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社会的发展历程

2024-09-22

小康社会的发展历程(共8篇)

小康社会的发展历程 篇1

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

复习提问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奴隶制是最野蛮的剥削和压迫制度,对奴隶社会有了一个较全面的认识,下面就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提两个问题:

奴隶社会是最残暴的压迫制度,这种残酷的压迫表现在哪些方面?

奴隶社会后期,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这种阻碍表现在哪些方面?它说明什么?

(奴隶制的残暴统治主要表现在:奴隶主不断强化国家机器;其中最显著的特点是根本不把奴隶当人看待;让奴隶作人殉,以摧残奴隶的生命来取乐;同时给奴隶套上无形的精神枷锁。)

这样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制度,到了奴隶社会后期,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奴隶不甘心受奴隶主的剥削和压迫进行反抗,破坏生产工具,新式生产工具不能广泛应用于生产;奴隶主的残暴统治,使大批的奴隶死亡或逃亡,奴隶主的庄园日趋衰落。说明奴隶社会生产关系已经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它将要被一种新的生产关系,一种新的社会所代替。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

导入新课

第三节 封建社会的产生和没落(板书)

一、封建社会的建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板书)

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板书)

请阅读教材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不是一帆风顺的。没落的奴隶主贵族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他们一定要拼命进行反抗,,经过反复的斗争,才能巩固封建政权,为封建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扫清道路。

尽管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是不是一帆风顺,但是,由于奴隶制生产已经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它必然要被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新的封建生产关系所代替,这是任何人和任何势力也改变不了的。因此,尽管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要经过反复的斗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人类社会终究走上封建社会。历史发展告诉我们,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率先进入封建社会,欧洲在中国之后经过很长的一段时间才进入封建社会。尽管它们进入封建社会的时间不同,方式不同,但是谁也不能改变这一历史的总趋势。根源就在于封建制的建立,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生产力迈上新台阶(板书)

下面请大家阅读教材,结合教材和我们学过的历史知识,我请一位同学将下更表格内容填一下,其他同学可以作补充。

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状况

使用的生产工具

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如铁镢、齿锄等

水利工程

都江堰、郑国渠、魏国的西门豹渠等

农业的发展

耕作技术有显著进步,使用曲辕犁,农业产品丰富

手工业的发展

冶铁、漆器、丝织品、陶瓷等方面的生产水平提高

重要的城市

邯郸、长安、南京、洛阳

(同学发言,教师归纳)

通过表格我们可以看到,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生产力确实有了较大的发展,确实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其原因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咱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农民有了一定的人身自由,能够比较自主地进行劳动;农民可可以有自己的劳动工具,部分农民甚至有自己少量的土地,能够比较自主地安排生产;农民的劳动成果,除大部分作为地租缴纳给地主外,还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这使他们比较关心生产,注意改进工具努力增加生产。无论中国还是欧洲,由于农民的处境有所改善,生产力都上了一个新台阶。

封建时代生产力进步的最重要的标志是冶铁技术的发展和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板书)

中国封建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使得经济得到极大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使得科学和文化取得丰硕的成果,科学文化发展的成果在世界上独领风骚。

独领风骚的中国科技文化

在封建社会的发展阶段,中国的科技文化有较大发展,并为世界的`科技文化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它表现在如下方面,下面请大家看投影片。

中国封建社会科学文化成就

对世界的影响

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

传入欧洲、日本等地

丝织品

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欧洲

瓷器

15、16世纪在欧洲风行

中国封建时代的文化思想如孔子等

对近代的欧洲也有影响

盛唐时期许多国家的学者来访

日本留学生有时多达五六百人

唐诗、宋词、元曲、中国绘画

对世界都有影响

建筑艺术如花园、桥梁等

在法国出现中英式花园

从1世纪到18世纪由中国传入欧洲的重要发明,就有26项。

由于受篇幅所限,我们没有也不可能把中国封建社会的科技文化成果都通过列表反映出来,表中反映仅

仅是一小部分,是沧海一粟。例如还有中国的医学、数学、天文学等科技成果,都没有列出来。但是,仅仅通过这一张表格就可以清楚看出,在封建社会,中国科技文化发展对世界的科技文化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这些影响不仅得到中国人认同,就是著名的外国学者,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应该明确两个道理,一个事实:

第一个道理:新的社会代替旧的社会,也就是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不是一帆风顺的,要经过激烈的斗争。

第二个道理:新的社会制度的建立一定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确立以后,使社会生产迈上一个新台阶。

一个事实:中国封建时代的科技文化成就,曾在世界上长期独领风骚,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巩固新课

请大家看投影片,结合投影片的内容回答:

投影片上反映的中国封建社会的科技文体的成就,以及对世界的影响说明什么?

通过以上事实的学习,你有什么体会?

作业

请同学们阅读有的关历史书,进一步列举说明中国封建科技文化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突出的贡献。

小康社会的发展历程 篇2

一、美国高校服务区域社会的发展历程

(一) 18世纪前:高校初创期兼顾区域社会实际需要

在殖民地时期, 美国相继建立了哈佛学院、威廉·玛丽学院、耶鲁学院、新泽西学院、国王学院、费城学院、罗得岛学院、皇后学院、达特茅斯学院。但是, 这一时期的学校深受欧洲高等教育的影响, 其教育模式多是欧洲尤其是英国高等教育的移植, 比如自然教育思潮、科学教育思潮、绅士教育思潮等均在这些院校中有所体现。然而, 新大陆的院校在综合借鉴外来教育模式的基础上仍然不忘考虑区域社会的实际需要, 形成了一些自己的办学特点。这主要表现为多数殖民地学院除为当时的社会培养合格的牧师外, 还兼顾到世俗社会的需要, 关注区域社会的需求, 将各自学院的发展与区域社会发展需要紧密地结合起来。比如哈佛学院17世纪中后期致力于医学专业和法学专业的教育, 为社会培养了许多医生与律师;耶鲁学院则曾经广泛开设讲座, 传授医学、航海、农学、商业学等方面的实用知识, 培养世俗性的职业人才;国王学院则开设了矿物、管理、商业、家政等方面的课程, 以适应当时区域社会的实际需要。这一时期的院校虽然是模仿欧洲高校而建立, 但是却考虑到了新大陆的实际国情, 为区域社会的建设做出了相应的贡献。

(二) 18世纪:改革浪潮中高校调整学科设置以适应区域社会需要

18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运动影响着美国, 实用主义观念在国人心中深深留下烙印, 这在高等教育领域主要反映为迫切要求大学进行改革, 调整学科设置, 增加自然科学等一些新兴专业, 以适应当时区域社会的需要。在这种形势之下, 一些州立大学和专业学院相继创办发展专业教育, 这些大学和学院结合区域社会发展需求, 坚持“面向现实、学以致用”的办学方针, 在注重培养政治人才的同时, 还面向社会实际, 积极与各州的实际生活相联系, 利用自身的优势向区域社会提供相应的生产技术, 在一定意义上起到了各州智囊团和人才策源地的作用, 为美国高校服务区域社会职能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 19世纪:高校服务区域社会职能的确立

南北战争结束后, 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迎来了一个和平的安定的社会环境。迫于国内百废待兴的实际需要, 工业化、城镇化由初步发展到快速发展并最终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同时19世纪的美国, 实用主义盛行, 在这种思想观念的影响下, 人们开始关注美国自身的实际状况, 开始探索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活动的有益尝试。于是, 美国的高等教育在充分借鉴德国柏林大学发展模式的基础上, 灵活地融入了本土的实用主义思想。从1862年 《莫里尔法案》 的签署, 到赠地学院兴起, 再到威斯康星思想的形成, 美国高校创造性地提出了高校为社会服务的思想, 进一步拓展了高校的职能, 至此, 高校为区域社会服务的思想得以确立并广泛得到传播与发展。这一时期的高校为美国农业、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四) 20世纪中前期:突出技术服务、社区服务、实用人才培养

20世纪前、中期, 美国高校服务区域社会的职能得到初步发展。高校提供技术服务, 使得农业、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通过高校提供的社区服务, 人们在实际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得以克服。这从整体上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尤其是二战结束以后, 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强烈。在这种背景之下, 美国的高等教育又根据社会的发展形势适时地做出调整, 加强学制较短、起点相对较低同时拥有诸如成人教育、职业培训等功能的内涵丰富的初级学院的建设, 以迅速满足国人的需要, 并未社会培养更多的实用人才。

(五) 20世纪中后期:相互作用大学产生创新了高校服务模式

20世纪中后期, 随着美国经济的腾飞, 高校与区域社会、高校与企业的联系更加紧密, 这在外人看来高校为区域社会所提供的服务似乎是完美无缺了, 但是一些有战略性眼光的专家和学者们对此深感忧虑, 仍然致力于高校服务模式的新探索, 于是相互作用大学在美国社会率先诞生了。休斯敦大学清澈湖分校校长、公共政策教授T·斯托弗认为相互作用大学除具备高校传统的三大职能外, 还应发挥出推动地区经济与文化发展的作用;弗吉尼亚州的乔治·梅森大学校长G·约翰逊则强调相互作用大学参与到社会喧闹的日常生活之中, 肩负着解决社区重要问题的部分责任, 是以“以他方为中心”的;而奥斯塔则认为相互作用大学的兴衰存在于与社区的双向交流、合作中。相互作用大学的出现, 顺应时代潮流, 符合美国社会的实际, 推动了美国高校服务区域社会职能进一步发展。

(六) 21世纪:高校服务区域社会内容丰富, 方式多样, 效果显著

进入21世纪后, 高校与区域社会的联系更加紧密, 高校服务区域社会内容更加丰富、方式更加多样、效果更加显著。主要表现为:一是“高校主导型”的社会服务模式更加成熟, 美国研究型大学、州立大学、社区学院等各类不同性质的高等院校与政府、企业、社区积极互动, 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 共同构成美国高校社会服务体系的核心;二是高校通过与企业合作创办研究中心展开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 解决区域若干企业在发展中面对的难题;三是大力创建科技园与创新中心, 高校与和研机构、企业既精诚合作, 又注重各自优势发挥, 提升高校服务区域社会的效果;四是通过校企联合办学的形式, 使高校有机会直接进入企业当中传播理论知识、传授科学技术, 提升员工综合素质, 进而提升校企合作效益;五是注重高校的专利申请和许可证工作, 鼓励高校向企业转让技术;六是无论在州立大学、市立大学还是社区学院, 积极鼓励教授、科研工作者、学生等人员向政府、企业、组织团体等机构提供政策、管理、决策、技术研发等方方面面的咨询服务;七是发挥社区学院在转学教育、职业教育、社区教育、补偿教育等方面的功能优势, 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社会化、终身化及机会均等;八是在美国高校推行服务—学习教学方法。

二、美国高校服务区域社会的启示

美国高校的区域社会服务与当今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建设与发展息息相关, 有其自身的特色, 主要表现为:

第一, 纵观美国高校区域社会服务职能的发展史, 我们不难得知, 美国高校服务区域社会的过程是一个在立足本国国情以及区域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不断开拓、不断发展的过程。美国高校在区域社会服务方面每一次的变革都是适应美国实际国情的需要;而每一次变革都应是在前一次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发展, 也取得了应有的实际效果, 不断推动着美国社会的发展。美国高校服务区域社会职能每一次的探索与拓展都充满着争议、充满着艰辛, 但都在坚持中做出了成果, 获得了认可。

第二, 美国社会的价值观念侧重于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 个性化是社会的主流。而在人才培养的服务上, 高校各自发挥自身的特色, 为区域社会培养区别于其他高校的特色型人才。比如研究型大学为社会培养高深层次的研究人员;一般院校则为社会培养各行各业所需要的高级应用性人才;职业学院则侧重为社会培养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实用性人员。社会上对这三类人才不存在任何歧视, 而是坚持在三类人员培养中协调发展, 互为补充, 相得益彰, 这样一来, 各级各类人才服务于美国区域社会的发展。

第三, 美国作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 得力于其先进性的、创新性的科学技术的支撑。而美国高校的科研服务追求高质量、高层次的成果生成以及高效率的科研成果转化。无论是政府还是高校均青睐于具有创新性的科技成果, 这就使得创新性人才与创新性科研成果共同服务于这个创新型的国家。

第四, 在美国, 受实用主义的深深影响, 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甚或社会, 都注重实用性。而高校所提供的直接的社会服务均是实用性质的, 这一方面表现为高校侧重于将理论成果服务于社会建设, 另一方面表现为高校所提供的服务本身实用性较强, 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同时, 美国高校的区域社会服务大都立足于本地区的实际和特点, 注重根据高校的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提供地方社会所急需的各项服务。

第五,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 因各民族不同的风俗与习惯, 使其社会文化具有十分的丰富性、多样性和融合性。而美国的高校作为多种文化的聚集地, 在包容、糅合各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充分发挥着高校文化对区域社会乃至全国的辐射作用, 引领着区域社会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浅析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 篇3

日本的社会保障制度始于20世纪20年代,至今已有90多年的历史。而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则成型于60年代,发展于70年代,成熟于80年代。具体来说,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时期

上世纪60年代前是日本的社会保障制度形成时期。二战前日本就已有一些社会保障措施。战败投降以后,日本百废待兴,战后难民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亟待解决,必须立即制定法律,建立能覆盖全国范围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国际社会的监督和指导之下,日本以保护全体国民的生存权和劳动权为宗旨,相继出台一系列社会扶助政策。1950年10月,日本首相咨询机构“社会保障制度审议会”提出《关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劝告》,给日本社会带来了意义深远的影响。劝告书提出了完整的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的新框架体系和非常具体的实施办法。劝告书提出后的十五年中,日本逐步确立了生活保护制度、社会福利制度、失业保险与劳动灾害(工伤)保险制度、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制度等。可见,1945年—1961年是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时期。它不仅确立了社会保障各分支制度体系,而且创建了社会保障管理体系和法制体系,特别是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标志着日本社会保障已经从“救贫型”转向“防贫型”,社会目标从解决生活贫困转向了提高国民生活质量。

2.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时期

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是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日本社会保障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实现了全民养老保险和全民医疗保险。1962年之后,日本的物价骤升,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开始激化。为次,日本政府开始推行一系列政策:一方面,发展生活消费品生产,提高国民生活质量,刺激消费;另一方面,投资公共事业,大力发展社会保障。由此,1962年至1974年就成了日本社会保障发展的黄金时期。1973年,由于实行厚生老龄年金的物价补贴以及扩大健康保险,推行老年公费医疗制等,该年被称为“福利元年”。此后,日本逐步形成了以社会保险为中心的社会保障体系,并以不同阶层为对象,分成三大部分:一是国家扶助(包括救济)以贫困阶层为对象;二是社会福利以低收入阶层为对象;三是社会保险以一般阶层为对象。可以说,到20世纪70年代中叶,日本的社会保障体制初具规模。

3.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的成熟时期

20世纪80年代后是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的成熟时期。7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代终结,经济衰退导致日本财政赤字频频上升,巨额的福利型社会保障开支给日本政府造成巨大压力。由此日本开始对社会保障政策进行调整,一是压缩社会保障财政支出,减轻国家财政负担;二是国家负担的部分向地方政府、个人和参保者转移;三是缩小保险支付标准之间的差距,推行支付标准均等化;四是探索社会保障本土化道路。同期日本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引发医疗保障费用大幅增长,老人医疗费用和医疗保险的财政赤字的空洞越来越大。因此,推行医疗保险改革,减少财政开支成为20世纪80年代社会保障制度调整和重新组合的关键。日本政府1982年制定了《老人保健法》,使医疗与保健相分离,同时又使医疗和保健两个体制相互联动;1984年修正了《健康保险法》,强化各个保险体系之间的联动协调以及保险费用的公平负担。

90年代之后,受互联网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影响,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许多国家都对本国的社会福利政策进行大幅度的调整和改革。日本政府进一步削减对社会保障的财政支出,强调企业、家庭和个人对社会保障的责任,逐渐引入私人部门参与社保基金的管理,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保障的商业化运作。这次改革历时长,改革力度也比较大,日本政府试图通过20世纪末的改革,在21世纪将日本社会保障推入一个新的转型期。这次改革提出的目标是对社会保障的基础结构进行改革,也就是说要对战后确立起来的基础架构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其政策要点有:社会福利的对象由特殊群体扩大到一般市民阶层;扩大民间团体以及个人参与社会福利服务和经营的渠道;扩大社区基层政权的权限和责任;放宽政府对福利财政、福利运作的各项限制;加强各项福利制度之间的衔接和互补;培养个人适度负担福利费用的意识;确立以居民为主体的福利体系;发展以社区为依托的家庭福利型模式;以推进护理保险制度为突破口,改革养老保险制度;制定防止污染与保护自然以及美化生活环境的政策等,从而使日本社会保障制度日趋成熟。

二、日本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历程对我国的启示

1.加强理论研究,注重顶层设计。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战后日本能够不失时机地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社会保障制度审议会”这一首相咨询机构及时提出了《关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劝告》,为日本社保制度的建立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顶层制度框架。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保制度。目标明确了,但是在推进过程中如何保证城乡之间、各类群体之间更加公平?如何加强各项社保制度之间的衔接?如何确保社保基金的安全运转?这些问题都需要由专业权威的机构进行深入研究,提前谋划,并加强顶层设计。

2.加强社会保障的立法工作社会保障是一种政府行为,有一定的强制性。通过法律手段可以避免执行过程中的随意性。日本在上个世纪50、60年代不到20年的时间内先后颁布近20项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为其社会保障制度的全面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世界上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征了社会保障税。这一税种的开征,为稳定社会保障基金来源提供了法律保证。我国在社会保障方面尚缺乏基本的法律、法规,现有的有关社会保障的几项单行《条例》、《暂行规定》等行政法规也是粗线条的。急需加大立法进度,可参照日本的做法,从最急需的社会保障项目入手,先期制定《社会保险法》,《社会救济法》等单行法规,使各项社会保障事业的运行步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3.未雨绸缪,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日本的社会老龄化程度比中国大约早30年。据专家测算,我国在2000年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和劳动人口与老龄人口的赡养比分别达到7%和10:1,已进入老龄社会,而且我国的老龄化社会还有一些不同于他国的特点如家庭养老功能相当薄弱,养老相关服务严重不足,老年人口数量高居世界榜首。我国的养老问题将日趋严重。现在必须严格防范重蹈“福利国家”的覆辙。要适度加大个人缴费比例,适当延长缴费期限,逐步推迟退休年龄,降低原来享受高福利待遇的受益人的利益。另外,应当发扬家庭养老的优良传统,大力发展亲属、邻居和社区相互守望、彼此照应的社会服务网络。还要积极探索“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新型模式。政府应鼓励有条件的社会医疗单位创办医疗康复相结合的养老机构。培育高端养老护理市场,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各类养老护理机构。

【参考文献】

[1]崔万有.日本社会保障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

[2]杨红燕,陈天红.澳大利亚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状况及启示[J].财政经济评论,2011.(6)

[3]杨黔云.战后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及其特点[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3,(5)

小康社会的发展历程 篇4

框架:

1、中国大陆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2、中国大陆社会保障模式

3、中国大陆社会会保障制度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4、小组成员看法及启示

一、中国大陆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第一阶段:创建与调整阶段

第二阶段:停滞阶段

第三阶段:恢复与发展阶段 创建与调整阶段:

时间;新中国成立初期至1966年

内容:两项主体,三项补充 两项主体:

1、企业职工的劳动保险

2、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障 三项补充:

1、农村社队集体保障

2、社会救济

3、对革命军人的优待和抚恤 停滞阶段:

时间:1966—1978年 内容:

1、各级组织、机关被撤销

2、各项制度被否定和废止,社会工作无法可依

3、社保变成企保 恢复与发展阶段 时间:1978年至今 内容;

开始恢复国家--单位保障制(是指计划经济年代,建立在“单位体制”上的“低工资高福利”的社会保障体系。职工作为单位人,生老病死全部费用都由财政和企业负担,个人基本上不用交纳任何费用。)正式进入国家-单位保障制向国家-社会保障制(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的转型时期,完成了国有企业改革服务的历史使命。

成为市场经济的主要支柱,国家---单位保障制与国家—社会保障制并存

二、中国大陆社会保障模式

--中国现阶段是一个二元经济结构的社会,二元经济结构表现为城乡对立,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与现代工业生产方式的对立。实施这一既定目标的前提是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健全与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是中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发展方向。中国城镇的社会保障模式

城镇社会保障逐步形成了多元化的行为主体,个人是基础,单位负有缴费责任,社会承担补充和服务保障, 政府规范、组织社会保障。通过建立了多渠道的资金筹措方式,构成了法定的基本保险、企业的补充保险、互助保险和个人储蓄保险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在此基础上,逐步向社会保障社会化、一体化方向发展。农村的社会保障模式

中国政府在农村地区推行过两项社会保障措施 ,即合作医疗和社会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随着农业互助合作化运动的兴起而逐步发展起来的,而社会养老保险也逐渐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现阶段,我国农村的养老形式根据担任主体的不同,主要有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社会养老三种形式。由此可以看出,农村的社会保障模式大部分是由国家和企业支助的,尽量保障农村村民的基本生活水平。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1、制度不统一(按照《宪法》的精神和社会保障的原理,任何一个社会成员都享有社会保障的权利,但是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同的项目在不同的社会成员中在制度安排上有较大的差别,一部分社会成员享有较高的社会保障,而另一部分的社会成员只能享受较低的社会保障水平,或者其保障待遇有较大的差别。这种差别主要表现在城乡之间、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和其他劳动者之间。在城乡之间,根据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城镇劳动者一般享有政府提供的比较完整的社会化风险保障服务,而农村就没有这么多的保障,他们缺乏社会化的生育保障、就业保障、职业伤害保障、住房保障等。这几年推行的合作医疗制度的保障水平很低,社会养老险实际覆盖率和保障待遇也很低。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和其他劳动者之间,社会保障的待遇差别也很大。养老保障方面,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的退休金一般是企业退休职工的养老金的两倍以上而在广大的农村,其保障水平和支持力度差距更是大。)

2、覆盖范围小(社会保险权是现代社会中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应该是覆盖全体公民的,也就是说,社会保障制度没有排他性。虽然说五险的覆盖范围基本全面,可以说是“应保尽保,”但是仍有一大批劳动者的社会保险权益尚未实现。从全国来看,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资金的征集对象主要是国有、城镇集体企业及其职工三者缴费。但是仍有一部分的人参保率很低,他们是私营企业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以及个体劳动者、灵活就业的人、外地农民工。原因主要是,制度设计不合理,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适应国有企业的,二是,政府认识不到位,社会保险执法不够。)

3、资金管理隐患大(近年来,随着资金管理的不断加强,行政方面的风险有所降低,但是社会保险基金仍存在着管理主体不明、投资渠道单

一、效率低下等问题。在通货膨胀的前提下,存在贬值的可能,且从长远来看,基金的增值能力和支付能力也令人担忧。我国的社保基金缺乏一个明确的投资运营管理主体。在我国现阶段,大部分省市的社保基金是县级统筹管理,基金结余基本只是存在银行。我国的社保基金在投资运营渠道单一的前提下,安全性有保证,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很难规避通货膨胀的风险,存在贬值的可能,我国大部分省市的养老保险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都是用的混合管理模式,个人账户很大程度上被弥补于统筹账户在发养老金时的不足,且和统筹账户一并存入银行,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基金作用。这种模式必然会影响养老保险金的投资运营效率,也会导致养老保险金的头筹层次难以提高。)

4、社会保障法制性不强(社会保障立法不健全;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立法层次低;社会保障的法律监督弱)

5、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发展缓慢 对策

1、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社会保险制度健全与否的标志之一。是看其是否将应该覆盖的保险对象全部覆盖。从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看,社会保险的扩大应该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将已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的人群纳入,即现在制度内的城镇职工;第二步是将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的人群纳入,包括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城乡结合部即将农转非的居民、乡镇企业及各类收入比较稳定的中小企业职工;第三步是将从事种植业的农民纳入。而且应该是先易后难,逐步推进。同时,应该尽早的将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2、进一步推进制度整合(我国现行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由职工医保、城局医保、新农合和医疗救助组成,即“三险一助”,新农合与城居医保制度的性质完全不同,因此应该根据城市化和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发展的趋势,按照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可持续性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积极推进两项制度的整合,逐步实现社保制度的统一性。)

3、加强社会保险资金的筹措机制(建立可靠、稳定的资金筹措机制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关键。一方面要继续扩大社保基金的征缴覆盖面和提高基金征缴率,另一方面要调整财政支出结余,努力提高社会保障支出的比重。同时,还要采取有效措施补充社会保障基金,包括发行社会保障长期债券、变现部分国有资产等。)

4、加强社会保障法制建设(应尽快加强我国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依法规范和管理社会保障工作,健全社会保障基本的监督和管理机制。社保基金的征收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为了保障社会保障基金的征收及时和足额到位,必须有一套严格规范的征收管理制度和强有力的措施为保障。当前,在社保费的征收中时常出现协商缴费、拖延缴费、拒缴社保费的现象就是由于社保法律不够健全。结局这些问题的根本措施就是实施税费改革,尽快的健全社会保险的法制建设。同时,积极运用电子技术手段,建立统一覆盖全国的社会保障技术支持系统,实现现代化管理。)小组看法及启示

1、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制度”的“减震” 与“稳定”功能

2、重视弱势群体与贫困人口

3、“社会保障制度”也要贯彻公平正义

4、“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建立联动机制

1、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制度”的“减震” 与“稳定”功能

目前中国大陆的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立法缺失、社会化服务发展缓慢、覆盖范围有限、统筹层次偏低、资金的筹措及管理不到位等诸多问题。社会保障制度在現代社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改革扣完善現行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加快社会保险各项制度建设,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发展社区化的社会保障服务等。可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在社会生活中起到“稳定器”、经济运行的“减震器”、实现社会公平的“调节器”作用。

2、重视弱势群体与贫困人口

重点考虑弱势群体,要用公平的理念来推进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主张起码在城乡的贫困人口的救济制度应该是统一。

3、“社会保障制度”也要贯彻公平正义

保障公平正义,一个决定性的因素是处理好分配领域中的关系和矛盾。

要逐步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加快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加快建立适应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加强对困难群众的救助,发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的社会福利。注意发挥商业保险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并积极发展慈善事业。保证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够分享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4、“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建立联动机制

小康社会的发展历程 篇5

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来源:顺德区统计局

改革开放30年来,顺德全区上下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毫不动摇地促进开放,以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大改革、大开放、大发展的壮丽篇章,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日新月异,整个顺德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国民经济实现腾飞,综合实力令人瞩目

改革开放以来,顺德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经济社会迅速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1978~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4%,远远高于1949~1978年平均增长速度,也大大高于同期全国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与1978年相比,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28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80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85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0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48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7倍,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增长1524倍,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长618倍。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综合实力空前增强。

经济的快速发展,加速了经济总量的扩张。地区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4.75亿元迅速跃升至2008年的1562.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8倍、475倍和594倍。从1978年开始,生产总值上升到1984年的超10亿元用了6年时间,上升到1988年的近30亿元用了3年时间,此后至1999年的11年间增长了近10倍,平均每年上升23.4亿元,1994年突破100亿元大关,1996年突破200亿元大关。进入新世纪,顺德经济发展迈入高速增长期,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0亿元,2008年突破15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也成百倍增加,由1978年的612元上升到2007年的107991元,增长了176倍。

经济规模的扩大,带来了财力的增加。1978年顺德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仅0.98亿元,1986年翻了一番,达到2.06亿元;1998年跨上10亿元台阶,达到11.18亿元;2000年跨上20亿元台阶,达到21.60亿元;2002年突破30亿元大关;2006年、2007年连续两年又分别突破50亿元、60亿元大关;2008年达到79.3亿元,1978~2008年年均增长15.8%。财力的增加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切实改善民生、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顺德经济实力在县域经济中的排位迅速提升,2000年至2003年连续四年居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县域经济百强之首。

二、产业结构发生巨变,经济质量稳步提升

30年来,随着改革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增长,顺德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三次产业在调整中得到长足发展,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强化,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服务业迅速发展壮大,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由1978年的36.83:44.93:18.24调整为2008年的2.16:64.87:32.97。与1978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大幅下降34.6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19.9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14.73个百分点。

现代农业蓬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顺德坚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局面加速形成。2008年,全区农业总产值达到66.7亿元,比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增长23倍,年均增长11.2%。其中,水产业产值占39.65亿元,比1978年增长77.9倍,年均增长15.6%;种植业产值13.76亿元,增长9.9倍,年均增长8%;畜牧业产值10.03亿元,增长18倍,年均增长10.1%。农民人均纯收入11179元,增长48倍,年均增长13.8%。

工业经济创造辉煌。改革开放以来,顺德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工业结构深刻变化,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实现了从以农业经济增长为主向以工业经济增长为主的历史性转变,进而实现了工业化由初期阶段向中后期阶段迈进的历史性跨越。经过30年的发展,顺德成为国内著名的制造业基地,家用电器、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纺织服装、精细化工、医药保健、包装印刷、家具等支柱产业蓬勃发展,汽车配件、金属加工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产业链条不断完善,龙头企业不断壮大,中小企业加快成长。2008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981.4亿元,比1978年增长375倍,年均增长21.9%。2007年底,累计申请专利45541件,授权31107件,专利申请和授权连续12年位居全国县级区域第一位。大中型工业企业从1978年的2家增至2008年的227家,总产值从1.18亿元增至2324.66亿元,拥有美的、科龙、万家乐、科达、德美化工、碧桂园6家上市公司,美的、格兰仕集团进入2007年中国企业500强。目前,全区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1个、中国名牌产品32个,广东省著名商标69个、广东省名牌产品79个。同时,顺德还被授予“中国家电之都”、“中国燃气具之都”、“中国涂料之乡”、“中国鳗鱼之乡”等20多项国家级区域品牌。

商贸服务日益繁荣。改革开放给顺德的市场发展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在国家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宏观政策作用下,区域内市场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78年的2.34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400.2亿元,增长170倍,年均增长18.7%。零售业态从单一走向多种多样,百货店、超市、专业店、购物中心等遍地开花,电视购物、网上购物等逐渐兴起。现代商品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大良商圈、容桂商圈和乐从、龙江三大城市商圈初步形成。流通现代化水平迅速提高,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各种先进流通经营管理手段得到广泛应用。与此同时,30年来顺德服务业不断实现跨越,1978年服务业增加值仅0.86亿元,2007年达到439.74亿元,增长507倍。

三、体制改革引领先风,对外开放成绩斐然

30年来,顺德始终站在时代前列,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变革同促进体制改革结合起来,把坚持自主创新同参与对外经济结合起来,破除不适合现代化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建立了独具特色的现代发展模式,焕发了顺德大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无限生机。体制改革领先时代。上世纪八十年代,顺德人民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创造了改革的“顺德模式”,令全国瞩目。进入九十年代,顺德紧紧抓住全省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的机遇,实施了以产权改革为核心,包括机构改革、农村体制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以及一系列配套改革的综合改革,一举成为全省全国的改革先锋。正是以石破天惊的改革创新气魄,顺德率先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行政管理体制、资产营运监督管理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等全新的经济社会体系,创造了全国少有的自主资本、自主品牌、自由市场的优势条件,从而使经济社会快速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对外开放硕果累累。30年来顺德对外开放不断拓展,外经外贸加速发展,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重大历史转折,形成了从贸易到投资、从货物贸易到服务贸易领域不断拓展的开放格局,呈现了从数量小到数量大、从质量低到质量高的开放新趋势。全区进出口贸易总额1993年跃上20亿台阶,达到20.45亿美元;1998年跃上30亿台阶,达到31.84亿美元;此后速度不断加快,2001年突破50亿大关,发展到54.94亿美元;2004年突破100亿大关,增加到114.13亿美元;2008年达到159.15亿美元,比1993年增长7倍。从1999年以来,进出口总体保持高速增长,在2001年超过50亿美元后,仅用六年时间就实现了从50亿到150亿的突破,其中2003年、2004年增速分别达到30.1%和35.0%。外贸对经济的贡献不断提高,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大幅提高。

对外经济质量稳步提高。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出口总额比重逐步上升,其中机电产品出口额占比、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比上升最快。在2007年的出口贸易中,机电产品出口87.23亿美元,服装及纺织品出口7.63亿美元,家具产品出口5.34亿美元。在出口市场上,美国市场出口26.26亿美元,欧盟市场出口26.06亿美元,港澳地区市场出口21.15亿美元。全年对美国、欧盟、港澳地区的出口额达73.47亿美元,占全区出口总额的61.4%。同时,利用外资的规模不断扩大,1978年以来,为了弥补区域内资金、技术、设备、管理以及人才方面的不足,顺德利用外资迅速进入扩张时期,而且外资进入领域不断拓展,贡献也不断提高。1978~2007年,全区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52.6亿美元,平均每年1.8亿美元。

四、基础建设全面加强,城乡面貌根本改观

改革开放30年来,全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幅增长,一大批项目建成投产,农业、能源、原材料供给能力不断提升,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形成了纵横交错覆盖全区的网络体系,水利环境、科教文卫体设施显著改善,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大大提高,人民生活环境和城乡面貌得到根本改善。1978~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0.16亿元发展到301.7亿元,增长1885倍,年均递增28.6%。

交通运输能力明显增强。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全区公路、水运、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实现快速扩张,各镇街均贯通了高等级公路,实现了“村村通公交”,形成了水陆交通畅顺的交通运输网络。1995年,顺德就已经成为全国第二个“村村通公路”的县区,全区每百平方公里拥有公路里程居全国县区之冠。到2007年,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045公里,公路密度达到253.7公里/百平方公里;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1029万吨,年均增长8.7%。2007年,顺德货运量为4539万吨,比1978年增加15倍,年均增长10.08%;客运量为6127万人,比1978年增长31倍,年均增长12.74%;货物周转量为618254万吨/公里,比1978年增长87.8倍,年均增长16.73%;旅客周转量为113219万人/公里,比1978年增长44倍,年均增长14.05%。

邮电通信事业蓬勃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以及信息化的发展不断催生对通信基础网络的需求,邮电通信成为改革开放以来顺德发展最快的基础产业之一,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互联网遍及千家万户。2007年,全区年末程控电话交换机总容量为80.63万门,比1978年增长287倍,累计增加80.35万门。邮电业务总量(2000年可比价)为69.57亿元,比1978年增长6956倍,年均增长35.67%。本地电话年末用户110.82万户,比1978年增长553倍,累计增长110.8万户;移动电话271.81万户,比90年代初增加271.67万户。信息和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运用,直接带动了互联网的高速发展,2007年互联网已达207631户,其中宽带用户205131户。

城乡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改革开放以来,按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要求,顺德不断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全区建设工作,极大地提升了城镇品位和功能,改善了农村环境。特别是近年来,顺德以“一山、二路、四河”为建设轴线,大力推进中心城区建设,建成德胜广场、行政服务中心、演艺中心等一大批市政标志性建筑,由大良、容桂、伦教和新城区组成的城区面积达219平方公里,百万人口中心城区加速成型。在建设中始终注重环境治理,着力实施“青山、碧水、蓝天”城市综合环保工程,目前生活污水、垃圾日均处理能力分别达到13.3万吨和1300吨。与此同时,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农田水利、农村道路、电网、文化卫生教育等关系农业和农村长远发展的基础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五、社会事业和谐进步,人民生活日新月异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社会事业逐步加强,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顺德社会事业呈现加快发展态势,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明显增强。可以说,改革开放的30年,是顺德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30年,是城乡居民生活实现从温饱不足到富裕安康历史性跨越的30年。

科教文卫事业成效卓著。2007年全区拥有普通高等学校1所,在校学生8217人。适龄青年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65.0%,高中毕业升学率90.0%,初中毕业升学率98.3%,小学毕业升学率100%。在校中小学生人数28.37万人,比1978年增加13.9万人。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有效应对重大疫情的公共卫生网络体系基本建成,2007年末全区拥有卫生医疗机构468个、病床5796张、卫生技术人员8928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形成了可以覆盖全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07年全区共有文化事业机构14个、从事文化事业工作人员382人,公共图书馆11间、总藏书量193.5万册,发行《珠江商报》8251万印张、《顺德广播电视报》272万印张,电视台和电台各1个、有线传输网络站10个。体育事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竞技体育取得连续跨越,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人民群众的健康素质显著增强。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构筑覆盖全体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居民生活水平的稳定提高,是党和政府孜孜以求的重要目标。30年来,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覆盖全体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覆盖面不断扩大。2007年末,全区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4.14万人,医疗、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61.89万人、53.83万人和59.44万人。2008年城镇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每月320元/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和基本生活,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30年来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高速增长,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从1978年的0.52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150.10亿元,增长2212倍,年平均增长达29.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456.50元增加到2008年的26442元,增长了57倍;人均消费支出从1978年的444.87元增加到2008年的25165.5元,增长了49倍。富裕起来的居民,吃讲究营养、穿讲究时尚、用讲究高档、住讲究宽敞,精神文化生活更是丰富多彩。反映居民家庭富裕程度的恩格尔系数,从1985年的59.5%下降到2007年的28.0%。到2007年底,顺德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彩电191台、电冰箱104台、洗衣机104台、家用电脑99台、空调器237台、家用轿车44辆。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1985年的20.99㎡增长到2007年的42.66㎡;城镇居民人均旅游花费由2000年的742.25元增长到2007的1274.03元,增长71.7%。

30年改革开放,谱写了顺德激荡人心的雄浑乐章,成就了今日顺德的光荣与辉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只要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万众一心,开拓奋进,就一定能够在前进的道路上再创新的辉煌。

小康社会的发展历程 篇6

一、Gemeinschaft概念的翻译难题:“社区”还是“共同体”

社会学研究者们认为,“社区”概念进入学科领域,当从1887年滕尼斯(FerdinandTonnies)发表《共同体与社会》(GemeinschaftundGese11schaft)一书算起。德文Gemeinschaft一词可译作“共同体”,表示任何基于协作关系的有机组织形式。滕尼斯提出“社区”与“社会”相比照,主要是用来表示一种理想类型,引用他的话就是:“关系本身即结合,或者被理解为现实的和有机的生命――这就是共同体的本质,或者被理解为思想的和机械的形态――这就是社会的概念……一切亲密的、秘密的、单纯的共同生活……被理解为在共同体里的生活。社会是公众性的,是世界。人们在共同体里与同伙一起,从出生之时起,就休戚与共,同甘共苦。人们走进社会就如同走进他乡异国。”[1]

对此,吴文藻的解释是:“‘自然社会’与‘人为社会’的区别,乃是了解杜尼斯(即滕尼斯――引者)社会学体系的锁匙……由这‘本质意志’而产生了他所谓的‘自然社会’……反之,‘作为意志’(林荣远译本作‘选择意志’――引者)形成了杜氏所谓之‘人为社会’……试将人为社会与自然社会来对比:自然社会是本质的,必需的,有机的;人为社会是偶然的,机械的,理性的。自然社会是感情的结合,以齐一心志为纽带;人为社会是利害的结合,以契约关系为纽带。”[2]

滕尼斯在提出与“社会”相区分的“社区”(Gemeinschaft)这一概念时,旨在强调人与人之间所形成亲密关系和共同的精神意识以及对Gemeinschaft的归属感、认同感;而且他强调得更多的是一种研究的路径、一种“理想类型”。因此,在滕尼斯的视野中,Gemeinschaft的涵义十分广泛,不仅包括地域共同体,还包括血缘共同体和精神共同体,人与人之间具有共同的文化意识是其精髓,所以Gemeinschaft译作“共同体”应该说更贴近滕尼斯的本意。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展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种种社会问题,滕尼斯所提出的“社区”逐渐引起社会学家的研究兴趣。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20世纪代,美国的社会学家把滕尼斯的社区(Gemeinschaft)译为英文的Community,并很快成为美国社会学的主要概念。英文Community一词源于拉丁语communitas,有“共同性”、“联合”或“社会生活”等意思。美国的芝加哥学派把社区问题作为其研究重点,对美国不同类型的地域社会及其变迁进行深入的研究,获得了丰富的成果。尽管从研究取向上看,美国芝加哥学派注重经验研究而与滕尼斯的纯粹(理论)社会学异趣,不过使用英文Community作为德文Gemeinschaft的译名,至少在符号能指(音响形象)上仍然是同一的,并没有以后进入汉语导致的分裂。或者说,不论是重地理还是重心理,使用的都是一个字眼,而不必在两个语词(社区/共同体)之间徘徊选择。一个简单而可以被接受的解释或许是英、德两种语言的谱系关系非常之近罢。

二、社区概念的发展(20世纪30~40年代)

从滕尼斯提出“Gemeinschaft”概念的一百多年来,随着社会变迁和社会学学科的发展,社区研究引起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的普遍关注,“社区”的内涵也不断得到丰富。由于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以及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社区研究有着不同的实践,因此学者们对于社区内涵和外延的界定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向,对于究竟何为社区,也就颇多歧见。

据美国社会学家希勒里(GeorgeHillary)的统计,到20世纪50年代,各种不同的社区定义已达90余种。在这些定义中,有的从社会群体、过程的角度去界定社区;有的从社会系统、社会功能的角度去界定社区;有的从地理区划(自然的与人文的)去界定社区;还有人从归属感、认同感及社区参与的角度来界定社区[3]。这些定义与滕尼斯提出的社区概念相比,不论内涵还是外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社区的定义众说纷纭,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两大类:一类是功能的观点,认为社区是由有共同目标和共同利害关系的人组成的社会团体;另一类是地域的观点,认为社区是在一个地区内共同生活的有组织的人群。当社区被界定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域社会之后,社区的内涵已经与滕尼斯所提出的作为亲密关系的生活共同体的Gemeinschaft概念有了很大的偏离。

笔者认为,中国社会学界把社区界定为地域社会,其中既有社区研究史上的渊源,也是社区建设在我国近代化、现代化进程中实践的结果。

自从Community概念被以“社区”为语言符号引进中国之后,人们对它的理解便含有了地域性的因素。“社区”一词是在20世纪30年代转道由美国被引进中国的,其中吴文藻起过重要的作用。他在当年的讲演中曾解释说:“‘社区’一词是英文Community的译名,这是和‘社会’相对而称的。我所要提出的新观点即是从社区着眼,来观察社会,了解社会。因为要提出这个新观点,所以不能不创造这个新名词。这个译名,在中国词汇里尚未见过,故需要较详细的解释……”[4]由此可以看到,中文的“社区”一词是辗转翻译而来的,它经历了从德文的Gemeinschaft到英文的community,然后到中文的“社区”的语词的旅行。

旅美学者刘禾在她的话语研究中要求读者注意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这一相对有限的时段存在的一种独特的历史状态。在这一时段中,经由日语对欧洲词语的“汉字”翻译这样一种中介,很多汉语复合词在很大程度上被重新发掘出来,其中“文化”就是一个非常突出的例子。

高名凯和刘正tán@①提醒读者应当谨慎从事[5],不要把外来词简单地等同于它们在古汉语中的对应词。例如,“文化”(culture)的现代涵义源出于日语的“汉字”复合词bunka,汉语的文化与英语的culture(法语的culture;德语的dieKultur)之间的对等关系是通过借用的方式才确立起来的。在古代汉语中,“文化”指的是与武力或军事征服相对的“文治与教化”,它完全没有今天通常与两个“汉字”组成的复合词相关的民族志内涵……我们无法绕过日语的一词来说明“文化”的涵义,我们不能认为字形完全一样古汉语词汇可以自然而然地解释其在现代汉语中对应词的涵义[6]。

这番论述对认识“社区”所经历的德(语)――英(语)――汉(语)的语词旅行和概念发展无疑是有启示作用的。想要真正理解“社区”,决不能简单地从“社”和“区”两个字义相加去寻找答案。

吴文藻认为,滕尼斯在使用社区概念时,虽然没有提及地域特征,但他将社区概念降至社会之下,已具有地域性意义[7]。显然吴文藻对滕尼斯提出的社区与社会这对概念的认识存在偏差,社区与社会表达了传统乡村社会与现代都市社会的两种截然不同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整合方式,它们是两个并列的概念,并不存在从属关系。但是吴文藻和费孝通等人把社区理解为有边界的相对封闭的实体,是基于对中国的现实社会进行实证研究的这一需要

出发的。吴文藻有选择地引进人类学的功能学派理论,而该学派的奠基人马林诺斯基就认为,只有在一个边界明晰、自成一体的社会单位里,才能研究整体文化中各个因素的功能。20世纪30年代,中国部分社会学家接受了马氏的影响,认为以全盘社会结构的格式作为研究对象,这对象必须是具体的.社区。费孝通曾经做过这样的小结:“(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并不能是概然性的,必须是具体的社区,因为联系着各个社会制度的是人们的生活,人们的生活有时空的坐落,这就是社区。”[8]也就是说,社会作为全体社会关系的总和,具有抽象性和宏观性,很难着手对其进行研究,而研究社区则极富可操作性。

吴文藻等人面对的研究客体是“乡土中国”,而乡土社会重要特征之一的精神共同体往往是依附于地理共同体上的,因此,以“社区”对译Community,尽管以“区”字强化了地理共同体的含义,而对“精神共同体”这个题中应有之义传达不足,在当时环境中却不会导致学术上的困惑。不过既然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那么,从后来的发展史反观,可以认为“社区”一词被创造,其符号所指(基于地理区位的精神共同体)与社会事实(有人居住的地理区位)之间就已经存在错位。由于中国社会转型打破了以往精神共同体常常与地域共同体合一的传统格局,汉语译名“社区”/“共同体”两者之间的裂隙日益扩大。

三、社区概念的发展(20世纪80~90年代)

解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社会学被取消,社区研究也无从谈起。改革开放之后,社会转型加速,社区建设蓬勃发展,这才带动学术界重新关注并深入研究这一领域的问题,“社区”也成为中国百姓日常生活里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之一。

目前我国社会学界对社区的研究更多的是与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联系在一起的,所以,社区建设的实践势必会影响到包括学者、政府官员和老百姓在内的各界人士对社区概念的界定。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结合国外社区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面对中国的国情,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了具有本土特色的社区建设概念。政府倡导社区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社会转型期所出现的各种矛盾,如国有企业亏损、工人下岗、贫富分化、官员腐败、老龄化加剧、城市流动人口增多,单纯依靠政府的力量无法解决这些复杂的矛盾,因此动员民间力量,与基层社会结合,在城市基层开展社区建设就成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另外,随着政府机构的改革和“单位制”的被打破,城市居民逐渐由“单位人”转变为“社区人”,推进社会发展的大量社会事务需要通过社区来落实。

社区建设问题受到了中国高层领导的重视。10月江泽民总书记在天津考察工作时指出:“加强社区建设,是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和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社区服务直接关系千家万户的利益,也是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方面,前景十分广阔,要通过加强社区建设,充分发挥街道、居委会和群众的力量,不断提高社区服务水平和城市的管理水平,提高居民素质和文明程度。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证居民群众安居乐业,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9]中央领导的指示又进一步推动了实际工作的开展。

目前的社区建设大多以“法定社区”作为操作单位。在当前的语境中,确定社区实体首选的标准是地域界限明显,至于成员归属感的强弱则是次要的。换言之,地域的基础是预先规定的,而社会心理的基础是要靠以后培育的。具体而言,社区在农村指的是行政村或自然村;在城市指的是街道办事处辖区或居委会辖区以及目前一些城市新划分的社区委员会辖区。城市的基层社区建设之所以比农村的来得突出和迫切,一方面固然与城市人口的高度异质性有关,另外的原因可能是单位制淡化后需要由社区担当原先由前者承担的社会功能,而这恰恰需要促成一种由地理性的小区向有足够的互动和认同感的社区的过渡。譬如,,市委书记黄菊在上海市城区工作会议上就说:“社区是城市的细胞,社区建设和管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基础工作……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许多社会职能将要更多地依托社区来承担。”[10]相比之下,农村社区的地域特征与成员归属感两者从历史传统上看就是结合自然的,不存在重新培育认同感、增强凝聚力的问题。

四、e时代回眸古典思想家

把社区理解为“地域社会”已与滕尼斯提出的Gemeinschaft概念相去很远,因为滕尼斯提出这一概念时,并没有强调它的地域特征,而是强调社区是具有共同归属感的社会团体,英文community早先也没有“地理区划”的涵义。滕尼斯提出Gemeinschaft(“共同体”/“社区”)这一概念,强调的是本质意志,是生机勃勃的有机体,它是礼俗社区的精髓和实质。如果说目前涉及基层政权建设的对法定社区的界定是对滕尼斯意义上社区概念的偏离,那么,虚拟社区的出现算得是对滕尼斯描述的理想生活的一种回归。

“虚拟社区”译自英文“Virtualcommunity”。其实除了“虚拟的”之外,“Virtual”还有“实际上起作用的、实质上的”之意。何谓虚拟社区?大家并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尽管译名已经约定俗成,但为避免望文生义,不妨把此语境中的“Virtualcommunity”理解为“隐形的共同体”。国外学者指出,Virtualcommunity的意义在于“为网络衍生出来的社会群聚现象,也就是一定规模的人们,以充沛的感情进行某种程度的公开讨论,在网络空间中形成的个人关系网络”[11]。国内有的学者认为虚拟社区是由一批网友自动聚集并相对固定在一定的网际空间进行如信息发布、言论交流等活动的地方;也有些学者从行动结合体或社会群体的角度界定虚拟社区,认为它是人们在电子空间里通过精神交往所形成的具有共同归属感的联合体。

尽管大家从不同的角度去考察虚拟社区,但对它的本质有着统一的认识,即虚拟社区存在于和日常物理空间不同的电子网络空间(cyberspace),社区的居民为网民(netizen),他们在一定的网际空间围绕共同的需要和兴趣进行交流等活动,并且形成了共同的文化和对社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虚拟社区是与传统的实在社区(realcommunity)相对应的,它也具有实在社区的基本要素――一定的活动区域、一定数量固定的人群(网民)、频繁的互动、共同的社会心理基础。虚拟社区是信息技术发展之后形成的崭新的人类生存空间,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更接近滕尼斯所谓共同体的那种“天然的状态”[12]。虚拟社区与实在社区最大的差异是在地域空间的界定上。实在社区通常强调地域环境的影响,其社区形态都存在于一定的地理空间中。社区实际上是居住在同一地域内的人们形成的地域性共同体。虚拟社区则没有物理意义上的地域边界,虚拟社区的非空间组织形态以及成员的身体缺场(bodyabsence),使其成员可能散布于各地,即一个个体可以超越空间的障碍生活在好几个虚拟社区里。由此看来,虚拟社区无疑更强调作为“共同体”的社会心理基础而不关注其地域属性。

e时代虚拟社区的出现显然对工业时代理解的社区观念提出了挑战,迫使我们重新思考社区的涵义。虚拟社区使网络空间内的人际交往超越了地理界限的限制,因而

可以说它是一个无物理边界的社区,具有很大程度的开放性。在虚拟社区里具有共同兴趣和爱好的人们经过频繁的互动形成了共同的文化心理意识和对社区的归属感和凝聚力,我们正在这个意义上说,虚拟社区就是“隐形共同体”。虚拟社区的出现,解构了人们对社区是关于地域性生活共同体的统一认识。昔日滕尼斯悲叹城市的兴起破坏了传统的有机结合,如今互联网为本质意志和礼俗社会的回归带来了新曙光。

通过以上梳理可以看出,翻译、界定“社区”概念的实践活动为我们揭示了民族思维方式的多样性和社会科学研究的复杂性。社区概念和社区实体与人们的生活实践有着极为密切的互动关系:一方面,社区概念的界定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和实践,有助于社区工作和社区建设乃至地域社会的蓬勃发展;另一方面,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生活实践又在不断拓宽人们认识社区的视野,致使学者和官员根据不同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表述社区这个客体。考究语词“社区”的跨语境历程,既让公众看到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以及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同时也给了做学问的人许多有益的启示。

【参考文献】

[1][12] [德]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52-53、68.

[2][4] 吴文藻.德国的系统社会学派(1934年)[A].人类学社会学研究文集[C].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90.

[3] Borgatta,EdgarF.,RhondaJ.V.Montgomeng(eds.)EncyclopediaofSociology,NewYork:MacmillanReferenceUSA,in5vols.2ndedition,

,vol.1,pp.362-9.

[5] 高名凯,刘正tán@①.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M].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8.

[6] 刘禾.跨文化研究的语言问题[A].许宝强,袁伟选编.语言与翻译的政治[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44-245、264-265.

[7] 吴文藻.现代社区实地研究的意义和功用[A].丁元竹.社区研究的理论和方法[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125-128.

[8] 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三联书店,1985.94.

[9] 人民日报,1999-10-11.

[10] 黄菊.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A].徐永祥.社区发展论[C].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4

[11] [美]唐・泰普斯科特(DanTapscott).数字化成长――网络世代的成长[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McGraw-Hill出版公司,1999.

字库未存字注释:

小康社会的发展历程 篇7

一、春秋至近代以前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 社会变革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 各界人士迫切需要掌握文化知识以求得在经济、政治上的发展, 从而促进私学的产生和发展。私学的兴起和养士之风盛行, 直接推动了各种学派的发展, 形成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局面, 使得学术文化空前繁荣。其中,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周游列国, 广招门徒, 传播儒学思想, 促进了不同教育和文化的发展, 具有“国际化”意义。

汉代私学进一步发展。私学是一种较为自由和开放的教育形式, 在学生招收上不以年龄、贫富、地域为限。例如, 郑玄游学归里, 相随的学生有数百千人, 晚年远道来学者数千人。

隋唐是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统治者非常重视同外国的联系和交流, 特别是唐朝时期, 与日本的教育和文化交流十分频繁。此时, 中日学问僧和留学生对中日文化教育交流起了巨大作用。他们随遣隋使、遣唐使一起赴华, 在中国进行系统的学习, 目睹了隋亡唐兴的历史转折, 看到了日臻完善的隋唐政治体制, 尤其是教育和法制制度, 回国后他们强烈要求对日本社会进行改革, 极其深远地影响了日本的教育与文化。

盛唐时期, 来华的日本留学生人数急剧增多, 据统计有120多人。其中最有名的是吉备真备和阿倍仲麻吕。吉备真备在长安留学18年, 学习经史、六义, 随后, 回国在大学任教, 对学生讲授《史记》、《汉书》、《后汉书》, 并引发了后来日本学制的进一步改革;阿倍仲麻吕毕生研究与传播中国文化, 并参加唐朝的科举考试, 正式成为唐朝官吏, 为中日文化教育交流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也有不少中国人东渡日本, 其中最有名的是唐朝高僧鉴真, 他曾七次东渡日本, 对中国文化在日本的传播和佛教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近代以后

近代, 两次鸦片战争的先后爆发, 西方列强的侵入导致中国成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同时促进了我国教育国际化空前大发展。

1. 洋务学堂的创办

洋务学堂开启了中国近代教育国际化的进程, 它既适应帝国主义的需要, 又符合清朝统治者的利益需求。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建立洋务学堂, 培养务实的洋务派人才。1861年, 京师同文馆成立, 以西学为主, 采用班级授课制, 融入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教育哲学思想。“它将西学引入了中国传统教育之中, 从而导致了不占主体地位的西学对中国传统的主体课程结构的冲击和传统教育体制的裂变”。 (1) 所以说洋务学堂开中国近代教育国际化的先河。

洋务派认为西方发达国家军事、工业上的优势是文化和教育上优势的具体表现形式, 其主要培养的是技艺之才, 具有专业化特点。所以, 在教学内容中大力增加了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 开办了如下三类洋务学堂。

第一类是方言学堂, 也就是外国语学堂。以学习外国语为主, 主要培养翻译人员。如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在1876年前, 设有英文、法文、俄文等馆, 之后又增设天文算术馆。

第二类是军事学堂, 主要培养能使用洋枪、洋炮的士兵和军官。如1881年创办的北洋水师学堂, 训练水师人才。其学堂 (法文学堂) 设有造船专业二班, 设计专业三班、学徒班 (艺圃四班) , 各班由专门教师负责, 统一进行各种教学活动。傅兰雅在《格致书院会讲西学堂章程》中指出:“学课中遇有须演示者, 拟用院内已有之器具, 订期在院依法试验, 或用影戏灯等法, 显明其理。” (2)

第三类是技术学堂。主要培养会使用和维修洋机器的人员和一些通讯人员等。如1866创办的福州船政学堂, 训练制造及驾驶轮船人才。其课程设置驾驶专业、造船、轮机专业, 并且各个专业都都必须开设实际操作和训练课程。

2. 甲午战争后的留学日本

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彻底失败, 让中国人开始学会正视日本的军事与科技实力。经过深刻的反思和对日本的重新审视, 全国上下开始大规模地向日本学习, 其中最重要的学习途径是向日本派遣留学生。日本政府出于其东亚战略地位的考虑, 向留学日本的学生提供优惠政策。于是在国内向日本学习的热潮和日本政府的拉拢下, 清政府张榜招考“赴东游学生”, 实行全额公费, 最后共挑选10名两湖子弟, 赴日本学习武备、格致、农商、工艺, 兼通各门专业。1905年科举制度被废除后, 出国留学被国人视为日后入仕的捷径, 所以留日学生的人数急遽上升, 全国迅速出现了一股留学日本的热潮。据统计, 1901年留日学生为274人, 1902年为574人, 1903年为1300多人, 1904年为2400多人, 1905年激增为8000多人, 1906年更增至12000多人。迄止1911年, 赴日本的中国学生总计达38307人。 (3) 但在辛亥革命时期, 留日学生大批回国, 人数又一度下降至1000人, 民国后期才逐渐恢复。

虽然清末的留日运动人数众多, 规模庞大, 但是由于留日生多数人仅为初中程度, 基础教育薄弱, 且只有少数人在高校学习, 因此学生所学程度较低。但是留学生所学习的内容十分广泛, 涉及学科众多, 如师范、实业 (农、工、尚、矿、铁路、蚕桑等) 、军事 (陆军、海军、警察等) 、法政、医学、理化、体育、美术、音乐等, 几乎涵盖了当时日本学校中的所有科目, 而其中尤以学习师范、军事、法政三者居多, 影响也最大。他们回国后, 主要从事初等和中等教育工作, 且编译了大量的教科书, 并将大量的词汇、术语带入了中国。

3. 庚款留美

1908年, 美国国会通过了将庚子赔款剩余部分退还中国的决议, 并以此赔款作为中国留学生留学美国的专款, 以达到其对中国进行政治拉拢和文化渗透的目的。此协定规定, 在北京设立清华学堂, 为优秀的中学毕业生提供公费到清华学堂读预科, 然后进入美国各大学继续深造。这一政策吸引了大批的中国留学生, 从1909年到1925年, 中国总共派出1031名学生到美国进行学习。

留美学生所读专业多数为理学、工学、医学、商学及建筑学。他们起点较高, 且经过严格的选拔, 大多专心求学, 并取得了高学位。据统计, 1902—1911年, 中国留美学生获硕士学位者16人, 博士学位者6人, 出现了一大批自然科学技术者、科学家, 以及专门从事教育理论研究的人才。留美学生回国后主要在高等学校任教, 他们不仅承担专业课的教学和国际学术前沿的科学研究, 而且担任教育行政工作, 据统计, 1931年。在全国79所公私立大学中, 校长为留学出身者65人, 其中留美者达34人, 至于担任高校院系一级的领导、当教务长的更是不计其数。 (4) 1922—1925年间, 英、法、德、比等国也纷纷仿效美国, 以便从政治、文化方面实行对中国的侵略, 将庚款余额退还中国作建设与发展文教事业之用, 但留欧学生在数量低于留美学生。留学生新的学术思想大大提高了近代中国学校的管理、教学和科研水平, 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国际化进程。

纵观我国封建社会时期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历程, 可以看出中国教育自产生之日起就具有鲜明的国际性。从私学的兴起到庚款留美背景下教育的大发展, 教育的对外交流活动自始自终伴随着。虽然这一过程并非是平坦的, 但是教育对外交流始终是一个向前发展的历史过程。并且, 在不同历史时期显示出了一些共同的特点。首先是开放性。开放是中国教育对外交流的前提和先决条件。鉴真的东渡日本, 使得中日两国佛教相互交流、共同发展成为可能;郑和七下西洋, 使西学东渐蓬勃发展, 教育对外交流迅速发展。其次是交流性。中国教育对外交流是建立在相互交流的基础上的。从中国教育对外交流的整个历史过程, 可以看出它就是在教育领域内教育体制、教育观念、教学内容、信息资料, 以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过程。这种交流不仅扩大了教育研究的视野, 丰富了文化内容, 而且使得中国文化在认同自己文化的基础上, 对异国文化的认同也在扩大。

摘要:教育国际化是一个日益受到重视的课题。本文介绍了封建社会时期中国教育国际化发展历程, 力求从历史角度找出我国教育对外交流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共同特点。

关键词:封建社会时期,中国教育国际化发展历程,对外交流

参考文献

[1]田正平主编.中外教育交流史.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4.

[2]陈亚玲.高等教育国际化:中国的历史与现状.湘潭大学优秀硕士论文, 2002.

小康社会的发展历程 篇8

关键词:人口拐卖;社会意志;发展变迁;问题和漏洞

一、内容的发展变迁

本文选择的社会组织和运动,主要指民间社会团体以及新媒体上的全民打拐运动。

近几年社会打拐的发展特点主要有更多的打拐群众参与性,以及更强的拐卖事件多媒体渠道渗透性。曾几何时,社会打拐的主要参与者仅仅为妇联、福利院等政府主导的社会机构,在普及度、能力范围上有着很大的局限性。随着社会信息化步伐的加快,互联网受众广、传播速度快等特点也在社会打拐上渐露头角。2007年,张宝艳和丈夫建立了 “宝贝回家”网站,依托网络优势呼吁志愿者加入打击儿童拐卖行动中。这些志愿者,有的发挥一己之力,时刻留意拐卖信息和身边情况,成为一个个游走的社会监督者;有的凭借自己的知识能力,积极与犯罪分子对抗,奋斗在打拐的第一线。这种依托互联网,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截止2016年7月27日,宝贝回家已经有注册爱心志愿者210025名,成功找回1630人。[1]创始人张宝艳也获得了2015年“感动中国”人物称号,这是社会大众对民间打拐团体意义重大的一次肯定与嘉奖。除“宝贝回家”之外,也有类似民间寻人平台如“大众寻人网”、“中国寻亲网”等,他们都为打击人口贩卖,维护社会秩序做出了莫大的贡献。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社会打拐方向为新媒体打拐。而微博打拐的第一人,是《凤凰周刊》记者邓飞。2010年9月27日,邓飞在微博上发布了寻找失踪儿童彭文乐的消息。他更是公安部的中国警察网官方微博联合建立“打拐志愿团”的群组织,呼吁整合媒体和民间资源,支持和帮助公安系统打击儿童拐卖[2],第一个构造了微博打拐的蓝图。2010年12月12日,公安部打拐办主任陈士渠开通实名新浪微博,面向社会发布拐卖信息、普及反拐知识。截止2016年7月27日,陈士渠新浪微博已发布微博2万余条(多数与打击拐卖有关),拥有粉丝700余万人[3]。陈警监结合了自己的身份和互联网新媒体的特点,极大地加大了社会对于打击拐卖的关注度。2011年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于建嵘教授在微博上开始了“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活动,呼吁全社会禁止儿童乞讨行为。随着大量的乞讨儿童照片被上传,不少被拐儿童获得解救,更是进一步激起了社会对打拐行动的关注。时间来到2015年夏,网友在微信微博上提出了“人贩子一律死刑”的呼吁。尽管其存在诸多不合理性,我们却可以清晰地看出来,社会打拐行动已经从停留在专业人士的呼吁转向全民努力。社会上打拐的积极性已经被有效地调动起来了。2016年5月15日,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上线,通过微博向大众推送被拐人口信息,标志着民间打拐力量进一步受到官方的重视。

二、现工作内容面临的短板与问题

在肯定社会打拐的一系列成果的同时,人们也关注到现今社会公益打拐的短板与问题。

1.打拐平台的局限性。如上文中所述,当今民间打拐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社会团体进行有组织线下打拐,二是通过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媒体传播拐卖走失信息,呼吁全民关注。而事实上,社会的集体能量在上述两种途径中并没有全部释放。对于第一种途径,能全身心投入有组织打拐的志愿者毕竟在少数,这种打拐途径终归没有第二种发动全社会力量效率高。至于第二种途径,现今也存在着两根重大问题。首先,第二种方法在传播途径上有着天生的短板。当今微博、微信月活跃用户数分别为2.82亿(2016第二季度)[4]和7.62亿(2016年第一季度)[5],与12.93亿移动用户人数(2015年4月)[6]还有很大差距。数字上的巨大差距同时也表示着距离社会全覆盖的路途还很远;没有官方的介入,一个庞大的全社会反拐覆盖网是不可能出现的。再者,微博微信打拐的受众面也很狭窄。第一,由于这些打拐信息在互联网上传播,这就限制了其在农村、城乡结合部等经济欠发达、网络覆盖率不足地区的能量,而这些地区正是拐卖案件的多发区;第二,虽然发布的打拐信息潜在的点击阅读量超过亿万,可有多少用户会专门浏览相关信息呢?而真正处在拐卖案件发生地附近,能够提供潜在帮助的用户又有多少呢?这些问题与矛盾,只有通过覆盖面广而科学的全民数据推送系统才能解决。

2.社会意志的单一性和情绪化趋势。当今社会对打击人口拐卖的关注度和热情当然是解决问题的催化剂,可是由于传统观念和缺乏法律意识等客观因素,群众反对拐卖的意志出现了一些问题。首先,近几年出现的社会打拐趋势出现了单一性的特征。细数近几年的出现的各种社会打拐活动和组织,无一例外的是以打击儿童拐卖为中心。儿童拐卖情况确实非常严峻,但是群众却渐渐忽视了拐卖妇女和成年男性的事件。从一些报道来看,拐卖卖淫和拐卖劳工的现象也很严重,急需社会的关注,但却被社会对儿童拐卖的关注压制了。再者,群众意志中出现的情绪化思想萌芽也同样令人深思。在学界,2011年于建嵘教授的全民打拐行动出现了很多的反对声音。第一,将儿童照片上传网络的行为,侵害了儿童的隐私权,对他们的未来发展不利;第二,由于流乞儿童中只有少部分是被拐儿童,这样的打拐不仅走错了方向,“禁止儿童乞讨”的呼声更是剥夺了不少儿童赖以为生的方式。有学者甚至表示,这一场全民打拐行动是“莫名其妙”的,更像是为了“借此宣泄一种复杂的情绪”[7]。而2015年微信上突然出现 “人贩子一律死刑”的呼吁,更是被学者专家们批评为不可取,理由综合下来有三点:死刑威慑力有限、会激发犯罪分子铤而走险、有违公平原则。在学者们看来,“人贩子一律死刑”治标不治本,倒是这次轰轰烈烈的社会运动暴露出了社会缺乏法律意识、容易情绪化的特点。

注释:

[1]数据来源:宝贝回家官方网站,http://www.baobeihuijia.com/Index.aspx.

[2]资料综合自:百度百科:邓飞,http://baike.baidu.com/item/%E9%82%93%E9%A3%9E/1525913.

[3]数据来源:新浪微博陈士渠主页,http://weibo.com/chenshiqu?refer_flag=1001030101_&is_hot=1.

[4]《微博月活跃用户达2.82亿》,搜狐财经,2016年8月9日.

[5]《微信月活跃用户破7.6亿 快赶上 QQ了》,搜狐财经,2016年5月20日.

[6]《工信部:我国移动用户12.93亿 宽带用户占近50%》,搜狐科技,2015年5月19日.

[7]姚建龙:《儿童乞讨法律问题研究:微博打拐与我国儿童保护机制反思》.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办公室.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O9-hQg4BC6hA9O3y8XPMFXF2F7ZuN5bR0WRyfcRKQsf_Yatf8Mg_BvK1FiX4CfTw6JPjgSZ7cPP9T7Eqdq_k260FzyEXNdqGDAPxsSw-nQoeXD18C0-D-fgU2pHdxT9pPuBKH3sfOYNJAEka1wYXRvd6n-ipLvge1LEM4157Zr1KzC-u-MbAltk-jEJeN7wwq-VptdJ02qBVcFZe8fADp48XE_rCNaKdJZoK-lT9uqO

[2]百度百科. 打拐DNA数据库.http://baike.baidu.com/link?url=pteaMqr4729xY7G4MlYBLppFNfBZN9mQL6aZuGPZtIyVMYXp0FiJ_A0wvF121HT0H4UrlkQMQZvYPwxaKSbhlq

[3]中国日报网.公安部:全国打拐DNA数据库已经帮助3555名被拐儿童找到亲生父母.http://cnews.chinadaily.com.cn/2014-12/07/content_19038368.htm

[4]安徽省公安网. 安徽召开反拐工作联席会议 解救被拐卖妇女儿童2.3万余名.http://www.ahga.gov.cn/jzqk/201412/301131385wep.html

[5]百度百科.宝贝回家.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iYZPLU54Xsxo_DquVlBVz9DQg57zL5QsOCjLzFWYl7-AmkSoQcJ7bU9t489TtRMJ3hLEBsugbt5YqP86per6esN7wpcpDB7cnWvnDph-beO

[6]百度百科.陈士渠.http://baike.baidu.com/subview/1081888/5817163.htm#viewPageContent

[7]新华网. 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今日上线(组图).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16-05/15/c_128983551.htm

上一篇:爱因斯坦的学习经验下一篇:销售人际关系第二,三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