010年1月,中国农业大学完成的“鸡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及其育种应用”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在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的推动下,蛋鸡分子育种技术已经从研究阶段进入应用阶段,我国蛋鸡育种工作者结合分子育种技术培育成、的“新杨白壳”和“新杨绿壳”蛋鸡配套系本通过国家新品种审定。

(二)蛋鸡疾病

根据我国2010年蛋鸡疾病的流行特点,我国学者建立了蛋鸡主要传染病的快速诊断技术,如鉴定H5亚型禽流感病毒变异株的多重RT-PCR方法、基于TaqMan探针的区分鸡新城疫病毒强弱毒株感染的实时定量RT-PCR方法;开展了禽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等病原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分析病原变异和免疫失败的原因;采用反向遗传技术研制出基因VII型新城疫疫苗,进行了禽流感疫苗细胞化培养方法的研究;通过在全国大多数地区进行的禽白血病调查,基本弄清了该病的流行状况,制定出相应的净化措施,使得该病的感染率显著下降;初步建立蛋鸡场细菌菌种库及细菌耐药性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库,制定出蛋鸡场用药规范和消毒规范,可以成为提高我国蛋鸡场生物安全的关键措施而加以推广。

(三)蛋鸡营养

近年来,在蛋鸡的饲养标准研究、营养价值评价技术研究、无公害饲料添加剂研究、鸡蛋品质调控技术研究、饲料毒素及有害化学成分消减技术研究、饲料抗营养因子钝化技术研究等多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预混技术、植酸酶技术、微生态制剂、理想氨基酸模式等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实际生产,为稳定蛋鸡产业发展和改善鸡蛋品质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蛋鸡营养需要参数与饲料营养价值数据库不断完善;完善了我国种鸡新品种和不同养殖条件下的营养需要参数。此外我国.已经逐步重视开展营养抗病技术研究,并取得了显著阶段成果。

(四)蛋鸡生产与环境控制技术

在蛋鸡健康养殖模式研究方面,开展了以我国地方品种为主的蛋鸡行为与栖架等装置关系的研究,为蛋鸡栖架系统的设计参数取值提高了依据。研究观测了多种地方品种蛋鸡的生态养殖模式。在传统蛋鸡笼改进、蛋种鸡本交笼设计与试验方面也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在监测蛋鸡个体生产性能的智能鸡笼开发方面取得了突破。在北方地区的地下和半地下鸡舍的设计与运行实验等方面也进行了多种模式的试验研究,在河北等地建立了较好的试验研究基地。

针对蛋鸡场粪污处理与利用技术研究方面,开展了全国不同地区和不同养殖模式的蛋鸡粪便处理技术的调研并组织了现场技术交流与研讨。通过调研研讨,提出了蛋鸡场粪污处理与利用技术研究开发的重点方向和重点技术内容,为十二五较好解决蛋鸡场粪污环境治理问题提供了技术途径。

(五)鸡蛋加工与分级技术

在鸡蛋加工方面,2010年国内科研人员发明了系列禽蛋制品加工、检测设备和技术,其中许多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推广应用前景广阔。目前国产禽蛋清洗分级加工处理设备种类在逐步提高,改变了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其次,鸡蛋中药物残留的检测技术在不断完善提高,我国畜禽饲料中滥用抗生素、化学合成药物、砷制剂等生长促进剂的现象比较普遍,药物残留已成为我国鸡蛋产品出口的主要障碍之一。2010年又陆续形成和建立了有毒有害成分的检测技术。

重点产业技术巡礼(二) 篇6

近些年,车辆逃税、骗保、伪造车辆证件、克隆智能芯片、涉黑绑架、盗抢车辆、盗窃能源等违法违规现象经常发生,国家财产遭受损失,人身安全受到危害。潮电封印施封装置是一种打击上述违法违规行为的强硬武器,全力支持平安中国建设。一旦投入生产应用,能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广东省潮州电力设备厂创建于 1996年,现占地面积 45亩,已建成厂房 35500m2,是一家集科研、开发、生产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产品企业,并获ISO9001:2008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国家强制性 CCC认证,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认证,生产的多项产品获自主知识产权。各类产品应用效果良好,取得了辉煌业绩,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针对层出不穷的高科技窃伪手段,中国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与潮州电力设备厂投入巨资,引进高科技设备,经过十多年的潜心研究,终于成功研制出一种可防窃、防伪、可识别施封装置——“潮电封印”,独创了防伪、防撬、防开启、可转、可动、可识别等十多项机械式防伪技术,又传承古老的手签图文作为防伪标记,内置有智能芯片和卫星定位管控芯片,芯片的合作单位广东天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通过了中国北斗、交通部、公安部的认证。智能芯片可为需施封行业的管理系统输入独一无二的信息资源“基因”管理数据库,卫星定位管控可提供精准位置服务,机械式防伪技术为智能芯片和卫星芯片“穿”上一件“多重防弹衣”,形成多方位立体化防护措施,防止被施封物体身份非法调包、张冠李戴,为使用单位组建全新的安全管理架构图。

“潮电封印”科技项目应用效果

2010年由中国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立项为科技项目,并在广东电网公司潮州供电局属下 的117个台区的计量装置上试点应用。经过半年的试点运行,线损率逐月下降,平均线损率下降 8.68个百分点。以此类推,全国 2010年度用电量约为 3.7万亿度,假如按线损率减少8.68%计算,全国可省电 3.2千亿度,如果每度按 0.7元计算,可为国家节约 2.3千亿元,该项目已成为中国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的科技成果。

窃伪案例触目惊心

●广州警方捣毁一个“产销一条龙”的伪造机动车号牌“窝点”,缴获未寄出车牌近万块,其中有一批军警牌,固封装置十多万套。军警牌及固封装置是近年国家投资更换的车牌,短时间内就被伪造者复制,形成“产销一条龙”的产业链,在全国还有很多伪造复制“窝点”存在。不仅危害原车主的利益,更危害到人民的生命安全,采用潮电封印强硬武器,斩断“产销一条龙”产业链,可保证人民幸福平安。

●据新华网报道,广东警方组织 1800精英警力,成功破获在广东汕尾、揭阳两市交界处的盗抢汽车、改装、销售团伙,抓捕行动仅用一个多小时,抓获犯罪嫌疑人 50名,缴获大量枪支、子弹、伪造车牌、证件等作案工具及赃物 。据统计,在广东近几年登记的车辆被盗案中,高档车达 2.2万辆。据媒体报道,在全国报案登记的被盗车辆高达几十万辆,平均每天约 400多辆车被盗。盗改销汽车的“地下窝点”非法存在,被盗车辆将是一个不可估量的数字。当务之急须尽快铲除盗改销“地下窝点”,还给人民一个安居乐业的和谐家园。

●据新华网报道,一个小机动车检测站用 1000多万元买通广州市公安局副局长,在短短 20多个月里就为 10多万辆报废车、拼装车、赃车等不合格车辆办理成为合格车辆,顺利上路,并从中获利 2亿多元。这仅是冰山的一个小角,全国这类机动车检测站难以计数,等于在全国机动车安全方面埋下了千千万万的不定时炸弹。本案例给企图以权谋私危害人民利益的人敲响了警钟,最终将害人害己。

●广东警方成功破获的案例中,非法克隆智能卡,盗窃占用他人财产,利用报废车、赃车进行非法营运,非法营运车一套牌多辆车使用。以套牌形式生存的车辆,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导致交通事故频频发生。

●据央视报道,在湖北十堰查获了非法拼装大货车窝点,这些拼装车通过伪造车牌号上路行驶,一个小小的十堰拼装车年产量就高达 4万多辆,全国还有很多拼装车违规上路行驶,这将使国家遭受巨大损失,上路行驶的拼装车辆是马路上的隐形杀手。

●广东省公安厅破获一个盗车团伙,涉案金额达 3000多万元,仅一夜就盗走6辆轿车。

所有赃车通过伪造车牌号及证件,造成交通事故后肇事者逃逸,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江苏省常州市公安局成功破获一家小型汽车修理厂伪造车牌号、车架、发动机号码、更换车辆部件进行骗保的案件,涉案金额达 1000多万元。

●据报道,江苏省常州一施工单位的 10多辆同型号重型卡车只办理 1辆车的车牌及证件,全部车辆竟用同一号码车牌。按全国大、中、小型车队统计,将是一个不可估量的数字,上路行驶车辆存在安全隐患,是路面隐形杀手。

●据媒体多次报道,随着实行限号限行城市的增多,车辆套牌上路现象普遍兴起,由此引发的伪造证件和车牌的案件呈上升趋势,套牌车上路破坏正常的交通秩序,严重损害正常车主的合法利益,还导致各类交通事故的发生。

●2010年科技项目 “潮电封印”应用之前,在中国南方电网广东电网潮州供电局 117个台区中查获的窃电案例有:窃电团伙破解封体,拧松计量装置的二次接线端头螺钉,注入微量酸性、碱性液体锈蚀接线端头,用少量无影胶绝缘接线端头,故意造成计量电压回路接触不良或开路,然后把封体恢复原样,而少计电量。检查时,窃电者却把漏计原因变为设备自身老化,让检查人员取证无据,无可奈何。窃电团伙更加肆无忌惮,把帮人窃电的有偿服务作为牟取暴利的合法途径,把国家能源变成私有银行,随心所欲提取。从被查获的种种窃电案例中,窃电的方法虽然五花八门,但除了利用干扰源以遥控手段窃电之外,其它窃电手段的“必经之路”是破解、开启加封在用电计量装置中的封体,蓄意对计量装置中内部结构进行隐蔽式的改造更换,然后用封体恢复原样的方式来达到窃电目的,原因是:传统封体加封后存在重大缺陷,给窃电团伙以可乘之机,它们从弱点处切入,达到窃电目的。如果所采用的封体被解封后恢复原样,反窃电、防窃电所遭遇的是稽查难、取证难、定量难、执行难的处境。窃电存在严重安全隐患,造成设备烧毁、火灾事故,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endprint

“潮电封印”招招制敌、利国利民

●交警部门在车辆管理中,如果在车辆内置潮电封印,将车辆信息录入“潮电封印车辆管理系统”,把该管理系统与交警车管系统相整合,也可采用系统独立运行,可为车辆管理建立一个资料“基因”管理库,为每辆车录入独一无二的“DNA”身份,以套牌形式存在的不合格车辆无论如何化妆变身,都再无立足之地,寸步难行。对遮掩车牌或套牌而超速行驶等违规车辆,在管理系统覆盖下一键锁定,管理者便对车辆身份了如指掌,可轻松适应不同管理需要。为确保现场应用随需而动,“潮电封印”车辆管理系统为管理者提供三种管理模式:固定式(含环联网固定式)、移动式、便携式,可根据具体的使用环境和配置需要设置。“潮电封印车辆管理系统”包括车辆身份判别、车辆自动识别校对、时间计算、历史记录、区间测速等功能,显示功能为自定义显示内容(车牌全称)。环联网固定式支持多工作站监控功能,既可以集中管理也可以分散管理的分级区域管理,可有效监测车辆行驶方位、驾驶员连续驾驶时间,防止交通事故肇事逃逸等违法行为的发生。确保查询一目了然,实现互联互通互动,110快速响应,及时处理各种事件,指挥拦截违法车辆。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急速增长的机动车需求,使可寄管车场严重紧缺,车主只能把车辆停放于无寄管地带,导致车辆被盗频频发生。如果在合法车辆上加封“潮电封印”,使车辆有了可追溯之源,“潮电封印”发明创造的机械式多防技术,为封印中的智能芯片和卫星芯片“穿”上了一件 “多重防弹衣”。它是电子科技与机械技术的完美结合,难于克隆,可彻底解决车辆被盗问题。一旦车辆被盗,在卫星/移动网络覆盖范围将可锁定位置,使其无法通行,被盗车辆无法使用、没有市场,盗窃者没有利益,就没有盗窃,从而保证了合法车辆停放安全。

●智能卡和卫星定位管控的普及应用,是面向数字化、网络化、安防 IT化及实现导航位置服务,状态信息实时性的综合系统集成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实现集中、高效、快速定位的管理服务,但智能卡和卫星芯片易被克隆或调包使用,张冠李戴。潮电封印发明创造的机械式多防技术,给智能芯片和卫星芯片“穿”上一件“多重防弹衣”,使智能芯片和卫星定位芯片处于安全空间。使用单位谁施封谁管控,非法拆除无法恢复原样,造假者虽然拥有智能芯片和卫星芯片技术,但它无法仿制潮电封印整体。被施封物体的状态信息、位置实时掌控在管理者手中,让企图以假乱真的违法违规者无法规避管理者监督,从而使之相互制约。它在交通/交警、场馆安全等方面的定位管控上发挥“多重保险”作用。

●车辆配套“潮电封印”,可涵盖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的停车场等,实现智能管理。停车场管理系统可非接触式读取车辆中潮电封印芯片电子档案,对出入停车场的车辆,实施判断识别、准入/拒绝、记录、收费等智能管理,能中、远距离对电子档案读取,从而实现停车场道闸自动启闭,停车场进/出口自动化和车辆不需进出停车场,保持出入口畅通无阻。为防止停车场内车辆被盗现象发生,车主随身配置出口验证卡,让安全多一层保障。同时大大降低了车辆管理人员成本。

●“潮电封印”可堵住赃车、拼装车、报废车、走私车、套牌车上路行驶,由于该类车辆没有经过交警车管所的安全、环保等方面的机动车检测,安全性能根本得不到保障,存在重大的事故隐患,重新上路行驶,就成了路面安全方面的不定时炸弹,滚滚车轮不只是一个经济数字问题,而是关系到生命安全的大问题,是民生之大事。

●在交通管理中,车辆配置“潮电封印”并将智能超远距离数据读取装置安装于公路工作站,可自动识别车辆通行费收取情况,实时给予准行/禁行处理,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可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交通流量管理,可管制指定用户类型的车辆在指定的时间段内禁止从该通道通行,有效引导和分流车辆通行,避免拥堵,提高车辆通行效率,缓解交通压力,节约能源,节省时间,绿色环保。

●由保险公司在投保车主车辆上加封“潮电封印”,车辆出险时,保险公司有了可追溯之源,理赔有依据,使保险资金不流失,真正实现“平时节约一滴水,难时拥有太平洋”的保险目的,使保险资金在急需时发挥重大作用,参保人在困难时候得到救助。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渠道,也是社会主义建设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是国家调节国民经济的重要杠杆。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人民群众的社会福利、社会基础设施的投资都来源于税源。“潮电封印”应用于机动车管理,可防止逃税,为税务保驾护航。

●在海关集装箱管理中,当前所使用的海关集装箱的封体极易被走私者破坏并恢复原样,给走私团伙以可乘之机,对已核查合法的货物进行偷梁换柱。应用“潮电封印”系列产品后,可沉重打击非法走私行为,让走私者无孔可钻,还可对大量集装箱体进行无线远程管控,大大提高海关集装箱管理的效率。

●在电能供应中,窃电行为造成了窃电者无计划用电,使用电负荷超过供电设备容量的极限,存在重大隐患,造成设备烧毁等火灾事故,严重威胁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潮电封印”应用于供电管理中,加封于计量装置上,可堵住计量漏洞,降低线损,促进有序用电,电价结算公平、合理;推动节能低碳健康发展;避免设备烧毁,造成重大火灾事故、人身伤亡;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给管理者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综上所述,“潮电封印”系列产品可堵住盗窃能源的发生,从根源上封死各类违法违规车辆的利益链,让非法车辆造假者无法生存,可谓“莫伸手,伸手必被抓”。没有了造假的实际利益,也就没有了市场,这既封住了窃伪现象,彻底消除危害社会的重大安全隐患,还可防止各种合法税费的逃漏,使车辆管理更加高效便捷,纳税秩序更加规范有序,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潮电封印”系列产品应用

“潮电封印”系列产品在发明创新的基础上,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力求满足各行各业的管理需求。各型号产品的共同点是:1、标记取自于手签图文,由经办者操控的手签图文钢印章经封口钳压印成型,谁经办、谁盖章。2、结构上都具有自锁、防撬、防开启、可转、可动、可识别的防伪机械装置封闭组件,封闭组件可徒手施封,并封住壳体内连接于被保护物体的钉头/端头,非法开启无法恢复原样。为保障封印的合法身份,封闭组件须由执法管理者亲自施封。endprint

各型号产品的不同点是:FQW-C1-2为螺钉型,适用于车牌施封,不带智能芯片。FQW-C2、C3、C5、C8为钢丝绳型,FQW-C2不带智能芯片,FQW-C3、C5内置有智能芯片,智能芯片可供执法管理部门写入/读取信息。其中 FQW-C8增加了可供卫星定位管控的一体化功能,是一种综合型产品,可广泛应用于交警车辆、供电计量装置、海关集装箱、保险车辆等需施封行业的智能化管理。钢丝绳在穿过被保护物体后的防撬端头与智能芯片和卫星芯片同处于一个受封闭组件保护的安全空间。人性化的设计理念,给封体中的智能芯片和卫星芯片“穿”上一件“多重防弹衣”,同时潮电封印智能芯片可为需施封行业的管理系统输入独一无二的信息资源“基因”管理数据库。例如:机动车管理中,车辆配套潮电封印和管理系统,可构建强大的车辆资料“基因”管理数据库,为每一辆机动车输入无法伪造复制的“DNA”身份,并将伴随机动车从购买使用到报废的完整生命周期。有了“潮电封印”的机动车,无论走到天涯海角,其车辆身份、税费等信息只需轻松一读便一目了然,上路出行信息实时掌握,核查有据,而套牌车、拼装车、赃车等不合格车辆的伪装手段再狡猾也只能掩饰其外表,在“潮电封印”对其“DNA”的鉴定下将原形毕露。“潮电封印”的自动化智能化能提升全国机动车的管理效率,减少不合格车辆违法、违规上路行驶引发的各种交通事故。以上管理模式,同样适用于其他行业,可供借鉴。

FQW-C1-2是一种适应于车牌加封的施封装置。FQW-C2、C3、C5、C8可根据需施封行业的使用环境和配置需要选型。“潮电封印”无法破解、无法恢复原样, 可有效打击赃车、拼装车、报废车、走私车、套牌车等不法车辆和盗窃能源的行为。

FQW-C5可涵盖交警、交通管理,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住宅小区等的车场物业管理等,它是 FQW-C3的升级版,能中、远距离对电子档案读取。实施判断识别、准入/拒绝、记录收费等智能管理,执法者可在路边移动式稽查室/车或固定处实时读取过路车辆中“潮电封印”的电子档案,通过移动网络核查车辆存档信息。远程识别距离可达 50多米,识别速度最高可达 200公里/小时,完全符合智能系统管理的要求,FQW-C5与智能管理系统整合,对潮电封印中智能芯片信息的采集与交换,可构建以“人、物、地、事件、组织”为要素的空间化、决策化的动态信息资源库,实现“集中+分散”的大规模全系统的智能安防管理,同时可满足未来平安中国建设。在“利用已有的社会资源,引导新建资源”为背景的联动报警管理体系中,110快速响应,一键封锁,一键全开,及时处理各种突发事件。

FQW-C8是针对导航与位置服务而开发的新一代产品,它具有 FQW-C5的功能,是 FQW-C5的升级版,增设了卫星定位管控功能,高精度、高可靠定位,适用于车辆的定位管控,实时跟踪车辆位置,推动了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在社会各行业的广泛应用(FQW-C8装置已进入实质性试验)。

“潮电封印”系列产品可广泛应用于车辆税收管理、车险管理、供电管理、交警部门车辆管理,海关集装箱等需加封执法管理中。“潮电封印”给执法者提供强有效的技术支撑,共同构建联防联控的新机制,使管理工作得到快速提升,是执法管理的得力之选。

堵住伪造、盗窃、拼装、走私、逃税、骗保等行为,将危害降到最低,最大程度保证国泰民安。细小封体,强大武器,让执法人员如虎添翼,让违法违规者插翅难逃。微小的投入换来的将是社会的和谐稳定、人民的安居乐业。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

住宅产业技术 篇7

共性技术第一次被明确定义是在1988年美国ATP (先进技术计划) 上:一种有可能应用到大范围的产品或工艺中的概念、部件、或工艺、或科学现象的深入调查。在这个定义中, 共性技术及其与之相对应的“专有技术”是就它所服务的范围来说的。1992年,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 (NIST) 的经济学家Egory Tassey提出了一个用于科技政策研究的“技术开发模型”, 1997年后称为“以技术为基础的经济增长模型”。围绕该模型, Tassey将技术分成了基础技术、共性技术和专有技术, 由此提出了共性技术 (Industrial generic technology) 的概念。自此之后, 尽管国际上有通用的称谓, 许多国家也将支持共性技术研究作为科技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 但国际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共性技术定义。目前国内对产业共性技术尚无统一的定义, 国内学者李纪珍认为, 产业共性技术是指在很多领域内已经或未来可能被普遍应用, 其研究成果可以共享并对整个产业或多个产业及其企业产生深度影响的一类技术。[1]陈玉瑞等认为, 共性技术是指该技术与其他技术组合可导致在诸多产业领域的广泛应用, 能对一个产业或多个产业的技术进步产生深度影响的技术;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与基础技术平台之上的, 具有产业属性的技术, 是技术产品商业化的前技术基础;是不同企业专有技术的共同的技术平台。[2]马名杰认为, 共性技术是一种能够在一个或多个行业中得以广泛应用的、处于竞争前阶段的技术。[3]国内已有的定义主要可以归纳为两种。第一种是从共性技术所处的技术研发阶段出发, 即将技术分解为实验技术、共性技术、应用技术和专有技术, 或者提出共性技术处于基础研究之后的第二个基础技术研发阶段。第二种定义是从共性技术的影响范围出发, 如共性技术是对整个行业或产业技术水平、产业质量和生产效率都会发挥迅速的带动作用, 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一类技术, 或者是指在很多领域内已经或未来可能被普遍应用, 其研发成果可共享并对整个产业或多个产业及其企业产生深度影响的一类技术。国内目前比较多的是这种定义。共性技术在技术体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归纳起来产业共性技术具有以下特征:

(1) 基础性。

共性技术和基础技术构成技术基础设施, 是企业专有技术开发、商品化和市场化的基础。从研发过程来看, 共性技术在产业技术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对于企业专有技术属于“竞争前技术”, 也是基础科学研究成果迈向市场应用的第一步。一般来说, 某产业的共性技术在其所关联产业部门中是处于比较基础和关键的位置的, 只有在共性技术得到较为成功的解决后, 其他技术才能在它的推动下一起迅速实现新产品、新工艺的创新。

(2) 共享性。

产业共性技术是为产业多个企业而不是单个企业服务、共享的开放平台。共性技术研发成果可在一定范围和领域通用和共享, 并对一个或多个产业、企业和用户的技术进步产生深度影响, 对整个行业技术水平、产业质量和生产效率发挥迅速带动作用

(3) 风险性。

产业共性技术往往涉及到多个技术领域, 使得开发周期更长、资金规模更大、预期收益波动也更大, 再加上产业共性技术的超前性等多方面原因导致了产业共性技术具有风险性这一特征。因此, 对于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需要多方合作, 共担风险, 共享收益。

(4) 外部性。

指研究开发产业共性技术的个体不能独占产业共性技术成果及其带来的全部收益, 因此会导致较严重的市场失灵, 因此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需要政府、企业及其它部门的合作。

(5) 超前性。

从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来看, 技术商品化经历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和工程化等阶段, 因此, 共性技术是基础科学研究成果的最先应用, 是基础研究迈向市场应用的第一步, 属于“竞争前技术”。共性技术是企业专有技术开发和技术产品商品化、市场化的基础。

(6) 非独占性。

共性技术研究成果比应用研究成果更无形, 难以实施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 其外部性强。

(7) 社会效益性。

共性技术具有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双重性质, 称为“准公共产品”。一方面企业在共性技术基础上开发出专有技术, 可以形成自主知识产权, 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由于共性技术具有共享性, 可以为一个产业或多个产业共享, 因此, 具有广泛的效益性。一个国家、地区和企业产业共性技术研发能力强, 将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技术创新平台, 促进企业获得竞争前技术, 加快技术创新步伐, 提高企业的素质, 从而提升国家、地区和产业的竞争力。

2 产业集群中产业共性技术形成的供给机理

产业共性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从科学技术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史, 以及共性技术形成的内因和外因上来看, 其形成的供给机理主要是:

(1) 科学、技术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

从技术特性上看, 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越来一体化, 跨产业技术进步和产业技术创新凸现更加重要的地位, 产业共性技术除了技术创新走向竞争前技术的角逐, 技术平台越来越多之外, 产业共性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科学的发展过程看, 科学可以进一步分为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从技术的发展过程看, 技术可以划分为实验技术、共性技术、应用技术和专有技术。但另一方面, 随着科学技术化的趋势日益加强, 科学和技术已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科学与技术趋同化和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K.Pavitt在一篇讨论《技术的性质》的论文中说, 随着科学与技术一体化、技术科学化、科学技术化的趋势越来越强, 比如当GE、贝尔实验室的工程师获得诺贝尔科学奖时, 曾说严格区分科学与技术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从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出发, 技术的发展趋势是技术的同质在增强, 技术的融合在增加, 更进一步, 从社会层面上看, 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一体化, 技术的产业化发展越来越快速, 所有这些促进了产业共性技术的形成。

(2) 科技研究和开发的分工越来越细

现代社会里科学、技术和经济的一体化趋势, 特别是技术的产业化趋势, 决定了任何一个研发机构在从事技术创新活动时, 都会感觉到单个个体的能力有限, 这样单个个体不能, 也不现实去完成从基础科学到专有技术的一系列过程的研究开发工作 (也即完成整个研究开发链的工作) 。大量的研究开发外包是这种情况的反应, 国内外出现的众多专业研发技术的公司也证实了这一点。从制度上说, 产业共性技术处于政府 (包括非营利机构) 和以企业为代表的营利机构关注点的中间地带。由于产业共性技术既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公共品, 也不具备商业上的独占性, 因而很容易出现营利机构和非营利机构都不供给的局面, 即制度供给的失灵。从另外一个角度看, 科学技术的一体化使得处于中间地带的共性技术包含的知识众多, 这样, 单独的企业或者政府经常会感到供给上力不从心, 导致制度上的“无人”供给。还有, 由于研究开发的分工越来越细, 使得需要专门的机构来研究开发一类特殊的技术—共性技术, 因而, 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可能会出现“制度空洞”。[4]

(3) 产业集群的发展

产业集群是指众多的企业根据专业化分工和协作而聚集在某一特定的区域内, 形成一个规模较大的企业群体。集群的出现, 把竞争从单个企业之间提升到更大的群体之间, 它通过聚集经济和规模经济效应的发挥, 实现了集群内众多企业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的资源要素整合, 重塑了竞争形态。而共性技术主要是体现在工艺等通用的技术, 企业都会使用到, 有合作研发的基本利益导向。因此, 通过在产业集群中组织相关企业进行合作, 构建行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 集中力量开发行业共性技术, 能在较短时期内突破关键和重大技术领域的瓶颈, 增强集群和企业的竞争实力。并通过共性技术外部性强、经济和社会效益大的特性, 实现较少的投入而获得更大的创新产出。在产业集群中, 毗邻而居的企业之间由于频繁交往和经常性的合作, 产生了面对面的观察与学习的便利性, 一项技术创新很容易为其他企业所发现, 通过技术转让与模仿, 该项技术创新较容易地在集群内扩散。其他企业通过对此项科技创新的消化、吸收与模仿, 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技术改良, 又导致渐进性的技术创新不断发生, 形成强大的挤压效应。另外, 在产业集群中各行动主体因地域的接近、交往的频繁、亲友的情缘等因素积累了丰厚的社会资本, 减少了学习与交流的交易费用。集群中技术溢出效应更强, 专业知识更容易扩散汇。产业共性技术的发展与产业集群的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5]

一般而言, 目前相对成熟的产业集群中的大部分企业的产业相关度高, 它们对共性技术有着共同的需求, 需要共性技术为其竞争性技术的开发提供基本手段和技术支持, 以便实现新产品、新工艺的持续创新, 从而提高集群企业的创新能力, 最终提高整个集群创新能力, 实现集群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 产业集群对共性技术需求与共性技术供给之间产生了强大的张力, 构成了共性技术创新的动力;产业集群直接面对市场, 可以准确地把握市场和技术发展的动向, 为共性技术创新指明方向;产业集群内部信息交流的方便、快捷, 创新活动的频繁、生产要素的聚集为共性技术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主要表现在:产业集群内持续发生的创新活动, 使产业集群内部的企业对共性技术需求不断增加, 促使共性技术创新的速度加快;产业集群内大量具有专业化技能的人力资源集聚, 为企业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准备了基础。企业在这种学习氛围内可以更方便地获得最新的技术知识, 激发出创新意识, 当这些创新意识在产业集群网络间流溢并不断地累积后, 形成了产业集群的共性技术创新;当一个企业以共性技术为基础, 形成竞争性技术创新成果出现时, 邻近的竞争者将会模仿, 企业间员工的互动与交流也会促进共性技术创新成果的扩散。这样又会促进共性技术被企业的引入并应用于实践中, 保证了企业竞争性技术创新的可持续性, 从而提高了产业集群的整体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6]

3 产业共性技术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鉴于产业共性技术发展需要多方协作的特性, 它也成为促使产业集群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从目前的市场竞争来看, 企业取得新技术的途径主要有三种, 一是企业自主开发, 即由企业自己投人人力、财力和物力进行技术开发, 获取新技术, 但这要求企业有较强的技术和经济实力。企业进行技术开发需要很高的投人, 如四川长虹开发“背投”彩电的核心技术投人达到亿多元。而且, 企业进行技术开发的投人属于沉没成本, 这就导致研发活动是一种高风险行为。由于技术开发的高投人和高风险性, 造成了企业对研究成果进行保密, 使技术表现出不完全流动的特性。二是向其它企业购买, 这要求企业有更强的经济实力, 并有企业愿意出售。在当前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企业一般不愿意出售新技术, 即使有的企业愿意, 售价都十分昂贵, 而且其出售技术的技术水平常常不及它自己的高。三是向其它企业学习和共同研发。学习和共同研发不但能以较低的成本得到新的技术, 降低单一企业的风险, 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自身的技术水平, 为技术的进一步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学习和共同研发新技术的过程中, 形成产业集群或向产业集群靠拢成为企业追寻产业技术的一个有效模式。如果企业单独分布, 它很难学习到其它企业技术保密的新技术。但是, 如果企业选择进人产业集群, 那么该企业与其它企业聚集在同一个区域, 它所雇用的职工同其它相同或相关企业的职工毗邻而居, 雇员们可能共同参加一个俱乐部, 同住一栋楼房, 天天朝夕相处。而且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还可能从一个公司跳槽到另一个公司。企业职员的频繁交往和流动, 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交流, 使集群内企业的技术知识、管理经验、供求信息等在集群内扩散。因此, 一些企业为了向其它企业学习高新技术, 选择进驻高新技术企业分布的区域, 通过正式的或者非正式的途径, 获取所需的高新技术。并且, 聚集在一起可以进行联合开发, 从而降低开发风险, 使整个产业受益。从这层意义上讲, 对产业共性技术追求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形成。[7]

由于产业共性技术自身的特征在促进产业集群形成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而产业集群在发展的过程中又促进了产业共性技术的发展, 从而促进了整个产业的发展, 推进了区域经济的提升。在研究产业共性技术对区域集群影响的基础上制订相应的政策对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引导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即建立多种模式的区域产业共性技术服务体系, 各地要根据自身的经济水平、资源特色积极引导产业集群的形成, 提高特色产业竞争力。借鉴国内外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各类组织模式, 建立依托于国际合作、政府支持、民间组织的各类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机构, 进行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制订地方创新规划, 设立必要的扶持基金。地方政府要结合各类特色产业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针对特色产业当前发展面临的最紧迫的共性技术问题, 研究制定“区域共性技术选择计划”, 按计划选择重点技术项目, 并予以重点支持。通过多渠道融资建立“特色产业共性技术开发基金”, 专门用于支持各地特色产业共性技术开发, 增加对共性技术发展的资金支持力度。建立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围绕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技术转移、成果应用等建立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 促进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和扩散, 从而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 达到促进区域科技、经济的发展。[8]

摘要:共性技术是对整个行业或产业技术水平、产业质量和生产效率都会发挥迅速的带动作用, 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一类技术, 其研发成果可共享并对整个产业或多个产业及其企业产生深度影响的一类技术。首先概括总结了共性技术具有基础性、共享性、风险性、外部性、超前性、非独占性、社会效益性的特征;接着分析并归纳出产业共性技术的形成的供给机理是科学、技术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科技研究和开发的分工越来越细和产业集群的发展。最后论证产业共性技术能够提升产业集群的发展。

关键词:产业共性技术,产业集群,外部性,供给机理

参考文献

[1]李纪珍.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体系[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4.

[2]陈玉瑞, 鲍健强, 项浙学.整合科技资源, 构建浙江共性技术科技创新体系[J].今日科技, 2003 (6) :10-13.

[3]马名杰.共性技术的内涵与评判标准[EB/OL]. (2004-11-11) [2007-04-08].http:www.D rcnet.co.cn.

[4]吴贵生, 李纪珍.产业共性供给体系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3 (8) :379-380.

[5]王君.促进共性技术有效供给, 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J].宏观经济研究, 2006 (11) :45-49.

[6]虞锡君.产业集群内关键共性技术的选择[J].科研管理, 2006 (1) :80-84.

[7]郭晓林.产业共性技术与区域产业集群关系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06 (8) :70-74.

住宅产业技术 篇8

1 高技术产业生命周期的含义及特征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是建立在实证基础上,以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提出的。产业是具有同质性的产品的一个集合概念,也是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的集合体。产业内厂商的数目、产品的产出和销售及技术创新的重点都会在各个阶段呈现出不同的规律,但每个产业的这种规律又具有共性,于是就产生了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比较著名的有G-K理论、Klepper-Graddy理论、Agarwal-Gort理论等。对于一个产业而言,完整的生命周期一共有四个阶段,即孕育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1]。

与一般产业生命周期相比,高技术产业的生命周期有其自身的特点,即当它进入后两个阶段时,所拥有的曾经先进的技术已经变成一般的技术,所以严格来说在此两个阶段的产业很可能已经转变成为国家众多普通产业的一种,从而进入众多普通产业生命周期的循环而不是在衰退期时产业走向衰亡,因此,高技术产业生命周期的延长主要看进入成熟期时是否有新的替代性、突破性技术创新出来,使产业在更高的技术水平上开始一个新的循环[2]。而这里由于考察的是技术效率在高技术产业循环发展中所起到的促进作用,所以将高技术产业按照其他产业一样分析产业完整的生命周期。

图1和图2分别是高技术产业完整的生命周期图与高技术产业循环发展的趋势图,可以观察到一个产业完整的生命周期趋势与在其步入成熟期之后通过成功的生命周期转化的产业趋势。

一般来说,决定产业生命周期的因素有三个:一是市场接受速度的快慢;二是竞争者进入市场的难易程度;三是技术变化情况。其中技术是决定因素,而这里的技术既包括技术进步又包括技术效率的改善。这是由于产品是技术的体现,产品的性能和生产成本会随着技术的变化而变化,而产品的性能和生产成本又是决定产品销售量和其获利能力的最重要的因素。所以,技术的每一阶段性变化,都会导致一代产品的市场生命发生阶段性的变化。所以,以下本文重点从技术效率的改善对高技术产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重要作用的角度展开分析。

2 技术效率在高技术产业生命周期各阶段发展的作用

从完整的生命周期图中可以发现,高技术产业在起步阶段增长比较缓慢,在图中的曲线较为平缓,原因是高技术产业正处于孕育期、发展不充分,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作用的还只是一些规模较小的、单个的、分散的高技术企业,其在总体经济结构中所占的份额很小,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有限,整体的产业规模同样很小、发展前景不明朗,对于外部经济条件以及原有产业的依附性较强,还没有形成独立的、完整的产业体系等,所以导致生产经营成本高、收益少,甚至亏损。

在此阶段,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技术自主创新;另一类是技术的引进。走技术自主创新道路的国家,首先需要具备相关领域内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其次具备现有或潜在的市场需求,再次,相关基础条件的完备。因此,在这个阶段,大部分的国家都是从引进和吸收国外技术开始的,因而有些学者也把孕育期称为导入期。在孕育期的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主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根据本国的资源及科技现实,确定导入技术的种类与水平;二是为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包括发展相关工业、相关技术、培训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建立生产基地等。很明显,第一方面强调技术进步,而第二方面则是为技术效率提升作全面准备。

孕育期是高技术产业发展最困难的时期。这个时期内,高技术产业及相关产业面临的问题和矛盾都很多,需要各方面协调配合并不懈努力才能解决和克服。处于形成期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低,竞争能力弱,为此,各国政府普遍制定了各种政策和措施以保护和扶持一些对国民经济影响重大且关联性比较强的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产业的成长期是指产业形成以后,通过溶进和吸纳其它产业,由于结构性过剩而溢出,以及由于社会新增加投入而提供的各种资源不断壮大自身的过程。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产业在内涵意义上的扩张,如管理素质的提高、技术的发展、工艺水平的进步、产品的升级换代等,这些因素都从内涵意义上推进了产业的扩张和向更高产业层次的演进;二是指外延意义上的扩张,如同一产业内生产同一产品的企业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区域的延伸等。

在高技术产业成长阶段,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及发展方向的明朗化,同时产业中的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也同时大大降低了资源的消耗等,更重要的是技术效率的提高和完善发挥了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产业产品附加值等使各企业开始盈利、产业效益逐渐提高,产品的生产迅速实现标准化,聚集大量资源,逐渐有新的同类企业进入,并随时会有大批的其他企业效仿地进入该行业,促使产业规模迅速膨胀;产业内产生了相互协作、相互补充的企业群体,从而基本形成相对独立的产业体系,形成了规模优势。

根据技术效率测算的模型可知,技术效率变动指数是纯技术效率指数与规模效率指数的乘积[3],所以此时,规模效率的改变会进一步影响技术效率变化,使得此阶段技术效率对高技术产业的影响进一步加大。以上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使高技术产业带动着传统产业以及整个经济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战略的地位,同时吸引了新的企业和资金投入到高技术产业领域,高技术产业呈现出的高速度发展并不断加速的趋势。所以,图中显示的曲线最陡峭,斜率最大。

在成熟阶段,可以看出图中最高点前的曲线虽然仍较陡峭,但比成长期有所减缓,而最高点之后的曲线处于斜率为负状态,是因为在进入成熟期初期,随着高技术扩散效应的充分发挥,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继续提高,整个经济中的科技含量得到提高,产业结构得到改善,资源利用率也有所提高,同时在商业利润前景的诱导下,进入到高技术领域的企业不断增多,形成庞大的企业群体。而在最高点之后,高技术产业将达到相当大的规模,其发展速度也将相应减缓,产业内的企业数量和规模与成长期相比都有较大的增加,大部分企业都能实现盈利但其利润水平却难以提高甚至趋于下降,此时,由于知识和技术创新趋于缓慢、萎缩,竞争临界于完全竞争,导致整个产业逐步走向衰落。

在此阶段,技术效率在高技术产业周期转化过程中的作用达到了最大化,高技术产业进入成熟期时,由于产品、工艺、组织等逐步成熟,其技术创新空间日益缩小,对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作用逐步弱化,高技术产业面临着或者衰退变成普通产业,或者发生突破性技术创新使高技术产业长盛不衰。在产业发生突破性技术创新之前,现有技术水平接近极限,技术进步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技术效率在此时发挥着巨大作用,通过企业分工、提高内部管理水平、组织创新的措施提高技术效率,可以使企业在现有条件下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更多产品,获得较高而且稳定的收益。

一般而言,高技术产业衰退期具有两个显著特征:(1)生产能力大量过剩,并伴随大批产品的老化;(2)衰退时间较长,在产业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高技术产业衰退往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衰退时期是一个无尽头的阶段,并非到了衰退期创新就停止了。这期间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通过引进新的技术使高技术产业步入下一个技术创新循环,世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历程即是这样一个过程。

在衰退期阶段,产业的规模开始出现负增长,技术水平开始趋于落后,企业生产能力大量闲置,利润急剧减少并可能发生亏损,由于该领域内已无利可赚,众多企业采取撤退战术。在此阶段,曾经的高技术产业已经成为了普通产业之一,原有市场开始萎缩,整体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大幅度下降,甚至可能随着产业内的资源逐步减少使原来的产业趋于消亡。但是在这一阶段,社会对新技术的要求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压力也逐渐增大,这些都促使新一轮科技创新的产生,引发了技术革命,推动高技术向更高层次发展。事实上,在高技术产业不断循环升级的进程中,衰退阶段和起步阶段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在产业的增长出现衰退时,科技同时在进步,当产业新的技术研发开始,技术效率就开始作用,促进产业新一轮的快速增长,使高技术产业不断的循环下去,并且每一个新生命周期的开始都比前一个更具规模,总的发展趋势是倾斜向上的。

3 结论

综上所述,高技术产业在其发展到成长期和成熟期时,技术效率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高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产业生命周期的延长。在高技术产业的孕育期和衰退期其发挥作用的余地则比较小,因为高技术产业的生命周期需要重大的技术进步或者替代技术出现才能使原有的高技术产业进入新的生命周期中,否则在衰退期之后产业即将消亡。因此,在高技术产业的成长期和成熟期,应以技术效率的提升为高技术企业技术战略的主要选择,从企业的管理水平、管理方法、市场结构、产权制度改革等制度性因素入手,使企业的制度对目前拥有的技术适应性更强,从而有利于完全释放现行生产技术的潜能,提高企业的产出。

摘要:在对高技术产业生命周期的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技术效率的视角,重点分析了技术效率在高技术产业生命周期各阶段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如何协助高技术产业循环发展的机理,并得出高技术产业在不同发展阶段技术效率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高技术产业生命周期,技术效率,产业演化

参考文献

[1]Farrell,M.J.The Measurement of Production Efficiency.Journal of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Series A,Genera1,1957.

[2]李悦.产业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82-184.

[3]楚尔鸣.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191-194.

[4]张雪莲.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技术效率分析[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06.

[5]张陆洋.高技术产业发展经济学特性的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1(3):54-58.

[6]余建形,徐维祥,楼杏丹.“微笑曲线”和高技术产业发展[J].经济问题探索,2005(9):86-88.

[7]王国锋.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其发展思路[J].中国科技论坛,2005(5):8-11.

住宅产业技术 篇9

1 我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产业组织现状

技术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不同的层面综合考虑各种相关因素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这里主要从市场结构、企业行为、经济绩效三方面对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障碍进行分析。

1.1 市场结构

1.1.1 企业规模较小使得研发投入不足

医药产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性。由于市场、技术的不确定性,规模大的企业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其R&D经费投入较高,在过程创新上有优势。相对而言,小规模企业很难在投资、生产、R&D等方面获得规模经济效益,而且更容易走入低水平重复的战略误区。因此一般来说,企业规模越大,技术创新能力就越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医药企业的规模普遍偏小。2005年我国大中型医药工业企业的平均产值规模仅3.46亿元,只有发达国家企业平均规模的5.6~28.2%;同年,国内最大的上海医药(集团)公司的销售收入为202亿元(约25亿美元),仅为辉瑞公司(442.8亿美元)的5.6%。由于规模小,我国药企R&D投入的绝对额也很小。2005年我国医药制造业的研发经费总共只有40亿元(约5亿美元,是辉瑞2003年研发投入的7%),远低于国外一家研发型制药企业一年的R&D投入(见表1)。

资料来源:医药快讯信息网

1.1.2 市场集中度较低影响创新水平

在我国医药产业,规模较大的大企业群所占的市场份额和获利能力并不高,没有体现出高效率的技术创新应该获得的利润和市场份额,即医药产业的市场集中度过低。2004年,我国医药产业销售收入前4位企业的国内市场集中度为15.85%,前8家企业的市场集中度为25.14%,前20强的集中度为41.8%;而日本早在1996年医药产业的CR8就已达44%,世界前20家制药企业的全球市场份额高达66%。较低的市场集中度,使我国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巨型医药企业,导致生产分散、重复建设严重、科技资源没有得到优化配置,低水平竞争激烈,影响了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水平。

1.1.3 产品缺乏差异化造成重复竞争

有效的产品创新、过程创新能使产品在性能、设计等方面产生客观的差异性,差异化不仅能增加消费者的选择权,还能使企业摆脱价格战的困扰。然而,我国医药行业生产技术结构严重失调,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产品大量过剩,而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产品严重不足,这种结构性供需矛盾引发了同业恶性竞争。许多制药企业仍然在一些老品种上做文章,品种雷同现象严重。如同一种成分的药物,因厂家、包装、规格不同,少则有三四个品名,多则50余个品名。另一方面,在新药开发中,低水平重复现象也很普遍,有的企业仅仅在产品有效成分结构上作加减法,实际上搞的却是同一种药。如二类新药左旋氧氟沙星竟然有34家企业同时生产。由于国内企业新药创新能力弱,目前我国普药市场份额超过90%,而发达国家专利药占到70%以上。

1.1.4 行业进入壁垒较低导致创新动力不足

我国原创药较少,大部分为仿制药,所以新企业进入市场时,基本不存在药物研发成本,而且生产技术成本也比较低,因此进入成本壁垒较低。相应地,很多药品的生产也不需要很高的技术水平,企业进入的技术壁垒也较低。同时,由于我国医药产品差异性不大,各厂家很少有自己独特的拳头产品,所以市场很少有对某品牌药品产生较高的忠诚度和依赖性,这种状况也使新企业能够比较容易地进入市场。这样,企业就没有多少动力进行技术创新。

1.2 企业行为

1.2.1 企业缺乏长远目标

中国医药企业过于注重短期目标,却往往缺乏长远目标的规划。比如,在技术创新方面,企业总希望能够从外部获得可以立即上马生产的产品或技术,企业最多从生产准备阶段介入创新过程。但是,决定企业长远发展的技术能力必须通过“边干边学”的方式逐步积累,因而这种不以技术为基础的“外购”模式是不利于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这实际上是缺乏技术创新意识的一种表现。

1.2.2 企业创新资源稀缺

我国医药企业缺乏足够的创新资源,表现在:(1)物质技术落后。大中型企业的平均技术水平、关键技术的掌握与应用大大落后于国际先进企业;(2)科技资源供给不足且分布不均。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缺乏高水平的新药研发部门和人员,科技重心明显偏向于大学和科研院所,造成研究与生产的严重脱节;(3)缺乏技术创新的发动者———企业家。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能够将科技创新成果变成现实的生产力。

1.2.3 企业R&D投入不足

R&D投入太低必然影响医药产业的创新能力。首先,我国医药企业R&D投入普遍不足。2005年,我国医药制造业整体R&D投入只占行业销售收入的1.5%,国内最大药企之一———哈药集团的R&D投入居然只有其销售额的0.2%,而国外制药业巨头的R&D投入比例一般在15~20%之间,并且R&D费用与其销售收入同步增长(见表1)。其次,国家建立的科研机构技术成果转化率不高,医药高科技的产业化十分困难。比如在生物技术和医药成果转化上,欧美的转化率大于70%,日本大于45%,而我国却不足8%。第三,组织形式单一,繁杂的科层结构和官僚主义作风不利于R&D的进行。

1.2.4 经济绩效

技术创新产生的经济效果可以根据三个指标来考察。(1)专利产出。卫生部的一份资料显示,我国医药专利申请数量较少,发明专利更少。目前在我国1万余件药品专利中,80%为国外研究机构和企业所有,其中90%以上为发明专利。2005年,我国大中型制药企业平均每个企业的专利申请数和发明专利拥有量仅3.53件和1.48件,甚至多数中药企业还没有专利申请。(2)销售利润率。2005年,我国医药产业的销售利润率为8.41%,与国际先进企业相比差距明显,世界500强中的8家医药公司,2001~2003年平均销售利润率高达19.57%。(3)新产品销售收入率。2002年我国医药产业新产品销售收入率为10.9%,2005年上升到17.9%,表明技术创新效果在不断提高。但在新药市场上,美国的辉瑞、英国的葛兰素、德国的拜耳等医药巨头几乎垄断了全球西药新药品的专利权和生产经营权,而在我国药品仿制率高达97%,国内创制新药几近空白。

2 我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的产业组织原因

创新是一个动态的复杂过程,影响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因素包括进入壁垒、产权、体制、市场等多个方面。

2.1 进入门槛较低,不利于整体创新

过去,我国医药产业的立法和制度不太完善,使企业进入该行业的条件相对比较简单。许多企业既不具备规模经济属性和雄厚的技术支撑,也未经过客观的市场调查,就盲目进入该产业,一窝蜂地上项目,使医药市场形成了今天“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数量众多而规模偏小的不合理的市场结构,即市场集中度较低。这种市场结构必然会产生同行业过度竞争和重复竞争,无法实现医药资源尤其是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表现在:创新主体不明确、研发机构资源分散、缺乏共享机制和平台、研发投入不足、缺乏优秀科研人员且分布不均、研发产需脱节等。这样,致使企业自主研发能力薄弱,科研优势没有很好地转化为产业优势,不利于产业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

2.2 产权不清,企业缺乏创新动力

国有医药企业的产权形式是国有产权,而国有产权是一个高度抽象的产权形式,产权的转移变化主要是经营权的变更,即国家委托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国资部门再委托投资主管部门,各投资主管部门再委托企业,在这一连串的委托代理中,各委托或受托主体只是代理人,与国有资产的增值和保值没有直接联系,也没有建立起相应的联系机制,使受托人或委托人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并不十分关心,对受托人的监督也不够有力。失去了产权激励机制,企业本身就没有多少技术创新的动力,有的医药企业认为技术创新主要是科研机构的事情,不愿增加或根本就不愿对技术创新投资。

2.3 体制不顺,技术创新主体错位

我国正处于向市场经济转轨阶段,由于体制不顺和传统体制的束缚,导致创新主体错位。在我国医药产业中,政府及其他部门的投入占76.6%,也就是说,目前独立于企业之外的政府机构及其科研院所、大学等,被不适当地赋予了技术创新主体的角色,而企业却成为配角,这是一种“科研院所主导型”的技术创新体系。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创新的主体应是企业。因此,应加快转化我国技术创新的主体,通过在行业内建立推动技术创新工作的有效机制,促进医药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

2.4 医药技术创新缺乏市场激励

目前,我国医药科研院所还没有完成市场化改制,它们的存在和发展、研究人员和经费的投入主要依赖于政府和财政而不是市场,因此市场的规律、规则和机制对研发机构的科研创新、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不大。同时,我国医药企业仍然在靠自然资源的高消耗、人力资源的低成本和提供大量的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产品通过薄利多销来求得生存和发展,而不是依靠持续的技术创新来获取竞争优势,也就是市场对企业和科研机构的技术创新的激励功能由于缺乏必要的条件而难以充分发挥。

2.5 缺乏中介服务组织,成果转化困难

在科研院所主导的科技创新体系中,医药技术创新的供求双方处于隔绝状态,各自闭门造车,不相往来,导致研发与市场脱节。因此,我们需要一个能够为医药创新成果产业化提供服务的中介组织,把供求双方紧密联系起来,通过信息沟通调节供求矛盾,提高创新成果的转化率。比如20世纪80年代起源于美国的合同研究组织CRO,为新的医药研究成果提供了上市前的各种试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药品研发周期长、投入大和风险高的矛盾,为技术成果向市场的快速转化创造了条件。

另外,制约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因素还包括文化、制度、外部环境等方面。如,传统的中庸文化使创新意识受到抑制;现代企业制度的缺失使企业缺乏创新动力;旧体制的遗留问题使技术创新缺乏强有力的支撑体系等。

3 提升我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产业组织对策

鉴于上述分析,如何从产业组织方面探索提升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方法和新视角。

3.1 优化医药产业的市场结构

垄断竞争市场被认为最有利于技术进步,因为这种市场结构既存在对技术创新的保护(如专利等),又存在着同类产品的竞争,具有较大的外在压力,但前提是大、中、小企业规模布局必须合理。针对我国医药产业企业规模小、市场集中度低的现状,需要进一步扩大企业规模。一是鼓励企业依照市场原则自发地进行组织调整,通过兼并、强强联合组建企业集团等形式获得财务、管理、技术、市场等方面的协同效应,实现不同企业间的资源互补和创新要素的重新整合,以提高创新能力,降低创新成本,减少创新时滞。二是完善市场准入制度,提高医药产业进入壁垒,限制一些技术水平低的小企业进入,减少因为重复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合理分配有限的创新资源。

3.2 改进医药企业的市场行为

3.2.1 树立以创新求发展的长远目标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竞争优势取决于其持续创新能力。因此,医药企业必须强化技术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把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作为企业常抓不懈的一项长远任务。为此,企业必须培养或聘用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发挥其在技术创新战略中的核心作用。同时,要建立创新型团队,培养和锻造一批积极进取、思维活跃、精通业务的专业技术队伍,为实现长远创新目标打下扎实基础。

3.2.2 加强企业内部基础管理,强化外部合作

在企业内部,要加强对员工综合素质的培训工作,努力提高资源使用质量与效率,通过企业文化建设营造创新环境,改进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同时加强企业与外部的联系。Sapienza的研究表明,医药产业技术创新具有双层结构的特点:极少数大企业的创新活动支出占整个医药产业的绝大部分;同时大量小企业的创新活动也极为活跃,这种布局有利于两者的技术力量通过合作网络、虚拟组织等形式有效联合起来,在企业实体规模没有扩大的情况下,同样可以实现技术创新的规模经济。

3.2.3 完善技术创新投入要素的来源结构

由于旧体制的遗留问题,在我国医药行业,大学与科研院所集中了大量的R&D人员,而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其R&D人员严重匮乏(发达国家的医药企业中R&D人员占企业从业人员的30%左右,而我国2005年为7%);同时,医药产业的技术创新涉及到与药物学、化学、医学等基础知识的交叉渗透。因此,医药企业一方面要培养自身的R&D人员,另一方面必须与高校、科研院所保持紧密联系,以拓展创新资源的获取途径。从科技活动经费的来源看,医药企业已成为技术创新的投入主体(见图1),但2005年我国医药制造业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中用于新产品开发的支出为44.8亿元,占内部支出总额的58.3%。可见用于新产品开发的投入仍然较低,削弱了R&D能力。所以,医药企业应积极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筹资,加强国际资本合作,吸引战略投资者,同时国家要发展、完善信用体系和支持技术创新的风险投资基金。

3.3 建立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政策保障体系

医药产业的技术创新既受国家产业政策和技术创新政策的影响,同时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和医药产业政策密不可分,它们的合力对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构成了一个政策保障体系,即企业的外部政策环境。虽然,决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医药产业或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意愿,但良好的政策环境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不可忽视的激励作用。所以在政策层面上,要大胆探索和勇于创新,构建完善、配套的促进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政策保障体系(参见图2)。

3.4 建立以中介机构为纽带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

为了加快建立面向企业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一是要建立并完善新技术推广网络,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二是要培育发展技术市场;三是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的社会化中介机构和市场信息反馈系统,提高企业对技术市场的预测和快速反应能力。中介机构是联系技术和市场的中介,是衔接技术创新体系中各个环节的桥梁和纽带,包括各类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投资担保、评估和咨询机构、科技信息中心等知识传播和技术扩散机构。为此,通过科技体制的市场化改革,一面使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另一面使各个研发机构、社会服务组织真正实现专业化、社会化,并促进新的中介组织的产生和发展,形成产、学、研互动的技术创新体系。

3.5 加强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之间的组织协调、合作与分工

目前我国医药产业整体技术水平较低,产品创新能力薄弱。基于这种情势,产业界应加强组织间的协作、协调和分工,以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和合理分工,同时可以避免重复研究和资源耗散。比如,医药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等可以以人才和资产作为合作对象,形成合作技术创新模式;或者根据各自的特点和定位,分别选择适当的领域作为创新研究方向或适当的研究层次进行创新研究;或者企业采取技术外包模式与研发机构和高校形成长期协作关系。产、学、研三方通过外协创新,采取适宜的创新策略、发挥局部优势,从而加快推进我国医药产业的技术创新步伐。

摘要:作为典型的技术驱动型行业,医药产业的竞争力取决于其技术创新能力,而影响技术创新的因素纷繁复杂,其中包括产业组织方面的原因。文中力求从产业组织的视角来探讨我国医药产业的技术创新问题,为提高医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出相应的产业组织对策。

关键词:医药产业,技术创新,产业组织

参考文献

[1]赵浩兴,陶表益.医药产业技术创新及政策创新联动机制研究[J].经济论坛,2005,(9).

[2]曲凤宏,黄泰康.我国医药产业创新体系的战略框架设计[J].中国新药杂志,2005,(11).

[3]曹军伟.中国医药产业的SCP分析[J].中国药业,2005,(12).

住宅产业技术 篇10

2013年5月29日至5月31日, “2013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大会”在北京举行, 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比利时、以色列、新加坡、中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近600位嘉宾及60多家中外媒体参加了会议。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科技创新推动生产方式变革”, 大会围绕3D打印在文化创意、工业制造、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以及3D打印材料、全球3D打印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研讨, 同时为国内外3D打印企业合作与交流搭建了平台。

江苏省三维打印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织了14家成员单位4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大会。联盟理事长南京紫金立德电子公司总经理连宁、副理事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杨继全、联盟专家技术委员会名誉主任清华大学教授颜永年、联盟理事江阴瑞康健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刘青在本次大会上做了专题演讲。南京紫金立德电子有限公司、南京宝岩自动化有限公司、无锡飞而康快速制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在大会上展示了江苏制造的3D打印机和3D打印产品。参会成员单位纷纷表示这次会议信息量很大, 对他们了解全球3D打印技术与产业的走势很有帮助, 同时通过与国际大公司的交流, 对公司自身的发展定位更为清晰, 也将衍生出一些合作机会。

住宅产业技术 篇11

科技部门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把依靠科技进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今年的首要任务,抓紧实施与扩内需、保增长密切相关的重大专项,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推动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大力支持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动员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科技力量主动服务基层和企业,这些措施在实践中已初见成效,其重要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还将进一步显现。同时,着眼危机后新一轮的国际科技经济竞争,加紧部署和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着力提高国家竞争力。

近期,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国家开发银行六部门根据国务院要求联合发布了《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总体实施方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就此发表了重要讲话,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把这项工程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和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要内容,在全局工作中摆上重要地位。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的实施,标志着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迈上一个新的起点。

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是在现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创新管理,集成相关科技计划(专项)资源,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系统工程。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是《国务院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 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国发[2009]9号)提出的重要举措,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战略安排。

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各地方、各部门认真落实中央战略部署,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取得了重要进展,特别是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实施三年来取得了良好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目前,全国上下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氛围日益浓厚,确立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战略思想深入人心,企业的创新动力和活力显著增强。但是在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一方面企业尚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产学研结合松散、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链持续稳定的合作不够,创新资源分散重复、布局失衡,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缺乏全面有效的支撑服务,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另一方面政府各部门虽然已分别采取了许多措施支持企业技术创新,但缺乏协同配套、尚未形成合力,资源配置的政策导向还不够清晰,推进技术创新工作尚未真正聚焦到企业。总之,这些问题需要采取系统措施,集中加以解决。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就是要立足已有工作基础,系统整合资源,形成合力,聚焦企业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全面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科技与经济更加紧密结合。

实施技术创新工程是应对金融危机的当务之急,是实现调结构、上水平的治本之策,是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性行动。在六部门联合召开的视频会议上,刘延东国务委员明确指出,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实施技术创新工程的重大意义。概况起来,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看:

第一,实施技术创新工程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重大举措。我国正处在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阶段,面临加快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经济结构转型、发展方式转变的双重任务,需要我们在提高发展水平和解决瓶颈制约两个方面有新的突破。一方面要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走出一条科技进步和创新主导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将大幅度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降低关键领域和重点行业的对外技术依存度,推动我国经济走上创新驱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

第二,实施技术创新工程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任务。《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把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技术创新工程着眼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和产业化,与知识创新工程相辅相成,共同成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柱。我们要通过实施这一工程,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带动整个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第三,实施技术创新工程是促进科技经济结合的有效措施。在我国,长期以来科技经济“两张皮”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科技对经济发展尚未形成全面有效的支撑,经济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拉动还不突出,迫切需要在经济和科技之间建立一条更加快捷有效的通道。实施技术创新工程,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把创新要素集聚到对经济的支撑上来,将为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创造一种新的模式。

第四,实施技术创新工程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迫切要求。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经营陷入困难,深层次原因在于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品附加值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实施这一工程,将推动企业把创新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和途径,加快科技资源向企业开放,加快先进技术向企业转移,帮助企业开发新技术、调整产品结构、改善经营管理和开拓新市场,为企业度过难关、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提供重要支持。

实施技术创新工程最终是要形成有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幅度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围绕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这个核心,针对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紧迫需求和关键环节,技术创新工程总体实施方案从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推进产学研结合等方面,提出了六项主要任务。一是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和发展;二是建设和完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三是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四是面向企业开放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科技资源;五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六是引导企业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其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创新型企业是实施技术创新工程的三大载体和主要抓手。

技术创新工程的三大载体是基于对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整体布局而提出的。目的是通过建设分布全国的创新型企业、贯穿产业链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服务行业和区域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形成技术创新体系的基本框架,带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关于创新型企业建设。创新型企业是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依靠技术创新获取市场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的企业。建设创新型企业群体,主要是为引导和支持一批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企业成为国家经济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柱,示范带动广大企业走创新发展之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而为国民经济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支撑。通过开展这项工作,落实国务院有关要求,形成我国创新型企业500强,支撑国家核心竞争力。

关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由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形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新型技术创新组织。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和发展,就是要把活跃的企业技术创新需求和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科技资源、人才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并引导产学研的技术创新方向与国家战略利益相结合,完善产业技术创新链,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和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并能够引领产业技术创新的联合舰队,对国家重点产业核心竞争力形成全面支撑。

关于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支撑,是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建设和完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就是要在已有的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科研仪器中心等科技资源的基础上,重点依托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大型骨干企业以及科技中介机构,采取部门和地方联动的方式,通过整合资源、盘活存量、提升能力和强化服务功能,为企业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系统服务,为重点产业和区域优势产业集群的结构优化和技术升级提供支撑。

为保障技术创新工程各项重点任务的实施,六部门制定了五方面保障措施。即创新科技计划组织方式,发挥财政科技投入的引导作用,建立健全有利于技术创新的评价、考核与激励机制,落实激励企业技术创新政策,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等。六部门要求各地结合实际,突出地域特色,在总体方案的指导下,加强组织领导,制定方案,集成相关资源,加大投入,完善保障措施。六部门要求地方各级科技、财政、教育、国资监管、工会、开发银行等部门加强分工协作,与有关部门协调合作,积极探索,大胆创新,落实各项重点任务,扎实推进技术创新工程的实施。

实施技术创新工程也是政府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一种尝试。首先,关于创新科技计划组织方式,工程总体实施方案中提到三项具体措施:一是国家科技计划调整和优化立项机制。在科技计划对技术创新支持上,强调一方面要进行资源配置调整,另一方面要优化立项机制。转变过去以大学、专家为主的选项和立项做法,强调以企业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的立项机制;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需求的征集渠道,应用开发类项目的指南编制、课题遴选、立项论证充分发挥企业作用。同时,还要加强各类计划之间的联动和有效衔接。二是改进科技计划项目的组织实施方式。改变过去就项目而进行组织实施的方式,强调对符合条件的创新基地、人才团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持续稳定支持。积极发挥科技计划资源配置的引导作用,推动产学研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链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支持联盟开展重大产业技术创新活动,这也意味着今后科技计划资源配置方式将作重大调整。三是建立支持科技计划成果转化应用的资金渠道和机制。针对我国长期以来科技计划成果沉淀、难以转化的问题,将集中一部分资金,运用市场机制促进计划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通过上述三项具体措施,加强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和创新型企业的支持。

关于如何发挥财政科技投入的引导作用,技术创新工程总体实施方案中提出,一是调整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等相关计划(专项)的投入结构,向工程重点任务倾斜,并形成持续稳定的经费支持渠道;二是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支持方式,综合运用无偿资助(含后补助)、贷款贴息、风险投资、偿还性资助、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全社会资源支持企业技术创新。

同时要“建立健全有利于技术创新的评价、考核与激励机制”,这是个长期存在的“老大难”问题。产学研结合中出现的诸多障碍与现行的科技评价和考核导向有关。目前,大学里的评价还是以学术考核为主,不利于调动从事应用技术研究、技术成果转化和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人员的积极性。技术创新工程总体实施方案中提出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是完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内部分类考核。对从事教学、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的不同工作进行分类评价,使上述各类人员具有同等地位。科技人员承担企业委托的研究项目与承担政府科技计划项目,在业绩考核中同等对待。二是支持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结合自身情况建立技术转移的激励机制。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专门技术转移机构;对技术转移获得的收益,明确对科技成果完成人和为成果转化做出贡献人员的奖励措施;三是完善国有企业考核体系和分配激励机制。对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的考核,要增加技术创新能力指标;要推动企业集团将技术创新能力指标纳入集团内部各层级的考核体系;鼓励企业对技术人员建立有效的分配激励机制。

要进一步“落实激励企业技术创新政策”。在激励企业技术创新政策方面,国务院出台了60条配套政策,有关部门制定了70多条实施细则。目前,最为关键的是要使这些政策落到实处,让企业充分享受政策到实惠,比如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国产首台(套)重大装备应用等,要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同时做好政策落实情况跟踪调研与评估,确保政策落实到位。同时,在促进产学研结合政策方面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措施。

在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方面,我们提出要建立科技金融合作机制,是考虑到当前我国金融体制转轨过程中,商业银行承担技术创新风险的能力和经验还不足,金融支持工具还不够丰富。所以,六部门提出要加强科技金融合作,发挥财政科技投入的杠杠和增信作用,更有效地把政府资金和商业银行资金结合起来,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支持。

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即是促进产业技术进步的系统措施,也是体制机制创新的系统探索,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已习惯的思维模式,以实现大规模地将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尺度,大胆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效方式,加速国民经济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步伐。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绩效研究 篇12

(一) 高新技术产业的涵义

高新技术在国外一般称为高技术, 是指基本原理及概念建立在最新科技成就基础上的现代技术的统称, 是一个充满活力、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技术群。

高新技术这一概念是我国所独有的, 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高技术, 即在一定时间里水平较高, 反映科技发展最高水平的技术, 高技术一定是新技术;二是指新技术, 即相对原有技术而言, 是填补国内空白的技术, 并不一定是高技术。我国《高技术词典》将其定义为:“以最新科技成就为基础, 对社会生产力发展起主导作用的知识密集型技术, 或者说是基于科学的发现和创新而产生的技术。”高新技术产业顾名思义就是指那些以研究开发和生产高新技术和高新技术产品为主的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新兴产业。

(二) 技术创新绩效的涵义

具体内容如下:

(1) 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绩效。对于高新技术产业而言, 创新最主要的是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使技术变为商品并在市场上得以销售, 以实现其价值并获得经济效益的过程和行为, 主要包括技术管理、生产过程、研究开发等技术领域的创新。就一个企业而言, 技术创新不仅指商业性地应用自主创新的技术, 还可以是创新地应用合法取得的他方开发的新技术或已进入公有领域的技术创造市场优势。

对于技术创新绩效, 国际上还没有形成明确定义。国内外学者对于技术创新绩效的理解主要集中在投入产出效率上和产出结果上。高建首次提出技术创新绩效的概念, 认为技术创新绩效是指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绩效, 产出成果及其对商业成功贡献, 包括技术创新产出绩效和技术创新过程绩效。

(2) 高新技术企业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密切联系。在知识经济时代, 高新技术渗透到商品产、供、销各环节, 谁率先进行技术创新, 拥有先进技术, 生产出成本更低, 效用更大, 更能满足消费者需要的新产品, 谁就会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所有的高新技术企业都希望成为富有创造性的企业。高新技术的竞争优势源自于企业持续不断的创新。波特指出, 一国生产具有较高价值的产品与服务的能力依赖于作为创新中心的地区性集群的产生与强化。竞争优势取决于持续不断的创新, 集群通过推动创新的方向和步伐, 为未来生产力的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技术创新具有高收益性, 虽然高技术创新需要很高的投入, 但随之而来的是更高的创新收益。高技术企业一旦创新成功, 率先突出具有全新性能的高技术产品, 会迅速占领市场, 获取较高的利润。

二、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研究现状分析

(一) 总体研发水平偏低

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 (R&D) 经费占GDP的比重偏低。20世纪90年代, 我国R&D经费支出与GDP的比值一直在0.7%左右徘徊。1999年以后开始迅速上升, 2000年开始达到了1%。2003年比上年上升了0.09个百分点, 达到1.31%, 在发展中国家处于领先地位, 2003年R&D经费的总额也高达186亿美元, 居世界第六。2005年, 我国R&D经费总额为2449.297亿元, 比上年增长19.9%, 占GDP的比例为1.34%。

但毋庸置疑的是, 我国R&D经费投入强度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显然还有较大差距。近几年, 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的R&D经费投入强度都在2%以上, 日本和韩国这几年则达到了3%左右, 以色列和瑞典甚至超过4%。高水平的R&D经费投入强度是这些国家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

(二) 出口以贸易加工为主, 企业技术品牌缺失

2004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额为1655亿美元, 其中近90%为来料加工和外企独自产品, 有我国技术或品牌的只占10%~12%。我国真正获得的外汇估计不过200亿美元左右。并且加工贸易给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带来了企业技术品牌缺失,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差等不良影响。

(三) 企业在技术创新中主体地位不明确

2002年我国企业研发投入占总投入的61.2%, 低于其他发达国家2000年的水平。科研机构研发投入占有相当比例, 2002年我国科研机构研发投入约相当于企业研发投入的1/2左右, 而美国科研机构的研发投入仅相当于企业研发投入的1/10左右。并且我国大量高级技术创新研发人才都集中在科研机构, 导致高新技术企业长期研发人才缺乏。

(四) 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拥有和保护不够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 我国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 99%的企业未申请专利, 这其中有相当部分是高新技术企业。2004年, 我国的专利申请为13万件, 其中有一半来自外资企业。

三、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一) 组织因素

具体包括:

(1) 企业成员素质。企业家, 工程技术人员, 营销人员和技术工人是企业成员的组成。企业家是技术创新的领导者, 直接决定并监督创新过程各个重要环节;工程技术人员对创新有决定性的作用, 需要及时发现新技术, 迅速产生新思维;营销人员则需要及时捕捉市场信息从而反馈给企业, 使得新技术能够更加满足市场的需求。但其中存在着以下问题:决策者缺乏对新技术市场的了解和判断, 员工可能缺乏创新的热情。

(2) 组织状态。企业的组织结构决定着企业的控制系统, 也决定着一个企业的集权与分权的程度以及企业的灵活性与开放性等, 并最终影响到一个企业的组织效率及其环境适应能力。企业战略、组织和文化因素在促进和提高企业创新活动效率上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企业技术创新频度与规模依赖于企业战略、组织结构与文化氛围。在企业的组织中, 存在着以下问题:组织结构过于僵化, 个人缺乏独立主动性。组织间过于分散, 对新问题的相互沟通不足, 企业组织管理的忽视造成低效率, 已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竞争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3) 信息系统。企业的信息系统是企业大量信息的来源, 信息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资源, 强有力的信息系统是创新成功的必要条件。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很多企业对外信息联系的途径单一, 缺乏主动性, 忽视了信息外部的反馈, 特别是在出新过程中的新问题上与客户的双向交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专业划分越来越细, 而技术创新, 特别是一些高、精、尖的研发项目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 需要多学科、多专业的共同协作, 而单个企业的研发活动通常都只是集中在某一个专业或领域, 因此需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相关企业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 进行优势互补, 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 技术因素

具体内容有:

(1) 整体技术水平。对于高新技术产业, 整体技术水平驱动着企业向前发展, 但整体技术不是一成不变的。企业整体技术水平包括物化技术和组织管理技术直接影响企业技术进步的全过程。只有拥有较强的技术综合实力, 才能使企业站在同行业的生产技术前沿, 抓住机会组织实施高水平的技术创新, 迅速形成生产力。有的企业盲目乐观, 以为持有某项技术则一劳永逸, 而低估了市场的变幻莫测。

(2) 技术结构。技术创新除了依赖较高的整体技术水平外, 还必须借助于合理的结构。技术结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技术创新活动的技术构成, 包括关键技术与辅助技术、生产技术与销售技术等。企业只有明确合理的技术构成, 才能在缩短从开发实验到常规化生产的同时, 争取技术创新更大的整体效益。二是技术创新的技术力量配备。技术创新是一项经济与技术相结合的系统工程, 既面临技术设计或实验方面的难题, 也涉及到具体的生产操作和市场销售。实践证明, 如果技术力量匹配不完善, 仅靠技术人员单方面努力, 就很难形成较强的企业整体技术实力, 使技术进步迅速成功实现。

(3) 创新技术选择。当企业面临多种创新方向时, 必须经过慎重的选择, 有时会过分保守, 对企业技术潜力不足, 也可能会期望过高, 创新构思不切实际。创新技术的选择要适合企业的资金, 技术以及内部创新文化的发展。

(三) 经济因素

具体包括:

(1) 市场竞争与经营危机压力。企业技术创新最终都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 当产品投入市场后消费者愿意购买, 才表明其创新对企业产生了贡献, 才体现出其创新绩效。很多企业在进行创新后就忘记了危机感, 素不知竞争企业早先一步进入并占领了市场, 自己的新产品已经失去了一大片市场份额。

(2) 经济实力。企业技术创新的周期一般都比较长, 每一个环节的资金投入都十分巨大, 并且在企业的技术创新期间, 市场的需求结构可能发生很大变化, 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败都可能导致大量的创新投资化为乌有。企业应避免估计过高而过度创新, 也要避免因为经济实力不足, 难以达到最低有效规模。

(3) 分配和奖励。要使员工在创新中有高昂的情绪和积极的战斗力, 企业的激励机制也是不可或缺的。对有较好创新构思的成员进行针对性奖励, 对有长期贡献的人及时地奖励, 员工的积极性也会相应提高。

四、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绩效提升建议

(一) 加大对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 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物质保证

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企业技术创新的资源投入, 部分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较差的关键原因就是由于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资金投入不够, 导致企业无法形成良好的技术创新管理体制, 技术创新的产出较少, 技术创新绩效较差。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在研究与开发资金投入、创新设备、创新机构的试验仪器设备投入等方面都还不高, 明显地制约了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技术创新的绩效。并且由于许多技术创新项目都具有高投入、高风险、周期长等特点, 使部分企业在资金上无法支撑, 导致企业不得不放弃许多技术创新项目。在这种情况下, 高新技术企业应改变完全自主创新的模式, 提高企业获得外部融资的能力。此外, 高新技术企业应与风险投资企业合作、利用资本市场, 形成多元化的技术创新投入机制, 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投资来源的多渠道化, 提高自身创新实力和降低技术创新风险。

(二) 完善技术创新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在制定风险决策时, 信息的数量和质量至关重要。掌握的信息越多、越准确, 才能做出正确的、有把握的决策, 企业承担的风险也就相对减少。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经济瞬息万变和激烈竞争的复杂情况下, 信息工作对减少技术创新不确定性、降低技术创新风险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信息工作是通过减少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从而有效地控制技术创新中的风险, 信息工作是否到位,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技术创新的成败, 而信息创新的完成需要建立一个灵敏、高效的信息系统。因此, 完善的技术创新发现管理系统将有利于降低技术创新风险, 提高技术创新的成功率。

(三) 加强与竞争企业的交流

由于高技术创新过程的复杂性, 在高技术创新的过程中, 很少有企业能够单独完成整个技术创新过程。在技术创新中与竞争的同行相互交流合作, 共同分享本行业的知识与信息, 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十分必要的。高技术产业不仅加剧了高技术企业之间的竞争, 也加强了它们之间的合作, 从而给创新活动带来协同效应。创新活动的协调互补可以使先进的知识和经验迅速得到推广和创新, 应用到产业中的其他企业, 产生更多的创新, 与创新活动相关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也可以通过信息与技术的交流得到降低。

(四) 较早地取得市场

用图1表示领先创新可能获得的市场收益, 图中, 成本1为新产品早进入市场的企业的成本曲线, 成本2为新产品晚进入市场的企业的成本曲线。成本1可额外获得T1到T2的“早进入收益”。当晚进入市场的产品进入市场时, 早进入市场的产品成本已大大降低了, 它又可获得低成本带来的收益。

如果用R (t) 表示某类新产品的市场收益函数, C1 (t) 表示企业1的成本曲线, C2 (t) 表示企业2的成本曲线。则早进入市场的企业多得的利润P至少为:

(五) 倾听客户需求

客户是创新构思的一种显著的来源, 他们是那些拥有创新可以解决各种问题的人, 并且形成了这种创新的最终市场。顾客有时可能向公司要求解决一个特定的问题, 从而迫使公司提出一种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随后, 公司可能就有机会推广这种解决方案从而来开发出一种创新性产品。

通过倾听顾客的意见来识别创新机会, 并不意味着进行一项民意测验或进行顾客调查。那些解决正在出现的问题的最前沿的顾客才能识别机会, 企业关键是要识别这些顾客并投入时间聆听其意见。

参考文献

[1]郭咸纲:《企业新驱动模式》,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哈佛商业评论:《高技术产业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高闯:《高技术企业集群治理结构及其演进机理》,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年版。

[4]孙耀吾:《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网络》,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

[5]王萍、刘思峰:《基于BSC的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研究》, 《商业研究》2008年第9期。

[6]纪国涛、金敏力:《科技创新绩效:形成机理、影响因素及路径选择》,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第1期。

上一篇:宫颈癌组织下一篇:企业柔性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