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着力点(共12篇)
四个着力点 篇1
写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老大难”。多年来, 我们做了许多努力, 但收效不高。其实, 我们还有可作为的空间, 这个空间来自学生。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努力。
一.在观念上要突破写真实和有意义的束缚
文学源于生活, 许多教师指导作文时, 要求学生不说假话, 不“胡编乱造”。但我认为:从生活到文学, 应有一个理性的转化过程, 即思考和再现的过程。写作不能仅仅把学生限制在“写真实”的圈子中。虚构不一定虚假, 真人真事也不一定“真实”。因此, 教师应该允许学生适当的虚构, 鼓励联想和想象。
“有意义”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究竟写什么才“有意义”呢?是老师一厢情愿地认为的那些所谓“健康向上”的东西?我们生活在多元文化环境中, 冲突在所难免, 教师不一定都对, 学生不一定都错。因此, 一味地要求学生作文有“意义”, 有时就略显滑稽。青少年观察世界往往着意于“有趣”和表现心灵。有趣就可以写出来, 还可以写得很精彩。从“有意义”到“有趣”“写心灵”, 是一个突破。有了这个突破, 学生的精神世界就一下子就拓宽了。
“写真实”和“有意义”本身并没有错。学生生活底子薄, 社会阅历浅, 理性思考不成熟, 很难像成年作家一样去体验现实生活。教师的责任是努力启发他们的心智, 开拓他们的视野, 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二.引导学生积累和感悟同行, 生成语感
语文老师一直很重视“积累”这一环节, 意识到学生感悟、语言生成等都必须以大量阅读积累为基础。所谓“词源笔下三千牍, 武库心中十万兵”, 只有积累才能使学生读书时“感慨万端, 触景生情”, 说话时“妙语连珠, 出口成章”, 写作时“文思泉涌, 妙笔生花”。除强调阅读外, 还想了很多办法, 如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 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从活动中丰富写作素材等等。但我认为, 学生仅仅靠平时的积累是不够的。因为积累是基础, 感悟是中介, 生成语感才是指归。只读不悟, 那就像鲁迅所言, 成了书橱。仓储累积, 死水一潭, 有何用处?
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的形成有赖于丰厚的语言积累, 同时伴随着语感领悟, 二者在不断碰撞、交汇中将语感积淀于心, 形成语文素质。所以我们在引导学生用一双慧眼来积累自己及周围生活的闪光点、动情点、矛盾点、快乐与迷惘点的同时, 还要引导学生去感悟生活, 这样, 才能给学生的写作带来无穷的快乐和取之不尽的宝藏。
三.帮助学生建立读者意念, 触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的需要能生成目的, 目的能推动行动, 行动能优化心态。兴趣是写作的内部动力, 而兴趣的产生, 归根到底取决于需要。帮助学生建立假想的读者意念, 指给学生一个切近的目标, 就让他们产生一种作文的需要感。否则, 学生不知道写给谁看, 老处在混沌状态中, 长年累月篇复一篇地写给语文老师看, 哪里有什么兴趣可言呢?向学生时不时地指出不同的读者, 也可以促进教师指导方法的多样化, 有助于改变那种为作文而作文的尴尬局面。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 中学生作文往往把握不住人物之间的关系 (包括作者与读者的关系) 。因此, 在他们笔下, 一份“要读好书”的发言稿形同于社论。而直截了当地提出要考虑具体的读者, 有利于引起他们对语言分寸感的重视, 较好的处理作者与读者的关系。
四.改变批改、讲评方式, 提高学生的创作积极性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作文教师改, 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 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 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 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叶老的话启发我们不可越俎代庖, 应把组织互改和自改作为作文教学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这样也符合课标要求。当然不能将修改作文的权利贸然交给学生。要让学生明白:“互改”可取他人之长, 又能从“旁观者”的视角发现自己作文中的问题。通过自改, 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 好文章主要是靠自己改出来的。
此外, 习作讲评是写作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它是作文批改和指导的继续。过去有一种错觉, 认为评讲就是跟着学生的习作跑, 习作中有什么问题就讲什么问题。在操作中, 教师罗列学生作文中的优点与缺点, 往往比较琐碎, 不成系统, 效果也不理想。我认为要想使讲评有作用, 就要站在育人高度, 在学生未思或误思之处着力。切忌用“不能这样、不能那样”的绳索束缚学生, 和学生交流“这样写会更好”。每次讲评, 有明确的重点, 兼及其余。
作文教学好比浩瀚的海洋, 个人的力量与之相比显然是相当渺小的, 但我始终相信, 只要我们都在努力, 作文教学会出现羽化成蝶的美景。
四个着力点 篇2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与智慧的传承。文化自信是中华儿女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尊崇和自信,是每位中华儿女发自内心、油然而生的一种自豪感与执着信念。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我们的“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这是我们新时代的新使命。新时代增强文化自信,需要我们付出更多努力,共同谱写更为壮丽的文化篇章。
从字面来看,文化自信是一个政党、民族、国家对自己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心。然而,重视文化、强调文化自信却并不限于对狭义文化的肯定和信心,而根本是对道路的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因为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价值理念,而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则是价值理念的具体体现。分析我们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原因,最根本的就是因为我们走在正确的道路上,那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之所以凸显文化、强调文化自信,根本就是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就是要打破西方在发展模式问题上的独霸地位,是要告诉世界人民,现代化之路、文明发展之路不是单数,而是复数;就是为了给人类文明的发展、给人类的现代化之路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对于文化之于中国人的作用,多次进行过论述。他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 历史性成就的取得使我们的自信心飞速飙升。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然而,中国人的自信不仅来源于经济、军事,而且来源于文化,中国人的自信根本是文化上的,文化自信才是中国人自信的底色和根本。因此,只有文化上强大了,只有中华文化有吸引力、感召力、影响力了,只有中华文化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尊重、敬佩乃至追随,进言之,只有文化上自信了,中国人才真正自信了,才意味着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也才意味着真正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数学习题教学的四个着力点 篇3
一、着力于演练点
习题课离不开演练,演练的最直接表现形式就是让学生做题. 然而题海无涯,选择恰当的题作为演练点是习题课的第一个着力点. 尤其在新授课的有限教学时间里,精心设计好例题、学生的练习层次及练习程序,对于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和领会新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课本中的例题、习题都是经编者再三思考、精心挑选的,在一定的知识范围内,为了紧密配合知识点的学习,例题的解法都很合乎情理,恰到好处.
例如,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选修2-3第13页例7:有6个人排成一排,(1)甲和乙两人相邻的排法有多少种?(2)甲、乙、丙三人两两不相邻的排法有多少种?
该题的设置旨在帮助学生正确建构“排列”及“排列数”的概念. 如果教师就题论题地给学生解答,学生并没有收获多少. 如果在解完该题后,能及时引导学生反思,并给出一系列的变式,通过变式的演练,必然能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上升一个新的台阶.
该题可得到如下一些变式:有3名男生、4名女生排成一排,按下列要求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1)7人站成一排;(2)站成两排,前排3人,后排4人;(3)甲只能在中间或两头;(4)甲、乙两人必须在两头;(5)甲不在排头,乙不在排尾;(6)男生、女生各站一边;(7)男生必须站在一起;(8)男生、女生各不相邻;(9)甲、乙、丙三人中甲必须在前,丙必须在后,但三人不一定相邻;(10)甲、乙中间必须有三人;(11)甲在乙的前面.
这样,通过深入挖掘例题的教学功能,使学生通过一题多变的演练,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 通过一连串的追问,学生对排列及排列数的概念有了深刻的理解. 长期以往,必能产生润砾成珠的效果.
二、着力于启发点
数学习题课教学离不开对学生思维的启发. 启发思维是数学习题教学的首要. 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诫我们:“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自参加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 ” 启发学生思维就是要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快乐学习.
在教学中,我们可借助直观模型教具、动态图形演示、简洁整齐的公式、数学问题的探索等来引导学生去欣赏数学中的简洁、对称、奇异、统一、和谐之美,使他们对数学中美的意蕴、美的表现和美的启迪有清晰的理解和主动的探求,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如笔者在一次竞赛辅导课上给出下面的题:解方程■+■=x.
师:根式方程会产生增根,为避免增根的发生,我们首先应干什么?
生1:确定x的范围. 由x-■≥0,1-■≥0, 得x≥1.
师:很好,怎样求解?
生2:方程可变形为:■·■+■·■=1.
师:非常好,观察它的结构特征,我们能联想到什么?
生3:利用柯西不等式.
1=(■·■+■·■)2≤(■)2·(■)2(■)2+(■)2.
当且仅当■·■=■·■时取“=”号,此时有x=■. 经检验,x=■是原方程的解.
生4:利用向量的数量积. 设a=(■,■),b=(■,■),并设向量a与b的夹角为θ(0≤θ≤■),所以a·b=1. 又a·b=ab·cosθ,故cosθ=1. 从而θ=0,所以a=b. 从而得到原方程的根为x=■.
生5:利用基本不等式. 1=■·■+■·■≤■+■=1,当且仅当■=■,■=■时,取“=”号. 所以x=■.
生6:利用圆的切线. 因A(■·■),B(■,■)都在单位圆m2+n2=1上,过A点的切线方程为■·m+■·n=1,与方程比较可知B点也在过A点的切线上,故A,B点重合. 从而■=■,■=■,所以x=■.
生7: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设■=cosα,■=sinα,■=cosβ,■=sinβ,α,β∈0,■. 故方程等价于cos(α-β)=1,又α-β∈-■,■,所以α-β=0. 从而cosα=cosβ,由■=■,x≥1,得x=■.
亚里士多德认为:“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 ”没有怀疑的思考,固于思维和照搬既成答案,思维的发展是难以想象的. 该题的解法主要是从习题的结构特征出发,启发学生多角度、全方位潜心探索,从而获取问题的多种解法,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解惑意识.
三、着力于拓展点
高考中 “ 源于课本,又略高于课本” 的类题和变题占有一定比重,面对这类问题学生往往手足无措.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在日常的数学例题、习题教学中,教师静止地、孤立地去讲课本上的例题,甚至运用“ 题海战术” 引进大量的课外题让学生盲目、机械地解题. 对此,教师若能经常对课本上的某些例题、习题作深人研究后做适当的改编,并通过这些改编题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这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索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有很大帮助. 因此,对课本中的例题、习题进行适当的改编,并将其贯穿于日常解题教学中,这应是中学数学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 对例题、习题的改编有许多途径,如图形位置的变换,条件和结论的变换或部分变换,增加新条件或改变解题要求,还可以进行组合或分解等. 例如在不等式习题课上,教师可用概念图的方式将课本中的例习题串联起来(见图1),让学生从中看到核心知识点的辐射衍生过程,以达融会贯通、拓展运用知识之目的.endprint
四、着力于升华点
解数学题的目的是为了通过解题掌握数学思想方法,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解题而解题.因此,一道数学习题解完后,必须对该题进行反思、总结、提炼,以达由一及类、融会贯通之目的.否则,无异于“入宝山而空返”.
人教社2004年6月第1版高中数学教材第二册(上)第17页习题6.3第7题:
已知a,b都是正数,x,y∈R且a+b=1,求证:ax2+by2≥(ax+by)2.
本题是一道带有严格条件的不等式证明题,要证明它并不困难,但它的证法很多,在此不一一赘述,下面只给出一种证明方法.
证明:∵a,b∈R+,a+b=1.
∴ax2+by2=(a+b)·(ax2+by2)=(■)2+(■)2■·(■x)2+(■y)2≥(■·■x+■·■y)=(ax+by)2. 当且仅当■=■,即x=y时取等号.
上述证法实质上用到了柯西不等式,就是在证题过程中通过已知条件与结论的有机结合构造出柯西不等式的模型. 该题的证题思想方法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推广.
推广1: 已知ai(i=1,2,…,n)是正数,xi∈R(i=1,2,…,n),且■ai=1.求证:■aixi2≥(■aixi)2.
证明:∵a∈R+ (i=1,2,…,n),且■ai=1,
∴■aixi2=(■ai)·(■aixi2)=■(■)2·■(■xi)2≥■(■·■xi)■=(■aixi)2.
当且仅当■=■=…=■,即x1=x2=…=xn时取等号.
推广2: 已知ai(i=1,2,…,n)是正数,xi∈R(i=1,2,…,n),且■ai=1. 求证:■■≥(■xi)2.
证明:∵a∈R+ (i=1,2,…,n),且■ai=1.
∴■■=(■ai)·(■■)=■(■)2·■(■)2≥■(■·■)■=(■xi)2.
当且仅当■=■=…=■,即■=■=…=■时取等号.
通过对这一教材习题的深入挖掘,我们不仅得到了两个更一般的推广,也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升华.以它们为工具,我们可快速地解决以下问题:
(1)求证:3(1+a2+a4)≥(1+a+a2)2.
(2)已知x,y,z∈R,求证:x2+y2+z2≥xy+yz+zx.
(3)设x,y,z∈R+,且x+y+z=1. 求证:■+■+■≥36.
(4)已知x,y,z∈R+,且■+■+■=2.求证:■+■+■≤■.
(5)若0
对习题进行引申、推广,在教材中这样的习题是很多的. 我们可从圆锥曲线性质的相关性,等差、等比数列性质的相似性,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性质的迁移性以及代数问题的几何背景、几何问题的代数背景,或从习题条件、结论的特殊性、一般性等角度对习题进行改造、升华,从而避免在习题教学中出现 “买椟还珠”之现象,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之目的.
美籍匈牙利数学家G. Polya 指出: 掌握数学就意味着善于解题.数学离不开解题,习题教学只有充分关注学生,努力挖掘学生潜能,才能真正把握习题教学的着力点.相信通过这样的习题教学,使学生深深地爱上数学.■
四、着力于升华点
解数学题的目的是为了通过解题掌握数学思想方法,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解题而解题.因此,一道数学习题解完后,必须对该题进行反思、总结、提炼,以达由一及类、融会贯通之目的.否则,无异于“入宝山而空返”.
人教社2004年6月第1版高中数学教材第二册(上)第17页习题6.3第7题:
已知a,b都是正数,x,y∈R且a+b=1,求证:ax2+by2≥(ax+by)2.
本题是一道带有严格条件的不等式证明题,要证明它并不困难,但它的证法很多,在此不一一赘述,下面只给出一种证明方法.
证明:∵a,b∈R+,a+b=1.
∴ax2+by2=(a+b)·(ax2+by2)=(■)2+(■)2■·(■x)2+(■y)2≥(■·■x+■·■y)=(ax+by)2. 当且仅当■=■,即x=y时取等号.
上述证法实质上用到了柯西不等式,就是在证题过程中通过已知条件与结论的有机结合构造出柯西不等式的模型. 该题的证题思想方法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推广.
推广1: 已知ai(i=1,2,…,n)是正数,xi∈R(i=1,2,…,n),且■ai=1.求证:■aixi2≥(■aixi)2.
证明:∵a∈R+ (i=1,2,…,n),且■ai=1,
∴■aixi2=(■ai)·(■aixi2)=■(■)2·■(■xi)2≥■(■·■xi)■=(■aixi)2.
当且仅当■=■=…=■,即x1=x2=…=xn时取等号.
推广2: 已知ai(i=1,2,…,n)是正数,xi∈R(i=1,2,…,n),且■ai=1. 求证:■■≥(■xi)2.
证明:∵a∈R+ (i=1,2,…,n),且■ai=1.
∴■■=(■ai)·(■■)=■(■)2·■(■)2≥■(■·■)■=(■xi)2.
当且仅当■=■=…=■,即■=■=…=■时取等号.
通过对这一教材习题的深入挖掘,我们不仅得到了两个更一般的推广,也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升华.以它们为工具,我们可快速地解决以下问题:
(1)求证:3(1+a2+a4)≥(1+a+a2)2.
(2)已知x,y,z∈R,求证:x2+y2+z2≥xy+yz+zx.
(3)设x,y,z∈R+,且x+y+z=1. 求证:■+■+■≥36.
(4)已知x,y,z∈R+,且■+■+■=2.求证:■+■+■≤■.
(5)若0
对习题进行引申、推广,在教材中这样的习题是很多的. 我们可从圆锥曲线性质的相关性,等差、等比数列性质的相似性,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性质的迁移性以及代数问题的几何背景、几何问题的代数背景,或从习题条件、结论的特殊性、一般性等角度对习题进行改造、升华,从而避免在习题教学中出现 “买椟还珠”之现象,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之目的.
美籍匈牙利数学家G. Polya 指出: 掌握数学就意味着善于解题.数学离不开解题,习题教学只有充分关注学生,努力挖掘学生潜能,才能真正把握习题教学的着力点.相信通过这样的习题教学,使学生深深地爱上数学.■
四、着力于升华点
解数学题的目的是为了通过解题掌握数学思想方法,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解题而解题.因此,一道数学习题解完后,必须对该题进行反思、总结、提炼,以达由一及类、融会贯通之目的.否则,无异于“入宝山而空返”.
人教社2004年6月第1版高中数学教材第二册(上)第17页习题6.3第7题:
已知a,b都是正数,x,y∈R且a+b=1,求证:ax2+by2≥(ax+by)2.
本题是一道带有严格条件的不等式证明题,要证明它并不困难,但它的证法很多,在此不一一赘述,下面只给出一种证明方法.
证明:∵a,b∈R+,a+b=1.
∴ax2+by2=(a+b)·(ax2+by2)=(■)2+(■)2■·(■x)2+(■y)2≥(■·■x+■·■y)=(ax+by)2. 当且仅当■=■,即x=y时取等号.
上述证法实质上用到了柯西不等式,就是在证题过程中通过已知条件与结论的有机结合构造出柯西不等式的模型. 该题的证题思想方法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推广.
推广1: 已知ai(i=1,2,…,n)是正数,xi∈R(i=1,2,…,n),且■ai=1.求证:■aixi2≥(■aixi)2.
证明:∵a∈R+ (i=1,2,…,n),且■ai=1,
∴■aixi2=(■ai)·(■aixi2)=■(■)2·■(■xi)2≥■(■·■xi)■=(■aixi)2.
当且仅当■=■=…=■,即x1=x2=…=xn时取等号.
推广2: 已知ai(i=1,2,…,n)是正数,xi∈R(i=1,2,…,n),且■ai=1. 求证:■■≥(■xi)2.
证明:∵a∈R+ (i=1,2,…,n),且■ai=1.
∴■■=(■ai)·(■■)=■(■)2·■(■)2≥■(■·■)■=(■xi)2.
当且仅当■=■=…=■,即■=■=…=■时取等号.
通过对这一教材习题的深入挖掘,我们不仅得到了两个更一般的推广,也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升华.以它们为工具,我们可快速地解决以下问题:
(1)求证:3(1+a2+a4)≥(1+a+a2)2.
(2)已知x,y,z∈R,求证:x2+y2+z2≥xy+yz+zx.
(3)设x,y,z∈R+,且x+y+z=1. 求证:■+■+■≥36.
(4)已知x,y,z∈R+,且■+■+■=2.求证:■+■+■≤■.
(5)若0
对习题进行引申、推广,在教材中这样的习题是很多的. 我们可从圆锥曲线性质的相关性,等差、等比数列性质的相似性,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性质的迁移性以及代数问题的几何背景、几何问题的代数背景,或从习题条件、结论的特殊性、一般性等角度对习题进行改造、升华,从而避免在习题教学中出现 “买椟还珠”之现象,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之目的.
有效教学反思的四个“着力点” 篇4
一、反思的时空:既要注重教学后反思, 也要注重教学前、教学中的反思
在平时的教学反思实践中, 老师们认为教学反思只是教学后要做的事情, 而没有注意其他时间段的反思, 把反思的时空局限在课后这个有限的区间内, 让反思的效果大打折扣。其实, 教学反思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过程, 伴随着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布鲁巴赫从时间维度上把反思性实践分为三类:一是对实践反思, 二是实践中反思, 三是为实践反思。它包括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的反思。可以说, 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反思的过程, 时时是反思之时, 处处是反思之处。由于反思活动发生的时间不同, 采取的策略也应该各有侧重, 每一阶段的反思, 教师都应有足够的重视, 尽可能地实现反思的连续性和整体性。
教学前的反思贵在“精”。教学前的反思, 是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准备、预测和设计。教材的解读、学情的了解、目标的制定、方法的选择, 都需要教师深思熟虑、胸有成竹, 做到精心、精细、精致, 突出课前反思的前瞻性和精准性。
教学中的反思巧在“活”。叶澜教授曾说:课堂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 随时都可能发生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案, 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教学中的反思是行动反思, 是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自我监控和机智应变。教学过程的不确定性决定了教师教学行为的随机性和变通性, 需要教师面对瞬息万变的课堂巧妙运用随机应变、灵活机智的调控策略, 而不能固步自封、僵化机械地执行教案, 要突出课中反思的监控性和灵活性。
教学后的反思重在“深”。教学后的反思是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的回顾、沉淀、剖析和总结。教师要深入聚焦目标和过程, 深刻挖掘亮点和不足, 总结经验和教训, 对教学过程做出准确恰当的总结和评价, 促进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实现实践经验的理论化, 全面提升教学的价值, 突出教后反思的深刻性和批判性。那些不深入课堂本质, 蜻蜓点水、浮光掠影、人云亦云的反思只能是教学反思中的摆设, 而没有任何的实际效果。
二、反思的目标:既要反思教师的“教”, 更要反思学生的“学”
反思的目标如何确定, 这直接关系着教学反思的方向。一般来说, 大多数教师都把反思的目标锁定在教师的教学方法上。我们经常看到教师在教学反思中写到, 这节课我提出了哪些问题, 确定了哪些教学方法, 选择了哪些教学方式, 设计了哪些训练项目, 运用了哪些教学语言, 我的教学效果怎样, 等等。从中可以看出, 教师反思的是“教”法, 而不是“学”法, 关注的是教师“教”的行为, 而不是学生“学”的效果, 体现出教学反思的狭隘性。
陶行知先生说过, 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没有学法的基础, 教法只能是空中楼阁和水中浮萍;不进行“学”的反思, “教”的反思只能是孤芳自赏和闭门造车。对“教”的反思必须建立在“学”的反思基础上, 教师首先要通过考查学生的“学”来反观自己的“教”。比如, 如果这节课学生学习兴趣低落, 教师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具有趣味性;如果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 教师则思考自己哪些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兴趣;如果学生思维停滞, 教师要思考所提的问题是否具有启发性;如果学生课终巩固有困难, 教师要思考哪些知识点没有让学生掌握。教学反思的目标, 既要关注教师的教, 更要关注学生的学。学是教的靶子, 只有把“学”作为教学反思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教师才能从学生的表现中透视自己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思考“教”与“学”的得失, 方能提炼出最有价值的经验, 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教学。
三、反思的切入:既要“反思”, 也要“正思”
教学反思的切入点如何选择, 也直接影响着反思的效果。很多教师在教学反思时都习惯于做反面思考, 即过分关注教学中的失败之处, 总是淋漓尽致地挖掘教学中的失误和教训, 使反思变成了片面和单一的自我批评与盲目批判, 而不善于挖掘自己成功的亮点, 弱化了教学反思的功效。
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积极提倡“正思”, 即正面思考。他当教育局长时, 要求全市教师每节课的教案后面只写一类话———我成功、我快乐在何处。不说失败、缺陷或问题, 只说优点、长处和成功。其实,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丰富的教学理念和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每节课也都不乏独特的教学设计和精彩的课堂生成, 这些既是师生生命成长的源泉, 也是教学反思的宝贵资源。教师若能抓住这些教学亮点进行正面反思, 深刻挖掘, 智慧提炼, 做到优点更优, 长处更“长”, 亮点更亮, 时间长了也就使缺点逐渐被优点所取代, 就能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理论体系, 提升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
教学反思如果一味地“反思”, 而没有“正思”, 久而久之会使教师陷入理念上和实践中的误区, 迷失正确的方向, 导致教学的低效。积极的教学反思应该是在“正思”引领下的“反思”, 即先思考自己教学的成功做法和高明之处, 然后再从反面思考, 还有没有不足之处, 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这样的教学思考才更扎实、更有效、更有生命力。“正思”相对于“反思”效果更突出, 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更有其独特的价值。
四、反思的形式:既要注重个体内省, 也要注重集体交流
教学反思的效果取决于反思的目标和内容, 也依赖于反思的方法和形式。反思的方法丰富多彩, 反思的内容也多种多样。在平时的反思实践中, 无论是从学校的要求看, 还是从教师的自觉行为看, 都认为教学反思就是教师的个体内省, 反思是教师自己的事情, 与别人没有关系, 形成了教师反思封闭、孤立和隔离的松散状态, 大大削弱了教学反思的效果。
教师反思的形式和载体很多, 比如在阅读中反思、在研讨中反思、在研究中反思、在实践活动中反思、在教学日志中反思等。无论哪种反思形式, 教师既要注重个体内省, 也要重视集体交流, 即在个体反思基础上的集体反思。萧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 我有一个苹果, 互相交换, 各自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 我有一种思想, 互相交换, 各自得到两种思想。由于受教学观念、教学背景、认识能力等因素的影响, 教师的个人反思往往带有局限性和片面性, 不能突破自我的束缚, 不能在更广阔的视野中把握教学的本质, 提炼教学的规律, 把握教学的真谛。因此, 要在个人反思的基础上, 多和学生交流, 和同伴研讨, 找专家点拨, 在集体的氛围中互相碰撞、互相启发、集思广益, 让反思成为视界的融合、经验的共享、思维的碰撞和理论的升华。当反思成为教师集体交流的习惯时, 它就会焕发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而自我教育则从自我反思开始。肖川先生说:你真正的生命是你的思想, 你的思想就是你的处境。反思是思想的来源, 是一种创造性的再学习、再认识的活动, 是教师通过对教学行为的理性观察与矫正, 从而提高其教学能力的活动, 是教师自我发展的基础。要真正提高教学反思的实效, 教师就要夯实反思的“着力点”, 提升反思的意识, 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正如李镇西先生所说:就是带着一颗思考的大脑从事每天平凡的工作, 就是通过思考解剖自己日常教育实践而不断超越和提升自己的教育境界。他还说:所谓反思, 在我这里的语境里, 不仅仅是“想”, 而是一种教育的状态, 就是不断调整、改进、提升自己教育品质的行为。具体地说, 即“四个不停”:不停地实践, 不停地阅读, 不停地思考, 不停地写作。
浅谈廉政文化建设四个着力点 篇5
摘要: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领导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一个重要创新。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并进一步完善反腐倡廉教育的工作机制,形成反腐倡廉教育的整体合力。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为根本,以艰苦奋斗、勤政廉政为主题,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廉政文化建设活动,为广大干部职工提供一个讲廉洁、崇诚信、守法律的良好环境,引导党员树立尊廉崇洁、积极向上、无私奉献的思想道德情操,增强领导干部的从政修养,自觉养成守法、诚信、自律的良好行为规范,抵制腐朽思想和不良风气的侵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要倡导廉政文化,促进全社会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那么,如何加强企业廉政文化建设?我认为要从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以廉政理论为统领,着力提高认识。
我们党成为执政党以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出发,创立和发展了一系列廉政建设理论,赋予了廉政文化崭新的内涵,形成了社会主义廉政文化。这是在充 分吸收借鉴古今中外一切优秀廉政文化成果,深刻总结我们党长期以来反腐倡廉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在文化形态上的反映.是我们党执政实践的进步和提升,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因此,企业首先要重视廉政文化理论学习,广泛宣传党的廉政方针、廉政政策、廉政要求;其次要重视企业廉政文化建设,不断总结和概括广大干部职工的智慧和创造,积极创新企业廉政文化理论,以科学的企业廉政文化理论成果拓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指导企业的各项工作,以丰富的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实践进一步完善企业廉政文化理论,使企业廉政文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形成良性互动,相互促进,不断取得新成效,逐步从根本上铲除企业内部滋生腐败的文化条件。
我们油田乐园把廉政文化的理论学习作为重点,加大廉政建设的宣传力度,利用班子会、工作例会、党员大会、理念早课广泛宣传,以廉政文化理论武装党员、干部职工的头脑,培养其廉洁理念,丰富其精神内涵,提升其思想道德境界,增强企业员工参与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信心和信念,扩大企业廉政文化建没的群众基础;以创新企业廉政文化建设来指导各项工作,通过参加廉政作品展,增强了广大干部职工的智慧和创造性。
二是以廉政思想为核心,着力构筑体系。廉政文化思想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廉政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在廉政文化建设中具有引领和先导作用。故此,企业首先要将廉政文化建设纳入企业整体发展战略,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与企业创建文明行业活动相结合,紧紧围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实际,着眼于反腐倡廉工作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加大思想、意识和心理构建力度,在教育、制度、监督各个环节中增加文化建设的含量,将廉政认识变为廉政意识,将廉政意识变为廉政制度,将廉政制度变为廉政机制,将廉政机制变为廉政行为,将廉政行为变为生产力,构筑以廉政思想为核心的企业廉政文化建设体系;我们把廉政文化建设与“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与创建文明服务窗口和党员先锋岗结合起来,以此来保证廉政行为得到制约。
其次要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切实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尤其是当前要认真贯彻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加大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力度,要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充分发挥职工监督、舆论监督的作用,要坚持严格依纪依法办案,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让腐败者付出沉痛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代价,形成震慑力,促进党员干部廉洁用权、不犯或少犯错误。我们采取厂务公开制度,无论是新上游乐项目定租金、人员调整、奖金发放等重大项目均召开班子会,对所有会议内容 进行公示,请群众监督,做到民主管理企业。
三是以文化活动为载体,着力营造氛围。
企业要将党风廉政建设教育的丰富内容,融于本行业、本单位生产经营活动和特点之中,并采取文化活动寓教于乐的方式表现出来,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显现出教育效果,营造出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廉洁自律的企业环境和氛围。我们油田乐园把广场文化活动做为管理企业的重中之重,通过企业文化活动,一要大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地位观、利益观、权力观,自觉做到以职工群众为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为杂念所扰,不为亲情所困,不为私利所动;二要大力加强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着力解决领导干部在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三要大力加强党的基本理论、路线、纲领、经验和廉政理论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以廉政理论武装头脑,紧密联系实际,不断指导实践;四要大力加强党纪政纪和法律法规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遵守“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做到廉洁自律,遵纪守法,依法办事;五要大力开展腐败风险意识的宣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分辨是非、美丑、善恶,促使党员干部常修从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自觉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通过各种文化教育活动,增强企业员工“廉政文化建设人人有责” 的意识,在企业内部营造“以廉为美、以廉为乐、以廉为荣、人人思廉、人人保廉、人人促廉”的良好氛围。
四是以廉政制度为基础,着力加强规范。
廉政制度是廉政文化的规范化表现形式,加强廉政制度建设,不仅是现代法治社会对廉政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廉政文化建设取得实效的有力保障,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目前,我们一方面着力抓住容易滋生腐败的权力行使的重点环节,特别对售票员、验票员、材料员、保管员、核算员等重点部位,建立起一整套便利、管用、有约束力、从严治党的制度机制,使法规制度成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加强对领导人员廉洁从业的规范,对广大员工行为的规范,充分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维护和保证党员和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制度执行环境,培养干部职工遵守制度的自觉性,将反腐倡廉工作融于制度建设,融于生产经营管理,立足于用制度管人、按程序办事,做到源头防腐、综合治理,通过加强廉政建设的宣传和引导,几年来园内没有发生违纪现象,规范了从业人员的的工作行为。
四个着力点 篇6
中国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内涵,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要求,紧密联系企业实际,着力推进TD-SCDMA发展,着力保持行业领先地位,着力提升全业务运营环境下的竞争能力,着力促进企业和谐,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把握科学发展关键
着力推进TD-SCDMA发展
TD-SCDMA是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实践和典范,对于加快通信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大意义。集团公司党组提出以全力以赴推进TD-SCDMA发展为学习实践活动的载体,高举TD-SCDMA旗帜,着力解决TD-SCDMA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全面推进公司科学发展、和谐跨越。
一要加快推进2G、3G融合。以“网络、业务、应用”三个层面的融合更好地落实“不换号、不换卡、不登记”的“三不”政策,把公司2G网络优势和规模优势延续到3G,广大2G用户升级为3G用户。
二要在完成网络建设的基础上,全面开展网络优化,着力提升网络质量,大力推进TD-SCDMA终端研发生产,不断加快TD-SCDMA应用产品开发,有效改善客户感知和体验,切实促进市场发展。
三要做好TD-SCDMA后续技术的研发,推动TD-SCDMA向TD-LTE演进以及TD-LTE与FDD-LTE的融合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
此外,要利用政府支持TD-SCDMA的政策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尽快解决管道等资源短缺问题,加快城市目标客户群的光纤接入。要紧密关注产业发展趋势,大力发展移动互联网。要高度重视全业务对带宽的海量需求,将带宽建设纳入议事日程。要坚持不懈地争取政府在无线频率、三网融合等方面的支持,着力改善企业和政府、媒体、消费者之间的公共关系,树立正面形象。
夯实科学发展基础
着力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首先,只有保持行业领先地位才能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中国移动作为国有骨干中央企业,承担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进社会信息化等重要的社会责任。只有坚持科学发展、保持行业领先,才能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
其次,只有保持行业领先地位才能保证产业影响力。中国移动的网络和客户规模位居全球电信企业首位,这是我们在产业链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根源所在。只有保持网络和客户规模优势,保持行业领先地位,才能继续保持并且不断提升产业影响力。
第三,只有保持行业领先地位才能更好地促进TD-SCDMA成熟和发展。目前,国内外部分通信运营、终端制造企业对TD-SCDMA发展持观望态度,中国移动必须通过保持自身的行业领先地位来证明TD-SCDMA的发展潜力,从而增强全球通信业对TD-SCDMA的信心,促进TD-SCDMA发展实现突破,早日成熟。
第四,只有保持行业领先地位才能有效应对全业务竞争。通信行业具有先入为主的特点,中国移动通过多年努力,“移动信息专家”、领跑通信行业的形象已深入人心,这是价比黄金、应当倍加珍惜的客户口碑。中国移动只有积极应对并且保持行业领先地位,才能保持企业发展“大势”,继续领跑3G市场、“引领3G生活”。
把握科学发展要求
着力提升通信竞争能力
对企业而言,发展是中心工作,是永恒主题。中国移动成功应对了移动分营、公司改制上市两次重大挑战,实现了持续、健康、协调发展。随着电信体制改革深化和3G牌照的发放,公司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第三次挑战,即全业务运营的挑战。面对全业务运营环境,必须正确处理好优化市场格局和企业自身发展的关系,提升全业务运营环境下的竞争能力。
提升全业务运营环境下的竞争能力,要在高举TD-SCDMA旗帜、大力推进自主创新的同时,做好“两个延伸”。一方面做好地理位置的延伸,在保持个人市场领先优势的同时,向家庭市场、政企客户市场、农村市场、有发展潜力的境外新兴市场四大领域延伸;另一方面做好产业链的延伸,即向下游信息内容服务延伸。在“两个延伸”过程中,既要精益求精,利用好公司在移动通信领域的优势,体现企业特色,增强产品竞争力;又要虚怀若谷,积极学习其他运营企业的先进经验,取长补短,为我所用。
强化科学发展保障
着力促进企业和谐跨越
发展是硬道理,但是不能“硬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也就是要综合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和要素,营造和谐氛围,强化发展保障,促进和谐跨越。
强化发展保障,一要坚持以人为本。对中国移动而言,拥有位居全球首位的4.8亿客户规模,关注客户需求,改善客户服务,维护客户利益,都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坚持以人为本,对内要做好员工关爱。营造和谐的内部人文环境,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公司科学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二要加强队伍建设特别是干部队伍建设。要继续深化“四好”班子创建活动,着力提升班子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永葆干部队伍的先进性和生机活力,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三要统筹处理好内部关系,构建和谐企业。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没有稳定这个前提条件,什么事情也干不成。要重视员工的利益诉求,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深入落实员工关爱工程,努力构建和谐企业。
校园文化建设的四个着力点 篇7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着力点
一、建设以师生为主体的校园文化
办学目标、“三风一训”, 体现了办学者的理想追求与精神旨趣, 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所在, 几乎每所学校都在建筑物上以醒目的方式彰显出来。可是很多学校的学生快乐不起来, 教师精神振奋不起来。原因在于:这些校园文化内容不是民主讨论出来的, 没有汇集师生的智慧, 得不到师生的认同。只有当“三风一训”成为校长、师生集思广益的结果时, 校园文化才能成为学校全体成员的共同信念与追求, 继而产生一种师生从属于学校的使命感。这种以师生为主体的校园文化才有凝聚力, 才能提升全校师生的精气神, 才可以不断引领学校事业的发展。
规章制度, 统领着师生的行为秩序, 约定了师生的日常规范。一些学校典章制度不可谓不多, 标语文化不可谓不丰富, 可是师生熟视无睹, 甚至嗤之以鼻, 更有甚者以之为笑柄。一些学校制订了令师生反感的奇特规章就屡见报端。究其原因, 制度是站在学校管理者角度制订出来的, 脱离了师生工作与学习的实际。因此, 好的制度一定来源于师生的共同参与, 时时处处体现了对师生成长的关怀与期待。
二、营造凸显学校个性特点的文化氛围
眼下, 很多 (民办) 学校谈到管理, 就是军事化管理, 并以此为优势与特点。谈到学校发展, 就会讲到学校人数、升学数量、校舍面积等, 这就显得千篇一律了。办学历史不管长短, 一定有着不同的办学经历, 一定凝聚了不同的办学经验, 体现各自学校的文化内涵以及精神风貌。就一所学校的发展来看, 只有个性鲜明, 张扬活力, 才能在竞争中求得发展与提高。
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 有必要着眼于学校个性特点, 深挖校本文化, 营造出源远流长且特色鲜明的学校精神气质。一所幼儿园, 后勤工人干劲足、肯吃苦, 兢兢业业服务于教师和儿童, 那么后勤队伍的无私奉献与高度责任感就是这所幼儿园的个性特点;一所民工子弟学校, 教师视学生如子女, 教学教育过程中, 时而悉心呵护, 时而谆谆教诲, 时而又如保姆传递父爱与母爱, 那么这支教师队伍身上体现的敬业与博爱精神就是这所民工子弟学校的个性特点;一所高校, 课堂上教授严谨治学, 学生热爱真理;图书馆座无虚席, 博览群书;实验室挑灯夜战, 渴求真知, 那么师生笃志于学的精神风貌就是该校个性化的文化特点。
三、彰显民主管理的理念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 民主是现代社会文化的主要特征。概括地讲, 民主就是要求一个群体内成员有言论权、知情权、参与权。每一位学生或教师都是学校的一个成员, 民主校园处处彰显民主管理的理念, 洋溢着浓郁的民主文化氛围。从校级层面而言, 要建设有师生参与的民主决策文化;从班级层面而言, 要建设有学生自主管理的文化。建设教代会、学代会是师生参与学校建设决策的基本途径, 《教职工代表大会条例》《学生代表大会条例》就是体现民主管理的制度文化。在学校发展规划、重点工作方案制订、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等事务中, 讨论、表决通过等过程就是体现民主管理的行为文化。
比如每年学校都会有评优评先的师生名额和荣誉称号, 如何推荐选拔出有限的师生名额, 让荣誉实至名归?如果让师生参与起来, 在全体师生中, 广泛酝酿, 民主推荐。然后辅之以被选者的陈词演说, 然后投票公选, 最后张榜公示, 这就是学校建设民主管理的校园行为文化。正是有了这种民主文化, 推选出来的人选才更有榜样的力量, 对人才更有激励作用。因为民主决策, 学校能够最广泛地集中师生的智慧, 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民主的校园里, 师生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心理趋向以及人际关系会透射出独特的凝聚力、感染力。在民主的校园里, 行政决策就少了些许神秘, 人际关系就少了隔膜与猜忌, 教育教学工作也就变得单纯而简单了。
四、重视开展校园社团活动
社团活动是繁荣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第二课堂、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 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当前, 各级各类学校都十分重视社团建设, 开展了较为丰富的活动, 以促进校园文化深层次、高质量的发展。但是从开展学生教育主题实践活动, 深化教育课程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角度而言, 一些学校的社团数量偏少, 社团活动形式单一, 社团建设品牌意识不突出, 社团之间发展参差不齐, 参与社团活动的学生涉及面不多, 运行机制还不够健全, 尤其是资金不到位等。这些都表明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 社团文化的建设还处于一个低端水平, 社团活动有待规范。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四个着力点 篇8
一、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模式
长期以来, 我们已经形成了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观念, 表现出来的工作路径就是一说到思想政治工作, 必定是上级对下级开展、老同志对年轻同志开展、党员对群众开展, 很自然地形成了前者总是进步的、后者则相对落后, 前者总是主动地、后者往往是被动的认识, 形成了思想政治工作就是领导的事、是党员的事或者是老同志的事这样一种心态。我们不排除下级的思想水平正在提高, 年轻人的世界观要逐步形成, 群众中存在着不同的观念。但思想政治工作毕竟不是少数人的工作, 而是需要大家参与、相互教育、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的工作。许多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是刚从业不久的年轻同志, 而不是工作资历很久的老同志。这些事实也说明思想政治工作不是一个单方向的工作。要逐步改变这种单方向工作的状态, 必须充分发挥全体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机械的、呆板的、空洞的说教方式、灌输式的政治宣传, 也是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随着社会的进步, 人们的观念进步了, 尤其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人心, 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也应该有所改善、有所发展。实践证明, 生动活泼、亲切自然、潜移默化地将思想政治工作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地融入各种活动之中收到的效果就很好。我们不排除以集中学习、会议的形式传达和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领导的各种工作部署和精神。此外, 还要在日常工作中包括一些娱乐活动中渗入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 这样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不断更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内容
思想政治工作要紧紧围绕单位的中心工作, 有针对性地来开展。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 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思想政治工作只有紧紧围绕这个中心, 将其融会贯通并落实在各项工作中, 才能受到干部和群众的欢迎。体现在单位基层, 就是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围绕单位生产经营和提高为司乘服务这个中心开展工作。这就要求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贴近、渗透到企业的经营活动之中, 注意找准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最佳结合点, 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 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形势教育。围绕我站的中心工作进行专题教育活动, 让职工了解国际国内形势、产业观念、收费的中心任务等, 使干部群众认识到改革和发展是自己的根本利益所在, 在工作中把自己的切身利益和公路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 增强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使命感。同时, 要结合单位实际:着重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形势任务的教育, 使单位广大职工深刻领会党的工作方针, 不断深化单位改革;进行法制道德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 引导职工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 树立学科学、学文化的良好风尚, 反对赌博、封建迷信等, 做“四有”新人;进行廉洁自律教育, 使职工树立勤政为民、廉洁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教育中, 单位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 身体力行, 起到表率作用, 带头抵制各种不正之风, 使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出更大的威力。
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实效性。坚持思想政治工作要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思想政治工作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又要帮助职工解决实际问题。如果思想政治工作只讲大道理, 不注重解决职工在生产、生活、学习方面的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 就不能取得好的效果。因为思想上的关心给人以觉悟和智慧, 生活上的关心给人以温暖和实惠, 只有当精神上和物质上都得到关心时, 人们才能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时刻保持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到主动深入到群众中, 倾听意见、建议, 及时了解、掌握职工的思想脉搏, 才能取得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 才能对职工正确的思想、意见加以采纳和支持, 对于不正确的思想和意见给予调解、批评、教育和引导, 才能使一些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防患于未然。我们要主动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合到单位改革创新的实践中去, 并渗透到征收各项工作环节之中, 主动围绕征收改革的重点、难点和热点开展工作;主动热心地为广大职工群众提供一些形势、政策、信息、法律和科学文化咨询及各项服务, 满足职工求知、求技、求乐的要求。要打破只有政工干部做思想政治工作的状况, 要自上而下建立一个“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下贯通、纵横连锁”的群众性思想政治工作网络, 做到哪里有职工, 哪里就有思想政治工作。要主动开展一些创、评、建活动。如开展文明单位、文明职工、文明班组创建活动;开展比学习、比工作、比贡献等活动, 树立先进典型, 使职工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树立正气。
四、逐步形成思想政治工作的长效机制
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到经常化。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 是单位经济工作的生命线, 它既保公路行业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 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 又是单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做好单位思想政治工作, 是坚持和改善对单位工作领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单位的进程中, 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全过程, 不能热一阵子、冷一阵子。所以我们要树立思想政治工作的经常性、长期性思想, 坚持常抓不懈。平时在单位各项工作的布置、检查、考核评比中要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任务、内容结合起来, 真正从思想上、行动上、措施上做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
要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 将其纳入具体的目标管理中, 落实责任, 分级负责, 一级抓一级, 一级带一级。要把是否重视、善于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作为衡量工作好坏的标准。上级党组织要加强对下级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 经常分析各种情况, 认真总结经验, 及时帮助指导。要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 通过内在的思想教育管理人, 通过外在管理约束人。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 才能真正使思想政治工作形成常抓不懈的工作局面, 确保职工始终保持旺盛的工作斗志, 为国家和人民的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四个着力点 篇9
浙江新闻客户端探索进行了新闻可视化和图表化的试验, 通过漫画、图表等互联网呈现方式, 改变过去单一的文字传播, 使时政新闻报道和重大主题报道变得轻松活泼, 极大地增强了传播效果。浙江省委、省政府实施“五水共治”工程报道, 按照传统报道模式至少需要3000字, 浙江新闻客户端推出的《夏宝龙的“五水共治”路线图》报道中, 只用了6个图表, 300字左右, 就把“五水共治”工程的目标、任务、工作举措和实施路径等内容, 一目了然地呈现出来, 微信图文转化率达到8000%多 (图文转化率=图文阅读人数/送达人数) 。
浙报集团专门成立数字采编中心, 统筹《浙江日报》、浙江在线和大浙网时政新闻和重大主题报道。围绕同一重大主题, 进行可视化、图表化处理后分别输出三个版本, 即平面媒体版本 (《浙江日报》《钱江晚报》使用) 、PC版本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大浙网) 、手机版本 (浙江新闻客户端和浙江手机报) , 以全媒体方式立体化传播, 大大增强了重大主题报道的宣传效果。
边锋网络平台媒体化改造, 与文化服务实现有机融合
今年, 浙报集团在边锋网络平台上尝试开发两个新闻产品:一是在游戏主页上开设新闻专区;二是游戏退出后推送“新闻弹窗”。经过测试, 运行效果超出预期。日访问量平均达到550万, 最高时1000万, 超过国内一半以上省级新闻网站, 用户学历水平、年收入水平都超过了互联网网民平均水平。借鉴国内网站“新闻弹窗”的先进经验, 结合游戏用户阅读习惯偏好, 探索研发提供可视化、社交化、互动性更强的新闻产品。这一平台的发展和利用, 将开创一个利用成熟网络平台进行新闻传播的独特模式。
边锋网络平台的媒体化改造取得重要突破, 回答了实践中的两个问题:一是如何顺应用户需求变化, 重塑传播逻辑;二是如何破解新闻免费阅读的困境, 构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通过探索尝试, 浙报集团进一步理清了思路:互联网不仅仅改变了传播技术, 而是技术驱动用户需求的改变。在提供新闻的同时, 要向用户提供更加全面、更加到位的综合文化服务, 构建“新闻+服务”的模式, 形成“以服务集聚用户、以新闻传播价值”的传播逻辑, 即“服务收费、新闻免费”。这样, 重塑传播逻辑与重建商业模式实现有机统一, 为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突破口。
强化互联网思维为核心的全员培训
媒体融合关键在于人的融合, 让传统媒体采编人员树立互联网思维, 自觉运用互联网技术和平台, 推进与互联网融合。
今年5月, 集团内部组织开展了一次新媒体创新大赛, 涉及50多个项目, 有200多名采编人员参与。参赛项目不但要有好的创意, 还要有规范的商业计划书以及获取最大规模用户的渠道和良好前景, 还要有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最后, 选出20多个优秀项目, 投入2000多万元进行扶持, 平均每个产品70多万, 最高200多万, 并配备产品经理和技术支持。
大赛的启示是:只要引导激励机制到位, 传统媒体采编队伍完全可以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特别是目前阶段, 要抓紧推动形成以产品为核心的一体化运作。
建立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支撑的全媒体智能化信息服务平台
新媒体是网络高新技术和信息内容相互结合的产物, 技术研发应用相对滞后的短板严重制约着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融合发展要实现突破, 关键是用最好的技术呈现更好看的内容。为此, 浙报集团正在加紧打造技术平台:一是建设5000万级的用户数据仓库;二是建设专业化、规模化的内容数据仓库。该仓库包括报刊资源库、图片资源库、网络资源库、微博资源库、微信资源库, 涵盖集团各媒体全部内容资源, 还有合作单位的内容数据和接口资源;三是建设智能化的云服务开放平台。在有效支撑浙报集团自身新媒体矩阵基础上, 通过与其他专业媒体机构合作, 开发适合用户需求的本地化系列新媒体产品, 借此实现用户数据、内容数据的充分开放和分享。
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的四个着力点 篇10
1. 读通课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各个学段语文课程对于阅读的基本要求。课堂的时间有限, 很多教师将阅读的重点放在两个方面:一是引导学生感悟句子所包含的情感, 二是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这样尴尬的场景:学生在声情并茂地朗读某段文字时出现了错误, 导致朗读效果大打折扣。这是因为没有把课文读通的结果。著名教育专家周一贯先生曾多次提出:“让每个孩子读通课文, 这是阅读教学的底线。”因此, 高年级的学生在预习时, 一定要将读通课文作为最基本的要求。
教师在引导学生读通课文时, 要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 要让学生明白怎样才叫读通。例如, 一位教师发给学生的预习作业上提出了这样的朗读要求:不错字、不少字、不多字、不破句、不回读。学生按照这样的要求进行练习, 达到上述“五不”的目标, 课文自然就读通了。学生坚持执行了“五不”的标准, 才能为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奠定基础。
2. 理解关键词语
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的阅读目标是要求学生“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 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 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体会其表达效果”。词语是课文构成的基本单位, 因此预习时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
布置预习任务时, 教师可以抓住作者使用精确得当的词语让学生理解, 可以抓住体现描述对象精神、品质、特点的词语让学生理解, 还可以抓住体现作者丰富情感的词语让学生理解。例如, 一位教师在布置学生预习《师恩难忘》时, 要求学生理解“娓娓动听”“身临其境”“戛然而止”“引人入胜”这四个词语的意思, 这四个词既体现了“田老师”的教学特点, 也是“师恩难忘”的原因。学生在预习时掌握了这些词语的意思, 在课堂上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的特点自然就轻松了。
3. 厘清课文脉络
在阅读教学中, 厘清课文脉络有助于帮助学生抓住文章的主线, 把握文章的要领, 在学生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阅读框架。
(1) 学生刚开始进行厘清课文脉络的预习时, 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些范式, 让学生在范式的引导下厘清课文脉络。不同体裁的课文, 有不同的范式要求。1叙事性的课文主要是厘清事情的经过: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事情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怎么样?结果是什么?2说明性的课文主要是厘清说明的顺序:这篇课文介绍的事物是什么?首先介绍了什么?然后介绍了什么?最后介绍了什么?
(2) 当学生掌握了这些常规的范式要求之后, 可以尝试更高要求的操作。如一位教师在布置学生预习《少年王冕》的作业中这样设计:这篇课文写了王冕不同时期发生的事情, 请你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时间。找到了时间也就找到了这篇课文叙述的脉络。除抓住表示时间节点、方位变化的词语外, 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寻找中心句、过渡句等方式来厘清课文的脉络。“纲举则目张”, 学生厘清了课文的脉络之后, 理解课文也就容易多了。
4. 提出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质疑, 能从根本上消除学生等待教师传授知识的依赖心理, 变被动式吸收为主动式探索, 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好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在预习课文提出问题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就课文的题目提出问题;2就特殊的标点符号提出问题;3把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提出来并说明不理解的原因;4把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提出来。
例如, 一位教师在教学《变色龙》一课时, 学生在预习纸上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凶相毕露”是形容一个人很凶恶, 怎么可以用来形容变色龙的外貌?变色龙有没有别的名字?它一般在什么情况下变色?它变色的原理是什么?在上课时教师让学生就提出的问题互相交流和解答。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了尊重和满足, 更重要的是他们会继续保持这种质疑的学习态度。
四个着力点 篇11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无权威的学习情境给学生带来的是言论自由、平等和安全的心理感受,是施行问题解决教学的外部心理条件。它让学生觉得学习活动无“后顾之忧”,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觉参与问题解决的欲望,充分表达自己的思维并倾听同伴的表达,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情感得以尽情抒发,极大地调动师生参与问题解决的内驱力。
师生关系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与否。创设无权威的学习情境,教师要有敢于挑战“师道尊严”的精神和勇气,要勇于放下“面子”,从教学观念、教学态度、教学情感、教学价值观等方面都来一次深刻的反思和变革。教师应自觉地将自身的角色定位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而不是知识的权威。不妨转换自己的角色为学生,与学生同学、同喜、同想、同忧。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入共同学习者的角色,而不让他们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鼓励学生与教师具有同等的发言权。教师还应鼓励学生树立“教材是发展的,并不是绝对权威”的观念,在此前提下使用教材。在学习时,尊重知识、尊重真理、尊重每一个人,而不是只认可教材、教师,甚至少数优等生。在课堂上,教师应努力做平等的合作者、得法的组织者、有效的促进者、谦虚的倾听者、真诚的赏识者、得体的协调者,师生情感间真正实现“零距离接触”。只有这样,才能为师生共同参与问题解决提供宽松的心理环境。
二、引导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问题解决是一项高层次的学习活动。这里的“问题”,不是肯定、否定,或简单一句话就可以回答的问题,而是那些必须运用一系列认知操作程序才能解决的“难题”。概括起来,真正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具有目标性和障碍性。一个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应该是在教师引导下却又发自学生内心的,让学生对问题有深究下去的兴趣的,有解决需求的学习内容。问题的价值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数学问题带给学生的思维方法、知识能力等方面的训练价值;二是数学问题蕴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因素所激发学生力求解决它的探究欲望。
一个来自教师引导后学生自主发现的问题,比教师精心设计出来的问题的价值要大得多,这是因为其中蕴含了一种情感因素。学生在面对自己发现的问题时更能作为学习主体投入其中,这对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创造性的发挥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笔者以为,在问题解决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课堂上,教师要根据教材、知识发生过程及前后的内在联系,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和知识水平,从有利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角度来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在倾听、阅读、观察、操作、联想、猜测、推理、分析、整理和归纳等一系列思维活动中,主动思考、积极探索,营造一种渴求问题、参与问题解决的心理趋向,从而促使学生情不自禁地发现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三、摒弃无意义的组织形式
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尤其是学生数比较多的班级),常有一些严格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或是课堂纪律。例如:发言必须先举手,课堂上不能随便插话,学生坐姿要端正,学生座位是固定不变的。甚至有的教师规定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辩论有若干个“不准”……这些从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维护课堂纪律等方面考虑,看似十分必要。而从有利于问题解决教学的角度来考量,这样的课堂氛围则大大地削弱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已经成为学生大胆探究问题解决策略和方法的瓶颈与障碍。笔者以为,凡是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探寻问题和探究问题解决的,都不应该墨守成规,只要确认非课堂“恶作剧”,不但应该放行,还要加以保护。课堂的教学组织形式只是手段,不是目的。课堂组织形式的“乱”只是表面现象,实质的活跃才是我们所追求的。例如,小组交流、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盛行。学困生可以离开自己座位到同伴那里请教而不必担心教师的责难。课堂上鼓励自由辩论。想发表不同意见的学生无须经过教师“授权”,可以直接起立自由发言。每堂课,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挑选学习伙伴。这些有利于问题解决的开放的课堂组织形式,营造了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值得大力提倡。
四、采用有效益的评价方式
施行问题解决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是否能恰到好处地采用有效益的评价方式。我们要避免教师在课堂评价上扮演“裁判员”的角色,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作出“非对即错、非优即劣”的简单的定性评价或效益不高的鼓励性短语评价。问题解决教学评价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学习能力与潜力。评价方式可以是教师点评、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并尽可能把每一次反馈评价的权力都交给学生或其同伴。更提倡把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家长评价相结合。评价时机既有即时评价,也有延时评价。评价内容既重视学生的问题发现和问题解决过程中的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也重视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评价过程既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主动精神,也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主体意识、策略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等。评价策略既以兼顾学生间差异正面肯定为主,又坚持正确的问题解决策略和方法等的引导。概括地说,我们提倡有效益的评价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以上“两无”“两有”四个方面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是营造有利于问题解决课堂氛围的四个着力点。其中,创设无权威的学习情境是前提,引导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是核心,摒弃无意义的组织形式是保证,采用有效益的评价方式是激励。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树立这种意识,努力将其有机整合,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四个着力点 篇12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资源,教育观念,评价机制,培训课程
加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而采取的重大举措, 是切实提升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的有效手段之一, 也是当前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重要工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 要进一步加强继续教育的监管和评估, 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 并将继续教育纳入区域总体发展规划。
目前,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和实践,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应该说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对提升教师的素质与能力, 促进素质教育和课改的不断深化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对比国家投巨资施行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所要达到的期望值还有不小的差距。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机制和平台, 抓好继续教育工作的着力点, 发挥继续教育的收益最大化, 笔者就此进行了思考。
一、更新观念, 提高对继续教育工作的再认识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作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第一责任人的各中小学校长, 要对党和国家提出的有关教师继续教育中“完善培训体系, 做好培训规划, 优化队伍结构, 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的任务及要求再认识、再解读, 更新继续教育培训观念, 从根本上树立“强教必须强师”的思想, 真正意识到教师继续教育是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集聚正能量的有效途径, 是深化课程改革、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推手, 改变继续教育工作可有可无的错误认识。同时要注重加强中小学教师的师德建设, 增强其爱岗敬业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市场经济大潮猛烈冲撞的今天, 社会道德、个人价值观都处于转型变革之中, 我们的师德建设也面临着种种艰难和选择的困惑。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构建学习型教师队伍, 就要引领教师找准时代坐标, 把握时代主题, 走出“市场万能”的认识误区。从而让我们的教育回归本质, 回归自然, 实现师德的真正提升。
二、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制度与评价机制, 增强继续教育的可操作性
当前,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效果难如人意的原因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态度上敷衍, 行动上应付。对于继续教育教材课程的学习, 平日不坚持做, 而是把希望全寄托在集中面授辅导的勾勾画画, 把完成作业当做终极目标, 对于业务理论的学习, 不求甚解, 只求考试能顺利过关, 年终验证。这样的继续教育根本谈不上对教师专业化发展深层次提升。二是部分教师功利思想严重, 使继续教育的初衷大打折扣。当前,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合格证书是制约教师履职晋级的必要条件。这本意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参加继续教育, 但许多教师误解了这一政策, 出现了接受继续教育只是为了评职称而已, 直接影响了已评上职称或短期不能晋级的中小学教师的参训动机。
可见, 确保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目标的实现, 要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管理考核制度与评价机制, 增强继续教育效果的可控性和可操作性势在必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教师培训机构、乡镇各中小学校, 都要建立与之配套的层层相应的管理制度, 使继续教育工作走上经常化、制度化、科学化的有序轨道。教师继续教育是一个联动的系统工程, 其正常、高效的运行涉及各方力量的协调一致, 尤其是相关行为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问题。进一步明确教师进修学校、参加培训教师及其所任教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各自的责、权、利。进一步加大电、教、研各教育资源有效整合力度, 优化培训者队伍, 提高培训者自身在知识结构、职业道德、业务功底等方面的素养, 真正建立一支既熟悉教师、研究教师, 又真心服务教师的专、兼职培训教师队伍, 切实做到“打铁真的自身硬”。
同时, 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的的评估与激励机制。对参训教师个人、任教学校及培训者与培训机构的继续教育情况都要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切实把继续教育的开展情况与学校、教师的评先、评优相结合, 与教师的职称评聘挂钩。通过物质上的刺激、精神上的满足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主动成为教学的研究者、创造者, 确保继续教育的强大生命力。
三、研训结合, 发掘继续教育持续发展的动力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只有站在教育改革发展的前沿, 才能适应学科、专业发展需求。只有不断改进培训方式, 坚持“从实际出发, 按需施教, 学以致用”的原则, 注重教师综合能力的高层次发展与提升, 才能给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带来持续发展的动力。
(一) 创新培训模式, 体现参训教师的主体地位
参训中小学教师既是培训的主体, 又是培训话语的主体。培训过程中要努力克服“我讲你听”的填鸭式教学, 要通过讲台上下互动, 实现“对话分享”, 体现参训教师的主体性。事实证明, 参训教师从来不拒绝信息传递方式, 但更注重对话、交流和分享。在培训课堂围绕解决问题的对话互动中, 让他们平等、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 在活动中反思已有观念和经验并在与别人的交流中生成新的知识和经验, 获得对他们自身的专业活动乃至相关事物有更深入的理解, 产生心灵的震动、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从而积极参与, 并对今后的继续教育学习充满向往。
(二) 定制菜单式培训课程, 增强继续教育实效性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设置存在忽而过宽, 又忽而过窄的现状, 难以真正满足广大中小学教师教学及专业成长之需。培训机构要经常深入到基层学校, 广泛调研, 全方位、多渠道征求一线教师及管理者意见, 本着一线教师“缺什么, 我们就补什么“的原则, 在继续教育公共课基础上推出适合本区域教育教学实际的培训“预定菜单”, 不仅让参加中小学继续教育培训的教师有“菜系”可选, 而且有适合自己口味的“菜”可用。为教师继续教育提供先进、丰富的培训“预定菜单”, 不仅是尊重培训主体地位的基本要求, 也是提高培训实效性的前提, 更是以人为本的一种服务理念的体现, 这必将带给继续教育的持续发展。
(三) 打造培训“高效课堂”, 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课堂是教师专业生活的环境, 又是终身学习的场所, 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和根本力量。让培训聚焦课堂、回归课堂, 既是目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趋势, 也是继续教育过程中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所在。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师的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行有效探讨研究, 教师们有感性认识, 有亲近感, 有参与的内趋动力。“高效课堂”的培训, 可以是参培教师上交流课、可以观看教学录像、可以是骨干教师上示范课, 也可以是文本案例研究, 通过对课堂教学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共同交流、探讨, 培训者或专家、名师再有机地将课例中的相关问题提升为教育教学理论, 这些共性的问题就有转化为课题的可能, 真正做到教师参与培训的过程就是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的过程, 加速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进程。
四、拓宽培训模式, 完善基于网络远程培训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基于网络的过程性培训模式是指在计算机网络 (包括局域网和广域网) 支持下, 教师培训平台为中小学教师提供学习课程和资源, 学员通过完成明确的学习任务而进行自主学习、获得知识, 在教师的组织领导下交流学习经验, 分享学习成果的教学过程。与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以课堂学习为主的培训方式相比, 这种培训模式突出的特点是它的开放性, 突出学员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强调受训者的自主性、差异性、过程性和综合性学习, 通过交互性学习、合作学习、分享成果等完成一定的培训任务。
【四个着力点】推荐阅读:
四个着力于08-15
四个着力三个推进心得06-13
坚持“四个着力”强化“四种意识”08-14
着力四个坚持 防范信贷风险11-03
四大着力点08-25
三个着力点12-19
品牌建设着力点论文12-11
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07-17
教师专业发展的着力点05-25
企业资产控制的着力点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