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园区

2024-09-13

承接园区(精选3篇)

承接园区 篇1

0 引言

工业园区作为一种普遍采用的区域发展政策工具, 已成为工业化的加速平台, 区域经济的增长极, 承接区域产业转移的最有效的载体。大力发展工业园区是新形势下促进河北省有效承接京津产业转移, 推进产业化、城镇化的新的有效途径。截止2011年, 河北省有8个国家级开发区, 建有省级开发区、省级工业园区、省级工业聚集区等170余家。目前, 入园企业10000多家, 已成为河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工业园区 (开发区) 在科技、体制、机制上的开拓创新, 推动着全省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已成为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引擎。

1 工业园区的内涵

当前, 国内对工业园区尚缺乏一个明确的定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 认为, 工业园区是在一大片的土地上聚集若干工业企业的区域。工业园区的特征具体体现在:开发较大面积的土地上有多个建筑物、工厂以及各种公共设施和娱乐场所;对常驻公司、土地利用率和建筑物类型实行限制;详细的区域规划对园区环境规定了执行标准和限制条件;为履行合同和协议、控制与适应公司进入园区、制定园区长期发展政策与计划等提供必要的管理条件。结合有关资料、根据区域经济理论和生产力布局原理, 我们认为工业园区是指在划定的较为独立的地段内, 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 实行较为优惠的政策支持, 创造良好的建设发展条件, 实现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的聚集效应和规模发展, 打造具有充分活力、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工业企业群体, 形成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突出推动作用的集中区域。

2 河北省工业园区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1 面临的机遇

一是国内战略导向创造新机遇。当前, 我国仍坚持扩大内需, 鼓励科研创新, 推进新兴产业发展。二是国家政策提供新机遇。河北省“十二五”规划纲要中, 省委、省政府明确指出:未来五年, 要加快开发区 (园区) 特别是工业 (产业) 聚集区建设, 着力打造开发区 (园区) 的综合竞争力。三是国际产业和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现阶段国际国内产业分工深度调整, 产业转移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大趋势, 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转移进入新阶段, 我国沿海地区特别是京津两市, 受产业结构升级、要素成本增加、发展空间制约、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等因素影响, 产业转移步伐明显加快。

2.2 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

2.2.1 面临着国内外的激励竞争。

当前, 全球经济形势发展不确定性因素增加。我们要认清在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 经济一体化趋势逐渐增强, 区域经济发展突飞猛进, 国内外激烈的竞争环境对工业园区的发展极为不利:首先要应对邻国的挑战。最近几年, 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开始将战略目标转向拥有良好的基础条件和人才优势的印度、越南等国, 并将本国的部分产业逐步转移到这些国家, 这无形中使我省的工业园区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形势。其次是来自国内开发区的挑战。随着近些年国内技术革命的持续推进, 各地陆续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工业园区, 比如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高科技园区、西安高科技园区、上海张江高科技园、苏州工业园、深圳科技园等, 在未来的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期, 这些园区都有可能发展成为世界一流工业园区, 因此要发展本省的工业园, 首先要在国内严峻的竞争中谋得一席之位。

2.2.2 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 河北省工业园区的发展的确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并且有力地推动了河北经济社会的发展。但客观地讲, 我省工业园区的发展仍然无法赶超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这是由于:我省工业园区还未形成整体规模, 经济总量小, 在全省经济总量中工业园区仅占很小的比例;发展水平有待提升, 缺乏一个整体规划, 呈分散分布, 无法形成集聚效应。三是园区发展还不平衡。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科学规划水平, 还是发展速度都无法与国内外工业园区相抗衡。四是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一些园区综合配套差, 承载力弱。五是发展环境还不够优化。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部分园区的物流、金融、商业服务网点不配套。六是体制机制尚未健全, 具体体现在园区人才培养、财税体制和机构编制等诸多方面。

3 加快河北省工业园区建设研究

“十二五”是工业园区发展的重要阶段。这要求河北省政府必须立足本省实际, 从政策扶持、地区特点等方面细心钻研著名工业园区发展的成功经验, 科学规划、统筹发展, 创新体制机制, 推进园区转型升级, 促进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

3.1 创新发展理念

工业园区建设属一项系统工程, 应统筹考虑工业特点与园区基础条件。要树立“提升区域整体价值”的基本理念, 从整体上制定一套符合本省实际的发展规划;客观对待城市发展和园区发展的关系, 综合考虑新城建设与产业结构的调整, 推进城市建设和园区发展的战略转型, 使政策扶持与各项规划助力园区建设发展。

3.2 其次要着力健全各项规划, 促进资源整合, 扩大园区整体规模, 提高园区综合实力

一是科学规划, 统筹发展。基于本省实际制定一套合理的整体规划, 立足基础超前规划, 合理布局统筹发展。工业园区发展规划应该与城市建设和区域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并且统筹协调与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之间的关系。二是加大资源整合力度。要对园区已有的土地资源、项目资源和政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进一步优化布局, 壮大规模, 提升质量, 统筹发展, 避免产业趋同, 无序竞争。三是促进园区布局科学合理, 促进优势集中、经营集约、产业集聚和技术集成。加快专业园区的建设, 逐步将众多优质企业集聚成优质产业, 推动产业实现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集约化。

3.3 坚持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配套设施建设, 增强产业承载力、吸引力和集聚力

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工业园区发展的硬件条件。建设信息通、市场通、法规通、配套通、物流通、资金通、人才通、技术通、服务通的“新九通”, 打造一个符合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平台。集中资源和资金, 对重点园区提供强力支撑。按照国家级、省级工业园区标准, 完善园区软硬环境建设, 高度重视加快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开设专项基金, 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并且统筹规划, 将每一笔资金用到点上。

3.4 进一步深化改革, 加快体制机制创新, 促进园区可持续发展

形成与发展要求相符的制度安排。从某种程度来讲, 我国现行政策制度尚存一些漏洞, 因此要坚持完善制度建设, 填补政策制度的空白, 加大解决力度, 消除园区发展的障碍。加快力度培育引进人才。园区建设和发展, 最根本的要素是人。要进一步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利用工业园区的体制优势, 深化官产学研金贸介跨行业联合。通过设立经济、技术等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著名院校加盟, 促成更多的对外合作办学, 扩充高校的数量及办学规模;同时, 将职业教育作为区域办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着重发展新兴高端和多元化教育业态, 不仅使大庆成为蓝色高端科教产业基地, 同时使其发展成区域性职业教育培训中心。

3.5 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 提升园区发展的保障水平

一是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各级政府应在审批工作上给予一定的政策偏移, 简化审批流程, 提高工作效率, 促进银企合作。同时着力推进园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为园区发展搭建服务平台。二是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切实落实中央省市的各项扶持政策, 鼓励发展风险投资, 引导园区企业积极参与证券市场。三是完善法制环境建设, 为入园企提供法律保障。

参考文献

[1]吴晓军.《产业集群与产业园区建设——欠发达地区加快工业化进程路经研究》, 江西财经大学博士论文, 2004.04.

[2]河北省国家级开发区、省级开发区、省级工业园区、省级工业聚集区 (排名不分先后) :河北日报第八版, 2011年11月3日.

[3]河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工业聚集区发展的若干意见》 (冀政〔2010〕90号) , 2010.07.04.

[4]《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2.02.08.

承接园区 篇2

编制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

大桥开发区管委会(2010年5月24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

首先感谢各位领导、专家在百忙之中,莅临大桥开发区视察指导,这是对我们加速发展的极大鞭策和鼓舞。在此,我谨代表大桥开发区管委会对各位领导、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按照市发改委关于开展编制调研的文件要求向各位领导、专家作一简要汇报。

一、关于大桥开发区发展现状及建设发展、功能布局等情况

(一)大桥开发区的发展现状

大桥开发区是2002年7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开发区,规划建设面积11.8平方公里。目前,建成区面积已达到8.6平方公里,完成基础设施投入22亿元。入区企业达到90余家,从业人员1万余人。2009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3.07亿元,实现财政收入2.04亿元。

1、基础设施建设。截止2009年,开发区共征地1.05万亩,折迁各类建筑物110万平方米。按照先建设后拆迁的理念,开工建设还建房面积50多万平方米,其中面积6万平方米的同庆小区和面积23.5万平米的迎春花苑还建房已交付使用。

2、招商引资工作。通过实施亲情招商、以商招商、专业招商等形式,不断推进招商引资质量与数量双突破和新跨越。目前,累计签约项目106个,合同投资约146余亿元,台湾旺旺集团、香港精博集团、华茂股份等一批知名企业纷纷落户大桥开发区。2009年,大桥开发区共引进内资31.2亿元,外资2610万美元。

3、重点项目建设。2009年,台湾旺旺集团安庆工业园三期、安庆昊业水性涂料有限公司、安庆肖坑经贸有限公司、安庆一中分校、安庆菱华经贸有限公司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清怡公司10万锭棉纺织生产线、精博集团艾诺威科技园、安庆市神墩经贸有限公司、安庆宜桥铸造有限公司、百通塑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万特精机有限公司、荣成投资有限公司和黄梅飘香公司速溶奶茶生产线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竣工投产。同时通过整合现有物流资源,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形成高效快捷的现代物流体系。培育壮大光彩四期、青园农机城、安庆国际汽车城、安庆钢材大市场、通配集团等现有物流企业,推进综合物流中心、专业物流中心和配送分拔中心等项目建设。

4、财税融资工作。通过“向上争取项目贷款、向内激活社会资金、横向主攻银行贷款”等措施,千方百计拓宽融资渠道,筹集建设资金,目前累计融资13亿余元,有力保障了开发区建设资金需求,促进了开发区快速发展。着眼产业支撑,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培育财税增长亮点,2009年完成财政收入2.04亿元。

5、配套功能情况。随着安庆客运中心站、安庆移动枢纽、光彩四期大市场等项目的投入使用,安庆一中分校、市立医院东院相继开 工,开发区的商务环境、发展环境更加完善,服务功能更加配套齐全。我们除了利用大桥开发区门户网站及时向外发布信息外,还充分利用中国开发区网、安徽招商引资信息网等专业网站的作用,加强上下联系,保证与企业沟通及时有效;通过加强与上海市安庆宜秀经济文化促进会等协会、商会组织的联系,发挥其服务经济发展的平台作用,及时进行信息沟通和项目交流,提高服务园区企业发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大桥开发区的功能布局

大桥开发区的功能定位是:“一个基地,两个中心”,即:现代制造业基地,沿江区域性物流中心和安庆市城市副中心。大桥经济开发区区域界定为:以大桥连接线为中轴,东至晴岚路,西至206国道及中兴大道,北至纬六路,南至振风大道。

在规划定位中,开发区的物流、商贸、工业用地面积约各占1/3,在东部工业集中区,重点打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高新技术产业;在西部工业集中区,重点打造纺织服装、机械制造、食品加工、商贸物流业;中部文化、科教、商务、生活区,重点发展为开发区配套的文化教育设施、商务政务中心及居住区,并将现代中药及生物制药、食品加工、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纺织服装、商贸物流六大产业作为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和重点新型产业,进行重点扶持。

二、关于大桥开发区主导产业及其产业链情况

大桥开发区的主导产业是:食品医药、轻工纺织、电子信息和机械制造。在现代商贸物流上,形成了以光彩四期、英德利汽车城、钢 材大市场和青园农机大市场为代表的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已有两家企业年税收总额超过1000万元。在工业产业集群上,形成了以华泰纺织、清怡紧密纺为代表的轻工纺织产业集群,以英德利工业园、三阳汽车工程塑胶为代表的机械加工产业集群,以精博工业园、安徽移动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特别是在食品产业集群上,开发区涌现了以台湾旺旺集团安庆工业园、中创生物工业园、安庆广润生物谷、安庆黄梅飘香等食品企业为代表,安徽南翔集团光彩大市场、罗岭包装工业园等为配套,福建亲亲食品、上海灵荞生物等食品项目持续推进的产供销、技工贸为一体的食品产业集群。其中旺旺集团安庆工业园,总投资超过8000万美元,分四期建设,其中一期、二期已竣工达产,三期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四期也着手推进。黄梅飘香食品快速扩张,产品广告已步入中央电视台。台湾旺旺集团先后四次在安庆投资,建设旺旺工业园一至四期,每期投资的力度在不断增强,引进的食品生产线的技术含量也不断提高,旺旺四期计划投资建设的利乐包包装生产线,更是具有国际领先的科技水平;香港精博工业园一期艾诺威项目竣工投产后,精博集团又开工建设了精博二期项目,目前精博二期项目厂房已经基本建成,正引进机器设备进行生产前准备工作;清怡公司棉纺织生产线在一期5万锭全部竣工投产以后,已经开始动工建设二期5万锭项目,预计明年二期5万锭生产线可以全面竣工投产;在商贸物流市场中,有2000余家商贸物流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先后在开发区商贸物流市场开业运营。这些企业正是看到了大桥开发区发展的潜力,不断增加投资,而从客观上看,这些企业的入驻也 促进了开发区产业集群的形成,为大桥开发区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关于大桥开发区在示范区建设中的发展思路、总体定位、发展方向、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

(一)大桥开发区发展总体思路

1、发展目标

国内生产总值:到2015年达到54亿元,年均增长30%(以2009年11亿元为基数);工业总产值:到2015年达到64亿元,年均增长30%(以2009年13亿元为基数);其中高新技术产值所占比重达到30%以上;

工业增加值:2015年达到18亿元,年均增长30%(以2009年4亿元为基数);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到2015年累计达到150亿元; 实际利用外资:到2015年累计达到 1.5亿美元;

进出口总额:到2015年达到1.2亿美元,力争达到1.3亿美元。财政收入:到2015年力争达到10亿元。

2、大桥开发区的园区拓展目标

鉴于大桥开发区建成区已近9平方公里,占规划建设面积的87%,加上已经签约项目的入驻,大桥开发区可利用的土地不到总体规划面积的13%。随着示范区建设的大规模展开,将有更多更大的项目入驻,现有园区规划面积已现掣肘,满足不了开发区快速发展的需要。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安庆总体规划修编提出的城市发展方 向,大桥开发区已对拓展区域进行了科学研究,提出了拓展区控制范围,即东至长枫港水系,南抵现状大桥开发区迎宾东路,西至天柱山机场,北达石塘湖养殖渔场,拓展区用地面积为30平方公里。

3、大桥开发区的发展方向

以规划为龙头,以政策为导向,充分发挥开发区良好的区位优势,进一步整合现有产业资源,夯实产业转移承接平台,重点发展中国(安庆)食品工业城、新型工业、现代商贸物流与现代服务业,打造以纺织服装、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生物医药为主和商贸物流及服务业相配套的产业支撑体系,推进优势产业集聚,培育特色产业优势,提高开发区整体产业竞争力,加快推进大桥开发区进入全省一流开发区行列,努力成为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先导区。

4、大桥开发区发展的保障措施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规划到2013年大桥开发的市政基础设施基本完成,在路网建设上,开发区内11.8平方公里的路网框架全面完成,所有道路、桥梁工程、排水工程、供水工程、供电工程、电信工程、燃气工程、绿化工程、泵站工程、涵闸工程、照明工程等附属设施工程全部完工。

在招商引资工作上:招商方式转变,不断推进大桥开发区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创新思路,转变招商方式,实现招商引资工作新突破,实现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全方位招商向产业招商方向转变,将招商引资的重心放在引进有影响力的外资企业上面。以现有的食品加工、机械加工制造、电子产品等产业为依托,进一步加大与大企业产业配 套,坚持多路并举,拓展招商引资资源,挖掘现有签约的存量招商项目资源优势,抓好入驻企业和村级发展空间对接工作,实现优势项目与开发闲置土地资源有机结合。同时在商务部商务网络平台上积极推介开发区优良环境与优质资源,夯实招商引资基础工作,到2015年末,新增招商引资项目70个,新增外资项目15个。

在融资工作上:安庆长江大桥综合经济开发区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为大桥开发区管委会投融资产台,为开发区投资建设服务,成立于2003年8月15日,注册资金20000万元。一要向金融机构加大融资。二要向最大程度发挥土地收益。三要及时成立中小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典当行等机构,为开发区企业融资服务,促进开发区建设和发展。四在尝试发行企业债券。在合适的机会,在企业资产足够大足够优良时,寻找合适的项目,依托国家商业自银行,争取很大的融资。五要探索建投公司上市工作。当开发区发展到一定阶段时,财力足够强时,能增强建投公司盈利能力,优化其他各项指标,可包装上市,上市后公司融资能力将大大增强。

在人才培养上:一要强化人才建设,发展壮大人才队伍,优化人才资源结构,凸显大桥开发区承接转移的人才优势。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依托大型骨干企业和职业院校,建立与承接产业转移相配套的人才培训基地和公共实训基地;健全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转岗职工技能培训。二要从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转化。要学习和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特别是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方法和技术,形成并确立以人为中心,把 人当作企业和组织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当作可以不断再生和发展的第一资源的重要观念。在此基础上,运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在正确的方向上主导地方人力资源发展,使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有效地转化为可供承接产业转移利用的现实人力资源。三要建立产学研结合机制。加强人才培养多边合作,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以重大科研项目为载体,建立人力资源培训基地。着力完善大桥开发区博士后工作站各项工作机制,提供相应的条件,以各种可能的方式建设企业、学校和研究机构合作的平台,以使产学研结合机制由战略选择阶段向战略执行阶段延伸,使开发区人力资源得以高速地、可持续地发展。

在体制机制创新上:一要行政管理体制创新。进一步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等决策机制。继续深化机构改革,加大机构职能调整和整合力度,加快建立工作责任体系,形成权责明确、运转高效、督查有力的工作落实机制,规范和优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效率,提升服务水平。二要土地管理体制机制创新。要采取更为灵活的政策措施,消除体制机制障碍,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探索加强土地管理的有效办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满足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用地需求。三要项目进入退出机制创新。对项目投资规模、投资强度、建筑密度、容积率、建设工期、投入产出等制定标准,低于标准的项目不得进入开发区建设。对闲置的工业用地进行清理,提高开发区的集约发展水平。四在金融和财税体制创新。要积极推进企业上市融资,加强和改善金融服务,拓宽融资渠道,完善信用担保体系,破解企业 融资难问题。积极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五要承接产业转移机制创新。要加快创新产业承接的引导机制、优势产业集群发展机制以及与长三角地区之间的沟通、协调、合作和互动机制,着力打造好中国(安庆)食品工业城等对接平台,努力拓宽与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合作空间,以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的步伐。

四、关于大桥开发区主导产业与产业集群发展培育的思路和措施

(一)大力建设中国(安庆)食品工业城

紧紧围绕“总量追赶、速度率先”的目标要求,牢牢把握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和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机遇,按照“规划先行、积极推进、资源整合、提高效率”的基本原则,立足把食品工业城培育成为华东地区重要食品产业基地的总体定位,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体制机制,破解发展难题,加速项目推进,以大桥开发区现有食品工业集聚区为依托,加速拓展区建设步伐,进一步夯实发展平台。

食品工业城一次性规划,分两期建设。2010年至2015年,在大桥开发区现有规划范围内建设食品工业城一期,一期占地2000亩,建成后实现食品加工业产值达40亿元,力争实现税收2亿元;至2020年,在大桥开发区拓展区范围内建设食品工业城二期,二期占地4000亩,建成后使大桥开发区一、二期食品工业城占地面积达4平方公里,食品加工业总产值达100亿元,力争税收超过6亿元,使食品工业真正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食品加工产业基地。

抓紧编制大桥开发区食品工业城产业发展、土地利用规划,为积 极承接食品产业夯实基础;在规划方案中结合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解放思想、积极创新,突出食品工业特色,确保食品产业承接在科学规划指导下有序推进。加强对食品工业城项目谋划、包装和推介工作,将食品工业城建设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有机整体,编制食品项目专项合作方案,着力引进国际国内在食品产业上具有发展优势和突出特色的大企业、大项目;主动探索与沿海地区政府、兄弟开发园区、战略投资者和中央直属企业合作开发的模式,借助大集团引进大项目,通过大项目带动食品工业城的大突破、大发展和大跨越。

统筹安排食品工业项目用地,预留食品企业发展空间。充分分析入区食品项目的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做到优势食品企业集中连片发展,特色食品企业集聚成区发展,将工作重点放在打造休闲食品产业集聚区,功能营养食品产业集聚区,安庆传统特色食品产业集聚区和食品加工配套产业集聚区上面,通过打造食品产业集聚区,延长食品产业链,实现食品企业集中连片成区发展,从而提升食品企业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鼓励食品企业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发挥安庆周边县市农业产业基地优势,主动联系优质农产品基地,推动农产品生产基地与龙头食品企业开展合作,按照食品企业的要求,进行标准化生产;大力支持食品企业与农民合作建设专业化、规模化的原料生产基地,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保证食品工业优质专用原料的有效供给。

在产业定位上,以旺旺休闲食品、亲亲食品为依托,占地2000亩,引进8-10家休闲食品企业,打造大桥开发区休闲食品生产基地,同时将旺旺休闲食品打造为中国大陆最大生产基地;借助联合利华洛德斯公司和灵荞生物的科技开发优势,以现有引进的中创亚油酸、共轭亚油酸、大豆卵磷脂高科技食品产业为基础,提高扩大投资的吸引与吸纳能力,争取更多国际、国内食品加工专利到大桥开发区孵化,引导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升食品工业附加值,打造功能食品品牌优势。通过5—8年发展,形成15—20家功能食品发展板块;提供平台,引导市内传统特色食品加工企业如胡玉美、麦陇香、柏兆记、玉龙食品等到大桥开发区进一步扩大规模,扩张市场,增强竞争实力;同时引进10—20家农副产品深加工、农副产品资源综合利用的优势企业,形成安庆传统食品和农副产品深加工发展板块。以多棱彩印、兴龙印业、罗岭塑料工业园现有食品工业配套企业为基础,重点引进与食品加工配套的印刷包装、模具生产、技术开发等20家以上的配套企业,延长食品工业产业链,促进要素集中,提升特色竞争力。

(二)着力发展新兴工业

抢抓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有利时机,主动承接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传统优势产业,集聚开发区企业人气,推动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发挥产业集聚效应。

1、纺织服装。充分利用安庆市优质棉基地和安庆石化丰富化纤原料资源优势,以华泰纺织、清怡纺织为重要支撑,以七匹狼集团、杉杉集团等国内知名服装企业为重要伙伴,以技术创新和强化管理为主要手段,进一步引导纺织服装企业加大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发展,延长产业链,逐步形成以纺、织、服装加工为主体,与周边印染、服装加工后整理相联结的纺织服装业体系。做精做细纺织业,做大做强服装业。发挥管理优势,提升产品档次,扩大生产规模,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竞争力,把大桥开发区建设成为安庆纺织服装基地重要一级,力争形成产值40亿以上的纺织服装加工能力,加快资源优势有效转化。

2、电子信息业。牢牢把握国内外信息产业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总体发展趋势,以引进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为主导,培育和发展区内电子信息领域高新技术龙头企业。推进优势资源互补,加强与国内外电子信息大集团、大公司产品配套,占据电子信息业产业链重要一极,形成产业链配套、企业关联性较强的电子信息制造产业。以香港精博期电子工业园为基础,同时吸纳更多优势电子信息企业进区发展,加快电子信息业优势培育,提高大桥开发区产业整体品位和市场竞争力,力争到2015年产值达到15亿元。

3、机械制造业。推进优势资源整合与互补,打造开发区先进机械制造业生产基地。加大淀粉分离机、宏大精啄数控雕刻机等自主品牌开发力度,提升档次,扩大规模,形成自主品牌市场竞争力;瞄准国内汽车制造业发展总势,引进和发展汽车零配件制造业,加强功能配套和产业衔接。通过5—10年努力,力争形成年产值20亿元机械加工制造生产能力。

4、生物医药业。推进生物医药企业加强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规模,形成生物医药基础实力。同时,瞄准生物医药最新领域,整合安庆医药资源优势,吸引国内优势生物制造业进区发展,以发展现代中 药技术、功能保健品为主导,推进产品上档次,企业上水平、产业上规模。

(三)着力发展商贸物流业

以南翔光彩四期、英德利国际汽车城、钢材大市场、青园农机机电城、烟草物流配送中心等重点项目为支撑,按照整体规划、分区布局、分步实施的原则,发挥陆运、水运便捷优势,借助现代信息平台,加快构建以现代物流基地为核心,以功能性物流中心和多层次物流配送中心为节点的现代物流架构,打造聚集资本、产业、人流、信息于一体的现代物流园区,重点建设汽车、钢材、建材、农机、仓储、批发、配送大市场、大物流,提高物流集散和辐射功能,打造沿江区域物流中心。

依托七匹狼商业步行街、金三角商业街开发建设,整合开发区周边丰富的水系和生态资源优势,整体规划开发,市场化经营运作,吸引更多国内知名商贸企业进区发展,完善五星级酒店、高尔夫练习场、休闲娱乐中心等功能配套,发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大型商场、超市,吸引世界和国内500强商业企业进区,构筑以商业步行街和商业金融大道为主体,以社区商业网络为补充,集消费、旅游、休闲、餐饮、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商业网络。提高商贸对周边的集聚与辐射功能,逐步建成安庆新城商贸中心。

(四)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积极发展中介服务、金融业和信息服务等新型服务业,逐步构建产业层次较高、布局合理、服务配套、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现代服务 业发展新格局,推动二、三产业和谐发展,打造安庆新兴现代服务中心。

培育和发展技术设计、贸易代理、咨询策划、担保抵押等为主的中介服务,建立和完善中介服务体系,满足开发区和周边地区研发、生产、生活等多各方面服务需要,形成优势互补对接。积极引进国内知名中介服务企业,实现经济成份多元化、组织类型多样化、服务功能全面化和活动方式法制化。以电子信息商务为平台,大力引进银行、保险等金融业进区发展,完善开发区金融配套功能,提供金融便捷服务。

以社区建设和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社会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步伐,逐步推进服务门类齐全、服务技能规范的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发展家政服务、法律咨询、物业管理、养老托幼、医疗保健等社区服务,创造健康和谐有序的社区环境。

五、请求与建议

1、园区拓展

经过近8年的建设,大桥开发区建成区面积已超过87%,可利用的土地不到13%。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我们已完成了大桥开发区的园区拓展研究,拟拓展面积为30平方公里,拓展范围为:东至长枫港水系,南抵现状大桥开发区迎宾东路,西至天柱山机场,北达石塘湖养殖渔场。请求市委、市政府将园区的拓展范围列入全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早日实现拓区目标,加快园区建设。

2、土地扶持政策

大桥开发区经过九年的建设,现已进入快速发展期,每年新增建设用地约1500亩。为此,年需农转用计划指标约 1000亩,为此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单列,直接下达到大桥开发区。二是2010-2014的5年农用地转用计划一次性下达,自调使用。三是招商引资的工业用地请求按先行用地办理,先建设后完善相关手续。

2、相关扶持政策

一是结合国家产业政策,积极推介开发区现有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优势项目,通过申报并争取国债资金、贷款贴息、专项补贴资金支持,提高企业造血功能,提高资金放大效应,使优势企业加快滚动发展。

二是在兑现和落实市区赋予开发区企业优惠政策基础上,重点对优势工业企业加大扶持力度。

三是给予优势企业流动资金贷款担保,实施优势项目固定资产奖励,加强中小企业产业集聚服务体系、人才引进培训体系培育,促进企业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加强联系,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按照开发区管委会安全领导小组安全工作总体部署与安排,营造企业安全和谐的发展环境。

承接园区 篇3

(1) 政策扶持力度大, 基础设施建设快。为了促进园区发展, 广西各地根据各类园区发展需要, 大力推进以道路、水、电、气、通信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 发挥基础设施的先导效应, 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 提高园区对产业转移项目的吸纳和承载能力, 为吸引产业大规模转移到广西创造条件。除自治区政府及时制定相应政策推动园区发展外, 各地政府也出台了审批事项、程序、期限, 项目建设, 税费、用地、服务的优惠等必要的细化政策。[1]各地园区由各地政府设立派出机构“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进行管理, 并负责招商引资工作。凭借着国家战略布局的需要和政府政策措施的扶持, 各园区地位不断上升, 发展比较迅猛。如:广西北海工业园区成立于2001年8月, 2003年升级为自治区级开发区, 2005年升级为国家第一批通过审核的开发区, 2008年在中央批复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开发区中成为核心开发区之一;目前, 园区入驻的企业大多是东部转移出来的。[2]

(2) 园区管理规范, 服务到位。随着优惠政策的效力饱和, 吸引企业投资入驻园区, 更多地要靠周全、优质、高效的政府服务和扶持。园区的政府服务具体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根据园区定位做好园区布局和用地规划, 保持规划的连贯性和稳定性, 做到集约用地、有效用地。二是加强园区的硬件建设, 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周边物流条件建设、人居环境美化等。三是加强软件建设, 建立精干、高效、专业的政府管理队伍, 引进管理、经济、法律类人才, 提高管委会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素质, 做好园区企业和各政府职能部门间的协调工作。四是加强监管, 在企业环境保护、缴纳税款、雇员待遇方面进行严格管理、科学管理、依法管理, 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做法坚决制止, 不能以发展地方经济为借口包庇企业的不法行为。广西各园区管委会对此有清醒的认识, 因此十分重视政府的服务工作, 强调要提高行政效能, 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从而以创新园区管理模式出发, 建立健全园区配套服务体系, 加快构建精简、统一、高效、便捷的园区管理体制和开发机制;[3]并提出了“一站式、保姆式服务”的口号, 实行封闭式管理。“一站式服务”把园区企业的审核、办证以及后续的需要和与政府有关部门打交道的工作都交由管委会来做, 所有的问题一条龙处理;“保姆式服务”把园区企业日常运营中所发生的问题, 大到审核, 小到供水管的设置等各种具体问题都交由管委会处理;而“封闭式管理”则要求政府职能部门对企业的相关工作都要通过管委会这一渠道。对园内的龙头企业, 管委会还提供“上门服务”。目前, 管委会和各企业的关系良好, 双方的互动积极顺畅。[3]此外, 各地政府还重点做好招商引资工作, 并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种产品展览、交易会、合作论坛等活动, 拓展企业管理者的视野, 学习成功的经验, 加深区内外企业之间的合作。

(3) 积极创新园区招商模式。面对日益激烈的招商引资竞争, 广西各园区围绕承接产业转移, 努力创新招商引资机制。考虑到中介机构拥有高水平的经济、法律、谈判等专业招商团队、庞大的信息网络、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投资领域的往来关系, 能够更加高效、准确地招到合适的项目, 并实现项目利益最大化, 广西各园区管委会积极发挥中介机构在招商引资方面的作用;还充分利用龙头企业“以商招商”, 这种招商针对性、目的性强, 带来了较好的效益。[3]这样, 既依托中介组织、专业机构开展招商活动, 推行专业化招商;又积极采用网上招商等方式, 推行信息化招商;还实行目标责任制, 推进招商制度化, 建立起长期稳定的招商引资机制和渠道, 形成政府推动和园区自主相结合共同招商的局面。[4]

(4) 明确园区定位, 走特色化、差别化路线。从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小岛清的“比较优势理论”来看, 产业转移问题就是比较优势的问题, 走“梯级化”、“差别化”路线才能更好地获得成本优势和发展优势, 才能在产业的转移和承接浪潮中具备竞争力。为此, 广西各园区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 走特色化、差别化路线, 做到“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人优我特, 人特我转”, 不盲从、不攀比, 而是根据自已的经济基础、市场腹地、劳动力数量和素质、资源的丰瘠程度、地理区位等实际情况, 来明确各自的定位;并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考虑独特性问题, 在众多园区中, 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 承接到好的企业项目。[3]

(5) 注重孵化中小企业。预测到相当长的时间内, 西部工业园区承接的转移企业大多数是中小型企业, 广西各园区承接产业转移就特别重视着眼于中小企业。事实证明, 这是十分现实也是十分合适的选择。认识到技术创新、科技研发的投入程度不仅决定着一个企业的生命, 而且在相当程度上也决定着园区发展的深度、广度和可持续性, 广西各园区就注重对中小企业的孵化, 提高它们的市场存活率, 扶持它们成长、成熟。尤其是在金融扶持方面, 广西各地政府抓住财政部2008年9月11日制定六大政策、安排35.1亿元专项资金扶持中小企业的机会, 积极采取措施, 大力扶持中小企业。针对中小企业贷款“要得急、期限短”的特点, 各银行在保证审批质量的基础上简化繁琐的中间环节, 提高贷款审批的办事效率;针对“风险大”的特点, 银行一方面做好审批前的资产评估工作, 另一方面也广开思路, 创新金融产品, 以打包小型资产等方式提供面向中小企业的小型贷款。另外, 还鼓励中小企业借助风险投资、“天使基金”, 凭借企业自身的实力获得启动资金以及后续的资金支持。[3]

摘要: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园区管理规范, 注重公共服务到位, 注重孵化中小企业, 积极创新招商模式, 明确园区定位, 走特色化、差别化路线;广西各产业园区得到快速发展, 并因其具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等优势, 而成为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平台和载体。

关键词:承接产业转移,园区建设,公共服务,招商引资

参考文献

[1]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R].南宁: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2006-1-16:69.

[2]刘力达, 陆云.产业转移背景下广西工业园区发展的对策思考:以北海工业园区为例[J].广西社会科学, 2009 (4) :22-25.

[3]贺勤志.北部湾经济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形成产业集聚的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0 (11) :18-20.

上一篇:结核性胸膜炎护理下一篇:区域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