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策略(精选9篇)
承接策略 篇1
20世纪90年代以来, 许多跨国公司纷纷把非核心服务活动离岸外包。作为服务产业转移的重要形式之一, 许多发展中国家已将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提升到战略高度。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 是中国不能错失的历史机遇, 既有助于加快现代服务产业的发展, 扩大知识型服务产品出口, 又有利于提升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服务”的飞跃。
一、全球离岸服务外包发展趋势分析
服务外包是指企业以价值链管理为基础, 将信息技术、财务结算、人力资源服务等非核心业务发包给专业服务提供者, 以优化产业链、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服务外包的快速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IT产业的软件服务。目前, 服务外包已从IT服务扩展到人力资源管理、金融、保险、会计、客户服务、研发、产品设计等众多领域。服务外包规模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提高、附加值明显增大, 承接服务外包的国家呈现全球化态势。
(一) 全球离岸服务外包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离岸外包在服务外包产业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据联合国贸发会统计, 全球离岸服务外包总值2004年、2005年分别为3000亿、5850亿美元, 2007年将达到12000亿美元, 相当于1998年的5.1倍。全球软件服务外包市场以30%-45%的速度递增, IT服务外包市场1990年为90亿美元, 2002年为1200亿美元, 是1990年的13倍。[1]麦肯锡全球研究所预测, 全球离岸服务外包规模将从2004年的192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500亿美元, 2010年有望达到6000亿美元;到2008年, 离岸服务人员将从目前的150万跃升至410万。Gartner公司研究报告表明, 美国企业愿意接受业务流程离岸外包的比例, 由2002年的1%提高到2003年的19%和2004年的50%。
(二) 离岸服务外包业务领域不断拓展, 出现了从ITO-BPO-KPO的价值链升级趋势
随着外包市场的不断成熟和国际竞争的加剧, 离岸服务外包业务领域不断拓展, 业务链不断延伸。一是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正逐渐由ITO (信息技术外包) 转向高层次的BPO (业务流程外包) 及更高附加值的KPO (知识流程外包) 。IDC公司预测, ITO与BPO市场都将呈现较迅速的增长, 但BPO市场增速更快, 2004-2009年全球ITO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6.9%, 而同期BPO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1%。二是业务领域不断扩展, 跨国公司不仅将数据输入、文件管理、呼叫服务等低端业务外包, 还将风险管理、金融分析、软件研发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业务外包。三是跨国公司不仅将单个环节和项目外包, 还将整个业务流程外包。
(三) 离岸服务外包基地出现转移趋势, 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根据LOCO monitor对25个公司的调查, 服务外包离岸的主要原因依次为低成本优势、发展中国家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发展中国家投资环境的日益改善。随着印度、爱尔兰等承接外包服务较早的国家区域业务量的饱和、人才供给能力的减弱、招募成本的上升, 跨国公司在原有市场的基础上开始重视对中国等第二供应地的开发。随着离岸服务外包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许多国家已将承接离岸服务外包作为重要的产业政策, 服务外包市场全球竞争日趋激烈。比如, 印度将IT离岸外包服务和BPO行业的发展作为国家重点产业战略之一, 力争到2010年将IT服务行业的规模发展到600亿美元;爱尔兰在发展IT应用服务、BPO的基础上, 着重发展高端设计研发服务。
二、中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的必要性
(一) 加快中国服务业发展和提升产业结构的需要
中国服务业发展滞后, 且结构不合理。目前全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平均超过60%, 主要发达国家达到70%以上, 中低收入国家也达到了43%的平均水平。根据中国社科院2007年《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中国服务业体制改革与创新》, “十五”期间中国服务业规模虽不断扩大, 但大多数年份增速不及GDP增速,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002年的41.7%降到了2005年的40.2%。从服务业部门结构看, 以传统服务业为主要, 规模较小, 知识型服务产业如技术性服务、软件开发、芯片设计、建筑设计数据录入、金融分析等高端服务业发展严重不足。积极承接离岸服务外包, 不仅可以提高服务业占GDP的比重, 而且有助于中国服务业由传统走向现代。
(二) 中国进一步利用外资的需要
中国目前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70%以上集中在制造业, 服务业吸纳外资不足30%, 而全球服务业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2/3以上。近几年出现了一些跨国公司从中国撤资的现象, 为生产提供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承接服务外包, 向制造业跨国公司提供相关的商务服务, 既可从服务业跨国公司的“归核化”战略中获得商机, 又可以延长制造业产业链, 让现有的外资企业落地生根, 在提高制造业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的同时, 扩大服务业利用外资的规模。[2]
(三) 转变中国外贸增长方式的需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发展, 自1994年以来货物贸易一直保有顺差, 特别是加入WTO以来, 货物贸易顺差节节攀升, 2006年达到了1774.7亿美元。但服务贸易自1995年以来始终处于逆差状态, 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中国不断扩大的贸易顺差引起了逆差国的不满, 他们纷纷对中国出口产品设限, 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承接离岸服务外包, 不仅可以扩大服务出口, 提高服务贸易在整个贸易中的比重, 而且有利于转变中国外贸增长方式, 营造一个更好的贸易环境, 有助于中国对外贸易持续发展。
(四) 缓解就业压力的需要
与制造业相比, 服务业能吸纳更多的人员就业。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可以给中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Forrester预测, 2000年以来, 美国大约离岸流失40万个服务业工作岗位, 到2015年, 美国服务业流向海外的工作总额将高达330万个, Deloitte预测, 到2008年西欧将外包730000个金融和IT服务的工作岗位, 日本将外包400000个左右。如果中国能积极承接离岸服务外包, 将为中国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 缓解中国的就业压力。
三、中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的有利条件
(一) 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 快速发展的经济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 中国政治局面稳定, 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是世界上吸纳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据商务部统计, 全球跨国公司500强中已有近480家在华投资, 部分公司在华设立了地区总部。1993年, 摩托罗拉全球软件集团中国中心在北京成立, 这是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首家研发中心, 截至2006年10月, 外资在华研发中心已超过800家, 而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贸易领域正在成为外商投资的热点。
(二) 政府的积极支持
2006年3月公布的“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 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 建设若干服务业外包基地, 有序承接服务业转移。”为促进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 商务部专门成立了服务贸易司, 并从2006年开始实施推动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千百十工程”, 即 “十一五”期间在全国建设10个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服务外包基地城市;推动100家跨国公司将其一定规模的服务外包业务转移到中国;培育1000家取得国际资质的大中型国际服务外包企业。国家开发银行将在今后5年内为“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提供不少于50亿元人民币的政策性贷款;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也将向服务外包企业提供包括信用管理、融资便利、海外投资保险和咨询服务在内的全方位服务支持。大连、上海、深圳等地还制定了适合本地的促进措施。
(三)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中国经济经过20多年的飞速发展, 已经形成门类齐全的工业和服务体系, 通讯、网络、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优良且成本低廉。与印度、菲律宾等国相比, 中国在高速互联网和宽带接入、向主要软件基地提供稳定的不间断双电源供电、连接一、二级城市的约150个民用机场等方面, 具有明显优势。
(四) 大量低成本的初级人才
如前所述, 降低成本是服务外包的主要原因。经过多年的教育积累, 中国已经形成了较大的知识人才储备。特别是1999年高等教育扩招以来, 中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逐年扩大。据国家教育部统计, 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为114万人, 2003年为212万人, 2004年为280万人, 2005年为338万人, 2006年为413万人, 2007年达到495万人。国内工程师每月工资水平仅500美元, 而印度为700美元, 美国则高达4000美元, 中国劳动力成本仅为印度的70%, 美国的1/8。美国《商业周刊》文章提出, 中国低成本且富有才干的软件技术人才是开展IT服务外包的一大优势。
四、中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的对策
中国已经把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提升到了一个重要的战略高度, 要实现“十一五”规划中“有序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的目标, 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服务”的转变, 需要政府、行业协会及外包企业的共同努力。
(一) 政府
印度和爱尔兰的经验表明, 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综合政策的大力支持。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 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政府应营造一个有利的政策环境。
1.有针对性地提供财税金融支持
政府的产业支持是印度和爱尔兰软件外包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一是政府的导向非常明确, 二是制定并实施了优惠的税收政策。要大力发展中国的离岸外包业务, 政府必须在税收、财政和金融上予以大力支持。比如, 可以考虑扩大现有税收优惠的范围, 将对软件出口企业的税收优惠扩大到对软件服务业、软件孵化器、软件企业的分支机构以及开发软件的硬件企业;增强出口退税的可操作性, 简化出口退税手续, 缩短出口退税时间;向服务外包承接企业发放政策性贷款, 并在出口信贷和出口信用保险等方面给予优惠。
2.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吸引海外人才回国发展
尽管中国每年有大量的高校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 但是由于现有教育体制与市场脱节, 服务外包人才供给缺口较大, 一是高端人才十分紧缺, 二是符合服务外包产业“蓝领”、“灰领”工作的人员也相对不足。要解决高端人才的不足, 鼓励海外人才归国发展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政府要从政策上加以导向, 吸引他们回国工作。要解决“蓝领”、“灰领”人员的不足, 可以借鉴印度的经验, 推广为服务外包市场服务的应用性教育, 采用“实训+培训”的模式, 注重学习内容的实用性。
3.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商业秘密、商标、专利、版权及相关权利渗透在不同层次的外包环节, 因此, 跨国公司十分担心外包过程中核心技术的流失。但是, 中国一些企业仍然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已成为影响中国承接服务外包的重要障碍。政府应尽可能制定法规, 降低对侵犯知识产权和商业机密的打击门槛, 加大打击力度, 加强对知识产权、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保护。
4.积极推进中国企业CMMI培训和资格认证工作
能力成熟度集成模型CMMI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 是在原能力成熟度模型CMM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最初起源于认定软件企业能力成熟度级别, 目前开始应用于非软件企业能力成熟度级别的认定。依据企业能力成熟度不同, CMMI将企业分为5个成熟度级别, CMMI级别代表着一个企业承接服务外包的能力和资质。CMMI级别越高, 企业承接服务外包的能力和资质也就越高。目前我国通过CMMI认证的企业极少, 通过CMMI3级及其以上的企业更是寥寥无几。中国要大力发展离岸服务外包产业, 相关政府部门必须积极推动中国企业实施CMMI认证工作。[3]
(二) 行业协会
目前, 中国已经建立了软件行业协会, 在推动软件外包发展上做了很多工作, 但与印度的NASSCOM (软件和服务公司全国联合会) 相比还有很大不足。当前我国从事服务外包产业的企业大多规模小, 生产率较低, 管理水平不高, 技术创新能力薄弱, 且竞争无序, 严重影响了中国外包企业形象和国际竞争力。要改变这种不利的竞争局面, 当务之急是建立服务外包行业组织。一是积极搜集信息, 对产业发展趋势进行研究;二是将行业发展困境与政府沟通, 在政府和产业间搭建沟通的桥梁;三是协调行业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 减少和避免国内企业不计成本、恶性竞争的局面;四是整合资源, 推进出口联盟建设, 形成出口舰队, 以共同品牌开拓国际市场, 提高整个产业的效率;[4]五是加强宣传和推广, 使全球发包企业了解中国承接服务外包的实力及定位。
(三) 企业
发展离岸服务外包产业, 最终还是要落到企业身上。目前, 我国的外包企业普遍规模过小, 经营能力较弱, 在承接国际服务外包订单中竞争力不强。因此, 现有服务外包企业, 要以商务部“千百十工程”为契机, 充分利用各级政府的优惠政策, 将企业发展壮大。加强与跨国公司的合作, 学习他们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充分研究发包国企业的特点, 制定不同的承接战略;改变当前以承接低端业务为主的局面, 提高研发设计服务占比, 在提升价值链的同时增加企业利润;发展多元化的国际市场, 以分散市场过于集中带来的风险;吸取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教训, 要勇于创新, 创立自己的品牌,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形成核心竞争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摘要:近年来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速并出现离岸趋势, 这是中国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服务”转变的历史机遇。分析全球离岸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 研究中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的必要性及中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的有利条件, 并从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服务外包,离岸服务外包,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王晓红.全球服务业离岸外包的发展趋势与中国的政策选择[J].宏观经济研究, 2007 (6) :16-20.
[2]华德亚.承接跨国公司服务外包, 加速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J].经济问题探索, 2007 (6) :84-86.
[3]王习农.培育国内服务外包市场, 加大服务业引资力度[J].国际贸易, 2007 (1) :25-28.
[4]徐兴锋.服务外包国家竞争优势分析及对策研究[D].北京:对外经贸大学, 2007.
承接策略 篇2
1988年到2007年,全市与6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有16个国家和地区客商在**投资兴业。全市合同利用外资2.4 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7890.86万美元,批准建立外商投资企业124 家。今年1—3月,新批外资项目4个,合同利用外资2326万美元,实际到位外资106万美
元。
(一)我市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初见成效
一是对世界500强企业的吸引力明显增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四大产业和四大园区建设,吸引了美国杜邦公司、英荷壳牌集团公司、德国德固赛化工公司、日本三菱商事株式会社、美国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日本三菱商事、法国安盟保险公司、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等世界500强到**投资考察洽谈。天华公司引进美国杜邦生产1,4-丁二醇先进技术和我市天然气等优势资源相结合,成为中国首家受让杜邦公司该项技术的企业。英荷壳牌在完成对科氏沥青公司的收购后,成立了在中国西南地区惟一的全资子公司——壳牌(**)沥青有限公司,并通过增加企业投资总额和注册资本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加紧扩大了对相关石化下游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二是承接东部沿海外商投资企业到泸投资和引进外资有明显成效。近几年,随着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我市利用土地、劳动力等优势在开展产业承接和对接项目方面有所成效。如泸县相继引进了在广东、浙江等地的外企新杰飞、利茹、雅发制衣等公司转移到**,对辖区内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总部在山东的外企海普国际控股公司于2007年入驻酒业集中发展园区;总部在北京的印尼金光投资有限公司也投资叙永,设立林-浆-纸一体化项目。这些公司投资落户**,对提高**的对外开放度,对提升技术水平,改善**市的产业结构起了带动作用。通过转股和新引进的美国伊顿、德国rpc莱茵、美国赫克力士、特雷克斯、印尼金光、香港深国投、海普制造等跨国公司和东部沿海外商投资企业以资金、技术、市场到**投资或开展合作,这些公司在流体连接件、石油化工、过硫酸盐、纤维素、工程机械、浆纸业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三是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比重明显增大。引进外资对外贸出口的拉动明显。外资投资企业已经成为我市对外贸易的重要支柱力量。2007年,全市自营出口7315万元,其中,外资企业出口4314万美元,占全市自营出口的58.98%。赫克力士天普化工有限公司出口2733万美元,跃居**市规模出口企业首位,长江起重机出口893万美元,名列全市第二。
(二)我市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几点体会
一是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举措。多年来,我局利用国家商务部系统的信息平台和保障系统,通过搜集整理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产业关联度紧、上下游产业配套协作强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通过各种交易会、洽谈会和网上推介,加强与境内外行业企业的联系,及时交流信息,接待并促成世界500强公司和跨国企业来泸考察交流,投资合作,促进优势领域的合资合作,推动产业升级发展。
二是积极利用招商引资平台,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途径。通过组织参加国家商务部系统举办的历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四川—世界500强企业座谈会”、“欧盟中小企业项目孵化和对接会”等重大投资促进活动,获取了大量投资信息。
三是做好外商投资企业服务,是承接产业转移的后续保证。第一,充分利用国家商务部的各项资金鼓励政策,促进了外商投资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和扩大产品出口;其次,加强与企业联系,帮助企业排忧解难;第三,认真开展政策咨询服务,帮助企业及时调整完善经营思路和发展战略;第四,加强项目跟踪,促进项目落实;第五,切实加强全市涉外企业人员能力建设,全面提高涉外业务人员水平和素质;第六,在**市商务局网站增设外商投资主页,建立外商投资信息平台。
四是规范外商投资企业服务和管理,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办法。第一,牵头制定并出台了《**市外商投资企业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解决了政府部门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的问题,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投资环境;其次,完善外商投资企业联合年检工作机制,规范集中办公、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对外的工作机制,努力营造亲商、重商、安商与富商的工作环境。
根据全省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市商务工作实际,对下阶段的承接产业转移工作重点进行了专题研究。
二、下阶段工作重点
(一)理清思路,把握承接产业转移的方位
1、强化与跨国公司总部联系
石家庄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策略 篇3
对比长三角、珠三角都市群, 京津冀城市群的整体发展现状要落后于前两者, 有着协同度不高、产业链不够衔接、缺少次级中心城市 (例如长三角的南京、苏州、杭州) 作为支撑、缺乏纵深推进的经济走廊等不利因素。这些因素严重制约着京津冀城市群的协同发展, 因此加快区域内部协调发展、缩小发展差距的任务显得更加迫切。
《中共河北省委关于制定河北省“十三五”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将石家庄建设成为功能齐备的省会城市和京津冀城市群第三极。省会石家庄的人口基数、城市规模、产业基础等各方面均处于省内前列水平, 理应在河北经济发展中发挥应有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本文在京津冀城市群主体框架下, 深入分析石家庄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 给出了相应的建议。石家庄应充分利用好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个重大战略机遇,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着力打造京津冀城市群第三极。
二、京津冀城市群体系中石家庄发展现状
(一) 京津冀内部结构体系剖析。京津冀城市群中北京、天津都是市区人口规模超过千万级别的超级大城市。两大直辖市被众多河北中小城市所围绕, 缺少市区人口在500~1000 万人 (例如长三角的南京、杭州) 的特大城市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由于周边中小城市承接能力较差, 导致京津冀三地产业分工尚没有形成完整的、高效的链条, 这就导致了河北无法真正融入京津两座大都市群。这种两极分化中间真空的城市群结构体系严重制约了京津的辐射和带动效应。
2014 年国务院批复石家庄行政区划调整, 市区人口规模达到467.4 万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不久的将来市区人口将会接近500 万人, 将会成为河北省第一个跨入特大城市行列的地区, 填补京津冀城市群的真空断层。
(二) 京津冀内部产业发展阶段比较。京津冀内部各行政区产业发展阶段分处不同时期。北京第三产业占比达76.90%, 按照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 北京已全面处于后工业化时期, 天津正由工业化后期向后工业化阶段过渡。河北省整体水平属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与此同时石家庄正逐步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过渡, 其发展阶段明显处于河北领先水平。京津冀城市群内部产业发展阶段呈明显的梯度格局, 所以京津地区的产业势必会向河北转移。河北当前遇到的困难, 归根到底是因为产业结构偏重、产业水平不高。因此, 河北应借京津产业转移的机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这样才能实现京津冀三地的协同发展。同时, 石家庄作为省会城市, 产业发展阶段处于省内领先水平, 要利用好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个重大的战略机遇, 有选择性地承接京津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等, 优化经济结构, 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图1)
(三) 京津冀内部支柱产业比较。如表1 所示, 北京、天津和石家庄的三次产业区位商呈显著差异, 表明三地比较优势产业不同, 存在产业转移的可能性。北京市已经全面进入后工业化时期, 形成了以科研创新、金融服务等第三产业为主导的经济架构体系。天津支柱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第二、第三产业, 拥有高端电子信息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化服务业等优势产业。石家庄经济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京津, 其主导产业主要集中于生物医药、装备制造、建材、化工、钢材、纺织服装等传统第二产业。 (表1)
三、石家庄承接京津产业所面临的挑战
首先, 石家庄行政区划调整后城市规模已有较大的提升, 但是其整体公共服务、教育水平、城市竞争力等方面与京津两地差距明显, 难以吸引高技术人才。同时, 由于产业整体创新能力不足, 对接京津高端产业转移存在困难。
其次, 北京进入后工业化阶段, 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天津目前正由工业化后期向后工业化过渡, 而石家庄正逐步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过渡, 其发展阶段与京津形成了较大的落差。
最后, 由于产业整体规模远落后于京津, 缺少优势产业集群的支撑, 导致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能力欠佳。同时, 生产技术水平相对落后, 产业层次多属于附加值较低的中低端产业, 难以与京津形成良好的产业衔接链条。
四、石家庄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建议
面对京津亟待疏解的功能和产业转移, 石家庄应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找准自身产业定位, 同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积极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 构建与京津良好的产业协作关系,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一) 借力京津提升城市软环境。承接京津产业转移需要良好的城市软环境来支撑。因此, 要着力构建较为健全的基础设施、完善的市场机制、良好的公共服务水平、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来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石家庄要借力京津先进科研资源, 构建“产学研”科技联盟, 加强高校和人才双向交流, 为今后的发展做好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持。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 产业的发展正逐渐由依靠要素资本的投入向科技驱动过渡, 所以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倡导万众创新, 大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科学技术水平。
(二) 借力京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石家庄产业结构呈现出“二三一”的格局, 主导产业以传统制造业为主, 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一直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 要立足自身产业结构有选择性地进行产业承接, 摒弃“三高一低”产业。城市良性发展过程中, 既要发展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也要跟进, 石家庄应积极承接京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化服务业, 推进自身产业结构升级。
借力京津产业转移大力激活“工业强市”这个强大的引擎, 按照“绿色化”要求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高端化”标准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的助推剂。
积极承接现代化服务业, 培育第三产业, 优化自身产业结构。充分利用自身的交通区位、传统商贸、物流等优势, 主动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商贸物流产业的转移, 努力打造北方现代化商贸物流中心。
(三) 借力京津实施错位发展。明确产业培育方向和培育目标, 有计划地集聚符合自身发展的产业, 有效拓展产业链的延伸。京津拥有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 石家庄可以利用与京津的产业梯度差异, 实现产业链错位发展, 构建京津研发石家庄转化的新合作模式。
摘要: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快速推进, 京津两座直辖市亟待进行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 作为省会城市的石家庄必须要以创新性思维有选择性的承接产业转移,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提高核心竞争力和辐射带动作用, 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着力打造京津冀第三极。
关键词:京津冀,产业转移,转型升级,增长极
参考文献
[1]陈耀.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省会城市提升的战略思考[J].经济与管理, 2015.29.2.
[2]赵冰琴.石家庄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路径选择与对策研究[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15.6.
[3]张贵, 王树强, 刘沙, 贾尚键.基于产业对接与转移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J].经济管理, 2014.7.
物业承接查验方案 篇4
接管验收是物管企业在接管物业前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确保物业接管验收工作得到有效控制,保证物业入伙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手段。接管验收是指:物管单位按照有关法规、规章和规范对物业规划、设计的执行,单位工程质量的竣工验收情况和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环境卫生设施以及绿化建设等进行整体和全面性的验收。
承接查验的作用
1、明确交接三方的责权利关系;
2、确保物业具备正常的使用功能,充分维护客户的利益;
3、确保物业使用的安全功能,保障客户的生命财产安全;
4、减少遗留问题,降低管理风险
5、为日后物业的管理创造条件。
承接查验条件
物业承接查验是在项目竣工验收全部合格的基础上,物业公司代表客户以满足安全及使用功能正常为主要内容的再次检验。应满足的条件为:
1.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取得规划、消防、环保等主管部门出具的认可或者准许使用文件,并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2.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公共照明、有线电视等市政公用设施设备按规划设计要求建成,供水、供电、供气、供热已安装独立计量表具; 3.配套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已按规划设计要求建成;
4.道路、绿地和物业服务用房等公共配套设施按规划设计要求建成,并满足使用功能要求; 5.电梯、二次供水、高压供电、消防设施、压力容器、电子监控系统等共用设施设备取得使用合格证书;
6.物业使用、维护和管理的相关技术资料完整齐全; 7.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职责
1.项目物业管理处接到竣工验收的通知后,公司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及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组
成验收小组。
2.验收小组负责对物业原设计图纸、设计变更、竣工图和设备出厂合格证书,设备和建材的
试验报告书,设备运行记录等技术检验资料进行验收。
3.验收小组按移交设备清单的要求,对清单上的设备,按规格型号、容量及设计要求进行验 收,并对设备的安装数量、安装位置及竣工图验收。4.验收小组对物业按运行系统验收,详见系统验收内容。
5.验收小组负责对本公司所承接的物业进行验收,并向公司各业务管理部门办理移交工作。
文件支持
1.GB5030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2.GB502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3.GB50203《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4.GB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5.GB5020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6.GB50206《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7.GB50207《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8.GB50208《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9.GB50209《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10.GB50210《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11.GB5024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12.GB50243《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13.GB503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14.GB50310《电梯工程施工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15.物业承接查验办法(建房【2010】165号)
16.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2000年1月10日国务院第25次常委会议通过)
17.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78号(2000年4月7日)] 18.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80号(2000年6月30日)] 19.我司关于接管验收相关文件。
相关记录、表单 《物业移交书》 《单项验收报告》 《综合验收报告》
工作程序 1.验收的准备
验收小组根据院区提供的竣工图纸,按设计及施工要求编制验收计划、验收标准。人员准备:
在承接查验前,应根据物业的类型、特点,与建设单位组成联合小组(联合小组可细分成资料查验组、现场查验组、协调组等;现场查验组可视情况作进一步细分),各自确定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参加。计划准备:
在接管前,应制定承接查验实施方案,以使承接查验工作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2.验收的实施
1)验收小组依据验收计划、标准,按专业分工进行预验收。
2)在预验收过程中,检查出未达到验收标准的设备及与设计要求不符的设备,提出书面整
改报告返回院区,由院区督促施工单位进行整改。
3)对在预验收中未达到要求的设备,整改实施后,验收小组进行检查、验证,整改合格后
进行正式验收。
4)设备的实物验收,要做到符合以下几点:
设计图纸与设备的规格型号、数量符合
主要设备、设施的安装位置与安装质量符合设计要求与施工规范
设备与连接整个系统的技术性能,应与设计要求符合,检查结果对不同类设备记
录在《物业移交书》中
5)对物业的其它配套系统、设施进行验收,验收结果记录在《物业移交书》的相应的表格
内。
3.物业验收后的处理
1)验收小组专业人员根据分工写出单项的验收报告。
2)验收小组负责人根据全部单项验收报告,写出物业综合性验收报告的评定及意见书,呈交公司总工程师。
3)验收小组对不合格设备、设施,写出书面报告,上呈公司及建设单位(建设方)监理公司,解决记录在交接记录中。
4)公司总经理代表物业管理接收单位(物业管理处)同物业交接单位进行正式移交,并签署有关手续。
5)验收小组要填写物业竣工资料的验收记录,填写物业的交接记录。
6)办理正式物业验收移交手续,会同建设方、施工单位、管理公司签字生效,将全部档案资料存档。
分系统接管验收工作内容(即质量与使用功能的检验)1.主体结构 地基基础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砖石工程、钢结构工程、木结构工程、外墙面工程、屋面楼内面工程、室内外装修装饰工程。2.电气工程
变配电系统、电气线路、照明系统、动力设备系统、客户(住户)电量计量、防雷系统、接地系统、应急发电机系统。3.垂直运输
客用电梯、消防货用电梯、自动扶梯。4.水卫工程
给排水系统、生活冷水处理系统、中水处理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卫生间设备与给排水、厨房洗涤设备与给排水、生活热水交换系统、雨水系统、市政、公建配套工程。5.一次能源工程
燃气管道系统、燃油储油系统、热力入户工程。6.暖通与空调工程
热交换系统、采暖系统、制冷机组、空气调节系统、中央空调系统、水质处理系统、通风系统。7.安保工程
消火栓系统、消防喷淋系统、防火监控系统(FAS)、保安自动化系统(SAS)、公共广播与应急广播系统、消防排烟系统、正压送风系统、中央保安闭路电视监察系统、消防对讲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气体灭火系统、可视对讲系统、巡更系统。8.综合布线系统工程
一卡通管理系统、电梯运行监控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有线电视系统 9.电讯接入工程
语音通讯接入系统、数字通讯接入系统。10.户外工程
围墙、车辆人行道路、消防车通道、交通管理设施、雨水泄水设施、绿化、广场照明、泛光照明、停车场、绿化水源。
物业的接管验收工作细则 查验提交的资料 1.产权资料 2.项目批准文件; 3.占地批准文件; 4.规划说明书; 5.环境预评价书; 6.建筑执照; 7.开工许可证书;
8.规划总平面图、道路规划图、竖向规划图、市政设施管网、综合规划图、绿地规划图。9.供用电合同; 10.供用水合同; 11.供用热源合同; 12.供用天然气合同; 13.污水排放协议; 14.通讯协议;
15.接收卫星传送的境外电视节目许可证。
查验技术资料 1.设计说明; 2.施工说明;
3.设备明细表(含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性能、数量、功能);
4.竣工图——含总平面、建筑、结构、设备、附属工程、隐蔽工程红线内与市政管网连结相关图纸;(注:因竣工图需物业竣工后6个月之内绘制完成,所以在接管验收日建设单位需提供有效设计图纸(专业图纸为主),以供管理部门熟悉物业、管理物业之用。)5.地质勘察报告;
6.工程合同及开竣工报告; 7.工程预决算; 8.图纸会审记录;
9.工程设计变更通知及技术核定单(含质量事故处理记录); 10.隐检验收签证; 11.沉降观察记录; 12.竣工质量核定证明书; 13.消防验收报告; 14.饮用水检测证书;
15.钢材、水泥等主材质量保证书; 16.新材料、构配件的鉴定合格证书;
17.水、电、采暖、空调、卫生器具、电梯等设备及配套产品检验合格证书、图纸、安装使用说明、维修保养程序、维保合同及供货单位、生产单位明细表。18.砂浆、混凝土试块、试压报告; 19.供水、供暖、空调试压报告; 20.水平衡、风平衡测试报告;
21.高低压供配电系统绝缘测试报告,继电保护测试报告、统调发电检测报告; 22.避雷系统测试报告; 23.接地系统测试报告; 24.排水系统试验报告; 25.楼宇自控试验报告;
26.卫星电视、无线与闭路电视系统测试报告、保安系统(监视、对讲、巡更、安全防范)验收、测试报告。
质量与使用功能的检验
1.参照建标(1991)第69号文 4.5条进行。2.机电设备接管验收参照规范:
1)GBJ(66-84)制冷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GBJ(242-82)采暖与卫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3)GBJ(243-8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4)GBJ(302-88)建筑采暖卫生与煤气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5)GBJ(304-88)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6)GBJ(310-88)电梯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7)GBJ(303-88)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3.使用功能的检验
无故障运行的检验
规范验收是静态验收,另新安装系统需安全无故障带负荷运行后才能交付使用,一般无故障带负荷运行时间如下: 1)供配电系统:48小时 2)垂直运输系统:72小时 3)空调系统:72小时 4)生活冷水系统:72小时 5)消防水系统:出水试验 4.完善使用功能
根据设计提供的各项技术参数,根据设备性能,根据季节与功能变化,在使用中进行动态调
承接策略 篇5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分工专业化的深入, 全球产业结构加快了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的步伐。根据2011年的统计数据, 我国的服务业占GDP比重不到50%, 低于60%的世界平均水平, 与发达国家服务业70%-80%的比重相比, 存在较大差距。通常认为, 现代服务业产生在工业化比较发达的阶段, 是依托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 以新的服务业态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部门。随着科技进步与知识经济的到来, 现代服务业在世界各国蓬勃发展。作为国家服务业改革试点城市, 西安2011年又被国家科技部列入首批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城市的试点单位。近年来, 东部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升级速度加快, 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迎来了承接全球和东部地区产业投资转移的重要机遇。西安拥有丰富的科技资源、人力资源, 有一定的产业基础, 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城市, 在承接全球和东部地区产业投资转移方面优势突出。在承接产业和投资转移过程中, 西安必须要找出自身的优势产业, 真正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
一、西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 也是优化产业结构,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西安是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 除了拥有便利的交通, 作为内陆科技大省, 还是重要的军工、科研和人才聚集地, 西安独特的区位优势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雄厚基础。经过多年的发展, 以软件及服务外包、物流、金融与会展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呈现出发展提速的态势。
首先, 现代服务业初具规模。
作为陕西现代服务业的窗口, 西安的会展、物流、金融、旅游、信息服务业以及制造业研发、文化创意、国际商贸等产业初具规模。进入“十二五”时期, 西安地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消费结构、消费观念的转变, 对外开放程度的扩大, 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多层次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支撑。
其次, 现代服务业体系尚待完善。
经过多年的发展, 西安现代服务业体系初步形成。西安的旅游、商贸、餐饮和住宿业、零售业特色突出;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和营销方式发展迅速;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成长迅速。“十一五”期间, 围绕着高新技术、旅游文化、先进制造以及农业科技等重点领域, 西安实施了一批重大项目, 培育了一批科技型企业,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成果显著。但是, 西安现代服务业的总体发展水平不高, 产业集群的发育程度较低, 现代服务业体系尚待完善。
二、西安现代服务业承接产业转移现状
1、服务业产业转移。
作为发生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之间的经济现象, 产业转移是优化地区生产力空间分布, 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的有效途径。服务业产业转移是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显著特征, 其方式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产业转移是指向欠发达、低成本地区转移部分服务;广义的产业转移除了上述内容之外, 还包括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及市场需求增加造成的投资的注入。近年来,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 技术创新周期的缩短, 发达国家由最初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 开始向转移资本技术双密集型产业转变, 同时, 由于地区间发展水平差异的加剧, 我国东部的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进程加快, 使得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迎来了承接全球和东部地区服务业产业转移的机遇。在“十一五规划”中, 曾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有序承接国际现代服务业转移。从具体转移行业来看, 目前我国房地产、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批发和零售业等服务业吸收了较多的外资, 类似于金融业、商业、电信等服务业也逐渐成为近年来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热点。
2、西安现代服务业承接产业转移现状。
传统产业采取梯度方式, 主要着眼于劳动力优势与区位优势;而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型产业转移以跨越方式, 更注重承接地的技术、人才、研发能力等综合优势与信息基础设施、体制条件等, 这使得承接地机遇和挑战并存[2]。在西安现代服务业发展过程中产业转移既给西安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机遇, 也提出了挑战。近年来, 一大批全球知名公司如沃尔玛、麦德龙、家乐福等零售企业以及富士通、飞利浦、赛贝斯、华为公司等综合服务企业相继落户西安, 涉及金融、保险、电子信息、科研与技术服务、商业、教育、旅游、文化等多个行业。以服务外包为例发达国家除了将软件开发、技术支持、物流等非核心业务发包给西安专业服务提供者, 同时在西安设立研发及管理服务机构, 以抢占市场。随着全球服务外包的市场规模的扩大, 西安的服务外包行业发展迅速。2011年上半年, 西安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合同金额近2亿美元。如今, 在通信软件研发、金融软件研发等多个领域, 西安已经成为全国领先的技术服务基地。除此之外, 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西安先后引进了一批投资强度高、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重大项目, 如西安华南城项目, 一期总投资都超过60亿元, 建成后将成为中国西部经营规模最大、品类最多、功能最全的现代化综合商贸物流园, 成为西安现代服务业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排头兵。
虽然在承接现代服务业产业转移方面, 西安的优势突出发展势头良好, 但是, 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首先, 西安整体的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 生产性服务较为落后, 制约了西安承接现代服务业跨国转移。西安服务业仍以旅游、交通运输和社会服务为主, 专业化的中高端服务供应商较为缺乏, 整合利用资源能力差, 承接服务转移能力不足。其次, 服务业体制政策环境不完善, 行业管理水平不高, 法律法规不配套, 行业标准模糊, 部分行业准入条件较多或门槛较高。最后, 高层次人才缺乏有效配置, 企业运营成本过高。
三、西安现代服务业承接产业转移策略
西安已进入加快服务业发展和升级的重要机遇期, 积极产业承接转移将全面促进西安现代化进程, 面对中、西部其他地区争相承接的激烈竞争, 需要从多个方面构筑承接产业转移的平台, 有针对性地进行策略选择。
1、调整优化现代服务业产业布局。
根据西安市十二五规划对现代服务业的布局要求, 通过合理划定功能分区, 围绕各区域特色优势资源的产业配套能力, 全面优化现代服务业产业布局, 以各区域发展特色和优势为基点, 建立起优势互补, 错位发展的开放式产业格局。发挥资源整合、产业集聚和提升的功能, 推进现代服务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培育壮大有市场竞争力的主导产业, 着力引进上下游配套项目, 优化产业链。
2、推进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
作为第一批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城市, 西安的技术、研发及人才优势非常明显, 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 加大研发投入, 开发新技术、新产品, 将自主创新与二次创新有机结合, 通过模式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 政策创新、机制创新、人才培养创新等各种创新举措在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中获得最大化利益。现代服务业的技术进步与创新, 特别是其中的科技、研发、设计及营销, 是整个产业链技术进步与创新的源泉, 也是建设创新型城市至关重要的因素。
3、优化投资环境。
引进技术和承接现代服务业产业转移, 需做好招商引资工作, 吸引国内外资本向西安聚集。而影响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是投资环境。因此, 必须完善和提升西安经济发展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等硬环境是项目承载的基石。软环境包括的内容很多, 涉及文化、政策、法规、观念、管理、服务等多方面, 一个稳定、公平、文明、宽松的软环境是优化投资环境的核心内容。提升西安经济发展的软环境, 是一项复杂、长期的任务。
4、加大对外开放力度, 积极参与服务业全球化进程。
全球服务经济的快速发展, 服务业开放和自由化程度不断提高使得服务业不断打破时间、空间乃至文化、观念的隔离, 开始进入全球化发展阶段, 国际产业加速向中国转移, 沿海产业加快向中西部转移。西安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 进一步开放服务业, 消除体制障碍, 拓展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扩大要素优化配置的空间范围, 降低交易成本, 提高经济效率, 拓宽合作领域和提升合作层次, 扩大产业转移的广度和深度, 积极承接国际及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
5、培养和引进高素质人才。
加快承接现代服务业产业转移, 对人才培养和引进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拓宽教育培训领域。依托西安高校资源优势, 加快实施现代物流、商贸、会展、金融、软件和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人才工作重点计划。鼓励高校、行业协会、企业和个人以多种方式支持现代服务业人才发展。其次, 加快多层次、多功能的人才市场建设, 加大引进紧缺人才的力度, 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 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引进模式。
四、结语
凭借其良好的宏观经济态势和巨大的市场优势、较强的信息技术产业支撑及质优价廉的综合人力资源优势, 西安已经具备了进一步承接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产业转移的基本条件。西安应有针对性的进行策略选择, 加快载体建设, 优化服务环境, 强力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各项工作。
摘要:现代服务业的发达程度是衡量经济、社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通过承接全球及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 可以有效降低西安现代服务企业经营成本和交易成本, 从而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现代服务业水平的全面提升,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加快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产业转移,策略
参考文献
[1]邹积亮.产业转移理论及其发展趋向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7 (6) :23
承接策略 篇6
关键词:服务外包,承接策略,外包产业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 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程度不断提高, 国内的服务外包产业多元化程度不断提高, 从最早的信息技术服务外包 (ITO) 领域, 扩展到电子商务外包、金融后台服务等领域。服务外包的广度已经显示出不可逆转的势头, 在许多国家、许多行业迅速蔓延, 而享有世界代工厂称号的中国无疑是众矢之的。近些年中国经济飞速发展, 随着国内中西部城市的快速发展, 服务外包产业不断由沿海城市深入到内陆中西部城市, 从而也带动了中西部发展, 形成了良性循环。
在服务外包业发展研究中, 张文进对安徽省服务外包的现状、差异化发展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王晓政为安徽服务外包产业政策提出促进体系的重要意见。刘妍等人在创新能力演进的服务外包企业方面提出了内驱力因素和外推力因素的创新见解, 为促进服务外包企业创新能力演进提供了重要建议支持。尚庆堔在服务外包产业人才供给问题上作出深入研究, 对安徽省服务外包行业的迅速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和重要的借鉴意义[1,2,3,4]。
但是由于中部发展不像沿海城市先天条件优越, 基础设施、人才供给、政府政策等各方面因素复杂, 环境也在不断变化。笔者在考虑安徽省发展现状及趋势的情况下, 提出了承接策略, 为安徽省利用外包服务产业发展经济带动就业提供依据。
1 安徽省服务外包发展趋势特点
1.1 服务外包企业数量及带动从业人员数量趋势
随着安徽省经济的快速发展,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服务外包企业向本省转移数量不断增加。吸引了包括思科在内的等知名企业外包业驻入安徽省, 省内的外包企业也不断发展成为全国百强外包企业之一[5]。当前, 安徽省会合肥市已经成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点和外包基地城市, 同时马鞍山等已经列为省示范基地。安徽省已经建立了3个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园 (安徽服务外包产业园、合肥经开区、高新区) 和2个省级示范区[6]。截至2013年底, 安徽省根据统计显示约有320家企业, 从而带动就业岗位约6万个。同比新增企业约120家, 与就业岗位2.4万个相比, 同比增长了74%, 到2014年前两个季度, 安徽省百万美元以上外包企业达55家, 新增实绩企业34家。截止第二季度末, 安徽省服务外包企业数量已接近500家, 增长趋势见第5页图1、图2。
1.2 离岸业务增长迅速
欧洲、美国、日本、香港是国际服务外包最主要的发包市场。2014年1—9月, 我国在以上4个地区的离岸服务外包金额约为54亿美元、85亿美元、39亿美元、52亿美元, 合计为230美元, 约占服务外包执行总额的60%。
根据安徽省商务厅统计, 2014年前半年, 安徽外包企业实现约4.2亿美元的合同金额, 相比2013年增长约35%;全省业务扩展到约40个国家和地区。当前安徽省服务外包企业的人均产值很高, 最高部分人均年产值近5万美元, 信息技术产业人均产值约3万亿, 平均省内人均产值约2万亿元。这些快速增长不是没有原因的, 因为从总体看, 截止2014年9月, 我国的服务外包企业合同和执行金额就达到733.9亿美元和545.2亿美元, 同比分别增长26.3%和32%。同时, 我国在岸和离岸服务外包合同和执行金额分别是252亿美元、174亿美元和481亿美元、370亿美元, 当然都归因于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1.3 外包企业多元化发展
当前服务外包企业正在渐渐成为安徽省产业升级的一个新支点, 为本省经济就业各方面都作出了贡献。在省会城市已经形成动漫, 网络电子商务等重点鲜明的领域;同时其他城市相继不断发展, 芜湖在小巨人计划的带动下形成以网游、软件开发等产业集群, 尤其在网络游戏方面, 铜陵市逐渐显示出自己特色。蚌埠、马鞍山也相继出现一批服务外包领头企业, 并快速发展。相关企业有以软件信息技术研发起家的科大恒星和易商数码等;后台服务中心和呼叫中心的服务外包企业有易德人力资源、省外服公司;同时以技术研发和工业设计服务外包企业为主的有华文国际、时代漫游等。
2 安徽省外包服务业欠合理的现状
2.1 品牌优势不足
安徽合肥在国内服务外包城市优势比较中属于成本优势类, 从表1可知, 合肥在第四类城市, 虽然发展较快, 但是城市服务外包企业的质量、城市承包实施制度、服务外包企业的竞争力都相对弱, 总体上仍然是政策激励和引导阶段。随着开放程度的提高, 这种优势越发不明显, 最终是品牌竞争力量决定外包业务的水平。安徽省外包商在承接金融会计、高科技信息技术等方面研发投入较少。
2.2 高端人才缺乏
高端人才缺乏不止是安徽省存在, 截至2014年9月份, 我国从事外包服务的就业人员增加至54.9万人, 其中大专以上学历者38.1万人, 占到总服务外包企业人数的66%。在2014年前3个季度, 我国存在的外包企业有27 163家, 就业人员591万人, 其中大学 (含大专) 以上学历者394万人, 占从业人员总数的66.7%。但是安徽省大多从事外包服务人员多为大中专毕业生, 本科及其普通本科以上人才较少, 这也反应了安徽省的外包服务领域涉及高端技术信息产业的数量相对较少, 相比发达省份较弱。
2.3 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
随着外包企业数量增加和从业人数增加, 管理难度越来越大, 需要政府出台相应的规范制度, 才能让外包服务业合理发展带动当地经济, 增加就业, 并建立一个有效的外包服务业管理组织。目前, 安徽省还没有建立一个正式的服务外包行业管理组织协会, 只是由安徽服务外包网和合肥服务外包网以及商务部和工信部提供信息数据, 这也制约了外包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3 安徽省更好地承接外包产业的策略
1) 发挥区位政策优势, 吸纳服务业外资。随着技术和信息的不断增加, 外包企业为了不断改变商业模式, 降低成本, 安徽省身为中部崛起的带头城市之一, 毗邻长三角交通便利, 加之劳动力等要素成本相对沿海低很多, 所以吸引外包企业力量增加, 2014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将成立平台支撑实体———“国际研发服务外包交易促进中心” (以下简称“中心”) 。这就为本省增加了优势, 对促进合肥市服务外包产业树立品牌有深远意义。与国家研究机构合作合肥市服务外包产业起步平台更高, 利于合肥市服务外包企业快速占据国内外包尖端企业, 增加安徽省外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此外, 国际认证成为服务外包建立诚信的一个重要方式, 所以鼓励服务外包企业取得国际认证, 提升知名度, 为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做好充分准备。
2) 承接外包服务业, 关注储备人才。人才不仅是服务外包产业快速发展一个重要因素, 更是服务外包的第一资源。首先, 做好本省外包服务定位, 如安徽省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中心的定位是培养从事信息技术外包服务人才, 为满足市场对各样人才的需求, 应针对拓展配需机构业务范围, 培养更全面的专业人才。其次, 安徽省政府在教育科研方面对专门投入外包培训的资金计划始终是空白, 为此希望政府尽快弥补这方面不足, 设立专项资金, 机构为培养人才提供良好环境。最后, 吸引国内外高端人才落户安徽, 建设一个良好的环境, 尤其是技术设备、衣食住行方面都要合理给予帮助。
3) 建设公共服务平台, 为多点开花成为经济转型新支点。安徽省现有的服务外包公共平台是政府主导的服务外包网, 缺乏行业协会等组织的参与协助。行业协会在技术支撑方面, 可以综合配置高校、科研机构等针对产业及企业的实际问题开展创新型研究活动, 为产业提供科技动力支持, 在制定行业标准时, 要时时关注整个行业发展动态, 随时了解行业发展方向, 提供国际标准资质的认证和服务;同时在宣传力度上, 加大宣传安徽省对落户本省外包企业的优惠扶持政策, 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来投资。
总之, 从国际上看, 服务外包企业是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新产物, 安徽省应抓住机遇完善自身基础设施,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优惠政策, 大力扶持发展服务外包企业, 为承接国内外服务外包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
参考文献
[1]张文进.安徽省服务外包发展对策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 2013 (8) :26-29.
[2]王晓政.完善安徽服务外包产业政策促进体系的几点建议[J].中国集体经济, 2011 (22) :24-26.
[3]刘妍.基于创新能力演进的服务外包企业策略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17) :91-95.
[4]尚庆琛.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人才供给问题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 2013 (7) :1169-1221.
[5]张颖, 刘丽.促进安徽省服务外包业持续发展的若干思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3 (4) :59-61.
承接策略 篇7
面对当前浙江省逐步推进的产业转移, 安徽省不是在被动接受, 而是积极应对。目前有40多万浙江人在安徽从事商业活动, 投资总额逾1000亿元。目前流入安徽的省外资金中, 浙资位居榜首, 投资范围横跨农业开发、棉纺加工、皮革加工、电力电缆生产、建筑材料、房地产开发、国内外贸易等行业。浙商本着“跳出浙江, 发展浙江, 走进安徽, 发展安徽”的战略思想, 把浙江企业创造出来的成功经验和先进理念, 带进安徽, 融入安徽, 同时也加快了安徽经济建设的步伐。
2 如何进一步承接浙江产业转移
2.1 依据本省的区位优势, 积极推进与浙江的经济合作
安徽地处长三角的边缘地带, 双相承接珠三角与长三角的优势地位, 向东可出海, 向西通达内地, 又是纺织、能源、劳动力与人才大省。优越的区位条件使得安徽省成为长三角经济区产业向中西部推移的桥梁。区域之间通过优势互补、优势共享或优势叠加, 把分散的经济活动有机地组织起来, 把潜在的经济活力激发出来, 形成一种合作生产力, 使区域经济专业化能够得到长期健康发展。通过合作可以冲破要素区际流动的种种障碍, 促进要素向最优区位流动, 加强区际经济联系, 形成区内和区际复杂的经济网络, 提高区域经济的整体性和协调能力。
2.2 根据本省劳动力资源优势,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安徽省是我国人口大省, 全省外出人员中入浙比例占1/4左右。流动人口规模的扩大, 加速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促进了劳务经济的发展, 不仅为农民增收创造了重要条件, 而且也带来了大量的信息技术和观念的转变, 对缩小城乡差异, 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然而, 对一个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来说, 并非能取得最佳效果。所以, 安徽省应抓住浙江省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 凭借劳动力资源优势,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促进本省劳动力就业问题就地解决, 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安徽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3 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 促进产业集群转移模式健康发展
显著的特点是其带来的集聚效应。我国中西部地区长期受计划经济制约, 严重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招商引资难度很大, 很多地方由于缺少相关联的企业形成产业集群, 不能发挥集聚效应, 而导致一些移入的企业最终撤离。这就需要政府营造出良好的市场氛围, 形成能拉动经济的产业链, 从而凸显出产业集聚优势。产业集群转移模式因其转移的整体性和网络关系的复制性, 更能促进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但在转移的同时, 应注意转移产业的选择、移入产业集群与当地企业和文化的融合, 以及处理好产业移出地的产业升级工作。
2.4 配套足够产业条件
现代物流的发展使得任何产业都不能脱离其他产业而孤立地存在和发展, 只有那些能为发达地区已丧失优势的产业提供良好的协作配套条件的欠发达地区, 才最有可能承接发达地区转移的产业, 或者说最有可能对发达地区已丧失优势的产业形成竞争优势。如果这两方面没有大的改善, 也就是说欠发达地区虽然具有劳动力价格优势和土地价格优势, 这两个优势可以使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降低, 增强产品的比较价格优势, 但是如果劳动力价格和土地价格的降低不足以弥补由于欠发达地区运费高、信息不畅通、劳动生产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上升、规模经济下降、集聚优势下降所带来的成本的上升, 仍会降低产品的竞争优势, 阻碍产业的转移。
3 结语
基于以上分析, 我们不难看出, 安徽和浙江存在着明显的经济梯度差异, 也存在着天然的地缘联系, 目前浙江省的产业转移确实促进了安徽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可以预测, 今后浙江省与安徽省的经济合作会越来越密切, 发展机会越来越多, 安徽在中部地区崛起的作用会更为突出。
参考文献
[1]潘颖, 郭风瑞.主成分分析在我国区域经济梯度评价中的应用[J].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5 (3) .
[2]娄成林, 徐峰.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及我国产业转移实证分析[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07 (9) .
承接策略 篇8
因此, 本文的研究旨在建立一套评价产业承接能力的指标体系, 运用因子分析法, 对广东省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的12个城市的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进行定量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1 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产业承接能力统计分析
1.1 指标的选取
产业转移涉及移出方和承接方, 因此, 考察承接能力也必须从移出方和承接方两个角度进行考虑。就移出方而言, 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可能会考虑承接方是否有完善的基础设施, 交通是否便利, 是否有足够的市场潜力, 其经济发展速度和收入水平等条件能否支撑所承接的产业等等;就承接方而言则需要对可以承接的产业进行选择, 这就要求承接方要有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和人才知识储备, 在承接产业以后, 承接方则需要考虑自身是否有足够的劳动、资本和技术来支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 考虑到指标的简洁性和敏感性, 以及相关数据的可得性, 本文选取了如下16个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X1, 人均GDP (万元) X2, 职工平均工资 (万元) X3,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X4, 工业成本费用利用率X5, 农村剩余劳动力 (万人) X6, 信息化发展指数X7, 人均受教育年限X8, 公路密度 (公里/百平方公里) X9, 邮局密度 (所/百平方公里) X10, 城市化率%X11, 劳动生产率 (万元/人) X12, 单位GDP能耗 (吨标准煤/万元) X13, 恩格尔系数X14, 可持续发展指数X15, R&D占GDP的比例X16。
1.2 东西两翼、北部山区产业承接能力分析
1.2.1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以上16个指标的数据皆来自2011年的《广东统计年鉴》、《广东农村统计年鉴》和各市2011年的统计年鉴, 以及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公报。统计方法上, 本文运用SPSS和EXCEL对这些指标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和数据处理。
在因子分析的结果中, 前4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均大于1, 且它们的累计贡献率达到了81.348%, 因此提取4个主成分即可较大程度地反映以上16个指标的大部分信息。在旋转后因子载荷矩阵 (见表1) 中可以看到, 在F1因子上, 人均受教育年限X8, 公路密度 (公里/百平方公里) X9, 邮局密度 (所/百平方公里) X10, 城市化率%X11, 恩格尔系数X14这几项指标有较大载荷, 主要反映的是承接地的基础设施,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平, 可称之为产业吸引力因子;在F2因子上, 人均GDP (万元) X2, 职工平均工资 (万元) X3, 信息化发展指数X7, 单位GDP能耗 (吨标准煤/万元) X13, 这几项指标有较大载荷, 主要反映的是信息化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可称之为产业选择力因子;在F3因子上,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X4, 农村剩余劳动力 (万人) X6, 劳动生产率 (万元/人) X12这两项指标有较大载荷, 主要反映的是生产发展能力和劳动力发展水平, 可称之为产业支撑力因子;在F4因子上, 工业成本费用利用率X5, 可持续发展指数X15这两项指标有较大载荷, 主要反映的是技术水平和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 可称之为产业发展力因子。指标1和16在纳入较大载荷的主成分时, 对主成分的定义带来一定困难, 考虑到这个指标在4个公因子上的载荷都比较小, 因此在主成分定义和分析时, 已删去这两个指标。
根据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利用回归法, 可以计算出12个城市在各个主成分上的得分。各个城市产业承接能力的综合得分则可以各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四个因子总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为权重乘以各个因子得分, 再进行求和便可求得。即:
由此计算出12个城市的各因子得分、综合得分和排名, 并将结果列于表2。
1.2.2 各市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评价结果分析
第一个因子是产业吸引力因子, 它是产业承接能力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与承接地的基础设施水平、市场潜力等因素密切相关。在这个因子的得分上, 排名靠前五位的分别是汕头、湛江、潮州、揭阳和茂名, 除了汕尾排名靠后以外, 粤东的其他三个城市都名列前五。这主要是因为广东实施双转移政策以来, 粤东地区采取了跨越式的发展模式, 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优化发展环境、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这也恰恰是产业吸引力评价的主要方面, 所以粤东地区的3个城市在这项指标上能够名列前茅。
第二个是产业选择力因子, 产业选择力是指承接地政府在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基础上对产业转移项目进行认识、判断、筛选的能力。在产业选择力的得分上, 欠发达地区中经济综合实力排名靠前的茂名、湛江、清远、汕头、韶关仍然排在前列, 这些城市以较强的经济实力, 带动了科学技术研究和信息系统开发, 也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 这些优势使得它们能够在选择承接产业方面有更强的实力。
第三个因子是产业支撑力因子, 产业支撑力是产业转移承接力建设的关键内容。较强的支撑力既是承接产业转移的客观要求, 又是转移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前提。在该项因子上, 湛江、汕尾、茂名、河源和清远都有较高的得分, 说明这些地区在劳动力供给, 生产效率水平、基础服务设施等方面都有较好的基础, 特别是经济较为落后的汕尾, 在经历了2009年的“砍尾”发展以后, 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 也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因此在产业转移上也有较强的支撑力。
第四个产业发展力因子是指产业承接地使转移进来的产业规模不断扩张、优势地位不断递进, 进而推动产业结构不断高度化和合理化, 从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产业发展力因子上有较高得分的是茂名、云浮、梅州、阳江以及河源, 这些地区有较强的后续发展能力, 承接产业转移以后可以利用其拥有的各方面的优势, 包括成本要素优势、生态环境优势以及技术发展优势等, 对所承接的产业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 实现原有产业与承接产业的融合, 促进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在综合得分上, 城市竞争力排名靠前的几个城市也仍然是位居榜首, 包括汕头、茂名、湛江和清远,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 经济竞争力强劲的城市在产业承接上也仍然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但是经济竞争力与承接能力始终是两个不同的衡量指标, 像梅州、潮州这些经济发展稍微落后的城市在承接能力上也能够有相对较高的得分, 反映出了这些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以后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较强的发展后劲。
2 结语
从实证统计的数据上来看, 各个城市在产业承接各项能力及综合能力上都各有优势和缺点, 在承接产业转移时, 各个城市只有根据各项能力的高低, 有的放矢的进行提升和改进, 才能整体提升产业转移承接能力。
(1) 提升产业承接能力必须均衡发展产业吸引力、选择力、支撑力以及发展力, 这就要求加强产业体系的建设, 一方面发挥比较优势, 大力培育当地特色主导产业, 增强产业转移吸引力;另一方面在接纳转移产业的基础上, 大力发展相关支持性产业, 增强产业配套能力, 并充分完善促进机制和保障机制, 扩大产业规模, 提升产业结构, 增强产业发展力。
(2) 要做好基础设施体系的建设, 基础设施体现了承接地的投资硬环境, 它是增强产业吸引力、支撑力和发展力的基础, 也是承接能力建设的首要任务。加强基础设施体系的建设, 一要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二要搞好产业转移园区、开发区的建设, 为投资者提供坚实的发展平台;三要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
(3) 要加强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产业转移到承接地以后, 承接地只有对转移进来的产业、技术进行创新、研究才能不断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 更好地推动当地产业、经济的发展。具体做法是, 增加科研投入, 鼓励地区和企业不断提升自我创新能力, 对转移进来的产业在引进、消化和吸收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新。
摘要:在广东双转移政策实施下, 珠三角地区向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进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 作为承接地的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的各个城市来说, 只有不断提升自我的产业承接能力才能更好地发挥产业转移带来的正向效应。本文的研究旨在建立一套指标体系, 运用因子分析法, 对广东省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的12个市的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进行定量分析, 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转移,承接能力,因子分析
参考文献
[1]苏华, 胡田田, 黄麟堡.中国各区域产业承接能力的评价[J].统计与决策, 2011 (5) .
[2]汪一洋.广东双转移战略——广东经济转型之路[M].广东:广东省经济出版社, 2010.
[3]展宝卫等.产业转移承接力建设概论[M].山东:泰山出版社, 2006.
[4]马涛, 李东, 杨建华, 翟相如.地区分工差距的度量: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评价的视角[J].管理世界 (月刊) , 2009 (9) .
[5]张冬梅.西部地区产业承接能力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 2008 (10) .
[6]惠调艳, 胡新, 马莉.陕西软件的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 2010 (4) .
承接策略 篇9
一、赤峰市承接产业转移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 赤峰市把承接产业转移作为推动科学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 积极调整承接思路, 加强承接能力建设, 承接产业转移实现了突破性进展。2006-2010年, 全市累计引进区外 (国内) 资金1180.1亿元, 年均增长26.56%, 是“十五”时期的1.1倍。其中, 从京津冀地区引进资金570亿元, 占引资总量的48.3%;从东北地区引进资金317亿元, 占引资总量的26.7%。产业转移为赤峰市经济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 进一步优化了产业结构, 延伸了产业链, 带动了就业, 增强了工业经济发展的后劲。
(一) 促进农牧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
通过引联重组、提档升级, 使全市农牧业产业化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一是通过引进江苏雨润集团2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宏发百万头 (只) 肉牛肉羊屠宰及深加工、凌志公司马铃薯加工、草原华宇蔬菜加工、万德脱水蔬菜加工等一大批项目, 使全市农畜产品加工业得到较快发展, 加工转化增值能力进一步提升。2010年, 全市主导产业原料基地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5%, 比“十五”期末提高6个百分点。二是产业转移使全市农牧业产业集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基地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2010年, 全市已建成100亩以上设施蔬菜小区1470处, 千亩以上设施蔬菜小区245处;肉羊存栏万只以上的村嘎查247个;肉牛存栏千头以上的村嘎查194个;高标准奶牛养殖小区达到123处。三是带动了农牧户参与产业化经营, 促进了农牧民增收。目前, 全市通过产业化带动农牧户已达到64多万户, 比“十五”期末增加16万户;2010年全市农牧民人均来源于产业化经营的纯收入达到3200多元, 比2005年增加1700多元, 增长了1倍多。
(二) 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赤峰市承接产业转移引进的项目中, 既有资源深加工、劳动密集型的服装加工类项目, 也有技术密集型的精密仪器加工、装备制造项目, 这些项目实现了承接产业转移与优势产业的有效衔接, 同时也促进了全市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如喀旗引入总投资2亿元的亚鼎铜业铜材深加工项目, 右旗引入总投资59.2亿元的中电投煤制甲醇项目, 林西县引入总投资2亿元的东北特钢钼制品深加工项目, 使全市资源型产业得到进一步延伸。松山区引入总投资8亿元的国电联合动力风电设备制造基地项目, 阿旗引进总投资7.2亿元的中国大唐、华锐风电、山东中凯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项目, 以及翁旗引进的鸿宇精密机械加工等项目, 使全市机械制造加工业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三) 带动了就业
通过承接产业转移, 一大批服装加工、机械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企业落户赤峰, 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使一大批农民工返乡就业。如红山经济开发区, 入园企业达95家, 已安排就业2万多人。翁牛特旗的玉龙、梧桐花等工业园区, 目前投产企业已安排就业2000人, 如果园区项目全部投产, 安排就业人员将达到1万人以上。
二、赤峰市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 赤峰市各级党委、政府把承接产业转移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主要领导亲自抓, 探索出卓有成效的承接产业转移新途径。
(一) 统一思想, 充分发动
近年来, 赤峰市各级党委、政府一直探索加快工业发展的新途径, 面对发达地区迫切寻找产业转移的新形势, 对全市产业布局和产业发展重点进行了重新审视和分析, 对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项目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研究, 分析产业转移动向, 找准产业调整走向, 把握产业转移重点。几年来, 全市上下统一思想, 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 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也实现了较大的突破。
(二) 注重园区建设, 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强势载体
没有一个好的承接载体, 再好的区位也无法承接产业转移。近年来, 针对新一轮产业转移的趋势及特点, 赤峰市积极探索园区建设新模式, 全力主攻园区建设, 提高园区承载能力。一是积极推进“一区多园”、“园中园”建设进程。按照“工业向基地集中、企业向园区集中”的总体要求, 全市12个旗县区规划建设了10个工业开发区、工业园区, 并分设了近30个工业集中区或专业化园区。二是加快专业化、特色化园区建设。根据各地区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 确定各园区产业发展方向及承接重点。目前, 克旗煤化工园区、大板煤电化园区、锦山铜产业园区、翁旗玉龙机械制造园区、喀旗和美建材园区、宁城塞飞亚和红山文钟食品加工园等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的园区已经形成, 专业化、链条化、配套化、集群化发展的势头逐步显现。三是全力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按照“统一规划设计、分步实施”的方式, 各旗县区加快完善工业园区供电、供水、供气、污水处理、道路、环保、通信、物流、消防等基础设施, 积极完善工业园区出入通道建设, 加大配套设施的投入。通过上述措施, 全市已有自治区级工业园区4个, 市级工业园区8个, 自治区级循环经济园区2个, 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1个, 这些园区为赤峰市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重要支撑。
(三) 围绕产业转移需求, 制定了具有吸引力的优惠政策
在全面落实国家、自治区相关政策的基础上, 制定出台了《赤峰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赤峰市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实施方案的通知》 (赤政字[2010]149号) , 明确了财税、金融、土地、环保、工商、人才等方面的政策保障措施。在财税支持方面, 对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05年本) 》中鼓励类的项目, 其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总收入70%以上的内资企业, 经税务机关认定, 在2010年底前, 减按15%征收企业所得税。符合国家最新颁布的高新技术企业标准, 经省级以上管理机构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 所得税减按15%征收。在金融支持方面, 市本级及各旗县区设立和壮大融资性担保公司, 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风险补偿资金, 为转移企业融资提供担保服务。驻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健全承接企业贷款的“六项机制”, 简化授信程序, 缩短审批时间。在土地保障方面, 鼓励转移企业进入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 其所需工业用地采取出让方式供应, 按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收取土地出让金。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转移项目, 土地出让收益由市及各旗县区财政视转移企业投资强度和预期收益以不低于50%的比例作为项目支持资金用于支持企业发展。在环保方面, 环境总量指标优先支持产业转移项目。环评审批上优先受理产业转移项目。在工商方面, 对转移企业注册登记, 依法可以简化的程序一律简化, 符合当场登记条件的当场登记。在人才方面, 鼓励产业转移企业引进和聘请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 着力解决外来人才住房、子女教育和社会保障问题。大力发展职业技能教育, 鼓励产业转移企业与学校开展技能人才合作培训。此外, 各旗县结合本地实际, 也出台了各项优惠政策。翁牛特旗制定了扶持工业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工业园区企业入驻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奖励办法等规范性文件, 从制度上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四) 增强服务意识, 着力改善投资环境
投资环境的优劣, 不仅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潜力, 也决定了其是否具备吸引外来资金、技术和人才, 促进资源集聚的能力。近年来, 赤峰市突出了服务比招商更重要的理念, 着力改善投资环境, 靠服务留住项目。一是建立项目审批“绿色通道”。针对项目审批手续繁琐的问题, 建立了一整套吸引客商投资的服务体系。如翁牛特旗集中清理34项行政审批事项, 建立了“一个窗口受理、一个部门代办、一次费用收取、一周内办结”等服务制度。二是积极解决企业建设发展中的困难。在贷款融资方面, 组建了小额贷款公司, 建立园区投资公司, 尽最大努力为企业协调解决贷款问题。在企业用工方面, 积极引导城乡富余劳动力到园区企业就业。同时, 引导市内学校立足服务产业发展, 调整办学思路, 推进校企合作。
(五) 加强区域合作, 积极搭建承接产业转移平台
近年来, 赤峰市积极改变传统的分散招商模式, 按照“突出重点区域、突出重点产业、突出园区特色”的招商原则, 不断创新招商方式。一是加强与东三省、京津冀等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多次组织各旗县区招商部门赴上述地区学习考察, 并先后与大连、唐山、天津等地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对接, 就工作机制互访、友好区域合作等事宜达成了共识。二是组织重点项目推介会。先后在沈阳、大连、唐山、天津等市组织召开了大型赤峰投资合作对接洽谈暨重点项目推介会, 吸引客商来赤峰考察、投资。三是组织各旗县区招商部门负责人参加西洽会、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与民间资本合作暨产业聚集区招商选资对接项目洽谈会、东北四省区合作行政首长联席会议等多个区外大型招商活动。通过组织和参加大型推介活动, 打造了赤峰的良好形象, 促进了区域间的合作, 推动了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的发展。
三、几点体会及建议
通过调研我们感到, 赤峰市承接产业转移之所以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 关键在于领导重视, 高层推动。同时, 围绕产业转移需求, 着力在投资环境、服务水平、承接载体等方面加强建设, 提升总体竞争力。据判断, 新一轮国内产业转移黄金周期预计只有3-5年, 我区如何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 总结赤峰的主要做法, 下一步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应重点加强如下方面能力建设。
(一) 更新观念, 强化服务
能否承接好本轮产业转移, 产业是否向我区转移, 关键是能否满足转移产业所需的条件。现在各地招商引资拼优惠政策的空间已经不大, 主要应在改善软环境特别是服务环境方面下大功夫。因此, 我区加快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 关键是要把投资环境作为“生命线”来抓。通过持续深入开展“打基础、创环境”工作, 创新服务机制, 转变政府职能, 提高办事效能, 从严约束和规范部门行为, 严厉打击破坏项目建设施工环境行为, 给客商更多的安全感、亲切感、自由感, 打造亲商、扶商、富商的“金字招牌”。
(二) 创新体制机制, 破解发展瓶颈
一是创新政策优势。争取把我区纳入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大规模上享受国家的宏观政策支持, 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培育更多的有利因素。二是创新投融资体制。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 构建专业投融资平台, 开辟信贷支持“绿色通道”, 拓展投融资渠道, 推动符合条件的投融资公司扩大股权和债券融资规模。加强银企沟通, 积极推介重点项目, 争取更多的信贷支持。三是创新土地开发管理机制。开展土地综合整治, 充分盘活土地存量, 用好现有闲置土地, 用好荒废土地, 解决好用地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土地储备计划, 建立土地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
(三) 加强工业园区建设, 提升承接能力
在赤峰市调研最大的感受就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开发区 (工业园区) 建设。如我们考察的翁牛特旗玉龙工业园区、红山工业园区等都是如此。当前, 我区工业园区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 但还存在着布局不合理、功能定位不清晰、产业特色不明显、总体功能不强等问题, 作为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 必须加快建设和完善相关配套设施, 大力推进以道路、水、电、汽、通信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公共配套服务。进一步完善工业园区管理机制, 构建统一、高效、便捷的管理新体制。
(四) 完善引资方式, 提高承接针对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