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形成

2024-11-28

舆论形成(通用9篇)

舆论形成 篇1

社会原因

经济原因。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经济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为我国网络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一方面, 政府有更多的资金铺设电缆、光纤, 打造我国的信息高速公路;另一方面, 人们有购买网络终端设备的能力。中国网民规模保持着快速增长之势。

政治原因。随着我国公民素质的提高, 党中央也加大了对政治民主进程的重视程度。在我国, 媒体是党的喉舌, 是连接党和人民的纽带, 主要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 其功能是协调舆论与党和政府保持一致, 达到“舆论一致”的效果。在网络这个巨大的信息平台上, 网民可以直接与主席、总理交流, 能起到更好的“上传”作用, 不仅打破了以往话语权掌握在精英阶层的局面, 也打破了以往信息传播的不平衡状态。

生活方式的改变。2003年的非典无意中培养了中国人的上网习惯。在那个大家足不出户的时期, 网络无疑是安全的。人们利用网络浏览新闻、购物等, 这种生活方式的改变为人们日后更倾向于利用网络发表建议与看法打下了基础。

技术原因

互联网这种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最大的技术区别在于“去中心化”。“互联网从设计之初就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每一个节点都可以通过任何一个另外的节点, 通向一个节点可以有无数路径”。 (李凌凌:《网络传播理论与实务》, 郑州大学出版社, 第26页) 互联网的这种独特技术在理论上使得每一个只要拥有技术终端的人都可以参与到网络传播的活动之中。

这些技术特点决定了其信息传播的特点。传统媒体以少部分人或组织为传播主体;传播方式“以一对多”, 从上到下;信息准确度高但是反馈不够及时, 这个时期的舆论客体是传统媒体为公众设置的议程。网络则集人际传播、大众传播和群体传播于一身, 传播主体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组织;传播方式“以一对不定多数”;信息传播过程中带着强烈的感情色彩, 反馈迅速;网络舆论客体不仅来自传统媒体, 还来自网民关注的社会事件, 甚至为传统媒体提供议程。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

网民组成结构的整合效应。在现实生活中, 无论是报纸、广播还是电视栏目都有其特定的目标群体, 当上述的某一媒体报道一件事情时, 其影响范围几乎就在目标群体以内。但是网民是由各阶层、各专业、各群体、各种社会背景的人员组成, 当一件事情由于上万的点击率被顶到网站的首页时, 就像“蝴蝶效应”一样, 社会对这件事的关注程度会成几何倍数增长。

网络中的人际传播作用。新闻以及时、准确、真实、客观著称, 传统媒体在大众传播范畴传播信息时几乎不带任何的立场与感情色彩;但在网络中更多的是伴随情绪和对事件评价的人际传播, 这种传播方式让受众更容易接受。几乎每个网民都能成为“意见领袖”。“邓玉娇案”被网络关注, 与网友“屠夫”密不可分。“屠夫”不仅亲身参与到事件的发生过程中, 而且在网上第一时间发布消息。热心网民会把此事转贴到熟悉的社群中, 更加速了事情的扩散速度, 最终形成舆论风暴, 给现实社会以舆论压力, 迫使现实社会作出反应。

个案演变为网络舆论客体的原因

与人们的“刻板成见”相左。“刻板成见”指的是人们对特定的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 它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感情 (李普曼:《公共舆论》) 。当一个全新的舆论客体出现时, 围绕它产生的各种舆论并不是凭空而起的, 它与舆论主体对于社会的“刻板成见”密切相关, 包括舆论主体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心理以及价值观。“舆论的表层, 即态度、意见或情绪是千变万化的, 但是舆论的深层结构———信念系统则相对稳定”。 (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9年7月第一版, 第44页) 李乔明在看守所非正常死亡, 由于警方给出的理由是“躲猫猫”致死, 当一个舆论客体挑战了人们的价值观时, 就会引起轩然大波。

人们对于弱势群体的同情。“邓玉娇案”中的三个关键词“女服务员”、“官员”、“异性服务”体现出的社会地位的不平等给公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杭州宝马车撞人事件”中富豪二代与清贫上进的大学生身份形成鲜明对比, 使得后来网络舆论方向从谴责交通肇事上升到对社会贫富不均的强烈抗议。这些事件在最初引起网民注意就是人们对于弱势群体的天然同情, 这种观念、情绪具有超强的感染力, 在群体中快速蔓延。如果不及时引导, 这种网络中的显性舆论, 很有可能演变为像“贵州瓮安事件”一样的大规模群体性抗议行为舆论。

网络与传统媒体的互动。网络为传统媒体提供新闻线索, 传统媒体以其客观、严谨、理性的立场深度调查报道这一新闻事件, 并为网络舆论提供素材, 网络又放大了传统媒体的声音, 最终我们对这一新闻的认识、评价是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网络舆论最近被学者关注的一个负面作用是“网络暴力”、“人身攻击”、“非我即敌”现象, 这时传统媒体把舆论向理性方向引导的责任就更加最要。

学者闽大洪认为, 在社会现实中缺乏一个能充分容纳民意表达的平台, 民意很难通过正式的制度渠道, 进入到公共政策和公共事务的决策和裁判中去。由于网络传播公开和广泛参与的特征, 互联网自然而然成为公众发表言论、表达意见、释放情绪的渠道 (转自《前沿》, 青年记者编辑部编辑出版, 2005年版, 第89~90页) 。而这个通道一旦打开, 不管是社会生活还是经济政治各方面的话题都会成为舆论客体, 而且当人们看到了网络舆论能给现实生活带来变化后, 就更热衷于利用网络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形成一种良性的舆论循环模式。

网络舆论从本质上来说是公众对于参与公共事务权利的要求, 是公众对于自己知情权、表达权等民主权利的要求, 是公众迫切希望改变现在信息拥有不平等状况的要求。清楚地了解网络舆论形成的原因, 才能更好地引导舆论方向, 发挥网络舆论的积极作用。

(作者单位:期货日报社)

编校:张红玲

舆论形成 篇2

[摘要]

本文针对目前高中学生天真烂漫,思维活跃,思想激进,追求时尚的特点。根据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以及广大学生爱好上网这一特点,提出充分发挥网络的正导向作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班级舆论。提出了“学生为主,教师引导,家长参与,网络纽带,焦点主题,展开讨论”的做法。并作了一些初步尝试探索,取得了一定效果。

[关键词]

网络  班级舆论  正导向作用   论坛  留言板

一.提出问题

1.中学生中上网人数的比重不断上升,随着电脑网络技术的发展,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以来,关于互联网对青少年影响的报道很多,一时间人们谈网络色变,许多家长根本不让学生上网。其实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科技是把双刃剑,对于网络,我们应发挥其正导向作用,尽量克服其负面的影响。而不能一叶障目,因噎废食。我们认为可以疏导为主,运用互联网这一手段来为教育服务。

2.优秀班集体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形成了正确的班级舆论。青年学生接受事物的能力强,模仿能力强,思维活跃,追求时尚。我现在带的文科班学生更是思想激进、天真浪漫,还有少数同学盲目追星。如何让学生更健康的成长呢,在自我教育中成长,方为上策。而正确的班级舆论对于学生的自我教育是非常关键的。让班级舆论制约不规范的行为,有时比教师的苦口婆心更为有效,让班级舆论弘扬正气比教师的简单表扬更具影响力。

正确班级舆论的形成,运用互联网技术将如虎添翼。因为网络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二.网络教育具有的特点

公平性。在网络上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大家都是可以平等交流的。这也正是网络的迷人之处。在互联网上,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亲师之间平等交流,敞开心扉,畅所欲言。

开放性。互联网上是开放的,因此网络使得利用时空范围大大拓展。

共享性,网络教育资源是可以共享。在网络上,同学们的精彩论点大家可以共同分享,智慧的火花会在交流中得以碰撞。

即时性。反映快。这使得网络成为影响人们生活最大的媒体之一。

三.班级舆论对于班级建设的意义

(一)班级舆论与班风建设意义重大。如果班风不好,歪风邪气上升,学习气氛不浓,班级里没有正确的舆论,也会对好学生造成压力,使一些意志薄弱者随波逐流。所以,教师要十分重视良好班集体的建设,致力于班级优良班风和正确舆论形成。形成正确的强势舆论。正确的班级舆论对于违背纪律、不良道德行为有巨大的约束力。有道貌岸然是众怒难犯。人们都怕舆论压力,这种惧怕感是一股自我教育力量。所以教师不但要致力正确的班风建设,还要善于运用舆论力量的威慑作用。

四.  网络形式

(一)网站形式。首先确定网站主题,如召开班会讨论主题:首先确立,家园的名称:“奋发向上高一(七)”。

(二)网上论坛。选定话题,正确引导,家长交流参与讨论,老师与学生和父母心连心,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什么奇迹不能创造。

(三)留言板。可以通过校友录等的留言板。充分发挥留言板的作用。

五.操作步骤

1.提出论题。一个好的论题,对于正确班级舆论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抓住时机,针对同学们关注关心的问题,确立主题。

如确立为文科班后,同学们念念不舍,确定了另一个话题,“永远的高一(七)”,大家还在网上相约,相互鼓励,不断进取。高二(文)科班,我又建了一个新的网站定为,走向成熟高二(七)。现也交由学生轮流主持。同学们也没有因制作这些耽搁时间而影响成绩,相反,会激励他们进一步奋发向上。高三已经来临,时间紧,同学们一致确立班级主页的主题为“追星赶月高三(七)”。

2.发动组织。利用班会等作好动员工作,尤其希望代表正确舆论的.一方作出自己好发言。

3.学生舆论。学生的参与程度是成功关键,只有学生的充分参与,让学生感到以理服人,让整个班级形成正确的舆论。针对文科班有部分学生追求打扮,追求时尚,我提出让同学们讨论,什么是中学生所需追求的时尚。让学生、家长、教师都参加,以理服人,形成共识:青年学生应拒绝成人化的时尚。

4.家长支持。只有争取家长的支持,让学校与家庭形成合力,让学生在更为理想的环境中成长。家长都是关心自己的孩子。

5.教师总结。每一活动最好都要有教师总结。只要认真总结,让每一活动都既开花又结果。教师通过参与学生的讨论,在思索的海洋上领航,使学生沿着正确的航向,顺利地驶向理想的彼岸。

六.注意的问题

学生为主,教师引导,家长参加,以学生为中心,以网络为纽带,以焦点为论题,展开讨论。防止“德西效应”出现。

第一,尊重学生的心灵。对学生心灵的尊重,是对学生最大的尊重。第二,尊重全体学生,平等对人。第三,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社会秩序形成期的有限舆论价值 篇3

“人肉搜索”这个特有网络名词诞生的时间并不久,所受到的争议却越来越大。一方面它是来自网民的自发行为,另一方面,它还是一个难以被法律界定的行为。隐私在这种搜索面前,是不会得到尊重的。虽然徐州市的地方法规有相应的规范,但是显然执行起来不会那样简单。现在从法律角度去分析,可能还不是一个合适的时机。笔者认为,这个时机的到来应该取决于我们对这种搜索行为的认知水平,以及社会公义的发育程度。

可以说,“人肉搜索”是在一个暂时的过渡状态,在网络协同便利与传统隐私权观念合力下的产物。事实上,作为当前有效的一种监督力量,“人肉搜索”有它存在的根基,也有它重要的作用。

首先来看传统的隐私权。通常在一个村子里面,大家都是知根知底的,诸如住址、亲戚、偏好等等,都是公开的信息。这些信息的公开,基于传统的区域社群里有利于互相监督与互相保护。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社群圈子里面的人不会用这些信息进行相互间的欺诈,相反会给予很实际的互相支持。由于获得了充分的对方的信息,就可以便利地进行事务委托与被委托。几千年来,这个传统的隐私权观念应该说是促进了社会的进步。然而,在目前的商业社会里,再加上网络时代的特殊传播方式,这个隐私权透过不同的方式在其他社群圈子里传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些传播的信息大部分被用于商业利益所驱使的活动,数字化的载体为这种传播提供了更低的成本,与古老的口口相传方式不可同日而语。隐私的暴露越来越成为当事人的包袱,所以我们都将它当作一个重大的权利项目去保护。这自然是一个不轻松的事情。

再看当前的人肉搜索主体,应该说,目前被搜索的主体集中在危害了公义、伤害了公德、侵占了公利的这些人群。在正常的法律与公德审判渠道,难以快速地对这些人进行处置,甚至是根本无法撼动。“人肉搜索”所呈现的资讯其实并不难以获取,它的特殊性在于其独特的舆论价值。透过网络进行收集,并能串联起来,以形成足以有说服力的证据体系,就产生了舆论价值。这些搜索本身所带来的信息又会迅速地在其他媒体上进行传播,舆论价值在进一步放大,那么事实就必须以真相袒露在公众面前,不管是贪官的贪赃细节,还是社会事件的本来面目,都会以越来越高的透明度呈现出来。这样,必将催生出与事实匹配的纠正措施、预防措施,以及惩戒措施,等等。

然而,事情到此还远远没有结束。作为一种独立的舆论价值的存在,我们肯定“人肉搜索”的贡献,它是当前情况下的社会监督、法律规范方面的有益补充。由于网络协同的便利,自然会带出当事人的其他隐私信息,这些信息往往被情绪所渲染,从而危害到一个健康的秩序,就产生了许多新的风险:比如,超越了搜索发起人的初衷,将当事人的非关隐私暴露出来;再如,别有用心的人会有计划地策划一些搜索活动,形成对当事人的特别伤害。

由于“人肉搜索”在驱动后的不可控制性,造成了它的公义价值往往会小于驱动者的设计;另外一个方面,也造成了行政资源的被动使用,所出台的措施虽能解一时之困,但是难以进行长效设计,从而为社会秩序的形成带来新的负面因素。

可以预见,人肉搜索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会存在,对它的有效约束只能是在边界的界定上。然而这个界定又不是法律框架里能够定义的,舆论监督与隐私的公开本身就是一对矛盾。或许随着网络社会的到来,我们的准备还不充分,如何构造与网络社会相得益彰的个人信息披露秩序,确实不是单单从“人肉搜索”所引发的思考所能解决的。

为什么说“人肉搜索”具有社会秩序形成期的有限舆论价值?因为它还没有发育到足以进入主流秩序机制的圈子里面。

聚焦冰城供暖形成舆论强势 篇4

齐齐哈尔日报报业集团

佳木斯日报报业集团

大庆油田报社

大庆油田有限电视中心

双鸭山日报社

北大荒日报社

黑龙江林业报社

鹤岗广播电视局

972哈尔滨经济广播

925哈尔滨交通广播

909哈尔滨音乐广播

黑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黑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龙江省新闻研究所

编辑发行:《新闻传播》编辑部地址:哈尔滨市地段街1号编辑部电话: (0451) 84696061传真: (0451) 84696061电子邮箱:xwcbe@163.net邮政编码:150010

印刷: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印务中心

广告经营许可证:2301004020027国内统一刊号

发行范围:国内公开发行订阅处:全国各地邮局邮发代号:14—251

账号:01-00304-0727-12户名:新闻传播编辑部

开户行:光大银行黑龙江分行

今冬, 在10多年来罕见低温天气下如何保障暖屋子成为哈尔滨市民生活的突出问题, 《生活报》以解决这一民生问题为重大报道的根本出发点, 突破历年媒体报道常规, 推出“持续低温下, 供暖是最大民生”焦点报道专栏, 在20多天内连续刊发50余篇深度追踪报道, 步步推进, 舆论共鸣强烈, 协助政府有关部门推进了“保障暖屋子”工作。

《生活报》根据热线收到的大量供暖投诉, 站在保障民生的高度, 1月5日一版头条以评论员文章《持续低温下, 供暖是最大民生》率先发声, 切中了供暖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出路和方法。紧接着, 在有关部门解决市民投诉不力的情况下, 生活报迅速刊发一版头条《五问哈市供热办》, 以敢为民生鼓与呼的勇气直指问题症结, 呼哥有关部部端正态度, 转变作风, 切实落实“以民为本”的一系列举措。与此同时, 《生活报》将典型性市民投诉呈现报端, 个别不作为甚至“偷热”的企业也被曝光。经过一周的连续报道, 有关部门由最初的消极应付转变为积极作为, 向广大市民诚恳致歉的周时, 空前加大供热督办的力度。《生活报》对这一积极转变又迅速跟进, 二版头条相继刊发《问责不关心群众冷暖的干部》、《供热督办一把烧热冷屋子》等反馈性报道, 使得政府职能部门和舆论呼声获得了有机互动, 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民生问题的关切。在连续20天的聚焦报道中, 《生活报》并不是单纯地将群众呼声、市民投诉和有关部门、供援企业的反馈简单照登, 万是就供暖所涉及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分解、归类, 刊发的稿件做到了有的放矢、切中要害。《生活报》这组报道的基调客观公正, 不仅在对个别供热主管部门发言人和供热企业的批评中秉持中肯、持重的态度, 也正面肯定了有关部门和企业的积极做法, 正反两方面相映照, 以理服人, 供热部门和供暖企业在接受舆论监督的过程中也实现了和谐的舆论沟通。

舆论形成 篇5

李普曼对舆论的解释为“对舆论分析的起点, 应当是认识活动的舞台、舞台形象和人对那个活动舞台上自行产生的形象做出的反应之间的三角关系。”[1]李普曼将“活动的舞台”看作“真实环境”;“舞台形象”看作楔入在人与真实环境之间的拟态环境。他认为在公众与真实环境中间, 楔入了一种脱离现实的“虚假环境”。“人的反应”即公众对拟态环境所做的评价和判断。由此得出, 舆论的形成需要这三方面因素的支撑。理性的舆论形成的条件首先需要公众透过“舞台形象”获得“活动的舞台”, 也就是公众接收到真实环境, 满足这样的客观条件之后公众还需要用理智对此做出“反应”。

理性的公众舆论形成条件包括客观“真实环境”和主观“人的反应”两个方面。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 理性的公众舆论形成应具备两个条件, 获得真实环境和公众对真实环境的理性分析。

二、各条件的限制因素

自17世纪“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被提出并推崇之后, 公众言论自由, 民间舆论场活跃起来。然而在复杂的舆论环境中, 理性的公众舆论难以产生, 根据上文分析的理性公众舆论形成的条件, 下文将逐一分析各个条件的限制因素。

(一) 客观因素——交流的媒介

在复杂的世界中, 中介是我们获得信息、感知世界的一个重要手段。“看不见的环境是通过词语报告给我们的。”[1]“同一个词语在记者与读者头脑中能否唤起同一个想象, 这谁都没有把握。”[1]然而词语所依靠的载体——交流的语言, 新技术手段支撑下的电报、广播等都属于交流的中介。李普曼以电报在战争中汇报战况为例, 分析其传播特点。电报由于条件和成本的限制, 往往需要用最简略的几个关键词传达行动、思想、感情和结果。议员需要对电报解码再编码, 这个过程无疑加入议员的个人因素以及个人的成见、兴趣等。信息通过媒介的“加工”和客观条件的限制, 传递给受众, 形成逐渐脱离真实环境的“拟态环境”。

关于交流的媒介方面, 在20世纪90年代, 美国作家彼得斯在其著作《交流的无奈》中对此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语词只有充足的效能去提醒我们, 以便我们看见事物, 但是语词不能向我们展示事物, 以便让我们对其有所了解。”[2]我们常常会承受内心思想和外在词语分裂的痛苦, 文字语言作为一种中介, 楔入我们与真实世界之间, 它不能完全真实地表达传播者的思想, 更不能完全真实地还原真实环境。公众生活在被文字、电报、广播拟化之后的虚假环境中, 舆论的主题和意见方向在公众眼里是模糊的、变形的。由于人们获知世界的手段和条件有限, 理性的公众舆论难以产生。

(二) 主观因素——受众的“刻板成见”

所谓“刻板成见”指的是人们对特定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 它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感情。刻板成见可以为人们认识事物提供简便的参考标准, 但也阻碍着对事物的接受。[1]公众对主观环境的建构大多依靠的是“刻板成见”。公众的刻板成见是一种固定的难以改变的, 犹如“浇筑的铅板”一样一成不变并形成一套观念模式, 公众在接受信息的时候, 习惯于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和固定的成见分析、建构。因此, 形成了有别于真实环境的主观环境。

也就是说, 当公众之间传播信息时, 除了以上提到的文字媒介以及电子媒介所带来的无法避免的对真实信息的偏差, 人们在主观接受信息时, 也会加入自己的观念进行分析。对于新的信息, 我们往往先想象他们, 然后才去经历他们。这一观念与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在其著作《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中提出的“镜中我”想象性交往具有相关性。库利的观点是人们通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态度从而想象出自己的定位, 然而李普曼所谓的刻板成见的想象恰好是一个相反的过程, 是自我对外部世界的一个先入为主的想象, 从而影响了自己对外部世界更理性更客观的评价。

例如, 当公众看到“日本人”一词时, 就会依照自己固有的经验和成见, 想象出一群“面无表情的斜角眼黄种人”, 当时的公众如果提到“新媒介”一定会想到广播、电报这些电子媒介, 然而他们不会想到今天如此发达的互联网技术。这些都是人们由于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思想活动所形成的“刻板成见”, 而人们因为本能的惰性, 往往顺理成章地使用自己的刻板成见去分析问题, 在这种由刻板成见构成的主观环境中, 公众舆论往往变得感性而极端。

三、互联网时代下的公众舆论

在传播思想史的脉络中, 公众舆论一直受到学者们的关注。20世纪20年代李普曼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分析了当时的舆论环境。然而, 在21世纪新媒体时代的今天, 复杂的传播环境给其关于公众舆论的观点赋予了新的内涵, 理性的公众舆论形成的限制因素也有所不同。

(一) 碎片化信息肢解事实真相

网络时代, 我们对公共事务的获取渠道多样且便捷。互联网技术使每一个公众都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取信息, 但碎片化的信息使理性舆论难以形成。在2015年发生的“成都暴力驾驶”[3]事件中表现尤为明显。此事件发生后, 女司机在网络上爆出自己被打视频, 引起公众的愤怒, 一致谴责男司机不道德的暴力行为。随后, 男司机爆出事件发生之前, 女司机多次强行变道导致男司机差点发生严重交通事故的视频, 公众舆论发生了一次彻底性逆转, 矛头指向被打女司机。公众舆论的发展情况随着公众对事件的某个角度的认知而发生着改变。

互联网使公众较之前更为直接地接触第一手信息资源, 从媒介这一影响因素分析, 或许横在我们与真实之间的拟态环境变得单薄了, 但理性的公众舆论仍然没有产生。公众变得感性, 碎片化的信息使公众暴露出人的本能——惰性, 公众更愿意用自己已有的经验联系碎片的信息, 盲从大多数公众的舆论产生“一边倒”的现象。就此事件分析, 新技术手段使公众可以轻易获得丰富的信息, 然而碎片化的信息肢解了事实真相, 公众难以获得完整的真实信息成了理性舆论产生的另一限制因素。

(二) 封闭的社交圈子使舆论导向单一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社交圈子中, 这个圈子里的人和我们总会在某个层面具有相似度, 比如知识水平、社会地位、经济水平、性格兴趣。然而, 如果我们只关注圈子内的信息, 而忽略圈子边缘与其他社交圈子所形成的结点, 那么我们将自己封闭在一个信息来源、舆论导向单一的圈子中, 而这种情形会蒙蔽我们看到真相的双眼, 阻隔了我们发现真实的触角。

正如今天的微信朋友圈, 也可以叫熟人圈。因为我们的微信朋友圈中大多数都是和我们在某些层面极为类似的人, 我们甚至看不到朋友的朋友所发表的言论。在这个只与我们具有直接联系的朋友所建立的社交圈中, 信息和观点是极其封闭的, 并且由于个体之间较高的熟悉程度和相似度, 往往会产生盲目的信任及相似的观点。微信朋友圈中的舆论, 往往是极端的、片面的。而微博相反, 微博是一个开放度很高的社交圈子, 公众可以在微博中看到所有用户发布的信息、观点, 在这里, 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是比较全面的, 信息来源是所有的微博用户而非仅仅与我们有直接联系的熟人。公众对真实世界认知的触角可以伸得很远。获得全面的信息和观点, 是公众产生理性舆论的前提。通过微博和微信的对比, 可以看出开放度越高的社交圈子越容易获得理性的公众舆论。

(三) 理性的公众舆论的形成途径

公众舆论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各处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新闻媒体具有引导舆论对政府和公众进行监督的职能。我们的社会追求平等、民主、自由, 然而这些都需要通过舆论去实现, 理性的公众舆论对于社会的发展会有积极影响。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撑下, 我们的传播环境变得更加开放和多元, 民间舆论场也相对于之前更加活跃。结合李普曼分析的舆论的特点并结合今天的互联网环境, 在获得理性舆论的限制因素之后, 应该使舆论趋于理性。

关于事实真相的获得, 我们需要有更多的机会直接观察, 减少传播的中介对真实环境的扭曲。积极利用新技术手段核实真相内容, 同时不能过分依赖发达的媒介传递事实、想象事实, 而忽略身体力行地去经历事实。公众应该在特定公共事务面前, 保持头脑清醒, 克服惰性。面对大量的碎片化信息, 应该尽量搜集各方信息, 在掌握事实全貌的基础上再进行传递或评论, 避免盲从和言论极端而产生的消极后果。同时, 无论是在网络还是现实生活中, 公众应尽可能打开自己的社交圈子, 积极融入更多的社交群体。获取信息的渠道不能过分依赖网络、手机等新媒体, 信息源多元化是获取真实信息的基础。

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形成机制 篇6

1.1 高校网络舆论有着大学生群体的特点

大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对社会的认知开始加深、成型。该年龄段往往是树立是非观的重要阶段,网络不但能使他们好奇心得到满足,而且可以满足其在心理、情感和思维方面的需求。网络是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渠道,网络具有自由性,包容了所有对与错的诉求,接受一切另类的意识形态,各种各样的舆论得以表达,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都一一被接受与认可。

1.2 网络舆论表现大学生较强的主体意识

自由的网络舆论,由于没有传统舆论那么多顾忌,因此,是每个人发表意见的平台,这提高了网民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使话语权渐渐倾向民众方,而不再是掌握在固定的一类人手中。大学生具有尤为强烈的主体意识性,他们不喜欢灌输式的教育和被动式的教育,他们更想拥有平等权,希望被理解,希望被接受。他们想要在平等的前提下,逐渐提升和发展自己的经验、知识及能力。对与个人存在利害关系的人或事将会更加积极参与分析和讨论,大学生能够就自身所需的信息来发表诉求,真实地将其思维、行为表现出来,这些都使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得到很大的提高。

1.3 网络舆论使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多元化

在传统媒体处于霸主地位的时候,大学生的价值观如出一辙,这应该归咎于表达诉求渠道的欠缺。当互联网走上世界舞台后,全球的格局被再一次规划,网络共享性使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互相交流、合并,这个新的舞台使各种不同的思想、不同的准则、不同的文化得到了新的诠释。此特性正好抓住了大学生的猎奇心理,他们可以在网络中寻找到志同道合的一群人。因此,网络让人的观念变得多元化。

2 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形成的阶段分析

2.1 舆情的出现阶段

大学生比较关注社会热点、新闻时事及娱乐休闲等方面的事情,舆论的焦点话题也由这些问题引发而来。有关部门一旦没有及时处理这些问题,作为舆论主体的大学生就可能将这些问题演变成一种公共问题,更有甚者会激发网络舆论危机事件的发生。为了尽快解决焦点事件,加入舆论的大学生越来越多,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大学生的舆情步入“出现阶段”。

2.2 个人意见的表达阶段

我们都是“社会人”,都会站在自己的立场和角度针对不同的事件说出自己的意见,由于这些意见太过于孤立零散,发布的主体又不足以成为一种力量,所以,针对某个问题所发表的观点不具有引发舆论传播的作用。可是,当某事件形成后,大家都开始关注的时候,个人的意见很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和回应,而舆论带头人引导事件的走向就非常容易扩散,原因便是群体利益具有一致性。少数大学生先在相关网络平台针对某一焦点发表意见,引来更多人关注,信息经过网络多次回复或转发,其受众范围逐渐扩大,会快速地传播开来,传播热点、评论热点的大学生日益增多。在此过程中,意见会不断地壮大、深化,信息源慢慢地变得更为丰富与复杂,意见也越来越统一,影响力也必然随之扩大,结果大学生舆情就这样悄悄地发展壮大。可是,千差万别的舆论导致很多的人迷失了自我。此刻,舆论领袖就起着重大的作用了。

2.3 舆论领袖的引导阶段

大学生的舆情渐渐发酵,普通言论渐渐变成规模可观的“公众呼声”,但是,有时不法分子就在这种没有秩序的呼声中找机会,他们根据大学生的各种弱点,对大学生进行意识上及行为上的弱化和鼓动等。这种情况下,他们一般需要舆论领袖的指引。一些比较积极的学生,他们的语言入木三分、对时事发表其看法,他们通过筛选、辨别一些网络信息后,再补充自己独到的见解,进而主导着一般学生舆论的基本方向,很多网民也会追随他们的言论,这种“发言者”就是所谓的“舆论领袖”。比如,比较权威的教师以及有一定知名度和社会责任感的学生就是舆论领袖的一种。

2.4 舆论处于平复的时候

由于网络评论的力量和舆论领袖指引的叠加作用,大学生网络舆论达到了高峰,但舆情规律研究表明,进入消退阶段也是大学生舆论会经历的。因为事件的发展与事后怎么处理各有差异,如何平复大学生舆论还没有指定的方式。对轻微舆情的事件而言,经舆论领袖的监控与教导,学生们所讨论的话题就会被引到相对积极的层面上来;若已经发展为集体性言论事件,学校应采取应急措施,遏止不良舆情的发展;当发生网络舆论危机时,高校就要和政府、网络媒体强强联手调控,如发布辟谣消息等,及时消除言论事件的不良影响。

3 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形成的机理分析

从传播学理论切入来分析网络舆论形成机理,社会舆论是以类似螺旋方式形成的,网络舆论则使用类似漩涡方式呈现出来。网络舆论漩涡最低是在漩涡中心与不均力量这两种作用力下产生的。按常理来说,社会上的热点事件或事件里的主人翁都可能是舆论的漩涡中心。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也是大学生自由展现的舞台。大学生的心理好奇、意识冲动,通过论坛、QQ群、微信朋友圈等平台长期发帖、跟帖,很可能形成舆论波或舆论漩涡。在舆论波中,通过你一言我一语的网络交谈,大学生彼此“认识”了,大学生的言论传播出去了。因此,网络舆论恰恰是大学生们一种新颖的交际途径,由网络上的沟通交谈形成人际形态以及媒介传播形态。

4 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形成机制探析

4.1 大学生心理机理的角度分析

勒温的心理场理论认为人的任何一种行动都是场的产物,人的一切行为都随着个体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里所说的环境是指心理环境。由此可见,网络舆论亦可以作为场的产物,由网友的心理活动产生。从心理层面来看,网络舆论就是网民根据需要、排斥而对一件事件产生见解的心理活动的体现。大学生心理的生活空间失衡是由于他们在网络中看到的信息与传统的价值观相违,于是,有的大学生出于心理上的动机加入网络舆论,一方面张力得到释放,心理恢复平衡,另一方面,为了使受到冲击的心理恢复平衡,会利用互联网作出一系列反应,经发表言论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各种言论不断叠加在一起,促使大学生网络舆论形成。

4.2 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目标就是为“其他一切工作指明正确的政治方向,保证各项工作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传统舆论的形式有很多,比如电视、人际传播、报刊传播等,网络舆论是传统舆论在互联网领域的延伸。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定要正确地去引导舆论,充分发挥其导向作用,为高等教育的顺利开展工作助一臂之力。网络舆论正因为其表达自由、传输方便、交流平等、沟通可以匿名等特点,符合了现代人的需要,对于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一种考验。网络舆论中的信息量大,网民能够低耗时低投入地得到所想要的信息,在网络舆论中,人人的对话权利平等,教育对象不单单只是被灌输舆论信息,还是传播舆论信息的一员。由于网络舆论的引领,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会提高,同时受众也会受到网络舆论的影响,更积极地参与,这时,参与式教育就有机会与主体性教育一起实施。只要从事思政教育的人把握准舆论的风向标,以理服人,网络思政教育的成效就会更显著。

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形成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这与社会深层次的大环境、大学生自身特点以及网络传播的管理密切相关。因此,高校网络舆论的形成对我们进一步加强和改善舆论引导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对网络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有待于我们深入研究和提出对策。

摘要:高校校园网络舆论有着大学生群体的特点,表现出大学生较强的主体意识,使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多元化。同时,对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形成的阶段和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形成机制进行了科学分析。

关键词: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形成机制

参考文献

[1]邹军.试论网络舆论的概念澄清和研究取向[J].新闻大学,2008,(2):77-78.

舆论形成 篇7

美国著名新闻评论家沃尔特·李普曼在20世纪20年代出版了一本著作——《公众舆论》, 在这本书里, 他第一次深刻而又详细的阐释了舆论这个人们平日里并不陌生的概念, 并通过大量的篇幅来分析舆论的形成。李普曼指出, 在舆论的形成过程中, 有着非常复杂多变的因素对其产生影响, 其中概括总结起来, 即为拟态环境和刻板成见。

二、新媒体时代下公众舆论形成的嬗变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 技术的革新日新月异, 除了报纸, 之后出现的广播、电视也纷纷成为了传统媒体, 互联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而覆盖了全球, 人们进入到了以网络为中心的新媒体时代。在网络环境下, 公众舆论形成的条件, 即拟态环境和刻板成见也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嬗变。

(一) 新媒体时代下拟态环境的变化

1.拟态环境构建主体的变化

在传统媒体时期, 由于信息发布的主权集中在大众媒介 (报纸、广播、电视) 的手中, 这是一种“点对面”的单向线性传播, 传统媒体与受众的互动主要是读者来信、热线电话、来访等, 这样延迟性的、小规模的互动并不占据主导地位, 因此在传统媒体时期, 拟态环境主要是由大众媒介所构建的, “它并不是现实环境‘镜子’式的再现, 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者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具体来而言, 传统媒体时期的记者、编辑等人充当着“把关人”的角色, 拟态环境主要是由他们所构造。然而伴随着技术的进步, 特别是以个人为传播中心的“自媒体”时代——Web2.0时代到来, 传统媒体以往占据新闻与舆论的“霸权地位”的形势被打破, 自媒体的兴起, 使得人人都拥有了发布信息的权利。社会上出现了一大批的公民记者, 他们利用智能手机、数码相机等媒介产品, 将自己在特殊的时刻中偶然见到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发布出来。人们每天所看到的新闻不再像过去那样只能由传统媒体提供, 在互联网上, 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公民发布许多自己看到的新鲜的事件, 这在一定程度上使人们看到了更为丰富的信息, 拓展了大众看世界的“视野”。但是由于公民记者本身并非专业的新闻工作者, 他们大多数是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报道, 或是恰好出现在了新闻事件发生的第一现场, 并且由于事件本身的复杂性, 使得公民记者们很多时候报道出的新闻质量不高, 甚至还有虚假新闻的出现。因此他们所进行的报道也并非是对客观世界“镜子式”的再现, 从某种程度上说, 也是一种非有意构建的“拟态环境”。如2010年发生的“我爸是李刚”事件, 可以说, 在新媒体时代下, 拟态环境的构建主体发生了变化, 由过去的大众媒体变成了现在的大众媒体和普通大众。

2.拟态环境内容的变化

在传统媒体时期, 拟态环境的内容主要是由传统媒体所构造, 记者、编辑每天所报道的事件只是大千世界里极少的一部分, 他们根据一定的新闻价值、媒介风格、自身立场甚至是经济利益来决定对事件的报道与否。因此我们每天所看到的新闻都是经过媒体精挑细选出来的, 是符合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换言之, 我们所看到的“世界”, 无非是他们希望我们所看到的“世界”。而到了新媒体时期, 由于时代的发展, 技术的进步, 作为普通人的大众也可以参与到信息发布的环节中来, 公民记者也正是在技术条件的支持下所兴起的, 并且还逐渐成为了一支不容小觑的力量。“他们生活在社会的各个阶层, 有条件接触到丰富的第一手新闻信息素材, 并有机会成为某些突发性事件的现场亲历者和目击者。”与此同时, 传统媒体也开始愈发重视普通大众的力量。2009年, 成都商报推出了市民记者, 以此发动广大市民参与到新闻报道中来。大型网站搜狐网、人民网等也先后建立了公民记者网。但之前笔者也提到过, 公民记者自身并非是专业的新闻工作者, 其报道的新闻本身就具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因此他们所报道的新闻很多质量都不高, 2007年的“华南虎”事件在当时传得火热, 然而经过专家鉴定后发现其实是假新闻, 2008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四川橘子”事件最后也被证实为假新闻, 这样的事件数不胜数。并且由于网络的互动性、及时性强, 很多虚假的事件会以一种迅猛的力量传播, 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这些由于各种因素所发布的质量不高的新闻也并非是对客观环境“镜子式”的再现。因此, 在新媒体时代下, 拟态环境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 由过去传统媒体所发布的信息变成了现在由传统媒体和普通大众所发布的信息所构成。虽然民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多了, 信息量也日益丰富, 但这些信息并不完全是真实的, 客观的, 很多往往是不完整的。

3.拟态环境呈现载体的变化

在传统媒体时期, 尤其是在李普曼的时代, 报纸是最具有权威性的媒体, 人们获取的信息几乎都是由报纸呈现出来的。之后也陆续出现了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 人们通过这些大众媒介获取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和认识。然而到了新媒体时代, 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媒体“一统天下”的局面, 互联网的互动性、海量性、即时性大大的拓宽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 许多重大事件往往最先通过网络传播出来, 如2014年3月末文章“出轨”事件, 首先是在网络被炒的沸沸扬扬, 之后才被各大传统媒体报道的。网络媒体除了互动参与性之外, 它的多媒体性也使拟态环境的呈现载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以往单一的载体现在却融合在了一个平台上。在网络上, 人们可以看到深度的剖析报道, 也可以搜索电视上的现场直播视频, 还有听广播等等。这些多媒体化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人们了解外部信息更加丰富, 具体。

(二) 新媒体时代下刻板成见的变化

在传统媒体时期, 人们只能从传统媒体处获得信息, 如报纸、广播、电视等。这些媒体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它们是单一的、宏观的、单向性的传播, 人们几乎不能与之进行互动 (即使有互动也是极少数的) , 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只是被动的从这些单一的平台上接受信息, 也无法与大众媒体甚至是远距离的人进行交流。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 在新媒体环境下, 网络深入千家万户, 由于它具有即时性、互动性、海量性等特点, 人们不像在传统媒体时代只能被动的接受信息, 而是可以在网络上与信息源进行互动沟通, 也可以与其他共同感兴趣的人进行讨论。“数字媒介的使用者却能与其存取的信息进行积极的互动, 他们还恩能够重新组合、再度混合并创造新的知识形式, 电脑和互联网的使用含有认知的一维。”在许多门户网站上都设有专门的讨论区, 如新华网、搜狐网、新浪网等。除此之外, 天涯、猫扑等许多网站都有专门的讨论论坛。2011年新浪微博兴起之后, 也迅速地在网友中普及, 成为许多话题的讨论中心。由于有了这个广阔的空间和平台, “人们开始通过对网络BBS公共论坛热帖的‘置顶’和‘转发’, 借助博客、微博的互评及链接机制, 充分发挥QQ群组、飞信、MSN、微信等信息技术低成本无限制使用的‘群发’功能, 在最大意义上实现对现实世界的强烈干预和价值诉求”。如2014年马航失联事件, 从该事件一开始, 许多网友就在微博上进行激烈的讨论, 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 新浪微博上的热门话题、热门微博都是马航失联事件。而作为网络上交流讨论的主体, 人们自身的对具体事物的认识, 甚至一些思想观念都会发生变化, 相比较传统媒体封闭的传播空间, 新媒体时代下的人们通过相互讨论、沟通, “它使更多的人能够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思想, 他人直接分享这些信息、知识或者艺术成果, 不必与守门人打交道”。虽然不能完全消除自身固有的刻板成见, 但其思想认识能在讨论中不断的深入, 能够在与他人、与信息源的交流中加深对事物的了解, 扩大对外部世界的认识, 提高自己看世界的方法和价值观。

除了互动性的沟通能够一定程度上削减人们的刻板成见之外, 互联网的海量性、便捷性也使得人们获得信息更加便捷。相比较传统媒体时期需要翻阅大量资料才能获得的信息, 在新媒体时代人们可以在互联网上迅速获得自己所需的信息。“在收发信息、引起对话和分享知识方面, ‘新媒介’都占有优势, 超文本和搜索引擎是‘新媒介’尤其是万维网的两种特征, 它们使信息的获取非常便利, 导向探索的康庄大道, 使人找到意料之外的奇珍异宝。”知识获得的便捷性也能一定程度上削弱人们自身固有的刻板成见, 加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

三、新媒体时代下公众舆论形成的思考

在李普曼的“报纸时代”, 由于受到拟态环境和刻板成见的双重因素的影响, 一般很难形成真正的公众舆论。然而到了如今的新媒体时代, 网络以其崭新的姿态打破了以往传统媒体形成的媒介环境, 在此基础上的拟态环境、刻板成见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网络的出现和发展给公众舆论带来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 网络的便捷性、互动性能让人们更加迅速快捷的获取信息和与他人以及信息源互相交流, 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公众舆论积极、良好的发展。然而, 除了优势之外, 网络上充斥的大量的虚假、夸张信息也会混淆人们的视线, 让人们对外部世界更加摸不着头脑。因此, 新媒体时代下公众舆论想要更好的发展, 势必与净化网络环境有着极大的关联。只有这样, 才能使公众的声音更好的在这个社会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1] (美国) 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 4, 11, 12, 32, 47, 65.2006年版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 127.1999年版

[3]石磊:《新媒体概论》, 132.2009年版

[4][加拿大]罗伯特·洛根:《理解新媒介——延伸麦克卢汉》, 26, 37, 46.2012年版

舆论形成 篇8

一、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生成的原因

(一) 个性化网络文化的盛行

网络自诞生以来, 其极力宣扬的就是其自由精神, 注重网民的个性, 正如尼葛洛·宠帝所说的:“在虚拟现实中你可以张开双臂, 拥抱银河, 在人类的血液中游泳, 或者造访仙境中的爱丽丝。”网络的这种文化属性对个性飞扬的大学生来说无疑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尼葛洛·庞帝用“数字化生存”来界定这种网络深刻重构社会的状态:“计算机不再只和计算机有关, 它决定我们的生存。”在网络媒体将固有的传播生态系统重构之后, 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也随之存在被“重组”的可能, 因为在现实世界和网络世界的双重影响下, 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处于这两个世界的不断“磨合”之中, 传统的价值观念存在很大的可能会被逐渐颠覆和溶解掉, 如我们已经司空见惯的集体主义被个人主义取代, 以“单位”为主体的社会化结构被网络中的各种虚拟圈子所取代, 大学生们由于主要生活和学习在有限的地理范围之内 (校园) , 因此愿意“借道”网络这一工具发出自己的声音, 宣泄自己的情绪, 留下自己的足迹, 人数的增加及声音的“吵杂”无疑为网络舆论的产生提供了潜在的内驱动力。

(二) 异质化网络思潮的冲击

随着网络覆盖范围的不断延伸, 大学生面对的是丰富多彩彩的世界, 接受着来自不同地域的思想和观念的强烈异质化冲击。大学生作为思想最为活跃的群体, 对外来文化有一定的接受能力并保持着积极的探索精神, 网络世界中潮水般涌来的异质化思想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均有一定的接触, 随之带来的是精神世界中泛起的涟漪。网络媒体本身是种传播平台, 不是信息和观点的传播者, 对于影响人们“怎样想”这一点上有一定的难度, 但在促使受众“想什么”上似乎有很大的成效。网络中盛行的消费主义、拜金主义和民粹主义等思潮的泛滥, 其影响范围已经从线上延伸到线下、从虚拟世界来到现实社会, 大学生在长期熏陶之下势必会从观念转变为实际行动, 长此以往西方思潮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固有成果, 导致大学生对传统意识形态及社会发展规律的认知困惑。因此, 他们对上至社会问题、下至校园事件的观点呈现出千差万别的态度, 从而导致在网络世界中的争论并扩大化随之产生网络群体性事件, 反过来给现实世界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力, 这也是校园网络舆论形成的必然所在。

二、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引导措施

有研究表明, 原有的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措施存在着众多弊端, 如低效的自上而下垂直管理方式、落后的以权力为中心的压制型管理手段、僵硬的人工网络舆论管理模式等, 本文基于此种现状提出了以下几条引导措施:

(一) 完善网络管理制度

网络的确极大地拓展了大学生的表达空间, 但自由并不代表无底线、无边界, 正如俗语所云:一个人挥舞胳膊的自由止于别人鼻子的地方。网络信息传播也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 完善的校园网络舆论环境的构建必须要有健全规范的管理制度来保障。因此, 高校应该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框架范围之内, 从全局性的高度出发结合自身网络教育和学生上网行为的特点, 针对性地制定出符合本校实际的网络教育法规, 要求学生必须要遵守网上行为规范, 可配套制订校园网络管理办法总则、网络行为违规处理制度、网络舆论和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办法、有害信息舆论处理办法以及校园BBS管理办法等, 以此督促学生的文明上网并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 如果学生产生了违法道德和校规的行为, 要照章办事绝不姑息纵容, 从而在制度层面确保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 强化校园网络舆情监测机制

校园网络是师生表达意见的一种正常渠道, 舆情在一定程度上了代表了社情民意。因此, 如果对校园网络舆情进行动态的、主动的监测, 可以在关键时刻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公共突发事件和校园群体事件从发生到发展直到最终结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高校通过对大学生网络舆情进行密切的监测和适时的引导, 就可以达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一般来说, 校园网络舆情的监测主要包括:校内师生员工对公共事件和热点问题的讨论, 高校管理者要对热点事件及时进行引导, 避免酿成突发事件;有关学校口碑的评论, 如同教学质量、招生制度、教职工招聘等有关学校形象问题的舆情, 要通过舆论引导来维护和提升学校声誉;有关学校内部管理规范化的建议, 学校可以研究并采纳其合理之处, 提高为师生服务的质量。总之, 高校应在广大师生面前树立直面问题、敢于担当、办事高效的良好形象, 并且勇于通过网络平台接受监督。

(三) 培养网络意见领袖

网络意见领袖是指在网络人际传播中经常能够提供第一手信息, 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从而能够引导舆论走向的网络“活跃分子”。他们在网络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常是由他们将信息发布给受众, 引起受众的转发和评论等, 由此带来信息的多级传播, 在此中意见领袖经常担当传播者和引导者的角色, 如果意见领袖通过自身的号召力, 在网络中为了某种目的散布一些对社会不满的信息甚至是虚假的信息, 都极容易引起大家对信息中的当事人 (或单位) 的口诛笔伐, 这种所谓的“网络民意”会带来批评性浪潮, 极容易造成群体性事件。因此, 高校应该加强对意见领袖的培养, 挑选一批文化理论水平高、网络运用技术强, 尤其是那些在现实生活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教师来担任舆论领袖的角色, 通过他们发出正面、积极的声音, 从而引导校园网络舆论的健康发展。

(四) 打造网络舆论阵地

网络舆论阵地的打造十分重要, 因为它不但是网络舆论传播的承载体和生存空间, 更是引导网络舆论的主战场。因此, 高校一定要努力建设好校园网站, 同时要关注大学生广泛参与的如QQ和人人网等网络热点空间, 并积极应对诸如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新媒体所带来的新挑战, 这也是高校引导网络舆论走向并拥有主动权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 高校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如通过激励和考核等手段改善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 着力打造出一批富有特色的专题网站和品牌栏目, 大力弘扬主旋律精神, 增强大学生的认同度和舆论的覆盖面, 并主动建立起学生感兴趣、与其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的网络平台, 如新生QQ群、就业微信群、学工微博、院 (系) 微博等, 从而有效地关注和掌握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动态, 不断拓展网络舆论引导的渠道和阵地。

参考文献

[1]刘修阳.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生成与引导[J].东南传播, 2014-01.

[2]吕红胤.高校网络舆论的主要特征和有效引导[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14-02.

[3]黄一玲, 焦连志.网络化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讨[J].教育学术月刊, 2012-04.

舆论形成 篇9

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对社会舆论风险问题展开研究。从媒体新闻生成机制的角度,Vincent Covello等认为媒体在报道和传播风险的时候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即往往会高估一些耸人听闻的风险,而低估一些看似寻常的风险[1,2]。从网络舆论风险的角度,国内学者主要依据默顿的功能分析范式,将舆论风险定义为网络舆论负功能的社会学体现[3,4]。从国际舆论风险的角度,邓亚楠等对国际舆论风险的基本特征、风险因素及其与社会风险的共生性等问题进行系列研究[5,6]。当前研究主要采用社会学和传播学的理论定性分析舆论的基本演变过程和风险治理策略,却较少从系统学视角对事故风险和舆论风险的逻辑关系及其演化路径进行定量分析和实证研究。本文试图在充分了解公共危机事件和社会舆论演变关系的基础上,明确影响社会舆论发展的因果关系和流程图,建立社会舆论形成及干预的动力学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宁波PX项目进行实证分析和仿真实验。

2 舆论风险的基本内涵

2.1 舆论风险的含义

舆论风险研究涉及社会学、管理学和传播学等学科,学术界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从风险基本内涵的角度,可以将其理解为社会环境、群体行为及公众情绪的不确定性交互作用的产物[7]。从舆论风险形成机理的角度,可以将其理解为以舆论的方式折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风险,即传统风险与舆论的耦合性风险。本文将舆论风险定义为社会事故引发舆论快速聚集的产物,其实质是舆论作为最大的风险传播载体,给社会事件带来的一系列不确定性。舆论风险同样存在三个基本要素,即舆论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风险损失。其中,舆论风险因素主要来自于现实的、易引起公众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具体包括贫富分化、诚信问题等。根据动力学建模的需要,本文从属性角度的将风险因素分为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心理因素等。风险事故是舆论风险形成的导火索,是指能使社会舆论呈现聚集性、不确定性和情绪性的公共危机事件,如宁波PX项目、甬温高铁事故等。风险损失是指舆论风险对经济、社会、公众所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具体包括心理恐慌、人身伤亡、社会动乱等。

2.2 舆论风险的特征

作为传统风险与社会舆论的耦合风险,舆论风险不仅具有危害性、不确定性及多样性等风险的一般特征,还具有三高性、蔓延性和叠加性等特点。三高性是指舆论风险具有高发、高危和高关联性,即公共危机事件经媒介传播,可能迅速引爆全国舆论,而与当前存在的社会风险因素相互关联,还可能产生危机社会稳定的舆论危机[8]。蔓延性是指舆论风险不是局限于某一特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而是在较大范围内快速蔓延,并容易受到相关舆论的影响。叠加性则指舆论风险是风险社会与媒介化社会双重叠加,虚实耦合的结果,即舆论风险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其能量具有很强的连锁效应和叠加效应等。例如,宁波PX项目的舆论风险就是社会认知风险与媒介舆论相互叠加、耦合的综合风险。

2.3 舆论风险的形成及干预路径

舆论风险源于社会事故的舆论关注,其形成和干预机理不仅受媒介内外部因素的制约,还受公共危机事故等级、类型和发生时间、人员密集度和安全意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相同的社会背景下,事故等级越高、类型越敏感、人员密集程度越高,舆论风险形成的可能性就越高。本节以公共危机事件为分析始点,将舆论风险分为传统媒体风险、网络媒体风险和网络社区风险,并进一步将风险干预策略引入舆论风险机理的分析框架中,分别探讨舆论风险的形成和干预路径(图1)。

(1)舆论风险的形成路径

如图1所示,舆论风险的形成以公共危机事件为导火索,经历事故风险、传统媒体舆论风险、网络媒体舆论风险和网络社区舆论风险环节。事故风险是公共危机事件的直接社会风险,其风险等级随事故等级、类型、人员密集度和安全意识等外部因素的增加而提高;随事故发生时间的增加而降低。传统媒体舆论风险是事故风险在传统媒体上的衍生,随传统媒体影响力的增加而提高,随其新闻沉寂系数的增加而降低。网络媒体舆论风险是一个狭义的概念,是以网络新闻为主要载体,同时受事故风险和传统媒体舆论风险的影响。不同于网络媒体舆论风险,网络社区舆论风险是一种交互式的舆论风险,不仅受事故风险、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舆论风险的影响,还受网民心理因素和网络社区内部因素的影响。该舆论风险通常随网民好奇心、社会剥夺感、仇富心理、社区帖子浏览量和平均回复率等因素的增加而提高,随网民同情心和帖子沉寂系数的增加而降低。

(2)舆论风险的干预路径

舆论风险的干预以政府为干预主体,对事故风险、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和网络社区舆论风险等进行干预。图1将风险干预的策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干预是指政府处置或引导社会舆论而采取的长期干预策略,具体包括提高政府公信力、增加事故信息公开度,完善相关应急预案等。微观干预则是以舆论风险为干预对象,采取隔离新闻、帖子、网民和话题等微观策略,降低社会舆论的热度,并对舆论的走向进行引导。

3 社会舆论形成及干预的系统动力学建模

3.1 边界确定与基本假设

模型的研究对象是公共危机事件引发的社会舆论,舆论主体包括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和网络社区三部分。为简化建模过程,做如下假设:①假设上述三个主体以公共危机事件为始点,彼此相互影响导致社会舆论的形成,其他主体在此不予考虑;②假设模型仅考虑原发性危机事件,不考虑事件的耦合和衍生;③假设各类媒介信息的传输是通畅的,不会因为网络硬件问题影响舆论传播;④假设政府具有一定的舆论引导能力,但不会采取过于极端的行为干预媒体和网民的言论自由,禁止舆论的产生。

3.2 因果关系图和流图分析

社会舆论形成和干预的动力学模型主要包括传统媒体子系统、网络媒体子系统和网络社区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分别反映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和网络社区活跃新闻或帖子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以及社会舆论关注度,建模过程采用因果关系图和系统流图进行描述。

(1)闭环因果关系图的构建

根据舆论的形成及干预路径,利用反馈环描述系统中变量的因果关联结构,可以构建社会舆论系统的因果关系图。本节以公共危机事件、政府以及各类舆论主体形成的闭环舆论为研究对象,分别介绍社会舆论形成、干预及其闭环的因果关系图。

①舆论形成的因果关系图

在社会舆论形成的动力学模型中,考虑由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和网络社区组成的三级舆论形成系统,具体的概念模型如图2所示。

如图2所示,社会舆论的形成始于公共危机事件,事件以社会风险的形式导致媒介舆论聚集,主要的因果回路如下:

事故社会暴露性→事故影响力→传统媒体新闻增加率→传统媒体活跃新闻数量→传统媒体新闻关注度

事故社会暴露性→事故影响力→网络媒体新闻增加率→网络媒体活跃新闻数量→网络媒体新闻关注度

事故影响力/网民好奇心等→网民关注度→帖子平均浏览量→网络社区帖子增加率→网络社区活跃帖子数量→网络社区帖子关注度

②舆论干预的因果关系图

舆论干预的动力学模型起始于政府的各类干预策略,具体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干预的主要作用对象是传统新闻媒体和网络新闻媒体;微观干预的主要作用对象是网络社区。干预的主要回路如下:

政府公信力/事故信息公开度/应急预案→政府处理能力→新闻或帖子沉寂系数

新闻隔离/话题隔离→新闻干预能力→媒体新闻沉寂系数

帖子隔离/网民隔离/话题隔离→帖子干预能力→社区帖子沉寂系数

③舆论的闭环因果关系图

社会舆论形成和干预动力学模型之间的联系,主要是通过新闻或帖子的沉寂系数实现。政府通过宏观和微观干预策略的选择和执行,提高新闻和帖子的沉寂系数,进而干预和引导社会舆论的走向。此外,调整政府干预介入的时间,也可能影响社会舆论的趋势。因此,可以将社会舆论形成和干预的因果关系图整合为社会舆论闭环因果关系图,如图3所示。

(2)系统流量存量图的构建

因果关系图仅对系统反馈结构的基本情况进行描述,不能反映不同性质变量间的区别。因此,在因果关系图建立的基础上,需要构建社会舆论系统的流量存量图(简称流图),分析影响反馈系统动态性能的积累效应及其改变的速率,如图4所示。

3.3 模型变量集及主要公式

社会舆论动力学模型的流图将不同性质的变量进行区分。根据模型建立的需要,本节对模型的变量集及主要公式进行说明。

(1)舆论动力学模型变量集

社会舆论动力学模型的变量集包括3个状态变量、6个速率变量、24个辅助变量、7个决策/干预变量和2个常量。状态变量表示系统的存量,当前时刻的变量值等于上个时刻的值加上单位时间的变化量;速率变量反映状态变量值增加或减少的速度;辅助变量是由其他变量通过计算获得,其当前时刻的值和历史时刻的值相互独立;决策/干预变量是人为引入的,通过影响辅助变量的值,实现对状态变量的干预;常量是根据具体情况设定的固定值。表1对社会舆论动力学模型的主要变量进行说明。

(2)舆论动力学模型的主要公式

系统动力学的建模仿真,不仅需要描述变量间的因果关系,还需构造变量间的方程关系。通过挖掘“方正舆情智思系统”的数据和借鉴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对相关变量的定义,我们利用SPSS软件对变量数据关系进行拟合和回归分析,得出社会舆论动力学模型的相关方程式。其中,主要计算公式描述如下:

①事故因素=0.3×事故类型+0.7×事故等级

②事故影响力=STAN(事故因素×EXP(-TIME/50))——STAN()表示0~1标准化

③新闻增加率=DELAY1 (事故影响力,x,0)×媒体影响力——DELAY1()表示延迟函数

④新闻增加量=新闻增加率×活跃新闻数量

⑤新闻帖子减少量=新闻帖子沉寂系数×活跃新闻帖子数量

⑥t+1时刻活跃新闻数量=t时刻活跃新闻数量+新闻增加量一新闻减少量

⑦新闻媒体网络社区关注度=STAN(活跃新闻帖子数量)——STANO表示0~1标准化

⑧网民对社会的满意度=STAN(-(0.25×网民仇富心理+0.5×网民社会剥夺感)+0.25×网民同情心理)——STAN()表示-1~1标准化

⑨网民关注度=事故影响力×网民幻奇心×(0.2×传统媒体关注度+0.5×网络媒体关注度+0.15×网络社区帖子关注度-0.15×DELAY1(网民对社会的满意度,5,0))

⑩网络社区帖子增加量=网络社区活跃帖子数量×帖子平均回复率+帖子平均浏览量

11隔离网民的影响=隔离网民量×网民的平均影响力

12帖子干预能力=隔离网民的影响+隔离帖子的影响+隔离话题的影响

13新闻帖子沉寂系数=初始值+a×政府处理能力+b×新闻帖子干预能力——a、b是系数

3.4 社会舆论动力学模型的Stella框架及人机界面

为实现模型的模拟仿真,本节利用Stella软件对社会舆论动力学模型进行可视化处理,包括建立舆论动力学模型的Stella框架和人机界面。

(1)舆论动力学模型的Stella框架

Stella软件是以图形为导向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发展软件,使用者可以将可视化的模型组件拖至面板,进行动力学模型的构建和可视化分析[10]。考虑舆论风险因素、模型分析主体以及风险干预策略,可以将社会舆论动力学模型在Stella软件中进行描述。如图5所示,框架左侧的功能区分别描述社会舆论形成的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和心理因素;框架中部的三个功能区则是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和网络社区的舆论风险;框架右侧的功能区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社会舆论的干预策略进行构建。

(2)舆论动力学模型的人机界面

在Stella软件的界面层,可以构建相应的人机界面,用于控制和实现舆论动力学模型的实时仿真。如图6所示,该界面包括标题栏、输入组件、输出组件和控制按钮四部分。输入组件分布在界面的左下侧和右侧,包括风险因素输入框、干预策略输入框和微观干预转换器等。输出组件分布在界面的左上侧、盅下侧和上侧,包括舆论关注度输出图、舆论风险输出表格和新闻帖子数量预警输出框等。

4 舆论风险形成及干预的模型仿真——以宁波PX项目为例

在模型的实证部分,本文选取事件过程较为完整、媒介舆论相互作用显著的宁波PX项目作为案例,对舆论风险形成及干预的动力学模型进行仿真。

4.1 宁波PX项目回顾

PX(二甲苯)是一种有毒危险化学品,虽然其生产工艺已经成熟,但由于生产环节缺乏透明性,在各地引起公众的强烈反对。2012年宁波引进的PX项目同样引起民众的激烈反对。2012年10月,宁波因此发生四次规模较大的群众聚集事件:22日湾塘200名村民以“居住点离化工厂近”为由,集体到区政府上访;26日多名民众聚集在镇海甬江隧道口,采取静坐、拉横幅、散发传单等方式抗议;27日多名民众在镇海甬江隧道附近抗议时被警方逮捕,网络谣言“骚乱大学生被特警打死”在网络迅速传播;28日5000余民众再次聚集在镇海甬江隧道附近。事件发生后,PX项目的舆论和谣言就以新闻、帖子和微博的形式在媒介迅速聚集,引发全社会的舆论风险。结合3.3节对模型事故变量的定义,宁波PX项目事故等级属于较大社会安全事故,变量取值为3;事故类型属于民生类安全事故,变量取值为8。

4.2 宁波PX项目网络新闻仿真的拟合分析

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借助报纸、电视、官方网站和微博等方式,多维度传播官方信息,澄清PX项目的论证经过,具体的干预措施包括召开新闻发布会、发表电视讲话、公安部门辟谣等。这些干预措施主要是政府从宏观层面对PX项目及相关危机事件进行声明,其目的是提高事故信息透明度,提升政府公信力,引导社会舆论。因此,对宁波PX项目的仿真拟合分析,应该采取考虑政府宏观干预后的预测值与舆情系统挖掘到的真实值进行对比。参考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数据,本文认为政府宏观干预策略基本有效,故将政府公信力、事故信息公开度以及应急预案完备程度等变量均取值为0.6。

本节抽取“网络媒体活跃新闻数量”指标来验证社会舆论动力学模型的可靠性。其中,网络新闻数量的真实值采用百度指数2012年10月22日至11月10日的宁波PX项目数据;预测值是通过系统动力学仿真得到的结果。图7描述了具体的曲线拟合图,其相关系数R为0.93,拟合效果基本满意,可用于仿真分析。

4.3 宁波PX项目舆论风险形成的仿真分析

为反映宁波PX项目舆论风险的形成规律,本节选取四个变量描述社会舆论,分别为传统媒体新闻关注度、网络媒体新闻关注度、网络社区帖子关注度和舆论风险。其中,关注度是各时刻新闻或帖子数量的标准化数据;舆论风险则是由新闻或帖子关注度表示。图8描述了宁波PX项目舆论风险的形成规律,曲线1、2、3、4表示的舆论关注度和舆论风险均在不同时刻达到最高值1。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宁波PX项目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新闻关注度、网络社区帖子关注度分别在第6、7、8天达到最大值,且相互之间呈现逐级放大的趋势。网络社区帖子关注度升高和降低斜率的绝对值最高,表明其对公共危机事件的反映较为敏感;传统媒体、网络媒体新闻关注度的形成曲线较为相似。此外,舆论风险的变化率在事后20天内发生多次变化,主要是由于不同媒介关注度变化率的不同导致。

4.4 宁波PX项目舆论风险干预的仿真分析

宁波PX项目舆论风险干预策略的仿真分析从“怎样干预”和“何时干预”两个维度展开。其中,“怎样干预”选取宏观干预、微观干预及其综合干预3种策略集。对于“何时干预”,本节选取社会舆论形成始点和峰值点(第8天)作为干预介入点进行仿真分析。

(1)宏观干预的仿真分析

参考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数据,将舆论动力学模型宏观干预变量“政府公信力、事故信息公开度和应急预案完备程度”的取值均定为0.6。将变量值输入模型的人机界面,对宏观干预后宁波PX项目社会舆论趋势的仿真结果如图9所示。图9(a)表示在舆论形成始点采取宏观干预的仿真结果;图9(b)表示在舆论峰值点采取宏观干预的仿真结果。

对比图9和图8的曲线,得到如下结论:宏观干预对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新闻舆论的干预效果较为显著;早期的宏观干预对控制新闻舆论的形成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舆论风险的走势同时受到新闻和帖子关注度的影响,且在始点干预后的第4天得到有效控制。



(2)微观干预的仿真分析

参考网络帖子的回复关系数据,将模型微观干预变量隔离新闻率、隔离帖子率、隔离网民率、隔离话题率的取值分别定为0.02、0.01、0.001、0.0001。将变量值输入模型的人机界面,对微观干预后宁波PX项目社会舆论的仿真结果如图10所示。图10(a)表示在舆论形成始点采取微观干预的仿真结果;图10(b)表示在舆论峰值点采取微观干预的仿真结果。

比图8、图9、图10的曲线,得到如下结论:微观干预对各类媒介舆论的干预效果均较为显著,且对网络媒体的干预效果最佳;微观干预介入时间的选择同样可以影响社会舆论的干预效果,干预时间越早对舆论风险的影响效果就越明显。

(3)综合干预的仿真分析

综合干预指同时考虑宏观干预和微观干预策略,将干预变量取值同时输入模型的人机界面,对综合干预后宁波PX项目社会舆论的仿真结果如图11所示。图11(a)表示在舆论形成始点采取各类干预策略的仿真结果;图11(b)表示在舆论峰值点采取干预策略的仿真结果。

对比图8、图9、图10图、11的曲线,得到如下结论:综合干预对各类媒介舆论的干预效果均较为显著,且干预效果显著高于宏观或微观干预;综合干预介入的时间越早,干预策略对社会舆论的作用效果就越明显;采取综合干预策略可以将新闻舆论控制在相对较低的水平。

5 结语

本文在国内外较早利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对社会舆论的形成和干预问题进行分析。其中,舆论动力学模型的因果关系图和流图较全面地反映社会舆论的形成和干预机理;模型的Stella框架和人机界面可以将复杂的动力学模型结构化和可视化。在模型的实证环节,本文选取宁波PX项目作为案例,对社会舆论形成及干预的动力学模型分别进行拟合分析和仿真分析。其中,干预的仿真分析从“怎样干预”和“何时干预”两个维度分别展开,主要结论包括:宏观干预对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干预效果较为显著,而微观干预则对网络社区的干预效果显著;干预策略介入时间的选择影响社会舆论的干预效果,干预时间越早对社会舆论的影响效果就越明显;舆论风险的走势同时受到新闻和帖子关注度的影响,且在始点干预后的第4天得到有效控制。

本文虽然对舆论风险的形成和干预策略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很多内容有待于深入研究。在理论研究层面,舆论动力学模型对舆论风险走势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各影响因素间的逻辑关系并未详细探讨,可以进一步对现有模型进行改进;在实证研究层面,可以利用不同的仿真软件对同一舆论风险的形成和干预策略进行实证和对比分析。

参考文献

[1]Vincent C,et al.Risk communication:Evolution and revolution anthony wolbarst[M].Baltimore: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2001.

[2]William J B.Risa D.Harold innis"crisis in public opinion";Performance,retrieval,and the polities of knowledge[J].Canad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06,(31):325~340.

[3]刘吉东.论网络舆论风险的生成机制与防范路径[J].东南学术,2012,(5):258~264.

[4]王敏.国际舆论风险的特征:诱因及演化机理[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5]郑亚楠,徐中民.论国际舆论风险的基本特征[J].新闻传播,2010,(9):15~16.

[6]徐中民.国际舆论风险研究——以食品安全为例[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0.

[7]张涛甫.再论媒介化社会语境下的舆论风险[J].新闻大学,2011,(3):38~43.

[8]张一文等.网络舆情与非常规突发事件作用机制——基于系统动力学建模分析[J].情报杂志,2010,29(9):1~6.

[9]Forrester J W.System dynamics,systems thinking,and soft OR[J].System Dynamics Review,1994,10(2)i245~256.

上一篇:国有林场改革发展下一篇:义乌对外贸易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