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优势

2024-09-27

承接优势(精选8篇)

承接优势 篇1

服务外包是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 也是我国在新世纪参与服务领域国际分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带动相关产业技术进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缓解中高端知识群体日益严峻就业压力的重要机遇。与世界其他承接国相比, 我国具有以下四方面的比较优势。

一、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

自2006年温家宝总理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把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高度以来, 5年多时间中央政府及其部门先后针对我国的服务外包工作发布了一系列的财政、金融、税收、教育等措施, 提供各种优惠扶持政策, 大力推进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快速发展。应该说, 5年时间内我国在服务外包领域取得的各项可喜成绩都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

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各地方政府特别是示范城市的地方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及其部委关于鼓励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政策, 结合本地实际情况, 制定促进服务外包示范区发展办法, 制定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实施细则和配套措施, 制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等。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我国服务外包投资环境不断优化, 成为吸引国际离岸服务外包的一大突出优势。

二、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是否完善配套是服务外包转移方选择承接地的重要因素之一。与服务外包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基础设施、电力基础设施、通讯/网络基础设施和其他基础设施。为推动服务外包产业的快速发展, 我国政府近年来不断加大对服务外包产业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 目前我国服务外包基础设施与其他服务外包承接国相比就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交通基础设施在服务外包进程中, 对于发包方与接包方之间人员流动的及时性和便捷性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 特别是高速铁路与民航的运输能力提升对服务外包的发展促进作用明显。我国近年来无论是在铁路、公路还是航空运输等方面投入力度都很大, 发展也很快, 见表1。

电力资源是生活生产的重要资源, 同时也是发展服务外包的重要基础设施保障。我国的电力基础设施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2004年我国的新增电力装机容量就位居世界第一。在“十一五”期间我国新增装机连续5年超9000万千瓦, 到2010年末累计新增装机48610万千瓦。其中水电、核电、风电等非火电发电装机发展迅速, 累计新增装机12030万千瓦, 是2010年底同类型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的47.07%, 火电新增装机所占比重从2005年的81.00%下降到2010年的64.34%。另外, 全国电网输送能力也大大提高, 截至2010年底, 全国电网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公用变设备容量分别为44.27万千米、19.74亿千伏安, 分别比2005年底增加18.90万千米、11.31亿千伏安, 实现了变配电能力的翻倍增长。 (1)

电话、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是服务外包的技术载体和实现手段, 其建设水平成为衡量一国服务外包商业环境的重要指标。近年来, 我国的电信网络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发展迅速, 见表2。

三、相对低廉的劳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加工制造业发展迅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拥有大量相对低廉的劳动力。不过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改以来, 人民币对美元大幅升值, 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制造业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据此, 就有人指出我国的劳动成本优势已经消失。其实, 判断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是否已经消失, 仅仅从我国本身纵向角度进行比较是不够的, 更重要的是要在国际范围内从横向角度与其他国家比较之后才能得出正确判断。

首先,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2005年7月的1:8.27升值到2010底的1:6.78, 升值幅度高达18.02%, 见表3。但是我国并非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受本币升值影响的国家, 亚洲和拉美的一些国家在最近几年也同样受到本币升值的影响, 其中巴西本币升值幅度最大, 从2005~2010的五年间累计升值高达35.16%, 其次是泰国在此期间升值22.81%, 另外, 菲律宾和马来西亚也分别升值19.86%和14.67%。相对而言, 印度、俄罗斯、墨西哥和越南这几个国家在过去的5年时间内本币对美元实现了不同程度的贬值, 有助于这些国家出口竞争力的提升, 尤其是越南盾对美元高达16.50%的贬值幅度, 极大提高了该国出口竞争力, 见表4。

其次, 从劳动力成本的国际比较来看, 我国早就不是世界上劳动力成本最便宜的国家了。从20世纪80~90年代外资大量涌入我国, 使我国制造业从业人员的工资水平有了一定的增长, 到90年代后期, 我国的工资水平增长步伐加快, 从上个世纪末到现在我国制造业员工平均工资从1998年的7064元增长到了2008年的24192元, 每年上涨幅度超过10%。但是此时其他经济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同样工资水平增长较快。比如在2000~2008年的8年时间内, 印度制造业平均工资年涨幅高达18.2%, 越南为8.2%, 菲律宾为9.6%, 泰国6.0%, 印度尼西亚3.5%, 见表5。

因此, 总的说来, 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与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是削弱了我国的出口竞争力, 但是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之后可以看出我国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依然具有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

四、大规模制造业优势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一直都非常重视工业的发展, 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毛泽东就提出要大力发展重工业, 使我国尽快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成为一个工业国, 即使是在我国遭受自然灾害与国内外复杂政治经济背景下, 我国也没有丝毫放松对工业现代化的追求。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我国坚持“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的方针, 充分发挥我国相对便宜的劳动力优势, 在制造业领域大规模吸引外资, 大量承接发达国家转移的制造业外包, 从产业链的低端环节嵌入到全球生产体系。经过30多年的努力,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全面的、具有相当规模和水平的现代工业体系, 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已初步确立, 现正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

制造业大国一方面体现在我国的装备制造工业、原材料能源工业、消费品工业、国防科技工业和电子信息产业等多个产业部门已经形成了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和完整的产业配套链条;另一方面体现在我国制造业规模不断扩大, 多种制造品产量位居世界前茅。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 按照可比价格计算, 1978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只有1607亿元;到2008年底, 我国工业增加值达到13万亿元, 增长20多倍。另外, 目前我国工业产品常量中有210种位居世界第一, 比如, 2008年我国粗钢产量突破5亿吨, 占全球产量的将近40%;2008年我国汽车产量达到934.55万辆, 汽车销量世界第一。

我国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升级采取了一系列举措, 其中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党的“十六大”与“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两化融合”, 即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十二五”期间正是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攻坚阶段, 是全面提高我国信息化水平、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大力发展以服务外包为典型的现代服务业正是我国把握这一机遇, 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举措之一。因为, 随着服务全球化的推进, “制造即服务”的理念将不断深化, 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发展和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日益成为未来世界产业格局演变的主流趋势。另外, 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发展, 软件企业已经开始从工具推广向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转变。软件企业围绕制造业企业的需求, 开发行业性、专业性软件、工具、系统和解决方案, 软件企业、系统集成商、信息服务商打造“软件产品-系统集成-信息化服务”纵向集成的制造业信息化服务支撑联盟, 生产性服务外包成为制造业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举措。

参考文献

[1]江小涓.服务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理论分析[J].经济研究, 2008 (02) .

[2]陈畴镛, 等.服务外包:现代服务业的新增长点[J].浙江经济, 2007 (18) .

[3]金萍.中国服务业吸收外资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对外贸易, 2009 (02) .

[4]李子惠, 李志强.当前全球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与对策[J].国际经济合作, 2004, (11) .

[5]史蒂芬·罗奇.中国劳动力套利优势仍在[N], 证券日报, 2006-05-08.

承接优势 篇2

关键词:产业转移;中部;优势

一、中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必要性

(一)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需要。改革开放之初,东部地区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良好的基础设施以及国家的政策支持等,积极引进外资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成为中国经济的火车头,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创造了中国经济的奇迹。但是随着劳动力和能源原材料指向型产业不断向东部地区拥挤,东部出现了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短缺问题,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逐步凸显,从国际经济发展经验看,经济的发展过程,也是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的过程,产业梯度有低向高不断发展的过程。我国目前在国际经济分工位置中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产品附加值较低,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面对激烈竞争的全球市场,为获得竞争优势、在世界经济中占有有利的位置,利用东部地区已有的基础,推进高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和信息产业发展,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不二选择。因此,东部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将决定其劳动力、能源原材料指向型工业向外转移。

(二)东部地区成本上升制造业竞争力下降。廉价的劳动力、相对丰富的资源以及政策优惠等优势,是东部地区在改革开放后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的关键。但随着要素的不断集聚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东部地区在这些方面的优势地位不断消失,低端制造加工产业面临着来自中西部地区和东南亚发展中激烈的竞争。如果继续维持现有产业结构,那么将无法维持经济的进一步快速增长,因此必须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将劳动密集型产业、以能源资源消耗为主的产业转移出去,为高科技和新兴产业提供充足的要素供给。2012年以来,东部地区企业不断加薪,劳动力成本上升已是不争的事实,并且这种趋势将还会继续。另外劳动力成本上升不仅仅是劳动报酬增加,企业对员工的培训和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投入也在增加,这是都是东部企业隐形的成本负担。土地价格飙升也是制約东部地区维持现有产业的因素。

(三)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中部地区是指山西、安徽、江西、湖北、河南和湖南六省,地处我国中部位置,承东启西,接南连北。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显示,中部六省人口3.57亿人,约占全国人口26.6%。同时中部地区也是我国的农业主产区,实现中部地区的崛起,将有利于中国“三农”问题的破解。中部不富强中国不算真正的富强、中部不崛起中国不能真正崛起。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2006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工作。

如果改革开放前三十年中国的经济主角是东部地区,那么未来十年、二十年中国经济的主角就必定是中部地区。如果没有崛起的中部地区发挥衔接和中转站的作用,全国其他地区之间生产要素流通和产业的大规模转移也将变得困难和不经济,同时各地区也无法形成一个合理分工、协调发展的有机整体。相反,如果中部顺利快速崛起,必然会起到一个衔接枢纽作用,撬动全国各区域经济协调有序发展。

二、中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优势

(一)地理位置邻近

东部地区过去30年的发展主要是制造业的发展,而对外贸易是促进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对外交通便利的东部沿海地区因此而获得了发展的先机。中部与东部地区毗邻,这对于出口导向型产业,以及与母公司形成企业内部分工的产业转移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东部地区向外转移的产业中,相当一部分仍然要参与国际分工,在其他投资条件相近的情况下,运输成本就成为影响产业转移选择区间的重要因素。如果所转移的产业只是把不符合本地比较优势的某些生产环节向外转移,那么所选择的区域离母公司越近,越具有吸引力。因此,中部地区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具有非常大的区位优势。

(二)劳动力和能源原材料禀赋

中部地区具有较强的劳动力竞争优势。虽然中部人口在受教育水平方面低于东部地区,但明显高于西部地区。这使得中部的劳动力素质要高于西部。另外,中部地区安徽、湖南、江西、河南、湖北等五省都是向东部劳动力输出的大省,这些外出劳动力近几年带着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回乡就业产业者越来越多,这对当地的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起了积极的作用。相比之下,在西部12个省市区中只有四川才是劳动力的输出大省。另外,中部地区资源禀赋优异,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生产和输出基地,自然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水资源同样丰富,拥有长江、黄河和淮河;在全国五大淡水湖中,拥有鄱阳湖、洞庭湖和巢湖。优异的资源禀赋优势决定了中部地区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中将承担重要的角色。

(三)政策支持

自2006年中央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决策以来,国家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对中部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中央政府对中部地区的支持和中部六省地方政府强烈的发展愿望,是中部崛起的强大动力。  近年来,国家层面陆续出台了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城市群发展、对外开放等很多的专项政策,编制和实施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政策体系已初步形成。国家发改委于2010年公布了《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出了“六大城市群”一体化概念。安徽省与2011年8月宣布,经国务院批复同意,正式撤销地级巢湖市,其所辖的一区四县分别划归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市管辖,这是安徽省近年来首次撤销地市级行政区。这一重大的行政区划调整将促使中国中部又一个特大经济圈合肥城市群诞生。对东部的发展起大极大的拉动作用。(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张可云.区域大战与区域经济关系[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

[2]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R].人民日报,2004,03,17(l).

[3]马福祥,等.谨防中部塌陷:西部大开发,中部怎么办?[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4]周起业,刘再兴,祝诚,张可云.区城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青岛市承接服务外包优势分析 篇3

一、服务外包的基本概况

1. 国际服务外包产生的原因分析。

任何企业中仅做后台支持而不创造营业额的工作都应该外包出去, 任何不提供高级发展机会的活动与业务也应该采取外包形式。从经济学角度考察, 服务外包是斯密的专业化分工理论应用于服务业的必然结果[2]。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 企业间的竞争由一般技术竞争转向核心技术的竞争, 这就要求企业在面临国际市场竞争压力时, 不得不抛弃非核心竞争业务, 而保留并加强核心业务, 这时企业就产生了外包其非核心业务的动力, 即“归核化”。服务外包可以帮助企业在保留核心竞争力的同时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根据美国Rorrest调查公司的研究, 就短期而言, 服务外包公司可节省20%~40%的运营成本;就长期而言, 能够为企业带来9%的成本节约[3]。而对服务外包承接国而言, 通过承接服务外包, 可以在形成规模经济的基础上解决劳动力就业, 增加税收, 同时能快速扩展服务外包承接企业的业务范围、经营能力和研发能力, 通过“干中学” (Learning by doing) 不断积累经验, 提高服务质量, 管理能力, 提升企业专业服务人员技能[4]。

2. 国际服务外包发展概况。

根据国际著名研究机构GARTNER的研究, 2004年全球ITO总量为1 927亿美元, 2009年将到达2 603亿美元;2004年BPO全球总量为1 113亿美元, 2009年将达1 719亿美元。ITO与BPO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6.2%与9.1%。但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蔓延的影响, 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 服务外包整体发展速度有所下降, 这一趋势很难持续到2009年第三季度。

从国际服务外包发包市场来看, 发包方主要集中在北美、西欧、日本, 这三个地区转移的服务外包总量约占全球的95%左右[5]。其中北美是最大的发包市场, 其ITO发包业务占据了全球市场的64%左右, BPO占据46.9%。而根据欧洲信息科技观测中心 (EITO) 的测算, 2007年欧洲软件及IT服务市场增长幅度为4.4%, 达到3 200亿欧元。亚太地区离岸外包起步较晚, 所占的份额相对较小, 但增长速度领先于全球。

从接包市场来看, 不仅包括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也加入承接服务外包的行列。当前, 承接国大致分成三个层次:加拿大、印度、爱尔兰、俄罗斯、菲律宾位于第一层次;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马兰西亚、墨西哥、西班牙位于第二层次;中东欧、印度尼西亚、以色列、泰国、巴西、埃及、巴基斯坦、南非位于第三层次[5]。

二、青岛市承接服务外包的优先领域

1. 青岛市产业结构变动趋势。

产业是国民经济运行的物质活动形态和经济结构的具体支撑。各次产业内部分工的深化及其产业相互关系的变化, 是一个区域的经济资源条件、经济结构特点、经济发展取向的集中体现。

2008年, 青岛市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GDP) 为4 436.18亿元。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223.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 255.4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 957.33亿元。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由上年的5.4∶51.6∶43调整为5.1∶50.8∶44.1。通过对青岛市1999年以来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情况的观察可以看出:第一产业所占GDP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在2004年达到最高点后, 也呈现连续下降态势;而第三产业所占GDP比重则快速上升。进一步从青岛市三次产业增加值年增长速度的变动, 可以清晰地判断出, 上述三次产业所占GDP比重的发展趋势, 将会持续下去,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有望在2011年或2012年超过第二产业所占比重, 从而使得青岛市产业结构发生历史性的转变, 即由当前的“二三一”比例结构特征, 转向未来的“三二一”比例结构特征。

青岛市产业结构的这一历史性转变有两个重要含义:一是服务业将成为未来推动全市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首要产业;二是青岛市的经济增长方式, 也将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然而, 从更进一步强化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角度考虑, 青岛市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还不能仅仅满足于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超过第二产业, 第一、二、三产业内部结构仍然需要优化、升级和调整, 无论第一产业中的现代农业的发展, 第二产业中的现代制造业的建立, 在根本上都离不开现代服务业的支撑。

2. 青岛市承接服务外包优先领域。

青岛市的服务外包开始于软件的研发, 现阶段已逐步向信息技术外包和业务流程外包扩张。2006年, 全市软件离岸服务外包业务额达1 600万美元, 比2005年增长50%以上, 已拥有海尔软件、富博、软脑等近20家软件外包企业, 从业人员约1 500人。业务流程外包成功起步, 并在制造业研发设计外包服务、数据处理外包服务以及跨国公司内部离岸业务等流程外包方面形成了一批较有竞争力和市场前景的代表性公司。同时为促进服务外包的发展, 青岛市积极建设软件产业园区, 现已形成市南软件园、崂山软件园两个实体园和海尔信息产业园、海信软件产业园构成“一基地四园区”的格局。但相对于国内外服务外包发达的城市而言, 青岛市服务外包还有较大的差距, 体现为高级外包人才短缺、企业规模偏小、缺乏大型服务外包承接企业等。同时上下游服务及配套产业的脆弱及促进产业发展的软环境不足也都制约着青岛市服务外包的发展。

基于青岛市现有要素资源、区位优势以及产业特点, 综合考虑青岛市建设“全国重点中心城市、世界知名特色城市”的城市发展目标, 青岛市服务外包的优先发展领域, 应该包括: (1) 基于港口的物流外包业务, 包括航空联运、海运、仓储等外包业务。青岛港是中国少有的天然良港, 优越的地理环境、完善的港口设施包括现代通信设施及同内陆其他发达区域交通的完美对接, 都是促使青岛成为现代物流中心的条件。 (2) 数据处理类外包业务, 包括金融、保险、财会等外包业务。作为山东省乃至中国北方重要的港口型城市, 青岛聚集了大量的金融类人才。金融保险业相对发达力, 人力成本较低, 这些优势对承接银行类、保险类、基金类、投资类、经纪类等金融保险业和大公司的财务管理、账户管理、客户服务、信息录入等数据处理方面的外包业务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3) 以现代制造业为支撑的“生产型服务”外包业务, 包括嵌入式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开发和测试外包业务及研发设计服务外包业务。青岛市在传统制造业优势及在软件服务外包业务方面的经验, 都将成为这类外包的支撑点。同时伴随此类服务外包业务的开展, 在一定程度上对制造业的产业升级起到促进作用。

三、青岛市服务外包协调机制的建立与政策建议

1. 建立服务外包协调发展机构, 并赋予其行政决策权。

在当前尚没有单独设置服务外包或服务业归口管理部门的情况下, 服务外包发展就涉及众多行政管理部门。为在现有行政管理框架内, 提高工作效率及管理水平, 青岛市政府有必要设立跨部门的服务外包“协调发展机构” (比如“服务外包发展办公室”) , 来具体负责涉及服务外包的政策制定、标准发布以及部门之间的利益协调。在条件成熟后, 可以将该协调发展机构的服务外包管理职能, 并入现代服务业归口管理部门。

2. 建立基于市场原则的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竞争机制。

现阶段来看, 青岛服务外包的规模和水平, 相对于国家重点支持的20个服务外包基地和示范城市还有较大的差距,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更是落后于北京、上海、深圳等服务业发达城市, 甚至落后于武汉、重庆、西安、成都等中西部内陆城市。因此, 只有加快发展速度才能缩小差距, 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就是, 在做好发展规划、落实支持政策的同时, 必须坚持市场开放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 在服务外包政策的执行过程中, 充分落实“国民待遇”, 对内资、外资“一视同仁”。唯有如此, 才能使高水平的服务外包企业更快的成长起来, 进而带动青岛市整体服务外包水平的提升。

3. 引进与培养服务外包所需高素质人才。

人才是第一资源, 不管是承接服务外包还是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人才都应该放在首要的战略地位。为吸引人才、稳定服务业高级人才, 青岛市已经做了较为细致的工作, 先后出台《关于引进优秀人才来青工作的办法》、《关于引进留学人员来青工作的若干规定》及《青岛市突出贡献人才奖励办法》等文件。但人才战略还需通过以下四个方面予以加强:加强人才的规划及需求预测、加大对自身人才的培养力度、进一步完善对高级人才的激励保障机制及进一步改善工作环境。

摘要:近几年,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服务外包开始在全球“大行其道”, 中国服务外包产业也在此波潮流中得到快速发展, 承接的外包项目逐渐增多, 国内的外包企业以及外包示范基地也已经初具规模。作为全国重要的外贸型城市和现代服务业的领头羊, 青岛市的服务外包产业却相对于全国其他同等级别的城市相对落后。在分析服务外包产生的根本原因和发展概况及形式基础上, 对青岛市发展服务外包进行优势分析, 并基于此给出进一步提升青岛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服务外包,青岛市,优势分析

参考文献

[1]卢峰.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 2007, (9) :50.

[2]课题组.国际服务外包发展趋势于中国服务外包竞争力[J].国际贸易, 2007, (8) :20.

[3]何俊芳, 孙丹, 徐远兴.国际服务外包发展:实证与趋势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 2008, (8) :101.

[4]于立, 刘慧兰.IT外包形成机理的供给分析[J].情报科学, 2007, (8) .

承接优势 篇4

1 以优势产业为依托承接产业转移是河南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区域竞争力来源于优势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河南省“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做大做强六大优势产业, 然而, 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除了政策的支持之外, 更需要强大资金、技术、人才等的支撑, 河南经济基础比较薄弱, 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种要素缺乏, 因此发展优势产业需要借助外力。而当今世界处于一个产业转移的高峰期, 为河南借助外力提供了绝好的机会。

(1) 区域竞争力主要来源于区域优势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任何一个经济体的经济发展都是以产业为支撑的, 一个国家或地区要想具有竞争力, 从微观上看是要有大量的竞争力强的企业, 从宏观上看是要有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美国著名的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 (1980) 的区域竞争力理论, 认为所谓竞争优势产业是一国在区际上成功的产业, 其重要标志是大量持续地向其他区域输出产品、技术和设备, 并分析了产业竞争优势来源的因素。波特的区域竞争力理论, 其实质是产业竞争优势理论, 强调了区域竞争力来源于优势产业的培植。

(2) 以优势产业为依托承接产业转移是河南在产业转移大潮中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河南省“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做大做强食品工业、有色金属工业、化学工业、汽车及零配件工业、装备制造业、纺织服装业等六大优势产业, 这是一个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战略举措, 有利于实现河南省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式发展, 进一步提升河南竞争力。然而, 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除了政策的支持之外, 更需要强大资金、技术、人才等经济、科技条件的强力支撑, 而这些方面固然主要依靠河南自身内力的积聚。但勿庸讳言, 河南经济基础比较薄弱, 资金较少、技术缺乏、高素质劳动力不足以及诸多制度因素的问题依然非常严峻, 其初始条件将使优势产业的发展壮大难以实现或过程非常缓慢。因此, 发展优势产业还需要借助外力。而当今世界处于一个产业转移的高峰期, 承接国内外转移产业推动这一进程应是明智之举。

目前河南面对的是两个产业转移大浪潮, 一个是国内的, 即东部发达地区的部分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另一个是国际上的部分产业向中国转移。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浪潮为地处中原要冲的河南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河南如何应对才能有效实现距越式发展, 在全国甚至是世界范围内大幅度提升河南的竞争力水平呢?如果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只讲数量不求质量, 只看重对方条件不考虑本地情况, 没有选择地、“来者不拒”地招商引资, 就不但不能让新进的产 (企) 业融入本地环境, 而且会造成对河南已有产业链的冲击甚至破坏。所以河南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 应该立足于优势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选择对河南优势产业培育与发展最关键的产业 (企业) 以及对河南相关产业前向、后向关联效应强的产业 (企业) , 使转移过来的产业 (企业) 溶入河南的产业链, 发挥其技术溢出效应和学习效应, 才能形成根植于河南的区域优势产业, 并提高产业的竞争力, 从而提升区域竞争力。

2 近年来河南承接产业转移带动优势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近年来, 河南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引进外商投资及省外资金的规模、项目增速很快。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 2001年, 河南省实际利用外资为4.5亿美元, 2007年这一数字达到了30.62亿美元;在承接国东部沿海产业转移方面, 河南省积极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资本转移, 主动加强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经济圈等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 2005年合同引进省外资金1667亿元, 实际到位资金503亿, 到2007年, 河南合同引进省外资金3315.5亿元, 实际到位资金1521.6亿元, 是2005年的三倍 (表1反映了近两年河南承接产业转移的资金与项目情况) 。

资料来源:根据河南省商务厅有关资料整理所得。

承接产业转移为河南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和动力, 对全省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 贡献度不断提高。2007年全省吸引境外省外资金折合人民币1750亿元, 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1.9%, 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

在河南引进的产业转移项目中, 投资领域涉及广泛, 但大的项目、大额资金集中在河南的优势产业各行业中。我们以2006年引进省外资金为例来加以说明。从产业转移的项目来看, 2006年河南注重加强省内优势企业与外省发达地区大企业的战略合作, 全省引进省外资金亿元以上项目增多, 一批重大项目在河南相继开工建设, 全年全省亿元以上项目324个 (包括部分上年续建项目) , 合同总投资1467.6亿元, 合同利用省外资金1245.2亿元, 实际到位331.7亿元, 占全年实际到位资金总额的33.1.%, 其中投向石油化工、食品工业等优势产业的占一半以上;从产业转移的投资领域来看, 全省引进省外资金项目涉及领域比较广泛, 但主要集中在冶金、机械电子、纺织、石油化工、食品工业等河南优势产业各行业中 (表2的资料反映了2006年河南承接国内产业转移的项目与投资领域情况) 。

(资料来源:根据河南省商务厅有关资料整理所得)

大项目、大资金对优势产业的投资对河南优势产业的增长产生了积极的效果, 从表3的资料我们可以看出, 近两年, 河南优势产业以不到全省1%数量的企业创造了三分之一以上的工业增加值, 这其中, 固然河南自身内力的积聚是非常重要的, 但承接产业转移所带来的资金、项目、人才等也功不可没。

资料来源:根据2006、2007年《河南统计年鉴》有关数据整理所得。

而且, 大量项目投资带来的直接结果也在河南不断形成区域性乃至全国性产业聚居效应。前几年, 濮阳市成功吸引数百家沿海地区特种玻璃制品企业转移到当地后, 迅速形成了目前全国最大的特种玻璃产业集群;郑州市成功吸引广东等地大批服装加工企业转移到当地后, 也形成了全国最大的女裤加工产业集群;漯河通过引进康师傅等食品企业形成了食品产业集群, 这些产业集群为河南进一步发展化工、食品、服装等优势产业奠定了基础。

尽管承接产业转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河南优势产业的发展, 但到目前为步止, 河南还没有建立一种以优势产业为导向的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机制, 产业承接过程中的急功近利思想较为严重, 政策方面也不尽完善。

3 以发展优势产业为导向的河南承接产业转移对策建议

根据前面的分析, 我们认为, 河南应依托优势产业, 采取适当的策略, 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有选择地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 以促进河南优势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并不断提高区域竞争力, 实现河南跨越式发展。

(1) 依托河南优势产业, 确定重点转移来源地和产业。

弄清楚转移来源地和产业, 是做好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基础。从国际产业转移来源看, 日本的汽车产业、冶金产业向我国转移的势头强劲, 并且在医疗设备、机械、化工、服装、食品等行业的转移也有所增加。由于亚洲“四小龙”等区域与中国产业结构整体性成长程度的不断加深, 这些国家或地区也成为国际产业向中国转移的重要来源地。中国台湾地区的电子产业向大陆转移已经形成规模;美国也不断加大向中国转移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产业;从国内产业转移来源看, 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主要相对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闽南三角区和环渤海湾等地, 三角区由于产业基础不同以及新一轮产业优化升级的选择方向不同, 其转移的产业又不相同。如长三角转移的产业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汽车配套等, 而珠三角则主要集中在电子、制衣、制鞋、玩具、家具等。即使在同一地区, 不同的市、县实施转移的产业也不相同。根据国内外产业转移来源地与转移产业的特点, 河南可确定日本、亚洲“四小龙”、美国以及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长三角、珠三角等国家或地区作为重点产业转移来源地, 有目的地选择当地与河南优势产业有关的汽车、冶金、化工、服装、食品等行业内的知名企业, 与其加强信息联络, 为吸引这些企业到河南投资兴业做好准备。

(2) 依托河南优势产业, 科学制定承接规划。

承接规划至少应包括承接产业规划和承接地域规划。在承接产业规划上, 要根据河南优势产业发展现状, 按照“十一五”规划的优势产业发展要求以及承接和侧重承接转移的产业, 做出各级承接产业转移的发展规划。在承接地域规划上, 可按三个承接产业转移地域层级来规划, 即郑州市和洛阳、开封两个副中心城市为第一层级;各类产业带为第二层级;各县 (市) 为第三层级。不同层级依据当地的产业优势承接相应的产业。通过制定承接规划, 发挥河南省的整体产业优势, 协调河南的产业布局和产业发展, 从而促进全省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发展形成合力, 避免招商过程中的恶性竞争, 增强各地产业配套能力和产业集聚能力。

(3) 围绕河南优势产业, 认真确定引进项目。

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 河南可围绕六大优势产业, 吸引更多的产业转移相关要素进入, 形成产业配套, 壮大产业集群, 促进河南优势产业向高水平、宽领域、纵深化方向发展:围绕食品工业, 依托河南农产品资源, 引进农产品深加工项目, 提升食品加工业附加值;围绕有色金属工业, 承接氧化铝及铜、铅、锌、钼、镁等有色金属深加工项目, 拉长产业链, 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做大做强河南有色金属产业;围绕化学工业, 引进煤化工、精细化工等项目, 提高产业层次和产业集中度, 形成科技含量高、国际竞争力强的化工上下游产业链;围绕汽车及零配件工业, 引进整车加工、零配件生产等项目, 增强河南汽车产业竞争力;围绕装备制造业, 引进数控机床、环保及综合利用装备、轴承及基础件、仪器仪表等项目, 加快装备制造业向信息化、成套化、集聚化的产业格局转变;围绕纺织工业, 引进棉花深加工项目, 形成以骨干企业为龙头, 集轧花、纺纱、织布、印染、服装为一体的产业链条。通过围绕优势产业确定引进项目, 可使引进的项目一开始就融入到河南的优势产业网络中, 并发挥其技术溢出效应和学习效应, 增强河南优势产业竞争力, 从而进一步提升河南整体竞争力。

(4) 建立互利共赢机制, 促进河南优势产业与引进产业 (企业) 互惠共生。

引进来的产业 (企业) 能否真正促进河南优势产业的发展, 主要取决于河南优势产业能否与引进产业 (企业) 要融合共生, 和谐发展。要想达到这一目标, 需要建立互利共赢机制:其一, 有关部门要研究好、落实好引进企业与河南本地企业合作的相关事宜, 促进引进企业与本地企业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合作关系;其二, 建立长效沟通机制, 促进引进企业与本地企业的沟通和协调, 实现优势互补, 共同发展;其三, 建立有效的服务机制, 支持引进企业在河南做强做大, 优先提供基本生产要素和优惠的政策支持, 全力做好服务保障, 营造最佳的生产和经营环境, 实现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建军.优势产业集群发展与中部经济崛起互动研究[J].统计与决策, 2007, (24) .

[2]孟丽丽, 张萌, 李志弘.产业竞争力来源分析[J].商场现代化, 2008, (5) .

[3]毕肖华, 徐志耀.欠发达区域承接产业转移的理论模型研究——以广西为例[J].市场论坛, 2008, (4) .

[4]肖雁.论西部地区产业承接的地域粘合性[J].当代经济, 2008, (4) .

承接优势 篇5

一般意义上讲,现代高等教育具有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项基本职能。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飞速发展的今天,随着高校与社会沟通联系的日趋紧密,参与国民生活与推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日趋明显,高校的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职能日趋重要,这不仅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而服务外包作为一种新兴的企业运作理念,有效地搭建起了高校和社会联系的桥梁,在高校开展服务外包将会是未来10年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新兴趋势。

一、高等学校开展服务外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前,高等教育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就必须紧紧抓住社会大资源,与社会、政府、企事业单位联合,以服务外包的形式开展工作。以广东省为例:2006年,通过组织洽谈会,累计发布高校科技成果3000多项,促成省外高校与广东企业成功对接外包项目超过500项。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全省实施项目3200多项,实现总产值1500亿元,出口创汇30多亿美元。

1. 高校开展服务外包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高校与社会合作的途经是单一的。尤其是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仅通过课堂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因此,走服务外包的道路,在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同时,又把企业在市场进程中的以新工艺、新方法和新产品为代表的新知识、新理论引入大学课堂,既丰富和完善了课堂教学内容、增强了实践教学环节。又活跃了教学气氛,促进教学改革和专业设置改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某种意义上讲,高校开展服务外包不仅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种补充,也是一种突破。在服务外包的过程中,企业参与培养学生的教育过程,学生与教师参与企业的生产过程。学校与企业联合制定实习教学计划。联合进行实习教学,联合考查实习质量,使学生更快的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经过学校教师和企业、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工程师的“三位一体”通力合作教育与教学,促进了教学与最新生产实际的结合,从而优化高校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

2. 高校开展服务外包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高校师资建设的根本通过服务外包,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同时,寻找和解决经济建设中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不断拓宽研究和服务领域,在实践中既创造了大批实际应用成果和技术,又从中提取了大量的基础理论课题,使科研和教学工作处于学科前沿,从而锻炼造就了一支学术水平高、综合能力强的师资力量和科研队伍。

3. 高校开展服务外包有利于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一方面,服务外包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经济行为,企业利用高校的人才、知识和结构特点,把部分业务打包交给学校进行服务,企业就不需要使用大量资金来进行产品研发等专业性极强的业务,这为企业节省了金钱、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另一方面,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日益扩大,除少数国家支持的211和985高校资金充足,没有后顾之忧外,全国绝大部分高校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资金短缺问题,有的高校为了容纳激增的入校大学生,在银行贷巨款进行新校区的建设,也背上了沉重的资金包袱,资金问题已经成为大多数普通高校发展和建设的瓶颈,甚至是致命问题。通过利用高校固有资源进行服务外包工作,可以最大限度地盘活学校资产和设备,并为高校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高校资金短缺问题,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二、高等学校开展服务外包具有突出的比较优势

美国康奈尔大学开设灵活多样的课程满足各种各样的社会需要,打通了大学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为高等学校承接服务外包提供了良好范式。综观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在以下几方面具有其它科研机构所不能比拟的优势。

1. 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密集性优势。

我国新时期的高等教育始终把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中心工作来抓,高校的人力密集性优势逐年凸显。现在,中国已经成为在校大学生数居世界第一,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居世界第二,挤身于高等教育大国的前列。再加上42万研究生和全国近170万高校教师(数据截止2007年),高等学校无疑是全国高素质人才最密集的地方,这成为了进行社会服务外包最有力的支撑。

2. 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密集性优势。

从邓小平同志第一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开始,到江泽民同志的“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当前提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跨越式发展,新的成果不断出现,既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又为和企事业单位进行深入的服务外包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据统计,高校用于科研的经费,从改革开放初期的近1亿元,到2006年的276.8亿元,持续高速增长。与此同时,经费来源日趋多样,政府资金所占比例逐步下降,从最初几乎百分之百,到2006年的54.7%,而同期来自于企业和其他渠道的资金占比不断增加,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与此相应,我国实现国家目标的科研项目和科研机构明显地向一部分高水平大学集中。随着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的逐步显现和高校科研实力逐步增强,高校已经成为我国公共科研的主要力量,社会贡献也在不断提高。

3. 高效率的组织方式密集性优势。

由于高等学校具有公益性和社会性的双重属性,加之几年来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高校的组织方式日趋合理,无论是一所高校内部还是多所高校联合攻关开展服务外包的能力逐渐提高。今后高校的发展趋势无一例外是向着淡化行政管理,强化学术管理的方向发展。通过合理的学科专业建设规划,高校正在试图建立以学术为主导、以学术研究为主体、以学术团队为基础的高效率科研组织方式。一个大项目可以突破学科专业的界限和校际之间的界限,可以在政府和高校的领导下,建立联合科研团队,优势互补进行研究。如黑龙江省某理工高校在欧洲进口了国际领先的数控加工技术和设备,并迅速成立了现代制造加工中心,抽调各院系有关科研人员组成了科研团队。在项目的推广上,同其它两所高校联合与某国有大型军工企业签订合同,联合研发大型运输工具的关键性零部件,在取得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在国际取得了技术领先。

三、高等学校开展服务外包的类型分析

高校开展服务外包的种类是由高校自身属性和学科、专业特点决定的。立足于社会经济展和人才培养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融合高校各方资源开展服务外包是未来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开展服务外包大致分为以下三类。

1. 研发类外包。

依托于高等学校雄厚的科学研究优势,把高校有市场前景和开发可能的科技项目进行分类汇总,吸引企业进行投资,主要包括新产品开发、技术革新等。如黑龙江省某高校针对自身在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的优势,抓住了黑龙江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东部煤电化平台建设的大好时机,凭借已经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核心技术与某资源型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企业投资在高校内建立了科技研发中心,高校组织攻坚团队,按照企业要求进行产品研发工作;而企业负责该产品的市场评估、推广和销售工作。用一年时间进行研发,两年投入市场,第三年就取得了年赢利500万元的良好业绩。

2. 管理类外包。

对于综合性和以文科为主的高校,管理类外包是其发展的重要方向。近几年来,高校兴起的创业计划大赛、商业设计大赛等等,都说明了此类项目的重要程度。一个刚刚起步的企业要想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其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的科学化是一个重要条件。为此,高校可以组织经济类、管理类和人文类科研人员,通过科学分析和研究对整个企业进行商业策划,包括政策解读、产品评估、营销方式、成本核算、退出机制、评价体系、企业文化等,为企业决策和转向提供强有力的参考依据。

3. 人力资源类外包。

企业员工的素质和能力是决定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因素,刚刚闭幕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更是把人才资源开发提到了国家发展的战略地位来抓。近几年来,全国各种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上到跨国企业高管、下到民营企业的工作人员;多到一小时上万元,少到一堂课几块钱,都是盯住了人才资源开发这一大蛋糕。高校本身就具有各方面优秀人才,开展人力资源外包可谓得天独厚。通过与企业建立人才培训合作关系,按照市场和企业要求,编制细化的人才培训方案,企业员工在进行系统高校教育的同时,还可以取得相关行业的从业资质证书,做到高校与企业“无缝对接”,同时也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可能。如某商业类大学利用自身优势,在四年内为某大型国有企业培训员工近500人,这500人上岗后以其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迅速成为企业的骨干力量。

承接优势 篇6

1渭南市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农业优势

1.1气候土地资源优势

渭南属暖温带半湿润干旱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宜。年平均气温11.5℃~13.6℃,全年大于10℃积温3780.8℃~4509.4℃,是关中地区热量的高值区,全年无霜期为199天~224天,年降水量为508毫米~608毫米。据统计部门资料,2014年末常用耕地面积达54.7万公顷。流经市境的河流主要有黄河、渭河、洛河。黄河自北而来沿边境流过,洛河自西北而东南入渭河,渭河自西而东在境内汇入黄河,三河年平均径流量438.86亿立方米。地表水、地下水资源总量20多亿立方米。

1.2农产品品质优势

渭南历来被誉为西北最优越的农业生态区,是中国苹果、酥梨之乡、花椒之乡、枣乡和柿乡。粮食、棉花年产量分别占陕西省的20%和90%,素有陕西“粮仓”、“棉库”之称。现有西北地区唯一的国家优质小麦基地、以秦川牛为主导产业的国家农业科技园,5个国家苹果生产百强县,1个国家优质棉花基地县和3个商品鱼基地县。各类水果种植面积200万亩,其中绿色果品面积98万亩,是陕西省最大的绿色果品生产基地。

1.3区位环境优势

渭南西倚西安,处于西安半小时经济圈的核心地带,距西安不足60公里,优越的区位优势使渭南成为开拓抢占西北、西南以及中原市场的桥头堡。农业发展方面渭南市依据“稳粮、优果、增菜、兴牧、促林”的发展思路,积极实施瓜果优势产业区、花椒优势产业带和“三带四区五园六景”的一村一品发展战略。目前,基本形成了以华县、大荔等为主的菜、瓜产业带;以白水、澄城、韩城为主的特色果业产业带;以富平、澄城、临渭区为主的特色养殖产业带。其中,大荔县和富平县分别是农业部认定的无公害粮食、油料、林果、瓜菜、畜禽养殖和淡水养殖的生产基地和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县。

2渭南市农业生产发展存在的问题

2.1农业产业化发展不足

渭南市农业生产发展具有着较好的基础和发展潜质,但未形成产业化发展的态势,涉农龙头企业数较少规模小,产品的科技含量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对农户的带动作用差,农民专项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缓慢。

2.2农业生产主体基数大素质偏低

渭南市现有农村人口437万,占劳动适龄人口的81%,转移农村劳动力130多万,占劳动就业总数的38%。总体呈现出农业生产主体老龄化和女性化的趋势,并受其他因素影响,农业生产主体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不利于农业组织化生产作业的开展,农业生产水平和生产条件低于周边地区和城市。

2.3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低

渭南农村科技资源相对比较稀缺,农作物栽培管理随意性大,为建立有效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农业科技成功也较难转化为实际的农业生产力。由于农业生产主体呈现出的老龄化和女性化趋势,致使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新科技、新技术在实际中的采用比较有限,阻碍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进程。

2.4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薄弱

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是保障农业生产快速发展的物质基础条件,但受限于人力、技术、资金等多方面因素,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及其配套实施长期较为缺乏,设施功能也趋于陈旧和落后。虽然国家对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在逐年增加,但由于农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不高的原因,地方财政农业支出比重却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造成了对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投入不足,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得不到有效改善,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3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措施

3.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承接产业转移创建良好的生产条件

明确农业基础设施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围绕渭南农业经济“稳粮、优果、增菜、兴牧、促林”的发展思路,为粮、果、菜、牧和林协调有序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发展环境。积极研究和发现制约渭南农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难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渭南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农业政策措施,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农村道路建设、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完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基础设施条件,创造良好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

3.2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培育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渭南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农业资源优势明显,在选择承接产业的过程中,应充分结合渭南农业资源的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在优化现有农业产业结构的同时,培育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承接农产品生鲜加工产业,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农产品加工和物流中心,推进优势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聚集,构造完善农业优势产业集群,实现“三带四区五园六景”的渭南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战略。

3.3提升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完善承接农业产业转移平台

渭南目前已经形成渭北优质苹果产业带、奶畜密集养殖区、秦川牛密集养殖区、笼养鸡密集养殖区、澄城陕西省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等特色鲜明的农业产业带和种植园区,加速了农业产业化集聚,也是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基础。为此应根据渭南农业产业发展的整体布局,明确园区功能定位,积极培育园区主导产业,做到一园一特色农业产业,并增强园区内产业协作配套能力,形成错落有致的产业配套集群,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园区及配套设施建设,使其成为渭南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基础平台。

3.4培育新型农业生产主体,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

随着农业生产主体日趋老龄化和女性化,急需培育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经营模式,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可以通过建立社区综合性的农业生产合作组织及农业专业技术协会,将农户的土地集中到合作社和协会进行集中生产和经营管理,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组织化经营生产。

3.5培育、引进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促进农产品加工增值

渭南在农业生产方面具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但其涉农龙头企业数量规模均不佳,为此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需依托其丰富的农业生产资源优势,优化内外部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成一批农业生产标准化基地,引进新的农业企业,实现涉农企业的外引内联格局,壮大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高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进一步形成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实现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改善。

3.6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积极发挥政策的规划和引导作用

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尚需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积极发挥地方政府在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换中的规划和引导作用,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有针对性的选择那些符合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需求的农业项目,慎重选择高耗能产业并严格控制污染项目,避免出现农业经济发展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

摘要:渭南地处关中平原东部在农业生产方面具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适宜的气候土地资源,高品质的粮棉等农产品以及独特的区位优势。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背景下,探讨分析渭南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农业优势资源,提出了渭南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策略和措施。在发挥渭南优势农业资源的同时,有利于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发展。

关键词:承接产业转移,渭南市,农业优势资源

参考文献

[1]党海丽.金融支持黄河金三角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情况调查[J].西部金融,2014,(12):50-53.

[2]苏娟.渭南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对策研究[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1):32-35.

[3]高敏芳.渭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30(22):75-78.

承接优势 篇7

关键词:产业转移,优势,对策

一.当前东部产业转移中的趋势和特点

产业转移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由于经济因素, 某些产业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国际间或地区间投资和贸易活动综合性要素和商的流动过程。产业转移是形成产业分工的重要因素, 也是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影响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的因素: (1) 要素成本; (2) 基础设施; (3) 良好的服务和优惠的政策; (4) 靠近原料产地和消费市场。

“二战”以来, 全球已经经历三次大的产业转移:一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向日本﹑西欧等国转移;二是20世纪60年代—80年代, 日本﹑西欧等国将附加值很低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三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 美国﹑西欧等国家将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产业再次转移到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

目前, 中国东部地区的土地﹑劳动力成本﹑环保﹑市场等因素影响, 一些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开始向中西部转移。当前转移有以下特点: (1) 以产业集群为主体; (2) 企业并购为主要方式; (3) 产业转移的层次在渐渐提高。

二.安徽在产业转移中的优势

1、区位优势突出。安徽东邻江苏、浙江, 北接山东, 是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带, 西有湖北、河南, 南有江西, 是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的桥头堡, 具有独特的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以省会合肥为中心, 500公里范围内聚集了近5亿人口, GDP占全国的近40%。安徽水路交通便利。有多条通向其他各省市的高速公路, 有中部第一条高速铁路合武高速, 京沪、京九、陇海、宁西等铁路干线穿越安徽, 是华东地区铁路密度最大、通车里程最长的省份。拥有合肥、黄山两个对外开放航空口岸。安庆、阜阳等6个机场可与多个大中城市直接通航。有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水系, 内河航运前景广阔。在400多公里的长江黄金水道, 沿岸座落着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安庆等5个对外开放港口。

2、自然资源丰富。安徽土地富饶, 物种丰富。全省实有耕地面积572.8万公顷, 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716亿立方米。已建立较完整的防洪、除涝、灌溉等水利工程体系。森林面积360万公顷, 植物种类丰富, 有木本植物300余种, 草本植物约2100余种, 脊椎动物 (不包括鱼类) 约500余种, 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91种, 以扬子鳄、白鳍豚最为珍贵。已发现矿产138种, 探明储量和已开采的矿产有111种。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的45种重要矿产中, 安徽有32种, 其中有12种资源储量居全国前10位。煤、铁、铜、硫、水泥用石灰岩为五大优势矿产, 方解石、明矾石、凹凸棒石粘土、膨润土为特色矿产。

3、科教资源丰富。安徽科学技术整体力量居全国前列, 省会合肥是中国重要的科教基地之一, 也是全国第一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2007年末全省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4万人。科研机构959个, 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办机构366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9.6万人, 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6.3万人。有国家实验室1个, 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 省级重点实验室28个, 部属实验室15个。教育事业全面发展。2007年末, 全省共有研究生培养单位18个, 在学研究生28098人;共有高等院校97所, 在校生73.1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84.9万人。依托上述科研机构和人才培养机构, 各类投资企业可以很容易在本地寻找到所需的人力资源和科研力量。

4、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载体较佳。工业园区是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和主要形式。我省共设立23个国家和省级开发区, 其中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开发区。23个开发区按类型划分, 高新技术开发区2个, 经济技术开发区17个, 旅游度假区2个, 综合试验区2个。安徽省开发区具有以下特点: (1) 目的明确、优势明显; (2) 布局合理、规划科学; (3) 设施过硬、配套同步; (4) 依法治区、全面改革。

三、安徽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对策分析

1、发展安徽的经济, 要做好“一圈两带两厢”的建设。安徽发展经济要有战略思维, 要做“一圈两带两厢”的建设。一圈是建设合肥都市圈, 充分发挥都市圈的辐射作用, 带动安徽经济快速的发展;做好“沿江经济带” (安庆、马鞍山、芜湖、铜陵等) 的发展, 使之成为钢铁、汽车、有色金属等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 同时做好“沿淮经济带” (阜阳、蚌埠、淮南、淮北等) 的发展, 使之成为煤炭、机械等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两厢”:重点发展好宣、黄、池、宜四市的旅游、化工等产业, 使皖南的经济上一个新台阶;同时重点发展好淮 (北) 、宿、阜、亳四市的煤炭、白酒、中药材、特色农业, 使皖北的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

2、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提供人才保障。人才是企业存在的根本, 现在企业最难得是人才。由于我国教育很大程度没有培养企业所需要人才。我们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时, 一定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把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纳入政府工作目标。利用安徽省丰富的科教资源, 鼓励学校面向市场和面向社会设置专业;鼓励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建实习基地;鼓励和支持企业独立举办或多种形式举办职业教育。只有这样, 才能使企业在产业转移中选择安徽。

3、实施“科技强省”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建立节约型社会。从长远发展看, 安徽省的产业发展只有走自主创新的道路, 改变在国内外产业分工中处在“微笑曲线”低端。通过承接产业转移, 紧紧加强技术攻关﹑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优化创新环境等, 集中力量突破和掌握一批核心技术, 引导形成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 培育一批具有骨干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 形成一批象奇瑞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企业, 改造和升级一批传统产业。不要因为眼前利益, 接受“三高” (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 产业, 走资源节约型和环保社会道路。

4、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 为产业转移提供方便。目前, 在国内办一个企业需要好多手续﹑好多资料, 时间要需要30天以上至45天左右;而欧美等国办理一个企业只要15天左右。而时间对目前产业转移中的企业很重要, 因为商机转眼即逝。所以安徽省在承接产业时, 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不要搞形式主义, 缩短企业审核时间, 该省的手续能省就省。另外省里把一些权利下放到各个省市, 节约时间。总之, 政府在迎接产业转移过程中, 改变自己角色, 使自己成为服务的角色。

参考文献

[1]、董文波, 十堰市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思考,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 2008 (6)

[2]、安徽招商网http://www.ahinvest.gov.cn[EB/OL]

[3]、华金科﹑罗立, 益阳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优势和对策研究, 益阳职业技术学院报[J], 2008 (3)

承接优势 篇8

近几年, 国际生产性服务业向中国的转移明显加速, 山东省应抓住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机会, 通过积极承接国际生产者服务业向省内的转移, 促进本省生产性服务业, 以及服务行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

正确分析山东省在承接生产性服务业国际转移中所具备的优势条件, 以及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对于制定正确的服务产业承接策略, 顺利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山东省已经具备了承接生产性服务业国际转移的各项条件

1. 山东省已经具备了承接生产性服务业国际转移的经济实力

改革开放以来, 山东经济一直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5年、2006年、2007年GDP增幅分别达到11.6%、13.7%和14.3%。继2002年GDP突破1万亿元大关后, 2007年山东GDP达到2.6万亿元。随着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增强, 山东省将成为我国又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制造业基地。

2. 山东省已经具备了承接生产性服务业国际转移的良好基础设施

(1) 公路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截止2007年6月份山东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达20.49万公里, 列全国第二, 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为3281公里。山东省将按照“五纵连四横、一环绕山东”的目标, 进一步加快高速公路建设, 至2007年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4000公里。

(2) 铁路已形成比较完备的网络。中国的两大铁路干线京沪铁路和京九铁路均纵贯山东境内, 胶济铁路和兖石铁路横跨东西, 京九铁路, 使山东省与香港特别行政区能够直通列车。位于兖石铁路最东端的港口城市日照, 被国家批准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之一。

(3) 民用航空事业快速发展, 空港密度大。已建成济南、青岛、烟台、威海四个国际机场, 开通国际、国内航线300多条。

(4) 港口密集。全省沿海港口26处, 港口密度居全国之首;对外开放港口达17个, 其中国家一类港口14个, 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年吞吐能力近2.5亿吨, 其中青岛港年吞吐能力突破亿吨。

(5) 通信设备的自动化水平高, 城市电话程控化, 移动通信网覆盖全省。截至2008年3月底, 全省固定电话2620.8万户, 居全国第三位;移动电话3806.9万户, 居全国第二位;互联网用户超过1000万户, 电信业整体实力和发展速度均居全国前列。

3. 山东省已经具备了承接生产性服务业国际转移的产业基础

2006年, 山东省实现服务业增加值6978.8亿元, 占GDP的比重达到32%, 居全国第三位。服务业从业人员约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28%, 约占全社会新增就业人口总数的70%, 服务业成为山东省城乡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综合来看, 山东省服务业的发展呈现如下特点:

(1) 传统服务业规模大, 发展稳定。2006年山东省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227.92亿元, 年均增长12.6%;拉动服务业增长5.9%, 是山东省服务业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

(2)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速度快, 所占比重迅速提升。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增速加快, 占服务业比重, 以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呈上升趋势。2006年山东省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实现增加值1140.7亿元, 年均增长12.8%, 是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行业, 占9.2%。

(3) 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保持稳步发展。2006年山东省金融保险业实现增加值541.0亿元, 年均增长7.2%;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794.0亿元, 年均增长11.2%。

(4) 社会服务业增长迅速,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高。2001年~2004年山东省社会服务业年均增速达24%, 比同期GDP与服务业平均增速分别高12.2%和12.9%, 是整个服务业中增长最快的产业。

(5) 服务业劳动生产率高于第一产业, 低于第二产业, 但增加量是三者中最大的。2005年, 山东省服务业劳动生产率为34032元/人, 比第一产业高26529元/人, 比第二产业少19283元/人。与1996年相比, 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15.2%, 比同期第一产业高9%, 比第二产业高2.6%。

4. 山东省具有承接国际生产性服务业转移的地缘优势

中国自近代以来先进的生产力大都来自海上的传播, 因此沿海地区总是率先获得外部推动, 东部沿海地区在承接国际服务业的转移过程中占尽天时和地利。其中, 山东省地理位置的优势又特别明显:

(1) 紧邻日韩的优势。宏观上, 山东半岛伸入渤海、黄海间, 是中国大陆最接近日韩两国的地区, 具有得天独厚的对外开放条件。微观上, 山东省地处南方发达地区长三角和北方发达地区京津辽的中间, 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地位重要。山东省与日韩在文化传统方面又存在同质性特征, 即三地都深受儒学的浸润, 共属东亚文化圈。最近, 为了克服服务业国际转移实施运作过程中的文化差异等问题, 欧美等国越来越倾向于采取近岸化策略, 山东省与日韩在地理位置与文化上的接近, 将导致日韩服务业作用力最强的地方必然是山东省。

(2) 相对独立的“经济板块”。随着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增强, 山东省正逐步成为国内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也是对服务业需求最旺盛的地区之一。但与其他地区的情况不同, 例如同为经济大省的江苏和广东, 由于江苏毗邻上海, 广东紧靠香港, 外部服务业可以分别通过上海、香港两个国际大都市来满足江苏省和广东省的市场需要。而山东是相对独立的“经济板块”, 自成体系, 没有可以就近依托的大型服务中心城市, 只能依靠自身的力量。因此, 外部服务业必须通过向山东省的转移, 来满足山东市场的需求。

(3) 辐射北方及黄河中下游地区的能力。随着山东经济的飞速发展, 山东省有望发展成为中国经济板块乃至东北亚地区极具影响力的经济隆起地带, 成为辐射北方及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经济核心地区。外部服务业要进入北方及黄河中下游地区, 当首先考虑选择山东省。

5. 山东省具有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区位理论认为, 产业分布具有市场指向和劳动力指向, 前者是对更大的市场空间的追求, 使产业布局呈现接近市场地区的趋向;后者是对质量保障前提下廉价劳动力的追求, 使产业呈现接近劳动力供给地区的趋向。服务业国际转移的三种形式 (离岸业务、直接投资和外包) 除了同样具有追求外部市场的特征之外, 还显现出对低成本劳动力的亲近。

山东省生产性服务业市场需求和人力资源供给分析:

(1) 山东省对服务业的市场需求潜力强大。据山东省统计局统计数据表明, 2005年底山东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25071家, 计算机软硬件产业、家电制造业、海洋化工和石油化工制造业、运输机械制造业、新材料制造业、轻工食品和纺织产品制造业等都在全国居领先地位。

到2006年末, 全省总人口达9309.0万人。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265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985元, 分别比2002年增长87.3%和68.7%。

自改革开放以来, 欧美韩日等国纷纷加强与中国的经贸往来, 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中国13亿人口的广大市场。山东省作为沿海地区较发达的地区, 人口多, 收入多, 市场潜在容量大。根据山东省统计局2004年第一次经济普查公报, 至2004年底山东省共有港澳台商和外商投资企业达10819家。随着山东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群众购买力的空前增强, 山东将成为一个很有潜力的大市场。

(2) 山东省在人力资源上具有素质高、成本低的优势。在2005年全国31个省市区人才竞争力排名中, 山东省位居第六位。其中:在人才规模方面, 具有较强优势, 位居第四位;在人才素质方面, 专业技术人员数占就业人员数居第十位;在人才科研投入方面, 居第五位, 科技经费支出额、R&D经费占GDP的比率、科技经费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都位居前列;在人才教育投入方面, 居第四位, 高等学校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处于前列。

山东省科技人才优势十分明显, 科技资源十分丰富, 人才素质高, 但人力资源成本相对较低, 承接以人力资本为纽带的国际服务业转移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

6. 对外开放力度加大, 各级政府将承接国际服务产业的转移列入重要日程

随着山东经济的飞速发展, 服务业将成为山东省“十一五”投资重点。山东省各级政府已经将服务业的招商引资列入重要位置, 并分别制定了各自的引资目标与引资计划。例如山东省于2005年5月27日在香港举办为期一周的“山东-香港服务业合作研讨暨洽谈会”, 这次推介活动是山东省首次以服务业为主题在香港举办活动, 推出合作项目600多个, 总投资额约为200亿美元, 涉及商贸、物流、旅游、基础设施等领域。

二、山东省要成功承接生产性服务业国际转移必须克服的障碍

1. 山东省服务市场的质量总体低于发达国家, 并且低于国内经济较发达的北京、上海和广东等地

服务质量是服务企业的生命线。跨国公司的服务业国际转移, 虽然目的是以低成本满足其需求, 但前提是服务的质量不容下跌。因此, 承接方服务市场的总体质量就成为跨国公司衡量承接方能力的重要标准。服务企业重价不重质的观念, 将成为山东省服务企业提高客户满意度的主要障碍。

2. 山东省服务企业投资严重不足, 信息化程度低

数据库和供应链等软件信息技术平台, 是服务企业提供相对完善服务的必要条件, 是服务企业规范和组织信息流程的框架结构, 是服务业实现规模经营的基本手段, 也是服务业专业人员发挥其特长的前提。但山东省服务企业普遍投资不足, 例如省内的物流业还基本处于加强机械装备的阶段, 很少应用信息技术。从计算机和通用输出设备的人机比例看, 企业信息化程度较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 即使与国内上海、北京、广东等省市相比也处于全面落后的状态。服务业投资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很多人对服务业投资强度认识不足, 认为服务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 而非资金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而研究表明, 和制造业部门相比, 发达国家的服务业部门在资金密集度和技术密集度等方面与制造业相比, 只高不低。

参考文献

[1]曲凤杰:世界服务产业转移趋势及中国承接服务产业转移的条件[J].经济研究参考, 2004, (82)

[2]党怀清:天津滨海新区必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原因分析[J].武汉金融, 2007, (2)

[3]山东省统计局.山东省服务业发展现状与经济展望.山东经济战略研究, 2007, (5)

[4]周一星杨焕彩: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上一篇:医院管理人员职业化下一篇:产期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