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法律体系

2024-09-25

我国经济法律体系(共12篇)

我国经济法律体系 篇1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 “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立有效约束开发行为和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建立健全自然资源产权法律制度,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法律体系是法律的有机统一整体。生态文明也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针对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存在的不足,要从纵向和横向的不同视角来完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

1 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初步建立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相应的法律规范,促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然而,我国的循环经济立法还处于初级阶段。

1. 1 循环体系建构的理念与生态文明理念的距离

在建构循环经济的法律体系上,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以行政管理手段为主要内容的立法理念。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突出对循环经济某些领域的“行政管理”,而不是以法律、经济、技术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在立法上呈现明显的“行政管理”法倾向,不符合生态文明理念下对立法的整体性、系统性和促进性要求。二是以部门立法和利益分割为主要程序特征的立法理念。一些循环经济立法并不是从循环经济本身固有的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出发,而是从部门角度和利益出发,设计立法的结构和逻辑,各个部门都试图通过立法和政策制定来为本部门争取更多的管理权限,有利益的事情各个部门争着做,没有利益的事情各个部门则互相推诿。这一立法程序特征显然与生态文明的理念要求不相符合。

1. 2 循环经济纵向体系存在的问题

从纵向来看,循环经济立法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相关配套立法缺乏。《循环经济促进法》作为基本法已经实施,但是发展循环经济仅仅靠这一部法律还不够。从法律体系构成来看,某些领域还是立法空白,无法可依。二是地方立法明显不足。我国各地区对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差异较大,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也各不相同。与循环经济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在不同地区的数量、质量和层次也是参差不齐。很多地方性立法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立法用语不规范、不准确、容易产生歧义。从立法层次上看,一些地方立法形式为政府或部门规章,而由地方人大或人大常委会颁布的地方性法规为数较少,而地方政府又一般委托地方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起草工作,由于在起草工作中没有行之有效的立法监督,受地方部门利益的影响,往往使这些规章烙下地方部门利益的痕迹。因此,地方有关循环经济的立法明显不足。

1. 3 横向体系存在的问题

横向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除了《循环经济促进法》外,还包括环境保护、资源、能源、生产、流通、废物综合利用等领域的法律。这些法律与《循环经济促进法》之间的相互重合和不协调问题比较突出,某些方面的规定甚至相互矛盾和冲突。《循环经济促进法》与循环经济法律体系中的其他法律法规的不协调体现在与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立法的不协调; 与资源开发利用保护领域立法的不协调;与清洁生产领域立法的不协调; 与废物回收和循环利用方面立法的不协调。而不同部门出台的规章、政策或文件也存在一定的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阻碍了循环经济立法的协调性、统一性及有效实施,影响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2 完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主要措施

2. 1 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纵向体系的完善

健全和完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从纵向的效力等级看,要建立和健全由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标准和规范性文件所组成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

第一,建立和完善相关配套法规。由于我国的国情和立法特点所决定,无论是《清洁生产促进法》,还是《循环经济促进法》,均具有原则性特点,可操作性不强。因此,加强配套立法成为落实基本立法中规定的各项制度、措施的重要途径。在循环经济配套立法方面,要加强资源的节约使用和综合利用及环境保护的立法。要抓紧制定节约用水、节约用地、节约原材料、资源综合回收利用、节约能源等专门法规。第二,制定相关标准规范。标准规范是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相关标准规范的制定,是完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重要工作。通过标准规范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保障资源节约、污染预防、废弃物减量化措施的贯彻实施。第三,加强地方立法。我国各地区发展水平很不平衡。法律公布后,各个地方根据法律的原则性规定制定相应的实施条例或者实施细则是非常必要的。加强地方立法,必须在国家立法的框架内,结合本地区的特色和实际情况,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

2. 2 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横向体系的完善

从横向领域看,循环经济法律体系需要完善几个方面的立法: 其核心要求是循环利用和无害利用。该思路是以循环经济的物质流动规律为标准并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完善循环经济立法体系,重点需要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以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为指针,协调好相关立法与《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关系问题,适时修订相关立法,使各项立法相互协调配套,发挥整体合力。

第一,资源开发利用保护领域立法与《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协调。一是物权立法。《物权法》是有关资源权属和利用的基本法。应在《物权法》的总则、所有权、担保物权等部分增加体现 “资源节约、回收利用”等循环经济理念的条款规定。二是水资源立法。主要是按照循环经济的“节约”和“循环”理念修改和设计《水法》的相关制度。三是土地资源立法。修改 《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法》等专门立法,完善征地制度,形成节约用地的约束机制,有效发挥土地规划的调控和引导作用。四是矿产资源立法。主要修订《矿产资源法》中的探矿权、采矿权有偿取得制度、矿产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制度等内容。第二,能源立法与《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协调。抓紧制定能源基本法和石油天然气法,填补这些领域发展循环经济的立法空白。完善《可再生能源法》在核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领域的配套规定,强化法律的实施效果。第三,生产领域立法与《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协调。从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需求看,集中在生产环节上的《清洁生产促进法》的调整范围缺乏对消费领域的考虑; 从立法模式上看,必须有约束力较强具有操作性的措施来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从立法目的看, 《清洁生产促进法》旨在污染预防,而循环经济不仅需要从活动输出端预防废物污染的产生,还要从输入端推动资源节约及其高效利用等。为保持《清洁生产促进法》的相对稳定,又为了支持循环经济的深化发展,在保持《清洁生产促进法》的基础上,必须对《循环经济促进法》进行调整。两者的关系就好比是总体和部分的关系。第四,流通消费领域立法与《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协调。为增强这些规定的可操作性,应当修订《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该法中增加对企业和消费者对强制回收消费品的强制回收责任的更具体的规定,增加对消费一次性消费品的控制和约束机制,引导公众选择环境友好型产品进行绿色消费; 同时应当修订《政府采购法》,建立政府绿色采购制度,要求政府优先采购绿色产品并增加政府绿色采购的责任约束和配套措施。第五,废物回收和循环利用立法与《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协调。加强废物回收和循环利用的立法或修订。在立法领域, 《粉煤灰综合利用管理办法》、《煤矸石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等。在配套措施上,围绕多元化回收和再利用体系规范建设,建立相关的政策、标准、市场准入等机制,发挥社会力量,支持社会性中介组织的投入。对部门规章中一些已成熟的制度措施,从部门规章层次提升到行政法规层次,增加相关立法的权威性。第六,污染防治领域立法与《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协调。需要修订《环境保护法》。在新的历史形势下,这部“超期服役”的法律,亟待修改,确立其在环境资源保护领域的基本法地位; 强化地方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的法律约束; 围绕“发展循环经济,鼓励单位和个人在资源的开采、生产环节及在商品流通、消费过程中节约使用、高效使用、重复使用、清洁使用、综合利用等,减少对资源能源的消耗,减轻对环境的压力”,补充相关法律内容,从各类活动的废物污染输出端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有力的环境管理控制条件。在《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中应当分别规定政府、企业和个人在污水处理、回收利用方面的义务和责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应当突出对末端废物产生环节的环境监管要求,保证产出的废物得到合适的处置,不对环境产生污染;而《循环经济促进法》应当突出对废物的综合回收利用的法律调整。

以上对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现状进行的分析,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从纵向和横向调整领域的角度,揭示了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中与生态文明的要求相比存在的问题,并遵循生态文明理念的要求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随着生态文明理念的增强,循环经济的不断发展,循环经济法律体系也应当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完善。这样,才能保障和促进循环经济以至循环型社会的发展。

我国经济法律体系 篇2

【内容提要】经济法的体系包括宏观经济调控法和市场管理法两大体系,是经济法学界比较一致的看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建立,我国颁布了许多宏观经济的法律、法规,对这些法律、法规的深入研究,产生了宏观经济法。因此,经济法的理论也应有所创新和发展。应当从宏观经济学与经济法相结合的角度,创立和完善宏观经济法的法律体系。这一体系包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法、统计法、财政法、税收法、金融调控法、投资法、产业政策法、价……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重大成就,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是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八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宏观调控。”目前,我国已经颁布大量的经济法律、法规,特别是宏观经济调控方面的法律、法规,我国基本上建立了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和宏观经济法律体系。但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还在进一步深入,还有许多宏观经济法律需要制定和完善。加强宏观经济法的研究,加快有关宏观经济法律、法规的立法,创立和完善宏观经济法律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宏观经济与宏观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是经济活动和经济运行的两个不同层次。宏观经济是指整个国民经济或国民经济总体及其经济活动和运行状态,如总供给与总需求;国民经济的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国民经济中的主要比例关系;物价的总水平;劳动就业的总水平与失业率;货币发行的总规模与增长速度;进出口贸易的总规模及其变动等[2](P.12)。

微观经济是指个别企业、经营单位及其经济活动,如个别企业的生产、供销、个别交换的价格等。微观经济的运行,以价格和市场信号为诱导,通过竞争而自行调整与平衡;而宏观经济的运行,有许多市场机制的作用不能达到的领域,需要国家从社会的全局利益出发,运用各种手段,进行宏观调节和控制[2](P.13)。

社会经济活动本身就是一个整体,宏观与微观之间,生产、流通、分配、交换的各个环节之间都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计划和市场是两种不同的经济调节手段。在现代社会化商品经济条件下,只有合理运用计划与市场这两种配置资源的经济手段,才能更有效地实现社会生产按比例发展。计划与市场两者,市场处在更基础的位置,计划则是在市场作用下发挥宏观调节功能和微观指导功能。只有将计划和市场有机结合,才能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国家特别需要用宏观经济法律手段进行调控。

宏观经济法是指国家在调整国民经济的运行,调节和控制宏观经济活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国民经济是指一国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总和,以及社会产品再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总过程,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国民经济运行有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市场机制主要侧重于微观层次,直接支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调整这些活动的法律为微观经济法,例如市场管理法等。宏观经济法侧重于宏观层次,国家通过政府及经济管理机关,以市场为基础,运用计划、财政、金融、税收、价格、国际收支平衡等法律,调节和控制宏观经济活动,而调整这些经济活动的法律为宏观经济法。

我国尚未制定一部统一的宏观经济法,目前,宏观经济法是由许多调整宏观经济关系的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构成。因此,这些法律、法规规范总称为宏观经济法。

宏观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宏观调控经济关系和宏观监管经济关系。包括国家在调整国民经济运行,实行宏观经济调控和监管过程中发生的国家同各级政府和各宏观经济管理部门、机关之间发生的经济关系;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机关之间发生的经济关系;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机关同企业、事业等社会组织或公民之间在宏观经济调控和监管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宏观经济法的功能和任务,是规范国家在宏观经济调控和监管中各有关主体的行为,维护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秩序,保障国家宏观经济调控顺利进行和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实现,保障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发展。

二、宏观经济法的任务和宏观经济法的特征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规定为“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是指:保持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的大体平衡。社会总需求包括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社会总供给是指一国国民生产总量和进口量。使总需求和总供给在价值形态和实物形态上做到总体平衡,是保持国民经济正常运行,避免大起大落的基本条件。结构优化是要求资源配置合理化。保持不同产业和部门通过适当的投入产出,彼此间形成最佳组合的比例关系,使各种资源相互作用形成合力,使资源创造出最好的经济效益。以上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从总量、结构、速度和质量方面,概括了宏观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应该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成为我国宏观经济法的立法宗旨,并在宏观经济法中加以规定。

宏观经济法是调整人的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其形式上具有规范性、一般性或概括性的特征。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社会规范。宏观经济法除了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特征外,还有本身特有的特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宏观经济法具有宏观性、总体性的特征

首先,从调整对象分析,宏观经济法不是以个别企业或经营单位及其相互之间所发生的经济关系为调整对象,而是以整个国民经济运行中所发生的各种宏观经济关系为调整对象,因此,这些经济关系具有宏观性、总体性的特点,处于决定经济全局的地位。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制定、执行和检查中所发生的社会经济关系;财政税收经济关系;货币信贷经济关系等,都带有关系全局的性质。处理不好,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对这些关系国民经济全局性、总体性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调整,是宏观经济法的重要特征之一。

(二)宏观经济法的主体一方必定是国家及其授权的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包括经济职能部门或综合经济部门

实行宏观经济的管理和调控,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用法律手段调控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必须由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并通过国家的有关职能部门如经济管理部门和经济部门以及社会监督部门等互相配合,共同协作,才能贯彻实施。因此,用法律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政府机关必须彻底转变职能,从过去那种单纯依靠行政命令方式为主直接管理经济,转到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来间接调节和控制经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宏观经济调控主体一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宏观经济调控主体必须在国家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法对国家的宏观经济进行管理、调节和控制。

(三)宏观经济法中各主体经济权利与义务之间具有相对不对等性

在微观经济活动中,各经济主体的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商品交换是权利平等的商品生产者与经营者

之间的交换。他们中的任何一方也不具有对另一方的产品的支配权利。每个人都只能占有自己的劳动产品,占有别人劳动产品的方法,只有用自己劳动的产品去交换。而在宏观经济调控法律关系中却并非如此。宏观经济调控一方拥有强大的国家调控力量和手段,并有法律赋予的广泛经济行政权力,而受控一方则主要是承担接受这种调控的义务。当然,管理和调控,也要在尊重受控主体的经营自主权的基础上进行。但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性是极其明显的。这与民法中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有所区别。国家通过财政、税收政策来调节不同部门、地区和各阶层之间的经济和利益关系时,受调节一方就只能接受这些调节措施及其所带来的法律后果,这种权利与义务不对等性的特点,要求在制定宏观经济调控法律、法规时,要更加注意其科学性与可行性,更符合客观实际,符合客观经济规律,并充分尊重受控主体的经营自主权,同时受控主体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有接受国家宏观调控的义务。

(四)宏观经济法具有变动性

宏观经济法的许多内容和规定具有较大的变动性。这是因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任务和所采取的手段和措施,需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国内和国际经济、政治、社会形势加以确定和予以调整。19上半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已由调控需求转为扩张需求就是例证。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宏观调控也是不断变化的。以美国为例:1945年至1968年,美国政府以充分就业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1969年至1980年美国宏观调控政策以抑制通货膨胀为主要目标;采取了紧缩银根等金融货币政策和法律措施;90年代以来,美国实行了抑制通货膨胀和稳定经济增长的宏观调控政策和法律,实现经济在低通货膨胀下的持续增长。我国应借鉴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在国民经济运行的宏观经济调控中,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调控手段的运用,不能一成不变。宏观经济法中有些主要内容是关于国家经济管理体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程序方面的规定,而有些则主要是关于宏观经济政策性的实体规定。以上两方面都有一定的变动性,而后者变动性则更大。因此,宏观经济法具有变动性,是宏观经济法的主要特征之一。

(五)宏观经济法调整方法的间接性和综合性

宏观经济法的调整方法,其特征与经济法的调整方法相同。由于国家调节宏观经济采用间接调控的方式,因此,宏观经济法也采取间接调整的方式,通过经济政策和经济手段、经济杠杆的方式进行调节。同时采用综合的方法包括承担行政、民事和刑事责任的方法进行调整。行政责任例如:国家为了加强金融宏观调控,直接使用了行政命令的手段,取缔非法金融组织和非法金融活动,违反该行政法规,要承担被撤职、行政处分等责任;民事责任例如:被调控主体违反宏观经济调控的法律、法规,给国家和其他调控或被调控主体造成经济损失的,应承担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违反宏观经济法律或法规,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须承担刑事责任。

三、创立和完善我国宏观经济法的体系

(一)划分宏观经济法体系的标准

根据法律体系的一般理论,宏观经济法属于经济法体系中的重要部门。宏观经济法具有自己的调整对象即宏观调控经济关系和宏观监管经济关系。涉及到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保持经济总量平衡的宏观经济关系,国家在宏观经济调控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与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不同,也与其他法调整的部分经济关系不同。宏观经济法这种特定的经济关系是构成经济法区别于其他部门法的主要依据。我国市场经济的实践证明:单纯依靠市场调节,难以解决宏观经济问题,必须将市场机制和法律机制相结合,国家依法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才能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宏观经济法的调整方法,采取间接调整的方式。通过经济政策和经济手段、经济杠杆等方式进行调节。同时采用综合的方法包括行政、民事和刑事责任的方法进行调整。由于宏观经济法有自己的调整对象即宏观调控经济关系和宏观监管经济关系,有自己的调整方法即间接的调整方法和综合的调整方法,因此宏观经济法可以构成独立的法的部门,形成独立的法律体系。

(二)我国法学界有关宏观经济调控法体系的学说

由于宏观经济法的理论处于初创阶段,法学界特别是经济法学界对宏观经济法的体系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引起“百家争鸣”,出现了许多宏观经济调控法体系的学说,对宏观经济法体系作了有益的探索。主要学说观点有:

“例举说”,顾名思义,是指以举例的方式说明宏观经济调控法的体系。其表达方式通常表现为“宏观调控法主要有(包括)……等”,还有“实践需要说”、“成分说”、“任务说”、“范围说”、“多种标准说”、“分层说”、“制度说”等多种学说[3](P.41-42)。

宏观经济法是由丰富内容和多种形式的法律规范构成,它们互相关联形成有机联系的体系。近年来,经济法学界有关宏观经济法的体系(一般称宏观经济调控法体系)讨论活跃,以上各种宏观调控法的学说,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对推动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法理论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以上学说还存在不足之处,例如:“例举说”不能函盖宏观经济调控法的全部内容;其它学说有的将经济法调整的其他内容如规范市场行为和秩序的法律也列入宏观经济调控法的范畴,如:反垄断法等;有的将商法的内容如保险法等,也列入宏观经济调控法的范畴,这些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

(三)近年来法学界有关宏观经济调控法体系的论述

近年来,经济法学界对宏观经济调控法的体系研究不断深入,出现许多宏观调控法体系划分的学说,主要有:

根据宏观调控法的调整对象和定义,我国宏观调控法的基本内容或体系包括以下主要法律制度:财政预算法、税法、金融法、产业结构与布局规划法、固定资产投资法、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法、经济稳定增长法和对外贸易增长法等法律制度[4](P.294-295)。

宏观调控法的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计划、产业法。计划法主要规范如何确定和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重要的政策目标;产业法则是为了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规范如何确定和实现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政策目标,并规定了相应的宏观调控手段。2.投资、金融、财政、价格法。这些法律制度重点规范了市场经济中主要的宏观调控法律手段,即投资、金融、财政、价格手段,同时也规范了投资、金融、财政、价格方面的宏观调控政策目标。3.国有资产和自然资源管理法。这些法律制度重点规范了如何保障市场经济外部条件的政策目标及其实施手段。4.对外贸易法。主要发展对外贸易,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政策目标的实现[5](P.266)。

宏观经济调控关系包括指导性宏观经济调控关系和调节性宏观经济调控关系。与此相适应,我国需要建立和完善的宏观经济调控法律体系,应由两类规范性文件组成:其一,规范指导性宏观经济调控关系的法律和法规,如产业调节法、计划法;其二,规范调节性宏观经济调控关系的法律、法规,如金融法、国有资产管理法、环境法、自然资源法、能源法、价格法等[6](P.542)。

宏观调控法的体系从内容构成上看,包括了计划法、经济政策法和关于各种调节手段运用的法律。计划法的概念有狭

义、广义之分。狭义的计划法是指集中规定国家计划编制和实施的指导思想、原则、管理体制和程序的综合性法律规范性文件。广义的计划法则除前者以外,还包括其他法律法规中有关计划的内容、编制和实施的法律规范。

经济政策法,是指体现国家各项基本经济政策实体性内容的各种法律规范。他们是国家宏观调控法体系中的主体部分。经济政策法通常包括产业政策法、投资政策法、财政税收政策法、货币金融政策法等等。

各种调节手段运用的法律,主要包括税率、利率、汇率等经济杠杆和其他财政、税收、金融、信贷、价格、工资等方面政策工具及其运用。特别是对它们的综合运用。这些调节手段多规定于财政法、税法、金融法、外汇法、价格法等综合性汇率之中,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也颁布一些单项法规[7](P.353、359-361)。

根据以上经济法学专家学者各种宏观经济调控法体系的学说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经济法学专家对宏观经济调控法体系的认识逐步趋于一致,宏观经济调控法体系基本构成。包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法、财政法(包括预算法)、金融法、税收法、产业政策法、投资法、价格法、对外贸易法等。在此基础上,根据宏观经济学的原理和宏观经济调控法的立法实践,创立和完善我国宏观经济法的法律体系。

(四)创立和完善我国宏观经济法的法律体系

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1993年11月14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我国基本上确立了宏观经济调控的理论体系,包括:计划宏观调控、财政税收宏观调控、产业政策宏观调控、投资宏观调控、价格宏观调控、国际收支宏观调控等[8](P.47)。根据宏观经济调控理论体系及宏观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我国宏观经济法的体系主要由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基本法和宏观经济部门法构成。

1.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基本法

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基本法是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最基本的法律。包括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基本法和国民经济稳定增长法。

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基本法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宏观调控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手段、宏观调控主体的职责权限、宏观调控的程序及宏观调控的法律责任等[9]。

国民经济稳定增长法是调整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预防和治理经济的非正常波动,实现国民经济稳定增长,促进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目前正在制定国民经济稳定增长法。(注:年3月,由法学专家等组成的起草小组已经起草出《国民经济稳定增长法(草案)》,正在修改之中。)国民经济稳定增长法包括以下内容:总则;组织与决定;增长目标的确定与组织协调;经济波动的预警与非正常经济波动的确定;非正常经济波动状态的治理;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储备;社会参与与咨询;法律责任等构成。

2.宏观经济部门法体系

根据宏观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即宏观经济调控关系和宏观经济监管关系及宏观经济法的调整方法,我国宏观经济法的部门法体系应由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法、统计法、财政法、金融法、投资法、产业政策法、税收法、价格法、审计法、国际收支平衡法、经济审判法等构成。

(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法

我国1982年的《宪法》,将“国民经济计划”改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是指国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所作出的预测及其实现的政策目标,以及为实现政策目标所需采取的相互协调的政策措施。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之一。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法(简称计划法)是调整在制定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过程中发生的计划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宏观经济法重要组成部分。计划法的调整对象是在制订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过程中发生的计划社会关系,简称计划关系。计划关系可分为计划实体关系和计划程序关系。计划实体关系包括计划主体关系。计划主体可分为计划审批主体、计划管理主体和计划实施主体。计划实体关系包括间接计划关系和直接计划关系。

计划法的体系是指计划法中各种计划关系相互联系所构成的逻辑整体。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内容以及计划法的调整对象,我国计划法体系的.内容为:计划法的宗旨;计划的性质与任务;计划的职能包括:预测引导、政策协调宏观调控职能;计划管理体制包括:中央和地方的计划管理权限、计划编制和审议;计划宏观调控目标体系包括:国民经济增长率、货币供应量、通货膨胀率、国民收入、就业率、国际收支平衡,以及人口增长等方面的重要指标等;宏观调控政策体系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投资政策、价格政策、国际收支政策、人口政策等;计划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包括:计划管理机关的权力和义务、计划制订主体的权力和义务、计划实施主体的权力和义务;计划制订的程序:包括计划的预测、编制、下达、反馈、检查和监督;计划的实施和协调;违反计划法的法律责任(行政责任、经济责任和刑事责任)等。

(2)统计法

统计是指对与某个事物有关的数据进行搜集、整理计算和分析等活动的总称。统计数字可为宏观调控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统计可以分为自然技术统计和社会经济统计。统计法规范的统计活动是社会经济统计。社会经济统计是指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统计。

统计法是调整在统计活动中发生的统计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统计活动是指搜集、整理、分析、提供、公布、监督和保存统计资料的活动。在统计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简称统计关系。统计关系是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等在统计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统计关系是统计法的调整对象[5](P.271)。根据统计法的调整对象,统计法的体系具体内容包括:统计的管理体制;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统计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统计调查制度;统计资料的管理和公布制度以及违反统计法的法律责任等。

(3)财政法

财政是国家参与部分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分配关系。包括国家与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国家通过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调节社会供给和需求的总水平,以实现国家的社会经济目标。

财政法是调整财政收支分配和财政管理活动过程中发生的财政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财政法是贯彻国家财政政策,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的主要法律,是宏观经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收入是国家通过财政各环节筹集的财政资金包括预算内收入和预算外收入。预算内收入项目主要有税收、企业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预算外收入有各项附加收入和其他零星杂项收入等。财政支出是国家为了执行其职能,把通过财政各环节筹集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有计划的分配和使用。财政支出分为生产性支出和非生产性支出。国家通过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变化来调节总需求变化的,使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的关系相适应。

财政法的调整对象是财政经济关系,是在国家参与部分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财政活动中产生的财政经济关系,包括财政管理经济关系;财政收支管理经济关系,财政监督管理经济关系和财政活动程序经济关系。

财政法的体系是由调整各类财政经济关系的各种财政经济关系法律规范组成的统一的整体。根据财政法的调整对象,

我国财政法的体系由财政法总则、预算法、税收法、国债法、政府采购法、转移支付法、财政监督法和财政活动程序法等构成。

财政法的总则应规定财政法的宗旨、任务、基本原则、财政法的主体及法律地位、财政管理体制(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之间的关系)、财政法的适用范围等。

预算法是调整国家在进行预算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发生的预算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预算法的主要内容:预算管理权,包括:各级权利机关的预算管理职权;各级政府机关的预算管理职权;各级财政部门的预算管理权;预算收支的范围包括: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预算的管理程序包括:预算的编制、预算的审批、预算的执行和调整;决算制度包括:决算草案的编制、决算草案的审批;预算与决算的监督以及违反预算法的法律责任等。

国债法是调整在国债的发行、使用、偿还和管理过程中发生的国债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国债法的内容包括:国债的种类;国债的发行;国债的使用(转让和抵押);国债的偿还;国债的管理等。

政府采购法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公共目的,按照法定的方式和程序进行采购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政府采购法应包括:政府采购的主体;政府采购的形式;政府采购的资金来源;政府采购的范围;违反政府采购法的法律责任等。

转移支付法是调整在财政转移支付的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转移支付是指各级政府之间为解决财政失衡而通过一定的形式和途径转移财政资金的活动,是用于补偿公共物品而提供的一种无偿支出。转移支付法律应包括以下内容:一般的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特殊转移支付和税收返还。

财政监督包括:立法机构的监督;行政机关的监督和政府专门机构的财政监督。

(4)税收法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社会公共职能,参与社会产品分配,依法强制、无偿征收货币或实物的一种经济活动。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手段,也是国家直接掌握和调节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的经济杠杆。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最主要来源。我国税收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90%以上。税收在调节国家经济,调节收入分配,加强宏观经济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税收法是调整在税收活动中发生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税收法的体系是指根据税收法的调整对象,由各种税收法所构成的统一整体。包括税收征纳体制法、税收征纳实体法、税收征纳管理法以及违反税收法的法律责任等构成。

税收征纳体制法是指国家税收权力分配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税收体制是指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在税收方面权力和职责的各种制度。包括税收的立法体制和税收的征管体制;税收征纳实体法是指调整国家对税收进行征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税收实体法的体系包括流转税法(或称商品与劳务税)、所得税法、财产税法、行为税法及其他实体税法;税收征纳管理法包括:税收征纳程序、税款征收、税务检查、税务代理、避免重复征税、预防偷、逃、漏税等;违反税收法的法律责任包括: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税务人员违反税法的法律责任等。

(5)金融调控法

金融是指货币资金的融通。一般是指与货币流通和银行信用有关的一切经济活动。例如:货币的发行、流通和回笼;存款的吸收和支付;货款的发放与回收;票据的承兑与贴现;国内、国际货币收支与结算;金银、外汇的买卖;保险;有价证券的发行与交易等,都属于金融活动的范畴。在我国,财政和金融,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两种有效的手段。金融的宏观调控主要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中央银行在宏观调控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金融法是调整金融经济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金融经济关系分为广义的金融经济关系和狭义的金融经济关系。广义的金融经济关系包括:中央政府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对整个金融业宏观调控经济关系和宏观监督管理经济关系;存款、贷款关系;结算关系;票据关系;保险关系;证券关系;期货关系;金融租赁关系;金融信托投资关系等。狭义的金融经济关系是指中央政府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对整个金融业宏观调控经济关系和宏观监管经济关系。宏观经济法体系下的金融调控法调整的是狭义上的金融经济关系。

金融调控法是指调整金融调控经济关系和金融监管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金融调控经济关系是指国家金融主管机关凭借权力,以公权者的身份,以行政权、立法权和准司法权为依据,对金融行业和金融市场进行调节和控制。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主要以控制货币供应量为主,保持币值的稳定。中央银行不再对非金融机构办理业务,银行业和证券业实行分业管理。中央银行通过运用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经济手段来抽紧或放松银根,达到宏观调控的目的。通过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来扩张或收缩信用,调节货币供应量,通过规定或改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交存于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从而控制商业银行的信贷能力,以实现对货币供应量的调节。金融监管就是国家金融监管机构依法利用金融权力对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实施监督和管理。例如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和对金融机构的监管。

金融调控法的调整对象是金融宏观调控关系和金融宏观监管关系,金融调控法的法律体系由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央银行法)、政策性银行法和货币法三大部分构成。金融调控法中的中央银行法是金融调控法体系的核心,中央银行法主要规定中央银行的性质、地位、职责、机构、货币政策、业务操作、金融监管、财务会计及违反中央银行法的法律责任等;政策性银行法包括调整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法律规范,是金融调控法体系的补充部分,货币法包括通货法、外汇管理法、金银管理法,也是金融调控法体系的组成部分。金融法中的商业银行法、票据法、保险法、证券法、非银行金融机构法不属于金融调控法的范畴,应划归微观经济法中市场主体管理法和市场交易管理法调整。

(6)投资法

投资是指投资主体为了扩大再生产投入货币或其他资源,并将其转化为固定资产或金融资产的活动。投资主体分为政府、企业等经济组织和公民个人和外商。投资活动可以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将资金直接投入工程项目,形成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活动。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基本建设投资和更新改造投资。基本建设投资是指投入新建、扩建、改建与恢复方面的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基本建设投资主要用于以外延为主的固定资产再生产;更新改造投资是指用于对现有国家资产进行更新的技术改造投资。更新改造投资是实现以内涵为主的扩大再生产的投资方式。间接投资是指通过购买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形成的证券金融资产的投资活动。间接投资是金融法的调整对象,直接投资是投资法的调整对象。

投资法是指调整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投资主体的直接投资活动进行宏观调控和规范投资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根据投资法的调整对象,投资法的法律体系包括:国家对投资宏观调控的目的;投资主体的法律制度;投资范围的法律规范;投资方向的法律调整;国家投资管理制度;投资结构、布局的调控;投资资金管理,投资风险责任制度;违反投资法的法律责任;风险投资法等。

(7)产业政策法

产业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于一定时期产业组织

和产业结构变化趋势的预测和发展目标的设立,同时规定各个产业部门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提出实现发展目标的政策措施,在国民经济宏观管理由直接调控转向间接调控的情况下,产业政策正成为指导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主要手段。它是政府将宏观管理深入到社会再生产过程中间,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对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变化进行定向干预,从而达到各个产业部门的均衡与发展[11](P.64)。

产业政策法是调整国家产业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国家通过产业政策的宏观调控,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我国产业政策法的体系主要内容应包括:综合性产业政策法、产业结构法、产业组织法和产业技术法构成。

综合性产业政策法是指体现某一时期产业发展的较为全面的国家产业政策的法律规范。主要体现在1994年国务院颁布的综合性产业政策法规《90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以及相配套的《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标》等。

产业结构政策法是根据规模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就一定时期内国家总的优化产业结构的政策即产业结构政策进行立法。以上作为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贯彻国家产业结构政策的依据[5](P.281)。产业结构法包括基本法律和行政性法规。我国已经有了一些基本的法律,例如:农业法、铁路法、航空法、建筑法等。行政性法规包括支柱产业,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和建造业的法规,例如《汽车产业政策》等;短线产业及基础产业,以电力工业为中心的能源工业,以钢铁、铝、基本化工原料为主的原材料工业,交通运输特别是铁路与通信业以及水利产业的法规,例如《水利产业政策》等;第三产业的立法,例如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产业、饮食服务业、旅游产业的立法以及调整和援助衰退产业制度,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其他相关的立法。

产业组织政策法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同一产业内企业的组织形态、各企业间相互关系及产业组织合理化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根据《90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中规定,我国产业组织的政策目标是:促进企业合理竞争,促进规模经济和专业化协作;规模经济效益显著的企业,应该形成以少数大企业集团为主体的市场结构;对其他产业,形成大、中、小企业合理分工或者大、中、小型企业分布和企业数目较多的市场结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国颁布了有关企业组织联合的行政性法规、企业兼并的法规、外资并购、外商投资产业政策法规及企业集团的法规,适当保护中小企业政策法律正在制定之中。

产业技术政策法是调整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引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高整个产业的技术水平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产业技术政策法包括《科技进步法》、产业技术创新法、产业技术保护法、知识经济与产业技术、信息技术促进法、产业技术引进法等法律制度。我国产业政策的法律较薄弱,今后需要大力加强产业政策的立法。

(8)价格法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它反映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主要表现为商品生产经营者、消费者及政府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价格法是指调整价格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价格关系是指与价格的宏观调控、价格的制定、价格的运行以及价格的监督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经济关系。价格法的调整对象是以上各种社会经济关系。

根据价格法的调整对象,价格法的法律体系包括:价格总水平的宏观调控;价格管理体制;经营者的价格行为;政府的定价行为;价格的监督检查;违反价格法的法律责任等。

(9)审计法

审计是指审计机关依法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资产及其有关的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审查、评估的一种经济监督行为。审计已成为国家从宏观上管理监督国民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

审计法的体系应包括:审计法的原则即依法审计、独立审计、客观公正、强制性及保守秘密原则;国家审计机关包括:审计机关的职责和权限,国家审计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审计监督法律制度包括:对国家机关财政收支审计,对金融机构财务收支审计,对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收支审计;对国有企业的审计包括: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主导地位的企业的审计,国家投资建设项目的审计;对外资的审计包括:对国际组织的援助、贷款项目的财务收支审计,对外国政府援助、贷款项目的收支的审计;另外还有对社会公共资金的审计;专项调查的审计及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审计程序法律制度包括:审计的准备和审计的实施;违反审计法的法律责任包括:被审计单位及人员违反审计法的法律责任,审计机关及审计人员违反审计法的法律责任等。

(10)国际收支平衡法

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同其他国家之间进行国际经济贸易、投资等活动发生的各种经济收入和支出的总和。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国国际收入和国际支出大体相抵均衡,国际收入略大于国际支出。国际收支平衡是一国经济总量平衡的组成部分,对保持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的大体平衡,保持国民经济正常运行,避免经济大起大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将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目标之一。

国际收支平衡法是调整国际收支平衡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国际收支平衡经济关系是指我国在涉外经济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国际收入和国际支出相平衡的经济关系。包括对外贸易经济关系、外商投资经济关系、海外投资经济关系、外汇管理关系、外债管理关系等。与此相适应的国际收支平衡法的体系包括对外贸易法、外商投资法、海外投资法、外汇管理法、外债管理法等。

对外贸易法是调整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和国际服务贸易过程中发生的对外贸易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对外贸易法的原则、对外贸易经营者、服务出口与技术进出口、国际服务贸易、对外贸易秩序、对外贸易促进以及违反对外贸易法的法律责任。还涉及进出口许可证管理、进出口配额管理、非关税鼓励措施、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

外商投资法。外商直接投资与国际收支有密切的关系,在有贸易持续逆差的情况下,通过资本净流入来纠正贸易收支失衡和弥补外汇储备不足,从而维持国际收支的平衡。因此,外商投资法在国际收支平衡法中具有重要作用。外商投资法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关于以BOT方式吸收外商投资法、境外进行项目融资管理法等。

海外投资法。包括加强海外投资项目管理法、境外投资财务管理法、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法、鼓励企业开展境外带料加工装配业务法等。

外汇管制法。包括外汇账户管理,结汇、售汇及付汇管理、经常项目外汇管理,资本项目外汇管理和外汇贷款登记管理法等。

外债管理法。包括境内机构借用国际商业贷款管理法、境内机构在境外发行债券的管理法、外债统计监测法、外债登记法、对外担保法等。

(11)经济审判法

经济审判法是国家审判机关在履行审判职能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审判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人民法院通过经济审判活动,保证宏观经济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通过审理重大经济纠纷,处罚违反宏观经济法律、法规的行为,保证国家宏观经济活动顺利进行。

经济审判法的体系包括我国审判制度的改革、经济审判组织的设置和职权、经济审判的管辖及收案范

围、经济审判的监督(人大监督、审判监督程序、人民法院内部监督、检察院的监督、再审程序的监督)、违反经济审判法的法律责任等。

以上11个方面的法律,构成宏观经济法的法律体系。这些法律相互联系又相互统一,其特征都与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密切相关,属于宏观经济法范畴,统一于宏观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之内。值得提出的是,目前,宏观经济法的体系处于初创时期,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宏观经济法律不断制定,国家宏观经济调控能力将得到加强,宏观经济法的体系虽会有所变动,但将得到不断充实和完善。一个完整的宏观经济法的体系将屹立于中国经济法体系之中。

【参考文献】

[1][2]王守渝、弓孟谦.宏观经济调控法律制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年.

[3]王健.宏观法律体系构造论[J].法律科学,1998,(2).

[4]潘静成、刘文华.经济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杨紫煊.经济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李昌麟.经济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7]漆多俊.经济法基础理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8]卢炯星.宏观经济法[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

[9]漆多俊.论现代市场经济法律保障体系[J].中国法学,1994,(5).

完善我国旅游法律体系的思考 篇3

一、制定旅游基本法

为了尽快确立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确定发展旅游事业的基本方针,日本政府在总结旅游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早在1963年6月就制定了《日本旅游基本法》。美国政府也在1975年5月颁布了本国的旅游基本法《全国旅游政策法》。又如1972年的墨西哥《旅游法》,英国的《旅游发展法》,韩国的《旅游振兴法》,这些旅游基本法在统一管理全国旅游发展工作,制定政策,协调关系,促进旅游事业的健康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为了充分发挥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确保旅游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维护旅游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必要制定一部旅游基本法来统一管理全国旅游业。

1、旅游基本法的基本框架:

借鉴旅游发达国家的旅游基本法,我认为我国旅游基本法应具备以下内容:(1)规定国家发展旅游事业的根本宗旨和原则;(2)规定政府主管机构的法律地位和职能;(3)规定各类旅游企业的行为准则;(4)规定对旅游者合法权益的保护;(5)规定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原则;(6)规定国际旅游原则;(7)规定一系列行业管理制度;(8)规定法律责任。

2、立法应侧重保护旅游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旅游者是旅游活动和旅游法律关系的重要主体,对他们的合法权益的保护直接关系到一国旅游业的生存和发展。综观各国法律和有关国际条约,都十分重视对旅游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建议立法应该规定旅游者的合法权益主要包括:第一,自由旅行权;第二,逗留权;第三,知悉真情权;第四,人身及财产安全保障权;第五,自由公正地缔结旅游服务合同权;第六,享受医疗权;第七,求偿权;第八,寻求法律救济权;第九,受尊重权;第十,监督批评权;第十一,残疾人的旅游权。

二、完善惩罚性赔偿制度

所谓惩罚性赔偿又称加倍赔偿或额外赔偿,是指侵害人向受害人支付超过其实际损失的赔偿费。它是传统民事责任中的补偿性损害賠偿制度之外发展的一种例外赔偿制度,除了赔偿功能外,还具有惩罚和威胁的功能。将这一制度运用于旅游消费领域,对切实保护旅游消费者权益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1、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适用条件

虽然我国的《消法》第49条对惩罚性赔偿作了规定,但与美国、台湾等国家地区的规定相比,其适用范围显得过于狭小。在我国,规定侵权行为主观上有“欺诈”时才可以适用惩罚性赔偿,显得过于狭窄,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我认为,《消法》第四十九条的适用,应该延至故意和重大过失,而不仅限于“欺诈”。

2、惩罚性赔偿基数

我国《消法》第四十九条的赔偿并不是建立在消费者的损失或经营者的基础上,而是与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服务的费用”挂钩,在实践中会出现许多不公正的做法,权利义务严重失衡。以商品的交易金额来计算惩罚性赔偿,最大的缺陷还在于,由于交易的大小与有可能的诉讼成本进行比较和权衡,得出消费者进行诉讼的概率,准确掌握加害行为的法律成本,这样会使《消法》第四十九条的惩罚效果大打折扣。《消法》有关赔偿的基数,应该是以实际损害为准,包括律师费、误工费等费用,还可将旅游经营者侵犯旅游消费者权益的主观上的恶意程度、旅游经营者的违法所得以及经济实力作为确定赔偿数额的主要依据。

三、完善旅游合同立法,规制旅游格式合同

我国目前旅游合同立法现状考虑,我认为对旅行社提供的旅游格式合同除了普通法的规制以外,还需要做一些具有针对性的特别规定。

第一,将旅游合同有名化。纵观旅游业发达国家,随着现代旅游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在传统法律和商业习惯不能公平有效地处理旅游合同纠纷的情况下,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调整这种新型关系是各国共同的做法,他们纷纷颁布了旅游基本法,并且相应地在旅游基本法和民法中制定或增补了大量调整旅游合同的法律规范。

第二,强调旅行社的先契约义务。旅游合同的签订一般由旅行社预先拟订好旅游合同的内容,将设计好的旅游产品供旅游消费者选择,旅游消费者一旦确定接受格式合同则宣告合同成立。因此让旅游消费者选择接受之前充分了解格式合同的内容至关重要。我们可以参照德国的做法用立法形式明确规定旅行社提供的包价手册应当包含的信息内容,应当让消费者了解的具体内容;另一方面,规定旅游格式合同中与旅游消费者利益密切相关的条款尤其是责任条款应当采取醒目的方式向旅游消费者展示,如在该条款前做特殊标记来提醒其注意,或者规定旅行社负有口头提示义务等。

第三,限制不公平责任条款,可以将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等基本原则为立法指导,制定专门的法律条款对旅游格式合同的效力予以限制。

四、完善旅游债务履行辅助人责任制度

旅游消费过程的完全实现需要众多部门的参与,旅游给付的完成不是单由旅行社一方独立完成的,在包价旅游中第三人参与合同履行的现象极为普遍。包括旅行社以自己名义与运输公司签订的旅客运送合同,与饭店签订的旅客住宿合同、餐饮供应合同以及在经过旅客同意之后由其他旅行社为旅游给付的情形等。在实践中,由于运输公司、饭店、宾馆等这些旅游债务履行辅助人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义务而给旅游消费者造成损失的现象也极为普遍。

在现实中,这种因旅游债务履行辅助人的过错而导致旅游消费者与旅行社之间的合同纠纷不仅非常多,而且十分复杂。基于对旅游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的考虑,我认为旅行社应当对旅游债务履行辅助人违约给旅游消费者造成的损失承担责任,旅游消费者因此而受伤害有权向旅行社提出请求赔偿。

参考文献:

[1]王利民.惩罚性赔偿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6(9).

我国外资法律体系之法律研究 篇4

我国至今没有专门、统一的外资法典, 仅仅只是制订了一系列关于外商投资的法律、法规和条例。我国的外资法律体系的发展经过了两个阶段:

(1) 从1979年至1992年为外资法律体系发展的第一阶级。这一阶段, 我国利用外资的重心在于外资引进数量, 实际吸收的高质量外资不多。外资引进的区域分布也不合理, 外资主要集中于福建、广东、上海等沿海地区, 而资源丰富的中西部极其缺乏。考虑到外资引进的需要, 1979年7月8日, 全国人大第五届二次会议通过了第一部规范外资的法律, 即《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该法律标志着我国外资法律体系构建的开端。由此, 内外资企业适用不同法律的“双轨制”立法体制也就产生, 形成了对内外资企业的差别待遇。

(2) 从1992年至今为外资法律体系发展的第二阶段。中国的外资法律体系发展1992年之后进入了转型时期。1993年宪法“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修改, 也就意味着内外资企业要成为平等的市场经济主体。这种转型反映在立法上, 就是要采取根据各类企业的行为进行立法的“行为立法”模式, 而不是按照其“身份”立法。由此使内资与外资企业法律由“内外分立”的双轨制立法体制向内资与外资“内外合一”的单轨制立法体制转化, 带来内、外资企业法律体系的统一, 例如后来的《公司法》《企业所得税法》等等, 都反映了这一转型。

二、我国外资法律体系的现状

发展到今天, 我国已经形成了多层级相结合的外资法律体系现状。根据各种法律渊源的效力等级, 我国外资法律体系主要由三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次为宪法性规范, 全面修改后的1982年新宪法相关条文规定了有关外资的法律地位。第二层次是效力及于全国的单项立法, 包括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 国务院及其所属部委制定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等等, 这一层次的立法构成了我国外资法律体系的主体部分。第三层次是施行于个别省市等局部地区的地方立法, 地方性外资法规是国家外资法律体系的具体化和地方化。但是我国当前的外资法律体系还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

(1) 立法权限分散、法出多门的不合理构架。除了国家统一制定的经济法规外,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 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授予许多省、市都制定单行经济法规的权力, 并逐渐形成了一个从中央到地方的多层次法律体系构架, 也正是这种架构衍生出立法权限不明、规范分散、越权立法、内容交叉重复等诸多体系性问题。外资法律体系的多层次, 使外商投资者难以把握我国的具体投资环境。除此之外, 由于不同地方之间立法权限不一, 造成了不同地区间法律上的不平等, 这亦成为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差距日益加大的一个重要推力。

(2) 根据企业形式进行分别立法导致的种种不协调。由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改革之初引进外资没有经验, 以致我国外资法律体系从一开始就形成了依据企业形式分别立法的法律体系模式。《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等形成了我国外资法律体系的核心。通过比较分析, 我们不难发现这三部法律依据企业形式进行分别立法导致的种种不协调现象, 例如三部法律内容50%以上大量重复, 三部法律之间各行其是、缺乏协调, 从而在不同的外商投资企业间形成不平等待遇。如此种种不协调之处, 不仅对引进外资工作产生了负面影响, 也有损法律的权威性。

(3) 很多法律内容引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冲突。一方面不少内容过时, 缺乏协调。改革开放之初, 单纯追求数量的功利倾向, 使得外资法的许多规定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显得不合理、不适用;外资法律体系中的许多规定与其后颁布的相关法律存在冲突;现行外资法规定的外资审批程序过于期限冗长、繁琐复杂, 对外商的积极性和投资效率严重影响;各部门的权限规定不甚明确, 部门责任推诿;许多重要的法律制度都缺乏规定, 在许多方面现行外资法还很不完善, 例如外国投资及外国投资者的待遇、保护及法律责任等规定。另一方面是不符合相关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的规定。在履行要求方面, 我国外资法中还有不少履行要求的规定, 与世界贸易组织的《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定》的规定相抵触;国民待遇已日益成为国际条约规定的国际投资重要原则, 但是我国外资法中所规定的给予外商投资企业的待遇, 要么高于内资企业, 要么低于内资企业, 没有实行国民待遇;法律的透明度既是法治化的内在要求, W T O《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定》中对透明度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 但是我国存在着大量非公开的内部文件、内部通知、批文等, 极大地影响了外资投资选择和投资积极性;大多数国家在审批程序方面对外资的审批是根据投资的比例、投资的领域和投资的数额等, 采用不同步骤、不同期限的审批制度, 但是我国只是按投资企业的形式不同规定了不同的审批期限等。

三、我国外资法律体系的完善

(1) 我国应制定统一的《外资基本法》。以《外资基本法》等法律取代现行三部外商投资企业法的内容。具体设想如下:首先, 把外商投资企业法中外商投资企业的设立、终止、组织机构及经营管理等关于调整企业组织的部分, 分别划归《合伙企业法》、《公司法》、《独资企业法》调整;其次, 关于调整国家有关经济管理机关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管理关系的内容可直接划归国内相关的部门法调整;再次, 关于对外资的指导、管理和监督, 外商投资要求、方向, 外资法律保护等内容, 纳入《外资基本法》统一调整。

(2) 改变我国外资法中与WTO投资规则不相符合的规定, 取消有关数量限制等相关规定, 推行外资国民待遇制度。从根本上说, 为顺应当前国际投资的客观要求, 我国外商投资法律体系的观念和价值取向应当由“优惠型”或“限制型”向“平等竞争型”进行。

(3) 明确立法权限。应确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外资法律体系中的外资待遇、外资准入、外资的保护和鼓励、国有化和征收、外资的审查和批准、争端的解决等各项基本问题的立法权及相关的法律解释权。对于其他一些非基本问题, 则可以由国务院、省、市等其他层次的立法权主体在作出有关规定, 但前提是与法律不相抵触的情况下, 这是为了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

参考文献

[1]、李道昌:《改革中的中国外商投资法律环境》, 《法制与经济》1998年第3期

[2]、高尔森主编:《国际经济法通论》, 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3]、单文华:《市场经济与外商投资企业的国民待遇研究》, 《中国法学》1994年第5期

我国经济法律体系 篇5

欧盟环境影响评价法律体系以<关于环境影响评价的指令>及其修正案和<关于特定规划和计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指令>为核心,其制定和实施极大地促进了其成员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世界环境影响评价立法领域的重要成就.本文首先从立法框架、适用范围、运行方式、公众参与以及法律实施效果回顾等方面简要介绍了欧盟环境影响评价法律体系,分析了该法律体系的特点.随后,基于对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立法实践的回顾与特点总结,借鉴欧盟环境影响评价法律体系的经验做法,提出完善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律体系的若干建议.

作 者:刘秋妹 朱坦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300071 刊 名:未来与发展  CSSCI英文刊名:FUTURE AND DEVELOPMENT 年,卷(期): “”(3) 分类号:X828 关键词:欧盟   环境影响评价   法律体系   环境政策  

我国经济法律体系 篇6

因为现存的世界经济行动的关联(交易联系)关系,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变化必然会产生对世界经济运行的影响。有鉴于此,国际经济法律体系必须重新对国际经济法律体系进行构建。

可以说,现有的国际经济法体系是以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为核心构建起来的。

国际经济法涉及领域

一部分持“广义说”观点的学者强调国际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综合性”。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即使是各个国家内部的经济运行也必然存在联动关系,所以国际经济法应当有所涉及。法律首先是以社会关系为调整对象的,如果涉及国家之间的经济交往,就应当纳入到国际经济法律体系当中。因此,只要是关于国家之间经济交往的国家和私人之间的民事和经济关系都应当属于国际经济法的所涉及到领域。

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根据国际经济法的一般理论,国际经济法调整的特定经济关系,它是在两个以上国家共同协调国际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而它规范的对象是国家或国际组织的行为。对于私法主体之间跨国地贸易行为是由国际私法加以调整的。国际经济法规范国家行为,国际私法规范私人行为,从学科分类和体系构建上这本身没有什么疑问。但是这种体系划分本身就割裂了国内法与国际法,私人行为和国家行为的密切关系。所以,在经济全球化体系之下,新的国际经济法律体系应当包含国际经济关系的方方面面。

从世界经济一体化角度以及各国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来看,对于任何一个参与到世界经济秩序中的国家来讲,其国内的经济关系都直接或间接地与世界经济相连。所以从体系上讲,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对象,除了规范国际经济关系之外,还应当包括间接影响国际经济关系的国内经济关系。国际经济法除了包括那些直接规范国际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而且也包括通过规范国内经济关系而间接作用于国际经济关系的单纯的国内法律规范。

世界经济法律体系

世界经济法的基本框架由其所规范的目标来描述清楚,而它的目的是用法律规范世界市场秩序。这一任务在原则上区别于法律对国内市场的规范任务:首先,它使世界经济在法律框架内运行成为可能,并形成长期稳定的市场交易秩序,最终在长期稳定的交易秩序下完成的商品交易会成为国际经济主体之间市场分工的基础。对此,应当制定必要的规则作为经济主体之间交易的法则,稳定交易秩序。其次,一旦交易法涉及因为市场失灵而导致国家干预时,特别是为了保护特定的总体利益(国家、公共利益)时,国家、国际组织在法律框架内适度的影响国际经济运行就成为必要,对此所制定的法律制度被称为是干预法。最后,是一项法律的任务,它保障世界经济秩序不因国家干预而导致分裂,它原则上确定在经济交易中的国家干预的界限,并且区分私人因素和公共经济因素,对于这些必要的规范称为是秩序法。 这样,在正常的世界经济运行中就形成了以私法主体之间交易为基础,以国家干预为例外,以规范国家干预为保障的世界经济法律体系。

交易法

世界经济运行的基础不是国家或政府之间的经济交换,而是单个经济主体之间的交易关系,也就是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交易关系。世界经济联系从本质上来讲是世界范围内市场形式的私法主体之间的交换关系。对于经济全球化而言,不能不正确地对待世界经济的“私人化”趋势。这一趋势从结果上符合由经济主体组成的世界经济社会的图景,世界经济体系正是通过各国经济之间联系建立起来,并且因此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也作为世界私法社会基础来对待。因为,在世界范围内的私法关系中,居于主要地位的是经济关系,其次才是诸如婚姻、家庭等私法关系。

经济交易的标的实际上是经济主体让与和交换对经济资源的支配权(包括所有权和其他支配权)以及经济产品的让与或交换。世界经济法律制度首先是确定哪些可以成为经济主体,而这些法律制度大都来自各个国家自己的法律制度,主要是主体法律制度,例如民事权利、行为制度,主体制度等等。其次,作为世界经济交换的基础性前提条件,在全球范围内制度性地确立和保护经济主体对经济资源的所有和支配必不可少的,这也是世界经济交换的起点。最后,世界市场上的经济交换是通过世界范围内有效的债权法律制度得以实现的,即全球化的交易规范,它保障了作为经济交易的约定得以执行(主要指向的是合同法律制度)。

干预法

毫无疑问,市场经济需要政府适度干预,目的是消除市场经济自发调节时产生的不利因素,也因此产生了对市场失灵进行国家纠正的问题,特别是为了保护公共利益等公法利益。国家干预是在市场失灵或者超出国家经济决策者预期的情况下启动的,它与每一位经济主体来讲休戚相关。

各个国家的历史、社会、经济以及政治的不同使得他们国家干预市场的方式、方法也不尽相同。另一方面,在世界经济中,每一个独立的生产者承担生产费用并且参加到世界经济交往当中,其目的是要其它国家的经济主体分担生产费用,并获取经济利益。因此,需要公众承认的国家干预,目的是控制私法主体的行为,以至于能够照顾到公共的利益。因为,依靠公法手段实现他国经济主体的私法权益,这本身也是有关于自己国家的公共利益。但是必须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对国家干预加以规范,使国家干预具有全球性的特质,必须在经济全球化的基础上与世界同步。不论是国家干预法,或是国际干预法来讲都是世界经济法的一部份。

秩序法

关于完善我国旅游法律体系的思考 篇7

近几年,随着国家经济发展,使得越来越多人选择在闲暇时间出门旅游。通过旅游不仅可以拓宽眼界,了解各地风土人情,同时也可以结交好友,提升人际交往水平。而旅游服务行业最为一项服务行业,其极大方便了个人或集体旅游出行。然而,近几年,各种旅游纠纷在各大媒体上不断出现,使得我国旅游法律体系建设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重点。

一、我国当下旅游法律体系概况

我国最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相关旅游管理工作从很早就已经开展,因此初步建成了一套相应管理体系,取得了明显的管理效果。国家旅游局结合实际情况,先后颁布了《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认定暂行办法》等一系列相关规章制度。2013年4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使得我国终于有了旅游行业的根本性法律,为我国旅游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我国各地区地方法颁布提供了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使得我国很多地区都开始将旅游行业作为当地经济新增长点,作为旅游大省,江苏、浙江、黑龙江等地也根据当地具体情况,颁布或者修订了当地《旅游业管理条例》,从而使得当地旅游业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在促进了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也提高了游客体验,宣传了当地历史文化。

但是,大量在各种媒体上曝光的旅游问题和事件表明,我国旅游法律体系仍然存在一定不足。

(一)存在法律空白

随着改革开放,使得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旅游行业才逐渐得到快速发展。因此相关法律体系才有机会得到建立,直到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才得以通过。所以由于起步时间较晚,使得我国旅游法律体系在很多细节之处都存在着一定空白,例如我国没有相关《旅游安全法》、《旅游住宿法》等法律,这就使得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如果遇到了相关问题,只能采用其他法律进行维权,如《消费者权益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而由于其他领域法律并不完全针对旅游情况,这就使得在维权过程中会面临一系列困难,从而使得损失难以得到及时补偿。

(二)立法层面较低

近几年,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工作中一直强调,要将法规变为法律,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在相关立法领域立法层次相对较低。我国旅游行业虽然已经有一套初步的法律体系,但是其中很多立法依然是地方法规或者是相关部门规章,而不是正式法律。

(三)落后行业发展

随着近几年计算机互联网发展,使得很多传统商业领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相关旅游电子商务平台不断涌现,游客只要点击鼠标就可以安排好行程,节省了大量费用和时间。但是,随之而来相应的消费问题也不断出现。我国当前旅游法律就存在着一定滞后性,因此在出现问题后无法进行及时查处,使得相关危害范围扩大。

二、我国旅游法律体系建设策略

根据上文,当下我国旅游业所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已经对我国旅游业发展产生了严重不良影响。各级政府已经逐渐意识到这一问题严重性,通过大量措施,推动立法工作开展。我国旅游法律体系建设策略主要包括:制定配套法律、提高监管水平、加强法律宣传。

(一)制定配套法律

作为一个服务行业,旅游牵涉到许多其他相关领域,包括交通、住宿、环境等。因此正如前文所说,相关配套法律必须及时跟进,避免因为法律空白而给游客带来的问题。相关政府机构应及时组织人员,汇总游客在当地旅游时所遇到的问题。在调研完实际情况后,及时组织有关部门,针对相关问题,提出相应法案,并交由人大形成最终法律。目前我国所需相关配套法律除了上文所提到的两种之外,还包括《旅游电子商务法》、《假日经济法》等,通过这些法律,可以使我国旅游法律体系得到极大完善,促进旅游建设。

(二)调高监管水平

根据以往媒体报道,一些旅游问题并不是没有相关法律进行管理,而相关监管工作不到位引起。而法律没有监管措施进行保障,那么法律体系也就失去了存在意义。同时,缺少监管也会使得法律在执行过程中,相关部门无法了解法律实际执行效果。因此旅游管理部门需要加强监管水平,及时对市场进行抽查,对违法单位进行严格查处,从而达到规范旅游市场的目的。

(三)加强法律宣传

很多游客在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后,由于对相关法律缺少了解,使得其无法开展相应维权工作,这也使得我国旅游法律体系原有作用大打折扣。因此我国相关旅游管理部门需要加大法律宣传,使游客可以充分了解自身合法权益,从而促进相关法律建设工作。

三、结束语

浅谈我国社区矫正法律监督体系 篇8

一、我国社区矫正法律监督体系现状;

1. 社区矫正法律监督业务规范初步形成;

随着2003年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 (以下简称“两院两部”) 联合制定的《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 的下发, 我国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正式拉开序幕, 此后几年一些指导社区矫正法律监督业务的规范性文件相继出台明确了检察机关在社区矫正中的法律地位和作用, 使得各基层院在开展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工作时基本实现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

2. 社区矫正法律监督机构队伍已初具规模

自高检院到各基层院均已设立专门机构并配备人员专司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工作, 各级检察机关为适应社区矫正工作新要求, 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参与社区矫正, 积极探索在开放环境中对罪犯进行监管的新举措, 经过多年不断努力, 一支业务素养高、专业知识强的高水平社区矫正法律监督队伍已初具规模。

3. 社区矫正法律监督的效果已初步显现;

从一开始的不为人所知, 甚至是抵触到现在被广泛运用, 这九年来社区矫正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刑罚执行手段, 据统计, 截至2010年6月, 全国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48万人, 累计解除矫正25万人。社区矫正工作已经在全国各省 (区、市) 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226个地 (市) 、1572个县 (市、区) 、19507个乡镇 (街道) 展开。1全国社区服刑人员在矫正期间的又犯罪率始终控制在0.2%左右的较低水平。2可以说社区矫正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这一成绩的取得与检察机关积极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保障社区矫正制度的执行是密不可分的。

二、我国社区矫正法律监督体系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 法律法规缺失, 造成检察机关执法依据不足;

在《刑法修正案 (八) 》未颁布之前, 我国关于社区矫正的主要依据是两院两部联合下发的《通知》, 由于其本身不是立法, 作为执法的依据就显得不够充足, 当然, 在目前还没有专门社区矫正立法的情况下, 《刑法修正案 (八) 》仍然规定了对上述三类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主要是考虑到有关方面正在抓紧起草社区矫正法, 刑法应当为社区矫正提供法律依据, 并与将要出台的社区矫正法相衔接, 3并非意味着我国社区矫正法律与制度已经建立健全。

2. 检察机关定位不确定, 监督手段单一, 导致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困难;

《刑法修正案 (八) 》明确了对三类罪犯要采取社区矫正措施, 但对具体如何操作并未有明确, 究竟是应当以法定执行主体公安机关为监督的对象还是以司法局作为监督的对象, 或者说还是同时以前述两者为监督对象, 这些在法律上都缺乏明确的规定, 从而也影响了检察机关在社区矫正监督工作当中的效能。4此外, 目前的社区矫正实践中, 检察机关的监督方式无非是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或检察建议, 5对于被监督机关既不提出异议也不执行这种情况如何处理, 没有明确规定, 这样很可能导致监督无法落到实处, 更谈不上监督力度。

3. 机构和队伍的不完善;

目前, 检察机关面临人案矛盾突出等问题, 再加上“重监内监督, 轻监外监督”的传统观念, 专职社区矫正的检察人员配备就更少。6故目前不论是社区矫正执行机关还是监督机关, 工作人员缺乏、人员编制、待遇尚未解决到位等等都给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工作带来挑战。

三、我国社区矫正法律监督体系的完善建议

1. 完善立法;

针对目前我国在社区矫正制度方面的法律法规仍然比较滞后, 我们可以充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 结合我国这九年来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取得的成功经验和我国的社会实际情况加紧制定出台《社区矫正法》及相关配套法律法规, 对社区矫正的执行主体、适用范围、相关职能机构的职权等方面做出明确具体规定, 彻底解决检察机关在进行社区矫正法律监督方面执法依据不足的问题。

2. 建立社区矫正同步监督工作机制;

建立与政法有关部门的联系制度。包括公、检、法、司联席会议制度和信息通报制度, 互通情况, 共同研究解决问题。7检察机关可以将事后监督改为事前监督, 对进入审判阶段的犯罪嫌疑人进行预判, 对可能被判处社区矫正的人员, 提前建立跟踪档案, 做到判决一旦生效监督即刻开始。同时定期与法院、公安机关、司法局核对纳入社区矫正的服刑人员名单, 了解掌握社区服刑人员新增情况、刑期变化情况以及矫正监管措施落实情况, 形成全程动态监督。

3. 建立社区矫正信息共享平台, 运用科技手段保障检察监督;

通过在公、检、法、司之间构建网络信息共享平台, 充分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提高检察监督效率, 在今后条件许可的前提下, 加大资金投入, 引入“电子手铐”、电子地图、全球定位等系统切实防止脱管、漏管情况发生, 这样检察机关就可以随时掌握服刑人员情况, 同时还可以此为依据作为考核服刑人员日常表现, 执行机关工作业绩的手段, 一举多得。

4. 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应当侧重“以人为本”的理念;

作为恢复性司法理念的产物, 社区矫正制度的创立, 目的就是为了让那些犯过罪的人通过接受矫正重新回归社会, 不让他们因被歧视而重新走上犯罪道路。因此在社区矫正法律监督中, 既要严格执行矫正措施维护刑罚的威慑性, 同时也应当注重给予服刑人员人文关怀, 使其真心悔罪认真接受改造。检察机关可以适当延伸检察职能, 加强与民政、财政、公安等部门合作, 建立工作联系机制共同维护服刑人员, 特别是未成年犯、女犯、家庭特别困难犯的合法权益。通过为每位服刑人员建立维权档案, 全程跟踪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对服刑人员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思想出现波动、遭遇重大家庭变故等情况及时跟踪维权。

浅议我国物流法律体系的规范 篇9

1、物流经济发展

物流,是物品流通的简称,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它可以依据需要将其不同的环节如运输、仓储、装卸搬运、等有机整合,从而形成完整的流通过程。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已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被公认为现代最具发展价值的服务产业部门之一。

2、物流立法的重要意义

物流业现在虽然有了一定的产业地位,但物流法律法规仍旧存在滞后、无序、缺乏科学性的问题,难以适应市场环境的新需求,无法有效推动物流业持续发展,严重阻碍了整个行业高效、有序的发展。业内企业迫切要求强化综合调整机制,为物流业全面、高效和可持续发展创造优良的机制和政策环境,并为物流业发展提供法律支持。所以物流业法律体系的构建和法律法规的完善,对于创造公平、系统、高速、持续、健康的法治环境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推进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意义非凡。

(1)对物流发展的促进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法律依据为前提的法制经济,脱离法制,任何行业都无法长久发展,物流行业也是一样。只有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加之与经济体制的有机配合,我国物流方能早日与国际接轨。

(2)对物流行为的规范作用。无论哪一项物流行为都有若干个法律条文来约束,但涉及到整体的物流行为就没有综合的法律法规可以参考。完善物流立法可以在同一法规下对多方物流行为进行统一的规范和管理。

二、我国物流法律现状及立法缺陷分析

1、我国物流法律现状

我国物流发展实战经验不足,在法律上,主要有管理法和促进法两种调整手段。一般来说,管理类立法通常在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已发展到一定程度,甚至出现过度的市场竞争,国家不得不调控的情况下,即主要解决“需求”问题,在全部社会运行和政府干预的意义中,属于“后置型”的。促进类立法则是针对社会关系并未得到良好发展、市场规模尚未形成而急需形成市场规模的领域,所以促进类立法主要解决“供给”问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社会的发展具有促进意义。

2、我国物流立法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物流业在国家经济规划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但随之暴露的问题是我国物流的立法工作仍然相对滞后,物流法律制度和相关法律体系仍有诸多问题存在,严重影响了我国物流业的长久发展,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缺少物流基本法。我国的物流暂时还没有形成独立的法律体系,现行的物流法律法规,都是分散于物流各个环节的法律、规章和国际惯例。

(2)物流法律政策混乱无序,缺乏适应性、开放性和前瞻性。物流活动包含许多环节,例如运输、仓储、流通加工、配送等,除此之外还涉及到许多其他部门,但因为部门间缺乏沟通,存在大量法律规范相互矛盾的不和谐现象,物流不同环节和部门间的关系难以协调,物流法规时效性差,规范欠佳,缺乏法律的制约作用,对于推动我国物流业良性发展很是不利。当前我国政府仅仅是在政策法规方面提供一定的保障,在宏观指导层面做的还是相对欠缺。地方政策、部门分割等问题造成大量物流资源的非必要浪费。这些问题不仅使物流法规过于分散,缺乏系统性,而且导致物流法规的指导和规范作用难以落到实处,长久下去,势必影响我国物流业的长久发展。

(3)物流立法相对滞后,缺乏国际视野。物流法律法规中存在许多不适应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条例,无法满足国际一体化要求。我国的物流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其服务范围早已不只是单纯的运输仓储,对于伴随物流行业高速发展所产生的新问题,原有的物流法律都未做出明确的约束和规范。物流法规的适应性和科学性都存在着不小的问题。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现行的物流方面的法律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我国的物流法律对物流活动的实践、指导和调整作用相对薄弱,宏观调控能力和微观约束能力有待提高。

(4)我国物流业缺乏一部综合且系统的法律。目前,我国关于物流的法律规范分散于各个物流环节,这些法律法规是由不同部门在不同时期,针对特定问题而量身订制的,缺乏整体性和综合性,我国目前急需一部既系统又专业的物流的法律。

综上,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制定系统而专业的物流法规,对物流主体及物流行为进行规范在我国是十分必要的。

三、各国物流立法经验综述及我国的启示

1、各国物流立法经验综述

(1)美国物流法特点。缜密健全的法律体系是美国经济发展的基石。早在自由竞争时期,美国就有关于物流的法律出台。 (1) 为适应物流行业的发展,美国物流立法经历了由放松到全面管理再到放松的发展历程。为使其与社会发展相互适应,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美国在法律总体框架下,为了发挥各地区的优势,充分给予各州自主权,使各州可根据自身特点制定不同的发展策略。 (2) 分别立法模式,美国并没有颁布统一的物流法规,而是运用针对不同物流环节的法律对物流活动进行有效管理和约束。在法律上放宽对物流市场准入制度的要求,注重对物流企业的规范运作进行监督和管理。美国物流立法至今虽没有形成统一的物流法律体系,但各类法律法规非常齐全,而且系统性很强,体现了较高的立法层次。

(2)日本物流法特点。日本物流业从初期的自然形态发展到今天世界前列的水准,与日本政府制定和实施的诸多物流法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些法律法规有力促进和引导了物流业的发展。一是及时制定新的物流法规,二是以法律的形式激活物流市场,形成公平的竞争环境,促进物流的自由发展,三是对物流业的管理以政府干预为主,以法律规范为辅,以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为主要目的,保证物流市场有序运行。日本政府在出台相关法律时始终遵循物流经济发展的规律,实现物流市场的公平自由竞争和重视可持续发展要求这两个基准点。

2、国外物流立法对我国的启示

(1)制定统一的全国物流产业发展规划。美国虽然没有一部系统的物流法,但其各部门协调发展,沟通顺畅,法律体系已然建设得很是完善。而在我国,由于物流业涵盖多个部门,且所涉及的部门的职能与目标之间存在差异,加之部门间的沟通欠佳,造成大量单一物流法规在实施上大打折扣,物流发展的道路相对曲折。因此,制定专业且统一的物流法律以打破行业局限的物流产业发展规划,从而避免跨部门的物流法律体系出现重复和矛盾,避免地方物流管理过程中产生分歧和冲突非常有必要。

(2)在管理机构上,与美国相同,我国也未设立集中管理物流的统一部门,也是分部门进行管理。与美国不同的是,中国没有与美国商务委员会类似的机构组织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经验,设立职能相仿的机构来协调各部门间的工作,以促进物流的发展。

(3)加强政府对物流业发展的干预和监督作用。政府通过国家干预控制物流业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速度,使之与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保持同步。我国由于地理位置、资源分布不均等诸多原因限制,导致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物流的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统一的法律框架下,可以授予各级政府一定的自主权,使其可以发挥地方优势,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台因地制宜的发展策略,培育和发展当地物流市场。

四、我国物流法律体系基本框架建设的建议

物流法律体系涵盖了与物流活动和行为息息相关的所有法规,因此,可以将物流法律体作为一个统一的有机体系划分为由不同等级、不同类别的许多法律条文组成。这个体系应该是系统的、综合的、统一的和与时俱进的。调整物流各部门各环节之间的关系,最大程度的发挥法律的效力。我国在进行大量调查研究后,提出了构建物流法律体系框架的方案,初步确立了物流市场主体、市场行为、市场秩序、市场监督与管理以及市场调节五方面的法律制度作为我国物流法律体系框架的支柱,为物流法律体系的构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目前仍处于理论阶段。借鉴国外经验,立足我国物流发展的国情,可以考虑将物流法律体系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物流基本法律制度。现代物流是一种集多个环节、涉及若干主体和部门的综合性的经济活动,对于协调日趋复杂多变的物流活动的物流法律而言,其处理方法和解决手段也必须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因此制定一部综合性的物流法律,全面且系统的管理和协调物流主体间的利益关系,维护当事人权利和义务势在必行;二是物流标准法律制度。物流标准指与国际技术和管理标准接轨的我国物流管理标准;三是物流主体法律制度。指明确物流主体资格、确立物流主体权利义务的法律规范;四是物流客体法律制度。物流客体指物流法所指向的对象,它包括物、行为、智力成果;五是物流行为法律制度。指调整物流主体,明确物流业的行业规范和法律责任,从事物流活动行为的法律规范;六是宏观调控法律制度。指国家政府对物流业实施宏观干预、市场调节、监管等措施以调节物流主体间及其与国家间的市场关系的法律规范;七是物流保障法律制度。指调整物流运行中的各参与者之间的关系,以保障物流业平稳发展的法律规范;八是物流环境法律制度。我国在发展物流产业的同时还应注意避免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提倡绿色物流。

物流法律体系框架是开放的、动态的,我们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通过物流法律体系的不断补充和改进,努力为建设健康、公平、有序的现代物流市场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和健全的法律环境。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现代物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产业, 并且被认为是现代最具发展价值的服务产业部门之一。然而, 物流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 也伴随着相关物流法规滞后、无序等问题, 严重阻碍了整个行业高效、有序的发展。因此, 构建和完善物流行业法律体系, 创造公平、系统、高速、持续、健康的法治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物流法律体系,构建,统一立法,协调管理

参考文献

[1]孟琪.从发达国家物流法建设看我国物流立法未来走向[J].中国物流与采购, 2011 (9) :70-71.

[2]马晓燕.论我国立法的基本思路和法律体系构建的基本框架[J].求索, 2011 (9) :153-155.

[3]滕双春.论物流法律体系的规范[J].当代经济, 2011, (12上) :32-33.

[4]邹晓美.我国物流立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对策[J].中国流通经济, 2010 (6) :65-68.

[5]王伟.物流法律体系完善之我见[J].经济研究导刊, 2012 (7) :232-233.

关于低碳经济法律体系的研究 篇10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1]。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建设,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低碳经济”概念最早正式出现在2003 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早在2007年,原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会议上也提出要积极发展低碳经济。他还提出,“开展全民气候变化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节能减排意识,让每个公民自觉行为。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党中央相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等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举措。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为了积极承担保护环境的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为了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低端后高端、先污染后治理、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经济模式,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所以,我们要加强低碳经济立法和执法,构建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以确保其健康地发展,使其低碳法律体系充分体现民心民意,以充分发挥低碳经济法制在传统经济向低碳经济变革转型过程中的引导和促进功能。发展低碳经济,法制要先行。

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现实法律体系存在的问题

十八大报告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的战略部署。目前,我国积极制定并实施的一系列有关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如《煤炭法》、《电力法》、《节约能源法》等多部法律,同时,还制定并实施了减缓气候变化规划与政策。显示了我们国家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实现低碳发展的决心,也为低碳经济在中国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律与政策环境。

但是,由于我国建设低碳经济尚处在起步阶段,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方面仍处于薄弱的状态。存在的突出问题是,首先,我国的有关立法在体系上并不完善,如石油、天然气等主要领域的能源单行法律仍然缺位,同时也缺少能源公用事业法,这将导致能源与环境相协调的作用领域不够全面。其次,现有的立法规定不够详细,缺乏足够的可操作性。这也是导致我国目前环境执法效果不佳、环保状况不能得到根本改善的重要原因。再次,现行的一些相关法律、规划规定的执行措施上虽然也涉及到以税收优惠、补贴等奖励手段来激励公众与企业自愿实行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行为,但是却没有规定细化的奖励手段与程序,导致在现实中不能产生广泛的影响,发挥作用不够[2]。

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法律体系对策分析

(一)构建低碳经济法律体系建设,要坚持合理的立法理念

构建低碳经济法制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是构建低碳经济法制建设要符合我国国情,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发达国家的经验。二是,注意维护国家利益。在对低碳经济立法的过程中,要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各项要求,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继承与创新、预防与治理、城市与农村的关系,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法规和政策,使低碳经济的发展真正为人民造福。三是要制定配套的政策及制度。我们要完善税法,创新有利于发展低碳经济的金融与财税制度。利用碳税收政策抑制能源需求过快增长,逐步提高矿物燃料的价格,出台鼓励企业进行低碳创新、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政策法规,通过减免税收、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绿色信贷等措施,引领企业开发先进的低碳技术,通过金融、财税制度创新,规范新建企业的低碳技术标准、准入门槛,提高已有企业的低碳技术使用及研发水平。运用利益补偿等机制,加大政府投入,利用政府补贴、补助以及奖励等多种形式,鼓励社会投资流入。

(二)构建低碳经济法律体系建设,要坚持科学发展的立法进程

在建设低碳经济法律体系要坚持科学立法。一是科学制定法律法规,限制高碳产业。根据各种产品的性质分类别制定法律法规,对高耗能产品设定强制性的节能标准,严格限制不符合环保标准的产品进入市场;严格限制碳排放高、污染较重产业的发展。二是实施财税政策,建立激励机制。通过税收、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绿色信贷等措施,引领企业开发先进的低碳技术,通过金融、财税制度创新,规范新建企业的低碳技术标准。三是建立认证制度,改善消费结构。实施“绿色证书”制度,由国家认可后颁发认证证书,达到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和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目的。能源认证制度的实施,对促进企业节能减排、提高能源效率和降低化石能源消耗将起到重要作用[3]。四是完善以大气污染防治法为核心的相关法规体系,完善气候变化立法体系。

四、总结

总之,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美丽中国,是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也是全党全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我们要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改善经济发展质量,避免资源滥采、污染滥排,延缓人类自我毁灭进程。所以,加快完善我国相关法律与政策,建立一个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政策法律体系,对于发展低碳经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着重大意义。

摘要: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应“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在全球气候日益变暖、雾霾天气日益恶化的情况下,关于低碳经济法律体系的研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开发利用“低碳能源”、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是世界各国能源和经济的发展方向。我国建设低碳经济尚处在起步阶段,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方面仍处于薄弱的状态,在建设低碳经济过程中,我国应当构建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以确保其健康发展。基于此,从低碳经济多角度对低碳经济法律体系的构建进行了论述。

我国经济法律体系 篇11

关键词:物流法律体系加强完善物流法

一、引言

物流法律体系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完善物流法律体系是保障我国现阶段物业业迅速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国物流业快速发展,而作为调整物流活动中各种关系的法律建设却相对滞后且不完善,这些现状直接影响着我国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所以,加强完善物流法律体系的要求就越来越迫切,制定出台专门的《物流法》也成为了物流业发展的大趋势。

二、 目前我国物流法律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物流法律、法规存在很多问题。因为物流在我国还属一个比较新兴的行业,对于这个行业的法律规范极为不成熟,也极为欠缺。

1、我国物流相关法律相对滞后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物流相关法律法规需求进一步完善。由于在我国很多法律法规的制定没有与之俱进,大多沿用过去许多年前已经被制定的法律法规。对我国物流行业来说,具有很大程度的影响。所以说,物流行业的发展需要设法与国际接轨,这就要求物流行业首先提升自身素质,以此为前提,需要国家继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之与时俱进,为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法律依据,并促进物流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2、没有完整统一物流法导致责任不统一

目前,我国现有的有关物流方面的法律法规分散于海陆空运输、装卸、仓储、信息处理等方面的法律以及各部委分别制定的有关规章、管理办法以及实施细则等,是在不同时期、由不同部门针对不同问题制定的,形成多头而分散的局面,呈现出杂乱无章的状态,缺乏物流行业系统专门的法律规定,导致市场机制不健全,秩序混乱、责任不统一。就拿运输阶段物流服务而言,根据目前我国的现有法律来看,每种运输形式的赔偿责任不同,比如一批货物灭失了或者损失了,其在海运、内陆、内河运输的赔偿责任均不一致,就出现了同样的一批货物,发生同样的事故,在不同运输阶段责任方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的情形。

3、我国现有物流法律法规之间存在不协调与冲突

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物流行业涉及了很多领域,在这些领域当中物流法律体系渗透到了相关的物流运行当中。物流法律的形成主要是在各级政府机行政机关权衡自己的利益而制定。从交通到工商,航空,铁路等部门都必须考虑在物流法律的范围之内,而由于这些部门的种类众多,难免出现物流法律相关法规的制定与执行不够统一,不能协调发展。尤其容易出现不同部门相关法规部分矛盾,不利于物流法律的制定与执行。所以,对于我国现行物流法律来说,弊端的存在依然很明显。因为多数从事物流行业的人对我国现行物流法律的认知度不高,无法按要求去遵循相关法规,一定程度上阻碍的物流法律的健康运行。另外,物流行业众多部门之间的不协调发展,产生恶性循环,最终影响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

三、完善我国物流法律体系的策略

现代物流业经过不断发展,已经脱离了最初阶段,然而现有的物流法律法规已不能满足我国物流行业飞速发展的需要,针对我国物流行业涉及的新业务及提出的新问题,本人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建立健全法律法规的体系

一方面,我国法律法规的实行必须具备一定的背景。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在物流行业方面体现的也较为明显。然而,随着经济发展,我国现有的物流相关法律法规无法维持物流行业健康良好的发展,存在很多漏洞,也就是说,物流行业法律体现的完善与健全势在必行。当然,这需要国家作为物流行业发展最强大的后盾,协调市场健康发展。除此之外,物流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的健全,主要要从物流行业发展的主体出发,明确相关责任。另外,物流行业内部管理机制的完善与规范也尤为重要。总之,从消费者的利益出发,通过自身的不断完善与国家调控,让物流行业逐渐呈现健康良好的发展势头。

另一方面,物流行业发展需要技术规范与市场准入标准。我国经济发展迅猛,每个行业都需要替身自身水平,才能不被市场所淘汰。从物流行业在电子信息方面的发展来看,还存在很大缺陷,不具备完整的物流电子认证体系,这将限制物流行业的长远发展。所以,对物流行业来说,改善自身技术水平与整体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

2.提高物流法律法规的层次水平

从法律的构建到实施,其有自己的目标,而物流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是为了完善相关法律,补充缺失,改进不足,实现各行业间的法律沟通,形成一个层次分明,结构严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物流法。提升物流行为的规范性,同时也提高物流的运作效率。

3.建立健全地方性法规

我国具有人口众多,地域广阔等特点,对物流行业的发展也要求颇高。物流行业在我国全国范围内的发展就必须考虑到不同地域的差异性,依据当地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物流法律法规,符合实际发展情况,为物流行业不同区域间的交流与沟通提供相关平台,也为我国物流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法律依据。

四、总结

物流本身也是一种成本,中国物流是全世界昂贵的物流之一。中国物流的昂贵不是因为像劳力士一样精准,也不像苹果机一样智能,而是由于缺少软实力、缺少柔性纽带,使整个物流链的链接不够有机、不够协调,导致巨大的环节损耗,完善健全物流法律体系在当前物流业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 周丹 《现代物流发展的法制改进分析》,铁道经济研究,2002年第1期。

[2] 孙秋菊 《物流实务操作与法律》,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

我国经济法律体系 篇12

关键词:工程质量,监管体系,法律思考

一、我国工程质量监管体系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 我国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 有关工程质量监管的法规和制度建设得到加强, 工程质量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相继完成了一大批高质量工程项目, 质量技术进步取得新进展;全社会对工程质量的关注度和认同感;工程建设各方的质量责任意识普遍提高, 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以及质量监督管理机制不断完善, 监督管理能力得到提升。然而, 2007年6月15日广东江门的九江大桥坍塌事故、同年8月13日湖南湘西凤凰至贵州铜仁大兴机场的二级公路堤溪段300多米长的沱江4跨石拱桥坍塌事件再次说明:建设工程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命的安全, 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的管理, 仍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镇化快速推进, 我国工程建设规模越来越大, 技术难度越来越高, 人们对工程质量已从单纯注重安全性上升到舒适性、建筑节能以及全寿命周期质量等全方位的需求。工程建设的现状给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带来了新的压力和挑战, 我国工程质量监督体系的完善势在必行。

二、我国现行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体系及其弊端

我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建立的法律依据最早可以追溯至1983年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和国家技术监督局联合颁布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条例》和1984年国务院《关于改革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 (国发[1984]123号) 文件。20多年来, 围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问题, 我国相继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章, 并增补、修订了大量的强制性技术标准。其中1998年3月1日起施行的《建筑法》和2000年《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实施对规范市场行为, 减少质量事故的发生, 提高我国工程质量水平起了重要作用, 更为现行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据。

目前我国现行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包括纵向管理和横向管理两个方面。纵向管理是国家对建设工程质量所进行的监督管理, 它具体由国家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及其授权机构实施;横向管理是指工程承包单位和建设单位对所建工程的管理。现行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体系的有效运行, 对当前建筑工程质量的稳定和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 现行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还处于破旧立新的发展过程中, 仍有待完善。

1、法律法规不完善

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一直是我国国家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内容, 有关工程建设质量的立法工作也一直为工程建设法规的立法重点。现行的主要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其中第六章即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2000年1月30日国务院发布施行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是《建筑法》的配套法规之一, 它对建设行为主体的有关责任和义务作出了十分明确的规定。此外, 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也相继颁发了建设行政规章及一般规范性文件。如:《建筑工程质量检验工作规定》 (1985年) 、《关于确保工程质量的几项措施》 (1986年)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 (1990年) 、《关于提高住宅工程质量的规定》 (1992年) 、《关于建筑企业加强质量管理工作的意见》 (1995年) 、《建设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办法》 (2002年) 等。所有这些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对我国工程质量监管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但是, 工程质量监管的实践仍面临相关监管法律法规不健全, 执法不力和对法规执行缺乏有效的监督等问题, 尤其是缺乏有关工程质量监督的程序性规定。这种立法现状致使监管者的监管行为缺乏外在制约, 被监管者的知情权、参与权受到不同程度的侵犯, 极易发生徇私舞弊、滥用职权、收受贿赂等违法犯罪现象, 使工程质量受到极大的影响。

2、监督管理机构权责不明确

工程质量监管体系仍存在着政府主管部门不作为、滥作为、运动员与裁判员角色经常混淆不清, 工效不高和分割管理, 封闭管理, 政出多门的状况;首长 (政府) 工程, 献礼工程不执行法定建设程序, 不按科学规律和技术标准, 盲目组织施工, 经常以牺牲工程质量为代价, 抢工期赶进度, 造成了许多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全国各地的各类开发区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大多存在较严重的各自为政, 封闭管理, 自行管理, 管理不严, 存在隐患等问题。

3、监督管理体系不科学

如前所述, 当前我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包括纵向管理和横向管理两个方面。一方面, 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实行多部门多专业管理, 政出多门, 相互间职能划分不清, 看上去层层把关, 实际效果却大打折扣, 职责不清不仅造成了部门之间的扯皮掣肘, 而且也给立法和监督执法造成了困难, 还加重地方及企业负担。另一方面, 统一的监督机构管理体系没有形成, 各级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设立的工程质量监督站由于其编制、专业技术人员配备、技术装备等均由当地管理, 人员配备不尽合理, 各地发展不均衡, 导致对其有效监控明显不足。没有自上而下对其统一的管理机构, 不利于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

4、监督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工程质量监督是一项技术性、政策性都很强的工作。我国现有各类监管机构所配备的人员尚不能保证工程质量的有效监督。首先表现在人员素质上, 长期以来, 由于编制和管理方式等原因, 各级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部门中高质量、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匮乏, 素质参差不齐, 与“既要对法律法规非常熟悉, 又要对强制性技术标准非常熟悉”的要求甚远, 级别较低的县级监督机构这方面问题尤为突出;其次表现在设备上, 技术装备落后, 缺乏现代化的检测手段, 监督方法远远落后于科技发展水平, 影响工程质量的监督力度和深度, 难以适应当前建设工程发展的需要。所有这些直接削弱了政府监督管理的有效性和权威性, 亟待改进和完善。

三、对工程质量监管体系的法律思考

工程质量是工程建设永恒的主题。为进一步改革政府质量监督工作, 完善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方式、方法, 促进工程质量水平和工程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本文对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体系提出几点法律思考。

1、进一步完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的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一些规定已明显不能适应当前的客观实际, 迫切需要修改和完善。国务院2007年立法工作的意见已把《建筑法》列入“需要抓紧研究、待条件成熟时提出的立法项目”的133件之一。作为建筑法律体系母法的《建筑法》及与之配套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在对其逐步完善过程中, 应对具有相关执业资格和岗位资格等人员的行为做出法律规定, 把一些相关质量责任主体依法纳入管理范畴, 对工程合理使用期满后的质量确认以及使用中遇到意外损害后的质量确认建立相应法律制度, 尽快构筑质量监管各环节相互衔接的法律法规及政府规章迫在眉睫。

2、转变角色, 依法对建设工程质量实施强制性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对我国的行政管理产生巨大影响, 对政府在工程质量监督过程中依法行政和行政管理法制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 转变角色就是要实现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工作方式的转变:由授权执法向委托执法转变;由实体质量的环环把关向随机抽查转变;由“看、问”式现场检查向采用科学仪器, 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的权威性监督转变;由直接审验工程质量等级向竣工验收备案制度转变;由以施工现场对承包商的监督为主向全面、全过程监督转变。通过角色转变使政府监督机构恢复执法地位, 承担监督责任, 依法对所有参与建设主体的质量行为和活动结果实施公正、威慑的执法监督, 使各建设主体依法承担起法律规定的责任和义务, 促进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度的有效落实, 促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的提高。

3、加大执法力度, 整顿规范建设市场

监督法规的实施和执行, 建立统一的执法实体。主要包括:一是对招标、投标弄虚作假, 工程项目转包、违法分包, 挂靠和欺诈等违规行为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二是依法建立承包商、供应商市场准入制度, 实现有形建筑市场与政府部门机构分设和职能分离;三是在贯彻落实《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基础上, 通过法律的形式建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制度和建筑工程竣工备案制度。工程设计审核和竣工备案应由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负责, 委托国家认可的非官方机构 (如协会或学会) 进行;四是实行强制性的以承包履约担保和业主支付担保为核心的工程风险管理制度。凡涉及工程建设活动的各方, 如业主、总承包商、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 均应向指定的保险公司投保, 而保险公司则要求各个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委托一个由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认可的机构进行质量检查监督。委托机构接受委托后, 从工程的设计、施工、招投标开始, 直到工程竣工, 最后提交工程质量评价报告送与工程建设的有关各方, 并从根本上解决工程建设中债务拖欠、责任不清等问题。

4、提高监督人员的综合素质, 严格依法行政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是一项政策性、法律性、技术性和经济性都很强的知识型管理工作。《建筑法》第14条规定:“从事建筑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 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 并在执业资格证书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筑活动。”政府的监督管理人员的技能和素质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有举足重轻的作用。法律对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制度的规定要求监督管理人员必须有扎实的技术专业知识, 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 熟练掌握监督的方法和手段, 熟悉建设工程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 了解建设工程经济知识, 具有发现质量问题、鉴别质量问题和解决处理质量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郭汉丁: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3.

[2]刘应宗、郭汉丁、孟俊娜:我国政府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转变[J].建筑经济, 2002 (2) .

[3]黄建化: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监督体制的构建[M].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2.

[4]孙礼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M].法律出版社, 2001.

[5]葛志兴: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制特征及其矛盾的协调思路[J].中国建筑, 2003 (4) .

[6]冯淑萍: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制建设的重要措施[J].建筑工程研究, 2003 (11) .

[7]韩志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制的使命[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

[8]李永丰: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制现状及应对策略[J].工程研究, 2003 (2) .

[9]张绍生: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制的功能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 2002 (5) .

上一篇:接收电路下一篇:药物合成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