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心理学(精选10篇)
我国经济心理学 篇1
由于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产生和发展的时间并不长, 学科的整体建设水平也比较有限。因此, 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也难以避免。而作为该学科建设的主力军, 林业经济管理部门要协同开设该学科的高校, 在充分了解问题的基础上, 有的放矢, 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 尽快提高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建设水平。
1 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
1.1 学科的发展水平不能满足社会实际需要
无论什么样的学科, 其建设发展最根本的目的是服务于社会发展, 满足社会经济建设的需求。同样, 林业经济管理学科也不例外, 它是为了发展日益迅速的林业经济而建设。但是,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林业经济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植下, 从微不足道的经济体迅速地成长为了国民经济体系中一个举足轻重的经济部门。特别在新的发展时期, 在林业经济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推动下, 林业经济体系已经发展成为了支撑国民经济的一根强有力的支柱。因此, 林业经济部门迫切需要林业经济管理人才。但是, 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建设却出现了明显地滞后性, 其具体表现在:学科建设的许多方面还流于形式, 深层次的学科改革和基础性的学科建设还滞后于学科发展的需要, 对学科的定位、学科研究的领域和范畴、学科的理论体系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明确等。这些问题的长期存在, 导致相关人才的培养越来越不能满足林业经济的发展需求。
1.2 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理论存在重大缺陷
一个学科的出现, 需要研究人员的灵感和创造。而一个学科的发展, 则离不开雄厚的理论作为基础。也就是说, 对林业经济管理学科而言, 在缺乏理论基础的情况下, 其发展和建设就成了无根之水。然而, 由于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产生的时间比较晚, 发展起点也比较低, 发展时间也比较短, 使得学科理论体系存在很多缺陷。例如, 从整体情况看, 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理论比较零碎, 形不成系统性和逻辑性较强的体系。而且, 由于不同的理论研究人员采用的研究标准也不尽相同, 导致研究出的成果难以被有效地被整合起来, 自然也就形不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同时, 很多研究者在开展学科研究工作时, 基本上是处于缺乏理论的状态下进行的, 导致研究成果缺乏较高的使用价值。除此之外, 理论研究系统性缺乏造成研究视角狭窄, 成果难以实际应用, 很多研究也仅仅局限于简单的重复, 使得理论体系长期得不到完善。
1.3 学科研究方法不够先进
研究方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研究结果。一般来说, 研究方法越先进, 研究手段越丰富, 越可能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然而, 从当前情况看, 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还处于相当落后的状态。特别是在研究体系的整体建设上, 与西方国家的差距非常明显。与此同时, 相关的研究单位和研究人员并不注重与国外先进研究团体进行经验交流, 而专注于闭门造车。这不仅导致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研究方法长期得不到提升, 也造成研究成果缺乏时效性, 研究成果的使用价值比较低。总而言之, 学科研究方法的落后, 直接导致研究水平普遍不高, 多数研究难于与国际接轨, 也落后于国内的其他相关经济管理类学科, 一些复杂问题研究难以进行。
2 加快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建设的一些建议探讨
2.1 强化学科和学术队伍的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和学术梯队建设是本学科点的的林业经济管理核心。也就是说, 加快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建设, 强化学科和学术研究队伍是必由之路。特别是在一些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研究队伍, 更应该把师资力量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只有这样, 才能为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奠定雄厚的基础, 才能够将学科研究水平提高到一个全新的层次上。总而言之, 要充分利用各种途径, 使本学科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有显著提高。例如启动培养一批国内外有较高学术影响的中青年专家人才工程, 重点引进和培养一批学术尖子, 将部分人发展为为国内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同时建立激励机制, 形成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等。
2.2 加强学科人才的培养
学科要发展, 人才是关键。在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建设过程中, 不仅需要各种“硬件”, “软件”建设也非常重要。也就是说, 加强学科人才的培养, 是提高学科研究水平的关键。首先, 国内林业经济管理部门要协同各高校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 将人才的培养提上到学科建设的战略层次上。只有这样, 才能为学科的建设源源不断地提供充足的相关人才;其次, 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 要革新培养理念。在世界范围内, 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已经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 其发展速度更是日新月异。故而, 传统的人才培养理念已经不适合当代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要求, 因此要积极革新培养理念, 将培养的重点由理论到研究方法和研究思想上来;最后, 学科人才还要积极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只有这样, 才能吸收国际先进研究成果, 在提高我国研究人才自身素质的同时, 增强我国学科学术的综合竞争能力。
2.3 学科研究要突出重点和热点
由于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非常迅速, 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林业经济管理人才。这就需要我国在短时间内将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研究水平提升上去。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 只有从学科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领域着手, 才能带动整个学科的发展。因此, 学科研究机构要及时了解当前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重点和热点领域, 并学习先进的研究方法, 尽快提上总体研究水平。综合来说, 针对林业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和热点领域, 加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管理与政策、区域通过学科建设把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成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森林资源环境经济理论与方法等重点研究方向的研究, 加强森林资源核算, 使学科的及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林业可持续发展及林业生态建设的管理与政策、森林资源经济、现代信息技术在林业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2.4 建设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是实践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 也是开展研究必备的物质条件。针对我国在林业经济管理学科领域缺乏实验室的情况, 国家主管部门应当投入必要的资金, 加快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同时, 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 应当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将实验室建设成高水平的现代化实验室。
3 结束语
为了给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 主管部门也应当加快实习基地的建设。只有这样, 才能培养出理论与实践能力兼具的新型人才。
摘要: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以来, 林业经济已经成为了我国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在客观上刺激了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产生和发展。但是, 从目前情况看, 该学科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 给该学科的建设带来了重重困难。笔者在分析了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的基础上, 探讨了加快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建设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存在问题,加强措施
参考文献
[1]潘寒艳.浅析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方法及意义[J].现代园艺, 2011年11期.
[2]王凤革.浅谈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建设[J].华章, 2013年10期.
[3]徐亚军.基于低碳经济背景下四平林业经济发展初探[J].吉林农业, 2011年07期.
经济学和心理学的互涉关系研究 篇2
【 关键词 】心理学 经济学 互涉关系
随着人类对社会认识的发展,发展生产力和提高生产效率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主题,“分工”和“专业化”同时也顺势而生。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物质生产领域,学术研究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这种现象。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是好处,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学术研究更加细致化、深入化,从而更容易研究出事物的本质。但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事物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必然有着各方面的联系,综合性、跨专业、跨行业等都有可能,绝对不是靠着某种单门别类的知识就可以解决。因此,在经历几千年的发展之后,科学在继续深度分门别类的同时,又在向着综合性、整体性社会性方面发展,“跨学科”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科技进步、生产力发展的热议话题之一。伴随着经济危机之后的经济复苏现象,经济学也成为现阶段研究的热门议题,而自古以来就与之有联系的心理学更被更加深入的进行研究其与经济学之间的联系。
一 、 经济学与心理学的研究概况
1.1、经济学与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心理学和经济学都有着共同的起源,二者产生于十七到十九世纪的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在经过休漠等人德尔经验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济学被视为“正宗经济学传统”,经济学是受到英国经验主义影响后从而产生的一门学科。而心理学是受到实证主义、唯物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影响而产生的,因此,经济学和心理学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在科学心理学建立后,经验主义所感兴趣的问题形成了心理学的基本研究对象。同时,在这个时期的经济学和心理学并未向后世的那样泾渭分明,相当一大部分的英国经验主义的思想都对二者产生巨大的影响。
1.2、经济学与心理学互涉研究的近况
心理学与经济学之间的“越界”行为,随着经济学本身的发展,其研究领域也在逐渐扩张,从而在心理学的研究产生了相同之处,并且心理学的深入研究与发展也使得心理学家门逐渐关注经济学领域的课题。心理学中大量的实验方法给经济学带来了许多可以借鉴的理论基础。
二、经济学与心理学的互涉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2.1、经济学与心理学互涉研究的局限
尽管经济学与心理学互涉的研究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起到了巨大的影,给各行各业起到了参照作用,但是,在进行研究中一些现象的分析都是建立在理论基础上的。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动物。有复杂的身体结构、大脑构成等。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人类是复杂的聚合体,不同人的成长经历会对自身产生不同的影响,或许情感、性格、为人处世的准则等。在研究过程中,这些因素的影响可能会使结果产生偏差,从而影响最终理论的产生。并且,世界万物不可能一成不变,即使存在着一定的规律,但也是在总体方面,一些细枝末节方面总会有所偏差,以前得出来的一些理论可能对自己现阶段面对的问题起到相反的作用。
2.2、经济学与心理学互涉研究的不足
在经济学与心理学相互关系的研究之中,很多问题明显超出了自然学科科学的界限,不是科学和哲学所能呈现出来的。这就造成了研究方法的不足,这就不是很小的个人力量所能完成的任务,需要大量人力、财力、物力和大量的时间才能完成。并且在进行大量的消耗之后很有可能得不到想要的结果,不可预见性比较大。因此,研究时需要有很好的心态和耐心。
2.3、经济学与心理学互涉研究的展望
心理学与经济学之间的“越界”行为,由于经济学的自身不断发展和有关领域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他与心理学的研究方面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相同之处,心理学的深入和发展,使得许多心理学家的目标转移到了经济学领域方面来。心理学与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成果给经济学带来了重大的理论革命。
三、总结
“信心经济与心理学家的社会责任”在近日成为了中科院心理研究所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的主题。从这些情况可以看出,国家对这个往大说关系国家稳定、社会繁荣,往小说关系人民家庭幸福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因为这事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在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宗旨就是使人民安居乐业、幸福安定,关系到民生的就是大事。并且,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进步,心理学越来越被国民所看重,它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消费、投资、税收、保险、储蓄等经济活动中涉及到的心理活动规律也越来越多、影响也越来越大、越来越深入。在符合中国国情的情况下,寻找具有中国特色的影响经济活动的心理机制的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何大安. 理性选择向非理性选择转化的行为分析[J]. 经济研究. 2005(08).
我国经济心理学 篇3
一、循环经济内涵概述
循环经济为一种崭新的经济模式, 该种经济模式的本质体现为在能源、物质的循环再生过程中促进经济增长得到有效实现。在应用该种经济模式的过程中, 人类所进行的生产、分配、消费等过程中均需融合于自然界物质能量的循环过程中。促进循环经济得以发展的重用提前条件表现为严格遵循自然界的能量、物质所具有的循环再生规律。
二、管理学研究缺位具体表现
(一) 管理学研究成果的缺位
循环经济研究中, 管理学研究的缺位首先表现为, 目前研究所得的成果还不能为低碳经济的有效发展创造良好的理论依据和健全的分析工具。在循环经济研究中个, 对管理学的研究还相对较少, 且还存在较多的内在缺陷。因此, 管理学研究还无法很好地适应循环经济发展需求, 进而导致相对于经济发展而言, 管理学研究存在较为明显的缺位。研究成果缺位具体表现为, 管理学研究成果通常较难在实践中得到有效检验。导致这个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现阶段的管理学研究过程中所应用的激励机制存在一定缺陷。同时, 在管理学的研究过程中, 滥用数学工具的现象还较为严重。解决该种缺位需要加强对我国学术研究评价体系进行有效改革, 同时还需积极应用学术研究风尚来进行引导。
(二) 管理学研究范式的缺位
现阶段, 在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其所需要的理论支撑表现出多样性, 囊括了自然生态系统运行规律、社会组织行为、企业运营机制等诸多内容。在我国, 传统应用的管理学研究路径范式表现出明显的缺位现象。在实际研究过程中, 通常选择单一的出发点展开深入研究, 理论范式表现出明显的相互割裂。这种研究范式无法成为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对循环经济的发展无指导意义。导致这种缺位状况出现的原因表现在以下结果方面:第一, 一些管理学的研究者将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定为研究的主要出发点, 进而导致管理学和经济学二者相互交融的研究模式形成。第二, 直接沿用行为科学研究过程中所应用的分析范式, 将团体、个人的行为方式作为实施管理学研究的主要依据。该种研究范式普遍被应用于我国管理学研究中。该种分析范式主要强调的是通过对人进行激励和约束的机制来实现对人进行管理, 因此其无法成为能够促进循环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的有利管理工具。第三, 一些管理学家在进行研究过程中, 给予国内基本国情, 提出根据实际国复兴古典管理理论这一主张。这种主张实质上是继续使用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 其对循环经济的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阻碍作用。
(三) 管理学研究缺乏原创性所造成的缺位
处于计划经济时期时, 企业管理实质上为国民经济计划的一个延伸, 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未能按照市场变化来对自身的生产产量、价格等进行调节。所以, 我国在, 于现代市场经济活动相适应的管理学理论还较为匮乏。改革开放后, 诸多西方管理理论进入我国, 成为经济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研究趋势。但是西方的理论并不是完全适应于我国经济发展。因此, 管理学研究必须要在合理借鉴的基础上有原创性才能本国经济的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三、解决循环经济研究中管理学研究缺位问题的具体措施
(一) 转变企业发展理念
想要还需为政府决策提供具有说服力和科学性的理论依据, 从宏观角度上, 必须加强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相关行为进行统一管理和制约。经济学研究者在对企业发展模式选择进行研究的过程中, 往往将企业假设为市场经济中的一个具有主体性的理性“经济人”。在不存在利益冲突的情况下, 企业通常不会转变传统生产模式。在没有任何外力作用的情况下, 即使有利可图, 企业也不会直接放弃传统生产模式而选择循环经济。因此, 经济学研究者们认为, 必须加强法律建设, 通过法律的强制性来促进循环经济得到有效发展。站在政府规制的角度上看, 经济学研究的实施必须具有实效性。但是在实际研究过程中, 经济学对人、企业的主观能动性、适应情境变化的能力均往往被忽。因此, 在这种情况下, 法律、政策的应用效果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
在管理学中, 高度重视人、企业所具有的创造能力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并且可以通过有效管理来实现对该两种能力进行不断激发和有效引导。对其企业的发展来说, 法律及政策的强制、市场优胜劣汰、技术发展等外部压力特别重要。这些外在压力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刺激作用, 进而促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被动地遵循相关法规政策。但是,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 影响其行为的主要因素为内在动力。除了利润的趋势之外, 企业社会价值观、企业道德责任感等也对企业行为产生严重影响。因此, 在管理学的研究过程中, 必须加强重视对企业道德、企业价值观等进行深入研究。积极塑造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企业价值观和文化。
(二) 加强企业运行机制建设
经济学研究者认为, 在生态企业的建设过程中必须从生产方式、运行机制进行变革。运行机制为企业实施相关生产活动的制度环境, 其可促进企业内部形成具有统一性的目标, 促进企业的凝聚力得到不断增强, 进而使得企业中的各个员工均能够积极、主动地投身到企业生产中, 真诚地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在这样的环境中, 企业员工的创造性可得到充分发挥, 同时还会积极对企业的生产活动进行监督, 促进企业生产不断向规范化发展。在具有生态化的运行机制中实施生产方式的变革, 才可促进企业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但是现阶段, 我国生态企业建设均是重视对生产方式进行变革, 而管理制度、组织机构等的建设均较为滞后, 因此生态企业建设未能取得理想成效。因此, 管理学应加强对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运行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全面分析企业目前的运行机制, 积极分析其与生态企业建设的适应性。然后合理地选择相应的运行机制作为试点, 对其有效性进行检验, 并针对具体的影响因素进行不断改进, 进而促进生态企业建设成效得到有效提升。
(三) 企业情境应对策略
在经济学中, 基于对宏观政策服务目标进行充分考虑, 往往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相关行为视为是被动的。例如外部性理论的提出就是将企业假设为不负责任的环境中的行为主体。但是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实际应用结果显示, 企业处于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时, 通常均可以快速地做出相应的反应, 甚至能够预先做出反应。例如随着循环经济相关政策地不断出台, 政策的内容从笼统逐渐发展为具体, 其要求也在不断提升, 企业生产过程中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在这个过程中, 企业不能只是被动的接受, 而是需要主动地进行吸收和消化, 通过实际行为来促进企业生产经营能够更好的适应相关法律政策的具体要求, 进而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管理上, 可通过绩效评价标准变革等方式促进企业管理水平得到不断提升。当企业微观、宏观环境均不断发生变化时,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能单纯地将绩效评价作为对经济效益进行衡量的唯一标准。在对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过程中, 应是将多元利益相关者作为评价的主体, 将创造企业价值的过程以及所取得的成果作为评价的客体, 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共赢作为对企业经济效益进行评价的总目标。由此可见, 在管理学中, 基于市场环境的多变性对企业的发展提出多元化目标, 其可促进企业能够在循环经济环境中得到更好发展, 提高企业应用多变生产环境的能力, 进而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结束语
国内循环经济研究中管理学研究缺位现象的存在对循环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阻碍作用。提高对循环经济内涵理解, 提高对循环经济主体企业的重视, 正确认识管理学研究缺位现象, 然后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对, 可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进而促进其实现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兴琼.内循环经济背景下的企业行为研究述评及建议[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15 (01) :201-202.
我国经济心理学 篇4
[关键词]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8-0007-04
一、引言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高层次人才、创造高水平科研成果、提供高水平社会服务的重任。[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的规模逐步扩大,研究生教育培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据201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所示,2013年,研究生招生61.14万人,其中,硕士生招生54.09万人;在学研究生179.40万人,其中,在学硕士生149.57万人;毕业研究生51.36万人,其中,毕业硕士生46.05万人。[2]研究生规模的壮大,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高级专门人才。同时,研究生规模的扩大,必然对高校的研究生培养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强化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以应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挑战,就成为大势所趋。
二、培养方案及其重要性
一般而言,高校对研究生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从招生录取到课程学习、开题再到完成毕业论文、获得学位等多个环节。在所有的环节中,培养方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生培养方案是研究生培养机构为了使研究生培养工作符合培养目标,为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研究生制定的教学计划。[3]高校能否根据学科发展的现状以及本校的实际,科学合理地制订并实施培养方案,关系到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本文选取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和浙江师范大学12所高校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心理学类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希望发现各个高校在培养研究生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提供依据。
三、对培养方案的文本分析
(一)关于培养目标与规格
培养目标是对教育所培养人才素质结构的一种理想,是教育宗旨、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一切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与归宿,对教育的各个方面与基本环节有着根本的制约作用。[4]最新版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一级学科简介》中对于心理学人才培养的目标是这样界定的:培养心理学研究和应用的专门人才。其具体规格要求包括以下几点。
1.具有较系统的心理学以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心理实验、心理测量、问卷调查等主要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式。
2.具有综合分析和解决心理学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
3.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独立查阅和较为系统地分析外文专业文献。
4.具有专业写作和学术交流能力,能准确地分析、阐释所从事心理学专业的问题。
5.能独立从事本专业的教学、科研和应用的工作。[5]
比较12所高校的培养目标与规格要求,我们发现:绝大多数高校都按《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一级学科简介》的要求,制订了心理学类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包括以上5个方面的内容。有些高校在具体要求中有所增加,例如增加了公民道德素养以及身心健康方面的内容。
在学制与学分要求方面,12所高校的基本学制均为3年,根据具体的情况实行弹性学制,对于延迟毕业的,5所高校规定最长培养年限为4年,另外7所高校规定最长培养年限为5年;对于提前毕业的,7所高校规定达到相关要求可提前1年毕业,1所高校(江西师范大学)可提前半年毕业,另外4所高校未提及此项。
12所高校的学分在25分~39分之间,均由课程学分和实践学分组成。
(二)关于研究方向的设置
《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一级学科简介》将心理学分为13个学科方向:基础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测量学、教育心理学与学校心理学、管理心理学、体育运动心理学、工程心理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军事心理学、法律心理学以及心理学史。而国内高校所设置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将这些方向整合在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以及应用心理学三个二级学科中。另外,华南师范大学还开设了计量心理学这一二级学科,这在国内高校心理学培养方向设置上还是比较少见的。
进一步来分析,12所高校中,11所高校的二级学科下都有具体明确的研究方向,只有东北师范大学的培养和研究方向仅仅分为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11所高校的研究方向设置情况如表1、表2、表3所示。
由表1、表2和表3可以看出,不同高校在不同专业方向设置的数量上面存在差别,从2个~10个不等。以上所有方向与《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一级学科简介》中心理学13个分类中的11个分类相吻合,其中工程心理学和军事心理学未能涉及。这可能跟我们所选取的高校性质是师范高校有关,而工程心理学一般是工科高校(如浙江大学)的研究方向,而军事心理学则是军事高校的研究方向。从表1、表2可以看出,在基础心理学专业中,认知神经科学和基础心理学方向占有重要比重,分别为42.86%和28.57%;在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中,教育心理学与学校心理学(36.36%)、发展心理学(29.09%)和认知神经科学(16.36%)居于前三位。这样的方向设置不仅体现了基础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本专业的学科性质,更表明对认知神经科学方面的探索是当今心理学研究的重要价值取向,这与靳宇倡等人对于西方心理学论文分布[6]的分析结果一致。21世纪被世界科学界公认为是生物科学、脑科学的时代。[7]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心理研究把认知、行为研究与基因、分子、生理生化、脑、计算机建模和数学建模等技术和方法相结合,这对心理学的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8]此外,心理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发挥着作用。从表3中可以看出,应用心理学专业中,临床与咨询心理学(35.56%)、管理心理学(33.33%)和社会心理学(15.56%)居于前三位,这说明心理学在此三个方向上应用广泛,而在体育运动、工程及军事方面没有涉及,在法律方面的应用也有待加强。
(三)关于培养课程体系
课程学习是我国学位和研究生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备环节,在研究生成长成才中具有全面、综合和基础性的作用。课程体系的设计应该把培养目标和学位要求作为根本依据。[9]比较12所高校的研究生课程,从课程安排时间上来说,有10所高校将必修课程安排在前3个学期,少数选修课程安排在第4学期,而东北师范大学和江西师范大学将所有课程安排在前4个学期。这样的课程安排有助于研究生后半段论文的撰写以及实践活动的开展。具体的课程设置,我们可以从公共必修课、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和选修课4个方面来分析。
1.公共必修课
在公共必修课中,12所高校均开设有政治课程和外国语课程,另外有两所高校(华东师范大学和内蒙古师范大学)开设了计算机课程,1所高校(南京师范大学)在学位基础课程中开设了计算机课程,3所高校(华东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和山东师范大学)开设了专业英语课程。其他高校未开设计算机与专业外语课程,这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心理学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其许多实验设计需借助于计算机程序(如E-prime),而一些统计软件(如SPSS)也为心理学研究结果的数据分析提供了便利。因此,掌握必要的计算机运用能力来为心理学研究服务,是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必备的能力。除了此外,硕士研究生作为高等教育的培养对象,其对于外国文献资料的阅读与吸收,不仅有助于掌握该学科的发展动态,开阔视野,还有助于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丰富自己的学术研究。其中,本专业英语的掌握可以帮助研究生快速获取资料,培养其运用一手资料的能力。12所高校中仅有3所高校开设专业英语课程,这说明此类课程的设置还有待加强。
2.学位基础课
在学位基础课中,12所高校的开设数量从2门~5门不等。上海师范大学的学位基础课在三个专业方面均不同,不具可比性,因此对学位基础课的分析只涉及11所高校。
尽管课程设置有所不同,但从表4可以看出,11所高校中有9所(81.82%)开设了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课程,这说明绝大多数高校注重方法的培养。此外,6所高校开设了心理学进展方面的课程,这说明其关注学科前沿动态,注重学科的发展性。此外,心理学基础和心理统计课程也占据了较大比重,分别为36.36%和45.45%。以上均说明高校在学位基础课的开设方面,既重视理论课程,又注重方法课程,这有助于高校培养高质量的硕士研究生。
值得关注的是,开设实验设计课程的高校仅有两所。心理学作为一门自然与社会的交叉学科,其自然学科的属性使其在许多研究上需要运用到实验设计,一个巧妙的实验设计可以发掘出现象中隐藏的内在本质,而从以上数据来看,高校对此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3.学位方向课
学位方向课是指不同研究方向开设的学位课程。由于华中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的学位方向课因方向不同而不同,故不具有可比性,因此该方面的分析只针对另外10所高校。
比较10所高校的基础心理学方向的学位课设置,如表5所示。
我们发现有9所高校开设有关认知的课程(主要有认知神经科学与认知心理学两大类),5所高校开设基础心理学类课程,这与前文中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课程的设置符合方向的设置。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方向的学位课的设置主要还是集中于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两大块。其中,开设发展心理学课程的有9所高校,开设教育心理学的有5所高校,符合此方向的性质。在应用心理学中,开设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咨询方面课程的均分别有7所高校,前者是由应用心理学的性质决定的,而后者反映了应用心理学的主要应用范围。
从课程的数量和灵活性来看,大多数高校开设固定的2门~6门学位方向课,而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则让研究生从3门~11门专业课中自主选择2门~3门进行学习,这大大增加了研究生的主动性以及课程的灵活性。
此外,通过对于课程名称的分析发现,不同于学位基础课,学位方向课多以专题展开,如基础心理学专题研究、发展心理学专题研究、应用心理学专题研究、认知与人格研究专题、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专题等,这样的课程设置一方面体现了学位方向课范围的广泛与全面,另一方面体现了硕士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的培养方式。
4.选修课
12所高校均开设专业选修课,另外有4所高校(山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和浙江师范大学)开设公共选修课。10所高校的专业选修课依据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而江西师范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的专业选修课不存在专业上的差异。
(四)关于培养方式与毕业要求
经过文本分析我们发现,各校研究生培养方式主要采取的是导师负责和导师组集体培养的模式,将专业学习、学位论文写作与教学实践三方面有机结合。6所高校要求研究生入学一段时间内在导师指导下制订个人培养计划,并据此安排自己的研究生学习。
1.学位论文和其他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和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学位论文是表明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的结果或有了新的见解,并以此为内容撰写而成、作为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时评审用的学术论文。学位论文在研究生培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研究生学术水平和科研成果的集中体现。纵观12所高校学位论文的要求,对于选题均要求创新,且具备较强的理论或者实践意义;8所高校要求研究生是第3学期末提交开题报告,另外4所高校要求在第4学期末提交;论文的写作时间不得少于1年。个别高校(南京师范大学)明确提出论文字数不得少于3万字,其他高校未在此类培养方案中涉及字数要求。此外,论文均需要答辩,答辩时需有外校专家参与,不合格者需经过3个~6个月方能重新答辩。
此外,9所高校要求研究生在校期间以第一作者(或者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作为第二作者)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至少1篇,另外3所高校(东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没有此项要求。
2.实践环节
绝大多数高校的实践环节包括学术活动和教学实践两个环节,学术活动主要有参加学术讲座并撰写报告、参加学术会议以及参与导师科研项目。对于研究生参与学术讲座的数量,从5场~30场不等。教学实践主要是针对本科生的授予课程、辅导答疑、批改作业、指导实验及指导论文等,要求20学时左右或者3个月。
四、结论与建议
(一)简短的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我国高校心理学类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存在以下特征:培养目标设置合理,多实行弹性学制;研究方向多样化,紧密结合社会发展与学科发展需求;课程体系灵活丰富,注重方法与技能训练;培养方式实行两结合制,发挥导师组集体智慧;注重全面素质提升,理论教学、论文写作与实践环节相结合。这样的培养特征符合社会的发展要求,同时也符合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有助于培养出高质量的研究生。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其不足之处:第一,专业研究方向的设置存在着失衡,过于重视学科前沿方向,而对某些经典的研究领域则关注不够;第二,课程设置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忽视计算机、专业外语和实验设计等方法技能的重要性;第三,培养方式趋同,鲜有本校特色。
(二)未来修订与完善的建议
针对以上特点,高校的心理学类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订应做到以下几点:专业方向的设置需要做到学术前沿与社会需求的统一;课程体系方面应既重视专业知识,又重视研究方法,注重应用性课程的设置;各个高校应注重本校专业特色的建设与完善,突出本校专业的独特性与差异性,结合自身优势和心理学类硕士研究生的规律,形成有特色的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
[ 参 考 文 献 ]
[1] 教育部.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Z].2013-07-12.
[2] 教育部.201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Z].2014-07-04.
[3] 周彬,王子成.浅谈研究生培养方案与培养计划的有效性[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4):23-27.
[4]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编).高等教育轮岗[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5][8]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一级学科简介和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基本要求(心理学)[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6] 靳宇倡,秦启文.近五年西方心理学重要期刊发表论文简评[J].心理科学,2011(4):1017-1023.
[7] 翟学伟,耿柳娜.中国心理学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基于CSSCI的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70-73.
[9]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Z].2014-12-05.
经济学发展对心理学的影响 篇5
1、经济学发展对心理学的宏观促进作用
经济学和心理学有着共同的起源, 它们都发轫于17世纪至19世纪期间的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学派。在这个时期学科之间的界限并不是泾渭分明的, 在它们各自成为具有特定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独立学科之前, 两者是交融在一起的, 谈论经济问题时常常牵扯到心理因素, 谈论到心理问题时往往涉及到经济学因素。
恩格斯说过:“政治, 法律, 哲学, 宗教, 文学, 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 但是他们又都互相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无论心理学在隶属于哲学范畴时还是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能够发展到今天, 都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
2、世界不同地区心理学发展状况及经济实力分析
美国心理学期刊《普通心理学评论》做了一项调查, 调查评选出了二十世纪最著名的九十九位心理学家。这九十九位心理学家无一不对心理学某一学派或理论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或是泰山鼻祖。在统计他们的国籍时发现, 其中美国 (83人) 、奥地利 (4人) 、前苏联 (3人) 、英国 (3人) 、德国 (2人) 、加拿大 (2人) 和瑞士 (2人) 。其中, 美国心理学家在总人数中占了83%, 其余六个国家加起来才占17%。可以看出, 二十世纪美国心理学发展绝对位于世界前列甚至是世界首位。
分析近代心理学史可以发现, 心理学虽起源于德国, 但到了二十世纪, 美国成为心理学的发展中心, 这与两次世界大战美国的崛起、德意志帝国的衰落不无关系。因为世界经济重心转移到了美国, 美国心理学有了繁荣的经济作支撑, 才能得到迅速发展。而德国却经济一落千丈, 心理学等学科发展缓慢。
二、经济学发展对心理学的影响
1、经济发展对心理学形成的影响
纵观心理学的发展史可以看到, 任何心理学派的出现都与经济的发展相关, 例如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产生就与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在科技、经济突飞猛进的背后, 人的精神裂变加剧, 心理变态严重, 人性日益异化。人本主义心理学就是在美国这样的经济膨胀而引发出的社会背景下诞生的。它强调“以人为本”和“以整体为对象”, 关注人的价值与尊严, 研究健康人格和自我实现。
2、经济发展对心理学实验仪器的影响
自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后, 实验方法与仪器开始走入心理学的视野。实验仪器在心理学中有着很大的作用, 对心理学的发展也有不可抹去的贡献。最初, 心理学实验仪器主要是生理学和物理学的常用仪器或经过改造后的实验仪器。随后, 随着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 心理学开始借鉴计算机技术、生理学、医学技术。特别是在认知神经科学领域, 开始广泛采用f MRI、PET、ERP、EEG、TMS等设备。
总之, 心理学的实验仪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一步步的发展着。由最初的简单机械仪器到电子计算机的精确控制, 再到科技水平更高的脑功能成像技术。心理学仪器的进步要依靠科技的推动, 而科技的发展需要经济的支持, 归根结底, 心理学仪器的发展是以经济的发展, 经济学的发展为基础的。
三、心理学反作用于经济学
1、心理学和经济学前世今生的地位
在科学的心理学建立之前, 心理学思想主要是依附于哲学思想之上的。
人们开始认为心理学是神秘的、虚幻的、不可证实的。这些观点给心理学打上了“伪科学”的标签。甚至许多现代自然科学家也拒绝把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外在于人类的世界是真是、重要、且受尊重的。直到1879年冯特在德国建立了第一座心理学实验室, 心理学才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即使在今天, 在现实生活中谈起心理学仍会使许多人升起一种神秘感。
心理学作为大部分人心中的“伪科学”, 很难得到人们的认可。那么经济学一直以来是怎样的呢?经济学发轫于17至19世纪期间的英国经验主义学派。经历二百余年的发展和完善, 经济学家们已经构建起了规模宏大、结构严谨、表述精确、方法逻辑性强的经济学理论大厦, 享有“社会科学中的物理学”的美誉。
心理学的理论若能应用于经济学这个被人广泛认可的学科之中, 无疑会逐步减弱哲学和神学为心理学带来的神秘色彩, 心理学理论也会被客观的评价。
2、经济学与心理学的拥抱 (1) 行为经济学
在传统经济学中, 一个根本的假设是, 人在进行决策的时会充分考虑到各种信息和可选方案, 理性地做出决策。但在现实生活中, 却常常可以发现一些实际决策情况, 经济学家却一直无法使用现有的模型和理论来解释这种决策方式。
心理学家卡内曼等在二十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发表过一系列论文中, 系统阐述了人类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 表明人的行为会系统性地偏离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卡尼曼等人的主要观点是:通常人们无法按照经济学的理论和概率的知识, 全面地进行分析问题和权衡;相反, 人们在判断时往往依赖于一些启发式思考, 决策变得轻松了, 但准确性却降低了。这一观点对主流经济学形成了挑战。卡内曼据此获得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 之后行为经济学开始进入了大众的视野。
行为经济学这门学科之所以兴起, 是因为它有力的解释了过去经济学无法解释的一些现象。行为经济学剥去了理性人假设的光鲜外衣, 向我们揭示了许多现实的真面目。
(2) 经济心理学
由于对理性研究范式的过度推奉和固守, 致使经济学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和困境, 表现为: (1) “经济人”假设; (2) 研究方法上的局限性; (3) 片面强调数学方法, 排斥试验方法; (4) 忽视人类偏好的反转性; (5) 漠视心理变量在经济行为中的作用。经济学所遇到的这些问题恰好是心理学所涉及的。因此, 心理学就自然而然的应用于经济学之中, 帮助经济学发展并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经济心理学。
四、总结
经济发展是心理学新学派建立的不可缺少的因素, 同时心理学也促进经济学的发展, 二者相互影响, 共同发展。
摘要:经济强盛作为大背景在宏观上推动着心理学的进步, 经济发展在具体环节上也影响着心理学。经济学发展在促进心理学的进步的同时, 心理学也对经济学有着反作用, 二者相互影响, 共同进步。
关键词:经济学,心理学,行为经济学,经济心理学
参考文献
[1]俞文钊.当代经济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9-15.
[2]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翻译局, 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505-506.
[3]Haggbloom S J, Warnick R, Warnick J E, et al.The100most eminent psychologists of the20th century[J].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2002, 6 (2) :139-152.
[4]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16-25.
心理学对经济学的影响分析 篇6
1. 心理学与经济学研究的交叉点
1.1 心理学研究与经济学研究
研究人类的行为并找寻其中的心理因素, 对其进行心理行为模式解释, 一直以来是心理学研究的主题, 随着心理学科的逐步成熟, 心理学对经济学渗透的力度也在增强。例如, 传统心理学家已经深深地卷入了风险分析和规范性决策分析, 结果不可避免地同传统的福利经济学和决策理论相联系;现代心理学家正在积极地研究一些常见的经济两难问题, 并将普遍的两难问题解决的心理行为模式带入到经济行为当中。
1.2 经济行为的心理动因分析
经济学是研究财富的学科, 同样也是研究人的学科, 这是由于人是财富的创造者、也是财富的持有者, 人的行为促进了财务的流通和变化。在研究人对财富的各种行为——即经济行为的过程中, 进行动因分析是经济学研究热点之一。对经济行为进行基于心理行为的分析已经成为目前任何一项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假设, 涉及研究消费、交换、生产和分配等任何一个主要的经济学范畴, 都必须首先考虑人的心理因素影响, 这意味着经济学研究已经将心理学研究纳入其中并使其成为一种研究切入点或研究手段。
2. 心理学对经济学的影响
2.1 心理学影响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传统经济学研究以经济的运行原理为主要的研究内容, 虽然研究过程中也涉及经济实体或者个人的行为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但这样的研究占少数, 大多数研究都将重点放在经济的发展脉络以及重要的经济模式甚至经济管理相关的方面。心理学研究的兴起和发展直接影响了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在于研究人类的行为和心理之间的关系, 经济事务作为人类在社会中最主要的一种行为, 其心理过程和特征自然而然地成为心理学研究的内容, 而心理学研究得出的结论, 动摇了以往经济学研究已经得到的结论, 甚至引导经济学研究的方向变化, 例如, 经济人假设被质疑, 而社会人假设成为了当今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假设之一;经济学从宏观的经济原理研究转向细节性的个体经济行为研究, 例如通过个体消费心理研究区发现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因并提出刺激消费的建议、利用人的视觉心理感受特征进行商品定价;使用沉没成本效应进行金融业务推广等。
2.2 心理学影响经济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由于心理学对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产生影响, 相应的, 经济学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也因此受到影响, 这表现在现代经济学研究在进行研究思路总结和研究方法应用的多变性以及“心理学化”方面。传统的经济学研究以大规模数据调查以及事件还原套用相关原理作为最主要的研究方法, 建立假设并且验证假设是经济学研究的普遍思路;但在心理学研究的影响下, 现代经济学研究方法逐渐分解成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大类, 在解析经济事件的因素时, 倾向于对相关关系以及因果关系甚至因果的函数特征进行明确的分析和说明;在验证假设的过程中, 考虑到个体心理和群体心理的差异, 对研究进行讨论的角度更加复杂, 所得出的结论也更倾向于对特殊群体进行经济学的解释, 而非对某一经济事件进行解释。
2.3 心理学影响经济学的研究流派
经济学和心理学的融合已经成为既定的实施, 在二者学科交叉的部分诞生的新的研究领域被不同的学者冠以不同的称呼, 一说为心理经济学, 一说为行为经济学, 一说为行为金融学。由于缺乏相关心理学背景, 多数学者的理解非常狭窄, 并常常将三者混为一谈。这种理解的差异恰恰缘于不同的心理学流派对经济学的不同影响, 即西方心理学对经济学的流派性影响效应上。其中, 起源于欧洲的心理经济学更多地受到了传统欧洲式的构造主义心理学流派的影响, 而在美国复兴的行为经济学, 则更多地受到了根植于美国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流派的影响;相反, 行为金融理论则更多地受到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影响。这说明, 心理学本身的流派发展使得经济学研究流派受到了影响, 进而产生出更加多样化的发展方向和模式。
3. 心理学对经济学影响的积极价值
心理学对经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影响了现代经济学研究的整个发展脉络, 这使得经济学从高高在上的“财富研究科学”转为“个人经济问题研究科学”。这是经济学本身的发展之表现;另外, 心理学对经济学的研究也证明了不同学科之间的学术交流能够促进彼此的进步和发展这一观点, 无论是经济学还是心理学, 都因为这样的影响而使自身的研究领域得到扩展、研究结果更加丰富;第三, 心理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解释人的行为, 解释的过程必然会导致人们的行为以及认知发生改变, 在经济学研究中, 那些与心理学相关的研究结论更容易受到人们的重视, 这使得经济学研究的实用价值有所提高。
结语
综上所述, 心理学对经济学的影响便现在经济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方法、流派发展等方面, 大多数的心理学研究对经济学研究的影响都是积极的。无论是心理学研究者还是经济学研究者, 都应该重视这其中的关系并加以利用, 以便促进这两门科学的共同发展。
摘要:本文从宏观的角度对心理学与经济学研究的交叉点进行分析, 并以此为依据分析心理学对经济学的影响, 对其影响价值进行了评价, 希望本文能够为心理学研究与经济学研究的融合提供帮助。
关键词:心理学,经济学,影响
参考文献
[1]范耘郡.浅析经济学与心理学之间的相互影响[J].商业经济, 2014 (06) :120-121.
[2]赵红军.经济学发展新方向:心理学发现对经济学的影响[J].南方经济研究, 2003 (12) :122-123.
[3]强以华.经济伦理学中的人[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5 (07) :107-108.
我国经济心理学 篇7
(一) 心理健康状况
调查表明, 贫困大学生约占所有大学生总数的15%—30%, 其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所占比例为8%—15%。近些年, 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的贫困生比例有递增的趋势。许若兰通过调查发现, 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差于非贫困生。在高校中, 农村地区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城市地区的贫困生, 贫困男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好于贫困女大学生。
(二) 心理品质
1、自卑心理
贫困生主要来自农村, 囿于经济条件制约, 穿戴打扮、日常用品都比较普通。入读大学之前, 在农村地区接收的信息也较封闭, 导致他们在某些社会技能、学业成绩以及相关素质等, 都与城市学生有一定的差距。贫困生如果对这些比较在意, 常把这些相互比较, 就易形成自卑心理, 孔德等认为, 自卑是贫困大学生最显著的人格特点。
2、焦虑心理
面对一些生活开支、朋友聚会、技能培训等与消费有关的活动时, 贫困生需要考虑是否在消费预算范围内。此外, 还要担心人际关系是否会因为贫困而受到影响, 担心毕业后能否如愿就业改善经济条件等。容易形成焦虑心理。
3、抑郁心理
虽然贫困大学生也很希望与其他同学一样加入一些经济要求较高的娱乐活动中, 但现实条件的无奈却不能令他们如愿,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容易导致其产生郁闷的痛苦情绪, 如果不注意及时排解这些不良情绪, 就会容易产生抑郁心理。
4、人际交往敏感
为了考上大学, 很多贫困生在中学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努力学习, 对于人际交往方面不以为然。但是进入大学后, 发现学习已不是大学的唯一内容, 各种各样的活动、聚会以及交友等, 需要依赖自身的交往能力。但大学之前这方面技能的薄弱、观念的欠缺使得他们无所适从。如果处理不当, 会加剧他们的人际交往障碍。冯宗侠的研究表明, 经济状况良好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远远高于贫困学生。
5、优秀品质
尽管贫困生有以上这些消极的心理品质, 但在责任心、诚信度、自尊自爱等积极心理品质方面要优于非贫困生。他们在生活中会遇到更多困难的磨砺, 培养出更为坚强的优秀品质。贫困生十分珍惜各种机会的降临, 抓紧来之不易的大学学习时光, 对学习有明确的目标, 勤勉努力。来自校内外的各种资助与关怀, 培养了他们的感恩与责任心。由于自身处于困境, 因而当自己能力允许时, 更原意帮助他人。
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援助策略
(一) 养成积极的认知方式。有些贫困生会因为自己的贫困生身份而感到抬不起头, 认为他人会看不起自己, 产生焦虑、自卑、抑郁等心理。所以很有必要让他们学会一些积极的认知方式。告之他们, 尽管暂时处于贫困状态, 但是可以凭借自身的努力改变境遇。贫困的磨难可以锻炼自身的抗压力, 磨砺自身意志。要教育他们学会积极的暗示, 相信“这正是展示自我、挑战自我的良好机遇”“我是最棒的”“我一定可以胜任”等等。
(二) 培养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心理学的观点认为, 乐观、幸福、爱与包容等积极情绪体验可以消减抑郁和焦虑等消极情绪。通过与朋友聊天、做自己感兴趣的事、适度锻炼身体等简单的行为可以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也可以经常回忆自己以前做得成功的事, 重新体验之前的心境, 增强自信, 获得愉悦的情绪体验。
(三) 塑造积极的人格。积极的人格可以使个体对自己更为包容, 不对自身有过于苛责的态度, 较快地适应所处的环境中, 面对挫折与压力时, 勇于迎接挑战, 解决问题。积极人格品质的获得不是由遗传所致, 而是在后天通过亲自参与与体验各种活动所得。贫困生如果习得了积极乐观的人格品质, 在面对各种困难时, 就不会一味地怨天尤人, 而是冷静淡然, 用积极的观点来解释评价, 通过自己的实际努力取得进步, 培养能力, 改善境况。
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援助机制
(一) 提供物质援助。首先要保证贫困生能在大学里正常地学习、有基本的生活保障。政府要完善相关的资助政策, 学校要制定合理的奖助贷体 系, 对所有贫困学生给予充分地照顾。不让任何一位学生因贫困问题而产生失学危机。此外, 设立校内外各种勤工助学岗位, 这不仅可以达到资助贫困学生的目的, 也有利于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 体验到自身价值。
(二) 构建社会支持系统。很多贫困生十分体谅家里的经济境遇, 会考虑到自身对于家庭的责任, 有些想方设法通过自己的各种兼职, 为家庭减轻压力。鉴于此, 政府、学校、教师、同学等要为他们给予良好的支持与鼓励, 让他们在生活与学习中体验到积极的情绪, 获得积极的力量。
(三) 普及积极心理学知识。在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公选课中, 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利用五月的“心理健康教育月”, 开辟贫困生心理专题, 通过学校宣传栏、学工处网站、校心理健康报刊以及心理协会的宣传等渠道, 让贫困学生了解更多心理健康知识, 习得积极心理理念, 维护心理健康。
(四) 开展团体活动。组织各种主题活动的团体心理辅导, 开展心理剧比赛等, 这些活动面向全校学生进行, 但要对贫困生进行引导, 使得贫困生在团体活动中感受到集体大家庭的温暖, 体会到自身对于他人的重要性。使学生在活动当中主动地找到支持感、价值感, 产生成功的积极情绪体验。但教师要将这些活动中总结出来的积极心理学观点适时地传授给同学们, 把这些技巧与理念扩展到日常生活与学习当中。
摘要:近年来对于贫困生的关注越来越多, 但是现有的许多心理援助多是从他们的消极心理出发, 而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研究领域的新浪潮, 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诠释许多人的心理现象。因此, 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来研究和设计针对贫困生的心理援助, 帮助他们达到自助的效果将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人本心理学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篇8
关键词: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传统教育,改革
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 以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代表人物。人本主义关注的是个人的感情、知觉、信念和意图, 他们感兴趣的是自我概念的发展, 即人的自我实现。体现在教学理论上, 就是以学生为中心, 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主要观点有:
1、强调人的因素和“以学生为中心”
人本主义强调“人”的因素, 相信学生的本性是好的, 是积极向上的。他们强调在教育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认知、情感、兴趣、动机、潜能等内心世界的研究, 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 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帮助学生充分挖掘潜能、发展个性和实现自身价值。他们主张老师在教学中, 要以学生为中心, 重视学生内在动机和需要, 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并增强适应性
教学过程的重心是学会学习。在教学中, 至关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获得知识、信息和个人成长, 这些将使他们更加建设性地对付“现实世界”。而这根本不是凭借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就能实现的。传授教学, 只是教给学生一些一成不变的很快就会陈旧过时的事实材料, 并不会帮学生学会学习, 因而使学生不能有效地对付社会变动的严峻挑战。应该把学生培养成“学会如何学习的人”, “学会如何适应变化的人”, 从而成为能顺应社会要求的“充分发挥作用”的人。
3主张意义学习及自发的经验学习
罗杰斯认为, 意义学习提倡对知识的灵活理解, 而不是消极地接受。在这种学习中, 要求学生能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自行选择学习材料;自行安排适合自己的情境;提出自己的问题, 确定自己的学习进程;关心自己的选择结果。
4、倡导学生的自我评价
罗杰斯认为学生是处于学习过程中心的人, 只有他自己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否已作出了最大努力, 才能发现哪些方面失败了, 哪些方面意义深远。自我评价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这种作用的本质就是使学生为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 因而能使学生更加主动, 更加有效和更加持久, 意义学习就自然而然出现了。
二、我们传统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育模式
我国现行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授教式教育, 以书本知识为主要内容, 以课堂教学为阵地, 以教师活动为中心, 通过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 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以“灌”为主, 教师独占讲台, 课程成为传授知识的唯一阵地, 这种单一的方式否定了人作为知识主体对客观存在能动认识的聪明才智和创新精神。
2、教育目标
在传统教育理论中, 能力基本上局限于认知方面, 主要是思维活动方面。对学生学知识的要求只是上课能听懂, 课后能消化, 考试出成绩。使学生养成了跟着教师走的依赖心理, 一旦脱离了教师走上社会, 在遇到实际问题而没有所学的现成知识时, 就会束手无策
3、教育评价
分数成为衡量学生能力的唯一指标, 造成学生片面追求分数, 而忽视了道德提升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造成了许多“高分低能”的怪才。另外, 学生从小到大都是在“外部评价”尤其是教师的评价中长大的, 因此习惯于凡事都要教师说“好”心里才踏实, 离开教师的评价许多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 从而自我认同能力低下。
三、人本心理学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1、以人为本, 培养学习者的创造性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本性、尊严、理想和兴趣, 揭示人的本质特征, 人的内在情感, 潜在智能、目的、爱好等等。我们的教育应以人为本, 应构建生活情境相结合的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 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 尊重学生的追求进步与发展的权利,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应该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使他们成为知识和社会文明的再创造者, 而不单纯是知识的消极接受者。
2、启发意义学习, 着眼于学生的自我实现与自我发展
意义学习提倡对知识的灵活理解, 而不是消极地接受。这种学习要求学生能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自行选择学习材料;自行安排适合自己的情境;提出自己的问题, 确定自己的学习进程;关心自己的选择结果。在没有任何强制的环境下, 启发学生学会学习, 而意义学习正是以学生为主体, 自己计划、实施及评鉴自己的学习活动, 按照个人主动学习的过程来发展个人的学习技能, 实现个人目的或需要。
3、更换角色, 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倡导互动方式的多边性教学方法
人本主义认为理想的教师角色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鼓励者、帮助者, 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 正确指导学生掌握知识经验的有效途径。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的需求创造情境, 培养和发展学生自我指导的能力。而互动的多边性教学方法正符合了以上的教学情境, 它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向和双向活动, 而是强调一种多边活动, 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教师之间的多边互动, 从而使教学在单向、双向迈向多向交流多重互动作用中, 形成一个立体型的信息交流网络。这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发挥其特长, 而且充分利用了成人学习者的现有经验, 将其经验视为永不枯竭的教育资源。
4、改革评价, 建立促进性自我评价方法
长期盛行的以分数为指标的外部评价忽视教育本身的特点和学习者的心理特征, 已不适应并严重阻碍了教育的发展。促进性内部评价方法, 即自我评价法, 既是学习过程的出发点, 又是学习过程的归宿。学习者可以根据现实需要以及自我学习状况的差距, 进行横向评价或纵向评价, 对自身的能力、重要性和价值有一个比较清楚认知, 然后发现不足, 调整学习方式, 进行下一步的学习, 这样一种评价方式有利于学习者从一般受教到自我导向学习或自我组织学习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高觉敷:《西方心理学的新进展》,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伍新春, 逢忠良:《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与教学改革》, 宁波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经济危机VS心理危机 篇9
金钱是不是安全感的重要保障?
在这场经济危机里,我们如何才能打好安全感的保卫战?
金钱保障安全感?
钱,学名货币,我们用来交换生活所必需的物品以及服务的一般等价物。事实上,从钱出现的那一天起,它就伴随着漫长的社会演变,逐渐超越了它本身的角色,而变成了人类安全感和满足感的重要来源,尤其现代社会,我们几乎将它看成了实现成就、价值和自信的重要、甚至唯一的标准。从这个角度讲,没有第二个物种会像人类这样,如此冒险地将安全感建立在虚幻的货币上。
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成了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而这些需要在当今社会中几乎都或多或少地跟钱有关系。也不怪有人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任何一个时代,创造价值都是被鼓励的行为,而不幸的是,这种“价值”慢慢被“财富”所代替,大家似乎认为只有创造钱才是创造价值。社会对钱的认知逐渐内化到每个人的思想中,让钱影响着我们的情绪,甚至是对自己的评价。金钱不再仅仅象征着经济上的安全感、社会地位,同时也是个人能力的象征,成为自信和自我价值的来源,也是一个社会人成功和满足的重要途径。当然,教育、职业或工作能力都会带给我们成功和满足感,但钱往往是具体和直接的,因此冲击力也更大。从某个角度,金钱成了推动每个人发挥能量和潜力的动机和动力。因此,在自由经济时代,全世界都对掌握财富的人士极力推崇甚至模仿。
但是,经济危机却在一夜之间改变了这一切。拥有150年历史的雷曼公司垮掉,国际保险公司破产,一夜之间金领沦为街头艺人,这一切都让我们的生存安全感受到严峻的挑战。原以为可以依靠的“钱”,顷刻之间化为乌有,变化超出预期和想象,而我们只能被动接受,无力、惊恐和失控成为内心的主题。事实上,经济危机带来的最大威胁就是破坏了我们的主观控制感,让我们感受到受挫、焦虑、抑郁以及对周围环境的无可奈何,这样,人类内心的安全体系就土崩瓦解了。
如何恢复控制感?
不过,即使在这样的大环境中,依然有一些事情可以帮助我们恢复控制感,让我们随着各种指数上下扑通的心脏略略安适。
首先,我们可以从简化生活开始,削减不必要的开支,降低对物质生活的要求。这并不是要你放弃一切物质享受,而是建议你将自己的需求列一个清单,选择最重要的,或相对代价最低的优先满足。同时,减少信用卡的使用,要知道这一切灾难的源头就来自不负责任的超前消费。
第二,寻找社会支持,在就业面临挑战,职位朝不保夕的时候,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无疑是最为重要的,来自家庭的温暖可以提供无条件的安全感,而家庭往往也是我们通过积极行动可以影响和把握的。此时,朋友也显得更为重要,知道自己不是孤独地面对这一切将有助于心理健康。
第三,专注于你可以控制的方面。要知道,生活中某一方面控制感的丧失可能会泛化至生活的方方面面,反过来某个领域控制感的提升也可以在整体上改善我们对生活的掌控能力。所以不妨多从事一些在你控制范围之内的事情,比如你的兴趣爱好,特别是创造性活动以及能够发挥你技能的体育运动。研究表明,运动本身也能舒缓情绪。
第四,学会接纳当前的困境。接纳并不是被动地接受,坐以待毙,恰恰相反,接纳让我们不再纠缠于不能改变的现实,停止祥林嫂式的“十万个为什么”,投入到制定有效的策略和积极行动之中。往往当我们投入行动之中,恐惧、焦虑和失控的感觉都会随之减轻,这也是“接纳和投入疗法”的核心思想。
“不安全感”是好事?
随着股指跳水、基金缩水甚至连不动产都在折价,很多人都损失惨重,苦不堪言。那么,这些损失究竟多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心态呢?
在一个经典的心理研究中,参加者被分成了两组。第一组有两种选择:100%概率获得500美元的礼物,或者50%的概率获得价值1000美元的礼物。第二组同样有两个选择,要么100%概率的损失500美元,要么50%概率的损失1000美元。其实每组的两个选项客观上是等价的。但在第一组中,有84%的人选择了500美元的礼物,而第二组中却有70%的人选择了赌一把。
从1979年诺贝尔经济奖得主卡尼曼的初次尝试到今天,类似的实验以不同的形式被不停地重复,结果惊人的一致。基于此,卡尼曼提出了蜚声国际的“前景理论”:(a)大多数人在面临获得的时候是风险规避的;(b)大多数人在面临损失的时候是风险偏爱的;(c)人们对损失比对获得更敏感。大部分人都想确定得到,因为我们渴望安全和稳定。而面对损失时,我们却总抱着“也许不是我”的侥幸心理,宁可冒险也不愿意面对必然的损失。人们对损失和获得的敏感程度也是不同的,损失的痛苦要远远大于获得的快乐。
但心理学研究证明,即便如此,我们也常高估了好消息对我们的影响力而低估了我们对坏消息的适应能力。多项研究表明,那些曾经认为获得彩票头奖就能改变一生的人,在真的获得幸运之神的眷顾后,很快就会从狂喜回到现实;而遭遇车祸的倒霉蛋大部分也会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内恢复到之前的幸福感水平。想一想,你还记得一年前让你幸福满满或痛苦难眠的事情吗?
为了让我们对目前的困境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心理学家建议大家花几分钟完成下面的练习:第一步,把你目前面临的损失或困难写下来,比如“我被裁员了,失业了”;第二步,写下你能预期的最坏结果,比如“我可能会露宿街头”;第三步,评估最坏结果的可能性,用百分数标出。然后,再从最积极的信念出发,比如“市场会在不久后稳定下来,我能够找到好工作”,按照上面的过程写出最好的结果,同样为可能性评分。从这两张图中找出那些可能性比较大的结果。通过使用这样的清单,我们可以更客观地看待眼前的问题,并抓住关键,而且也能缓解我们的焦虑。
无疑,今日全球的经济动荡让很多人寝食难安。追求安全感固然是我们的基本需要,但是正如作家海伦·凯勒所说,“安全感几乎是一种迷信,它在自然界并不存在。”拥有绝对安全感的人早就被进化淘汰了,因为他们不能感知危险,对危险也没有记忆和准备。
意义浅析:心理学与经济学的互涉 篇10
20世纪下半叶, 学科互涉产生的理论与应用成果层出不穷, 心理学与经济学的互涉趋势日益明显,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再次引起了学术界的瞩目。实际上, 心理学与经济学的互涉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 二者的结合亦并非人为的别出心裁, 而是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没有心理学的经济学不能成功地解释重要的经济过程, 而没有经济学的心理学就没有机会解释最一般的人类行为。”[1]
一、共同的源起
心理学和经济学有着共同的源起——二者源于17世纪至19世纪的英国经验主义哲学。正宗经济学是指以休谟和亚当·斯密的经验主义哲学为基础的经济学, 英国经验主义的产物是经验经济学, 心理学受到不同哲学倾向的影响, 新心理学的哲学基础由实证主义、唯物主义和经验主义构成。科学心理学出现后, 经验主义所感兴趣的问题成了心理学关注的对象。在这一时期, 心理学与经济学的界限并未像后来那样经络分明, 经验主义哲学家的思想对经济学和心理学都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许多学者本身就兼具哲学家、心理学家和经济学家三重身份。
二、桴鼓相应, 协同发展
1.学科间桴鼓相应
经济学从心理学家对经济领域课题的研究中获益, 意味着经济学家可以在这种学科间交流中直接受益。正如周叶安 (2004) 所说的:“行为经济学的发展得益于心理学的进步, 心理学从过去的功利主义传统过渡到科学的实证主义研究, 对大脑的看法也从过去的刺激——反应型行为观过渡到信息处理和配置机制观, 心理学的研究深入到神经元的构造和有序性, 这些研究使人对自身行为的理解大大加深了。正是在这种背景下, 行为经济学家把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与经济学有机结合, 才逐步形成了现有的理论构架”。[2]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一经诞生就引起了经济学家的关注, 并早已在经济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功能性脑成像技术的完善催生了神经经济学这一新生事物的蓬勃发展。事实证明, 对心理学科最新进展的关注和吸收, 促使经济学的发展正朝着一个更加崭新的领域迈进。
2.催生协同作用
经济学与心理学之间的抃风舞润促使大批经济学家投入心理学研究——“尽管经济学家的定理‘最终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之上’, 他们将心理学原理作为资料而接受而不是将它们认定为自己的结论, 除非他由于不占有足够详尽的前提而被迫涉猎心理学领域本身”。[3]
许多经济学的学科资源进入了心理学领域: (1) 人力上,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蒙、诺思、阿克洛夫、史密斯等人都将相当的精力投入了与心理学有关的研究中。1994年, 诺思与但泽合作发表的论文“共享心智模型:意识形态和制度”[4]标志着他全面转向认知科学领域的学术态度; (2) 物力上, 许多经济学教学和科研机构都先后创办了相关的跨学科研究中心, 对相应的心理学项目给予充分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3) 学术上, 经济学中的研究主题、研究工具和思维方式进入了心理学相关的研究领域, 获得了显著成果。
三、研究中的酌盈剂虚
1.理论追问的互通有无
经济学和心理学的不同理论追求充分地反映在两门学科现有的理论体系之中:主流经济学拥有建立在少数几个假设和公理之上的简洁优美的理论体系, 以至于乔姆斯基曾嘲笑经济学家说“经济学的全部内容可以在两个星期内掌握”。[5]事实上, 主流经济学理论在对现实问题的解释上实在令人失望:主流微观经济学对“利他主义”和“偏好逆转”等现象毫无办法, 主流宏观经济学更是一度陷入困境, 从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到20世纪90年代的“新经济”都无法纳入现有的理论框架之中。与经济学不同, 心理学拥有丰富的实证成果和多视角的研究理论, 但却缺乏统一的理论基础——“心理学并不缺乏理论活动。但是这些理论从来都是破碎的, 它们以不同的哲学为基础, 并服务于不同的目的, 没有哪个理论能服务于整个心理学。现代西方心理学中的确有许多有影响的心理学家, 但是他们的理论往往仅局限于自己的学派或领域。”[6]
主流经济学家为了用高度简化的、程式化的模式来描述人们的认知、偏好和行为, 往往忽略一些很实际的心理因素, 因而无法顾及许多人类行为的细节;而行为经济学家们则试图通过将行为变量引入传统的经济模型, 致力于运用心理学理论对传统经济学中与事实不符的假设进行修正。例如, 理性的经济分析认为, 人们会为将来打算, 因此会为退休后的花费做充足的储蓄;而行为经济学模型虽然也认为人们会为将来打算, 但同时在模型中加入了“自我控制”的因素, 即允许人们存在自制力不足的问题。因此, 可能出现储蓄不足、过度借贷等现象, 这就得出了和经济现实更为贴近的结论。在这一点上, 行为经济学理论与心理学理论具备共同点, 即更注重全面挖掘人类行为背后的影响因素, 更看重与人类的实际行为相一致而不拘泥于公式化表达、逻辑推论。
2.思维定式的取精弃粕
神经经济学的创始人格里姆奇尔试图运用经济理论研究大脑如何分配其自身的稀缺资源, 进而通过经济学概念研究大脑产生个体行为的模式。[7]
20世纪70年代, 心理学家莫尼罕和经济学家罗斯经过密切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莫尼罕 (2006) 发现:心理学家十分注重研究人们行动、思想和感觉的具体过程和其中的深层次原因, 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互动。因而, 他们认为人类行为由不同动机驱动是显而易见的, 他们常惊讶于经济学家为什么仅仅看到了金钱这一种驱动力。
在主流经济学的领域, “社会偏好” (social Preference) 一直处于次要地位, 但近年来, 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使这一假说受到了巨大的质疑, 实验结果充分显示了社会偏好的重要经济学意义, 也使得心理学注重人类行为动机多重性的思维方式渐渐渗透到经济理论之中。
四、愿景上走向统一
1.共同转向:幸福
21世纪以来, 人们发现:人类社会在经济方面取得的发展和进步并未给人类带来对等的幸福。二战之后, 随着经济快速的发展, 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都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GDP的上升速度更是有目共睹。但是, 许多学者惊奇地发现在GDP快速增长的同时, 全民的幸福感却并未相应提高。赛利格曼 (2004) 发现, 美国在1947年~1998年的50年时间里, 幸福感指数并未随着经济指数同趋势变动, 而是呈现分道扬镳的趋势。GDP一路狂飙, 幸福感指数却原地踏步。
(1) 心理学的幸福转向:
积极心理学。20世纪末, 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积极倡导发展“积极心理学” (positive psychology) , 重点研究人的积极因素, 主张心理学要基于人固有的、潜在的力量、美德为研究对象, 坚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重新解读许多心理现象 (包括心理问题) , 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 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的生活。幸福人格的特征、主观幸福感 (subjective well-being, SWB) 、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情绪创造性、乐观主义、希望理论、生活和幸福的目标制定、工作中的积极心理等都成为积极心理学探讨的课题。数十年的时间, 在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方面, 积极心理学取得了诸多令人瞩目的成绩, 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 硕果颇丰。积极心理学为当代心理学的发展注入了一支强心针。
(2) 经济学的幸福转向:
回到边沁。1997年, 卡尼曼在“回到边沁?——对体验效用的探索”一文中指出, 边沁的效用概念一直为19世纪的经济学家们所运用, 但现在经济学家认为效用可以测量, 通过可观察的人们的选择来测量。卡尼曼将“边沁”的效用概念称为“体验效用” (experience utility) , 而将后者称为“决策效用” (decision utility) 。他认为“体验效用”被经济学家排斥的原因在于, 他们认为:主观的幸福感程度难以测量;人们更倾向于最大化自己的满足感即幸福感程度, 效用所必需的信息通过测量人们的选择来获得。卡尼曼通过实验证明, 这两项假设都是错误的。因此, 卡尼曼和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海萨尼 (John C.Harsanyi, 1920-2000) 和黄有光等一批经济学者都主张复活边沁的快乐主义思想, 以快乐原则为核心来取代偏好满足的效用原则。
2.融合统一:幸福学
长期以来, 经济学家反对从主观方面对效用进行研究, 但仅仅通过计量经济模型进行相关分析又不能深入地挖掘影响“幸福”的因素;另一方面, 在积极心理学运动之后, 心理学家一直致力于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 分别从情绪、认知、人格等多视角加以分析, 深入探讨各种影响因素对主观幸福感的具体心理机制。
到底什么是幸福?怎么样才能提高人们的幸福水平?传统的经济学家将财富的增加视为提高人们幸福水平的最有效手段, 但研究结果表明, 财富的增加仅仅是提高幸福水平的原因之一, 幸福感是由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芝加哥大学商学院教授奚恺元指出, 人们行为的最终目的不是如何使财富最大化, 而是如何使幸福感最大化。他仿照“economics”的构词法命名了一种新的理论“hedonomics”, 即“幸福学”, 该理论致力于研究如何实现人们的幸福感的最大化, 该理论已引起学界的高度关注。[8]
摘要:追问经济学与心理学的共同源起, 梳理两者各自的发展脉络, 探究经济学和心理学互涉的积极意义, 论证经济学领域对幸福的研究实际上是与心理学不断嬗变融合的过程。最终得出结论:经济学和心理学桴鼓相应, 协同发展, 走向完美的统一。
关键词:互涉,融合,幸福
参考文献
[1]Kalona, G.PsychoIogical Economics.Amsterdam:Elsevier, 1975;转引自:薛求知, 黄佩燕, 鲁直等.行为经济学——理论与应用[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31.
[2]周业安.行为经济学是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革命吗?[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4, (2) :32~38.
[3][英]威克斯蒂德.政治经济学与心理学[M].见:[英]伊特韦尔等一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 (第三卷) .陈岱孙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6.971.
[4]Denzau.A T:North, D C.Shared mental models:Ideol-ogies and institutions.Kyklos, 1994, 47 (1) :pp.3~31.
[5]汪丁丁.再谈经济学的关键词[J].读书, 1995, (8) :80~86.
[6]叶浩生.实证主义的衰落与理论心理学的复兴[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8, (1) :65~69.
[7]万迪防, 乔志林.神经经济学探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5, (9) :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