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舆论

2024-10-01

文化舆论(共12篇)

文化舆论 篇1

舆论援疆、文化援疆是全国19省市对口援助新疆工作的软实力支持部分, 做好舆论援疆文化援疆工作, 用文化强疆、富疆、稳疆已成为援疆工作的重要目标。

一、把现代思想观念作为舆论援疆文化援疆的行动先导

在新疆, 需克服保守、僵化的思维惯性, 以现代文化为引领, 统筹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用现代意识、现代观念指导舆论、文化对口援疆工作和人们的行为, 用现代能力、现代效率去促进新疆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以实现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舆论援疆文化援疆本质上是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区域综合实力的真正提升。3年多来, 笔者亲身经历了阿勒泰各个方面的变化。全地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民生持续改善、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不断缓解、发展定位得到强化。吉林省对口支援的“一市三县”预计2013年生产总值达到117亿元, 较2009年增长55.4%, 年均增长11.6%。财政收入预计达到13.8亿元, 较2009年增长176%, 年均增长28.9%。国家相关部委正在积极推进环阿尔泰山国际合作, 自治区也明确把阿勒泰地区建设成为代表新疆的重要“会客厅”和“两个可持续”示范区。把现代思想观念作为舆论援疆文化援疆的行动先导, 使舆论援疆文化援疆与精神文化层面的援疆相并行、交织, 不再平面化, 而走向立体化发展的轨道。

二、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舆论援疆文化援疆优先发展的方向

三年援疆路, 一生援疆人。守护新疆大美, 创造新疆大有, 是援疆干部担当新疆大爱的终身责任。为了确保吉林援疆工作的连续性, 紧紧抓住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机遇, 继续推动形成“联动开放开发, 互动科学发展”的援助与合作发展机制。3年多来, 笔者还耳濡目染了阿勒泰各级干部的作风, 我们在共同工作、共同学习、共同生活中切实感受了阿勒泰各级干部真实、朴实、务实的工作品格, 真情、真切、真正善待群众的工作境界。如何落实今后的一系列工作部署, 如何为新疆培养一大批熟悉当地环境, 又具有文化素养、胆识和发展潜力的文化人才, 是激发新疆阿勒泰地区文化活力和创造力的源泉, 是促进文化发展和繁荣的关键。为此, 2013年9月17日, 吉林省舆论援疆文化援疆座谈会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召开, 在征求相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 形成以下舆论援疆文化援疆人才培养的机制和方法。

1.在文化人才培训方面, 由吉林日报报业集团、长春日报、江城日报、松原日报每年选派优秀评论部记者、摄影记者、深度报道记者各2名到阿勒泰日报社挂职, 每人援疆时间2个月;阿勒泰日报社每年选派8-10名记者, 参加吉林省级通讯员培训班、新进记者新闻采写培训班学习;阿勒泰日报社每年选派6-8名记者、编辑, 前往吉林日报报业集团、长春日报、江城日报、松原日报跟班学习, 每人跟班学习时间1个月。

2.由吉林省电视台选派新闻策划、播音主持、栏目编导、活动策划、广告营销、网络技术、人力资源、节目编排、频道包装、宣传管理、技术管理、经营管理等专业骨干, 到阿勒泰电视台挂职, 每人援疆时间1-2个月;阿勒泰电视台影视译制中心每年选派编辑、配音、制作人员2-3人, 赴吉林省动漫制作集团参加动画片制作培训, 每人跟班学习时间2个月。

3.由吉林省广播电台选派技术骨干和优秀新闻策划、活动策划、节目策划、主持人到阿勒泰人民广播电台挂职, 每期援疆时间1-2个月;阿勒泰人民广播电台选派主持人、记者、编辑等骨干到吉林省广播电台跟班学习, 每人跟班学习时间1-2个月。

4.阿勒泰地区歌舞团每年选派1名节目编剧及1名导演, 轮流在吉林省直院团跟班学习, 学习时间1个月。

5.由省文化厅组织2-3名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赴阿勒泰学习考察, 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进行交流。

6.组织吉林省主要新闻媒体记者团赴阿勒泰开展主题采访活动。

7.在吉林省重点新闻网站开办阿勒泰风情专栏。

三、把制度建设作为舆论援疆文化援疆的重要保障

在当前对口援疆工作中, 相对于对口援疆工作的进度和速度来讲, 制度建设比较滞后, 政府引领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没有一套完善的政策法规制度来规制对口支援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对口援疆工作启动后, 由于种种原因, 政府缺乏必要的监督、管理。“尽快地完善对口援疆的制度建设, 提供完备的执行依据”, 对于舆论援疆文化援疆来讲, 必须坚持推进文化援疆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形成有利于文化发展的法制环境和氛围, 确保舆论援疆文化援疆走向一条稳健、高效、可持续的发展轨迹, 使新疆文化建设的政策优势、后发优势逐步显现, 顺利实现新疆文化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四、把做大做强文化项目和文化产业作为舆论援疆文化援疆的突破口

做大做强文化项目和文化产业是舆论援疆文化援疆的突破口。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同时加大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吉林、阿勒泰, 援疆红线两地牵手、生态绿线共济发展, 在首轮援疆工作阶段, 吉林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会议的安排部署, 秉承“民生民利、科技‘造血’、生态主线”的援疆理念, 全面落实援疆综合规划。通过产业调整升级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许多“新提法”, 转换成为阿勒泰地区文化项目和文化产业的“好做法”。让会议《决定》中的许多“新观点”, 转换成为阿勒泰地区文化产业升级的“新亮点”。让阿勒泰地区能够早日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开放型经济区, 成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发展的示范区。新疆的文化资源具有世界性、传奇性、唯一性, 题材都是举世闻名的, 营销是新疆需要解决的软肋。在承接对口支援省市产业转移的过程中, 必须倾力发挥新疆资源, 突出自身特色, 实现对口援疆的长效机制, 把加大文化项目和文化产业作为对口援疆的突破口, 吉林省舆论援疆文化援疆受援双方具体完成以下要点。

1.由吉林省文化厅组织一台具有地域特色的综合文艺晚会, 择机赴阿勒泰交流演出;欢迎阿勒泰地区来吉林演出。

2.同意阿勒泰地区文广局组织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和少数民族刺绣、工艺品展来吉林, 由吉林省博物院接展, 并由省博物院在文物陈列方面给予技术方面的支持。

3.由省文联组织吉林省美术、书法、摄影家深入阿勒泰地区农牧区采风创作, 适时举办援疆美术、书法、摄影展, 在两地互展;阿勒泰地区文联选派各协会8-10人赴吉林省开展文学艺术采风交流学习。

4.由省出版集团帮助编印出版反映阿勒泰优美自然风光、浓郁民俗风情、厚重草原文化的系列图书。

5.由长影集团协助阿勒泰地区拍摄风情影片, 并将其列入长影农村题材影片拍摄计划。

6.与阿勒泰地区文化主管部门联合策划, 咨询文化产业领域相关专家, 制定《阿勒泰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7.组织吉林省内有实力的文化企业以多种形式来阿勒泰投资, 带动本地文化产业的发展。

8.推动吉林省影视制作企业与阿勒泰电视台影视译制中心的合作。

摘要:舆论援疆、文化援疆是全国19省市对口援助新疆工作的软实力支持部分, 做好舆论援疆文化援疆工作, 用文化强疆、富疆、稳疆已成为援疆工作的重要目标。把现代思想观念作为舆论援疆文化援疆的行动先导;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舆论援疆文化援疆优先发展的方向;把制度建设作为舆论援疆、文化援疆的重要保障;把做大做强文化项目和文化产业作为舆论援疆文化援疆的突破口。确保舆论援疆文化援疆走向一条稳健、高效、可持续的发展轨迹, 使新疆文化建设的政策优势、后发优势逐步显现, 顺利实现新疆文化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舆论援疆,文化援疆,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1]李建军.文化对口援疆的“输血”类型及援疆路径选择.新疆社会科学, 2012-05-25.

[2]葛巧珍.对口援疆带来发展机遇.新疆新闻出版, 2012-05-28.

[3]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胡锦涛提出工作的目标任务.http://www.chinadaily.com.cn/dfpd/2010xinjianhy/2010-05/27/content_9899550.htm.

[4]邹声文, 顾瑞珍.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新华每日电讯, 2010-05-21.

[5]刘强.援疆主题报道的深度发力.新闻战线, 2012-08-15.

文化舆论 篇2

今天,辛亥革命已百年,值此之际,我们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对当下环境做宏观分析。

一百年前,武昌首义打响第一枪,辛亥革命在经历无数次失败流血后终于成功,推翻了两千年以来的封建帝制,并于1912年建立中华民国。但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内忧外患不断,在接下来的半个世纪,中国社会出现各种变革,国土尚属分化阶段:各种思想潮流纷至沓来,在神州大地飞舞;直到日本打开中国大门发动侵华战争。

孙中山先生带来三民主义,之前曾有以康有为为代表的失败的百日维新,有章太炎倡立黄帝为共同始祖以启发民智,继而有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有鲁迅写《不周山》重书中华民族的创世纪,有胡适的西学,有马列主义的引进,等等。总之,中国社会在此时期剧变;中国的仁人义士意识到落后要挨打,大规模引进西学,推翻旧传统,于是有人称,那是继春秋战国后第二次百家争鸣。

新文化运动最大的发现就是“人”的发现,中国人意识到自己作为人的权利,开始追求个性,个人价值,追求民主自由,新的民族精神诞生,一切似乎都暗示着一个新的现代的民主共和国将建立。但历史我们永远无法猜透,而后,孙中山留下遗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任需努力”,带着遗憾而终。军阀之后,政党政治体制尚未成熟,新生国又遭受外国侵略,许多人走上战场,共产党于战乱中诞生,最终国共合作,联合抵御外敌,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接下来,四年国共内战。共产党取得了最终胜利,建立伟业,于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扬帆起航。

一个现代民族国家的诞生前,往往伴随着思想启蒙运动,要建立成熟的现代民族国家更需长远的思想启蒙体系。自由意识公民意识是这样国家国民必须具备的。新中国成立后,前期领导者做出很多错误决策,从大跃进起到十年文革劫乱,中国人进行自我改造社会乱象频生。我们国家在此时期紧闭大门,从经济到科技,从文化到精神,全面落后西方各国,同时思想滞后,长远思想体系并未生成。

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拨乱反正,恢复党的民主集中制,制定改革开放新决策,中国人尝试融入世界,国门由此正式打开。三十年改革开放风风雨雨,特色社会主义得以展开。而各个阶级,从上层到底层,从历史学者到文人艺术家也重新审视上一段历史。一个国家的堕落首先是知识精英的堕落,对知识精英堕落之诘问便拉开了序幕。以小说《废都》的问世开始,再到伤痕文学朦胧诗,另一方面,著名哲学家李泽厚刘再复出版对话录《告别革命》对百年革命征程进行反思,百废待兴,而今迈向从头越。我们可以简单地归纳,知识分子敌不过毛主席。政治是一国之根本大事,政治稳定才能带来经济发展,带来新的生产力。

那么我们经历了百年动荡,思想体系是否有所建立,民主法制各方面是否健全,这都是值得要问的。经历三十年改革开放的中国今天,我们国家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均取得各方面进展,从北京申奥成功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出现互联网到神舟系列航天飞船升天等等,中国随着全球化国际地位得到极大提高,但经济过快增长带来了许多问题,社会处于转型期,现状是秩序混乱,精神断层,相应的社会文化未建立,起各种利益冲突频发,社会公平正义减弱,人民幸福感并未同步上升。在此我们从宏观事件作出分析,以2008年至2011年为例。2008年,中国的大事主要是奥运会,以及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在万众瞩目的奥运会之前,西方对中国进行大规模的污蔑造谣中伤,境内一小撮反华异议人士在西藏打砸抢烧,制造骇人听闻的3.14暴力犯罪事件。此事件在国内国际上影响极坏,造成国际上对中国是否有办一届成功的奥运会能力的广泛质疑。紧接着,藏独分子在巴黎火炬传递时进行干扰。这一系列事件呈现出中国边疆不安全因素以及问题,在中国内部比较稳定的情况下打破宁静,这些人试图从外部分裂分化中国。但分裂并未造出声势,在我国政府的高超处理能力下火焰遂熄。

同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这时是中国到了危险的时刻,但全国人民同心协力团结救灾,政府提出“救人第一”,由此获得国际社会认同和赞扬。一些文化学者开始呼喊,中华民族的终极性精神价值体现出来了,文化得到回归。

学者余秋雨便说:“有欧洲的学者说:‘中国构不成对我们的威胁,因为它没有精神价值输出。’这让我们听了很难过,因为他们的意思是,中国只是一个物资产品的输出地。”他视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体现和世界输出。同样,在2008年之前,国学热在华夏大地轰烈展开。北京奥运会最终是以取得极大成功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开幕式展现了5000年的中国光辉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文明成果。

2008—2009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西方以美国为首极大渲染“中国威胁论”,企图将责任横加给中国。这次经济大衰退是世界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遇到的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西方趁此机会妖魔中国。《参考消息》2010年5月21日载《西方对中国三大偏见不攻自破》,明确提出“对历史傲慢的人才会以为西方文明大得足以同化中国文明”;虽然一系列社会事件发生,但“中国人民不会会愚蠢到仅仅因为1年糟糕的经济表现而推翻一个给他们带来了30年世界最快经济增长的政权”;西方认为,“19世纪欧洲新列强的崛起导致战争和冲突一样,亚洲新强国在21世纪崛起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同样的情况”,事实是“亚洲国家有一种较强的政治共识,认为如果卷入地缘政治对立的零和游戏,它们就将放弃最好的发展机遇”。西方亨廷顿所著《文明冲突论》认为,东方儒家文明是西方现代文明的主要对手。这是事实,中国拥有属于自己十分发达而独特的文化。

从2009年到2010年,我认为中国最突出的事件不是60年大阅兵而是网络民意代表的出现,他们站在民众立场,监督政府,引导舆论,不分立场,只认对错,这是往好的方向发展。从宏观环境看,大的方向是中国必然走上更高层次的民主法制,而网络上的各种声音成为中国进行民主改革法治进程改革的催化剂。

从“躲猫猫”事件到杭州“七十码”事件,再到湖北荆州“天价捞尸”事件,“钓鱼执法”,“强制拆迁”,网络上的各种评论、言论、质疑、批评铺天盖地,这些声音是民意的体现,也是中国人进入新的网络时代的自我表达。

钱云会案是舆论的一次集中爆发,它表现出政府的公信力不足,官民的互不信任。但催生了“公民独立调查团”,评论认为“公民调查这种新出现的个体参与公众事件的形式,是中国式“司法独立”进程中民间智慧找到的一条绕体制而行的曲径,可能可以成为一种自下而上有效的非暴力的参与体制改良的手段,现阶段的公民调查虽然无法参与司法判决,但可以促进大众参与意识,标榜行动的力量。”我们可以说,这是民众自我意识进步的表现。

药家鑫案紧接而来,被认为一场社会悲剧,不少人认为“药家鑫案的审理并不是在一个很公平的舆论环境中进行的,被社会舆论所影响”,这次事件万人喊杀,舆论影响司法,引得很多人的反思,不少人对网络民意提出质疑。应该说理智的声音似乎更弱小,接下来的“云南药家鑫”案舆论便彻底左右司法——原判死缓最终改为死刑,但这是司法的进步还是退步,我们要问。毫无疑问,我们的司法改革必须遵守固定的程序,而不是迫于社会压力,非理性地动摇。

进入2011年,网络舆论继续占据各类公共事件主要位置,微博让言论更自由,人人都是民意代表。郭美美事件将中国红十字会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让中国慈善事业进入低谷。紧接着7.23温州动车安全事故,社会各种事件带来的效应再次印证,又一次大规模批评展开,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辞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赴现场召开中外媒体见面会,成立国务院“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调查组。

社会事件层出不穷表现了我们社会的一些病态:道德正义缺失,责任缺失,监管缺失,管理缺失,诚信缺失,信仰缺失。最值得一提的是信仰缺失。

很多事件我们从表象即可得知本质。2011年的利比亚内战最终以卡扎菲的政权被彻底推翻结束。卡扎菲之死也是极权独裁的覆灭,显然,极权独裁是现代社会不容忍的。但西方多次打着人道主义正义自由的旗号发动战争或干涉其他国家内政,这是否具备正义性合法性,有待陈说。

中国人的信仰是什么有没有,我们的网络民意代表是否一切都正确,这仍值得商榷。按历史规律,以明代为例,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永乐皇帝朱棣却建立了内阁,从此,中国进入言官时代,那也是个批评的时代。两百多年的批评过去,直到明朝末世崇祯皇帝说:诸臣误我也。我们回头观历史发现,这些批评大部分是没意义的,有用的只占很少数。我们和上面获得的信息资源人力物力不对称,当批评成为符号,实际就没有意义。今天的网络民意代表当任何时候都站在民意这边,并且一切都批评,能影响官民对立时,这些批评是否有意义,只否以符号称他们,这都值得反思。西方人说:我不会为自己的信念死,因为我不能肯定自己是对的。

自鲁迅之后,传统文化被一些中国人抛弃,但随着思想潮流向前进展,鲁迅的战斗性和尖锐性屡受质疑,越来越多的人视鲁迅传统为一种失败的文化形态。并认为:鲁迅对儒学的偏移,从根本点破坏了文化的本质,要为百年间的非理性文化泛滥负责。今天,实际上我们还是沿着鲁迅的思维方式和语言方式思考表达,必须肯定网络民意,但我们缺少的是有影响力有实际才能才学治世开风的大师人物,而网络民意代表却无这种人,他们可以很有影响力,但也有不少对历史对哲学治世之学藐视。我们信谁就便成未知数。

建设和谐文化中的新闻舆论监督 篇3

新闻传媒作为现代文化的主要载体,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重点,也是和谐文化的重要驱动器和扩散器。推动和谐文化的形成,构建和谐的舆论场,是新闻传媒的主要任务,在这个前提下,推动新闻传媒依据自身的规律健康发展,发挥其根本功能,是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新闻传媒的根本职责,也是推动和谐文化形成的必然条件。

现在有一种趋向,认为舆论监督与构建和谐社会之间的相容关系比较脆弱,舆论监督会对社会和谐造成冲击,这是一种理论误区。传播信息和承载舆论,守望社会,通过信息公开和舆论监督,对社会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是新闻传媒的基本功能,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新闻传媒,不可能消解这些基本功能,而是在遵从新闻传媒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创新传播方式方法,促成新闻舆论监督功能的健康发挥。

马克思认为报刊的舆论监督是报刊的天职,是报刊的权利和义务的体现。“报刊按其天职来说,是公众的捍卫者,是针对当权者不倦的揭露者,是无处不在的眼睛,是热情维护自己自由人民精神的无处不在的喉舌。” (1)1945年,毛泽东在回答黄炎培关于中国共产党建立的人民政权如何避免封建王朝“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问题的时候,就非常明确地指出,我们的基本武器是让人民监督政府。

从社会主义国家建构的本质基础和结构看,人民当家作主是核心要素。党和政府是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接受人民监督是最基本的义务。温家宝说过一段最能说明民主监督功能的话:“只有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方不敢懈怠,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在2006年“两会”记者招待会上,他再次强调:“思所以危则安,思所以乱则治,思所以亡则存……作为人民的政府,应该接受人民的民主监督。”(2)民主监督有多种机制和途径,由于新闻传媒的公共性以及对社会舆论的巨大吸附性和整合性,它就成为舆论监督的主要显性渠道。在媒介化社会里,也是人民监督政府的制度化渠道。舆论监督本来意义是公众以“舆论”这种意见形态对舆论客体施加的影响,现在主要由新闻传媒代行这种监督职责。只要我们以这种理性的态度看待民主监督,新闻舆论监督与构建和谐社会是非常相容的关系。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建构性的战略定位,也是符合全球化发展大势的中国特色发展路径选择。围绕这个总体目标,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和完善,推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总体和谐,是其根本任务。从其基本出发点而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基本特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框架,其中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是根本基石和目标,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动态过程中的根本杠杆,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和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其基本标志、阶段性发展中的主要检验指标。其实现还必须以前三者为核心支柱。

实际上,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等都与新闻舆论监督是正相关的关系。在坚持以“正面报道为主”的前提下,在新闻信息比较全面、公正、客观地反映总体现实的情况下,健全的新闻舆论监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具。有一个比较形象的比喻,构建和谐社会是一块需要精耕细作的园地,那么,从新闻传媒的角度来看,通畅的信息流动是滋润“和谐社会”生长的水流,舆论引导是肥料,而舆论监督则是保证“和谐社会”健康的除虫剂。只有正面信息,而没有负面信息的社会是不存在的。如果只有赞歌,遮蔽矛盾和问题,舆论引导的效率也会衰减,也违背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本义。和谐社会所针对的问题就是社会的不和谐,也是要建构一个可以协调利益、控制和化解矛盾的有效机制,新闻舆论监督正是化解矛盾的一个基本手段。

从十三大正式确认“舆论监督”这一概念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把支持和坚持舆论监督作为执政兴国的重要内容。舆论监督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在政策上是一个基本解决了的问题。构建和谐社会更具有先进性的社会运作体系,只能在舆论监督上做得更好,而不是偃旗息鼓。从新闻传媒的舆论功能上讲,舆论监督本身就是舆论引导和疏导的内涵,是公民利益表达和意见表达的主要渠道,与舆论引导是一体两面的关系。

我们需要探索的是怎样加强、改进、健全、优化新闻舆论监督,这里必须把握好几个问题:

一是新闻舆论监督是一种权利而不是一种权力,是为公众代行的一种监督权,必须以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依归。在目前的情况下,我国的新闻舆论监督主要体现为传媒监督,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是党政权力的延伸或对这种权力的补充。(3)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依归的,新闻舆论监督权必须是公权,决不是媒体或其他一些机构的利益权或私权。新闻传媒的舆论监督,只有群体意义上的正义性,而不具备个体的正义性,这是新闻舆论监督的出发点。

二是舆论监督不能代替包办行政、法律监督,不宜越界扩张自身“权力”,在不属于自己职责的范围内显示舆论的权力,与其他监督形式争夺话语权。(4)

三是舆论监督的重点是监督主要领导干部和重大决策,保证公共权力的正确行使,促成并维护依法治国的社会机制,遏制腐败的滋生和蔓延,特别聚焦于制度建设。(5)

四是舆论监督是过程监督与结果监督的有机结合,而且以过程监督为主,只有这样,监督才能有效地保障社会的肌体健康。

五是舆论监督是全方位的监督,是对社会的整体瞭望和警醒职责的落实。在当前的情况下,也要以自上而下的监督形式配合多种横向(包括跨地域)的新闻舆论监督。只有这样,才可以摆脱“舆论审判”和集中于少数高端媒体舆论监督的怪圈。

六是舆论监督应该力求避免情绪化和煽情化的误区,以理性的、着眼于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方式进行。

从这些基本要求出发,透视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主要问题是有必要的。当前,我国的新闻舆论监督方面存在的问题是突出的。

首先是舆论监督难问题。在市场收益率是新闻传媒生存命脉的条件下,新闻舆论监督的成本是比较高的,一般被认为是吃力不讨好的事。除了社会责任的动力之外,其内在动力本来就不足(不可否认,舆论监督是新闻传媒公信力的重要构成部分,而在一定程度上,公信力是传媒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来源,但是影响力的目的还是为了获取广告商的注资和强势群体的支持,这些支持快速、及时而强大。而公信力则是一个长期、缓慢而且每天都处在变数之中的过程。所以,以公信力作为新闻传媒监督的动力也是脆弱的)。

从新闻传媒的内部来看,除非是被异化为攫取不正当利益的工具,舆论监督被“软化”和弱化的可能性是一个主要走向,舆论监督是需要社会扶持的一种新闻传媒功能。从外部看,一些人以新闻传媒的舆论监督干扰正常工作,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为说辞,对舆论监督进行非难、干扰和打压,这些唯心主义的思维和封建官僚式话语操作的市场空间很大,很容易封杀当前新闻舆论监督的一点逼窄空间。

其次是舆论监督“空洞化”问题。一些新闻传媒远离对现实问题的关注,把新闻的客观性异化为现实的逃避,他们把视角和镜头对准社会中细小问题的碎屑之处,转移对重大社会问题等舆论监督根本领域的关注。以舆论监督的名义夸大其词,有意造成某种舆论监督态势,目的并非主持社会公道,而是为了个人和媒体出彩。有的传媒与资本势力结缘,以监督社会底层和“外地人”为乐事,对主要的监督对象,即不法权势集团,则曲意逢迎。(6)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把舆论监督变为结果监督,对已经解决的问题,一窝蜂地挖掘其中的秘闻、隐私、异常和扭曲的世界,而失去了对身边的、紧迫问题嗅觉和责任。应该说,对“死老虎”的监督是必要的,不这样不能对社会起到警醒作用,但这只是起一种教育作用的警示,而不能把这一监督的边缘功能作为主要功能。值得反思的是,公众对这些问题的承受力是很强的,他们从这些被打死的“大老虎”身上,看到了国家治理的信心和希望,正面评价比负面评价多。另一方面,如果仅仅停留在此,也会形成一种印象,这些被打死的“大老虎”是倒霉蛋,因为他们被打死了,才会倒霉。人民还会问,这些“死老虎”这么十恶不赦,当初,有关部门干什么去了?在权力运作过程中介入舆论监督,损失和危害是否要小一些,这是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忽视这些问题,仅以舆论监督的负面影响来限制监督,以边缘监督代替核心监督,以结果监督取代过程监督,以对社会下层监督覆盖舆论监督的全部,只会使舆论监督“空洞化”,甚至会导致新闻传媒对弱势群体的歧视和损害。

其三是新闻舆论监督异化问题。从总体上讲,我国的新闻舆论监督还处在“初级阶段”。一些传媒把监督作为创收的手段,最突出的是以新闻舆论监督作为敲诈勒索的手段,所谓的舆论监督就会畸变为社会的毒瘤,这种畸变是传媒责任和使命迷失的结果,是传媒功能错位的表现,也是新闻传媒监督及其责任没有相应的制度保证和约束机制的表现。(7)还有一些舆论监督被一些传媒作为幕后交易的平台,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权力和利益交换,现在的很多“红包记者”、有偿新闻和有偿不闻,就是这种交换的现行表现,这种“新闻奸商”行为的大面积盛行只能是新闻传媒发展的灾难。

问题的症结还是舆论监督难。传媒进行舆论监督越来越难的主要阻隔为地方保护主义、被监督者的法治偏差及媒介自身的操作问题,这些本身就是社会不和谐的一种表现。进一步追问,则是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新闻传媒改革相对滞后,一些官员的权力和利益膨胀使社会监督机制变形和扭曲,以及封建传统制度文化所遗留的基因在不完善的市场经济中泛滥所导致的问题。

构建和谐社会并不回避矛盾,而是正视各种社会矛盾,并用正确的舆论来帮助化解社会矛盾,这是舆论引导、建设和谐文化的题中之义。开展舆论监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搞好新闻舆论监督。基本的前提是开展,从宏观上看,开展应该抓住两个要素:

首先,全面、渐进地开展。任何媒体有开展舆论监督的权利和义务,监督的重点是政府及政府官员的行政过程中的行为。这是党和政府始终坚持的一个基本政策。2003年《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以党的法规形式确立了党内监督的重点是领导班子尤其是班子的第一把手,确立党外监督、人民监督和舆论监督上对党的领导机关和主要领导人进行监督的合法权利。这不仅从法理上确认了传媒制约权力的权利,而且从制度上赋予传媒制约权力的权力。(8)在一定意义上,这也是取得舆论主动权的一个重要内容。山西省长治市把舆论监督作为推进工作的一个手段,取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就是一个实例(当然,长治的行政权力延伸性的舆论监督是当今中国舆论监督的典型表现形式,只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种合理性)。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充满生机和活力,能在无数艰难曲折中不断取得各项事业的胜利和成功,一个基本的秘诀就是能够正视、承认自身的弊端和缺点,而且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克服缺点、根除弊端。当前,新闻传媒的纵向舆论监督需要扩大和深化,处于探索阶段的横向(跨地区)舆论监督要发展完善。当舆论监督全面开展起来后,很多地方保护主义的说词自然不攻自破。但是舆论监督也必须循序渐进地进行,一方面要从重点领域、重点议题突破,增加舆论监督的效用,一方面要从最紧迫的、与群众利益最相关的领域着手,务求治标也治本,推进问题的解决。

其次,在法治的原则下开展。 被监督的权力不能失去制约,监督的权力也不能在法制之外。开展舆论监督,重要的还是在法治前提下,健全舆论监督机制。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赋予媒介的监督权,要有切实的保障机制,通过制度、规范和法律的制定来促进和保障舆论监督;二是通过机制的设立使舆论监督尽可能发挥积极作用,而避免出现负面影响。”(10) 一些地方关于舆论监督的“法治”尝试,是非常有意义的,如1999年5月,《珠海市新闻舆论监督办法(试行)》和2000年对这一办法的实施细则的推出,就是一个很好的先例。但总体上,新闻舆论的监督还是需要在现有的比较完善的法律和法规的基础上进行。

健全舆论监督具体体现在运作的过程之中,作为新闻传媒,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要承担好舆论监督的责任必须把握好几个重要环节:

第一,坚持舆论监督的公正性

所谓公正就是在法治前提下,以公平和正义原则为基本依托,进行全面的舆论监督。首先,最重要的监督是加强对信息公开的监督。这要从两面看:一方面,信息的公开和透明本身就是一种监督,新闻传媒要及时对政府公开的信息进行传播和解读,促进政务公开与舆论监督的有机互动,为“阳光政府”的形成提供舆论“气候”保障;同时把政府信息公开和行政透明作为舆论监督的重点,对存在的暗箱操作的行为和问题予以揭露,促进政府行为与民意之间的有机结合,这是最公正的舆论监督,也是舆论监督的起点、前提和根本突破口。

其次是要避免“舆论审判”的误区。在舆论监督中,避免对社会问题的情绪化炒作,舆论监督永远是新闻传媒的自身功能之一,而不具有强制力,这就是它的社会角色。(10)中国民众的“报青天”和“焦青天”的情结比较浓重,这就需要新闻传媒的舆论监督客观、公正,在舆论监督中讲究引导的艺术。

第二,坚持舆论监督的公益性

社会问题是每日每时都在发生的,特别是在现在这个既是发展的黄金期也是矛盾的凸现时期,涉及到个体与个体、个体与阶层、阶层与团体等多重矛盾和利益冲突非常之多,新闻传媒需要及时地对社会问题进行监督,通过善意的批评和调解,化解这些矛盾。但是舆论监督过程中的重点还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依归,围绕每一个时期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热点和焦点,支持人民群众对政府问责、批评,其最直接的目的是实现和保障大多数公众利益的最大化。在一个共同体中,哪里有两方,哪里就有第三方共同体。舆论监督最优先的议程是共同体的根本利益。在民众利益不断分化和碎片化的情况下,既要支持各阶层对自身合法利益的获取,但又不能把部分人、部分阶层的利益混同为全体公众的利益。不能被部分人的社会情绪牵着鼻子走,应该以公众利益的最大化作为公分母来衡量舆论监督的对象和领域。

第三,把握舆论监督的建设性

以解决问题、消除矛盾,共创和谐作为舆论监督的起点和归宿。在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关节点上,处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中,中国的现实问题的复杂性在世界上也是相当独特的。整个中国社会今天所面临的问题,即使是那些西方社会其历史上曾经遇到过的,但也往往更加复杂,许多西方社会是历史性的问题,在中国社会中很容易成为共时性的。

对于这些复杂的问题,用一种简单的思维和操作方式往往很难奏效。因此必须辩证地、全面地看待和把握新闻舆论监督问题。既要有力度、深度,又要把握“温度”;既要有一定的超前性,更要有现实的指向性和可行性。主要立足于促进问题的解决和体制的完善。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在披露的同时,要给予理性的疏导。特别是对社会上一些丑恶现象的揭露,既要把这些社会不能容忍的、破坏社会和谐和健康的东西曝光,又要有一定的把握度和报道弹性,给社会和公众以公共信心。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75页

(2)《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问》,《楚天都市报》,2006年3月15日

(3)陈力丹:《新闻观念:从传统到现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10页

(4)参引吴飞主编:《传媒影响力》,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1页

(5)参引同(3)

(6)陈力丹:《新闻观念:从传统到现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15页

(7)参引季为民:《舆论监督:承载责任的权利》,《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1月11日

(8)童兵:《政治文明:新闻信息资源的富矿》,《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年第3期

(9)刘华蓉:《大众传媒与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4页

(10)陈力丹:《新闻观念:从传统到现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18页

文化舆论 篇4

1 多元文化对舆论宣传产生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并成为了新闻舆论宣传工作的重要内容。

1.1 多元文化背景下新闻舆论宣传受到的影响

多元文化的产生,离不开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从文化发展规律来看,多元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同时也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多元文化诞生以来,使新闻舆论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为新闻舆论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保证了新闻舆论能够找到新的发展方向和着力点,有效满足新闻舆论的发展要求。从这一点来看,多元文化背景下新闻舆论宣传受到了一定的鼓舞,我们应抓住这一发展机遇和优势,增进对多元文化的了解,有效提升新闻舆论宣传质量,使多元文化成为促进新闻舆论宣传发展的重要因素。

多元文化背景下新闻舆论宣传应正确利用多元文化的影响。其次,多元文化的出现也使传统的新闻舆论宣传手段变得不再那么有效,一定程度上减弱了传统新闻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使新闻舆论宣传必须重新定位,以此来找到合适的发展道路。从这一点来看,多元文化背景下新闻舆论宣传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如果不能正确全面地分析多元文化造成的不利影响,将会制约新闻舆论宣传工作取得实效。

1.2 多元文化背景下舆论存在的实践价值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舆论是客观存在的,要想保证新闻舆论能够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实现新闻舆论的正面影响,就要对多元文化的特点进行深入分析。从目前多元文化的发展来看,新闻舆论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新闻舆论作为社会发展的一种重要导向力量,多元文化的存在对新闻舆论的发展产生了客观的促进和推动。基于这一分析,我们应将多元文化背景下舆论存在当作一种新闻发展的实践行为,充分认识到多元文化背景下舆论存在的实践价值,保证多元文化能够对舆论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满足舆论发展需要,促进新闻舆论发展,为新闻舆论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保证新闻舆论发展的整体质量满足实际要求。

2 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舆论宣传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从多元文化的产生来看,多元文化发展是未来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新闻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舆论宣传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舆论只注重控制,忽略了引导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成为发展的主流,在高校中,微信、微博等媒体工具拥有大批受众群体,某种程度上微信、微博中表达的观点对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由于微信和微博具有一定的自由性,在微信和微博等网络工具中,信息的传递速度快,信息来源广,容易对高校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不同影响,同时也会改变大学生固有的看法。正是由于网络工具的自由性,导致了传播信息的真实性难以得到确认,一旦某些信息形成了误导,会在大学生间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舆论应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分辨信息的真假,并加强引导保证高校舆论宣传取得积极效果。

2.2 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舆论重平台效应,忽略媒体作用

媒体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阵地,发挥媒体效应是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而有效的方法。当前,校园网络还只是发挥着平台的作用,即将社会热点和校园重要事件“贴”在校园新闻网或微博及微信上。但校园网络的作用远不止于此,其重要的功能是发挥“媒体效应”。简言之,校园网络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对文字、声音、图像等新闻信息的整合、重构和各种信息形态的转换,最大程度地发挥宣传的效果。在发挥高校舆论宣传平台作用的过程中,我们应结合国家发展形势,积极宣传党的大政方针,让学生能够积极吸取正能量。从目前多元文化的发展来看,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舆论应对宣传平台引起足够的重视,应改变固有思路,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例如应积极引入“中国梦”等先进概念,保证高校舆论取得积极效果。

3 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加强舆论宣传的方法和对策分析

考虑到多元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在高校舆论宣传过程中,我们应对多元文化背景有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应立足高校舆论宣传实际,深入分析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舆论宣传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具体对策有效应对多元文化给高校舆论宣传带来的冲击。目前来看,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加强舆论宣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3.1 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舆论宣传应控制与引导并重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健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体制机制。”,“形成正面引导和依法管理相结合的网络舆论工作格局。”鉴于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舆论宣传只重视管控而不十分重视引导的问题,我们应在高校舆论宣传过程中,认清高校舆论宣传的主要任务,并结合高校舆论宣传实际,充分考虑多元文化造成的影响,在具体的舆论宣传过程中既要重视对舆论的控制,更要将重点放在舆论的引导方面,使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舆论宣传能够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能够形成对高校舆论的正确引导,满足高校舆论发展需要,更好地为高校校园建设服务。为此,我们应立足高校舆论宣传实际,重点做好舆论的控制与引导工作,有效利用多元文化的优势,促进高校舆论宣传发展,提高高校舆论宣传水平,为高校舆论宣传提供有力的支持。在当前形势下,我们应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努力加强舆论引导,有效结合新形势舆论要求。

3.2 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舆论宣传应积极搭建媒体平台

从目前多元文化的发展来看,多元文化发展通常伴随着媒体的多元化发展。从目前媒体发展形势来看,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得到了全面快速的发展,并逐渐取代传统媒体成为媒体发展的新样式。基于新媒体的这一优势,在高校舆论宣传中,应积极利用多元文化的正面影响,通过搭建媒体平台,解决高校舆论宣传的载体问题,使高校舆论能够获得良好的平台支撑,整合高校传媒资源,推动校报等传统校园传媒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从而推动正确有效的舆论宣传。为此,我们应立足高校舆论宣传实际,结合高校舆论宣传特点,积极搭建媒体平台,有效解决舆论宣传中的平台问题,为高校舆论宣传提供有力的平台支持。从当前高校舆论实际出发,搭建媒体平台是十分必要的。

3.3 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舆论宣传应重视宣传和教育的作用

考虑到多元文化的特点及现实影响,高校舆论宣传既要实现有效宣传,又要实现良好的教育,使高校舆论宣传能够在宣传和教育这两个方面都发挥积极作用,使高校舆论宣传能够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提高舆论宣传的整体质量。从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舆论宣传来看,只重视宣传而轻视教育的现象比较明显,这不但导致了高校舆论宣传陷入了误区,同时还制约其发展,使高校舆论宣传难以取得实效。为此,我们应弄清楚多元文化对高校舆论宣传产生的现实影响,并从实际出发,结合多元文化的发展特点,积极开展舆论宣传和教育,提高舆论宣传品质,更好地满足舆论发展需要,为构建良好的高校舆论宣传体系而服务。

同时,我们应明确高校舆论的宣传和教育作用。高等学校作为研究、传播、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阵地,要引导广大师生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3.4 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舆论宣传既要注重形式也要注意内涵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校舆论宣传中,许多高校都对宣传形式给予了高度重视,却往往忽视了舆论宣传的内容,导致了高校舆论宣传出现重形式轻内涵的问题。与此同时,多元文化对高校舆论宣传产生了重要影响,要想提高高校舆论宣传质量,就要从高校舆论宣传实际出发,正确利用多元文化的积极影响,努力发展高校舆论宣传手段,不断提升宣传的发展效果,使高校舆论宣传能够在形式和内涵上都能有所突破,实现舆论宣传的形式与内涵的统一,解决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舆论宣传的问题。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舆论宣传要想正确应对多元文化的挑战,就要做到控制与引导并重、搭建有效的媒体平台、重视宣传与教育作用和注重形式与内涵,从根本上提升高校舆论宣传质量,满足高校舆论宣传需要。

摘要:当前文化发展的重要趋势,多元文化的出现,对社会各个领域都产生了现实的影响。对于高校舆论宣传而言,应认真分析多元文化的特点,并深入研究多元文化对高校学生产生的现实影响,加强高校舆论宣传的引导作用,保证高校舆论宣传能够形成对学生的正面影响,有效应对多元文化的挑战。

关键词:多元文化,高校舆论宣传,挑战与对策

参考文献

[1]陈立思.陈辉.西方网络议程设置理论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J].北京教育,2010(1).

[2]高芳,孟红玲.从传播学角度看”网络推手”[J].今传媒,2009(4).

[3]李小聪,黄迪民.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平台,不断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今传媒,2010(4).

[4]宋刚锋.浅析大学校园网络媒体建设[J].今传媒,2010(9).

[5]郭志新.论网络舆论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7(1).

文化舆论 篇5

舆论引导工作关系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兴衰成败。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指出: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进行深入研究,拿出切实措施,取得新的成效。我们要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新形势下舆论引导工作的重要性,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有效的措施,牢牢掌握舆论主导权,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舆论引导工作的任务更加艰巨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随着国内外形势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我们党的舆论引导工作既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有利条件,也遇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必须深入研究,加以解决。

社会思想意识的多元、多样、多变,需要进一步提高舆论引导能力。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人们在思想认识、道德选择、价值取向等方面的独立性、多样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但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潮也有所滋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深入人心,但否定改革开放的噪音、杂音也时有出现。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情况和新特点,要求我们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社会热点层出不穷,需要进一步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去年发生的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拉萨“3·14”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汶川特大地震、问题奶粉等一系列突发事件,给舆论引导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我国经济运行困难增加,必然对人们的思想、心理、情绪产生影响。随着我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更加凸显。热点、难点问题层出不穷,突发事件时有发生,舆论引导的难度进一步加大,迫切需要我们从群众的关注点和兴奋点入手,主动回应人

民群众的关切,有效化解人民群众的疑虑,把群众情绪引入健康、理性的轨道,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信息化技术突飞猛进,新兴媒体迅速崛起,需要进一步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带来了新的文化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互联网等新兴媒体逐渐成为各种社会思潮、各种利益诉求的集散地和意识形态较量的重要战场。手机、网络等技术平台,具有自主性、隐蔽性、互动性、开放性、多元性和传播快、覆盖广、影响大等特点,敏感的社会问题一旦在网上出现,便能迅速形成舆论焦点,引发社会关注,影响社会稳定,这就使舆论引导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大大增加。我们必须从占领文化传播制高点和掌握信息化条件下宣传思想工作主导权的高度,把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加大引导力度、提高引导水平,巩固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

围绕大局,切实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面对复杂的形势,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是当前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要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改革创新,服务人民”的要求,深入研究舆论引导工作的内在规律和面对的外部环境,不断提高舆论引导水平。

围绕工作大局,形成舆论引导强势。大局,就是党和国家工作的主要方面。宣传工作只有始终树立大局观念,才能牢牢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实践已经证明,组织重大主题宣传报道,是形成强有力的主流舆论态势和社会氛围,掌握话语权、赢得主动权,唱响主旋律的有效手段。党的十七大以来,天津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为主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工作大局,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宣传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把思想认识行动高度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围绕中央的决策部署和市委的中心工作,大力宣传天津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大力宣传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最新进展,大力宣传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建设家乡的精神状态,形成了强大声势,振奋了全市人民的精神。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根据当前经济形势,结合市情实际确立了“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的目标任务。全市宣传思想战线坚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为这

个大局服务的重要意义,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工作新思路、新举措,更加积极主动地发挥思想引导、宣传鼓劲、凝聚人心的重要作用。全市上下形成了积极应对危机,扎实做好工作的浓厚氛围。

切实增强主流媒体影响力。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新闻工作的灵魂和生命。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平台,是传达人民心声、体现人民意愿的重要渠道,对社会主流舆论的形成和传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只有牢牢掌握主流媒体,才能切实把话语权掌握在手中;只有不断增强主流媒体的影响力,才能巩固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有效提高舆论引导的主动性。近年来,我们坚持把发展主流媒体作为战略重点,加大支持力度,不断扩大主流媒体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保证主流媒体在舆论引导格局中的主导地位,让主流媒体在重大宣传战役、重大新闻报道中“唱主角”,成为“主流舆论场”的关键角色;着力提高主流媒体的权威性,最大限度地压缩噪音、杂音的传播空间。

善于发挥新兴媒体优势和作用。我们已进入网络化、数字化时代。互联网、手机的广泛普及,带来了传播方式的革命性飞跃,深刻影响了社会舆论的形成机制、传播方式。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具有开放性、即时性、互动性等特点,已经成为覆盖广泛、快捷高效、影响巨大、发展势头强劲的大众传媒方式,必须高度重视,加强管理,因势利导,趋利避害,为我所用。今年天津开展了全市网络发展状况调研,着手制定网络文化发展规划;积极做大做强北方网等重点新闻网站,实现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对接互动;组织网上看天津、看滨海活动,举办“魅力天津”优秀网络文化作品大赛,进行网站信息评议和信誉公示等。同时,我们还加强对新兴媒体的应用和管理,依托主流媒体打造主流网络媒体,积极参与手机新闻、车载电视等新媒体建设,加强管理,净化传播环境,确保新兴媒体成为舆论引导的新阵地,绝不给有害和错误信息提供传播渠道。

进一步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舆论引导应急工作机制,赢得话语权。坚持正确导向、有序开放、有效管理,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地发布权威信息,及时主动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有效化解人民群众的思想疑虑,是增强引导力、掌握主动权、赢得话语权的重要原则。从这一原则出发,天津积极建立完善各项制度和机制,对舆论引导工作实行全过程的管理,制定下发《天津市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

道应急实施方案》,完善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应急机制,坚持第一时间发布权威消息,有效化解负面影响,使正面的声音先声夺人,使党和政府的声音始终占据舆论制高点;精心把握新闻舆论的宏观调控,确保新闻宣传引导有力、平稳有序;坚持做好新闻阅评和审读工作,建立群众来信来电处理单制度,健全舆情分析研判机制。特别是在北京奥运会、天津达沃斯论坛等重大宣传战役和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等专项工作中,各部门上下联动,准确研判,快速反应,及时引导,营造了良好的网上舆论氛围,确保了网络信息安全。

建设多层次宣传队伍,形成全方位舆论引导格局。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宣传队伍,是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根本。近年来,天津围绕能力建设采取多种措施,着力打造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宣传队伍:加大培训力度,着力培养“学习型”干部队伍;重视高技能新闻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专家型”记者;建立激励机制,引导新闻采编人员转变作风、改进文风,自觉践行“三深入”,始终做到“三贴近”,采写更多的受众喜闻乐见的精品佳作;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建立政策讲解员、文明监督员、学习辅导员、民情通讯员等基层宣讲队伍,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

坚持正确导向,为科学发展营造浓厚氛围

坚持舆论先行,用积极有效的舆论引导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为改革发展稳定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是我们根本的政治责任,也是我们重要的工作经验。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不动摇。新闻舆论处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具有重大影响。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指出的,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第一位的就是要旗帜鲜明地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党性原则,就是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来认识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性,坚持党管媒体,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确保新闻媒体准确传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是要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高度,坚持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为党的各项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就是要站在积极应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局面,确保意识形态领导权的高度,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事关政治方向、政治原则的问题上保持清醒头脑,在重大问题、敏感问题、热点问题上把好关、把好度。

深入研究媒体分众化、对象化的趋势,提高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由于数字化技术、多媒体和互联网等信息传播技术以越来越快的速度更新换代,以及媒体多样性、信息广泛性和受众选择性的不断增强,大众传播出现了媒体分众化、对象化的发展新趋势。传播方式的日趋多样,无疑给人们了解信息、学习知识、拓宽视野、丰富精神生活提供了极大方便,但也要清醒地看到,这些新的传播方式具有“点对群”、“群对群”的特点,显示出较强的群际传播和社会组织动员能力,给我们进一步壮大主流舆论提出了新课题。我们应在加强对受众群体和媒体功能定位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适应新闻传播规律和社会舆论格局的新变化,与时俱进,改革创新,针对不同层次受众群体的信息需求,把握好舆论引导的时机、节奏、力度,在报道新闻事实中体现正确导向,在同群众交流互动中促进共识的形成。

文化舆论 篇6

网络媒体具有相对广阔的公共舆论空间,这主要是由网络舆论的特点决定的:

一、网络舆论主体具有匿名性

网民在网上发表意见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网络中的论坛,即BBS,这些意见的主体并非实名,而是用自己的注册名,这仅仅是一个符号而已。匿名使得网民可以挣脱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束缚,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给予了传播者充分的安全感,也给了言论充分宽泛的表达空间。

二、网络舆论客体具有公共性和一定的争议性

网络舆论和其他舆论一样,是一种集合意识,一个人发表的意见,仅仅是意见而已,多数人发表意见才构成舆论。没有一定人数“量”,舆论就无法成为一种集合意识。舆论是以汹涌起伏状态即舆论波的形态由舆论中心向外扩展的,是民心波动的再现,而民心波动则由经济利益、道德原则等引发。因此,只有那些与人民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公共话题,如社会贫富差距、社会教育、社会公正等,才会引起大家的共同兴趣。这样的话题出现以后,在网络上参与的人才会越来越多。同时,这些公众关心的公共性话题往往又是带有一定争议性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群体的分化,多种价值观在社会并存,各个群体出于自身情况和利益的考虑,对于公共的

社会问题必然会有意见的分歧。尤其是对焦点和热点的社会问题,在网络上的讨论和争议尤为热烈。

三、网络舆论内容丰富、包罗万象

在网络中,各种文化类型、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都可以自由表达,再加上网络信息的海量、共享性和快捷性等特点,使得网络舆论的内容异常丰富。同时,传统媒介中,报纸会受到版面的空间限制,广播和电视则会受到时段的制约,而惟有网络舆论能将意见保存而打破时间界限,因其容量巨大而克服空间的约束,呈现出极大的包容性。根据“沉默的螺旋”原理,传统舆论主体面对社会事件发表看法时,由于各种原因而存在不同程度的“沉默”,而网络舆论主体就不必担忧这些,他们会大胆地吐露自己的心声,从而使得网络舆论内容呈现出丰富性与

真实性。

四、网络舆论形成的原生态

网络舆论形成的动力来自网民自己对日常生活的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舆论产生的最初阶段几乎是一种自发状态。传统的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传播信息要受到党和国家一定的控制,具有相应的审查和控制的制度和方式,因而是以自觉舆论为主。而网络媒体的特点使得传播者和受传者处于相对平等的地位,网络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发表意见和观点。由于互联网信息的海量,要对网络发布或传输的信息完全进行监控是不可能的,同时又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所以网络舆论上的自发舆论多于自觉舆论。

可以说,网络舆论的形成及其强度的提高,是和互联网的发展,包括网民数量增长、网站功能扩展成正比的。2006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发布的第18次互联网报告显示,截止到2006年6月30日,中国网民总人数为1.23亿,增加2000万人,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9.4%;网民平均每周上网16.5小时,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2.5小时,增幅为17.9%;网民中选择“浏览新闻”这一网络功能的比例最大,占到66.3%。可见,网络媒体在公众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其构建的公共舆论空间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接受和认可。

文化舆论 篇7

一、坚持党性原则和科学发展观, 引导大众文化传播

我们的广播电视新闻媒体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她自诞生之日起, 一直是作为党和政府、人民的喉舌而存在发展的。不言而喻, 她的力量和生命在于她的先进性, 在于她能够把握时代发展、形势变化和世界进步潮流, 与时俱进, 站在时代前列。一是我们媒体的党性原则决定了她务必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我们的党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 我们媒体的党性原则决定了她必须与时俱进。二是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务必更加自觉、自主地坚定自己的“喉舌”性质。新时期, 我们的媒体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和强烈的使命感, 更加自觉、自主地明确和坚定自己的“喉舌”性质。要坚持党性原则, 坚持科学发展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坚决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 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的全面反思, 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实践意义。如何认识、贯彻科学发展观, 是摆在每个新闻人面前的重要任务。新时期, 面对新情况、新特点, 我们要以更加高度的自觉性和使命感, 按照胡总书记的要求, “要尊重舆论宣传的规律, 讲究舆论宣传的艺术, 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水平和效果”, “与人民群众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实践性统一起来, 使宣传教育工作做到形式多样, 生动活泼, 为群众所乐于接受, 能够回答群众中存在的思想认识问题”。不断提高舆论引导水平, 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突出时代主旋律, 引导大众文化的传播

对大众文化的传播引导, 要突出时代主旋律。要符合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根据这个标准, 要特别对大众进行阅读、收视引导, 但这种引导不是强制性的, 提倡什么, 强制什么, 要靠理论和舆论的力量提供社会的指向。

对大众文化的传播引导, 要突出时代主旋律。主旋律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 代表社会进步和发展方向的思想、观念和精神, 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它体现着社会发展的方向, 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围绕这一根本任务, 凡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 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 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以及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为主题的, 由大众创作的通俗文化作品, 都是广播电视要积极倡导和传播的。大众文化现象进入广播电视传媒首先要用以上这个尺度来衡量, 凡符合这个标准的, 就积极扶持引导。

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 在当前国际形势复杂、社会主义事业面临考验的情况下, 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 既是党和人民的强烈要求, 也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是一项艰巨而伟大的事业, 需要全国人民形成统一的意志, 按照统一的步调, 为实现统一的目标而奋斗。这就需在对大众文化的传播引导上和其他意识形态的思想政治工作一样, 通过弘扬主旋律, 搞好精神文明建设从而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可靠的思想保证。

三、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引导大众文化的传播

时代特征是文化发展的必然, 民族特色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任何大众文化, 都有时代性和民族性的统一问题。抹杀了民族性, 时代性则为无本之木;忽视了时代性, 民族性难以升华。所以, 我们所要扶持和倡导的大众文化, 本身就应是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与先进的时代精神的有机融合。

胡锦涛在对宣传提出政治要求的同时, 也提出了尊重舆论宣传的规律的要求。宣传的规律不是几句话, 而是一门学科。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 诸如新闻价值、受众接受心理、对信息传播中规律性现象的认识、传播技巧等等, 是科学研究的对象, 已经形成了许多职业工作的规范。如果不尊重这些人类传播中共通的东西, 粗暴地干涉、违背信息的生产、传输、消费的规律, 形式上可能能够达到具体的目的, 但可能传播的实际效果是无效或逆向效果。

任何大众文化, 都有时代性和民族性的统一问题。时代特征是文化发展的必然, 民族特色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抹杀了民族性, 时代性则为无本之木;忽视了时代性, 民族性难以升华。所以, 我们所要扶持和倡导的大众文化, 本身就应是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与先进的时代精神的有机融合。广播电视要突出继承民族优良传统的大众文化的传播和扶持, 使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以发扬光大, 从而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激发民族的进取精神。同时在节目选题制作播出上, 还要处理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民族文化是我们的主体, 丢掉了民族文化, 我们的民族凝聚力就会丧失殆尽。吸收外来文化精华, 会给民族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 使民族文化更具有生命力。如果一味拒绝外来文化, 民族文化只能固步自封, 同样没有前途。总之, 我们“要继承和发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党的优良传统, 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反对封建主义残余影响, 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 使大众文化更加适应民族振兴的要求, 焕发出更加旺盛的活力。

四、提高大众文化的思想性和文化品位, 引导大众文化的传播

广播电视要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 对健康有益的大众文化现象及时给予扶持, 不断提高它的格调和品位, 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广播电视要向雅俗共赏的方向引导, 走雅俗结合的路子。提高大众文化的思想性和文化品位, 对大众文化既不要横加干涉, 又要防止疏于引导。高雅文化可以向大众文化渗透, 但不能用高雅文化来取代大众文化。在当代, 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在广播电视媒体中共荣, 是文化生态发展的必然格局。有人认为大众文化对于传统文化来说, 谈不上什么格调和品位, 甚至提出要“儒学复兴”。这是不全面的。从广播电视传媒看, 这些年来将电视讲堂搬进银屏, 优秀的大学讲师教授为电视观众讲述历史, 用雅俗共赏的形式, 类似说书一样, 让各种文化层次的受众都能够欣赏。从而弘扬了传统文化, 把大众文化引导、提高到高雅文化的地位。高雅文化可以向大众文化渗透, 但不能用高雅文化来取代大众文化。

提高大众文化的思想性和文化品位, 对大众文化既不要横加干涉, 又要防止疏于引导。广播电视要向雅俗共赏的方向引导, 走雅俗结合的路子。一方面高雅文化在保持高品位文化追求的同时, 也要从内容到形式上增加可接受性, 向大众靠近, 这样才有更光辉的前景。另一方面大众文化在保留对市场经济的适应性、娱乐性、大众性的同时, 也要借鉴高雅文化的优长之处, 强化对生活意义的理解和对高尚审美情趣的追求, 不断提高品位, 推出一批雅俗共赏的文化精品。

胡锦涛在强调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的同时, 也要求注意传播的方式方法。其一, 善于用事实说话。他要求:“紧密结合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和生产生活实际, 善于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搞好宣传教育”。其二, 提高新闻的感召力。在视察解放军报时, 除了提出政治方面的要求外, 胡锦涛要求:“提高新闻宣传的吸引力、感召力、战斗力。”其三, 注重改进文风。胡锦涛要求“切实改进文风, 写文章、搞报道都要言之有物、生动鲜活、言简意赅, 切忌八股习气。”相信经过努力, 广播电视会在大众文化与高雅文化的结合引导上创造出时代文化精品, 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 2002年1月11日。

[2]《胡锦涛接见电影工作者时的讲话》, 2005年12月28日。

[3]《胡锦涛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3年12月5日。

文化舆论 篇8

一、网络文化的界定

网络文化是指以网络媒体为载体, 具有网络社会特征的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 是一种只在网络上传播而较少为非网民所熟知的独特文化。由于网络的普及性和覆盖面广, 人们在互联网这样一个特定的虚拟的社会中交流、工作、学习、休闲和娱乐等。同时, 各地的自身文化被“提上”网络被网民认识之外, 也同时在网上被同化、融合、产生甚至衍生成现实世界的文化, 传播速度非常快。

网络已经成为普通大众的另一个活动空间, 成为重要的信息来源之一, 其作用和渗透力还将不断扩大。网络文化主要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第一, 网络文化是一种补偿性文化, 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对社会、文化、经济等话题发表看法, 网络成为反映民情的最好渠道;第二, 网络文化是“草根文化”, 有着很强的大众性;第三, 网络文化是一种极端性文化, 扩大了个人行为, 聚合了个体的力量, 使得社会中真善美迅速传播, 使网络中存在的恶行为迅速被真善美的主流舆论洪水所淹没。

二、网络文化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据统计, 我国网民规模达5.13亿人, 互联网普及率持续上升, 已增至38.3%;其中手机网民达3.56亿人, 成为拉动中国总体网民规模攀升的主要动力;博客用户达3.18亿人, 在网民中的使用率达到62.1%;微博用户数近2.5亿人, 比上一年暴涨近300%, 成为引爆舆论的最重要平台。可见, 网络在舆论引导中具有重大的作用。但是,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 网络文化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 同时由于我国网络舆论的监管机制不健全、网民素质的良莠不齐等原因, 使得网络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网络文化建设制度不健全。目前, 我国关于网络文化建设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法规层次低等方面的问题, 严重制约了网络文化建设的管理和发展, 使得一些能反映社会主旋律、引导社会主流舆论的优秀的网络文化产品不能很好地弘扬;网民对网络文化产品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网络文化管理队伍的人员素质也有待提高。同时, 我国的网络舆论监管制度还存在不足, 只有加强网络上的思想舆论阵地建设, 才能形成网络社会的主流舆论, 从而引导社会媒体的主流舆论;只有提高网上文化舆论引导水平, 加大正面宣传力度, 才能形成积极健康的主流舆论。

第二, 网络亚文化的形成对青少年心理造成不良影响。网络亚文化是指与主流传统文化相对立的, 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存在的一种边缘文化。网络亚文化具有边缘性、颠覆性和时尚性等特点, 对于当今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不利, 对社会主流舆论的形成构成威胁。

在互联网中, 以青少年为主体的人们运用网络释放个性, 宣泄情感, 于是, 在网络上形成了网络亚文化。目前, 网络亚文化的表现形式主要有网络流行语、网络游戏、网络恶搞和网络文学等, 其中以网络流行语和网络恶搞为主。如火星语、“PK” (粉丝大战) 、“PLMM” (漂亮美眉) 、“打酱油”等新兴词汇层出不穷。他们用网络流行语的方式表达自我, 张扬内心。

第三, 网络中虚假信息泛滥。由于网民素质、水平的良莠不齐, 网络文化产品的质量难以保证, 虚假信息在网络中蔓延, 与真实的信息混淆, 真假难辨, 影响了公众对社会公共事件的正确评判, 不利于社会主流舆论的形成。

三、加强网络文化舆论建设, 引导社会主流舆论

第一, 坚持真实性原则, 提升网络媒体的舆论引导力。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把握真实性原则, 梳理客观、公正、权威的媒体形象, 这就要求媒体人要倡导深入实际、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真实、客观、公正、全面地反映新闻事件的情况, 坚持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的原则;坚持全面的、矛盾的观点分析问题, 抓住事物的本质, 挖掘新闻事件之间的多层次关联, 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 要站在全局的高度看待问题, 强化新闻工作者的政治意识, 坚持党性原则, 具备新闻人的媒体和社会责任意识, 真正把网络媒体打造成社会的主流媒体, 提升社会舆论引导力。

第二,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发挥网络媒体把关人的功能。

当前, 我国网络编辑往往依据个人主观判断来选择和发布新闻, 没有严格的审查制度, 这是很不科学的。与此同时, 网络舆论的监管存在漏洞, 并且,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互动性等优势, 任何人都可以在网上发布消息、评判新闻、开微博等, 极易造成虚假新闻和片面的舆论形态, 不利于主流舆论的形成和传播。因此, 要建立健全一整套系统规范的采编发管理体制, 新闻人要坚持自律和他律的原则, 坚决杜绝虚假新闻、虚假广告信息和媚俗暴力信息进入网络传播中。

第三, 努力提高网络舆论引导力, 掌握舆论宣传主动权。

首先, 建立网上新闻发言人制度。网络信息传播速度非常快, 并且各方面的信息同时传播。因此, 要选择时机组织网上信息发布, 尤其是对突发性事件, 要抢新闻, 把事件的最新进展情况以及党和政府的政策主张、处理问题的态度、解决问题的方法等以最快的速度告诉广大网民, 以掌握舆论引导的先机和主动权, 防止信息误读, 避免小道消息和攻击性言论在网上传播。

其次, 开通网上交流沟通互动平台。网络媒体不仅仅为百姓服务, 也为政府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因此, 一方面我们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为网民答疑、解惑, 以正面的新闻报道帮助群众理解政策;另一方面要利用网络的互动功能, 组织专家或有关领导与人民群众在线交流, 对网民提出的问题进行有效解答, 引导社会舆论沿着理智、建设性的轨道发展。

再次, 加强与传统媒体的功能互补。不同媒体间的联合可以形成多重声音协调、互为补充, 齐心引导舆论的局面。网络媒体要主动和传统媒体联合, 利用其公信力和影响力与“网声”互补, 从而取得正确引导舆论的效果。

如今, 网络和手机新兴媒体飞速发展, 影响力日益壮大, 网络成为舆论源头的比例越来越高。网络文化舆论引导的作用在日益凸显的同时, 其负面作用也逐渐呈现出来。因此, 要多管齐下, 加强网络文化建设, 提升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力。

参考文献

[1]郭加书.论信息化背景下的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J].山东社会科学, 2010 (8) .

文化舆论 篇9

1 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1.1 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现状

“舆论就是公众对某一焦点所表现在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带倾向性的意见和言论”[1]高校校园网络舆论是新型的舆论形式,是指高校师生在校园网络平台(包括校园网、BBS、微博、微信、QQ等)上发表的多数人参与的针对某一热点事件或问题的有一定苗头性、倾向性和影响力的观点,其聚焦的话题多与高校师生工作、学习、生活息息相关,涵盖新闻事件、时政热点、学术争鸣、高校政策改革、校内管理与服务等。一般来说,当热点话题产生后,在讨论中会产生“意见领袖”来主导该话题的发展,随着话题事件的不断放大和传播,进而形成不同见解相互交织碰撞的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校园网络舆论。

高校校园网络是高校师生的主要交流媒介和信息资源库。目前,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环境的主流是健康的,师生使用网络的主要动机为线上交流、发布信息及获取信息;参与校园网络舆论的师生文化素质较高,参与热情高,思想较为活跃,话题表达以理性表达为主;自觉遵守网络管理的相关规定,其网络舆论行为与其年龄特征、受教育程度成正相关,会考虑表达观点的影响。可以说,积极向上的校园舆论环境可以促进高校师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完善,能更好地推动和谐校园建设,进一步助力高校育人功能的实践。但是,高校校园网络舆论还存在一些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如话题内容日趋复杂化,少部分人参与网络讨论时具有盲目从众,舆论导向难以掌控;校园主流媒体网站建设的关注点主要为宣传功能,网络文化育人的功能还有待完善;校园网络舆论的法治意识不强;由于网络的特性,网络舆情监管的难度大,没有形成系统的监管体系等。

1.2 高校网络舆论的影响因素

1.2.1 高校网络舆论主体特性的影响

高校网络舆论主体主要指依托网络平台表达意见和想法的高校师生,他们对高校网络舆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表达意愿强烈。高校师生尤其是大学生正处在思维、情感活跃的年龄阶段,有较强的自我表达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愿意将互联网作为表达空间,来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校园网络舆论的发展,同时也为校园网络舆论的和谐带来了挑战。第二,容易产生从众心理。大学生正处于“三观”的成长定型期,分辨和抵制不良信息的能力不强,在从众心理的作用下,进行网络舆论表达时较容易被他人的意见及行为影响,进而产生从众行为。

1.2.2 高校网络舆论环境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第一,身份的虚拟性。网络身份的虚拟性是电脑网络空间的特性,高校网络舆论主体喜欢不必有心理负担的匿名在网络空间畅所欲言,这一方面活跃了校园网络舆论氛围,另一方面也为网络舆论的监控与引导工作带来很多的潜在风险。第二,网络传播的即时性。网络舆情往往毫无征兆、形成迅速,这是因为网络具有即时性的特点。当某一热点话题产生的时候,高校校园网络舆论主体第一时间通过论坛、微信等媒介表达意见,形成线上线下的互动,造成有较大影响力的舆论声势,导致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产生。第三,高校对校园网络舆论的引导工作不够重视,监管不到位。目前,网络已经成为高校师生思想意识的重要反映平台,然而,高校的教育功能并没有随着教育客体的变化进行相应的改革,高校在网络舆情的引导及监管方面工作存在重视不足、管理不规范、网络管理制度不完善、对校园网络舆情的监控力量不足等问题。

2 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引导机理研究的视角转换:文化自觉

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引导机理与实践应该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应该不断地拓宽视野、创新思维、丰富实践,而文化自觉正是校校园网络舆论引导机理研究实现华丽转身的全新视角。

2.1 文化自觉的内涵

文化自觉这一概念最早由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是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的产物,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势,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对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2]从概念上看,费老提出的文化自觉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涵:第一,文化自觉内容的时间性和空间性。文化自觉将时间维度内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空间维度内的民族性文化与全球性文化集结一起,既包含对本土文化的来源、形成过程、发展方向的文化认知,又明确了对外来文化的态度。第二,文化自觉的自主性和先觉性。“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为适应新环境、新时代,自主地认同本土文化,选择多元文化,实现文化转型。第三,明确了“文化自觉”概念提出的目的。费老将全球文化和谐共荣与持久发展的理想状态和完美境界归纳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3]换言之,“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和文化理念是文化自觉所提倡的,其目的是使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强化自我文化认同,并在与外来文化交流过程中自主地判断、反思,取长补短,相得益彰,从而实现全球多元异质文化的“和睦相处”、“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境界。

2.2 文化自觉与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辩证关系

文化自觉与高校校园网络舆论两者间存在着互相促进、相得益彰的辩证关系,文化自觉的培育将为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有效引导提供内涵基础,而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得有效引导又引领着文化自觉提供正确的政治方向,进而促进高校师生文化自觉的最终实现。

2.2.1 文化自觉是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内涵基础

从党的十六大到十八大,三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都将互联网及网络文化、环境、内容等表述置于文化的框架下,由此可见,我国高校校园网络舆论从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从学理层面分析,文化自觉与高校校园网络舆论都属于文化实践活动。文化自觉的过程是文化现代化转型和创新发展的过程,那么,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引导的过程也是创新发展的过程。营造健康向上的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环境必须依赖于高校校园网络舆论主体的文化自觉意识,着力构建网络主体意识和网络共同体意识,增强网络主体的规矩意识、底线意识,推动高校校园网络舆论从文化中来,又依靠文化这一天然载体落实到文化实践中去,以网络文化自觉推动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健康发展。

2.2.2 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引领文化自觉发展的政治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高校校园网络作为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主阵地,是影响高校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高校校园网络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为指导,充分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坚持党性原则,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引领高校校园网络舆论主体的主体意识和行为意识,进而为其文化自觉行为进行政治方向引领,坚决守好高校育人主阵地。

3 文化自觉视角下的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引导策略

文化自觉这一全新视角为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引导的创新性发展开辟了新路径。按照文化自觉的内在逻辑展开,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引导要培养高校师生网络文化自觉,就要以培育高校师生文化认知为基础,以加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增强文化自信为重点,以实现文化自强为落脚点,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

3.1 以提高高校师生网络素养为支撑点,培育文化认知

文化认知是实现文化自觉的基础,而达成文化认知的有效手段是开展理论学习及实践活动。一方面,要培养高校师生的中华文化自觉。开设国学经典课程及讲座论坛,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师生对中华民族的文化有自知之明,了解其发展的历史、特征及发展方向,理性把握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达成对民族文化的理性认同和文化自信,进一步弘扬中华文化,提升民族主体精神。另一方面,要培育高校师生网络道德素养。开设专门的必修或选修课程,将网络知识、网络安全法制、网络道德、心理健康等相关内容纳入高校教学计划,邀请网络舆情方面的专家学者做专题讲座,举办一些针对网络舆情应对的讨论会、知识竞赛等,通过学习及实践活动增强高校师生对网络的了解,提高辨别网络信息的能力,从而培育形成师生的网络素养,实现文明上网。

3.2 以加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为着力点,增强文化自信

高校校园网络氛围的文化熏陶是树立文化自信的关键所在。首先,要加强和改进高校校园网络内容建设,增强高校网络的影响力和吸引力。高校要积极推进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建设,结合办学特色,积极搭建各类宣传平台,形成涵盖综合性门户网站、主题教育网站、专业学术网站和“两微一端”新媒体平台为内容的网络阵地体系,进一步筑牢校园舆论主阵地,弘扬时代主旋律,发挥好网络文化育人和服务育人的功能。其次,要完善网络制度,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要充分利用法律法规中涉及网络舆论的相关法律条文及高校制定的与校园网络行为相关的规章制度,来进一步约束和引导高校师生的网络舆论活动,在制度层面上使处置网络舆论问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为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引导机制的构建提供良好的法律制度环境。同时,高校要通过《法律基础》必修课及各种宣传阵地加强普法教育,使师生自觉规范网络行为。第三,要加强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监控,全方位营造网络正确舆论强势。要成立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管理小组,建立覆盖面广的多维校园网络舆情信息搜集和处理机制,形成快捷高效的预警机制,充分利用高校宣传工作者、网络评论员、思政辅导员等骨干力量及信息处理技术手段,随时监测、收集、报告有关信息,在发生突发网络舆情的第一时间快速做出应对,占据网络舆论引导的制高点,掌握事态发展的主动权,化解消除可能发生的矛盾,营造网络正面舆论强势。

3.3 以核心价值体系为落脚点,实现文化自强

积极向上的高校校园舆论环境是实现文化自强的重要保障。文化自强的确保要依靠民族文化认同,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民族文化认同之根本。中共中央办公厅2013年12月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强调,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高校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用主流核心价值观影响高校师生的行为方式,引领高校的网络文化,形成认同度高的民族文化。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也价值观,还要通过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更好地认识理解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将其转化为高校师生的日常价值观和行为实践,将高校师生民族认同的价值观转化到民族认同的实际行动当中。

摘要:本文分析了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并在视阈转换的前提下,对文化自觉的内涵作了理论诠释,在此基础上阐释了文化自觉与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辩证关系,进而从培育文化认知、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文化自觉视角下的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引导策略。

关键词:文化自觉,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网络舆论引导

参考文献

[1]谭伟.网络舆论概念及特征[J].湖南社会科学,2003(5).

[2]费孝通.对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的思考[J].思想战线,2004(2).

整天谈舆论,如何懂舆论 篇10

第一,什么是舆论和网络舆论

舆论是什么?有一个简单的定义:特定时间和空间中,大多数公众对公共事务或话题,相对一致的意见或态度。按照其英文public opinion,直译过来又叫“公共舆论”,也可以叫“民意”。

《公共舆论》一书的作者、美国著名政论作家李普曼,对“舆论”生成的复杂性有精细地阐述,同时也对真实“舆论”的形成并不抱乐观态度。比如,公众对各种问题有“刻板印象”,未必能理性地表达意见;传媒呈现的是“拟态环境”,而非真实环境……这些因素都会影响“舆论”的形成。

其实,舆论既是一个“过程”(公众针对社会议题表达意见,这些意见再汇聚成舆论),也是一个“结果”(大多数公众对这些社会议题总体一致的看法)。

如果从“过程”的角度看舆论,则必须要有充分自由、开放的空间和渠道,让公众充分表达意见,否则,就不会有“公共”的舆论,而只有被代表、被建构、被引导的舆论。如果从“结果”的角度看舆论,那么,多少才算“大多数”、怎么才知道“大多数”人的意见和态度,这在统计和分析上都是不太可能的事。

因此,要认识“舆论”,首先就是要意识到它的复杂性,它的公共性,它的难以测量甚至虚幻。回到中国当下的社会现实,新华社原总编辑南振中先生曾提出过“两个舆论场”的概念:一个是老百姓的“口头舆论场”;一个是新闻媒体着力营造的“媒介舆论场”。如果媒介舆论跟口头舆论差异太大,所谓的“舆论引导”,其实是百姓的“口头舆论场”被“媒介舆论场”(背后是政府利益)代表了。

如果以“网络舆论”为例子,理论上应该是大多数网民对社会公共议题相对一致的看法。但实际情况呢,却面临一连串的问题:

1、谁是“大多数”?5000万活跃的微博网友,不代表3亿微博用户,3亿微博用户,不能代表5亿多网民;5亿多网民也无法代表10几亿中国人。何况,我们看到的“网民”还可能是“网络推手”或者“网络水军”。

2、有没有“社会议题”?西方国家的舆论更多围绕政治选举、堕胎、持枪等公共议题展开,我们国家的网络舆论却更多围绕一起又一起的公共事件所激发。这种“事件频发、议题缺乏”的舆论格局,其实比较碎片、表面,很难看出网民对社会的真正态度。

3、能不能理性、充分的“自由表达”?舆论的主体是“公众”,公众不是大众,其公共表达应该相对理性。但是,受“结构性怨恨”和“普遍不信任”心理的影响,不少网民的表达可能是情绪化、非理性甚至群体极化的。

何况,还有一个最要命的问题是,能否自由、充分的表达。理想的角度看,舆论应该是表达、对话、协商和共识的过程,其基本前提是“自由的说真话的环境”。如果网络表达受到压制、甚至稍有不慎还可能以“传谣制谣”或者“寻衅滋事”为名遭到拘捕,这种环境下,网络舆论的真实性则无疑要大打折扣。

可见,网络舆论很难代表中国社会真正的舆论,但是,它又是相对最真实、具体、鲜活的舆论。如果说,政府设置的是想要“引导”的舆论,媒介呈现的是被“建构”的舆论,那么,相比较之下,网络舆论则无疑是当下中国唯一接近真实的舆论。

第二,怎样分析和理解网络舆论

当前,各级政府部门都非常重视网络舆论的监测、分析和研究,新华社、人民网等主流媒体也相继推出“舆情监测”服务。研究中国的网络舆论,是具有挑战性的,必须要充分意识到其复杂性。具体来说,研究的角度可以包括:

1、第一个层面,研究网络舆论的纵向层次。理论上,舆论可以做研究的三个层次:一是所谓公众的意见,但调研所有人对公共议题的看法,基本是不可能的,相对比较可能的是第二个层次和第三个层次;二是积极的公众舆论。积极的网络舆论,就是研究比较活跃的网民对公共事务的看法;三是潜在的网络舆论,没有活跃表达的网民及他们潜在的真实心理和想法。做网络舆论研究,从纵向的层面看,比较可行的是做积极的网络舆论研究和潜在的网络舆论研究。

2、第二个层面,研究网络舆论的横向格局。第一个格局,墙内舆论和墙外舆论。因为我们现在有防火墙,以社交媒体为例,可以研究微博和推特两个舆论场的互动,既关注内部防火墙的舆论场,还要关注到防火墙外的舆论场,看这两个舆论场的重叠和互动。第二个格局,不同网络空间的舆论。我们的网络空间有社区网站,如凯迪、天涯等为代表;有微博,以腾讯、新浪为代表;还有新闻媒体的网站,如人民网、南方网、奥一网等。不同空间的网络舆论,可以进行图景式的研究和梳理。第三个格局,民间舆论、网络舆论、媒体舆论的互动关系。

3、第三个层面,网络舆论的生成机制和传播规律。可以通过一系列热点事件、热点话题的分析,总结和寻找网络舆论形成的过程、特点和内在规律。其中,特别需要注意区分真舆论(网民)和假舆论(水军)。

第三,网络舆论和社会管理的关系

舆论有多种功能:1、预警功能,通过对舆论的监测发现问题和隐患;2、疏导功能,通过一定的舆论引导可以疏通情绪;3、宣泄功能,可以释放公众的情绪和意见,很大程度上起到社会“减压阀”的作用。

舆论最应该发挥的是其民主和监督作用。政府官员对舆论的态度,必须要谦卑,要顺应和听从民意。一方面,要重视和研究舆论,另一方面,也要倡导和建立一种共识:网络舆论本身并不能解决社会管理创新的问题,但一定能积极推动社会改革。我们要强调的是政府对网络舆论中包含的真实民意的尊重,让民意真正影响决策和改革。

政府一定要转变过去危机管理中对网络舆论的理解,更多地把危机公关转变成风险管理。当下,危机管理的主体还只是政府,背后的舆情处置和应对机制依然是控制思维,而不是对话、沟通和互动思维。因此,有必要大力倡导的不是舆论的应对,而是对舆论的敬畏,以及在此基础上创造让网民参与公共治理、公共决策的机制。

过去这些年,网民的最大变化,就从单纯的意见表达和围观转向了公益行动和社会动员,在“微博打拐”等一系列公益事件中,可以看出网民是具有理性和行动力的。政府要在网络舆论研究和监测基础上,把更多网民和公众引入到社会管理中来,引入到公共决策的开放和对话机制中来。

要在社会管理和制度改革方面,成为积极探索的先锋,要把网民参政议政的常规机制、公众参与和监督公共决策的机制建立起来,在一个一个的个案背后,推动细小的变化和些微的改善,让网络民意成为政府决策的动力源泉。

规范媒体 监督舆论 篇11

从新闻媒体的职能特征和社会责任上来看,媒体必须接受社会的监督。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社会的“信使”。一方面它以新闻信息传播者的身份活动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以社会为生活舞台和服务对象,广泛接触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并以新闻手段向社会提供第一材料。另外,新闻媒体也是社会舆论的表达者。它在反应舆论,引导舆论方面具有权威性。舆论一经新闻媒体的传播,就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力,直接影响千百万人的思想和行动。尤其是在信息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它的影响力就更巨大。任何政治背景的新闻媒体都以其广泛的新闻报道活动,直接、经常、普遍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成为影响人们工作,生活交往,思想和行动的重要因素。对个人而言,新闻媒体可以影响人们对社会、对人生、对前途和命运的看法,影响个人的成长;对政府而言,新闻媒体可以影响到政府决策的贯彻实施。如果处理不当,有时甚至会掀起很大的风浪,给社会造成不安定的因素,使政府处于被动境地。所以新闻媒体在舆论上反映什么,不反映什么,怎么反应,小则关系一个人,一个单位,大到关系到一个地区乃至国家、民族的利益。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我们说,对新闻媒体进行社会监督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它应该成为一种制度被媒体接受,同时也应该成为全社会应尽的一种社会责任。

在我国,媒体中个别节目在舆论导向上出现错误的例子并不少见。尽管它可能是某个编辑、记者的个人行为,但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还是不可低估的。同时,它影响的还是一个媒体的整体形象。

2007年4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规范报社记者站的管理。要求报社记者在工作中不得从事与新闻业务无关的其他活动。记者站及其工作人员不得以新闻报道或者记者名义谋取不正当利益,不得以新闻报道为名要求采访对象订报纸、做广告,或者以“曝光”相要挟向采访对象索取财物等行为。(该《通知》共提出七条要求)。这个《通知》虽说针对的是报社记者,但也给其他媒体敲响了警钟。各类媒体及其记者都该拿起这面“镜子”照一照自己了。

那么,怎样对媒体进行监督呢?福建新闻界的做法值得借鉴。在工作中福建新闻界严肃对待有偿新闻、虚假报道、低俗之风、不良广告等新闻界“四大公害”,各新闻单位制定硬性制度,把加强自律和接受社会监督相结合,努力锻造高素质的新闻队伍。福建广电集团就制定了七项规定,明确记者不准有利用采访、拍片之便收取钱物等行为;建立评议制度,聘请老同志和业务信息员监听监看节目,每月至少编辑一期《反馈意见》和《信息反馈简报》;开设新闻热线,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虚心接受社会监督。

媒体并非都是对的。如受“受众需要论”,“受众本位论”,“新闻商品论”等观念的影响,媒体就有可能偏离宣传的正确轨道,放弃了应有的社会责任。以“受众本位论”的发源地美国为例,他们认为受众需要的新闻只有三个,即金钱,女人和罪行。按照这一理论来做新闻的效果是什么呢?据统计,1994年美国电视里出现的暴力场面比1993年增加了40%,相应地15岁至19岁的青少年犯罪案比5年前增加了两倍多。这个结果确实是让人始料不及的。有人做了这样一个比喻:说受众就好比孩子,孩子大都爱吃糖,但大多数家长都知道不能依照孩子的性子想吃就吃,因为糖吃多了有害健康,但也有人说:我不给孩子糖,别人会给的,这孩子就跑到别人那里去了。引申到媒体上就是,如果我不搞色、腥、煽,别人也会搞,那样,受众就跑到别的媒体上去了。于是“孩子”的健康问题就抛在一边了,你软我也软,先把“孩子”拢住了再说。请问,这是一个负责任的“家长”该做的事吗?也不是一个负责任的媒体应有的主张。

媒体有责任和义务把“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做为主导的宣传思想。如果我们的媒体一味的去报道凶杀、暴力、色情、吸毒等社会问题,那必将会产生难以扭转的负面影响。面对广大的受众,增大发行量,点击率,收视收听率固然重要,仅仅以此吸引“眼球”为目的,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自由言论不是一个自爱的媒体该做的事儿,它只能聊慰一部分低级趣味者的情趣、辱没了媒体自身的清誉。

对媒体进行监督不仅仅是给媒体挑错别字、挑病句。它应从大事、大体、大局,从舆论导向的高度、从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稳定的高度来开展工作。它的目的是为了推进新闻媒体的党风廉正建设和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并进而提高报道质量,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从而推动社会各项事业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

辩论、舆论攻击与两种舆论一律 篇12

一、在“魔鬼辩护士”的对决中认识真理

在欧洲古代,教会里设有一种特殊职位,叫“魔鬼辩护士”(Advocatus diaboli)。教会提出一个教义,必须请“魔鬼辩护士”提出质疑,罗列论据加以反驳,直到认为无懈可击,才对外宣布这条教义。任何新观点刚一提出都会有窳陋之处, 往往遭到不同意见的反驳,经过辩论的对决与砧斧之后,才能完美无缺。同样,两种公众舆论一旦尖锐对立,街头争论和舆论领袖的议倾坛席,随时都可能出现,这是舆论达到真理境地的必经之途。

这个简单的道理许多人姑妄听之, 实为不屑一顾,总是把自己的意见视为万能,强迫人们赞成。一种思想,哪怕是宗教信仰也不能逼迫人们接受,而是靠反复、耐心的说服来争取人们的认同。人们对重大社会问题的认识, 都要经过辩论鉴别不同意见的瑕疵, 最后达成一致的合理意见。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清末的守旧与洋务之辩,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后是建立民主联合政府还是建立一党独裁政府,“文化大革命”中两派群众组织的造反与保皇,这些辩论的孰是孰非,已被历史画上句号。但辩论并没有停止,只要社会在发展、在前进,辩论就会不断出现。在今天,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巨大进步还是走了回头路,是坚持阶级斗争还是建立和谐社会, 是依法治国还是以人治国,这类截然相反的意见仍在某些角落、某些群体,甚至在知识界或明或暗地争论不休。由于信仰和利益、文化背景及社会处境的差异,也由于知识与实践经验的不同,对同一个问题出现两种对立意见,并一比高下,是特有的意识现象。

自弥尔顿提出“出版自由”以来,各国发生重大事件或处于历史转折时期, 都伴随着社会辩论的喧哗,有时众议呼啸,民口沸腾;有时舆论领袖各执一词,口诛笔伐。弥尔顿指出,人具有理性,能够辨别真伪。只要让各种观点自由表达、相互交锋,真理就能战胜谬误。“让她(真理)和虚伪交手吧。谁又看见过真理在放胆地交手时吃过败仗呢? 她的驳斥便是最好的和最可靠的压制。”[1]不同意见间的自由辩论,如同“魔鬼辩护士”的严厉针砭,使真理更加耀眼,许多人将摆脱愚钝与虚假的蒙蔽。弥尔顿这一观点起初影响深远,为言论自由奠定了理论基础,但后来学者提出质疑:辩论虽然能达到真理,但真理总是战胜谬误的观点却毫无根据。密尔就指出:“若谓真理只因其为真理便具有什么固有的力量,能够抵抗错误,能够面临监狱和炮烙而获取优胜, 这乃是一种空洞无根的情操。”[2]34他以欧洲的宗教改革为例,发出无限感慨:“至于说真理永远战胜迫害, 这其实是一个乐观的谬误。”[2]29在他看来,即便真理存在于意见的自由市场中,也无法通过辩论战胜强权的压迫。

既然这样,是否辩论就不那么重要,甚至不具备舆论意义了呢? 辩论的舆论意义, 首先在于发现真理,完善对真理的认识。当辩论双方陈述己见,反驳对方观点的错误或荒谬,就能把一种观点中的虚假、漏洞和不为人知的一面暴露出来。你来我往的思想交锋, 开启人们的心智,“启发参加讨论者的智力和胸襟,开扩他们,而不使他们受挫和遇到困惑”,从而“锻炼出更坚强、更自觉的公民”[2]122。辩论引发人们对问题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思考,在不同意见的对决中形成对真理的敬畏,催促人们修正自己的错误。其次,辩论的意义在于一种意见能被广大公众所聆听、所鉴证,固执己见的傲慢态度陷于孤立,避免某种见解垄断观点市场,钳制舆论。不同观点得到充分的表达和公正对待,错误、专横的思想将被扫除,社会随即会开创一个崭新的未来。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的辩论,冲破了“唯书唯上”的牢笼,将人们从“两个凡是”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随之出现朝气蓬勃的改革开放和国家的振兴。中国历史的这一重大转折,起步于舆论辩论释放的巨大能量。

由于人的局限, 仅靠个人大都无法得出真理的意见, 任何个人的见解都不能未经考验而拥有不可质疑的权威。为维护权力或利益的需要,某种意见可能被过度鼓吹,被定义为唯一真理,但“箴言出丑”并非罕见:被舆论美誉为毛主席的好学生的林彪,在“文化大革命”中的诡诈早有人揭露,当他叛国外逃、坠机荒漠,才让推崇他的人看清他的真面目;当交警实行自收罚款、自开罚款票据,全社会立即疾呼治安腐败已经打开方便之门;学校实行创收的政策一提出,就争议不断,直到“恶果累累”,有关部门才恍然大悟;到底有没有普世价值,如果有,普世价值究竟是什么? 此类社会辩论都扒掉舆论“箴言”的外衣,提出严峻的社会告诫, 让人更加明辨是非———只有符合实际、从现实条件出发、考虑社会效果,以维护人民的幸福、平等、正义和自由的生活为准绳,才是正确的意见。这既是辩论确定的真理目标,又是辩论追求的崇高目的。一意孤行,凡肆意妄为的观点,都要被历史所嘲弄而陷入尴尬的境地。

辩论为各种舆论提供了自由的呼吸空间, 确保人们对社会问题的自由思考, 社会智慧的释放为解决社会难题找到了出路。2009年国外继“中国威胁论”后又出现了“中国崩溃论”,某些国内经济界人士也加入这一舆论合唱。他们罗列中国地方政府的负债率、房地产泡沫、产能过剩、制造业危机等种种论据,断然提出“中国经济已病入膏肓,中国经济的崩溃无可避免”。而国内外的正面舆论却认为,不管外界“捧杀”还是“棒杀”,中国将继续全面改革开放,以国有企业、国有(控股)银行和其他骨干企业的强大实力,能够克服“经济结构不合理”“制造业技术含量不高”的困扰。党中央、国务院在这一辩论中保持清醒头脑,决定开放垄断行业、理顺财政金融体制、调整经济结构,“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出“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释放和转移巨大的经济产能。这些“深水区改革”使中国经济不仅不会崩溃,反而会进一步崛起,“崩溃论”只能是个泡影。无视中国国有经济的掌控力和中国共产党的驾驭能力, 以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体制来判断中国问题, 最终不得不陷入形而上学的机械论。

舆论辩论不是政府的辩论,不是各级干部、企业家放弃中心工作投入辩论, 而是公众与舆论界出现的不同意见的争论。邓小平曾指出, 改革开放允许看,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这就是说党和政府的各级部门和各个企业,不要陷入无谓的争论,看准了的改革举措要大胆实验;在改革中完善改革,在探索中找到发展的路子。公众与舆论界的争论不仅无法避免,而且是有益的,因为人们对改革开放有不同的看法,政府可以听取不同意见,吸取合理、正确的建议,完善各项方针政策。“不搞争论”就是不让群众的不同意见、理论上的不同探讨影响政府的决心,更不要抓住一些观点整人、掀起政治运动。以往年代的全局性的大辩论、大批判和大字报的政治运动,不仅冲击了经济建设,贻误了发展时机,而且伤害了不少人。这样的“左祸”决不能重演。

二、舆论攻击的敌意性与手段性

但是舆论辩论必须把握三个前提:一是区分敌我矛盾、合法与非法的界限,不能把不同意见视为敌人或罪犯加以攻击; 二是不要对是非之外的枝节问题争论不休,转移人们对重要问题的认识;三是要认真听取不同意见,尊重和接受对立见解中合理的观点,自觉放弃错误意见。不顾这三个前提,固守偏见,不仅会陷入毫无意义的争吵,还会把“摆事实、讲道理”的辩论搞成舆论攻击。历史与现实都证明,思想对立容易走向激化,向对立面发起舆论攻击。1978年美国可口可乐公司与中国粮油进出口总公司签订贸易协议,受到国内企业界人士的普遍赞同,却遭到部分公众和媒体的指责, 说这是“卖国主义”“打击民族工业”“洋奴哲学”和“卖国求荣”;研究蒋介石日记有助于解读隐蔽的史实,搞清某些历史真相,却被一些人指责(或是谬见)是“为蒋介石涂脂抹粉”“为蒋介石翻案”;某企业的新产品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一时畅销各地,有人组织评论、微博或博客捏造事实,夸大其词, 攻击其为“劣质产品”“长期使用容易患癌”……此类舆论攻击在网上一旦出现, 无良水军便一拥而上,各大论坛顿时谣言四起。

舆论攻击使用抨击性言辞,伴随谴责、讥讽或愤懑情绪,专注于揭露攻击对象的“恶劣本质”。所以,舆论攻击更像贬义词,涉及的一般不是好事。但实际并非如此,如果攻击的是公共利益的侵害者,它就不再是贬义词了。因此舆论攻击既可能是敌意性攻击或手段性攻击, 又可能是道义性攻击和非道义性攻击。敌意性攻击是以伤害他人、使之蒙受痛苦和不快为目的,以达到诬陷和丑化不同意见的目的。[3]凡攻击对象是社会公敌或犯罪分子,则属于手段性攻击,是为维护真理和正当利益的道义行为, 攻击的声色俱厉仅仅是一种手段。敌意性攻击则怀有恶意,夸大或捏造事实,甚至以辱骂、诅咒亵渎他人。部分公众之所以被卷入敌意性攻击, 是由于受到媒体议程的蒙蔽,陷入非道义的迷茫。“文化大革命”中部分民众受到林彪、“四人帮”控制的两报一刊的煽动,诬陷正义的群众和干部,后来又歇斯底里地掀起“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都是一种非正义的敌意性攻击。

在现实生活中,受到舆论强烈攻击的周永康、薄熙来和徐才厚们已经身败名裂, 是人们出于捍卫公德和公共利益而进行的道义谴责, 有些民众还公然嘲笑薄熙来一面贪腐,一面唱红打黑的伪善。我们也看到,因为一场球赛而饱受舆论攻击,却深受中国球迷喜欢的米卢, 他的笑容仍清晰地留在中国球迷的心中。这类道义的手段性攻击是来自民众善良的心愿,既不会让寡廉鲜耻的社会败类逃避谴责,也不可能毁坏好人的纯正人格。背离事实的敌意性攻击尽管可能高潮迭起,但在一场场虚张声势之后,最终还是会暴露出舆论阴谋对部分民众的欺骗。同时,荒谬的理论同道义的冲突不可能永远控制某些民众的冲动,对正面事物和善良人们的敌意性攻击,最终都要受到正义舆论的围剿。

在舆论监督中,伸张道义的手段性舆论攻击,激发舆论高涨的效果十分明显, 自媒体尤其能发挥重要的作用。《下跪的副市长———山东省济宁市副市长李信丑行录》在网上登出后,网络的开放性使其迅速遭到民众的揶揄。传统媒体善于主导、策划和过滤舆论,舆论攻击很难在今天的传统媒体上出现。但在网络维权中,自媒体无一不成为舆论的工具,多被舆论攻击所利用。可以说,舆论攻击尤其吸引眼球,使自媒体成为攻击阵地,同时也捧红了网络。当舆论攻击在网上成群结队地出现,谴责的声音隐蔽于角落,时而向对立方发起进攻, 被攻击的对象看不到攻击者的身影,却能感觉到社会遍布愤怒的情绪。

对不同意见的讨论,舆论攻击毫无价值,注重说理的辩论才更能分清是非,也更能争取舆论的支持。2014年3月崔永元提出反对推广和食用转基因作物的“两会”提案,遭到对立舆论的攻击———崔永元“在两会上造谣,该当何罪”。随后,在都市报和网络上有关转基因作物的骂战再度兴起。崔永元的言辞也十分尖锐:说美国科学界对转基因没有争议,美国人放心吃了20年,统统都是谎言。在网络这个开放的广场上,舆论攻击的双刃剑最初总是奏效,但却无助于让人认清真理。舆论辩论重视以理服人,拿出有力的论据驳倒对方,而不是用攻击压倒对方。无论敌意性攻击还是手段性攻击都有可能在网络上言过其实、混淆视听,导致一场场毫无意义的舆论混战。自媒体应成为辩论广场,而不应是舆论攻击的阵地。

三、强制的舆论一律与同化的舆论一律

毛泽东同志曾说:“领导我们的国家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办法,或者说两种不同的方针,这就是放和收。放,就是放手让大家讲意见,使人们敢于说话,敢于批评,敢于争论;不怕错误的议论,不怕有毒素的东西;发展各种意见之间的相互争论和相互批评,既容许批评的自由,也容许批评批评者的自由;对于错误的意见,不是压服,而是说服,以理服人。”[4]当时,这一正确的舆论方针十分开明,脍炙人口,却被“舆论一律”的原则所破坏, 接连不断地制造了舆论动乱。此前,胡风及其好友对文艺方针和文艺界的领导有意见,提出30万字的进言书自辩,却被指斥为“反革命集团”,以舆论一律的大棒把他们关进牢房。

以“打倒反革命”的手段迫害不同意见,让千万个头脑复制一种思想,一个民族的创造力就毁灭了,一场场巨大的灾难将随之降临。此后接连出现的反“右派”、反“右倾”“四清运动”(特别是清思想)及“文化大革命”,多因对方针政策持有不同意见,把几千万人视为反革命,对他们进行精神与肉体的摧残。后来各类胡风们被平反,从大狱中放了出来,历史证明他们不是反革命,他们只是因为“敢于说话,敢于批评”才遭到了灭顶之灾。由此看来,以言治罪的舆论一律是个伪命题,如果持有不同意见者是反革命,那么如何能证明压制他们的言论是“革命”的呢? 没有经过辩论、人民的赞成和实践的考验,自恃自己的言论绝对正确,从而把对方打入大牢,正是一种专横的暴虐。

人们把舆论一律只和权力挂钩, 只有权力人才金口玉言,他们的意见被捧为金科玉律。实际上,民众的意见也有舆论一律, 部分民众的错误看法一旦长久沿袭,也会变成统治人们头脑的舆论一律。2014年12月西安某医院的医生在手术台前拍照一事被登到网上,涉事医生立即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医政和院方随即宣布要严加处罚; 媒体没有对当事人采访就推出报道, 对丧失医德的谴责又一次沸沸扬扬。医患矛盾的主要责任在医生这个舆论一律,早已成为民众的惯性思维, 这次又把手术室的自拍单独放大。几位医生虽然异常紧张, 但他们没有忍气吞声, 而是挺直腰板寻找各种证据自辩, 最终动摇了“医德低下”的舆论一律地位。人们“一旦了解原委,尤其是当患者本人出面澄清事实,很多人气都消了。自拍虽然欠妥,但确实情有可原”[5]。任何观点,如果被置于不允许有丝毫质疑的地位, 就等于一个并非正确的意见垄断了舆论, 舆论一律就被视为天庭戒条。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影响也十分恶劣。

最近十多年,公众有了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与决策权,对公共问题的讨论盛况空前,许多热点问题多有争论。群众代表在各类听证会上针锋相对的辩论,最能说明中国言论自由和民主制度的进步。但在某些地方, 政府部门仍然固守舆论一律的陈旧思维,强行以政府的意见压制群众的意见,继续推行愚民政策。某市一栋高层公寓发生大火,夺走了50多条人命,民众尖锐地批评政府对建筑市场管理混乱,对安全施工监管不力。但该市宣传部下了一道禁令,严禁媒体反映群众的这种批评, 只准报道大火是施工不慎造成的意外事故。这个舆论一律不仅没有阻止铺天盖地的网络批评, 几家传统媒体也冲破阻力挖到工程层层转包的利益链, 揭露了肇事的主要原因。统一舆论的这类禁令曾一度盛行,有时一天向媒体下达若干次。权力部门若是奉行话语霸权,任意宰割对社会的解释权,掩盖事情真相,回避官员应尽的职责,各种恶性事件就会不断滋生。

马克思曾预言火炮把封建骑士炸个粉碎, 而今天的网络正在消灭专横的舆论一律, 因为遭遇网络公开反驳的种种愚见立即分崩离析。事实上,任何人都无法控制人们的私下议论, 与之争辩的意见一旦在网上披露,舆论一律的立命自保就会彻底垮台。民众话语权同舆论一律的根本对立, 决定了舆论一律的虚弱本质,最终要被民众的揭露扒光衣服。当舆论一律走向极端,将愚见歌颂为神明,整个社会便激荡着嘲笑、批驳的声浪,舆论一律的末日已为时不远。在依法治国的年代,抵制强制的舆论一律,已成为公民的法律意识,因为践踏宪法言论自由权的专横,越来越不得人心。

舆论多元作为民众话语权的标志,是思想自由、表达自由的象征,在任何社会都无法压制。这种自由培育和发展为另一种同化的舆论一律, 即弘扬主流民意的舆论一律。这不仅是合法的舆论一律,也是合理的舆论一律。习近平在2015年新年贺词中说:腐败分子发现一个就要查处一个, 有腐必惩, 有贪必肃。无人反对这个舆论一律,因为这是广大民众固有的一致期望,早已同化为强大的一致舆论。要不要舆论一律, 要什么样的舆论一律, 这就要看它是否合理、合法,是否符合广大民众的利益和信念。这个命题最早可以追溯到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韦伯看来,由命令和服从构成的每个社会活动,取决于它是否有能力建立和培养对其的普遍信念。使人们服从某种命令的动力, 主要依据统治系统的合法化程度。当代法国社会学家弗兰克·帕金对合法性作了更全面的梳理,提出了“‘经同意而统治’乃是一切统治合法性的最终来源”[6]。只有符合公众意志及宪法的言论自由和共同信仰,才有合法的舆论一律,合法的舆论一律就是民意同化的一律。承认、尊重这个舆论一律,也是重要的舆论方针,它来自人民的心声,是构筑主流民意坚如磐石的标志。

上一篇:现代高校教育管理制度下一篇:职业性向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