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推动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共3篇)
着力“推动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 篇1
着力“推动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
6月26日,就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问题,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了第二十四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在主持会议时强调,铲除不良作风和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根本上要靠法规制度。要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把法规制度建设贯穿到反腐倡廉各个领域、落实到制约和监督权力各个方面,发挥法规制度的激励约束作用,推动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
十八大以来,中央打出了一系列反腐“组合拳”,力度前所未有,就是想从源头治理腐败,推动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
让领导干部“不敢腐”,就是要加大执法力度,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和社会氛围。加大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和对腐败行为的惩治力度,使行政权力的运行处于众目睽睽之下,避免“暗箱操作”,一旦出现腐败现象,有畅通、快捷的检举、控告、罢免等制度来揭发和制止这种行为,不使腐败分子“痛苦一阵子,幸福一辈子”,而是使腐败分子“提心吊胆一辈子,痛苦折磨一辈子”。
让领导干部“不能腐”,就是要从源头抓起,从完善机制入手,形成一整套“不能腐”的严格制度体系,使腐败的“成功率”大大降低。坚持深化改革和创新,尽快形成使腐败分子难以得逞的体制、机制、法制,加强对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监督,拓宽监督渠道,通过一整套完备的制度、法制和机制规范公共权力的使用,使其难以滥用权力、以权谋私。
让领导干部“不想腐”,就是要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常补理想信念之“钙”,形成“不想腐”的思想道德防线。通过持续不断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行为规范的教育,使其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自觉地限制私欲的膨胀,从而达到清正廉洁的目的。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严于律己,防微杜渐,自觉抵制名利、金钱、女色的诱惑做到一尘不染、两袖清风,永葆共产党人的革命气节。
从“不敢腐”到“不能腐”“不想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把握好治标与治本、当前与将来的关系,最终达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目标。“不敢腐”是治标,“不能腐”“不想腐”是治本的两个境界。反腐反到深处,是制度、管理、监督的博弈,是文化的对决,是信念的较量。“不想腐”是治本的最高境界。因此,“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是党风廉政建设长期艰巨的规划,需要全党全社会一起努力。
(冷波辑自学习报)
着力“推动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 篇2
摘要:廉政建设是一项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复杂性的工程,任何一个环节出故障都不能保证廉政建设稳定、持续的发展。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廉政建设工作的开展,就需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只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不断完善“不敢腐”的法律惩罚机制、“不能腐”的规范防御机制、“不想腐”的思想内化机制,将“不敢”、“不能”、“不想”方针落到实处,将法律、制度、思想有机统一起来,实现统筹兼顾、相互补充,才能加快中国向廉洁政府迈进的步伐。
关键词:廉政建设;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中图分类号:D2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00-01
从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层次也能看出,党中央已经深刻的认识到廉政建设必须要先从法律的角度入手,从制度的方向规范,从教育的层面预防,三维一体的打击贪污腐败。
一、关于“不敢腐”机制的认识
“不敢腐”,是指必须将法律的惩处措施提上新高度,通过惩处的震慑力对贪污腐败分子的违法行为进行遏制。我们说惩罚只是手段,不是目的,通过高昂的代价使腐败分子远离这条犯罪道路,同时也使腐败分子看到,为了利益出卖人格,出卖家庭是不值得的事情。廉政建设需要从严治党,对贪污腐败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党内坚决不允许留有任何腐败分子,要尽力避免一切腐败现象的滋生,对待腐败分子,不管是“大老虎”还是“小苍蝇”,党和国家都不会放过,这足以看出党和政府对清除腐败分子的决心。从历史的长流中我们可以看到,反腐斗争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漫长的、复杂的过程。所以,打击腐败切不可三分钟热度,若半途而废反而会产生更剧烈的反弹,甚至会导致之前的成果付之东流,不仅如此也会使群众对国家法律的权威性产生质疑。
反腐败斗争从小事着手,从大事着眼,一旦发现党和国家的领导干部有贪污腐败的动机、趋势和行为,党和政府将坚决的给予教育、制止和制裁。在任务分配方面,党的领导干部要敢于承担责任,把中国共产党的廉政建设工作扛在肩上,放在心里,廉政建设作为党生死存亡的关键。在贪污腐败案件的侦破方面,国家需要提升立案、审判、执行、结案等的效率,务必认识到高效、快捷、准确的处理案件是当下国家大范围、高强度整治腐败,建立国家法律震慑力的关键所在。
二、关于“不能腐”机制的认识
“不能腐”的问题是制度问题,健全的制度是廉政建设工作的基本保障。国内领导干部发生贪污腐败问题,不是因为他们没有体验到法律的强制性、不是因为他们没有感受到法律的震慑力、也不是因为他们没有接受廉政教育的洗礼,而是因为他们钻国家法律制度漏洞。我国目前有些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还不是特别完善,有些贪污腐败分子行走在合法与违法的边缘,做一些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事情,但这些都或多或少的损害了国家、社会和群众的利益。因为没有确定的法律制度,缺少了相应的制度约束,让贪污腐败分子在制度盲区以权谋私、为非作歹、谋取私利。因此在现阶段,大力打击腐败分子的大环境下,党和政府必须将法律制度建设提上议程,把廉政建设法律制度的创新与完善作为核心内容,以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领域为切入点,建立符合时代特征的廉政建设法律制度。建设“不能腐”的廉政王国,还必须做到将权利分散。过度的将权利集中在一个人手中会导致腐败的动机,会增加腐败发生的概率,只有适度的权力才能促进党和国家的领导干大事、干实事、为人民服务。在廉政建设法律制度的制定方面,要合理分配与统筹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利,要划分各部门、机构之间的权力,防止权力的集中化和权力大包大揽的现象,严格禁止权力垄断的现象发生。
从“不敢腐”到“不能腐”,除了法律严谨的惩罚措施和完善的制度约束,还需要强大的监督网络。廉政建设要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将权利暴露在阳光下,实现监督公开、审判公开、执行公开。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网络的使用已经到达普及化的程度,许多贪污腐败交易都是通过互联网为载体进行交易的,这就需要党和政府始终保持与时俱进,使用创新的、科技的、科学的手段防止腐败现象的滋生。通过信息技术,越来越多的群众通过网络曝光的方式,揭露贪污腐败分子的违法行为,使得不少政府官员在外更加重视行为举止和自身形象。
三、关于“不想腐”机制的认识
“不想腐”,是指党和政府领导的干部在思想意识、道德修养方面上的提升,是党员干部把廉政建设思想内化的表现,当“不想腐”观念深入到每一位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心中的时候,便是廉政建设取得胜利的时候。大量的案例报告显示,党内相当一部分领导干部的贪污腐败行为,是由思想上的腐败引起的。可见,及时开展党内廉政道德建设和廉政法制教育对促进党员将廉洁思想内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加强党员干部在廉政建设上自觉性、自律性、自省性,构建一条稳定而持久的防御腐败心理机制,利用反腐倡廉的正面教育和负面教育全面的向党员干部进行宣传。当面对积极的廉政观要采取效仿的模式进行学习,树立廉政典范,挖掘领导干部的优秀品质,通过党内的讲座、报告等形式进行宣传。当面对腐败分子的犯罪行为要进行严厉的惩罚,分析犯罪分子踏上不法之路的心理变化过程,告诫党内其他领导干部腐败思想是万万要不得的。当出现任何违法观念时一定要勤于反思,不可让腐败观念占据整个大脑。此外,还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必须明确国家的工作只有与人民紧密结合,与群众融为一体才能成功。
参考文献:
[1]唐嘉荣. 铲除腐败根源[J]. 社会主义论坛, 2016(1).
[2]熊惊峰. 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 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6(1).
[3]赵俊丽. 关于如何建立“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问题的研究[J]. 共产党人, 2015(9).
[4]程文浩. 中国廉政建设的关键五年[J]. 人民论坛, 2015(33):39-40.
让领导干部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 篇3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王锡锌教授认为,当下在惩治贪腐使官员“不敢腐”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反腐败的理想状态应该是在制度保障之下,形成“不想腐”的公共政治文化,而制度和文化的共同保障,是反腐败未来的方向。
“带电的高压线”之下
“不敢腐”
在党建专家、中央党校教授戴焰军看来,过去一年处理大案、要案取得的成就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罕见的。与此同时,对于一些影响没那么大,但群众反映强烈的“苍蝇”,也没有放过。他认为,这样的惩治腐败力度,体现了中央的决心。
中纪委发布的数据,佐证了这一说法。去年一年,已结案处理和正在立案检查的中央管理干部有31人,其中包括刘铁男、倪发科等广受舆论关注的案件。而2013年,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处分182038人。
从高层的表态来看,这种惩治腐败的力度将成为常态。总书记近日表示,反腐败高压态势必须继续保持,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将这种高压惩治腐败比作“清场地”,即在一片良田中出现了杂草,为了实现良性发展,必须将其清除掉。
通过制度建设实现
“不能腐”
中纪委书记王岐山曾表示,治标是为治本赢得时间。在有关专家看来,“治本”的核心就是制度的建设。
“制度建设最重要的,就是通过方方面面制度的完善,不仅把权力关进笼子,而且要关进可靠的笼子,使权力受到有效的监督和制约”,王锡锌告诉记者,制度建设中不能出现“牛笼子关猫”的现象。
王锡锌认为,腐败是人和制度的博弈,如果制度使得腐败的代价很大,官员自然会在面临诱惑时,出于利益考量予以拒绝。
制度的落实和监督同样重要。习近平提出,不能让制度成为纸老虎、稻草人。在戴焰军看来,要达到这一点,关键是在制度设计上,要重视程序的设计,要有一整套让既有的规定得到落实的程序。
营造公共政治文化
“不想腐”
王锡锌认为,经过完善的制度建设,在其长期影响之下,会形成一种“不想腐”的公共政治的文化。“不想腐”的文化和“不能腐”的制度,在他看来,是反腐败未来的理想状态。
在一个潜规则盛行的社会中,人们会认为随便拿点小礼品,或者到处吃喝都没有关系,对腐败的抵触心理就会降低,王锡锌分析说,在这样的氛围中,干部自然也难以做到“不想腐”。
事实上,当下的反腐建设跟解决这些潜规则的作风建设是密切结合的。自2012年12月以来,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强势解决“四风”问题,并对违反者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在戴焰军看来,就是防止这些小问题最终演化成腐败。
【着力“推动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推荐阅读:
着力打造人才推动重庆发展10-21
着力实施“三个温岭”战略 推动县城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2-25
如何着力建设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机制07-04
有效推动企业文化落地06-08
深入开展“十星级党员”争创活动着力构建创先争优长效机制09-08
建立五项机制,推动工作进展05-17
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郑州跨越式发展10-26
县文化体育局创新机制体制 推动事业发展12-28
两个着力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