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着力于

2024-08-15

四个着力于(精选3篇)

四个着力于 篇1

1. 学生为了什么读书。

为了出人头地, 为了上大学, 为了日后有个好工作等名利而读书, 是当前教育存在的一个严峻的问题。课程改革是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和方法, 所以就必须对这些严重影响和制约学生健康成长的问题开刀。

2. 形成学习型、研究型的学校文化。

课改首先要改的是文化, 要发展和繁荣学习型、研究型的学校文化, 创设书香校园, 创造课改自觉、教育自觉的境界。静下心来想教育, 潜下心来搞研究, 这是学校文化之根, 一切教育的方案和措施, 都会在这种文化中立足和升华。

3. 教师的专业化从何而来。

教师队伍的专业化, 是从不断学习和科学化的实践中来。而教师的学习, 要靠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来实现;科学化的实践, 也要通过科学化的管理来达到。因此, 要加强学校制度创新, 鼓励和鞭策教师不断学习向上, 鼓励和鞭策教师在教育教学行为上不断追求科学和严谨。

4. 课堂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改革要成为学校行为, 要成为教学文化, 有目标和有步骤地推进。没有课堂教学的改革, 就没有高效的课程改革;没有课堂教学的创新, 就没有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堂教学改革始终是教育包括课改中的症结, 必须重而又重, 实而又实。

作文教学的四个着力点 篇2

一.在观念上要突破写真实和有意义的束缚

文学源于生活, 许多教师指导作文时, 要求学生不说假话, 不“胡编乱造”。但我认为:从生活到文学, 应有一个理性的转化过程, 即思考和再现的过程。写作不能仅仅把学生限制在“写真实”的圈子中。虚构不一定虚假, 真人真事也不一定“真实”。因此, 教师应该允许学生适当的虚构, 鼓励联想和想象。

“有意义”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究竟写什么才“有意义”呢?是老师一厢情愿地认为的那些所谓“健康向上”的东西?我们生活在多元文化环境中, 冲突在所难免, 教师不一定都对, 学生不一定都错。因此, 一味地要求学生作文有“意义”, 有时就略显滑稽。青少年观察世界往往着意于“有趣”和表现心灵。有趣就可以写出来, 还可以写得很精彩。从“有意义”到“有趣”“写心灵”, 是一个突破。有了这个突破, 学生的精神世界就一下子就拓宽了。

“写真实”和“有意义”本身并没有错。学生生活底子薄, 社会阅历浅, 理性思考不成熟, 很难像成年作家一样去体验现实生活。教师的责任是努力启发他们的心智, 开拓他们的视野, 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二.引导学生积累和感悟同行, 生成语感

语文老师一直很重视“积累”这一环节, 意识到学生感悟、语言生成等都必须以大量阅读积累为基础。所谓“词源笔下三千牍, 武库心中十万兵”, 只有积累才能使学生读书时“感慨万端, 触景生情”, 说话时“妙语连珠, 出口成章”, 写作时“文思泉涌, 妙笔生花”。除强调阅读外, 还想了很多办法, 如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 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从活动中丰富写作素材等等。但我认为, 学生仅仅靠平时的积累是不够的。因为积累是基础, 感悟是中介, 生成语感才是指归。只读不悟, 那就像鲁迅所言, 成了书橱。仓储累积, 死水一潭, 有何用处?

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的形成有赖于丰厚的语言积累, 同时伴随着语感领悟, 二者在不断碰撞、交汇中将语感积淀于心, 形成语文素质。所以我们在引导学生用一双慧眼来积累自己及周围生活的闪光点、动情点、矛盾点、快乐与迷惘点的同时, 还要引导学生去感悟生活, 这样, 才能给学生的写作带来无穷的快乐和取之不尽的宝藏。

三.帮助学生建立读者意念, 触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的需要能生成目的, 目的能推动行动, 行动能优化心态。兴趣是写作的内部动力, 而兴趣的产生, 归根到底取决于需要。帮助学生建立假想的读者意念, 指给学生一个切近的目标, 就让他们产生一种作文的需要感。否则, 学生不知道写给谁看, 老处在混沌状态中, 长年累月篇复一篇地写给语文老师看, 哪里有什么兴趣可言呢?向学生时不时地指出不同的读者, 也可以促进教师指导方法的多样化, 有助于改变那种为作文而作文的尴尬局面。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 中学生作文往往把握不住人物之间的关系 (包括作者与读者的关系) 。因此, 在他们笔下, 一份“要读好书”的发言稿形同于社论。而直截了当地提出要考虑具体的读者, 有利于引起他们对语言分寸感的重视, 较好的处理作者与读者的关系。

四.改变批改、讲评方式, 提高学生的创作积极性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作文教师改, 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 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 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 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叶老的话启发我们不可越俎代庖, 应把组织互改和自改作为作文教学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这样也符合课标要求。当然不能将修改作文的权利贸然交给学生。要让学生明白:“互改”可取他人之长, 又能从“旁观者”的视角发现自己作文中的问题。通过自改, 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 好文章主要是靠自己改出来的。

此外, 习作讲评是写作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它是作文批改和指导的继续。过去有一种错觉, 认为评讲就是跟着学生的习作跑, 习作中有什么问题就讲什么问题。在操作中, 教师罗列学生作文中的优点与缺点, 往往比较琐碎, 不成系统, 效果也不理想。我认为要想使讲评有作用, 就要站在育人高度, 在学生未思或误思之处着力。切忌用“不能这样、不能那样”的绳索束缚学生, 和学生交流“这样写会更好”。每次讲评, 有明确的重点, 兼及其余。

数学习题教学的四个着力点 篇3

一、着力于演练点

习题课离不开演练, 演练的最直接表现形式就是让学生做题. 然而题海无涯, 选择恰当的题作为演练点是习题课的第一个着力点. 尤其在新授课的有限教学时间里, 精心设计好例题、学生的练习层次及练习程序, 对于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和领会新知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课本中的例题、习题都是经编者再三思考、精心挑选的, 在一定的知识范围内, 为了紧密配合知识点的学习, 例题的解法都很合乎情理, 恰到好处.

例如, 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选修2-3第13页例7:有6个人排成一排, (1) 甲和乙两人相邻的排法有多少种? (2) 甲、乙、丙三人两两不相邻的排法有多少种?

该题的设置旨在帮助学生正确建构“排列”及“排列数”的概念. 如果教师就题论题地给学生解答, 学生并没有收获多少. 如果在解完该题后, 能及时引导学生反思, 并给出一系列的变式, 通过变式的演练, 必然能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上升一个新的台阶.

该题可得到如下一些变式:有3名男生、4名女生排成一排, 按下列要求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1) 7人站成一排; (2) 站成两排, 前排3人, 后排4人; (3) 甲只能在中间或两头; (4) 甲、乙两人必须在两头; (5) 甲不在排头, 乙不在排尾; (6) 男生、女生各站一边; (7) 男生必须站在一起; (8) 男生、女生各不相邻; (9) 甲、乙、丙三人中甲必须在前, 丙必须在后, 但三人不一定相邻; (10) 甲、乙中间必须有三人; (11) 甲在乙的前面.

这样, 通过深入挖掘例题的教学功能, 使学生通过一题多变的演练, 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 通过一连串的追问, 学生对排列及排列数的概念有了深刻的理解. 长期以往, 必能产生润砾成珠的效果.

二、着力于启发点

数学习题课教学离不开对学生思维的启发. 启发思维是数学习题教学的首要. 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诫我们:“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自参加与掌握知识的情感, 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 ”启发学生思维就是要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其快乐学习.

在教学中, 我们可借助直观模型教具、动态图形演示、简洁整齐的公式、数学问题的探索等来引导学生去欣赏数学中的简洁、对称、奇异、统一、和谐之美, 使他们对数学中美的意蕴、美的表现和美的启迪有清晰的理解和主动的探求, 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如笔者在一次竞赛辅导课上给出下面的题:解方程

亚里士多德认为:“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 ”没有怀疑的思考, 固于思维和照搬既成答案, 思维的发展是难以想象的. 该题的解法主要是从习题的结构特征出发, 启发学生多角度、全方位潜心探索, 从而获取问题的多种解法, 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增强了学生的解惑意识.

三、着力于拓展点

高考中“源于课本, 又略高于课本”的类题和变题占有一定比重, 面对这类问题学生往往手足无措.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在日常的数学例题、习题教学中, 教师静止地、孤立地去讲课本上的例题, 甚至运用“题海战术”引进大量的课外题让学生盲目、机械地解题. 对此, 教师若能经常对课本上的某些例题、习题作深人研究后做适当的改编, 并通过这些改编题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 这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索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有很大帮助. 因此, 对课本中的例题、习题进行适当的改编, 并将其贯穿于日常解题教学中, 这应是中学数学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 对例题、习题的改编有许多途径, 如图形位置的变换, 条件和结论的变换或部分变换, 增加新条件或改变解题要求, 还可以进行组合或分解等. 例如在不等式习题课上, 教师可用概念图的方式将课本中的例习题串联起来 (见图1) , 让学生从中看到核心知识点的辐射衍生过程, 以达融会贯通、拓展运用知识之目的.

四、着力于升华点

解数学题的目的是为了通过解题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解题而解题.因此, 一道数学习题解完后, 必须对该题进行反思、总结、提炼, 以达由一及类、融会贯通之目的.否则, 无异于“入宝山而空返”.

人教社2004年6月第1版高中数学教材第二册 (上) 第17页习题6.3第7题:

已知a, b都是正数, x, y∈R且a+b=1, 求证:ax2+by2≥ (ax+by) 2.

本题是一道带有严格条件的不等式证明题, 要证明它并不困难, 但它的证法很多, 在此不一一赘述, 下面只给出一种证明方法.

上述证法实质上用到了柯西不等式, 就是在证题过程中通过已知条件与结论的有机结合构造出柯西不等式的模型. 该题的证题思想方法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推广.

对习题进行引申、推广, 在教材中这样的习题是很多的. 我们可从圆锥曲线性质的相关性, 等差、等比数列性质的相似性, 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性质的迁移性以及代数问题的几何背景、几何问题的代数背景, 或从习题条件、结论的特殊性、一般性等角度对习题进行改造、升华, 从而避免在习题教学中出现“买椟还珠”之现象, 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之目的.

上一篇:机械加工与数控技术下一篇:晶体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