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产业化经营研究

2024-09-29

粮食产业化经营研究(共10篇)

粮食产业化经营研究 篇1

摘要:江西总体经济水平在全国偏下, 而粮食产业具有相对优势, 江西粮食发展的总体方向应以市场为导向, 以效益为中心, 以质量为重点, 依靠科技进步,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 大力实行粮食产业化经营, 延长粮食加工产业链, 努力提高种粮效益,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关键词:粮食,产业化,产业链

1 实行粮食产业化经营, 延长粮食加工产业链的必要性

(1) 消费需求变化要求。

从1985年到1997年的十二年中, 城镇居民动物类食物所占比重由11.1%上升到17.4%, 农村居民也由3.83%升到5.81% (《中国统计年鉴》) 。可以说中国居民的食物消费结构正在由“素”向“荤”转变, 趋向营养、科学。中国居民食物消费的这些变化, 对粮食的消费需求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首先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民对口粮的品种、质量将会有更高的要求, 这也就要求粮食生产的科技化、机械化、管理现代化达到一定的水平;其次, 动物类食物在消费结构中的比例逐步增大, 对动物类食物需求旺盛, 这必然促进饲料业的大发展;最后工业用粮也将扩大, 加工精美的食品大受欢迎, 这必然促进粮食加工业的飞速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 就是通过粮食产业链的延伸, 对粮食进行一次产业大调整, 大力发展畜牧业和粮食加工业。

(2) 规模经济理论要求。

而我国农村实行的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 这种小而全的小农经济随着社会的发展, 越来越表现出它的明显不足, 经营规模过小, 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阻碍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育和完善。在粮食主产区实行粮食产业化经营, 冲破这种小而全的经营, 扩大经营规模, 从两个方面带来规模效应:一是在组织协同发展过程中, 把农民与粮食企业双方在要素, 包括知识和信息等方面的优势, 进行合理化的分工, 企业为农民提供原料购买、技术指导、产后销售等方面的服务, 农户则依据企业提供的市场信息, 一心一意种植粮食, 从而使粮食生产与企业两者规模扩大的能力都得到提高;二是在粮食产业化经营中, 科学技术、机械化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必将使一部分农民转移下来, 成为某个项目的工人或商人, 而一些种粮能手承包租种大量土地, 形成种粮大户。因此, 粮食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规模都得到扩大, 提高了规模效益, 实现了规模经济。

(3) 发展粮食生产, 在江西还有人心和自然条件的优势。

江西农民具有传统种水稻习惯, 只要粮价合适, 负担减下来, 种粮的积极性就会提升, 江西是全国最好的生态省份, 在食品营养、安全、卫生方面有巨大优势和发展潜力;江西土地后备资源较多, 尚待开发利用的宜农、宜林的荒山、荒坡、荒滩面积就多达46.7万公顷, 在现有耕地中, 中低产田占三分之二以上, 若抓好中低产田的改造, 通过提高单产增加总产的潜力也很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推广应用, 粮食生产蕴藏的潜力将得到进一步发挥;2001年江西稻谷产量1486.7万吨, 居全国第五位;谷物及谷物粉出口达55万吨, 占全国谷物及谷粉出口的5% (江西农经网) 。近几年, 随着粮食市场开放程度的变化, 加上品种和质量的原因, 江西可供大米在数量上有较好的基础。

2 粮食主产区粮食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意义

(1) 增加了主产区对粮食的有效需求。

长期以来, 粮食主产区对外销售的基本上都是原粮, 粮食的加工、转化往往在非粮产区, 这种状况严重抑制着粮产区对粮食的有效需要量。而一旦在粮产区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 就可以改变过去主产区一味卖原粮的状况, 全方位开发粮食产业链, 拓宽粮食转化增值环节和渠道, 从广度、长度和深度上进行全方位的多向开发。

(2) 引导农民进入粮食市场, 保持粮食供给总量的稳定性和平衡性。

从我国粮食流通市场基本格局来看, 粮食收购市场上卖方是千千万万个粮农, 他们拥有经营自主权, 一般经营规模狭小, 管理较松散, 组织化程度低, 而他们面对的是强大的政府买方, 这种格局对粮农很不利。为了改变这种状况, 保护粮农的利益, 通过粮食产业化经营, 引进竞争机制, 把国有粮食部门一分为几家, 在国有粮食收购企业中实行“独立核算, 自负盈亏”, 迫使国有粮食收购企业与粮食加工企业、粮农结成利益共同体, 把加工企业所需粮食品种、数量及时传递给粮农, 并为粮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指导, 生产服务, 保证和组织粮农按时、按质、按量为加工企业提供原粮。在共同体的牵引下, 粮农自觉地进入市场, 避免盲目生产, 粮价将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波动, 不会出现供给的大起大落现象, 粮食的流通将逐渐市场化、规范化。

(3) 有利于调动主产区农民种粮积极性, 提高粮农收入。

长期以来, 粮食主产区的增值增收问题没有解决好。《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数据表明, 1995年和1996 年两年, 在全国10个粮食产最最高的县 (市) , 分别只有35个和37个进入了全国农业增加值最高的10个县 (市) 的行列, 而有65个和6个被排除在外, 这种状况大大降低了粮产区种粮积极性。粮食产业化经营则从根本上解决了比较利益问题, 注重粮食的商品化、加工转化和生产规模的扩大, 逐步树立大粮食的观点。从粮食的加工、转化入手, 把畜禽养殖业和食品加工业作为粮食的延伸产业来抓, 既提高粮食生产的专业化水平和技术水平, 又将涉及粮食的产业融为一体, 延伸了粮食生产链条, 实现了粮食的深度开发和多次转化增值, 逐步形成了粮食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粮农除了可以获得种植粮食的收入外, 还可以分享加工业和服务业的部分利润, 极大地调动了粮农的生产积极性。

(4) 有利于主产区实现粮食的规模经济和集约经营。

在家庭承包制基础上进行的粮食生产, 实行的是分散经营, 严重存在着个体经营规模狭小的弊端。粮食产业化经营的出现则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能。首先粮食产业化经营要求粮食生产向深加工、精加工和系列产品开发方向延伸, 带动交通、运输、服务等行业的发展, 扩大生产领域和生产能力, 吸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促进农村的分工分业和劳动力转移, 使土地等生产资料适当集中, 单位经营规模逐步扩大;其次在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 粮食产业化经营要求把农户组织起来, 围绕粮食, 形成区域性的专业化生产, 从总体上提高粮食生产的经营规模:最后粮食产业化经营的目的是追求效益的最大化, 这就要求龙头企业必须围绕市场, 努力开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商品率的产品, 并不断追求技术进步, 实行集约经营的生产方式, 最终才能获得高经济效益。可见, 粮食产业化经营不仅改变了传统生产经营方式, 带动和促进了粮食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的发展, 而且必将对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产生积极影响。

3 实行粮食产业化经营, 延长粮食加工产业链的对策

(1) 明确政府贵任, 切实加强领导。

在推行粮食产业化经营中, 政府应该是发挥行政职能, 根据粮食市场、食品市场和饲料市场的需求和各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情况, 规划粮食产业发展的方向, 使各地方形成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及时传递市场信息, 引导农户调整粮食生产结构, 引导龙头企业生产出更多具有一定市场销量的产品, 帮助产业化经营的各个环节采用新的科学技术, 改进生产和经营管理, 提高整个产业链的经济效益。在粮食产业化经营的起步阶段, 存在着资金、物资各方面的困难, 需要给予一定的扶持推动。

(2) 完善粮食市场体系建设。

市场是粮食产业化经营的先导, 是粮食优势变成商品优势、经济优势的重要保证, 因此必须以各种途径健全市场体系。要健全粮食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市场立法步伐, 使粮食市场的发展做到有法可依, 对己制定的市场法规和监管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维护市场的有序运行。

(3) 加快科技进步, 提高粮食产业化经营的整体水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粮食科学技术现代化是粮食产业化经营整体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江西省农村经济的总体科技含量低, 技术基础薄弱, 而且随着商品经济、粮食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一大批粮农还将从土地上转移出来, 其中绝大部分正是缺少文化技术的劳动者, 这样的基础和水平很难支撑粮食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因此, 加快科技进步, 加速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工作。是目前提高粮食产业化经营整体水平的当务之急加速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工作。

(4) 发展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的发展, 客观上已经成为粮食化经营的支撑点。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需要向非农产业转移, 乡镇企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城市吸纳这些剩余劳动力, 使他们离土不离乡。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打破了把所有农民束缚在土地上的传统体制, 促进了土地的适当集中和流转, 既有利于粮食生产基地建立, 又有利于粮食生产的机械化、规模化, 为粮食的产业化经营准备了充分条件。乡镇企业与农户有着直接的利益关系, 如果能把一些从事粮食加工、饲料、畜禽等方面的乡镇企业, 通过一定的利益机制, 与粮农联结起来, 成为粮食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 那么一方面就可以更好地调动乡村和粮农的积极性, 利于与粮农建立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另一方面则可发挥乡镇企业的市场灵活性特征, 充分筹集社会上的闲散资金, 克服目前粮食产业化经营资金乏的弊端, 充分挖掘它在农村的有效市场影响力, 牵引粮农参与粮食产业化经营。

(5) 树立若干品牌。

目前, 全省已打出六个公认品牌大米, 如奉新“碧云”牌大米, 南昌“昌碧”牌大米、“绿叶”牌大米, 樟树“玉珠”牌大米, 九江“九九香”牌大米, 吉安、上饶“丝苗”牌大米, 在国内市场已供不应求。此外, 在酿酒业江西也有传统优势。如“四特”、“南昌啤酒”、“七宝山”、“临川贡酒”都是老牌酿酒企业, 产品畅销全国。在优质品牌的带动下, 整个粮食产业才能够发展起来。

国以民为本, 民以食为天。保证12亿多人口吃饭问题, 始终是我们国的头等大事, 在农业面临困境的今天, 实行粮食产业化经营, 延长粮食加工产业链, 是一方面要继续加强粮食生产, 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 另一方面不断提高粮食生产的有效方法, 是粮食主产区实现农民普遍增收新的出路。

参考文献

[1]柯炳生著.中国粮食市场与政策[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5.

[2]李治民主编.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1997.

[3]李兴稼等编.农民如何走向市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7.

粮食产业化经营研究 篇2

(2008年5月16日)

一、全省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会议主要精神

4月22日至23日,省委、省政府在烟台召开全省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会议。省委副书记刘伟作重要讲话,副省长贾万志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与会人员分别参观考察了蓬莱、莱阳两

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烟台、潍坊、山东六和集团等单位作了大会典型发言。会上印发了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见》,表彰了30个农业产业化先进县市区和50家优秀龙头企业,公布了第四批174家农业产业化省重点龙头企业名单。各市市委副书记、分管副市长、农工办主任、农业局局长,省直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受表彰的先进县市区委书记、优秀龙头企业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主要精神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总结分析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形势,提出了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要求和任务目标。会议指出,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选择,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重要载体,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经过20多年探索,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已由探索起步、全面发展迈入了深化提高的新阶段,既面临难得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紧迫性和自觉性,推动农业产业化工作继续深入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和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和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工作指导和发展方式转变,创新体制机制,在更高层次上全面推进种养加、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加快实现农民组织化、生产标准化、分工专业化、管理企业化、服务社会化、经营规模化,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再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优势。发展目标是,经过5年努力,培育省重点龙头企业500家,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突破1万亿元,农产品加工增值率达到70%,出口创汇突破200亿美元,75%以上农户进入产业化经营体系。

(二)部署安排了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重点工作。会议要求,全面实施农业产业化“515”工程,即用5年时间,投入财政与信贷资金100亿元,重点支持500家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着力在“七个重点工作”上下功夫。一要在培育壮大优势农业主导产业上下功夫,着力抓好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主导产业,建立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农业产业体系,打造优势产业区,重点培育粮油、蔬菜、畜牧、水产、果品、棉花、林木花卉、种子、生物质和生态旅游十大产业体系。二要在促进规模化经营上下功夫,着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支持龙头企业通过资本运营和品牌优势,盘活资本,整合资源,推进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和上下游产品的联合与合作,培育大型骨干企业集团。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推进土地向种养大户、龙头企业、优势产业集中,形成适度规模经营。创新产业化经营体制,完善利益联接机制和组织形式,提高综合效益。三要在推进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上下功夫,着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产地环境标准和生产技术规范,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体系。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认证体系及质量全程监管体系,建立农产品可追溯制度。四要在打造农业品牌上下功夫,着力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围绕农业主导产业,打造农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区域品牌及省级知名品牌、国家知名品牌、国际知名品牌等品牌体系。五要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上下功夫,着力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积极引导农民发展专业合作组织,鼓励农村能人、龙头企业、村“两委”、乡镇站所、基层供销社等领办合作组织。积极推进农村专业合作、信用合作和供销合作,探索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小型基础设施股份合作、集体土地股份合作形式。依托优势产业产品,组建专业协会和行业协会。六要在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上下功夫,着力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大市场、大流通格局。积极培育农产品流通主体,大力发展现代流通方式,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加强市场分析、研究和引导。七要在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上下功夫,着力构建多层次、多功能、全方位服务网络。建立健全农村信息网络、金融保险服务网络、科技推广服务网络,为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信息服务支撑、资金保障和技术服务。

粮食产业化经营研究 篇3

[关键词] 数字出版;印刷产业;层次分析法;组织能耐;关键成功能耐

[作者简介] 王念祖,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士研究生;李常庆,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博导;隋鑫,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早在20世纪,台湾的印刷产业便由成熟期迈入了衰退期,近年来更由于数字出版的勃兴,使得市场对印刷品的需求大幅下降。在此环境下,台湾印刷业者除要面对消费者因文化涵养提升而对产品质量要求提高外,还必须被迫接受利润微薄的现实。

为了应对微利化时代,台湾少数印刷厂以合版印刷、采用价格战成功地闯出了一片天。然而削价竞争的结果,不免使得其他未能搭上合版印刷这趟“低价列车”的后进者感到进退失据。据此,提升产品的功能性与质感,朝服务多元化的高附加值路线发展势在必行。本研究希望透过“层级分析法”对台湾印刷产业经营的关键成功能耐进行探讨,为两岸印刷产业界觅得一些参照指标。

一、前人研究成果

近年来,有关“组织能耐”的探讨,主要分成“组织能耐”的概念与“组织能耐”的衡量方式两个方向,本研究的整理分析如下:

1.“组织能耐”的意义

“能耐”跟“能力”两个词汇的涵义相当接近,台湾的学术界为了凸显组织层次的能力而用“组织能耐”一词专述之。Quinn针对企业价值的研究中指出,企业真正的价值并非全部来自实体资产,而是其主要的“组织能耐”(Organizational Capability)[1]。Grant则是对“组织能耐”的成因提出解释,指出“组织能耐”乃是由企业握有的资源而来,并依此将“组织能耐”定义为凡借由资源的运用而达成某项工作,并具备竞争优势之组织能力即可称为“组织能耐”[2]。Teece则从“组织能耐”的形成过程作为切入点,进而指出企业欲创造某项特定的“组织能耐”时,往往同时需要借由掌握数种核心资源才能达成[3]。Hamel & Prahalad提出“组织能耐”为竞争优势的来源,并将其定义为组织内的集体学习,特别是指协调生产技术与整合多重技术领域的能力[4]。

Dosi在Hamel & Prahalad所提出的“组织能耐”概念基础上,进一步指出“组织能耐”是一种在“科技技术、整体资产”等方面,制造出与竞争对手差异化的特殊能力[5]。Barney则认为,所有能使企业执行策略以改进其效率与效能的资产、能力、公司特质、信息及知识等均属于“组织能耐”[6]。Hill & Jones指出“组织能耐”是指创造价值的技巧和能力,可使企业拥有较好的效率、创新、质量或顾客响应。因此,若能正确地结合“组织能耐”,有助于公司未来的成长,其主要能力来自于组织资源和运用资源的潜力[7]。齐德彰指出,“组织能耐”是指企业在无需建立结构性竞争优势前提下,只要在少数专业知识或关键技能领域上取得领先地位,就可超越竞争者并成为市场竞争赢家的能力[8]。

综上所述,本研究将“组织能耐”视为是组织内部多重技术的整合,是一种可以创造顾客核心价值、优于竞争者且与竞争者差异性及可以应用于多种产品与服务的能力。换句话说,“组织能耐”即为一个公司创造价值竞争优势来源。

2.“组织能耐”的衡量指标

Long & Vickers将“组织能耐”区分为门槛能力、重要性能力及未来性能力[10]。Hamel & Heene将“组织能耐”分成市场倾向能力、产品整合能力及功能相关能力[9];Lado & Wilson将“组织能耐”,分为①管理能力;②投入基础能力; ③转换能力;④产出基础能力[11]。而McGrath则以目标达成情况来衡量“组织能耐” [12]。Branzei归纳先前学者的研究,提出“组织能耐”包括:①绝佳技术know how;②可信赖的制程;③与外部的紧密关系[13]。Ritter综合上述讨论,整理出衡量“组织能耐”程度的四大衡量指标,其分别为:①内部资源的可得性;②人力资源管理的网络导向;③沟通结构的整合;④企业文化的开放性[14]。

众所周知,在实践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往往因产业本身特性,导致其“组织能耐”产生差异。然而经由上述的文献整理,可以确认的是 “组织能耐”是一个“整合性能力”,亦即对所有厂商而言,有一个共同的前提是:“组织能耐”必须能为顾客创造价值,而此价值高低即代表厂商竞争优势的强弱。因此,本研究认为,透过对台湾出版产业的产业环境、信息科技的变化、管理上的整合能力及核心资产等方面综合思考后所归纳整理出来的 “组织能耐”,即为“关键能耐”,其不但可以成为台湾印刷产业的参照指标,对大陆印刷产业也应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研究方法与架构

1.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使用层级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AHP),层次分析法为1971年匹兹堡大学教授Saaty所发展出来的方法,该方法主要应用在不确定情况下及具有多个评估准则的决策问题上。AHP 法理论简单又具实用性;因此,自发展以来,已被各领域学者普遍使用,特别是应用在规划、预测、判断、资源分配及投资组合试算等方面,都有不错的效果[15]。

AHP的具体操作步骤,分为“问题描述、建立层次关系、 建立各层次之成对比较矩阵、计算权重”与“一致性分析”五个阶段。在进行问题描述阶段中,对于问题所处的系统应该尽量详加了解分析,将可能影响问题的要素纳入问题中,且要注意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与独立关系;在建立层次阶段,必须决定问题的目标以及总目标的各项指针、决定各指标的评估准则及列入考虑的替代方案。其评估准则以及方案的产生可以透过文献分析、专家访谈或是脑力激荡法得到评估准则集合以及替代方案集合,而各个集合,依准则特性加以分类,其层次结构如图1所示。

nlc202309051127

图1 层次分析结构图

在建立各层次比较矩阵的阶段,决策者首先设计问卷,在问卷中,针对每个准则属性设计,以两两相比的方式,在1~9尺度下让相关领域专家填写,根据问卷调查所得到的结果,可建立各层级成对比较的矩阵;接着再由成对比较矩阵中的特征向量,来求取准则间的相对权重;最后,在“一致性分析”这个阶段,以一致性指标(Consistence Index, CI)与一致性比例(Consistence Ratio, CR)来比较矩阵的一致性。在一致性指标方面,当CI=0 表示前后判断完全具一致性,而CI>0 则表示前后判断不一致,一般认为CI< 0.1为可容许的偏误;在一致性比率方面若CR<0.1时,则矩阵的一致性程度使人满意。

2. 研究架构

在研究架构上,本研究首先借由文献分析以取得台湾印刷产业面对数字出版冲击所必须具备的“组织能耐”及其层次结构;其次设计专家问卷;再次发放、回收问卷,并利用层级分析法做出相对权重分析,并建构 “组织能耐”排序;最后再分析归纳上述结果得出台湾印刷产业面对数字出版冲击所应具备的关键能耐,并提出相关建议。本研究架构见下图2。

三、台湾印刷产业经营关键能耐分析

1. 台湾印刷产业经营关键能耐

一直以来,印刷在出版产业中担当的都是重要角色,但电子书的出现,首先便撇除了印刷这一项;数字出版的勃兴势必对印刷产业造成冲击。据此,本研究主要探究台湾传统印刷产业在面临数字出版冲击时,如何找出经营成功关键能耐。在经过文献分析后,将提升印刷产业营运契机的经营关键能耐归纳为四项,其分别为:

(1)企划设计能耐

随着消费者文化涵养提升,导致对印刷产品质量要求增高,企划设计能耐能结合客户需求设计开发新产品,整合专业能力制造优质且生命力丰富的精致商品,提升客户形象。引领传统印刷产业转向服务多元化的高附加值路线,故为台湾印刷产业经营的关键能耐。

(2)生产系统能耐

为了应对数字出版冲击,简化印刷流程、缩短供货时间,如何运用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实施高效率的生产系统质量控制,建立每个生产单位的沟通桥梁达到先进的网络化印刷流程,势必成为台湾印刷产业经营的关键能耐。

(3)客源开发能耐

台湾印刷产业是否具备敏锐的嗅觉,除跻身周边文化产业外,更须从周边文化产业中,开发不同客源,以产生利润之能耐。因此,除运用专业知识服务客户,与客户建立一种和善有礼的关系,增强公司的业务工作外,更应具备建立服务平台以开拓更多客源的能耐。

(4)管理精进能耐

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练》中指出,企业能否长久经营与内部是否能持续学习有重大关系。依据组织行为学,帮助企业内部推行学习与改变,促进企业进步与成员成长,以达成企业整体目标的能耐,亦为台湾印刷产业经营的关键能耐。

2. 构建台湾印刷产业经营关键能耐层次结构

本研究原设定采用两个层次来探讨台湾印刷产业经营的关键能耐。其中以第一层为主体,延伸出第二层,共两层次的分析方式,如图3所示。

3. 台湾印刷产业经营关键能耐权重分析

本研究于2013年4月至5月,总共发放40份AHP专家问卷,实际回收有效问卷35份;在AHP专家问卷分析工具方面,本研究系采用Expert Choice 2000决策支持软件进行分析。首先,本研究将针对所回收的AHP专家问卷进行一致性指标及一致性比率的检定,以一致性指标:CI< 0.1与一致性比率:CR< 0.1为筛检原则。

(1)企划设计能耐为最重要的关键能耐

根据统计结果,在台湾印刷产业经营关键能耐的第一层次中,重要性依顺序排列为“企划设计能耐”权重值0.567、“管理精进能耐”权重值0.176、“生产系统能耐”权重值0.140、“客源开发能耐”权重值0.117,显示企划设计能耐是第一重要的能耐,见表1。

(2)台湾印刷产业亟待转型

在第二层次中,显示出较重要的前8项排名依序为“新产品开发”整体权重值0.194、“客制化服务”整体权重值0.137、“企业形象营销能力”整体权重值0.132、“商品符号化能力”整体权重值0.104、“产品设计力”整体权重值0.056、“整体资源整合的能力”整体权重值0.054、“组织创新执行力”整体权重值0.053、“技术创新力”整体权重值0.044,如表2。

表2中前4项排名都属于第一层次中企划设计能耐,再一次证明台湾印刷产业经营关键能耐为企划设计,接着依排序观察到,公司组织必须善用资源整合的能力,而为应对消费者需求改变快速,需要不断地创新与策略执行力,让生产部门能顺利产出优质的产品满足客户需求,显示在数字出版的冲击下,台湾印刷产业若要永续经营,势必要从生产导向为主的“第二产业”转型为以消费者导向为主的“第三产业”。

(3)精益求精是台湾印刷产业的唯一出路

在数字化冲击下,无版印刷已经问世。印刷数字化瞬息万变,谁也无法保证今天采用的设备、流程、观念,到明天是否依然适用。而新的环境呼唤新的工作流程,而新工作流程势必牵动资源的整合与人力素质的提升,稍有不慎就会被时代淘汰,所以印刷业者唯有严阵以待,精益求精,才是生存的唯一出路。

四、结语

本研究的研究结果指出:“企划设计能耐”是现阶段台湾印刷产业首先应该具备的关键能耐,其背后昭示了台湾印刷产业应该从以产品导向为主的“第二产业”向以消费者为主的“第三产业” 转型;而产业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中,无论是设计、生产还是客户服务能力都要不断地调整并提升,这样才有能力应对产业转型、发展的挑战,从而掌握先机。这一点可从“管理精进能耐”排名第二得到证明。

nlc202309051127

总的来说,面对因特网普及、数字时代来临,印刷业者必须重新定位,善用因特网并且多样化地设计产品,扩大服务对象,将产业从“以复制为核心”转向以“传递信息为核心”,方是永久生存之道。

[1] Quinn, J. B., The Intelligent Enterprise an New Paradigm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 1992, 6 (4):2-21.

[2] Grant, R. M., The Resource-Based Theory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Implication for Strategy Formulation [J].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1991, 33 (3):114-135.

[3] Teece, D.J., Pisano, G., Shuen, A.,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7,8(7):509-533.

[4]Hamel, G. & Prahalad, C. K., The Core Competence of Corporation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0, 68 (3): 79-91.

[5] Dosi, G., Giannetti, R. & Toninelli, P. A., Technology and the Enterprise in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J].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 1992.

[6]Barney, J. B., Organizational culture : Can it be a source of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6, 11(3):656-665.

[7] Hill, C. W. L. & Jones, G. R., Strategic Management Theory: An Integrated Approach [M]. Houghton Mifflin, Boston., 1998.

[8]齐德彰.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务[M]. 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99.

[9] Hamel, G. & Heene, J., Competence-Based Competition [M]. John Wiley, New York., 1994.

[10]Long, C. & Vickers-Koch, M., Using Core Capabilities to Create Competitive Advantage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1:23-31.

[11] Lado, A. A. & Wilson, M. C., Human Resource System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A Competence-Based Perspective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4,19 (4):699-727.

[12] McGraw, P., Influences on HRM practices in MNCs: A qualitative study in the Australian context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power, 2004,25:535-546.

[13] Branzei, O., & Vertinsky, I., Strategic pathways to product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in SMEs [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6, 21: 75-105.

[14]Ritter, T., The Networking Company: Antecedents for Coping with Relationships and Network Effectively [J],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1999, 28:467-479.

[15]曾国雄,邓振源,层级分析法(AHP)的内涵特性与应用[J]. 统计学报,1989,27(6):13707-13724.

试论粮食产业化经营 篇4

(一) 粮食产业化具体的内涵有

一是市场导向性的粮食经济;二是专业化的粮食经济;三是产加销一体化的粮食经济;四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的粮食经济;五是现代市场化的粮食经济。

(二) 市场经济条件下, 新组建的国有控股独资粮食企业要生存和发展, 必须实行产业化经营

目前随着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的全面深化和改革, 国有粮库大多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市场、大流通、大粮食以及“一主多辅”的新形势, 新组建的国有控股, 独资的粮食企业目前市场占有率相当低, 效益不明显, 亏损继续扩大, 主渠道地位和自身的生存发展面临严重的危机和挑战。企业的唯一选择, 就是必须转变传统的经营思想和经营机制, 开拓新的经营领域和生存空间, 创建新的经营形式。而目前最现实、最可行的选择, 就是立足粮食, 上下延伸与农业和农村开发相结合, 走粮食贸工农一体化的道路, 使粮食企业实现产业化经营

二、粮食产业化经营的几种类型

(一) 向生产环节延伸型

是指国有控股、独资粮食企业通过直接或间接参与粮食生产及服务, 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的各种形式。这种类型的特点是:利用优势开发, 参与生产服务农民, 搞好经营。要求国有控股、独资粮食企业为主导, 根据粮食生产和经营的内在联系, 以合同或合作形式规范企农关系, 通过流通进入生产, 适应流通, 使粮食企业与农民产前, 产中, 产后和利益始终结合在一起, 从利益机制中促进贸工农一体化。这种形式在现实中有几种可以选择的模式:一是“公司+农户”。即是国有控股粮食企业通过与农民签订合同的形式, 与农民联合开发和经营名优粮食品种。二是“公司+基地”。即是国有控股的粮食企业通过组织和培育粮食生产基地, 实现粮食规模生产和贸工农一体化的形式。三是“公司+基地+农户”形式, 即是以国有控股的粮食企业为龙头, 以商品粮基地为依托, 以农户生产为骨干, 以经济利益为纽带, 以优质粮食产品为目标的粮食生产开发形式。

(二) 向加工环节延伸型

是指国有控股粮食企业以粮食为加工原料, 通过加大资金和科技投入, 促使粮办工业上规模, 上档次, 扩大企业领域和生存空间, 延伸产业触角的一种形式。它要求国有控股企业必须在开发利用粮食资源上做文章, 把粮食作为一种工业原料加以开发和利用, 借助现代科学水平、技术条件, 通过对粮食的精深加工, 使粮食不断转化增值, 使粮食产业链在加工环节不断延伸。一是拓展模式。即是指国有控股粮食企业通过对粮食进行精深加工, 延伸产业链拓展企业经营领域的生存空间的模式。二是科技开发形式。即是指国有控股粮食企业利用现代高新科技, 对粮食资源进行超值传统功能开发, 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的模式。

三、粮食产业化经营的主要措施

粮食产业化经营, 对粮食企业走向市场是—场必须经历的一个重要阶段, 也是一场产业革命。它要求所有的粮食企业必须突破以前的经营模式, 认真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粮食的经营思路和经营机制, 开拓新的经营领域和生存空间, 创建新的经营方法, 从目前情况看, 国有控股、独资企业走向粮食产业化经营的措施有:

(一) 靠粮食吃粮

以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为背景, 确立粮食企业在农业产业化中的地位。粮食企业必须认清形势.更新观念, 研究对策, 必须发挥自身优势, 靠粮吃粮, 在粮食的产业化经营上下大功夫, 花大气力。国有控股、独资粮食企业必须充分利用长期以来下联农户。上联市场的优势, 下伸上联, 以实行粮食贸工农—体化为突破口, 发挥粮食企业现有的设施, 资金、信息、经营和人才优势, 争当我国推进和实现粮食产业化经营的龙头, 主动把开拓的视野转向农业和农村。

(二) 反哺农业

确定粮食企业多种经营向农业和粮农倾斜的战略方向, 粮食产业化经营要求粮食的收储和加工企业参与粮食生产。从形式上来看, 是工农联合是贸工农一体化, 但从本质上来讲, 其实质却是以工哺农。它要求粮食的商贸和加工企业通过参与粮食生产或服务, 反哺农业, 从而促进贸工农的一体化的共同发展。就我市而言, 农业生产基础十分薄弱, 尤其是粮食生产, 资金投入小, 生产规模小和生产力水平低, 科技含量低的问题十分明显。这一切, 与我国走向市场和实现农业现代化, 产业化的要求显然有不少差距, 要改变这种现状, 又是当前农村和农民自身力所不及的。因此, 在改革之后这种新的特殊形式下, 粮食企业必须适应市场和发展的要求。以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为目标, 明确企业除收储、加工和经销粮食主业以外, 把开发多种经营项目的重点和目标转向参与粮食生产和为农服务方面来, 自觉从粮食深加工增值、以及扩大销售, 降低成本的收益中, 返还部分利润来扶持粮食生产, 真正与农民结成密不可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

(三) 发挥优势, 建立贸工农一体化的粮食产业链

实现粮食产业化经营, 关键在于粮食为主体, 以粮食生产为基础, 以市场为导向, 经经济效益为中心, 对粮食进行全方位, 多角度, 多层次和多样性的开发。随着我国逐步走向市场体制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 粮食作为国有粮食企业和农民走向市场拥有的共同优势, 不可避免地将成为双方进行市场和产业开发的切人点或突破口, 粮、农之间传统的关系也必将逐渐经济化、利益化。这就使得市场经济条件下粮食的贸工农一体化成为可能。因此, 在当前和今后, 国有控股独资的粮食企业必须发挥优势, 利用现有的粮食收储、商贸, 加工企业群体和流通网络, 立足购销, 两头延伸, 在已有产业的基础上, 多向延伸以粮食为主体的产业链, 快速启动, 培育和扶持一批业务涉及粮食产购销, 经营规模大, 科技含量高, 市场竞争能力强的贸工农一体化企业。通过对粮食的多向开发, 多级加工, 实现多级增值, 改变长期以来粮食产业链相互分离和商品率低, 加工转化率低, 科技含量低, 比较效益低的状况。

摘要:粮食产业化就是把粮食当作一个产业来经营的过程。它的实质是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效益最大化为目的, 通过运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 以具有竞争力和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为依托, 选择特色品种, 并对其进行区域化布局, 专业化生产, 社会化服务, 企业化管理, 形成粮食经营多业联合一体化经营形式。

粮食产业化经营研究 篇5

关键词:粮食安全;现代农业;企业;经营体系;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 F32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4-0426-03

收稿日期:2014-06-0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编号:12YJC880135);江苏省教育规划项目(编号:B-b/2013/03/039)。

作者简介:杨大蓉(1977—),女,辽宁沈阳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研究。E-mail:maxronger@163.com。

中国城镇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同时,粮食保障也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人物。“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要求在粮食供给的数量安全基础上重视质量安全。

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是推动农业现代化,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中国主要粮食产区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力量不均衡,普通农户家庭种植规模小,市场信息获取能力低,生产种类和市场供给较稳定,对农村地区自我粮食需求保障效果明显。在城镇一体化进程中,土地经营权大量流转,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经营规模明显增加,但是仍然存在粗放型生产方式为主的局面,流转土地没有发挥应有的生产力。 部分省份在农业机械化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新型农业生产主体如何更快更好地应用新技术、现代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是保障粮食安全,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构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 粮食安全战略内涵解读

1.1 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内涵

粮食对于我国国计民生和居民生活质量至关重要。粮食的数量和质量对社会稳定、国民健康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密切。 城镇一体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流动造成的乡村“空心化”、传统农业盲目追求产量造成的土地生态环境恶劣等因素对中国粮食安全敲响了警钟。农业现代化发展须要立足粮食安全,才能实现农村的稳定发展、农民收入的提高,以及城镇化进程的顺利实施。

粮食安全的影响因素很多,涉及粮食生产及流通领域,与农业生产主体的观念、生产设施、劳动力结构以及经济效益、市场供求等都有关。自然条件对产量以及生产各个环节有较大的影响作用,但是在没有灾害性气候的情况下,科技手段对于稳定粮食产量成效明显。此外,科技因素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使农业对自然条件的依赖作用降低,农药化肥、水利灌溉、智能大棚和太阳能温控等技术有效促进了粮食的增收。但是科技因素是把双刃剑,单纯产量增加的同时也会造成土地生命力的过度开发及负担过重,造成农业生态的破坏。 因此,解决粮食安全需要大量高素质的职业农民,在掌控和推广农业科技的同时,保护农业生态,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推进。

1.2 粮食安全战略下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作用

粮食数量的保障和质量的提高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在土地流转背景下,规模化、科技化和机械化成为提高农业生产率的重要途径,但是传统的零散农户在经营策略、信息获取和市场策略方面都不具备条件。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对农业先进科技吸收能力强,土地規模较大,对农村农户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显著,对粮食主产区提高粮食种植积极性和科技性、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家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以农民家庭为基础,鼓励掌握农业生产技术的农户进行规模化生产,同时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纽带,组织和带动农户把握市场信息[1],提高粮食生产的效率和收入,给现代农业打上职业化、科技化和体面化的标签,让农业产业成为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产业,通过粮食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借助龙头企业和家庭农场改善农村环境。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构建方兴未艾,在科技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和农业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水平基础上,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观念和素质、科技运用能力和生态意识均对粮食安全战略的实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2]。

2 粮食安全战略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2.1 土地资源丰厚的国家

这类国家以美国、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等国为代表。这些国家人均耕地面积较大,粮食产量和出口量高。美国农业经营主体以家庭农场为主,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力度大。美国家庭农场率先实现了高度农业机械化、农业信息化的双向透明化、生物技术的推广化,同时注重校企合作,实现农业科研、技术应用和农户指导等功能。美国的生产经营主体拥有网络技术服务平台等信息中心,市场需求、价格和竞争情况可以由生产经营主体掌握,以实时调整生产经营决策,保障粮食产量。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农业现代化、农场化水平较高,土地资源的优厚让这些国家在粮食安全方面的压力转移到保障粮食的国际竞争力和农业生产主体收益的稳定性中去[3]。与此同时,这些国家的粮食安全保障机制还借助较完善的法律手段,政府政策的干预机制作用较小。

2.2 人口密集型国家

日本、韩国等国家人口相对密集,人均耕地面积小,粮食安全压力相对较大。这些国家粮食进口数量较多,粮食安全的战略重点集中在通过体制和政策、市场扶持来实现对农业生产的支持,稳定粮食产量,实现粮食的自给自足程度。这些国家为了保障国民粮食需求,保障社会稳定,行政手段成为干预和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政策指导下,农业领域大量应用先进科技手段,发挥土地的最大效率,水利灌溉、节水节能也成为土地集约化发展的重要模式。政府通过对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农业生产补贴、农田生态保护以及粮食流通和物流领域的法律、技术保障,全方位实施粮食保障策略[4]。

nlc202309051243

2.3 粮食供应充裕的国家

法国、英国等国家地处西欧,人口数量与土地数量比例均衡,人均土地面积充裕,经济发展和农业地位都处于中等水平,粮食保障稳定,供求矛盾不明显。在全球粮食关系波动的情况下,受到粮食价格变动的影响,这些国家也逐渐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在确保国家粮食稳定的战略实施中,其主要措施的制定要在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框架下进行构建,国家给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农业企业进行大额补贴,同时实行农产品贸易保护,通过对国内的生产鼓励政策和对外的贸易调节政策,实现粮食安全[5]。

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不论是土地资源丰厚的国家,还是人均土地面积紧缺的国家,粮食安全在各国农业政策中的地位不容忽视。各国粮食安全策略虽然种类不同、各有特色,但政府补贴以及对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扶持在各个国家都是必要和重要手段。自然资源因素、农业科技因素、市场竞争因素以及经营体制因素都是各国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途径。

3 粮食安全在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中的风险体现

3.1 土地流转后经营主体的土地用途变化风险

中国粮食有几大主产区,主产区自然气候、土地资源和水利条件适合粮食生产,同时也能满足各种不同经济作物的生产。在土地资源有限的约束条件下,拥有土地经营权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在作物选择上往往存在矛盾。粮食安全要求种植品种合理安排,实现一定规模的粮食播种面积,保障粮食种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土地经营权承包者认为,苗木花卉、果树、畜牧业等都属于可以随意调整的范畴,如果经营主体以经济利益为中心,则出现土地流转之后,经营主体大量改变土地的粮食种植用途的风险。土地种植结构的转变,会对原有粮食产区的土地条件和丰厚程度造成较大的影响,短期内很难恢复粮食种植,为粮食安全带来隐患[6]。在部分地区土地承包流转中,经济作物产量和地域增加,反而会造成粮食种植面积迅速下降。

3.2 盈利性生产目标造成耕地生态条件恶化风险

土地流转形式种类较多,出租、入股、互换等多种形式在土地规模经营中,有效增加了土地使用的方式。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将承包土地集中耕作、统一使用,实现了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产出量的增加。流转土地农用地用途依旧,但在盈利性生产目标主导的经营主体运作中,土地种植条件也会发生较大变化,为粮食安全留下隐患。部分流转土地承包期限较短,经营主体看重经济目标,追求短期获得利润最大化,忽略对耕地的生态保护和自然设施的养护,优先考虑土地施肥和开发带来的经济利润,对粮食生产用耕地造成破坏,改变粮食种植环境。

3.3 粮食种植意愿降低带来的粮食产出数量降低的风险

土地流转主要发生在农户之间、农户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农户与专业种植大户之间。规模化、机械化种植能够有效提高土地产出率、农民收入,农民收入的提高是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生产意愿的主要动力之一。部分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用地被养殖业、生态观光、休闲、创意农业等新兴农业生产模式驱动,流转到现代农庄和示范区使用。经济作物与粮食种植的收益差异,对广大农村的粮食种植意愿造成较大的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和专业大户纷纷选择投入产出高的经济作物种植,从而改变良田用途。此外,农户流转承包地存在大量协议不规范现象,甚至口头协议缺少对粮食种植的书面合同约束,难以实现粮食种植的规模化。

4 中国粮食安全视域下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4.1 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目标

中国是人口大国,粮食安全是维持社会稳定,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在城镇一体化快速推进的情况下,中国的粮食安全必须依靠现代农业来实现。现代农业的主要承担者是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如何保障我国粮食自给率,降低粮食进口量,成为提升农业生产能力、构建现代新型生产主体,以及避免加剧世界粮食紧缺的重要目标。现代农业不再是传统农业经济的小户模式,而是要通过土地规模化运作以及农业合作,实现农业生产优势互补,缩小地域农业资源差异,增加粮食供应的数量和质量[7]。 我国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促进粮食安全,要依靠农业科技、经营模式创新以及高素质职业农民培训来完成。农业教育、农业科技和农机推广是相辅相成、共同作用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生产技术、农产品安全意识能够有效将农业资源和投入转化成生产力。我国地域辽阔,土地丰厚程度、人口密集程度、水资源约束限制水平都千差万别,因此,在实现粮食安全的道路上,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构建的重要手段是依靠科技创新,发展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生态肥料、科学灌溉等方面实现突破。

4.2 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建设困境分析

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数量逐渐增加,投入逐步增大,但与地域农业特点和生产模式相匹配的管理创新、科技创新、机制创新和组织创新并没有同步发展,仍然存在生产经营主体管理队伍家族化、空心化等问题。部分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经营耕地面积迅速增加,开拓了大量闲置土地或荒地,土地利用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但是從粮食安全角度来看,仍然存在隐患。部分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前期投入较大,管理观念陈旧,粮食生产和经营以经济利润为主要目标,追逐市场价格、成本波动而随意变动生产计划,追求市场利益较大的农产品种植,忽视了粮食安全需求[8]。为了实现经济效益,往往加大对土地农药和肥料的单一投放,在土地生态养护、耕地轮作、休耕、调整和施用绿肥等保护措施方面投入较少。这些做法损害了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对粮食稳产和增产存在威胁。长三角等地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虽然已经采取了现代科技手段提高粮食的保管和存储效率,但是在晾晒、烘干粮食处理的基础设施方面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4.3 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展趋势分析

经济高速发展带来农村人口的迅速流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较快的地区面临职业农民短缺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相对缓慢的问题。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虽然在项目选择、技术扶持等方面获得了政策上的帮助,但是地域水利灌溉、设施农业、乡村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仍然相对薄弱,对自然灾害的风险抵御能力较弱。懂技术、懂管理、懂市场、熟悉网络的现代农业建设技能型人才队伍还须继续培育,农业科技信息虽然不断更新,但是研究机构、高校与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分享水平不高,导致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和专业大户无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实现自我服务。要实现粮食安全战略,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农业组织化、产业化程度都需要提高,职业农民的产业发展意识、农产品质量安全观念、现代管理水平和科技转化能力都需要大幅提升。

nlc202309051243

5 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构建的创新策略

5.1 加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粮食种植设施投入

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以职业农民或农户家庭为单位,对中国精耕细作的农业种植文化较熟悉,职业农民掌握农业科技,把握市场信息和耕地养护知识。根植于农村带给其特殊的粮食生产情感,对粮食生产的稳定性产生作用。在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和体系的同时,应该保障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农用粮食机械、粮食晒场、储备仓库等设施建设,保障粮食生产及农用机械附属设施用地。加大对粮食主产区土地流转之后的水利、电气、交通的配套建设和相关财政补贴。各个地区的农业管理部门应该根据粮食品质、生产实际成本调整扶持力度,完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质量检测、 病虫害防治、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建设等措施[9]。

5.2 完善金融支持策略,提高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展效率

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获得土地承包权之后,前期投入较大,对科技、人力等要素的投入力度大,融资是发展中的瓶颈之一。融资困难造成部分生产经营主体以短期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造成对粮食种植面积和品种的减少。因此,想要鼓励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借助科技和土地规模优势,保障粮食安全,就必须在政府的金融支持力度和融资方法上进行创新。针对地域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发展阶段,建立发展专项资金,对从事粮食种植的经营主体进行专项贴息和财政扶持。鼓励以粮食产量和质量提升为目的的生产技术升级,改善融资环境,加快正规和非正规渠道的农业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更好地发挥农业信用担保公司作用,简化贷款手续,降低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融资门槛,统筹安排资金供给。

5.3 鼓励科技创新,提高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市场竞争力

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平台建设对于促进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构建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加快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科技应用和推广力度,搭建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校企合作实现多样化科研合作,积极引导和加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与高校和研究院所的技术攻关和合作活动,针对粮食生产关键技术和科技应用模式展开试验和示范区域建设,提高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市场竞争力,稳定和加大粮食生产的数量和质量。在提升粮食质量方面,应加大对新型农业生产主体农产品生产的安全意识和企业社会责任培育,避免因为农药和肥料的盲目添加造成的土地生态破坏,加强食品安全意识的传播和监管力度,借助组织体制建设和意识优化以及人才带动来实现粮食质量的稳步提升。

5.4 大力开展职业农民的孵化,提高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组织程度

借助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在农村与农民的接触渠道,在教育部门的规划和协调下,借助农村媒体向职业农民进行农业实用技术的指导,实现粮食生产的普及性教育。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农产品市场信息以及信息收发终端进行粮食市场、价格和消费心理和需求的讲座和分析,为职业农民进行种养殖指导,增强职业农民的市场应变能力;同时将实用技能编辑成册,向农户和农村发放,最大限度地让农业教育资源在最大范围内发挥效应,建立农村农民的终身教育系统。除了对农村农户展开的普及性培训,还应该在长期的学历教育上进行突破,以实现长期、稳定的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输送专业人才,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发展、农村建设的情况较复杂,粮食生产的地域特点、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职业农民的孵化应该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不能生搬硬套,随波逐流,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和内容选取方面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建立科技转化中心,推动科研成果在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中的率先应用。

参考文献:

[1]黄祖辉,俞 宁.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状,约束与发展思路——以浙江省为例的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2010(10):16-26.

[2]張晓山. 创新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J]. 中国国情国力,2013(3):10-12.

[3]李永伟,吴修波,于善增,等. 积极发展家庭农场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J]. 科技致富向导,2013(30):210,217.

[4]刘建华.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践与思考[J]. 北京农业,2013(30):261-262.

[5]侯立军. 基于粮食安全视角的粮食行业结构优化研究[J]. 农业经济问题,2013(4):81-87.

[6]谢小蓉. 我国粮食安全的多维观察[J]. 企业经济,2013(2):133-136.

[7]郭晓鸣. 中国粮食安全的远忧与近虑[J]. 农村经济,2013(2):3-6.

[8]王国敏,杨莉芸. 我国粮食生产主体行为的经济学分析——基于粮食安全的角度[J]. 青海社会科学,2010(2):26-29.

[9]魏君英,何蒲明. 基于粮食安全的粮食生产与农民收入关系的实证研究[J]. 统计与决策,2009(6):100-101.

粮食产业化经营研究 篇6

在户籍制度日渐放开以及新型城镇化的浪潮下, 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导致关系到粮食安全问题的劳动力要素外流。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 第一项经济任务是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实施保护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确保我国国内的粮食产值, 以适当的进口促进我国的出口, 同时注意粮食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产能的增加, 只有我国粮食能够充分地供给, 我们才可以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这也是我国资源安全的基础。所以就急需粮食的产业化经营。本文就在粮食安全的基础上, 着重地分析粮食产业化经营如何提高粮食产量以及农民收入。

2 粮食产业化经营的现状

在我国, 粮食产业化主要产生于9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农村一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村劳动力的生产方式也逐步地发展起来。相应的, 在农村地区也大量地出现了农村信用合作社、一些专业协会以及民间组织等从事资金融通的组织。同时, 一些生产专业户、专业村等专业化生产的区域也相继出现。另外, 一些从事生产原料供应, 科技技术创新以及农产品销售等企业的加入, 逐渐形成了产业化经营。但这时的产业化并不是粮食产业化经营。那时政府还对粮食实行严格的管理。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 政府相继实行了放开粮食价格等政策, 在这样的政策环境下, 出现了粮食产业化的经营模式。例如中粮集团, 在放开政策下, 中粮集团就吸收外资、个体资本而形成了一个多种经济成分的企业。同时, 像楚龙等粮油生产基地, 就形成了粮食产业链条。从收购、加工到销售的一条龙链条使得产品在全国都具有竞争力。这些例子不仅使得企业的利润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也使得农民收入增加, 更加保障了粮食安全。

3 粮食产量和农民增收的内在经济分析以及产业化经营的必要性

3.1 经济分析的约束条件

我国的土地资源在粮食生产中是十分有限的, 特别是我国的农村人口众多, 人均土地资源不足, 人均耕地为1.52亩, 我国粮食生产中的劳动力普遍过剩, 并且在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条件下, 单位播种面积使用的劳动力数量基本上是不会增加的。

粮食的价格不变。我国自2001年加入WTO后到目前为止, 可以说我国粮食市场基本上已经和国际接轨, 我国粮食价格随着国际粮价的波动而波动。如果为了确保粮食安全, 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通过提高粮食价格来增加农民收入, 一方面出现大幅度增加粮食进口, 另一方面这一途径并不能持久性地改变我国当前粮食生产状况和缩小同发达国家粮食生产能力的差距。

3.2 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经济分析

根据上述的约束条件, 我国农民收入的提高可以归为两个因素的变化: (1) 粮食产量的提高; (2) 生产成本的降低。

农民收入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函数表示:

Y代表农民收入;P代表粮食价格;Q代表粮食产量;C代表生产粮食的成本。

从这个简单的收入函数可以看出, 在粮食价格不变的条件下, 要想提高农民收入一方面需要提高粮食产量, 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生产粮食的成本。

农民收入是农民劳动与其所拥有的其他要素的报酬。在劳动力数量不变的条件下, 农民的增收问题集中在粮食生产的劳动效率上。粮食生产中劳动效率的改善, 可以放松资源对粮食增产的约束。改善粮食劳动生产率是促进粮食生产与农民收入内在统一性的关键。而粮食产业化经营就是通过规模的扩大或是各环节技术的提高来增加劳动效率。

从约束条件中可以看出本文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关系的分析是立足于开放市场的条件下, 对二者的关系分析集中在粮食生产劳动效率问题上, 从比较优势理论进行如下分析。

比较优势理论是李嘉图首先提出来的, 也称为相对成本比较优势。比较优势概括地说有以下几个因素:一是自然禀赋, 包括土地、自然资源和气候等地理因索。二是取得的禀赋, 即积累的资本、培养的人才和创造的技术。三是优越的知识, 包括技术优势, 可能因历史的偶然因素造成, 也可能由有意的政策形成。四是专业化, 如果各国和每个人先天禀赋大同小异, 那么专业化和分工可以使不同的国家和个人发挥出比较优势。

杨小凯对比较优势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 提出了内生比较优势。

首先他认为, 内生优势是可以通过后天不断的努力在专业水平以及专业技能上有所突破, 并通过其专业水平和技能创新, 然后人为地通过自己的经历得到的一种比较优势, 把这种理论应用到国家上来说的话, 这种内生优势是生产方式以及对技术的应用等方式不断进步和选择所得到的优势。它可以在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国家之间产生出来。外生优势, 顾名思义, 就是指由于外在的一些不可抵抗的外部力量所产生的一种优势。这种优势产生于一种天赋或是既定的技术水平等因素中。这种差别是先天存在的。杨小凯认为, 分工后的总合生产力水平之所以高于自给自足水平, 原因在于分工可以节省重复学习的费用。杨小凯认为, 这种基于分工的发展而后天不断创造出来的比较优势具有重要意义。这种分工必然会带来比较优势的进化, 而且比较优势会随着分工变得越来越优化, 这是由于生产方式的改变使得分工的改变所导致的内在比较优势的发展。而且内生比较优势的演进是加速知识积累和生产率内生进展的动力。

从比较优势理论可以看出来, 我国粮食生产效率的提高应更加集中在非自然禀赋的比较优势上。根据杨小凯的内生比较优势理论, 通过专业化的提升、技术的创新和经验积累可以提高劳动效率并带来递增的收益, 分工的发展将推进专业化、知识积累和创新。粮食产业化克服了传统的一家一户种植的高投入, 低收益的结果, 这种经营模式大大减少了生产的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使得农民收益最大化, 并降低了相应的风险。其次, 这种产业化经营可以将减少的成本应用到技术的不断创新上去, 这样生产出的产品附加值就会增加, 增加最终产品的销量和价值, 使得食品行业不断地壮大, 还可有利于出口。粮食产业化会使得实行产业化的企业找到新的经济增长方式, 并通过各环节经营的结合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投入, 使得企业发展后劲强力。最后, 粮食产业化的最终产品质量上有很大程度的提升, 可以满足消费者对绿色食物的要求, 同时还可开发多种类型的食品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层次的需求。

在粮食产业化链条中, 不仅要关注产业化生产和加工, 还应该关注产业化销售环节。产业化销售这个环节的良好应用, 会对农民增收起到很大的作用。在销售上建立的粮食供应与销售网络, 就是利用现代化网络的方式增加最终产品的销量。同时连锁经营方式使得网点大幅度增加, 扩大的覆盖面也使得销售队伍逐渐壮大。粮食中介也是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基础上建立合作关系, 并使得粮食资源能够得到最大利用。再有, 产业化销售模仿了类似快餐店的连锁店的模式, 在乡村地区将沿路房屋改造成连锁店来销售一些粮食为主, 相关农业用品为辅的产品。在销售策略中的“放心粮油进农村, 进社区”, 可以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信心, 从而带来销售的可观性收入。

产业化经营在内部通过产业链条对农民的收入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在对外吸引资金方面同样也会增加农民收入。近几年, 政府通过税收优惠、贷款优惠等方式对农业产业化寄予了大力的支持。企业也会及时地汇报经营成果来争取更多的政府的支持去建立更大规模的粮食企业。由政府主持的各个部门参与的定期会议也会听取报告, 制定规划, 排除万难来为产业化经营创造条件。粮食加工企业具有地域上、规模上的优势。利用现有的资源, 可以通过网上招商, 现场招商等多种方式来吸收资金, 创办项目。这种方式打破了传统的地区的限制, 为粮食产业化创建了平台。

4 政策建议

4.1 粮食产业化经营

这就是说, 要把粮食从生产到销售作为一个商业化的链条来看待, 实现产业化。即要形成一个集生产, 原料购买, 加工, 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条。这样就可以切实地提高粮食的产量, 即粮食安全。所以要以粮食种植为基础, 以种植粮食的农民为主体, 通过农民合作社以及一些民间组织, 来降低中间的机会成本, 实现粮食链条的顺利推进, 这也有利于实现我国粮食安全以及农民增收的目标。为了切实促进产业化经营, 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 可以建立粮食生产专业区。通过对企业各部门的优化, 改变产业群的格局, 来构建生产区。这个生产区要考虑到市内城区地价高的特点, 选择郊区来扩大其规模。但要与城市相呼应, 既可以进行独立的生产加工, 又可以方便地供应到市区。它还需要注意资金的纽带作用, 尽量避免资金链断裂。其次, 是要尊重市场竞争, 争当龙头企业。龙头企业要具有竞争力、收益高、有带头作用等特点。它不仅要在规模上占据优势, 尤为重要的是, 要在本行业的技术创新上处于领先地位, 这也是可以长期占据龙头企业的根本所在。再其次, 在粮食供应的环节上, 可以通过中介, 将企业与农户联系到一起, 这种长期固定的收购, 可以使得农户放心地大面积种植, 也就为粮食提供了稳定的来源, 形成了牢固的供应关系。最后, 粮食产业化使得粮食产业的规模得到扩大的同时, 还应当注意产品的深加工。虽然这种产业链满足了居民们的日常生活, 但距现代化生活还有一定的距离。所以政府还应注意发展深加工产品, 加快技术创新, 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4.2 政府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投入

一是政府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中小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农村能源、乡村道路) ,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基本农田水利设施十分薄弱, 每遇洪涝灾害, 粮食减产严重。今后应重点加强解决好以基本农田水利设施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 如果这个问题得到实质性的解决, 这种水利设施也一定会发挥出它的作用, 来增加粮食的产量。其次, 农业相关的技术要重点予以开发和更新, 只有这些新的技术的应用, 才会从根本上增加农民的收入以及国家粮食总量, 保障粮食安全。我国应该在借鉴其他国家对于粮食安全所做出的政策中得到启发和灵感, 比如说欧美发达国家的价格支持政策等, 我国也可以模仿其他国家, 再加上考虑到我国本国的国情, 实施收入补贴, 土地保护政策等。

4.3 提高对农民的人力资本投入

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术培训, 这对于技术的推广、农民专业化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农民对于加强生产力的职业技术培训需求很高, 职业培训周期短, 成本低, 能够马上用于劳动生产中, 所以农民有意愿来参加, 也希望农村能组织和提供更多更好的职业技术培训。国家应该加大对于农村职业技术培训的投入, 促进更多有先进生产经验的农民进行交流。对于落后地区的农村以及农村中的困难户, 国家应该提供免费的职业技术培训, 积极将先进的农业技术推广到粮食的种植中去。

摘要: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中将出现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 这会给粮食安全带来挑战。确保粮食安全的关键在于种粮的收益。本文立足于当前新型城镇化的背景, 集中分析了提高粮食生产的解决办法, 即实现产业化经营;并基于比较优势理论, 分析了如何提升粮食生产劳动效率, 并提出了相应的经济建议。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粮食产业化,农民增收,比较优势

参考文献

[1]王雅鹏.对我国粮食安全路径选择的思考——基于农民增收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 2005 (3) .

粮食产业化经营研究 篇7

关键词:农业经营技术条件,技术变迁,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

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深刻表明农业增长对工业化和一般经济增长的重要性(速水佑次郎等,2000)。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我国近几十年一个主要经济社会现象,给农业发展带来机遇,也使其面临严峻挑战。应该如何在转移过程中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学界一般认为,中国农业增长始于农地制度变革和随之而演变的农业经营方式(张红宇,2002)。前者的基础变革需要付出不可预测的巨大成本,后者进一步调整和更新就成为唯一选择。本文目的在于,以处于农业经营方式核心地位的农业经营技术条件为对象,运用特定理论,对特定功能区域、特定背景下农业经营技术条件选择进行分析。

一、相关文献研究述评

农业经营技术条件,主要在于通过农业经营技术改变寻求最佳要素组合比例和方式提高生产力,达到既定目标。王征兵(2002)从此角度研究,认为要素种类、份额和组合方式三者之一不同就构成不同农业经营方式。农业技术一般分为机械和生物(化学)技术,分别对应“农业剩余”范式和“农产品品质”范式农业技术发展理论(洪银兴,2008)。横向上也根据人地比例状况有三种技术选择;纵向上约翰·梅勒按农业技术性质将农业发展过程分为技术停滞、劳动密集和资本密集三个阶段(郭将,2008)。

20世纪前,世界农业一直沿用“传统农业”方式,并由于资源条件不同形成东方集约农业与西方休耕农业差异。之后,西方在“农利论”、近代“试验农学”以及工业革命等影响下,把机械和化学工业引入农业领域,形成“石油农业”。各发展中国家也竞相采用。几十年实践后,它逐渐暴露出问题和危机,引发寻求新农业经营方式。从有机农业、生态农业、自然农业、生物动力农业等早期替代方式或具体模式,到可持续农业经营方式(王小利,2004)。

而中国一直在“农本论”和“经验农学”影响下,仍没跳出传统劳动集约农业经营方式。多数学者在分析其问题及原因后主张改变。也有人认为,几十年转型已使农业投入逐渐转向资本集约型经营方式(课题组,2000)。可是梁惠清等(2008)非常强调,尽可能依靠传统农业技术精耕细作,改造传统农业。比较折中的观点认为中国未来农业技术应强调高就业、低成本,实现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结合(郎秀云,2008)。伍旭中(2009)、胡培兆(2004)也认为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应该是“中国式”现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绿色农业)与世界现代农业道路的结合。李勋华等(2008)把中国农业经营方式分为精细密集农业型+生物技术型、资金密集型+生物技术型两个阶段。就技术投入而言,中国要走机械和生物技术并重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伍旭中,2009)。洪银兴(2008)则认为农业现代化更要关注生物技术重视发展生态和可持续发展农业。胡浩等(2008)实证了在中国要解决农业问题生物化学技术比机械技术应用更为重要。王征兵(2002)着重探讨精细密集农业新型经营方式。实践中我国探索的生态农业经营方式,具体模式广义上还包括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白色农业、精准农业、观光休闲农业、设施农业等。多数学者认为,中国生态农业是按系统工程原理,运用多种理论,把现代和传统融合建立起来的,更大程度上属于知识、技术集约型。从经营规模上,一些人分析当前分散经营的合理性,罗伊·普罗斯特曼等(1996)早期对中国发展资本密集型规模经营做法提出相反意见。可是规模经营是农业发展的一种趋势和客观要求。过渡期要考虑劳动力转移等问题,建立“土地适度规模效益型农业”(刘志强,2003)。彭群等(1999)等从理论角度对国内外农业规模经济研究进行了一个较为详尽的述评。有更多学者对农业规模经营形式进行了探讨。

总之,文献已基本表明我国农业未来技术取向,只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将是一个很长的非均衡发展过程,具体模式可能多种。并且由于农业经营方式路径依赖性,对其选择、创新不能脱离具体时空界限。目前很多基于具体行政区域的研究重复或弱化了实践意义,将来更应该基于具有共同“环境”特征的、一定农业功能区内而展开,有必要系统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经营技术条件等造成的影响,特别是转移活跃地区。展进涛等(2009)的研究是一个好信号。

二、农业经营技术条件选择的理论依据

(一)诱致性技术变迁思想

目前,该思想占据对技术变迁分析的绝对主导地位,国际经济学界对其主要循着两条线索发展:一方面(速水佑次郎等,2000),主要在西方要素和产品市场完全条件下,有关诱致性技术变迁(诱导创新)理论,在厂商理论框架中发展起来。一个是着重相对要素价格变化诱导的要素节约偏向的希克斯传统;另一个是关注增长的产品需求对技术变迁速度影响的施莫克勒-格里利切斯传统。这两者相互补充。汉斯·宾斯旺格把二者综合到一个诱导的技术变革模型中。在此基础上,速水佑次郎和弗农·拉坦提出了公共机构的诱致性创新模型和农业中诱致技术变迁模型,试图把技术变革过程看作是经济制度的内生变量。通过它,一个社会可以从各种途径中选择能有效消除资源禀赋制约的技术变革的最优途径。另一方面,林毅夫(1996)放开完全要素和产品市场假定,认为只要技术投入市场不受限制,以上理论同样适用于初级要素市场交换受到禁止、产品市场交换也受到限制的经济。此外,从新制度经济学派诺斯开始,很多中外经济学家都把诱致性技术变迁和制度变迁结合在一起,因为制度存在为创新者建立一种激励结构,促进技术变迁(李少育,2006)。雷家马肃等(2005)认为,克服某个技术瓶颈的利益预期会诱使承受者进行诱致性技术原创。笔者认为,也应该建立一种融合技术需求和供给,使外部因素和内在动力相协调的、内生性的所谓广义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来拟合现实复杂性。

(二)诱致性技术变迁思想的启示

一开始,诱致性变迁思想因各种问题受到批判,但从传统需求诱致性变迁到供求融合的诱致性变迁思想,对现实解释力越来越强,启示是丰富的。

首先,潜在获利机会的存在和实现是技术变迁根本原因和动力。其他行为动因则表现出很强的被强制性、易变和非持久性。其次,是否存在合适的主体及不同主体间适合的关系,是技术是否变迁的关键。最为重要的是善于发现获利机会的私人主体存在,这和他们的理性程度和对待风险态度相关;并且因为市场失灵行为存在,必须存在公共部门主体,与前者有主次之分,要适当协调。即使诱致性变迁也可能由政府发动,但需要微观主体需求基础并获得更大政治支持,且把握正式变迁时机、重视微观需求主体实践,反对纯理论性推导和方案设计。第三,自发性、自主性、渐进性和兼容性等特征使技术变迁具有很高经济绩效。最后,既要重视存量环境,注意变迁方向和速度与环境的适应性;又要避免路径依赖甚至形成体制锁定,适时对环境存量进行革命性调整。

由此,尽管我国经历几千年封建集权统治和根深蒂固的小农思想意识,随市场化深入,诱致性变迁思想正成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的主要理论基础。有众多学者运用该思想对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各方面取得的成就进行解释,也有不少学者在丰富该理论的同时,对我国将来技术、制度变迁方式和取向等进行设计。

三、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农业经营技术条件选择分析

(一)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区情简析

据《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该区主体范围大体相当于河南欠发达平原农业区。耿明斋(1996、2004)对其基础条件进行过高度概括。具体而言,其一般社会、经济特征表现为:良好的自然地理地域特征为农业形成发育奠定十分有利的自然环境基础,使其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主产区。人口基数、密度大,增量多,城乡分布不均衡,文化素质低于全国水平,年龄结构正处于向老年型过渡时期。家庭规模趋于小型化但宗族观念比较强烈,特别在农村。历史文化思想等基本为儒家典范,包含不少封建局限性,比如忠孝、家庭本位、安土重迁、香火相传、基本自足的小农生活生存信念等。经济上,经济地理位置优越;耕地资源大而集中,平坦而肥沃;农村人力资源巨大,提升隐含很大潜力和机会;产业结构以种植业尤其是小麦、玉米为主的农业比重大,二、三产业基本由此而派生。此外,该区生态环境区位等优势明显。

农村劳动力转移成为该区目前最主要经济社会特征,使农村变为开放系统。可观的劳务收入和回乡创业的现代农民,为培育农村经济能人创造一种新市场机制,成为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和人才基础。以省外为主的输出方向说明该区没有使农业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一个新产业。转移给农业提供的机遇,因为某些瓶颈并没有完全转化为农业发展现实。以致该区农业基本上处于分散经营状态,结构单一,石油农业特征典型,现代新型农业组织发展滞后,农民没有定价权而面临很大市场风险等。这使农业经营动力减弱、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农民创新能力弱化、农业区域结构同化等问题出现。因而,转换以农业经营技术条件为基础的农业经营方式发展现代农业,就会使该区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环节许多潜在获利机会呈现。目前该区对东南产业转移的承接势必会形成更大推力。

(二)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农业经营技术条件选择目标模式定位

1.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农业经营技术条件变迁分析。

改革以来,该区农业技术选择主体由政府变为私人;农民根据农产品和要素相对价格等形成的利益机制,选择农业技术变迁方向、内容和速度。这是该阶段农业技术路线选择适合资源禀赋的重要诱致性决定因素。

在家庭承包经营初期,土地经营规模较小,劳动力相对富裕。就一般农户而言,活劳动价格低于物化劳动价格,使用机械成为不经济选择,农民自然选择劳动密集经营,使替代劳力的农业机械技术需求不足。一些地区曾一度出现农机具闲置现象,人力和畜力成为主要动力,使机械技术进展缓慢。当时有机肥使用大量增加;以间套种、高产多熟等节约土地为核心的农业技术体系进一步强化,耕地复种指数提高较多。进人20世纪90年代,机械技术发展速度和化肥、农药等使用显著高于80年代。这是因为,随市场活跃和城乡隔离减弱,农业劳动力开始向其他产业或城市转移,非农业收入增加使劳动力价值提升,因而适合家庭分散经营的小型农机具、化肥等大量使用。这使农业需要更少劳动力,进一步推动农业劳动力转移并体现其非农价值,形成对农业技术等更进一步需求。进入21世纪,明显的务农和非农收入差距等,使劳动力大规模流向城市,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小农思想意识,农业劳动力更显不足。以致农业经营走向简单、粗放化,冬小麦、水稻、秋玉米成为该区主要种植对象;农药、化肥等几乎完全替代了有机肥,更有效的中型机械开始使用,也产生了专门服务队伍。农民兼业时间中用于务农时间越来越短,甚至常年在外打工。

当然,农业经营技术条件的这种变迁,还在于政府等农业技术供给主体行为积极协调。甚至有时候,由于需求主体有限理性、低风险承受能力以及市场外部性等原因,农业技术供给主体还处于主导地位。

2. 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农业经营技术条件选择的目标模式定位。

经文献述评,总体可以看到农业经营技术条件选择主要强调知识、技术集约型规模经营发展各种形式现代农业。然而,有益的理论研究及其结论作为一种从特殊到一般的抽象、总结过程,并没有与具体多样的区域存量环境相结合得出有实际指导意义的结论。并且,诱致性技术变迁思想也启示,技术变迁是在潜在获利机会诱导下的自发渐进过程,其方向和速度等对环境存量具有高度依赖性。因而,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农业经营技术条件选择的目标模式定位,必须在理论模式指导下与特殊区域环境存量相结合,找出一种渐进的过渡目标模式。

由于特殊自然地理地域特征使该区成为粮食作物主产区,特殊人口及家庭特征使该区农地对于农民还具有较强社保功能而经营分散,特殊区位优势和资源特征等使该区具有潜在发展潜力,大规模劳动力转移所呈现的趋势以及兼业化、智力回流等特征使该区农业发展有了压力和机遇。在此背景下,该区农业经营技术条件目标模式定位可以按照以下思想进行。一是结合具体环境,按照广义诱致性思路从系统角度进行考察;二是目前不适宜通过改变家庭联产承包方式实现农业规模经营,对于个别常年、甚至近于永久转移家庭可以通过规范完善土地流转制度解决土地抛荒、低效问题;三是主张通过农村智力回流机制等方式引入现代要素,发展创新以村集体、宗族等为核心的农业技术生产合作互助,发展产前、产中、产后等技术合作,并引入提供农业公共品的PPP机制以充分利用农村回流主体资金、智力及管理等资源;四是强调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这是以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通过组织创新而实现的、松散结构,以宗族为载体、以中、小型机械为基础,通过雇佣、出租等形式而实现的灵活方式;五是作为中间过渡模式,这样的定位是一个动态、渐进过程。

参考文献

[1]速水佑次郎,弗农.拉坦.农业发展的国际分析(修订扩充版)[M].郭熙保,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张红宇.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制度绩效:从实证到理论的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2(2).

[3]王征兵.中国农业经营方式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2.

[4]洪银兴.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J].经济学动态,2008(6).

[5]郭将.农户行为与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路径选择[J].安徽农业科学,2008(6).

[6]王小利.替代农业研究综述[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

[7]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课题组.中国农业发展新阶段[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8]梁惠清,王征兵,等.传统农业技术在现代区域农业发展中的作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9]郎秀云.现代农业:美国模式和中国道路[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2).

粮食产业化经营研究 篇8

1.1 产业结构得到优化

湖北已初步形成了江汉平原和鄂北岗地2000万亩优质稻, 长江和汉水流域1500万亩优质油菜, 以武汉等大中城市郊区为主的300万亩蔬菜等种植业板块, 形成产粮大县46个, 产棉大县20个, 产油大县20个。2010年, 全省粮食总产达到2315.8万吨, 油料总产311.8万吨, 油菜籽面积、总产15年连续排在全国第一。此外, 湖北省不断培育、推广粮油优质品种, 且引进了大量的新品种。粮油优质品种的发展, 为粮油加工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2 粮食产业链条不断延伸

各级粮油企业一共辐射带动农户近650万户, 全省60%以上的农户受其辐射影响。据统计, 2010年全省粮食总收购量达到224亿斤。其中粮食订单收购量占总收购量的60%, 油料订单收购量占收购总量的70%以上。一批“公司+基地+农户”、“公司+超市”、“公司+科研”等多种模式联合联营的粮油加工龙头企业开始涌现, 不仅建立了优质稻种植基地, 而且健全了市场营销网络, 为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奠定了基础。

1.3 粮油加工龙头企业实力大大提升

2010年底, 全省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总值为1125.3亿元, 利润总额为346亿元, 销售收入4514.9亿元。国家级粮油加工龙头企业9家, 省级粮油加工龙头企业达到60家。湖北省粮油企业的品牌意识提高很快, 涌现出诸如“国宝桥米”等有相当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的粮油品牌。目前, 被评为中国名牌2个, 46个湖北名牌, 3个中国驰名商标, 获得全国全省“放心粮油”称号的有128个。

1.4 粮油精深加工水平稳步提升

全省粮油企业加工设备的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 粮油产品科技含量逐渐提升。例如福娃集团有4家食品公司, 9家精米厂, 开发生产精制大米、有机大米、营养米以及营养粥、糙米系列产品, 饼干等多种系列食品。全省精制米、精制油、精制面的生产比例分别达到96%、54%和83%。同时, 开发了粮油高附加值产品如稻壳发电、米糠油, 用碎米生产蛋白粉, 从饼粕提取植酸等。这些技术的推广, 使粮油资源得到更加有效地利用。

2 湖北省粮食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企业带动能力需进一步提升

在全国的粮食加工企业排名中, 湖北省粮食企业的平均产值只排到了16位, 年产值超过10亿元的企业只有26家。湖北省农产品加工值只是农业总产值的1.2倍, 低于全国1.75倍的平均水平, 与沿海省份广东、浙江等省的2~3倍差距更大。另外品牌知名度不高, 规模小, 产品市场占有率较低, 外向型农业发展缓慢, 例如2010年的出口额不到广东省的十分之一, 只有10.8亿美元。粮食大省、加工弱省的格局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2.2 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不够紧密

大多数企业与农户间没有形成稳固的“企业化利益”和“股份式合作”联接方式。大多数企业与农户间只是一般的合同购销关系, 这样联接起来的利益分配体系易受市场价格等一些因素的影响, 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农户和企业间形成不了利益共同体, 企业就无法建立稳定的原料基地, 难以保证企业的产品质量安全。农户也难以保证自己稳定的收入, 容易受到市场的冲击, 农业产业化经营也就难以发挥真正的作用。

2.3 农业土地细碎, 生产经营分散化

农村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虽然有一部分农村专业合作组织, 但所占比例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般是按照家庭人口、土壤肥力、居住距离远近分配给农民土地。由于一家一户把土地分割开来, 造成了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的局面, 难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农村经济面临着土地细碎化、生产经营分散化的困境, 要解决这一问题, 需要加大土地合理有效的调整, 加快土地的流转速度, 适度扩大有专业技能农户的经营规模。

2.4 粮食产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粮食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在经营机制和功能方面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 与粮食产业化在新时期面临的要求不相适应。一是缺乏统一的粮食产业化标准, 企业与农民的标准化意识薄弱, 粮食质量检验的设备和手段落后。二是粮食原料基地建设比较落后。目前还没有形成大面积区域化、专业化的粮食作物带。三是物流体系相对薄弱。湖北流通企业普遍规模小、设备落后、信息化程度低;各市州为了推动本地经济的发展, 重复建设粮食物流项目, 导致粮食物流项目布局不合理。

3 湖北省粮食产业化发展的主要模式

3.1 粮食经营企业+农户

粮食经营企业是粮食产品流通的主体, 它们是连接农户和市场的桥梁。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 因为其经营活动的特殊性, 它们对粮食市场需求的信息和反馈特别敏感, 而多数农户往往缺少对市场信息的了解, 因而粮食经营企业和农户的合作能够有效快捷地传递给农户市场信息, 以帮助农户快速调整生产活动, 从而减少供求不平衡、避免重复生产、增加农户收入。此类模式便于发展订单农业, 而与农户的衔接也很容易实现。

3.2 粮食加工企业+农户

进行粮食精深加工, 可以有效地扩展粮食产业链, 提高粮食产品的附加值。粮食加工企业和农户通过合同或契约相连, 粮食加工企业直接从农户那里收购粮食, 减少了其中的流通环节, 一方面降低了粮食加工企业的产品成本, 生产效益得到提高;另一方面, 使粮食种植者更多地分享到粮食产品的利润, 增加农民收入。

3.3 合作组织+农户

主要是指社区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供销合作社等中介组织, 其本上会员是农民。通过这些中介组织把企业和农户有机地连接在一起, 带动农户进入市场, 参与竞争, 从事专业化生产, 从而提高种粮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另一方面又能有效避免粮油龙头企业直接面对成千上万农户时的管理难题, 促进企业和农户的沟通, 提高管理效率。

3.4 公司+基地+农户

企业与农户签订协议形成生产基地, 使优质粮食产品专业化和规模化。对农户来说, 他们的优质产品在进入市场时, 其竞争力大大增强;对各粮油龙头企业来说, 他们的粮食原料依托为数众多的稳定的农户, 其来源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企业也可以进一步发展壮大, 从而增加企业的效益,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此类模式是湖北省今后进一步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的重点模式, 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粮食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和效果。

4 湖北省粮食产业化发展的政府支持

4.1 统筹布局, 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

政府应根据国内外粮食市场的发展趋势、食品加工企业发展和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 根据湖北省基础条件与经济发展现状, 合理引导种植结构的调整, 优化食品加工工业的配置, 应当统筹规划, 合理布局。在发挥主要粮食产区资源优势的基础上, 引进新的科学技术, 发展食品精深加工, 提高粮食附加值, 提高生产和管理效率, 提升整个产业发展的经济价值。

4.2 创新土地流转制度, 促进规模化经营

湖北农业人多地少, 粮食生产普遍规模小、生产效率低下、生产成本较高。应因地制宜创新土地流转方式, 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 通过多种模式, 如转包, 转让, 租赁, 入股和其他手段, 以加快土地流转速度, 保持土地规模经营, 提高粮食生产经营效率。

4.3 完善政府公共服务

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降低粮食生产和销售的成本;完善粮食市场交易准则, 加强监督和管理, 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为粮食流通提供服务。形成区域食品工业协会, 协调食品生产、流通、储备、加工等各方利益, 发挥粮食行业协会的指导作用, 为企业和农民服务。粮食行业是一个开放的多层次链的操作系统, 政府必须协调所有主要的工业管理部门的利益, 为工业化的发展创造一个公平竞争、有序的法律环境和市场环境。

4.4 财政金融支持

建立政府指导, 企业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 按照“谁开发, 谁投资, 谁收益”的原则, 引导社会资本投资食品加工项目。对粮油精深加工的重点龙头企业, 对环保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公司等, 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政策, 给予税收减免和优惠。政府通过贴现担保等措施, 鼓励粮食加工企业和农户之间通过签订信贷合同, 以贴息贷款和资本贷款的方式投资于农业。同时, 政府加大对农业的财政补贴, 增加各级金融组织面向粮油龙头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 扩大农业发展银行对龙头粮食企业的资金贷款范围。

5 加快发展粮食产业化的措施

5.1 加快建设粮油基地, 稳固粮食购销关系

本着“龙头带动, 发展特色, 区域开发建基地”的指导思想, 重点建设优质粮油基地。荆州、襄樊、孝感、黄冈、荆门等粮食主产区, 应大力推行订单农业, 发展稳固的粮食购销关系。要规范龙头企业和农民之间签订的合同, 或者建立风险保障基金制度保护农民的利益, 如龙头企业可以自划资金承担一定比例的风险防范基金, 也可以与农民共同设立风险基金。其次, 由于龙头企业和农户在资产和利益方面相互联系, 龙头企业可以允许农民凭借粮食产品生产作为资本入股, 成为龙头企业的股东。

5.2 积极培育壮大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

要不断优化投资环境, 吸引更多的省外和境外资本参与湖北省食品工业的发展, 凭借外部的资本资源发展湖北的粮食产业。其次, 推进粮食加工企业资产重组。鼓励和支持重点龙头企业通过收购、兼并等形式, 进一步整合资源, 建设粮食加工企业集团, 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鼓励和促进粮食收储环节和粮食销售环节一体化。应该大力推进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 积极扶持发展前景良好的规模粮食购销企业, 努力实现收购、存储、加工营销一体化操作。

5.3 提高产品科技含量, 优化粮食品质结构

鼓励企业设立技术研究中心, 根据现有的品牌, 加上高科技手段的应用, 重点发展有一定区域特色、市场反应好、技术含量高、粮食精深加工的粮食产品。其次, 积极引进先进技术。通过引进国际新设备, 新技术和新工艺, 改造原有的生产加工设备, 增强企业的加工能力, 尤其是深加工能力。加强产学研合作。要形成产学研协调发展的格局, 加强合作, 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除了食品领域外, 关注其他领域的科技发展和产品应用, 如应用生物工程, 精细化工, 制药和医疗保健, 能源开发等方面, 提高产品的综合利用率和增值率。

5.4 建设和完善粮食市场体系

积极培育和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不同粮食主体参与粮食的收购和管理等经营活动。完善粮食批发市场。建立以省级批发市场为主导的区域市场骨干力量, 允许多种经济形式和运作模式共存, 覆盖各层级各区域的粮食市场网络。建设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可以利用“九省通衢”的区位优势和粮食产量优势, 加快建立一个现代化的粮食物流中心, 辐射周边地区的粮食物流网络, 并形成便捷的物流通道。完善农户和粮食企业与市场的对接。在粮食资源的配置中, 要尽量利用市场功能调节粮食市场, 使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建立长期和稳定的合作关系, 实现粮食大流通带动粮食产业大发展。

摘要:粮食产业化发展是提高粮食产业竞争能力的必由之路。在分析湖北省粮食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了适合湖北省粮食产业化发展的四种模式, 重点探讨了加快湖北省粮食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完善服务体系;加快建设粮油基地, 稳固粮食购销关系;积极培育壮大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提高产品科技含量, 优化粮食品质结构;建设和完善粮食市场体系。

关键词:粮食产业化,粮食企业,粮食市场体系

参考文献

[1]张学鹏, 卢平.中国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1.

[2]高明秀.新农村建设政策解读[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3]田宪玺.加快发展粮食产业化的思考[J].齐鲁粮食, 2011 (5) .

[4]丁红波, 袁雪莉, 周红军, 等.关于粮食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J].河南农业, 2011 (5) :57.

粮食产业化经营研究 篇9

1 山东省粮食作物生产概况

1.1 山东省粮食生产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 经全省人民共同努力, 山东省粮食生产得到了长足发展。从图1、图2中可以看出, 在国家土地政策和粮食购销、流通、价格、补贴等宏观政策的共同作用下, 山东省的粮食生产大致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

1.1.1 第一阶段:

缓慢发展期, 时间为1949~1978年。1949年山东省产粮食791万t, 经过三年恢复, 1952年粮食产量由1949年的791万t猛增到1259万t, 年均增19.7%, 占全国粮食产量的比重由6.98%到突破7%达到7.68%, 是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 但是始终未能解决好吃饭问题。1975年, 山东省粮食产量突破2000万t, 到1978年, 全省粮食总产2250万t, 与1952年相比增长79%, 年均增长3.2%。人均占有量达到319.9kg, 但仍温饱不足。

1.1.2 第二阶段:

快速发展期, 时间为1979~1985年。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全国范围内推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 国家不再严格控制粮食生产的种类, 农民分得的粮食产量也有了很大提高, 农业生产和管理遗留下来的平均主义的“大锅饭”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农业生产力获得充分的释放, 除了上交给国家和集体的, 剩余的完全归农民自由支配, 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很大提高, 粮食产量、尤其是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在短期内得到快速的提高。1984年, 山东省粮食产量突破3000万t, 经过一年的快速发展到1985年, 山东省占全国的粮食产量比值超过8%, 达到8.3%, 粮食总产达到3138万t, 比1978年年均增长4.6%, 温饱问题基本解决。

1.1.3 第三阶段:

稳定发展期, 时间为1986~1996年。在人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以后, 粮食生产开始由注重粮食产量逐步向注重效益转变, 山东省先后提出了农业的商品化、高效化、产业化发展目标。特别是1992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 更是催化了山东省商品化农业的飞速发展。1985年, 国家统改以往“统购”的政策贬为“定购”, 在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政策的基础上山东省立足于省情省况, 主动调减合同任务;1993年, 粮食的购销价格在全国范围内获得放开, 取而代之颁布了粮食收购保护价等一系列政策, 促进了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1995年, 山东省粮食产量突破4000万t, 达到4246万t, 同时, 占全国粮食产量的比重突破9%达到9.1%。1996年粮食总产达4332.7万t, 年均增长3%, 创当时最高纪录, 到2010年, 此纪录才被打破;同时, 人均粮食占有量是截至目前的历史最高值, 高达497.3kg/人。

1.1.4 第四阶段:

徘徊调整期, 时间为1997~2002年。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 全国范围内种粮收益普遍较低, 而且卖粮难问题渐渐凸显, 受一系列问题的影响, 各级党委政府开始探索大力推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粮食生产在这一阶段总体上呈现“半亩粮田吃饱饭, 怎么赚钱怎么干”。粮食播种面积逐年下降, 粮食产量有起有伏, 但总体呈现下降趋势, 2002年粮食播产量一度跌至1990年后的最低点, 产量仅占全国产量的7.2%。

1.1.5 第五阶段:

恢复性增长并开始进入“补贴性农业”期, 时间为2003~2012年。为提高粮食安全水平, 扭转粮食产量持续降低的局面, 2003年, 山东省省委省政府在全国率先提出基于农田、粮食播种面积以及粮食总产的“三条底线”作为最基本的工作准则, 与此同时, 全省范围内的粮食高产创建活动迅速展开。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国民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 使农业农村政策重心也得以开始转向“多予少取放活”以及“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目标。相应“一号文件”的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实施, 开启了“补贴性农业”的新阶段,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粮食产量迅速走出困境, 2006年以后总产开始超4000万t, 到2012年突破4500万t, 也是首度突破450亿kg大关, 实现粮食“十连增”。2013年山东省粮食总产达到452.5亿kg, 成功实现粮食“十一连增”。

1.2 山东省粮食生产的现状

1.2.1 山东省与全国粮食生产情况比较分析。

(1) 山东省人均耕地面积与中国人均耕地面积比较 (如图3所示) 。从图3中可以看出, 山东省人均耕地面积与全国人均耕地面积都呈现出平稳而缓慢的增长。但是, 山东省人均耕地面积约为0.10hm2/人, 明显少于全国人均耕地面积, 更是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1/4。从图中可以看出, 2007年到2010年间, 山东省人均耕地面积占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的比重呈现出不断下降趋势, 虽然从2010年起, 这一比重有所上升, 但是山东省人均耕地面积也仅占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的70%左右, 更是低于世界人均耕地面积。 (2) 山东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与全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较 (如图4所示) 。从图4中可以看出, 山东省农作物播种面积从2004年呈现稳定增长的状态, 与全国农作物播种面积走势大体一致。但是, 山东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全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例在2006年达到顶峰突破7%后, 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从2006年的7.068%一直下降到2012年的6.650%。 (3) 山东省与全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比较 (如图5所示) 。从图5中可以看出, 2004~2012年间, 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在山东省和全国都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 而且, 山东省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一直高于全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2007年, 山东省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突破10.44万kg/hm2, 而全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直到2010年才突破8.95万kg/hm2。从图中可以看出, 2009年, 粮食单产是全国粮食单产的1.261倍, 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此后这一比值有所下降, 但是, 山东省粮食单产与全国粮食单产相比仍然有很大优势。 (4) 山东省粮食总产量与全国粮食总产量比较 (如图6所示) 。从图6中可以看出, 2004~2013年间, 山东省粮食产量一直占全国的7%以上, 其中, 2005、2006、2007年三年山东省粮食产量超过全国粮食产量的8%, 除2013年, 这一占比为7.49%, 略低于7.5%外, 其余年份都高于7.5%。

1.2.2 山东省内粮食生产情况。

(1) 山东省各地区粮食种植面积情况。从图7中可以看出, 山东省粮食种植区域分部很不均衡。2012年, 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82556hm2, 其中, 菏泽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最大, 为64828hm2, 占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13.43%, 德州市位居第二,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56270hm2, 约占11.66%, 潍坊、临沂、聊城播种面积也纷纷超过了10%, 分别为10.83%、10.66%、10.60%。仅这5个地市的粮食播种面积就超过了山东省粮食播种面积的55%。而播种面积最少的莱芜市仅占0.69%, 东营市播种面积也仅占1.2%。山东省粮食播种面积的不平衡造成了山东省各地区粮食产量的不平衡。 (2) 山东省各地区粮食产量情况。山东省粮食播种面积的不平衡造成了山东省各地区粮食产量的不平衡。图8显示, 粮食产量最高的为德州市, 约占全省粮食产量的14.6%, 菏泽市位居第二, 约占12.9%。聊城市、潍坊市分别占11.44%、11.32%。济宁, 临沂占比也超过10%, 分别为10.3%、10.5%。而产量最少的莱芜市则仅占山东省粮食产量的0.67%。 (3) 山东省各地区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情况。据图9显示, 山东省平均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为6264kg/hm2, 各地市的粮食单位面积产量都超过了6000kg/hm2, 德州市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最高, 为7844kg/hm2, 泰安市、济宁市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也超过了7000kg/hm2, 分别为7259kg/hm2、704kg/hm2。威海、日照、莱芜、菏泽4个地市的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其中, 威海市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最低, 仅有6012kg/hm2。 (4) 山东省主要粮食作物产量情况。从图10中可以看出, 山东省粮食作物种植结构不合理, 全省主要有三大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豆类, 其产量分别占山东省粮食作物产量的48.3%、44.2%、4.4%。三大粮食作物产量共占山东省粮食作物产量的99.1%, 其余种类的粮食作物产量仅占0.9%。因而, 可以得出, 山东省粮食作物结构矛盾突出, 粮食生产不平衡。

2 山东省粮食生产影响因素分析

山东省粮食生产的影响因素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部分。内部影响因素是由粮食产业系统内部自身条件变化引起的经济波动性冲击。外部影响因素是指通过粮食产业系统外部经济条件变化引起的需要经过系统内部传导进而引发经济波动的系统外部随机的或非随机的冲击。内部影响因素主要从粮食生产者投入的生产要素数量方面进行分析, 外部影响因素主要从市场价格方面进行分析。影响粮食产业的内部因素主要有土地投入、劳动投入和资金投入三部分;影响粮食产业的外部因素主要有气候资源因素和经济政策因素两部分。

2.1 影响山东省粮食生产的内部因素

2.1.1 土地投入。

农业生产投入要素中的土地投入主要指粮食的播种面积, 粮食产量等于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与播种面积的乘积, 因而, 粮食产量的高低受粮食的播种面积大小的直接影响。从统计资料看, 山东省粮食产量随着播种面积的波动而相应的上下浮动, 尤其是2000年到2010年间, 由于粮食产能相对过剩, 各级政府对作物种植结构进行相应调整, 致使粮食种植面积下调, 粮食产量两年内供给减少548万t。因此, 粮食产量随粮食播种面积的波动而起伏, 并且成正相关趋势。

2.1.2 劳动投入。

在经济学中存在劳动投入的边际产出效应递减规律, 即在生产过程中, 在其他投入品的投入量固定的条件下, 连续增加每一单位劳动投入所得到的产出呈现倒“U”形, 即劳动投入的边际产出先增加, 达到某一最大值后, 边际产出递减。但是, 现在山东省农业劳动力的剩余率高达60%, 2010年山东省安置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800万人以上,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逐年突出。因此理论上讲, 劳动力投入量与粮食产量呈现倒“U”形, 但是在实际生产中, 已经处于饱和状态的农村劳动力人口投入对山东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很小。

2.1.3 资金投入。

粮食生产的资金投入一般指两方面, 一是农业生产的化肥、农药施用量, 二是农业机械投入量。近几年山东省农用化肥、农药用量呈逐年增加的态势。在一定的土壤肥力及病虫害抗药性的条件下, 粮食产量与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呈现出正相关关系, 但是, 农民为了追求产量, 盲目地增加化肥、农药用量, 使得土壤肥力不平衡, 病虫抗药性明显增强, 农药化肥的投入量不断提高, 但是使用率却仅有40%。因此, 农药化肥的投入量与粮食产量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但更为重要的是没有恢复地使用率的提高, 而非仅仅是盲目地提高投入量。农业机械作为先进科学技术的产物, 在粮食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粮食投资中占据很大比重, 农业机械在播种、灌溉、排涝、收获、田间管理等各个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作业的效率。在劳动力投入不变的条件下, 如果劳动效率提高, 则产量增加。因此, 农业机械投入量与粮食产量呈现正相关关系。

2.2 影响山东省粮食生产的外部因素

2.2.1 气候资源因素。

农业生产的自然再生产特征决定了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的高度依赖性, 甚至完全依赖性;并且气候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业生产受天气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甚至对粮食生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自然资源中的光、热、水、空气等能量和物质决定粮食生产类型、生产潜力、产品数量和质量。气候变化引起气温的变化, 进而引起潜在的土壤水分蒸发量改变土壤湿度, 从而影响了粮食产量。因此, 山东省的粮食生产与气候变化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

2.2.2 经济政策因素。

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也是引起粮食产量波动的外部因素之一。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1994年推行的“米袋子”省长负责制, 以及2001年颁布的“农产品保护价”制度, 对促进粮食产量的提高起到关键性作用。一般情况下, 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能提高粮食产量, 消极的宏观经济政策是粮食产量缩减的信号。

3 山东省粮食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水土流失严重, 自然环境恶化

山东省是全国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省份之一。作为头号环境问题, 水土流失不仅使耕地面积面临很大威胁, 而且使自然环境陷入循环恶化的状态, 已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 山东省水土流失第二次普查统计结果显示, 山东省水土流失总面积为359.87万hm2, 占全省总面积的22.97%。其中, 山地、丘陵地区水土流失面积最大, 达到324.3万hm2, 占水土流失面积的91%;平原风沙区水土流失面积约35.5万hm2, 占比8%, 山地、丘陵地区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山东省丘陵地区和胶东半岛地区, 而平原风沙区问题主要分布在滨海地带以及山东省西北黄泛平原区。2001年, 山东省水土流失面积达6万km2, 水土流失面积目前已占全省面积的42%。山东省人口密度大, 耕地面积少, 优质的耕地不断被建设用地所占用, 为提高粮食产量, 人们过度开垦陡坡, 导致生态系统不断恶化, 自然灾害频发, 使得水土流失的面积不断增加, 地面完整遭到破坏, 土壤肥力不断下降, 耕地面积不断下降, 造成土壤石化、沙化, 淤积泥沙, 河道湖库蓄洪能力降低, 影响农业生产, 给当地的经济发展及群众的日常生活造成很大困扰。

3.2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为了给农业生产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 促进农业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2013年, 山东省财政筹集147.04亿元资金, 用以全面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从全国范围内看, 山东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好, 但是目前的水平距离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的要求甚远,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这一现状, 严重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基础设施老旧、投入不足、管理无序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和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障碍。

3.3 粮食流通产业体制建设不健全

山东省现行的粮食风险基金是2001年建立的, 14年来一直未曾变动, 粮食风险基金主要用于种粮农民直补和财务挂账利息支出, 但是粮食流通环节的补贴资金明显不足, 目前甚至仅这两项支出已经存在较大缺口;而且山东省各地区粮食经济发展不平衡, 基础设施建设层次差别很大, 粮食基础设施建设都相对比较薄弱;在粮食法制化建设方面也相对滞后, 目前为止山东省也仅出台了《山东省地方储备粮管理办法》和《山东省粮食应急预案》两个政府规章。虽然意在加强对粮食产业的治理, 但粮食法制化的整体建设并没有形成, 粮食也不能得到整体法律保障。

4 山东省粮食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4.1 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 促进粮食产业的长远、稳健发展

一方面, 应该继续贯彻落实中央农业补贴制度和“将补贴发放到直接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户手中”的原则, 并建立以农资价格变动为基础的动态补贴制度, 在此基础上适度扩大补贴的范围、品种及补贴比例, 确保“农民”、“农机”、“农资”、“良种”四补贴能够及时、足额到位, 满足农民的生产需要。另一方面, 要不断鼓励、支持促进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普及, 扩大农业保险补贴范围, 提高农业保险的保险金额、保险费率、赔付标准、保险费补贴比例, 进而提高农民的投保积极性, 减少农民粮食生产因遭受自然灾害而造成的严重经济损失, 使国家政策性农业保险真正为农民的粮食生产保驾护航。

4.2 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一方面, 通过支持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水文设施改造和水利信息化建设, 建设一批骨干水源工程, 努力提高防洪标准和能力, 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进一步增强农业的供水、防洪能力,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另一方面, 应该推动现代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计划的进一步发展, 加大对农机具购置的补贴力度和农机以旧换新补贴试点工作的开展, 通过农机农艺结合进一步提高农业的集约化作业水平, 提高粮食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政府应该加强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和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示范区建设, 改造供销社服务体系, 启动农村区域连锁网络建设试点, 通过发展农产品流通设施, 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

4.3 加大耕地保护, 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

4.3.1立足于地面人工监测系统, 建立耕地保护动态监测制度, 不断完善耕地信息的登记与检测。应充分应用高新技术产物 (比如现代遥感技术等) , 对耕地的变动应该做到及时登记、科学检测、合理反馈、正确传输。

4.3.2严格土地管理, 实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机制, 立足于粮食生产建立永久性农田保护区, 确保粮食生产资源的稳定;强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性质, 规范土地流转机制, 加快土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利用, 使土地得到合理有效利用。

4.3.3引导民众树立节约、集约、持续用地的意识, 加强耕作制度的监管力度, 降低闲置、荒芜耕地的概率, 对浪费土地资源的现象进行不同程度的处罚。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 提高土地的开发率、利用率、产出率, 提高粮食产量, 确保粮食安全。

4.4推动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构建, 提升粮食生产科技支撑能力

4.4.1通过增加农业科研投入, 完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 实现农业生产过程规范化、标准化, 提高土地利用率, 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步伐, 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同时, 改良土壤肥力, 推广秸秆还田技术, 注重环境保护的同时为粮食增产奠定基础。

4.4.2充分发挥农业科研、教学单位, 龙头企业的作用, 加强基层农业工人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力度, 提高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和推广力度, 在山东省建立起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鼓励高等院校毕业生深入到基层的农技推广队伍中, 提升自身相应的能力和服务质量, 同时加强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工作, 提升他们的种植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 为农业生产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从而提高粮食单产和农业生产经济效益, 调动农民种粮食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唐华俊.新形势下中国粮食自给战略[J].农业经济问题, 2014 (02) :4-10, +110.

[2]陈飞, 范庆泉, 高铁梅.农业政策、粮食产量与粮食生产调整能力[J].经济研究, 2010 (11) :101-114, +140.

[3]朱晶, 李天祥, 林大燕, 钟甫宁.“九连增”后的思考:粮食内部结构调整的贡献及未来潜力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 2013 (11) :36-43, +110-111.

[4]单哲, 李宪宝.山东省粮食安全评价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 2011 (03) :95-103.

[5]刘东, 封志明, 杨艳昭, 游珍.中国粮食生产发展特征及土地资源承载力空间格局现状[J].农业工程学报, 2011 (07) :1-6, +398.

[6]王济民, 肖红波.我国粮食八年增产的性质与前景[J].农业经济问题, 2013 (02) :22-31.

[7]柏林川, 武兰芳, 宋小青.1995~2010年山东省粮食单产变化空间分异及均衡增产潜力[J].地理科学进展, 2013 (08) :1257-1265.

粮食产业化经营研究 篇10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省推动新一轮振兴发展落实年动员大会精神,延边州粮食局加快构建购销储运加协调发展的现代粮食流通产业体系。

2015年,延边州粮食工作将以改革创新为主线,以国家实施粮安工程为契机,着力提高粮食收储保障能力、仓储支撑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强化地方粮食收储保障体系建设水平,加快构建购销储运加协调发展的现代粮食流通产业体系。为做好粮食收购工作,延边州将进一步强化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力度,严厉打击坑农害农违法行为,规范粮食收购市场秩序,切实维护好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利益,认真贯彻国家粮食收购政策,做好政策性粮食收购工作,最大程度满足农民卖粮需要。认真完成“粮安工程”建设任务,继续跟进中央储备粮珲春直属库退城进郊异地新建项目可研、铁路设计等项工作,同时做好对已上报的吉林艾利特有机米业有限公司等6个仓储设施平房仓建设项目的后期接续基础准备工作;对已经落实的“危仓老库”改造和新建平房仓项目资金加强监管,保证建设工期。稳步推进地方粮食收储保障体系建设,确保州县(市)两级应急小包装成品粮油储备资金到位和承储安全;继续落实《延边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构建地方粮食收储保障体系的实施意见》,不断完善和强化“一县一企,一企多点”的收储保障体系建设。继续做好“延边大米”品牌建设工作,认真履行粮食监督检查职能,进一步加强粮油检测工作,切实保障军粮供应工作。endprint

上一篇:广西桂林图书馆下一篇:乳房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