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德教育

2024-08-05

政德教育(精选4篇)

政德教育 篇1

我校在开展政德教育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把握一个主基调、明确一个主题、坚持一条主线、突出一个重点、做好一个结合、完善一项长效机制”为抓手, 深入开展“六个一”工程, 确保学校政德教育活动高起点开局、高标准推进、高质量完成。

一、把握一个主基调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通过加强政德教育, 使各级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强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 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增强信心、攻坚克难, 提高学校各级领导班子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为学校“实施特色发展战略、建设高职名校”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

二、明确一个主题

学校在政德教育中始终坚持“以加强政德修养、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主题, 通过召开民主生活会, 深入查摆剖析群众反馈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一是认真征求意见。广泛听取全校师生员工的意见和建议, 认真收集师生对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在思想、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收集对学校整体工作尤其是在教学科研、专业发展、技术服务、行政管理、队伍建设、招生就业、思想教育、后勤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回应广大师生最关心、最直接的涉及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和学校改革发展的相关问题。二是开展谈心谈话活动。学校领导班子做到三个必谈, 即领导班子主要领导与班子成员必谈、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必谈、领导班子成员与分管单位的主要领导必谈, 进一步征求意见, 交流思想, 增进团结。三是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

三、坚持一条主线

学校开展政德教育始终把握一条主线, 就是结合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 组织党员干部认真读书学习, 提高政德修养。在学习内容上, 重点要做到“三学”。一是学习党章;二是学习理论;三是学习典型。在学习方式上, 一是集中学习, 邀请省委党校的专家为领导干部进行集中培训, 重点讲解党的理论政策;二是创新学习平台, 通过学校局域网, 开辟学习专栏、实现学习的网络化。在人员安排上, 重点抓中层正职领导干部。具体做到“四个一”, 领导班子组织一次中心组扩大学习, 领导干部观看一部电影《雨中的树》, 领导干部撰写一篇理论研讨文章, 举办一次领导干部政德教育理论交流会。

四、突出一个重点

勤政为民, 是领导干部政德的核心。学校始终把联系服务群众的具体实践作为政德建设的重点来抓。学校结合政德教育的实际, 制定了领导班子成员联系系部制度。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 及时了解基层单位发展的实际情况, 帮助协调解决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问题, 推动各基层单位快速持续发展。针对学校农村生源较多、贫困学生的比例较高的现状, 学校党委开展了“三二一”帮扶特困生活动。即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帮扶3名特困学生, 中层干部帮扶2名特困生, 普通党员帮扶1名特困生。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帮助学业上有困难的学生增强信心取得学习进步, 帮助就业困难的特困生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和就业市场, 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在集中帮扶的同时, 学校党委还着手建立特困生帮扶的长效机制, 通过从每年学校的行政经费中划拨一部分、接收企业爱心赞助、组织职工捐款等多种方式, 建立帮扶基金, 加大奖助学金比例, 扩大勤工助学岗位, 确保特困生顺利完成学业。帮扶活动的实施, 不但使学生受益, 同时也提高了党员干部自身责任感和思想素质, 实现了自我教育和提高。

五、做好一个结合

当前学校确立了“建设高职名校”的发展战略, 学校深入开展政德教育要与这一中心工作相结合, 并以此为契机, 把全校领导干部的思想统一到推动学校科学发展上来。一是与师资队伍建设相结合, 打造强势育人团队;二是与教科研项目研究相结合, 促进教学质量水平大幅度提升;三是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 全方位打造实训平台;四是与质量建设工程相结合, 推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五是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相结合, 提高育人质量和水平。学校党委要求各级领导班子把政德教育的成果体现在推进学校内涵建设、建设高职名校的具体实践上, 为学校实现新的更大的发展作出贡献。

六、完善一项长效机制

加强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正面教育和舆论引导, 强调的是自觉自律, 学校在政德教育实践中, 始终坚持和完善各项制度, 探索建立加强政德建设的长效机制。第一, 加强干部管理考核机制。一是建立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二是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制度;三是加大干部交流和实践锻炼的力度。第二, 健全完善政德考核评价机制。制定可操作的政德考核评价体系, 并把评价考核结果作为其工作业绩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 强化监督约束机制。一是完善法制规范机制, 对于不适应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规章制度, 及时修订更新, 确保正确的导向性;二是构建党内成员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监督和约束机制;三是加大纵向监督和横向监督的力度。

结束语

把学校党员干部的精力凝聚到“实施特色发展战略、建设高职名校”的创新实践中来的迫切需要。在学校党委的积极号召下, 党员领导干部充分认识开展政德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 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政德教育中来, 决心以政德教育的丰硕成果和各项工作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摘要:本文以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对高校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政德教育进行了阐述, 按照省委、省交通厅党组的要求, 学校高度重视政德教育, 结合我校实际, 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以推进, 使学校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不断加强。

关键词:领导班子,政德教育,高职

参考文献

[1]卢运山.论高校青年党员干部的政德修养[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9 (2) :39-40.

政德教育 篇2

根据《中共辽宁省委办公厅关于在全省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开展政德教育的实施意见》精神,按照区委组织部的要求,我局于8月31日召开政德教育座谈会和政德教育专题报告会,全局领导干部15人全部出席,围绕“加强政德修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题,大家纷纷畅谈了自身对政德二字的深刻认识,并就如何搞好安监工作献言献策。座谈会气氛热烈,在领导干部中取得了良好的反响。会议由局长陈雨学同志主持,并发表了讲话。

陈雨学同志指出,开展政德教育,要认真学习贯彻相关文件精神,突出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主题,以加强为民、务实、清廉教育为重点,坚持读书学习、正面教育为主,使领导干部进一步加强政德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意识,强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进一步提高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要提高政德修养,重点要学习党章,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学习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杨善洲等全国的先进典型,特别要学习好田守诚、周恩义等重大典型,形成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要按

政德失范的行政文化根源探析 篇3

我们不禁反思:近十几年来, 我们在制度规定、从政人员工作能力提升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很多制度越来越科学、越来越完善, 同时从政人员的素质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但政德失范行为仍频繁出现, 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文化土壤问题不容忽视。文化土壤不仅关系着制度的出台或废弃, 关系着从政人员素质与能力的提升, 更关系着从政人员能否尊重和执行已有的制度, 更加关系着从政人员的卓越能力能否真正运用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因此, 新形势下进一步推进政德建设, 我们必须要关注文化建设这一灵魂工程, 探析政德失范的行政文化根源是加强政德建设的重要前提。

我国的行政文化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即传统统治型行政文化、建国初期管理型行政文化、现代服务型行政文化。中国现代服务型行政文化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 关注平等、民主、法治、效率、民生的新型行政文化。但是由于行政文化的积淀性、连续性、持久性的特点使得旧行政文化中的很多消极因素对今天的政德建设产生负面影响。

一、传统统治型行政文化的消极因素阻碍政德建设

曾以璀灿而闻名于世的中国古代行政文化其精华与糟粕并存, 中国现代行政文化在继承古代文化优秀传统的同时, 不可避免地受到封建行政文化的消极影响, 而正是这种消极影响成为政德失范的文化土壤。

1. 以物为本的行政文化导致行政主体履职过程中对“人”的漠视

古代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决定当时的人们要靠天吃饭, 因此我们注重天人合一的理论、人自然化和自然人化的思维方式, 把一切个体都视为恢恢天网中的一个结, 只有顺天, 人才能保障自己的安全, 人们的主体意识比较差。这种以物为本的行政文化导致了个别从政人员在履职过程中表现出对老百姓生命、生存、发展的漠视。

2. 集权人治的行政文化导致权力高度集中, 滋生腐败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 行政组织是以君主为至高无上顶点的人治的金字塔。政府的终极权力归属于君主, 政府模式集立法、行政、司法为一体, 国家的统一稳定必须建立在高度的中央集权上。这种基础上形成的行政文化, 当然是君主专制文化。同时, 儒家文化以人性善为逻辑起点, 强调道德教化的决定作用, 传统行政文化中的法治文化基因相对缺失。“重权治”和“重教化”必然为腐败滋生提供文化土壤。

3. 官本的行政文化导致权力至上, 官僚作风盛行, 阻碍民主进程

“宫中好细腰, 百姓多饿死”, “上有所好, 下必甚焉”。整个社会围绕官僚集团运作, 而官僚集团内部又以官品高低决定其能量的大小。社会所有权力、财富、荣誉、真理等, 都被官僚集团掌控, 并严格按官员的品级分配。这种官本文化导致行政主体和社会成员形成等级观念, 不利于现代公平观念深入人心, 造成官僚作风和社会公众的不满。官本文化的“衍生品”官场“潜规则”更加导致政务透明程度低, 人民参政渠道不畅, 对于党政干部缺乏有效监督。

4. 封闭保守的行政文化导致行政主体安于现状、求稳怕乱的行政心理

中国传统社会的封闭保守导致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因循守旧、求稳怕乱的行政文化基因的形成, 一方面影响了从政人员的个人发展, 也不利于行政系统的发展和创新。求稳怕乱的行政心理更加导致在社会公共事件处理上不能做到完全的公开透明, 导致民众的不信任、猜测、甚至引发社会的动荡, 谣言四起。

二、建国以来管理型行政文化的负面因素影响政德建设

建国初期我国形成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型行政文化, 这一行政文化又历经了三个特殊的时期即崇尚精神的行政文化、崇尚政治运动的行政文化、崇尚经济利益的行政文化。“人有多大胆, 地有多大产”的精神决定论使我们背离了马克思主义, 导致不尊重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的盲目蛮干、弄虚作假、浮夸作风和形式主义。文革十年的崇尚政治运动, 导致我们忽视了制度建设, 影响了民主建设的进程。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初期的利益泛滥、价值多元、信仰危机导致人们对金钱、利益追逐的狂热, 更加强化了物本文化。在这一社会文化背景下, 行政文化在传统统治型行政文化的基础上又滋生负面因素影响了政德建设。

1. 全能管制型行政文化导致行政主体在履职过程中习惯于采用管制的手段, 忽视了群众利益

政府职能无所不包、无所不管, 政府行政主要采取直接的行政管制手段, 行政过程缺乏协调与疏导, 缺乏民众对行政过程的广泛而有效的参与。尽管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及行政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 全能管制型行政文化在我国行政系统中已不明显, 但其影响并未完全消除。

2. 僵化保守的行政文化导致行政主体在履职过程中固守传统的执行手段, 致使执行过程缺乏创造性

僵化保守的行政文化是一种机械的、忽视创造性、缺乏灵活性的行政文化, 行政主体认为政府执行的过程就是权力的运作过程, 因此, 忽视行政执行过程的民众参与, 忽视以协商的方法解决利益纠纷, 致使政府执行因缺少民众的有效参与、认同及配合而难以高效地展开。

3. 个人主义行政文化容易引发行政主体个人主义、本位主义和小团体主义行为

行政主体处处以个人为中心进行利益考量, 为实现个人利益而不惜牺牲全局利益, 从政人员还具有以本部门、本单位或本地区为利益考量中心的本位主义和小团体主义观念。

4. 片面追求效率的行政文化导致行政主体忽视人文关怀, 忽视科学发展

在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新时期, 一些地方片面追求效率, 在选人用人上“数字出官”, 疏忽对干部品德的要求, 一度出现思想和操作上的误区。在发展中片面重视经济建设, 强调经济指标, 忽视了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导致国家面临着自然生态危机和社会生态危机。

综上所述, 我们必须承认, 一部分从政人员的失德失范行为频繁出现,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其背后的传统统治型行政文化和管理型行政文化的土壤尚存。因此, 新形势下推进行政文化创新是深入开展政德建设的重要一环。我们必须在传承优秀传统行政文化、借鉴西方国家积极的行政思想的基础上, 不断推进制度完善, 形成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提升行政主体政德水平的行政文化, 即形成公共行政的行政态度, 人本、民本、法治的行政理念, 积极健康的行政心理, 服务公众的行政价值观, 讲求效益、维护公正、崇尚透明的行政规范。伴随着行政文化土壤的逐渐更新, 必将迎来从政人员政德提升的春天!

摘要:在各种社会角色中, 从政人员居于重要位置, 从政人员的道德对社会道德建设与进步具有示范、导向作用, 从政人员的道德水平是衡量一个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准。然而, 近些年来, 从政人员失德失范的行为却频繁发生, 甚至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行政文化土壤问题不容忽视, 深刻探析政德失范的行政文化根源是加强政德建设的重要前提。

关键词:政德,统治型行政文化,管理型行政文化,服务型行政文化

参考文献

[1]张鹏.论行政文化对公共行政行为的影响[M].贵阳市委党校学报, 2012 (2) .

[2]姚玫玫.论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行政文化创新[M].四川理工学院学报, 2011 (6) .

[3]马志敏.服务型政府构建中的行政文化建设探析[M].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1 (8) .

[4]田巍, 张波.服务型行政文化:服务型政府的灵魂[M].东北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6) .

[5]杨平璋.探讨公共行政文化建设的伦理视角[M].传承, 2012 (18) .

[6]宋敏聪, 姜树亭.我国当代行政文化创新研究[M].商品与质量, 2012 (3) .

[7]张宜婕.论行政文化对行政道德的指导作用[M].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 (9) .

政德教育心得体会 篇4

——政德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2012年8月27日)

加强干部队伍政德建设,为各级干部在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传统美德方面树立了明确的道德标尺,对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通过学习田守成、周恩义和方程三位同志的先进事迹,我深深的体会到领导干部只有不断加强政德建设、提升自我修养、锻造优良品质,树立起新时期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才能让党委满意、让群众满意。作为一名基层的领导干部,浅谈几点对政德建设的心得。

一、深入开展政德教育

以创建学习型班子和学习型队伍为契机,把政德教育作为党委理论中心组、机关学习日和干部自学的重要内容,纳入党员学习培训的必修课程。同时,把政德教育与“三好一满意”活动、“创先争优”活动、党内民主生活会紧密结合,使各级干部成为政德建设的表率,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二、加强考察干部政德

树立“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把干部政德建设纳入干部考察、选拔、任用的全过程。改进干部政德考察方

1法、完善考察程序、细化考察内容、实化考察要求,不但要对工作圈的政治品德、职业道德进行考察,同时要全面考察了解干部社交圈、生活圈中社会公德、传统美德方面的表现。对干部政德评价满意率低的,不能列入考察对象,把干部的政绩和政德统一起来,确保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三、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健全主体清晰、程序科学、责任明确的领导干部政德评价标准体系,对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以及相应的评价、奖惩措施等用人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把政德建设纳入到干部队伍建设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严格政德考核,加强考核结果的运用,引导干部把品德修养落实到干事创业的实践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上一篇:经济指标考核下一篇:就业视角金融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