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原位

2024-10-21

激光原位(共7篇)

激光原位 篇1

摘要: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屈光不正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给予屈光不正行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患者充分术前准备, 术后做好眼部护理及指导。结果患者随访视力1~2年≥1.0者占96.5%。结论术前认真检查、术中密切配合、术后科学指导有助于提高LASIK治疗屈光不正的成功率, 并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加快术后恢复。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护理,屈光不正,随访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IK) 是利用精确的微型角膜刀在角膜前层切开厚约0.13 mm~0.16 mm角膜瓣, 掀开角膜瓣后利用准分子激光在角膜基质上照射切削, 最后将瓣复位, 达到改变角膜曲率而矫正治疗屈光不正[1]。这种方法可以较完全地保留角膜上皮质和前弹力层, 更符合角膜解剖生理, 且术后无明显疼痛, 是治疗屈光不正的首选方法。

1 目的与效果

手术的目的是摘除现有的眼镜或降低现有眼镜的度数, 并不是治愈屈光不正, 手术效果除与医生的技术、设备的质量有关外, 与患者的自身条件、屈光度数及其稳定情况、伤口愈合能力、术中配合等因素有关。

2 适应证及禁忌证

2.1 适应证

年龄在18岁~50岁之间, 近视在100~1 400度, 远视在100~600度, 散光600度以内;屈光度数稳定2年;眼部检查无活动性眼病者;角膜厚度450μm以上;术眼停戴软性角膜接触镜 (隐形眼镜) 1周~2周以上;矫正视力大于0.5;患者有摘镜要求并充分了解手术内容者。

2.2 禁忌证

活动性眼部病变, 眼角膜过薄, 患有青光眼、角膜病 (如角膜炎、角膜内皮变性、圆锥角膜、严重干眼等) 、眼底病变 (如视网膜脱落、眼底出血等疾病) 、全身结缔组织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严重瘢痕体质、孕妇、戴镜矫正视力极差的重度弱视者、对视力要求极高且对手术思想顾虑大者, 不适合准分子激光近视手术。

3 护理

3.1 术前心理护理

行LASIK手术的患者以青壮年居多, 多为学习、参军或谋职需要提高视力而手术, 他们对于手术的期望值较高。术前应对患者讲解清楚, 根据自身情况用科学的态度正确对待手术结果。同时, 由于患者缺乏相关医学知识, 对手术存在紧张恐慌、焦虑心理, 应耐心向患者讲解手术的方法、原理、特点, 并请已做过同类手术的患者进行现身说教, 增进其对手术的了解, 从而保证其配合手术。

3.2 术前准备

3.2.1 术前检查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手术效果, 应配合医

生确保每项检查准确无误。术前抽血化验丙肝、乙肝表面抗原、抗HIV, 检查有无传染性疾病;系统的眼科检查包括:测视力、电脑验光、测眼压、角膜地形图检查、角膜厚度测量、虹膜识别、波前像差检查、散瞳检影验光、裂隙灯眼前段检查、三面镜眼底检查、术前综合验光复查等, 结果写在激光手术病历上。

对长期戴角膜接触镜者, 应向其讲清角膜表面的弧度有一定的改变, 可影响术前检查数据和术后效果, 嘱其术前停戴角膜接触镜1周~2周。

术前做注视训练, 以免术中眼球移动引起激光切削偏中心, 对术后视功能的恢复及屈光结果产生不利影响。

3.2.2 尽量避免感冒期间、女性经期期间手术。术前1 d做

好个人卫生, 手术日不得使用任何化妆品和香水, 不穿高领衣服。术晨再一次做综合验光复查, 签署准分子激光治疗同意书。

3.3 手术护理

患者进入准备室戴鞋套, 更换手术衣、帽, 盘发扎辫, 去掉发夹, 以保持手术时枕部平正, 认真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手术部位、屈光度数。术前按常规冲洗泪道及充分冲洗结膜囊。取平卧位, 手术时患者眼睛注视正方视标, 忌转动。手术后在裂隙灯下检查角膜瓣对合良好无移位后戴紫外线防护眼镜, 并详细交待注意事项, 如麻醉结束后术眼会有流泪、畏光、涩磨不适等现象, 休息2 h~3 h后上述症状即会缓解或消失。

3.4 术后护理

眼部护理:术后第2日到眼科门诊复查, 清洁眼部分泌物, 检查患者的裸眼视力、屈光状态、眼压, 角膜有无水肿, 是否透明, 有无感染现象及检查角膜瓣是否移位、皱褶及瓣下有无碎屑等, 以便及时发现处理。

术后指导: (1) 术后严格遵医嘱应用眼药, 术后次日点眼药。 (2) 术后8 h内有酸磨流泪等不适感觉, 轻者休息后缓解, 重者到医院复查。 (3) 术后1个月内禁辛辣刺激性食物, 禁烟酒。 (4) 术后半月内禁强光刺激, 少看电视, 少进舞厅, 半月内不准电脑上网。 (5) 术后注意眼部卫生, 勿做眼部化妆、眼部按摩等, 勿用力揉眼。 (6) 治疗后3个月内视力上下浮动, 并有轻微眩光、雾视症状。 (7) 术后1个月后不可游泳, 注意眼部卫生, 预防眼部感染。 (8) 定期复查 (术后第2日、1周、半月、1个月复查) , 出现特殊情况及时就诊。

4 讨论

LASIK手术是在一个基本正常的眼球上进行, 手术的目的是为了摘掉眼镜, 提高裸视视力, 因此对术后效果要求较高。由于患者受教育程度、生活、工作环境条件不同, 对LASIK疑虑也不尽相同, 应根据术者各自差异分别做好正确指导, 使其了解手术方法、注意事项, 正确看待手术结果, 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术中积极配合, 术后保持眼部卫生, 避免眼创伤, 防止感染、角膜瓣移位。良好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及耐心细致的讲解宣教、心理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陆文秀.准分子激光角膜手术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 11

激光原位 篇2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4 年1 月~2014 年12 月在我院行飞秒激光联合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合术的患者男女各25 例, 共50例 ( 100 眼) 为研究对象。 年龄18~30 岁, 术前近视度数-1.0DS~-12.00DS, 散光0~2.0DS, 裸视力0.02~0.6, 矫正视力0.8~1.0。

1.2 方法采用飞秒激光联合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术后测量患者裸视力情况。

1.3 结果所有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得以脱镜, 术后裸视力0.8~1.2, 患者满意度99.3%

2 评估

2.1 禁忌证和适应证的评估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可以做准分子激光屈光矫正术, 因此需对患者做好术前评估。 绝对禁忌症:系统性免疫疾病 ( 如风湿性关节炎、SLE、多发性动脉炎和其他胶原血管疾病) 、圆锥角膜、角膜软化、变性眼表疾病等;相对禁忌症:糖尿病、免疫缺陷疾病、单眼、严重的干眼症及其他角膜疾病。另外, 青光眼、未成熟的白内障, 妊娠期哺乳期的患者也不适合手术。除此以外, 18~50 周岁, 近视度数-0.50~12.00DS, 散光6.00DS, 远视度数+6.00DS, 屈光状态稳定的患者都可以接受手术。

2.2 手术危险性的评估手术存在一定的风险, 主要有欠矫、过矫以及感染、形成瘢痕等, 所以需要通过详细的术前检查来评估。给予患者常规的眼科检查, 检查眼前部的角膜、前房、晶体, 明确有无病变;眼底需扩瞳检查, 发现问题应先治疗, 治疗后再复查, 评估手术的可能性。 屈光检查是术前最重要的检查, 远近裸视力、最佳矫正视力、角膜曲率、角膜地形图、对比敏感度, 还要查角膜厚度、角膜内皮细胞、暗光下瞳孔直径、泪膜破裂时间、流泪量。 戴隐形眼镜的患者要摘掉后2 周再做详细检查, 塑性镜需摘掉后1~3 个月进行。 不良的心理状况会影响患者的术中配合, 影响术后的疗效, 因此注意患者的心理, 对其正确评估也很重要。

2.3患者需要和期望的评估术前和患者谈话, 对患者的需要和期望作评估。许多患者错误认为一次手术可以将全部的屈光不正去除, 以后再也不会出现视力问题, 这是完全错误的观念, 也有患者对术后期望值过高, 需谨慎对待。

3 护理方法

3.1 知识宣教准备相关的知识资料手册给患者阅读, 让患者客观地了解知识信息。

3.2 心理护理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评估, 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 消除不良情绪。 大多数患者会出现焦虑、紧张情绪, 告之患者手术相对安全有效, 向患者简单介绍手术的过程, 如手术仅需点眼液进行表面麻醉, 手术过程不会很痛, 术中需放轻松, 双眼同时睁开, 不要用力挤眼, 盯住上方红色指示灯, 勿随意转动眼球。激光治疗时可听见“啪啪”声, 可能感到眼酸胀, 这是正常现象, 不必担心。双眼整个手术过程仅需10 min左右。认真提取患者的问题, 对患者的提问耐心解释回答, 邀请术后患者现身说法、示范交流, 指导患者术前听一些舒缓音乐放松心情。

3.3 注视训练法注视训练法对提高注视指示灯准确率、 双眼快速固视率、角膜接触镜的脱吸率、角膜瓣制作一次成功率均有帮助, 能缩短手术时间, 从而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减少并发症, 达到了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2]。 指导患者模拟手术中开睑器撑开眼睑的感觉, 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撑开右眼上下眼睑, 用右手的食指放在右眼正前方30 cm, 注意不可歪头, 右眼盯住右手食指不动。 在练习的开始阶段, 10 s左右患者右眼就会支持不住想闭眼, 此时放开右眼, 继续用同法实施左眼注视训练, 如此反复练习, 逐渐把时间延长至每眼每次3~5 分钟, 每日3 次。

3.4 点滴眼液指导患者点眼液前洗净双手, 指甲不宜太长, 修剪平整;手指翻开下眼睑, 将眼液点滴在下结膜囊内, 每次1~2滴, 瓶口避免接触眼睑或睫毛, 闭目休息3~5 min, 勿压迫或按揉眼球;需滴多种眼液时, 前后眼液之间应间隔10~15 min, 一定按医生医嘱用药。

3.5 风险告知告知患者手术存在的风险, 以取得患者理解。 详细讲解, 使患者理解手术尽管尽善尽美, 但也可能出现并发症和副作用, 如可能导致角膜变形、浑浊;可能发生感染;可能增加对光的敏感性, 眩光, 视力波动;可能增加角膜表面干燥相关的眼刺激风险;可能过矫或欠矫, 40 岁以上者更易发生;通过一次手术可能没有获得完全矫正, 可能需要将来做加强治疗或使用眼镜;术后对于冲撞外伤眼睛更为脆弱, 在进行运动中, 当球、弹射、肘部、拳头或其他致伤物接触眼睛的可能性高时, 应戴好防护眼镜;可能感觉疼痛或异物感, 尤其在术后48 h内;视力可能回退, 期望此手术在任何时间任何情况下给我的余生带来完美视力是不现实的。

3.6 术前注意事项术前3 d按医嘱点滴眼液;术前3 d若出现眼红、痒、眼分泌物多, 应告诉医生停止手术;术前应洗澡洗头, 术后一周不能洗头;手术当日眼部不能化妆, 不用香水等有挥发气味的物质。

4 小结

目前, 飞秒激光联合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在临床已得到广泛应用, 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降低以往LASIK手术采用金属刀制作角膜瓣所产生的像差, 提高患者波前像差及虹膜定位的疗效[3], 通过对患者术前的护理评估和指导, 使患者更好地认识和配合手术, 手术达到预期疗效, 患者满意度高。

摘要:总结了飞秒激光联合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术前评估和护理指导方法。主要护理措施包括术前禁忌证和适应证、手术危险性、患者需要和期望的评估以及心理护理、注视训练、指导患者正确点滴眼液等术前护理方法。认为通过对患者术前有效的护理评估和指导, 能帮助患者更好地认识和配合手术, 手术达到预期疗效, 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飞秒激光,术前评估,术前护理

参考文献

[1]廉井财, 齐艳华, 孙昕.眼科激光新技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2:121-125.

[2]李追.注视训练法对飞秒联合准分子激光手术效果的影响[J].当代护士 (中旬刊) , 2014, 09:75-76.

激光原位 篇3

1 临床资料

2003 年12 月—2008年12月我科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989例, 男439例, 女550例;年龄17岁~45岁, 平均28岁;术前近视屈光度-0.75 DS~-16.0 DS, 散光度-0.5 DC~-0.6 DC。

2 健康教育

2.1 健康教育方法

护理人员向病人主动介绍并回答病人的疑问。印制激光手术的相关知识宣传单, 在激光中心墙面张贴激光手术的相关知识。利用大厅的电视机和录放机放映诊疗过程。

2.2 健康教育内容

术前检查时、术日、术后第1天、术后1 个月4 个时期进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相关知识健康教育。

2.2.1 术前

①向病人介绍手术的原理和方法、手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诊疗流程, 手术的效果、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使病人有心理准备;解释术前检查的必要性, 教会病人正确配合检查。②术前3周停戴硬性隐形眼镜, 术前2周停戴软性隐形眼镜, 停用眼周化妆品、香水;手术当天不要喷发胶、香水及其他挥发性气味的化妆品。③手术前3 d遵医嘱滴用抗生素眼药水, 并练习正确的滴眼药方法:双手洗净, 仰卧或坐位, 头稍后仰, 睁开双眼以一手食指轻轻固定下眼睑于眼眶下缘, 另一手持眼药水瓶口距眼约3 cm高, 垂直向下滴1滴或2滴药水于下穹隆, 松开眼睑, 闭目2 min, 同时滴用2种以上眼药水时, 每种眼药水之间应间隔10 min。④注意清洁眼周及眼睑、睫毛;手术前1 d洗头、洗澡, 注意个人卫生;保证充足睡眠;术前适量饮食, 避免空腹、过饱, 若身体有不适应告知医生。⑤女性月经期不宜手术。⑥向病人说明在手术时需很好地配合, 术中始终要注视红灯是非常重要的, 否则容易造成激光偏心切削, 以致术后视力不佳。因此, 术前1周每天进行固视训练, 教会病人一手遮盖一眼, 另一手竖一食指放在眼前30 cm处盯着看1 min, 两眼交替反复多次。⑦教会病人自我放松和转移注意力的方法, 进行心理放松训练:深呼吸后, 屏住呼吸5 s~10 s后呼气, 反复数次, 直至心理平稳为止, 嘱病人练习眼球向下方看, 使病人在手术时能更好地配合医生。⑧治疗当天, 应由家属陪同, 不可自己驾车。

2.2.2 术日

①再次进行固视训练。②心理疏导:鼓励病人增强信心和勇气, 并进行心理放松训练和自我暗示鼓励自己。③重复讲解手术的过程, 了解激光发射时的声响及对应的手术进程, 角膜床激光切削时强调眼球务必注视靶标, 确保眼球的稳定性。④当上负压吸引环时, 嘱病人勿用力挤眼, 眼睑放松, 眼球固视, 以防吸引环固定眼球失败, 致球结膜水肿而影响手术进行。⑤调整至标准的头位及眼位, 身体正直平卧, 头部自然放松, 前额与下颌处于同一水平, 双眼与激光机的水平线平齐, 双眼虹膜平面与激光注视方向垂直平共处。⑥告知机器发出的声响, 制作角膜瓣时有几秒看不见指示灯, 不要害怕, 激光切割时告知需注视指示灯 (红灯) 以保证术中激光聚焦平面中心与瞳孔中心相对应, 激光切割完成后提示眼望向脚尖方向, 以利于瓣下冲洗和使角膜瓣复位良好, 手术完毕嘱病人不要用力紧闭眼睛, 以免刚复位的角膜瓣移位或出现皱褶。⑦术日用透明眼罩遮盖双眼, 嘱病人尽量闭目休息, 不要揉眼和用力挤眼。个别病人会出现磨眼、流泪, 嘱病人不必紧张, 一般2 h~5 h会自行消失。手术当日晚上不可将眼罩自行取下, 第2天来院检查时再取。当晚睡觉宜仰卧。

2.2.3 术后

首先, 进行饮食指导, 要求病人摄入易消化、清淡、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 的食物, 以利于角膜营养修复, 促进角膜伤口愈合及角膜上皮的修复;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或吸烟、饮酒以免加重眼部炎性反应, 出现结膜充血、分泌物增多可能增加角膜感染的机会。嘱病人术后第1天、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和2年复查。其次, 进行常见并发症的健康教育。

2.2.3.1 角膜瓣移位及异物

告诉病人3 个月内避免用力挤眼、揉眼, 防止碰撞眼球, 避免冲撞性体育活动, 以防误伤眼球, 导致角膜瓣移位。术后1个月不要穿套头衣服, 外出时最好戴上墨镜, 既是为了防风沙入眼而致感染及异物存留, 也是为了避免碰撞而损伤角膜, 另外也可减少畏光症状。术后1周内睡觉时仍需戴眼罩保护眼, 以防睡熟无意识揉眼导致角膜瓣移位。一旦受外伤后, 如自觉眼部异常, 需马上联系手术医生, 有条件者需立即到原行手术医院就诊, 异地病人到当地开展LASIK医院就诊。期间不可用手揉搓眼睛, 以免使角膜瓣移位加重。角膜瓣移位的关键在于及时有效地进行角膜瓣再复位。复位间隔时间越长, 角膜瓣的皱褶越明显, 术后对角膜瓣皱褶抚平就越难, 对病人的视力影响就越大。

2.2.3.2 眼部感染

指导保持眼睛清洁;1个月内防止脏水入眼, 术后6个月内避免游泳;勿做眼部化妆;不要使用香水、啫喱水等, 以免这些液体喷入伤口及未完全恢复的眼内;点眼时要先洗手, 以防异物进入眼内, 保持卧具、生活用具的清洁干净, 以避免可能造成眼内感染的机会, 眼睛红肿、畏光、流泪分泌物增多时及时就诊。

2.2.3.3 激素性青光眼

指导病人使用皮质类固醇的眼液, 注意眼压变化, 并随时调整用药剂量。即使已停用药物也应当向病人交代眼压升高的可能, 尽早发现眼压的变化, 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伤。

2.2.3.4 视网膜脱离

对于高度近视病人可告之终生需要避免剧烈的体育运动及活动, 避免抬重物或高处跳下, 当眼睛出现闪光、黑影、视物变形、视力下降时就立即到医院检查。

2.2.3.5 眩光

出现夜视力下降、眩光、晕光的病人晚上尽量避免开车。

2.2.3.6 干眼

干眼是指由于泪液的量或质的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眼表面损害, 从而导致眼不适症状的一类疾病[1]。已经证实LASIK手术本身可以引起或加重干眼。75%的LAS IK手术病人被诊断为干眼[2]。有研究发现, LASIK术后泪液分泌功能在术后3 个月时下降, 到6 个月时恢复术前水平[3]。LASIK术后干眼的发生机制主要包括角膜神经支配的破坏、眼表上皮组织的损伤、角膜表面规则性的下降、术后药物使用的影响等[3,4,5]。因而要教会病人手术后几个月要主动增加瞬目的次数, 以减轻干眼的不适。术后尽量使用不含防腐剂的眼液并适量滴用人工泪液类眼液, 以缓解干眼症状。倍然等不含防腐剂的滴眼液, 有良好的黏稠性和润滑作用, 使用后能较长时间覆盖创面, 可有效缓解LASIK术后干眼症状, 不同程度地修复眼表上皮, 促进泪膜稳定性的恢复。每分钟瞬目最好不少于15次, 烟雾、粉尘、风沙等会影响泪膜的稳定性, 外出可戴防护镜或太阳镜, 减少泪液蒸发, 在空调房间内要注意增加瞬目次数, 定时开窗通风, 保持房间湿度在50%~60%。

2.2.3.7 回退

屈光回退主要是眼轴和角膜中央增厚有关注意用眼卫生, 避免长时间阅读、看电视及精细工作, 按医生指导用药, 不得擅自停药, 术后坚持滴眼液1个月左右。

2.2.4 术后1个月

由于术后时间较长, 病人的视力已基本恢复到最佳状态, 导致遵医行为下降, 因此在病人来院复查时应对一些注意事项重新强调。①询问是否停止点眼, 并及时测量眼压及对角膜和眼底的情况进行检查, 及时发现激素性高眼压发生;②指导病人当眼前出现黑影、闪光、视力缺损或下降时有可能发生视网膜脱离, 应高度警惕, 立即到医院检查;③角膜瓣解剖位置的完全愈合需要3个月~6个月, 加强角膜的保护仍然十分重要;④预防感染, 在加强眼部卫生的同时3 个月内避免游泳和到公共浴池洗浴。

3 小结

进行完善的健康教育, 掌握激光手术的相关知识可以提高病人的依从性, 确保手术成功和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 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和对该手术的满意度。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健康教育,角膜瓣移位,异物,视网膜脱离

参考文献

[1]李风鸣.中华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153.

[2]亚太.白内障及屈光手术[J].医师学会杂志 (中文版本) , 2005, 9 (1) :33.

[3]Linna TU, Perez Santonja JJ, Tervo KM, et al.Recovery of corneal nerves morphology following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J].Ex-pery Res, 1998, 66:755-763.

[4]Toda I, Asano K, Kato N, et al.Dry eye after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J].AmJ Ophthal mol, 2001, 132 (1) :127.

激光原位 篇4

1临床资料

2011年1月至12月在我科接受LASIK手术患者210例 (416眼) , 男101例 (200眼) , 女109例 (216上眼) , 年龄18~46岁, 平均25岁;术前屈光度―0.75D~―12.00D, 散光度―0.50D~―3.00D。术后视力≥1.0者385眼 (92.5%) 。

2心理护理

根据患者年龄、职业、文化层次、手术期望值、心理状况等进行护理评估, 有的患者对手术期望值高, 担心手术后并发症, 思想顾虑重重, 我们应以热情、和蔼的态度对待每一位患者, 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认真细致地做出科学的解释和客观的回答, 并详细讲解LASIK手术的原理、手术的安全性、疗效、风险及手术适应证、术前检查的项目及检查的意义, 以取得患者对我们的信任感, 消除其思想顾虑。

3术前护理

3.1 对接受手术的患者进行常规的检查, 包括视力检查 (远、近视力) 、电脑验光、测眼压、角膜厚度测量、角膜地形图、散瞳验光、复光、裂隙灯检查眼前节及眼底检查等, 以排除圆锥角膜、眼前段炎症、青光眼等, 保证手术的安全性。

3.2 通过常规的检查, 对合适手术的患者预约手术时间, 于术前3 d滴妥布霉素滴眼液, 3次/d, 并教会患者进行术眼的注视训练, 郭宁等在报道中提出, 术中的偏心切削是影响术后视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造成偏心切削的原因主要是患者配合差、术中眼球活动等。因此, 如果术前对患者耐心解释, 消除其顾虑, 训练注视, 术中可以得到患者良好的配合和准确的眼位, 将大大减少偏心切削的发生率[2,3]。

3.3 LASIK手术与其他手术不同, 在手术过程中, 机器会发出特别的响声, 行激光切削时会闻到烧焦毛发的气味, 如果患者不知情, 会误认为是出现特殊状况, 更加焦虑不安, 不能很好地配合手术。因此, 术前应详细告知患者, 向患者介绍手术过程 (或观看手术录像) , 让患者了解手术的全过程。

4术中配合

认真与手术医生核对患者姓名、眼别、数据等, 协助患者取舒适的仰卧位, 摆好头位。为了消除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 在手术室内播放轻松愉快的轻音乐, 通过和谐的节奏, 刺激身体神经、肌肉, 使人产生愉快的情绪, 使患者在疾病或诊疗的过程中身心改变的一种治疗方式[4]。

5术后护理

手术后组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讲座:术后当日眼睛有异物感、畏光属正常现象, 无需特殊处理, 注意休息, 避免进食辛辣、油炸等刺激性食物;指导患者正确地滴眼药水、涂眼膏, 避免污水进入眼内, 防止眼内感染;讲解术后用眼、用药的注意事项, 发放手术后宣教手册及复诊卡, 嘱患者按时复查 (复查时间:术后第1、7天、1个月、3个月、半年、1年) 。

6小结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可以帮助近视眼患者提高视力, 但LASIK手术是在正常角膜上进行的手术, 患者对此手术的要求较高, 担心手术的风险及疗效, 而手术后的效果并不是主刀医生可以完全控制的, 患者在术前、术中及术后等方面的配合也非常重要。通过对手术患者耐心细致的护理干预, 使患者掌握了近视眼手术的相关知识, 能很好地配合术前检查、手术过程中的配合以及手术后的自我护理, 术后按医嘱用药, 定期复查, 大部分患者达到了理想的视力, 提高了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屈淑娥, 刘畅, 乔诗凝, 等.护理干预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当代护士, 2011, 1:64-65.

[2]郭宁, 陆文秀, 齐颖, 等.PRK与LASIK治疗单纯性近视术后散光的分析.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00, 22 (2) :142-144.

[3]谢丽萍, 张悦.松弛型与专注型护理对PRK手术眼位的影响.黑龙江护理杂志, 1998, 4 (10) :5-6.

激光原位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我院治疗的4878例9718眼近视随访半年以上。年龄18~50岁,男1938例,女2940例。术前球镜屈光度为-1.00~-14.00DS散光0~-4.50DC。按术前屈光度分为:1.组-1.00~-6.00DS,4328眼,2.组-6.2 5~-10.00DS,3616眼,3.组-1 0.2 5~-1 4.0 0 D S,1774眼。术前最佳矫正视力0.5~1.2。所有患者均排除圆锥角膜严重眼疾,全身免疫性胶原性疾病及瘢痕体质。

1.2 术前检查

术前所有病例均作系统的眼科检查,包括裸眼视力,电脑验光,眼压检查,医学验光,散瞳,散瞳验光,裂隙灯检查,眼底检查,角膜地形图,Orbscan和角膜测厚等。

1.3 手术方法

使用美国威视VISX STAR S4准分子激光系统,多形状智慧型光斑,光斑直径0.65~6.5mm,智慧型光点扫描,配备三维自动眼球追踪系统,频率60Hz。每次术前将所有患者资料一次性输入电脑,设置切削光学区6.0~6.5mm,总切削区直径为6.0~8.0mm,瓣厚设置130~150um,激光切削后剩余角膜床厚度不低于250um。角膜瓣的制作使用法国Moria M2角膜板层刀,术中表麻后用角膜板层刀制作角膜瓣,掀起后反折叠放于上方球结膜上。使聚光位于角膜中央聚焦,启动眼球跟踪系统,一次完成全部脉冲。

1.4 术后用药和随访

术毕用氟米龙眼液和泰利必妥眼液点眼,然后用硬质有孔眼罩盖眼。术后第1天复查,开始用氟米龙眼液,泰利必妥眼液点眼和爱丽眼液点眼约1个月,分别于术后第1天,1周,3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复诊视力,屈光度,裂隙灯,术后1个月进行角膜地形图检查。

2 结果

2.1 术后半年裸眼视力

术后所有患者裸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见表1,3组比较P<0.05。

2.2 各组术后裸眼视力和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的比较(表2)

Ⅲ组与Ⅰ组比较P<0.01,Ⅲ组与Ⅱ组比较P<0.05。

2.3 合并症

Ⅲ组有21%主诉夜视力下降,眩光,Ⅰ组3%,Ⅱ组14%,Ⅲ组15%主诉眼干、疲劳和异物感。3组均未出现网脱等较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1)自1992年起,准分子激光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近视,特别对治疗中低度近视的优点日渐凸现,逐渐取代了原来的RK手术成为临床矫正近视眼的主要方法。早期临床中使用的准分子激光器的激光切削方式有光斑式,扫描式;有或无被动和主动眼球跟踪系统,对不同患者的近视和对称散光只能进行同一模式的切削。由于设备本身设计上的不足,使手术导致视觉质量下降的一系列并发症出现较多,陈家琪1998年报导准分子激光术后有12.34%的患者视觉质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1],如:角膜中央岛,眩光夜视力下降,对比敏感度下降,偏心切削,不规则散光等,而且对非对称,不规则散光难以矫正。随着准分子激光手术的大量开展,激光设备也越来越先进,出现了多形状智能化光斑,小光斑飞点扫描等更加精确的切削方式;出现了三维红外跟踪系统,虹膜跟踪系统,防止手术中由于患者过度紧张导致的偏心切削。使手术的并发症大大减少[2]。为了进一步提高疗效和减少并发症,有学者在1997年提出波前像差技术用于角膜屈光手术,并通过实验证实了其同行性。自2000年起,波前像差引起的逐渐成为视光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有关的临床研究结果令人鼓舞[3]。利用波前像差引导准分子激光仪进行个体化的治疗,使术后患者的视觉质量更加完美,使视觉质量方面的并发症减少到5.6%[4],但它对准分子激光系统有较高的要求,要具备小光斑飞点扫描方式和良好的眼球跟踪系统,以确保激光能在角膜上进行任意形状的精确切削。

(2)本文中3组的术后裸眼视力均达0.5以上,达1.2以上者分别也有49.6%,41.9%,22.9%。在本例中有3385(34.8%)眼术后裸视大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说明手术的疗效较好,这可能因为这种0.6~6.5mm智能化光斑切削,能量分布更加均匀,使切削区平滑均匀有关,也和切削直径大及三维眼球跟踪中心定位好减少偏心切削好有关。术后裸眼视力之间和术后裸眼视力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之间的比较,3组之间存在差异,表明近视度数和激光手术的疗效有一定的相关性,中低度近视术后效果更好。但还必须看到还有8.5%术后视力不及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特别是Ⅲ组(-10.25~-14.00DS)有293眼(16.5%)术后裸眼视力低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这可能与高度近视的屈光回退和近视再发展有关。

(3)术后并发症:早期的偏中心切削是导致最佳矫正视力下降。眩光和夜视力下降的一个主要原因。在激光切削过程中如无或有眼球跟踪器跟踪不良时,极易造成偏中心切削。本组使用了频率60HZ红外三维自动眼球追踪系统,其速度快于激光扫描的速度,并远远超过了眼球随机运动的速度,使准分子激光始终保持与眼球同步,从而降低了偏中心的发生率。有效加大切削区直径,可以降低眩光,夜视力下降的发生率。对本院的手术病人研究发现,导致病人术后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欠矫和屈光回退,有一些病人对激光的敏感性较差,术中角膜含水量较多,导致术后出现欠矫;术中角膜瓣过薄,全角膜厚度薄,角膜较平坦,近视度数较高与屈光回退有关。术后短期出现眼干、眼疲劳,原因之一lasik制作角膜瓣损伤角膜感觉神经,角膜知觉减退,泪液分泌减少;另外一个原因是术后调节力的需要增加,调节力的恢复需要一个过程。

综上所述: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矫治近视疗效好,有效的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但目前还有3%的并发症,希望通过不断更新的技术,使角膜屈光手术后患者的视觉质量更加的完美。

摘要:目的观察应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的效果。方法使用美国VISXSTARS4准分子激光仪对4878例(9718只眼)近视患者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矫治。术前球镜屈光度为-1.00~-14.00DS散光0~-4.50DC,按术前屈光度分为:1.组-1.00~-6.00DS,4328眼,2.组-6.25~-10.00DS,3616眼3组-10.25~-14.00DS,1774眼。对三组术后的裸眼视力进行比较分析及术后裸眼视力和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Ⅰ组49.6%视力超过1.2,;6.5%术后裸眼视力低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Ⅱ组41.9%裸眼视力超过1.2,6.9%低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Ⅲ组34.3%裸眼视力超过1.2,16.5%低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结论应用准分子激光原位磨镶术治疗近视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少,手术预见性和稳定性好,安全性高。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原位磨镶术,疗效,视力

参考文献

[1] 陈家琪.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J].中华眼科,1998,34:141.

[2] 郑历.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的并发症[J].中华眼科,1999,35:364.

[3] Theo seiler.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术矫正眼球像差[J].眼视光学杂志,2001,2(6):69~71.

激光原位 篇6

磨损同腐蚀和疲劳共同构成工程构件三大主要失效形式,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采用先进的表面工程技术制备耐磨涂层,可以提高构件的耐磨损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原位自生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综合了陶瓷相的高硬度和金属基体良好的塑韧性,而且增强相通过原位反应生成,具有洁净牢固的界面结合,在耐磨损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1,2,3]。

激光熔覆技术采用高能密度激光束(104~106W/cm2)作为热源,加热熔覆粉末和部分金属基体形成熔池,熔池凝固后形成与基体呈冶金结合的具有特殊物理、化学或力学性能的熔覆层。由于激光熔覆技术与传统表面工程技术相比具有凝固速度快、应力变形小、加工精度高等显著特点,成为近期原位自生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涂层技术的研究热点[4,5,6,7,8,9],各种碳化物、氮化物、硅化物常常被用来强化涂层金属基体[10,11]。在各种常用强化相中,TiC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良好的热稳定性,并与Fe液之间具有良好的润湿性,在制备Fe基复合材料涂层方面得到了良好应用[12,13]。然而目前针对激光制备原位自生颗粒增强复合涂层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对该类涂层的制备与表征,对该类涂层中增强相形成机制的研究仍然十分缺乏[14,15]。由于激光熔覆过程中熔覆层的形成要经历独特的热循环过程,因此增强相的形成也与原位铸造法和XD法等其它原位自生技术有较大区别,需要深入研究。本实验采用廉价钛铁和石墨制备了TiC增强Fe基复合涂层,重点分析了TiC增强相的形成机制,以期促进激光熔覆技术制备颗粒增强耐磨复合涂层的应用与发展。

1 实验

1.1 材料和设备

实验用金属基体材料为低碳钢Q235钢(0.14%~0.22%(质量分数,下同)C,0.3%~0.651% Mn,≤0.3% Si,≤0.05% S,≤0.045% P),试样表面经砂纸打磨后采用丙酮清洗,以除去试样表面的铁锈和油污,试样尺寸为50mm×30mm×10mm。熔覆合金粉末为石墨(纯度99.5%,~10μm)和钛铁(26.15% Ti,≤4.5% Si,≤7.1% Al,≤0.089% C,≤0.24% Cu,≤0.049% S,≤0.030% P,≤2.5% Mn,~30μm),石墨和钛铁的质量比为92.14∶7.86,对应Ti和C的原子比为1∶1.3。合金粉末利用混料机混合均匀,将水玻璃调成糊状预置在试板之上,厚度为1.2mm。所用CO2激光器为国产DL-HL-T5000型横流高压电激励连续CO2激光加工器。配套机床为DL-LPM-IV三维数控加工机床。实验采用功率为2500W,光斑直径为3mm,激光扫描速度为5mm/s,搭接量为30%。熔覆时侧向喷吹氩气保护,氩气流量为20L/min。

1.2 方法

采用日本理学电机D/Max-rB型X射线衍射仪分析试样物相,加速电压40kV,电流100mA,衍射范围20~80°,衍射速度4(°)/min,步长0.02°。金相试样经切割、镶嵌后,利用金相砂纸研磨并采用金刚砂抛光剂抛光。腐蚀剂为3%硝酸酒精。为观察TiC增强相形貌,对试样进行了5~8min的深腐蚀,并采用JSM-6480LA扫描电镜(SEM)及其能谱仪(EDS)对试样进行了观察。此外,采用H-800型透射电镜(加速电压150kV)对薄膜试样进行高倍组织形貌观察以及电子选区衍射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实验结果

(1)熔覆层物相组织

图1为钛铁和石墨预置合金粉末及所制备的熔覆层的XRD结果,原预置合金粉末衍射峰分别对应Fe2Ti物相和石墨物相。与原预置合金粉末相比,激光熔覆层的衍射峰为α-Fe和TiC,因此可以看出经过激光处理获得了原位合成的TiC增强相。此外,还可以看到本实验选择的钛碳原子比为1∶1.3的配比可有效弥补熔覆过程中石墨元素的烧损,促进增强相TiC的形成。

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熔覆层的显微组织,并采用能谱仪进行了元素线扫描分析,观察的视场选择为熔覆层表层区域,所得熔覆层的显微组织和元素分布如图2所示。在熔覆层中,花瓣状和枝晶状的化合物均匀地分布于基体之上。通过对试样中出现的枝晶形貌化合物进行元素线扫描分析可以看出,在化合物出现的区域,Ti、C的含量相应升高,而Fe以及Al、Mn、Si的含量降低。通过分析元素分布,结合XRD结果可以判断,花瓣状和枝晶状的化合物为TiC增强相,而灰色的基体组织为固溶了其它合金元素的α-Fe,固溶元素Al、Si、Mn为原铁合金中含有的元素。

(2)增强相形态

为详细观察TiC形貌特征,对试样进行了深腐蚀,所得熔覆层组织如图3所示,其中图3(a)为枝晶状TiC形貌,图3(b)为图3(a)中黑色椭圆处的共晶TiC形貌。增强相TiC表现出典型枝晶状特征,均匀分布于α-Fe基体中,二次枝晶臂与枝晶主干呈90°夹角生长,有些枝晶的二次枝晶臂已经非常发达,而且枝晶表现出典型的小平面相特征。试样中有些区域TiC砖块状堆积排列是由于观察用试样平面同二次枝晶臂相截产生的结果。熔覆层中大量枝晶相TiC的存在可以显著提高熔覆层的耐磨损性能。此外,熔覆层中还发现了尺寸细小具有短棒状和分叉形貌的TiC增强相,如图3(b)所示。这种TiC尺寸较小,为鱼骨状形貌,与尺寸较大的树枝晶区别明显。分析该种TiC的形貌特点应为共晶反应形成的TiC增强相。

图4为熔覆层内TiC增强相的TEM图,可以看出TiC粒子与基体之间具有平直的结合界面,符合原位自生复合材料的特征。这种界面使得增强相与基体具有牢固的结合,在磨损过程中可有效克服增强相脱落,从而提高熔覆层的耐磨损性能。图4(b)为TiC增强相undefined晶带轴的电子衍射斑点。对TiC晶格参数的计算结果表明其晶格参数为0.4336nm,略大于TiC的标准晶格参数(0.43285nm)。TiC晶格参数的畸变是因为其固溶了一定量的其它合金元素。由于激光熔覆的冷却速度远远偏离TiC形成的平衡热力学及动力学状态,在其凝固过程中导致溶质元素截留以及凝固生长界面捕获溶质原子,因此TiC形成过程中其内部会固溶一定量的其它元素(铁合金含有的Fe、Al、Si、Mn),从而导致其晶格参数略大于标准值。

2.2 讨论

激光熔覆制备原位颗粒增强熔覆层,体系中增强相的形成过程受激光加热、材料熔化、反应放热、熔池持续升温、快速凝固以及随后的固相相变等的影响,具有独特的生长机制。钛铁和石墨体系在激光加热、预置粉末熔化形成熔池并达到钛铁低熔共晶点时将诱发Ti+C→TiC反应,通过在液相中扩散、化合析出的方式形成增强体,其尺寸十分细小。由于上述反应为放热反应,因此增强相在生成过程中还将伴随大量反应放热。该热效应将同激光的热量耦合,对熔池持续加热使熔池升温,因而在此条件下反应生成的细小有序增强体结构将部分或全部分解、熔化于合金液中。在随后的凝固冷却过程中,增强相将以形核-长大的方式从溶体中析出。

在激光作用下形成的熔池中,当某一微区成分满足增强相TiC形核所需的浓度起伏、结构起伏和能量起伏时,在该微区便可形成增强相的晶核。当晶核达到临界晶核的尺寸时,将会在冷却过程中不断长大,形成最终的增强相。随着晶核的长大,TiC前沿熔体的扩散驱动力增大,而且由于溶质再分配导致的界面前沿液相线温度变化,极易出现成分过冷,从而导致TiC晶体界面失稳生长发展成辐射枝晶形状。TiC晶体为立方晶系,属于NaCl型晶体结构,Ti和C原子处于面心立方晶格的结点。面心立方晶体的[100]方向具有较高的生长速度[16],沿该方向界面最易失稳发展成枝晶主干,而最终显露出的枝晶臂平面则为具有最低界面能的(111)晶面,如图5(a)所示。TiC具有较高的熔化焓(71.18kJ/mol),因此具有较高的Jackson因子(文献[17]的结果显示TiC的Jackson因子为5~7),生长方式为小平面生长。图3中枝晶状TiC平直的端面形态也反映了这一特征。

根据F. Scandella[18]对Fe-Cr-Nb-C体系相变过程研究结果的分析,TiC增强Fe基熔覆层各相的析出和相变过程为L→TiC+L→δ-Fe+TiC+γ-Fe→TiC+γ-Fe→TiC+α-Fe。随着上述初生TiC增强相的生长,Ti、C浓度降低,当熔池成分达到一定成分范围内时,便会发生准共晶反应,具有较低C原子溶解度的δ-Fe排出C原子,而周围Fe-Ti熔体吸收C原子形成共晶TiC,如图5(b)所示。由于TiC与δ-Fe之间形成的共晶体为粗糙-平滑界面共晶,二者界面的微观结构不同,导致它们形成的共晶具有复杂的形态。粗糙界面较光滑界面所需的动态过冷度较小,因此δ-Fe的生长往往超前于具有光滑界面结构的TiC晶体,两相生长的各相异性将导致滞后生长的TiC只能在余下空间生长,其生长范围受到限制并可能发生枝化,由此得到短棒状和分叉状形貌的共晶TiC。

3 结论

采用激光熔覆技术,通过钛铁和石墨的原位冶金反应可以制备TiC增强Fe基激光熔覆层。TiC增强相通过熔体析出方式形成,初生TiC在形成过程中由于晶核在界面前沿熔体扩散以及成分过冷的作用下导致界面失稳,易沿着[1]方向作为枝晶主干生长成枝晶状形貌,枝晶端部的显露面为密排{111}平面。当熔体中Ti、C元素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还将发生L→δ-Fe+TiC共晶反应,从而形成鱼骨状共晶TiC。

摘要:激光熔覆技术在制备原位自生颗粒增强金属基耐磨复合涂层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以廉价钛铁和石墨为熔覆粉末,采用横流CO2激光器在低碳钢基体上制备了TiC增强Fe基复合涂层,并对涂层物相组织和TiC增强相的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增强相TiC通过原位冶金反应形成,在熔体的冷却过程中析出长大,具有树枝晶和鱼骨状两种形态。树枝晶形态的TiC为熔体先析出相,其生长形态受界面前沿成分过冷和晶体生长习性控制。鱼骨状TiC由δ-Fe和TiC的准共晶反应形成,溶质原子扩散特征和晶面能决定了共晶TiC的最终鱼骨状形貌。均匀弥散分布的TiC增强相有助于提高涂层的耐磨损性能。

激光原位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9 年7 月~2013 年7 月在乐清市第三人民医院连续接受LASIK手术且数据完整的近视患者201 例, 选择其中具有临床意义的散光值增大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 共38 眼。 其中男12 例, 女8 例;年龄42~77 岁, 平均 (60.02±11.29) 岁;球镜角膜散光度-1.26~-13.00 D, 平均 (-6.02±2.77) D;柱镜角膜散光度-0.52~-2.28 D, 平均 (-0.96±0.39) D。

1.2 入选标准

主要包括如下内容[4]:1患者本人自愿摘镜;2年龄在18 周岁以上;3近2 年屈光度相对稳定;4散光屈光度应小于6.00 D;5双眼屈光度不等的屈光参差值;6眼部检查未出现活动性眼疾者。

1.3 研究方法

1.3.1 术前常规检查1对术眼进行视力检查, 包括裸眼视力及矫正视力等;2检查屈光度, 包括小瞳与散瞳下进行验光;3裂隙灯检查角膜、晶状体以及前段玻璃体等进行检查, 以排除其他眼前节疾病[5]。

1.3.2 特殊检查方法角膜屈光度及轴位使用电脑验光仪 (型号为KR-8100, 托普康) 以及角膜地形图仪 ( 型号为Optikon-2000) 进行检测, 全眼散光度以及轴位按照最佳的试镜结果作为标准。 具体的入选标准为:1与术前相比, 术后1 个月全眼散光度或者角膜散光度在0.75 D以上;2术后1 个月裸眼视力均小于1.0; 3使用柱镜矫正视力能够将视力提高至1.0 以上[6]。 本组所选研究对象中, 有19 眼为角膜瓣水肿而导致 (50.00%) , 18 眼为激光消融过程中泪液分泌过多而引起 (47.37% ) , 1 眼原因不明确 (2.63%) 。

1.4 观察指标

比较LASIK手术前后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角膜后散光度、角膜前散光度以及1、3、6 个月平均散光状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6.0 对数据进行分析, 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两独立样本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以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LASIK手术前后一般资料对比

LASIK手术前后等效球镜、散光值、角膜中央厚度及角膜后表面平均屈光力比较, 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P < 0.01) 。 见表1。

2.2 LASIK手术前后角膜后表面散光对比

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3 mm区散光值高于术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手术前后5 mm区散光值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 见表2。

2.3 LASIK手术前后角膜前表面散光度比较

LASIK术后角膜前表面3 mm区散光度及5mm区散光度均低于术前, 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P <0.01) 。 见表3。

2.4 近视散光眼LASIK手术前后1、3、6 个月平均散光度比较

术后1、3、6 个月全眼散光度及角膜散光度与术前比较, 均显著增加, 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P <0.01) ; 术后1、3、6 个月全眼轴向及角膜轴向与术前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 见表4。

3 讨论

3.1 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屈光力增大

角膜后表面部分中和角膜前表面的汇聚力, 当光线从角膜实质层穿透至房水时, 会使得屈光指数值明显下降, 进而使得角膜后表面出现负的屈光度。 临床上, 大量研究表明, 通过Orbscan对角膜后表面曲率进行了测量, 结果发现屈光手术后角膜后表面屈光力负值增大, 这说明了角膜后表面向前发生了移动或者向前凸起, 而前凸的量值与角膜剩余基质床的厚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7]。

注:“-”表示未检测

3.2 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散光的改变情况

本研究中, 还对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散光的改变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首先分析了该手术前后角膜后表面的前凸是否为均匀对称以及术后角膜后表面散光度是否发生改变等。 有研究对白内障术后眼散光以及角膜散光之间的关系进行评估与分析, 此项研究跳过了晶体散光, 结果发现全眼散光与角膜散光光轴向的关系较为紧密, 但是散光度值却不一致, 其角膜后表面散光为主要影响因素[8]。

3.3 最佳处理时机分析

一般而言, 人眼对顺规视散光的耐受性比逆规散光和斜轴散光要好, 近视眼对散光欠矫比过矫反应要轻。 所以本组中术后出现正散光和散光由顺规变为逆规者反应比较强烈。 反之, 出现负散光和轴位在水平方向者, 对2 次手术矫正的要求不强烈。 本研究显示, 术后1、3、6 个月角膜的散光度和散光轴都是相对稳定的, 睫状体可以通过调节晶体补尝全眼散光的变化[9,10,11,12]。 因此, 最佳处理时机为术后6 个月内。

本研究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比较本组患者LASIK手术前后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角膜后散光度、角膜前散光度以及1、3、6 个月平均散光状况。 结果表明, LASIK手术前后等效球镜、散光值、角膜中央厚度及角膜后表面平均屈光力相比, 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P < 0.01) ;LASIK手术前后角膜后表面3 mm区散光值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手术前后5 mm区散光值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LASIK手术前后角膜前表面3 mm及5 mm区散光度相比, 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P < 0.01) ;术后全眼散光度及角膜散光度与术前相比, 均有显著的增加, 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P < 0.01) , 术后1、3、6个月全眼散光度及角膜散光度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

上一篇:舆论生态下一篇:政府综合财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