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社会建设的着力点

2024-08-11

小康社会建设的着力点(精选10篇)

小康社会建设的着力点 篇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在落实, 扎实有效地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要把深化理论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把长期目标和当前重点结合起来, 把解决具体问题与制度建设和机制建设结合起来, 立足当前, 谋划长远, 开拓进取, 创新实践。

一、努力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在认真总结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经验教训, 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提出的一个指导方针和重要原则。

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中的“人”, 不是脱离社会历史的抽象的“个人”, 而应当是具体的人、历史的人和社会的人, 在当代中国, 指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本”就是根本, 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发展为了人民”是为谁发展的问题, 以人民为发展的主体, 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归宿, 把人民利益作为谋发展、促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依靠人民”是靠谁发展的问题, 以人民作为发展的动力, 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最大限度地集中全社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 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亿万群众投身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 使我们的社会充满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才能顺利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在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使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使全体人民群众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受惠者。“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指人的平等而完整地发展, 在不损害他人的自由权利和价值前提下, 使每个人都能发展个性自由、实现自我价值。

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有内在的统一性, 是紧密相连的。和谐社会构建的着眼点是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 而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是同一历史进程, 二者统一于社会发展进程之中。一方面, 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才能真正构建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另一方面,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

二、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的和谐社会

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包括以人为核心的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和谐发展, 更重要的是要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这才是一种真正的和谐, 这种和谐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和谐, 它既是建立在经济高度发展基础之上的和谐, 又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条件。”[1]我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 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 然而, 环境的日益破坏、人口的过度增长、资源的过度掠夺、森林破坏与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等等都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关。人们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的征服和开发, 忽视了自然资源的损失, 忽视了资源的保护和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治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已越来越突显出来, 已严重影响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我们为此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人类与自然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 而应该是互利互惠、共进共生、和谐相处的关系, 只有重建人与自然的平衡、和谐关系, 我国的经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才能提高。党的十七大审时度势, 把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摆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文明高度, 提出了将生态文明作为执政兴国的重大战略举措。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 要“建设生态文明,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这不仅是中国自身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也是中华民族面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做出的庄严承诺。

生态文明, 是人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 推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是对人类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 是对人与自然关系历史的总结和升华。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涵:第一, 是人与自然和平相处、平等对待的伦理价值观。自然界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息的自觉性是人类健康持续发展的需要;自然的消亡必然导致人类生命系统的消亡。第二, 适度的消费观。人们的追求不再是对物质财富的过度享受, 而是一种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需要的生活。第三, 是可持续的生产观。生态系统是有限的, 人类的生产劳动要节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

生态文明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 生态文明的实现程度决定着和谐社会的发展程度, 规定着人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方向。首先, 生态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的基础都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是人类进行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因此, 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的时候, 必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发展, 这是人类可持续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而生态文明作为人们在认识和实践中所确定的当今人类社会新的文明历史阶段, 能改变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 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充分认识生态价值的作用。其次, 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当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这不仅严重威胁自然生态系统, 还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对着当前这种情况, 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也是大势所趋。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人类不可能有生态安全, 人类自身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态危机中。只有建设生态文明, 尽快地解决这些问题, 选择一条既能保持经济增长, 又能保证生态平衡的发展道路,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建成, 中华民族和平崛起的目标才能最终实现。最后, 生态文明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布局更加完善。十七大将生态建设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 为此,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要发展“四位一体”的崭新格局, 用生态文明来解决“三大文明”建设中的问题, 使四个文明建设融为一体, 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综合发挥作用, 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努力建设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

公平正义一直是人类社会追求的价值目标, 是衡量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尺度。所谓公平正义, 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 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 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就是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 它意味着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而社会主义社会是在传承人类文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应该是比以往的社会形态更具有公平正义的社会。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 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 注重激发社会活力, 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十六届五中全会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十一五”规划又明确提出, 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 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为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所有这些都清楚地表明, 党中央已把社会公平问题摆在了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 并将这一问题的解决作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个社会是否和谐, 最基本的一个条件就是看其是否符合公平正义的原则, 即公平是否得以实现, 正义是否得到伸张。一个公平正义缺失的社会, 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厚基础和重要动力。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所以,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和本质属性。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 社会的利益结构和利益关系都发生了变化,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注重公平正义, 妥善协调社会各个阶层的利益关系。只有遵循公正正义的原则, 更好地统筹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关系和利益要求, 才能充分发挥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才能有效地整合社会各种资源和力量, 最大限度地发挥人们的聪明才智, 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使整个社会更加和谐。

实现公平正义具有十分重要的紧迫性,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十分辉煌的成就, 但同时, 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 比如, 就业问题、腐败问题、分配不公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 都是当前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 面对种种不公平的现象, 人们心里积淀的不平一旦爆发, 就有可能造成社会动乱, 阻碍或延缓社会的进步, 社会的和谐更无从谈起, 而这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矛盾很大一部分都涉及社会公平和正义。可见, 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日益突显和紧迫, 这也将是影响社会和谐的明显问题。只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社会矛盾才能减少, 才能够消除一切根本性的社会冲突诱因, 从而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摘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首要的问题是落到实处, 扎实有效地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 把努力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 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的和谐社会, 努力建设公正正义的和谐社会作为着力点。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着力点

参考文献

[1]王艳华.儒家和谐思想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理论探讨, 2007, (2) .

小康社会建设的着力点 篇2

作为一个农业大县,如何立足实际,落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决策,是“十一五”期间徽县农业和农村经济能否实现全面协调发展的关键。下面笔者结合实际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谈几点体会。

一、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开辟农民增收新途径,建设富裕的新农村。要继续坚持围绕增收调整结构的方针,依靠科技创新,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优化区域布局,不断提高产业规模和档次,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的道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要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要把发展劳务经济摆在“三农”工作的首位去谋划和推动。要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大力发展小城镇经济,形成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新的支撑点。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乡镇企业、小城镇转移,逐步减少农民,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村人均资源占有量,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发展的良性互动,真正实现以工促农。要大力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切实保护农民利益。要分类指导,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创造农民生产生活新条件,建设村容整洁的新农村。要把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放在优先位置,坚持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文明的“基础工程”和“民心工程”常抓不懈。要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围绕活跃农村经济、加强城乡交流,切实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围绕提高农村供电安全和降低农村电价,扎实搞好农村电网改造。围绕提高农业的抗灾能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以环境治理为重点的农村生态建设。围绕创建文明村镇,着力整治农村环境,美化净化村容镇貌,尽快改变农村的脏乱差现象。

三、开展大文化建设,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建设乡风文明的新农村。要积极探索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不断开拓农村文化建设的新途径。要多开展针对性强的文化服务,要广泛开展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大力发展农村特色文化。要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教育和培训,使农村大批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达到新型农民的培养要求。要切实提高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推动文化设施建设的重点逐步向农村倾斜。要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的多元化农民教育培训投入机制,整合农民教育培训资源,加大对农民教育工作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农民教育的长效机制。要加快推进农村公共教育体系建设,努力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要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事业建设。继续推进广播电视电话“村村通”工程,提高农村地区固定电话普及率和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推进乡风民俗新风尚建设,继承发扬尊老爱幼、邻里和睦、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等良好风俗,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

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健全民主管理新机制,建立民主的新农村。要深入开展农村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搞好整改提高工作,以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为目标,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制定并落实好整改方案和措施,在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上有新进展。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成果,真正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坚强领导核心。要大力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在健全村民自治组织、强化村民自我管理服务上有新进展。要不断改进农村工作方式方法,在转变干部工作作风上有新进展。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对乡村干部的培训,着力提高他们的政策理论水平、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本领和处理农村事务的能力。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文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全面深入地论述了这个重大历史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纲领性文献。我们要认真领会,贯彻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宏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要以科学

发展观为指导,把握好“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坚持尊重实际、尊重群众的原则,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同时还要把握好建设新农村的各个关键环节。在这些关键环节中,人是最为根本的,农民和农村的基层干部是最为根本的。广泛充分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我们无疑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逐步建立起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但是,我们决不能仅仅把农民看作是城市帮扶的对象、工业反哺的客体。我们应从思想认识上和在工作中把农民作为建设新农村的主体,着眼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广大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也就是说,建设新农村伊始,我们就要注意防止可能出现的“见物不见人”的倾向。

建设新农村一定要把农民作为主体,这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即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我们决不能仅仅简单地把农民作为政府关爱、扶持的对象。把以人为本落实到建设新农村中去就是以农民为本,其最基本的内涵就是要以农民为主体,即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基本依靠力量。只有这样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农民为主体,这也是由我们建设新农村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所决定的。面向未来,今天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但要清醒地看到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还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农村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因此,建设新农村任重道远。我们只有使亿万农民认识到建设新农村是他们自己的事业,他们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才能充分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发挥出他们的聪明才智。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广大农民群众是推动生产力发展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败的关键。”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的素质

我们说广大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是基本依靠力量,决不意味着农民就不必提高自身的素质了。恰恰相反,建设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和要把以人为本落到实处,迫切要求把提高亿万农民的素质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根据建设新农村的总要求,我们要从根本上转变农民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价值观念,引导农民通过投身建设新农村的实践,转变传统观念,提高文化水平,陶冶精神情操,在走向富裕迈向文明和建设新农村过程中使自己真正成为这个伟大事业的价值主体和创造主体。这无疑对农民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在我国,人口多、劳动力多,特别是农村劳动力多且整体文化素质低,缺乏职业技能是我们的基本国情。目前我国农村还有上亿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但是这些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水平低,缺乏职业技能培训。如果为数众多的农村劳动力的素质能得到提高,那么我们就可以变人口压力为劳动力资源优势。因此,我们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在有意识地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业产业和城镇转移的同时,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使广大农民适应建设新农村的要求,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而政府在其中起着其他社会组织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如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的,要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制定了具体措施加快培养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中央政府已决定在2005-2010年安排100亿元资金,实施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1000所县级职教中心,形成一批能满足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需要的职业教育骨干基地。不少地方政府也作出决定,拨出可观的款项专门用于对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进行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在这个问题上要发挥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总之,建设新农村要求我们千方百计切切实实地提高农民的素质。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亿万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为此,我们要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入,重点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和技能培训。要着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

使广大基层干部成为建设新农村的带头人

毛泽东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目前,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政方针已经明确。建设新农村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关键取决于农村基层干部对上述方针政策措施的贯彻和落实,尤其是取决于他们创造性的工作。

我们党对各级领导干部是有最基本的要求和标准的,如德才兼备。但这些基本要求和标准体现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领导干部上,又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迫切要求广大农村基层干部能够成为带领农民勤劳致富、合法致富的好带头人。

20多年来,在我国农村改革和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已涌现出不少这样的致富带头人。但是,目前的数量远远不够。这些带头人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极为重要和难以取代的。这些农村带头人一般说来,思路开阔、文化素质较高,市场意识、捕捉信息和自主能力强。在发展农业经济中具有前瞻性的眼光。他们起着外接广阔市场,内联千家万户的桥梁作用。

总之,农村好带头人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有利于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有利于加快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这些好带头人在建设新农村中起着榜样、示范和教育的效应。因此,不少地方的农民都有这种体会:给钱,给物,不如选个好的村干部。

在农村落实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任务

小康社会建设的着力点 篇3

沈德海: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和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方针政策,提高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能力,2010年国家发改委下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开展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试点的通知》(发改办就业〔2010〕672号),并制定《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规范(试行)》,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试点,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强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按照试点工作部署,中央补助投资每个试点县(市、区)建设1个县(市、区)级服务中心和4个乡镇(街道)级服务中心。文件提出:按照“统一规划、分步推进”、“统筹协调、多方支持”等原则,由政府投资、分级负担,建设县、乡两级公共就业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场所,要求县级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的建筑面积达到3000㎡左右,乡镇级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的建筑面积达到300㎡左右。2011年又下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开展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项目试点的通知》(发改办就业〔2011〕761号),调整县级建设标准,明确县级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的建筑面积根据人口规模大小分别按2000㎡、3000㎡、4000㎡、5000㎡四个档次进行建设。2010年,包括广西在内的中西部23个省的162个县作为首批服务设施建设试点县,得到项目支持。2011年,项目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新增试点县196个。“十二五”期间,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将在全国更大范围内铺开。

本刊记者:作为试点省份之一,广西的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试点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

沈德海:2010—2012年,国家共安排广西28个县(市、区)、112个乡镇开展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基础服务设施建设试点。项目建设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2011年1月21日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要求把全区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作为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重要工程项目予以重点实施。经过自治区发改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以及各县(市、区)发改、人社部门的共同努力,项目建设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明显成效。2010年开展试点的武鸣、融水、藤县、灵山、田林、巴马、平南、富川等8个县已有5个县的就业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2011年开展试点的融安、荔浦、蒙山、浦北、右江、钟山、宜州、天等8个县(市、区)试点项目有6个已经开工建设,其余几个县已经基本完成项目招投标工作,着手开工建设。2012年我们确定在宾阳、隆安、兴安、临桂、苍梧、上思、田东、平果、昭平、合山等12个县(市)开展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这些民生工程项目的建成和投入使用,改善了试点县、乡镇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设施条件,大大提升了基层公共服务能力,社会效益非常明显。

本刊记者: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基础服务设施建设试点工作的目标是着力提升基层公共服务能力,请问,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沈德海: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包括求职登记、职业介绍、职业指导、面试洽谈、政策咨询、享受就业政策申请审核经办、就业登记、失业登记,各项社会保险参保登记、申报缴费、人员变更、资格认定、待遇核发、社保关系转移、政策咨询、宣传服务、档案保管、数据存储,以及调解仲裁、劳动保障监察等。这些公共服务内容随着就业和社会保障业务的不断拓展而增加。从目前来看,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内容十分广泛,已经涵盖了人的一生(生、老、病、死、就业、失业等)。国家开展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目的在于健全和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较好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

本刊记者:抓好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基础服务设施建设试点工作,对于扩大就业和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意义重大。“十二五”期间,广西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有什么规划?

沈德海:近年来,广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蓬勃发展,人才、就业、社保、工资收入分配、劳动监察、仲裁等关系社会民生的公共服务事务不断攀升,服务领域不断扩展,尤其是2012年要实现新农保制度全覆盖,对广西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的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两个自治区重点专项规划中提出了一批“十二五”期间需要推进建设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重大工程项目,其中就包括基层公共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十二五”期间,全区除已开工建设的县(市、区)和乡镇项目外,尚需对90个县(市、区)、1050个乡(镇)开展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按国家发改委制定的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规范测算,尚需建设县级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面积达283000㎡,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面积达315000㎡,共需投入建设资金8.46亿元。

本刊记者:广西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基础服务设施建设任务艰巨繁重,下阶段,广西将采取哪些措施去推进这项工作?

小康社会建设的着力点 篇4

一、在农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在我国,多数人口生活在农村,但农村却成为思想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人们的思想信仰非主流化的倾向日趋严重。所以, 在农村地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既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

1.农村地区成为思想理论工作的薄弱环节。对于意识形态问题和思想理论武装问题,党中央高度重视,但到了基层,却被边缘化。就乡镇而言,中心工作一直在钱眼里转,思想理论工作被放在了一边。农村税费改革前,乡镇工作的工作重点是收粮收钱,取消农业税后,乡镇工作的重点是解决机构运转的经费问题,如招商引资、上项目等。以前的思想工作进家入户,组织主动找群众了解情况,为群众排忧解难。如今,在相当多的地方,思想工作没人去抓,群众有问题,向组织反映,有时候不仅得不到解决,还遭受打击报复。

2.农民信仰趋于庸俗化。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思想行为日益显示出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改革开放前,人们集体主义至上,共产主义是其信仰。今天,广大农民的信仰显然在庸俗化。虽然绝大多数的农民是勤劳善良的,但在假恶丑面前,真善美显得软弱无力。贵州“瓮安事件”发生后,新华社贵州分社社长刘子富受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的委托前去瓮安调查。记者发现,在当地,很多青年人不是加入共产党,而是加入黑社会。究其原因,是因为有事情,多次找组织都解决不了,而入黑社会后,有事情,向“兄弟们”打个招呼,“兄弟们”出面干涉一下就解决了。在当地,流传着“好人散了伙、坏人结了帮”的说法。通过这个例子,结合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可以看出,农民的价值观正趋向庸俗化。

3.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不断扩大。最主要的是宗教力量发展迅速。许多村庄,因为组织不起人,已经多年没有开过村民会议。但宗教活动却组织得非常好,人们的宗教信仰积极性非常高,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农闲农忙,信教者都按时聚会。新华社记者杨继绳在《邓小平时代———中国改革开放20年纪实》(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12月版)中指出:早在1988年的时候,河北某乡镇集资提留收不上来,无奈之下,乡党委书记请出了当地的天主教神父,结果三天就把集资提留收了上来。邪教不断制造影响。除影响巨大的法轮功外,其他邪教也不断出现。如云南江川县的“全能神”,又称“东方闪电”,虽然已被处理,但案件“牵涉面极广,人员关系庞杂,案情也非常复杂”,充分说明它在当地的影响很大(央视网,2009年01月18日)。黑社会势力对青年人的影响,封建迷信、黄赌毒等丑恶现象在一些地方的泛滥,等等,都说明,虽然马克思主义一直处于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但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在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思想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去占领。当前,在农村地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重塑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人们的头脑,势在必行。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相容性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特点,为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而提出的重要战略举措。新农村建设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它体现了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内容,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生态文明在农村的全面建设,最终目标是要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几个层面的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了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涵盖了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应当将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只有形成了符合当今农村发展要求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农村才能真正乡风文明。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实践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社会主义的社会存在为基础的。我国现阶段存在着各种价值观,只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是中华民族共同利益的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地指出人与世界的关系实质上是以实践为中介的人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关系。是实践为人提供了认知对象。在实践中,人不仅认识了世界,而且改造了世界。所以,实践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而且具有世界观意义。既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存在的意识,当然属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范畴。因此,注重实践养成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关键所在。一种价值体系要真正发挥作用, 必须使它融入社会生活, 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离开了生活, 离开了实践, 它最终会失去存在的物质基础和活力。因此,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必须要同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立足基层、着眼实践, 通过实践引导人们观念的改变,重塑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人们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忠诚实践者, 从而真正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目的。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制建设在农村推进的着力点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作为理论形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以生活实践作为其基础的,它本身来自于生活实践,又指导生活实践,并在实践中发展。因此,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能脱离其生活实践性的本质;在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从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紧密结合广大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切实的利益问题,以解决民生问题为着力点,使广大农民在现实生活中切实感受社会主义的先进性,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和社会风尚。

(一)注意农民利益诉求的倾向和特点

农民是最讲究实际的,谁给他们带来好处,能帮助他们过上好日子,他们就相信谁、拥护谁,就跟谁走。由于受小农思想的局限,农民重视短期利益的倾向超过长期利益,眼下的现实利益决定他们的思想态度。这就是为什么一盒烟就能够换取一张村委换届选举票的原因。因此,开展农村工作,尤其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工作,一定要注意保护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政治权利,尤其是要注意当前的现实利益。

(二)把握好农村的现状

我国的农村,分散的家庭经营造就了具有不同利益取向的众多的利益主体。与以前相比,国家的正式组织对农民的控制大大松动,村民的凝聚力大大下降。在改革过程中,与经济基础相比,由于上层建筑改革的滞后性,农村村组织发挥作用的功能进一步弱化。因此,加强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再继续一味地采用“灌输式”的单调的宣传教育方式,也具有严重的滞后性。因此,只有从农村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开拓工作思路,创新工作形式,才能凝民心、聚民力,才能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与凝聚力。

(三)应当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 做好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结合文章。

在推进农村地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时,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中,把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内容,通过新农村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促进乡风文明,实现两者的互动。

2. 加强村级班子建设。

村班子的运转情况,直接关系到一个村子的发展情况。村班子状况良好,切实为群众办实事,整个村子会风清气正,村里各个方面都会协调发展。因此,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建立一个好的村班子,是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农村有效推进的重要一环。

3. 加强农村公益性事业建设。

由于受分散的家庭经营方式的影响和集体经济的弱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许多地方,农村的公益性事业凸显出了严重的滞后性。特别是像道路、交通、水利设施等这些与生产、生活相关的事业,亟待加强。这些公益性事业建设是凝民心、聚民力的有效载体。基层政府应该借助当前国家加大转移支付力度进行支农的时机,大力加强农村的公益性事业建设,这也是后农业税时代开创农村工作新局面的有利时机。

4. 加强村庄环境治理。

这里的环境,主要指村民的村内生活环境。在农村中,许多地方出现了脏乱差的情况,这不仅影响了村民的生活,也形成了一种坏风气,人们只顾“各自打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说实话,有的人就连门前雪也不打扫。因此,可以通过村庄环境治理造就一种良好风尚。

5.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社会治安在一些地方恶化以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社会治安不好,不仅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还会影响当地的发展。尤其是具有黑社会性质的团伙,危害大,影响恶劣。因此,把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结合起来,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确保人们有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

6. 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无论我们怎样宣传, 其效果都不如具体的实际行动带给农民的影响大。当前,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等问题成为影响农村稳定的主要问题。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保护农民的利益。

7. 利用好一些平台。

小康社会建设的着力点 篇5

民的社会体制改革的完整设计,更让人们确信中国人民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上学难、上学贵”,“看病难、看病贵”,“住房难、住房贵”问题是群众关注的重点。保障总关情,民生系国运。党的十七大报告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从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这充分体现了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

学有所教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学有所教”这四个大字,字字千钧,将会止住多少渴望读书的贫困学子的眼泪!湖北省教育厅厅长路钢代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地说。

为了让贫困孩子上得起学、读得了书,从小学到大学,一双双温暖有力的手帮助着贫寒学子。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贫困学生的资助,据财政部副部长王军代表介绍,自2005年底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以来,全部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为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补贴住宿费。与此同时,国家助学体系不断完善,每年用于助学的财政投入、助学贷款和学校安排助学经费达500亿元。到去年,“两免一补”政策已在全国农村全面推开,惠及全国近1.5亿农村中小学生,资助新体系解除了社会困难群体对子女接受教育的担忧。

路钢代表说,十七大报告将“学有所教”列为改善民生的第一目标,充分表明了党对教育事业的高度关注。要真正实现这一目标,还要付出长时间的艰苦努力,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规范教育收费,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等等。

劳有所得

山东省省长姜大明代表就“劳有所得”给记者举了一个来自基层的活生生的例子:为切实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青岛市崂山区有关部门启动“绿色追薪”通道,信访、监察、仲裁密切配合,快速处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投诉案件。

自去年12月1日至今,该区劳动监察大队共受理欠薪投诉54起,涉及人数169人,拖欠工资金额36.94万元。目前,已追薪28.46万元,占全部拖欠金额的77%。

劳有所得,一方面是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完善和落实国家对农民工的政策,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另一方面,有“劳”才有“得”,要大力实施扩大就业的战略。

小康社会建设的着力点 篇6

这一重要论断, 指明我国将继续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 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切实走上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意义深远的关键决策

进入新世纪, 我国作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一重大决策, 并配合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这是我国在发展方式上迈出的意义深远的关键步伐。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航船一路高歌猛进。但无法回避的是, 为实现这一发展, 我国付出了很大的资源能源消耗。以“十五”末期为例, 我国单位GDP能耗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倍。除资源能源的过量消耗外, 粗放的发展方式还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

在发展的关键阶段, 党中央在制定“十一五”规划建议时明确提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建议。2006年3月,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十一五”规划纲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大战略任务, 并将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作为约束性的硬指标。

五年来, 根据中央的决策部署, 有关方面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有力的政策措施, 切实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加大节能环保领域投资力度。“十一五”期间仅中央财政就投入2000多亿元, 支持兴建了一批重大的节能环保工程;

向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说“不”。“十一五”前四年, 累计分别淘汰炼铁、炼钢、焦炭、水泥和造纸等落后产能2110万吨、1640万吨、1809万吨、7416万吨和150万吨;

不断完善政策法规措施。制定修改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 对废物综合利用的企业实行免税、减税政策, 大力开展循环经济示范;

积极进行试点探索。批准在湖北武汉城市圈和湖南长株潭城市群设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批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 鼓励各地区积极探索有利于资源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新路……

综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可以看出, 力度空前的政策措施, 让中国正在全力突破发展中的资源环境瓶颈, 不断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步伐。

来之不易的“两个扭转”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 “十一五”前四年我国不断加大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措施力度, 成功扭转了“十五”后期由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出现的单位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上升的趋势;今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成功扭转了一季度较大幅度上升的趋势。

这两个“扭转”反映了我国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不懈努力, 反映了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的重要成效。

“扭转”来之不易, “扭转”凸显进步。这是我国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方面交出的一份“成绩单”———

节能减排取得重要进展。五年来, 全国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5.61%, 节能约4.9亿吨标准煤;国家重点控制的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9.66%, 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13.14%。

循环经济取得重大突破。五年来循环经济不仅上升为国家战略, 也逐步深入人心;资源产出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明显提高;钢、有色金属、纸浆等产品的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原料来自再生资源。

资源节约成效明显。与2005年相比, 2008年全国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20%, 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增加到0.5, 海水年直接利用能力达到1000亿立方米, 土地整治补充耕地4136万亩, 坚守住了18亿亩耕地红线。

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仅“十一五”前三年, 全国地表水达三类水质标准的断面从41%增加到55%, 113个环保重点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城市比例从40.7%提高到57.5%;与“十五”末相比, 2009年我国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分别增长12%和10%, 沙化土地面积也开始缩减。

尤其值得称赞的是, 有关方面开始通过经济杠杆和政策手段, 鼓励和倡导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绿色经济模式和消费方式。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支持节能灯具进社区、立法限制过度包装、鼓励购买小排量汽车、积极研究制定居民阶梯电价制度……这些具体、精巧的政策安排和制度设计, 使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从口号宣传逐渐变为百姓的实际行动。

必须坚持的“重要着力点”

成绩催人奋进, 挑战让人警醒。一组组数据和事实, 让我们对面临的形势、肩负的任务有着更加清醒的认识———

全国煤炭采掘和消费量不断攀升, 去年首次出现净进口;

今年全国原油表观消费量将达到4亿吨, 其中进口量将达2.1亿吨, 相对于去年1.99亿吨的原油进口量进一步增加;

面对中国海量的铁矿石需求, 国际矿业巨头一次次坐地涨价, 攫取超额的垄断利益;

一些城市无序扩张, 征地违法违规, 让18亿亩耕地红线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

不时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 一次次给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敲响警钟……

可以说, 虽然我们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方面开局良好, 但距离党和国家提出的既定目标, 距离百姓的热切期待, 距离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 还有相当的距离。

怀忧患以自醒, 知不足而前行。“十二五”期间, 必须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继续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 更有效地利用资源, 更有效地保护环境, 从根本上转变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在一些地方依然存在盲目追求GDP指标的情况下, 要加快建立并完善符合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内在要求的领导干部考核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 使清洁发展、集约和节约发展、循环利用资源成为各级政府、各个地方的自觉追求;

尽管“十一五”节能减排的目标有望实现, 但必须继续努力, 确保实现“十二五”提出的节能减排新目标, 确保实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减排40%-45%的目标;

要加快构建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技术支撑体系, 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要针对过度消费、豪华包装等倾向, 不断提高全社会的节约意识和生态意识, 以经济杠杆和宣传教育相结合, 大力倡导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理念, 倡导绿色消费等现代消费方式……

“世界各国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共同的方向。”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家铮指出, “这一点对于中国显得尤其重要和紧迫。”

《品德与社会》有效课堂的着力点 篇7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 我尽力做到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一起长大》中《夸夸我的同学》这个话题时, 从“我”引向他人, 引导学生发现同学身上的优点, 由衷地赞赏他人, 吸取他人的长处, 并从中感受到愉悦。我通过本课教学, 帮助学生体会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优点, 学会真诚地欣赏别人的优点, 并虚心的学习, 有助于学生自己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也给学生带来愉悦的体验, 使《品德与社会》课真正成为所有学生喜欢的、真实有效的生活课程。

二、尊重学生的真实感受

品德与社会课与学生的社会生活密切联系, 回归生活、注重体验是该学科的价值取向。教学中, 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 关注学生个性化体验, 重视学生体验的积累, 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 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因为学生的主观体验取决于他的认知水平、能力和性格等因素, 可能会有片面、消极、错误的一面, 教师就应以平和、宽容的心态待之, 从中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 发现教育契机, 调整教学方法, 以帮助学生提高道德认识。如教学《从看电视说起》一课, 在讨论和对话环节中, 学生畅所欲言地谈起家长限制甚至禁止他们看电视的种种做法时, 不少学生坦率地说出心中烦恼, 有个别学生甚至对家长怀有怨恨。对于学生的这些真实体验, 我都给予了理解、尊重, 并认识到差异体验的积极因素。学生通过交流真实的差异体验, 辅以教师的循循善诱、因势利导, 体悟正确的观点和方法, 调整自己的认识和做法, 自觉进行主体观察, 真正实现道德认识。

三、落实学生的实践活动

品德的效果应是知行并重, 教学不能只满足于间接的经验和虚拟的沟通, 因为知识的构建有赖于原有知识和直接经验的支撑。因此, 我们有目的地要求学生在课前开展采访、调查、参观、访问等形式的实践活动, 课后, 我们也必须让学生把在课中所学的知识带到日常生活的真实情境中去感受、体验, 才能得到巩固、深化, 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 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 最终让品德课的教育成为一道看得见的风景。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家人的爱》一课时, 我通过互动课堂教学, 学生认识并理解了父母的爱是无私的, 自己要关心体谅长辈, 尽量少让他们为自己操心, 并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在此基础上, 让学生坚持每天为家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养成用自己的行动回报父母、感恩父母的意识。同时要求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独立完成, 并记录下自己的体验感受。

再如教学《做个聪明的消费者》这一课后, 我问:“父母让你们自己拿钱去买东西, 在用钱的时候又要注意什么呢?”学生有的说, 买价廉物美的;有的说, 买东西要货比三家, 只买对的, 不买贵的;还有的说, 能还价的就还价。我出示一份购物计划, 要求让学生也设计一份购物计划表, 到周末完成购物计划, 并把购物的经历写入品德周记本。一位学生这样写道:“我先按老师的要求, 对中老年奶粉的价格、出产厂家、食品有效期等项目进行调查, 我发现超市里的中老年奶粉都是正规厂家生产的, 没有发现有‘三无’产品, 可以放心购买。我还发现每种商品都分市场价和会员价, 会员价比市场价便宜, 原来作为会员还有很多优惠呢!”丰富的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积极体验社会生活。在这过程中, 他们的道德情感会不断加深、各种能力不断提高、社会知识不断积累, 从而会加深他们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 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

小康社会建设的着力点 篇8

一、着力摈弃“师道尊严”, 积极营造宽松氛围

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课堂上, 作为教师要自觉调整与学生的“主角”和“配角”的关系, 教师不应该是驾驭学生、驾驭教材的权威, 而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主导者、服务者, 把学生从被动接受的配角身份调整为主动探究的主角身份, 把驾驭教材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学生学习教材铺路搭桥、解疑排难。在教学本课时, 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同样一件事, 有的同学花了许多时间仍然做不好, 有的同学花的时间不多, 却能做得又快又好, 这是什么原因呢?通过质疑揭示教学目标;课中, 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 实施教学目标;最后, 总结收获、谈感受, 再次质疑, 以拓展教学目标。实践证明, 当学生道德情感和思想被忽视, 得不到真实地展示、交流和指导时, 其学习的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把学生视为合作伙伴。教师应把学生看成是平等共同合作的伙伴并予以尊重。特别是从教学语言上要讲究激励性和艺术性, 多用如“请你来说”、“谢谢你, 说得很正确、很清楚”等语言,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给予认真作答, 对自己没把握的问题, 敢于放下架子说:“不知道, 咱们共同研究吧。”学生在这样一个平等尊重的氛围中, 学生们的思维是放松的, 敢于说、敢于参与教学。把自己作为欣赏者。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较高的认知基础和道德修养, 对于每一篇课文, 经过教师的指导与自己的努力, 能够有一个较全面的理解和较准确的把握。为了最大限度地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重在引导学生感悟文中精华、领会要点。如在教学《心中有“规则”》一课时, 我带着学生玩他们最喜欢的“脑筋急转弯”智力大比拼。在他们玩得特别尽兴的时候, 我作为裁判, 故意偏袒女生, 引起男生由稍微有些不满到情绪激动大叫“黑哨”直至最后罢赛。我随即“承认错误”, 把“风向一转”, 一味维护男生的利益, 女生又是一片抗议声。此时, 我这个裁判准备“引咎辞职”前, 请教游戏者, 怎么做受欢迎的裁判?学生纷纷献计:按规则来嘛!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游戏活动中体验、了解到了规则。之后, 我顺势引导:游戏有规则, 规则还会在哪里呢?学生各抒己见, 考虑周全, 让人赞叹不已。

二、着力弘扬“百家争鸣”, 充分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在教学中, 不能以“教”为中心, 让学生“学”服从于“教”, 把学生思路拉到预先设计好的轨道上, 只为教学顺利进行, 只为课堂不出现意想不到的事情。那么长此以往, 学生慢慢就习惯了一切围着老师转, 学会察颜观色, 见机行事, 尽可能迎合老师的意愿, 满足老师的需要……这样, 学生的好奇心必将逐渐麻木, 思维不敢“跃雷池一步”。这种做法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使他们的主动性逐渐减弱。因此, 应积极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要提倡一问多答, 培养学生有个性化的见解, 使他们的创造力有所提高。如讨论“日常生活中哪些是讲究效率的行为”这一话题时, 学生在课堂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有的认为:上学路上, 一边走路, 一边抓紧时间看书是讲究效率;有的则认为:利用课间休息的10分钟, 抓紧时间完成作业是讲究效率;还有同学认为:边看新闻边叠被子、洗脸、吃早饭是讲究效率的行为……面对学生的种种观点, 我看出他们在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认知经验, 学生敢说出与众不同的答案, 即使有些偏颇。只有在讨论中鼓励“百家争鸣”, 只有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真实看法, 才能了解他们想些什么、需要什么, 才能在教学中“对症下药”, 那种“一呼百应”的局面有时往往会掩盖住学生思想成长的火花, 个性也得不到发展。

三、着力创设“愤悱”情境, 有效优化课堂结构

古人云:“学起于思, 思起于疑”, 学生的学习往往从问题开始, 精心设计问题引起悬念, 引起他们思维的活跃和思考的兴趣, 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创设出孔子所说的“愤悱”情境。学生在这种心态下情绪是高涨的, 思维是活跃的, 对知识的渴求也是强烈的。产生某种探索的需要, 才能产生表现的冲动;给学生群体表现创造的机会, 才能充分发挥其主体地位。如学习《我是自己的主人》其中的“我会自己拿主意”这一个环节时, 一位五年级的学生给母亲的恳求信, 学生自然而然产生疑问:问自己是否也存在着这样的情况?问是否自己拿主意?会独立生活吗?经过师生共同探讨, 步步深入揭开其本质, 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必要时应该学会自己拿主意。通过这方面的交流, 让学生树立自主意识, 学做一个有主见的人。在质疑解难过程中, 要面向全体学生, 照顾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来参与学习, 给学生充分时间、空间积极参与, 创设一种学生互助合作的情境, 注意把学生科学地进行组合, 让学生、师生间有更多的互动交流的机会, 而且可以在活化的教学过程中, 提高学生的道德思辨能力和道德认知水平。

四、着力提供实践机会, 主动放飞学生心灵

在《规则有什么用》一课中, 进行童话故事续编──规则天使在操场上听见几个小朋友在说:“规则呀, 管住我的嘴, 限制我的脚, 约束我的手, 烦恼我的心。”于是规则天使就实施了一个惊天的计划———离开人间一天……再后来, 发生了怎么样的事情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思考和想象进行续写。这样, 学生在他们喜爱的童话世界里编织着他们的童话梦, 在充满想象力、天真无邪的童话中放飞学生的心灵, 将自己对规则作用的理解不经意地贯穿于其中。

学生通过以“发现者”的身份, 浸润在对人类间接经验和知识再度发现的体验中。学生对文理体验的积聚, 生成为一种自我意识, 进而转化为一种主体的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实话实说》、《人生A、B剧》等电视栏目, 都给我们以很大的启示。我们的课堂何不也多来一些这样的创意, 开放我们的课堂, 把课堂变成展示学生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舞台呢?课堂上, 老师只是导演, 学生是主持人、嘉宾, 本次交流的是“让我们来寻根”, 有一位学生扮演“华侨”老人。“寻根”这个小品, 有反映战乱的画面、录像, 有抒情的诗歌和音乐等。多种形式为引导学生在课堂这个舞台上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思想和自己的情感世界, 展示自己的道德行为。在充分展示的过程中, 我的目的是使学生心灵上能有所触动, 情绪上能有所感染, 情感上能有所体验。

“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 让学生在每一节课都能享受到热烈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 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动情。在没有教育痕迹的活动中达成多维目标, 让这份亲和力使《品德与社会》课堂的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摘要: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 必须着力营造和谐、愉快、宽松的教学气氛, 着力关注个性发展, 设愤悱情境, 创实践机会, 着力放飞学生的心灵和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 使其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

小康社会建设的着力点 篇9

一、不拘一格选优配强村党支部书记, 巩固农村党组织的核心地位

实践证明,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关键是要建设一个好的党支部, 核心是要选一个好的党支部书记。党支书是村民们的主心骨和掌舵人。在农村现行政策条件下, 广大农民可以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 逐步走向富裕。但是如果离开了党支部的组织与领导, 离开了村支部书记的带领, 农村经济尤其是集体经济不可能取得长足发展, 广大农民不可能真正实现富裕,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更加难以实现。从调查中发现, 村支书普遍年龄老化, 农村青年90%以上外出务工, 农村党组织的核心地位受到削弱, 党组织的接班人难选。因此, 笔者建议:对一些基层组织较薄弱、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村支书岗位, 可打破地域及身份界限, 按照招考公务员的程序向全社会公开招聘;上级党组织也应该有计划地选调一批大中专毕业生到广大农村挂职锻炼, 部分符合条件的优秀分子可担任村支部书记。

二、增设二大机构, 弥补农村社会管理的空缺

(一) 在农村增设检察工作联络站。

从调查中发现, 农村设有法庭、派出所, 但没有检察机构。建议在农村增设与法庭、派出所规模相当的检察工作联络站, 明确联络站人员的任务和职责, 积极参与社会管理, 充分发挥作用。以联络站为媒介, 把检务公开的触角延伸到基层, 最大限度地把可能引发信访的问题解决在基层, 解决在萌芽状态。一是以综合治理为切入点, 积极参与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的专项整治。二是以延伸监督功能为切入点, 加强重点人群的帮扶管理。三是以创新监督方式为切入点, 促进依法规范行政管理活动。

(二) 在农村增设环保站。

从调查中还发现, 农村没有环保站。建议在农村增设与农业站、林业站规模相当的环保站。环保员可以承担本乡镇的环保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以及环保基本常识的普及, 负责本乡镇的环保信息反馈, 负责为本乡镇的发展提供环保方面的咨询服务, 指导本乡镇所辖村整治环境。如, 村民生活垃圾可分片由低保人员负责清理, 保持村容整洁。

三、建立健全三项制度, 推进村务公开的科学化水平

(一) 健全村务公开的相关法规和民主管理制度。

从法律上明确支部、村委会和村干部的责任、权利、义务, 同时不断完善村务公开的民主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操作性较强的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规定、村民代表议事规则并建立健全村“两委”干部考核评议制度。实行村务公开, 依法保障农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湖南省娄底市冷水江市杨坪村、梓龙乡杨桥村等进行了有益探索。如, 杨坪村公开了村干部廉政承诺书、村民自治公约, 明确了村民委员会工作职责、村委会主任职责、村民小组职责、村民小组组长职责和保洁队职责, 成立了志愿消防队、治安巡逻队, 制定了 “四会议”两公开制度、卫生管理制度、信访制度等等。梓龙乡杨桥村出台了村支两委联席制度、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制度、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置制度、综治协会委员会联系户制度、协会民主参与民主监督制度、值班巡逻制度等, 成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综合维稳工作站、社会救助工作站、消费者投诉站、社会救助服务中心、法律援助联络点、综治维稳工作协会等。进一步健全农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管理制度, 丰富和完善村委会财务管理制度, 深入开展以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为主要形式的民主决策实践;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主要目的的民主管理实践;以村务公开、财务监督、群众评议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监督实践, 使村务公开的民主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从法律和制度上对村务公开加以保证, 村务公开的质量和水平得到更大的提升。

(二) 完善村务公开责任追究制度。

加强村务公开的责任追究制度是保障村务公开顺利进行的最后法码。因此, 要制定完善的责任目标管理体系, 使村干部有明确的分工和相应的职责范围, 并建立相应的考核、监督、奖惩制度, 把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列为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公开内容不全面、不具体、公开不及时的, 限期更换公开内容, 并按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对工作搞的好要进行表彰。除非发生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 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依法形成的决议不能随意进行更改, 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 要形成书面记录并妥善保存起来。没有经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 任何组织或个人擅自以集体名义借贷, 变更与处置村集体的土地、设备、设施、企业等, 均为无效行为, 村民有权拒绝, 造成的损失由责任人自己承担, 构成违纪的给予党纪政纪的处分, 涉嫌犯罪的要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确保村务公开依法进行。对于不及时进行村务公开的行为, 相关的人员需要承担责任。只有加强村务公开的奖惩与追究制度,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村干部办事拖拉, 不负责任的行为。

(三) 完善村务公开的档案管理制度。

为保障村务公开的顺利进行, 在农村建立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档案库, 把村务公开的时间、程序、内容、重要决策结果的有关资料及时整理, 分类归档, 保存备查, 档案内容要详尽, 字迹要清楚, 手续要齐全, 对档案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检查, 以保证在其需要的时候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使村务公开工作有章可循。同时要切实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 熟练掌握档案管理工作的流程, 提高档案管理的标准化水平。还应加强对村务公开档案管理的监督和检查, 成立村务公开档案管理工作督查小组, 明确监督小组的责任范围, 搞好村务公开档案管理工作, 定期跟踪检查, 创新方法, 实现村务公开的信息化管理, 保障这项工作顺利进行。

四、完善四大机制, 提高农村社会发展水平

(一) 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

应完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 着力保障困难群体——失业者、低收入者、残疾人等的最低限度的日常生活, 将进入城市生活的农民工群体真正纳入城市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视野, 加强其社会保障和权益维护工作。应合理确定社会保障的标准和方式, 积极扩大城乡社会保障覆盖面, 优化社会保障基金的统筹和管理, 打造新的社会保障服务平台, 拓宽社会保障的内涵, 加大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群进行就业培训和就业扶持的力度等。

(二) 建立和完善社会组织与管理机制。

各类社会组织如学会、协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组织, 既是社会管理的对象, 更是参与社会管理发挥协同作用的主体。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建设机制: 一要注重制度规范, 在国家相关法律及配套政策出台、修订完善之前, 根据地方实际, 制定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和培育发展的地方性规章, 以促进其健康发展。二要进一步实行放权, 实现社会组织由“官办”向“民办”的转变。三要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 集中有限资源, 对公益性、互助性、专业服务类的社会组织予以重点扶持。四要指导、帮助、监督社会组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加强自身建设, 提高组织持续发展的能力。将党建工作覆盖到各种社会组织, 通过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或设立兼职党建联络员等途径, 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 发挥其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的积极作用。

(三) 建立和完善危机应急管理机制。

由社会安全、食品安全、自然灾害、环境等突发性事件引发的社会风险危机, 对公共利益构成较大甚至严重的危害, 必须构建有效的机制予以应对。应建立社会运行状况的监测体系及危机预警系统, 加强对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有关领域的监测, 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危机及早作出预测, 完善信息发布制度, 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以及善后恢复的保险机制, 切实提高政府应急管理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 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机制。

一是将流动人口管理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充分依托上级公安机关的技术支撑, 大力推行流动人口社会化、信息化、动态化、分层化、亲情化的“五化”管理新模式。二是进一步健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网络, 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 依托村居、厂企、工地、聚居区等不同载体, 建立管理分站, 并使其合理布局, 特别增加农村地区分布密度, 方便暂住人员就近申报登记。三是采取政府投入、村居自筹、厂企出资、社会赞助等不同模式, 多渠道筹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经费, 用于发放协管员工资、购置装备器材、支付联网费用等方面。四是按照分解责任、明确要求、配合管理的原则, 把流动人口的日常管理责任落实到出租房屋房东、经营场所业主、用工单位负责人身上, 督促其配合公安机关做好申报和管理工作。五是在村居、厂企、居民楼广建信息员, 及时收集流动人员和租赁房屋变动情况, 并跟进做好登录、管控等工作, 切实改变“有问题的没管, 管的没有问题”的局面。六是落实好高危人员基本情况采录清楚制度, 加强高危人群的精确化、动态化、信息化管控。七是研究制定规范化、标准化的采录、管控制度, 并以此加强对协管员的培训、指导, 提高信息采录质量和人员管控成效。八是以掌握实情、注重实绩、讲求实效为原则, 做好考核奖惩工作。九是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 进一步拓宽流动人口登记、办证的服务措施, 增强流动人口社会归属感, 使其真正融入当地社会。

五、采取五种措施培育和规范农村社会组织, 提高农民参与实效

(一) 转变观念, 积极培育农民社会组织。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要相信农民, 支持、引导、规范农民社会组织的发展, 把培育农民社会组织作为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的一个环节, 以农民社会组织的发展促进村民自治制度的完善, 使农民社会组织发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支生力军。

(二) 抓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 扩大农民社会组织覆盖面。关于农民社会组织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和完善要抓紧抓好, 确保农民社会组织注册有门、存在有据、发展有保障, 消除体制上的尴尬。条件成熟时, 鼓励一些组织发展成为全国性的社会组织。如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农民社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意愿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 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但目前仅仅是良好的开端, 进一步培育、规范农民社会组织, 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使其在社会建设和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将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三) 结合实际, 建立和完善推广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培育和登记管理办法。根据本地实际, 适当放宽登记条件, 简化登记程序, 尽早给他们一个合法的身份。按照边发展、边规范、边登记、培育与监管并重的原则, 做到成熟一个、登记一个、规范一个。支持、引导农村社会组织建立民主管理制度, 真正实现民办、民管、民受益。

(四) 积极推进基层政府、村民自治组织和农民社会组织合作, 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在提高农民文化生活水平、改善村容村貌、推进乡风文明、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维护农村社会治安等方面, 与农民社会组织开展合作, 从各方面支持农民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作用。当前, 在农民社会组织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 以培育农民文娱类社会组织为先导, 培养农民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然后, 以此类组织带动其他类型组织的发展, 应是比较可行的选择。

(五) 大力支持建立农民工组织, 充分发挥农民工组织在维权、就业信息咨询等方面的作用。农民工, 在地域上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 在身份上介于市民和农民之间, 非工非农, 亦工亦农。他们工作艰辛, 收入微薄, 而且多数人得不到最基本的社会保障。为维护社会公平与和谐, 应支持建立代表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社会组织, 而且要打破区域界限, 区别于同乡会等组织, 以“合法的农民工身份”作为唯一的会员条件, 充分发挥农民工组织在维权、就业信息咨询等方面的作用。

六、加强六大教育, 在创新欠发达地区农村社会管理中积极推进非制度建设

通过调查、座谈讨论, 大家一致认为:在重视经济建设的同时, 人们的思想道德滑坡了, 理想信念淡薄了, 诚信缺失了, 文化习俗丢了等问题, 严重影响了农村社会管理水平的提高。这主要是思想文化教育缺失产生的。建议政府将“文化券”纳入劳动者工资福利。 即任何有正式工作的劳动者的月工资收入中将包括50元人民币的“文化券”。 “文化券”成本中的20%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 30%由政府补贴, 其余50%将由劳动者的雇佣单位负担, 但企业的这一额外支出可通过少交所得税返还 (农民可由政府按每人每月15~20元“文化券”标准发到农民手中) 。人们可用此券购买思想道德、理想信念、诚信、文化习俗、中华传统文化等方面的图书、CD、戏剧票、电影票和其他各种演出票。这种 “文化券”是政府向民众提供文化服务方面的新举措, 目的是让文化成为劳动者的一种福利, 加强思想文化修养, 推进社会管理水平的提高。

应加强的六大教育:一是加强主流社会意识形态教育, 如传统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人民利益至上”的观念教育,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二是重视文化习俗的作用与教育, 注重引导公众日常生活和行为方式的价值导向。三是重视潜规则的作用与引导。潜规则即不成文的非正式规则, 对潜规则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要善于趋利避害, 特别以增加办事透明度作为基本准则。四是加强诚信教育, 降低经济交易和社会交往成本。五是增强和谐意识培育。和谐是中华文化的根性, 是社会运行的必要条件和最高境界, 要把和谐从工具层面提升到目标层面。六是创新管理理念教育。特别是要更新重经济管理、轻社会管理的极端思想, 牢固树立“管理与服务”并重的理念。湖南省娄底市冷水江市禾青镇杨坪村坚持寓管理与服务之中, 设置了“杨坪村为民办事全程代理服务栏”。这个栏目中设置了代理项目、申报材料、代理程序三大块;在代理项目中又分为审批类、生产类和生活类三大类, 申报材料分类指导, 严格把关;代理程序是:由群众申报——由代理员受理并到上级有关部门办理——代理员向群众反馈。这一栏目设置科学, 言简意赅, 服务群众, 方便群众, 真正为民排忧解难。总之, 重视六大教育, 推进非正式制度建设, 可以尽力消除法律、政策与人性关怀之间的断裂, 有利于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 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形成。

摘要: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 加强社会管理体制的建设和创新, 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 整合社会管理资源, 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建立与完善这种管理格局, 是欠发达地区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重点。

小康社会建设的着力点 篇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中国文化的根本, 是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标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涵盖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诉求[1]。它们相互联系、互为前提, 统一于一个结构完整、内涵丰富的价值观系统。青少年学生社会公德养成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科学规划, 稳步推进。虽然“三个倡导”相互之间不存在层次高低的区别, 但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培育, 按照由近及远的原则, 可从公民个人道德准则做起。公德是公民自觉履行现代社会对个体的道德价值要求。社会公德渗透于社会公共生活的各个领域, 涵盖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是社会道德的基础, 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进步的标志, 是社会共同道德理想的体现与折射。遵守社会公德是对社会生活中每个人的最低层次的道德要求。公德意识是在一定社会公德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的稳固的观点和看法, 包括公德知识、公德情感、公德意志、公德信念。它是社会公德行为的基础, 指导着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行动。可以说, 有什么样的公德意识, 才可能有什么样的公德行为。一个个体的公德意识水平, 直接决定这个人的素质修养;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整体公德意识水平则直接决定着这个国家文明进步的程度。公德意识养成是指对培养对象的社会公德知识、情感、意志、信念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和训练, 使之树立良好的公德意识, 符合社会公共生活领域基本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针对青少年群体而言, 遵循公民个人的道德准则, 实质上是引导青少年加强公德意识培养, 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 促使他们养成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习惯, 用心做好身边的每一件事, 用心去关怀身边的每一个人, 培养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 从而为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培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促进公德意识养成: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引导的着力点

社会公德是社会整体利益的反映, 是社会公众普遍认可的公共生活准则, 它规范和调节着人际交往和社会公共生活中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反映了人们公共生活的道德需要[2]。“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个人层面上引领青少年社会公德的养成。爱国是指对待国家的情感, 是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敬业是指对待工作的态度, 要做到爱岗敬业;诚信是指为人处世必须具备的品质, 待人诚恳, 诚实守信;友善是指对待人和物的关怀, 表现为助人为乐、与人为善、关注他人, 努力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为社会公德养成提供了具体指南, 它是社会道德准则, 也是社会公德养成的具体内容。在这种价值观的指导下, 引领整合社会思潮, 使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有利于促进他们公德意识的养成。首先, 要提高他们的公德认知, 形成正确的公德观, 使他们懂得哪些可行哪些不可行;其次, 要培养他们的公德情感, 使其对不讲公德的行为有强烈的憎恶感, 对讲公德的行为产生愉悦的感受;再次, 要使他们在正确的公德认知和公德情感基础上形成公德意志, 坚定公德信念, 并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行为习惯[3], 进而在身体力行中促进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行统一。

(一) 树立“三位一体”的培育理念, 完善青少年公德意识培育机制。

从社会到家庭到学校都有责任有义务促使青少年良好公德意识的养成。要建立健全教育机制互联、教育功能互补、教育力量互动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由学校向家庭辐射、向社会延伸, 推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效衔接, 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抓好青少年的公德意识养成。

1.发挥家庭道德教育的基础作用。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至关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与青少年学生有着特殊的亲密关系, 是其成长过程中的主要指导者、促进者、支持者, 其言行举止对青少年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有莫大的影响。因此, 提高家长素质, 增强家长教育子女理念, 是加强青少年学生道德建设的重要渠道。要强化家庭的德育功能, 充分发挥家庭在青少年公德意识培育和价值观塑造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推进文明家庭建设, 拓展家风建设活动平台, 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家庭美德, 以良好家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关爱而不溺爱”, 家长要时时处处给孩子做榜样, 用正确行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教育引导孩子。要善于从点滴小事中教会孩子欣赏真善美、远离假丑恶, 注意观察孩子的思想动态和行为变化, 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 经常沟通感情, 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惑。

2.坚持学校道德教育的导向作用。

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课堂, 应把德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全面加强校风、师德建设。要根据青少年特点和成长规律, 循循善诱, 春风化雨, 努力做到每一堂课不仅传播知识而且传授美德, 每一次活动不仅健康身心而且陶冶性情, 让学生都得到倾心关爱和真诚帮助,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要将参加志愿者服务等公益事业和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德育课程考核, 提升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学校生活中, 根据青少年学生身心特点, 利用图书馆、橱窗等文化教育设施, 通过演讲、歌咏、书画、标语、校园广播等形式, 使学生受到环境和气氛的感染;积极开展科技、文艺、体育、军训等文体活动, 开展入队、入团、入党宣誓、成人仪式及各种形式的重礼节、讲礼貌、告别不文明言行活动等, 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要让他们重温社会的基本公德, 把《论语》、《大学》、《中庸》、《礼记》等重新搬回课堂、搬上荧屏, 引入思想, 融进生活。要根据学生的成长需求, 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为基点, 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经典诗文, 引导学生从古圣先贤的思想人品中感悟人生睿智, 从经典阅读中汲取精神力量, 在中华美德浸润中认识自己, 领略中华传统美德的价值所在。如:仁者爱人、尊贤敬长、诚信待人, 既是人的高尚品德, 又是与人相处的基本原则。厚德载物、推己及人、仁义诚信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必将涵养青少年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健全人格, 对当前青少年公德意识培养和价值观引导创造相应的社会氛围、提供重要的舆论和道德力量资源[4]。

核心价值观既是一个思想问题, 更是一个实践问题。针对青少年思想活跃、可塑性强的特点, 应积极创新校外实践活动, 注重行为积累, 抓好公德意识养成。要给学生更多的体验机会, 鼓励他们走出校门去参观、去考察, 在实践中亲眼目睹各种道德行为和不良行为, 在亲身感受中进行自我教育, 提高弃恶扬善的能力和自觉性。如利用寒暑假, 积极组织青少年参与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镇村创建活动, 参加义务清洁家园、关爱空巢老人、文明交通宣传, 争当“社区小义工”、“文明小使者”, 开展义卖募捐、资助灾区及困难家庭学生等公益活动。利用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纪念日等重要时机, 开展青少年社会公德实践活动, 引导青少年弘扬民族精神, 增进爱国情感, 提高公德素养, 激发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树立起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学习的远大志向, 从而在行为实践的体验中落实公德意识的养成。

3.优化社会环境, 使社会公德建设制度化、法制化

净化社会环境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 网络媒体对于引导舆论、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稳定大局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网络虽有不利的一面, 但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载体之一。维护网络文明, 提倡绿色网络, 营造优良的网络文化环境, 可以成为加强青少年学生公德自律素质的一种手段。当前, 我们要深入分析和研究网络环境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新特点、新规律、新问题, 牢牢掌握网络教育的主动权, 积极抢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加大正面典型的宣传报道力度, 发挥好正面典型的引导、激励和教育作用。要化被动为主动, 调整德育方法, 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全面提高网络公德教育的水平[5]。要整合各种社会资源, 精心搭建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活动平台, 使学校教育、校外教育、家庭教育无缝衔接, 着力创造培养青少年良好心态、健康人格和道德修养的育人环境。公德教育本身的力量常常无法鼓励人们从善, 为善不得奖、为恶不惩罚的状况则会进一步削弱公德的感召力量。而借助法律手段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 实现奖惩有据, 对中国当前社会公德建设是必要而有效的。奖励是以积极肯定的方式倡导公德, 它可以激励和引导公民认同并实现社会公德行为。惩罚是以消极否定的方式禁止不道德行为的发生, 它可以警示当事人和其他人防止类似行为的发生。

(二) 加强道德自律, 强化和巩固青少年的公德意识。

道德自律, 就是道德主体借助于对自然和社会规律的认识, 借助于对现实生活条件的认识, 自愿地认同社会道德规范, 并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践履道德规范, 从而把被动的服从变为主动的律己。杜威曾指出:“我们甚至可能用强力进行控制, 而忘了虽然我们可以把马引到水边, 却不能迫使它饮水;虽然我们能把一个人关在教养所, 却不能使他悔过。”[6]青少年有了自律的愿望和要求, 他才会有进一步的道德上的追求, 他才会寻找更有效的道德策略, 从而实现自己德性的提高。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自我教育是最好的教育。”只有当一个人心存道德, 拥有强烈的道德自我建构意识, 做到道德自律, 才有可能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公德意识, 也只有道德自律, 才能做到一方面, 自尊、自爱、善良, 渴望高尚品格。另一方面, 寻找自身的道德欠缺, 积极努力地克服这些缺陷, 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否则, 道德意识就难以通过青少年自身的积极思维与情感体验, 内化为自身的道德需要, 道德规范和行为操作也就仅仅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层面上, 当然就难以形成具有自我约束力的道德意识。由于青少年的道德意识还处在构建过程中, 道德自律程度还不高, 他们对自我的认识、评价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主观片面性。一般而言, 他们评价别人的品质比较清楚, 评价自己的品质则显得模糊和软弱无力, 而且他们的自控能力还比较薄弱。作为青少年成长的引路人, 教育工作者应立足于培养青少年正确的思维方法, 使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 不断提高道德认识能力、评判能力及道德价值的选择能力等。只有引导学生从道德的角度正常地认识自我, 评价自我, 发挥他们进行自我道德教育的潜力, 逐步深入地剖析自己个性品质中的优缺点, 并学会设计和调节自我, 增强自制力, 才能真正推动青少年公德素养的培育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 2012一11一18.

[2]席彩云.当代社会公德教育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8:152.

[3]黄娜, 何齐宗.青少年社会公德意识教育[J].教育学术月刊, 2011 (7) .

[4]邱伟光.核心价值观是青少年成长的基石[J].思想理论教育, 2014. (11) .

[5]郑洁, 梁虹.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方式[J].学习与实践, 2014 (1) .

上一篇:有效教学的组织与实施下一篇:信用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