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民经济

2024-07-13

我国国民经济(精选12篇)

我国国民经济 篇1

摘要:国民经济动员是国家国防动员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战争对经济依赖性的不断增强,国民经济动员的地位作用与日俱增。在世界新军事变革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如何应对挑战、加快转型和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本文从适应发展需求、建立国民经济动员机制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推进我国国民经济动员转型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国民经济,动员,对策

国民经济动员体现着国家意志,是国家国防动员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经济体制转轨和战争形态转换,国民经济动员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和挑战。面对冲击需要扎实推进我国国民经济动员转型。建立良性健康、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国民经济动员体制,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适应发展需求,建立国民经济动员机制

国民经济动员机制具有为非常时期经济动员实施做好准备的作用,还可以保证国民经济由正常状态向非常状态有序转化。无论在平时还是战时,只要国家有维护其安全利益的需要,国民经济动员机制就会在国民经济运行中起作用,调节和引导社会资源在不同部门、不同行业有序配置。做好高技术条件下的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必须适应发展需要,建立国民经济动员机制。

1、建立“无缝衔接”的协调机制

国民经济动员涉及面广、关系复杂,推进国民经济动员转型,要贯彻军民一体、统筹规划、平战结合、联合建设的总体思路,树立双向服务,以军事需求和经济供给的无缝衔接为最终目标的理念,根据打赢信息化战争和平时处理紧急事件的需要,搭建好连接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桥梁,实现由传统国民经济动员向新型国民经济动员转变。目前,我国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思路,主要是着眼于战时功能的发挥,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和平时期机构虚置、职能弱化。国民经济动员过程中,组织指挥、人员调动、物资配备等应急措施的方方面面都需要一个磨合过程,任何闲置功能一旦投入运转,并且要求其在短时间内高效运转,难度会相当大。加之个人、企业和地方政府在公共危机下存在某种程度的博弈行为,就更会增加动员工作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降低动员效率。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采取多种措施,让国民经济动员系统在平时就有序运转起来。当前,重点是适应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发展趋势,抓住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大好时机,通过完善机构和强化职能,建立“无缝衔接”的协调机制,让动员部门成为连接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桥梁,真正实现经济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的有效配置。

2、形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激励约束机制

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民经济动员机制,需要考虑各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形成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微观经济主体有追求自身利益的动机,计划经济体制下我们曾经回避或压抑微观主体的利益指向,而市场经济的前提正是承认和尊重微观主体利益最大化的要求。国民经济动员作为涉及国家安全利益的公共活动,与每一个个体都有切身的利害关系,但它具有非排它性,容易导致“搭便车”现象存在,使国民经济动员中的个人行为与政府行为产生差异。在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激励约束机制时,要尽可能地缩小这一差异,政府要以利益激励和法规约束相结合的手段取代以往单一的行政强制手段,一方面,通过法规约束将微观主体的行为聚集到政府国民经济动员活动中来,另一方面,用利益激励调动微观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国民经济动员活动的效率。

3、创建有效应付危机的预警机制

近年来,频繁发生的突发事件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也给我们的政府敲响了警钟,需要建立统一、高效的危机预警机制。将危机预警机制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动员管理体制,可以理顺危机信息传递渠道,明确国民经济动员体系在危机处理过程中的权利和责任。一是国民经济动员系统应当利用建立国家危机预警机制的机遇,确立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在国家安全体系中的地位。国务院有关部门比较重视组织人员论证如何建立我国国家应急体系,这给国民经济动员转型工作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由传统的为战争服务到现在的处理紧急事件,国民经济动员系统需要明确其在国家应急机制中的地位、作用和权限。二是国家危机预警机制应当在总原则的指导下分行业分部门建立。国家危机预警机制所要监测和处理的危机事件范围广泛,只能由某一政府部门制定建立危机预警机制的总体原则,具体机制的建设由不同的部门根据各自的特点分别建立。三是危机预警机制要分层次建立。我国政府的管理机构是分层次的,危机事件所涉及的范围和对社会的影响程度也是有区别的。建立国家危机预警机制的指导方针是根据危机对社会的影响程度,交由相应层次的机构处理,由相应机构负责调集资源进行救助。

二、完善政策法规,确保国民经济动员正规

国民经济动员是十分复杂的过程,不能单纯的依靠非常状态下临时的行政命令和指挥协调,必须在法律上未雨绸缪,做到国民经济动员法制化。完善政策法规,可以把国民经济各组织机构的权利和义务,进行明确规定,保证其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相互协调配合,提高动员效率。完善国民经济动员政策法规,关键是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尽快出台国民经济动员基本法

国民经济动员基本法主要作用在于,使国民经济各利益主体明确在战争或非常状态下各自具体的权利和义务。目前,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国民经济利益主体多元化,相对的法律关系也趋于复杂,企业行为由国家计划规范变为市场导向,政府对企业的行政管理权力削弱,企业自主经营的法人地位增强,需要尽快出台国民经济动员基本法,通过法律手段来调节经济动员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的关系,规范动员程序和各动员主体应承担的责任,做到依法开展动员准备,依法组织动员实施。

2、加强国民经济动员重点领域立法

国民经济动员重点领域影响着动员的整体效果,必须重视重点领域立法,通过进一步加强重点领域法制建设,确保国民经济动员工作顺利进行。近些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地方性和部门的经济动员法规,但经济动员的重点领域,如征用、储备、军品生产等,以及经济建设贯彻国防要求的法律规范,目前还有待完善,需要从国家法律的高度予以明确。

3、完善国民经济动员执法监督

国民经济动员执法监督非常重要,是确保各项动员法律法规落实到位的有力保证。各级国民经济动员管理机构,尤其是已经出台了地方性国民经济动员法规的地区,要以已经出台的国民经济动员法律法规为依据,尽早将依法动员纳入各级人大和政府部门的执法监督范围,确保国民经济动员相关法规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三、构建信息网络,提高国民经济动员效率

未来的战争是信息化的战争,国民经济动员系统只有实现了信息化,才能适应战争的需要。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军地兼容的优势,针对信息时代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和未来信息作战中各军兵种的合成趋势,充分借助国家进行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将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纳入其轨道,提高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水平。

1、制定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建设规划

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一次性建设到位具有一定难度,必须根据战时需要和可能,正确制定近期、中期、远期建设规划,分步有序地完成建设任务,弄清楚建设的有利和不利条件。为此,必须对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建设的各种现有条件进行深入调查,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制订建设方案和实施步骤,提高动员信息化建设效益。

2、建设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网络

实现国民经济快速动员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要有一个快捷迅速的经济动员信息网络。各省、市、县要在组建起国民经济动员机构的基础上,建立以网络为主要设施的信息网,实行国民经济动员资料微机联网管理,并将本地区内可动员的经济潜力进行调查摸底,整理、归类编制数据库,同时,要根据情况变化及时修改,以保证经济动员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战区内各省市之间的经济动员信息要加强交流,及时通报情况,真正做到不封闭,实现经济动员信息的资源共享,确保一旦有战事,就能迅速调集各方面的经济力量,提供强有力的经济保障。要充分利用通信卫星、光纤、数字、图像以及智能化的通信、传感技术保证动员信息的及时传送,联络畅通稳定。同时,要建立动员信息屏障,提高信息防护能力,确保安全。

3、抓紧国民经济动员软件开发

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建设,要注重开发经济动员软件系统,组织力量开发《国民经济动员潜力调查统计系统》、《物资储备管理信息系统》、《国民经济动员指挥系统》等软件,以提高经济动员信息处理的速度和精度,提高决策的效率和水平。开发经济动员软件,一定要搞好论证,切忌因重复开发、贪大求全、华而不实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对于那些已经开发并取得实际成效的软件系统,可以在改进升级的基础上进行推广。

四、重视预案编制,落实国民经济动员准备

国民经济动员预案在国民经济动员准备中处于关键性地位。国民经济动员准备应该抓住国民经济动员预案这个核心环节,全面提高国民经济动员准备水平。

1、建立国民经济动员预案体系

我国国民经济动员预案编制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但是,建立国民经济动员预案体系的问题还没有引起充分重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国民经济动员预案体系建设。

(1)分级分类编制国民经济动员预案。国民经济动员的主体是国家,具体执行者是各个企事业单位。应根据不同类型的应急或应战需要,由国民经济动员部门承担与其配套的经济保障方面的预案编制,按照社会管理部门的权限和分工,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抓好相应领域的应急预案编制。

(2)注重国民经济动员预案的协调性。面向“应战”需要的国民经济动员是传统国民经济动员的主要工作,在这类预案的编制方面,国民经济动员系统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从应急准备的角度来讲,应急机制建设的核心内容也就是预案编制工作。所有的预案都要涉及相应的经济保障方面的内容。如何使得这些经济保障方面的要求相互协调,是国民经济动员预案编制过程中必须充分注意的问题。否则,各自为政,各搞一套,对经济部门的压力太大,不仅不经济,而且也不可行。

(3)物资预案与机制预案并重。无论是国民经济动员预案的编制,还是国民经济动员准备的其他工作,都涉及物资储备、调度、征用等活动。在国民经济动员预案编制时,物资类预案的编制比较受重视,也比较容易编制。机制预案是关于在非常时期,如何通过社会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应对紧急状态任务的安排与筹划。如果忽略相应机制的协调与配合,容易使国民经济动员预案出现偏颇。应重视机制预案,平时的机制建设就应该按照预案的要求有序地进行,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以不变应万变,依靠整个社会的协调配合,迅速发挥国民经济动员在保障国家安全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2、加强国民经济动员预案编制管理

加强国民经济动员预案编制的管理,要重视以下两方面:

(1)充分发挥国民经济动员系统的协调作用。协调国家各职能部门,迅速调动社会资源潜力应对紧急状态,是国民经济动员部门的职责。这种职责不仅体现在国民经济动员实施中,也体现在国民经济动员预案编制中。如果国民经济动员部门不发挥协调作用,具体部门就很难完成经济保障任务。这就需要国民经济动员部门为政府提出全面性的方案,在编制各部门应急预案的过程中,注重协调作用发挥,否则,各部门分头完成的,缺乏协调性的预案就无法变成可供实施的方案,预案也就成了一纸空文。

(2)坚持军地联合编制国民经济动员预案。国民经济动员的主要对象是“应战”和“应急”两个方面,“应战”和“应急”有其共同性的方面,也有其差异性的方面。国民经济动员预案编制,应从现实的国民经济动员管理体制出发,发挥军队和地方两方面的积极性,共同搞好预案编制工作。各大战区对所辖省市的国民经济动员预案进行检查,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动员预案编制工作具有积极的作用。应该进一步发挥双方优势,在初步完成的预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预案的实用性,按照协调性要求进一步完善国民经济动员预案体系。

我国国民经济 篇2

多省市近期发布总额超过7万亿的“微刺激”计划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党中央、国务院保持定力、主动作为,着力改革创新,着力转型升级,着力改善民生,国民经济开局平稳,总体良好。

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282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7.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776亿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57587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62850亿元,增长7.8%。从环比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4%。

一、农业生产形势稳定

根据全国11万多农户种植意向调查,2014年全国稻谷意向种植面积增长0.15%,小麦减少0.56%,玉米增长1.75%,棉花减少6.77%。目前,主产区苗情正常。一季度,猪牛羊禽肉产量2347万吨,同比增长2.0%,其中猪肉产量1607万吨,增长3.5%。

二、工业生产增速有所回落

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7%,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0.8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集体企业增长3.1%,股份制企业增长10.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7.8%。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制造业增长9.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5%。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增加值同比增长8.1%,中部地区增长8.9%,西部地区增长10.4%。分产品看,464种产品中有324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7.1%,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25773亿元,同比增长

4.2%。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环比增长0.81%。

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7793亿元,同比增长9.4%,其中,主营活动利润7396亿元,增长8.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18元,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28%。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位放缓

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68322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7.6%(扣除价

格因素实际增长16.3%),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3.3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20644亿元,增长14.5%;民间投资44303亿元,增长20.9%,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4.8%。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同比增长16.4%,中部地区增长20.2%,西部地区增长19.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170亿元,同比增长25.8%;第二产业投资28254亿元,增长14.7%;第三产业投资38898亿元,增长19.6%。从到位资金情况看,一季度到位资金95744亿元,同比增长12.8%。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长18.2%,国内贷款增长15.3%,自筹资金增长15.6%,利用外资下降6.2%。一季度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55015亿元,同比增长12.6%。从环比看,3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24%。

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5339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6.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5.5%),其中住宅投资增长16.8%。房屋新开工面积2909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5.2%,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下降27.2%。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2011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8%,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5.7%。全国商品房销售额13263亿元,同比下降5.2%,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7.7%。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599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3%。3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5216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2.9%。一季度,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28731亿元,同比增长

6.6%。

四、市场销售稳定增长

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08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2.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30275亿元,增长9.7%,限额以上单位网上零售额815亿元,增长51.7%。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3553亿元,同比增长11.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8528亿元,增长12.8%。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6465亿元,同比增长9.8%,商品零售55616亿元,增长12.2%,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28409亿元,增长10.3%。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2.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8%),环比增长1.23%。

五、外贸出口同比下降

一季度,进出口总额59022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价为9659亿美元,同比下降1.0%。其中,出口30025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价为4913亿美元,下降3.4%;

进口28997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价为4746亿美元,增长1.6%。进出口相抵,顺差1028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价为167.4亿美元。3月份,进出口总额20314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价为3325亿美元,同比下降9.0%。其中,出口10392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价为1701亿美元,下降6.6%;进口9923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价为1624亿美元,下降11.3%。

六、居民消费价格总体稳定

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其中,城市上涨2.4%,农村上涨2.0%。分类别看,食品价格同比上涨3.5%,烟酒及用品下降0.7%,衣着上涨2.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1.3%,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1%,交通和通信下降0.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2.5%,居住上涨2.7%。在食品价格中,粮食价格上涨2.9%,油脂价格下降5.1%,猪肉价格下降6.6%,鲜菜价格上涨5.8%。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4%,环比下降0.5%。一季度,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0%,3月份同比下降2.3%,环比下降0.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2.1%,3月份同比下降2.5%,环比下降0.5%。

七、居民收入较快增长

一季度,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3224元,同比名义增长12.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1%。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55元,同比名义增长9.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2%。根据从2012年四季度起实施的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2014年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62元,同比名义增长11.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6%。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4694元,同比名义增长14.0%。一季度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6933万人,同比增加288万人,增长1.7%。外出务工劳动力月均收入2681元,增长10.1%。

八、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

产业结构继续优化。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9.0%,比上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4.1个百分点。内需贡献继续提高。一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64.9%,比上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

2.53,比上年同期缩小0.06。节能降耗继续取得新成效。一季度,万元国内生

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4.3%。

九、货币信贷平稳增长

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16.07万亿元,同比增长12.1%,狭义货币(M1)余额32.77万亿元,增长5.4%,流通中货币(M0)余额5.83万亿元,增长5.2%。3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74.91万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109.10万亿元。一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3.01万亿元,同比多增2592亿元,新增人民币存款4.72万亿元,同比少增1.39万亿元。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为5.60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5612亿元。

我国国民经济呈现稳中向好态势 篇3

发布了2016年11月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数据显示,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0.8%。1—11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8.3%,其中民间投资增长3.1%。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度扩大总需求等政策作用下,在企业等市场主体的努力下,国民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积极变化累积增多,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说。

从增长动力看,11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比上月加快0.1个百分点。从投资看,前11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与前10个月持平,连续4个月呈现投资企稳迹象。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看,11月名义增速比上月加快0.8个百分点,这也是今年以来单月最高增速。从出口来看,以人民币计价的出口由降转升,11月增长5.9%,10月负3.4%。国家统计局统计的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11月增长1.7%,10月是下降0.2%。

“由此可见,经济增长动力在企稳回升。”毛盛勇说,11月服务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态势。代表转型升级方向的高技术产业,11月增长10.6%,增速比10月加快0.1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增长10.5%,比10月加快0.4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成为11月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加快的主要力量,说明工业内部转型升级态势增强。

11月,固定资产投资的内部结构也呈现优化趋势。数据显示,1—11月,制造业投资增长3.6%,比1—10月加快0.5个百分点,特别是11月当月,制造业投资增长8.4%,比10月加快5.6个百分点。从消费看,一些代表升级类商品的消费继续呈现加快上升趋势,表明经济结构继续优化。

“1—10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8.6%,比1—9个月加快0.2个百分点。10月当月利润增长9.8%,比9月加快2.1个百分点。”毛盛勇说,企业利润好转,一方面受益于价格因素;另一方面也说明企业主动“练内功”,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房地产投资方面,1—11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6.5%,增速比1—10月回落0.1个百分点,比2015年同期加快5.2个百分点。

工业生产方面,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2%,增速比10月加快0.1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持平。

就业方面,11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和大城市调查失业率和10月相比均有所回落,特别是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连续3个月保持在5%以下的较低水平。

物价方面,11月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3%,涨幅比10月扩大0.2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1%。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变动因素,核心CPI上漲1.9%,仍处于温和上涨态势。

我国期货市场发展对国民经济影响 篇4

1. 期货市场目前已拥有在更高层次上影响国民经济的能力和基础

2014年以来, 中国出台一系列期货市场发展的政策, 在这些政策指引下国内的期货市场到目前为止已上市将近20个商品期货品种, 到目前, 商品期货品种数目已将近达到30个, 覆盖了金属、农产品、化工和能源等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 并且关于股指期货的合约已经成功推出。截止2011年为止, 市场成交量达137.78万亿元和10.54亿元, 相较于2003年增长24.42倍和6.54倍, 市场的容量和规模都在稳定扩大增长。日前期货市场俨然成为我国市场体系的重要构成, 并且国际上将期货市场看作我国经济改革开放快速发展的成果也是重要标志。

2. 深化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机制

很多期货价格作为现货市场非常重要的风向标, 作为农民农业生产和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参考参考, 不仅加快了在不同区域市场之间价格信号的传递速度, 而且引导区域市场的价格逐渐统一。全球经济大宗商品的价格日益剧烈的波动的背景下, 企业利用市场来转移风险。例如2008年全球范围内爆发金融危机, 全球市场价格曾暴跌最高50%左右, 国内市场也如此.聪明的企业购买大豆, 同时在大连期货市场上卖出大豆, 这样就有效消散了风险, 使企业避免破产的危险。

3. 期货市场对农业的发展的积极作用

截止目前为止, 我国已建立包括糖油棉粮等数十个个品种在内的期货体系。期货市场的价格成为我国政府和市场配置农业生产、调整农业结构的重要信号, 这样对调节农业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有所帮助。农产品的有关期货价格目前已成为华北、云南、东北等地区农民调整农民生产、调整农业结构、制定销售计划的重要手段。

4. 期货市场对其他相关行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当前期货交易会通过优化期货的合约, 来达到增强所在行业的生产者消费者对产品质量更高的重视。同时现货行业标准化的程度得以提高, 产品的升级、行业的技术进步齐头并进。例如:锌期货在上市前, 国内市场0#锌总量占国内总产量比例较低, 于是交易所就当时行业整体的发展趋势, 交易所设计该期货合约时就把0#锌订为交割的标准品。于是锌期货上市以后, 国内生产锌的企业就开始把0#锌作为他们的主导产品, 结果是在后期时0#锌占国内总量超过90%。同时我国有关的金属企业在伦敦金属交易所内完成交割品牌的注册, 国际期货市场上的中国期货的品牌效应得以大大的提高。一直到2011年3月, 在伦敦金属交易所内注册的中国有色金属期货品牌数目将近80个。

二、期货市场的发展与我国国民经济

改革开放30年以来, 期货市场已有20多年的建设, 长时间以来这些都为期货市场的更深层次的发展、发展的方式改变奠定了基础。即使这样, 我国的期货市场与发达国家的期货市场比较, 我国的期货市场发展状况相较落后, 由此形成的我国市场价格的引导系统和价格分散风险体系还是不足完善。与我国国民经济的全局发展需求路线不符, 还不能实现实体经济发展以及经济体制改革转变的需求。

1. 从外部环境来看, 我国的期货市场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完善的重要时期, 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目前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和美国1987年-1992年的水平相当, 在这一时间段内美国期货市场上总共上市了将近80个新品种。于此同时, 在全球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加深以及全球的经济发展方式快速变革过程中, 企业公司生产者盈利模也式由原来的外延式扩张转型为现在的内涵式发展, 同时急需各类的期货产品和相关的价格信息快速实现专业化、精细化和科学化管理, 并加以充分利用。

2. 我国的期货市场对国民经济的刺激作用需进一步加深加大

截止目前为止我国总共上市接近30余期货种类, 不过是美国期货市场上个世纪50年代的水平, 亚洲印度的商品期货市场是在十年前建立, 但是印度目前期货市场的品种接近60个, 覆盖了较多的基础商品, 由此可见, 目前在我国, 中小型企业在期货市场上的参与度不高, 对期货市场的利用程度不够充分, 也就是说我国的期货市场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所以我国期货市场还是需要充分利用各行业市场资源, 并不断学习发达国家和市场完善来达到更深层次的拓开拓期货市场服务国民经济的厚度和层次, 利用自身的发展转型来实现期货市场对产业经济和国民经济的更深层次的服务, 带动国民经济发展, 早日步入发达国家行列。

3. 我国企业庞大的风险管理需要,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短板, 期货公司恐难以适应

期货市场属于金融产业中的新兴产业, 期货市场对于我国经济各行业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增强产业竞争力, 完善风险管理机制, 加快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自我国期货市场自出现以来, 期货业的综合实力不高, 实体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对于目前的期货市场来说过于艰难。现在的期货市场现存的企业, 个人盈利主要来自于中介费, 在交割、信息咨询等方面尚不能创造丰厚利润。形式单调的中介经纪服务模式使得期货参与者, 企业经营模式单一, 经营简单趋同, 同行业中间的关于手续费的恶性竞争造成整个期货市场的综合盈利价值不高。并且, 期货市场上大多数企业利润少, 工资低, 中高端人才供需不足, 对客户的服务能力不强。就目前的研发层次的员工的工资来看, 基金管理、证券公司的平均年薪均可达到60-80多万, 但是期货公司的员工平均年薪仅有10多万。人才供应不足对期货市场的发展, 及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影响都非常重要。

三、建议与政策

1. 利用期货市场刺激国民发展是基础

既然要刺激国民经济发展, 就要接轨实体企业, 其中中小型企业最需要加以扶持和发展, 这主要表现在国家需要非常准确的分析当前经济形势, 把握企业快速正确发展的途径, 我国内需不断扩大, 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利用这种需求, 进而利用大宗商品市场的影响, 生产出满足这种需求的产品, 众所周知, 与期货是标准合约相比, 企业需求还有略微不同, 可以利用期货企业的推陈出新功能, 在期货的标准合约层次上生产可以另企业需求满足的产品。

2. 规范现货市场

现货市场发展形势良好, 期货市场才得以发展, 现货市场基础良好是期货市场发展的前提, 同时期货市场反过来刺激现货市场的发展。当前的中国现货市场分散化, 没有形成一定体系, 规范制度统一协调方面能力不足。接下来需要根据全国范围内及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遵循制定规范制度、有法必依, 依法监督, 利用监督和倡导指引相结合的方式, 制定能够统筹全局的监管措施, 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 要求有关部门必须做到依法的严格监管, 使现货市场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进而逐渐变为期货市场发展良好的夯实基础。

3. 要参与全球市场, 逐渐把握国际期货市场金融资源相关产品定价话语权

我国的国民经济整体来说总量并不是第一, 整体量数不是很好, 但是整体趋势不错, 前景光明, 实体经济增长几十年来一直保持第一, 这是我国实体经济在国际市场发展过程中最基本话语权。目前, 国际有色金属和相关的产品的生产者如果想要建立一个新产或者说想要提高产量, 都要提前参考当时我国的一个整体经济状态, 因为中国是一个消费大国, 大多数商品最后国这其实都是来到中国, 因此这是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基本话语权。

4. 期货交易所改革必须进一步推进实施

交易所本身作为金融市场监督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加大改革力度, 进一步深化改革, 落实改革精神。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今日。交易所改革也是顺应此时国际经济潮流, 有关部门和市场都需在加快期货交易所改革, 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方面作出努力, 这是市场加速发展, 增强期货市场对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服务能力和刺激经济增长能力, 加强我国期货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国金融年鉴 (1993~2007) [M].中国金融出版社.

[2]中国证券期货统计年鉴 (1992~2006) [M].学林出版社.

[3]李国华.期货市场简明教程[M].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5.

[4]常清等.中国期货市场10年—基于中外期货市场比较实证分析[J].当代金融家, 2007 (5) .

我国政府与经济 篇5

行政改革从政治职能为重心向以经济职能为重心的转变。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提出了政府职能要从以政治职能为重心向“以经济工作为中心”的历史性转变的问题。1980年,国务院《关于经济改革的初步意见》提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要自觉地运用经济规律,把单一的计划调节为计划指导下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经过1982年、1988年、1993年,特别是1998年的政府机构改革,政府职能逐渐沿着市场化方向前进,完成了由政治职能为重心向经济职能为重心的职能转变。从偏重经济职能向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转变。进入21世纪,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步入了工业现代化进程。一方面,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以及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与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要求政府职能从以偏重经济职能转向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另一方面,在改革的过程中也暴露出政府工作长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不足:生产安全事故频发、腐败现象严重、贫富差距过大等。这就要求政府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在继续抓紧抓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更加重视民生,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成果。2008年的政府机构改革顺应了这种社会发展的需要,由偏重经济职能向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转变,以推进政府从经济建设型、行政控制型的治理模式向服务型的政府模式的转变。

二、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分析概括起来,30年来的政府职能转变大致经历了政府职能下属化、政府职能外化、政府职能弱化、政府职能分化、政府职能综合化的过程。政府职能下属化。我国在1988、1993、1998年的政府机构改革中,政府职能转变主要集中体现在政府职能的地方化,即权利下放方面。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改变政府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职能特征,政府管理职能尽可能地向下一级政府转移。下一级政府愈来愈多地承担了教育、科技、公共事业等公共职能,同时将一些具体的经济管理职能下放给企业与社会。政府职能的外化。政府职能的外化主要表现为政府职能向社会组织及国际组织的职能让渡。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和公民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组织结构发生了变化,社会中介组织不断增加,社会管理的事物越来越多,单靠政府无法承担不断扩张的社会管理任务,因此政府的职能就必须向社会转变,使原来由政府承担的具体的经济管理职能、公共职能和公共事务管理职能不断外移,企业与社会和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承担了越来越多的经济管理事务与公共事务,政府不再直接管理企业,由其自主经营。1998年的政府机构改革充分体现了这一点。由此,政府职能的领域在客观上缩小了,这为不断减少政府机构奠定了职能基础。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国际分工和专业化协作程度越来越高,国际组织通过建立世界范围的生产体系,迫使政府调整国内的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将政府的经济调控职能部分国际化,从而使政府向国际组织让渡部分的政府经济管理职能,2003年的政府机构改革就是为此做的组织准备与职能的调整。政府职能弱化。在1998年、2003年的政府机构改革中注重政府职能由直接的管理到间接管理,职能转变的重点是弱化政府直接管理的职能。职能转变要求政府不断解放生产力,去掉束缚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过度的政府管制,这就必然要求政府调整机构设置。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只有放弃对企业乃至产业和社会的过细、过度的监管,并改变以行政命令的直接管理方式来进行具体事务的管理的现象,实行政府职能的整合,将政府工作的重心放在制定政策和提供服务上,这是促使政府部门实行大部制的重要动力。政府职能分化。2003年与2008年的政府机构改革中,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转向政府自身,主要是理顺政府内部的职能关系,即政府职能的决策、执行、监督职能的分化。这两次政府机构改革开始涉及政府体制改革的深层问题。政府自身改革最大的问题不是减少机构和精简人员,关键是要围绕推进政府改革的大方向,加强中央政府的决策职能与监督职能。只有将政府决策、执行和监督职能分离开,并相互制约,才能形成良好的权力运行机制。政府职能综合化。随着机构改革中政府职能下移、外化、弱化与分化,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公民社会的不断成熟,使原来由政府承担的具体职能和公共事务不断外移,政府管理的职能范围不断缩小。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政府综合事务在政府事务中的比例不断上升,要求政府实施综合决策、综合执行与综合管理,以便加强对政府事务的综合协调与战略管理。因此要求政府职能转变不断地趋于核心化、中心化和综合化。2008年政府机构改革中实行大部制就是职能核心化、中心化和综合化的体现。纵观我国30年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与内容,笔者认为其特征表现为:政府主导职能转变。由于我国在现代化过程中是后发国家,这就决定了我国的发展是赶超型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政府是发展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因此决定了在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政府是职能转变的主导力量。在我国,基本上没有其他的社会力量参与职能转变,而完全是政府出于自主意识的一种自觉行为,政府是制度供给的主体。政府职能转变的本质是政府以自己为中心对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进行调整,即政府通过职能转变的形式来规范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政府通过职能转变这种自觉行为,使政府权力逐步地、有选择地退出经济和社会领域,通过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形式明确政府权力运行的限度,从而实现政府与经济和社会的领域分离。由此决定了调整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构成了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内容。政府职能由功能性向结构性的转变。在原有的经济体制下,政府职能的价值取向是以政府的管理和规范为主体的,因而政府职能的功能是集权的、单一的、整体性的政府权能,政府职能在功能上突出政府整体的需要,政府职能的范围广泛,政治、经济、社会一体化,政府职能的运行方式以政治性、行政性、直接性为主,同时政府职能的权能运行仅限于政府条块体系之内。通过30年的政府职能的转变,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与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政府职能进行了结构性的调整,即从传统的、单一的、整体的政府功能性职能向分散的、多元的政府职能转化,打破了政治与经济,国家与社会一元从属的结构模式,收缩和限制了政府职能运行的范围,建立政府与社会的二元职能结构,着力理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国际组织、政府内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以经济性、法律性、间接性的职能运行方式取代传统的政府职能运行方式,建构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政府职能结构。需要指出的是,在理论界理解政府职能转变是有误区的,一谈到政府职能转变就会被理解为政企分开和权力下放。这种对政府职能转变的理解是不全面的,它仅局限在对职能转变的功能性理解上,即把职能转变理解为简单的政企分开和政府内部的简政放权。而没有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与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背景下,政府职能的转变并不局限于政府体系内部,而是要冲破政府体系,在结构上调整和重新规范政府职能,处理好政府与国际组织、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事业单位的权利关系,以政府职能在结构上的调整来保证政府职能的功能发挥。

我国国民经济 篇6

关键词:农业 国民经济 作用 影响程度

一、简单概述

所谓国民经济,指的就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也就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总体经济活动的总和。一般情况下,涉及到一整个国家的经济,称为国民经济,比方说中国经济、英国经济等等。所谓“国民经济”也即是宏观的、整体的,整个国家经济。本文就对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影响程度做一下分析。

二、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产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基础性地位

农业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它是我国各层次产业中的第一产业。按照产业部门的理论划分依据,可将我国国民经济划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三个层次。第一产业也即为农业,目前制造业统称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也即是服务业。从1985年我国开始实施3次产业结构划分模式,将林业、牧业、渔业也包含在了第一产业里面,第将采掘业和建筑业包含在了第二产业里面,而将科技文化部门(譬如科研单位、教育部门、广电娱乐部门、医疗卫生服务部门等)、公共管理部门(如各级政府部门、军警等)包含在了第三产业里。 概括起来说,上一级产业归属为下一级产业的基础,也即是农业为第二、三产业的基础,而第三产业(服务业)属于第一产业(农业)和第二产业(制造业)所派生出的,并主要是为农业和制造业服务;换句话说,假使没有了农业,就不可能有制造业和服务业,也就是说没有农业和制造业那么服务业就无从谈起。

三、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影响力

分析农业对国民经济的重要影响力可知,农业作为食品的基本来源、人类生存的根本,是人类社会所赖以生产、发展的根本基础。之所以将农业认为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是因为要生存,首先要获得的就是最根本的生活资料,而在生活资料当中首要的就是食物。其次,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其它部门赖以独立和发展的基础。换句话来说,正是由于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才使社会分工成为可能。农业生产一直是生产力水平极低的人类早期社会仅有的生产部门。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从而产生了剩余产品,才使得人们从事农业以外的生产活动成为可能。

四、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和影响

1、农业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土地、劳动力和资金三大生产要素

农业作为非农部门的基础,为非农部门提供基础的劳动力,同时也是“要素贡献”中的基础和核心,是农业发挥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作用的基础。若没有农业劳动力为非农部门源源不断的提供劳动支持,后者的发展也便无法存在。

2、农业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必不可少的农产品

农业提供者以粮食为代表的各种食品,用以城乡居民的日常所需,以此来保障劳动力,且用于再生产,以此来保障整个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因此,农业产品的贡献始终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除了粮食的供给以外,渔业、林业、畜牧业等也给社会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丰富大量的产品,以此来满足人类社会日益增长的各种生产、生活需求。

3、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除了基础性的贡献外,还有外汇方面的贡献

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需要外汇, 而出口的农产品同时给国家的经济发展赚取大量的外汇。对于外汇来说除了通过借款获得以外,最重要的方式就是通过出口来换取。目前我国的农产品出口是取得外汇的重要手段之一。另外在力求满足国内普通用户对农产品需求的同时,将国内一些冗余的如水果、大米、药材等用于出口,以此来换取外汇。目前来看,国内出口换汇已逐步从农产品专项工业品,这也标志着我国经济、产品被世界的逐步认可。

4、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对资金方面的影响

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影响,体现在资金方面,则比较特殊,主要是农业部门向非农部门采取的多方面“进贡”。之所以出现和长期存在该情况,主要是因社会财产权利分配的不合理原因,是因为农民财产权利未收到应有的尊重结果。这就需要做好惠农、扶农工作。

从以上进行的分析不难看出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占据的重要作用,及做出的重大贡献,从实质上可将其贡献分为价值形态贡献和实物形态贡献两类。事物形态贡献主要有农产品、劳动力、土地三大方面,价值形态贡献主要体现在市场、资金、外汇三大基本要素上。而且多种贡献中,通常都具有互惠性和双向性的特点,将农业作为一方,同时将国民经济中的剩余其他部门作为另外一方,将二者从“贡献”与“受惠”进行比较分析,二者之间互为对象的,体现出了国民经济整体性及紧密关联性的特征。

总而言之,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第二、三产业的水平的逐步提高。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主导,必须加强其基础地位的建设。随着近两年农产品价格的不断提升,广大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也得到了大幅度上升,这就要求农业相关部门一方面保持现有农业产品的发生生产优势,另一方还应将农业由过去传统单一的生产部门逐步完善成为多元化的从生产到加工,再到销售的综合部门,从而走向农业产业化的道路。只有这也,农业才能获取社会平均利润,才能使农民增收,进而增加农业生产资源的投入,强化我国农业发展能力,并以此来拉动我国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市场,形成工农业协调发展良好状态。

参考文献:

[1]蔡玲玲,罗燕婷.技术进步对安徽省经济增长献率的实证分析[J].安徽科技,2006;1

[2]张望.福建省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分析[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6;2

奥运经济与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 篇7

所谓奥运经济, 就是为满足举办奥运会的相关需要或利用奥运会创造的商机而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对主办国或举办城市产业直接或间接的巨大的诱发效益的总称。从广义的角度讲, 奥运经济就是在奥林匹克精神指导下, 以城市发展战略和远景规划为基础, 围绕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设施和配套工程建设与营运、奥运无形资产经营、奥运广告活动 (包括企业产品和服务推销、企业知名度推销、奥运设施与活动的冠名等) 等, 以奥运为支撑点引发的一切产业经济现象和效益的总称。

“奥林匹克”从来与“金钱”密不可分:早在1896年的雅典首届奥运会时, 组委会就因经费困难而接受了希腊慈善家阿维罗夫捐资修建体育场馆, “柯达”也经常为在相关体育赛事的纪念品上作广告而提供赞助。1900年的巴黎、1904年的圣路易、1908年的伦敦连续二届奥运会的开支都来自同时召开的世界博览会的收益。1981年萨拉热窝奥运会组委会签署了国内外447个商业性合同。从1984年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起, 奥运会不仅仅再是体育盛会, 它所创造的经济效益也越来越被人们广泛关注。“奥运经济”这个词汇逐渐成为体育经济学界经常提到的一个名词。

二、奥运经济对我国体育经济的促进作用

一般而言, 体育经济是指从生产和经营的角度出发, 把大众的体育生活和与此相关的经济行为, 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作为一项特殊的产业来发展。发达国家体育经济的发展历程已经表明,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 体育经济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改革开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体育产业也在逐渐壮大发展, 已被视为我国的朝阳产业, 存在极大的潜力, 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这意味着我国体育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申奥成功更是为体育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将对我国体育经济各方面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1. 奥运经济对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影响

体育产业是指为社会提供体育产品的同一类经济活动的集合及同类经济部门的总和。体育产业包括所有与体育相关的经济活动, 如体育物质产品 (体育服装、体育器材、体育建筑、体育食品饮料等) 和体育信息产品 (体育广告宣传、电视广播、报刊、体育彩票、体育信息的传送等) , 以及体育劳务 (体育竞赛、健身娱乐、场地出租等) 。

(1) 促进中国体育产业的国际化。随着经济的全球化, 体育产业特别是体育商业服务的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 国外著名的体育用品公司、体育管理咨询公司和体育俱乐部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要利用举办奥运会之机, 一方面学习国外的技术、经验;另一方面, 也要注重培养我国体育产业的强势企业, 力争进入国际市场, 和外国人一争高低。有助于中国企业包括体育企业借奥运会快步走向国际, 走向世界。

(2) 有助于体育产业规范化管理和制度完善。奥运会, 将对政府做什么、支持什么的效果进行检验。这对我们调放结合发展体育产业有很大好处。比如是否要重点支持竞技体育, 放开其他体育办的产业;是否应从产业政策上鼓励民间私营企业投资体育产业, 特别是一些便于市场化运营的项目。如体育健身娱乐场所;是否应对从事为主体产业服务和为提高大众身体素质服务的项目和单位, 国内企业要在奥运经济中找到商机, 就要与外商企业进行竞争, 制度健全与科学, 是进行竞争的基础。因此, 奥运会将促进企业建立适应市场竞争的运行机制。这可能会使一些有条件的福利型、事业型单位加快向经营型、企业型转变, 加快体育产业中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革, 构筑符合现代体育产业发展要求的企业组织结构。

(3) 促进我国体育产业政策的完善。奥运经济的发展, 加速了我国体育产业政策的配套发展。目前, 我国体育产业还存在产权关系不明、资产管理不顺、市场发育不全、管理不善的诸多问题。我国体育的产业化水平还很落后, 与我国体育在国际上的地位极不相称。为了加快体育产业的发展, 政府要引导体育产业发展, 扩大体育经费来源, 在其税收政策上向体育产业倾斜。政府部门除了制订对体育产业的宏观经济政策外, 还应保障体育产业规范化经营, 促进体育产业与国际接轨。加快完善体育产业政策, 对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近几年来, 体育行政部门在建立体育产业政策方面做了许多工作, 并取得了初步成果, 但目前我国体育产业中的许多方面仍因缺乏长期稳定的政策扶持, 使发展受到限制和制约, 这对体育产业的长远发展极为不利。

(4) 为体育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 为企业营销提供了非常大的商机。举办奥运会的影响可以分为直接受益的产业和间接受益的产业, 前者主要包括建筑业、交通业、旅游业、新闻出版业、交通业、电信业、餐饮业、房地产业等, 后者涉及的面更广一些。但综合起来看, 举办奥运会主要还是对新兴产业特别是包括体育在内的服务业的影响最大。企业可利用奥运会树立形象、提高产品质量、扩大销售渠道, 加快企业发展。奥运会是企业品牌推销的最佳时机。有助于促进我国内企业加快形成体育产业龙头企业的进程。奥运会将有助于我国体育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发展体育企业。有助于我国企业的科技进步。在科技奥运下, 加快提高企业科技进步, 体育产业和其他产业一样面对的竞争是一种科技竞争。体育产业要想进步和发展, 必须借助高科技。有助于将体育产业与社区建设结合。

(5) 有助于全民健身运动和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在北京举办奥运会, 将有助于促进全民健身活动。奥运会带来了对体育的兴趣, 对健身的重视, 对各种有助于身心健康的锻炼方式的推广。这不仅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 而且也是培养体育消费群体, 从经济角度讲, 是提高体育场馆利用率, 培育体育市场的主体, 对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有助于因地制宜发展本地传统体育和新运动项目开拓。

2. 奥运经济对体育旅游业的促进

奥运会是全世界人民关注的事业, 每届奥运会的主办国都会吸引大批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北京也不例外, 2005年, 北京已确定2006年~2020年间, 将把旅游业打造成北京支柱产业。在奥运期间, 将会有数以万计的运动员、教练员, 以及大量的观光游客云集中国, 中国地大物博, 文化古迹非常多, 通过奥运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到中国来参观旅游, 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中国的优美风光。在未来几年中, 旅游局将采用光纤宽带技术, 建立中心数据库, 通过互联网为全国各地的旅游点进行旅游咨询, 想到北京或到国内其他大城市旅游, 只需在街头点击鼠标, 就能将北京与国内其他旅游点的信息尽在掌握之中, 从而促进国内各大旅游城市的酒店餐饮业得到空前的发展。

3. 奥运经济提升体育经济的科技含量

21世纪信息传播的全球化, 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互联网的极快发展, 让人难以想像几年后深入社会的广度和深度。2004年以IP网为基础的数据及多媒体业务将占有70%以上的市场份额。届时将通过电视和宽带互联网直播奥运会, 让全世界每个角落的人们都可看到奥运会在网上直播。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 有力地促进世界科技间的互动, 为了实现北京“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的三大目标。它的运动场馆和奥运村的建设、通信、城市交通及绿色环保都离不开高科技技术的支持, 如环保技术、建筑节能技术、节水技术、数字通讯技术、网络宽带技术等等, 这给体育高新产业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势必将促进体育高科技产业的巨大发展。面向全世界进行高新技术的引进与合作, 促进人才的汇聚与使用, 高新成果的转化与创新, 高新技术产业的重组与合并, 推动我国的体育高科技产业高速发展, 并且带来无限的商机, 为以后我国体育经济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4. 奥运对我国体育服务业的促进作用

体育产业本身是本体, 围绕体育产业, 还有很多服务业, 体育服务业也需要有很大的发展。这次申办成功, 对我国体育领域冲击最大的是服务业, 围绕举办奥运会, 包括律师、咨询、媒体、金融、旅游、交通、IT行业等等, 各种各样的服务业的介入, 给举办国提供数以万计的就业就会。

5. 奥运文化对体育文化的促进作用

2008年北京奥运会, 是中国难得的一次历史机遇, 文化的交流也将更为频繁和开放, 自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后, 北京加快了对外文化交流的频率和规模, 对外文化交流数量自2001年以来年均增长40%左右, 2008奥运让世界史好地了解中国, 让中国史好地走向世界, 把奥林匹克“更快、更强、更高”的精神, 切切实实地渗透到中国的体育文化中。

奥运会作为目前规模最大的全球性体育盛事, 受世界瞩目, 中国应该抓住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机遇, 迎接入世挑战, 实现中国体育产业质的飞跃。可以预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 我国体育经济必将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玲华:北京2008“:奥林匹克——体育经济”呼唤金融创新[J].中国外汇管理, 2002, (08)

[2]曲宗湖《:体育教学模式问答》.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3年2月第1版

[3]刘福安, 李笋南.北京奥运文化消费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体育科学, 2006, 26 (3) :15~20

[4]符亚明.奥运经济对北京市产业发展直接影响研究[J].中国软件, 2003. (7) :37~38

我国国民经济 篇8

由于期货价格能够预先较为真实地反映未来市场的供求状况,也能够对未来一定时期的潜在需求进行超前调节,因此,期货价格对生产、加工、销售等企业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今越来越多的生产、加工、消费以及贸易企业在进行生产、采购以及物流和营销的活动时都参照期货价格来进行。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农产品期货品种体系,包括粮、棉、糖、油等10个品种。我国目前农产品期货的价格与现货价格拟合度比较好,因此对于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期货市场通过电子撮合、连续竞价的方式形成期货价格,这种方式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供销机制相比,透明高效,避免了销售和流通环节的隐性成本,提高了价格形成效率。越来越多的农产品生产、贸易、加工、消费企业利用期货价格来组织采购、生产、物流和营销等经营活动。

安排农业生产以及调整种植结构最重要的价格信号即为期货市场价格,并且期货市场价格还有助于化解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1]。在我国的东北、云南以及华北等地区,组织和安排农业生产、调整种植结构、销售计划以及锁定预期利润都是依据我国农产品相关的期货价格进行。如2006年,黑龙江海伦市农民根据期货市场价格和专家建议,决定减少大豆种植,改种玉米,当年成功增收10多亿元。在黑龙江,农垦每年大约四月份都会向集团下属农场发布大豆种植面积的指导意见,而这些意见都是通过分析大商所的期货价格得出的,当地分散经营的农民也学会了根据期货价格调整种植结构[2]。

对农产品贸易进行定价最重要的参考以及就是期货市场的价格。云南农垦曾在橡胶产品上实现期货交割价格比现货价格每吨高出千元左右,取得了胶工、胶农收入的较大增长。

在国内大豆贸易中,部分企业尝试通过期货价格加基差定价的方式,解决现货贸易中定价的难题和贸易方式的缺陷。如2004年以金光油脂等为代表的油脂企业在豆粕定价上采取经典的基差定价模式(买卖双方对合同项下货物全期货保值模式)。

农业龙头企业运用期货市场管理生产经营风险,帮助农民增收,增强了市场竞争力[1]。近年来,随着农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越来越多的农业企业通过参与期货市场实现套期保值、规避价格风险达到了稳定的生产经营,通过这些都充分认识到了期货市场的风险管理功能。如湖南推广“期货农业”发展模式,在实现农业集约化经营和产业升级、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湖南省部分棉麻企业采取先卖后种的“订单农业”的方式指导棉农生产,三年期间不仅棉农约增收2.5亿元,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当地棉麻企业的快速发展。

2 期货市场促进相关产业升级

对期货交割的标的物有严格的质量标准是期货合约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在期货市场标准化合约的促进下,相关现货行业的标准化程度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许多被交易所认可的以及在行业内享有较高信誉度的交割品牌,不仅提升了企业的无形资产还增强了全行业对产品质量的高度重视,从而推动了产品的升级以及行业技术的进步。

现如今钢材、铝、铜、锌和铅等多种金属的期货合约已经在上期所上市。通过对期货合约的标的进行优化不仅推动了行业技术的进步,同时还提升了企业的生产工艺水平以及对产品的质量升级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如锌期货上市以前,国内0#锌(含锌量不低于99.995%的未锻轧锌)占国内锌总产量的比例相对较低,上期所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将0#锌确定为交割标准。锌期货上市后,国内生产企业开始以0#锌作为主导产品,0#锌的市场份额迅速增加。

目前在上期所进行品牌注册的企业,0#锌占其总产量的比例已经超过了90%。再如,螺纹钢期货在选择交割标的时,现货市场中二级钢(HRB335)仍然是主导产品,约占螺纹钢产量的2/3,同期三级钢(HRB400)的产量约占1/3。上期所顺应国家鼓励使用三级螺纹钢的产业政策,选择三级钢作为交割标准品,同时为确保市场的平稳运行,将二级钢作为替代交割品,实行贴水交割。通过市场化手段,促进了三级钢的使用,从而推动了建筑用钢材的产品升级。

为了扩大我国期货在国际期货市场的品牌效应,我国的有色金属企业也在伦敦金属交易所注册了交割品牌。截至2011年2月,我国企业在伦敦注册有色金属品牌达76个。

3 期货市场对部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

长期以来我国的大宗商品以及金属都依赖进口,其中铜占60%左右,铝占40%左右,铅占30%左右以及锌占15%左右。“中国需求”因素增强了我国有色金属期货价格对于全球贸易定价的影响。

近几年来,我国金属期货市场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性,成长速度超越了发达国家市场。2010年上海期货交易所铜和铝的市场规模在世界上排名第二,仅次于伦敦金属交易所(LME),而锌则是第一次超越伦敦金属交易所,排名世界第一。伴随金属期货成交规模扩大,我国有色金属企业的期货参与度也不断提高,在铜期货市场中,国内90%的现货企业已经参与其中,有色金属期货已经成为国内企业不可或缺的定价和风险管理工具,并对国际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3]。部分现货生产企业正在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原材料采购管理,锁定采购成本,缩短储存时间,降低流通费用,甚至实现“零库存”的管理目标。随着现货企业的参与度不断提高,沪铜和沪铝也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伦敦价格。

综合可见,随着期货市场广度和深度的拓展,及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相关产业链企业对期货市场重要性的认识日益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利用期货市场管理风险实现生产稳步经营,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及规避风险功能得到有效发挥,期货市场服务产业及国民经济的功能不断体现。

参考文献

[1]蔡胜勋.我国农民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再思考.河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赵海燕, 胡胜德.黑龙江省利用大豆期货保障大豆产业发展的对策.商业经济.

我国国民经济 篇9

关键词:经济增长,国民经济核算,产业结构升级

一、三次产业的划分

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最早提出了产业划分理论。他将经济活动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基于配第和克拉克的研究,把产业结构划分为农业部门、工业部门、服务业部门,完善和发展了产业结构的演化规律。

各国对于经济结构的研究,普遍采用了三次产业结构划分的理论。但是,不同国家的划分不尽相同。本文根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发布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中的三次产业划分方法对我国的产业进行划分。

二、我国三次产业的产业结构

(一)我国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

通过分析1993至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由国民经济核算的生产法来考察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

从数据上看,从1993~2013年,我国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的比重有所波动,所占比重略微下降;第三产业呈快速上升趋势。

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认为产业结构的变动体现了工业化的演进过程,并据此提出了不同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划分依据。西蒙?库兹涅茨认为工业化初期第一产业比重会快速下降,同时伴随着第二、第三产业比重的提升。工业化中期的标志是第二产业比重超过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在国名经济中所占份额最大;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到10%则进入了工业化的高级阶段。根据西蒙?库兹涅茨的划分方法,我国在2013第一产业的产值为10%,进入了工业化高级阶段。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第三产业比重有待进一步提高。

美国作为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已经达到一定程度的优化,可以看出1997~2012年间,美国的三次产业的比率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动,而且第一产业比率大概在1.3%左右浮动,第二产业在21%左右浮动,第三产业则在76%左右浮动,尽管没有什么大的变动,但是仍然可以看出美国的第三产业的比率在增加,而第二产业的比率在减小。对比可知,我国的服务业远远落后与美国的服务业,最高时仅为46.1%,而美国一直高达70%,这与美国长期以来基于内需的经济增长有关。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进出口贸易,伴随着资源禀赋的变化,这种经济增长模式越加难以为继,我国经济亟待转型,应该不断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二)我国三次产业的劳动力结构

配第-克拉克定理认为,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逐渐减少,劳动力逐渐向第一、二产业转移。产业结构的变化往往伴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的升级伴随着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的趋势。

数据显示1993~1998年,我国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由56.4%下降到49.8%,第二产业的劳动力比重由22.4%上升到23.5%;1999~2002年,我国第一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基本保持不变,第二产业的劳动力比重则有所下降;2002~2013年,我国第一产业劳动力的比重迅速由50.0%下降到31.4%,第二产业的劳动力的比重由21.4%上升到30.1%;第三产业从1993~2013年的劳动力比重都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劳动力人口从第一产业逐渐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

虽然我国产业结构的构成符合理论的发展趋势,但其构成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由于我国农业劳动力人口是按照户籍统计的,农业户籍人口统一归入农业劳动力,这与经济现实并不相符,实际上很多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人口也被统计如第一产业中。另一方面,我国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集中化生产还未全面普及,依然有大量人口从事第一产业。因此,总的来说,我国第一产业劳动力人口比重依然较大。

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使用与库兹涅茨相同的统计归纳法,得出了一个经济发展的“标准结构”,即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所具有的经济结构的标准数值。他的标准结构为人们分析和评价不同区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结构组合是否恰当提供了规范依据。工业化标准模型设定了具体的量化指标,将经济划分为三个阶段,六个事情,不同指标反映了经济的不同发展程度。

2013年我国人均GDP为41908元,按1982年美元换算为22143美元,我国已处于工业化阶段的第6时期;若按1996年美元计算,换算为5041美元,表明我国处于工业化阶段第4阶段。

(三)我国三次产业的偏离度

产业偏离度常被用来分析产业结构与劳动力结构差异与变化。指标的大小反映了产业结构与劳动力结构的不对称程度。产业结构与劳动力结构越不对称,产业偏离度越大。

三次产业总体偏离度从73.4%下降到42.8%,下降了30.6个百分点。产业偏离度不断下降,显示出我国的产业结构不断合理,但与发达国家数据相比,我国产业结构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我国第一产业呈现正偏离,第二、第三产业呈现负偏离。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第三产业数据已经显示出正偏离,在偏离度指标数据上,我国仅仅相当于发达国家19世纪末的水平,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依然艰巨,但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四)我国三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

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是衡量产业结构另一个重要的指标。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通过某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与该产业劳动力人口占总劳动力人口的比重的比值技术得出。其反映了不同产业的比较劳动力水平。

发达国家的第一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的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之间差别不大,而我国第一产业的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与第二、第三产业的产业比较劳动力的差距较大,这反映了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的现状。

三、结论

从国民经济核算的生产法角度来看,伴随GDP总量的提升,我国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如今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步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作用已减弱,必须通过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实现经济快速平稳发展。一直以来,我国经济主要通过投资拉动,面临着复杂的经济形势,特别是民间投资大幅下降,急需加速产业升级,使经济增长从过分依赖投资向逐步扩大内需转变。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可以看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第一、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依然较大。我国第三产业的比重为46.1%,而美国这一数字一直保持在70%。通过对我国工业发展的阶段分析可以得知,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进程的高级阶段。传统产业的继续追加投资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有限,应该不断减少传统要素的投入,加大创新力度,积极鼓励自主创新,从投资驱动转变为依靠创新驱动,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我国人均GDP收入占世界排名的60多位,部分地区农业现代化、机械化水平不高,劳动生产率急需提高。应该坚定的发展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率,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努力提高农业劳动人口素质,提升他们的劳动技能,帮助一批农业人口向第三产业转移。

参考文献

[1]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M].商务印书馆.第二版.

[2]刘志彪.基于内需的经济全球化:中国分享第二波全球化红利的战略选择[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燃油税及其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 篇10

1、改革背景

近年来, 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突出, 节能减排工作任务艰巨。长期以来, 我国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维护和建设资金, 主要通过征收公路养路费和车辆通行费等方式筹集。但是, 养路费按车辆及载重计费, 存在异地挂靠、大吨小标、超限超载等逃避收费现象以及收费行为不规范问题, 造成车主负担不公平;同时, 在收费公路发展中也存在规模大、站点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影响了区域经济发展和群众便捷出行。因此燃油税费改革迫在眉睫。

2、改革历程

1994年, 我国开始动议开征燃油税。1997年全国人大通过《公路法》, 首次提出以燃油附加费替代养路费。1998年10月, 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审议的公路法修正案草案中, 将燃油附加费改为燃油税。1999年10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第36条进行修改, 取消了征收养路费的相关内容。2001年1月, 当时的国家税务总局局长金人庆表示, 燃油税将在“适当时机开征”。2007年9月13日, 国家税务总局地税司副巡视员曹聪参加中国政府网访谈时表示, 我国今后要开征燃油税, 替代养路费。2008年12月18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的通知》。指出, 近期国际市场油价持续回落, 及时把握当前有利时机, 推进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国务院决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 取消原在成品油价外征收的公路养路费、航道养护费、公路运输管理费、公路客货运附加费、水路运输管理费、水运客货运附加费等六项收费, 逐步有序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同时, 将价内征收的汽油消费税单位税额每升提高0.8元, 柴油消费税单位税额每升提高0.7元, 其他成品油消费税单位税额相应提高。国务院同时决定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 理顺成品油价格。

二、燃油税改革的经济学解释

1、初期影响

初期, 由于对成品油的出场价格实行了降价, 所以实行燃油税初期价格不变。则消费者福利没有变化, 社会福利的变化等于生产者剩余的变化。如图1所示, 在改革前, 燃油需求曲线为D0, 供给曲线为S0, 此时的市场价格为P0, 交易量为Q0。由于先把油价出厂价下降, 即从P0降到P1, 而降价后的产量短期内不会变, 仍然维持在Q0, 比此价格下按需求曲线应该需求的量Q2要小, 按供给曲线应该供给的量Q1要大。因此在这个价格水平下, 供给者要增多本应该的在价格P1下的供应量, 而消费者也要减少本应在P1下的消费量, 这时的消费者剩余就从原来的三角形AP0E变到三角形BP1D, 消费者剩余没变。而生产者剩余则从三角形EP0O, 变到梯形OGDP1, 减少三角形ECD的面积, 来源于生产者必须供给超过应该在此价格水平下供给量而造成的损失。而实施燃油税开始, 价格回到P0, 消费者剩余没变, 而生产者本应再次增加回来的剩余即三角形ECD的面积以税收方式被国家征走, 因此初期评价社会福利存在净损失, 即生产者福利的损失。

2、长期影响

假定以前没有收取养路费的惯例, 根据经济学基本原理, 征收燃油税, 通过影响需求或供给曲线, 最后税负都将在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依据供需弹性不同分摊。

(1) 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在图2中, 假设政府就征收燃油税额为T, 则供给曲线由S0向S1左移, 距离等于T;市场交易量则由Q0下降为Q1。在这种情形下, 消费者消费燃油时支付P1的价格, 而供应者得到P2的价格, P0则是没有税收的价格。在这种情形下, 最终结果是消费者负担 (P1-P0) *Q1的税收, 生产者承担 (P0-P2) *Q1的税负。消费者承担税收较多, 从而使需求者的成本大幅上升, 加剧其负担。

(2) 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情况。如图3, 假设政府就燃油征收一定量的税T, 则需求曲线由D0向D1左移, 距离等于T;市场交易量则由Q0下降为Q1。消费者消费燃油时支付P1的价格, 而卖者得到P2的价格, P0则是没有税收的价格。在这种情形下, 最终结果是消费者负担 (P1-P0) *Q1的税收, 生产者承担 (P0-P2) *Q1的税负。生产者明显比消费者承担税收多。

三、燃油税的实际影响

第一, 对消费者的影响。一是家用车消费者。在现有价格情况下燃油税实施会给消费者带来福音。但当形成成品油定价机制时, 对消费者而言当油价的上升超过了养路费的减少, 则消费者将遭受损失, 排量越大, 损失越多。二是农林牧渔业消费者。燃油税改革的重要目标是用依法征税的办法筹集公路养护资金, 目前燃油税方案中规定征税对象是油料, 没有区分公路用油与非公路用油, 而农林渔等行业所耗燃油大部分与公路无关, 改革之前亦不用上缴养路费。因此一旦征税, 这些非公路用油的主体的利益将直接受损, 而且几乎享受不到税收的成果, 这部分税额成为他们福利的净损失。

第二, 对石油企业的影响。燃油税的实施对石油企业的影响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 在成品油降价后燃油税提高之前, 正如前面分析的, 生产者承担了价格下降的所有损失。第二阶段, 在征收燃油税之后, 燃油税将由三大石油公司负责代扣代缴, 在销售环节从量计征。石油企业扮演的“中间站”角色, 加税之后的油价会比真实的销售价高, 这会影响到原油销量。而且计征燃油税后可能还会带来走私加剧、国内市场受冲击的恶果。

第三, 对政府的影响。中央政府有充分的能力来调度全国公路的建设和维护。所以专款专用应当这么考虑, 一个是专项用于交通基础设施的维护、建设和运输、管理, 第二就是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 专项用于支持各地逐步解决已经取消的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 债务的偿还、人员安置、养护管理和公路建设等问题。对地方政府而言, 费作为预算外资金, 一般不列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 因此这成为地方政府的重要福利来源。

第四, 对相关产业的影响。一是交通运输业。燃油税实施开来首当其冲受影响的就是交通运输业。就这些企业而言, 燃油的需求基本上是缺乏弹性的, 见图2。所以, 一旦开征燃油税, 税负要由这些企业负担大部分, 这对它们可能是致命的打击。一是出租车行业负担加重。二是城市公交系统将受到冲击。三是公路长途客运可能受惠, 客车根据路途的长短, 规格有所不同, 耗油量也有比较大的区别。四是物流企业, 成本或涨一成。提高燃油附加税, 对物流企业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二是对汽车产业的影响。征收燃油税后燃油价格会上涨, 油耗成本成为汽车使用过程中的主要成本。因此消费者在选购汽车时, 会把排放量、油耗作为主要参考指标, 这将促进各种低排放、低油耗的经济型轿车的发展。这对于鼓励汽车用户降低能耗、节约燃油、降低成本, 促进汽车加快报废更新和技术改造的步伐, 对于促进我国汽车工业的技术进步意义重大。同时, 有利于减少污染, 保护环境。三是对能源的影响。一直以来, 我国采取的是高投入、高能耗、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开征燃油税, 生产厂商会尽可能地降低油料的加工成本, 提高石油及其副产品的利用效率, 降低污染和油料的出厂价格;油料经营者和使用者会尽可能地减少油料的损耗, 经济地经营和使用油料;所有开采、加工、经销、耗用油料的主体要为其造成的负外部性付出代价;耗油产品的生产厂商会注重改进产品质量, 尤其是提高产品能耗和排污等方面的要求。对燃油进行征税使得消费者和生产者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开发和使用作为石油替代品的新能源。这对我国逐渐改变能源消费结构, 在能源使用上进行技术创新有很大的推动力。

四、燃油税实施过程中的建议

第一, 燃油税的征收管理和分配应有严格规定, 同时兼顾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利益。由于地方政府是道路及公交等地方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主要提供者, 分成比例应适当向地方政府倾斜。将燃油税设为专项收入, 根据收取的来源不同, 将其中一部分作为公路建设基金, 一部分用于机场、铁路、码头建设基金, 一部分作为乡村道路建设基金, 以整体的方式通过地方政府返还给纳税人。

第二, 解决好非公路用油需求者的利益补偿问题。燃油税将使占柴油消耗量50%左右的农业用柴油成本增加, 从而增加农民的负担, 挫伤农民农业机械化的积极性。因此, 必须建立一整套对农林渔业等非公路用油行业的专门补贴制度, 同时制定出防止其他行业或主体可能钻该补贴制度“空白”的配套措施, 在兼顾各方利益的基础上保证制度的切实可行。

第三, 解决好不同运营企业的应对策略问题。对于长途运输业除了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提升运输劳务成本来弥补外, 必须在优化服务、减少消费、挖掘内部潜力上下工夫。对于耗油量大的公交行业, 除了改进服务质量以降低百姓对小幅提价的敏感外, 国家和地方财政必须给予适当的补贴, 尽可能地消除公交提价后可能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后果。对于出租车行业, 则是一个提高服务质量、改善车况、优胜劣汰的好机会, 而且公交的提价可能会降低出租车自身提价带来需求明显萎缩的可能性。

第四, 打击油品走私问题。必须联合海关、公安、财政、税务、工商、外经贸、石油等部门统一行动, 在加大打击力度的同时, 完善油品市场管理制度, 关停国内小、土炼油厂, 综合治理, 共同加强国内油品市场管理, 让走私者没有藏身之地, 从根本消灭油品走私现象。

五、结论

综上可见, 虽然燃油税的征收对相关利益主体和相关产业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冲击, 但其长远的节能环保意义和改进公路养护体制的意义给了燃油税充分的征收理由, 并且是十分必要的。但在实施中要注意平衡各方面的利益, 实施过程适宜稳妥推进, 在保证人民生活不受较大影响的情况下进行。尽管中国的燃油税还有待进一步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但随着市场经济步伐的加快, 以及宏观经济形势的进一步改善, 我们有理由相信, 用不了多久, 燃油费一定能够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参考文献

[1]王连东等:费改税对公路交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 2000 (86) .

[2]朱洪仁:燃油税开征的国际比较及我国的政策选择[J].财经研究, 2000 (3) .

[3]张睿:国外燃油税的征收[J].价格月刊, 2003 (9) .

[4]张腊梅:我国燃油税迟未出台的原因分析[J].上海汽车, 2005 (8) .

浅析低碳经济下我国经济结构调整 篇11

低碳经济;问题;中国经济;结构调整

[中图分类号]F121.3; 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5-0090-02

一、低碳经济的要求下中国面临的现状及问题

1.国内经济宏观发展现状

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并且发展方式仍呈现粗放型特点,工业化进程中,企业生产对能源和资源的需求多,也有较高的依赖性。高投入、高能耗及环境污染状况在较长时期内未能得到可观的扭转。根据国家统计局今年2月底发布的《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去年全年能源消耗总量为32.5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5.9%,万元GDP能耗则比上年减少了4.01%,但仍高于发达国家指标。

2.能源禀赋不足的问题

我国能源的资源禀赋的情况是:“富煤少气缺油”。而经济发展离不开能源推动,中国经济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需要大量的能源供应来支持。那么,当前能源禀赋的资源结构和开发情况决定了我国以煤炭为主要能源来源的格局在短期内难以改变。

正如2008年的数据,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占70.2%,作为新型能源的核能和水电仅占7.4%。煤炭消费和生产均居世界第一,均高出美国1.4倍左右。我国以煤炭为主要能源来满足GDP增长的现况,给二氧化碳减排和低碳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制约。

3.国际贸易方面的压力

首先,从全球产业分工来看,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产业仍然处于世界较低端的位置,在产品技术含量、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等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据研究表明,2004年中国净出口产品排放的二氧化碳量约为11亿吨,约占总排放量的23%。中国作为发达国家初级产品的加工基地,是以牺牲本国资源环境为代价的,违背了低碳经济的宗旨。

其次,低碳经济的倡导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贸易壁垒,使得发展中国家在国贸交往中更显劣势。而中国GDP外贸依存度较高,出口受损对出口导向型国家国民经济的发展会造成不小的震荡,从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国出口贸易企业纷纷陷入困境的情况中就可见一斑。这也说明,中国在进出口贸易领域缺乏良好的机制抵御外来风险,经济结构上存在的不足亟待调整。

二、低碳经济的问题下中国经济结构调整

21世纪初,中国经济宏观调控的着重点在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促进国民经济长期平稳快速的发展。“低碳经济”理念的提出,在经济结构调整方面,中国应以“低碳”思维方式作出一些战略上的改善,是挑战又是一种契机。

1.技术结构调整

在发达国家,尖端技术、先进技术所占的比重很大,而初级技术所占的比重很小甚至没有。中国则技术创新不够,发展经济的方式过于粗放,能源结构不科学,过多的依赖高碳排放量的传统能源。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手段,可以从不同方面进行探索。第一,低碳能源的研究开发,普及对新兴能源如太阳能、核能的运用,或是研发出一种经济合理的低碳能源替代传统能源;第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比如开发可以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物质;此外,还有节约能源的技术、能源循环利用的技术等等。

2.贸易结构调整

我们应该认识到贸易顺差附带的碳排放增加,应该对出口产品的种类进行调整,不能一味追逐利益,应该适当的限制高能耗、高排放的产品出口,将眼光放长远,构建绿色的贸易结构。目前,我国已经取消了“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甚至还对有的这类产品征收出口税,用政策手段引导贸易产品结构向着低碳方向调整和发展。

3.产业结构调整

在低碳经济的新时代下,其一,在工业中,注重发展高附加值、低能耗的产业,着力于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量;其二,更加加快第三產业的发展,使之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第三产业内部,大力发展房地产业、电信业、金融保险业、咨询业以及法律、会计等中介机构,提高服务业的知识含量和教育水平,加强高新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增强服务业的竞争能力和收益效率。同时,完善高能耗产业的准入制度、监管制度,运用市场化手段,将达不到国家有关低碳标准又效益低下的企业淘汰或转型。

4.消费结构调整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中国人口的增长,近年来CPI中能源权重增加,可见居民用于生活消费的能源比重逐渐上升,对温室气体的排放也与之增长。除了企业改善能耗情况之外,居民也应响应低碳经济的号召,在政府的引导下,秉持低碳消费的观念,有意识的为节能减排出力,比如使用节能电器、购买小排量汽车等等。特别是对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居民身体力行的改变消费结构,本着清洁、节约、环保的原则,倾向于对节能产品低碳节能产品的购买。低碳消费调节社会的需求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促进低碳产业的发展。低碳消费的倡议对低碳经济的发展来说,是一条不可忽视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朱敏.碳关税:与其一味反对不如积极应对[N].中国经济时报2010-7-23(3).

[2]杨美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新探索[J].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09-12(4).

[3]金乐琴,刘瑞.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J].经济问题探索2009(1).

[4]盛光华,杜雪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重点难点与路径[J].求是学刊2010-9(5).

作者简介:

我国国民经济 篇12

一、“十二五”规划有望成为历史上指标完成率最高的五年规划 (或五年计划)

“十二五”规划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制订的第二个五年规划, 规划实施两年多来, 全国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 坚持“五位一体”建设,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以人为本, 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转变发展观念, 创新发展模式, 提高发展质量, 落实“五个统筹”, 规划实施取得可喜进展。但在“十二五”规划执行过程中, GDP优先的粗放式发展惯性在各地仍然存在, 资源环境矛盾依然突出, 经济、社会、环境尚未达致和谐。因此, 要想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 还需在薄弱环节下大力气。

依据前两年的发展形势, 规划的七大目标中有六大目标 (七大目标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科技教育水平明显提升、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成效显著、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其中, 只有资源环境目标进展滞后。) 进展顺利, 28个主要指标主要指标3/4提前完成或完成。其中, 提前完成五年目标的有1个, 完成两年预期目标 (完成率大于40%到100%) 的有20个。两年进展略有滞后 (完成率在30%到40%) 的指标有4个, 明显滞后 (完成率低于30%) 的有3个。结合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 我们认为:在下半期经过多方努力, 目前进展略有滞后的4个指标中除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之外其他3个将能够实现规划目标, 在明显滞后的3个指标中“城镇保障性安居住房工程建设”也有望最终赶上, 但其他2个明显滞后的指标按期完成的难度较大。

总体上, “十二五”规划时期, 经济发展方面多数指标实际完成情况将高于规划目标, 资源环境方面的完成情况将落后于目标, 其他方面则基本实现目标。在28个指标中最终完成预期目标的指标将达到25个, 指标完成率达到89.3%, 超过“六五”计划的84.8%, 再创历史新高。

二、规划对地方政府约束不力是突出问题

“十二五”规划总体推进顺利, 主要有两个成因:一是各指标的目标值制定得相对“保守”, 除了经济增长指标偏低之外, 其他一些指标在借鉴“十一五”时期实践的基础上也有所下调, 比如说“十一五”规划时期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相比预定目标相差较大, “十二五”时期该指标目标值就明显调低了。二是中央政府在人民生活与科技教育领域投入力度较大, 使得这两类指标推进较快。

“十二五”规划推进较慢的是资源环境领域, 7个滞后指标 (略有滞后与明显滞后指标) 中就有5个属于该类指标。目前, 节能环保主要由地方政府来承担, 中央政府难以直接介入, 而正是由于规划对地方政府约束力不足, 才导致出现这一薄弱环节。

一是缺乏对地方完成真实情况的有效核查手段。国家发改委一份报告指出“河北、山西、辽宁、上海、山东、河南、湖南、广东、四川、甘肃等十个地区, 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约占全国的一半左右。但这些地方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均下降且降幅较大, 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减缓、能耗消费量上升的情况不吻合”。地方的节能减排数据与国家不衔接, 导致了“地方形势大好、国家压力很大”这样一个奇特现象。

二是基层政府考核指标与国家“十二五”规划不挂钩。尽管中央将节能环保列入了对各省市的政绩考核范畴, 但在许多地方节能环保目标却没有进一步分解下去, 这就使得节能压力难以有效传递到地方政府和企业, 节能工作力度和重视程度普遍下降, 必然影响相关工作的开展。

三是淘汰过剩产能的精神没有得到认真贯彻执行。“十二五”规划纲要“第九章改造提升制造业”指出:“优化结构、改善品种质量、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淘汰落后产能”。但实际情况却是, 中央每年都强调产能过剩治理工作, 并出台许多相关调控政策, 不少地方却“少报、瞒报、漏报”的方式来应对, 而且在几乎所有过剩行业中新增产能的速度远大于落后产能淘汰的速度, 导致“越治理越过剩”的尴尬局面。

四是高耗能产业没有得到有效抑制。“十二五”规划纲要“第二十二章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开头第一句就是“抑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从过去经验看, 在经济进入调整时期, 工业比重下降, 单位GDP能耗下降速度会相对明显。然而, 进入“十二五”以来, 尽管GDP增长与工业比重已经跌至10几年来的低位, 但GDP能耗强度降幅却依然处于极低水平。这固然与节能减排边际成本在逐步增大有一定的关系, 但更大程度上还是与高能耗产业不仅没有得到有效抑制反而时有反弹密切相关。今年上半年数据显示, 化学原料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黑色金属冶炼、有色金属冶炼四大高载能行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31.6%, 比上年同期提高11.1个百分点。水泥、平板玻璃、粗钢、钢材和有色金属等高耗能产品数量同比增速分别加快3.3-13.9个百分点。

同时, 我们还需注意到“城镇保障性安居住房工程建设”成为明显滞后的3个指标之一, 实际上也是因为规划对地方政府约束力不足所造成。这种现象的出现对五年规划的实施将带来严重危害, 任其发展下去, 未来很有可能出现一种状况:各个省市都完成和超额完成了规划目标, 但国家的总体目标却完成不了。

三、多管齐下健全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中期评估结果显示, “十二五”规划实施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规划对地方政府约束不力, 加速改变地方政府发展观念和政绩考核体系势在必行。这是最后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但也将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为了更好地推进后半期规划实施工作, 有效地缓解对地方政府约束不力带来的问题, 必须多管齐下, 加速建立健全我国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建立和完善科学规范的节能减排指标目标在地区间的分配体系

地方政府在节能环保方面抱有不同程度的消极态度, 与目前节能减排指标目标在地区间的分配方法缺乏科学性与权威性具有很大关系。不论是“十一五”时期, 还是“十二五”时期, 各省市的分配目标都是基于“一刀切”基础上结合与地方政府的相互协商而形成。

然而, 我国区域差距之大世界之少有。东部一些发达省市已经进入了工业化后期阶段甚至后工业化阶段, 单位GDP的能耗强度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相应地进入了下降轨道。中西部地区绝大多数省市则还处于工业化前、中期发展阶段, 正面临着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加快经济结构升级的历史契机, 能耗强度与二氧化碳的排放强度正处于快速增长时期。在这样一种历史背景下, 我国在节能减排目标分解时采用“一刀切”的方式不仅缺乏科学合理性, 而且会带来极大的不公平结果。东部发达地区因为产业结构升级会自动导致能耗与排放强度的缓慢下降, “一刀切”分配的指标对他们而言可以相对轻松地完成。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 中西部地区则因为产业结构的升级而导致能耗与排放强度的快速上升, “一刀切”分配的指标对他们来说就成为几乎难以完成的目标。在中西部, 一些省市为了完成“一刀切”分配降耗目标, 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中断对东部迁移产业的承接和放缓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进程。

由此可见, “一刀切”分配方式实际上有利于东部发达地区, 不利于中西部落后地区, 起到了一种固化地区差距的作用, 与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方向背道而驰。因而, 我们要在借鉴“十一五”降耗目标分解的经验教训基础上, 基于效率、公平兼顾原则, 制定出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规律、总体成本相对较低的节能减排目标分解方法。

◆建立和完善科学规范面向各级规划的评估体系

没有评估, 就没有执行。一个完善的规划评估体系应包括三个环节, 即前期评估、中期评估和后期评估。前期评估主要是对规划和政策科学性进行评估, 以确定它们是否应该实施。中期评估主要了解规划和政策目标的实现情况, 并为下一步规划和政策的实施提出相关建议。后期评估一方面可以评估规划和政策实施带来的效果, 另一方面是为今后制定规划和政策提供借鉴。这三种评估发生的时间不同, 作用也不同, 相促互补, 缺乏其中任何一个都会使得其他的评估工作意义大打折扣。

我国规划评估工作刚起步, 还只是开展了中期评估工作, 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评估体系。在地方上, 由于干部的短期任命制, 不同的规划往往对应的是不同的领导班子, 一个新班子上台之后一般不会对上一届班子制定的前一个规划做一个认真的评估。正因为缺乏严谨的前期评估和后期评估, 这就使得地方的规划缺乏科学性和权威性, 进而缺乏可持续性。在现实中, 新一届班子为了突出自己的能力, 树立自己的威信, 往往不愿意延续上届制定的发展规划, 从而导致地方规划总是随着领导班子的换届而更换, 上一个规划的项目可能还多半没有完成, 新制定的规划就将其推倒重做。这不仅造成了地方财力物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降低了当地GDP的质量, 而且也使得人们对国家要求开展的中期评估缺乏热情, 使得后者变成了一个走过场的工作。

由此可知, 由于缺乏前期评估与后期评估, 使得规划的中期评估意义和作用也明显降低。尽管在地方上这一问题显得更为严重, 但由于国家层面对地方具有明显的示范作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央政府在总结中期评估工作的经验基础上, 应加速推进前期评估与后期评估工作, 建立规范完善规划评估体系。

◆建立和完善科学规范的全国性节能环保监测网络, 强化各级人大对规划评估工作的监督作用

科学的评估需要建立在科学规范的核查手段之上。目前, 地方与国家在节能减排方面数据脱节现象明显, 原因在于缺乏一个科学规范的核查手段。为此, 必须在目前我国具有的一定基础的相关监测网络的基础上加大投入, 打造一个由气象、环保、国土、城建等诸多部门信息共享平台, 快速形成由城市站、背景站、区域站统一布局构成的国家监测网络, 从而及时获得各地真实数据, 进而为各地指标分解、进程评估、目标调整、行政问责奠定良好基础。

上一篇:运动瘦身要注意细节下一篇:冠状动脉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