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生态

2024-10-21

舆论生态(共8篇)

舆论生态 篇1

2016年4月25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播发。这是我国网信工作纲领性的文献, 高屋建瓴, 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置于当今国际国内纷繁复杂的大背景之下, 结合中国互联网事业的丰富实践, 做出了系统性论述, 为我国网信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为建设网络强国提供了思想遵循。也是在“互联网+”传播出版事业的指导性文献。

“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为我们在互联网变局中找准前进方向提供了指南。今天的中国有7亿网民, 而互联网的影响已辐射到十三亿多人民的工作和生活。几乎人手一机、须臾不可离身的移动网络平台, 互联网的普及是当代中国社会最为引人注目的变化之一。要以新的发展理念, 统领新型互联网+传播出版事业的发展, 在互联互通、交流互鉴的同时确保安全可控, 在资源共享、信息畅流的同时确保稳定和谐, 在规范有序、互利共赢的同时促进繁荣创新, 坚持依法治理、趋利避害, 规范净化互联网、呵护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 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互联网发展不仅要为物质文明的进步做贡献, 也要为精神文明的提升作出努力。当今的网络社会早已成为百姓学习、工作、生活的新空间, 获取公共服务的新平台。我们要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 一方面, 用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 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另一方面, 也要畅通民意表达、回应网民关切, 让互联网成为我们同群众交流沟通的新平台, 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 成为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

“建设共同的社会理想”, “形成同心圆”。这是对党政领导提出的要求, 也是对“互联网+”传播出版事业提出的期望。我们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 经常上网看看, 了解群众所思所愿, 收集好想法好建议, 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老百姓上了网, 民意也就上了网。政策决策有没有失误和偏差?如何把握老百姓的脉搏与心声?网上的民意尽管不代表所有民意, 却是了解民意的一个重要来源;网上群众工作尽管不能代替现实中的群众工作, 却是做好群众工作的一个重要路径。新形势下, 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 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让空间成功做到同心圆, 在党的领导下, 动员全国各族人民, 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建设网络良好生态, 美好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 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 不符合人民利益。”强调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加强网络空间治理。互联网是一个信息大平台、文化大熔炉, 对亿万网民的认知途径、思维方法、价值理念产生着重要影响。互联网的传播优势和舆论功能, 为推动信息交流、促进文化繁荣、凝聚社会共识提供了全新的渠道和手段。然而网络不是世外桃源, 离开法治和道德, 网络谣言、网络诈骗、网络陷阱等就会大行其道, 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就可能深受其害。全国7亿多人上网, 肯定需要建设和管理, 我们要加强网络内容建设, 做强网上正面宣传, 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 让网络空间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扬。

要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 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 才是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 形成良好网上舆论氛围, 不是说只能有一个声音、一个调子, 而是说不能搬弄是非、颠倒黑白、造谣生事、违法犯罪, 不能超越了宪法法律界限。对于不同观点和想法要开放包容, 决不意味着对损人利己违法犯罪行为姑息纵容。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网络空间延伸到哪里, 法治就要加强社会创新管理, 共享优质信息, 共护网络安全, 共创更高质量的网络文化, 让互联网在推动社会和谐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在美好家园的建设中画出中国梦的最大同心圆。

舆论生态 篇2

【关键词】社交媒体 舆论 传播要素 偏失 构建

曾一时,成都女司机随意变道遭男司机暴打一事占据了各媒体的头条。一次车辆变道,引发两车竞逐;女司机被暴力殴打,男司机则被刑拘;在殴打女司机现场,有一个其他车主将殴打的视频放到网上后,舆论一边倒的指责男司机。当警方公布完整车载视频后,剧情却发生了反转,女司机的形象从受害者瞬间逆转为“路霸”。一桩普通事故,在短短几天历经数次反转后,还在持续发酵,从暴力行为到路怒症,从不安全驾驶到人肉搜索出来的所谓既往道德污点,随着舆论大势的几次反转,变成一个说不清辨不明的舆论漩涡,牢牢占据着各大新闻网站头条。而造成舆论偏失的原因就是今天探讨的话题。社交媒体成为我们生活一部分,它可以造就舆论偏失,同样我们也可以运用社交媒体,将舆论进行有效引导。

一、从社交媒体传播要素分析导致舆论偏失的原因

随着数字科技和全球网络系统的发展和完善,网络媒体得以迅速发展,特别是移动技术和智能终端的飞跃发展,新媒体也相应的快速发展,各式新媒体运用也出现在我们面前,微信、微博、贴吧、论坛、QQ等社交媒体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利用各式社交媒体,每个网络用户都可以传播信息。社会的重心正在由机构向个人转移。媒体中心,也转到移动互联网新媒体时代。传播手段日益丰富,带来很多负能量的效应。

社交媒体有着传统媒体不同的特性,导致传播发生根本改变,极易产生舆论偏失。从传播学各个要素在新媒体时代的改变,我们能够发现舆论偏失的原因。

1.媒介分析

为什么先对媒介进行分析?因为社交媒体的环境土壤滋生舆论信息的偏差,这是导致舆论偏失的主要原因。社交媒体具有:超越时空局限性;大众化,进入门槛低;沟通自由,交互性强;影响广泛;多向传播等等特性。这些特性造成舆论的偏失偏离。其中,交互性、多向性导致传者和受众身份模糊,传播方向多向发散,是舆论偏失的主要诱因。

2.传者分析

传播者的素质和职业道德对舆论的偏失影响巨大。横空出现的论坛、社区、SNS、Facebook、Twitter、微博、微信等基于个人信息交流分享的社交媒体平台成为生活的必须,而这恰好编织出一个链接全球的复杂网络,也正是这些新媒介的出现,使得人人都能够成为信息传播者即草根媒体人,创造并传播自己的信息。同样由于新媒体“交互性”,使得受众者在接受信息后,身份也可以转化为传播方。传者的方向观影响了舆论的方向;传者的多样影响了舆论多样。传播者的素质和职业道德对舆论的偏失有着很大关联。社交媒体中传者多样性,可见舆论非常容易失衡。

3.内容分析

社交媒体中内容碎片化也是舆论偏失的缘由。快速、猎奇、简单等等阅读方式,造就信息内容碎片化,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一个不完整的内容传给受众,或者受众简单地筛选后,就粗暴的二次传播甚至多次传播都是舆论偏失的原因。前面讲的成都女司机变道遭到殴打的案例,就是内容碎片化使得舆论偏失的原因。当然,网络传播由于时空限制比较少,在不同时段,不同空间下的完整内容,也会产生内容的“不完整”性。

4.受众分析

多元化的社会,不同文化和教育背景,不同年龄的形形色色的受众,在一个完全开放、没有时空限制的媒介环境下,接受的信息产生偏离失衡,就不足为奇,而这些受众方还要受到自己角色、心理、目的、价值取向等因素影响。如果他们再次转化成传播方之后,将信息二次发散传播,甚至交互传播,信息就会产生必然噪音和污染,舆论产生偏失,就非常“正常”。社交媒体最典型特征“交互性”,使得传、受两方的地位不停互转。同时有一些基于信任建立的社交平台,又使得传播内容可信度“提升”,这些都将舆论引向偏离。

5.效果分析

综上所述,在社交媒体环境中传播方向、传受双方地位、时间空间、内容、传播速度等等的质变,使得信息污染,噪音夹杂,传播失衡,故而导致舆论偏失是必然的。

二、利用社交媒体进行舆论导向的构建

毋庸置疑,社交媒体作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须媒体,势必也会对舆论产生深刻的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我们唯有积极利用其传播特性,主动进行舆论导向的架构建立,才是正道。

1.关键点——“把关人”角色转换和重新定位

传统媒体时代,由于传统媒体的自上向下单一传播特性,“把关人”角色定位是管理者、公关者或领导附庸者。缺乏外部开发视角、自说自话,不考虑受众的兴趣和感受,只考虑领导视角。现在新媒体时代,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社交媒体的交互性,这个角色被重新定位和转换。记住新媒体时代“把关人”角色是新媒体“主编”,它不需要公关者、管理者、附庸者,而是需要一个懂得新媒体的“主编”,从而控制运用新媒体,引导舆论走向。在互联网新媒体生态环境下,他的职责是收集监督(舆情)、判断(内容轻重),翻译(正能量内容转换传播内容),运营(用什么样方式包装、运用什么样的社交媒介途径、传播怎样的效果)。“把关人”角色转变和重新定位是舆论导向架构建立的首要点和关键点。

2.过程点——“主编”针对媒体特性积极引导

有了新媒体的“主编”,那么就要求了解社交媒体的传播特性,做好过程引导。

首先,利用网络搜索引擎进行舆情监控和分析。网络时代有很多搜索引擎网站,百度、谷歌、360搜索等等。相关的网站也有舆情监控分析系统。利用关键词搜索热点和形成网络头条。关键词是搜索引擎形成舆情分析的关键点,舆论的导向构建首先要求“主编”时时关注这些舆情,并全面了解掌控舆情、判断舆情,以便引导舆论走势。

其次,利用不同社交媒体传播特征进行行之有效的引导。不同社交媒体,它的建立以及传播深度、广度都不一样,新媒体“主编”,也就是把关人,要了解它们不同的传播特征,有针对性引导。下面对于一些常用社交媒体进行一一分析。最大的社交传播平台是微博和微信。微博是天生的优秀传播平台,像是一个合唱团:有一个人作为领唱,同时这个领唱还带领一群粉丝团员进行合唱,当然粉丝也可以不唱或者退出这个群体。微信最早定位是社交工具,它是基于朋友圈、同事圈、同学圈产生。或者赖于与你的电话联系人、QQ好友,它像一个沙龙聚会。基于以上形象比喻,这两个社交媒体的传播特性就一目了然:微博重信息发散状流动,它具有广传播、浅关系;微信重信息点对点流动,是深社交平台。那么“主编”工作要做到:微博的引导在于微博主的控制,也就是博主的引导;微信的引导在于互动,在于你是否能进入“圈”;当然还有一些比较大的社交媒体,譬如:论坛。论坛的沉淀最重要。沉淀越久,你就在论坛越具号召力。“主编”要先对相关论坛进行选择,再进行相关论坛注册,进入论坛,抛出话题,讨论话题,积累话题,引导话题。你在论坛中的时间越长,并且越积极,你的引导力就越大,同样对舆论引导贡献也越大。社交媒体有很多,但是不管是什么社交媒体,你所做的事都是一样的,深入了解它的传播特性,其后利用这个特性,为舆论服务。

最后,始终如一的正能量舆论宣扬。正能量的舆论,对人们信念、心理、意志力、行动等等,都有推动作用,是社会前进加油站。弘扬正能量,对于舆论正面引导作用,不用质疑。把关者每天要将“给力”的信息传递到社会,利用全媒体传播到每个角落,这才是传播的意义,也只有这样才能对负面的舆论产生压制的效果。一个只关注负能量的社会,肯定使全民意志消沉,没有前进动力,对于舆论的引导非常不利。

3.核心点——新媒体传播的法律法规建设和完善

现行传播类法律法规是在传统媒体时代建立,它对于传统媒体管理比较严格,明确规范了传统媒介中传者、传播主题、手段、内容等方面的权利义务。但现在,新媒体正逐渐占领人们的信息高地。它进入门槛低廉,又有技术手段支撑。每一个人都是传播主体,对内容不加考究,随意发言,甚至为博得眼球关注,夸大内容本性。一部多年以前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肯定跟不上网络技术的飞跃发展。现阶段各式社交媒体、自媒体泛滥,这部法律也已经跟不上前进的步伐。网络开发性、虚拟性,信息多元化对于网络传播提出了新的规范要求。一样的传播两个不同的尺度,肯定不利于舆论导向建立。新闻传播也要有法治思维。信息传播者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要时刻铭记法律的管束,底线明确、规则明确、内容明确,权利义务明确,不造谣传谣,让正能量的内容成为主流。舆论导向建立,新媒体传播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也必须重新传播规划调整,这是舆论导向构建的核心点。

社交媒体是现在人们生活一部分,它影响着舆论的导向,也会使舆论产生偏失。但是我们应正视它,不要抵触它。要勇于接受这些新的传播方式,运用这些新的传播途径,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做好把关人的工作,构建舆论导向新机制,让其为舆论正能量所用。

参考文献:

[1]张迈曾.传播学引论[M].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73-75.

(作者单位:青岛农业大学动漫与传媒学院 )

浅谈微信舆论生态与应对手段创新 篇3

1. 微信舆论生态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普及, 我国媒介生态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基于移动网络的各类聊天工具已成为舆情发展的新阵地。微信可通过智能手机和移动网络发送语音、图片、视频和文字等内容。微信的使用被看做是一种新兴生活方式, 是新的大众传播手段。传播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性活动之一。 (1) 各阶层各年龄段的受众都主动接入到微信中, 微信用户群体已经从青年群体向中老年群体扩展。微信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等功能, 微信用户可将内容分享给好友或发至微信朋友圈, 产生点对点, 点对面, 面对面对应, 交错进行的立体式互动。微信用户可通过搜索号码、查找邻近者、查找通讯录、扫二维码等多重方式添加好友, 较其他网络社交工具更便捷, 文、图、声、像多媒介形式, 使用户群体更为广泛, 用户间互动更加紧密。截至2013年11月, 微信注册用户数已达6亿。目前, 我国约有智能手机用户5亿, 我国广大的移动互联网用户越来越多地加入到微信社交空间。

网民使用微信等网络通讯软件的几大主要动机包括, 获取传统大众传媒上难以获得的信息及观点, 获得一些平时不易看到的小众信息, 以及开展社交活动。随着移动互联网不断发展, 微信已逐渐成为舆情发展、监控、管理、应对的主要平台。在这一过程中, 微信有效实现了民意集散功能, 微信朋友圈的内容通常具有情绪色彩强烈、评论观点多元化、转发效率高、随意性大等特点。

微信的交流特点是以人为主体的, 熟人间平等、轻松、充满亲和力的交流, 具有极高的用户黏性。这种熟人间的交流在传播渠道上属于私密性质, 难以监控。从舆情管理角度看, 微信的自身特点为宣传工作带来了新挑战。从网站发帖, 到聊天室, 到非移动互联网聊天软件, 再到微博、微信, 用户间建立联系、互相沟通、分享信息、集体讨论的便利性不断增强, 每次舆情事件发展越来越快, 并吸引了更多普通人参与。

2. 微信舆论管理发展趋势

微信传播天生具有碎片化、传播广的特点。从整个微信朋友圈信息网络而言, 传播者的个人信息在传播过程中淡化。 (2) 当信息被多次转发后, 尤其在朋友圈内发布后, 其传播内容往往又具有公共属性, 能够推动舆情发展。面对海量微信朋友圈内容, 有针对性地查找微信热点就需要花大量人力物力, 舆情监测和管理首先需要采用新技术辅助工作。去年起, 大量微信舆情监测软件系统陆续出现, 此类软件系统可有效提取微信数据, 抓取有效信息, 做出分类统计并分析情感, 最后自动预警, 使人们能够对微信公众号等内容进行监测采集。各类单位逐渐开始借此追踪自身相关热点信息在微信中的传播, 帮助决策者判断舆情发展动向, 及时公布被广泛关注的信息细节, 有针对性地制定应对策略。

微信公众号及朋友圈转发内容有大量的娱乐、休闲内容, 微信传播与交流基调也倾向于轻松、平等、偏重娱乐性。在此基础上还可突出服务性, 提供独特的业界资讯, 使用户产生好感和依赖性。发往微信公众号及朋友圈的宣传内容应统一使用网络化、趣味性强的表达方式, 内容尽量实用、值得收藏, 并借此塑造自身形象, 拉近与用户的关系, 迎合受众作为读者的心理需求和阅读体验, 在平时对自身咨询的宣传过程中不断与用户交流, 提高亲和力与公信力, 改善用户体验, 塑造积极正面的良好形象。

3. 舆论事件应对方法创新

在舆情事件发生时, 由于微信传播特点, 信息来源多而杂, 公众讨论、分享信息过程中很可能产生发表情绪化言论、以讹传讹等现象。

网民热议话题成为主流媒体议题。 (3) 作为当事单位的微信公众号运营者, 应在长期运营过程中添加各阶层、各年龄段、各类利益相关用户的微信号, 做到随时掌握舆情动向, 全面收集用户回馈, 在出现意外信息时, 通过权威评论等方式, 做到预先应对。同时, 多结识可靠的专家、学者, 并添加其微信, 组建单位行业相关的专家库, 在遇到自身难以出面解释的情况时, 可征引学者的言论作为观点, 最大限度地将小道消息、虚假信息打消。在对事件的讨论过程中, 权威学者和科学数据对公众的引导作用应得到妥善利用。

在公共事件中, 事件主体单位的微信朋友圈及公众号转发内容要能够起到意见领袖的作用, 通过真实信息披露对错误的观点循序引导, 内容要有亮点, 文字图片新颖独特, 运用有趣味性的形式, 能够吸引人阅读、转发, 利用微信的碎片化特点宣传正面观点, 尽量避免采取说教性质的语言, 改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

注释

11 《传播学原理》, 张国良,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年07月

22 《微信的传播模式分析》, 高莹,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014年

新媒介生态环境下的舆论监督研究 篇4

(一) 信息来源多元化

由于互联网的发展, 网络信息传播不仅信息量大, 而且传播速度也加快, 网民获得信息的渠道不仅可以通过电视、还可以通过微信、手机、互联网上其他渠道等。新媒体技术区别与传统的媒体传播方式, 依靠先进的技术、互联网系统, 不仅可以满足不同群体的信息需求, 而且带来的信息量是以往的传播方式所不及的。许多信息都可以通过新媒体进行传播, 新媒体不仅集合图形、文字、声音、影像为一体, 还总结了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信息传播方式的优点, 不仅信息来源广, 而且还能与网民及时产生互动, 网民之间也可以依托新媒体进行沟通交流。

(二) 表达方式存在多元化

新媒体不同于传统的媒体传播主要是因为新媒体的表达方式存在多元化, 采用网络等新媒体进行传播时, 信息的表达方式可以通过文字、图形、声音、视频等进行。不仅表达的内容丰富多彩, 而且形式新颖多样化, 可以用更多的选择给信息传播者。

(三) 传播渠道存在多元化

从新媒体信息传播渠道上看, 新媒体信息传播渠道比传统的媒体传播更宽广, 传统的媒体传播是一种以一对多的传播方式, 而新媒体的传播者不限定, 发布信息者可以是普通的民众, 也可以是政府部门。在新媒体传播形式下, 传播的个体可以是传播者又可以是信息的接受者。

(四) 可以满足不同群体的多元化需求

传统的媒体传播方式、范围有限, 且传播的信息特定性较强, 而新媒体背景下, 民众获得的信息量空前的丰盛, 不仅有新闻, 也有娱乐、居家生活、教育等, 可以满足不同年龄层、不同群体的需求。

二、新媒介对舆论监督的影响

(一) 新媒介为社会舆论监督提供更多的渠道

传统的媒体传播可以产生信息垄断, 因为传统的媒体传播是依赖电视、新闻, 电视台、广播电台可以对信息进行垄断或改变相关的内容而引导受众的观念。新媒体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等, 不仅传播速度快, 而且受众广泛, 普通的网民也可以是传播者。传播与受众随时处于一种互动的交互关系中, 每个人在使用网络进行信息沟通时, 也被其他人、其他信息所影响。越来越多的网民使用微博、微信等发布消息进行沟通, 相互之间的信息传递不存在垄断现象, 也不存在等级制度, 人人都可以分享信息、评论信息, 任何人都可以在不对他人权益进行侵害的前提下发布自己的信息内容, 这使各自可以没有心理负担或压力进行相互沟通交流。

(二) 新媒介增强社会舆论的生命力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新媒介的出现使得网络此端与彼端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新媒介作为社会舆论监督的重要工具, 对社会现象进行监督, 发挥社会喉舌的作用。如今互联网、数字电视、手机等新媒体传播手段遍布全世界, 网域从局域网、城际网到现在的www, 网络语言从最初的英文到现在的多国语言, 说明网络的全球化速度在不断的加快, 而且越来越往深度发展。网络成为新媒体的主要传播手段, 能够为新媒介进行社会监督的重要渠道。当代社会下的新媒介也是以追求商业利益为目的, 但是社会的舆论必须要依靠有深度的报道才能真正展现其生命力, 有的新媒介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 往往不愿意报道社会一些时事新闻事件, 而是将版面留给商业性的广告。因为有的新媒介怕会引来麻烦, 因此会倾向报道一些商业性利益大的广告, 而不愿意将版面或者是时段用来报道社会事件。

三、新媒介环境下舆论监督的效果

(一) 督促社会事件的解决

社会舆论的力量体现就是督促社会热点事件的解决, 防止公权力或者是其他的人利用职权介入事件的处理, 使得事件的解决过程能够在公众的视野下进行。媒体对于社会事件的及时、有效的评论或者是揭露, 可以让公众了解事件的真实情况, 也可以让公众关心的事件能够得到公正的解决。

(二) 促使有关部门关注事件

在网络时代, 媒体的作用是巨大的, 媒体本身是不具有任何的社会权力力量, 媒体能够做的事情是将事件进行宣传报道, 还原事件的真相, 让广大的公众参与, 促动公众的关注力量来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 从而促进事件的解决。新媒介的社会舆论监督功能, 可以促进社会整体舆论环境的优化, 可以督促有关部门能够正视事件的发生, 能够公开公正地解决事件。如湖南永州“上访妈妈”唐慧案, 就是由于新媒介的宣传报道, 引起公众的关注, 使得有关部门关注该案, 最后得到公正的解决。

(三) 赋予媒体新的使命与社会责任

传统的媒体传播的效果与范围都是十分有限的, 有的新闻事件只能通过政府官方的报纸才能披露。但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的新媒介, 公众了解时事或者是社会问题的渠道拓宽, 还能够及时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态度。随着新媒介的运用, 许多贪污腐败问题、违法违纪行为被披露, 如陕西的“表哥”事件以及一些刑事犯罪案件, 新媒体都起到了积极的宣传作用。

四、新媒介生态环境下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

(一) 存在故意利用新媒介故意打压他人或者损害企业形象的行为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新媒介的传播方式多样化, 媒体信息传播也多样化, 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可以通过QQ、微信、MSN等, 也可以通过博客、论坛等社区交流群进行交流, 而媒体的信息传播已经改变以往的采用纸质版传播的方式, 通过各种途径进行信息的传播。因此有的新媒体利用网络对他人进行攻击或者进行虚假的信息传播, 导致他人的名誉受损。最为突出的是名人的隐私权, 有的新媒体不顾职业道德, 为了吸引眼球而发布一些不真实的明星消息。这种消息通过网络信息传播可以迅速蔓延, 容易给他人的形象带来负面的影响。这种虚假报道的行为在新媒介的传播下产生的影响更大, 传播的范围更广, 传播的速度也更快。

(二) 网络舆论监督可能导致矛盾的激化

以往的舆论监督是一种传统性的监督, 报社或者是电视新闻的报道都是经过严格的审核, 但是如今全球网络化带来的是产生多样化的信息传播途径。现在的网络舆论环境是比较宽松的, 个人可以通过多种网络信息传播途径进行信息的传播, 网络信息传播这一方面缺乏相应的法律规范, 仅有今年的两高的关于转发与评论信息的司法解释。

五、新媒介生态环境下舆论监督的完善途径

(一) 媒体要遵守职业道德

记者要遵守职业道德, 还原事件的真相, 而不是一种为了获得大众的关注目光而虚假报道, 导致企业或者公众的利益受到巨大的损失。新媒介中的主体要抵制社会的诱惑, 要严格要求自己, 要接受社会、群众的监督。

(二) 要尊重事实, 准确报道

新媒介的环境下, 媒体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独家的新闻往往受到青睐。往往独家新闻是很难获得的, 因此有的媒体为了追求报道的独家, 往往不经审查与调查就报道, 导致报道出现失真。

(三) 公众应理性对待网络消息

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 在互联网技术发展日益深入化的今天, 信息的传播速度、传播的范围、传播的数量都是惊人的, 正确辨别网络上的各种信息, 理性地看待各种信息, 才能使公众正确行使舆论监督力量。

参考文献

[1]李希光.转型中的新闻学[M].北京: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

[2]熊国太.略论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保障[J].求实.2003 (11) .

[3]陈维维, 冯莉.浅析新媒体的传播特性[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09 (03) .

[4]南长森, 王敏芝;从公众舆论看媒介生态——“宝马肇事案”传播学分析[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 (03) .

舆论生态 篇5

微博的舆论生成机制

传统媒体环境中, 新闻舆论集中在主流媒体手中, 其生成模式也较为简单。互联网的发展特别是微博的出现改变了舆论生态, 舆论成规模地聚集, 舆论传播更具人性化, 话语权、表达权进一步普及。虽然微博信息内容呈现分散碎片的状态, 但是微内容按照事件或情感逻辑积聚起来, 影响力会比较明显。微博传播超越了传统人际传播的范畴, 其舆论影响力受到了传统媒体和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视, 能够在舆论传播的过程中积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实现了“由下而上地反映舆论, 由上而下的舆论引导”。微博是网络舆论传播的升级, 对事件形成持续深化讨论的格局, 引起社会的关注, 促进事件的解决发挥重要的作用。虽然微博参与主体多样、舆论生成环境变化多端, 但舆论生成有其基本规律。

第一阶段, 舆论形成。事件曝光, 微博架起了平民和政府之间、名人和草根之间的桥梁, 让碎片化的信息传递出去, 微内容会根据事件对社会的影响程度进行叠加, 一些对社会有重大影响力的微内容, 其扩展度特别大。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注册成为微博用户, 根据自身的选择发布信息。在这一阶段, 传播者提供有关事件的微内容, 这个事件的来源可以是用户的所见所闻, 也可以是其他媒体来源。传播者发布原创信息后, 在粉丝的页面上出现, 一方面, 由于微博信息的繁杂、多样等问题, 信息可能被其他海量信息所掩盖, 无法广泛传播开;另一方面, 信息传递出去后, 引起大量粉丝关注、评论并转发, 事件信息经过粉丝的评论、整合加工, 裂变式地向外传播, 其传播速度取决于粉丝量和对事件的关注度, 用户在信息转发、评论中, 网络舆论开始形成。

第二阶段, 舆论爆发。随着事件的发展, 微博舆论形态多元化, 如漫画、恶搞歌曲等与传统媒体、其他新媒体互动, 舆论的聚合力随着事件的发展而不断增强, 网民纷纷通过论坛、博客、SNS、QQ等即时通信工具转载消息, 舆论开始叠加, 讨论和辩论随即展开。各方意见领袖就事件本身发表意见、看法并转发, 传统媒体间互动协同, 通过线上和线下活动, 寻找并采访事件的当事人、根据事件的线索调查事件相关人员并邀请各界专家进行评议, 尽可能地让更多的受众关注事件的进展, 了解事件背后的真相, 更深层次地探讨大众的态度和意见, 将舆论推向一个新的层面。由于传播主体巨大, 个体对事件的认知存在差异, 形成观点交锋和碰撞, 各方力量汇合起来, 推动事件的升温, 舆论爆发。

第三阶段, 舆论波峰。在微博舆论爆发后, 依据事件的典型性和重大性的不同, 会在或长或短的时间内达到舆论传播浪潮的波峰。一般而言, 事件越重大、越复杂, 波峰到达的时间距事件发生的时间就相对远一些。

第四阶段, 舆论缓解。有关部门就事件本身和舆论信息反馈, 作出舆情应对措施, 舆论由此得以缓解。随着事件处理的推进, 公众对事件的认知趋于理性, 情绪开始平复, 加上层出不穷的新热点、新事件的发生, 转移了部分公众的视线, 舆论由最高点渐渐下落, 进入事件的缓解期。在这个过程中, 意见领袖的作用增强, 公众在跟进事件发展的过程中, 关注意见领袖和网络媒体中发表对事件处理的看法, 在这个阶段, 舆论会对政府部门的活动起到自下而上的监督作用, 如果事件处置不当, 舆论就会出现反弹, 引发微博第二轮的舆论高潮爆发。

第五阶段, 舆论平复。随着事件的解决, 公众对事件的关注热情逐渐消退, 舆论场逐渐平复, 传播者将视线和注意力转移到其他热点事件中, 形成新的舆论, 其舆论的生成演变过程会因事件的性质各不相同, 有些焦点事件具有短时爆发力和瞬间吸引力, 舆论形成期很短甚至会直接进入舆论爆发期。[1]这一阶段, 原事件本身的舆论逐渐平复。

第六阶段, 舆论再现。随着舆论的平复, 公众对事件关注的注意力转移, 但当新的事实、新的证据出现后, 又会将整个事件的舆论重新爆发出来, 形成舆论的链条, 形成事件的下一轮微博舆论, 引起用户的关注和讨论, 直到弄清事件的真伪、始末。微博舆论的生成环境本身就具有波浪式的特点, 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形成舆论的链条, 影响着社会生活结构, 推进社会事件的合理处置, 引导社会思潮的运行轨迹。

微博舆论生成新的特点

议程的自主性。微博正在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媒体之一, 它的兴起彻底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专业主义壁垒”, 在直接发掘新的议题的同时, 也从传统媒体那里“抢”走了部分议题设置权。众多新闻事件体现了这一趋势, 例如, 网民王凯第一时间在新浪微博上发布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害的现场照片, 短时间内被数千名微博网友转发;山西尘肺病矿工钟光伟用手机发布700多条微博讲述维权遭遇……这些微博内容都曾经引起传统媒体议程互动。微博议程设置实质上是不同主体对于议题核心观点的解读和传播, 议程设置的主体由单一逐渐走向多元, 议题来源也由上至下转变为平行、纵横相交错。议题的设置过程中又体现了“丛林法则”, 当焦点的事件、焦点的发言自发形成后, 滤去了媒体把关人的环节, 用户在转发和评论中, 各种观点碰撞在一起, 并相互磨合, 深刻的观点会由其他微博传播者以跟帖或深度讨论的方式在微博传播结构图谱中, 不断置顶出来, 不为其他传播者接受的观点将会在竞争中被淘汰、淹没, 就像丛林中的树木, 树林中总有一棵树长得最高大、最能吸收阳光, 而有的树木因为吸收不到阳光而死亡。观点推出后, 某些作为事件的参与者、见证人或知情者的网民所发布的揭露社会现象、挖掘社会问题的帖子, 常常成为网络舆论的源头, 话题对共同兴趣者的吸附, 有益于共同兴趣者彼此交流, 互相促进, 建立群体感, 逐渐成为网民视野中的重要议题, 经过转载、评论等环节, 成为二级或多级传播的过程, 也引发了议题的交叉传播。在广州垃圾处理问题的发展过程中, 网络舆论的力量是强大的, 主要是该议程顺应了民心, 城市垃圾涉及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 是百姓最关心的议程。微博舆论的自主选择机制在议程选择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力量, 能在第一时间把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议题提升到社会共同关注的层面, 把握议题选择的主动权。微博日益成为公众传递信息、表达意见、评论时政、释放情绪的一个主要渠道, 对传统媒体和社会大众议程设置的影响越来越显著。

意见领袖与蒲公英效应。意见领袖又叫舆论领袖, 是保罗·拉扎斯菲尔德等在20世纪40年代最早在《人民的选择》中提出的概念, 指的是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 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这些意见领袖是活跃在人家传播网络中, 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拉扎斯菲尔德认为, 对于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和观点, 有部分受众会积极接受, 并加以再传播, 这些人即为意见领袖;而另一部分人则主要依靠与这些意见领袖的接触来指导自己的行动。[2]在传统人际传播中, 意见领袖扮演着中介者的角色, 在网络时代, 更高效更广泛的传播模式赋予了意见领袖更多的意义, 与传统媒介相比, 意见领袖产生的范围更广、更具有草根性的特征, 互联网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发表自己观点的公共空间, 人们享有信息传播的发送与接收权, 互联网时代意见领袖影响舆论、引导舆论的能力越来越强, 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今, 被誉为“杀伤力最强的舆论载体”的微博开启了互联网媒介新时代, 它的兴起与繁荣, 既为传统意见领袖提供了全新的平台, 又为新兴意见领袖的生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3]微博意见领袖在舆情事件中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 他们发布信息成为舆论的源头, 他们通过微博转发和评论, 可以将某一事件迅速推至舆论高潮。

作为自媒体的代表, 微博赋予了草根群体全新的话语权, 微博对公共事务的传播中, 在众多的互联网围观、舆情进程中, 意见领袖有新的特点。虽然微博上的信息具有碎片化的特征, 表面上看来, 意见领袖的声音容易被海量的信息所淹没, 用户是在一个相对宽松和分散的环境下传播信息, 但是这并不代表微内容的信息对一个事件的发生和发展没有作用。相反, 在微博传播的环境中, 意见领袖既维持了一定的权威性, 也表现出一定的亲和力, 改变了传统环境中公众仰望意见领袖的局面, 微博强化了分散信息的组合和集中, 微博上的意见领袖除了具有网络媒体的特征外, 在微博传播中, 具有信息传播的蒲公英效应, 即人人都可以利用短小便捷的发布方式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在一个社会热点的事件中成为意见领袖。微博舆论在辐射范围广的情况下, 又遵循“适应法则”。当意见领袖发布一个话题时, 这个话题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向外界散播出去, 每一朵蒲公英的种子离开母体后, 若找到合适的土壤, 就会生长, 开花后又会形成多个蒲公英向外扩散, 如此循环往复, 将信息先后辐射到各个角落, 以达到增强意见领袖影响力的作用。如果某个议题蒲公英遇到合适的土壤, 能引起他人的兴趣, 他人可以通过转发和评论功能, 让种子生根发芽, 自主地选择评论、转发出去, 而他的粉丝也会看到这个话题和评论……只要议题受到足够的评议和讨论, 这个循环就会一直持续延伸, 关注的人数越来越多, 舆论所生长的土壤越肥沃, 效果越好。被转发的微博又会形成蒲公英进行裂变式的传播过程, 使话题得到最大限度的传播, 而最早发布话题的人所要表达的信息和观点, 也传达到世界的角落, 意见领袖的影响力得到了提升。而如果话题传递出去, 没有遇到合适的土壤, 即话题不能引起粉丝和其他用户的关注, 就会在信息中掩埋、消亡。

舆论监督范围更广。微博作为一个信息快速发展和舆论聚集的动态媒体, 可以轻松地实现信息的传递和舆论的聚集, 在信息传递过程中, 让用户随时随地了解到世界每个角落发生的事件, 倾听到世界的声音, 丰富了用户的使用黏度。截至2011年12月, 中国的微博用户已近3亿, 成为互联网用户增长最快的群体, 庞大的用户群体下, 用户发布和接收信息的范围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进一步扩宽了舆论监督的范围。刘建明教授提出, 无数个人的意见在“场”的作用下, 经过多方的交流、协调、组合、扬弃, 会比一般环境下快得多的速度形成舆论, 并有加速蔓延的趋势。而构成舆论场的主要因素是同一空间人们的相邻密度和交往频率较高, 空间的开放程度较大, 空间感染力或诱惑程度较强, 具备这些因素往往可以在这一空间形成舆论场。[4]微博传播者构建了精神空间相互对话探讨的舆论场, 在信息传播的环境中, 传播者的转发、评论、“@+”功能使信息在一个虚拟的环境中得以传播, 并在思想的碰撞中形成对某一事件的核心观点和看法。微博提供了便捷平等的发言渠道, 成为舆论监督新阵地, 丰富了民众表达的渠道, 有益于还原民众的知情、参与、表达和监督等权利。正是有了微博的舆论监督, 才让“开房局长”在网民的围观中付出了沉痛的代价, 因为有了微博的推动力, 才掀起了全民打拐的浪潮, “郭美美事件”引发了国民对中国慈善机构积压已久的质疑, 致使多家慈善机构作出回应, 推出公开透明的捐款管理信息网络查询平台。微博给予普通民众平等的话语权, 提供社会判断的思想参照系, 微博正在改变社会传播生态, 推动社会进步。

微博言论具有平民化的特征, 微内容更多的是体现人们的日常行为规范, 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海量的信息符合人性的逻辑结构, 其内容既有自己关注的新闻实事、各类资讯, 还可以展现自己的心情、观点, 体现了个体活生生的生存状态, 传播者之间透过微博看到的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普通人, 所以传播的范围更广, 加上人们自主的情感的影响, 让舆论监督的力度更具有人性的特点, 微内容的价值含量决定了其传播深度和广度, 对社会非公平正义的监督, 在舆论传播中价值日益凸显。

舆情影响力汇集增大。公众可以利用微博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 监督政府行为, 并建言献策, 对政府公共管理体制、机制、运作模式产生重大的影响。微博言论以主题的多元化、议题的广泛化, 使民意表达更直接、更充分, 能有效地表达和反映出不同利益的需求, 推动了公众管理的进程。“微博问政”打破了传统政府自上而下的政策出台方式, 越来越多的地区和官员利用微博搜集民意、在线与公众交流, 微博成为人大代表们搜集民意、了解民情的重要渠道, 影响力汇集增大。中国社科院在京发布的《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 (2011) 》数据显示, 2010年至少有155起影响力较大的社会舆情热点事件, 政府舆情事件占比达到60%, 而个人舆情事件的占比也在不断升高, 占到14%。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兴起, 使社会舆情发生了很多变化, 网络舆论成为体现社会人心的巨大的力量, 微博使民意表达的聚集性升温, 促使一个事件、一个观点成为公众议论的话题, 并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进而将其提上议程。随着新媒体的发展, 网络舆情特别是微博舆情对公共事务的影响会越来越深远, 从宜黄事件、郭美美炫富事件极富戏剧性地风生水起, 到日本核辐射引起的抢盐风波、中石化天价酒、局长开房直播、“7·23”甬温线动车追尾事件、归真堂事件等微博传播事件, 都是微内容引发的舆论浪潮和舆论累进到一定的程度, 就有可能引发社会的共振。

综上所述, 微博舆论已成为塑造当下社会舆论生态的重要力量, 它的生成和传播规律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对微博舆论规律的深入研究有助于社会舆论的健康发展, 有助于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田卉, 柯惠新.网络环境下的舆论形成模式及调控分析[J].现代传播, 2010 (1) .[1]田卉, 柯惠新.网络环境下的舆论形成模式及调控分析[J].现代传播, 2010 (1) .

[2]斯蒂文, 小约翰.传播理论[M].陈德民, 叶晓辉, 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592.[2]斯蒂文, 小约翰.传播理论[M].陈德民, 叶晓辉, 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592.

[3]宋好.微博时代“意见领袖”特点探析[J].今传媒, 2010 (11) .[3]宋好.微博时代“意见领袖”特点探析[J].今传媒, 2010 (11) .

舆论生态 篇6

单一信息演变成舆论, 其产生、传播、扩散到消解, 形成了一个舆论生态环境。信息发布与传播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下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造成了当前网络舆论生态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全面、准确地把握公民网上参与及形成社会性舆论的规律性特点, 特别是深入了解和掌握基于台式计算机、手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等多种终端上运行的网站、论坛、博客、微博、QQ、微信等新型舆论平台, 从立法的层面规范和约束网络运营商、网站商业行为及个人言论表达, 积极在舆论引导、舆情应对、监测管理上做到制度完善, 方法得当, 措施有力, 才会营造一个良好的互联网舆论生态环境, 才能有利于维护公民话语权, 才能真正造福于社会。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 每一个符号都是由能指和所指组成。“能指”是用以承载符号内容的客体, 是承载符号内容的表达层面。 (1) “所指”就是符号所阐述的事情、符号使用者的理念。网络媒体在符号形式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 多元、互动、快捷的新媒体符号可以极大地提升传播平台整体的所指功能, 让形式之外的内容得到扩大和延展。在传播主体和客体关系上, 互联网打破了传统媒体时代政府主导下的传媒机构垄断的传播格局, 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公民在传播中的主体地位。可以说, 网民不再是一厢情愿地接收信息, 而是可以自主生产传播并传递信息的主体。“自媒体”传播趋势和局面初步形成, 并且上升为舆论生态的一极, 比如微博可以把传播成本降到最低, 用户可以通过多种终端和多种方式, 随时随地发布信息、表达意愿。

一、深入研究和探索网络舆论生态的特点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微博时代的互联网不仅远远超越了传统媒体的属性, 而且大大突破了传统互联网和手机的传媒及通信工具角色, 成为了与人类社会深度融合, 并促引社会发生全面变革的社会化媒体。” (2) 一对多的传统舆论传播机制被打破, 多数人对多数人的互动化、移动化、及时化传播成为现实, 传统媒体舆论生态受到了极大挑战。为此, 深入研究和探索网络舆论生态的特点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其表征主要有以下方面:

1. 舆论生态在动态中保持平衡。

舆论生态有国家、团体及个人等多种元素组成, 大多数情况下, 舆论主体由国家主导, 团体和个人为辅, 但在某个时间节点和某个领域中, 团体和个人也会在舆论场中占上风, 但舆论持续时间长度、发酵程度、影响力度、结果评估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下产生, 在动态中达到平衡。

2. 舆论生态的发展存在周期性。

舆论生态在时间、地点和事件的三维坐标下由无数的舆论场构成, 其发展状况的优劣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阶段, 与互联网发展状况, 与公民综合素质, 国家相关法律、发展战略及行政管理的手段、效率有关。一般情况下, 网络舆情事件在应急管理机制和合理的引导作用下, 舆论的基本走向和发展态势是可预料的, 但其破坏性和危害性应予以高度重视和重点防范。

3. 舆论生态与网民非理性表达相关。

网络舆论中经常出现语言暴力、网络围攻、群体极化、过度宣染等现象, 但是这种网络舆论的非理性因素所构成的话题热度由事件自身性质决定着, 同时在观众中会产生“审美疲劳”, 从而自然渐次消退;另一方面, 随着社会进步和舆论法治化的建立, 网民的理性思维和社会责任感也会逐步强化。

4. 舆论生态具有自然净化功能。

网络环境的虚拟化、网民发布信息的匿名性容易在无限开放的网络上自由传播, 片言只语的网络谣言不断扰动网民的理性思维, 网民的自由参与从而与进一步推动了扩散信息。但是承载着海量信息的新媒体, 也因其社会公德和品牌效应的影响, 会出现自我净化功能, 从而打击网络谣言。一批网民自发建立的公益辟谣团队, 并将形成“辟谣联盟”, 及时发布辟谣信息, 净化网络舆论环境。

二、治理当前网络舆论生态环境, 要做好舆论应对与引导工作

虽然网络舆论生态发展目前处于纷繁复杂的高风险时期, 但如果能够出台综合治理方案,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较好地引导网络舆论, 消除和治理舆情生态恶化是完全可能的。治理当前网络舆论生态环境, 做好舆论应对与引导工作, 应从以下几方面综合施治:

1. 建立网络舆论安全体系。

社会意识形态及人们的思想意识作为一个国家发展的先导, 应当引起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美国学者安德鲁·查德威克说:“互联网是西方价值观出口到全世界的终端工具。” (3) 互联网权益、不同意识形态的冲突、借助互联网组织的跨国政治行为等问题日益彰显, 网络安全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问题。从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看, 没有一个国家的互联网拥有绝对的言论自由, 而目前中国的网络舆论在一定意义已经有相当的自由度, 甚至出现自由泛滥的苗头, 因此进一步完善网络舆论治理, 在实践中以多种方式完善实名制势在必行。

2.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对于综合性社会新事物首先要在立法的层面给予高度重视, 进行必要的规范和约束。据《2011年中国微博年度报告》统计, 2011年微博谣言数量比2010年增长了8倍多, 这一现状主要是由于微博发展迅速、管理缺失、匿名注册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北京市于2011年12月正式公布施行《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 2013年9月,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司法解释规定, 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 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 应当认定为诽谤行为, “情节严重”可判刑, 为诽谤罪设定了非常严格量化的入罪标准。该司法解释于2013年9月10日起施行。这些法规和规定都是具有中国特色治理网络舆论生态的创新性探索, 在今后的法规建设上还应进一步加大规范和探索力度, 让网络舆论在法治的轨道上安全运行。

3. 加强政府及相关信息的公开透明。

“谣言止于信息公开和对称。”公众有对突发事件信息的知情权, 为此在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要不隐瞒、不延迟、不误导, 及时做好信息发布工作, 消除网络谣言产生的土壤及根据。通过开通部门网站、政务微博, 或者通过新闻发言人或权威新闻媒体报道等方式, 使应急处理工作与信息公开工作齐头并进。

4. 用科技信息化手段破解网络舆论生态困境。

“解铃还得系铃人”, 破解网络舆论生态困境, 国家应当立足长远, 以科技信息化手段为基础, 以开发软件为切入点, 持续建设网络舆论生态环境工程。从中央到各省、市、县要建立健全四级快速响应体制, 建立突发事件舆论应急管理机制:一要建立事发前的预警、研判机制;二要建立事件发生时的联动、救援、处置机制;三要建好事发后的调查、确认、评估、追究机制;四要建立信息交换方面的报告、指挥、发布、协调机制。要设立相应的舆情管理机构、工作岗位, 制定岗位责任制, 部署操作性强的工作预案, 确保在各个危机级别情形下忙而不乱, 争取工作主动权。每一等级的危机都由不同级别、不同范围的力量参与到应对中, 调动对应的资源和力量进行危机化解。

5. 责任部门主体要敢于进场, 敢于发声。

舆论生态环境是多种力量博弈的场域。舆论相关责任人要敢于及时进入舆论场, 并且发出真实、权威、准确的声音, 及时破解蝴蝶效应, 尽可能把不良舆论消解在初级阶段。对网络舆论的应对和引导, 官方要在门户网站或新闻发言人发出权威信息, 同时对于舆论中带有明显失实、非理性、发泄式的言论, 要以普通网民的角色, 平等的立场和口吻与在线网民展开交流互动, 传递正能量。特别是在网络引导过程中, 要善于用网语网声的形式, 用事实说话, 用图片证实, 以法说理, 以理服人, 以情动人, 避免因群众片面理解或谣传而造成舆论风波。

网络的“良治”, 应当建立在对互联网的特质充分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事实上, 网络舆论虽然七嘴八舌、鱼龙混杂, 但仍旧可以感受到主导观点蕴含着人们正确的世界观、道德观和严肃的生活态度, 这些意见并不因为在虚拟世界中而脱离社会生活的真实法则和公序良俗。因此, 面对互联网上的“众声喧哗”, 应当学会倾听与辨析, 从善如流、去芜存菁。同时, 积极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段, 综合治理, 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秩序井然的网络舆论生态环境。

注释

1[瑞士]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 1980

2刘瑞生, 王有涛.传媒转型中的互联网新特征与治理之道.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2 (4)

舆论生态 篇7

那么, 地方报媒官方微博如何在打通两个舆论场, 引导网络舆论生态方面有所作为?如何应对微博舆论, 才能不被微博舆论绑架?本文以金华晚报应对“金华市乾西乡湖头村狗肉节叫停”这一2011年微博舆论热点事件为例作出分析。

打通两个舆论场, 官方微博真正入驻民间舆论场

现实生活中的两个不完全相重叠的舆论场, 主流媒体舆论场和人民群众口头舆论场。两者共同的特征是都需要改进和改善。一方面官方舆论场对民生的关切不如民间舆论场直接迅速, 对突发事件信息公开不够快, 观察问题的草根视角还不够多。另一方面, 民间舆论场谣言滋生、情绪化严重、网络暴力化严重, 常常突破道德和法律的底线。

微博出现之后, 让两个舆论场的取长补短成为了可能, 那就是让地方媒体官方微博真正的入驻民间舆论场, 想人民所想、思人民所思, 用人民喜闻乐见的语言和网民互动交流, 我们两个舆论场就能够打通。

2011年9月18日, 慈爱基金的发起人加措活佛在个人微博上发布了往年湖头狗肉节的血腥屠宰照片, 引发微博爆炸式转播。李嘉欣、舒淇、莫文蔚、黄百鸣、范玮琪等众明星齐力转播。一时间, 微博上呼吁叫停狗肉节的声音此起彼伏。

金华晚报官方微博第一时间关注到这一点, 9月18日和9月19日两天, 《如此血淋淋的“狗肉节”, 大家怎么看?》以及《官方叫停“狗肉节”, 民间会响应吗?》的博文引来热议和转载。

随后的9月20日, 金华晚报以《狗肉, 我们吃还是不吃?》为题刊发报道, 针对网民在金华晚报官方微博上发表的“狗肉节”争鸣讯息传达给读者。

报道刊发后, 引起读者广泛热议, 一些年轻读者纷纷将发表意见的阵地转移到金华晚报官方微博上来,

接下来的几天, 金华晚报上的报道和金华晚报官方微博上的报道形成了真正的互动。

金华晚报上刊发的《婺城区乾西乡昨作出决定:取消湖头狗肉节》等权威性息同时也在官方微博上发布。

适时引导微博舆论, 提升报媒官方微博的引导力

微博盛行舆论批判, 基本上是一边倒, 这种现象不正常。特别是在微博的舆论事件里, 批评成为了一种对话语权的垄断。微博这种现象是很不正常的, 一个充满愤怒和虚假信息的微博, 最受伤害的是大众。

在遇到金华乾西“狗肉节”叫停这样一个热点事件事, 微博强烈的“围观”氛围、“偏爱坏消息”、易受操控性等特点表现得更加明显。

金华乾西狗肉节被叫停之后, 很快波澜再生, 微博上关于““湖头狗肉节”没有真正取消”的消息满天飞, 更有甚者发微博称“有5000只狗即将被宰杀”, 许多不明真相的围观者纷纷转发与评论, 矛头直指地方政府, 微博上不负责任的言论甚至开始危害到金华整个城市的形象。

对此, 金华晚报迅速地做出反应, 《婺城区乾西乡:取消决定不会变, 当地不会设定点屠宰场集中杀狗》、《记者实地探访未见被集中关押的狗, 有网友坦言自己也是听别人说的》等报道迅速地给出了事实的真相。

随着金华晚报官方微博上报道的跟进以及“本报官方微博正在集中举报一批涉及狗肉节 (已被叫停) 的失实微博信息, 敬请诸位好自为之, 请勿继续以讹传讹。金华人民和诸位一样充满爱心。”博文的发出。微博上对金华地方政府高效行政的做法赞扬声一片。

“狗肉节”叫停事件为例, 引领微博舆论生态的经验

无疑, 随着网络的发展, 尤其是微博的出现, 使得个人表达和言论自由得到空前展示。然而, 这也对舆论引导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 从网络舆论形成过程入手, 因势利导, 探讨网络舆论的控制机制势在必行。从金华晚报对金华乾西“狗肉节”叫停一事的实践上, 我们可以得出微博舆论引导工作总结出如下经验:

第一, 快速用真实声音挤占谣言传播空间。微博舆论引导必须突出一个“快”字, 用正确的导向防止和消除各种杂音和噪音的干扰, 用真实的声音挤占谣言传播空间, 不仅有利于提高传播效果, 而且能第一时间抢占舆论先机, 控制话语权。

第二, 敢于触及本地敏感问题与矛盾。面对本地舆论热点, 克服“谈网色变”的思想, 要敢于触及敏感问题和矛盾, 及时、准确地做出权威报道、深度解读或评论, 掌握舆论引导的话语权, 有效地引导舆论, 让“家丑外扬”的同时, 变“坏事”为“好事”。

第三, 搭建平台, 形成良性议程互动。在坚持媒体责任与道德的前提下, 对网络议题进行理性“把关”, 形成“意见领袖公众舆论”的良性议程互动和形成重要的真相发掘、讨论自发机制, 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 以实现舆论的渗透和延伸。

第四, 加强“新闻专业”, 提高舆论引导力。“微博”的专业化不足, 作品粗线化, 缺乏专业的分析能力, 这是它的致命伤。没有“质量保证”的信息, 会使不明真相的网民随意表达观点, 盲目地进行道德宣判和声讨。“新闻专业”强调新闻特殊的公共利益和记者的社会责任。只有专业化, 才有权威性、可读性和吸引力。

参考文献

[1]蒋晓丽.网络新闻编辑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293.

[2]廖宇飞.试论微博新闻评论[J].新闻爱好者, 2012, (402) .

[3]钱晓文.新闻评论“微博化”探析[J].新闻记者, 2012, (2) .

舆论生态 篇8

关键词:新舆论生态,地方社科院,新智库,主流价值观,坐标

“一个国家的崛起, 其背后必然是文化的崛起、精神的崛起”;一个国梦的实现, 其背后必然有价值的力量、智库的助推。当今世界, 全球化的加速推进、数字化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 打破了价值传输的时空框架与传播维度, 促使大众传媒格局和主流舆论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而由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学者组成的智库, 作为一个国家智商的体现、一个地区思想力量的折射, 其价值引领地位已随着新舆论生态下国际文化软实力的角逐而进一步凸显。

一、新舆论生态对地方社科院新智库价值引领的挑战

随着触屏技术、3G网络技术、智能通讯终端技术的日新月异, 理论传播的媒介实现了从“翻阅时代”到“点击时代”再到“指划时代”的三次跨越, 新兴媒体特别是“微系列”自媒体的崛起, 改变了信息流的传播方式。与此同时, 信息全球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加速, 促使世界文化交流、观点交融、思想交锋更加频繁, 在“西强中弱”的舆论语境中, 地方社科院新智库价值引领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

(一) 世界范围“舆论制高点”的争夺更趋剧烈

当前, 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谁占领了文化的制高点, 谁就拥有强大的价值影响力, 谁就能在激烈的国际舆论竞争中赢得主动。放眼全球, “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环境仍未改变, 意识形态领域渗透与反渗透的斗争依然极其尖锐与复杂, 围绕发展模式与价值观的话语权竞争更是日趋激烈。在“舆论制高点”的争夺战中, 一些西方反华势力往往把价值观作武器, 以强势国力作后盾, 用信息接力的方式, 悄然地在经济扩张中推行“价值演变”, 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制衡中国、围堵中国、侵蚀中国的舆论攻击, 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等各种论调层出不穷。特别是美国“普世价值”的全球输出、日本基于价值观的“自由与繁荣之弧”等加速恶化了中国抢占舆论制高点的周边环境。这样的国际舆论环境, 要求地方社科院在区域性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发出中国声音, 有理有节有利地回应境外智库的恶意攻击与不实言论, 在一些特定的发展问题如地区新型关系、和谐文化等问题上先发制人、先声夺人, 扭转被动局面, 营造客观友善的话语导向, 争夺区域舆论体系话语权, 展现地方社科院新智库的价值形象与肌肉。与此同时, 国家和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与智库对话亦在不断增强, 中国—东盟经贸一体化加速推进, 中日韩自贸区建设亦提上议程。这种竞合交织的国际形势, 迫切需要智库尤其是身处与东南亚国家合作竞争最前沿、敏感板块中的地方社科院准确把握国际局势, 依托多重契合的地缘特征、专业优势与团队智慧, 研究并提出既传统中华文化、考量国家核心利益又维护友好合作关系的新价值战略。

(二) 新价值体系内中国主流价值安全遭遇挑战

价值观安全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价值系统作为一个国家的识别符号、一个民族的集体人格, 是国家得以维系、民族得以传承的最深层次安全。目前, 我们正处在一个形势多变、利益格局重塑的新时代。综观全国, 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多样多变, 社会思潮日愈纷杂, 市场经济的缺陷或多或少地剥离了大众消费的文化属性, 信仰缺失、价值迷失、信任流失等新问题新情况不断迭现, 虚拟网络则在改变信息传播维度、人际交往方式与文化创意载体的基础上埋下了国家认同危机、民族认同危机、社会认同危机的隐忧。这些嬗变迫切需要地方社科院新智库深刻把握价值安全的底线, 主动从国家安全的高度, 要求智库踏准中央的节拍、顺应时代的节奏, 敢于触碰社会热点难点, 善于在网络化、社会化、全球化的舆论环境中解疑释惑、疏导情绪、培育良好社会心态, 擅于以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的智慧输出, 挤压负面信息传播空间, 用精品成果抢先占据舆论制高点, 争取主动、引领主流声音。

(三) 信息全球化与经济全球化的二重性影响

数字化带来一个全面“翻新”的世界, 也将全球化浪潮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随着微芯片、人造卫星、光导纤维、互联网及多媒体技术的普遍使用, 数字化以在信息传递方面的特有优势, 快速进入政治、经济、文化娱乐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并将历史起点不一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一同置于全球生产网络, 为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两个全球化在缩短信息交流与传播时空距离的同时, 也将东西方价值观念的冲突同时置于虚拟与现实二重世界的挑战之中。在全球化境遇中, 如何处理和解决现代化中的危机, 建立公正合理的政治经济新秩序, 不仅是当今政治家们思考的问题 , 更是需要从事智库研究的机构和个人潜心探索、深度回应的重大课题。针对经济全球化新阶段“西强中弱”的智库发展现状, 如何采取开放引进、综合创新方式, 利用后发优势, 让智库可以在世界范围内触及得更远、更快和更深入, 最终达到以柔克刚、以弱制强、后来居上的战略目标, 这是地方社科院必须在变化中关切的发展大计。

二、文化强国建设为地方社科院新智库的价值引领提供新机遇

文化复兴是国家和民族复兴的先导, 智库崛兴是文化复兴的先锋。文化强国战略把文化建设推向了一个新高度, 也为地方社科院新智库的价值标杆建设提供了新机遇。

(一) 十八大理论创新提供了新的行动纲领

党的十八大深入把握国际竞争这种新的发展趋势, 提出了很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建设的新思路、新思想、新部署, 并在十八大之后展开了对“中国梦”的集体追求。在文化建设上, 十八大立足党和国家战略全局, 全面部署了文化改革发展工作, 第一次在党代会报告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 并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 为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指明了方向, 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出了“一目标、四任务”的部署。“一目标”, 即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四任务”, 即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十八大对文化建设的每项部署, 都与社会主义新智库的职能息息相关, 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工作指南, 也是地方社科院新智库价值标杆建设的行动纲领。这些行动纲领既对地方社科院提出了新要求, 也为地方社科院新智库价值标杆建设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二) 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赋予了广阔舞台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迎来了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春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 文化精品生产深入推进, 特色文化品牌不断涌出, 文化惠民富民活动广泛开展, 不少地方将文化产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同时, 也必然“孕育”着哲学社会科学的大繁荣大发展。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促使智库学科建设不断加强, 初步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布局较为合理的学科体系, 并为智库提供了更多的公共财政支持与社会资源。与此同时, 大繁荣大发展也赋予哲学社会科学新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课题, 为地方社科院新智库的价值坐标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全社会对哲学社会科学的价值引领地位和作用的评价越来越高, 打造一批“信得过、靠得住、用得上”的智库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同时, 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到政府决策能力建设, 再到对外开放战略, 我国地方决策中智库智慧领衔与价值引领力量日渐凸显。地方党委政府也越来越重视“智库”的理论先锋作用与决策参考影响, 地方社科院将负担更加重要的历史使命和任务。

(三)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提供历史性契机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世界越来越需要了解中国, 中国也越来越需要向世界展示自己。中国文化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 中国文化的国际化传播模式不断创新、内容不断丰富、内涵不断拓展, 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正从原来以文艺表演为主的单一形式, 延伸到了舞台演出、新闻出版、文物博览、影视戏剧、工艺美术、艺术教育、智库对话等多个领域, 促使中国文化与欧洲文化、美国文化及所有其他文化在相互影响、相互借鉴中, 展现了丰富多彩的中国元素与价值符号。在此背景下, 我国地方社科院“走出去”步伐进一步加快, 与周边友好国家智库、学术机构建立了常态化的交流合作机制, 鼓励和支持优秀专家学者和优秀学术成果“走出家门”, 对外学术交流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 在国际舞台上的学术话语权和价值影响力日益增强, 一些重大的国际会议、全球性问题探讨也开始重视中国声音、利用中国智慧。这也为地方社科院新智库立足地缘、面向全球、走出国门、走向国际提供了历史性契机。

三、新舆论生态压力下地方社科院新智价值坐标建设的展开

“价值的影响是全局和全面的, 也是深刻和深远的。”在新舆论生态的压力下, 面对“西强我弱”的文化语境, 地方社科院作为区域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研究与创新的殿堂, 应当紧跟中央战略部署, 勇当理论拓路先锋, 引领社会思潮。

(一) 增强三大自信三大自觉

自信关乎勇气, 自觉关乎立场。历史和现实的经验反复证明, 理论、道路、制度上的三大自信系关国家兴衰, 而文化、学术与使命上的三大自觉则攸关智库的成败与强弱。“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这是新时期我们党文化发展理论和实践探索的主题和方向, 也是对地方社科院新智库建设的方向性要求。自然科学无国界, 但社会科学有清晰的国界。当今世界, 马克思主义面临严峻挑战、东西方两大思想文化阵营依然对峙, 社会主义制度的地方实践也涌现出了许多西方既有社会科学理论体系解释不了的谜题, 蕴藏着丰富的社会科学研究“金矿”。这需要地方社科院以自觉的问题意识与理论立场、本土概念运用使命与文化史料使用自信, 集中勇气与智慧, 从国家性质、政治制度、市场经济体制、法律体系等多个学科视角, 对谜题给出有说服力的学理解释, 并形成植根于区域民族文化传统、经济脉动原理、社会管理机制、国家独特属性之中的中国社会主义智库理论体系。特别要减少甚至剥离对西方社会科学概念与评价体系的依赖, 警惕为西方价值体系阵营的概念贴牌生产、加工传销。文化强国战略要求地方社科院新智库须以国家利益至上, 进一步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问题意识、创新意识, 自觉地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内化为行动指针, 促使党心与民意同频共振;必须树立先行意识, 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学术自觉、使命自觉, 打破舆论生态的钳制, 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涵中的信仰、传统、习俗、价值观和审美观, 渗透到重点学科、特色学科与新兴学科的建设之中, 融汇到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现实问题研究中, 并有效运用各种文化资源超越一切现有智慧, 推出一批学术价值厚重、社会影响广泛并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成果, 产出一批适应新情况新变化的“新观点、新思路、新策略”, 进而为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而承担应有的担当。这对地方社科院来说是重大任务, 也是时代使命。

(二) 树立国际化视野与全球化思维

在全球化的今天, 智库科研项目的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 世界一流智库的跨国性研究活动也日益增多。在科研组织方式与运作机制方面, 智库间的国际交流日趋加强, 研究活动的开放性也日愈提高, 并着力构建面向全球的研究网络。不少智库在世界主要国家均有分支机构, “形成了联系各个国家、地区乃至全球民间社会团体的纽带”, 在促进国际间交流、搜集信息、制定和分析政策方面日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并被越来越多的地区性和全球性的政府间组织———如联合国、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北约等所倚重。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 各国智库在自身全球化的进程中, 也逐步重视“中国课题”的研究与“中国大脑”的利用。它们或是在中国设立合作研究机构, 如布鲁金斯学会在清华大学设立了“布鲁金斯———清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Brookings-Tsinghua Centerfor PublicPolicy) ;或是建立长期合作研究关系,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中国研究项目与中共中央党校的国际战略研究所和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建立了长期的学术交流合作计划;或是直接参与中国改革研究。与国外智库的全球化扩张相比, 中国智库却比较“内敛”, 在与国际知名智库对等交流更是很少有中国地方社科院智库的正面声音, 使得中国文化、中国价值观走出去的身影显得相对孤独和疲惫。文化强国要求建设一流的智库, 一流的定位要求地方社科院有全球视野、全球思维, 通过建立开放式科研体系, 获取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真实信息与声音, 逐步缩小与世界顶级智库的差距, 逐步推动决策咨询国际化发展;要求以全球的经度和纬度为坐标, 站在不同的视野和角度研究、推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逐步扩大对世界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力;要求以更加主动、有效的方式关注影响全球的大事、难题、焦点、趋势, 在对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有重大决定作用的金融体系、贸易规则、地区安全、外交等方面, 发出地方社科院影响全球政要的声音。

(三) 重视人文内涵和人文导向

“国民之魂, 文以化之;国家之神, 文以铸之”。在文化强国背景下, “人文”展显出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超越了“核心价值观及其规范”的传统界域, 囊括了历史与现实、经济与文化双重背景下的“人文资源”、“人文现象”、“人文精神”、“人文情感”等一切文化认知与文化把握。研究发现, 智库本身就是一种人文现象, 其成果不可避免地带有地方人文的特殊印迹与时代人文特征。在文化引领的信息时代, 世界联为一体, 各种科技战、汇率战、文化战、心理战等等, 归根到底是智慧与人文的较量, 与人文的完美结合程度成为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与巧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 西方人文精神对社会生活的不断渗透, 人文的“泊来化”浪潮以汹涌之势冲击整个中华传统文化体系, 地方智库研究也必然会在“人文”层面对受众产生影响。因此, 在文化强国建设中, 作为特殊的综合性人文产品的提供者, 地方社科院必须承担传承本土人文的责任, 站在事关民族血脉、人民精神家园生死攸关的崭新高度, 把人文精神引入新智库建设, 主动深化对文化本质属性和功能作用的清醒认识, 并科学地认识和把握“文化遗产”;以人为本, 重视人们内心深处的精神与文化需求;运用中华智慧与人文视角分辨信息及其真伪, 有鉴别地借鉴与使用西方语言文献与思想价值概念, 经济地分析地方文化现象, 创造性地从本地实践中提炼有用的概念, 促使地方智库思想智慧的产出从国际知识生产的下游向上游挺进, 产出更多彰显中国价值元素的研究成果, 给受众以广阔的哲理思考。这不仅是对民众素质的提高和生存环境的改善, 更是提供软支撑的硬“道理”。

(四) 加强对开放舆论空间的引领

理论创新的高度决定影响力, 思想舆论的贴近度决定导向力。理论创新是时代的呼应, 理论共鸣是公众的呼唤。针对新的舆论生态, 作为区域理论先锋, 地方社科院应自觉地从以下方面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提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精度和密度, 提高舆论引领能力。

加强理论创新, 善于在开放的舆论空间中立起“风向标”。“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 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行动上锐意进取的前提”。新的历史条件和新的历史任务, 要求地方社科院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 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与区情,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 深入研究区域改革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及时总结实践中涌现的新鲜经验, 重点抓住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 在扬弃的基础上作出新的理论概括, 以具有公信力和权威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新策略, 提升公众认知, 增进大众认同, 树起统一思想、左右舆论走向的“风向标”, 促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代化步入新境界。

加强理论阐释, 善于担当复杂舆论生态中的“分辨器”。在自媒体高度发达的舆论领地, 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新闻传播者, 自由发言的空间越来越大、越来越个性化。论坛、社区、博客、微博等新媒体, 在推动更多的老百姓向公民转变的同时, 大量的虚信息、伪信息、假信息也让人们陷入了孰是孰非、孰真孰假的辨认困境, 并引发了一系列很难控制的轰动性事件。这要求地方社科院在新智库建设中, 树立受众意识、时效意识、服务意识, 密切关注网络舆情的变化, 在事物初现端倪甚至潜藏于无形之时, 或是在热点突发流言初涌之时, 以精简的评论厘清是非, 以到位的阐释的引导人们理性地看待社会问题, 以中肯的剖析引领大众在比较中辨真伪、在分辨中化解思想困惑, 并在观点和事实的不断碰撞中, 逐步形成共鸣、达成共识。同时, 把握思想文化舆论热点形成的规律与特点, 明确舆论引导的目标和方向, 权威解读国家有关方针政策, 主动回应群众关切, 准确把握舆论引导的时机、节奏、力度, 析事明理、解疑释惑, 充分发挥智库“匡正”取向度的作用。

发挥独立性优势, 主动做好主流舆论与民间舆论的“粘合剂”。事实证明, 主流舆论与非主流舆论融合度越高, 理论坐标的引领力就越大。根据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的新变化, 寻求主流舆论和民间舆论的最大融合度, 是马克思主义实现由自在状态向自为状态转变的必然之径。地方社科院在新智库建设中, 应加强与各类媒体的联动融合。特别是, 利用“微系列媒体”, 打破媒介边界, 将社科系统的学术中立性、专业性, 传统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公信力与新媒体的快速、互动、传播面广等优势结合起来, 将主流价值转化为社会大众的集体意志。同时, 以通俗语言、简明形式、大众风格, 将理论转化为群众乐于并能够接受的实践形态, 转化为个体的思想观念和集体意识, 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论创新与时代精神相统一、新智库与文化强国建设目标相一致的深度融合。

(五) 建构具有地域特色的学科体系与咨政品牌

地方社科院新智库的价值, 是对政策决策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学科体系与咨询资政是地方社科院传递文化、存储文化、创新文化以及培养人才的“两轮马车”, 也是地方社科院新智库建设的重要载体。在文化强国背景下, 地方社科院学科建设与决策咨询面临着比过去更多的问题, 承担着比以往更大的责任;既要是一个有着明确目标和坚定追求的“头脑风暴中心”, 又要是一个敢于挑战和蔑视现有权威的“学科革命中心”, 更要是一个敢于超越一切现有智慧的“战略思想中心”。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要求地方社科院主动适应国家和时代的需要, 加快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步伐, 加强智库内涵建设, 提高学科专业结构、咨政咨询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吻合度和优化度, 形成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重点学科、优长学科专业群与咨政品牌。具体而言, 按照巩固、调整、发展的原则, 凝炼学科方向, 巩固现有重点学科的学科优势和学术地位, 加强传统学科的改造与升级, 立足自身优势, 确立以重大现实问题为科研主攻方向, 使学科方向更加集中、特色更加鲜明、优势更加突出。按照“扶需、扶特、扶优”原则, 积极扶持新兴、边缘、交叉学科专业, 重点发展应用性学科专业, 培育一批新的重点学科, 不断增强学科的核心竞争力。按照“专业、动态、高效”的原则, 依托学科专业优势, 发挥要素价值, 转变科研方法, 整合科研力量, 加强与政府、地方、企业及高校的协同创新, 培育和建设一批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合作、高层次决策咨询的重要基地与知名品牌, 进而构建与一流地方智库地位相称的、引导主流舆论方向的“价值坐标”。

参考文献

[1]任天佑.文化强国—国家战略的新境界[N].解放军报, 2012-01-01.

[2]非洛.经济全球化的两重性[EB/OL]中国网, 2008-01-14.

[3]中国社会科学编辑部.时代精神的中国表达——建构具有中国气派的当代社会科学[A].中国社会科学学术前沿 (2006-2007) [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4]钟晶石.中国需要建设一流智库[N].中国经济时报, 2012-01-12.

[5]苏长和.学术自觉的四大要求[N].社会科学报, 2012, (3) .

[6]于大波, 王晓群.美国智库的全球化发展[J].瞭望新闻周刊, 2010-08-23

上一篇:湿地景观下一篇:激光原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