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试验

2024-07-22

物料试验(精选5篇)

物料试验 篇1

摘要:研究了两种不同的方法对物料相对易磨性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光粒度分析法比筛析法便捷有效,它能够有效降低颗粒之间由于团聚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定义了新的相对易磨性系数计算公式,结果表明,不同的物料相对易磨性系数相差较大,部分物料的相对易磨性系数随着粉磨时间的延长而增大,也有部分物料的相对易磨性系数变化不大甚至下降。

关键词:相对易磨性,变化梯度,激光粒度分析

0 引言

JC/T734—2005《水泥原料易磨性试验方法》给出了检验物料易磨性的方法,然而对于水泥企业而言,该方法存在需要专门的粉磨设备、复杂的循环操作流程以及结果难以直接应用等问题。直接明了的得出目前某种水泥原料的易磨性是否超过了原来的物料是水泥企业关心的重点,而不是研究该种物料具体的能耗。检测物料的相对易磨性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采用筛析法和激光粒度分析法分析物料的相对易磨性,讨论了两者的优势与不足,也尝试提出新的易磨性计算公式。希望对企业测试易磨性提供借鉴,同时进一步分析了易磨性随时间的变化。

1 试验原料与方法

1.1 试验原料

易磨性试验所用的原料均来自某4 000t/d生产线的原料堆场,包括两种石灰石,分别是黑色石灰石和白色石灰石,粒径在10~50mm范围,块状,洗净清除杂质;砂岩为浅黄色,粉状,粒径在40mm以下;页岩为黄色,碎块状,粒径在10~40mm之间;铜矿渣为黑褐色,表面有玻璃光泽,圆粒状,粒径20mm以下;黄磷渣为灰白色,粒状,有明显的颗粒感,粒径小于30mm。将上述原料命名为SF。

为了显示研究的普遍性,选择另一家2 500t/d生产线的原料作试验验证,包括石灰石、砂岩、煤矸石、煤渣和钢渣。其中石灰石为白色;砂岩与SF砂岩相同;煤矸石为黑色,未自燃,水分12%,粒径小于50mm;煤渣为灰黑色,块状,是化工厂锅炉渣,无金属光泽;钢渣为灰白色,粒状,粒径在10~40mm范围。并将上述物料命名为DZ。

分别将SF物料和DZ物料放入105℃的101-1A电热鼓风干燥箱内,烘干至水分小于1%,以备待用。

1.2 试验方法

将分别烘干后的物料破碎至粒径小于30mm,在Φ500mm×500mm的试验小磨内粉磨至规定时间,将粉磨后的物料混合均匀,在二分器上将每种物料平均分为两份,任取其中一份,在SF-150水泥细度负压筛析仪上使用80μm方孔筛和45μm方孔筛检测筛余,检测方法按照GB/T1345—2005《水泥细度检验方法筛析法》进行,余下的一份使用珠海欧美克仪器有限公司的LS-C(IIA)型干法激光粒度仪检测,方法按照JC/T721—2006《水泥颗粒级配测定方法激光法》。

2 相对易磨性的定义

2.1 定义

过去计算相对易磨性是在粉磨相同时间的条件下,检测物料某一粒径下的筛余(通常是80μm或者45μm方孔筛筛余)或者比表面积,一般是选取标准砂作为基准,相对易磨性系数K计算公式:

式中:

L0,S0———基准物质的某一粒径筛下和比表面积;

L1,S1———测量物质的某一粒径筛下和比表面积。

公式(1)相对简单,公式(2)存在原料密度的影响和孔隙率确定的困难,然而公式(1)没有考虑颗粒群体性的特征,只能显示小于某一粒径的颗粒含量,而忽略了其他粒径的影响,因此笔者重新定义了相对易磨性系数:

式中:

n1,L1———粉磨物料的均匀性系数和小于某一对比粒径下的颗粒含量;均匀性系数来源于RRSB方程。

n0,L0———基准物质的均匀性系数和小于某一对比粒径的颗粒含量。

2.2 原料对比粒径的选择

由于使用80μm和0.2mm方孔筛筛余控制生料细度,因此过去倾向于使用80μm粒径做对比,然而根据K.S.Mujumdar最近连续发表的基于Mastorakos一维工程学的反应模型[1]和A.Muller的研究结果[2],生料粒径如果按照石灰石分解率计算,如果要求生料粉体颗粒在890℃左右的分解率为95%时,生料粒径应该不超过30μm才能满足分解时间的要求。然而考虑到实际生产粉磨过程的电耗、窑内煅烧温度、物料循环以及分解炉内CO2浓度等因素,笔者将生料粒径30μm乘以修正系数1.5得到45μm,下文原料相对易磨性系数的计算采用公式(3)时L均取<45μm颗粒含量。

2.3 混合材的对比粒径的选择

水泥混合材的粒径往往是依据混合材的水化活性和填充效果来决定,然而不同的混合材的水化活性作用不同,并且水化活性随着龄期的变化而不同,许多混合材可能兼具上述两种效果,因此很难给定所有混合材的最佳粒径,研究的结论也差别较大[3,4,5]。根据混合材的活性效应较熟料弱,其在水泥中的作用应该注重于填充效应,混合材的最佳粒度分布应该是与熟料混合以后,水泥的粒度分布尽量接近Fuller曲线,确定混合材应该明显细于熟料,以<8μm颗粒含量作为对比基准。

3 试验结果与讨论

3.1 筛析法

图1是白色石灰石的80μm和45μm筛余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随着粉磨时间的延长,无论是80μm筛余或者45μm筛余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这与粉磨常识相违背。为此重新设定粉磨时间粉磨,其结果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清晰地看出,粉磨时间从10min到15min,80μm和45μm筛余都随粉磨时间的延长而减小,说明物料在外力功作用下克服晶体间作用力,增加比表面能而成为细粉体,达到了粉磨的效果;然而进一步延长粉磨时间至20min,80μm筛余和45μm筛余开始同步升高,开始出现了粉体相互吸附的团聚现象,当继续粉磨5min后,过粉磨现象更加明显。

从上面的两组试验结果可以看出,筛析法检测物料相对易磨性存在至少两点不足:

1)如粉磨时间不合适,筛析法无法获得准确的筛余结果,从而影响物料易磨性的判断。

2)筛析法无法准确检测到其他较细颗粒的含量。

上述试验只是在白色石灰石中对照,是否其他物料具有相同的规律,为此笔者试验了黑色石灰石、砂岩、页岩、铜矿渣和黄磷渣的粉磨效果。图3和图4是筛析法的试验结果。

从图3和图4中可以看出,除铜矿渣和黄磷渣以外其他物料都出现了类似白色石灰石粉磨过程出现的情况(随粉磨时间延长筛余增加),这表明筛析法对这些物料是不适应的,因而无法获得准确的相对易磨性系数。此现象可能与物料的易磨性大小有关。石灰石由于易磨性较好,粉磨好的细微颗粒在静电和表面能作用下产生吸附而团聚,相反由于铜矿渣和黄磷渣的易磨性差,在相同粉磨时间内产生的细颗粒少,吸附作用自然减弱,从而很少产生团聚。

3.2 激光粒度分析法

表1是第二次粉磨得到的白色石灰石采用激光粒度分析法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随着粉磨时间的延长,<45μm的颗粒含量在逐步增加。没出现如图2所示的转折情况,表明使用激光粒度分析时可以破坏颗粒之间的附着力,从而准确展示物料的粉磨情况,因此应该根据激光粒度分析结果计算物料相对易磨性而不宜采用筛析法结果。

%

从表1还可以看出,激光粒度分析可以准确检测细微颗粒的含量,如<4μm颗粒的含量,从而可全面了解物料粉磨的真正效果。这是筛析法所无法达到的。根据上述试验结论,分别将其余物料检测颗粒级配,其<45μm颗粒含量测试结果如图5所示。

从图5可以看出,即使存在物料颗粒之间的团聚,几乎所有的物料都能检测到真实的结果,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这样即为准确计算相对易磨性打下了基础。随着粉磨时间的延长不同的物料<45μm颗粒含量的增长幅度不同,也即时间间隔相等,不同物料在相同外力作用下细颗粒含量增加的梯度不同,这也是标准所定义的邦德功指数[6]。表2是激光粒度分析检测的原料均匀性系数。

从表2可以看出,在粉磨时间20min时,原料均匀性系数黑色石灰石为0.65,而铜矿渣为1.16,表明不同的物料在作用力相同时粉磨特性的差异,因为物料的易磨性越差,分子键作用力越强,晶体间结合力越大,则物料在一定作用力下,只能由较大的块状分裂为小块,而无法直接形成许多细微粉末,此时粉体粒度分布十分集中,n值较大;相反若易磨性较好,很容易形成细粉,加上原来的块体,粉体级配自然较宽,因此n值较小。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同一种岩石,例如白色石灰石和黑色石灰石,在粉磨时间相同时(20min),两者的均匀性系数也存在明显的差异,白色石灰石是0.73,而黑色石灰石是0.65,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两岩石的矿物种类与含量的区别[7]。

3.3 相对易磨性系数的计算

选取砂岩作为基准物质,以20min粉磨时间内的<45μm颗粒含量为计算基准,按照公式(3)计算相对易磨性系数,图6是物料的相对易磨性系数计算结果。从图6可以看出黑色石灰石和页岩易磨性最好,其次是白色石灰石,而铜矿渣和黄磷渣易磨性较差,尤其是铜矿渣其相对易磨性系数只有0.4左右。计算结果清楚地表明了物料相对易磨性的差异,准确得出使用不同物料作为原料可能产生的粉磨效果,这也为原料的选择提供了很好的建议,而当采用工业废渣作为原料时要考虑其较差的易磨性。

进一步研究同一种物料在粉磨时间继续延长时的相对易磨性系数变化情况,对于原料制备的意义依然很重要,因为在闭路粉磨系统中,如立磨生产,合格的物料被选粉机选出转化为成品,而不合格的物料返回磨内继续粉磨。因此试验分析了不同物料随着粉磨时间延长其相对易磨性系数的变化特征,其结果可以指出物料粉磨时间是否需要延长或者延长的程度,结果如图7所示,仍选用砂岩作为基准物质。

从图7可以看出,原料不同,物料的相对易磨性系数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对于多数物料随着粉磨时间的延长,物料的相对易磨性系数在逐步地升高,如白色石灰石、黄磷渣和铜矿渣,但各物料的升高梯度不同;也有一部分物料的相对易磨性系数变化不大,如黑色石灰石;还有部分物料的相对易磨性系数呈下降趋势,如页岩。对于相对易磨性系数升高梯度较小或者下降的原料应尽量减少粉磨时间。

3.4 试验验证

为了进一步验证上述试验及计算公式的正确性,再次选择DZ物料做相对易磨性试验,依然选择SF砂岩作为基准;煤渣按混合材选择其对比粒径(<8μm),粉磨时间为20min,其计算结果如图8所示。

从图8可以看出,除石灰石外其余物料均易磨性较差。该公司使用石灰石、砂岩、钢渣和煤矸石作为原料,其原料相对易磨性系数的加权值为0.91,而SF原料相对易磨性系数的加权值为0.97,原料相对易磨性系数的加权值可以表征生料易磨性差异的程度[6],因此不难解释表3中两种生料应用同种型号的立磨生产时,生料产量的不同。进一步分析DZ原料相对易磨性系数随时间的变化的趋势,结果如图9所示。

从图9可以看出,随着粉磨时间的延长,砂岩和钢渣的相对易磨性系数明显提高,而石灰石与煤矸石的相对易磨性系数变化趋势则相对较小,在超过一定时间后甚至存在一定程度的下降,而作为混合材的煤渣相对易磨性系数总体上则表现较大的增长幅度。

4 结论

1)采用相对易磨性系数能够直观明确地比较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物料的易磨性。激光粒度分析法比筛析法具有明显的优势,能消除颗粒之间相互团聚产生的检测误差。

2)采用新的相对易磨性系数计算公式能较好地辨别物料易磨性差异以及解释物料粉磨时的产量波动。

3)不同物料的相对易磨性系数随粉磨时间变化梯度不同,有些物料相对易磨性系数随着粉磨时间的延长而增大,也有部分物料相对易磨性系数变化不大甚至下降。

参考文献

[1]K S Mujumdar,V V Ranade.Simulation of rotary cement kilns usinga one-dimensional model[J].Chemical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Design,2006,84(3):165-177.

[2]沈威,黄文熙,闵盘荣.水泥工艺学[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1:50-85.

[3]乔龄山.关于水泥颗粒分布及其作用的部分研究成果介绍(续)[J].水泥,2007(10):5-9.

[4]胡如进,李琳,王善拔.水泥颗粒级配的优化[J].水泥,2005(8):15-17.

[5]张大康.水泥分组分最佳粒度分布探讨[J].水泥,2008(6):24-28.

[6]廖晓樱,罗帆,刘昊.物料相对易磨性与粉磨功指数的比较[J].水泥,2003(4):15-18.

[7]罗帆.矿渣的粉磨特性及其细磨途径[J].水泥科技,2001(2):9-14.

[8]方仁玉.应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提高水泥质量[J].水泥,2007(3):46-47.

[9]时玉良,王进军,胡如静.使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快速准确测定水泥粒度分布的实例[J].中国水泥,2007(9):84-85.

[10]罗帆,郑青.钢渣和粉煤灰易磨性试验方法的选择[J].水泥,2006(9):22-25.

物料试验 篇2

时间过得很快,我代理2号厂房备料班长的工作已经有一个月的时间了。在部门领导及各位同事的支持与帮助下,我以一位班长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按照公司及车间的要求,较好地完成了本职工作,并且通过努力,使自己在工作模式上有了新的突破,工作方式有了较大的改进。现就这一个月主要完成的工作,做以下总结:

1.完善备料的物料日报表

备料班开始运作时间还不是很长,所以每天上报的物料日报表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漏洞。我的第一工作职责就是抓物料,所以我从代理班长的第一天便开始对物料日报表进行审核,遇到不懂的问题,多学、多问、多想。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2号厂房备料的物料日报表已经基本实现了帐、卡、物相符,并对车间的物料消耗情况有了一个真实、直观的反应。

2.保证发放物料的品质

备料是车间的物料源头,发放品质合格的、规格符合工艺要求的物料,是每一位备料员工的职责。在正常生产的阶段,生产是不间断连续进行的,备料必须做到物料供应不间断且物料必须是合格物料。为此,我对备料员工进行自互检的教育,同时加强了对作业指导书上所标明的工艺参数的培训,使大家提高了自互检意识,同时做到了心中有“数”,保证了从备料发出的物料都是品质合格的。

3.熟记作业指导书,提高员工的工艺纪律意识

作业指导书是生产车间各工序的“法律”,不论在哪家生产企业,按照作业指导书操作都是员工必须要做到的。在生产不忙的时候,我便安排各备料的员工,以组为单位,集中学习本工序的作业指导书。而且,由于公司产能提升,新员工非常多,特别是2号车间。所以我又组织由备料组长牵头的“师带徒”,由老员工手把手地教。从而,实现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使新员工迅速成长为技能熟手、技能好手。

4.完善组织梯队建设

备料的班组与其他工序的班组不同,有一定的特殊性,从某种意义来讲备料可以分为EVA/TPT裁剪、焊带裁剪、玻璃清洗以及二级库房等四个小工序。根据备料的这一特点,我要求三位备料组长,积极培养、选拔人才。从而实现了各备料组有组长,有副组长(第二负责人);各裁切室及库房有主要负责人,同时通过“师带徒”使新员工的技能水平迅速提升。从而,2号厂房备料班的三个组的组织梯队已经基本构建完成。

5.完善备料班内部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公司有公司的管理制度,我们备料班也要有自己的管理规定。在我代理备料班长期间,我制定出一系列的备料班组内部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并且在工作实践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使制度和流程不断得到完善。这一举措,增强了备料员工工作的目的性、规范性、条理性,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产品品质。

6.现场6S初见成效

前一段时间2号厂房生产不忙,我抓住这一机会,对于现场6S进行了全面的整改。我很高兴,有三位老员工担任我的备料组长,在6S整改过程中,他们的经验发挥了巨大作用。在部门领导的关心、指导,以及备料班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2号厂房的备料区及二级库房的面貌焕然一新,物料区域规划井然有序,货架托盘摆放整整齐齐,标签标识标志一一到位,工作区域划分有条有理。

7.加强自身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备料班作为一个新的生产班组,它的建设任重而道远。我感到自己身上的担子很重,而自己的学识、能力和阅历与一名优秀称职的班组长都还有一定的距离,所以总不敢掉以轻心。列宁曾经说过:学习,学习,再学习!我一直在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周围的领导学习,向同事学习,积极提高自身各项业务素质,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争取工作的主动性。通过这一个月的代理班长工作,我感觉自己还是有了一定的进步,能够比较从容地处理备料班日常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在组织管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协调办事能力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保证了备料班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各项工作任务,具备较强的专业心,责任心。

在这一个月的代理班长时间里,也遇到过一些问题,例如物料发放不规范,条形码打印错误以及现场整改不到位等。在领导的批评指导下,承认错误,认清现实,并迅速纠正错误,亡羊补牢,制定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及后续的整改措施。在大家的共同努力,将损失降到了最低

物料试验 篇3

一、材料与方法

1. 试验材料

(1) 秸秆腐熟剂。试验用合缘有机物料腐熟剂 (总活菌数≥0.5亿个/克) , 武汉合缘绿色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鸿生源有机物料腐熟剂 (粉剂型, 有效活菌数≥0.5亿/克) , 广西鸿生源环保有限公司生产。

(2) 水稻品种。早稻草还田。试验晚稻品种为德香4103, 7月26日插秧, 10月14日收割。每小区 (30平方米) 504丛。

(3) 试验土壤。试验地土壤为灰泥田, 土壤有机质53.3克/千克, 碱解氮139毫克/千克, 有效磷27.4毫克/千克, 速效钾60毫克/千克, p H值为5.9, 全氮2.03克/千克。

2. 试验处理

试验设4个处理:处理1常规施肥 (无稻草还田) , 处理2常规施肥+稻草还田, 处理3常规施肥+稻草还田+鸿生源有机物料腐熟剂, 处理4常规施肥+稻草还田+合缘有机物料腐熟剂。3次重复, 随机区组排列, 小区面积30平方米, 各处理田间农艺措施一致。

(2) 试验田施肥量及腐熟剂使用方法。试验田施肥量:亩施25%水稻专用肥 (N:P2O5:K2O=12:4:9) 83千克 (基肥33千克、追肥33千克、穗肥17千克) , 尿素5千克 (用于调节C/N) 。

7月25日将早稻草 (铡成5~7厘米) 平铺于田间 (每亩按300千克干稻草) , 每亩用腐熟剂2千克拌细土均匀撒入, 配施尿素5千克, 使用人力对稻草进行简单翻压覆土, 使稻草和有机物料腐熟剂浸泡水中腐熟。

二、结果与分析

1. 不同处理对稻草腐熟的影响

采用失重率法测定秸秆腐解度, 由表1得知:稻草处理以前的自然烘干重46.35g, 10天后处理4失重达到40.89%、处理3失重达35.01%, 20天后处理4失重达到46.84%、处理3失重达36.72%, 30天后处理4失重达到52.53%、处理3失重达47.33%。通过结果看, 30天后各处理间差异显著, 稻草腐熟效果明显[3]。

2. 不同处理水稻经济性状比较

从水稻经济性状对比分析 (见表2) , 与无秸秆腐熟剂的处理对比, 施用秸秆腐熟剂的水稻株高、亩有效穗、千粒重明显增加。

注:表中数据为三重复平均数。

3. 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注:采用新复极差法检验, α=0.05。

从表中可以看出, 本试验施用腐熟剂的水稻产量均比常规施肥+稻草还田 (处理2) 和常规施肥 (无稻草还田处理1) 的对照区增加, 分别增长5.39%~7.49%和14.09%~16.36%。经方差分析, 施用腐熟剂的水稻与对照 (处理1) 间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

4. 试验前后不同处理土壤养分变化情况

根据试验后土壤取样化验[4]结果分析:不同处理间p H值变化不大;处理4比处理1、处理2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均有增加。试验后与无稻草还田的常规施肥对照比较, 有稻草还田的处理区土壤速效钾均比 (无稻草还田) 对照区提高20~50毫克/千克;有机质均比 (无稻草还田) 对照区提高3.1~4.9克/千克。

三、小结

试验结果表明, 每亩300千克干稻草还田配施2千克有机物料腐熟剂不仅能加速稻草腐烂, 与纯稻草还田区和常规施肥 (无稻草还田) 对照区相比, 水稻平均亩增产18.66千克和45.07千克;分别增长5.39%和14.09%, 显著提高水稻产量[5,6]。还能有效补充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 提高土壤肥力。

参考文献

[1]孙宝凯.玉米秸秆还田是培肥地力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有效措施[J].中国农业信息2013, 05

[2]张恒芳.低温秸秆分解箘的筛选及降解效果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 2013年

[3]刘文全.失重率法测定秸秆腐熟剂施用效果试验[J].农村科技, 2012 (12) :18

[4]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土壤分析技术规范[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

[5]谢柱存, 何伟松.三种秸秆腐熟菌剂在稻田上的比较试验[J].广西农学报, 2008, 23 (6) :17-19

物料采购合同 篇4

乙方(供货方):

为了保护各方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签订本合同并共同遵守。

一、货物名称、品牌、规格型号、生产厂家、数量、金额

序号货物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单价总价备注

合计金额(大写) 人民币 ( 小写¥: )

二、质量要求技术标准、乙方对质量负责的条件和期限

2.1、乙方保证提供的货物皆为符合国家标准的合格产品,并承诺为甲方提供符合或高于国家标准的服务。;

2.2、乙方保证提供给甲方的货物是货物生产厂商原造的、全新的、未经使用过的,并完全符合甲方在采购时提出的工作要求。

2.3、乙方提供产品安装、调试、维修等服务,并保证安装安全,使用后工作正常。

2.4、如因甲方在使用中自行变更货物的硬件或软件而引起的缺陷,乙方不负免费保修的责任,但乙方应按照或比照合同相关条款规定提供更换或保修服务,由此引起的合理费用由甲方负责。

三、交货地点、方式:

4.1交货地点: 。

4.2乙方负责免费将货物安全运送到甲方指定地点,不另收任何费用。

4.3货物在交货前发生的不可预见的风险均由乙方负责。

四、包装标准、包装物的供应与回收:

4.1乙方应在货物发运前对其进行满足于运输距离、防潮、防震、防锈和防破损装卸要求的包装,以保证货物安全运输到达甲方指定地点。

4.2使用说明书、质量检验证明书、随配附件和工具以及清单等一并附于货物内。

4.3包装物回收: 无 。

五、验收标准、方法及提供异议期限:

5.1开箱检验时双方皆应派人员参加。甲方组织验收或甲方委托质检部门验收,费用由甲方自理。

5.2具备乙方提供的说明书或产品介绍所列的全部功能及技术参数

5.3验收内容包括:装箱单、质量合格证书、保修证书、产品使用说明书、数量、外观、调试性能、技术参数情况、各种说明资料、质量合格证明及其它应当随箱的技术资料;

六、随机备品、配件工具数量及供应办法:

乙方应向甲方交付所有随机配件、附件、随机清单等。乙方保证向甲方提供的技术资料包括全部中文版本是清晰的.、正确的、完整的。

七、结算方试及期限

7.1结算方式:采购单位按国库管理规定自行支付。

7.2结算期限:

7.2.1国库集中支付的单位:无预付款、货物安装、调试并经验收合格后一次性付清。

7.2.2非国库集中支付的单位:无预付款、货物安装、调试并经验收合格后一次性付清。

7.2.3其他:无预付款,货物安装、调试并经验收合格后一次性付清。甲方 个工作日内填写《政府采购货物、工程、服务验收结算书》并通知单位财务办理支付。

7.3乙方在收到货物后的三个工作日内开具发票给甲方。

八、售后服务承诺:

乙方应全面履行招标文件规定的服务要求及投标文件中的各项承诺,乙方不得将本合同全部或部分权利、义务转让给任何第三方。

九、货物所有权自交付时起转移,但甲方未履行支付价款义务的,货物所有权属于乙方所有。

十、违约责任:

10.1逾期交货或无正当理由拒收的,违约方每天按合同总金额的1‰支付违约金。

10.2逾期超过 天仍不能交货的,甲方可解除双方的供货合同,由乙方按采购合同的 赔偿

10.3其它未尽事宜,双方签订合同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议定。

十一、不可抗力事件处理:

11.1合同有效期限内,任何一方因不可抗力事件导致不能履行合同,则合同履行期可延长,其延长期与不可抗力影响期相同。

11.2不可抗力事件发生后,应立即通知对方,并送达有关权威机构出具的书面证明。

11.3不可抗力事件延续30天以上,双方应通过友好协商,确定是否继续履行合同。

十二、合同争议解决方式:

因履行本合同发生的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可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者依法向合同签订地点的人民法院起诉。

十三、其他约定事项:

13.1在合同执行过程中甲、乙双方必须严格遵守双方确认后的价格及其他有关条件。

13.2本合同未尽事宜,双方应友好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按双方合同争议解决方式解决。

13.3合同内容如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13.4其他:

十四、合同生效及其他:

14.1合同经双方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后,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14.2本合同壹式 贰 份:甲方、乙方各执 壹 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乙方

单位名称(章):

单位名称(章):

单位地址:

单位地址:

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

联系电话:联系电话:

签订日期: 年 月 日签订日期: 年 月 日

物料试验 篇5

1 主数据基本概念

SAP R/3的数据通常分为主数据和事务相关数据 (又称业务对象) , 主数据是企业运营管理中相对比较稳定的, 存储在数据库中、形式固定而且需要经常访问的各应用模块的静态的数据[2]。SAP中的MM (Material Management) 模块包括物料、供应商等主数据;PP (Production Planning) 模块包括BOM、工作中心和工艺路线等主数据;PS (Project System) 模块包括WBS、网络、活动等主数据;SD (Sale Distribution) 模块包括客户、信用等主数据, FICO (Financial & Cost Control) 包括总账科目、利润中心、成本中心等主数据[2]。事务相关数据是随着业务的变化而不断变动的, 是系统各应用模块在日常运作过程中及时生成的, 如PO-采购订单、PO-生产订单、SO-销售订单、DM-凭证等。

物料主数据作为物料管理的核心基础, 关系到企业各个部门的业务操作, 是各个部门保持正常运营的最基本的数据, 物料的准确性和规范程度将决定系统能否顺畅的运行, 是所有主数据中的重中之重, 在使用之前必须要去系统中创建, 这样系统才会认可它、自动处理它, 所谓“去报个到, 取个号”[3], 一般将具有同一基本属性的物料主数据集合起来并归纳为同一物料类型, 如产品、原材料、备件等;根据管理需求, 物料类型也可按组再细分, 比如产品为食用油, 可分为调和油、花生油等。

2 物料编码

物料编码是物料主数据的一部分, 把它单独进行阐述, 其重要性, 不言而喻。在SAP R/3系统中, 物料编码最大支持18位, 一般由字母和数字混合组成, 物料编码起着物料的标识与分类的两大作用。企业内部的物料必须统一规范, 统一编码, 物料编码如同人的身份证号, 一旦确定, 是不允许轻易改动的, 而集团公司各最终用户也将在这个集成的系统中对物料进行统一操作。SAP系统中, 编码既可以内部自动产生, 也可以外部给定, 两者的优缺点如表1所示。

基于物料的重要性, 在编码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编码要具备唯一性。物料编码是SAP系统识别物料的唯一代码, 保证编码的唯一性, 是编码的根本原则, 尤其对于集团公司, 各个公司工厂都会使用同一种物料, 为了避免重复编码, 资源统一, 坚持只用同一个编码。对于同一个物料, 既有自产, 又有委外或外购, 可根据实际需求来建物料号, 可以是建一个物料, 用标准价, 如果存在价格差异, 则差异进差异科目, 如果价格差异较大, 实物又分开管理, 这时可以分不同物料管理, 也可以同一个物料做分割评估, 总之情况比较复杂, 需要开专题讨论会。物料编码的唯一性是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元素。

(2) 编码具有连续性, 对于具有相同属性的物料, 要求物料的编码是连续的, 以方便物料的统一管理和统计分析, 也避免了编码资源的不必要的浪费。

(3) 编码要具有高效性, 可使用性, 便于记忆。物料编码要适宜系统处理, 能够直接识别物料类型, 保证检索数度较快、输入简洁快速, 可以用首位或前几位来表示物料类型, 如01开头的表示半成品, 02开头的表示原材料等。

(4) 编码要具有扩展性。物料编码不仅要满足企业当前的业务需求和用户使用的方便性, 更要考虑今后企业发展、转型、并购等业务需求, 要便于物料类型的扩充, 同一物料类型的物料扩充, 要避免某个号码段扩充容量不够。编码不宜有太多的分类, 便于追加, 追加后不引起体系混乱。

(5) 编码要具有适应性和整体性, 在规则需要做修改时, 应不影响之前的编码体系, 并和之前的编码体系融为一体, 避免同一物料重复编码。

由于物料编码的重要性, 在SAP R/3中, 要改动已存在的物料编码, 并非轻而易举。尤其是已使用过此物料, 如已创建订单, 已入库, 已产生科目记录等, 必须要先将相关单据、凭证冲销或删除, 这将是一件相当麻烦的事, 而且在企业中对于已有过很多业务操作的物料来讲, 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由此, 确定物料编码规则, 在系统中创建物料时要特别慎重, 需最大限度保证编码的准确性和唯一性。

3 物料主数据视图及主要字段

在SAP R/3系统的物料主数据中, 除物料编码外, 由各个用户部门所需的信息组成, 称为视图, 包括基本数据, 销售, 采购, 物料需求计划, 计划, 预测, 存储管理, 质量管理, 会计, 财务等视图, 每一个视图里的字段与各业务部门实际的操作密切相关, 各视图关系如图1所示。

物料主数据是基于不同的组织层级的, 所以同一个物料, 除了基本数据视图外, 各个工厂/销售组织/评估范围可以根据自己工厂的业务情况, 维护相关的信息。下面对各个视图的常用字段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3.1 基本数据视图

基本数据视图包含的是物料的基本信息, 这些信息都是唯一的, 所有组织层级共享的, 基本数据视图包括物料描述、基本计量单位、旧物料号等。

物料描述的规范统一对于数据的规范化和管理统计分析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对于备件, 物料描述可以通过品牌、名称、规格等来体现, 如“三菱/油水分离器/010101”, 其中用符号“/”区分, 是为了方便从系统中导出EXCEL格式后, 根据不同维度做分列分析, 当然也可以使用其他符号来区分。物料描述不易过长, 不方便记忆, 同时过长的物料描述, 在打印的单据上需要多行来显示, 既浪费又影响美观。在SAP ECC 4.7版本中, 物料描述不能超过40个字符, 由于底层数据库表规则的不同, ECC 6.0版本可支持40个汉字。旧物料号记录了该物料上SAP前的代码, 为防止操作人员未记住SAP的编码规则和物料描述, SAP支持通过旧物料号来查询物料;基本计量单位也是个相当关键的字段, 它跟采购单位, 销售单位和财务核算单位有着密切的关系, 牵一发而动全身。

3.2 销售视图

销售视图是基于销售组织和分销渠道的, 不同的销售组织和分销渠道可以维护不同的销售视图信息, 销售视图包括销售单位、税码、利润中心等字段, 这些字段的设置对销售的业务操作有重要的影响。

销售单位如果跟基本计量单位不同, 需要维护单位间的数量关系, 做销售订单时, 会自动带出销售单位, 而不是基本计量单位。税码是指销项税, 如13%, 17%等, 可以根据不同的产品定制不同的税率。利润中心是工厂唯一识别的利润来源。

3.3 采购视图

采购视图是基于工厂的, 采购视图中包括采购单位、采购组、批次管理、过账到质检库存、源清单等字段, 字段的不同设置对价格条件和采购订单都会产生影响。

采购单位如果跟基本计量单位不同, 需要维护单位之间的数量关系, 做采购订单时, 可以自动带出采购单位, 也可以用基本计量单位。批次管理主要用来批次跟踪, 质量跟踪, 原因追溯, 如确定物料需要做批次管理, 则勾选中, 制定相应的批次规则, 仓库在收发货等操作时, 均需要输入相应的批次。批次管理有利有弊, 要慎用。如勾选源清单, 可控制采购订单, 使必须维护此物料的信息记录和货源方能下采购订单, 对管理者来说, 具有很好的监控作用[5]。

3.4 物料需求计划视图

物料需求计划视图是生产的核心部分, 分为MRP1, MRP2, MRP3, MRP4四个子视图, 包括MRP类型、MRP控制者、安全库存等重要字段。MRP类型限定了该物料的生产是否按照物料需求计划来运行, 运行的时候是否考虑再订货点等因素, 如果是独立的计划需求, 则运行物料需求计划时无需考虑此物料。配置MRP控制者, 在使用MRP相关报表时, 可以以这个维度筛选信息, 如2个计划员专门负责对不同楼层的生产线进行计划, 就要分别对他们安排相应的MRP控制者, 并规定每个控制者对应的生产线。而安全库存和再订货点的设置可为企业的库存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也是制定采购计划的重要参考因素。

3.5 财务视图

财务部分分为会计视图和成本视图, 其中的价格控制、评估类、项目库存的评估类、原始组对财务有较大影响。

价格控制确定了物料是采用标准价还是移动平均价, 标准价是物料的净价, 是按照账期管理的, 移动平均价 (又称周期单位价格) 是随着物料出入库的价格变化而滚动计算的, 即移动平均价 = (原库存价值 +/- 库存价值变化) / (原库存数量 +/- 库存数量变化) 。评估类将物料类型同财务的总账科目紧密联系在一起, 允许具有相同物料类型的物料库存值过账到不同的总账科目, 也允许具有不同物料类型的物料库存值过账到相同的总账科目, 评估类决定了这个物料所对应的存货会计科目, 评估类加上移动类型可以直接记到总账。而对于特殊物料, 即可在部门使用, 进一般库存, 又可在指定项目中使用, 使用项目库存的评估类。原始组与评估类相关联, 用于细分物料的间接成本控制, 一般用于BOM物料。

4 物料主数据的转换策略

物料主数据的转换是一项庞大的工程, 是整个SAP系统实施中持续时间最长, 投入人力最多的环节, 包括物料的定义、收集、清理、导入 (转换执行) , 以一个为期6个月的项目为例, 物料主数据从分类的定义, 收集, 到清理和导入工作在整个项目中所占的时间如图2所示。

影响物料主数据工作的关键因素主要有[5]:

(1) 需要传输的业务对象的数量, 如成品, 半成品, 原材料等。

(2) 每个业务对象的数据量, 如成品的个数, 半成品的数量等。

(3) 原始数据的质量和一致性。

(4) 将原始数据文件转换为SAP接口可以读取的文件的难度。

(5) 使用的数据传输方法或技术 (例如LSMW工作台、事务录制技术、BDC程序等) 。

(6) 数据组人员的素质以及对数据传输工具的熟练程度。

4.1 数据的定义

物料主数据的定义工作包括数据范围的定义, 如确认组织架构范围, 包括公司范围, 工厂范围等;确定数据来源, 如数据是从旧系统导出还是手工管理等;定义数据转换项目人员及负责范围, 如确认不同物料的收集人员和责任人;定义数据转换计划;定义数据收集模板, 如不同物料类型需要制定不同的视图, 各个视图需要不同的字段;数据管理培训等。

4.2 数据的收集和清理

物料主数据的收集和清理工作首先需要根据数据定义阶段中指定的数据范围进行数据的准备或下载, 合并和整理数据, 确认数据的内容, 相互检查和纠错, 评估数据量及影响, 补充完善数据转换计划。

4.3 数据的导入

物料主数据的导入即转换执行前需要进行测试导入, 保证导入技术和导入数据的准确;需要完成技术实现手段, 如使用LSMW工具;测试数据转换计划, 进行单元测试;执行数据转换演练及数据正确性确认, 进行集成测试;最终确认数据上线计划;转换执行过程中, 要完成数据确认及签署;主数据导入生产系统;生产数据确认和签署。

5 物料主数据的维护体系

系统上线后, 物料主数据的运维体系也是企业应该重点考虑的, 一个好的支持体系, 不仅可以提高数据维护的效率, 让企业在最短的时间内可以有数据可用, 也可以保证进入系统的数据的质量, 一般需要建立专门的数据维护小组。物料主数据的运维体系, 包括从基层数据的收集, 到完整数据的提交, 再到数据的审核和创建、反馈等一系列流程, 并责任到人, 如图3。物料主数据的维护, 包括新建、修改和删除, 每一个操作在系统内会保留痕迹, 包括修改者、修改的时间和修改的内容等信息。

6 结语

物料主数据作为SAP系统业务操作和数据分析的重要基础, 其相关的字段多达500个, 只有制定合理的编码及描述管理规范, 根据企业的实际业务需求正确使用各个视图和各个字段, 才能提高业务操作和管理水平, 降低生产和库存成本, 真正为企业带来效益。

摘要:介绍SAP R/3系统中物料主数据的重要性, 着重强调物料主数据的编码规范管理, 详细阐述R/3系统中物料主数据的各个视图和相应的常用字段, 及其对企业业务操作的重要影响, 同时简述物料主数据的转换策略。

关键词:SAP,物料主数据,物料编码,视图,字段,转换策略

参考文献

[1]江万军, 薛惠锋, 寇晓东.物料编码系统解决方案在ERP实施中的应用[J].冶金设备, 2005 (4) :15.

[2]黄佳, 图灵.SAP技术丛书-SAP业务数据传输指南[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6:104-112.

[3]张小虎.SAP财务基本概念及集成性浅释-主数据篇[J].中国会计电算化, 2003 (6) :12-13.

[4]赖若兰.MRPI系统下物料编码的标准化[J].电子标准化与质量, 1999 (4) :13.

上一篇:社会化媒体的传播启示下一篇:金融危机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