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治理的着力点(共3篇)
跨界治理的着力点 篇1
目前, 在我国众多的环境污染问题中, 流域跨界水污染问题是其中一项较为普遍的污染问题。经过多年的治理, 我国在跨界水污染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和不足。本文就目前我国跨界水污染防治的相关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并研究和探讨相应的治理措施, 从而不断提高水污染治理的水平和效果, 尽可能的降低和避免流域跨界水污染问题的发生。
1 流域跨界水污染的概述
1.1 流域跨界水污染的特征
1) 跨越了一个或多个行政辖区的边界, 对不同行政地域的利益均造成影响。2) 污染的范围较广, 常常会涉及到河流整个的上游、中游以及下游区域, 且对沿岸政府、企业、民众等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均造成严重的影响。3) 对水污染的防治工作存在较强的复杂性, 涉及到不同利益群体的多种利益关系。4) 水污染的监测工作要求较高的专业性和技术性。
1.2 流域跨界水污染的造成原因
1) 河流自身的流动性。通常情况下, 河流会经过多个行政区域, 在水流的带动下, 污染物也会随之进入到沿途的行政区域, 对这些地区造成污染。2) 属地化的污染治理制度。目前, 我国对河流流域的管理存在属地化的原则, 这就导致对流域水污染的治理工作出现管辖权的分散、割裂情况, 从而降低了治理的效果。3) 粗放型经济的影响。由于我国长期保持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 使得大量倾倒入河流的垃圾、废水等污染物超过了河流自身的承载净化能力, 从而造成流域水污染。4) 地方政府或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本位主义”思想, 导致对流域水污染的治理效果不佳。
2 流域跨界水污染治理的现状
目前, 我国的流域跨界水污染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在实际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具体体现在:
2.1 缺乏科学、完善的流域治理政策
目前, 我国现行的流域水污染治理政策往往只是针对具体区域进行治理, 不能有效的对流域的干支流、上下游、左右岸等整体区域中的各类用户利益进行充分的反映和体现, 从而导致治理政策因无法满足用户利益而造成落实执行的不到位。
2.2 缺乏整体化的统一流域跨界水污染治理
跨界水污染造成行业管理同行政管理之间出现交叉, 导致其在决策、治理、执行等方面各自为政, 缺乏统一的整体化决策管理, 从而使得对流域跨界水污染的治理工作无法有效、顺利开展, 达不到预期的治理目标和效果。
2.3 管理机构的统一治理权有待提高
目前, 我国现行的河流相关管理制度中要求流域管理机构在进行相关的水行政执法时必须要先进行授权才具有法律效力, 这就导致管理机构缺乏对河流全流域的统一治理权, 且实际落实中往往滞后于管理需求, 从而造成执法效果的不佳。
2.4 基层跨界水污染治理难以落实
我国目前大部分流域治理机构的工作内容只是针对省界流域断面的水污染情况进行相应的监测和治理, 对基层的排污源头缺乏具体实际的方案, 通常要联合地方相关政府部门进行共同治理, 导致基层跨界水污染的治理工作不能有效的落实执行。
3 加强流域跨界水污染治理的措施
针对上述文章中所述我国流域跨界水污染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 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可以通过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来加强对跨界污染的治理效果。具体措施如下:
3.1 建立健全跨界环境治理法律体系
国家要尽快出台健全、完善的跨行政管辖区域的环境治理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 使流域跨界水污染问题纳入到法制化、制度化的管理范畴中来。要明确河流全流域所跨各行政区域的管理权利、治理责任、实施任务、工作内容等, 实现全流域整体化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经济发展规划以及环境保护治理规划, 从而有效提高跨界水污染的治理效果。
3.2 构建完善的政府合作机制
由于流域跨界水污染涉及的区域广, 经济利益复杂, 因此, 国家必须要根据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 积极构建一个完善、科学、具体、有效的不同行政区政府合作机制, 并建立相应的跨界环境管理机构, 提高机构管理的权威性和行政权力, 不断完善管理机构的治理技术水平, 实现各级、各区域政府之间的资源共享和环境共治, 从而有效提高和加强流域跨界水污染治理的成果。
4 结语
目前, 随着我国水资源污染尤其是流域跨界水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 国家和地方政府必须要积极的采取科学、有效的政策措施, 切实结合我国水污染的实际情况, 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治理经验, 从而有效提高我国流域跨界水污染的治理水平和效果, 解决我国的跨界水污染问题, 进而更好的保护我国的水资源, 促进生态环境的长效、良性、和谐发展。
摘要:本文就我国流域跨界水污染治理工作的相关现状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总结, 并就如何加强流域跨界水污染治理工作的效果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从而更好的促进和推动我国流域水污染治理工作的效率和成效, 切实保护我国的水资源环境。
关键词:流域跨界,水污染治理
参考文献
[1]易志斌, 马晓明.我国跨界水污染问题产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8 (12) .
[2]赵来军.湖泊流域跨界水污染转移税协调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1 (02) .
[3]金正庆, 孙泽生.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一个分析框架——兼以流域污染治理为例[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8 (01) .
[4]黄万华, 白永亮.基于区域经济竞争优化环境治理绩效的府际环境合作机制研究-以跨区水污染治理为例[J].当代经济管理, 2011 (04) .
[5]黄德春, 陈思萌, 张昊驰.国外跨界水污染治理的经验与启示[J].水资源保护, 2009 (04) .
跨界治理的着力点 篇2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30日在北京市观摩一些单位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情况,出席全国加强廉政风险防控规范权力运行现场会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总结实践经验,坚持改革创新,扎实推进加强廉政风险防控、规范权力运行工作,不断取得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新成效。我认为,要从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应做到:
一、完善系统的反腐法规。建国以来,我国制定的各类法规条例不下几千条,但仍然缺少一部科学系统的“反腐”法规。我国应尽快制定一部对贪污腐败分子有威慑力的《反贪污法》,使得腐败分子腐败的成本大于腐败的收益,要腐败必须付出高昂的代价。在对法律制度的遵从上,不管是谁,只要是触犯法律,就要公平的接受法律的处罚,任何人不得例外。惟其如此,才能在整个社会营造让人“不敢贪”的制度氛围。
二、改革现行的反贪机构。我国的反贪机构不少,如监察部、纪检委、检察院、反贪局等。由于机构多,对同级部门的监督权力有限,使得这些机构的行政效能低下。从廉政国家的实践来看,建立一支独立的反贪机构是查处腐败案件的有力保证。如美国的联邦调查局、新加坡的反贪调查局、香港的廉政公署等,其效率之高、威慑力之大为举世公认。虽然我国有自己的国情,不可能照搬他国的模式,但发达国家在反贪方面的先进经验,确实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探究我国区域跨界水污染治理 篇3
1 跨界水污染理念及其特点
1.1 跨界水污染理念
跨界污染主要指某一区域内部产生的污染问题, 不仅影响本区域的发展还对其他区域带来一定的污染威胁, 即污染物质随着特殊介质的流动而发生物理转移, 进入相邻行政管理区域, 形成区域间污染问题, 因其具有较为复杂的物理外部性。从而难以从根本上予以解决。水污染主要指污染物质的量堆积到一定临界点后, 水体自净能力不能有效分界污染物, 致使水体特性和生长在水体中的生物群落特征产生变异, 影响水体功能, 阻碍水的有效利用, 从而对人体生命健康造成威胁。跨界水污染作为跨界污染的一部分, 即相关的污染物在某一区域产生大量排放, 随水流到另一区域, 影响另一区域的生态平衡和环境质量。
1.2 跨界水污染特点
结合水资源的特性浅要分析跨界水污染的特点, 跨界水污染问题实质为跨越一个或者多个行政辖区边界, 并对本区域以外的地域利益产生不利影响;其污染源所涉及范围较为广泛, 不仅影响河流上、中、下游等区域, 还会对流域沿岸居民生活带来一定的麻烦, 同时还会影响沿岸地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健康发展;因区域跨界水污染涵盖较多利益群体的多种利益关系, 从而致使水污染防治工作具有一定的繁杂性和关联性, 不易达成一致、统一管理;并且就目前水污染治理技术而言, 仍然处于深入研究境地, 并未形成大范围治理水污染的体系, 而监测水污染工作要求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技术性, 具有较高专业知识和较强操作技能的优质人才较匮乏, 这对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快速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2 我国区域跨界水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
区域跨界水污染治理既区别于跨界水污染纠纷处理, 但两者之间又存在一定的联系, 跨界水污染治理矛盾随着久不治理将会逐渐演变成水事纠纷, 为区域间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相关的矛盾, 这就需实时监测跨界水污染矛盾激发问题, 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处理区域跨界间的水事纠纷。随着水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 水污染跨界流动直接激化区域间社会经济利益矛盾, 致使现有水资源管理体制无法及时予以处理。当前各地区间跨界水污染治理和水事纠纷处理存在一定的隐患。
2.1 处理方式较为陈旧
当前, 各个省市水利部门和环保部门在处理跨界水污染事件及其纠纷时, 常依据自身职责予以上报处理, 但各区域间上级领导并不详细了解该起水事纠纷的起因及现状, 常出现较长时间予以讨论, 调查, 致使事态拖延而矛盾逐渐深化。水利部门和环保部门主要负责检测、工程方式处理、执法及环境评价中介管理等方面, 并且其在处理水污染事件及纠纷时具有上报上级处理的职能, 但《水法》、《水土保持法》、《防洪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并未对跨界水污染事件及其纠纷制定较明确的法律依据, 致使处理进程较为缓慢。此外, 各跨界地区相关的行政部门并不是相互隶属关系, 在执法执行上可能发生不统一步伐的现象, 不能有效落实相关的处理政策。
2.2 利益牵扯较为复杂
处理跨界水污染事件及其纠纷主要依据省级政府的协调权利, 针对上报的水污染事件及纠纷, 省级政府将会联合同流域机构、国家相关部委等进行协调处理, 并明确处理事件的方式。但在污染治理的过程中, 因其牵扯到各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及产业发展优先次序等战略问题, 常不能照常完成治理进程。
2.3 事前预防机制较少
跨界水污染矛盾演变成水事冲突时, 上级才会采取协调干预措施, 进而当地政府进行协商并执行上级命令, 在事后亦有若干协商机制, 但其事前预防机制较少, 欠缺有效沟通。水资源具有一定的公共特性, 当地政府在处理水事纠纷过程中占据关键地位, 而这些行政区域之间并不存在隶属关系, 进而致使跨界协商难以有效进行。事前预防机制较少, 不能及时遏制水污染事件的发展态势, 随着事件的拖延, 将可能造成矛盾加重, 最后演变成极难协调解决的事情, 以致于影响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3 我国区域跨界水污染治理策略
我国区域跨界水污染治理需结合当前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社会经济管理体制, 在实际生活中采取协商的方式予以解决, 共同致力于水污染问题, 从而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快速发展。
3.1 建立健全跨界环境治理机制
水污染相关的具体事件存在一定的偶然性, 协商可有效解决及时能够控制的问题, 但从区域社会稳定和环境生态改善等这大环境而言, 建立常规化跨界协商机制必不可少。区域政府在跨界水污染治理协商过程中处于主导性地位, 逐步引入跨界涉水社会经济主体共同参与协商, 加强区域政府之间和流域管理部门之间的政府间协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 国家需及时出台并更新跨界行政管辖区域环境治理有关的法规制度, 将区域跨界水污染问题进行法制化和制度化转变, 将会有利于对各省市之间有关水污染治理问题的处理。建立常规化水污染治理机制, 若出现偶然性水事纠纷则可采取各省市政府予以协商处理;而对于长期性水污染治理问题则需各省市依据所出台的水事纠纷处理法规制度, 依照法定程序予以照常处理。在相关的水污染治理法规上, 需明确流域所跨各个行政区域的管理权利、治理责任以及实施任务、工作任务等方面, 对水资源开发利用进行有效地规划, 以便能够确保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提升跨界水污染治理效率。
3.2 构建较为全面的政府合作机制
各省市地方政府, 在区域跨界污染治理环节中处于重要地位, 构建较为全面的政府合作机制, 需倡导各级政府在治理水污染事件时, 积极合作、共同为水污染治理献计献策, 摒弃存有私心的蝇头小利, 力气往一处使, 致力于水污染治理工作之中。流域跨界水污染波及区域较广, 其中牵连的经济利益较复杂, 国家在构建政府合作机制时需结合当前实际情况, 一切从实际出发, 促进不同行政区政府加强合作意识, 共同协商建立跨界环境管理结构, 并保障机构管理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完善管理机构的功能, 并实时更新相关的管理内容, 以便能够与时俱进, 实现各级、各区域政府间水资源共享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共同治理, 进一步提高区域跨界水污染治理水平。
4 结语
综上所述, 随着我国水资源污染的日益严重, 有关水污染治理的研究受到社会高度关注, 国家和地方政府在面对区域跨界水污染问题时, 需积极出台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 立足于水污染实际情况, 还可借鉴其他各国有关水污染治理的成功经验, 从制度和政策上确保我国区域水污染治理水平及效果, 为我国跨界水污染问题的及时、有效解决创造有利条件。
摘要:当前我国环境污染问题中, 跨界水污染问题较为严重, 因水污染治理管理体制上存在一定的隐患, 该问题并未得到良好的解决, 甚至在水污染治理上产生较为严重的纠纷。本文浅要分析跨界水污染理念及其特点, 并罗列出我国区域跨界水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 进而简要探究了我国区域跨界水污染治理的策略。
关键词:区域跨界,水污染,治理
参考文献
[1]秦勤.我国跨界水污染治理的对策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14.
[2]兰生奎.关于流域跨界水污染治理的相关思考[J].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4, (03) :135.
【跨界治理的着力点】推荐阅读:
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07-17
教师专业发展的着力点05-25
企业资产控制的着力点07-25
文言文教学的着力点07-19
激活课堂教学的着力点05-20
课堂教学提问的着力点05-25
语文教学训练的着力点07-31
小康社会建设的着力点08-11
项目教学设计的着力点09-08
校长管理的几个着力点论文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