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与承接

2024-08-16

转移与承接(精选12篇)

转移与承接 篇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经济、金融在全国范围内的协调发展的程度越来越受到重视, 发达地区带动欠发达地区发展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2008年, 胡锦涛同志在安徽视察工作时指出:“安徽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 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 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 不断加强同兄弟省份的横向经济联系和协作”。由此可见, 产业转移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我省建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也有着重要意义, 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能够加快安徽经济迅速全面崛起的步伐。然而, 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 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所以要加大金融支持的力度和强度。

一、金融支持是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和保障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承接产业转移的本质是资金、资源在各行业之间的优化配置。没有金融的支持, 就不可能有现代承接产业转移的发展。产业转移与金融支持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发展的。金融支持的力度越大, 承接产业转移完成的就越顺利, 反之, 若金融支持不足, 则会阻碍产业转移的进程。金融支持对承接产业转移的影响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现代经济主要通过金融来运行资金, 引导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推进承接产业转移

通过加大金融支持的力度和扩大金融支持的广大, 完善金融发展的内外部环境, 提高金融机构的服务水平和效率, 创建有利于资金有效流通的金融产品, 促进资金在各行业之间的平稳流通, 使经济与金融协调、均衡、持续、有效的发展。既可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又能降低交易成本, 减少产业转移的风险。

(二) 现代金融可以提供承接产业转移所需的信息支持

由于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处于社会资金集中和流动的中心环节, 各个行业、产业、企事业单位都不可能离开金融, 而且金融机构对各个经济主体的信息了解的较全面、完整, 并且其通过完善的中介服务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 如为产业转移提供相关企业的资金流信息和信用状况以及提供市场动向、产业政策、商品信息等承接产业转移时所要了解的信息。

(三) 金融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安全、充足的资金, 是产业转移的经济基础

承接产业转移是一项大规模的协调经济发展的举措, 其必要求有大量的流动资金做保障。现代金融正好为各行各业的经济发展提供启动资金, 为其运行提供流动资金和发展资金。同时, 现代金融还通过注入资金的方式促进技术创新,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更大程度的保障产业转移。

(四) 金融是服务规范、监管较严格的行业, 有效的金融监管可促使金融部门在支持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确保产业转移参与各方的资金运转安全

由于金融支持和产业转移是相互影响的, 产业转移的顺利推进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反过来又会推动金融环境改善、金融产品创新以及金融服务水平的提高。

二、安徽在承接产业转移中金融支持的不足和缺陷

金融支持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更是承接产业转移的保障。但是, 各个地区的金融发展程度和支持产业转移的力度大不相同。其中, 东部发达地区的金融发展迅速, 金融产品较丰富, 金融支持的力度也大, 积极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而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金融支持相对不足, 积极作用相对也较小, 有时甚至会阻碍承接产业转移的进程。对于安徽来说, 金融支持有其自己的特点,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安徽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的不足和缺陷:

(一) 金融产品单一, 缺乏创新

虽然目前绝大多数商业银行已经完成了股份制改造, 但经营观念尚未完全转变, 主要服务意识还是集中在存贷服务, 未能及时的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改变、市场的需求以及客户的要求来有效的调整信贷结构, 加强金融产品创新, 促使金融产品多元化, 从而满足市场需求, 引导产业转移。而且, 随着承接长三角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企业的增加, 金融机构服务意识不强以及金融产品单一滞后的情况日益严重。金融产品的单一性, 导致承接产业转移的方式单一, 不能有效的实现产业转移。

(二) 金融政策环境和金融支持力度不均衡

安徽省各地对承接产业转移的金融支持态度不一致, 因此承接产业转移的效果也不尽相同。如合肥、芜湖等地由于地理位置较佳、人才资源丰富, 更重要的是城市政策环境宽松、金融支持能力强、力度大, 金融服务意识较强, 服务水平较高, 可以为产业转移提供良好的金融支持, 因此承接产业转移的进程较快。有的地区金融支持力度不够, 甚至没有明确的有关金融支持的安排和政策建议, 呈现出一种消极懈怠的态度, 即使资源再丰富承接产业转移的规模也难以扩大。由此可见, 金融政策环境和金融支持力度不均衡是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一个严重阻碍。

(三) 与东部发达地区的金融合作不紧密, 资本融合程度不高

安徽作为泛长三角地区的一员, 在融入长三角的金融一体化方面却相对滞后, 没有与江、浙、沪等发达地区建立有效的、长期的金融合作关系, 使转移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大量的问题, 这便会降低对来自长三角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的吸引力, 使长三角地区对我省产业转移的工作产生质疑和失望, 导致我省产业转移的工作无法按质按量完成。同时, 由于联系较少, 相互之间获得信息资源不全面、不及时、不准确, 在支持产业转移时, 影响了对东部转移客户的有效判断和筛选标准, 难以对目标客户准确定位, 从而影响了我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进程。

(四) 金融服务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

由于东部发达地区的金融服务水平较高, 因此从长三角发达地区转移过来的企业, 对承接地的金融服务水平要求也就比较高, 但安徽省的大部分金融机构将关注重点集中在存贷业务上, 特别是县域金融机构更是如此。而在大企业甚至外资企业比较关注的结算方式、国际结算、外汇服务等方面相对欠缺, 与发达长三角地区比起来差距明显, 再加上金融机构业务品种单一和服务意识不强, 从而导致我省金融服务水平不能完全满足转移企业的需求。

三、金融支持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和建议

安徽应当认清形势和把握好机会, 努力搞好承接产业转移工作, 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的金融支持, 提高金融服务意识, 大力发展金融市场, 创新金融产品, 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实现产业转移与金融资源配置的协调、高效发展。

(一) 加强金融服务创新, 提升金融支持承接产业转移服务水平

加快金融创新, 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是促使安徽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的有效保障。一是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 应当适应市场的需求和企业的需要, 开发新品种, 如手机银行等便捷高效的产品, 以满足转移企业金融服务多样化的需要。对外企而言, 应适当增加规避汇率风险的金融产品和外汇信贷业务, 帮助企业合理避险, 降低承接产业转移成本, 促进产业转移的发展。二是深化金融服务意识创新。通过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的再教育, 以及金融机构的自我发展, 完善金融机构的服务理念, 使金融服务意识由目前存贷业务为主顺利的过度到多元化金融发展, 以及向将来的采用收购、并购、风险投资等多种方式承接产业转移转化。三是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 适当下放信贷权限, 简化信贷手续, 提高信贷工作效率。

(二) 完善金融政策环境, 加强金融支持力度

一是进一步改善区域金融环境。安徽省金融行业应当改善金融政策环境, 强化金融支持力度, 提高金融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 为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提供有利条件, 同时, 政府部门也应当制定一系列的金融配套措施, 如建立社会征信体系, 提高商业银行融资、放贷的信心, 为吸引产业转移企业的流入提供必要的条件, 为转移企业的安全顺利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从根本上改变金融运行的基础条件和环境, 才能真正使本地区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

二是优化金融管理部门, 提高金融管理的能力。当政府部门制定承接产业转移的发展规划时, 金融管理部门应提出符合金融行业发展特点的中肯的建议, 使发展规划与实际金融工作相协调,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具有战略意义和长远目标的系统性金融支持政策体系, 为我省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宽松、高效的金融环境, 为融入的企业的发展提供优良的金融管理机制和较高的金融服务水平。

(三) 加强与东部发达地区的金融合作, 提高资本融合程度

产业转移是指某些产业由一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现象。产业转移将导致转出地和转入地之间的资金、企业、金融资源的流动, 但是这种流动往往并不会实现最优配置的目标, 所以为了实现产业转移的效益最大化, 应当加强双方金融合作, 提高资本融合程度。对于安徽而言, 安徽地处长三角边缘的区域优势, 应当适度降低金融市场准入门槛和放宽准入政策, 推进金融产业的发展和合作, 为金融资源的自由流动建立一个体系完整、活跃度高的区域性金融市场。加快完善金融主体的多样化, 引进东部发达地区的外资银行和股份制银行, 加快融入长三角金融一体化的体系的步伐, 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的进程。

(四) 健全融资体系, 拓宽融资渠道, 提升服务水平

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时, 我省应当加强拓宽融资渠道, 解除发展资金瓶颈。首先, 壮大融资总量, 增强金融支持能力。我省应当加紧引进外资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以及信托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企业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加快产业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 以壮大融资实力和完善融资方式。二是发展金融市场, 拓展直接融资渠道。三是集合各类资金, 拓宽融资渠道。如激活民间资本, 合理引导民间资金, 鼓励民间资本进行投资建设等, 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支持承接产业转移作用。

参考文献

[1]吴成颂产业转移承接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以安徽省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为例[J]学术界2009 (05)

[2]唐阳孝产业转移和承接产业转移与金融支持[J]西南金融2008 (04)

[3]董金玲, 郝朝君试论苏北承接产业转移的金融支持[J]科技信息 (学术研究) 2007 (21)

[4]谢培秀, 殷君伯建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思路与对策[J]铜陵学院学报2009 (01)

[5]罗世乐, 唐羽, 李文政金融支持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思路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金融纵横2008 (09)

转移与承接 篇2

一.安徽承接产业转移战略的社会经济背景

2010年1月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获国务院正式批复,安徽承接产业转移,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八百里皖江大地掀起新一轮开放的热潮,向着国际国内以及长三角加速外溢的资本、技术和服务,敞开怀抱。

皖江城市带处于我国人口密集、消费需求较大、最靠近东部的中部地区,以合肥为中心,半径500公里,覆盖上海、江苏、浙江、河南、江西、湖北、山东、安徽七省一市,这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消费潜力巨大。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地区山水相连、人缘相亲、文化相近,经济联系非常紧密;经济互补性强,是长三角的优质农产品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交通物流基地、旅游休闲基地和高素质劳动力供应基地;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无缝对接的地理条件,正在转变为承接产业转移的最大地利。

不但如此,安徽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既是长三角产业发展共生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三角城镇体系的延伸和补充,也是沿长江经济带中发达地区进一步扩张延伸与带动发展的纽带,是我国东中西协调发展的重要纽带。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出台,为皖江地区乃至安徽的大开放、大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

《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形成支撑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的城市群,带动周边地区发展,而皖江城市带就是其中的重点城市群之一,是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区域。在中部地区几大城市群中,皖江城市带不仅紧临长三角,发展基础良好,而且具有水资源、岸线资源和环境容量等方面的组合优势。在这一轮经济调整中,皖江城市带依托相对优势,在政策、资金、重大项目布局等方面得到国家更多的支持,正集聚国内外发展要素,加速规模扩张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推进结构升级,进一步增强产业辐射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在推动安徽又好又快发展和中部加快崛起中,发挥着引擎和强力带动作用。

二.将自主创新与承接产业转移加速融合的现实需要

但是,就现阶段而言,目前安徽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产业结构呈现出“一高三低”,即传统工业和资源型工业比重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低,农业产业化水平低,现代服务业比重低;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日益尖锐;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这是安徽必须突破的瓶颈制约。将产业转移与自主创新相结合,是当下加速中部崛起,安徽社会经济蓬勃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的安徽承接产业转移进程中的重要议题。

在承接产业转移与推进自主创新有机融合方面,目前,安徽已经形成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两大战略平台。

以安徽中部城市芜湖为例。作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双核心城市之一,在芜湖,开发区加速扩张、转型升级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主旋律。2010年以来,芜湖市进一步完善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体制,推动开发区二次创业,在东区征地6000亩以上;加快芜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步伐,建设全省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是芜湖下一步的主要目标。芜湖市在加快省级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产业配套能力的道路上走出了自己的特色,芜湖市下一步的目标,是加快现有开发区转型升级,积极争取把芜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芜湖工业园区上升至国家层面。

实际上,安徽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上升至国家层面,给安徽带来的对外影响和抢滩效应加速凸显,突出表现在客商考察投资的增势强劲。2010年上半年,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示范区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9.3%,占全省比重为75.6%。新批内外资项目497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330个,增加757个。实际到位省外资金增长65%,占全省比重为76%。

安徽承接产业转移是个双赢的过程。承接转移,不是简单复制发达地区产业结构,重在转变发展方式,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例如,芜湖市十分注重促进产业承接与自主创新相融合,目前,拥有省级以上研发机构89家。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安徽全省新增高新企业数居全国第2位,总数达1125家,居全国第7位、中部第1位。专利申请量居全国第8位,较去年提升5位,位居中部首位,增幅居全国第1位。下一步,安徽要做的是充分利用好承接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坚持试验区,举全省之力推进自主创新,重点是突出“三体建设”、扩大“四个成果”,即强化企业主体、打造创新载体、推进产学研一体,努力出更多的科研成果、产业成果、人才成果和改革成果。到2015年,皖江城市带地区生产总值比2008年翻一番以上,工业化率提高到60%以上,城镇化率达到55%以上,形成8个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

三.制定相关政策,切实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产业结构提供政策支持和理论依据 要将产业转移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就要抓住重点,从政府层面来说,要把好政策关,为企业及其他自主创新主体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安徽省科技厅等五部门在2010年7月27日联合出台《关于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自主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21条针对性措施,旨在促进产业承接与自主创新相融合,发挥自主创新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的引领作用。

这21条政策措施涉及以下四个方面:

1.在加快产业技术升级、支持产业和技术同步转移方面,省外高新技术企业及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等来示范区落户的,将享受转出地同等优惠政策。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改造提升汽车、家电、装备制造、冶金等传统产业,启动新兴产业“十百千”企业培育工程,建设语音、电子材料、公共安全等一批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在语音、非金属材料、余热发电、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支持企业申报建设一批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重点实验室。

2.在打造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上,推进建设科技成果研发转化交易服务平台,建立“科技路路通”服务体系,支持建设一批省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打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3.加大自主创新政策激励,落实各项税收和政府采购政策。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各项行政性收费的省、市留成部分,实行免征;创新型企业所缴纳企业所得税新增部分的省、市留成部分,3年内全额奖励企业;对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因上市补交的企业所得税、土地出让相关税费的省、市留成部分,全额奖励企业。4.支持开展科技金融创新试点,支持开展创业风投、科技保险、小额贷款公司、股权质押、股权质押等金融工作。

这些新出台政策将推进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自主创新,促进产业承接与自主创新相融合,实现在承接中创新。

四.结语

转移与承接 篇3

关键词: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产业结构;升级

一、皖江地区产业结构现状

(一)产业结构分析

现阶段皖江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还处于比较低的层次,表现在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较大。皖江城市带产业结构变化情况: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不断下降,其比例与其他两大产业相比相对较低,并且呈逐年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占GDP比重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上升速度比较缓慢。第三产业虽然占GDP比重不断上升,但其上升的趋势不太稳定。总体来说,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渐成为皖江地区的主要产业,第一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的差距不断增大。由此可见,皖江地区工业化水平较高,但对产业结构调整起至关重要的第三产业发展落后。

(二)产业结构特点

1、产业结构调整层次低。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与发达地区相比偏高,产业结构水平不高。第二产业比重偏高,导致皖江地区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2、仍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皖江地区仍需要继续大力发展第二产业皖并且以发展装备制造业、轻纺产业、原材料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重点培育汽车、建材、家电、冶金和石化化工等主导产业。并以发展主导产业为主,同时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扶持力度,要充分利用已有产业结构以及区位优势,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3、总体水平低下,产业结构失衡。第一产业薄弱,劳动生产率低下,第二产业比重过高而第三产业比重过低,第三产业发展速度缓慢,产业内部发展不均衡,结构不合理,产业布局不合理,地区同构化问题较严重。

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分析

(一)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和劣势

1、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

(1)战略区位优势。皖江城市带是长三角地区经济辐射直接受益地区,是实施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重点开发区域,在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并且皖江地区人口密集、消费需求大,市场广阔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区域。

(2)产业基础好。目前皖江地区冶金、、机械设备、电子元器件、化工、汽车、家电、建材、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发展己有一定基础,产业集聚效益初步显现。拥有以奇瑞、江淮汽、马钢、海螺水泥为代表的国内知名企业,通过自主创新而发展起来,同时也发挥出对产业转移的吸引力。

(3)资源丰富。丰富的生产要素为皖江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其中,淮南拥有丰富的煤矿资源,铜陵拥有丰富的铜矿资源,芜湖则拥有丰富的岸线资源。

2、承接产业转移的劣势:

(1)总体经济水平较低。尽管皖江地区近几年呈现很好的经济发展势头,但是总体的经济实力相对较低,市场也不够活跃,对吸引投资并且对承接产业转移具有很大的影响。

(2)劳动力素质不高。皖江地区虽然拥有丰富并且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但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不高,导致其整体素质也不高。同时,许多高校人才流失严重,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有效支撑科技进步和持续能力不足。经济落后使皖江城市带地区同时出现了低质量劳动力富裕和高素质人才严重不足的现象。

(3)配套能力弱。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业基础薄弱,产业链条短。;二是产业承接载体不完善,皖江地区的主要城市工业园区发展不完善,各项设施不够配套和成熟,缺乏对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的吸引力。

(二)承接产业转移进程中的问题

1、政策法规制度不完善。由于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不能完全规范市场行为,因此市场中仍然存在许多违反经济秩序行为,间接影响了皖江地区的承接产业转移。

2、产业集群效应不明显。目前皖江地区产业分布比较分散,导致产业整体实力较弱,缺乏竞争力,不能很好地发挥集群效应。同时由于产业的分散,导致企业的运输成本,原材料成本的上升,进一步削弱了经济实力,从而使整个皖江地区的产业没有形成很好的凝聚力。

3、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皖江城市带的劳动力构成中,高素质人才所占比例较小,缺乏职业技术和研发能力,使皖江地区在高新产业方面的发展捉襟见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没有自己的品牌和知识产权,导致只能从事低效益的代生产行业,从而使整个地区的产业结构不合理。

三、皖江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

(一)从高科技、低污染环节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1、以第三产业建设带动新型经济建设,以高新科技产业为核心。

自主知识产权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皖江地区想要取得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以高新科技产业为核心,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根据安徽省统计年鉴2012,2011年皖江地区GDP为11130.21亿元,而第三产业的生产总值为3536.75亿元,所占比重为32%,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但第三产业仍需加大发展。

2、着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

着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是提高经济效益,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

(二)打牢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经济基础

1、大力发挥地区原有产业优势,大力发展招商引资战略,以实体经济为引资先头军。

皖江地区目前仍然处于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是其主导产业,因此皖江地区想要优化产业结构,吸引产业转移,必须以原有的产业为基础,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只有在第二产业发展取得较大进步的基础上,才能增强其吸引投资的竞争力。

2、实施合芜马带头驱动作用,扩大整个安徽经济增长能力 。

充分发挥合肥、 芜湖、马鞍山科技人才和创新型企业集聚的优势,推动体制机制创新,集聚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培育创新型产业对皖江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具有良好的作用。

(三)发挥政府和市场在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作用

1、优化产业布局,促进良性竞争。

产业集群能够加强皖江地区的区位优势,降低产业成本,促进相同企业的技术交流,对吸引产业转移有很好的优势。因此,皖江地区应优化产业布局,促进良性竞争。

2、建立健全政府工作机制,营造良好环境。

政府政策一向都是吸引投资和产业转移的重要参考因素,健全的政府工作机制能很好地提高办事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加大对皖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改善交通运输,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对优化产业结构也有很大帮助。

结束语

皖江地区应抓住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机遇,顺应国内外产业转移的趋势,加快承接产业转移进程,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落实产业调整,集聚发展要素优势,壮大产业规模,加快发展步伐,推动本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发展质量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徐岚. 安徽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 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12).

[2] 陈少侠.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业文化,2011(12).

[3] 胡飞. 对外开放、产业结构升级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对皖江城市带的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12(1).

[4]张黎黎,马文斌.国内外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J].江淮论坛,2010(5).

[5]丁家云,雷勋平.皖江经济发展研究报告[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转移与承接 篇4

产业转移的概念

目前, 理论界对产业转移概念还没有形成一致的表述, 大致可归纳为两种观点。从广义角度, 将产业的单纯的产品市场扩张或迁移视为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常常以相关国家或地区间的投资、贸易以及技术转移活动等形式表现出来。从狭义角度, 认为产业转移着重指产业生产设施的空间扩张或迁移。产业转移的实质是企业空间扩张过程, 也是企业的再区位和区位调整的过程。

四川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分析

(一) 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

四川地处我国西南部, 位于亚热带范围, 总面积48.5万平方公里, 人口8700万人。四川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矿产资源、天然气资源以及生物资源。其中水能资源可开发量约1.1亿千瓦, 位居全国第一, 钛矿、钒矿等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一, 天然气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近30%。

(二) 旅游资源优势

四川是我国旅游大省, 历来有“天下山水在于蜀”之说。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以及齐全的地貌形态, 造就了四川拥有秀丽的自然风景、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族风情。目前, 四川共有A级旅游景区136个, 其中5A级旅游景区3个, 4A级旅游景区48个, 3A级旅游景区35个, 名列全国前茅。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四川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旅游业已经成为四川省的支柱产业之一。2006年, 四川旅游总收入达到9.8万亿元, 相当于全省GDP的11.4%。旅游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创造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四川社会经济发展, 而且为四川有效承接产业转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 科技优势

四川人杰地灵, 科技基础实力雄厚。1993年, 成都被国务院确定为西南地区科技中心。目前, 中科院成都分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等中央在川科技机构54个。2007年, 四川省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以及国家级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共计50家, 拥有两院院士57名。

(四) 良好的产业基础

近年来, 四川工业化进程加快,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投资环境得到改善, 逐步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升级, 四川经济完成了从工业化初期到工业化中期的历史性转变。2008年, 四川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为:18.9:46.3:34.8。

目前, 四川已形成以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业、钢铁业、食品业和旅游业五大产业为重点的支柱产业, 具备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和优势。近年来,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尤为迅速。2008年, 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835.8亿元, 已基本建成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工程、航空航天、新材料、新技术和新能源六大高新技术产业。四川良好的产业基础对吸引东部产业转移有明显的优势。

四川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思考

(一) 积极营造良好承接产业转移的制度环境

诺斯 (1976) 对制度环境的定义是, “一系列用来建立生产、交换与分配基础的基本的政治、社会和法律基础规则”。诺斯指出, “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制度环境的改善或重新构建是降低转移企业交易费用的主要因素, 并且是有效承接产业转移的一个关键性环节。

政府是改善制度环境的主体。为了营造良好的承接产业转移的制度环境, 首先, 政府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改善投资环境, 提高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第二, 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建立服务型政府。政府应该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 实行政事公开, 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 提高政府各部门整体办事效率, 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服务者。第三, 四川应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发展教育, 积极培养和引进人才。不仅重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 还要重视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 培养具有较高管理素质或具有较高技能的人才, 增强对转移企业技术的吸纳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二) 找准四川承接产业转移的对接点,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依据比较优势原理, 根据四川不同地市的优势产业基础, 找准承接产业转移对接点。并且, 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 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 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最大限度减少污染, 保护资源和环境。严防承接一些能耗高、污染重的生产企业或加工制造环节。实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与社会效益、生态环境良好并进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成都依据现有优势产业和工业园区, 建设电子信息产业、汽车产业、机械产业、航空航天产业、鞋业产业、食品加工产业等承接产业转移基地。绵阳利用长虹等大企业的优势, 以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食品、化工、新材料、冶金等优势产业为承接产业转移对接点。德阳建立装备制造业、新材料承接产业转移基地。遂宁市以电子、机械、高档家纺、精细化工和食品加工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资阳以汽车产业园为基础, 引进零部件配套企业, 完善产业链。乐山、眉山以铝硅产业为承接产业转移对接点。南充、达州建立服装业承接基地。宜宾、自贡、泸州以化工产业为对接点。攀西建立钒钛产业承接基地。

(三) 依据四川承接产业转移对接点, 建设工业园区, 使之成为真正的产业集群之地

工业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的基本载体。工业园区有利于形成土地集约利用和产业集群。但是工业园区不等同于产业集群。把一些没有联系的企业人工“扎堆”一起, 未必产生集聚效应。截止2006年12月, 四川省共有各类工业园区194个, 园区发展成效初显, 整体规模和实力不断增强。但集聚效应不明显, 产业结构趋同等问题依然存在。

今后, 四川省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 首先依据所在区域的比较优势, 发展具有特色优势、产业基础的产业群, 进一步形成产业链。从而达到对所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作用。其次, 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法律环境, 积极引导和鼓励产业转移企业入园, 对企业实行优惠性的服务政策。第三, 拓宽企业融资环境。鼓励四川区域内商业银行向产业转移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信贷管理制度。政府努力打造融资平台, 帮助园区企业融资。

(四) 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 提高四川自身技术创新能力,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为了提高四川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 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 首先, 不断提高自身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形成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制定有利于自主研发和创新的行业振兴计划。充分利用四川科研优势, 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 建立研发中心, 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其次, 加快四川产业结构升级,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升级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四川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 要将承接产业与自身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紧密结合起来。达到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的目的。同时, 把高新技术不断引入主导产业产品开发和产业建设之中, 进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促进四川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

承接产业转移讲话 篇5

在这万物回春、生机盎然的美好时节,我们欢聚在美丽的皖江之滨,共同迎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银企对接会的隆重召开。首先,我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孙志刚的委托,向此次对接会的举行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加会议的各位来宾和同志表示亲切的问候!

开发开放皖江,是安徽人民不懈的追求。今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这是安徽历史上第一个进入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也是全国第一个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战略规划。这不仅圆了我们多年的梦想,也使皖江这条蓄势在发的巨龙从中部大地脱颖而出、翘首起飞。顺应国家的部署,当前皖江示范区建设热火朝天、如火如荼,在这个重要时刻,省政府举办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银企对接会,目的就是架起金融与示范区建设合作的桥梁,为金融发展营造新的平台,为示范区建设加油助力。

承接转移、合作共赢,是此次对接会的主题,也是金融机构和示范区建设的共同机遇。我们高兴地看到,各地政府为实现对接作了大量准备,按照落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精选了580多个对接项目,分布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产业、农业产业化和节能环保等领域,符合

金融投入方向。我们也高兴地看到,各金融机构为参与对接表现了极大热情,参会的不仅有长期对安徽建设作出杰出贡献的各银行业机构,也有潜力和优势巨大的大型保险机构,还有正在蓬勃兴起的投资基金,这都将为成功开展对接奠定坚实基础。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开展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对接合作,是我省金融服务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是金融机构加快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深入落实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新形势下,在皖江示范区建设纳入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各地政府、各金融机构都要珍惜此次对接机遇,共享合作成果,借此机会,提三点希望。

一是齐心协力推进示范区建设。推进示范区建设,是一项全局性的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各级各有关方面要充分认识加快推进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意义,把示范区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积极履行好职责,发挥好各自的职能和作用。要创新思路,强化措施,扎实做好规划工作,加强园区和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一流的发展平台。要研究解决好用地、环保、资金等重点问题,保障示范区建设顺利推进。要加强科技创新,抓好人力资源培训工作,为示范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持。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把承接产业转移与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结合起来,更有力地带动和促进

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各金融机构要充分发挥金融的支撑作用。示范区建设,既是安徽加速崛起的重大机遇,也是各金融机构加快发展的重要契机。各金融机构要认真贯彻落实全省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创造性地做好金融工作,确保实现新增信贷规模高于去年水平,信贷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直接融资规模高于去年水平的目标要求。要围绕示范区建设这个主题,强化金融组织、体制机制、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积极利用银企对接平台,加大对示范区重点项目、新兴产业、重要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投入力度,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三是各级政府要加强协调服务。各级政府要把握金融发展规律,加强协调服务,切实搭建银企对接平台,促进银企合作。要积极主动向金融机构推荐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广的好项目。加强跟踪监督,大力抓好对接成果的落实。要加强地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加大对逃废银行债务、非法集资活动的打击力度,严肃查处各类金融违法行为,营造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八百里皖江风云动,示范区建设春潮涌。今天的对接会是各地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构建合作关系,形成相互支持的良好开端,后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各地、各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要进一步明确责任人,加强沟通,跟踪落实,使银企

对接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最后,祝愿2010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银企对接会取得圆满成功!

借势“泛珠”,湖南承接产业转移 篇6

经济向南还是向北?

资料显示,湖南省是中南部地区比较重要的省份,人口多,土地广,资源丰富,经济基础好,最重要的优势反映在较好的区位优势,号称“沿海的腹地、内地的前沿”。在产业梯度转移的经济规律作用下,有人如此称赞:风水轮流转,而今到湖南。

刚刚主管湖南招商引资工作的副省长甘霖的对“风水”的理解是:不是靠中央的优惠政策,不是靠中央的投入多少,而是要面向市场。

甘霖认为,无论是东部大开放、西部大开发、东北大振兴还是中部大崛起,都需要有一个动力,概括起来就是三大动力:开放、改革、科技进步。

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的产业转移,中国日益成为并将继续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另外,东部沿海各省份完成或基本完成原始资本积累,产业梯度内移,面临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

原始资本积累完成的结果就是实现产业扩张,向内陆转移。湖南有较好的区位优势,既对应长江三角洲,又对应珠江三角洲,湖南决策层称之为“呼应两东、开放带动、科教先导,强工兴农”,就是呼应浦东和广东,扩大内外开放,引进内外资本,促进内外合作,人才是基础,科技是重要动力。

在启动“9+2”区域合作框架以来,湖南一直非常积极和主动。甘霖认为,如果工作做得好,“9+2”是一个互动双赢、互为受益的战略,而且湖南如果跟得上,应该是受益最多的。

目前,来自广东省及其周边地区的投资实际占湖南引进内资、省域合资的37%~45%;湖南也是珠江三角洲劳务输出的重要基地,有500多万人在珠江三角洲就业;同时,湖南也正在成为珠江三角洲休闲度假的后花园,现在来自珠江三角洲的周末自驾车游客非常多。

甘霖坦承,湖南在积极参与“9+2”区域合作的同时,也参与长江流域的经济融合。湖南与四川、重庆的联系比较密切,同时和浙江、江苏、江西、上海也不远。去年湖南在杭州举办湖南-浙江经济合作说明会,就带动了不少的浙江民营企业来湖南投资。

“候鸟经济”的选择

有关统计表明,近3年,湖南与粤港等泛珠区域各方共实施合作项目7500个,合同引资2910亿元,实际到位1070亿元,年均增长达50%以上,占全省实际到位内资的55%。

丰硕的合作成果,首先是“候鸟经济”的必然选择。与会商界人士阐述,市场经济就是“候鸟经济”,哪个地方成本最低、收益最高,资本就飞向哪里。而据投资对比,丰富的人力资源、自然资源,低于沿海发达地区30%的工业电价,每立方米比沿海发达地区至少低0.5元的水价,使湖南凸现综合营商成本的优势。

目前,湖南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已占80%以上,城市化水平已达到38.7%。各方面条件追赶沿海,99个各类开发区敞开大门承接,使得三湘大地很快被珠三角地区苦于成本上升、各类基础资源紧张的产业资本视为投资的天堂。

“现在的湖南,正如上世纪90年代的广东,商机遍地。而泛珠区域的产业梯度转移,也正如当年港澳企业向珠三角转移。”湖南省贸促会会长李沛对记者说,按湖南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湖南用最好的产业、最优的市场、最佳的资源,正在有效承接泛珠区域产业转移。

借势泛珠成赢家

3年来,湖南与泛珠各方开展丰富多样的合作,组织和参与“珠洽会”、“广交会”、“港洽周”、“红三角”经贸洽谈会……

每年泛珠合作“重头戏”均有上百亿投资收入囊中。

湖南省商务厅有关负责人谈到,湖南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竞争中成为赢家,主要得益于泛珠合作。泛珠合作框架协议签订后,有关各方共同编制对接规划,建立区域间联席会议和沟通协商机制,促进形成统一、开放的市场,让资源无障碍流动,搭好一流平台,助推产业转移大潮。

泛珠合作框架协议签订后,区内各省(区)政府相互之间的互访和经贸合作得到加强。2004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率广东党政代表团访湘。虽是“探路之旅”,但随访经贸代表团一举签下上百亿元合作项目。

在泛珠合作总体框架下,湖南与泛珠各方还签订40多个部门合作框架,各领域合作丰富多彩。在交通、能源、旅游、农业、科技、环保、海关等领域,湖南与泛珠各方互联互动渐入佳境。鲤鱼江电厂等一批能源项目在泛珠合作框架内引资成功,整体参与国家“西电东送”;四川盆地的天然气跋山涉水入湘;湘桂、湘黔等省际公路干道及武广客运专线全面开工建设……

平台搭起,泛珠资本对湖南市场倾注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前三届泛珠大会,湖南发布项目近万个,签订合作项目371个,引进资金386.3亿元。

引进来还是走出去?产业高地渐露头

此次泛珠大会上,湖南共筛选出820个承接产业转移项目。这些项目分别在矿产开采、农产品深加工、旅游开发等领域,依托优势资源深化合作;项目中的城市轻轨、高速机车、高速线材、无缝钢管以及铅锌延伸产品、硬质合金深加工等,依托优势产业深化合作,最具市场前景,也最有发展潜力。

“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湖南要找准有区域特色、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引进粤港等发达地区的技术、资金、人才,打造产业高地。”在会上,湖南省副省长甘霖称,“十一五”期间,湖南将突出三方面,承接产业转移,构筑产业高地。

一是突出重点产业。制造业仍是泛珠区域产业转移的主体,湖南地处沿海腹地,劳动力资源丰富,基础设施不断改进,产业配套能力逐步增强,在承接沿海制造业产业转移方面处于最有利的地位。未来几年,湖南将大力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发展和培育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钢铁冶炼、有色深加工、石油化工、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为支柱的主导产业。

二是突出重点地区,着力打造产业承接基地。湖南打造以长株潭为中心,以一个半小时通勤为半径,包括岳阳、常德、益阳、娄底、衡阳在内的“3+5”现代城市群。“3+5”既要大力发展与珠三角相补充、相对接的上下游产业,同时要充分发挥自身特色。长沙的高新技术、工程机械、电子技术产品居优;湘潭以钢铁、机电和建材为主;株洲的轨道交通设备制造、有色冶金和化工领先,三足鼎立各成优势。其余5个城市分别突出各自的产业特色,承接产业转移,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论产业转移与产业承接的经济效应 篇7

一、产业转移与产业承接的条件

(一) 产业梯度的存在

不同地区产业发展在客观上存在的梯度性差异, 使产业转移和产业承接成为可能。如果说地区间要素价格的差异是推动产业进行空间转移的最根本因素, 那么, 区域间的产业梯度的存在就是产业能够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进行转移的最基本的客观条件。例如, 从我国经济发展总量和人均生产效率来看,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三大地带存在着明显的产业梯度。首先, 东、西部地区GDP差距明显;其次, 东、西部外贸和吸引外资方面差距仍在拉大, 还有东、西部产业结构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无论是经济发展总量还是速度都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 三大区域总体上存在着经济发展的梯度分布。这些差异都是区域产业转移最基本的客观条件。

(二) 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

产业梯度转移是由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对技术和市场的不同要求决定的。只有当产业转移的移出区和承接区的经济都发展到一定阶段, 产业转移才有可能发生。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 高梯度地区往往由于扩张性需求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而需要把产业转移出去;而低梯度地区由于经济获得了一定的发展, 也具备了承接产业转移的各种条件, 这些地区为了加快发展而愿意承接各种产业, 于是产业转移得以进行。

(三) 市场机制发挥作用

产业转移是一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自发的行为。只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价格机制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产业转移才能得到推进。在市场经济机制下, 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共同发挥作用, 以经济利益刺激经济人做出理性决策, 为不同国家、地区或区域间的产业转移和产业承接提供内在动力和实现方式。

二、产业转移与产业承接的经济效应

(一) 产业转移对转出地和承接地具有双赢效应的经济运动

按照经济学原理, 产业转移不仅有益于产业承接地, 同样有益于产业转出地。产业转出地可以通过产业转出, 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存在明显的互动关系。一方面, 各国或地区的产业调整和升级推动了产业的跨国或跨地区转移;另一方面, 产业转移又反过来促进了各国或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

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是大势所趋, 产业转移对发展中国家的益处不需阐述, 对发达国家来说, 产业转移不仅优化了岗位结构, 使企业获得了更多的利润, 而且在转移过程中遇到的竞争等因素有助于技术进一步革新。产业转移在短期内的确有一些负面影响, 如造成小部分失业, 但由于产业转移, 新增加岗位要比取消的多得多。而对于减少的岗位, 如果发达国家将劳动力市场改革得更加灵活, 产业转移引起的负面影响则可以得到控制和解决。从长远来讲, 产业转移可以改善所有国家的人民生活水平, 就如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一样。

(二) 产业转移是经济落后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

承接产业转移对欠发达区域实现跨越式发展意义重大。一方面, 承接产业转移是实现欠发达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机遇。另一方面, 产业梯度转移能够实现区域合作“双赢”。欠发达地区有着丰富的资源, 更适合低成本扩张的水、电、劳动力、原材料等生产要素, 这缓解了发达地区突破发展的资源瓶颈。依据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地区间的产业转移可使先进地区加快产业升级, 集中优势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业, 而后进地区则可以较低成本引进相对先进的产业和技术, 以“后发优势”提高产业层次与水平, 从而实现产业转移方和接受转移方的“双赢”。产业转移是推动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最为直接的力量。不发达地区所谓后发优势的发挥, 离不开产业转移这一核心。在目前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局面下, 可以说, 承接产业转移是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

(三) 产业转移与产业承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

产业转移往往以投资形式出现, 但本质上是现有生产能力在空间上的整体或部分转移。产业转移与世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地区差距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东部地区利用率先开放和地域上的有利条件, 抓住发达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 承接和发展了大量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加工工业, 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而且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目前东部地区集中了全国80%的加工工业, 以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为主导的国际产业形成了加速向东部地区转移的新态势。目前正在进行的第四次转移就是世界加工制造中心向中国转移, 特别是世界电子信息产品的制造向中国转移。这几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 都毫无例外地促进了各产业承接区域经济社会的高度发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我国现代化迈出的第一步, 正是从承接世界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开始的。

参考文献

[1]蒋昭侠.产业结构问题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5.

转移与承接 篇8

1 宿州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

宿州位于皖北地区, 下辖砀山、萧县、灵璧、泗县及埇桥区等四县一区。2012年GDP915亿, 人口620万。而皖北包括亳州、淮北、宿州、阜阳、淮南和蚌埠等六市。户籍人口3000余万, 约占全省的一半, 2012年GDP约4885.6亿元, 约占安徽省的30%。文章基于宿州及皖北的发展现状, 以产业转移的现实为背景, 结合宿州的具体情况, 就宿州承接产业转移的困局与出路提出一些看法, 以促进宿州的社会经济发展。

1.1 宿州循环经济示范园

宿州循环经济示范园位于宿州城市东部, 总规划面积52平方公里, 核心区启动面积10平方公里。现已规划形成了机械电子产业区、粮食食品产业区和汽车城服务区等。而园区中最具产业转移特点的为中国宿州纺织服装产业基地。该项目位于宿州循环经济示范园, 主要建设内容为儿童服装、休闲服装、体育服装、出口服装、服装面料等产业链, 并逐步形成中国中部纺织服装的产业集群中心, 以及配套的商业和住宅服务设施。

1.2 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宿州城市南部, 规划面积52平方公里。园区区位优越, 公路、铁路、水运等交通便捷, 毗邻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现已形成机械电子产业、农副产品及食品深加工产业、轻纺产业、化工产业和物流产业等五大主导产业, 201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约40亿元。

1.3 外来投资的品质不断提升

从表1中可以看出, 近七年宿州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企业个数表现出“V”字形态。2008年由于受到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 外商投资企业数量下降较多, 2009年以后逐渐恢复。从利用外商投资总额表现出的波动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企业个数的波动基本保持一致。但是实际利用外资额, 则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 从2005年的699万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25206万美元, 从2006年起年均增长超过90%。这说明在宿州的外商企业规模在扩大, 外商投资的质量在不断提升。

数据来源:《2006-2012年安徽省统计年鉴》。

1.4 产业转移项目第二产业劳动密集型为主

一方面, 东部沿海地区生产要素成本持续上升, 传统产业的发展优势在减弱, 外延型发展方式难以为继, 加之受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 加快经济转型和结果调整刻不容缓;另一方面, 广大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要素成本优势明显, 产业发展空间相对较大。在此背景下, 宿州丰富的农业资源、充足劳动力有力吸引了外商投资企业。目前, 全市有45家外商投资企业从事食品、木材、纺织服装类制造业。

2 宿州承接产业转移的困局

2.1 生态环境恶化

产业转移过程中, 不排除有一部分是当地受能源, 资源和环境约束而转移的, 这些产业虽然可以带动承接地经济的发展, 但也会因为转移落后产业、落后生产力而造成承接地资源和环境污染。所以在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要着力在产业项目引进上注重环保。当前, 在宿州经济开发区中, 化工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之一, 其中就有个别企业存在环保不过关, 污染环境的问题, 园区安监和环保等工作存在管理缺位现象。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必须注重环保的问题, 不能给子孙后代留下遗患。宿州由于历史现实等原因影响, 发展现况不佳, 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处于被动地位, 因此在承接中引来污染企业, 或者企业在生产中不注重环保, 乱排乱放, 而皖北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又有一个污染大户, 所以必须在制度上形成约束机制。

2.2 投资环境不佳

受历史的原因影响, 宿州政府的开放程序和服务理念与沿海地区相比较, 有待进一步改善。一提到怎样优化投资环境, 人们就会想到提供廉价的土地, 税收的减免, 简化不必要的审批手续等等。但是真正意义上做好优化投资环境的很少, 投资环境的优化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不是一朝一夕优化提升的, 更不是口头上的表达就能解决的。从企业的角度来看, 大家都能感受到宿州软投资环境的发展。从老百姓的角度来看, 大家都能感受到宿州硬投资环境的发展。但在新时期, 硬的东西谁都有, 只有在软的方面加强建设才是竞争胜利的利器。宿州在承接产业, 转移中必须加强软件投资环境建设。面对东部发达地区大规模的产业转移, 宿州必须坚持优化投资环境夺得先机。

2.3 成本逐步升高

东部地区转移产业的目的, 一方面是摆脱旧的产业的束缚, 从产业移出中获得资金和比较利益;另一方面是为了谋求产业结构高级化, 所以, 东部地区可能将相对过时或绝对成本优势丧失的产业转移出去, 而将刚刚成长起来或绝对成本优势明显的产业保留下来继续发展。如果宿州盲目承接这些产业, 会使发展难度增加、成本升高, 使原有的地区优势不复存在, 结果可能是风险内移, 而利益外流, 这不仅不能促进宿州经济发展, 反而制约其发展。

2.4 产业配套不足

一个地区的产业配套能力表现在该产业承接地区的零部件供应商能够为某种商品的生产提供多少合适的零部件。这几年宿州的工业发展速度很快, 从目前来看, 宿州形成了基本健全的工业体系。但是整体实力依然不强, 产业基础比较薄弱。材料、生物医药、软件等产业缺乏龙头企业及相互关联的企业, 产业链条较短, 配套能力比较差。很多已经转移到宿州的企业因很难在当地找到合适的配套企业, 从而不得不反向去东部城市或者国外进行采购, 这就增加了企业的成本, 抵消了宿州在承接转移中的劳动力及土地等成本方面的优势, 限制了产业的转移。

2.5 技能人才短缺

近年来, 宿州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一些单位对技能人才的重要作用还缺乏应有的认识, 重学历、轻技能的社会偏见依然存在,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激励、服务、使用等机制不健全。高层次复合型技能人才短缺, 高技能人才断档现象严重等, 人才队伍已不能适应新时期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虽然宿州的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 但是人口素质偏低, 高素质人才缺乏。到“十二五”末, 全市培训技能人才20万人次, 评定、认证高级技师600人, 技师2200人, 高级工10000人, 中级工4万人, 初级工6万人, 而高级技工占全部技术工人的比例偏低, 约为5%, 远低于国家要求20%的合理化比例。高素质人才短缺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了向宿州转移的产业主要集中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上。

3 宿州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

3.1 科学规划承接产业, 杜绝承接污染产业

第一, 加强环境评价制度, 加强环境风险评价管理, 从决策源头防范环境风险, 对环境影响进行跟踪评价;第二, 加强环保审批制度, 建立环保问责制, 严格环保执法, 建全相关法律制度;第三, 建立环保监测管理制度, 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建立环境监控体系, 完善环境安全预警, 预测系统。

3.2 提高政府服务水平, 创造优良承接环境

首先, 政府职能部门必须提高工作效率, 简化行政审批程序, 减少审批环节, 强化责任, 狠抓落实, 切实加强对优化投资软环境的工作领导, 领导干部必需以身作则, 推行领导负责制, 服务承诺制。推行政务公开, 为投资者提供公平、公正、公开的政策环境;其次, 政府职能部门与企业建立联席机制。定期召开政企讨论会, 政府帮助解决企业相关问题。由于传统观念和计划体制的影响, 皖北地区软环境的改善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尽早提上议事日程, 加快软环境的建设以迎接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第三, 建立健全市场体系, 构建公共财政框架, 为合理竞争提供条件, 强化专项整治, 规范市场秩序。

3.3 发挥产业集聚效应, 破解成本提升问题

金融危机之后, 我国沿海发达地区调整产业结构, 谋求产业升级的压力骤然上升, 以制鞋、衣帽、玩具、电子等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因为成本和技术、设备升级等原因而开始大批向我国中西部地区转移。继几年前百丽鞋业落户宿州“中国现代制鞋产业城”后, 东艺、康奈、鸿星尔克、杰豪、野力、意尔康等58家知名鞋企及制鞋配套企业相继在宿州落户。在宿州, 像这样的制鞋类企业有数十家, 在岗工人达数万人。如此多的制鞋类企业正聚集宿州, 改变着我国制鞋业的产业格局, 同时也在改变着像宿州这样“人多、钱少、底子薄”的落后地区的发展面貌。

3.4 抓住比较优势产业, 承接配套产业转移

经过多年的发展, 宿州已经形成了以冶金、纺织、食品、建材、能源、轻工等为主的优势产业, 因此, 今后应围绕优势产业的主导产品及其上下游产品, 进一步发展配套产业, 拉长、完善产业链, 形成集聚效应, 形成更大的发展空间。例如, 中国中部 (宿州) 制鞋产业基地以打造中部地区纺织 (制鞋) 产业集群转移中心承载地为目标, 将宿州建设成为鞋业加工制造、商贸物流、研发创意、教育培训、会展旅游五位一体的“中国中部鞋都”。一期10平方公里鞋业基地分为鞋业生产区、生产配套区、商贸物流区、中心商务区、商住综合区等五大功能区。因此, 宿州应抓住这一优势, 既能充分利用资源, 又可以解决就业问题。

3.5 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提供产业人才保障

通过多种途径开发人力资源, 为宿州产业素质的提升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所需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宿州依靠吸收外来投资来提升宿州产业结构、促进宿州经济发展的作用是有限的, 宿州增强自身发展能力的关键, 是增强宿州消化吸收技术的能力和自主开发技术的能力, 只有通过技术的创新带动产业创新, 才能占领产业制高点, 消除与发达地区的产业级差, 区域之间才能有水平的产业转移和规模经济效益的显著提高。所以, 宿州必须要重视人才的积累和储备, 重视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他们获取、掌握知识和技术的能力。劳动者素质提高了, 宿州吸收、利用知识、技术、信息的效率才能大大提高, 吸收外来投资的积极效应才能扩大。

参考文献

[1]卢根鑫.国际产业转移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2]李小建.我国产业转移与中原经济崛起[J].中州学刊, 2004, (4) .

[3]王海霞.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商业时代, 2009, (3) .

[4]许圣道, 原航.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问题分析[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 (4) :31-4.

商丘市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与选择 篇9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产业转移,产业集聚区

产业转移是指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引起发达区域的部分企业顺应区域比较优势的变化趋势, 将部分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地区, 从而在产业的空间分布上表现出该产业由发达区域向发展中地区转移的过程。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转型的升级, 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加快, 商丘市作为中西部东向对接沿海发达地区的“桥头堡”已成为中原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最佳区域。因此, 探究商丘市承接产业转移问题, 对于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和中原经济区建设, 特别是商丘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商丘市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分析

1. 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

商丘市根据“优化环境, 外引内联, 四面辐射, 梯次发展”的战略, 不断改善投资环境, 抢抓产业转移机遇, 加强产业集聚区等承接载体建设, 突出主导产业培育, 先后引进了诸如香雪海、华美冷柜、意大利乔治白、安踏鞋业、富士康培训基地等一大批知名企业, 已成为中原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前沿和优势地区。特别是产业基础较好、特色鲜明的永城、民权和中心城区, 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成绩斐然。永城市, 近年来在煤化工、铝加工、食品等行业大力承接产业转移, 成为全国经济百强县 (市) ;民权县, 近年来充分利用产业基础, 承接20多家大型制冷企业入驻 (如香雪海, 海尔等) , 倾心打造中国制冷基地;中心城区凭借区位优势和完备的基础设施, 承接一大批现代物流、医药化工、铝加工、纺织、电子以及高新技术企业, 为商丘市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2. 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

(1) 中部崛起和中原经济区国家战略的优势。商丘市是国家促进中部崛起的两纵两横经济带的四大交汇城市之一, 是中原经济区东部战略支撑与承接产业转移试点市。 (2) 良好的区位、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相对低廉的生产要素价格优势。京九、陇海铁路和正在建设的徐兰、商杭高铁在商丘形成双十字交汇, 高速公路四通发达;煤炭资源丰富, 拥有河南煤化工和神火集团两大知名煤化工企业;农业资源丰富, 棉、油、畜等农产品产量均居中原经济区前列,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旅游资源丰富, 开发生产文化旅游资源有着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人力资源丰富, 有剩余劳动力430万, 居中原经济区之首。 (3) 周围200多公里辐射总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0%,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和消费环境的改善, 该地区巨大消费市场将日益显现。

3. 承接产业转移的不足和困难

(1) 离“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目标仍有差距, 承接的龙头型、基地型、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项目少。 (2) 作为主要承接载体的产业集聚区和专业园区承载能力较弱, 园区的路网、电力通讯、污水和垃圾处理、产品检验检测、物流配送、公共服务平台等基础设施不完善。 (3) 投资环境亟待改善。政府管得过多、过细, 推诿扯皮、手续繁琐、层层卡拿时有发生。劳动者整体素质不高, 懂管理、懂技术的人力资源匮乏, 高水平的科研人员稀少, 职业培训机构水平不高。 (4) 产业转移动力不足, 产业区域粘性较强。 (5) 承接地之间竞争激烈。与商丘具有类似区位优势和产业结构的地区都在积极创造条件承接产业转移, 在与苏北、鲁南、皖北同类地区的竞争博弈中, 商丘的比较优势不强, 在省内有被边缘化的危险。

二、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

1. 充分挖掘自身比较优势, 提升承接产业转移的源动力

商丘市承接产业转移应立足于自身现有的比较优势, 重点培养经济发展的内生力。商丘市作为国家粮食主产区, 工业基础相对薄弱, 没有形成传统优势产业。因此要充分挖掘潜力, 整合资源、劳动力成本、交通、市场需求等优势, 挖掘商贸和物流潜力, 发挥政府对相关专业市场、行业的规划引导作用,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构建区位竞争新优势。同时, 要积极提升产业竞争要素的质量和层次, 实现从依赖要素禀赋的低成本比较优势向依赖区域创新和技术变革的高级竞争要素的转变。

2. 切实改善投资环境, 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竞争力

(1) 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强力推进各项改革。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降低企业的信息、融资、营销成本。 (2) 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加强法制建设。转变政府职能, 强化服务意识, 为企业提供便捷的服务和更多的资源。要针对产业转移中产权、利益、土地等问题, 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 提高司法效率。 (3) 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把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培养各类技术工人结合起来。依靠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 建立高层次人才服务产业转移的体制和机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培养高素质的管理、营销人才和技术工人, 吸引外出务工人员的返乡回流。 (4) 结合产业发展规划, 建立引进产业的可行性、市场前景评估分析制度, 提高产业引入的门槛, 有选择、有步骤的引进产业。

3. 加强承接载体建设, 构建承接产业转移平台

(1) 加强商丘新区和11个产业集聚区的建设, 支持产业集聚区根据特色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2) 从地区和行业两个方面积极规划产业集群, 发挥产业集群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的作用。 (3) 发挥产业链在招商引资中的整体作用, 加强配套设施建设。以优势产业为核心, 利用产业链来承接转移产业;以配套产业引龙头企业, 以龙头企业带配套产业。 (3) 国家对农业主产区的土地、生态实行的是最严格的管控政策, 因此在进行载体建设时必须加强土地的集约利用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4. 依靠国家发展战略, 合理规划产业布局

引进产业必须和国家促进中部崛起和中原经济区发展规划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要对承接产业转移进行整体规划, 将各个产业尤其是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主导产业的布局勾画出一个基本的框架, 排出各集聚区支持发展和限制发展的产业序列。要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认真执行国家的各项宏观调控政策, 提高市场准入门槛, 发挥产业集群效应。

5. 转变招商方式, 实现招商的如饥似渴到挑肥拣瘦的转变

调整和弱化在政府目标考核体系中的招商引资目标, 转变招商方式和手段, 降低招商引资的行政成本。变政府主导招商为环境招商、市场招商、企业招商。围绕“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进行招商, 重点承接龙头型、基地型和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低能耗、生态环保项目, 把不符合产业政策和非生态环保的项目拒之门外。

6. 积极开展区域合作, 建立分工协作机制

苏北、鲁南、皖北和本省豫东南地区, 具有类似的区位优势和产业结构。要充分发挥淮海经济区协作平台, 建立区域内承接产业转移的分工协作机制, 引导产业向区域内大规模转移, 实现优势互补, 共同发展。同时积极争取省内资金、政策和项目, 化边沿为前沿, 成为河南省和中原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前沿。

三、承接产业转移的选择

1. 行业性选择

从引进境外、省外资金的行业分布现状, 中部崛起和中原经济区建设规划, 区域产业布局的定位和资源、人力、区位等比较优势分析, 商丘市应把现代物流、农副产品加工、食品、纺织、医药化工、煤化工、超硬材料、交通运输、房地产、文化旅游、批发和零售等行业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同时创造条件积极承接高新技术行业和先进制造业。限制或严禁承接水资源消耗高、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的行业。

2. 资源性选择

商丘作为欠发达地区, 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比较低, 国家主功能区划为农业主产区, 土地、环保实行的是最严格管控政策。因此农业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力资源密集型行业应作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重点。同时随着区域发展水平提升、农村土地流转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 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也是承接的重点。

3. 承接地选择

商丘市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承接区域可以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中心城区, 无论从产业基础、经济实力, 还是从引资现状、发展规划来看, 中心城区应作为首选之地, 中心城区重点承接物流商贸、食品加工、节能与环保设备、交通运输、文化旅游、电子信息等科技含量较高的低能耗、低污染产业。第二层次是永城市和民权县, 永城市应依托河南煤化工、神火两个大型企业集团, 积极承接煤化工及其铝加工的关联行业, 凭借中国面粉城品牌积极承接食品加工业;民权在承接制冷及其相关联产业上提高规模, 形成制冷及其相关行业产业集群, 把民权打造成中国制冷产业基地。第三层次是目前规划建立的11个产业集聚区, 各个集聚区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这些产业集聚区应根据承接产业转移的统一布局和内在潜力, 积极承接机械制造、纺织、农副产品加工、医药化工、超硬材料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同时积极创造条件承接高新技术产业, 把产业集聚区建成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和载体。

参考文献

[1]羊绍武.产业转移战略论[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8.

[2]吴晓军, 赵海东.产业转移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J].当代财经, 2004 (6) :96-99.

[3]李晓西.东部产业转移趋势与承接机遇[J].中国国情国力, 2009 (2) :4-8.

[4]商丘市统计局.2012年商丘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商丘日报, 2012-3-26 (4) .

转移与承接 篇10

河南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和新兴工业大省, 经济总量不断扩大,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 服务业不断发展,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从经济总量来看, 2013 年河南省经济总量为32, 155.86 亿元, 同比增长9.0%, 与2000 年的经济总量相比增长了5.36 倍。2014 年前三季度河南省生产总值为25, 445.43 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上年同期增长8.5%, 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 个百分点。从产业结构看, 2014 年前三季度河南省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3, 715.19 亿元、13, 804.02 亿元和7, 926.22 亿元, 分别增长了4.3%、9.4%和8.7%。2014 年前三季度, 河南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0%, 比1~8 月提高了0.2 个百分点。

近年来, 随着国内外产业转移速度的不断加快和规模的不断扩大, 河南省实际利用外资协议合同数量都有了大幅攀升。据河南省统计年鉴 (2014) 显示, 2013 年全省新签协议合同金额为11.54233 亿美元, 实际利用外资额为134.5659 亿美元。截至2013 年末, 河南省内各市利用省外资金总额为6, 197.5 亿元, 新签协议总额为19, 281.8 亿元。从国内来看, 河南省承接的主要是来自于东部沿海地区和港澳台地区的产业转移;从国外来看, 河南省承接的主要是来自于东亚国家或地区的产业转移, 而来自于欧美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投资额相对较少, 但其增长势头强劲。

二、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

(一) 变量及数据的选取。为了分析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本文选用2000~2013 年河南省经济总量 (GDP) 数值作为衡量河南省区域经济增长的指标, 即模型中的被解释变量;并选用2000~2013 年河南省的外商直接投资 (FDI) , 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以及代表对外贸易的进出口贸易总额来作为模型中的解释变量, 用以衡量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水平。具体指标选取如下:Y代表地区生产总值GDP (亿元) 、X1 代表外商直接投资 (亿元) 、X2 代表实际利用外资总额 (亿元) 、X3 代表进出口贸易总额 (亿元) 。文中所使用的相关数据均来自《2014 年河南省统计年鉴》。同时, 为了剔除价格因素, 使数据更具有可比性, 并且消除可能存在的异方差, 则需要对三个经济变量取自然对数, 即为:ln Y、ln X1、ln X2、ln X3。首先, 为了检测经济增长与承接产业转移之间的相关程度, 通过Eviews6.0 软件, 计算出的ln Y和ln X1、ln X2、ln X3 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6925、0.992625 和0.974282。由于ln Y和ln X1、ln X2、ln X3 之间的相关系数都达到了0.9 以上, 说明四个变量之间呈现较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即河南省经济增长和承接产业转移之间应存在较显著的相互依存关系;其次, 通过Eviews6.0 软件, 对上述四个变量进行趋势图分析可知, 四个变量同时存在有上升趋势, 可以初步判定该序列为非平稳时间序列, 需要进行进一步检验。

(二) 平稳性检验。本文采用普遍使用的ADF单位根检验法对文中的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单位根检验是指检验时间序列中是否存在单位根。若时间序列中存在单位根, 就说明该时间序列是非平稳的, 会使回归分析中存在伪回归, 即两个本来没有任何因果关系的变量之间却存在有很高的相关性。通过Eviews6.0 软件, 采用ADF单位根检验法来检验Y和X1、X2、X3 之间的平稳性, 其检验结果见表1。 (表1)

根据上述检验结果可知, 包含Y和X1、X2、X3 四个变量的原序列ADF检验值分别为-1.164795、-1.945214、-4.830408、-3.080388, 显然四个检验值都大于1%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4.886426, 说明此检验结果不能拒绝原假设, 即Y和X1、X2、X3 之间存在的是非平稳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对Y和X1、X2、X3 四个变量继续进行一阶差分检验, 检验结果分别为-3.235362、-3.418043、-2.028289 和-3.088428, 仍然大于1%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5.295384。紧接着对检验结果进行二次差分, 得出的ADF检验值分别为-3.582823、-5.103408、-3.423307和-3.423307, 均小于1%显著水平对应的临界值-2.816740。这就可以拒绝原假设, 即时间序列不存在单位根, 是平稳的。在检验出Y和X1、X2、X3 之间存在二阶平稳后, 就满足了协整检验对变量检验的要求, 在此基础上可以对Y和X1、X2、X3 进行协整检验。

(三) 协整检验。因为非平稳变量之间可能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即协整关系。就是说, 具有同阶单整性的经济变量之间的线性组合可能是平稳的, 因此对序列进行协整检验对研究承接产业转移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有很大的帮助。本文通过对对非均衡误差序列的单位根检验来检验是否存在协整关系, 即非误差均衡序列平稳则不存在协整关系, 反之亦然。

本文使用Engle-Granger两步法进行协整检验。首先, 用OLS方法估计回归方程:

估计结果为:

表示非均衡误差。由回归结果可以看出, 拟合度较高, 拟合很好, DW值=1.8, 说明不存在自相关干扰, 三者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对残差项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2。 (表2) 结果表明:在显著性水平为1%时, 残差项的ADF值-4.033483 是小于临界值-2.771926 的, 因此应当拒绝零假设, 残差序列是不存在单位根的, 该序列是平稳的, ln Y、ln X1、ln X2 和ln X3 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即协整关系。

(四)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为了进一步说明变量间是否存在相互影响变化的因果关系, 需要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前面已验证ln Y、ln X1、ln X2 和ln X3 序列是二阶单整的平稳序列, 并具有协整关系, 这就具备了进行格兰杰检验的条件。因此, 可以直接用ln Y、ln X1、ln X2 和ln X3 序列来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本文采用Eviews6.0 进行检验, 结果见表3。 (表3) 由表3 中的检验结果可知, 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 河南省经济增长是承接产业转移的格兰杰原因, 即我省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吸引到国内外的产业转移。同时, 上述检验结果也表明, 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也是其经济快速增长的格兰杰原因, 进而说明两者是相互影响, 相互促进的。

(五) 实证结果分析。通过对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时间序列ln Y、ln X1、ln X2、ln X3 均为二阶单整的平稳序列; (2) 通过协整检验可知, Ln Y、ln X1、ln X2、ln X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这说明承接产业转移和经济增长的经济变量之间是有均衡关系的, 它们之间存在着稳定的比率, 并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3) 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可知, 承接产业转移和经济增长的变量之间存在有明显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也就是说, 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发展能够直接显著地带动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也能够直接带动承接产业转移的发展。

三、研究结论及建议

河南省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过程中, 应注重分类选择, 根据河南省各地区的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特点, 合理选择承接自身具有优势的产业, 避免盲目性的招商引资, 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有产业转移基础的产业承接。河南省的传统产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重相对较大, 且大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环节, 说明河南省产业价值链的提升空间比较大, 通过改造传统工艺、新产品开发等价值链升级路径, 从而实现承接产业的不完全转移到产业的完全转移的过渡。

参考文献

[1]杨国才, 潘锦云.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应转向.经济纵横, 2014.5.

[2]王静.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和经济效应分析.改革与战略, 2011.7.

要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创出新路 篇11

据悉,在陕西省、咸阳市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咸阳纺织工业园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已分两期征地3435亩;园区投资4.6亿元建设的重点区域路网6条主干线已建成通车;供热中心、供水中心、消防站、综合服务中心和公租房小区等项目均已建成;采用多平台、多渠道方式进行的融资工作卓有成效,为园区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同时围绕老纺织企业的搬迁入园,改造升级,咸阳市将市属3家纺织企业及其他5户有主业和经营性资产的企业组建咸阳纺织集团,按照“聚集入园,主建集团,产业升级,主体多元”的总体要求,将实现统一管理,统一采购,统一生产,统一销售、统一结算,统一人力资源的集团化管理模式。纺织集团搬迁入园后,通过老企业的资产置换,资产总额将达到24亿元,资产负债率可降低到37%,为进一步实现股权多元化奠定基础。

在听取了园区管委会主任李忠平和咸阳市副市长刘印生的汇报后,王天凯指出,陕西省和咸阳市对咸阳纺织工业园的建设特别重视,园区建设取得了喜人的进展。我一直在考虑,咸阳的园区如何定位?曾为国家做过贡献的这些纺织企业如何发展?目前,一些国际品牌已在西北布局,相信国内的大品牌也将在这里布局。所以希望咸阳纺织园区建设要转变思路,围绕西部大开发和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加大和西安工程大学等院校的多方面合作,一定要在区域结构调整中找准自己的新位置,要加大对西部地区消费需求和消费方式变化以及城镇化、工业化的推进对三大终端纺织品需求的研究,从产业链的终端着手,不断提高园区的功能性,在延伸产业链上下工夫,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创出新路子。咸阳纺织集团今后的发展,也必须走股权多元化的道路,不断加大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步伐。同时要在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上下工夫,围绕陕西汽车、煤矿和医疗等行业,加大高科技功能性用布研发力度,确保企业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严家民)

转移与承接 篇12

1 湖南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理论依据

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是指加工贸易行业在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些国家或地区, 是一种产业的空间移动或空间迁移现象。

产业转移理论源于弗农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区域经济学家将这一理论引入到区域经济学中, 便产生了区域产业梯度转移理论。主要观点有两个:一是客观上存在经济与技术发展的区域梯度差异;二是客观上存在产业与技术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扩散与转移的趋势。

我国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之间客观上存在经济与技术发展的区域梯度差距, 这是产品生命周期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同时, 任何产业发展有个过程, 即创新阶段一扩展阶段一成熟阶段——衰老阶段, 处在创新阶段的产业一般出现在高梯度发达地区 (如东部沿海地区) , 而产业发展到衰老阶段后, 一般会有向低梯度落后地区 (如湖南省) 转移的趋势。落后地区接受产业转移与传统技术对其本身的发展利多弊少。因为落后地区不可能在无传统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的突然起飞, 而实现跳跃发展, 经济水平赶上甚至超越发达地区的先决条件之一就是承接产业梯度转移。东南沿海地区加工贸易产业转移至湖南省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增加湖南省的就业机会, 提高人民收入水平, 并以此为契机累积湖南省发展新型工业化与经济起飞的条件。湖南省若能在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抓住某种契机或在某几种生产技术方面率先取得突破, 必定能实现湖南经济的“弯道超车”及跨越式发展。

2 湖南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动力因素

2.1 要素成本低

丰富优质的生产要素和低廉的要素成本是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的基础, 湖南在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方面具有东部地区不可比拟的优势。

(1) 劳动力要素。

第一, 湖南劳动力资源丰富、素质高。

至2009年末, 常住人口6406万人, 其中就业劳动力3935万人, 劳动力供给能力较大;湖南素有“教育强省”的美名, 湖湘文化源远流长, 名扬中外。2009年, 共有普通高校100所, 高等学校毛入学率达27%, 超过高等教育大众化15%标志线12%;年培训农村劳动力500万人次以上, 培训下岗失业人员10万人次以上, 劳动力素质高。

第二, 湖南劳动力成本低。

从下表可以看出, 2008年湖南在岗职业的年平均工资水平为24870元, 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85%, 远低于东南沿海地区。

(单位:元)

(2) 其他要素。

从土地成本看, 2005年按照国家国土部门的基准价比较, 东部地区厂房租赁费用平均是湖南的1.44倍。从能源要素成本上看, 湖南也普遍偏低, 例如, 湖南长沙普通工业用电价格为0.588元, 大工业用电价格为0.475元, 工业用水价格为1.38元, 与沿海城市相比, 电价平均低35%到40%, 水价平均低25%左右。由此可见, 湖南的土地、水电使用等综合生产成本具有东部地区不可比拟的优势。

2.2 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基础较好

湖南位于我国南方中部, 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水热丰沛, 森林覆盖率55%。湖南是农业大省, 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又是"有色金属之乡"和“非金属之乡”。目前已探明储量的有色金属37种, 其中锑的储量居世界首位, 钨、铋、独居石等名列全国榜首;莹石、重晶石、长石、海泡石等储量均居全国第一位。

经过建国后60年的建设, 湖南已初步形成以冶金、机械、电子、食品、能源、建材等工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体系与区域结构, 建立起了门类比较齐全、分布合理、产业群相集中且具有一定基础的工业部门。如长沙侧重于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 株洲侧重于有色冶金、铁路机械和新材料, 湘潭侧重于黑色冶金、汽车和电工机械等。2009年我省又有华菱钢铁、湖南中烟、中联重科、三一集团、湖南有色等10家企业入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为湖南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提供了良好的自然资源与工业基础。

2.3 区位条件良好、交通便利

湖南位于我国东南腹地, 长江中游, 北接湖北、东接江西, 南与广西、广东为邻, 西和贵州、重庆接壤, 具有承东启西、连南通北。2007年, 湖南的“南大门”——郴州已被商务部确定为中部地区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 进一步强化了湖南的区位优势。

湖南交通便利, 是全国重要的陆路交通枢纽之一。航空有黄花和张家界两个国际机场, 另有常德和芷江两个机场。京广、浙赣、湘桂、湘黔、枝柳五条铁路干线贯穿全省, 已经建成通车的武广专线将长沙到广州的时间缩短到3小时。有106、107, 320等7条国道经过湖南境内。高速公路遍布全省各地, 截至2009年, 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100公里, 到2012年, 全省高速公路通车单程将突破5700公里, 92%的县市区在半小时内都可以上高速, “五纵七横”的高速公路网将逐步建成。水路方面, 省内湘、资、沅、澧四水均可通航, 有城陵矾港、霞凝港等对外开放的港口。

2.4 政策与投资环境不断优化

为推进湖南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 湖南推出了一系列优化政策与措施。2008年6月湖南省政府出台了《湖南人民政府关于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加工贸易发展的意见》 (湘政发[2008]16号文件) , 包括加强口岸大通常关建设、加强现代物流业、增加产业配套能力、优化投资环境等9方面的政策与措施;2008年6月, 长沙海关颁布了《关于支持湖南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促进加工贸易发展的10项措施》, 包括支持出口加工区建设、支持长沙金霞保税物流中心的建设、继续扶持沿海搬迁来湘的企业、简化审批手续与创新加工贸易监管手段等;2008年7月专门成立了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领导小组;2009年8月10, 长沙金霞保税物流中心正式封关运作, 作为中南最大、湖南唯一的保税物流中心, 为我省加工贸易的发展提供了配套服务, 大大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同时, 省内各地方政府也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纷纷出台各项政策和措施, 不断优化发展加工贸易的政策与投资环境。

3 湖南省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思路

3.1 重点突破, 逐步推进

湖南省各区域条件差别较大, 各地市不可能都站在同一平台上, 因此, 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布局非常重要, 同时应该有重点突破地区, 必须与被转移区域发展水平相适宜。从现状来看, 一方面, 应该以商务部已认定的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郴州、及湖南省确定的永州及衡阳为率先突破地区, 以郴州出口加工区为代表的工业园区为重要承接平台, 进一步高起点地办好长沙、岳阳工业园区及一大批具有特色的工业园区。另一方面, 省内各地区之间要加强合作, 建立区域协调机制, 形成以郴州、永州为前沿, 湖南“3+5”城市群 (长沙、株洲、湘潭、岳阳、常德、益阳、衡阳) 为第二梯级, 其他地市为第三梯级的多级网络, 整合网络资源, 实现基础设施、市场体系、产业布局等的一体化, 从而形成重点突破, 梯级推进的产业吸纳与扩散格局。

3.2 与本地优势结合, 发展特色产业

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2007年44号公告, 公布了一批东部地区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 此次限制为湖南承接沿海加工贸易产业提供了一个良好契机。现阶段湖南各地区可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资源, 体现特色化、差异化的发展思路。首先注重发挥我省劳动力资源优势, 加快承接沿海地区塑料、服装、塑料、家具、陶瓷等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生产企业到湖南发展, 推动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其次, 各地区可根据各自特点实现差异化发展, 如长株潭地区可结合“两型社会”建设, 侧重承接和发展科技含量较高的技术密集型加工贸易, 积极吸引开发、营销、服务等环节的转移。再次, 是引导高科技术含量的农副产品、有色金属、非金属等行业的加工企业到湖南发展, 不断将湖南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3.3 加强配套环节建设

第一, 加强物流建设。湖南作为内陆省份, 运输及通关成本相对较高, 因此加快物流体系的建设, 降低加工贸易企业物流成本是发展加工贸易迫在眉睫的问题。当前, 应把握跨国公司在华服务领域投资的有利时机, 进一步开发长沙金霞保税物流中心的业务功能, 逐步提高湖南的仓储、运输能力, 提高物流信息管理和水平, 实现加工贸易国内产业链的延长。第二, 加强政府、海关、质检、边防、港务等管理部门的协调, 提高引导与监管效率;加快建立高效的“电子政府”, 逐步实现加工贸易电子联网监管模式。

3.4 着眼长远利益

第一, 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两个角度来选择加工贸易承接项目。

在选择承接项目时, 要选择与我省经济与资源对接、有发展潜力、技术先进的项目, 特别要避免高污染、高能耗、生产落后的项目, 促使我省的加工贸易项目能站在较高技术起点, 逐步由OEM向ODM或OBM迈进, 走质量效益型、品牌战略型的发展道路, 为实现新型工业化打下基础。

第二, 注重培养本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湖南加工贸易要获得发展, 并实现产业的升级转型, 最终还是要依托本土企业。因此要鼓励本土企业与在湘跨国公司合作、联盟, 充分利用加工贸易的溢出效应, 同时通过建立宽松的创新环境, 鼓励本土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开展自主研究, 以提高本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使本土企业逐步成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主导。

摘要:随着国家对加工贸易政策的调整, 加工贸易产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已成为一种趋势, 同时也为中西部省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从产业转移的理论依据出发, 立足湖南省情, 分析了湖南承接沿海地区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动力因素,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湖南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的思路, 为实现湖南经济的“弯道超车”及新型工业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湖南,承接产业转移,动力因素,发展思路

参考文献

[1]兰勇.加工贸易对湖南省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 2008, (4) .

[2]董展眉.湖南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SWOT分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 (4) :138-140.

[3]乔伟丽.湖北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 2009, (5) .

上一篇:优化加强下一篇:数学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