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学说

2024-07-17

货币金融学说(精选8篇)

货币金融学说 篇1

现代货币金融学说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现代货币金融学说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金融学专业(本科)学生的必修课,也可以作为财经学科相关专业的选修课。本课程的教学任务和目的主要是:

1、使学生对当代西方各大经济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有较全面的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对货币金融理论有更深入的理解。

2、拓宽学生视野,为在马克思主义货币信用原理指导下。研究和探讨我国新时期的金融理论和金融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3、便于学生学习多种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方法与思路,培养辨析金融理论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

4、提高学生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

《现代货币金融学说》的先修课程是《货币银行学》、《政治经济学》、《西方现代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以及《经济学说史》、《世界金融史》等课程。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按学派的线索,客观介绍当代西方主要经济学派在货币银行方面的主要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分析各学派间的主要共识与分歧;在此基础上,实事求是地评论西方学者的理论成果与不足,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

1、通过基本文字教材的准确叙述和音像教材的概要讲解,使学生对现代西方货币金融理论的基本内容有深刻认识和全面了解。

2、文字教材的编写要全面系统、条理清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便于自学;音像教材和基于网络的多种媒体教材讲授本学科的重点、难点,教材的制作力求活泼、实用,并结合中国国情进行分析。

3、学员要熟练掌握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使用中央电大提供的多种媒体,自主学习为主,各级办学实体要给学员提供必要的面授辅导等学习支持服务。

4、在教学过程中,中央电大和其他办学实体将利用网上教学平台、电视直播课堂、电话答疑、E-mail、CAI课件以及报纸杂志等手段进行教学辅导或发布教学信息。

5、在可能条件下,教学过程中还应进行必要的社会调查。

6、教学过程要统一布置一定的复习思考题和做4次以上的作业。

7、本课程课内学时72,4学分,全年滚动开出。

第二部分 编写原则

1、现代货币金融学说是面向广播电视大学学生编写的,所以,必须充分考虑到 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要适合学生自学。考虑到电大学员的基础知识层度和不脱产学习的具体条件,要尽量立足于帮助学生自学和适应考试。

2、考虑到教学内容极其丰富,所以教材的编写应当注意突出重点。

3、因为教材的编写采取合一型,每章后面的辅导部分应包括:主要内容回顾、教学难点提示和该章思考题。

第三部分 各章节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章 导论:1936年以前西方金融理论概述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学员要了解西方早期和近代金融理论的主要思想渊源和来龙去脉;辨析西方货币本质观中的金属主义和名目主义;了解早期和近代货币数量说的主要代表性观点;了解早期和近代西方学者在信用和利息问题上的主要争议点;分析银行主义和通货主义观点的差异;了解维克塞尔对金融理论的贡献和对当代金融理论的影响。第一节 货币本质观

一、货币金属观

以十六、十七世纪重商主义者为代表。

主要观点 :货币天然是贵金属,天然是财富,货币必须具有金属内容和实质价值,货币多,财富就多。生产只是创造财富,而流通则增加财富。对货币金属观的简要评价。

二、货币名目观

代表人物:早期有巴本、贝克莱、孟德斯鸠等;近代有克纳普等人。

主要观点:货币不是财富。货币只是便利交换的技术工具,是换取财富的票券,是一种价值符号。货币的价值是由国家规定的。货币不具有商品性,没有实质价值,只是国家用法律规定的计算单位,只在名目上存在。对货币名目观的简要评价。

三、两种货币本质观在20世纪的交替发展

本世纪初,现代名目说盛行一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货币金属观占上风,恢复金本位制。1933年的世界大危机后,国际金本位制崩溃,当代名目说以“管理通货论”的形式再度兴起,在西方经济学界占主导地位40余年。在此期间,仍有人主张重建金本位制。第二节 货币数量说

一、早期货币数量说

主要代表人物:博丹、洛克、坎特罗、穆勒父子二人。主要观点:商品价值和货币价值的升降是由货币数量的变化所决定。其他情况不变时,商品价格与货币数量成正比,货币价值与货币数量成反比。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越多,商品价值越高,货币价值越小。货币数量增加引起物价上涨是有一个传导过程的,而且二者之间并不是完全对等的比例关系。

亚当·斯密反货币数量说的观点。

二、近代货币数量说

近代货币数量说的主要特征是运用数学方法作为分析工具。

1、现金交易数量说

主要代表人物:甘末尔、费雪。

主要观点:一定时期内用于交易的货币数量和货币流通速度共同决定物价。(1)甘末尔的交易方程式。(2)费雪的交易方程式。

2、现金余额数量说

代表人物:马歇尔、皮古等人。

主要观点:一定时期人们的现金余额即手持货币数量决定物价。(1)马歇尔的现金余额说。(2)皮古的剑桥方程式。

三、货币数量说对当代金融理论的影响

货币数量说是西方货币理论定量分析的基础。从单纯解释货币数量与物价关系的理论,发展为以货币为中心的综合经济学说和国家协调经济生活的政策主张。对货币数量说的评价。第三节 信用利息理论

一、信用理论

1、信用媒介论。主要观点:银行的功能就是为信用提供媒介。银行只有先接受存款,才能进行放款,因此银行的负债业务优先于资产业务,前者决定后者。代表人物:亚当·斯密、李嘉图、穆勒等。关于信用的作用。关于信用与物价的关系。

2、信用创造论。主要观点:银行的功能是为社会创造信用。银行能够运用其所接受的存款进行放款,且能用放款的办法创造存款,所以银行的资产业务决定负债业务。银行通过信用创造,能为社会创造出新的资本,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主要代表人物:约翰·劳、麦克劳德等。对信用媒介论和信用创造论的评议。

二、利息理论

1、西尼尔的“节欲论”。把利息看成是对货币所有者为积累资本而节制当前消费和享受的报酬。

2、庞巴维克的“时差论”。认为利息是对商品在不同时期因人们评价不同而产生的价值时差的一种补偿。

3、新古典学派的“均衡利息论”。认为利息是等待的代价,是牺牲时间偏好的报酬。利息率的高低是由资本的供给(储蓄)和资本的需求(投资)二者之间的均衡来决定。利息率与资本的供给反方向变动,与资本的需求同方向变动。对利息理论的评议。第四节 金融制度与经济周期

一、货币发行制度

1、货币发行制度讨论的背景。

2、通货主义的观点和主张。

3、银行主义的观点和主张。

二、经济周期

1、通货主义对经济周期的论述。

2、银行主义对经济周期的论述。

三、货币数量与经济周期

通货主义认为货币数量与经济周期之间不存在内在必然联系,但却可以助长或减弱经济周期波动的程度,调节通货能减轻经济周期的波动程度。银行主义认为,货币数量不是引发经济周期的原因,也不影响经济周期的波动程度,应该对信用加以管理,控制经济周期。第五节 维克塞尔对当代金融理论的贡献

一、货币经济理论

1、历史背景与分析方法。

2、货币经济一体论。

3、利率在经济中的作用。

二、累积过程理论

三、经济周期与货币制度理论

四、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

第二章 凯恩斯的金融理论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凯恩斯的金融理论,学员应了解凯恩主义产生的背景和影响;掌握凯恩斯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与关系;了解凯恩斯在货币基本理论方面的主要观点;正确认识凯恩斯货币供求理论的主要观点;分析凯恩斯利息理论的主要论点及政策意义;了解凯恩斯在储蓄理论上的贡献;正确认识凯恩斯的半通货膨胀理论和货币政策主张。第一节 凯恩斯理论综述

一、凯恩斯之前的主导经济理论

1、自由放任经济理论的三个依据。

2、自由放任经济理论的核心内容及原则。3、30年代经济大危机与自由放任经济理论的衰落。

二、凯恩斯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1、震撼世界的30年代经济大危机

2、政府干预经济思潮的流行

3、罗斯福推行“新政”的成功

三、凯恩斯的理论体系

1、有效需求理论。

2、凯恩斯理论体系图解。

四、凯恩斯理论的影响

1、凯恩斯理论对当代西方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影响。

2、凯恩斯理论对西方各国政府制定政策的影响。

3、凯恩斯理论的实施对西方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第二节 货币的本质与特征

一、货币的本质与分类

1、货币的本质。名目主义的货币本质观;国定货币论;在经济理论和货币政策主张中的运用。

2、货币的分类:第一图示;第二图示;第三图示。

二、货币的职能与特征

1、货币的职能:交换媒介;财富贮藏。

2、货币的特征:货币的生产弹性等于零;货币的替换弹性等于零;货币具有周转灵活性且保藏费低。

凯恩斯货币理论的内在联系和政策含义。第三节 货币供求理论

一、货币供应理论

1、外生货币论。货币供应是由中央银行控制的外生变量。

2、货币供应渠道。公开市场业务是增减货币供应的主渠道。

3、货币供应变动的影响。

二、货币需求理论

1、货币需求的动机与构成。交易动机构成货币的交易需求;预防动机构成货币的预防需求;投机动机构成货币的投机需求。

2、货币需求的特征

(1)货币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的特征:相对稳定可以预计;货币主要充当交换媒介;对利率不太敏感;是收入的递增函数。

(2)货币投机需求的特征:货币需求难以预测;货币主要作为财富贮藏;对利率极为敏感;是现行利率的递减函数。货币总需求的构成和函数式。

3、货币需求的变动及影响。货币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主要受经济发展状况和收入水平现实变化的影响;货币投机需求主要受利率和心理因素的影响;极端情况下货币需求的不规则变动:(1)流动性陷阱;(2)通货恐慌;(3)清算恐慌。货币需求变动对利率、收入的作用进而对总体经济的影响。第四节 利息理论

一、利息产生的原因

1、利息形成于人们得到货币收入后的两个选择

(1)时间偏好选择:决定消费和储蓄的比例,形成现实储蓄量。

(2)流动偏好选择:决定以什么形式进行储蓄。以手持货币形式储蓄可以保持高度流动性,但没有利息收益;以生息资产形式储蓄可以获取利息但却放弃了流动性。由于人们偏好流动性,所以对人们放弃手持货币的流动性偏好,应该支付利息作为报酬。

2、储蓄与贮钱的联系与区别。

3、利息的定义。利息是放弃流动性偏好的报酬。

二、利率的决定因素与形成机制

1、利率是由货币市场上货币的供求均衡决定的。货币需求与利率反方向变化,货币供应与利率同方向变化,货币供求的均衡点决定利率水平。

2、利率的波动

(1)货币需求不变,货币供给增加,利率下降;(2)货币供给不变,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

(3)货币供求同时发生变化,视双方变化幅度的不同使利率上下波动。

三、利率的作用与利率政策

1、利率对储蓄和投资的作用

(1)利率与资本边际效率的对比关系影响投资。(2)利率对储蓄形式的选择有决定作用。

2、利率对宏观经济变量的作用(1)利率对总投资量的影响。(2)利率对总储蓄量的影响。(3)利率对总消费量的影响。

3、利率理论的政策意义 第五节 储蓄理论

一、节俭是非论的辨析——对储蓄作用的分析

1、节俭美德论

2、储蓄有害论

3、凯恩斯的节俭是非论:不同情况下储蓄对于经济的影响不同

二、个人储蓄的决定与影响因素

1、主观因素,主要有人的心理偏好、社会习俗、生活习惯等

2、客观因素,最主要的是收入水平及其边际消费倾向

三、投资决定储蓄论

1、储蓄、投资与收入的关系

2、投资决定储蓄论

3、政策意义

第六节 半通货膨胀理论与货币政策主张

一、货币数量与物价水平的关系

1、物价水平的决定因素(1)工资单位。(2)就业量。

2、货币数量变动对物价的影响

二、货币量变动影响物价的传导机制

1、货币量变动后引起利率变动;

2、利率变动后引起投资规模变动;

3、投资规模变动后引起就业、产量和收入的变化;

4、就业、产量和收入变化后引起生产成本的变动;

5、生产成本的变动引起物价的变动。

6、传导阻滞的影响因素(1)流动性陷阱;(2)投资的利率弹性。

三、货币数量说的新表述

1、简化分析。两个假定条件;两个假设。具体表述。

2、说明物价随货币数量同比例变化的条件(1)公众手持货币与收入保持一定比例;(2)货币工资固定不变;(3)边际报酬等于平均报酬;

(4)劳动力与设备达到充分就业与安置。

3、具体分析货币量变动时影响物价弹性的五个因素(1)有效需求;(2)生产报酬;(3)生产资源;(4)工资状况;(5)生产要素的差异。

4、对货币数量说新表述的说明。

四、半通货膨胀理论

在充分就业点前后,货币数量增加后的膨胀效果程度不一。

1、在充分就业点前,货币量增加不具有十足的通货膨胀性。一方面使就业量和产量增加,另一方面物价也逐渐上涨,这称之为半通货膨胀。

2、在充分就业点后,货币量增加使物价同比例上涨,形成真正的通货膨胀。

3、由于充分就业是偶然的,经济经常处于充分就业点以前的状态,所以增加货币量只会出现半通货膨胀。

五、货币政策主张

1、膨胀性的货币政策

(1)降低利率的两种政策:伸缩性的工资政策和膨胀性的货币政策。(2)两种政策的比较。

(3)刚性的工资政策和膨胀性的货币政策。

2、赤字财政政策。

第三章 现代凯恩斯主义——新剑桥学派对凯恩斯金融理论的发展

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员通过学习本章,应当了解新剑桥学派的产生背景和理论特点;掌握新剑桥学派在货币供求问题上对凯恩斯理论的发展与修正;了解新剑桥学派在利率理论上的主要观点;正确认识新剑桥学派的通货膨胀理论;能够分析新剑桥学派理论和政策主张在西方现实经济中的可行性。

现代凯恩斯主义的两大支派:新剑桥学派和新古典综合派。新剑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和理论特点。第一节 货币需求与供给

一、货币需求的七动机说

1、货币需求七动机(1)产出流量动机;(2)货币—工资动机;(3)金融流量动机;(4)预防和投机动机;(5)还款和资本化融资动机;(6)弥补通货膨胀损失的动机;(7)政府需求扩张动机。

2、货币需求的分类与特点

(1)商业性货币需求:与生产活动相联,与收入相关,形成货币的商业性流通,影响商品的价格。

(2)投机性货币需求:与金融市场相联,与人们的未来预期相关,形成货币的金融性流通,影响的是利率。

(3)权力性货币需求:取决于政府的政策决策,其对经济的影响取决于如何分配这些额外货币。

二、货币供应的决定与控制

1、现行的货币供应是中央银行被动地适应公众货币需求的结果。

2、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能力是有限度的。

3、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的控制力在货币供应的增加和减少方面是不均匀的。第二节 利率理论

一、借贷资金论

1、借贷资金的供应与需求

(1)借贷资金的供应来源:当前储蓄;出售固定资产的收入;窖藏现金的启用;银行体系创造的新增货币量。

(2)借贷资金的需求:当前投资;固定资产的重置与更新;新增的窖藏现金量。

2、利率的决定与变动

(1)利率决定于借贷资金的供求均衡点。(2)市场利率的两个特点。(3)利率变动的两种情况。

3、对借贷资金论的评议。

二、利率的控制方式与利率的作用

1、利率的控制方式:通过对借贷资金的影响间接实现的。

2、利率控制的渠道:制定官方利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变动国家债务的数量、形式和期限调节市场的借贷资金量。

3、利率的作用:利率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是有限的,其原因有三个。第三节 通货膨胀理论

一、工资决定物价论

1、物价的变化是成本和垄断程度变化的反应。

2、决定价格的因素中,工资是主要的不稳定因素。

3、一般物价水平受货币工资率水平的支配。

二、通货膨胀的传导过程

1、通货膨胀的主要传送带是货币工资率。其传导过程是由于提高货币工资,加大了直接成本,进而抬高物价的循环。

2、通货膨胀从局部到全面,从一国到世界的传递。

3、通货膨胀的预期作用。

三、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

1、直接原因:货币量过多。

2、深层原因:国民收入在工资与利润之间的分配不公平、不合理;货币工资率与实际工资率的差异;劳资双方的争斗形成工资—物价互相追逐。

四、通货膨胀的危害与治理

1、通货膨胀的危害

(1)通货膨胀是一种极不合理的收入再分配。(2)打击生产和投资,不利于经济发展。(3)形成外贸逆差。

2、通货膨胀的治理:政府通过社会政策改变收入分配制度。主要措施:(1)通过合理税收制度改变收入分配。(2)补助低收入家庭。

(3)政府掌握的资源从军工转为民用。(4)提高失业者的文化技术水平以利于就业。(5)制定逐步消除赤字的财政政策。(6)预定实际工资增长率政策。(7)奖出限入增加贸易顺差。

第四章 现代凯恩斯主义——新古典综合派对凯恩斯金融理论的发展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学员要了解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特点和影响;掌握新古典综合派货币供应理论的主要观点;正确认识新古典综合派对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辨析新古典综合派的利率理论与凯恩斯、新剑桥学派的异同;分析新古典综合派储蓄理论的主要论点及政策意义;了解新古典综合派在通货膨胀问题上的主要观点与对策;正确认识新古典综合派的货币政策理论与主张。

新古典综合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和理论特点 第一节 货币供给理论

一、货币乘数论

1、简单乘数模型:m=1/r(m为货币乘数、r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2、复杂乘数模型:m=1/(r+e+c)(e为超额准备金率、c为现金漏损率)

3、货币乘数论的基础。

二、货币供给理论中的“新观点”

1、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具有创造信用,创造存款货币的功能。

(1)金融创新使替代活期存款和通货的生息资产迅速增加。

(2)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具有完全的替代性。

(3)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也能创造出存款货币。

(4)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在信用扩张上只具有程度上的差别。

2、金融机构创造存款货币的能力实际上取决于经济运行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1)金融机构的经营决策行为对创造货币能力的影响。(2)对信用的需求是创造存款货币的关键。

3、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不是控制货币扩张的唯一举措。

4、宏观金融控制的目的和手段应该改变(1)控制的范围必须扩大,实行全面管理。(2)控制的方法从直接控制为主转向间接控制为主。(3)控制的指标应该是金融机构的资产流动性比率。

三、内生货币供应论

1、银行的资产决定银行的负债。

2、金融媒介方面的创新作用。

3、企业创造的非银行形式支付扩大了信用规模。第二节 货币需求理论

一、“平方根定律”——鲍莫尔模型

1、鲍莫尔模型的立论基础:经济行为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

2、鲍莫尔模型的三个假定。

3、货币交易需求与存货理论:人们的手持货币如同企业的存货一样,力图使其成本总额降到最低限度,由此可建立模型。

4、公式推导。得出:

5、模型的结论

(1)最适当的现金持有额对利率的变化反应敏感,其利率弹性为(-0.5)。

(2)现金持有额与交易总量、变现手续费之间存在着同方向但不同比例的变动关系。

6、对鲍莫尔模型的评价。

二、“立方根定律”——惠伦模型

1、预防性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

(1)手持货币的成本:转换现金的手续费和损失的利息。(2)收入和支出的状况。

2、预防性货币需求的最佳值公式:三个因素:①持币的机会成本;②转换现金的手续费;

式中,k为最适当的现金持有额,b为变换现金的手续费,y为交易支出总额,r为利率。③转换现金的可能次数。

3、公式推导

最佳预防性货币需求公式为:M³ = 2S²C/r

式中,S² 代表支出分布的方差;C 为转换现金的手续费;r 为利率。

4、惠伦模型的结论

(1)最佳预防性货币需求与货币支出分布的方差、转换现金的手续费、利率及立方根关系。(2)最佳预防性货币需求对收入和支出的弹性为1/3。(3)最佳预防性货币需求对利率弹性为(-1/3)。

三、“资产选择理论”——托宾模型

1、托宾模型的研究对象:人们怎样选择最优的金融资产组合。

2、对两种资产保存形式的分析:风险与收益。

3、对待风险的三类人。

4、以风险回避者为对象的资产调整过程:模型的建立(图示)。

5、托宾模型的含义与结论

(1)资产分散化原则:同时持有风险资产和安全性资产。(2)两种资产量上选择的依据:总效用最大。

(3)结论:第一,利率与货币投机需求反方向变动,与预期收益同方向变动;第二,货币投机需求的变动是通过人们调整资产组合实现的。

6、对托宾模型的评论。第三节 利率理论

一、利率的决定模型——IS-LM曲线分析

(一)商品市场的均衡和IS曲线

1、商品市场的均衡条件:S(y)= I(i)

式中S代表储蓄,它与收入同方向变动,I代表投资,它与利率反方向变动。

2、商品市场的均衡图。

3、IS曲线的导出。

4、IS曲线的特点。

(二)货币市场的均衡与LM曲线

1、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M=L 式中M代表货币供给,由中央银行行为决定;L代表货币需求,由交易性货币需求和投机性货币需求构成,它们分别取决于收入和利率。

2、货币市场的均衡图。

3、LM曲线的导出。

4、LM曲线的特点:三个区域。

(1)凯恩斯区域:当利率下降到某一点时,曲线为水平状态;(2)古典区域:当利率升高到一定点后,曲线为一垂直线;(3)中间区域:向右上方倾斜。

(三)两曲线交叉与两市场同时均衡

1、两曲线交叉点E代表两市场同时均衡,此交点E决定了均衡利率与均衡国民收入。

2、E点以外的任何一点都不能达到两市场的均衡。

3、两市场的稳定均衡。

(四)影响两市场均衡的主要因素

1、资本边际效率的升降;

2、消费倾向的增减;

3、货币供应量的增减;

4、货币需求的变动。

(五)政府干预和两市场的均衡

1、财政政策对两市场均衡的影响

(1)政府支出的增减直接影响投资水平。(2)税收的增减对两市场均衡的影响。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效果(1)配合的必要性。(2)配合的几种方式。

3、政策的区域性效果

(1)凯恩斯区域的效果:财政政策有效,货币政策无效。(2)古典区域的效果:货币政策有效,财政政策无效。

(3)中间区域的效果:财政、货币政策均有效,均衡点的移动对两种政策的反应不同。

二、利率的结构理论

(一)利率的风险结构

利率的风险结构是指期限相同债券或贷款在违约风险、流动性和所得税规定等因素作用下各不相同的利率间的关系。

1、违约风险

违约风险与利率是同方向变动的。发行主体不同的债券,违约风险也不同,一般来说,公司债券的违约风险要大于政府债券,因此有正值的风险生水。举债主体的违约风险大小一般是通过各家评级机构的信用评定等级来衡量。

2、流动性

流动性是指资产在必要时迅速转换成现金而不使持有人遭受损失的能力。因此人们总是偏好债券的流动性,不同流动性的债券,利率也存在差别。一般地,债券的流动性与利率是反方向变动的。资产的流动性大小通常用其变现成本来衡量,其变现成本等于变现的交易佣金加上买卖价差。

3、所得税因素

在税法规定利息所得要交税的国家里,税率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债权人纳税后的可支配收益,因此,税率通常与税前利率同方向变动。

(二)利率的期限结构

解释不同期限债券利率之间关系的理论称作利率的期限结构理论。主要有:

1、预期理论:假定除了预期的未来短期利率外没有别的系统性因素会影响长期利率。预期理论主要有纯预期理论、流动性理论、偏好习性理论。

2、市场分割理论:假定债券市场参与者具有期限偏好,每一种期限就是一个区分开来的市场,该市场的利率取决于既定的需求与供给。

3、期限选择和流动性生水理论:通过观察收益率曲线的斜率,就可以知道市场对未来短期利率的预测;长期利率取决于这种预测的平均值加上该种债券由供求条件决定的流动性生水。第四节 储蓄理论

一、储蓄生命周期理论

(一)储蓄的决定因素

1、储蓄在经济中作用的争论。

2、关于储蓄决定因素的争论。

3、储蓄生命周期论的观点。

(二)个人储蓄模型与推论

1、两个假定。

2、个人储蓄模型。

3、基本模型的推论:一个国家的储蓄率与人均收入无关,个人储蓄率取决于生命周期;经济的长期增长率与总储蓄率同方向变动;人们没有遗产继承也可以通过储蓄积累财产;在既定的增长率下,制约储蓄的主要参数是普遍的退休期长度。

(三)影响个人储蓄行为的因素

1、个人收入的生命周期及家庭模型。

2、工作期和退休期的长短。

3、流动性抑制。

4、对将来的考虑。

(四)政策意义

1、必须实施稳定的货币政策才能稳定储蓄。

2、对财政政策的意义。

二、其他政策的配合效果。

三、储蓄与经济增长

(二)哈罗德的实物增长理论

1、实际增长率:是对经济体系任何两个连续的时间之间收入增加的实际情况的描述,表明任何一个时期产出的增加等于储蓄率与资本系数的比例。

2、保证增长率:保证增长率又称均衡增长率,它描述的是在不考虑技术进步和人口变动的前提下,使企业家们感到满意的均衡增长率。

3、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是将人口和技术进步等因素考虑在内的经济增长率。它反映的是持续的长期经济增长和社会所容许的最大经济增长率。

(二)托宾的货币增长理论

1、总储蓄的构成与分类

2、现金储蓄与实物储蓄的关系

3、储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要促进经济增长,重要的问题在于提高SM在总储蓄中的比重。第五节 通货膨胀理论

一、通货膨胀的原因

1、需求拉上说

2、成本推动说

①工资成本推动;②间接成本推动;③ 垄断价格推动;④进口成本推动。

二、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1、通货膨胀的促进论

(1)通过膨胀性收入扩大政府投资;(2)通过转移性收入分配增加私人投资。

2、“托宾反论”:通货膨胀促使人们的实际现金余额转换成实物资本,人均资本和人均产出也随之增加。

3、对物价上涨的必然性和通货膨胀社会代价的看法。

4、关于适度通货膨胀问题。

三、滞涨的原因分析

1、部门供给说:某部门产品供不应求引起的价格上涨推动了相关部门的成本和售价,引起生产下降和物价上涨。

2、财政支出说:财政的投资性支出下降,福利补助支出上升,这种支出结构的变化引起失业和物价上涨并存。

3、市场结构说:劳工市场的结构不平衡使失业和空位并存,由于工资的刚性,最终形成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存。

四、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主张

1、财政政策:投资赋税优惠;削减消费税;削减失业津贴;控制政府支出等。

2、货币政策:逐步减缓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控制实际利率。

3、收入政策:对工资、物价实行限制,形式有指导性限制、以税收为手段的限制、强制性限制三种。

4、劳工政策:培养和训练劳动者,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克服结构性失业。第六节 货币政策理论

一、多重货币政策目标论

1、多重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体系的构成:稳定币值、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

2、多重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矛盾及其“相机抉择”

二、利率中介指标论

1、利率是微观经济活动的重要调节器。

2、利率是连结宏观和微观经济的纽带。

3、利率是衡量经济态势的最佳指标。

4、利率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三、货币政策的资产传导论

1、经济体系的部门分析:金融部门与实际经济部门

2、经济活动中的资产分析:货币资产与实际资产

3、货币政策操作后的资产传导分析

第五章 新凯恩斯主义金融理论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新凯恩斯主义金融理论,使学员了解新凯恩斯主义的形成和理论特点;掌握新凯恩斯主义有关价格粘性和货币非中性论的主要观点;正确认识新凯恩斯主义的利率效应理论;掌握新凯恩斯主义信贷配给理论的主要观点;能够辨析新凯恩斯主义在经济政策上与凯恩斯、新剑桥学派和新古典综合派的异同。第一节 新凯恩斯主义的理论特点

一、新凯恩斯主义的形成与影响

二、新凯恩斯主义的理论特点

1、坚持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主张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

2、力图为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奠定微观经济基础。第二节 货币的非中性

一、工资粘性与货币的非中性

1、交错工资调整论

2、理论预期与货币政策

二、价格粘性与货币的非中性

1、价格粘性

2、粘性价格下的货币非中性 第三节 利率作用理论

一、利率的激励效应与选择效应

1、利率的激励效应。

2、利率的选择效应:正向选择效应;逆向选择效应

二、银行最优利率的确定与信贷配给

1、银行最优利率的确定原则。

2、信贷配给。

第四节 经济滞涨与经济政策主张

一、对经济滞涨原因的解释

1、效率工资论;

2、失业滞后论;

3、交错工资调整。

二、经济政策主张

1、经济政策的特点;

2、价格政策;

3、工资政策;

4、信贷政策。

第六章 哈耶克的金融理论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哈耶克的金融理论这一章,学员应该了解新经济自由主义形成的背景和理论特点;了解哈耶克新自由主义的主要论点;正确认识哈耶克的中立货币说;掌握哈耶克货币非国家化理论的主要观点;辨析哈耶克在通货膨胀理论上与凯恩斯主义阵营的异同点。第一节 新经济自由主义简说

一、新经济自由主义阵营及其理论特色

二、新经济自由主义兴起的背景及原因 1、20世纪70年代滞胀的发生为新经济自由主义的兴起提供了契机

2、国家干预主义在理论上的贫困和现实中的无奈

3、新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为新经济自由主义的兴起提供了条件 第二节 哈耶克经济理论的特点

一、哈耶克生平

二、哈耶克经济理论的特点

1、理论上坚持最彻底的经济自由主义。

2、分析方法上注重规范经济学,轻视实证经济学(1)对数学运用的看法;(2)对预测的看法;

3、政策主张上反对任何形式的国家干预。第三节 中立货币说

1、中立货币说的主要内容

2、中立货币概念的由来

3、中立货币说的主要内容

货币与经济的关系是密切的,货币的变动影响经济的变动; 货币保持中立对经济的影响最小,对经济发展最有利; 保持货币中立的首要条件是货币供应的总流量不变; 货币是否保持中立的标志是货币供应量是否稳定。

二、货币中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货币中立与经济均衡

(1)静态经济中货币中立与经济均衡;(2)动态经济中货币中立与经济均衡。

2、货币失衡与经济失衡。

三、货币失衡与经济危机

1、货币信用膨胀致使资本供给不足。

2、膨胀性的过度投资引发经济危机。

四、货币中立的条件与意义

1、保持货币数量固定不变是货币中立的基本条件。

2、保持货币中立的另外两个条件:(1)自由价格制;

(2)用货币签定的长期契约建立在对未来价格的准确预期上;

3、货币中立的意义:判断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标准。第四节 货币非国家化

一、政府垄断货币发行的弊端

1、历史的分析。

2、政府发行货币不具备内外约束机制。

3、政府发行货币形成了通货膨胀。

4、政府垄断货币发行使赤字财政政策得以推行。

二、私营银行发行货币的可行性和益处

1、私营银行发行优质货币的可能性。

(1)货币只要具有“通用性”,就可以成为交换媒介;(2)货币只要具备四个用途就会被普遍接受。

2、对通货的内在要求:保证币值稳定。

3、私营银行发行货币的内在约束机制。

三、货币非国家化的设想

1、允许私人银行发行货币,不会形成货币种类的无限增加。

2、允许私人银行发行货币将会从根本上引起商业银行业务政策的重大改变。

3、实行货币非国家化的首要步骤是向公众进行自由货币的宣传。

4、对货币制度改革诸方案的评议。第五节 通货膨胀理论

一、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

1、对通货膨胀概念的界定。

2、货币数量过多是通货膨胀的唯一原因。

3、货币数量过多的原因:

(1)是执政者权利的象征和财力的来源;

(2)政府垄断货币发行为执政者任意发行货币提供了条件;

(3)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论”为政府的货币发行提供了错误的理论基础。

二、通货膨胀的主要危害

1、关于通货膨胀对资源的错误引导。

2、关于通货膨胀对劳工的错误引导。

3、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的互相加剧。

三、通货膨胀的根治措施

1、停止货币数量的增长。

2、改造相对价格和工资体系。

3、改造货币制度,实现货币非国家化。

第七章 弗莱堡学派的金融理论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弗莱堡学派的金融理论,要求学员了解弗莱堡学派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形成和主要论点;掌握弗莱堡学派有关股票融资的理论观点;掌握弗莱堡学派货币供应理论的主要观点;正确认识弗莱堡学派的通货膨胀理论;辨析弗莱堡学派在货币政策理论上与凯恩斯主义阵营的异同点;正确理解弗莱堡学派在金融体制和金融控制问题上的理论观点。第一节 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一、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

1、自由市场经济。

2、集中管理经济。

3、社会发展的第三条道路:社会市场经济。

二、社会市场经济的主要内容

1、保护自由竞争,发展私有制。

2、发挥企业家作用,实行经济人道主义。

3、政府适当干预,维护经济秩序。

4、借助国家力量,发展市场经济中的“社会化”。

二、社会市场经济秩序下的融资活动

1、三种融资方式:通过自由市场筹集资金;通过提高物价的办法;政府通过增发货币和增加税收的办法筹集资金。

2、最优的筹资形式:人民股票(1)人民股票的定义与特点(2)人民股票的优越性 第二节 货币供应理论

一、货币供应的原则

1、货币供应的总原则:保证币值稳定。

2、货币供应的具体原则:货币供应与社会生产能力相适应;保持商品追逐货币的局面。

二、货币供应的层次与控制指标

1、货币供应的层次划分。

2、货币供应的控制指标:中央银行货币量。

三、货币供应增长率的决定因素

1、按潜在生产力的增长是确定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主要因素。

2、可承受的通货膨胀率是货币供应增长的主要限定因素。

四、货币供应增长的区间论

1、确定货币供应增长率区间的必要性。

2、采用区间指标的意图和优点。第三节 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

一、通货膨胀的教训和治理措施

1、两次世界大战带来两次恶性通货膨胀。2、1948年西德的货币改革。

3、治理战后通货膨胀的经验。

4、反对以通货膨胀刺激经济增长的观点。

5、关于货币稳定与物价稳定的关系问题。

二、货币政策目标和中介指标

1、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稳定货币。

2、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中央银行货币量增长率。

三、货币目标公布制

1、货币目标公布制的内涵。

2、货币目标公布制的必要性和好处。

3、货币目标公布制的具体措施。

第四节 金融体制与金融控制

一、金融体制与金融控制的关系

1、融体制是金融控制的基础。

2、融控制是维护金融体制的保证。

二、金融体制的构成

(一)金融体系

1、独立的中央银行。

2、全能的银行体系。

3、银行监管署。

4、金融体系各部门间的协调配合。

(二)金融法规体系

三、金融控制的重点和手段

1、金融控制的主要任务和重点。

2、金融控制的手段

(1)利率手段:①再贴现率;②短期放款利率(“伦巴德业务”);③证券回购协议利率。(2)流动性政策手段。①通过调整法定准备金率;②改变再贴现的最高限额;③公开市场业务操作。

第八章 瑞典学派的金融理论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瑞典学派的金融理论,学员应当了解瑞典学派的主要理论观点和分析方法的特点;掌握瑞典学派在利率理论和利率政策上的主要观点;正确理解北欧模型的主要论点及其适用性;掌握瑞典学派全球性通货膨胀理论模型和通货膨胀国际传递理论的主要观点;辨析瑞典学派在通货膨胀理论与治理对策上与其他学派的异同点。第一节 利率理论与利率政策主张

一、利率与经济运行

1、利率决定企业的生产和投资规模。

2、利率对居民消费和储蓄行为的影响。

3、利率对政府筹资行为的作用。

4、利率对国际经济活动的影响。

二、利率与物价

1、利率影响物价的传导机制:通过影响人们的收入及分配,从购买力上影响物价;通过影响生产资源的再配置和商品的供给,从实物的量和结构上影响物价。

2、利率影响物价的条件:人们预期的滞后和不完全性;存在闲置或同质的生产资源;货币流量不变。

三、利率对金融机构行为的影响

1、流动性反应。

2、期待反应。

3、资产调整反应。

四、利率政策主张

1、把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内容。

2、采取市场行动调节利率。第二节 通货膨胀理论

一、经济开放型小国通货膨胀理论模型

1、经济开放型小国的特点。

2、开放型小国通货膨胀模型——北欧模型。

3、北欧模型的主要论点及结论。

二、全球性通货膨胀理论模型

1、全球性通货膨胀的简单抽象分析(1)各国资源利用状况。(2)产品和劳务的需求组合。(3)成本推动因素。(4)全球货币存量。(5)预期因素。

2、影响全球性通货膨胀的因素。

三、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

1、价格传递;

2、部门传递;

3、需求传递;

4、货币传递;

5、预期传递;

6、汇率制度对传递的影响。

四、经济开放型小国对国际通货膨胀传递的主要对策

1、实行全盘指数化经济政策。

2、重视劳工政策。

3、限制非开放部门的发展,鼓励开放部门的发展。

4、加强对经济政策的决策和实施的灵活性。

第九章 货币学派的金融理论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货币学派金融理论的学习,学员要了解货币学派的形成和理论特点;掌握货币学派货币需求理论的主要观点;掌握货币学派有关货币分析的一般理论模式与传导机制理论;辨析货币学派与凯恩斯学派在货币传导机制分析上的异同点;正确认识货币学派的通货膨胀理论;辨析货币学派在货币政策理论上与凯恩斯主义阵营的异同点。第一节 货币学派的理论特点

一、货币学派的形成与影响

二、货币学派的理论特点

1、坚持经济自由主义,反对国家过多干预。

2、特别重视货币在经济中的作用,强调货币政策的重要性。第二节 货币需求理论

一、货币数量说与货币需求理论

1、货币学派对近代货币数量说的比较分析。

2、货币数量说的重新表述。

3、货币需求理论的师承关系。

二、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及货币需求函数式

(一)影响因素

1、收入或财富的变化:永恒收入(Y);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率(W)。

2、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货币的名义报酬率(rm);预期固定收益报酬率(rb 期非固定收益报酬率(re);物价变动率(1/p dp/dt)。

3、持有货币给人们带来的效用及影响此效用的因素M。

(二)货币需求函数式

三、对货币需求函数的分析

1、抽象简化:

2、回归分析:

3、实证分析及经验公式。

4、对实证分析的说明。

四、货币需求函数的特点及意义

1、货币需求函数式一个稳定的函数。

2、货币需求函数稳定性的意义。第三节 货币供应理论

一、货币供应的决定模型

(一)弗里德曼——施瓦兹的货币供应决定模型);预

1、弗里德曼——施瓦兹的货币供应方程式

2、决定货币供应量主要是三个因素:高能货币H、商业银行的存款与准备金之比D/R、商业银行存款与公众持有的通货之比D/C。

(二)卡甘的货币供应决定模型

1、卡甘的货币供应方程式

2、卡甘的方程式明确表明: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与高能货币成正比,与通货比率和准备金——存款比率成反比。

二、货币供应量的外生性和可控性

1、弗里德曼和施瓦兹对货币供应量外生性和可控性的分析。

2、卡甘对货币供应量的外生性和可控性问题进行的分析论证。

3、弗里德曼——施瓦兹和卡甘证明和强调货币供应的“外生性”和“可控性”,为强调货币政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三、货币供应增长率的确定

1、如何界定货币供应指标的范围

2、如何确定货币供应的增长率

3、货币供应增长率在年内或季节内是否允许有所波动 第四节 货币分析的一般理论模式与传导机制

一、货币分析的一般理论模式

1、模式的方程式体系。

2、填补方程式的分歧。

3、名义收入货币理论的模式。

4、对模式基本要点的概括。

二、货币传导机制

1、货币量变动后的传导过程。

2、弗里德曼与凯恩斯学派在传导机制理论上的分歧。

3、布伦纳和梅尔泽的传导理论。

三、货币的时滞效应

1、时滞效应的内涵。

2、时滞效应对货币理论与政策的意义。第五节 货币学派的通货膨胀理论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

二、通货膨胀的诱惑力与危害

1、扩大货币供应量直接增加政府的收入。

2、增加税收收入。

3、减少尚未偿还的国家债务的实际数值。

4、通货膨胀传导中的初始效果。

5、通货膨胀的危害。

三、通货膨胀的原因

1、对通货膨胀成因流行观点的分析。

2、货币量过多时通货膨胀的唯一原因。

3、货币量过多的直接原因:政府开支增加;政府推行充分就业政策;中央银行实行错误的货币政策。

四、通货膨胀的治理措施

1、坚决控制货币供应增长率。

2、对治理通货膨胀过程中副作用的分析。

3、减轻治理通货膨胀副作用的措施:事先宣传一个逐步稳定地降低通货膨胀的政策;广泛地使工资及其它合同指数化。

五、自然失业率假说

1、菲力普斯曲线的短暂巧合。

2、自然失业率假说。

3、经济“滞涨”与菲力普斯曲线的恶化。

4、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存在长期实质性交替关系。第六节 货币政策理论

一、货币政策的地位

1、货币政策的主导地位的原因及重要性。

2、其他经济政策对货币政策的依赖性。

二、货币政策的目标

1、货币政策不能以充分就业为目标。

2、货币政策的目标必须是稳定货币。

三、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

1、利率不能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

2、汇率不能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

3、价格水平不能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

4、货币供应量是货币政策的最佳中介指标。

四、货币政策实施的原则——规则性

1、实施规则性货币政策的原因

2、规则性主要体现在长期稳定和连续一致上。

五、“单一规则”的内涵与实施

1、、“单一规则”的具体内涵:公开宣布;长期采用;固定货币供应增长率。

2、实施“单一规则”的必要性。

第十章 供给学派的金融理论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供给学派的金融理论,要求学员了解供给学派的兴起背景和主要论点;掌握供给学派关于储蓄与投资理论的主要观点;正确认识货币学派的通货膨胀理论;辨析供给学派与其他经济学派在通货膨胀治理主张上的异同点。第一节 供给学派概述

一、供给学派的兴起与影响

二、供给学派的主要论点和政策主张

1、复活“供给自创需求”的萨伊定律。

2、力主市场经济,反对政府干预。

3、通过减税刺激供给。

4、重视智力资本,反对过多社会福利。

5、主张控制货币,反对通货膨胀。第二节 关于储蓄和投资问题

一、储蓄和投资的决定因素

1、储蓄的定义及与投资的关系。

2、储蓄的决定因素:可支配收入;储蓄收益。

3、投资的决定因素。

二、储蓄和投资的结构配置

1、储蓄的结构配置及其对投资的制约。

2、币值与税率变动对储蓄、投资结构配置的影响。

三、减税对储蓄和投资影响的时滞效应 第三节 通货膨胀理论

一、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危害

1、使个人和企业承受更高的实际税率。

2、减低储蓄的数量和税率。

3、减少投资。

4、严重损害供给。

5、导致贸易逆差。

6、通货膨胀与供给不足的恶性循环——滞涨。

二、通货膨胀的治理

1、一般政策主张:着力于增加生产和供给;平衡财政预算;限制货币发行量。

2、改变货币制度,恢复金本位制。

第十一章 合理预期学派的金融理论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学员应该了解和比较西方几种主要的预期理论;了解合理预期学派的兴起背景和主要论点;掌握合理预期学派货币中性理论主要观点;辨析合理预期学派的利率理论与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的异同点;正确认识合理预期学派对通货膨胀的理论分析;辨析合理预期学派在货币政策主张上与其他学派的异同点。第一节 预期理论与合理预期论

一、预期理论的提出与运用

1、预期类型:简单预期;外推预期;心理预期;调整预期;合理预期。

2、预期理论的运用。

二、合理预期论

1、合理预期论的核心命题。

2、命题的依据:人们在信息社会可以而且能够作出合理预期;公众在合理预期下的行为能使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公众的预期比政府更合理、更灵敏、更准确;公众的预期行为和防范措施可以抵销政府的政策效果。

3、合理预期论基础上的政策主张。第二节 合理预期条件下的货币中性

一、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有关货币中性的争论

1、凯恩斯学派的货币非中性论

2、货币学派的货币短期非中性和长期货币中性论

二、合理预期与货币中性

1、在合理预期条件下,货币量变动对实际变量不发生作用,只能影响名义变量。

2、在合理预期条件下,货币政策也不会影响实际变量。第三节 合理预期与利率

一、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在利率问题上的争论

1、凯恩斯学派的主要观点

2、货币学派的主要观点

二、合理预期与实际利率的决定

1、合理预期条件下,变动货币量不影响实际利率,只能影响名义利率。

2、货币当局不能也不应该经常改变它的策略来影响实际利率。

三、合理预期与利率的期限结构

1、在考虑利率期限结构时,不仅要考虑现值与过去值,还要充分考虑现在利率的变动在预期作用下对将来利率的影响。

2、如果公众预期短期利率的上升是暂时的,那么长期利率的变动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如果公众预期短期利率的上升是持久的,那么长期利率的反映将会强烈得多。第四节 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

一、合理预期与菲力普斯曲线

1、对凯恩斯学派与货币学派观点的分析。

2、在合理预期条件下,菲力普斯曲线在短期和长期内都不存在。

二、预期通货膨胀论

1、预期通货膨胀的形成机制。

2、政府政策对预期通货膨胀的影响。

三、货币政策主张

1、公开宣布一个永久不变的货币供应增长率。

2、对最优货币数量的理论分析。

3、货币政策长期不变的重要意义。

第十二章 当代西方金融理论的最新发展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学员要了解西方主要经济学派在货币金融理论上的主要发展。掌握有关经济货币化的理论与政策意义;了解西方金融创新的各种学说;正确理解金融深化和金融压制理论及其适用性;掌握金融工具定价的主要理论与方法。第一节 当代西方的经济货币化理论

一、经济货币化的含义与衡量

二、经济货币化的作用与影响

三、经济货币化程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1、麦金农和萧的理论

2、钱德瓦卡的理论

3、高斯的理论

4、弗里德曼和施瓦兹的理论 第二节 当代西方金融创新理论

一、金融活动的创新

1、金融创新的含义

2、金融创新的历史背景

3、金融创新的种类

二、金融创新的成因解说

1、技术发展说:新技术革命促成了金融创新。

2、货币因素说:货币方面因素的变化促成了金融创新。

3、财富增长说:财富增长所扩大的金融需求是金融创新的主要原因。

4、回避制约说:回避或摆脱内外制约是金融创新的根本原因。

5、制度因素说:金融创新是与经济制度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制度改革。

6、结构变化说:金融创新是世界经济结构变化的结果。

三、金融创新的利弊与对策

1、金融创新的利:增强了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改善了金融服务,提供了诸多便利;提高了金融机构的工作效率,增强了金融机构的业务能力和竞争力;活跃和繁荣了金融业,推动了社会生产和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

2、金融创新的弊:使货币总量定义混乱;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游移;货币政策的传导失常,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和调节非常困难;加大了金融风险,增加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和金融监管的难度。

3、金融创新的对策:经济自由主义学派主张不宜多加干预,而应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国家干预主义学派认为应该加强金融监管和立法,并改变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实施手段,实现有效的调控与监管。第三节 金融深化与金融压制

一、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的特征

1、货币化程度低。

2、金融制度和发展状况呈二元结构。3、金融市场落后。

4、政府对金融实行严厉管制。

二、金融深化论

1、金融深化的核心观点

2、金融深化的衡量指标:通货膨胀率低,实际利率为正数;金融资产吸引力强,利率弹性大;货币化程度稳定提高;对外债和外援的依赖性下降;汇率自由浮动;多层次、多类型的金融机构并存和平等竞争。

三、金融压制论

1、金融压制的表现。

2、金融压制的原因:金融体系发展不平衡;政府对金融业干预过多;金融机构官僚化。

四、发展中国家应该采取的金融政策

1、西方正统的金融理论与政策所建立的条件。

2、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状况与特殊性。

3、发展中国家应该采取的金融政策:政府取消对存放款利率的硬性规定,实行利率市场化;政府减少对金融业的干预;政府放弃以通货膨胀刺激经济的做法;着力于发掘本国资金,减少对外依赖性。

第三节 金融结构与发展理论

一、对金融发展的一种新的理解

1、金融发展的基础与上层建筑

2、影响金融发展的基本因素

3、金融结构的几个重要方面

二、金融发展的一般轨迹 1、12条规律

2、金融结构的三种基本类型

3、金融相关比率

三、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引致增长效应

1、储蓄与投资的分离

2、金融结构的引致增长作用 第五节 金融工具定价理论

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1、基本假定

2、分离定理

3、资本市场线

4、证券市场线

二、套利定价理论

1、因素模型

2、套利定价方程

3、对套利定价理论的评论

三、期权定价理论

1、期权价格的影响因素

2、布莱克——斯科尔斯微分方程

3、风险中性定价原理

4、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公式

货币金融学说 篇2

一、信用与货币

在现代经济体中, 资金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那么, 为什么资金具有这样的价值呢?货币对于经济表现起到什么作用呢?如果能从信用角度理解货币, 这些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关于货币的理论在西方经济学界已有了很长时间的发展, 从早期有关货币制度的研究, 到古典的货币数量理论, 又到凯恩斯学派的货币理论, 以及后来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的货币理论, 等等。这些理论对于有关货币制度、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都做了一定的论断, 并且都各有自己的观点。但是, 一些有关货币制度的基本认识还是一致的。

在社会发展的初期, 物物交易是基本的交换形式, 人们通过寻找匹配的物品进行交换, 然后要么消费交换来的物品, 要么将交换来的物品与已拥有的其他资源相结合进行生产, 无论哪种方式都可以增进彼此的效用水平, 进而提高社会的总福利水平。但是, 在物物交易中蕴藏着极高的成本和极大的危险性——交易可能不发生。自然地, 人们要寻找降低成本和增加交易达成可能性的方法, 在这一过程中就产生了最初形态的货币——一种特别的商品, 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有了这样的一般等价物, 交易发生就容易得多了, 从而增加整个社会的福利。而由于金银这样的贵金属天然的特性, 使得慢慢地、自然而然地人们将金银作为了充当这种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即货币。显然, 在这样的演变背景下, 货币本身是有价值的, 这一点也直接反映在货币的财富贮藏功能中;它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无非是个体与全体的关系;而商品以货币表示的一般价格, 也取决于经济体中的商品数量与金银存量之间的对比。

但是, 随着社会经济的演进, 一方面, 整个实体经济规模相对于存量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大的金银来说越来越大, 仅仅靠金银发挥货币职能给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限制:因为缺乏金银即货币的话, 很多交易无法发生, 这可能会从投资与消费两个层面影响到经济进步。从投资来看, 如果人们判断经济体中的交易由于受到金银数量的限制而较难发生的话, 可能就不会积极地从事生产、投资的准备, 从而浪费已拥有的部分资源, 降低全社会的生产效率;从消费来看, 货币的缺乏增加了交易的困难, 也降低了人们消费的意愿, 而通过交换本身是可以改进交易双方的效用水平的。实证上, 通货紧缩所带来的经济衰退、生活水平下降就可以作为以上论述的很好证明。另一方面, 国家及信用体系的建立使得有可能出现不依赖于金银而依赖于信用的货币, 提供了不受自然条件限制创造货币的可能性。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 货币开始逐渐从金属货币向以贵金属为本位的非金属货币到最后的不可兑换的纸币演变, 以至形成目前在绝大多数地区使用的信用货币。但是, 在这一演变过程中, 虽然货币在形态上从金银这样实实在在的、可以明确感受其价值的物品演变为本身并没有什么价值的纸币, 货币本身所蕴涵的价值却并没有消失。因为, 纸币之所以能够成为货币, 最为关键的在于纸币发行的当局——一般是一个经济体的中央银行本身由于国家政权的支撑为纸币提供了信用——这个信用的存在使得人们愿意接受纸币;显然这种信用本身是有价值的。当然, 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的中央银行的信用并不是没有限度的。如果中央银行不根据实体经济状况而任意发行货币, 造成通货膨胀, 就会侵蚀人们对货币的信用, 严重地话可能会带来信用体系甚至政权的崩溃。

所以, 当货币经过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发展到信用货币时, 货币的价值就不再依赖于某种特殊商品或是金银所真实具有的价值, 而转为依赖于以国家政权为基础的信用——信用支撑着货币像血液一样在整个经济体系中流转使交易有效地达成, 生产有效地进行。所以, 信用是一种资源, 而且是经济社会中特别重要的资源, 主动地影响着整体经济状况。当然, 货币与经济发展联系的机制和过程要复杂得多, 各个学派对此的观点也莫衷一是。但是, 我们至少可以从概念上理解货币的内涵以及其作为资源的依据所在——信用。

二、信用与金融

有了具备良好信用的货币的存在, 为有效交易提供了基础。但是, 如果信用只是停留在这样一个层面上, 社会经济的发展仍然很受限制。庆幸的是, 金融体系的产生和演进早已更广泛深入地发展和利用了信用。

早期的货币是以特殊物品的价值为基础的, 现代货币则以信用为基础。那么, 这个信用的主体是谁呢?也就是说由谁在提供着这种信用呢?显然, 通常由中央银行代表主权国家提供这种信用;而其之所以能够提供, 是因为政权及其拥有的国家机器在做后盾, 使持有货币的大众愿意接受。但是, 除了中央银行在货币发行过程中能够如此利用信用, 一般的个人、家庭、企业、机构是否可以将彼此间的信用加以发现和利用呢?由于人与人之间各种各样的关系, 比如亲情、友情等, 可以建立彼此间的信任;由于一方的一贯良好表现, 以及一些基本素质较好, 比如一家企业长期以来很诚信, 并且拥有相当的规模, 也可以取得其他社会成员的信任;甚至通过一些技术性和法律的安排, 比如抵押物和违反信用的严惩机制, 也可以创造出信任关系。这时, 信任就可以成为我们所讨论的资源意义上的信用, 从而有了被加以利用的可能性。例如, 企业可以先获得劳动者的劳动投入, 而后再付报酬。但是, 更为一般的是, 一方通过这样信用的支持获得另一方的资金。为什么要获取资金呢?因为在货币有信用支撑之后可以被用来交换成其他的资源, 然后再跟已有资源相结合进行生产, 在获得更多产出的未来将这笔资金偿还。在这个过程中显然可以提高社会的福利:资金需求者通过获取资金资源进行购买, 再将已购买的资源如原材料、劳动力、技术、专利等有效地与其他资源相结合, 创造更多的产出, 产出有效地进入市场换回更多的资金, 与资金的供应者分享收益。而资金交易因为本身的标的就是‘钱’, 所以不可能用‘钱’来购买, 那么购买者也就是资金需求者支付的是什么呢?当然要有一笔更高的资金回报, 但是, 由于这笔资金回报一定是在未来发生, 所以, 购买者要提供信用支持。所以, 社会一般成员层面上的、基于天然的或技术、制度、法律的信用关系就成为重要的资源, 是金融体系的根基所在。

具体的, 我们不妨从整个金融体系的各个构成来进一步理解这一层面上作为资源的信用的重要性。

首先从以股票融资和债券融资为主的直接金融市场来看。在这个市场中, 有投资机会的生产者需要资金这样一种资源, 而众多家庭、机构又持有闲置的资金;如果企业能够通过发行股票或者债券从投资者 (资金的供给者) 那里获取所需的资金, 则双方的福利都有机会得到提高。在这里, 股票和债券就好象连接生产者和投资者的桥梁, 而这桥能否支撑资金的流动, 则取决于信用。因为, 这个时候对于投资者而言存在了资金在时空上的错位:资金由自己控制转而由他人控制;第一个时期付出的资金要在未来收回。那么, 对他人控制是否放心、对未来能否收回资金是否有把握就直接决定了投资者的初始决策, 也同时决定了这笔货币资源能否转移到生产者手中, 也就影响着社会的福利水平。由此可见, 虽然直接融资从表面上看是货币资金的转移, 但这种转移能否发生则取决于融资者的信用状况。

其次是以银行为主要金融中介机构的间接金融。事实上, 金融中介的出现本身就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直接金融市场中可能的信用缺乏的一种弥补, 因此, 相对而言, 表面看信用在间接金融上的重要性可能稍显放松。比如对于信息披露的要求一般要弱于金融市场。但是, 这并不意味着信用在这里不重要, 只不过从大众看来, 我们只是关注银行等中介机构, 而它们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已经形成了相当良好的信用记录。不过一旦银行给储户带来信任危机, 就可能发生金融恐慌, 对整个经济造成致命的打击。对于银行等中介机构来说, 能否从潜在的借款者那里获得足够的信用支持, 决定了资金能否贷出、从而最终带来社会福利的提高。

因此, 表面上看金融体系决定的是资金这样一种资源的流动和有效配置, 但决定金融体系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却在于信用。而这一信用又不同于货币背后的信用, 更大程度上是‘民间’信用。这一层面的信用越发达, 就可以在货币信用坚实的基础上更好地被加以利用, 促进资金资源的有效配置, 进而增进全社会的财富。这一点可以从对现实的观察来证实。但凡具有发达金融体系的经济体, 无不拥有坚实的社会信用基础。例如, 有效的法律体系, 合理的制度安排, 良好的信用文化, 强烈的信用观念, 中立的信用评级机构等等。而这样的金融体系又会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所以, 信用是非常重要的资源, 可以说是社会发展的基石。货币层面的信用主要在于中央, 而金融体系层面的信用则主要在于民间。当然, 这并不排除两者有交叉的部分。比如大量民间个体制造假币, 可能会损害到货币的可信度;而在政府机构作为个体进入金融市场时, 又必须再次提供政府信用获取资金, 当然这通常不成问题。但当政府大量举债造成巨额赤字时, 引发通货膨胀, 也会侵蚀到人们对货币的信心。而货币信用的恶化又会影响金融市场上融资主体的预期, 从而不愿意进入金融市场, 造成对已拥有资源的浪费, 等等。这些问题都在现实中出现过。因此, 两个层面的信用互相联系:前者作为后者的前提和基础, 而后者是前者基础上的发展和延伸, 同时两者还会通过某种渠道相互影响。

三、我国建立信用体系的重要性

通过以上的分析, 我们必须承认信用对于经济乃至社会的重要性。我国也就必须尽快建立、完善我们的信用体系。

首先, 从货币的层面, 那就是要维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 也就是维持人民币的信用基础。我们的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三十年, 积累了相当的财富和经验;中央银行制度的确立, 以及从法律上规定“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币值稳定”等等, 这些都有效地维护着这一层面的信用, 保证货币有效地、持续稳定地发挥其作用。

第二, 从金融体系也就是非货币层面的信用来看, 对信用体系的迫切要求就显而易见。

我们可以直接地从数据上来看到信用的不足。在我国近年来的融资总额统计中, 直接融资的比例还不到10%, 而有的发达国家直接融资甚至超过间接融资。之所以出现这样严重的不平衡, 一方面跟我们资本市场本身的发展阶段有关, 但更重要的是我们没有很好的信用体系支撑资金直接从潜在的供给者向生产者方向流动。

第三, 两个层面相交叉的部分在我国转轨经济中的特殊表现。在前面的分析中, 我们简单地把货币层面的信用界定为“中央”信用, 而把金融市场层面的信用界定为“民间”信用。这样界定其实更多地是出于叙述的方便。事实上, 这两者之间决不是可以清楚划分地, 尤其在我国的经济发展环境下, 这两者相互影响的渠道更多。

首先, 政府及其机构可以象其他社会个体一样以自身信用为依托进入金融市场, 成为获取资金的一方。由于这时候的信用是国家信用, 所以不成问题。但是, 当政府过多地举借债务, 造成过高的财政赤字的话, 会侵蚀国家信用;尤其是当这种高额的财政赤字不得不由中央银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来支撑时, 由此引发通货膨胀, 就会最终动摇货币的信用基础。所以, 很多国家从法律上确认了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并且限制财政赤字的规模。我国在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的过程中, 财政政策以扩张性的为主, 因此, 就需要特别注意保持一个合理的程度和速度, 维持货币的信用基础。其次, 我国有规模庞大的国有企业, 这些国有企业广泛地参与着金融体系的活动。国有企业通过上市或发债融资, 或者从银行获得贷款, 构成了金融市场中资金需求的主体。根据这些企业的性质, 似乎有国家信用在为它们的融资行为做基础;但国有企业要自负盈亏, 因此企业的经营状况才真正是企业信用的基石。目前, 一些知名的国有企业有着很好地表现, 但是更多的大中型企业却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经营不佳。因此, 迫切需要提高国有企业经营绩效, 构筑国有企业信用。没有国有企业的良好信用, 不但会影响到其本身, 还会由于其示范效应影响到金融体系中其他融资主体。

四、如何建立我国的信用体系

信用决定着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经济元素——货币, 也对金融市场的发展至关重要;如何建立良好的信用体系呢?理论上,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建立健全信用体系。

首先在于法律和制度。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的控制直接决定了货币的信用基础, 当然这要以稳定的政府、合理的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发展为前提。如何保证货币供应有一个既跟得上实体经济发展又不至于产生通货膨胀的速度, 需要制度上的合理设计和法律的支持。在这一点我国在建立中央银行制度以来的二十多年有很大的发展, 是否能从制度上和法律上保证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是今后要不断探索的问题。那么, 如何从制度和法律上促进金融体系的信用呢?尽管我们前面将这一层面的信用称为“民间”信用, 但事实上我们信用的很大问题却不仅仅来自于这一层面。由于中国转轨经济的特殊特点, 国有企业在金融市场上成为资金需求主体的时候, 由于所有权、经营权和企业独立核算的独特安排, 使得它们缺乏激励和约束, 从而缺乏信用。因此, 如何在这样的所有制下设计更好的制度保证企业信用的基础——有效经营和管理, 或者如何适当对国有企业进行所有权的转化, 都是政府即中央层面的问题。当然, 在所有权、经营权等问题解决好之后, 还要在整个社会层面上建立信用体系:从法律上和制度上, 保护产权, 惩罚不当行为;使维护良好的信用关系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最优选择。

其次是市场力量, 通过市场发展对信用的评估和监督, 比如个人信用资料库的建立, 评级公司的有效经营等等, 来有效促进信用体系的形成。

第三是道德上, 重视讲求“真”的教育, 培养崇尚“真”的价值观, 促进社会形成说真话、做实事的习惯。这虽然是相对“软”和“主观”的安排, 但却是上述方面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支撑;才会使人们在制度、法律和市场力量下的信用选择符合本意, 而且使这种选择带来的信用最大化, 也使基于此的信用体系有深厚的社会土壤。

摘要:本文探讨了经济领域中一个基本问题就是信用, 指出信用本身是一种重要的资源。进而分析了信用在货币、金融体系中的角色和重要作用。在一般分析基础上, 本文进一步指出了我国建立信用体系的重要性, 并为如何建立信用体系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信用,货币,金融体系

参考文献

[1]马歇尔.货币、信用与商业.商务印书馆, 2005.

[2]卡尔.E.瓦什.货币理论与政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金融百年背后的思想学说 篇3

一、研究路径

回看二十世纪,中国的金融制度曲折反复,金融思想层出不穷,丰富多彩,二者互相影响,有时是正面影响,有时背道而驰。相关的历史研究通常沿着两条线展开:一条是以金融经济运行为线索,思想隐蔽其中,比如像银行史、货币史,这方面的著作相对丰富;一条以思想理论为线索,对经济实践则着墨有限。张家骧主编的《中国货币思想史》是近年来的一部代表作。

第二条线,即研究百年中国金融思想学说史的途径,可能有这样三种:一是以不同的历史阶段为背景,理出其中的思想线索;二是以金融专题为支撑,研究相应的思想;三是以人物为线索,总结他们的思想。本书选择的就是第三种。

无论哪一种途径,都要面对如何选择对金融经济历史产生重要影响的思想,谁的思想被载入史册的挑战,以什么作为参照系呢?一方面,中国不可能脱离国际金融体系;另一方面,金融经济有其历史演变的惯性。比如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无论是废两改元,还是法币改革,都有强烈的国际因素,也包含着金融经济的内在逻辑。从大的历史方向看,中国与世界经济主流呈现趋同趋势,这势必反映在金融思想和理论之中。因此,在研究百年金融思想学说时,中国和世界,始终是两个基准。也就是说,评价某种金融思想学说的价值,要看它是否符合中国国情,是否符合世界潮流。

二、历史阶段

如何把握中国金融经济的百年历史沿革?多年来,中国现代历史被意识形态化和被“革命阶段化”。摆脱这样的束缚,就需要寻求金融本身的历史发展阶段。

本书没有陷入套路,但是,依然留下了这样的痕迹。在序二,曾经担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货币政策委员会主席的戴相龙,将过去百年分成三个阶段,分别是:一九一二至一九四九年民国时期;一九四九至一九七八年新中国改革开放前时期;一九七八年至今为改革开放时期。进而又将民国时期分成北洋政府时期(一九一二——一九二七)和国民政府时期(一九二七——一九四九),并概括各个时期的金融主题(2页)。这种划分是被广泛接受的,但是它过分强调政治,以政治事件刻画金融经济发展阶段。

经济史和金融史有自身的规律和惯性,与政治制度、政权更迭有联系,但不是对应关系。例如,辛亥革命后的民国,其经济和金融制度没有根本改变,在币制改革方面,继承了清朝确立的基本方向。虽历经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政治和社会急剧变革,内战不断,但是变革金融制度的冲动和所追求的基本目标没有中断,直到一九三五年实现法币改革,奠定现代货币经济制度。一九四九年之后,中华民国开创的现代金融经济特征,在大陆一度消失,却存活于香港和台湾。一九七八年以后,中国经济改革的各种决定,包括九十年代的金融体制改革,建立资本市场等等,可以看做对一九四九年之前原有经济制度、金融制度的回归,也是对当代世界主流金融制度的移植。也就是说,在大中国范围内,自清末民初以来的经济制度其实是延续的。中央银行制度,早在前清就已建立,民国时期更加成熟。所以,改革开放之后,实质性的金融制度创新是有限的,这也是这个时期有创造性的金融思想学说贫乏的原因之一。

从中国二十世纪以来的金融经济实际出发,其所经历的阶段和相关的思想理论似乎可以做这样一种梳理:

(一)清末至民国初年,是金融经济现代化起步阶段。不仅建立了中央银行,发行纸币,而且对外开放金融市场,允许外国银行进入,鼓励民营银行的建立,着手币制改革。应该说,当时中国的金融制度已经和世界接轨。在亚洲,甚至超前于日本。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在金融制度方面大体继承了清末遗产。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才能更好地理解《百年中国金融思想学说史》中第一、二章孙中山、郑观应的货币金融思想。其中,孙中山(一八六六——一九二五)的金融思想超前,其钱币革命说对后来南京政府的币制改革有影响;郑观应(一八四二——一九二二)则主张要适应世界币制发展大趋势。

(二)北洋时期(一九一二——一九二七),是探讨改革金融制度的阶段。面对财政困难,大总统袁世凯认为若是发行不兑换纸币,“全国骚然,危亡立见”。于是,财政部设立币制委员会,将货币改革列入议程,中央银行开始运行。“袁大头”的出现是二十世纪中国货币经济的里程碑。它有助于一九三三年完成“废两改元”,实现银本位。并且,早在一九一四和一九一八年,上海和北京就分别建立了证券交易所,民族资本和工业得到发展。在这个阶段,梁启超(一八七三——一九二九)是既有理论,也有实践的人,格外引人注目。

(三)南京政府(一九二七——一九三七)十年,是奠定中国现代金融制度的阶段。中外史学界称南京十年为“黄金十年”,实不为过。这不仅因为在此期间,工业化有了长足发展,而且货币制度、银行制度,以至整个金融制度快速实现现代化转型。一九三三年,废两改元,确立银本位制度,改变了中国自由市场经济走向,加快金融垄断,开始了国家控制货币经济。一九三五年推行的法币改革,结束了中国传统金属货币时代,跳跃式地进入国际货币经济潮流。在这十年,中国金融理论界人才辈出,百家争鸣,即使马克思学派也有一席之地,至今还遗留了可以继续探讨的历史课题。例如:一九三五年法币改革是不可避免的吗?它对中国经济和政治历史的演变有什么影响?这段历史甚至吸引了诸如弗里德曼这样的经济学家。不仅如此,八十年代以后金融改革所涉及的很多问题,早在七十余年前的中国经济学和金融界,就多有探讨,这实在令人感慨万千。

(四)从抗战到国共内战时期(一九三七——一九四九),是现代金融制度遭受挫折、暂时崩溃阶段。法币改革后,国民政府实行的战时通货膨胀政策,没有因为抗战结束而结束,甚至变本加厉,成为废除法币推行金元改革的原因之一。通货膨胀政策不一定必然导致金融制度崩溃。但是,抗战胜利后,在一九四八至一九四九年的短短两年间,南京政府的金融制度却不可逆转地走向崩溃,成为大陆政权易手不可忽视的经济历史原因。如何解释中国金融制度在四十年代末崩溃,是当时经济学家关注和讨论的问题。本书第十一章的陈岱孙,第十二章的王亚南,第十三章的胡寄窗,第十四章的黄宪章,第十七章的刘敖,第二十一章的张培刚都涉及这个问题。中国主流思想基本上彻底否定国民党自抗战到一九四九年的货币政策,把国民党金融制度崩溃简单化、政治化。尽管近年来民国成为热门话题,但是相对于浩瀚的文献,民国金融思想史的研究尚十分欠缺。值得提及的是,最近有学者力求给出更客观的分析,强调是国民党军事上的失败导致金融制度的失败;恶性通货膨胀与政府货币流通区域的急剧缩小有直接关系;所谓的金融制度崩溃主要集中在上海,而非全国范围(朱嘉明:《一九四五——一九四九:从通货膨胀失控到货币金融体系崩溃》,载朱嘉明:《从自由到垄断:中国货币经济两千年》〔台湾,远流出版公司二○一二年版〕之第三章:《转型:从“银本位”到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一九一一——一九四九)》)。探讨诸如此类的问题,不仅对理解金融史有意义,而且对理解中国当代史也有价值。

(五)一九四九至一九八○年,是现代金融制度大倒退的阶段。在计划经济下,罢黜金融,也谈不上金融思想。所谓人民币价值基础的争论是缘木求鱼。遗憾的是,金融思想学说的“枯竭”,不仅仅因为实行计划经济,也因为本该出产思想的人屈从于统治集团的意志和说法,不能,也没有独立思想。从二十一章张培刚的思想学说中可以看到,他关于内战—通胀关系、通货膨胀下的中国农业发展、农村合作金融短缺论、影响汇率的汇率管理说等都产生于三十至四十年代,也就是在他二十多岁到三十多岁的时期。此后有将近半个世纪的空白。类似的还有第十一章的陈岱孙等等。很多金融家和学者的命运极为悲惨。他们曾经是饱学之士,民国年间服务于政府、研究机构或银行,很多人没有活到一九七八年;有些人虽然活到了,但是老病交加,与世隔绝三十年,思想也沉没了。一九四九年以后上大学的一代,压根儿没有机会接触金融。还有一些人则走的是极端形而下的路线,替政策找说法、献计献策,讨论伪命题。对此,本书没有给予分析和评论,不能不说是个遗憾。当然,即使在这样的背景下,仍旧不乏有贡献的人物,像本书第十五章的薛暮桥(一九○四——二○○五),第三十章的杨培新(一九二二—— )等等。

必须看到,在中国大陆金融思想和理论“乏善可陈”的时期,海外,包括台湾经济学家的视角和贡献值得高度关注。本书收录了蒋硕杰(一九一八——一九九三)(二十六章)、王作荣(一九一九—— )(二十九章)、费景汉(一九二三——一九九六)(三十一章)的思想学说。严格地讲,一九四九年之后的台湾金融浴火重生,延续了民国金融制度现代化的轨迹,为后来中国大陆提供了经验教训。

(六)八十年代之后,是重建现代金融制度的阶段。以一九八九年为线,呈现两个时期。为数不多,甚至稀少的一些金融学者最大的贡献是把他们在民国时对西方的了解和所学介绍进来,第二十二章的丁鹄(一九一六——二○○○)就是这样一位。他或许并没有什么创新金融思想学说,但是,作为五道口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的教授,把知识传授给年轻学子,那是久旱之后的甘霖。诸如此类还有三十二章的虞关涛(一九二三——一九九八)等。这一时期年富力强、有创建的人物有黄达(一九二五—— )(三十四章)、刘鸿儒(一九三○—— )(四十一章)等等。此外,第四十七章的邱兆祥(一九四一—— )涉及面较广,第四十八章孔祥毅(一九四一—— )的中央银行制度变迁史和票号研究很有意思。

在过去二十余年,中国金融业成为最显赫的行业。然而,相关的学术研究和思想相当滞后。除了一些零星的、片断的思想,未见系统的思想学说,且没有摆脱意识形态的影响,甚至将不断成熟的现代国际金融制度与风马牛不相及的“阴谋论”挂钩。中国提供了重建和回归现代货币经济的空前试验场,货币化和财富大爆炸交相呼应,金融制度与世界接轨。然而在一个如此特殊,体积庞大的转型经济体中,时至今日,没能出产金融思想大家,无疑是十分遗憾的。

三、人物选择

过去百年,中国金融制度经历了从市场经济到计划经济再回归市场经济的过程,同世界的关系从连通到隔绝再到开放。其间,金融思想是如何反映和影响这个转型过程的?对此,本书诉诸的方法是通过一个一个人物的思想,将其串联起来,并力求保持原汁原味。以人为线索,是这部著作的创新之处。但是,也可能出现遗漏,可能出现所选人物的思想重复,同时也意味着出现思想空白。这无疑是一种挑战。

首先遇到的问题是:所选之人和不同金融发展历史阶段的关系。一般来说,是根据不同的历史阶段,选择出有代表性的人物和思想,使人物在时间分布上比较合理,思想脉络比较清晰。在这方面,本书有这样做的安排和意向。但是,可能受制于中国现代金融史的发展阶段框架,对诸如上世纪三十年代的金融思想发掘不够,而遗漏了一些人物和思想。虽然本书选择了陈光甫(一八八一——一九七六)(四章)、张嘉璈(一八八九——一九七九)(六章)、宋子文(一八九四——一九七一)(七章)等,但是,他们还不足以反映那个时代的金融思想。仅以一九九六年再版的民国小丛书《中国货币史银行史卷》为例:其中有张家骧一九二五年出版的《中华币制史》,潘子豪一九二九年出版的《中国钱庄概要》,施伯一九三一年出版的《钱庄学》,周葆銮一九一九年出版的《中华银行史》,还收集了中国币制汇编。不难发现,当时在金融思想学说方面,特别是对于中国银行制度、货币本位、币制改革思想的深刻性,对中国国情的深入,都非今人可比。有些人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并非那么显赫,但是,既然研究思想,那么思想就比人重要,应该尽可能穷尽。比如杨端六(一八八五——一九六六),早在一九三○年就出版了《货币与银行》,多次再版,并作为教科书;刘大钧(一八九一——一九六二)著有《中国的工业和财政》、《外国在华投资》、《经济动员与统制经济》、《非常时期的货币问题》等;周德伟(一九○二——一九八六),哈耶克的学生,著有《中立货币研究》、《金融平衡论》;还有杰出的女性经济学家赵兰坪,其《经济学》在一九三三至一九四七年间印行二十六版,著有《资本节制论》(与任福履合著)、《现代币制论》、《外汇统制问题》、《通货外汇与物价》、《货币学》、《货币与银行》、《各国通货政策与货币战争》等等。在张家骧主编的《中国货币思想史》中,列出民国时期上百篇重要文献。有学者研究: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经济学著作大幅增长,一九二八年达三百六十九种,一九二九年更高达五百九十八种。出版著作的高峰是一九三四、一九三五、一九三六这三年,每年都达九百多种。即使抗战时期,经济学著作依然减少不多。而一九四九年以前中国经济学界翻译出版了约一千八百一十五种外国经济学书籍。一九三六年中国经济研究机构达二百四十八家,每个研究机构几乎都办有刊物。一九三六年,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图书室所藏中文经济类杂志即达一千零一十八卷,共有中文杂志四百二十种(孙大权:《民国时期的中国经济学与经济思想》,载《贵州财经学院学报》,二○一一年第六期)。其中,货币金融是主流经济学界讨论的中心。焦点论题在法币改革前是如何设计一种新的币值稳定的货币制度,以防止中国货币受世界市场波动的牵制。比如,刘振东提出“有限银本位制”,即将货币的银元与货物的银两完全分开。黄元彬提出了“物银矫正策”,即中国与国际合作在伦敦设立统计局,根据输出物物价指数随时调整银价,使中国进出口商品价格保持稳定。顾翊群提出了“管理的银本位制”,即在国外设立汇兑平准基金,以维持汇价稳定。一九三四年白银大量外流后,顾翊群、姚庆三、张素民、赵兰坪等人即提出放弃银本位,实施管理通货制。一九三五年十一月法币改革后的论题集中在,如何对通货进行有效管理以达到币值稳定;一九三八至一九四○年,则以是否应该维持法币汇价为主题;一九四○年后,主要是讨论如何反通货膨胀。手头有两本商务印书馆一九三六年印行的小书:一本是黄元彬的《白银国有论》,一本是张素民的《白银问题与中国币制》。翻阅一下,即可见其专业性和深刻性。这是二十世纪最精彩的篇章。可惜在《百年中国金融思想学说史》中没能给予足够的展现。

其次,既然以人为主线,就有一个选人的标准问题。主编在《绪言》中强调了入选者的治学精神和人品:“为人师表,潜心治学,造诣精深,学贯中西。”“强烈的经世济民情结,理论密切结合实际,关注弱势群体,尊重经典,不迷信权威,实事求是,理论升华,先知先觉,洋为中用”等等,此类评价过高。一是,所选之人未必达到此标准;二是,它不应作为是否纳入金融思想史的标准。只能唯思想价值、学术贡献是举。

不知是不是因为在设计上要凑足五十位或者一百位,从本书收录的人看,有的可能涉及过金融问题,有过几篇文章,有些零星想法,但是,很难说在百年金融思想学说史中占有一席之地;还有的,在特定时期,知名度较高,但是金融思想乏善可陈。术业有专攻。例如吴敬琏,作为经济学家的名声足够,但是并不擅长金融领域。如果名声和影响力算一个指标的话,厉以宁并没有入选。退一步讲,吴敬琏的学术背景是从政治经济学转变而来;厉以宁是从西方经济学出发,与现代金融更为接近,且自八十年代初五道口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创立即在那里任教,卷入中国重建现代金融事业更深。举此一例,是想说似乎在选人标准和所选之人上有脱节之处。再有,孙冶方(一九○八——一九八三)、骆耕漠(一九○八——二○○八)等人未入选。对此,如果有一个实施某种取舍的说明,以体现编辑意图,将有助于确立其取舍的公正性和学术的权威性。

再次,百年金融思想学说史应该海纳百川。大凡在金融思想上有建树,对中国有贡献的,都可以考虑作为候选人。从清末到抗战前后,有些外国人的贡献不可忽略。比如卫斯林就是一位代表人物。他的著作《中国币制改革刍议》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影响和作用。这里就涉及一个问题,研究中国金融思想学说史,某些外国人的思想贡献是不是应该进入研究的范畴。就如同一些中国学者比如费景汉、蒋硕杰,他们或是在美国,或是在台湾地区。如果他们不被排除在外的话,那么一些外国人的思想成果也应该被充分注意。归根结底还是一个选人的标准。是以人来选,还是以思想来选。

此外,本书力求客观,不对所选之人多加评论。个人以为,如果能在其上追加研究和评论,比如涉及所选之人的思想理论的归类、演变和局限性,则会更好。比如马寅初,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思想左倾,受马克思主义影响,也有古典经济学的影响,但是可能并不成熟;比如,薛暮桥在计划经济时代的金融思想有独到之处,但时,最终为历史“扬弃”。对所选之人研究不够,会削弱一部金融思想学说史的生命力,容易陷入资料汇编。纵观百年金融思想,尤其感到,经过历史沉淀依然熠熠闪光的思想才是有价值的;而那些当时讨论得震天价响的诸如商品经济、货币的阶级性之类毫无意义。

货币金融教案 篇4

黄农

2013-3-20

第三章

利息和利息率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利率是最重要的经济杠杆之一,对于微观经济活动和宏观经济运作都具有重大的作用与影响。利率问题是金融市场最基础、最核心的问题之一,几乎所有的金融现象都与利率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第一节

利息和利息率

一、利息的来源与本质

(一)利息的本质

利息是借贷关系中借入方支付给贷出方的报酬。也可以看作是货币持有人一段时期内放弃货币流动性的报酬或放弃获取投资收益的补偿。

在远古时代.就有了借贷行为,利息作为一种占有使用权的报酬就已经出现了。当时,以实物形式,如谷物、布匹等,进行利息的支付。在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高利贷资本是生息资本的主要形式。高利贷者的贷款对象有奴隶主、地主及小生产者。如果高利贷的借入者是小生产者,利息显然来源于小生产者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如果高利贷的借入者是奴隶主或地主,利息的来源则是奴隶或农奴的劳动价值,因为奴隶主和地主是不参加任何生产的寄生阶级,他们收入的源泉是奴隶或农奴的劳动成果。所以高利贷的利息来源是奴隶或农奴、小生产者所创造的、被高利贷者无偿占有的剩余劳动产品的价值,甚至包括一部分必要劳动价值。高利贷的利息,体现着高利贷者同奴隶主或封建地主共同对劳动者的剥削关系。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利息的支付逐渐过渡到贷币形式上来。真正意义上的利息是资本主义的利息。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只有资本家分为货币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才使一部分利润转化为利息,一般地说,才创造出利息的范畴;并且,只有这两类资本家之间的竞争,才创造出利息率。”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利息是借贷资本家因贷出货币资本而从职能资本家那里获得的报酬。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利息是借贷资本运动的产物,但在资本的表面运动形式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被掩盖了,货币被贷放出去一定时间后,带着增殖的价值△G回到出发点,仿佛货币自身有了增殖的能力。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利息的来源与本质?马克思从借贷资本的特殊运动形式的分析中,揭示了利息的来源,分析了利息的本质。他指出,借贷资本的运动特点是双重支出和双重回流。双重支出是指:首先,货币资本家把货币资本贷给职能资本家,然后,职能资本家用货币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双重回流是指:职能资本家把生产出来含有剩余价值的商品销售出去取得货币,然后把借贷资本连本带利归还给货币资本。

由此可以看出,借贷资本的运动与现实资本的运动和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密切相关,借贷资本只有转化为现实资本,进入生产,才能增殖。由于货币资本家在货币资本贷出期间内,将资本商品的使用价值即生产利润的能力让渡给了职能资本家,后者运用借入的资本,购买生产要素并进行生产,所获得的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后,必须分割一部分给货币资本家,作为使用资本商品的报酬,这便是利息。马克思经过科学的分析后指出,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利息是借贷资本家凭借自己的资本所有权向职能资本家索取的报酬,是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以资金借贷为核心的信用得到进一步发展,与此相联系的利息范畴 1

也广泛存在。中国学者在研究与比较马克思以及西方各经济学派关于利息的理论的基础上,坚持了马克思的“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的理论。他们认为,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社会中,利息来源于国民收入或社会纯收入,是纯收入再分配的一种方式。在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下,利息主要体现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独立进行经济核算,重新分配社会纯收入的关系。

(二)利息与收益的一般形态

利息是资金所有者由于借出资金而取得的报酬,它来自于生产者使用该笔资金发挥生产职能而形成的利润的一部分。显然,没有借贷,就没有利息。但在现实生活中,利息被人们看作是收益的一般形态:无论贷出资金与否,利息都被看作是资金所有者理所当然的收入——可能取得的或将会取得的收入;与此相对应,无论借入资金与否,生产经营者也总是把自己的利润分成利息与企业收入两部分,似乎只有扣除利息所余下的利润才是经营所得。于是,利息就成为一个尺度:如果投资额与所获利润之比低于利息率,则根本不应该投资;如果扣除利息,所余利润与投资的比甚低,则说明经营的效益不高。所以,虽然从理论上剖析,在资本主义社会,利息是剩余价值及其转化形态利润的一部分;在社会主义社会,利息是劳动者所创造的归社会分配的收人及其转化形态利润的一部分,但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在会计制度中,利息支出都列入成本,而利润则只是指扣除利息支出后所余的那部分利润。于是,利率就成为一个尺度,用来衡量投资收益或经济效益,即人们通常都用利率来衡量收益,用利息来表示收益,从而使利息转化为收益的一般形态。将各种具有特定收益的资产,在与利率的比较中表示出价格,称为收益的资本化。一般来说,收益是本金与利息率的乘积,可用公式表示为:

B=P·r

式中,B代表收益,P代表本金,r代表利息率。

相应地,收益资本化的计算公式: P=B/r 正是按照这样的带有规律性的关系,有些本身并不存在一种内在规律可以决定其相当于多大资本的事物,只要有收益,也可以取得一定的资本价格,如土地;有些本来不是资本的东西也因之可以视为资本,如工资。具体讲,土地本身不是劳动产品,没有价值,从而不具备决定其价格的内在根据。但土地可以有收益,比如v 块土地每亩的年平均收益为100元,假定年利率为5%,则这块土地就会以每亩2000元(100÷5%=2000元)的价格买卖成交。在利率不变的情况下,当土地的预期收益(B)越大时,其价格(P)会越高;在预期收益不变的情况下,市场平衡利率(r)越高,土地的价格(P)将越低。这就是市场竞争过程中土地价格形成的规律。收益资本化普遍存在于市场经济社会,债券、股票、土地、技术、劳动力等都是可以被作为资本品进行交易的,这些资本品都有特定的预期收益,其资本化的价格是由预期收益与利率的比值所确定的。

二、利率的种类

(一)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

根据计算利息的不同期限单位,利息率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年利率是以年为单位计算利息;月利率是以月为单位计算利息;日利率,以日为单位计算利息。通常,年利率以本金的百分之几表示,月利率按本金的千分之几表示,日利率按本金的万分之几表示。如,对于同样一笔贷款,年利率为7.2%,则也可以用月利率6‰或日利率0.2‰(每月按30天计算)表示。这三种利率表示方法之间是可以折算的,例如日利率乘以30即为月利率;月利率乘以12即为年利率。

(二)市场利率、官定利率、公定利率

市场利率是指由货币资金的供求关系所决定的利率。当资金供给大于需求时,市场利率下跌;当资金供给小于资金需求时,市场利率就会上升。因此有入将市场利率比作借贷资金供求状 2

况变化的指示器,官定利率是指由一国政府金融管理部门或中央银行确定的利率。它是国家调节经济的重要经济杠杆,官定利率水平的高低已不再是完全由借贷资金的供求状况所决定,而是由政府金融管理部门或中央银行视宏观经济运行状况而定。在整个利率体系中,官定利率处于主导地位。公定利率是由政府部门的民间金融组织银行、公会等确定的利率。对会员银行有约束作用,对非会员银行则没有约束作用。(三)基准利率与差别利率

基准利率是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当它变动时,其他利率也相应发生变化。因此,了解这种关键性利率水平的变动趋势,也就了解了全部利率体系的变化趋势。基准利率,在西方国家通常是中央银行的再贴现利率或者国库券的收益率,在我国主要是中央银行对各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

差别利率,是指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不同部门、不同期限、不同种类、不同用途和不同借贷能力的客户的存、贷款制定不同的利率。其作用主要是通过对不同的借贷资金予以不同的利率,达到鼓励、限制或调节作用,也体现了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及政策导向,例如我国实行的差别利率主要有存贷差别利率、期限差别利率和行业差别利率。

(四)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

固定利率是指在整个借贷期限内,利息按借贷双方事先约定的利率计算,而不随市场上货币资金供求状况而变化。实行固定利率对于借贷双方准确计算成本与收益十分方便,适用于借贷期限较短或市场利率变化不大的情况,但当借贷期限较长、市场利率波动较大的时期,则不宜采用同定利率。因为固定利率只要双方协定后,就不能单方面变更。在此期间,通货膨胀的作用和市场上借贷资本供求状况的变化,会使借贷双方都可能承担利率波动的风险。因此,在借贷期限较长、市场利率波动频繁的时期,借贷双方往往倾向于采用浮动利率。浮动利率是指借贷期限内,随市场利率的变化情况而定期进行调整的利率,多用于较长期的借贷及国际金融市场。调整期限的长短以及以何种利率作为调整时的参照利率都由借贷双方在借款时议定。例如,欧洲货币市场上的浮动利率,一般每隔3—6个月调整一次,调整时大多以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简写为LIBOR)为主要参照。浮动利率能够灵活反映市场上资金供求状况,更好地发挥利率的调节作用;同时,由于浮动利率可以随时予以调整,利率的高低同资金供求状况密切相关,借贷双方承担的利率风险较小,有利于减少利率波动所造成的风险,从而克服了固定利率的缺陷。但由于浮动利率变化不定,使借贷成本的计算和考核相对复杂,且可能加重贷款人的负担。因此,对于长期贷款,借贷双方一般都倾向于选择浮动利率。

(五)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在借贷过程中,债权人不仅要承担债务人到期无法归还本金的信用风险,而且还要承担货币贬值的通货膨胀的风险。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的划分,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划分的。实际利率是指物价不变从而实际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名义利率则是包含了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通常情况下,名义利率扣除通货膨胀率即可视为实际利率。

实际利率对经济起实质性影响,但通常在经济管理中,能够操作的只是名义利率。划分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意义在于,它为分析通货膨胀下的利率变动及其影响提供了依据与工具,便利了利率杠杆的操作。根据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比较,实际利率呈现三种情况:当名义利率高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正利率;当名义利率等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零;当名义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负利率。在不同的实际利率状况下.借贷双方和企业会有不同的经济行为。一般而言,正利率与零利率和负利率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是互逆的,只有正利率才符合价格规律的要求。

一般来讲,实际利率的计算方法通常有两种:

(1)

r=i+p

(3.1)式中,r为实际利率;i为名义利率;p为通货膨胀率。

(2)

i=(1+r)/(1+p)-1

(3.2)

通常按两种方法计算的结果有一些差别。例如,某银行贷款利率为15%,而当年该国的通货膨胀率为10%,若按(1)式计算的实际利率为计算的实际利率为5%,而按(2)式计算的实际利率为4.55%,两者相差0.45%。出现这种计算结果上的差异是因为(1)式是个不精确的等式,仅有本金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影响,而其利息部分则没有免除通货膨胀的影响。

(六)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

一般来说,一年期以内的信用行为被称为短期信用,相应的利率即为短期利率;一年期以上的信用行为通常称之为长期信用,相应的利率则是长期利率。短期利率与长期利率之中又各有不同长短期限之分。总的来说,较长期的利率一般高于较短期的利率。但在不同种类的信用行为之间,由于有种种不同的信用条件,对利率水平的高低则不能简单地进行对比。

三、决定和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一)平均利润率

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因此利率高低首先由利润率高低决定,但决定利率高低的利润率不是几个企业的利润率,而是一定时期内一国的平均利润率。这是因为用于借贷的资本是在全社会流动的,通过竞争的作用,使得等量资本在相同的时间内获得等量的利润。一般来说,平均利润率是利率的最高界限。(二)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

理论上利率的取值限于零和平均利润率之间。但是在某一具体时期的具体市场中,利率则需由借贷资本市场上借贷资本的供求双方协商确定。在这一过程中,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就起着决定作用。通常情况下,借贷资本供大于求时,利率就会下降;借贷资本的需求大于供给时,利率就会上升。(三)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随着政府对社会经济运行干预的不断加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对利率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货币当局往往通过改变再贴现率和利率管理等政策来调节利率,以此来调节经济,使经济运行能达到他们的预期目的。一般来讲,中央银行若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利率就会下降;反之,利率就会上升。(四)国际利率水平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形成和国际经济联系的日益加深,国际利率水平及其变动趋势对一国利率水平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由于这种影响,使得各国的利率水平呈现出一种“趋同”趋势。一般来讲,国际利率水平及其变动趋势对国内利率的影响存在两个方面:一是其他国家的利率水平对国内利率的影响,二是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利率的影响。一般来讲,国际金融市场上利率的下降会降低国内利率水平或抑制国内利率上升的程度。(五)预期通货膨胀率和通货紧缩 只要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就存在有通货膨胀的可能性。通货膨胀必将引起纸币贬值从而给借贷资金的本金造成损失。为了弥补这种损失,贷款人必须提高利率水平。同时,通货膨胀不仅会给借贷资金本金造成损失,而且还会使正常利息额的实际价值下降,造成利息贬值。而在通货紧缩的条件下,为了避免利息成本上升,往往会导致利率下降。因此,为了保证实际利息不至于贬值或发生利息成本上升,在决定利率水平时,要充分考虑预期通货膨胀率和通货紧缩的影响。(六)汇率

在开放型经济中,汇率的变动也会影响利率的变化。当外汇汇率上升,本币贬值时,外币的预期回报率下降,国内居民对外汇的需求就会下降,对本币的需求就会增加,从而使国内利 4

率水平上升。

此外,借贷期限的长短、借贷风险的大小、历史利率水平、同行业利率水平等因素都会影响利息率的高低。总之,影响和决定利息率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在以上各种因素中,有些因素与封闭型经济体制有关,有些因素与开放型经济体制有关。在决定一国的利率过程中,这些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将取决于一国的经济、金融的开放程度。如果一国的经济体制在金融方面对外完全开放,或者开放的程度比较深,则国内利率受国际市场利率或预期货币价值变动的影响相对较大;否则,这种因素的影响就相对较小。第二节

利率的计算 从上节的内容可以知道,利率就是借款者为了获得对贷款者资金的使用权,而向后者支付的价格。也就是说,利率体现了货币的时间价值,即货币的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长。利息的计算有两种基本方法:单利法和复利法。

一、单利和复利 1.单利法

单利法是指在计算利息额时,只按本金计算利息,而不将利息额加入本金进行重复计算的方法。

2.复利法

复利法是指将按本金计算出的利息额再计入本金,重新计算利息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I=P×[(1+r)n-1]

(3.5)S= P×(1+r)n

(3.6)

式中,I代表利息额,P代表本金,r表示利息率,n表示借贷期限,S表示本利和。

总结上述的例子,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单利和复利的区别。所谓单利就是不对本金产生的利息再按一定的利率计算利息。而复利就是通常所说的”利滚利”,本金产生的利息在本金的存续期内再按相同的利率计算利息。以单利计算,手续简单,计算方便,借入者的利息负担也比较轻。以复利计息,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因素,是对贷出者(储户)利益的保护,有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并强化利率杠杆的作用。由于复利反映出利息的本质特征,因而相对合理些。一般来说,单利计算适用于短期借贷,而长期借贷则多采用复利计算。同时,复利范畴在经济生活中还有广泛的用途,如零存整取和整存零取的储蓄本利和计算、企业设计折旧提存方案、社会保障机构计算退休养老金方案等。

二、现值和终值

与货币的时间价值相联系的是现值(Present Value)与终值(Future Value)概念。终值的概念建立在这样一个事实基础上:现在投入一元钱,投资者将来收到的本利和在数量上要多于现在的一元钱;比较而言现值则以这样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为依据:从现在算起,人们将来可以收到的一元钱在价值上要低于现在的一元钱。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呢?假如某个投资人现在手头拥有一元钱,那么,在正常情况下,该投资人不会让其资金闲置,而是千方百计通过各种投资方式使其不断增值,或者存入银行、或者购买有价证券、或者购买不动产和其他有价值的艺术收藏品等等。这样,一年后他(她)拥有的财富将会多于一元钱。那么,现在的一元钱相当于未来可以收到的几元钱呢?这个问题即是指现在这一元钱未来的终值是多少。反过来,对于将来能够获得的一笔收入,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其价值是应该打折扣的。到底将来可以获得的一元钱相当于现在的几角钱呢?这个问题即是指未来这一元钱收入的现值是多少。现值与终值概念是计算各种金融工具利率水平的基础。

(一)终值 1.复利和终值

以简单的银行贷款为例,用支付的利息额除以贷款额是衡量借款成本的标准,这个计量标准即是所谓的简单利率。

2.年金终值

在银行存款中,有一中比较特殊的储蓄存款就是零存整取,即每月、每周或每年按同一的金额存入,到约定的期限本息一并取出。与此类似,养老保险中的固定缴款养老金计划也是由员工和公司按照员工工资的某一百分比按月向养老金帐户存入一笔资金,专款专用,只有员工退休后才可以从这一帐户中提取资金用于消费等方面的支出。此外,住房抵押贷款可以选择等额支付本息方式,即在一定的期限和利率水平下,借款者每个月支付固定金额给银行。在以上各种金融活动中,现金流量具有共同的特点,即每个月的现金流量金额都是相等的,我们把这些一系列均等的现金流或付款称为年金。年金分为即时年金和普通年金。即时年金是从即刻开始就发生一系列等额现金流,包括零存整取、养老保险等。如果是在现期的期末才开始一系列均等的现金流,就是普通年金。例如今天8月1日,你所签订的住房抵押合同是每个月25日偿还4000元贷款,这就属于普通年金。两者的区别如下图所示:

500

500

500

500

500

即时年金

500

500

500

500

普通年金 图3-1即时年金与普通年金的时间轴

年金终值就是一系列均等的现金流在未来一段时期的本息总额。以上的零存整取存款属于即时年金,假设S为本息和,也就是即时年金的终值,P为每年(或每周、每月)存入的金额,r为零存整取的复利利率,n为存期,每年计息一次,则即时年金终值公式如下:

(1r)n11SP[1]r

(3.8)

我们在图2-1即时年金和普通年金的时间轴上看到,即时年金的每笔现金流比普通年金都要多获得1年的利息,所以,即时年金的终值为普通年金终值的(1+r)倍。因此,以FV为普通年金的终值,A为普通年金,r为利率,n为年限,则普通年金的终值计算公式为:

n1r1FVA[] r

(3.9)

(二)现值

1.贴现和现值

将上述计算过程反过来,情形如何呢?由于在利率水平为10%时,现在的100元钱一年后将会变成110元,据此我们可以说一年后的110元在价值上只相当于现在的100元,即一年后可以收到的110元钱的现值是100元。或者可以说为了一年后能得到110元,现在任何理性的投资人的本金支付都不会超过100元。同样,我们也可以说,从现在开始,两年后的121元或者三年后的133.10元在价值上只相当于今天的100元。这种计算将来一笔货币收入相当于今天的多少数额的过程可以称为对未来的贴现(Discounting)。其计算过程如下:

推而广之,所谓现值是从现在算起数年后能够收到的某笔收入的贴现价值。如果r代表利率水平,PV代表现值,FV代表终值,n代表年限,那么计算公式如下:

PV

2.年金现值

FV(1r)n

(3.10)

如果你在未来有一项支出计划:在未来一定时间,某一项支出每年为固定金额,如果现在就为将来存入足够的金额,应该如果计算现在需要存入的金额呢?这就需要计算在未来产生的一系列等额现金流的现值,即年金现值。

一般地,我们设普通年金为A,利率为r,年限为n,现在一次存入的金额即一系列未来年金的现值,其计算公式如下:

PVAn(1r)1nr(1r)

(3.11)

特殊的存款方式——整存零取即属于上述普通年金现值,即一次存入一定的金额,在以后的预定期限内每月(或每周、每年)提取相等金额的货币,当到期时本利一次全部提取。3.永续年金的现值

也就是说,当n趋向于无穷大时,上述的普通年金就称为通永续年金(Perpetuity),即永远存续而没有到期日的年金。在金融工具中,股票就类似于永续年金,我们无法计算它的终值,却可以计算它的现值。对公式(3.9)对n求无穷大的极限,其可以得到永续年金的现值,其计算公式为:

PV=A/r

(3.12)

三、衡量利率的精确指标——到期收益率 在金融市场上存在各种各样的债务工具,这些债务工具的计息方式各不相同,不同的名义利率无法真正反映投资者所获得的实际收益率水平的差异。在物价水平不变的前提下,为了便于比较各种不同债务工具的利率水平,需要有一个统一的衡量利息率高低的指标,即到期收益率。这里介绍四类常见的债务工具及其到期收益率的计算方法。

(一)常见的四类债务工具

1.简易贷款。工商信贷通常采用这种方式。这种金融工具的做法是:贷款人在一定期限内,按照事先商定的利率水平,向借款人提供一笔资金(或称本金);至贷款到期日,借款人除了向贷款人偿还本金以外,还必须额外支付一定数额的利息。例如,某个企业以10%的年利率从银行贷款100元,期限1年。那么,1年贷款期满以后,该企业必须偿还100元本金,并支付10元利息。2.年金(Annuity)。年金是指在一段固定时期内有规律地收入(或支付)固定金额的现金流。它是最常见的金融工具之一。养老金、租赁费、抵押贷款等通常都采用这种方式。当第一次收(付)刚好在一期(如1年)之后,这种年金称为普通年金(Ordinary Annuity)。例如,某个人以这种方式借入银行贷款1000元,期限为25年,年利率为12%。那么,在未来25年内,该借款人每年年末都必须支付给银行126元,直到期满为止。

3.附息债券。中长期国库券和公司债券通常采用这种形式。这种金融工具的做法是:附息债券的发行人在到期日之前每年向债券持有人定期支付固定数额的利息,至债券期满日再按债券面值偿还。在这种方式下,债券持有者将息票剪下来出示给债券发行人,后者确认后将利息支付给债券持有者。例如,一张面值为1000元的附息债券,期限为10年,息票率为10%。债券发行人每年应向持有人支付100元的利息,在到期日再按面值1000元本金并加最后一年的利息100元偿付。

4.贴现债券。美国短期国库券、储蓄债券以及所谓的零息债券通常采用这种形式。这种金融工具的做法是:债券发行人以低于债券面值的价格(折扣价格)出售,在到期日按照债券面值偿付给债券持有人。贴现债券与附息债券不同,它不支付任何利息,仅仅在期满时按照债券面值偿付。例如,一张贴现债券面值1000元,期限1年,债券购买者以900元的价格购入该债券,一年后,债券持有人可以要求债券发行人按照面值偿付1000元。

(二)到期收益率(Yield to Maturity)的计算方法

这四种类型债务工具的现金流产生的时间不同。简易贷款和贴现债券只在到期日才有现金流;而年金和附息债券在到期日之前就有连续定期的现金流,直至到期为止。到底哪一种债务工具可以为投资人提供更多的收入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运用现值的概念,运用到期收益率的计算方法来衡量不同类型债务工具的利率水平。所谓到期收益率,是指来自于某种债务工具的现金流的现值总和与其今天的价值相等时的利率水平,它可以从下式中求出:

nCF3CFnCFtCF1CF2P0t1y1y21y31yn1y

(3.13)t1其中,P0表示金融工具的当前市价,CFt表示在第t期的现金流,n表示时期数,y表示到期收益率。如果P0、CFt和n的值已知,我们就可以通过试错法或用财务计算器来求y。下面我们将分别计算四种不同债务工具的到期收益率。

1.简易贷款的到期收益率

对于简易贷款而言,使用现值概念,其到期收益率的计算是非常简单的。例如,一笔金额为100元的一年期贷款,一年后的偿付额为100元本金外加10元利息。显而易见,这笔贷款今天的价值为100元,其终值110元的现值计算如下:

PV

2.年金的到期收益率

以固定利率的抵押贷款为例,在到期日贷款被完全清偿以前,借款人每期必须向银行支付相同金额,直至到期日贷款被完全偿付为止。因此,贷款偿付额的现值相当于所有支付金额的现值之和。

六六货币金融学 篇5

《货币金融学》综合测试题

(六)一.单项选择题

1.B2.C3.D4.B5.C6.A7.C8.C9.A10.A

二.多项选择题

1.BD2.CD3.BDE 4.ABDE 5.CDE 6.ABCD7.AB8.DE 9.ACE 10.AB

三.名词解释

1.外汇具有动态和静态两方面的含义。外汇的动态含义是指把一国货币兑换成另一国货币的国际汇兑行为和过程。外汇的静态含义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于对外支付的金融资产。

2.《巴塞尔协议》是一种狭义上的国际银行联合监督实践,也是一种协议监管,该协议泛指国际清算银行各成员国达成的一系列重要协议。到目前为止,最重要的《巴塞尔协议》主要有三个:1988年7月的《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协议》;1997年9月的《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2004年4月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3.存款准备金是以两种具体形式存在:一是商业银行持有的应付日常所需的库存现金;二是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这二者都是归商业银行持有中央银行的负债,也是中央银行对社会公众总负债中的一部分。商业银行持有的这部分中央银行负债,对商业银行来说则是所拥有的一笔资产。这笔商业银行以准备金形式所持有的资产可分为两部分:(1)其中一部分是商业银行遵照法律规定不能用以放款盈利的数额,叫法定准备金;(2)另一部分是由于经营管理上的原因尚未使用的部分,叫超额准备金。

4.通货紧缩定义为价格水平普遍的、持续的下降。

四.判断分析题

1.信用关系的建立,货币发挥支付手段职能,克服了现款交易对商品生产的限制,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正确。货币发挥支付手段职能是以信用关系为基础的,由于货币支付有一个时间间隔,在正常条件下,大量由信用关系引起的债权债务可以相互抵消,不需要现实的货币量。到期不能相互抵消的债权债务,则必须以现实的货币支付。所以,货币发挥支付手段职能,克服了现款交易对商品生产的限制,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两种货币对内价值是形成汇率的基本依据。

正确。从理论上说,两国货币所以能相互兑换,在于其具有共同的价值基础。如果一国货币的对内价值发生变化如发生通货膨胀,其对外价值的指标外汇汇率也要随之发生变化。但是,外汇作为外汇市场上的一种商品,汇率有时因外汇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化而相应波动,从而导致一国货币对内价值与对外价值有可能在较长时期内有较大幅度的偏离。

3.货币发行主体多元化有利于经济发展。

错误。货币发行主体多元化会带来银行券流通不畅问题,银行相互间恶意挤兑问题、银行券兑现危机。

4.利率是理想的货币政策中间目标。

错误。由于市场利率的复杂性、易变性、利率调整的时滞性、真实利率不易测量等,使得利率难以成为理想的中间目标。

五.简答题

1.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的联系与区别?

表外业务与中间业务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范畴。其联系在于两者都是独立于资产负债业务之外、以收取手续费为目的的业务,而且都是以接受委托的方式开展业务活动。

而区别则在于以下几点:

(1)纯粹的中间人身份被突破。在中间业务中,如代理、直接结算等业务,银行都是以交易双方当事人之外的第三者身份接受委托,扮演着中间人的角色。而表外业务却在业务发展中可能发生银行中间人角色的移位,成为交易双方的一方,即成为交易的直接当事者。如贷款承诺,由银行与客户签订信贷承诺协议,并在协议签订时无信贷行为发生,是典型的中间业务。但是一旦具备了协议所列的某项具体贷款条件,银行就必须履行协议的向客户提供贷款的责任。

(2)不同的业务风险。中间业务是银行不直接作为信用活动的一方出现的,其较少动用或不动用自己的资金,虽然业务经营中也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但风险程度明显低于信用业务;而银行开展表外业务在提供服务的同时,还可能以某种形式垫付资金,从而形成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其风险度较大。

(3)发展的时间长短不同。表外业务是近20多年才发展起来的,与国际业务的发展、国际金融市场及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而我国银行业长期使用的中间业务大部分是与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相伴而生的。

(4)受金融管理部门管理的程度不同。中间业务由于风险较小,对它的管理相对较松一些;而世界各国对较高风险的表外业务的管理越来越重视。

2.试比较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1)直接融资、间接融资的概念。

直接融资是指资金盈余部门与短缺部门分别作为最后贷款者和最后借款者、直接协商、实现资金融通的金融行为。在直接融资中,短缺单位通过出售股票、债券等凭证而获得资金,盈余单位持有这些凭证而获得未来的本息收入或股息分红。因此,对于短缺单位来说,这些凭证是一种负债;对于盈余单位来说,它们则是一笔资产。这些金融工具大多可以在市场上转让流通,因而具有较高的流动性。

间接融资是指资金盈余部门与短缺部门之间通过金融中介机构、间接实现资金融通的金融行为。在间接融资中,资金的盈余单位和短缺单位并不发生直接的关系,而是分别同金融中介机构发生一笔独立的交易,金融中介机构发挥着吸收资金和分配资金的功能。它通过发行对自身的要求权(债权或股权)来获得资金,然后再把它转化成对短缺单位的要求权。

(2)区别这两种融资不在于是否有金融机构的介入,而在于金融机构是否发挥了信用中介作用。即金融机构是否通过发行间接证券同时承担了债权和债务,充当最后放款人的债务人和最后借款人的债权人。

六.论述题

1.为什么说商业信用是基础,银行信用是更高级的信用形式?

商业信用的优点是:(1)商业信用和企业的再生产过程紧密结合,通过商业信用,可以牢固供需企业间的联系,节约资金、降低流通费用,争强竞争能力。(2)商业信用是推动商品交易的直接手段,是企业间的首选信用方式。(3)商业信用是创造流通手段的最便利的方式。

但由于商业信用在规模、方向和商业信票据的普遍接受性不足,限制了商业信用在更大范围的开展。尤其是在相互不了解、缺乏信任的企业间,商业票据就可能被拒绝接受。在这种情况下,才会要求银行信用的介入。银行信用正是在这种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银行信用在多方面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弥补和完善了商业信用。银行票据被社会普遍当作“货币” 使用,具有更高的接受性。成为更高级的信用形式。

七.计算题

1.如果原始存款为2 0万元,派生存款为60 万元,则存款乘数K为多少?

20+60=20×存款乘数,则存款乘数K=4

2.法定存款准备金为13 万元,超额存款准备金为7 万元,则实际存款准备金为多少?

实际存款准备金=13+7=20万元

3.如果存款乘数K为4,法定存款准备率r为10%,则现金漏损率C为多少?

存款乘数=1/(法定存款准备率+现金漏损率)

货币金融学题型及例题 篇6

本学期货币银行学考试题型如下():

1、名词解释(5*3分)

2、选择【单选、多选】(19*1分)

3、简答(6*6分)

4、论述(2*10分)

5、计

1、甲公司去年年底净资产1亿元,普通股份共计1000万股,股票面值为10元,每股派息0.5元,该股票的帐面价值是多少?假设公司每年派息额相同,在市场利率为4%的情况下,该公司股票的理论价格为多少?

2、投资者于2006年5月5日以102元的价格买进2005年1月1日发行的5年期国债1000份,国债面额为100元,每年12月31日付息5元。2009年8月5日,该投资者以每份103元的价格卖掉了这批国债。求:(1)该国债的票面收益率;(2)投资者在2006年的当期收益率;(3)投资者持有国债期间的收益率;(4)如果投资者持有该债券到期,计算其到期收益率。

3、某投资者手上有100000美元国债现货,由于担心国债价格下跌,该投资者以100100美元卖出了一年期的期货合约。三个月后,国债的现货价格下跌为98000美元,期货价格为98050美元,问该投资者此时的盈亏是多少?

4、一家公司,买入300000美元标准普尔500的股指期货,到交割期,标准普尔500指数为575。该公司能获利吗?如果标准普尔500指数为625,情况又会怎样?(标准普尔500指数每点价格为500美元)

5、某投资者三个月前以每份0.9元的价格买入了1000份四川长虹的看涨期权,执行价为每股

2.8。假定期权到期日四川长虹的股票价格为4.10,问该投资者的盈亏是多少?如果到期股票价格为2.5呢?

6、某美国出口商三个月后要收到一笔50万欧元的货款,当前市场欧元兑美元即期汇率为1欧元=1.1美元。为避免欧元贬值带来损失,该出口商签订了一份远期外汇合约,按照1欧元=1.08美元的远期汇率卖掉了三个月期 的50万欧元。三个月后,欧元兑美元市场即期汇率变为1欧元=1.05美元。问该出口商收到的50万欧元货款可以换回多少美元?算(2*5分)

明朝货币金融发展历史研究 篇7

关键词:明朝,货币金融,发展

一、明朝的货币金融制度与政策

在历史发展中可以看出, 货币金融在各个方位都对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货币本身的变革运动就是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反映, 是社会是否发达或者发达程度多高的外化物。

在明朝建立的初期, 明太祖朱元璋鉴于以往朝代的经验, 发行了宝钞, 这样做的目的是想建立一个宝钞货币金融体系。为了保证这一整套的货币制度与政策的不断推行, 也为了保证制度实施的顺利, 这个时期, 国家开始采取一些强制性的政策和相关措施。但是这个时期国家的努力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取得的效果微乎其微, 大明宝钞贬值的速度很快, 慢慢地退出了货币流通的领域。与此同时, 在唐朝宋朝以来就实行的货币, 也就是白银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又逐渐地活跃起来, 慢慢地成为明朝的主导货币, 这个时候, 明朝国家就迫不得已地颁布相关法律, 在法律上承认了白银货币的合法地位。唐宋以来就取得一定货币地位的白银经过一段时期的蛰伏后崛起, 最终成为主导货币, 明代国家不得不以法律形式承认白银的合法地位。白银货币化的完成导致社会商品经济、价格衡量尺度和货币信贷等方面均出现了一些新变化, 如钱庄、信用票的普遍出现和兴起, 这些新的变化最终导致国家与社会在诸多方面都随之发生深刻变动。货币金融制度, 也可以叫做币制, 主要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用法律的形式明文规定的一种组织形式[1]。通常意义上, 货币经济学认为国家货币制度主要由确定货币材料、确定货币单位、确定流通货币种类、规定不同种类货币支付能力、管理不同种类货币的铸造和发行等要素构成, 具体到中国的货币流通的主要组织形式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内容:有关货币金属的规定、有关货币单位的规定、各种货币的铸造、发行与流通程序、金准备制度等。

二、明朝货币金融发展变迁

1. 明朝货币金融发展的第一阶段———大明宝钞。

明代的货币形态繁多, 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各种货币形态, 明代基本上都存在。其中最重要的、流通范围最广且占据主导货币地位的货币形态主要有三种, 即大明宝钞、铜钱和白银。在国家发行大明宝钞之前, 也没有颁布具体的法律法规来证明元钞已经废除, 还是在一段时间内被使用。在洪武七年, 明太祖已经开始计划着印发大明宝钞, 在这一年的九月份, 朱元璋开始设置宝钞的提举司机构, 也在一定程度上为这个机构配置了管理人员。铸造大明宝钞主要是因为明初国家鼓铸铜钱铜料不足, 需要民间输铜助鼓, 甚是劳民。明初铜料匮乏是决定造钞的重要原因。另外, 频繁发生盗铸私铸现象。还有铜钱制作材料比较粗重, 携带不方便, 使一些远程贸易受到了限制,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且, 在以往的历史上, 宋朝和元钞都出现过印制纸钞的现象, 也可以效仿。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 明朝建国的时候, 国库的金银相对比较匮乏, 财政开支比较窘迫, 印制纸钞可以弥补金银的空缺。如果站在货币金融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就是大明宝钞———纸币是这个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 只有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才会产生纸币, 纸币的产生、流通都需要有充足的状态。大明宝钞与元钞的宝钞一样都是纸币, 就纸币本身而言没有任何价值, 但是这两种宝钞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 元代的宝钞是可以兑换纸币的, 主要是丝银为准备金[2]。但是, 明朝的宝钞这种货币, 没有建立任何形式的准备金, 是在国家强制下进行发行和使用的。在性质上, 元钞属于管理货币, 大明宝钞是属于不可兑换纸币。不论是铜钱还是白银, 它们本身属于商品, 具有一定价值, 在性质上是商品形态的货币。

在大明宝钞发行的初期, 并没有考虑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 主要是考虑到国家的财政问题。于是, 在国家强制力的情况下, 宝钞在一定时期内的流通得到了短暂的稳定。在稳定了大约二十年左右, 由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有限性条件以及以财政为中心的明代国家货币制度中纸币制度本身存在的不可克服性缺陷, 大明宝钞行用不久就出现贬值的情况。而大明宝钞出现的数量最为巨大的时候在永乐年间, 这个时期的国家财政支出主要是军事方面, 比如, 郑和七次下西洋, 还有北京城的营建等等, 这个时期的货币支出数量巨大。此外还有国家大兴土木的费用以及供皇帝贵族享乐的费用等等。这就可以说明, 这个时期的货币金融是为满足军事性开支的需求而发行的一种不兑现性纸币, 而不是基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商品经济对货币的真正需求。历史证明, 基于国家财政需求发行的不兑现纸币没有不发生通货膨胀与货币贬值的。从货币经济学的角度来说, 明朝初期的这种货币贬值与通货膨胀都是财政型的, 也有一定的信用型性质。而明朝的统治者根本没有经济方面的理念, 也不明了货币金融方面的原理, 调整物价的政策违背了基本的经济规律。

2. 夹缝中生存的货币———明代铜钱。

在明朝, 国家流通的铜钱主要有三种:制钱、古钱、私钱。在铸造“大中通宝”之前, 朱元璋曾在至正十七年铸造过银钱“应天通宝”, 面值为一两至一钱不等。随后有“大中通宝”, 这个货币在历史上流通的时间并不是很长, 但是却具有很重要的影响。这种货币的面值在中国货币金融历史上是比较奇特的一种, 在计算的时候是四百为一贯, 单位的换算一直令专家和学者费解。有专家猜测是因为这种面值规制大概与当时铜料缺乏有关, 因此采用短陌计值。之后, 在洪武元年铸造了“洪武通宝”, 但是这个时候并不表明“大中通宝”不再流通, 一直到洪武四年才结束。在货币上, 有的是成套的那种方孔圆钱, 但是大小都不一样, 种类也比较多, 版式也不相同。自洪武皇帝铸造“洪武通宝”至弘治朝, 明代国家为了维护大明宝钞的流通一度中断铸钱。除此之外, 明朝还存在一些较少的金银钱, 但是其主要的用途是陪葬品, 一般不进入市场流通的领域, 主要承担着通贷的功能。明朝国家制造钱币的数量比较有限, 在金融市场上流通较多的就是唐宋的铜钱, 铜钱参与金融市场的流通, 就表明了明朝在铸造钱币方面存在着一些不足。明代国家一直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铸造制钱铜料缺乏。铜料缺乏这种情况, 在吴王时代铸造大中通宝钱时就已经存在[3]。在明朝中期之后, 民间私自铸造钱币的现象比较盛行, 国家相关机构铸造铜钱的材料相对缺少。虽然在万历年间,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对于货币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地增加, 国家铸造铜币的数量跟着增加, 但是, 这期间国家铸造的货币仍旧是有限的。明朝每一个皇帝在铸造本朝制钱时, 均规定与先朝旧钱相兼而行, 以旧钱济本朝铸钱铜料之不足, 形成明朝货币政策中的传统政策。明朝期间在使用铜币的时候, 民间私自铸造铜币的现象比较严重, 对于私铸问题, 国家一直没有制定出相应的有效的处理措施, 在一些情况下只好任其发展。明代国家官铸制钱滥恶不堪, 给民间私铸树立了示范效应。明代前期, 制钱铸造精少, 私铸现象明显较为少见。嘉靖以后, 制钱质量滥恶之极。虽然如此, 明朝的铜钱在整个国家货币金融体系之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但是事实上, 这个地位又相对比较尴尬。在宝钞盛行的年代, 铜钱一直受到压制, 甚至还在一段时间内被禁止。宝钞被废除之后, 铜钱使用开始恢复正常, 但是这种状况很快又被白银打压下去。因为铜钱本身的价值相对比较有限, 这一特点就决定了铜钱在金融市场上只能充当数额较小的贸易的币种, 而民间私自铸造铜钱不断地扰乱国家货币金融体系的运行, 这样一来, 铜币作为辅助的货币的功能也在不断地降低, 这就导致铜币很难成为国家的主要的货币形态。

3. 白银货币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货币金融法也要随着不断地发展, 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对于货币金融的发展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面对着这种形势, 明朝约自正统之后, 金融市场流通的货币主要是白银。至隆庆年间白银逐渐取得合法货币的地位。银两成为本位货币, 交易价值大者多用白银计值, 民间亦是普遍用银;但小额交易还是多用钱。明朝的白银主要是用秤量货币, 主要使用的单位是两, 根据具体形象以及是不是为整钱或者碎钱就可以分白银为几种类型:碎银、银锭、银元, 明代银两的铸造主要采用元宝的形式。在明朝正统之后, 国家在进行税收的时候主要是征收折色白银, 这是一个发展的趋势。在货币金融经济学中, 货币方面的理论与价格方面的理论二者都不可缺少。银钞比价, 存在官价与市价之别, 故而给不法官员和奸猾商贾留下投机牟利的空间, 这就是所谓的套利行为。银钱在明朝初期到明朝中期一直呈现一个不断上升的趋势, 到明朝末年开始有回落的现象, 而且下跌的速度很明显, 逐渐地低于明朝初期的水平[4]。就明代的白银而言, 其数量是呈现直线增加的态势, 按理说白银价格应该下跌。若白银价格下跌, 其对钞、钱的比价应该表现为贬值趋势才合乎货币经济学原理。货币比价的不断变动, 是货币经济学中的一种正常的现象, 其对于市场上物价的变动的影响不可忽视。在明朝的中后期, 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市场上的商品的种类在不断地增多, 商品的流通也在加快, 所以货币的流通速度也在加快。在这种社会经济形态下, 就会出现一些市场欺诈行为, 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引起社会变动。在明朝的商业领域中伪银流通成为社会普遍现象, 这就给明朝的社会经济带来了一定的危害。但是总的来说, 海外白银大量流入后, 促进了明代中国银本位货币的确立, 社会商品经济和货币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使社会经济与结构变动发生了重要的影响。

综上所述, 明朝的货币金融的发展, 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页篇章, 在货币金融发展历史中也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明朝货币金融的发展, 是明朝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缩影,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明朝经济的运转。统治者要制定开明合理的货币金融政策, 从而保证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岱孙, 高法支.近现代货币与金融理论研究——主要流派理论比较[M].商务印书馆, 1998.

[2]叶世昌.中国古代的纸币管理思想[J].中国经济史研究, 2010 (2) .

[3]刘翠溶.财富的基础:中国的货币与货币政策1000—1700年[J].新史学, 2008 (3) .

国际货币与金融体系怎么改 篇8

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改革是一个庞大的课题,需要各国学者集思广益,组建国际研究小组,开展系统研究,拿出一个周全的方案,才可付诸实施。

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中国巨额外汇储备受损,提出减持、出售美元资产建议者不在少数,同时指责美国的声音也很强烈,但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应思考改革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金融体系存在的缺陷。众所周知,世界上凡是爆发金融危机的国家、地区,必然发生货币大幅贬值、股票大跌。然而,此次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又升级到金融系统性危机,进而还向实体经济扩散,实体经济进入衰退几成定局;再加上美国财政赤字累累,经常收支、消费者收支均存在巨额赤字,在这种情况下,美元本应贬值却没有贬值,反而步步走强。在2008年9月至10月美国金融动荡剧烈期间,美元指数却从76.69点大幅上冲至10月28日的87.88高点,创出两年半高点,区间涨幅达到14.59%。对此我们应保持清醒认识。这是因为,中国、日本担心一旦美元大幅贬值、发生危机,将造成世界金融体系崩溃、经济大危机,以全球经济大局为重,世界上两个持有美国国债最多的国家采取了继续支持美元的政策,才稳住了美元走势。而美国在世界各地的资本调回本土拯救大本营,也起到了补充作用。不过,这些措施仅能在一定时间内有效,难以为继,现阶段美元走强不过是暂时现象而已。今后美元出现贬值趋势,各国持有美元资产受损还会同步、同比例发生。现在世界各国政府基本上有一个共识:大家在支持美元币值稳定、维护世界经济稳定、付出巨大代价的同时,也希望美国政府下决心支持改革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金融体系。

改革势在必行

首先,美元浮动汇率制造成利益失衡。世界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经济关系已经十分密切,贸易和投资充分自由交易、自由流动,彼此之间经济利益是按照标准的价值尺度进行交割,这个价值尺度通常就是美元。换句话说,凡是国家之间、企业之间发生的跨境利益交换、财产转移、效益分配等经济活动,几乎都以美元标价,以美元为尺度进行交往。所以,美元汇率的一举一动均有可能造成利益失衡,美元实行浮动汇率制造成了国际市场混乱。即便金融机构发明了规避汇率风险的许多方法,但委托方的成本仍十分昂贵。

其次,国际社会对美联储没有约束力。更加令人担心的是,由美联储肩负美元货币发行和监管等职责,并通过美国金融机构向世界传导,美联储实际上在扮演“世界央行”的角色。美联储发行的美元在国际市场上之所以能够流通,是因为大家相信它以美国资产为保障。这其中存在的又一个缺陷就是,如果美国发生通胀,美国欠国外的债务也会同时缩水。由于美联储只需对国内负责,不需对国际负责,任何国家政府或非美机构、企业都无权问责美联储治理通胀失职等类似问题。所以,世界各国只能寄希望于美联储以高尚的道德水准来对世界负责。

其三,美国监管失职让世界无辜受损。美国金融机构向国外出售劣质金融资产如次级债,效果等于在掠夺他人财富。弗兰克·帕特诺伊撰写的《诚信的背后》一书向世人揭示,美国投行出售的金融衍生产品往往潜藏着巨大风险。当其不讲诚信、向外出售金融衍生产品时不会向客户充分说明,等于在欺瞒客户,结果造成了一些世界著名大客户亏损倒闭。此次美国发生金融海啸,就是由于美联储监管失职,而美国评级机构又对这些衍生品予以过高评级以使金融机构得以对外大肆出售,让世界经济全体遭殃。这是美国金融界的耻辱,也充分暴露了国际金融体系存在的缺陷,即:美联储在向世界发行货币,行使世界央行相应权利,而出现问题却只需向美国负责,不需顾及世界其他国家利益,世界性监管的共同需求得不到体现。

其四,美联储扮演世界央行角色,美国获得的利益巨大。众所周知,美国政府长期执行财政扩张政策,每年发行巨额赤字国债,其中相当部分对外出售。这些国债多为长期债,其间美国累计发生的通货膨胀有时会高出利率水平,这就等于美国国债贬值,使持有者资产按相应比例受损。实际上不仅美国政府,美国金融机构、企业也纷纷对外举美元债,这些美元债务也都将随着美国发生通胀而同步贬值。应该指出的是,美国政府公布的CPI数据不足以表达美国通胀情况,因为美国资产价格膨胀、资产泡沫更加严重,这使非美机构持有的美元资产同比贬值。

其五,美国评级机构存在立场问题,配合监管失职,酿成金融海啸。美国次级债信用等级实际上非常低,但却被美国机构评为高等级、信用良好级别,由此才能在美国、在世界市场畅销无阻,给客户造成灾难,给世界经济带来危机。已经有日本金融机构指责美国穆迪对美国国债评级为三A,比日本国债两A高,存在立场偏差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当然是,应该建立具有世界性、可以站在公正的立场进行客观评价的评级机构。

需要解释的是,美联储此次监管失职并不是“故意而为”,在美国或在其他国家历史上监管落后于金融发展的情况都曾有发生,因此对美国不宜过分指责。作为世界最发达国家的美国,经济上升空间、潜在增长率是非常有限的,而美国却能实现3%~5%的经济增长,可以说这是创造了增长的奇迹。同时也可以说,美国建立金融资本主义发展模式也是在探索全世界经济未来发展的大方向。这个模式不成功,美国还会调整,创造新的模式。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在世界面前承认“犯有错误”,说明美国具有纠错的勇气和能力,美国对内、对外也不想推卸“责任”,美国还有许多精英对美国模式持有冷静、客观评价的立场。此外,我们更应看到,美联储在扮演“世界央行”角色期间发挥的积极作用、建设性作用是史无前例的,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不可抹杀。我们应该本着实事求是原则,寻找解决现存国际金融制度缺陷的方法,而不是简单地开展一场零和博弈,以一种货币取代另一种货币,然后去主宰世界。我们追求解决问题的方案是实现和谐共赢,最终向着建立“世界央行”的目标进行努力。以美国拥有的强大综合实力而言,毋庸置疑,未来的世界央行仍然需要美国发挥建设性作用。基于以上认识,提出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改革的方案才有现实可行性。

改革的基本设想

首先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使其从个别国家的强约束中解脱出来,改造成基本可以发挥“世界央行”作用的机构,站在世界经济整体的立场上履行监管、甚至货币发行等我们认为需要的各项职责。可以暂时将其称之为“世界央行”。

其次,作为“世界央行”,其投票、参与决策、监管的权利格局应该具有世界代表性,需要进行相应调整,如参照主要大国经济、贸易占世界比重适当进行调整。

其三,世界也需要新的稳定的国际货币。至于新的国际货币如何诞生,可以各抒己见。笔者认为,建立一篮子方式货币,世界主要国家货币占有一定权重系数,以增加广泛的代表性,是一种较好的选择;进而还应吸收黄金等资源占有一定权重,以发挥稳定币值作用。而世界主要国家央行应以资产做担保,保证新的国际货币价值。

其四,新的国际货币一经诞生,就应该替换各国外汇储备中的美元,并且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结算等国际流通环节改为使用新的国际货币。

其五,世界各国货币包括美元,应建立起与新的国际货币之间的兑换关系,各国可自由选择浮动、半浮动或者固定汇率制,各国货币包括美元,将仅限于在各国内部流通。

其六,建立配套机构,配合IMF监管。当前世界亟需建立能站在世界性、超脱立场上的评级机构,对世界市场上销售的金融商品予以客观评级,替代目前以美国企业为主进行评级的体系,这是防止假冒伪劣金融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保障。而IMF履行监管时,应有法律手段,针对不同信用级别金融产品进行分类监管,以便建立良好的金融安全机制和市场稳定的秩序。如果世界各国出资组建这样的评级机构,将其设置在经过改革、具有独立性的IMF内,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案。

新旧体系的过渡性安排

为了确保新的货币和金融体系拥有足够的信用和稳定的价值,参与国际货币一篮子协议的世界主要国家的金融管理制度应该改革,以达到新的国际金融体系要求,国家财政收支也应处于良好的平衡状态,通胀水平应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为此需要作出如下安排。

首先是新旧金融体系过渡期的时间安排,应该是一个长期过程,如用5~10年。

其次,参与新的国际货币取代美元,也应该逐步推进。

其三,为了保证平稳过渡、防止国际金融市场发生动荡,世界主要国家央行要建立起联合干预机制,随时保持密切协调行动。

其四,参与新的一篮子国际货币协议的国家实行金融改革、财政平衡和控制通胀,也应该提出一个时间表,保证在承诺的时间内完成。

上一篇:患者安全目标培训记录下一篇:迪迪医生小班健康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