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承接平台(共10篇)
产业承接平台 篇1
摘要:文章对昆山市产业平台进行了分类, 并分析了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产业平台建设的影响因素, 平台供应的类型、结构、功能、运作模式、空间布局等方面的特征, 试图从中找到产业承接平台演进的基本规律。
关键词:昆山市,产业承接平台,演进路径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加深、专业化分工日益明显, 我国产业转型和升级任务日益紧迫, 产业平台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作用的更加明显, 但是相关的专业辞典和文献均没有专门的定义和论述, 人们对它的理解和运用都是源于对平台概念的延伸运用和直观借鉴。
按照产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业务功能, 并考虑产业链, 本文将产业平台分为科技信息平台、公共技术平台、孵化器平台、产品生产平台、综合服务平台五大类。以推动产业基础研究和开发创新源动力为目的、以科学数据资源和科技基础条件共享为内容的科技信息平台, 是产业平台建设的基础动力源;以解决产业发展共性技术问题和提供专业技术服务为目的、以公共技术研发和公共技术服务为内容的公共技术平台;以培育科技创新企业和科技成果的转化为目的、以为科技企业初创阶段提供扶持为内容的孵化器平台;以产品生产为目的, 以主导产品的生产加工和产品配套为内容的产品生产平台, 以提供产业发展专项服务为目的, 为投融资服务、销售、物流、企业管理、人才培训等为内容的综合服务平台。
昆山市产业承接平台的演进路径是与昆山市产业发展同步进行且密切相关的。昆山市产业发展历程, 大致可以分为农转工、内转外、散转聚、低转高四个阶段, 产业平台建设经过了初始阶段、起飞阶段、向成熟推进阶段、优化完善阶段四个发展阶段, 根据每个阶段影响要素明显变化而引起的产业平台变化, 具体可以划分出产业平台演进阶段的具体时间节点。在此过程中, 产业平台经历了由无到有, 由弱到强, 由散到聚, 由缺失到完善的演进过程。
二、昆山市产业承接平台演进路径分析
(一) “农转工”VS产业承接平台原始阶段 (20世纪80年代-1992年)
1.“农转工”———主动承接上海辐射, 发展横向经济联合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 昆山县委、县政府就提出了“东依上海、西托‘三线’、内联乡镇、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发展横向经济联合的思路。
这一阶段的产业平台建设主要是产业生产平台, 为承接的企业搭建具有良好基础设施的生产平台, 建设了国内第一家的县级自费开发区———昆山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1985年) , 当时的县委、县政府统筹规划, 在县区东侧自费创办了第一个工业新区, 这便是今天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雏形。创业之初, 县委、县政府在当时资金有限、经验不足的条件下, 适时制定了“富规划, 穷开发”, “三先三后”的方针和“依托老城, 开发新城”的策略, 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 在昆山这片热土上开辟出3.75平方公里的开发区, 很快达到通车、通电、通信、通给水、通排水的“五通”要求, 并迎来了首批落户企业, 从而开创了昆山建设史上的新纪元。
此阶段, 政策制度创新和市场机制运作, 在昆山市经济起步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通过“偷偷”模仿“国批”级开发区开放的优惠政策;以土地批租换得土地开发区启动经费;在上海设立办事处, 派人常住上海, 及时引资;从上海请来的专家、师傅, 此举带动了昆山人力资源再开发。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 通过横向经济联合, 昆山很快搭上了上海这辆经济快车, 当时上海城市工业开始向外释放能量, 正在寻找出路, 内地“三线”军工企业实行“军转民”生产, 也在寻找向沿海地区发展。基于这种背景, 昆山主动到上海寻找联营伙伴。通过引进一个, 带来一批, 昆山开发区很快就成为上海产品的扩散地和“三线”军工企业的聚集点。
2. 产业承接平台初始阶段———政府引导, 搭建产品生产平台
在产业平台发展初始阶段, 昆山市采取的发展模式是政府主导模式, 产业平台建设方面主要表现:一是政府积极搭建产品生产平台, 以昆山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为载体, 主导开发区规划、建设、运行、管理整个过程;二是政府提供产业平台发展的政策和制度支持, 在政策和制度方面, 敢于创新, “偷偷”模仿执行沿海“国批”级开发区开放的优惠政策, 运用到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上;三是政府主导构建投融资平台雏形, 以土地资源换取资金, 采取批租2万亩土地换得2亿元资金作为开发区启动经费;四是政府主导搭建人才平台, 高价从上海聘请、引进专家、技术人才, 成为昆山人才资源平台建设的先驱;五是政府主导建立企业管理平台, 在上海设立办事处, 派人常住上海, 及时引资, 为企业进入技术项目。
机制创新主要体现在政府机制、制度创新机制和管理创新机制方面。昆山在改革开放的初期, 就提出了“富规划, 穷开发”, 为以后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打下良好基础;昆山及时把握产业周期规律, 利用上海工业向外辐射和内地“三线”军工企业实行“军转民”生产历史机遇, 主动出击, 建设开发区, 搭建相应的产品生产平台;重视人才的作用, 为引入高层次人才搭建平台;技术项目的引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 提升了区域竞争力。
从行业结构上, 在产业承接平台发展初始阶段, 产业主要以纺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造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业等为主, 主要行业都是有劳动力密集型行业。
(二) “内转外”VS产业承接平台起飞前阶段 (1992-2000年)
1.“内转外”———引进外资, 走资本和技术密集型道路
在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办初期, 通过外引内联, 引进万平集团、彩虹集团等一大批电子元器件生产企业, 电子产业发展有了良好的开端。从1992-2000年, 规模型零部件企业, 特别是台资企业大量涌入, 如沪士、耀宁、阿尔卡特等使昆山完成了零部件企业聚集阶段。在此过程, 引入外资为产业平台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进入开发区的企业的数量有了明显的增长, 开始以外资企业占主导地位。这一时期在昆山投资的企业不仅有来自于香港、台湾、日本, 而日欧美企业也开始了在昆山的投资, 其中, 尤以台湾和欧美的企业十分突出。
大量外资注入, 为产业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以外资为主导的电子信息产业组装、加工为切入点, 从产品生产平台做起, 走资本和技术密集型道路。
政府积极搭建招商引资平台, 在招商策略上, 开始由招商引资变为招商选资, 不仅看重科技含量、投资强度, 更看重产出效益、生态效益;大量廉价劳动力需求急速增加, 人力资源平台初具规模化, 但人才资源平台的功能和结构处于较低水平;政府出台有关引入外资企业优惠政策, 营造制度氛围;政府继续支持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的基础建设, 为新入驻的企业, 搭建产品生产平台。
2. 产业承接平台起飞前阶段———承接IT产业, 创建企业孵化器平台
受到电子信息产业生产周期的影响, 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IT产业生产制造加工环节, 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昆山抓住此次历史机遇, 吸引外资企业入驻, 快速提升了产业升级步伐。此阶段, 大量的土地被建设用地占去, 产业及产业平台发展处于大分散、小聚集的状态。对人才的需求更多趋向于廉价的劳动力, 企业对高技术人才需求不高。外资企业多为组装、加工制造, 各项技术服务等需求主要依赖母公司和功能较齐全的上海等大城市, 对本地的依赖较少, 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较弱。
企业孵化器平台开始并快速发展。全国首家在县级市设立的留学生创业园———中国昆山留学生创业园 (1998) 为代表的企业发展空间载体。
由于这一时期多是电子元器件的加工与生产, 以OEM为主, 属于两头在外, 因此, 开发区的建设为满足电子信息企业发展的需要, 多以提供大空间的产品加工区间为主, 研发和销售机构多集中在国外和国内的长三角、珠三角的中心城市, 如上海、深圳等;由于当地有着较好的经济基础, 加之政策的指引, 吸引了很多留学生回国创业以及一些中小电子信息企业的孵化, 因为留学生创业园的设立也迎合了这一需求。
留学生创业园等孵化器平台建设, 是政府主导发展模式, 为孵化企业提供资金、设备、场地、网络、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增加, 人力资源平台的功能得到扩充和提升, 具备了人才培训等业务。而中小企业发展的投融资平台发展缓慢, 还未形成, 主要靠政府作用。
(三) “散转聚”VS产业承接平台起飞阶段 (2000-2005年)
1.“散转聚”———土地资源“倒逼”, 促使IT产业链整合
由于受到产业周期的影响, 尤其是受IT产业周期影响, PC机产业利润逐渐减低, 为了能在国际竞争中生存和发展起来, 需要通过产业集聚效应来减低生产、交易成本, 另外昆山土地资源开始紧缺, 过去粗放式的土地利用模式已经不适应发展的需要, 必须走土地集约发展模式。昆山市通过建设昆山出口加工区, 促使电子零部件企业的高度聚集, 整合产品生产平台, 逐步改变了过去产业“大分散、小集聚”的空间形态, 形成了整机生产所需的最低生产交易成本环境。2000年10月, 由昆山开发区在国内首创的出口加工区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准封关运作, 为大型电子类企业的“大进大出、快进快出”创造了良好的生产运营环境, 出口加工区的最大优势在于通关的便利迅捷, 昆山出口加工区封关运作后, 实行了“一次申报、一次审单、一次查验”的通关模式。台湾六家笔记本计算机生产厂商及一批数码相机、手机生产厂相继落户出口加工区, 产能产量大幅增长。随着整机厂的大量融入, 也带动了相关电子元器件企业积极跟进。
2. 产业承接平台起飞阶段———产品生产平台增强, 产业公共技术平台创建
这一时期的产品生产平台建设特点, 是以昆山出口加工区 (2000年) 和周边工业园区配套为主要内容的产品生产平台。昆山市通过出口加工区的建设、体制创新等方面, 优化产品生产平台空间结构、完善功能, 在发展模式上, 坚持市场机制为主, 政府调控为辅, 但在产业平台总体设计上, 政府还是发挥着主导作用。出口加工区为昆山自费建设, 坚持产业布局和结构优化, 对企业有严格的要求, 不再是以往的大包大揽: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激烈, 接到订单后要求在很短期间内交货的企业;原材料、零部件品种繁多, 单耗核定复杂, 在区外运作加工贸易手册管理手续极为繁琐的企业;出口产品的龙头企业;产品总装在出口加工区, 配套在区外的企业。出口加工区的建设是和昆山此时电子信息产业已经发展到整机组装阶段相匹配的, 符合了产业周期发展的要求, 同时也带动了一大批大中小规模的配套企业集聚在出口加工区周边。
在产业发展规律、空间资源短缺、人力成本增加、技术创新滞后、外资技术扩散效应弱等因素的影响下, 昆山市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使产业链向两端发展, 实现由“昆山制造”向“昆山创造”发展的转变。昆山市产业集聚带动了产业公共技术平台的快速建设, 昆山市采用政府合作型发展模式针对产业集群共性技术问题, 吸引外界组织 (科研院所、国际组织、基金会等) 通过合同关系, 共同承担平台建设的责任和分享平台利益的形式, 构建昆山市公共技术平台建设, 众多的产业园区纷纷成立, 如2001年成立的中科 (周庄) 传感器产业基地、昆山软件园、花桥商务城等。同时, 各类综合服务平台在这一时期开始逐步显现, 如物流平台、销售平台、投融资平台等。
(四) “低转高”VS产业承接平台向成熟推进阶段 (2005年至今)
1.“低转高”———产业链转型升级, 新的经济增长点产生
昆山市根据产业发展规律, 及时调整产业结构, 促进产业链向由低端向高端发展, 产业平台也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演进。昆山电子信息产品 (如笔记本、数码相机、手机) 产量不断攀升, 成为世界电子信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拉长电子信息产业链, 有效降低企业生产、配套成本, 进一步提高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 2005年昆山市及时调整产业策略, 提出引进TFT-LCD核心技术项目, 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再次实现产业升级。以龙腾光电为标志, 昆山光电产业园进入全面急速时期, 吸引了一大批上下游配套厂商纷纷跟进。
2. 产业承接平台向成熟推进阶段———创新实力增强, 综合服务平台完善升级
这一时期的产业平台建设, 在产品生产平台、孵化器平台的技术含量上、技术创新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 公共技术平台和孵化器平台建设成效开始显现, 极大推动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在这一时期, 有清华科技园昆山分园 (2005) 、江苏省 (龙腾) 平板显示技术研究院 (2008) 、科技园以及众多的大学与当地政府合建的科技园、创业园区等等, 累计引进各类人才500多人, 创办科技型创新企业100多家, 涉及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密机械、新型材料等高科技产业, 对昆山电子信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由于研发机构的引进, 电子信息产业对市场的需求能够做出及时的反应, 同时龙头相应明显增加, 吸引一大批配套的企业入驻周边开发区。
人才资源平台在此期间得到快速发展, 无论是平台载体的数量、规模、形式, 还是平台层次、模式、功能等都得到很大提升, 逐渐走向成熟。随着产业的迅猛发展, 对人才的需求也日益明显, 首先是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起来。由台资企业主要投资兴建的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于2005年成立, 通过产学研合作模式, 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同时, 人才市场也顺应市场需求逐渐规范化, 昆山市人力资源市场于2007年11月正式落成, 是全国首家集人才、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三合一”市场, 市场按照“政府调控、市场运作”的模式, 全面实现有形市场和网络市场的统一、就业指导与就业服务的统一, 促进各类人力资源要素的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 每年都会举办“百所高校昆山行”人才交流会, 并加强了与各大学、科研所的交流合作, 还不断完善创新创业环境。
昆山物流平台的发展主要是靠市场机制的推动, 对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 但是还不能满足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需求。
昆山市企业对科技信息的需求旺盛, 昆山科技信息平台建设相对缓慢, 现有机制有待改进, 不能满足科学信息资源共享需求。政府还需根据产业发展需求, 加大对图书馆、实验室、设备仪器等方面的投入。
三、结束语
昆山市产业承接平台发展过程中, 受到外资、土地资源、技术创新、产业周期、人才资源、政府作用等要素影响, 每个时期影响要素的组合和作用程度不同, 使昆山市产业承接平台在时间上具有阶段性特征, 经历了原始阶段、起飞前阶段、起飞阶段, 目前正在向成熟阶段推进, 这个时间演进特征与昆山市产业发展阶段具有一定吻合性。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 由低级向高级, 从不完善到完善逐步递进的演进过程, 这得益于昆山市能够根据产业及产业平台发展需求, 不断调整发展策略和路径, 不断提升自我创新能力, 使产业链向两端发展, 促进产业平台及产业的升级转型。
参考文献
[1].施琴.基于人文视角的苏州产业竞争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10.
[2].杨世伟.昆山发展模式研究[D].复旦大学, 2006.
[3].马维.昆山市外商投资形成的IT产业集聚研究[D].上海大学, 2005.
[4].苏州工业园区国际科技园成为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等29则[J].江苏科技信息, 2001 (2) .
产业承接平台 篇2
1988年到2007年,全市与6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有16个国家和地区客商在**投资兴业。全市合同利用外资2.4 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7890.86万美元,批准建立外商投资企业124 家。今年1—3月,新批外资项目4个,合同利用外资2326万美元,实际到位外资106万美
元。
(一)我市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初见成效
一是对世界500强企业的吸引力明显增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四大产业和四大园区建设,吸引了美国杜邦公司、英荷壳牌集团公司、德国德固赛化工公司、日本三菱商事株式会社、美国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日本三菱商事、法国安盟保险公司、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等世界500强到**投资考察洽谈。天华公司引进美国杜邦生产1,4-丁二醇先进技术和我市天然气等优势资源相结合,成为中国首家受让杜邦公司该项技术的企业。英荷壳牌在完成对科氏沥青公司的收购后,成立了在中国西南地区惟一的全资子公司——壳牌(**)沥青有限公司,并通过增加企业投资总额和注册资本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加紧扩大了对相关石化下游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二是承接东部沿海外商投资企业到泸投资和引进外资有明显成效。近几年,随着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我市利用土地、劳动力等优势在开展产业承接和对接项目方面有所成效。如泸县相继引进了在广东、浙江等地的外企新杰飞、利茹、雅发制衣等公司转移到**,对辖区内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总部在山东的外企海普国际控股公司于2007年入驻酒业集中发展园区;总部在北京的印尼金光投资有限公司也投资叙永,设立林-浆-纸一体化项目。这些公司投资落户**,对提高**的对外开放度,对提升技术水平,改善**市的产业结构起了带动作用。通过转股和新引进的美国伊顿、德国rpc莱茵、美国赫克力士、特雷克斯、印尼金光、香港深国投、海普制造等跨国公司和东部沿海外商投资企业以资金、技术、市场到**投资或开展合作,这些公司在流体连接件、石油化工、过硫酸盐、纤维素、工程机械、浆纸业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三是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比重明显增大。引进外资对外贸出口的拉动明显。外资投资企业已经成为我市对外贸易的重要支柱力量。2007年,全市自营出口7315万元,其中,外资企业出口4314万美元,占全市自营出口的58.98%。赫克力士天普化工有限公司出口2733万美元,跃居**市规模出口企业首位,长江起重机出口893万美元,名列全市第二。
(二)我市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几点体会
一是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举措。多年来,我局利用国家商务部系统的信息平台和保障系统,通过搜集整理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产业关联度紧、上下游产业配套协作强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通过各种交易会、洽谈会和网上推介,加强与境内外行业企业的联系,及时交流信息,接待并促成世界500强公司和跨国企业来泸考察交流,投资合作,促进优势领域的合资合作,推动产业升级发展。
二是积极利用招商引资平台,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途径。通过组织参加国家商务部系统举办的历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四川—世界500强企业座谈会”、“欧盟中小企业项目孵化和对接会”等重大投资促进活动,获取了大量投资信息。
三是做好外商投资企业服务,是承接产业转移的后续保证。第一,充分利用国家商务部的各项资金鼓励政策,促进了外商投资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和扩大产品出口;其次,加强与企业联系,帮助企业排忧解难;第三,认真开展政策咨询服务,帮助企业及时调整完善经营思路和发展战略;第四,加强项目跟踪,促进项目落实;第五,切实加强全市涉外企业人员能力建设,全面提高涉外业务人员水平和素质;第六,在**市商务局网站增设外商投资主页,建立外商投资信息平台。
四是规范外商投资企业服务和管理,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办法。第一,牵头制定并出台了《**市外商投资企业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解决了政府部门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的问题,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投资环境;其次,完善外商投资企业联合年检工作机制,规范集中办公、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对外的工作机制,努力营造亲商、重商、安商与富商的工作环境。
根据全省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市商务工作实际,对下阶段的承接产业转移工作重点进行了专题研究。
二、下阶段工作重点
(一)理清思路,把握承接产业转移的方位
1、强化与跨国公司总部联系
借势“泛珠”,湖南承接产业转移 篇3
经济向南还是向北?
资料显示,湖南省是中南部地区比较重要的省份,人口多,土地广,资源丰富,经济基础好,最重要的优势反映在较好的区位优势,号称“沿海的腹地、内地的前沿”。在产业梯度转移的经济规律作用下,有人如此称赞:风水轮流转,而今到湖南。
刚刚主管湖南招商引资工作的副省长甘霖的对“风水”的理解是:不是靠中央的优惠政策,不是靠中央的投入多少,而是要面向市场。
甘霖认为,无论是东部大开放、西部大开发、东北大振兴还是中部大崛起,都需要有一个动力,概括起来就是三大动力:开放、改革、科技进步。
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的产业转移,中国日益成为并将继续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另外,东部沿海各省份完成或基本完成原始资本积累,产业梯度内移,面临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
原始资本积累完成的结果就是实现产业扩张,向内陆转移。湖南有较好的区位优势,既对应长江三角洲,又对应珠江三角洲,湖南决策层称之为“呼应两东、开放带动、科教先导,强工兴农”,就是呼应浦东和广东,扩大内外开放,引进内外资本,促进内外合作,人才是基础,科技是重要动力。
在启动“9+2”区域合作框架以来,湖南一直非常积极和主动。甘霖认为,如果工作做得好,“9+2”是一个互动双赢、互为受益的战略,而且湖南如果跟得上,应该是受益最多的。
目前,来自广东省及其周边地区的投资实际占湖南引进内资、省域合资的37%~45%;湖南也是珠江三角洲劳务输出的重要基地,有500多万人在珠江三角洲就业;同时,湖南也正在成为珠江三角洲休闲度假的后花园,现在来自珠江三角洲的周末自驾车游客非常多。
甘霖坦承,湖南在积极参与“9+2”区域合作的同时,也参与长江流域的经济融合。湖南与四川、重庆的联系比较密切,同时和浙江、江苏、江西、上海也不远。去年湖南在杭州举办湖南-浙江经济合作说明会,就带动了不少的浙江民营企业来湖南投资。
“候鸟经济”的选择
有关统计表明,近3年,湖南与粤港等泛珠区域各方共实施合作项目7500个,合同引资2910亿元,实际到位1070亿元,年均增长达50%以上,占全省实际到位内资的55%。
丰硕的合作成果,首先是“候鸟经济”的必然选择。与会商界人士阐述,市场经济就是“候鸟经济”,哪个地方成本最低、收益最高,资本就飞向哪里。而据投资对比,丰富的人力资源、自然资源,低于沿海发达地区30%的工业电价,每立方米比沿海发达地区至少低0.5元的水价,使湖南凸现综合营商成本的优势。
目前,湖南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已占80%以上,城市化水平已达到38.7%。各方面条件追赶沿海,99个各类开发区敞开大门承接,使得三湘大地很快被珠三角地区苦于成本上升、各类基础资源紧张的产业资本视为投资的天堂。
“现在的湖南,正如上世纪90年代的广东,商机遍地。而泛珠区域的产业梯度转移,也正如当年港澳企业向珠三角转移。”湖南省贸促会会长李沛对记者说,按湖南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湖南用最好的产业、最优的市场、最佳的资源,正在有效承接泛珠区域产业转移。
借势泛珠成赢家
3年来,湖南与泛珠各方开展丰富多样的合作,组织和参与“珠洽会”、“广交会”、“港洽周”、“红三角”经贸洽谈会……
每年泛珠合作“重头戏”均有上百亿投资收入囊中。
湖南省商务厅有关负责人谈到,湖南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竞争中成为赢家,主要得益于泛珠合作。泛珠合作框架协议签订后,有关各方共同编制对接规划,建立区域间联席会议和沟通协商机制,促进形成统一、开放的市场,让资源无障碍流动,搭好一流平台,助推产业转移大潮。
泛珠合作框架协议签订后,区内各省(区)政府相互之间的互访和经贸合作得到加强。2004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率广东党政代表团访湘。虽是“探路之旅”,但随访经贸代表团一举签下上百亿元合作项目。
在泛珠合作总体框架下,湖南与泛珠各方还签订40多个部门合作框架,各领域合作丰富多彩。在交通、能源、旅游、农业、科技、环保、海关等领域,湖南与泛珠各方互联互动渐入佳境。鲤鱼江电厂等一批能源项目在泛珠合作框架内引资成功,整体参与国家“西电东送”;四川盆地的天然气跋山涉水入湘;湘桂、湘黔等省际公路干道及武广客运专线全面开工建设……
平台搭起,泛珠资本对湖南市场倾注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前三届泛珠大会,湖南发布项目近万个,签订合作项目371个,引进资金386.3亿元。
引进来还是走出去?产业高地渐露头
此次泛珠大会上,湖南共筛选出820个承接产业转移项目。这些项目分别在矿产开采、农产品深加工、旅游开发等领域,依托优势资源深化合作;项目中的城市轻轨、高速机车、高速线材、无缝钢管以及铅锌延伸产品、硬质合金深加工等,依托优势产业深化合作,最具市场前景,也最有发展潜力。
“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湖南要找准有区域特色、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引进粤港等发达地区的技术、资金、人才,打造产业高地。”在会上,湖南省副省长甘霖称,“十一五”期间,湖南将突出三方面,承接产业转移,构筑产业高地。
一是突出重点产业。制造业仍是泛珠区域产业转移的主体,湖南地处沿海腹地,劳动力资源丰富,基础设施不断改进,产业配套能力逐步增强,在承接沿海制造业产业转移方面处于最有利的地位。未来几年,湖南将大力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发展和培育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钢铁冶炼、有色深加工、石油化工、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为支柱的主导产业。
二是突出重点地区,着力打造产业承接基地。湖南打造以长株潭为中心,以一个半小时通勤为半径,包括岳阳、常德、益阳、娄底、衡阳在内的“3+5”现代城市群。“3+5”既要大力发展与珠三角相补充、相对接的上下游产业,同时要充分发挥自身特色。长沙的高新技术、工程机械、电子技术产品居优;湘潭以钢铁、机电和建材为主;株洲的轨道交通设备制造、有色冶金和化工领先,三足鼎立各成优势。其余5个城市分别突出各自的产业特色,承接产业转移,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产业承接平台 篇4
因此, 本文的研究旨在建立一套评价产业承接能力的指标体系, 运用因子分析法, 对广东省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的12个城市的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进行定量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1 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产业承接能力统计分析
1.1 指标的选取
产业转移涉及移出方和承接方, 因此, 考察承接能力也必须从移出方和承接方两个角度进行考虑。就移出方而言, 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可能会考虑承接方是否有完善的基础设施, 交通是否便利, 是否有足够的市场潜力, 其经济发展速度和收入水平等条件能否支撑所承接的产业等等;就承接方而言则需要对可以承接的产业进行选择, 这就要求承接方要有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和人才知识储备, 在承接产业以后, 承接方则需要考虑自身是否有足够的劳动、资本和技术来支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 考虑到指标的简洁性和敏感性, 以及相关数据的可得性, 本文选取了如下16个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X1, 人均GDP (万元) X2, 职工平均工资 (万元) X3,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X4, 工业成本费用利用率X5, 农村剩余劳动力 (万人) X6, 信息化发展指数X7, 人均受教育年限X8, 公路密度 (公里/百平方公里) X9, 邮局密度 (所/百平方公里) X10, 城市化率%X11, 劳动生产率 (万元/人) X12, 单位GDP能耗 (吨标准煤/万元) X13, 恩格尔系数X14, 可持续发展指数X15, R&D占GDP的比例X16。
1.2 东西两翼、北部山区产业承接能力分析
1.2.1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以上16个指标的数据皆来自2011年的《广东统计年鉴》、《广东农村统计年鉴》和各市2011年的统计年鉴, 以及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公报。统计方法上, 本文运用SPSS和EXCEL对这些指标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和数据处理。
在因子分析的结果中, 前4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均大于1, 且它们的累计贡献率达到了81.348%, 因此提取4个主成分即可较大程度地反映以上16个指标的大部分信息。在旋转后因子载荷矩阵 (见表1) 中可以看到, 在F1因子上, 人均受教育年限X8, 公路密度 (公里/百平方公里) X9, 邮局密度 (所/百平方公里) X10, 城市化率%X11, 恩格尔系数X14这几项指标有较大载荷, 主要反映的是承接地的基础设施,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平, 可称之为产业吸引力因子;在F2因子上, 人均GDP (万元) X2, 职工平均工资 (万元) X3, 信息化发展指数X7, 单位GDP能耗 (吨标准煤/万元) X13, 这几项指标有较大载荷, 主要反映的是信息化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可称之为产业选择力因子;在F3因子上,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X4, 农村剩余劳动力 (万人) X6, 劳动生产率 (万元/人) X12这两项指标有较大载荷, 主要反映的是生产发展能力和劳动力发展水平, 可称之为产业支撑力因子;在F4因子上, 工业成本费用利用率X5, 可持续发展指数X15这两项指标有较大载荷, 主要反映的是技术水平和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 可称之为产业发展力因子。指标1和16在纳入较大载荷的主成分时, 对主成分的定义带来一定困难, 考虑到这个指标在4个公因子上的载荷都比较小, 因此在主成分定义和分析时, 已删去这两个指标。
根据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利用回归法, 可以计算出12个城市在各个主成分上的得分。各个城市产业承接能力的综合得分则可以各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四个因子总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为权重乘以各个因子得分, 再进行求和便可求得。即:
由此计算出12个城市的各因子得分、综合得分和排名, 并将结果列于表2。
1.2.2 各市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评价结果分析
第一个因子是产业吸引力因子, 它是产业承接能力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与承接地的基础设施水平、市场潜力等因素密切相关。在这个因子的得分上, 排名靠前五位的分别是汕头、湛江、潮州、揭阳和茂名, 除了汕尾排名靠后以外, 粤东的其他三个城市都名列前五。这主要是因为广东实施双转移政策以来, 粤东地区采取了跨越式的发展模式, 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优化发展环境、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这也恰恰是产业吸引力评价的主要方面, 所以粤东地区的3个城市在这项指标上能够名列前茅。
第二个是产业选择力因子, 产业选择力是指承接地政府在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基础上对产业转移项目进行认识、判断、筛选的能力。在产业选择力的得分上, 欠发达地区中经济综合实力排名靠前的茂名、湛江、清远、汕头、韶关仍然排在前列, 这些城市以较强的经济实力, 带动了科学技术研究和信息系统开发, 也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 这些优势使得它们能够在选择承接产业方面有更强的实力。
第三个因子是产业支撑力因子, 产业支撑力是产业转移承接力建设的关键内容。较强的支撑力既是承接产业转移的客观要求, 又是转移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前提。在该项因子上, 湛江、汕尾、茂名、河源和清远都有较高的得分, 说明这些地区在劳动力供给, 生产效率水平、基础服务设施等方面都有较好的基础, 特别是经济较为落后的汕尾, 在经历了2009年的“砍尾”发展以后, 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 也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因此在产业转移上也有较强的支撑力。
第四个产业发展力因子是指产业承接地使转移进来的产业规模不断扩张、优势地位不断递进, 进而推动产业结构不断高度化和合理化, 从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产业发展力因子上有较高得分的是茂名、云浮、梅州、阳江以及河源, 这些地区有较强的后续发展能力, 承接产业转移以后可以利用其拥有的各方面的优势, 包括成本要素优势、生态环境优势以及技术发展优势等, 对所承接的产业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 实现原有产业与承接产业的融合, 促进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在综合得分上, 城市竞争力排名靠前的几个城市也仍然是位居榜首, 包括汕头、茂名、湛江和清远,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 经济竞争力强劲的城市在产业承接上也仍然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但是经济竞争力与承接能力始终是两个不同的衡量指标, 像梅州、潮州这些经济发展稍微落后的城市在承接能力上也能够有相对较高的得分, 反映出了这些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以后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较强的发展后劲。
2 结语
从实证统计的数据上来看, 各个城市在产业承接各项能力及综合能力上都各有优势和缺点, 在承接产业转移时, 各个城市只有根据各项能力的高低, 有的放矢的进行提升和改进, 才能整体提升产业转移承接能力。
(1) 提升产业承接能力必须均衡发展产业吸引力、选择力、支撑力以及发展力, 这就要求加强产业体系的建设, 一方面发挥比较优势, 大力培育当地特色主导产业, 增强产业转移吸引力;另一方面在接纳转移产业的基础上, 大力发展相关支持性产业, 增强产业配套能力, 并充分完善促进机制和保障机制, 扩大产业规模, 提升产业结构, 增强产业发展力。
(2) 要做好基础设施体系的建设, 基础设施体现了承接地的投资硬环境, 它是增强产业吸引力、支撑力和发展力的基础, 也是承接能力建设的首要任务。加强基础设施体系的建设, 一要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二要搞好产业转移园区、开发区的建设, 为投资者提供坚实的发展平台;三要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
(3) 要加强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产业转移到承接地以后, 承接地只有对转移进来的产业、技术进行创新、研究才能不断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 更好地推动当地产业、经济的发展。具体做法是, 增加科研投入, 鼓励地区和企业不断提升自我创新能力, 对转移进来的产业在引进、消化和吸收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新。
摘要:在广东双转移政策实施下, 珠三角地区向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进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 作为承接地的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的各个城市来说, 只有不断提升自我的产业承接能力才能更好地发挥产业转移带来的正向效应。本文的研究旨在建立一套指标体系, 运用因子分析法, 对广东省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的12个市的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进行定量分析, 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转移,承接能力,因子分析
参考文献
[1]苏华, 胡田田, 黄麟堡.中国各区域产业承接能力的评价[J].统计与决策, 2011 (5) .
[2]汪一洋.广东双转移战略——广东经济转型之路[M].广东:广东省经济出版社, 2010.
[3]展宝卫等.产业转移承接力建设概论[M].山东:泰山出版社, 2006.
[4]马涛, 李东, 杨建华, 翟相如.地区分工差距的度量: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评价的视角[J].管理世界 (月刊) , 2009 (9) .
[5]张冬梅.西部地区产业承接能力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 2008 (10) .
[6]惠调艳, 胡新, 马莉.陕西软件的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 2010 (4) .
产业承接平台 篇5
编者按 根据自治区党委的部署和安排,为深入掌握区情,解决问题,推进工作,2007年,自治区党委各常委分别结合自身工作,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重点问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专题调研,形成了系列调研报告。这是自治区党委常委多年来的第一次集中专题调研,是自治区党委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具体行动。从今日起,广西日报将陆续刊发自治区各常委的调研报告。今天,首先刊发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的调研报告。
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大背景下,积极主动地承接产业转移,已成为后发展地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助推器。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总体趋势和内在规律,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有效的措施,主动参与区域合作,有效承接产业转移,在争夺产业转移项目落地权中抢占先机,实现我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准确把握产业转移的趋势和机遇
产业转移是指某个时期某个产业或者产业集群从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过程和现象。产业转移往往以投资形式出现,但本质上是现有生产能力在空间上的整体或部分转移。产业转移对承接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产业转移与世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地区差距密切相关。从历史上考察,迄今为止世界上完成过三次产业中心的转移:第一次是德国从英国手里接过了制造业中心的地位;第二次是美国形成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产业,取代了德国的合成化学时代;第三次发生在上个世纪的60年代,以机械电气为代表,包括电子工业在内,世界的制造业中心从美国转到日本。目前正在进行的第四次转移就是世界加工制造中心向中国转移,特别是世界电子信息产品的制造向中国转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利用率先开放和地域上的有利条件,抓住发达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承接和发展了大量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加工工业,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而且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近30年来,我国东部地区承接了三次大的产业转移。第一次是上个世纪80年代,香港的大部分轻纺、玩具、钟表、消费电子、小家电等轻工和传统加工业的转移;第二次是90年代初,主要是台湾以及日本、韩国的电子、通讯、计算机产业的低端加工和装配的大规模转移;第三次是从2002年开始直到现在还在进行中的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以制造中心、产品设计中心、研发中心、采购中心为代表的高端产业的转移。目前东部地区集中了全国80%左右的加工工业,以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为主导的国际产业形成了加速向东部地区转移的新态势。但随着东部地区经济高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已经成为必然要求,再加上近年来东部地区加工工业开始出现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供给趋紧、产业升级压力增大、企业商务成本不断提高、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腾笼换鸟”成为必然,东部地区加工工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从总体上看,东部产业转移呈现这样几个特点:一是产业转移规模越来越大。据测算,到2010年,仅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四省市需要转出的产业产值将达到14000亿元左右;二是转移的产业主要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转移的势头强劲;三是对资源能源依赖较强的上游产业转移趋势明显;四是来源地相对集中,大都来自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等地;五是与东部地区相邻且交通运输条件较好的中西部省区,在吸引产业转移方面明显占优。
东部产业转移的这些趋势和特点,对我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良好机遇。我区是后发展地区,处在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规模偏小,经济总量不大。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有利于尽快壮大我区工业,扩大经济总量,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近年来,我区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打下了一定基础。2004年以来,我区与东部地区企业签订合作项目6845个,占全区签订项目总数的72%;项目资金3838.85亿元,东部企业实际到位资金1444.94亿元,占全区到位资金总额的73.14%,项目实施率达89.8%。特别是通过“百企入桂”引进的国内一些知名龙头企业,对推动我区相关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时,我区承接产业转移工作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面临的困难还很多。一是一些地方和部门对当前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大趋势,对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的深层原因和转移方式等缺乏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因而对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工作力度不大。二是引进区外资金规模小,增长速度慢。引进企业和项目层次不高,龙头企业不多,尚未形成有规模的产业集聚。三是交通物流发展相对滞后。我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连接周边省市特别是通往广东的几条高速公路至今基本没有连通,全区现代物流业刚刚起步,难以满足转移企业对物流服务的需要,成为制约东部产业向我区大规模转移的瓶颈。四是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尤其是具有一技之长的产业工人比例偏低,高技能人才严重匮乏。2006年,全区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只占就业人口的3.0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62个百分点,其中高级技能人才比重为0.12%,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3。五是产业配套能力不强。我区产业集聚、企业集聚的态势正在形成过程中,尚未形成有规模的块状区和特色产业带,集聚效益不明显,通过市场作用形成的社会化分工协作格局还没有出现,中小企业整体素质不高,大多数产业产品零部件配套率低,很多核心零部件需从外地购进,不少园区项目之间协作关联度不高,生产性服务业跟不上,难以满足转移企业的配套要求。六是企业经营的综合环境有待优化。我区在服务企业发展的软环境上与先进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在法制环境、信用环境、政策环境等方面都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对进入企业和项目关卡较多,优惠政策难兑现,服务意识不强,效率低下,损害投资者利益的事件时有发生,工业用电价格和服务性收费价格偏高。这些问题,影响了我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当前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十分激烈。一些中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力度很大、成效很好,东部地区转移产业已经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东部地区各省市政府,努力推动本省市发达地区产业向本省市欠发达地区转移。东南亚一些国家也在利用价格低廉的劳动力和资源等优势,吸引日韩、港澳台以及我国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我国东部地区的一些产业已开始向一些东南亚国家转移。这些都对我们构成巨大的竞争压力。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产业转移机遇性很强,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黄金周期可能只有3至5年,国内产业转移也不会无限持续下去。根据有关方面分析,国内东部地区这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估计5年左右完成。还应当注意到,当前我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面临着一个有利机遇。今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了新一轮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实行加工出口贸易新政策。这一政策调整最大的特点是对东部和中西部加工贸易实行差别政策,目的是为了优化出口商品结构,配合国家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促进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随着这项调整政策的实施,我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政策优势更加明显,有利于吸引东部地区、区外企业向监管区内转移。因此,要树立抢抓机遇的强烈意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有效的措施,“引凤入巢”,引进产业,推动我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选准我区产业转移的承接点
产业转移具有明确的利益驱动机制。发达国家和地区转移传统产业主要是为了获取区位优势
和降低要素成本,转移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则以获取综合竞争优势为目的,更注重承接地投资软硬环境特别是信息、技术、设施、人才、研发配套能力和体制配套条件。目前我区承接产业转移在区位和成本方面较有优势,而在投资环境及研发配套能力、体制配套条件方面还有一定差距。为此,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要准确把握产业转移的规律和特点,充分发挥我区比较优势,认真分析研究东部等发达地区可能转移什么产业、我区需要承接什么产业,选准产业转移的承接点,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是利用综合成本优势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综合成本优势是承接产业转移最具竞争力的优势。目前东部产业转移主要是成本驱动型,转移的产业大都是一些需要大量用工、用地、用水、用电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比如纺织服装、建材化工、机械电子等。我区劳动力、土地、工业用水等基本生产要素供应充足、价格低廉,具有综合成本比较优势。从劳动力价格看,我区产业工人的月平均工资低于沿海发达地区。从土地价格看,我区工业用地比较便宜。这些都对东部产业转移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应当充分利用综合成本较低这一优势,大规模承接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构筑我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新优势。
二是利用区位优势承接市场在外产业转移。产业转移的结果就是产业的区域分工合作。东部地区的一些出口加工型企业,希望继续保持出口优势,一些传统加工业,急需开拓新的市场。为此,他们需要把产业转移到市场辐射面较广的地区,把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我区在多区域合作中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北部湾港口群将广西和世界市场融为一体。广西东面与产业转移地的粤港澳相连,运输相对便利,在承接东部产业梯度转移方面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西面毗邻西南地区,直接连接广阔的大西南市场;南面与越南接壤,直接连接东盟市场。同时我区还有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多区域合作平台。这些区位条件使我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处于极为有利的战略地位。我们要进一步创造和发挥区位优势,使我区不仅成为承接东部转移产业的重要基地,实现“近水楼台先得月”,而且成为我国东部转移产业立足广西、走向西南和东南亚的交流桥梁和合作平台。
三是利用产业优势承接配套产业转移。产业配套优势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条件。过去我区引进了一些企业,但由于区域产业配套能力弱,企业难以生存、成长、壮大。提高产业集中度,培育发展产业集群,不仅是投资者的需要,也是承接产业转移的必要条件,更是我区产业发展的方向。经过多年努力,我区已培育发展了制糖、有色金属、冶金、电力、汽车、机械、建材、食品、医药等一批优势产业,围绕这些产业发展配套产业,形成规模集聚效应,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各地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时,要坚持以我区优势产业为依托,紧紧围绕提升产业竞争力,形成产业配套,发展产业集群,促进我区工业向高水平、宽领域、纵深化方向发展。
四是利用资源优势承接精深加工产业转移并利用资源换取新产业到我区发展。我区矿产资源比较丰富,是全国10个重点有色金属产区之一,亚热带农林产品资源丰富多样。这几年,我区加大资源开发力度,大力发展资源加工工业,培育了一批资源加工龙头企业。但总体上看,我区资源加工工业多为初级加工,精深加工能力不足,资源优势没有很好地转化成经济优势。如氧化铝、电解铝等初级产品产值约占铝工业产值的75%,而铝材加工产值只占25%;制糖工业约77%的产值由初级产品白砂糖创造;我区蚕茧产量全国第一,但加工率不到40%。因此,各地要围绕优势资源开发,大力承接资源精深加工企业,发展下游产品,拉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做大做强我区资源加工型产业。同时,利用资源优势换取新产业到我区发展,如引进富士康集团除进行铝材深加工外,还带来了电子信息、环保节能、新型材料等产业。
五是注重引进和发挥龙头企业和大企业的带动作用。目前东部产业转移的一大特点是以龙头企业和大企业为核心,实行组团式或产业链整体转移。也就是龙头企业和大企业基于降低成本、贴近市场等方面的考虑,对一个产业的上、中、下游各个阶段的产品进行整个产业链的大规模转移,同时将研发、采购、销售、物流、售后服务等各个营运环节也转移过来。由于龙头企业和大企业社会化协作程度高,一家龙头企业和大企业投资往往会带动和引导一批相关行业的大量投资,形成“龙头”带“配套”,“配套”引“龙头”的良性发展格局。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要顺应“大项目-产业链-产业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方向,注重引进带动力强、关联度高的龙头企业和大企业,促进整个产业链的转移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形成大中小企业齐头并进、产业多元发展的格局。
六是要从随意性的招商布点向科学合理布局转变。我区承接产业转移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如有的地方“饥不择食”,来者不拒,“捡到篮里就是菜”,不管项目好与坏;项目布局比较分散,不利于产业集聚;有些属于国家政策淘汰落后的项目仍在上马,等等。针对这些问题,要采取有力措施,结合我区“一轴两廊”的“干”字形工业布局,科学合理布局产业转移项目。在接收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还要讲求质量,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的产业向我区转移,不能什么“鸟”都要,什么“菜”都捡,不能牺牲环境,破坏资源,只图一时发展,损害长远利益。要统筹考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既要积极承接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也要努力创造条件,建设承接现代服务业的基地。
三、把工业园区打造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
工业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发展工业园区,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共享基础设施、集中治理污染、集约利用土地。目前我区共有41个重点园区,其中包括3个国家级开发区。要首先以这些园区为基地,结合产业转移的实际需要,做好园区规划,科学合理布局,明确各类园区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园区。在着力建设好现有园区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地方要建设一批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专门园区,努力使工业园区成为承接产业转移、带动本地工业快速发展的基地和龙头。
一要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完善程度是项目能不能尽快落户的关键因素。要根据各类园区发展需要,大力推进以道路、水、电、气、通信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基础设施的先导效应,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要重点解决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问题,综合运用政策和市场的手段,充分利用行政资源,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投入机制,鼓励和吸引多种投资主体以多种方式参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有条件的园区,可以按市场运作方式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基础开发公司,实行综合开发,滚动增值,逐步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机制,推进园区上规模、上等级、上水平,提高园区对产业转移项目的吸纳和承载能力,为吸引产业大规模转移到我区创造条件。
二要创新园区管理体制和开发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工业园区管理机制,确保园区管理机构权责分明,服务到位。各园区管理机构要创新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园区配套服务体系,加快构建精简、统一、高效、便捷的园区管理新体制。对转移项目实行一个机构管理、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要积极借鉴和探索以企业为主体的园区开发机制,鼓励有实力的投资者参与园区建设,推行园区经营性项目的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同时,各地、各工业园区要积极与发达地区的各级政府、行业协会和大型企业集团加强联系与合作,吸引他们来我区设立产业转移示范园区。本地暂无条件或不适宜承接的转移产业,可以按照市场导向和产业布局原则,转移到其他具备吸纳条件的外地园区落户,发展共建共享、收益分成的“飞地经济”,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
三要创新园区招商模式。要围绕承接产业转移,积极拓宽招商引资范围,进一步创新招商引资机制,搭建与国际接轨的招商引资新平台。推进招商引资制度化,建立长期稳定的招商引资机制和渠道,实行目标责任制,形成政府推动和园区自主相结合共同招商的局面。要推进招商引资社会化,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和鼓励全社会参与招商。要推进招商引资专业化,依托中介组织、专业机构组织开展各类专业化招商活动。要推进招商引资信息化,积极采用网上招商等方式。要选择客商比较集中、产业转移和扩张倾向比较强烈的城市开展驻点招商,重点跟踪一些有转移倾向的项目,增强招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努力营造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环境
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是有效承接产业转移的关键。当前,我区在投资环境方面还存在不少差距,一些影响产业发展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必须把优化投资环境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一项重要工作,降低产业转移成本,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有利条件,让外来企业“无障碍进入、无顾虑发展”。
一是加快交通等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要抓紧实施“一枢纽两大港三通道四辐射”的出海出边国际大通道建设规划,打通与周边地区的交通连接。特别是要加快推进以港口码头为重点的沿海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打通连接东部的多条高速公路,加强沿海、内河港口建设,拓展江海联运,全方位实现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交通网络对接,构建便捷通畅、安全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形成完善的通道。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通关能力。加快能源建设,千方百计降低电价,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提供廉价、安全的能源保障。
二是加大政策创新力度。要在用足用好现有政策的同时,努力推动政策创新,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比如,在减轻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对于企业的员工培训,可采取“政府买单、社会承办、订单培训”的办法,解决企业用工问题;对园区企业实行集中排污治污,降低企业成本等。在费用方面,对进入我区的外地项目,审批过程所发生的地方性行政收费可考虑实行适当放宽的优惠政策。专门的产业转移园区,可以实行“封闭运行、独立运作”的“无费区”管理。此外,还可考虑设立产业转移基金,制定园区财政资金扶持办法等。
三是加强政务环境建设。要以开展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为契机,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规范行政审批,改进服务方式,提高行政效率,树立诚信形象,为外来投资者提供最优的政务环境。要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除国家有规定实行核准外,均实行备案制。对重大项目的核准、备案,公司设立审批,工商、税务、海关登记,用地申请,报建等环节实行全程代理制,开辟“快速通道”。各级各部门要主动为外来投资者做好服务,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要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努力做到“山清水秀地干净”,优化招商引资环境,使之成为企业信心工程。要坚持依法行政,切实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四是抓好人才教育培养。承接产业转移,必须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产业人才。要根据承接产业转移的需要,切实抓好人才的培养教育,加大职业技术培训力度,建设一批综合性职业教育培训基地,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开展“订单式”教育培训,为企业提供合格的、高素质的劳动力。要加强各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培养一大批懂管理、会经营的企业家队伍。大专院校可以为企业代培中高级技术管理人员,主动根据新兴产业的需要,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
五是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条件。要围绕承接产业转移,努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做到与产业转移互动发展,为引进企业提供完善的专业配套服务。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培育引进一批重点物流企业,发展新型物流业态,建设一批大型物流基地和大型专业市场,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推进城乡商业网点建设,加快建设面向东盟、内外贸一体化的区域性物流基地、商贸基地。要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健全金融体系,完善服务功能,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要大力发展企业管理服务、法律服务、信息服务、职业中介服务等商务服务业。同时,要推进电子政务,构筑政务信息网络公共服务平台,提高政策和规划的透明度。
六是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承接产业转移重大意义的认识,在全社会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招商不能怕人家赚钱,更不能“关门打狗”。要让投资者在社会上有地位,政治上有荣誉,权益上有保障。要用感情和服务吸引客商、留住客商,凝聚“人气”,使客商在广西能安心发展,成功兴业,形成“搞好一个,引进一批,带动一片”的生动局面。
清远承接产业转移研究 篇6
产业转移是伴随着国际制造业的升级和零售业壮大而生的, 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也导致了地区间的产业转移。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很多: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其中最重要的是: 劳动力因素、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市场因素。
市场经济就是候鸟经济, 哪个地方的环境适宜, 投资商就飞到哪里, 产业集聚也就孕育而生。靠什么争夺产业转移的落地权, 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清远的优势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区位优势。清远位于广东省中北部、北江中下游, 地处珠三角与粤北山区结合部, 为粤、湘、桂“三省通衢”, 是接受港澳和珠三角经济辐射的最前沿。清远交通便利, 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广清高速公路、106国道、107国道纵贯南北, 大、小北江通达港澳。随着清连、广乐、漳昆、二广等四条高速公路、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及延伸至清远的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等的建设, 清远的区位优势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2) 资源优势。清远拥有丰富的土地、矿产、水力、旅游、农副产品和人力资源。全市总面积1.92万平方公里, 是广东省地域面积最大的地级市, 土地开发率仅占国土面积的4.7%, 可开发利用土地面积达5000平方公里以上, 可为发展大工业提供充足的土地。全市总人口400多万, 劳动力充足富余。
(3) 环境优势。清远以其独特的地形地貌、美丽的自然风光、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 成为全省生态旅游的新“亮点”。近年来, 清远先后被授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漂流之乡”、“中国温泉之乡”、“中国龙舟之乡”、“港澳及海外华人眼中最具魅力的休闲度假之都”、“中国生态休闲旅游城市”和“中国宜居城市”等称号。清远空气质量良好, 环境综合指数居全省前茅。
(4) 基础设施。交通、通讯发达, 水、电、能源充足, 城市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工业园区建设力度不断加大, 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清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配套设施日趋完善。完善硬环境的同时, 清远的软环境也得到不断改善。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和推进“双转移”的优惠政策, 对进入产业转移工业园经营的企业实行“零收费”, 大力营造“洼地效应”, 是广东省投资成本最低的地区之一。
2 产业转移对清远经济的正面影响
产业转移促进了清远产业集群的发展。产业集群是指为了获取新的互补技术, 从互补资产和知识联盟中获得收益, 加快学习过程, 降低交易成本, 克服或构筑市场壁垒, 取得协作经济效益, 分散创新风险和相互依赖性很强的企业 (包括专业供应商) 、知识生产机构 (大学研究机构和工程设计公司) 、中介机构 (经纪人和咨询顾问) 和客户通过增值链相互联系形成的网络。一方面, 由于某地的资源或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 分手在附近的同类企业, 为了实现外部规模经济逐步转移到该地, 且高度集聚在一起形成产业集聚;另一方面, 依据比较优势理论, 引进地区外产业转移到本地, 发展本地的优势产业, 进而形成集聚。
以佛山对清远的产业转移为例, 佛山陶瓷产业转移对清远陶瓷产业集聚的影响:①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②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清城区陶瓷资源丰富, 清远地处南岭山脉金属成矿带, 各类矿藏工业总储量达10亿吨以上。尤其是瓷土储量丰富, 是全国三大陶瓷原料生产基地之一。自2004年开始, 佛山的陶瓷开始向清远转移, 截止2007年, 清远源潭建材陶瓷工业城内已投产的陶瓷生产线有72条, 产值42亿元, 实现工商税收8000多万元。整个建材陶瓷工业城目前提供就业岗位20000多个, 有效地带动了附近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佛山市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合作、扶贫开发等各方面给予了清远大力支持, 两地结下了深厚友谊。在推进“双转移”工作中, 佛山与清远市签订了一系列劳动力和产业转移协议, 并在产业转移园区建设、推动产业向清远转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据不完全统计, 2003年以来, 清远市承接佛山转移产业计划总投资约800亿元。大大促进了清远产业集群的发展。目前, 清城区有陶瓷企业16家。源潭建材陶瓷工业城内有10家、龙塘镇有6家。新中源、东鹏、蒙娜丽莎、马可波罗等四个中国建筑陶瓷名牌相继落户, 主要产品有墙地砖、卫生洁具、日用瓷、各类陶器等。
3 产业转移对清远经济的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1) 环境的污染及后续发展问题:
陶瓷产业的高耗能、资源性以及高污染的产业特性对清远环境将带来很大的挑战。佛山由于产业的升级压力, 将佛山陶瓷产业转移。清远随着经济的发展, 也会由产业转移承接地转变为产业转出地, 这期间相隔的时间取决于目前在清远形成的产业集群。以陶瓷产业为例, 陶瓷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转移到清远的主要原因, 在于清远的土地租金便宜, 劳动力相对低廉, 但不久的一天清远的土地成本也会上升, 劳动力工资也会上调。因此承接产业转移的时候要考虑这个行业的发展潜力, 不能说承接过来, 没过几年又转移出去。清远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要考虑清楚未来的方向, 要不要走佛山经济发展的老路——先工业化再城市化, 先污染后治理, 先引进后移出。
(2) 大规模产业转移容易超出当地环境容量, 影响旅游经济。
结合本地区的长远经济发展目标来引进相关产业。清远凭借其本身的优势, 整个旅游行业发展蒸蒸日上, 旅游业成为清远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清远旅游业的发达在于其山清水秀, 空气质量高, 一旦环境被破环, 清远的旅游业将面临巨大的发展困难。因此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不能为了GDP的增长而以产业园的形式承接大规模的产业转移, 承接转移要有条件——不能超出当地的环境容量, 要符合国家相关的环保要求, 绝不能先发展再治理。
(3) 清远资源的耗费。
经济的增长很重要, 但经济的发展更为重要。产业承接不当会破环本地原有的资源优势及原有的环境优势, 给清远市未来经济的发展将带来极大的阻力, 因此在承接过程之中应充分考虑本地的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同时也要保护本地区现有的优势,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要贯穿始终。陶瓷产业是高能耗、资源性的产业, 清远原有的资源能支撑多久, 清远的水电等方面的供应在目前是相对充足的, 但虽然工业园的增多, 产业转移的加大, 还能不能低价提供, 会不会出现拥挤现象。土地资源也是相当有限, 因为清远是山区, 土地开发的成本相对较高, 若干年后可能出现现在佛山、东莞等地区所面临的瓶颈问题。
4 建议
(1) 政府要严把环境关, 不能为了业绩的提升, 大量引进产业, 以环境的恶化为代价。在引进产业之前就应该制定严格的环境标准, 达到标准的产业才能引进。决不能松环境关。对于引进的产业要加强其环保意识, 加大废水废气的利用和处理, 对于环境污染治理情况, 定期进行评比, 对环保表现突出的企业定期给予一定的奖励或激励。
(2) 树立节约意识, 对于不可再生资源加强保护力度, 制定相关条例、法规。同时也要加强对各个县级、镇级政府的监督, 尤其是土地利用等方面的监督力度。对于土地规划合理, 使用节约的地方政府给予一定的激励。
(3) 承接产业转移要有长远的目标, 不能一蹴而就, 也不能只要今天不要明天。要从整体上统一各个部门之间的思想, 有选择性的承接发展空间较大的企业。制定严格的产业引进计划, 并征求各方面专家人事的意见和建议。
参考文献
[1]王珺.集群成长与区域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
论产业转移与产业承接的经济效应 篇7
一、产业转移与产业承接的条件
(一) 产业梯度的存在
不同地区产业发展在客观上存在的梯度性差异, 使产业转移和产业承接成为可能。如果说地区间要素价格的差异是推动产业进行空间转移的最根本因素, 那么, 区域间的产业梯度的存在就是产业能够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进行转移的最基本的客观条件。例如, 从我国经济发展总量和人均生产效率来看,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三大地带存在着明显的产业梯度。首先, 东、西部地区GDP差距明显;其次, 东、西部外贸和吸引外资方面差距仍在拉大, 还有东、西部产业结构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无论是经济发展总量还是速度都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 三大区域总体上存在着经济发展的梯度分布。这些差异都是区域产业转移最基本的客观条件。
(二) 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
产业梯度转移是由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对技术和市场的不同要求决定的。只有当产业转移的移出区和承接区的经济都发展到一定阶段, 产业转移才有可能发生。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 高梯度地区往往由于扩张性需求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而需要把产业转移出去;而低梯度地区由于经济获得了一定的发展, 也具备了承接产业转移的各种条件, 这些地区为了加快发展而愿意承接各种产业, 于是产业转移得以进行。
(三) 市场机制发挥作用
产业转移是一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自发的行为。只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价格机制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产业转移才能得到推进。在市场经济机制下, 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共同发挥作用, 以经济利益刺激经济人做出理性决策, 为不同国家、地区或区域间的产业转移和产业承接提供内在动力和实现方式。
二、产业转移与产业承接的经济效应
(一) 产业转移对转出地和承接地具有双赢效应的经济运动
按照经济学原理, 产业转移不仅有益于产业承接地, 同样有益于产业转出地。产业转出地可以通过产业转出, 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存在明显的互动关系。一方面, 各国或地区的产业调整和升级推动了产业的跨国或跨地区转移;另一方面, 产业转移又反过来促进了各国或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
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是大势所趋, 产业转移对发展中国家的益处不需阐述, 对发达国家来说, 产业转移不仅优化了岗位结构, 使企业获得了更多的利润, 而且在转移过程中遇到的竞争等因素有助于技术进一步革新。产业转移在短期内的确有一些负面影响, 如造成小部分失业, 但由于产业转移, 新增加岗位要比取消的多得多。而对于减少的岗位, 如果发达国家将劳动力市场改革得更加灵活, 产业转移引起的负面影响则可以得到控制和解决。从长远来讲, 产业转移可以改善所有国家的人民生活水平, 就如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一样。
(二) 产业转移是经济落后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
承接产业转移对欠发达区域实现跨越式发展意义重大。一方面, 承接产业转移是实现欠发达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机遇。另一方面, 产业梯度转移能够实现区域合作“双赢”。欠发达地区有着丰富的资源, 更适合低成本扩张的水、电、劳动力、原材料等生产要素, 这缓解了发达地区突破发展的资源瓶颈。依据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地区间的产业转移可使先进地区加快产业升级, 集中优势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业, 而后进地区则可以较低成本引进相对先进的产业和技术, 以“后发优势”提高产业层次与水平, 从而实现产业转移方和接受转移方的“双赢”。产业转移是推动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最为直接的力量。不发达地区所谓后发优势的发挥, 离不开产业转移这一核心。在目前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局面下, 可以说, 承接产业转移是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
(三) 产业转移与产业承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
产业转移往往以投资形式出现, 但本质上是现有生产能力在空间上的整体或部分转移。产业转移与世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地区差距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东部地区利用率先开放和地域上的有利条件, 抓住发达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 承接和发展了大量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加工工业, 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而且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目前东部地区集中了全国80%的加工工业, 以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为主导的国际产业形成了加速向东部地区转移的新态势。目前正在进行的第四次转移就是世界加工制造中心向中国转移, 特别是世界电子信息产品的制造向中国转移。这几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 都毫无例外地促进了各产业承接区域经济社会的高度发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我国现代化迈出的第一步, 正是从承接世界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开始的。
参考文献
[1]蒋昭侠.产业结构问题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5.
产业承接平台 篇8
一、地方高校参与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现实依据
承接产业转移是促进皖江示范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契机。产业转移本质上是现有生产力在空间布局上的调整,对承接地来讲,具有产业从无到有的突变性、从小到大的倍增性、从低到高的跨越性。产业转移需要在承接中发展,在发展中提升,在提升中转型,在转型中创新。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批复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简称《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简称皖江示范区)建设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它是全国第一个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发展规划,对充分发挥中西部地区比较优势,挖掘发展潜力,推进皖江城市带参与泛长三角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加快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促进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规划》紧紧围绕承接产业转移,突出创新承接模式和发挥示范作用,其中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把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自主创新结合起来,一个指导思想就是着力促进创新资源整合,完善自主创新体系,增强内生发展动力,一个重点任务就是推动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承接产业转移的目的是为了推动产业发展,决不能搞简单的承接,而是要搞提升式的发展,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内生发展动力和竞争力[1]。这个《规划》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可以形成更加合理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保持区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皖江城市带确定的重点发展区域,是安徽的精华所在,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滁州、宣城市,以及六安市金安区和舒城县,共59个县(市区),原巢湖市现拆并到合肥、芜湖、马鞍山,国土面积75730平方公里。2010年,皖江示范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224亿元,同比增长16.3%,占全省生产总值的67%,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6.8%;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639.1亿元,增长23.8%,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65%左右;全部财政收入1308.2亿元,增长31.8%,占安徽省财政收入的63%。2011年,皖江示范区的研究与开发机构占全省90%以上,省级以上科研平台占全省95%以上,专利占全省91%,高新技术企业数占全省91%,等等。可见,由这个区域来承接产业转移,客观上也为这个区域高校的健康快速发展赢得了千载难逢的契机。
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创新和发展迫切需要知识、人才、技术等智力支持。地方高校要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都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人才培养、科技支撑、智力服务、文化传播等活动,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质量30条”)提出,高校应“主动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3]。皖江示范区内各类高校到2012年10月为止有92所,其中本科高校(含三本、民办本科)有32所,高职类院校60所。这些高校尤其是其中的本科高校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必然与其自身所在区域有着更紧密的联系,是区域内科技创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是人才培养、知识创造、积累与传播的重要基地,是传播科学精神、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这就决定了产业转移示范区内的高校将发挥区域外高校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地方高校参与产业转移,可以从校企资源共建共享的角度支持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可以推进学校探索新的研究领域、增强研究的实用性,加强具有本地区特色的学科专业建设;可以使企业成为学校的实习、实训、就业、创新基地,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还可以发挥高校的科研和人才优势,与企业合作进行科技创新活动,为企业进行专项产品的研究,与企业共同创办生产联合体,进行新产品的开发试验,帮助企业培养人才,等等。企业则可共享高校最新的科研成果和专利,利用这些互补性研究成果进入新技术领域开发新产品等。国内外经验表明,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发展固然可以凭借区域内的自然资源优势、己有产业优势和产业转移分工优势,但示范区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还需要依托地方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品研发拓展经济的新的增长点,需要依靠他们的技术创新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增长。可以说,地方高校参与承接产业转移、开展产学研合作是皖江示范区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加速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提高承接示范区创新能力、增强创新竞争优势的重要保证。
二、皖江示范区承接转移的产业分析
地方高校要参与区域承接产业转移建设工作,必须清晰透彻地研究示范区内的产业发展方向,明确承接转移的优势产业,从而主动设置适应示范区发展需要的学科专业,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服务方向,促进地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培养示范区建设的急需人才。
《规划》明确要求皖江示范区把装备制造业、原材料产业、轻纺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作为重点发展的六大支柱产业。目前,皖江城市带已经初步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具有冶金、建材、家电、化工和汽车零部件等许多产业集群,拥有马钢、铜陵有色、芜湖奇瑞、江淮汽车、安庆石化、海螺水泥、格力、美菱、美的、荣事达、佳通轮胎等一大批国内知名的企业。皖江示范区是国内重要的铜基材料深加工基地和优质铸管生产基地,是国内重要的非金属矿及制品生产基地,是国内重要的内河船舶及家电等装备制造业基地,是国家级汽车生产和出口基地和世界级水泥生产基地[4]。
从皖江示范区产业集聚情况来看,目前形成了以合肥、芜湖为轴心的汽车、家电产业集群,以沿江带状分布的包括铜陵、池州、安庆等的石化和化工产业集群、金属材料加工产业集群、水泥生产加工产业集群,以马鞍山为主的钢铁、建材产业集群,以合肥、芜湖、池州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产业集群,以合肥、芜湖、滁州为主的烟草制造业、皮革、羽毛及其制品产业集群,以原巢湖、安庆、池州、宣城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业集群,以芜湖、铜陵为中心的服装产业集群,以池州、芜湖、安庆为主的旅游产业集群。可以看出,示范区内各城市均具有不同层次的产业优势,为大规模承接沿海地区,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从产业产值占全省比重情况来看,至2010年,皖江示范区家电产业占全省的96.9%,汽车产业占89%,机械设备产业占88.4%,有色产业占87.5%,建材产业占79.55%,化工产业占73.7%,农副产品加工业占55.6%等。这几大产业累计实现的工业产值占全省的74.5%,占示范区全部工业的80.5%。工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由2000年的46.8%提高到2009年的59.2%,提升了12.4个百分点,工业是这一区域经济总量扩张、经济结构优化的主动力[5]。
从产业结构比例分析情况来看,皖江示范区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2009年为10.4∶53.3∶36.3,与安徽省和全国的产业结构演进趋势一致,示范区第二产业具有一定的优势,呈现出“二、三、一”的产业结构,具有工业化中期的显著特征。由于区域的要素禀赋、经济基础、技术水平和资源环境的差异,表现在产业结构层次上有一定的梯度差异,导致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第一、二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具有优势竞争力的大中型企业还不够多,产业链比较短,零部件、深度加工等延伸产业链的产业没有得到充分发展,产业没有很好地发挥出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因而一些产业在不同的区域出现优、劣之别[6]。这表明皖江城市带产业发展还具有一定的粗放式特征,产业发展之间的区域关联度不高,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合作意识也较薄弱。
从皖江示范区周边区域产业布局情况来看,与长三角的上海、江苏相比,皖江示范区的煤炭、黑色金属矿采选、农副食品加工、食品、饮料、烟草、橡胶、塑料、建材、有色、电气等行业具有优势;与江西、湖南、湖北、重庆、四川相比,皖江示范区的橡胶、塑料、电气等行业有竞争优势[5]。可见,皖江示范区如通过引进带动性强、技术水平高的重大项目,加快自主创新步伐,便能打造汽车、装备制造、原材料、轻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皖江物流产业带;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提升金融、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便可做大做强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
产业转移是一个资源流动的过程,也是一个各类资源不断优化配置的过程。通过对皖江示范区的产业分析,笔者认为,对地方高校而言,皖江示范区的产业发展的重点与需求就是地方高校开放办学与特色发展的风向标,各高校都应立足现实,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将示范区的优势产业发展方向转化为学科专业重点建设的方向,将产业集聚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向变成地方高校合理配置资源与改革创新的指向,将重点骨干企业变成高校合作共建的对象,将行业、产业、企业的技术需求转化为高校产学研科技服务的路径需求,将示范区的人才资源需求变为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需求。
三、地方高校参与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应对策略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设立,给示范区内各高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示范区内的本科院校尤其是一些重点大学,可根据示范区内各城市的优势产业分布特点、发展重点,结合示范区产业转移的技术要求,不断加强与各地政府的沟通对接,与示范区内的企业进行协同合作,探索区域协同创新机制,建立多种校企合作平台,大力整合各种优势资源组建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协同合作创新,推动示范区内企业的转型与升级;示范区内的高职类院校可大力培养为承接产业转移服务的技能型人才,可积极实行校企合作培养,将自己定位为示范区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基地,满足示范区人力资源需求。
1. 积极研究产业发展需求,明确承接合作方向。
应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在政府的主导下,促进高校、研究机构与示范区企业之间的合作与联合,大学、科研院所把科技成果向企业发布,企业则将所需科研项目与大学、科研院所交流,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提高示范区的自主创新能力。2010年以来,安徽省教育厅、科技厅、经信委、发改委联合举办了三届产学研合作网上对接周活动,创办了安徽省产学研网上对接和交易平台。到2011年底,安徽省教育厅、科技厅、经信委和有关地市政府联合举办了近20次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其中皖江示范区内已先后在合肥、芜湖等地举办10余次,省内外高校的几千名专家教授深入到各地企业,开展科技攻关、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工作,累计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1000余项[7]。
应充分发挥高校的科技服务作用。各校应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根据企业和市场的人才需求,凝练合作方向。各校要组织研究示范区产业发展方向、产业发展重点、产业发展特点和产业支持政策,准确把握政府的产业规划,根据示范区的产业转移与升级要求,成立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这些中心一方面对国家特别是区域的产业调整和示范区的产业布局进行政策层面的分析,另一方面又可为示范区内的产业转移和升级提供技术支撑和战略咨询等服务,推动学校服务方式转变,构建多元化成果转化与应用模式,带动示范区内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
学校还应根据示范区内优势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设置应用性专业,力争做到学校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需求方向一致,不断优化学校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
2. 共建承接产业转移合作平台,推进区域协同创新。
教育部强调要“支持高校参与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开展产学研合作基地建设改革试点,引导高校和企业共建合作创新平台,与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合作,建设一批高水平咨询研究机构”[3],地方高校应紧紧围绕示范区内产业转移的特点,统筹安排科研工作,明确科研方向,打造特色科研,以项目为基础,积极探寻与示范区产业一体化的合作平台。具体到皖江示范区高校来说,应优先加大汽车制造、有色金属、电子信息、机械设备、家用电器、化工、生物制药、非金属材料、轻纺、食品等工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力度,精心培育这些产业方向的协同创新中心。示范区高校还应积极与政府、企业共建科技研发平台,集合政府、高校和企业的优秀研究人员、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利用这些平台进行新产品研发、专利申报、技术服务、企业标准制定等方面的合作。科研院所、大学与企业应根据各自的优势与需要,在技术开发、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开展合作,解决科研生产的诸多关键技术难题,提升企业的科研生产能力,促进产学研更深层次的合作,这应是我国产学研合作的高效模式。
3. 加强科技队伍建设,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
要重视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近年来,示范区内各高校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等措施,大量选派优秀理工科教师外出进修和到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邀请全国知名教授、学者、企事业单位领导来校作讲座、报告;鼓励科研人员参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的各项合作研究等,组织教授、博士等科技骨干参加“教授、博士与重点企业挂钩服务活动”,深入示范区政府、行业、企业进行考察与调研,参与他们的决策论证,帮助他们解决技术难题,协助他们开发新产品,合作共建创新平台。这些措施一方面丰富了教师的科研选题,拓宽了教师的研究思路,又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专业素质与素养;另一方面,通过政产学研用的合作,提高了学校教师参与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极大地提升了人才、技术服务的水平与质量,重新使政府、行业、企业对高校的科研成果产生兴趣。
地方高校的基本任务应是培养能适应现代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近年来,皖江示范区内一些高校倡导“以生为本,以用为先”的办学理念,注重拓展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空间,针对企业产业特点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块;一些高校还推行“双元制教育模式”,制定了各具特色的“知识+能力+素质+证书”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注重实践环节的教学,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等等。
4. 创新校地校企合作机制,促进政产学研可持续发展。
承接产业转移,要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以重大科研项目为载体,建立与承接产业相配套的人力资源培训基地和公共实训基地。要创新承接示范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共享的机制,进一步推动政产学研用的可持续发展。国内外的产学研合作模式都离不开政府的推动与主导。政府可通过制定相关的产业发展规划与政策,积极营造良好的产学研环境,引导发挥皖江城市带人才、技术和科研设备优势,推进科研、技术、企业三者的紧密结合,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与行业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引导人才、技术、设备等资源有效配置,形成运行机制灵活的科技创新体系。政府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产学研合作主体的责、权、利,建立共同投入、成果分享、风险分担的保障机制;政府还要履行一定的监管、监督责任。为此,示范区内许多高校都积极与区域政府或部门签订市校共建协议或战略合作协议,如铜陵学院、池州学院与皖江示范区内的江南集中区签订合作共建协议,通过开展市校合作,构建政府主导、学校主体、校地共建、校企合作的联动机制,实现各方资源效益最大化、最优化。
高校和企业也可以各自整合资源,以战略合作的方式参与承接产业转移活动。在皖江示范区内,可推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以及相关地方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构建经济技术合作联盟。这种联盟以企业为主体,学校与企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如以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奇瑞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等新能源汽车整车和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为主体,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中国建设银行安徽省分行、安徽省创投资本基金有限公司等在内的23个单位发起成立了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等。这些战略联盟聚积了行业产业产学研的整体力量,提高了承接水平,促进了示范区产业的发展与提升。
胡锦涛总书记在2011年4月24日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特别强调,高校要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要自觉参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促进产学研紧密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步伐[8]。皖江示范区内各高校惟有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区域内示范区的产业转移,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和提供更多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才能为推动区城产业的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与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范恒山.乘产业东风促皖江经济腾飞[N].中国经济导报,2010-03-11.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中国教育报,2010-07-30.
[3]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N].中国教育报,2012-04-21.
[4]许成真,丰荣基,等.浅析皖江城市带的产业发展[J].劳动保障世界,2011(07).
[5]张远宾.正是乘风破浪时——浅析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主要优势条件[J].中国工程咨询,2011(01).
[6]张谋贵.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0(03).
[7]李铁范,李荣富,谭甲文.基于皖江示范区的产学研合作模式选择与推进策略[J].池州学院学报,2012(02).
河源承接产业转移模式探讨 篇9
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动力是经济自身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雷同、资源约束和地方政府竞争导致重复建设等方面, 导致一些产业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 需要向广东其他欠发达地区转移。河源虽地处广东省欠发达地区, 但是毗邻珠三角, 对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 发展本地经济具有相当的地域优势和资源优势。
1 河源承接产业转移的条件
1.1 河源承接产业转移硬件条件
(1) 地理区位优势。河源南接珠三角, 北连大内陆, 交通便捷。惠河 (惠州-河源) 、河梅 (河源-梅州) 和粤赣 (河源-江西) 高速公路已全面通车, 广河 (广州-河源) 高速公路即将开工建设, 正在规划建设的昆汕 (昆明-汕头) 、大广 (大连-广州) 、汕湛 (汕头-湛江) 、粤湘 (广东-湖南) 等高速公路也都经过河源市区。市区距广州、深圳、香港只有2小时左右车程。河源区位优势日益凸现, 成为粤东北陆路重要交通枢纽, 珠三角与长三角的“大陆桥”和“黄金通道”。
(2) 资源优势。河源源有“粤东宝库”之誉, 土地、矿产、森林、淡水等资源的拥有量均居广东省前列乃至首位。人均矿产、森林、水、土地资源均居全省第一。土地充足, 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有东江、新丰江、韩江“三大江”和广东省两座最大的新丰江水库、枫树坝水库, 淡水水域96万亩, 是全省人均拥有淡水资源总量最多的地区。丰富的资源优势, 为发展资源型工业、生态型农业和特色旅游业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
(3) 生态优势。河源山青水秀, 环境优美, 空气清新, 拥有一流空气、一流水质和一流森林, 是最适合人居的城市。森林覆盖率高达70%, 有天然大氧吧之称, 构成广东重要的生态屏障。
(4) 后发优势。河源处于21世纪粤北山区发展的“黄金地带”。一方面可接受发达地区的经济辐射, 又可享受广东省委省政府对山区的扶持鼓励政策;另一方面可借鉴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 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1.2 河源承接产业转移经济条件
(1) 工业经济发展迅速。改革开放以来, 河源经济取得较大发展。GDP年均增长16.3%, 人均GDP年均增长15.3%, 超过广东省的平均GDP增长水平, 其中工业经济是经济增长的关键。2007年在全国200个城市竞争力评比中, 河源增长竞争力排名全国第二位。2008年,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7.6亿元, 增长16.2%;完成税收总收入36.5亿元, 增长22.2%。
(2) 良好的投资环境。近年来, 河源市政府致力于营造“以诚招商、以信安商、以服务助商”的亲商环境, 实行“只收税、不收行政规费”等政策, 提供优质服务, 努力打造一流投资环境。全市“一区六园” (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和五县一区工业园) 目前已规划开发50多平方公里, 已落户项目近600个, 投资总额318亿元, 已投产项目250多个, 在建项目150多个。
(3) 工业园区建设良好。工业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河源市除已经坚持的一区六园, 还初步形成了七大产业集群:包括以手机及零配件项目为依托的河源市高新区广东省手机生产基地;以钟表制造项目为依托的和平县钟表产业集群;以眼镜、五金制造及相关联项目为依托的紫金眼镜产业集群;以稀土矿、钨矿等矿产资源为依托的矿产产业集群;以丰富的温泉资源为依托的温泉开发产业集群;以华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万绿湖为依托的水资源开发产业集群;以丰富的生态资源和厚重的客家文化为依托的生态旅游产业集群。河源市开发区由于受到河源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政策优惠, 投资环境优越, 已经开始成为经济增长点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1.3 河源承接产业转移政策条件
对外来投资提供“一门式”对外受理报批业务服务、提供“一条龙”办事服务、“一个口”收费服务、全方位便利服务;对外来投资工业企业的技改项目, 由政府给予专项补贴;以优良的法治环境, 保护外来投资者合法权益。尊重外商的生活习惯, 给投资者发放“绿卡”, 提供生活、工作等方面的便利;对于外企员工出外学习、外来投资人员的户口、子女就学等各方面均有相关优惠政策。
2 河源承接产业转移的模式选择
2.1 河源承接产业转移的原则
(1) 坚持资源节约的承接转移产业原则。承接产业转移的项目要符合环保, 按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符合节能、节地、降耗、环保的原则, 引导经济发展方式向“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转变, 着力推进河源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可持续发展。
(2) 坚持产业特色匹配原则, 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原则。在选择承接产业转移的行业过程中, 要根据河源的资源优势和已有的工业优势, 支持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 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将传统的低产值、高劳耗产业向技术密集产业转变, 提升地区产业的竞争力。
(3) 完善产业政策, 创造良好经营环境的原则。河源市经济整体水平较低, 在投资环境和企业竞争力等方面均有不足。政府需采取一些鼓励和扶持的政策.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良好的条件。
2.2 河源市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
河源市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主要为承接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或与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合作。主动投身珠三角区域的分工与合作, 推进产业对接。突出发展新型工业, 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发展特色旅游业和文化产业, 力求实现服务业大突破。当前, 河源市已经引进和培育一批骨干龙头企业, 初步形成了以食品饮料、矿产冶金、机械制造、电子电器、轻纺服装、建材陶瓷、生物制药等七大产业为重点的新型工业体系, 其中“广东省手机生产基地”和“国家通讯终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落户市高新区, 和平县、紫金县也分别培育了钟表产业、眼镜光学产业。
2.3 河源市承接产业转移的模式选择
(1) 结合当地资源特色进行产业转移。河源土地、矿产、森林、水力等资源丰富。通过产业合作与转移, 两个地区联合投资, 共同开发河源的优势资源;或者河源生产原料的企业同珠三角的加工企业通过联合, 共同建设原料开发与加工基地, 建立密切的产销关系, 降低合作成本, 提高合作效益, 实现共同发展。这一产业转移模式适用于自然资源密集型产业。
(2) 加强知识和技术型产业的转移。珠三角拥有先进组装或深加工技术的企业, 可以把零部件或初级产品生产基地设在河源, 或者与河源的企业建立生产协作关系, 一方面珠三角企业能通过降低原材料和零部件成本提高制成品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又可凭借投入产出链条将先进技术和工艺传递到与之协作配套的企业, 加速技术进步, 带动河源企业共同发展。此外通过经济技术联系建立固定的产销关系, 有利于河源企业寻求到可靠的市场和稳定的客户, 提高市场风险抵御能力。
(3) 通过企业集团重组实现产业转移。为避免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资源浪费的状况, 拥有先进组装或深加工技术的珠三角企业可把自己的零部件或初级产品生产基地转移到河源地区, 或者收购河源的相关企业, 组成企业集团。这样既可发挥珠三角企业的技术与管理优势, 又有助于珠三角企业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技术, 推进产品升级换代。而河源企业可以利用现有的生产基础, 及时跟踪我国战略性产业的发展动向, 实现互惠互利、联合协作。该产业转移模式适合于资本与技术密集型的产业, 如手机产业、矿产资源等, 有助于提升河源地区的整体技术水平。
(4) 扩大对外开放的合作模式。利用沿海地区接近国际市场以及河源沿内陆的区位优势, 组织河源企业到沿海地区联办工贸企业和出口基地, 或吸引珠三角企业到河源联办出口加工企业, 实行外引内联, 进入国际市场;通过珠三角地区中外合资企业与河源企业开展合作, 吸引外资、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 扩大对外开放。
3 河源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建议
3.1 完善基础配套设施, 提供良好的硬件环境
加强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力度, 完善产业基础配套设施, 重视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加强与珠三角有较大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合作。在示范区设立承接产业转移专项资金, 支持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重大产业转移项目贷款贴息以及风险补偿等。提供足够的政策支持, 保证转移过来的珠三角企业享受不低于原来的政策和服务。
3.2 根据地区优势产业考虑产业转移
承接珠三角转移产业时, 必须考虑到原有产业结构, 注重本地优势产业的培育。首先要充分考虑河源地区现有产业布局, 使承接产业与原有产业协调统一。其次要考虑地区原有优势产业状况, 接受转移的产业应有利于扩大原有优势产业的规模, 增强市场竞争力。也可接受与原有产业关联度比较强的产业, 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3.3 健全法制, 精简行政流程
健全的法制基础能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规范企业行为。与此同时, 政府应该树立效率观念, 精简行政办事流程, 建立合理的行政管理体制, 依法行政, 培养服务意识。
参考文献
[1]赵璐.安徽承接产业转移模式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 2009, (2) .
产业承接平台 篇10
一、皖赣鄂三省承接产业转移基本情况
皖赣鄂三省地处我国中部, 靠近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 三省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 紧紧抓住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加快的机遇, 创新承接模式, 加强能力建设, 承接产业转移取得积极成效。
(一) 承接产业转移的特点
随着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进程加快, 三省承接产业转移也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
一是承接产业转移的规模、数量逐年扩大。2010年, 安徽省合同引进亿元以上大项目4366个, 实际到位资金4051.5亿元, 同比增长82.9%;利用省外资金6863.7亿元, 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达到57.9%。江西省, 2010年合同引进省外亿元以上大项目441个, 实际到位资金1001.2亿元, 分别是是2005年的2.6倍和3.5倍。湖北省共引进省外资金项目2662个, 实际到位省外资金1986亿元, 同比增长75%。
二是承接产业转移的层次进一步提升。随着东部产业升级加速, 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转移趋势明显, 也逐步成为三省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行业。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 2010年, 江西省引进十大战略新兴产业资金已达680.5亿元, 占全省引进资金总额的35.6%。在服务业方面, 2010年, 安徽省皖江示范区共引进服务业项目1851个, 占示范区总项目的33.8%。湖北省引进服务业项目398个, 实际到位资金765亿元, 占全省引进省外资金总额的38.5%。
三是产业转移来源地相对集中。安徽省主要来自苏浙沪地区, 2010年, 来自三地区的项目已占全省总项目的70%以上。江西省主要来自长三角、珠三角及福建地区, 2009年, 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资金中有75.3%来自这些地区。湖北省重点来自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 2010年, 三地区的项目已占全省新批项目的76%。
(二) 承接产业转移的作用
一是带动了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产业转移为三省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带动了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如安徽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出台和实施, 带动了全省9个市59个县的快速发展, 2010年, 皖江示范区实现生产总值8224亿元, 同比增长16.3%, 高出全省1.8个百分点, 较2005—2009年该区域平均增幅高出1.3百分点。湖北省黄冈市, 近年来通过引进一些大型知名企业、大项目, 有利推动了黄冈市经济发展, 使该市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连续3年居全省各市前列。
二是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发展。通过引进和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有效带动整个产业链转移和相关行业投资, 极大地促进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如安徽合肥市, 通过引进美的、格力、京东方、彩虹蓝光、等家电巨头, 吸引相关配套企业跟进投资, 形成了平板显示和家电集群。江西省高安市围绕陶瓷产业, 通过引进新中源、百顺等多家区域龙头, 带动包装、机械、物流、模具等配套服务企业同步转移, 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陶瓷产业集群。湖北武汉经济开发区, 通过引进日产、本田、雪铁龙世界三大汽车巨头, 吸引一大批汽车销售企业、配送中心进驻开发区, 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汽车产业集群。
三是提升了产业技术水平。产业转移带来了一批先进实用技术, 使一批产业和自主品牌逐步成为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重要力量。如江西省鹰潭市通过产业转移实现了粗铜加工向精深加工的转型升级, 拥有了特种漆包线、超薄铜板带、皮青铜板带等一大批具备国内顶尖水平的拳头产品。武汉东湖高新区通过产业转移使光电子产业技术水平大幅提升, 光谷的光纤、光缆生产规模全球第一, 激光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保持在50%左右, 成为全国著名的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二、主要经验和做法
近年来, 三省把承接产业转移作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来抓, 精心调整承接思路, 创新承接载体, 在区域合作、载体建设、产业对接方面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
(一) 政府间交流合作机制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 三省注重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 主动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地区的交流与合作, 多次率队赴上述地区学习考察, 密切与企业、行业协会及商会的联系。在高层互访的推动下, 安徽省与苏浙沪三省市分别签署了6个省级双边合作框架协议、12个城市间合作协议, 能源、旅游、农业、交通、劳务和科技等方面16个专项合作协议, 以及共同推进皖江示范区建设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江西省与福建、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简称“9+2”) 共同签署了泛珠三角区合作框架协议, 明确在基础设施、产业与投资、商务与贸易、旅游、农业、劳务、科教文化、信息化建设、环境保护、卫生防疫等十个领域共同推进合作。湖北省在昆山、顺德等地建立承接产业转移基地, 密切与当地政府的联系。通过政府间合作机制建立, 进一步提升了三省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的融合度, 促进了这些地区产业优先向三省的转移。
(二) 特色产业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
三省针对东部企业组团式、产业链整体转移趋势日益明显的特点, 积极探索园区开发管理的新模式, 打造高起点、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平台。安徽省为了加快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步伐, 为示范区建设提供抓手, 在皖江城市带高水平规划建设两个集生产、科研开发、教育、培训、生产生活服务等设施完备的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 (江南产业集中区、江北产业集中区) , 由省政府直接投资建设, 直接管理。集中区的建成, 将为皖江城市带承接大规模产业转移提供重要支撑, 同时也为示范区提供示范平台。江西省为了扩大承接规模, 促进产业集聚, 从2005年起就积极探索培育特色产业基地, 经过几年的努力, 目前已建成4个国家级、27个省级特色产业基地, 这些特色产业基地为江西更好地承接产业转移奠定了良好基础。湖北省为加强区域合作, 适应集群式转移需要, 积极探索建设异地工业园的发展模式。目前已建成深圳工业园、台资工业园, 这些园区已成为湖北与深圳、台商深化产业合作的战略平台。
(三) 承接产业转移是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
三省在承接产业转移时, 十分注重与本地主导产业、优势产业相结合, 以产业转移促进本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如陶瓷产业是江西高安的传统产业, 2007年以来, 高安以广东“南陶北上”为契机, 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 积极引进陶瓷生产企业和相关配套企业, 使高安陶瓷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高安市陶瓷产业基地已有陶瓷生产、配套企业236家, 产能已占到全国的十五分之一, 年可实现利税20亿元。又如食品加工业是湖北仙桃市的主导产业。近年来, 仙桃市依托产业优势, 积极引进食品加工企业和配套企业, 促进了食品加工业快速壮大。目前, 仙桃市食品加工产业规模已接近100亿元, 初步形成了从原材料生产、产品加工、物流配送的完整产业链。
三、对我区的启示及建议
通过调研, 我们感到皖赣鄂三省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但出现的一些问题也需要引起我区的重视, 如个别地区盲目追求总量指标, “有资就引”、“有资就进”, 忽视了产业之间的衔接, 产业关联度较低, 企业缺乏协作配套;部分地区园区产业定位不清晰, 引资缺乏针对性, 造成园区间产业结构雷同或相近。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业转移的规模和层次, 制约了产业集群的发展。总结三省经验及问题, 我们认为内蒙古下一步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应重点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 争取国家在我区设立北疆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当前, 我区承接产业转移正面临着激烈竞争。从区位梯度看, 我区处于产业转移承接区的末端, 与中部地区相比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区位劣势。同时, 广大中西部省区纷纷出台各种优惠政策, 加大对承接产业转移支持力度, 承接产业转移竞争十分激烈。我区要想在新一轮承接产业转移竞争中脱颖而出, 就必须提升我区作为产业转移承接区的战略地位。
安徽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获国务院批准, 使得地方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 使安徽承接产业转移获得多方面的好处, 如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转出地政府的大力合作等。我区也应借鉴安徽的经验, 积极申请国家在我区设立北疆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借助国家规划的力量, 把我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地方诉求上升为国家战略, 一方面, 可以提升我区在全国承接产业转移中的地位;另一方面, 也为我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工具。
我区具备建立北疆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优势和条件。建议自治区有关部门加强对这一问题的基础研究, 并着手开展示范区规划的编制工作, 在适宜的时机争取国家的核准、审批。
(二) 明确承接重点, 与既有优势产业嫁接
承接产业转移是我区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产业结构单一的重要举措。因此, 我区在确立承接产业重点时, 一定要与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统一起来,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一是要注重引进非资源型产业。通过承接高端的非资源型产业链, 培育一批新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 加大非资源型产业在我区产业中的比重, 壮大产业实力和提高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二是要注重引进资源型深加工产业。我区已培育发展了能源、冶金、化工、农畜产品加工等特色支柱产业, 但这些产业仍存在着深加工能力不足等问题, 要围绕优势特色产业, 重点引进技术含量高、为特色优势产业延伸配套的产业, 实现承接产业转移与推动产业升级同步。
(三) 强化载体功能, 为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搭建平台
目前, 组团式转移、整条产业链转移趋势明显, 这就对承接载体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区现有6个国家级开发区、39个自治区级开发区、74个盟市级工业园区。从园区整体发展情况看, 还存在着布局不合理、功能定位不清晰、产业特色不鲜明、园区内企业间关联度不强等问题, 难以适应大规模、集群式承接产业转移的需要。因此, 我区应积极创新承接模式, 开辟承接的新路径, 着力打造功能完备、特色鲜明的承接载体。
一是加快产业承接集中区建设。本报告提出的集中区不同于现有的各类开发区 (工业园区) , 不仅是生产性的工业集聚区, 而且是集科研开发、教育培育、生产生活服务的集聚区, 还是绿色发展、生态良好的样板区。从我区现有园区看, 并不具备这些条件。因此, 建议在自治区层面规划几个大的产业承接集中区。集中区要统一规划、统筹建设。在起步阶段, 借鉴安徽的模式, 先高水平规划建设两个产业承接集中区。通过先行先试, 带动其它集中区建设。我区东西部资源分布不同, 产业发展各具特点, 建议在东部、西部适宜开发地区各规划一个产业承接集中区。西部地区重点在呼包鄂三市沿交通干线一带建设西部产业转移集中区, 主要承接新型化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等产业;东部地区重点在赤峰、通辽两市间沿交通干线一带规划建设东部产业转移集中区, 主要承接煤化工、有色金属加工、装备制造、农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
二是加快推进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根据各地区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 按照集约、集群、集聚原则, 整合现有园区, 推进园区向特色产业基地的转型, 培育壮大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较强的产业基地, 为更好地承接产业转移奠定基础。
(四) 建立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政府间合作机制
【产业承接平台】推荐阅读:
产业承接07-14
承接产业转移08-27
西部产业承接12-06
广西承接产业转移问题09-16
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情况调查10-27
承接能力06-01
承接园区09-13
承接策略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