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小康社会

2024-10-18

建设小康社会(精选9篇)

建设小康社会 篇1

加大民生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邓小平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他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了“小康社会”这一战略构想。他指出,“所谓小康,从国民生产总值来说,就是年人均达到800美元。”(《邓小平文选》第3卷64页)

二000年二月二十五日江泽民在广州省考察工作时,从全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出发,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邓小平提出的“小康社会”战略构想的直接继承。

二00七年十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胡锦涛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做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这是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是老百姓所熟知的“四菜一汤奔小康”这一简单的小康标准。它涵盖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三个大的方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单单要把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上来,而且要把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也同步提高上来。“小康社会”这一构想,随着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深入发展,内涵和意义也在不断的得到丰富和发展。

今年刚刚结束的“两会”,代表、委员们对“十二五”规划畅所欲言。“十二五”规划就是围绕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来编制的。温家宝总理在谈到“十二五”规划中,确立的经济发展速度是7%。对这一数字,总理的解释是:“我们要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就是要把发展和所得到的成果用在民生上来。”我们要想早日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胜利,就必须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我们要想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落到实处,就要抓好就业、教育、分配、社保、稳定,这五大民生问题。

一、解决民生之本——就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老百姓要生存下去,要能吃上饭,就要有一份可以赚钱谋生的工作。政府要切实解决好就业问题,就要把“劳动者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贯彻好。政府要做的是,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与就业有关的各项政策。政府要加大宣传,提高青年人的就业积极性,让他们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要加大失业调控力度,帮助有就业意愿的就业困难群众获得理想的工作;要多开办一些培训机构,对市场通用性广、适用性强、企业需求量大的行业(工种)进行职业技术培训。政府要建立和完善公共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开设就业援助服务电话和搭建网上就业服务安置平台,从尽可能多的渠道为各类求职者解决就业问题;要出台一系列的劳务引导政策,使政府的促进作用大大提高;要在开办的培训机构内,聘用一些经验丰富的专职教师,为学生们讲解有关当前就业形势、相关政策法规、求职技巧、如何签订劳动合同、怎样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劳动权益等等方面的课程。解决好就业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政府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二、夯实民生之基——教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政府要加强农村贫困地区和偏远地区的义务教育。对农村贫困地区和

偏远地区的校舍建设,政府应负担起建设费用。由政府出面,在社会

上公开招聘一些能扎根农村的中小学教师,扩充教师队伍。对贫困家

庭学生实行“免杂费,免书本费,逐步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的“二免

一补”政策。对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的子女,当地政府应大力开办农民

工子女学校,使每个孩子都能有一个良好的读书学习的环境。

三、调剂民生之源——分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两会召开前夕,温家宝总理和网友在线交流,谈到收入分配改革时说:

“今后五年,我们将要把解决收入分配不公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任

务。”解决收入分配问题,首先要实行两个“同步”——居民收入增长

同经济增长同步,职工工资增长同劳动生产率同步。其次,应该让收

入较高的人多纳税,收入少的人少纳税甚至不交税。如果政府能够出

台相应的措施,会使绝大多数中低收入者受益。政府应缩小贫富间的差距,使老百姓能从中得到实惠。

四、完善民生之依——社保,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社会保险制度,是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和改善劳动者生活状况的重要

保障。“社保”是老百姓的靠山。完善好“社保”等于让老百姓吃下了

一颗“定心丸”。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形势下政府应对社会保险和

职工福利制度加快改革步伐,以期进一步的对这两方面进行完善。农

民工也是新形势下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为城市的发展做

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应该享受更好的社会保障。但现实是,对于2亿

多的农民工来说,迟而未决的农民工保障问题,一直以来是心里的一

块心病。政府应加大施行力度,让农民工都可以参加外来人员综合保

险。同时,对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让“综合保险”同“社保”接轨,将农民工社会保障待遇转移到“社保’,保留“综合保险”。政府应尝试

并逐步施行这一具有特色的补充保障。近两年来,农民参加农村养老

保险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政府应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险体系,规划好

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与运作。对于生活上有困难的群众,政府应加大

财政帮扶力度,不仅要落实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而且要出台一些

救助政策,解决好农村贫困户的生活问题。

五、构筑民生之盾——稳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只有构筑好社会稳定——这一道人民群众心中的坚实盾牌,才能使人

民安居乐业,国家繁荣富强。近年来,刑事犯罪问题,腐败问题,恐

怖主义问题,民族问题,贫富分化问题等等,影响社会安定团结的一

系列问题突显出来。政府要树立新的稳定观,重视实现公平正义,加

快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要建立、完善一个统一的社会

矛盾纠纷处理机构,把各种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公安机关要依法严

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并组织一切力量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争取社会治安状况的根本好转。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时代的要求,是广大人民群众热烈的期盼,是勾画我国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一张宏伟蓝图。加大民生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

项重要任务。我们要努力拼搏,开拓创新,努力完成好历史交给的这一项伟大

任务。我们必将迎来一个民主更加健全,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大大提高的全面小康社会。二0一一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千帆竞发“十二五”,各

个行业的人,都在为驶向“小康社会”这一幸福的彼岸而搏浪前进。我们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建设小康社会 篇2

国家富强, 民族复兴的前提是振兴教育, 发展科技, 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先进的文化, 标志着先进的科技;科技尖端人才的培养, 标志着社会的进步;先进的国防建设, 科技强军, 保家卫国;大力促进医学事业的发展, 各行各业的人士有着健康的身体。工业化带动信息化, 信息化促进工业化的发展。顺利完成党中央提出的各项基本任务, 开拓创新、团结一致, 奔向小康社会。

提高科学技术的创造力与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教育培养造就一大批科技尖端优秀人才。经济发展决定我国的综合实力, 并提高我国在国防经济发展的竞争力。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面对人口多, 底子薄等问题, 科教兴国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必然选择。

我国国民经济持续迅速发展, 改革开放取得了丰硕成果, 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成效显著,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市场繁荣, 商品供应充足。居民生活质量提高, 衣食住行各方面都有巨大提高和改善。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 积极行动起来, 深刻理解发展先进文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意义。

发展经济, 加强国防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任务。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国家经济建设的关系是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的一个重大课题, 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国防建设要以经济建设为依托, 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大局, 经济发展了国防建设才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发展经济离不开坚强有力的安全保障。国防现代化建设是整个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巩固国防建设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解放思想, 求实创新, 开拓进取, 与时俱进, 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小康社会的灵魂。加快社会主义建设步伐, 必须毫不松懈地加强和改善党的建设, 党的思想, 组织和作风建设的新进步, 使党始终走在时代的前沿, 成为改革和发展的火车头, 保障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这是我们党政建设和领导水平的重大考验, 也是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总之, 加强党政建设, 改进党的领导, 将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努力开创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枪林弹雨的年代给 (下转第183页) (上接第182页) 人类带来了苦难和悲剧。中华民族的历史不可忘记。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炎黄子孙为人类的和平经过几千年的流血牺牲, 驱散了黑暗, 换来了光明, 统一了国家, 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我们拥有了自己的家园。人类社会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曲折变革, 摆脱了贫穷落后, 守旧的局面。今天的人类社会已进入了现代化建设的文明里程,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类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也随之得以升华。

历史是人类生活的总结, 文化、教育的发展是社会前进的标志, 人类要幸福生存, 必须彻底消灭战争。人类只有消灭战争, 生活在和平的土地上, 安居乐业, 建立美好的家园, 整个社会才能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人类才能幸福地生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任务, 我们的信心, 我们的力量, 一定能克服一切困难。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丰硕成果, 在不远的十年之后一定会展现在世人面前。

美好的明天一定属于我们, 属于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

建设小康社会 篇3

摘要:辽宁省森林生态环境还非常脆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森林生态系统还不能完全起到保障农业稳产高产的作用。主要是还没有建成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

关键词:生态环境建设 林业产业建设

1 生态环境建设的形势不容乐观

辽宁省现有林的特点:一是资源分布不均,现有林的一半集中在丹东、抚顺、本溪三个市;二是中幼龄林多,现有林的85%以上是中幼龄林;三是人工针叶纯林多,占人工林面积的60%;四是低质林多,天然林中林分质量差的占50%。这些特点决定了辽宁现有林的生态功能还不高,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差距甚大。

1.1 水旱灾害频繁发生,对农业生产影响严重。旱灾全省总的发生趋势是周期在缩短,不仅造成了农业的大幅度减产,还严重的影响了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辽东山区历史上很少发生旱灾,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旱灾频繁发生。1980年以来全省累计受灾农田1600多万公顷。全省水灾发生频率也在增加,辽东山区20世纪50年代以前,水灾的频率为10多年一遇,而进入80年代以来,为3年一遇。1980年以来全省累计受水灾农田560多万公顷,粮食产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1.2 水土流失冲毁良田,淤积河道和水利工程。辽宁省有水土流失面积463万公顷,植被较好的东部山区水土流失面积占30%。由于水土流失,水冲沙压良田,造成耕地面积逐年减少。1994年全省耕地面积341万公顷,较1949年减少了133万公顷,占原耕地面积的28%,其中一多半是水冲沙压造成的。水土流失,使大量的泥沙流入河川、水库,淤积河道,造成水库寿命缩短。每年辽河河床淤高10厘米。全省大中型水库因泥沙淤积每年损失库容等于报废一座大型水库。

1.3 林业生态建设和保护的投入严重不足。我省已划定生态公益林373.8万公顷,禁止商业性采伐,进行保护,理应得到经济效益补偿,而目前只得到国家每亩5元管护补助和省每亩3.5元补助的占58%,更谈不上经济效益补偿,严重的影响了林业生态的建设和保护。

2 林业产业建设的任务繁重

近年来,随着林业改革的发展和天然林禁伐决定的实施,辽宁省的林业产业结构有了一定的调整,林业产业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自我发展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由于某些政策滞后等原因,制约了和影响了林业产业的发展。

2.1 缺少科学的发展规划和强有力的指导。从上到下林业产业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规划、指导、信息、服务均跟不上。特别是缺少科学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发展规划,即使有规划有些规划也不够准确,可操作性不强;加之消息闭塞,信息不灵。使一些地方林业产业的发展上,还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

2.2 森林资源流转不规范,产生诸多弊端。森林资源的流转,目前尚无具有法律效力的统一规定或办法,又无森林资源评估机构,各地的森林资源流转极不规范,不少地方出让价格偏低,造成集体森林资源资产流失,群众不满义,也影响了森林资源市场的正常发育。

2.3 林业税费负担沉重,制约了林业的发展。采伐销售木材要缴纳生产和销售两个环节的两道8%(即16%)的农林特产税,总税额在木材销售价的50%左右。以桓仁为例,生产木材要交纳16%的农林特产税、15—21%育林基金、6%的增值税、按净利润33%的所得税、2%的工商管理费、每立方米蓄积5元的设计费、每立方米木材3元的检印费、每立方米木材1元的检疫费,加上造林营林以及林木采伐成本,林木经营者采伐销售木材几乎无利或微利,严重挫伤了森林经营者营造林的积极性。

2.4 现有的林业产业科技含量不高,效益低。多年来,建立了不少林业产业发展基地,如经济林(板栗园、大扁杏园、大枣园)基地、中草药材(人参、细参、龙胆草)基地、林蛙基地、木材加工基地等等。但多是重数量、轻管理,粗放经营、广种薄收。朝阳市山杏的单产只有1.5--2千克,大枣单产只有25--40千克,大大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经济林的产品加工也跟不上,以朝阳市为例经济林产品加工的不到50%,多是出卖初级产品,经济效益低下。

2.5 林业产业投入不足,影响了林业产业的发展。林业产业与其他行业产业比较,起步晚、投资回收周期长、比较效益低,自我投入自我发展的能力差。有的地方即使有比较好的项目,也因缺少投入,而失去发展的机会。比如,本溪市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因资金不足,有40%以上的景区得不到开发,全省森林公园有500多个景区或景点没有开发,大量的森林旅游资源在闲置。

3 加强林业建设的措施

为进一步加强林业建设,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我们必须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按照“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要求,以建设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为目标,坚持大力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和科学营林,深化改革,强化科技,依法治林,加速传统的林业向现代林业的转变,实现林业的跨越式发展,使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3.1 建立完备的生态安全体系。不久前我国通过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总论中,明确了我国新世纪上半叶林业发展的总体战略思想,即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确立以植被建设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核心是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生态建设”为主是根据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主导需求的变化,体现生态优先的理念,在生态优先的前提下,坚持森林可持续经营,充分发挥林业的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正确认识和处理资源保护和发展、培育和利用的关系,实现可再生资源的多目标经营与可持续发展。“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系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建立生态文明、经济繁荣的社会,就是要按照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不侵害后代人生存发展权的道德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3.1.1 进一步落实领导干部生态建设责任制。搞好生态建设,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各级政府和生态建设主管部门,要破除急功近利思想和短期行为,树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长远思想。制定长远的生态建设规划,发扬愚公精神,一任接一任的抓下去。要把生态建设的责任真正落实到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肩上,将生态建设完成的情况和生态环境改善的情况作为各级党政领导的政绩进行考核。

3.1.2 动员全社会力量投入生态建设。生态建设是一项公益事业,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部门要本着“统一规划、统筹安排、综合治理、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各负其费”的原则,落实生态建设的责任,抓好生态建设。要分别搞好河流两岸、铁路公路两侧、厂矿区、校园、部队营区的绿化,特别是要搞好蚕场、参场、牧场、采石采矿场、风景旅游区的生态环境建设。

3.1.3 建立生态建设补偿制度。森林具有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主要是发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是巨大的,并为社会共享。辽宁省现有森林仅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两项生态效益就达500亿元。特别是2001年以来我省实施了天然林禁伐,生态公益林建设经营者作出了巨大的付出,得不到森林的直接经济效益,必须实行生态建设补偿制度。

3.1.4 搞好生态建设工程。辽宁省现有宜林荒山100多万公顷,要搞好现有天然林的保护,搞好辽东水源涵养林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海防林工程、农田防护林工程、环沈阳生态圈工程等的建设,对生态建设工程要实行招投标制度,提高工程造林质量,加快造林绿化步伐,尽快提高森林覆盖率,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

3.2 建设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调整结构发展林业产业,关键在于解放思想、放宽政策、加强指导、搞好服务,为其创造宽松的环境和发展空间。

3.2.1 加强宏观指导。各级林业主管部门都要加强对调整结构发展林业产业工作的领导,明确其只能,确定专门力量负责林业产业工作。组织制定林业产业发展规划,经过层层把关筛选,形成林业产业发展项目库,分步落实实施。各级负责林业产业工作的部门,要经常收集发展林业产业的信息,为调整结构发展林业产业提供指导服务。

3.2.2 落实林业产业发展政策。辽宁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商品林和非公有制林业的通知》(辽政发[2002]59号)规定:由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规划、设计、批准的定向培育的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速生丰产用材林,自主确定采伐年龄和采伐方式,实行采伐限额单列,采伐前报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后,适时发给采伐许可证;在农田营造的商品林,采伐单独报批,不受采伐限额限制;林地使用权可延至100年等等。一定要落实好、使用好这些政策。

3.2.3 要减轻发展林业产业的税费负担。生产木材交纳的两道8%的农林特产税,应减掉一道,至少应参照国有林区只交纳10%的标准交纳,减轻发展林业产业的税费负担。同时要认真落实辽政发(2002)59号文中的规定:私营者投资营造商品林生产的木材,减征70%的育林基金;在非林业用地上营造商品林生产的木材免征育林基金。

3.2.4 要加快林权制度改革,培育和规范森林资源市场。要尽快出台林权制度规格的意见或具有法定效力的森林资源流转管理办法,规范森林资源的流转,推动林权制度的改革。以进一步明晰集体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依法维护林业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调动林农和社会各界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

3.2.5 要增加科技含量,提高经济效益。发展经济林、发展多种经营,一定要改变广种薄收的旧模式,实行集约经营。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对基层急需的新技术,要及时组织培训,急基层之所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篇4

2011级市场开发与营销1班Bocker20号

内容摘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建设小康社会开创新局面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根据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新趋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本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前10年要全面完成“十五”计划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使经济总量、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再上一个大台阶,为后10年的更大发展打好基础。要完成好这个主要任务,我们就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是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在加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并使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Bocker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我们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毫不放松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反映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时代发展的要求;一定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一定要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前进的脉搏,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使党的工作充满活力;一定要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既立足于做好经常性工作,又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总之,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这是实现新世纪新阶段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可以肯定,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的祖国必将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的生活必将更加幸福美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相信在党和国家领导人正确的领导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定能实现我过人民所期盼的小康社会,迎接小康社会的到来,开创中国社会主义新纪元。

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篇5

【摘要】: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取得了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步推进的建设目标透出的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和决心,是我们党“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建成小康社会发展

【正文】

2012年11月8日至2012年11月14日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召开了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会议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①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含义

十八大报告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首次提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新指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党提出的新目标和新任务;既包括经济社会的发展,打造的是“强盛中国”;也包括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设的是“幸福中国”,目标更加科学,内涵更加丰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文化建设、生态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全面建成。

(一)一字之变,表明进入新阶段

十八大主题明确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与十七大主题中“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表述不同。报告的第三部分更是明确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从“建设”到“建成”,虽只是一字之变,然而其寓意却极为深远:它表明了我国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这一次大会将“建设”改为“建成”,表明未来十年的基础条件、目标任务、历史方位与以前有所不同,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二)一字之变,宣示了目标实现的可感知性

十八大将以往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是过程,“建成”是结果。过程并无定型,结果则必须是具体而微、可感可知的,这就让人民深刻感受到小康社会的真实性。

(三)指标更科学,更让人信服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方面,十八大报告将十七大的“总量”改为“人均”的表述,并加入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目标。“两个翻一番”的新指标,体现了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并重。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再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充分展现了我们党对全面小康的指标更科学,更让人信服。一个是经济总量指标,一个是人民生活指标,指标设定以2010年为基期。这两个指标的指导性、方向性更加鲜明,尤其是将人均收入翻一番的指标,这一目标既鼓舞人心又切实可行,这彰显出今后我们更注重百姓生活幸福度。这也反映出,我们党自成立起就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宗旨,就一直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处的现状

我们之所以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更高水平的要求,是因为我们还处于一个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一)国际现状

从全球来看,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复杂的变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科技革命正孕育新突破,世界经济正在调整、变革,变化的本身其实就是机遇,就看我们能不能抓住机遇。机遇不是等来的,机遇转眼即逝,挑战长期存在,关键在于主动寻找机遇,善于抓住机遇。

(二)国内现状

1.改革开放30多年尤其是最近10年以来,我们取得了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科技实力都上了一个大台阶。

2.国内有广阔市场,扩大内需、城镇化的提升均将提供巨大潜在的经济需求,中国人口众多,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都会有很强的需求拉动。

3.我们有丰富的宏观调控经验,既更加尊重市场规律,又会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必将有力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4.广大人民群众和干部有着强烈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家腾飞富强的向心力,团结奋进,凝聚力量,就一定能夺取新的胜利。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于“全面”,“全面”包含了两层重要含义:一是小康社会的建设领域是全面的,它不仅仅是要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而且还要加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城乡、区域、经济和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实现全民共享、全面进步;二是小康社会所覆盖的人群是全面的,就是要使全体人民都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就当前而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重点是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建设,难点是实现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换句话说,没有发达的农业作支撑,就没有全面小康社会稳固的物质基础;没有农村经济的全面繁荣,就没有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没有农民的普遍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因此,“三农”问题能否得到切实有效地解决,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如期实现。

(一)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综合生产能力很薄弱,农民纯收入增长不稳定。

从十年来农民人均纯收入来源结构上看,工资性收入和畜牧业等收入稳步发展,而农业种植业波动较大。风调雨顺的年份,农民收入就高。如遇到旱、涝等灾害,收入马上就减少。大旱不能抗,大涝不能排,农业发展还摆脱不了大自然的桎梏。

(二)科学技术应用总体水平不高。

尽管科学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原有的科技水平已不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加之科技部门人员本身传授方式、方法或掌握的程度受限,以及农民自身的科技知识低下,不适合当今科技步伐,在生产上还存在弊端。出现一些农业问题,农民不懂技术防治不了,科技部门又受人力物资等条件的限制,很难帮助农民逐一进行解决。

(三)农用物资价格上涨等隐形的农民负担制约农民增收。

农用物资价格上涨,使得农民生产成本的扩大,也直接减少农民的纯收入。农民收入不增加,生活水平不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也很那实现。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措施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长期的艰巨过程,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这就需要国家、社会、家庭及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实现这一伟大的目标。

(一)国家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是时机深化重要

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得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性”,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1.增加农民收入,加速推进农业发展。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农民占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整个中国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因此,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是关系整个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因素。

积极而又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战略,提高城镇化水平。

2.城镇化既是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产物,又是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条件。推进城镇建设既是我国农村发展的重大战略,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

3.扶贫开发,从根本上消灭贫困。

目前,我国大多数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但仍有一部分特困人口的贫困问题没有解决。同时应该看到,已基本解决温饱问题的人口的生活标准还很低。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扶贫开发,消除贫困,缩小地区差距。

4.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增强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西部地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也是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不仅是保持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要求。

5.积极推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我们必须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坚定不移地继续大力推进科教兴国战略,以形成比较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使人民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不断提高科技、文化素质。

(二)社会

社会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社会的协助,社会应全力配合国家,大力支持国家政策,践行国家政策,以

(三)家庭

(四)个人

1.,首先应该做好本职工作—努力学习知识,在学校里培养一定的能力,掌握好必备的技能,为以后走出社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打下良好基础。其次,我们应该了解社会时事,高度关注党中央针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策,并且积极响应。最后,尽自己的一份薄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虽然我们还是学生,没有太大的能力,但我们也可以做一些事,比如积极宣传环保并以身作则,在学校参加或组织一些开拓创新的活动等。

3.会需要我们当代青年发挥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各方面的创新活力,不断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生作为先进知识的掌握者,民族创新精神的养成有赖于大学生的拉动。我们都知道当代国际竞争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要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也就是要不断地提高青年的创新能力。我们要以提高民族创新能力为己任,全面发展,学习科学精神和勇于创新精神,形成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科研团队,在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各个领域中,全方位寻找自身所属的位置,加强基础性、前瞻性和前沿性的科学研究,努力解决带有全局性、基础性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不断增强国家整体实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2.必须将个人的力量融入集体的智慧之中,才能实现自身价值。有了正确的理论指导,有了较高的个人素质,还不一定能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完成这个任务,必须紧紧依靠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对于这样一个伟大的建设事业来说,任何个人的力量都是微不足道的。只有将个人的理想,个人的奋斗目标与社会的理想、社会的奋斗目标保一致,将个人的才智融人集体的智慧之中,集体的力量才会更加强大,伟大的事业才能得以实现,个人的价值也会因此得到升华。因为个人和社会是紧密相连的,个人的力量只有结合集体之合作才能发挥出更大的效力

a.提出问题-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

d.结论。)

建设小康社会 篇6

加快小城镇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明了小城镇发展方向,加强小城镇建设具有时代紧迫性,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有关城市发展道路、投资问题的.争论;应合理规划、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建立经营城市投资体制;小城镇管理的现代化等.

作 者:李祖革 Li Zuge 作者单位:中共陕西省西乡县委党校,陕西,西乡,723500刊 名: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ANXI INSTITUTE OF JUNIOR MANAGERIAL PERSONNEL年,卷(期):16(3)分类号:A849关键词:小城镇 建设 小康社会

浅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篇7

1 农业基础地位

农业是衣食之源, 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来看, 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越来越低, 社会文明的发展也要求越来越多的人脱离农业生产, 甚至脱离物质生产。但是, 农业的特殊性始终是无法替代的。“民以食为天”, 没有发达的农业, 人们就没有生存保障, 整个社会就没有发展的根基。因此,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 对保证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保持社会稳定, 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农业作为一个社会效益高而自身效益低的弱质产业, 30年来能得以持续快速发展。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党和政府始终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首位, 千方百计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 着力加强对农业的支持保护, 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30年来, 国家不断增加农业的资金和物质投入,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 建立了粮食直补、最低保护价、粮食专项储备、粮食风险基金等制度, 初步形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宏观调控体系的框架。

2 农村经济建设发展的希望与挑战

我国现在总体上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这是中央对新时期加强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协调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判断, 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以及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思想的进一步延续, 表明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思路。

其中农村税费改革就让亿万农民得到了“真金白银”的实惠, 取消农业税这样千百年来农民连想也不敢想的大好事, 在21世纪初终于变为现实, 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真实体现。进行中的在农村实现真正的义务教育, 关系到“三农”问题的真正解决, 也关系到中国现代化的真正实现。目前, 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的历史阶段, 要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必须改变农业和农村经济在资源配置和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处的不利地位, 让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义务教育、基础设施、文化卫生、生产服务、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 为建设良好的生产生活面貌打下牢固的基础。

同时, 我们也要看到, 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 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 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 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也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存在。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因此, 只有加快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 发展好农村经济, 建设好农民的家园, 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 才能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只有加快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 实行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 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种形式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逐步形成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 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3 着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几点建议

当前, 进一步解决好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 加快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 还必须努力形成各方面的有利条件, 加快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 进一步增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为此, 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 做好大量艰苦细致的具体工作。

首先, 要与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紧密结合起来, 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变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牢牢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重点在“多予”上下功夫。要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 不断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 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要稳定、完善、强化对农业和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要加强国家对农业和农民的支持保护体系。

其次, 要与强化农村经济建设的产业支撑紧密结合起来, 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循环农业。要大力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 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 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 扩大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专项补贴规模。要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 并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 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 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第三, 要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促进广大农民持续增收, 保障务农和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和加强扶贫开发紧密结合起来。要从财政、金融、税收和公共品投入等方面为小城镇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着力发展县城和在建制的重点镇。要建立健全城乡就业公共服务网络, 进一步清理和取消各种针对务工农民流动和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要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 建立工资保障金等制度, 完善劳动合同制度, 逐步建立务工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第四, 要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着力加强农民最急需的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 农民迫切要求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

第五, 要与培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

总之, 着力发展农村经济,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 既要立足当前, 又要着眼长远, 要统筹安排、科学规划, 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 区分轻重缓急, 突出重点, 分步实施, 扎实推进。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和参与, 形成全社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激励机制, 鼓励各种社会力量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篇8

一、13年来的发展为农民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自1989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13年,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13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期间,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十分重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先后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行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等。这些政策措施的落实和实施,使我国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农民收入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农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进一步提高和优化。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1、农民总体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13年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壮大,农民收入渠道逐步拓宽。这一切使农民总体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89~2001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由601.5元,提高到2366.4元,增长近3倍,年均增长12.1%,其中现金纯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上升较快,2001年达到73.9%,比1989年提高了3.1个百分点。2001年,青岛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0年的952元,提高到3901元,增长幅度较大。

2、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农民收入的不断增长,使其购买力不断增强,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消费结构逐步升级,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一是农民的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1989年农民生活消费支出535.4元,2001年1741.1元,13年间增长了2.3倍;二是消费质量提高。恩格爾系数2001年为47.8%,比1989年降低了7个百分点;三是用于发展和享受需要的消费支出增加。如2001年农民平均每百户拥有电风扇129.4台,彩电54.4台,电冰箱13.6台,洗衣机29.9台。电话、空调、电脑也开始进入农民家庭;四是农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20世纪90年代初,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为17.8平方米,2001年达到25平方米左右。更重要的是,居住质量和配套性能得到较大改善,农民在住房装饰、家用设备等方面的消费支出增长较快;五是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减少。13年来,通过扶贫计划的有效实施,到2001年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减少到2800万,比改革开放初期减少2.2亿。

这一切是改革开放的重大成果,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从在总体上达到小康生活水平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一个发展过程,这是一个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只是一种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所谓低水平,是指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2000年,我国人均GDP只有800多美元,属于中下收入国家的水平,仅相当于日本人均GDP的2.3%。所谓不全面,是指目前的小康基本上是物质需要和生存性消费的满足,对于精神需求和发展性消费、享受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所谓发展很不平衡,是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各阶层之间的发展水平和生活消费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2000年我国东部地区人均GDP已经达到1400美元,而西部地区人均只有600美元。从农村居民收入看,这种不全面和不平衡还很明显。

1、地区间的农民收入水平差距呈扩大之势

若以西部地区为1,则东、中、西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从1990年的1.79∶1.13∶1扩大到1995年的1.81∶1.15∶1,2000年又进一步扩大为2∶1.09∶1。虽然中部与西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的差距有所缩小,但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呈扩大之势。这一差距还表现在农民收入增长水平上。1995年东、中、西部地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884.78元、1834.36元和1589.90元,2000年为3592.61元、1952.96元和1797.02元;1995~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49%、1.26%和2.48%。

2、城乡居民间收入差距拉大

在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同时,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继续扩大。200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28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253元,前者是后者的2.8倍,差距倍数比上年扩大了15个百分点;若以农村居民为1,则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1985年为1.86∶1,1990年为2.20∶1,1999年为2.65∶1,2000年扩大为2.79∶1。

3、农村居民间收入差距扩大

按照农户家庭纯收入的“五等分”(低收入组、中下收入组、中等收入组、中上收入组、高收入组各占20%)分组统计结果显示,以中等收入组农户的人均纯收入水平为100,则最低收入组、中等收入组、最高收入组农户的人均纯收入之比,1990年为43∶100∶275,1995年为40∶100∶299,2000年扩大到36∶100∶342,此差距呈逐年扩大的态势。同时,据有关调查资料,2000年我国农户家庭人均年纯收入在0~999元占18.73%,在1000~1999元占34.5%,在2000~2999元占21.09%,在3000~3999元占10.28%,4000元及以上占15.4%。可见,目前我国仍有半数以下的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处于平均水平之下。因此,全面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层次的小康社会任务是十分艰巨的。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是对小康社会全面的描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进一步提高目前已经达到的小康水平,在总体实现小康的基础上,再上一层楼。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使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再翻两番,相当于当时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将现在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变为较高水平的、比较全面的,城镇人口比重有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得到扭转,家庭财产普遍增加的小康,使全体人民都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这是我们在20年内所要完成的主要工作。而增加农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不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大任务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只有生活在全国2000多个县域的占总人口70%以上的农民的收入水平提高了,生活质量改善了,实现了小康,才能最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因此,需要我们付出艰苦的努力,扎扎实实去奋斗。

三、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发展是硬道理。增加农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也必须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新思路。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开拓农村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深入学习十六大报告,我们认为,增加农民收入,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手段,保证农民利益的最大化、市场风险最小化。

1、调整农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

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面临国外农产品的竞争,因此,依靠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已不现实。增加农民收入,最根本的途径是调整农业结构,加大特色农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力度;重点发展农副产品的精、深加工,这不仅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而且是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有效渠道;增加对农业的科技投入,使农业向生产的深度化发展,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应加快农业利用现代产业组织形式的步伐,对农业实行产业化经营。

2、壮大县域经济

壮大县域经济,是十六大报告提出的一项艰巨任务。改革开放以来,县域经济为农村经济的繁荣、农民收入的提高做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从总体上看,目前除沿海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有了一定的规模和实力,全国大多数县域经济相对薄弱,还有部分县尚未完全脱贫,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民增收难度较大。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迫切需要全社会进一步重视县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壮大县域经济。

3、加快城镇化进程

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因此可以说,通过发展小城镇,推进我国农村的城镇化进程,发挥小城镇在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的作用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突破口。当前的重点,一是加快农村城镇建设步伐,引导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二是加快县城和建制镇的建设步伐,扩展城镇规模,并使各类城市和城镇相辅相成,成为紧密联系、共同发展的整体。

4、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目前我国农民的弱势地位决定了农业要发展、农民要增收,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支持和政府的行政干预。推进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可以依法从分配上理顺国家、集体、农民三者的利益关系,逐步减少、杜绝一切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现象;严肃查处加重农民负担的违纪违法案件;合理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切实减轻农民的负担,使农民收入能够真正转化为现实购买力,提高消费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自编 篇9

师近几年你的家乡有什么变化?希望大家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畅所欲言。 生1 我们村里近几年几乎家家盖起了楼房,都买了摩托车。

生2 我们村里也用上了自来水,告别了挑水的日子;安装上了闭路电视。

生3 餐桌上不单是自己家种的蔬菜和腌制的咸菜,也有了鸡鸭鱼肉。

生4 电器设备越来越多,也用上了冰箱、空调。

师(总结)大家刚才都介绍了自己家乡的变化,这说明大家都十分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希望大家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从大家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近几年我们国家的确发生了很大变化,人民生活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充分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以及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使人们走上了小康之路。

1西方有句谚语:“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我们今天的总体小康不是一蹴而就的。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建设的部署大体分三步走。

(1)“三步走”发展战略(展示)

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本世纪末(2000年),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我们总结一下大家所举的种种表现,可以归纳出如下几点:

1.总体小康

(1)表现。

①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吃、穿、用、住等各方面都较以前有了很大改善,人们的消费结构已发生了转变,从吃饱到吃好,从有衣穿到穿好衣,从烧柴、烧煤到使用电器,“楼上楼下,电视电话”无不反映出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这一点是我们深有体会的,它就发生在我们周围、我们身上。

(显示一些场景:如舒适的住房、设备一应俱全、丰盛的餐桌、漂亮的服装等) ②从客观上看,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显示相关数据)国内生产总值已达8.94亿元人民币,居世界第六位;贸易总量居世界第七位;谷物、肉类、棉花、钢、煤等产量居世界首位。

师 通过刚才的介绍和分析,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国已经实现了邓小平提出的“第二步”战略,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师话锋一转)我们在赞叹着国家的繁荣景象,享受着美好生活的同时,有没有感觉到现实生活中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呢?我们对现在的生活已经十分满足了吗?

〈1.〉我们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存在哪些问题呢?(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总结)

(2)现状。

生1 我觉得贫富差距仍然存在,有的家里住上了楼房,但有的仍然是平房,甚至是四面透风的土砖房。

生2 城乡差距还很大,农村人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和城里人相比还有很大距离,尤其是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还比较落后。

生3 居民的文化素质还不是很高,尤其在农村,高素质、高学历的人不多。 生4 人们的法制意识还比较淡漠,违法事件经常发生。

师 大家的分析都十分中肯,有的还十分尖锐,这说明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

平的、不全面的、不平衡的小康。

〈2〉.根据这些问题概括出总体小康的特点。

(教师归纳)

现在的小康——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低水平——总量已达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再大的数字除以13亿都是一个小数字,不全面——指目前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的满足,而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

发展不平衡——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水平差距不小。

(过渡)

正因为我们国家现在的小康社会还是低水平、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因此,就要求我们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那么我们所憧憬的幸福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呢?

(2)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展示图片党的十六大提出这一目标)

目标——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过渡)六个更加从经济、政治、科教、文化、社会、人民生活等方面对未来社会勾画了一幅美好的蓝图,我们有信心去实现、去创造美好的社会,下面请大家把范围缩小一点,从经济建设的角度来讨论一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二)经济建设的新要求(展示图片)

1、经济建设方面的新要求

(1)、⑵

国内生产总值又称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增长水平的基本指标。表示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的总和。的确经济是基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首要的就是要发展经济,只有经济发展了,实现了大家所说的这些目标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才不是一句空话,才会成为现实。

师(过渡)当然,有信心、有目标还不够,它的实现更需要我们付出努力,付出艰苦的劳动,实现全面小康,也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该怎样实现全面小康呢?

2.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具体进程

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实现现代化;相对落后的地区,则要奋起直追,加快发展。

板书设计

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微观表现1.总体小康宏观

现状

2.全面小康:表现

二、经济建设的目标

1.目标

2.实现途径



延伸新课

上一篇:画图画听音乐下一篇:河长制典型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