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武冈市粮食生产战略进行研究论文

2024-11-17

对武冈市粮食生产战略进行研究论文(共2篇)

对武冈市粮食生产战略进行研究论文 篇1

我市是湖南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在粮食生产方面有着自己独有的特色,综观我市的粮食生产过去,展望它的将来,调整粮食生产内部结构,迅速发展旱粮生产,是振兴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富裕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认真学习和总结各地粮食生产的经验之后,拟我市粮食生产发展的战略问题浅析如下:

1我市粮食生产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市2014年粮食总产量全年就已达45.07万t,人均占有粮食为821kg,多数农民手中已有了余粮,因此,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形势是:农村粮食生产正在由自给和半自给生产向商品性生产转化,粮食生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在新的形势下也就出现了新的问题:

1)产需矛盾突出,一方面有稻谷积压销售不出去的趋势,以米质较差稻谷积压现象就更为严重;另一方面,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工业需要的玉米、麦类等旱粮短缺。

2)由于产需矛盾突出,每年得从国外调进大量的旱粮。

3)旱粮单产低、发展速度慢。武冈市7.39万hm2粮食播种面积,平均产406kg/667m2,其中旱粮播种面积1.1万hm2,平均产仅为152kg/667m2。

4)土地种植单一,我市种植业主粮食总产量中主要又是水稻,稻谷有剩余,旱杂粮则紧缺。2调整粮食内部结构,发展旱粮生产的战略地位

旱粮品种多,营养价值高。据测定,每1kg干物质中消化蛋白质的含量是:大豆337g,小麦112g,大麦93g,花生325g,玉米87g,高粱72g,稻谷只有64g。据饲养牲猪的测验,每1kg饲料的消化能量是:大豆4.59MCal,玉米3.84MCal,高粱3.74MCal,稻谷不足3.18MCal。如果以消化蛋白质作比较,每100kg大豆相当于589kg稻谷,每百kg小麦相当于175kg稻谷,每100kg大麦相当于145kg稻谷,每100kg玉米相当于136kg稻谷。可见,发展旱粮生产是人类开发植物蛋白质资源的重要途径。从我市实际情况来看,发展旱粮生产更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是水利条件差,大多数稻田缺水灌溉,都需抽水才能耕地种植水稻,这就无疑增加了一项稻谷的生产成本。二是以玉米为例的旱粮生产成本相对于水稻的生产成本都低一些,而且还具有省工,易管理,病虫害发生量较水稻要小。可见,发展旱粮生产是当前农村发展经济,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的重要途径。

2调整粮食生产结构的设想和发展

旱粮生产的有效措施旱粮在我市发展有广阔的前景,在山区以往有旱粮半年粮之称,平丘地区的水稻区从九十年代初,在潜育化稻田实行——稻的耕作制度,获得粮增产、人增收、地增力的好经验。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提出发展旱粮生产的初步设想:2016年我市旱粮播种面积争取扩大到4万hm2,旱粮总产量为160 000t,占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的31.4%,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14%以上,其中杂交玉米2.8万hm2,总产量为315 000t,大豆1333.33hm2,总产量2 200t,红薯6 666.67hm2,总产量为20 000t,小麦4 000hm2,总产量为6 000t,实现这个规划的有利条件很多:

一是水稻产量目前已提高很大,已解决了农民的吃饭问题,农民可以拿出适当比例的稻田,搞水旱轮作,走水一旱之路。

二是有许多高产优质品种和高产栽培经验可供推广。如杂交水稻、杂交玉米,杂交高粱产都达500kg/667m2,良种大麦产210kg/667m2,小麦产400kg/667m2,大豆产225kg/667m2,都比我市近几年来平均单产要高;旱地实行间作套种,改一年一熟为一年多熟制,采用豆(玉米)稻或玉米和豆(玉米)多熟制。

三是农业生产条件和劳力,目前有很多剩余劳动力特别是冬季,闲散劳动力更多,对发展大麦、小麦、油菜、蚕豆生产提供了劳动力保证,同时物质条件也不断改善,化肥、农药、种子和其它农业生产资料,无论数量和质量,都有提高,为发展旱粮复种指数,稻田改制旱粮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要实现上述规划,还必须认真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因地制宜,抓好五个调整。一是调整粮食品种结构,从实际出发,本着就生产,就加工利用的原则,对现有粮食品种进行全面调整;二是调整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重点向三个方面发展,即由集中产品区的分散产品的发展,由山区向平丘区的发展旱粮,由旱土向缺水土发展旱粮;三是要调整各种粮食作物的种植区域,红薯和蚕豆以维持现状分布为宜,大豆还应充分利用荒平隙地;四是调整稻田冬种作物比例,根据玉米,大豆的稻田种植面积,冬种粮(大麦、小麦和蚕豆)、油(油类)、肥(绿肥)闲(预留旱稻秧田或种蔬菜)的比例,一般以1:2:5:2为宜。五是调整耕作制度,增加复种指数,增加旱粮总产量,逐步扩冬闲的冬泡田为冬种田,增加旱粮品种,提高商品率,增加经济效益,使土地用养结合,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2)推广现有科技成果,认真搞好试验示范点。旱粮生产由山区向平丘区发展,由旱土向水土发展,必然带来耕作制度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我市已有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并涌现了一批高产典型,今后要积极扩大试验示范范围,以点带面,推广全面。

3)切实抓好旱粮栽培,育种技术的改进和普及提高。粮食产量的提高,或一种旱粮品种的推广应用,必须依靠农业推广人员的努力工作,因此要充分发挥农业站的技术优势,帮助农民学习夺取旱粮高产栽培技术,为我市的旱粮发展创造技术条件。

4)加强对旱粮生产的领导,疏通渠道,改宽政策。首先各级政府要把旱粮生产列入日事议程,像抓水稻生产一样去抓旱粮,要保证发展旱粮生产的种子、肥料、资金、农药和技术;要做好收购、加工、储运工作,才能确保旱粮生产的发展。

对武冈市粮食生产战略进行研究论文 篇2

粮食安全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这一点显得尤其重要。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核心。粮食生产除了受到耕地面积, 农业人口, 农业政策以及农业科技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外, 还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学术界对粮食生产与自然灾害关系的实证研究成果颇丰, 龙方等 (2011) 以稻谷为例研究了自然灾害对稻谷年际变化的影响, 实证得出中国稻谷单产水平变化是由技术因素、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决定的, 其中, 社会因素占15%~17%, 技术因素占28%~35%, 自然因素占48%~56%, 在稻谷单产变化中自然灾害影响产量与其他灾害成灾率的关联度最大;张丽丽等 (2010) 通过建立中国1979—2007年粮食生产函数并结合贡献率分析得出自然灾害对粮食产量显著的负面影响, 继而应用趋势分解法分析了自然灾害对粮食产量波动的负影响;马九杰等 (2005) 通过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等方法, 着重讨论了农业自然灾害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及灾害抵御能力加强对稳定粮食安全的作用;王秀芬等 (2012) 利用脱钩理论, 对全国粮食产量之和占全国总产量90%以上的19个省 (市、区) 粮食生产与自然灾害之间的脱钩关系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从长时段来看, 全国粮食生产和自然灾害之间表现为扩张耦合的关系。

纵观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 在自然灾害与粮食生产的关系上基本达成了共识, 普遍认为自然灾害与粮食产量存在明显的负相关, 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也对其做了实证与理论方面的分析, 本文将以1978—2010年的农业相关数据为基础, 在充分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结合有关经济理论和计量模型, 试图在这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中国自然灾害和粮食生产的现状

(一) 中国自然灾害的现状

中国幅员辽阔, 自然条件及气候现象复杂, 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自然灾害的特征显著, 对农业生产影响显著,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中国灾害种类繁多, 分布广泛, 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中国作为世界上国土面积第三大的国家几乎囊括了世界上各种类型的自然灾害,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下, 近年来中国灾害还呈现出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的趋势, 对农业产生较大影响的气象灾害主要是旱、涝、风、雹、冷冻、台风。1978—2010年中国平均受灾面积达到45 626.69千公顷, 旱灾受灾面积24 601.61千公顷、洪涝受灾面积11 523.76千公顷、其他自然灾害受灾面积10 023.2千公顷, 成灾面积达到年平均23 576.73千公顷, 其中旱灾成灾面积12 675.424千公顷、洪灾成灾面积6 341.545千公顷、其他自然灾害4 559.761千公顷。据测算, 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粮食损失, 2005年为3 450万吨, 2006年为4 470万吨, 2007年为5 395万吨, 分别占到当年粮食产量的7.12%、8.98%、10.76%。可见, 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逐年加重。据估计, 过去自然灾害对农作物产量损失的影响为总产量的3%~5%, 未来自然灾害对农作物产量损失的影响可能会上升到10%~15% (尹成杰, 2009) 。

2. 干旱是对粮食产量影响最大, 发生频率最高的自然灾害, 成为中国农业稳产和粮食安全供给的主要影响因素。

农业自身的特点, 决定了农业是一个充分暴露在各种自然气象风险之下的特殊行业, 农业活动对气象条件具有较强的依赖性。从上页图1可以看出, 从1978—2010年除了在1991年、1996年、1998年、2008年四个特殊年份洪涝灾害和其他自然灾害的成灾率高于旱灾成灾率外, 其他年份无一例外都是旱灾处于主导地位。在这三十三年间旱灾, 洪涝灾害和其他自然灾害的平均成灾率分别为53.09%、27.24%、19.68%。由于中国南北跨度大, 几乎年年都会遭受到旱灾的影响, 只是在程度上存在差异。由于中国农业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 旱灾对中国粮食生产的负面影响已经越来越显著。

(二) 1978年以来中国粮食产量变动的现状

为了描述中国粮食产量的变动特征, 本文利用Excel软件绘制出了1978—2010年中国粮食产量实际值与趋势值变化曲线图 (如图2所示) 。总体上, 中国粮食产量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1978年以来粮食产量由最低的30 477万t增长到54 647.7万t, 年平均增长732.4万t, 平均每年以2%的速度增长, 其中增长年份最为显著的1981—1984年与1994—1996年粮食总产的增长幅度更是分别高达8.4%与6.8%, 2003年以来的中国粮食产量改变了过去“一减两增”的局面出现了连续八年的增长, 年均增幅达3.8%。与此同时中国粮食产量先后在1978年、1989年、1996年跨越了30 000万t, 40 000万t和50 000万t等多个台阶, 这三年分别实现粮食总产30 477万t、40 755万t、50 453.2万t。然而在上涨的同时, 粮食总产量的波动特征更为明显, 喻翠玲 (2006) 指出从1978—2003年中国粮食总产量经历了7个周期, 并且波动周期短, 频率快, 有逐步进去较长周期的趋势;胡岳岷、任春良 (2007) 年认为, 纵观粮食生产的波动历程, 不难发现粮食生产是循着“增长—波动—增长”的轨迹向前推进的, 是在波动中发展的。诚然, 虽然粮食产量不断增长, 但是中国粮食的生产的发展并不稳定, 总产的波动非常明显。农村改革伊始的1978—1984年, 中国粮食产量从30 477万t增加到40731万t, 但是在1985—1989年出现连续在40 000万t徘徊的局面, 1989年的粮食产量仅是1984年的水平, 1990年粮食出现小段时间的上涨后, 又进入长达四年的徘徊期, 1994—1996年进去粮食生产的黄金时期, 年均粮食增产2 971.6万t, 从1999年开始, 由于自然灾害比较严重, 特别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粮食价格低迷导致粮食播种面积减少的影响, 1998—2003年出现了连续六年的下跌, 一直从最高的51229万t下降到43 069.5万t, 下降幅度高达18.9%, 形成鲜明的对比的是2003年至今粮食年年增产, 已经从过去的43 096万t上涨到最高的54 647万t。因此从总体上看中国粮食产量呈现出波浪式增长的趋势。

二、自然灾害对中国粮食生产变动的实证研究

为了定量的分析自然灾害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 本文选取了《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0》上1978—2010年粮食产量 (Y) 、旱灾成灾面积 (X1) 、洪灾成灾面积 (X2) 和其他灾害成灾面积 (X3) 的统计数据。

1.单位根检验。在进行计量分析之前, 需要对时间序列数据做平稳性检验。因为非平稳的时间序列会造成“伪回归”现象, 从而使几个本来没有关系的序列之间呈现出一定的关系。所以当涉及到时间序列数据回归的时候, 在进行计量检验之前, 都必须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为了避免异方差的干扰, 本文所有变量均取自然对数, 本文采用迪克—富勒检验 (Augmented Dickey-Fuller (ADF) Test) 进行单位根检验, 检验结果如下:

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 LNX1、LNX2、LNX3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都是平稳的, LNY在5%显著性水平下是一阶单整时间序列。

2.回归分析。为了分析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本文拟建立粮食产量与各主要自然灾害成灾面积的计量回归方程, 由于D (LNY) , LNX1, LNX2, LNX3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是平稳的, 因此以D (LNY) 为被解释变量, LNX1、LNX2、LNX3为解释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回归结果如下:

回归结果表明, 在1978—2010年间, D (LNY) 变化的63.88%可有其他三个变量的变化来解释, 说明方程的拟合程度较好, 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 模型的线性关系显著成立, LNX1、LNX2的参数显著异于零, 虽然LNX3未通过5%的t检验, 但是满足10%的显著性检验。从参数来看, 在1978—2010年间, 旱灾, 洪涝灾害与其他自然灾害对粮食产量的弹性分别为-0.0979、-0.0514、0.0212, 即旱灾, 洪涝灾害与其他自然灾害的成灾面积每增加1%, 中国粮食产量增长率降低9.7%、5.14%、2.12%。粮食产量与自然灾害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 其中旱灾是导致中国粮食减产的主要自然灾害。

结论与政策建议

基于以上研究, 农业是多自然灾害产业, 要重视自然灾害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 不断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第一,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 尤其要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完善、坚实的农业基础设施是抵御自然灾害的根本, 在发挥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主导地位的同时, 探索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新路子, 不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和个人在农业基础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中的作用, 保证农业基础设施正常运行;第二, 加快农业科技推广, 提升粮食生产现代化水平。农业的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 而抵御自然灾害除了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之外, 还要提高粮食本身的抗灾能力。一方面通过培育抗灾新品种增强粮食作物抗灾的能力, 另一方面组织科技人员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 让农民全面准确地掌握种植新品种的技术要领和要求, 减少因技术不到位而影响粮食生产的效果;第三, 加强农业灾害保险。针对农业自然灾害风险比较大的特点, 政府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农业保险既能弥补粮农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又有助于稳定粮食生产;第四, 建立防灾、减灾体系。这包括灾害的预报、预警, 制定灾害的应急预案, 灾害的救助, 灾后的补救与重建等等。

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粮食是基础的基础, 粮食供给的稳定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与社会的稳定。以1979—2010年间的中国粮食产量与自然灾害成灾面积的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 运用回归分析等方法对中国粮食产量与自然灾害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自然灾害与粮食产量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提高粮食生产的抗灾能力对粮食供给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粮食生产,回归分析,自然灾害

参考文献

[1]龙方, 杨重玉, 彭澧丽.自然灾害对中国粮食产量影响的实证分析———以稻谷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 2011, (5) :14-17.

[2]张丽丽, 王建军.自然灾害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实证研究[J].南方农村, 2010, (3) :27-33.

[3]马九杰, 崔卫杰, 朱信凯.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 2005, (4) :14-17.

[4]王秀芬, 李茂松.中国自然灾害与粮食生产的脱钩关系分析[J].灾害学, 2012, (1) .

[5]尹成杰.关于中国粮食生产波动的思考建议[J].农业经济问题, 2003, (10) :4-11.

[6]喻翠玲, 冯中朝.中国粮食生产的波动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6, (1) :7-10.

[7]胡岳岷, 任春良.中国粮食生产波动周期再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社科版, 2007, (5) :107-111.

[8]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2010) [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0.

上一篇:农贸市场管理绩效方案下一篇:2024时事热点评论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