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学毕业论文(精选9篇)
我国经济学毕业论文 篇1
大学毕业生作为人才资源中较高层次的一类, 其就业过程是国家高层次人力资源配置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当前, 大学毕业生就业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毕业生难以找到好工作, 已成为大学生、高校、及家长共同的感受。大学生就业难在何处?就业难是不是国家高校扩招所带来的呢?我们需要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进行深入分析。
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制度由计划分配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主择业转变, 初步形成了“市场导向, 政府调控, 学校推荐, 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新的就业机制。特别是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 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快速增加, 使高校出现了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初次就业率逐年下降
据2001年资料显示, 全国高校本科平均初次就业率为82%, 2002年为80%, 2003年为70%, 2004年为73%。从数字上看, 除2004年就业率统计方法调整外, 2001-2003年初次就业率呈下降趋势。如果按2004年以前的方法统计初次就业率, 2004年全国本科平均初次就业率应在65%左右。实际上, 初次就业率连续四年呈下降趋势。
2、毕业生的期望收入与用人单位提供的收入存在较大差距, 实际收入不高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对上海地区高校毕业生的收入期望值进行调查, 上海地区本科毕业生预期月收入为2000-4000元, 研究生为5000元以上, 大部分用人单位实际提供给本科毕业生的月工资为2000元左右, 研究生为3000-4000元。而实际来校招聘毕业生 (本科毕业生) 的用人单位绝大多数提供给毕业生的月工资在1000元左右, 甚至几百元。
3、毕业生期望的工作岗位与用人单位实际提供的岗位存在错位现象, 实际就业岗位层次不高
大多数毕业生都希望到发达地区、大中城市、高薪部门或福利待遇较高的部门、行政事业单位从事技术工作、管理工作或教学科研工作, 而这些岗位只是社会提供给毕业生的有限的岗位, 绝大多数的岗位都是层次相对较低, 在传统观念中不是大学毕业生应该从事的岗位。比如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 社会提供的绝大多数岗位是旅行社中的导游、星级酒店工作人员 (必须从服务员干起) , 直接的管理岗位很少;法律专业的毕业生, 社会提供的绝大多数岗位是律师事务所的助理律师。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1、总体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失衡, 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
供求理论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其基本内涵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如果商品的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 供求均衡;如果供给量小于需求量, 商品紧俏, 是卖方市场, 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供给方, 需求方没有选择的余地;如果供给量大于需求量, 商品滞销, 是买方市场, 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的是需求方, 没有供给方选择的余地。
大学毕业生是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劳动力是商品, 大学毕业生是劳动力商品的一种。高等院校是大学毕业生的供给方, 用人单位是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如果大学毕业生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 高校毕业生劳动力市场达到供求均衡状态;如果供给量小于需求量, 大学毕业生是紧俏商品, 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作为供给方的高校, 用人单位没有选择的余地;如果供给量大于需求量, 大学毕业生不再是紧俏商品, 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作为需求方的用人单位, 高校没有选择的余地。如果市场上出现前两种情况, 不存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如果出现后一种情况, 必将出现就业难。
从就业岗位供给看, 按照经济学的观点, 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80-100万个, 近几年我国每年新增就业岗位应为900万个左右。尽管我国经济高速发展, GDP增长率保持在9%左右, 但我国主要采取的是增长优先发展战略, 新建项目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对劳动力需求增速慢于经济发展速度, 出现了“高增长、高投入、低就业”现象, 因此, 经济发展实际向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每年不足900万个。从就业岗位需求看, 全国高校毕业生2001年117万人, 2002年145万人, 2003年212万人, 2004年280万人, 2005年338万人, 近五年高校毕业生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同时, 除了大学毕业生就业所产生的工作岗位需求外, 还有来自其它类型和层次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岗位需求。据劳动部提供的数据, 2004年城镇新增劳动力约1000万, 除此之外, 还有大量的下岗职工需要再就业, 加上高校毕业生, 2004年各类新增劳动力超过1300万。2005年全社会各类新增劳动力约2400万, 劳动力市场总体上需求大于供给, 出现严重的供过于求的就业失衡现象。由于总体性的劳动力供大于求在短期内无法改变, 供求失衡的严峻状况构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基本态势。
2、供求结构失衡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出现结构性矛盾
从目前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看, 在劳动力市场总体失衡的同时还存在着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问题, 一方面是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一方面是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 毕业生就业出现了结构性失衡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毕业生供求结构的失衡。由于高校在专业设置和教学理念上未能有效围绕市场来进行调试, 没有找好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结合点, 产生了社会需求与高校人才供给之间的结构性矛盾, 一是社会的有效需求与高校的无效供给之间的失衡。这种结构失衡主要表现为“技能结构的失衡、文化结构的失衡、区域结构的失衡、年龄结构的失衡等。”就大学生的就业市场而言, 主要表现为技能 (专业) 结构的失衡和区域结构失衡。一方面, 在经济运行过程中, 由于高等教育本身具有滞后性和周期长的特点, 而社会需求却瞬息万变, 加之近年来人才预测工作比较薄弱, 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往往不相吻合, 所学专业往往滞后于经济结构的调整, 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 毕业时难免出现一定程度的专业结构失衡。据南京人事局2003年统计, 南京市对工科毕业生需求约为1.3万人, 但只有5900人签约, 尚缺口7000人;另一方面,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会造成不同地域对劳动力素质和对劳动力需求的差异。这种差异在两个层面上影响了大学生就业, 造成了就业难的问题。一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为大学生提供的就业机会要比内地欠发达地区多, 欠发达地区的大学生相对而言要比发达地区的大学生就业难;第二, 大学生固有的“孔雀东南飞”的就业理念, 使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所急需的专业人才又得不到充分的满足, 因而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的区域结构失衡。[1]二是社会的有限需求与高校的过多供给之间的矛盾。未就业的毕业生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与其专业类似的人才一般已趋近或达到饱和的程度。教育部有关数据表明, 近年在高校招生增长最快的十个专业, 其毕业生就业率已全面下降, 艺术类专业就是其中之一。
3、高校毕业生的广泛同质性、无差异性削弱了其在就业市场竞争力
如果一类产品具有广泛同质性、无差异性, 在短缺经济下, 出于整个市场供不应求, 市场对这类产品没有选择余地, 不存在销售难的问题。在供过于求的过剩经济下, 服务好、营销手段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名牌在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而更多的同类产品则出现滞销, 最终这些企业被兼并或重组。目前来看, 高校毕业生是具有广泛同质性、无差异性的产品, 许多高校相同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非常相近, 培养环节没有太大差异, 不同高校同一专业的毕业生从表面上看无太大差别, 特别是文科类专业。这样, 名牌高校的毕业生就表现出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地方高校、知名度不高的高校毕业生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出现就业难。
4、预期工资刚性引起的就业难
根据凯恩斯等人的观点, 劳动力市场是不完全竞争市场, 工会垄断和非工会劳工的对比效应会使货币工资具有易升不易降的特点, 这样随着货币工资只升不降和劳动力供过于求, 就会存在劳工的非自愿性失业。这种工资刚性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同样存在于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市场, 只是这种刚性表现为大学生的预期工资刚性。
1999年高校扩招后, 高等学校普遍实行成本分担制度。现在一个本科生, 每年人力资本投入, 包括学费、住宿费、生活费和其他相关费用约为1.3万元, 四年的人力资本投入至少要达到5万元左右。这是直接投资。按高中毕业生就业的年收入1万元计, 大学生上学的机会成本为4万元。因此大学生上学的总成本约为8万元。以大学生就业时年龄24岁, 工作到60岁计算, 与未上大学的同龄人相比较, 如果大学生的月工资收入不比同龄人多200元以上, 他就无法收回人力资本投资, 加上人力资本的投资增值。目前, 大学生的预期工资为月薪1500-1800元左右。然而, 很多单位很难保证这一预期工资, 导致了许多大学生非自愿性失业。
5、制度缺失引起的就业难
原国家教委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 使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运行初步规范化、制度化。但与“市场对人才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要求相比, 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方面, 尤其是与毕业生就业市场相配套的政策与制度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实行自主择业制度要具备相应的社会宏观环境和条件, 具体来说, 就是要建立一系列与就业市场相配套的制度。一是市场经济体制;二是劳动人事制度;三是户籍制度;四是缴费上学制度;五是社会保障制度;六是就业服务制度;七是就业保险制度等。但现实是我们在户籍制度、人事制度、干部管理制度、就业保险制度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与市场经济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如我国人事制度改革滞后, 大学生就业指标的限制, 有的还有干部身份的要求等。民营企业、外企不能根据需要招聘大学生, 企业的用人自主权没有到位。有些高校毕业生还面临出地区、出系统要交费的地方性或行业性阻碍。[2]另外,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市场还不够健全, 市场体系还不够完善, 市场信息还不够畅通, 市场交易还不够规范, 人力资本价格机制还没有形成等等, 造成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交易成本较高, 交易成功率较低, 最终导致毕业生就业难。
用经济学思维指导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1、促进经济发展, 扩大经济总量增加就业岗位总量是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本措施
“各国发展的实践证明, 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总体上是受经济发展周期变化的影响。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是促进大学毕业生充分就业的核心保障因素, ”[3]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从政府的角度讲, 应立足于加强宏观调控, 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是保持经济适度增长。据测算:如果GDP增长率保持在7%-8%左右, 每年新增的就业岗位将达到700-800万个, 这就为大学生提供了基本的就业空间。二是调整经济结构,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发展第三产业, 既是优化经济结构, 提升经济运行质量的需要, 也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需要。一般来说, 第三产业增加值每增长一个百分点, 市场增加就业岗位达85万个。因此, 要充分挖掘第三产业拉动就业、吸纳毕业生的巨大潜力, 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三是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民营经济作为我国较有活力的一种经济形态, 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现有600万民营企业, 一方面, 它们急需高素质的劳动力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另一方面, 它们机制活、负担轻、重能力、看实绩, 有利于大学生干出成绩、成就事业。因此, 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过程, 应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的作用。
2、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引导高校理性应对市场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 政府对宏观经济的驾驭能力越来越强, 越来越成熟, 根据经济的周期变化适时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调节经济, 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中, 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发挥得略显迟钝、滞后。近十年是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时期, 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办学效益不断提高。在看到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 也应该看到其存在的问题, 如盲目追求规模, 千人大学变成万人大学, 百亩校园变成千亩校园, 出现了继经济开发区建设之后的新一轮“圈地运动”, 最终出现重“产品生产”轻“产品销售”的“产品积压现象”;盲目上专业, 追求大而全, 专科类学校变成了综合性大学, 工科院校开设了新闻学专业, 农科院校开设了金融学专业, 文科类院校开设了机械制造专业, 低水平重复建设。针对这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教育主管部门, 应该充分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 通过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引导高等教育, 防止出现高等教育的“通货膨胀”, 使高等教育布局合理, 专业设置结构合理, 健康发展。
3、优化教育费用的分担机制, 弱化大学生“预期工资”刚性
大学生就业难, 从劳动力市场 (就业市场) 的角度讲, 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价格”弹性不够。如前分析, 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还比较低, 大部分家庭教育费支出已成为家庭的一项重要支出, 有些甚至耗尽父母的全部积蓄。因此, 大学生的“预期工资”刚性较强, 影响大学生的就业。针对我国这样一个“穷国办大教育”的实际, 对高等教育实行教育成本分担制度, 应该说是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但目前来看, 由于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尚不完善, 大部分家庭的教育费用负担过重。为此, 从政府的角度讲, 一是要规范教育成本构成;二是建立合理完善的教育成本分担机制, 把家庭分担的费用限制在一个合理的、绝大多数家庭能够接受和负担得起的范围内。这样即可在某种程度上从投资收益回报预期方面降低大学生“预期工资”的刚性, 促进就业难问题的解决。
4、高校要遵循市场规律, 创“名牌产品”
一是树立质量意识,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抓好教学环节。质量是产品的生命, 海尔集团的质量意识在企业界传为佳话, 产品质量好坏, 生产阶段是关键。如果把高校毕业生看作一种产品, 其质量同样决定一个学校的生存与发展。随着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 高校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学生的竞争, 学生质量的竞争。如果高校培养的学生被社会广泛认可, 用人单位满意, 就业状况很好, 这样的产品就是优质产品, 否则就是伪劣产品。因此, 高等学校要树立质量意识。在当前的招生体制下, 原材料的选择是相对被动的, 教学环节和师资队伍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高等院校一定要加强教学环节的监控, 在实施标准化管理的同时,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吸引一批优秀的师资。同时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尤其应注重学生人文精神、沟通能力、对手能力的培养, 使他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二是树立营销理念, 重视“产品”营销和品牌营销。作为高校, 要树立营销意识, 不能停留在传统的对外宣传的层面, 要按照市场规律组织营销, 一方面要重视“产品”营销, 即对学生 (毕业生) 的营销, 创名牌产品。像企业一样, 老产品有老产品的营销策略, 新产品有新产品的营销策略。企业每推出一种产品, 都有一套符合市场规律的营销策略, 让市场尽快认知, 并让消费者选择它。高校必须树立产品营销意识, 创名牌产品。
5、树立科学的就业指导机制, 提高毕业生对市场的认知度
作为一般意义上的产品, 只要有订单就一定有销售额, 而高校毕业生却不同。高校毕业生与一般意义上的产品的区别是具有自主决定性。尽管用人单位有需求, 但由于种种原因毕业生不愿意到该用人单位就业, 造成“有业不就”。因此, 要建立科学的就业指导机制, 提高毕业生对市场的认知度, 做到“有业则就”。
要重视就业指导机构的建设, 保证经费、人员、场地的投入, 加强就业指导课建设, 通过就业指导使毕业生充分了解社会, 调整就业心态, 合理定位。使毕业生认识到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 社会精英岗位与高校毕业生数量相比显得不足甚至短缺。就高校毕业生就业整体情况而言, 进入了“大众化就业时代”, 一部分高校毕业生通过竞争进入了社会精英岗位, 同时必然要有一大部分毕业生从事灰领、蓝领工作, 这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表现。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刘大为在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座谈会上指出, “今天毕业生就业的空间就是明天高校发展的空间”。高等院校要主动适应市场经济, 按照高等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律办学, 在二十一世纪高等院校激烈的竞争中发展、壮大。
6、加快人事、户籍等制度改革的步伐, 取消阻碍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各种壁垒
从2002年开始, 毕业生在就业时未落实单位的, 可以将本人档案、户口存放在学校1年、2年, 找到工作单位后即可办理就业手续。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和用人单位在人事制度、户籍管理等方面要适应新的就业形势变化, 及时制定切实可行的方便学生就业的相关政策, 为毕业生顺利就业创造有利条件。打破选人、用人中论资排辈的观念和做法, 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积极营造各方面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章桦.理想与现实间的一道门槛[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3, (5) :33-35.
[2]劳白.深化改革, 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N].光明日报, 2003-04-23, (C3) .
[3]李守信.消除认识误区, 积极化解大学毕业生就业难[J].中国高等教, 2003, (5) :4-7.
我国经济学毕业论文 篇2
yjbys
目前所在:天河区
年龄:23
户口所在:清远
国籍:中国
婚姻状况:未婚
民族:汉族
培训认证:未参加
身高:155cm
诚信徽章:未申请
体重:45kg
人才类型:在校学生
应聘职位:行政/后勤:,财务/审计/税务:,银行:
工作年限:0职称:
求职类型:实习可到职日期:一个月
月薪要求:1000--1500希望
工作地区:天河区,禅城区,
工作经历
广东金融学院起止年月:2009-09~2011-12
公司性质:事业单位所属行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担任职位:经济贸易系团总支科技文化部副部长
工作描述:在大学一年级里未担任过学生干部的我,从大二开始担任经济贸易系团总支科技文化部干事到大三担任副部长一职。在团总支科文部工作两年了,其中的酸与甜基本上都尝试过。从刚开始只懂得MicrosoftOffice和Dreamweaver等套件的`使用以及与电脑有关的基本操作外,什么都不懂的普通学生,通过自己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变成了现在熟悉掌握会声会影、Photoshop、电子书等多种软件,并用它们制作出相应的喷画、视频等好作品。目前为止,我主要负责完成了几项比较大型的活动,如:系里面组织的团日活动,模拟面试大赛,思辨杯比赛,党团知识竞赛,团学代等。期间在团日活动中,我在考虑各种因素的情况下进行分配工作,带着自己部门的和其它部门的三位师弟师妹们一起去完成这项活动,并在活动工作中教她们该如何做,在工作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等等。最后在众多同事的共同努力下,这些活动都圆满的结束了。
在学生干部的工作中我一直都是快乐工作,快乐生活的,无论遇到的困难和压力有多大,我都会乐观地面对和努力寻求解决方法和途径。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不断付出的人才能享受收获季节带来的种种喜悦快乐。
离职原因:
志愿者经历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广东金融学院
最高学历:本科获得学位:学士学位毕业日期:2012-07
专业一:经济学专业二:
起始年月终止年月学校(机构)所学专业获得证书证书编号
语言能力
外语:英语一般粤语水平:良好
其它外语能力:
国语水平:优秀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我国经济学毕业论文 篇3
本文的毕业生跟踪调查以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系2007届毕业生163名同学为调查对象, 笔者于2012年5月以来, 通过多种形式对该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发放问卷分别向100份, 收回有效问卷82份, 有效回收率达82%。
本次毕业生调查问卷采用不记名调查问卷。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 毕业生目前的工作情况
1. 毕业生工作岗位情况
调查数据显示, 因经济学所含内容比较广泛, 就业面覆盖较广, 涉及到经济行业的各领域, 就业岗位对口率比较高, 82人中有68人从事经济学及其相关工作, 岗位对口率为82.9%, 其中绝大多数毕业生对目前的就业岗位比较满意, 只有8个同学对自己目前岗位表示不满意, 仅占9.76%。由此可以看出, 无论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是否对口, 大多数毕业生在踏上工作岗位后都能安心本职工作, 对所从事的岗位有较客观的认识。
2. 毕业生工作单位地点分布情况
在回收的有效调查样本中, 在四川地区就业的有38名毕业生, 占调查总人数的46.3%;重庆地区7名, 占调查总人数的8.53%;6.1%的毕业生去了北上广, 还有39.07%的毕业生选择在其他地区就业 (如山东、河南、甘肃、新疆等地) 。在调查样本中, 大部分被调查者选择了四川、重庆地区就业, 主要因为学校在四川, 学校就业在川渝地区具有一定的优势, 另外工作单位地点和我校生源地有一定的重合趋势。
3. 用人单位性质
从图3中得知, 经济学2010届毕业生的就业单位以私营企业为主, 人数比例高达73.9%, 而仅有4.3%的毕业生在外资企业就业, 相对来说去外资企业的概率较小, 而民营企业在吸纳毕业生的行业中占据相当大的主体, 经济学专业毕业生绝大多数也是进入民营企业工作的生力军。
(二) 毕业生对学院的评价
1. 毕业生对学校专业课程设置的评价
根据网络交流和电话访谈得知, 毕业生根据就业经历认为虽然经济专业开设了大量专业课, 但总体来说, 专业课程设置不够精简, 缺乏深度, 专业内容更新不快, 更新速度跟不上社会发展速度;同时, 实践课与职业相关联过少, 比如金融教研室没有综合实验室, 没有开设金融管理实际操作的课程, 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相对较弱, 专业实习流于形式, 毕业实习名存实亡, 这给他们的就业之路增加了阻碍。
2. 毕业生对课堂教学的评价
如表2所示, 在这5项指标中, 毕业生相对最满意的是教学手段, 这说明绝大多数老师能熟练运用电化教学手段, 通过多媒体网络技术辅助上课。最不满意的是教学效果这一指标, 不满意的毕业生高达20.7%, 结合前面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指标的数据, 可以看出学院经济学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比较陈旧, 毕业生对教师的灌输式教学不是很满意, 无法更好地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并应用于实践, 因此更谈不上创新了。
3. 毕业生对考试管理的评价
从表3可以看出, 毕业生对考试管理不满意程度相对较高, 毕业生对教师的考试分数论颇有微词, 多数毕业生认为考试内容过于呆板, 过于注重简单记忆, 没有达到考核的真正目的, 还容易导致学生抱有作弊的思想倾向。
4. 毕业生对初入职具备基本能力的评价
经过统计, 不难看出, 大部分毕业生初入职时对专业的理论知识把握还可以, 具备开展工作、适应环境的条件, 但相当一部分毕业生觉得自身的实践能力不足, 未能有效地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 导致工作后不能很快进入角色, 面对的是全新的知识, 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培训才能适应具体工作。
三、结论与启示
通过分析本次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结果, 笔者发现我校经济学教育总体上是成功的, 整体上满足了社会的需求。但也反映出一些问题, 值得我们重视:如毕业生普遍反映学校的实践教学欠缺, 致使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进入角色较慢, 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影响毕业生向更高层次发展。因此根据这次结果, 对今后经济学专业学生培养和教学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一) 坚持不懈地加强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
在今后的人才培养中一方面建议课程设置中适当增加人文方面的课程, 比如管理学、法律、人际关系学以及心理学等课程,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识社会、人际关系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 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在实践中自主学习与强化学识, 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从而进一步提高其岗位技能。
(二) 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投入, 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对于一般本科院校而言, 经济学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专业, 就业面较广, 人才培养要区别于重点大学研究型培养模式。在今后的学生培养中,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设, 加大实践教学配套设施的建设, 真正在硬件和软件上实现深层次综合教学, 着重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处理实际案例的操作技能, 培养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基本能力, 并且在实践过程中也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 弥补教学的不足。在教学计划及课程设置方面应该继续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 开拓校外资源, 与企业一起联合开发设计学生的培养方案, 加强同行业更加先进的管理与理论的交流, 积极为学生开拓实习和就业场所, 加强校内外资源的整合。
(三) 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培养
应紧密结合学校教学资源优势, 依托行业背景, 面向市场和需求, 以实践、应用能力为基础, 深化教学内容改革, 从重实践、重创新能力培养出发, 注重创新课程模块建设, 强化创新能力的培养, 即着重培养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 保证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论水平、专业素养和动手能力。大力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 提倡启发式教学, 注重因材施教。支持和鼓励大学生课外创新行动, 强化学生的实践, 倡导创新文化, 包括参与科学研究项目、课外创新实践活动, 参加建模、设计大赛等。
摘要:为了更好地为我国的建设事业输送满足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经济学人才, 本文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 对西南科技大学经济学2010届毕业生进行了跟踪调查, 追踪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构建毕业生质量追踪调查与高校教学改革的互动机制, 为建立科学的毕业生评价指标体系及完善经济学专业的教学实践、人才培养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经济学毕业生,工作状况,跟踪调查
参考文献
[1]蔡中兴.高职院校毕业生工作状况跟踪调查分析研究——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财经系2011届毕业生为例[J].科技信息, 2012 (12)
经济学毕业论文 篇4
——基于宁夏地区的实证研究
摘要
村级互助资金组织是一种新型扶贫小额信贷组织,它是将扶贫互助社作为依托,农户自愿参加的非赢利性互助合作组织。本文利用492户宁夏地区农户的调查数据,通过建立Probit模型,对宁夏地区农户参与村级互助资金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是否村干部、人均收入、是否有正规借贷、是否重点贫困村、宣传力度和劳动负担比6个变量对农户参与村级互助资金组织的行为影响较为显著。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三条政策建议来促进村级互助资金组织发展,首先是要加大宣传力度,使村民对村级互助资金组织能够有全面的了解;第二要规范运作,使小额信贷技术能够更加合理充分的进行运用,提高贫困瞄准度;最后是要加强管理监督,使村级互助资金组织能够更加健康,更加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村级互助资金组织;参与行为;贫困瞄准
Abstract As a new type of anti-poverty micro-finance organizations,depended on anti-poverty mutual aid society, the village capital mutual aid organization is a non-profit one which farmers can participate in as their wills.In this article,it uses data of survey from 492 peasant households to set Profit Model and does regression analysis about factors of farmers’ behaviors.And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following six variables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behaviors of the farmers about whether they would take part in the village capital mutual aid organization or not:their identities as village leader,average personal income,whether they have formal borrowing and lending,whether the village is extremely poor,the strength of propaganda and labor burden ratio.Finally,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clusion of this search,it offers three policy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village capital mutual aid organization.The first point is enhancing propaganda strength,because it will help peasants know more about this organization.Secondly,standardize operations, uses the technology of micro-finance reasonably and aims the poor households more efficiently.The third point and also the most important,reinforcing monitoring management to realize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village capital mutual aid organization.Key Words:Mutual funds
Participation behavior
Poverty targeting
目录 绪论..................................................................1
1.1 研究背景........................................................1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
1.2.1研究的目的.................................................1 1.2.2研究的意义.................................................2 文献综述与概念界定....................................................2
2.1 村级互助资金组织的相关研究综述..................................2 2.2 相关概念界定....................................................3 3 数据来源、研究方法及变量选择..........................................4
3.1 数据来源........................................................4 3.2 研究方法........................................................4 3.3 变量选择........................................................4 3.4 变量的统计描述..................................................6 4 实证分析..............................................................8
4.1 计量模型的建立..................................................8 4.2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8 4.3 小结............................................................9 5 结论与政策建议........................................................9
5.1 结论...........................................................10 5.2 政策建议.......................................................10 参考文献...............................................................11 谢辞...................................................错误!未定义书签。绪论
1.1 研究背景
目前,在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不仅面临着国家财政资金使用率非常低下的重大问题,并且在农村生产经营活动中,还普遍存在着很多贫困农户的资金缺乏问题得不到良好解决的问题。之前许多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仅限于正规金融这一渠道是无法满足我国农户的资金需求的,信贷约束问题非常严重,尤其越是贫困地区这种现象就更严重,财政投入在这种情况下却也无法成为推进农户更好发展的动力。正因如此,一种具有扶贫作用的新型小额信贷组织得到了比较快发展,而村级互助资金组织就是这种新型组织的比较典型的类型之一。
宁夏回族自治区在我国西北地区,有着贫困覆盖面广、贫困人口数量多、贫困程度深的的特点。开展扶贫互助资金社试点对于宁夏来说不仅是解决贫困农户融资难问题的有效途径,更是一种新型的财政扶贫模式。宁夏作为互助资金社试点省份中最早的一批,从2006年就开始试着在一些贫困村建立扶贫互助资金社,经过近九年的发展,宁夏扶贫互助资金社的试点规模逐步扩大。截至2014年底,宁夏全区已建立扶贫互助资金社的村庄达1120个,占全区贫困村的71.8%1,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贫困农户的生产资金短缺和贷款难的问题得到了缓解。但在其发展的探索之路中也存在着贫困瞄准度低、管理不规范等许多问题。本文希望通过从农户的角度出发,利用实证分析找出农户是否参与互助资金社的相关影响因素,从而为宁夏回族自治区扶贫互助资金社的运营发展提出些改进措施。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本题在对宁夏回族自治区村级互助资金组织试点地区的调查基础之上,深入了解目前宁夏地区农户互助资金组织的运作现状,重点研究分析宁夏农户参与村级互助资金组织的行为特点及影响因素,通过对参与互助资金农户特征的分析,即哪些人参与互助资金更为积极?试图为使宁夏回族自治区村级互助资金组织可以更加健康、快速、持续的发展提出一些具有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
1.2.2研究的意义
理论意义:虽然目前针对农村金融以及扶贫小额信贷的分析研究已经非常之多,但对村级互助资金组织进行研究的文献却是比较少的,特别是通过从农户角度去分析农户的参与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方面的实证研究就更加少了。所以,本文是具有比较大的理论研究意义的。
现实意义:通过对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村级互助资金组织的实证研究,分析当地农村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现状,找出影响农户参与行为的因素,根据所得出的结论对宁夏村级互助资金组织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可以用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村级互助资金组织试点地区的具体实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文献综述与概念界定
2.1 村级互助资金组织的相关研究综述
在我国金融扶贫工作的新时期村级互助资金社的广泛设立是一个重要体现,这种组织形式使我国贫困农户在金融供给约束和扶贫资金使用的问题上的到了缓解,为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缺失和农户生产资金不足的问题找到了解决方法。目前关于农村金融和扶贫小额信贷的研究很多,但是从农户角度出发研究农户参与行为的研究文献并不多。
吴忠等(2008)人认为村级互助资金组织对财政扶贫投入方式进行了创新,他们基于四川仪陇地区的经验指出,村级互助资金组织使财政扶贫资金的贫困瞄准度提高了,并且将农户的闲散资金进行了整合,使得财政扶贫资金的经济效益得到了显著地提升。
渡宜平(2007)的研究指出互助资金组织在管理人才方面十分缺乏,劳动人员的报酬过低,难以吸引相关人才。吴忠等(2008)通过调查发现,村级互助资金组织在发展的过程中有些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互助资金试点大多都在较为偏远的山区,村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对社员活动的开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吴忠等人还指出由于运行成本和资金收益的双重压力,一些村级互助资金组织开始追求盈利性,偏离了原本的扶贫宗旨。林万龙和杨丛丛(2009)发现互助资金组织在实际运行中出现了贫困瞄准目标上移的现象。
针对农户的金融行为的分析研究,我国已有许多的专家学者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工作。其中最为突出的有:史清华、王丽萍、陈凯、张军、汪三贵等通过
使用调查问卷数据,使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农户对金融供给主体的选择倾向、借款的途径、借款的金额、借款的比例等行为的特点,形成了特别多具有较高价值的结论。在针对影响农户借贷行为的因素分析的研究之中,何广文、程郁、史清华、罗丹、韩俊等分别利用Probit、Tobit等计量方法结合相关数据对其进行了实证分析。查阅现有的文献,国内外学者在关于农村金融发展的价值与目前农村金融市场上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的矛盾这两方面已经基本上达到了共识,针对农户对金融产品需求特点及其影响的因素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
国内关于村级扶贫互助资金的研究文献主要是基于以上几个方面的,这些都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本文通过对宁夏试点地区农户参与互助资金社的情况进行实证分析,从而对宁夏的村级互助资金组织提出一些政策建议。不论是从理论上还是现实情况下都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2.2 相关概念界定
村级互助资金组织2,是一种以国家财政扶贫资金为引导,村民自愿按照一定的份额上交的互助资金为依托,在没有一点附加性的条件的社会捐助资金作为补充的前提下,由比较贫困的村庄建立的具有村民享有、村民使用、村民管理性质的生产性发展的资金,以扶贫互助社作为依托,是相对贫困的村的居民自愿参与成立的非赢利性互助资金组织。
贫困瞄准,目前主要有两种对贫困瞄准的定义。一种是从行为的角度出发,定义其是一个通过定义、识别等一系列行为,最后把援助给予预期接受方的过程,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将有用的资源分配到最需要的人手中,进而使有限的资源在这些人手中充分发挥出它具有的最大价值3。另一个定义则是主要是从其所具有的功能的角度来考虑,将它定义为给穷人(贫困农户)提供进入信贷市场的平等机会。本文采取第二种的定义。
正规金融,通常是指所有由政府批准而成立,由政府进行监督管理并受到政府法律和条例等正规制度的规制的金融机构所进行的交易活动。我国农村地区的正规金融体系主要由人民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地方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等组成。本文中提到的正规金融主要指农村信用社、中国农业银行及其他商业银行。
非正规金融,它是与正规金融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指获得在国家金融管理部门的批准而成立的金融机构以外的金融机构,有组织或无组织,隐蔽或半隐蔽地存在于广 23国开办发(2009)103号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2008)
大农村地区的,以赢利为目的的筹融资活动。农村非正规金融主要指农村中农户与农村企业,农户之间的直接融资,以及非法定的金融组织提供的间接融资,也即民间金融。
3数据来源、研究方法及变量选择
3.1 数据来源
调查取样是科学研究中的重要部分,如果用缺乏代表性的样本来做研究,那么结果必将是不具有实际意义的。本文主要采用宁夏农户微观调研数据。数据总样本覆盖了宁夏八个贫困县的多个村庄,发放问卷700份,有效问卷655份,剔除非试点村农户163户,其余492户为本文的样本数据,其中互助资金社社员有288户,非互助社社员有204户。本文主要利用这492户的的调查数据来进行分析。
问卷从人口家庭统计学特征、农户借贷行为、农户参与使用互助资金情况、不同贴息贷款方式的比较和农户家庭经济近三年的变化五个大的方面进行调查,力求做到较强的针对性和调查问题的全面性。
3.2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阅读法、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等作为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收集并分析相关资料和数据,并进行定量研究。
(1)文献阅读法:查阅统计年鉴、报告、论文数据库和相关著作等,对当前小额扶贫信贷组织及农村互助资金组织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解,为我们的调查和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在搜集数据时问卷调查是一个快速有效的方法,在问卷设计合理的情况下,可以得到非常高质量的研究数据,因而本文的数据主要是通过对试点区农户进行问卷调查获得的。
(3)统计分析法:把问卷调查所得的数据通过Excel和Stata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相关统计结果,然后结合相关文献和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得到结论。本文采用Probit模型来分析参加互助资金的影响因素,即加入和未加入二元决策问题。
3.3 变量选择
本文共一个因变量,13个自变量,相关变量的设置及含义见表1。
表1 变量设置及度量方法
变量属性 是否参与互助资金 变量英文符号
Join Old Nation 农户人力资本 Cadres Education Laborratio 家庭经济水平
变量名称 是否参与互助资金 年龄 民族 是否村干部 户主受教育年限 劳动负担比 家庭资产水
平
变量赋值说明 1=参与互助资金 0=未参与互助资金
岁 1=回族 0=汉族 1=是 0=否 0=无2=初中
1=小学 3=高中 4=高中以上 劳动人口数除以家庭总人数(%)1=5000元以下; 3=10001~20000; 2=5001~10000元;4=20001~30000 5=30001元以上; 1=5000元以下; 3=10001~20000; 2=5001~10000元;4=20001~30000; 5=30001元以上;
1=3000元以下;3=5001~7000元; 2=3001~5000元;4=7001~10000元; 5=10001元以上;
均值 0.59 44.34 0.47 0.11 1.54 0.51
标准差 0.49 9.55 0.50 0.31 0.99 0.20 Asset 3 1.42 Pernetincome 庭经济水平
Perexpenditure
按人均纯收入分五等 1.42
人均支出分五等 1.42 资金需求与借贷 Formalloan
是否有正规借款 家离最近的金融机构距离
互助资金的了解情况 是否重点贫困 宣传力度
1=有 0=无 0.52 0.50 Distance
互助资金的管理
Know
1=5公里以下 4=15-20公里 2=5-10公里 5=20公里以上 3=10-15公里
1=很不了解; 4=了解; 2=不了解; 5=很了解 3=较了解; 1=是;0=否
2.60 1.28
2.48 1.29 Poverty 村庄经济特征
Campaign
0.36 0.48
1=积极宣传 0=不积极 0.33 0.47 数据来源:宁夏农户微观调研数据
3.4 变量的统计描述
表2 变量的统计描述
影响因素 合计 民族 回 汉 0-0.25 劳动负担比 0.25-0.5 0.5-0.75 0.75-1 30以下
户主 年龄 30-39 40-49 50-59 60以上
是否村干部 是 否 无
教育 年限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学 很不了解
了解 程度 不了解 较了解 了解 很了解
积极 宣传 是 否 样本个数 492 230 262 18 195 201 49 36 101 206 113 36 53 349 78 168 149 95 2 141 128 116 58 49 160 332
社员 58.54% 59.13% 58.02% 61.11% 60.51% 59.70% 46.94% 47.22% 59.41% 59.71% 61.95% 50.00% 81.13% 70.20% 56.41% 61.31% 57.72% 56.84% 50.00% 48.23% 80.47% 44.83% 63.79% 57.14% 98.13% 39.46%
非社员 41.46% 40.87% 41.98%
5公里以下
38.89% 39.49% 40.30% 53.06% 52.78% 40.59% 40.29% 38.05% 50.00% 18.87% 55.59% 43.59% 38.69% 42.28% 43.16% 50.00% 51.77% 19.53% 55.17% 36.21% 42.86% 1.88% 60.54%
资产价值五等分 人均支出五等分 人均收入五等分
5000以下 5001-10000 10001-20000 20001-30000 30000元以上 3000元以下 3001-5000 5001-7000 7001-10000 10000以上
98 98 98 99 99 98 98 98 99
58.59% 59.18% 55.10% 51.02% 68.69% 55.56% 54.08% 64.29% 56.12% 62.63%
41.41% 40.82% 44.90% 48.98% 31.31% 44.44% 45.92% 35.71% 43.88% 37.37%
重点贫困村 金融机构距离
5-10公里 10-15公里 15-20公里 20公里以上
是 否
85 166 54 52 177 315
55.56% 57.65% 60.24% 68.52% 51.92% 64.41% 55.24%
44.44% 42.35% 39.76% 31.48% 48.08% 35.59% 44.76%
正规 借款
影响因素
是 否
样本个数 256 236
社员 65.63% 50.85%
非社员 34.38% 49.15%
5000以下 5001-10000 10001-20000 20001-30000 30001以上
98 98 98 99
50.51% 64.29% 63.27% 47.96% 66.67%
49.49% 35.71% 36.73% 52.04% 33.33% 数据来源:宁夏农户微观调研数据
表2显示,农户加入互助资金社的比例要大于未加入的比例,已经加入的农户占调查总数的58.54%。
根据调查的数据,我们将农户的年龄结构分为以下五组:30岁以下、30岁-39
岁、40-49岁、50-59岁及60岁以上。从农户的年龄分布来看,目前宁夏地区农村劳动力的年龄普遍偏大,大量农村青年外出务工,出现大量的留守老人和儿童,这是导致这一年龄分布的主要原因。从村级互助资金组织的参与度来看,30-59岁之间农户参与积极性较高;30岁以下和60岁以上农户的参与积极性较低,整体是一种中间高两头低的状态。这种状态可能是随着农户年龄的增长(如60岁),农户对资金的需求降低或者更加注重资金的安全性,而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弱,所以对这种新型扶贫政策的参与积极性降低。
在农户的受教育程度与互助资金组织参与行为的方面,我们将户主文化程度划分为四个等级。在表2中可以看到:随着户主文化程度的提高,农户参加村级互助资金组织的参与度总体呈下降趋势,高中以上的积极性最低,根据调查我们分析是因为高学历的人多为年轻人,外出打工和工作的较多,所以参与度相对较低。
农户家庭劳动负担率是指家庭劳动人口数量比上总的人口数量,我们将农户家庭劳动负担率划分为四个等级,即O-0.25、0.25-0.5、0.5-0.75和0.75-l。从表2中可以看出,家庭人口负担率在0.5以下的农户参与比例远高于家庭人口负担率在0.5以上的农户。该结果与我们所猜测的相一致,劳动力人数较少的家庭加入的比较多,因为通常来说贫困农户的家庭劳动力人数比较少。
在家庭资产方面我们将农户家庭资产分为五个等级,即5000元以下,5001-10000元,10001-20000元,20001-30000元和30000元以上。从表中可以看出农户参与度的程度随着资产的增加也在增加,资产在30000元以上的家庭参与度是最高的,这也说明了参与到互助资金组织的群体并不全是贫困农户。
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与村级互助资金组织参与度之间的关系总体上是两头高中间低的趋势,人均收入在3000-5000或高于7000元的农户参与比例相对较高,说明中等收入的农户在互助资金的参与积极性上较低。在表中可以看到收入在30000元以上的农户的参与度是最高的,这个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与上面所说的贫困瞄准度低的问题相吻合。
根据调查数据我们将人均支出分为五个等级,3000元以下,3001-5000元,5001-7000元,7001-10000元,10000元以上。通过表2可以看出来农户的参与度呈总体上升趋势,支出较低的群体参与度反而很低,7000元以上的中高等收入农户的参与度很高,这从另一方面表明互助资金可能出现精英俘获现象,并没有实现他真正意义上的为贫困农民服务。
我们调查农户有没有正规借贷的情况,0表示没有贷款,1表示有正规借贷。结果表明,有正规借贷的农户参与度远高于没有正规借贷的农户。
农户所在村最近金融机构的距离与农户参与村级互助资金组织行为之间随着距离的增加,参与度有所下降,在20公里以上的时候参与度达到最低。
从上表可以看出随着农户对村级互助资金组织了解程度的提高,农户参与互助社的数量明显提高。这一方面村级互助资金组织在宣传上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看出农户的自身意识业余参与行为相关,想要参与的农户会比没有参与意向的农户更认真地去了解、分析村级互助资金组织是否能给自己带来好处。 实证分析
4.1 计量模型的建立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文对于被解释变量“是否参与村级互助资金组织”的度量方式是:被调查农户是否参加到村级互助资金组织,如参加,则Y=l,反之则Y=0。因此农户参加或者不参加村级互助资金组织是典型的分类选择,结果是离散的且只有两种。传统的回归模型因变量取值范围在正负无穷之间,在本文中不适用,因此本文建立Probit模型来分析农户参与村级互助资金组织的概率,其模型为:
YtcXtPtF(yt)12nytet22dt即Yt服从正态分布,相应概率值应大于0小于1。
4.2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本文使用统计分析软件stata12.0对492个农户的数据进行Probit回归处理,估计结果如表3所示。
表3农户参与村级互助资金组织行为模型的估计结果
变量属性
Y 常数项 农户人力资本 变量英文符号
join old nation cadres
变量名称 是否加入互助社
年龄 民族 是否村干部
估计系数-0.762-0.00280-0.0297 0.756***
标准误差 0.494 0.00786 0.146 0.262 续表3
变量属性
变量英文符号 education laborratio asset
pernetincome
perexpenditure
formalloan
变量名称 户主受教育年限 劳动负担比
家庭资产水平人均收入五等分 人均支出五等分
是否有正规借款 最近金融机构距离
互助资金了解情况
是否重点贫困村
宣传力度
估计系数-0.107-0.969**-0.0204 0.161*** 0.0658 0.488*** 0.0580-0.0332
0.621*** 2.674***
标准误差 0.0762 0.399 0.0553 0.0569 0.0506 0.143 0.0596 0.0585 0.151 0.279
家庭经济水平家庭经济水平
资金借贷情况
distance
互助资金管理
know poverty
村庄经济特征
campaign N 492 2 Pseudo R0.3663 Log likelihood-211.55371 注:(1)***,**,*分别表示在1%,5%和10%水平上显著;
本文运用Stata12.0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了Probit分析,结果显示,是否村干部、人均收入、是否有正规借贷、是否重点贫困村以及宣传力度这五个变量对农户参与行为具有正向相关,并在1%的水平上显著。劳动负担比对农户参与行为具有负相关关系,并在5%的水平上显著。从结果可以看出,互助资金并没有真正的瞄准那些农村的贫困农户,村干部,高收入,有正规借贷的农户参与度更高,反而劳动负担比大,收入低的农户参与度比较小。所以,解决贫困瞄准问题是现在农村金融扶贫的首要问题。
4.3 小结
本文运用Probit模型对农户参与村级互助资金组织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运用Stata软件进行分析,研究了农户参与村级互助资金组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是否村干部,人均收入,是否有正规借贷,是否重点贫困村,劳动负担比以及宣传力度这些因素显著影响了农户参与村级互助资金组织的行为。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结论
(l)宁夏村级互助资金组织仍需规范化建设
虽然政府现在对村级互助资金组织的发展大力支持,但目前仍有许多地方不规范。这种不规范的现象体现在许多方面,如加入互助社的农户覆盖面低,相关的规章制度不完善、资金所有权上归属不明确、在互助资金使用的放大效果和贷款的使用效果上没有较为明显的显现,缺乏内部和外部的监督等,农村互助资金组织的资金安全问题是农民所考虑的首要问题,互助组织仍需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进行规范化建设,让农民不为自己的资金安全担忧。
(2)村级互助资金组织的贫困瞄准不准确,主要瞄准了中高等收入农户
农村互助资金组织的设计是为低收入农户提供生产资金,解决他们的贷款难问题,提高贫困农户的自我发展力。但是本文的研究显示,村级互助资金组织实际上主要的参与者是中高等收入的农户,并没有实现其原本的设计初衷,存在目标上移现象。
(3)农户对村级互助资金组织的了解程度对其参与行为影响显著
随着农户对村级互助资金组织内部的制度、管理和政策法规的了解,农户参与到互助资金组织的积极性会越来越高。研究结果显示对互助资金组织的了解程度正向影响农户的参与行为,这体现了农民在选择时理性的一面,只有在认真权衡了参与后的利弊后,如果认为利大于弊,对自己有作用时,才会参与到其中。这就要求村级互助资金组织一定要做好宣传工作,要让所有的农民都明白这其中的利益,这样才能提高互助组织的参与度。
5.2 政策建议
通过研究得出以上结论对于促进村级互助资金组织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也通过上面的结论提出几点建议来帮助村级互助资金组织进行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并提高农户参与的积极性。
(l)加大宣传,使农民对互助资金组织更为了解
加大宣传力度,动员更多的农户,尤其是收入低,家庭贫困的中低收入家庭,鼓励他们加入到互助资金组织中来,帮助他们的更快的自主发展。做好对农户的解答疑惑的工作,让农户们充分了解到互助资金的利民和便捷作用,让更多的贫困农户加入并从中受益。同时不能仅仅为了提高农户的参与率而盲目的、片面的宣传其好处,错误地引导农民,使农民产生误解。那些已经在运作中的互助组织要进行规范,起到示范作用,吸引更多农户参与,扩大覆盖面。
(2)充分合理利用小额信贷的技术,规范组织运作
本文的研究表明现在宁夏地区的互助资金组织在贫困瞄准度方面有很大的欠缺,真正加入到组织中的农户并不是那些贫困农民,而是一些中高等收入的农民,这与农户自身需求和供给方面密切相关。从供给方来看,一要将组织中的运作流程和制度规范起来,完善相关制度,消除贫困农户在参与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比如对贫困户赠送或者配送一定比例的股份,避免一些贫困户由于无法负担入股费用而被排除在外的现象。二要充分并且合理的利用小额信贷技术,比如将贷款利率提至大于农信社利率、分期还款等,有效的防止一些较为富裕的农户参与到其中。此外,贷款产品需要多样性,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要有不同的产品,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状况和需要,贷款额度和利率的设定要以多数人受益为原则特别是贫困户,然后根据市场的变化来制定。为了更好地适应农村的生产经营,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应进一步提高农民借款的效率,使互助资金的优势更为明显。
(3)加强监管,使互助资金可以健康的发展
在组织内部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明确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对互助资金组织的财务信息要定期公布。建立一套完整的的管理制度用来保证社员的权利,如通过民主决策来决定利率的制定等,这样才能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避免资金最后都集中在中高等收入人群,使得扶贫目标偏移。此外,在组织的外部也要建立合适的监督机制,定期对县乡相关单位进行运作情况的检查。对于管理人员的要有相关的激励机制,能力建设等。这种激励机制是保证其积极工作的不可或缺的因素,工资报酬合理也是关键。在管理人员能力方面要进行多层次和全方位的建设,使其拥有正确的观念,对信贷和财务知识要了如指掌,管理人员的分工和职责要明确。
参考文献
我国经济学毕业论文 篇5
一、我国毕业生就业现状
自1999 年开始,我国高校连续十年实施大规模扩招政策,招生数从1998 年的110 万增加到1999 年的165 万,从人力资源大国逐渐步入人力资源强国。2003 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17.8%,自此进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2009年毛入学率达到24.3%;2013 年毛入学率达到34.6%。招生人数的不断升高使得毕业生人数更是逐年累积,就业形势并不乐观。2013 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为699 万人;2014年人数达到730 余万人,2015 年人数更是增至750 万人[1],就业人数不断刷出新高,再加上以前年度失业的大学生,就业生的群体不断扩大,毕业生就要面对更大的就业压力。
二、基于经济学视角分析我国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一)从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角度
从数量上分析,大学生毕业人数不断累积增加,供给量已经远远超于需求量。需求上虽然国家经济的增长增加了许多就业机会,但是从奥肯定理中分析得出:GDP变动与事业变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负相关性[2],即GDP增长3 个百分点,失业率将下降1 个百分点左右,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不一致。并且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没有完全消除,很多企业减少岗位需求,影响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这些情况都使得劳动力总体来说供给超于需求,并且会持续一定的时间,进一步造就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3]。
(二)从经济发展模式角度
经济结构的变动也会使得劳动力供求不平衡,加重就业问题。经济结构的变动就是劳动力的素质与岗位需求相矛盾。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由粗放型转化为集约型,从外延型到内涵型的增长方式更加注重对科技的使用和岗位人员技能的提升,这也从另一方面加大了对毕业生的素质和技能要求。
(三)从毕业生自身角度
大学毕业生人数不断增长的同时,教育质量却日趋下滑。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放松自我约束,没有精于对专业课程的学习,使学习成果并不理想,毕业时竞争力低,就会增大就业压力。同时,大学毕业生对于就业区域的选择形成了就业结构性矛盾。根据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来分析,教育把劳动力市场分为了不同的层级,现在的毕业生都向往经济发达地区(即一级劳动力市场),他们想要实现更高的自我价值,当然也不排除盲目跟风和攀比的心态。致使经济发达地区就会涌入更多人数的大学毕业生,导致人员过剩、竞争加剧。而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和基层地区(即二级市场)则聚集毕业生人数较少,同时竞争减弱[3],造成了严重的区域发展不均衡,劳动力配置不均衡。
如今大学毕业生多数为90 后,这个时期的学生独生子女居多,较上一辈人享受更多的物质资源和教育资源,家人对于子女的关心及期望程度都较高,使这部分毕业生对于工作的选择也更为谨慎,不只仅限于找到工作,而是期望找到自己和家人都满意的工作,从而进一步加大了就业难度。
随着高等教育成本的增高,增加了大学毕业生对工资的期望值[3]。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时对工资的标准有预期的界定,面对就业机会,当低于自己标准或期望值就会拒绝,再去寻找下一个机会;当高于自己标准或期望值才会接受,这个过程中消耗了更多的就业成本。
三、解决我国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一)强化经济均衡发展,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我国地区之间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均衡造成了劳动力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国家应增强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在不同地区之间协调发展,向偏远落后地区多实施经济政策,鼓励激发人才向这些地区流动。同时,国家应加速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并促进各产业的联系,从总体上提升经济发展水平,为大学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
微观上,国家应健全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完善就业体系,提升对就业的服务质量,实施更有利于就业的政策,如人事制度、户籍制度的改进等,为大学毕业生的合理流动和充分就业提供保障。同时,还可加强对大学毕业生提供职业发展培训和做好一定的岗位宣传工作等。
(二)高校应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调整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应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针对社会和经济需要发展,调整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生全方面的素质提升、综合发展,使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同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同步发展。
其次,高校还应加大对办学硬件设施的投入,改善基础性办学条件。向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课程体系,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加强教学管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大学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
最后,高校应加强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培训、讲座,如职业发展、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教育等,让学生了解当今社会的就业形势、明确目标、清楚自身定位,并用良好的心态面对就业的压力,适当地进行自我调整,为进一步就业做好准备。
(三)毕业生加强自身素质,提升就业能力
首先,大学毕业生要了解自身定位,认清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现在大学毕业生对工作的期望值较高,对工作地域和工资水平都有高的定位,过多的条件限制往往会使自身错失就业机会。这就要以正确的态度面对就业问题,确定合适的工作期望值,实现就业。
其次,大学毕业生要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力。这就要求大学毕业生更加专注于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也要加强自己的实践能力,多参加社会实习,让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结合。更重要的是,应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如人际交往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在校期间可以多参加学校社团和学生会活动,真正做到全面发展,成为新时代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顺利实现就业。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在线2010—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调查[Z].
[2]郭明宇,李旺.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2007,(2):58-59.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对策分析 篇6
20世纪90年代末, 为了适应当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级人才的需求, 中央决定对高等院校实行扩招政策, 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发布, 就已经表明要把积极发展高等教育, 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 这个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 使得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但是也给高等教育甚至这个教育界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1999年, 我国开始扩大高校招生规模, 2001年高考录取率首次突破50%, 2003年是我国扩招后的第一个学生毕业年, 我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就业高峰年, 就业压力剧增。据权威部门统计, 2002年, 全国高等院校毕业生达到了145万, 比2001年多出了30万, 增长了26.1%。但是2002年, 全国高等院校毕业生待业人数为37万比2001年多出了3万, 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到2003年, 我国高等院校毕业生人数剧增到212万, 比2002年多出了65万人, 待业人数也比2002年多出了26.67万人。2008年高校毕业生高达559万, 比2007年 (495万) 增长了12.9%, 这一年高校毕业生中有112.9万人处于待业状态, 2009年, 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达到了611万, 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 到目前为止09年大学生就业率整体为35.6%, 待业人数将创历史新高达到了150万, 加上历年没有就业人员, 将有超过700万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 这样看来09年就业形势将十分严峻。
从上面的图表中, 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总数的增加, 我国毕业生待业人数也在不断的攀升, 这些数据充分的表明了我国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的严峻性, 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了当前社会热点问题。
2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 高等院校毕业生的规模供给与就业岗位的有限需求之间的矛盾。
为了响应“科教兴国”的战略, 我国决定从1999年起实行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策略, 从此之后, 高校毕业生的数量每年大幅增加。由于, 我国经济始的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高校毕业生的增长速度, 致使经济对大学生的吸纳速度是有限的。经济的稳定增长所创造出来的新的就业岗位的数量是有限的, 加上退休人员所空余出来的岗位, 这就是社会就业岗位的需求数, 但在劳动力供给方面, 除了高校毕业生外, 还有各级教育的毕业生以及下岗人员, 这些人都要竞争那些有限的岗位, 由于供给大于需求以及高校毕业生在工作经验、社会经验和社会能力方面相对不足等原因, 使得大学生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给就业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2)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与毕业生区域择业观念之间的冲突。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环境的明显差异造就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机会较多且收入高, 交通便捷并且运输成本较低, 环境优美且配套设施完备能便捷的接受新的科技成果, 这些因素使东部地区成为了毕业生的首选地, 大批毕业生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流向东部, 出现了“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现象。然而中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收入较低, 交通落后制约经济的发展, 环境恶劣信息不对称, 这些因素使毕业生很排斥去中西部就业。由于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条件的巨大差异使的东部人才挤挤, 竞争激烈造就人才过剩就业难, 西部地区极其缺乏人才的结构性矛盾。据统计, 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最少的省市区是西藏自治区、贵州、海南等。
(3) 高校教育本身存在的缺陷成为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首先, 在培养开发模式方面高校教育存在着专业设置以及教学模式两方面的缺陷。在专业设置方面, 高校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以及市场的需求来设置专业, 未来市场需求量比较大的专业人才, 我国高校里面却很少有这方面的专业来培养这类人才, 这将直接导致有市场需求而没有人才供给的局面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 而那些老的专业在所有的高校里面却比比皆是并且这些专业划分过细, 结果是人才的供给超过市场需求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人才的浪费, 形成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现象;另外, 在教学模式方面, 只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 对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综合素质不加以重视, 只重视学术研究却忽视了社会实践, 造成大学生眼高手低不能很快的适应社会的结果。另外, 高校的扩招使的师资力量变的薄弱以及教学质量的下降。
其次, 高校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做的不到位。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缺乏有效的体制不能及时的了解到人才市场的需求, 不能给以专业的就业指导;高校不能指导大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特长来制定人生职业规划更不要谈将人生职业规划穿插于教学过程中, 另外, 每年临毕业时校园招聘会少之又少, 高校与用人单位缺乏紧密的联系导致好多企业单位不能到校园里面来招聘。
(4) 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成为其就业难的直接因素。
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其就业观念是落后的、错误的。据统计, 有超过一半的高校毕业生将自己的首次就业地选择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主要的大城市以及沿海地区, 希望自己能在这些地方找到一份收入高、受人尊敬的职业, 在求职受挫后既不愿意降低自己的标准去找一份出力吃苦的工作也不愿意去中西部地区求的一份稳定的职业, 还有的毕业生只将目标锁定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以及外企上, 导致社会上出现了“全国巡考”的现象。其次, 在自身素质方面。由于大学生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 空有一肚子的理论知识而缺乏动手能力以及社会经验, 这些都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再次, 大学生缺乏创业的意识与勇气, 毕业后过分依赖家人的社会关系而不去当今巨大的创业平台上闯一闯, 缺乏创业精神和自主创业意识。
3 解决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
(1) 政府要高度重视, 大力发展经济,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拓宽就业门路。
首先, 大学生就业难这个问题涉及的领域比较广容易引起其他的一系列的问题造成社会的动荡, 所以党和国家要高度重视, 要将大学生就业放在就业工作的首位, 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进行督导。其次, 要大力发展经济, 只有经济持续的增长才能带动社会的繁荣, 从而增加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的劳动者。政府要根据我国三个产业的就业特点来制定相应的政策, 对于第一、二产业, 政府要大力发展农业以及制定农民工进城务工的优惠政策, 使农村这部分剩余劳动力得到安置减小对大学生就业的竞争, 另外, 政府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及中小企业使它们能吸纳更多的劳动者, 对于中小企业, 政府要放宽市场准入并给与更多的政策扶持。对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政府要深化“西部大开发”战略, 改善西部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到西部投资建厂, 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毕业后到西部去, 同时要制定东部扶持西部的政策实行“一帮一”的对口帮扶。再次, 政府要深化体制改革, 逐步改革户籍制度, 降低劳动力流动障碍及成本, 规范人才市场制度严厉打击人才市场乱收费、不公平不公正现象, 给毕业生就业创造一个透明、公平的环境, 另外, 政府对公共教育要加大投资力度, 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的相关规定。
(2) 高校应调整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就业指导等方面,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首先, 在高校的专业设置方面, 应以社会需求量的情况来优化专业设置, 对于“热门”专业要根据社会对这方面的人才的需求量来适当的扩大招生规模切忌一窝蜂上的局面, 对于“冷门”专业应该对其减少招生规模或者隔年进行招生以保证满足社会对这些特殊人才的需求切忌一棒子打死的局面, 另外, 高校应该重点发展自己的突出专业, 把自身建设成为一个有特色的学校。其次, 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 高校要改变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要主动的顺应市场的需求变化来调整专业结构以及专业课程的设置, 在教学方面, 要改变传统的对理论的灌输, 适当多的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包括专业技术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另外, 高校还应该根据岗位的要求对学生进行专项的技能培养, 以便学生毕业后能很快的适应岗位。再次, 在就业指导方面, 高校应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并拨出专项资金保证其工作的正常运转, 就业指导中心应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及时的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反映给高校, 同时也应做好对企业的人才资源需求分析, 注重培养这方面的人才, 另外, 高校应通过课堂教学或讲座对学生进行就业方面相关知识讲解, 提供心理测定与求职咨询服务, 临近毕业时要多办几场校园招聘会, 对毕业生的去向要做跟踪调查, 全程为毕业生服务。
(3) 大学生应更新观念,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顺应市场需求。
高校毕业生供过于求的现象将持续较长的时间, 大学生应做好多方面的心理准备, 一是转变就业观念。破除“精英化”就业观念, 树立“大众化”就业观念, 适当的降低就业期望值, 不要太看重初次就业的好坏, 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积极投身我国中西部地区。二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从自身情况出发, 入校后根据自己专业特长制定职业规划, 以后的过程中不但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更要积极的参与社会实践和各项竞赛, 培养自己的看问题方式以及创新能力, 提高就业能力。
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近些年的热点问题,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 妥善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有助于社会稳定。从政府、高校和学生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就业难的成因, 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对策
参考文献
[1]张宏英.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价格月刊, 2009, (2) .
我国住房保障政策经济学分析 篇7
住房保障政策起源于西方国家,后来陆续被世界各国和地区所采用。社会住房问题的核心是居民住房消费能力的不足。这也就是表示,大量的中低收入家庭的支付能力与具有适宜标准的住房价格之间存在这很大的差距,这也是住房保障政策产生的根本原因。
1 我国的住房保障政策分析原则
1998年7月,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这标志着我国开始逐步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对不同收入的家庭实行不同的住房供应政策,如表1所列。
我国政府采取了多种土地、金融、税收和货币等手段来调节住房的供给和需求,缓解居民的购买压力。
1.1 住房保障制度的效率原则
所谓住房保障政策的效率性是指所实施的政策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预期的目的。效率原则要求住房保障政策的设计尽可能有利于住房等相关资源的有效配置。本篇文章借鉴公共经济学中的收入分配政策的评判标准,同时考虑住房政策的运作成本,将住房保障政策的效率分为垂直效率、水平效率和运作效率三个指标。与效率原则相关的另两条原则是中型原则、节约和便利原则。
(1)垂直效率。
垂直效率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表达:
Ev=为施政对象社会阶层带来的利益/为社会各阶层带来的利益综合
(2)水平效率。
水平效率可以分为水平效率1和水平效率2,分别用下述公式表示:
水平效率1:
Eh1=施政对象社会阶层中的受益人数/施政对象阶层的总人口
水平效率2:
Eh2=给施政对象社会阶层带来的实际利益/应该为施政对象阶层带来的总利益
(3)运作效率。
运作效率是用来衡量施政对象所获得利益与政府投入的比率,公式表示如下:
EO=施政对象获得的收益/政府投入
1.2 中性原则
住房保障政策的中性原则,是指住房保障政策的设计尽可能使保障政策不影响市场中各房地产市场的相对价格,保证保障对象之住房消费之外的住房消费主体的住房消费行为不受到或少受到影响。
1.3 节约和便利原则
住房保障有着强烈的国民收入再分配色彩,利用财政手段,税收手段,产业政策手段等将资源从公共部门向私人部门转移。这个过程必定要耗费一定的资源,为使社会资源得到更有效的配置,就应该使这部分的成本最小化。
1.4 公平原则
住房保障政策再考虑效率的同时,必须考虑公平原则。公平原则是一项政策得以顺利和成功实施的前提,住房保障政策的公平性首先要保证施政对象之间的公平,也就是说收入和住房条件相同的家庭应享受同样的住房保障政策;其次,住房保障政策不能倾向于消费者,也不倾向于纳税人。
1.5 稳定性原则
无论从稳定性还是公平性角度出发,除非出现重大的制度变化,新老政策之间还是应该具有连续性和连贯性的,即政策应坚持稳定性原则。
下面,基于以上原则对我国住房保障政策进行分析。
2 我国的住房保障政策经济学分析
2.1 土地划拨供应政策分析
政府为了实现住房保障政策的目标,在房地产开发商修建经济适用住房等公共福利住房是所使用的土地由国家政府无偿划拨供应,这项政策是补给供给方的,通过减少供给方的建设成本来降低经济适用住房等公共福利住房的价格。
用土地行政划拨方法来减少房地产商的开发成本并以此来降低房屋的价格的做法从经济学角度是不可行的,因为供需现状决定存量住房的价格。因此,在短时间内,划拨土地价格不能达到住房价格的目的。
2.2 限制开发商利润政策分析
在我国的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领域,政府规定开发商开发经济适用住房的利润不得超过3%,这就是规定经济适用住房的平均售价=开发成本×103%。政府推测这项政策来限制开发商的利润,从而实现经济适用住房等公共福利住房的相对低价。
限制开发商的利润,其政策本身的垂直效率Ev,水平效率Eh1,Eh2均等于1,但施政对象开发商从这一政策中获益为负值。
限制开发商的利润,脱离市场而进行而进行计划配置,其运作效率E0<1低于市场运作。从社会公平性角度看,造成经济适用住房项目与商品房项目之间的不公平;从政策连续性角度看,为经济适用住房特别限制开发商利润,与商品房政策无连续性。
2.3 提租补贴政策分析
这个补贴方案的基本思路是:提高工资,增加工资,变暗补为明补,变住房实物分配为货币分配,通过提高租金促进售房。其主要的政策构架是:根据住房的折旧费、维修费、管理费、投资利息和房产税五项因素,合理调整公房租金;同时,根据调租幅度,发放一定量的住房券,用于抵交新增租金;住房券按照个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放,坚持多住房、多交租的分配原则,改变以往等级制的分配方式;建立城镇、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三级住房基金,以形成稳定的住房资金来源;积极组织出售公有住房,同时进行财政、金融和信贷方面的配套政策。
提租补贴政策从经济效率看,补贴没有外溢而且具有高效率、垂直效率和水平效率以及运作效率均为1;从公平性来看,没有造成新的不公平,但延续了历史不公平性,原先享受公房越多者,受补贴越多;从政策的连续性来看,延续了公房出租政策,并为公房出售做准备。
2.4 公房优惠出售政策分析
这是与提租补贴相配套的政策相配套的,这个政策出台的背景是国民经济出现通货膨胀以及国家参政吃紧,有关部门提出了不发放住房补贴,优惠出售新、旧住房的改革思路,改变了全家出售公有住房的原则。这个政策的目的是降低购房门槛,鼓励住房私有化,最终减少对政府的依赖,实现市场化运作。
公房优惠出售政策从效率来看,补贴没有外溢而具有高效率,垂直效率、水平效率和运作效率均为1;从公平性来看,虽说公房出售会延续或强化原来的各主体之间的不公平性,但相对于房改之前的老制度,实行货币化芬芳对于全体新参加工作的职工来说,毕竟有了新的公平的开端。从政策连续性看,延续提租补贴政策,并作公房上市、住房商品化、货币化做充分的准备。
2.5 公积金贷款政策分析
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全称是个人住房担保委托贷款。它是指住房资金管理中心,运用住房公积金委托商业性银行发放的个人住房贷款。住房公积金贷款是政策性的个人住房贷款,一方面是它的利率低,另一方面主要是为中低收入的公积金缴存职工提供这种贷款。
公积金贷款的效率与贴息贷款相似,垂直效率等于1,水平效率则具有不确定性,受施政对象的购房意愿影响;从运作效率来看,几乎不存在效率损失,相对于供给方政策是一种高效的手段。但是,从公平性来看,公积金本质上是一种实行个人账户的互助基金,购房者获得的效用是以没有能力购房的公积金缴纳者的效用牺牲作为代价,显然有失公平。尤其是公积金占工资收入的比重较高时,这种不公平会加剧。从政策连续性来看,与住房商品化、货币化目标一致。
3 中国住房保障政策模型建议
3.1 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共同富裕是实施住房保障政策的理论基础,邓小平的伟大贡献之一就是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精辟论述:“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条原理也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市场经济理论的依据,同样也是我们设计我国住房保障政策的基础。
3.2 住房公平分配原理
政府应当注重住房公平分配,通过对中低收入阶层的补助,缩小他们与其他阶层在居住水平上的差距,使他们能够达到政府规定的住房水平。美国哈佛大学哲学教授罗尔斯在其公平论中提出了如下的公平原则:“将社会及经济的不公等加以特别的安排,以便使处于劣势者能获得最大的收益,并且使所有的人能获得平等的机会。
3.3 社会保障原理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通过国家收入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提供物质救助和补贴的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计划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市场经济的“稳定器”;它能够弥补计划调节机制的不足,还能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社会和经济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①陈琳、潘蜀健:《房地产项目投资》(第二版)[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79。
我国经济学毕业论文 篇8
一、经济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存在问题分析
(一) 毕业论文选题不当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 能否科学合理地选好题, 关系到学生论文写作的开展及论文质量。在以往的实践中, 该校经济学专业本科生选题上往往容易出现的问题有:一是选题与专业相关度不大。以该校2012、2013级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共计158篇为例, 其中论文选题为市场营销方向的有11篇, 旅游管理方向的有19篇, 社会学方向的10篇, 与经济学专业不符或联系欠紧密的选题约占总选题的25%。二是选题缺乏创新性。学生受专业基础不扎实的限制, 在选题时往往避难就易, 选择一些常用选题模板经更换研究对象后简单的套入, 缺乏创新性。例如, 该校学生往往喜欢选择“某行业/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作为选题, 这样的选题只是对不同研究对象间进行简单的重复, 论题单一且无创新点。三是对选题对象缺乏深入了解。学生选题过程过于草率, 选题时没有通过相关文献阅读或实践形成对研究对象的深入了解, 往往是出于对相似选题的模仿或是盲目跟随, 因此容易出现对选题范围过于宽泛或窄小、论文缺乏深入见解或新的观点或缺乏数据支撑论点、甚至写作过程难以开展导致换题等问题。
(二) 毕业论文研究方法和写作技巧有待提升
本科教育要求学生掌握初步的研究能力, 这就包括研究方法和写作技巧的掌握。经济学专业课程设置中虽已开设有《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计量经济学》等关于科研及写作方法的相关课程, 但受学生学习兴趣缺乏及参与研究实践不足等因素影响, 教学效果不明显, 在真正开展毕业论文写作时, 依然无从下手。具体表现有:第一, 学生对研究方法掌握不足, 大多仅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及问卷调查法等简单的研究方法, 且对这些方法的使用也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 而对实证研究法、定量定性研究法等这类经济学领域的常用研究方法却较少使用, 因此论文内容缺乏有力论证, 通常只是泛泛而谈或是照搬他人观点。第二, 学生对于论文的写作技巧掌握不够。例如不知道文献综述该如何写、论文大纲的编排缺乏逻辑顺序、标题与行文内容联系不紧密、语言文字表达不通顺以及论文格式不规范等等。
(三) 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存在障碍
毕业论文的写作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展开的, 但在指导实践中出现的许多主客观因素往往容易导致学生和导师间互动受阻。首先, 该校毕业论文开题及写作时间一般安排在大四第一或第二学期, 在这期间许多学生正值实习或就业之际, 因此在应对毕业论文的时候往往力不从心, 学生身居校外导致与导师之间缺乏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 信息反馈出现滞后, 指导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其次, 学生在选择导师时, 往往没有认真考虑导师的研究方向是否与自己的写作方向一致, 而学生选题时通常由自身喜好选择导师或拟题, 这就容易出现导师对学生研究对象不熟悉, 指导工作难以开展甚至出现误导性指导, 进而严重影响了毕业论文的最终质量。此外, 受师资不足因素的影响, 每位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数量甚至多达数十个, 这也为教师的指导工作增加了不少难度。
(四) 毕业论文考评形式化
当前对本科毕业论文的考评主要在于论文开题和论文答辩两个环节, 根据这两个环节学生的表现及论文实质内容对学生毕业论文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定。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受多种因素影响, 这两个环节都过于形式化, 指导教师在答辩过程提出整改意见又往往忽略事后指导监督, 因此学生总是抱着答辩即使不顺利, 只要论文重复率通过就能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的心态, 通常也消极对待, 因此这两个考核的重要环节却往往变成走过场, 对毕业论文的质量也未能做到有效把关, 影响了毕业论文的严肃性和公平性。
二、提升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
(一) 引导学生恰当选题
论文选题作为毕业论文开展的第一步, 也是有效提升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一步, 因此需强化学生的选题意识, 在导师的指导下帮助学生恰当选题。首先, 在以往的课程教学实践中帮助学生挖掘好的选题。扎实的专业基础及良好的专业灵敏度是准确拟题的关键, (下转第174页) 因此在日常的课程教学中, 教师可结合课程重点及学科发展前言, 从课程论文入手, 培养学生对论文选题的积累, 通过将毕业论文融入日常课程教学, 能有效加强选题对象与所学专业知识的关联度。其次,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帮助学生牢固专业基础的同时, 还可通过课程开设或专题讲座等方式增加了解学科前言理论的机会, 增强专业敏锐度, 激发其对专业领域新知识新理论的学习和探索, 从中培养科研创新能力, 并将其运用到论文选题中。
(二) 将毕业论文研究和写作方法融入教学环节
在进一步强化专业基础课程的基础上, 还应开设更多有利于培养本科生科研分析能力以及论文写作技能的课程, 更加系统详细地为学生介绍经济学专业常用的研究方法及使用技巧, 帮助其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搜集和写作技巧等方法;并通过课程论文、学年论文考核或参与课题项目、科研竞赛、创业大赛等形式, 增强学校的学术氛围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学术研究兴趣, 并在实践中不断增强学生对研究方法及写作能力的掌握。
(三) 加强毕业论文指导工作
首先, 采用学生导师双向选择的方式。即待学生对导师进行初次选择后, 学生应就自己毕业论文的拟题方向及思路及时与初选导师沟通, 若其选题与导师专长方向不符时, 导师有权进行二次选择, 这样一来有效解决了因专业领域不同造成的指导不当;若学生选题出现交叉学科知识时, 还可采用双导师指导制度, 使其获得更为专业的学术指导。其次, 在面对学生实习就业与毕业论文相冲突的问题时, 作为导师更应积极协调论文指导工作, 主动联系并督促学生根据论文进度安排有序地开展毕业论文写作, 对学生的疑惑及时解答反馈, 并帮助学生端正态度, 使其认真对待并确保论文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此外, 可合理地提前开展毕业论文开题工作, 并适当地延长论文写作周期, 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研究, 并有效缓解找就业实习与毕业论文之间的矛盾。
(四) 建立完善的毕业论文考评制度
建立完善的论文考评制度, 包括严格的毕业论文操作规程、答辩规程、考评标准与细则等, 通过制度的方式将毕业论文工作规范化。例如, 毕业论文成绩的评定标准不仅仅是论文开题及论文答辩是否通过, 而是更应注重论文内容是否符合专业领域、是否具有创新论点或是独到见解、论文结构是否完整并具有逻辑性、语言表述是否清晰以及是否符合论文写作规范等问题, 并据此分别设立相应的评分标准, 同时还可将教师指导情况作为考核内容之一, 从而有利于增强导师的责任意识。此外, 将学生论文写作的过程进行分阶段考核, 实时监督论文进展情况, 做到弱化结果重视过程, 将培养学生的研究及分析能力作为考核的目的。
摘要: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工作中最为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 是对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综合反映。本文以广西某高校经济学专业为例, 结合自身参与该校经济学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实践, 分析该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存在问题, 并就此提出进一步提升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戴卫东.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与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以Z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为例[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 2016 (4) :51-54.
我国发展社区银行的经济学分析 篇9
1 我国社区银行的需求分析
1.1 社区金融需求的发展有利于社区银行的发展
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民间社区金融业务获得蓬勃发展。据2010年统计资料, 我国民间资产达36万亿元:居民储蓄由1978年的210亿元激增到2004年的12万亿元;个体工商户注册资本4万亿元, 资本外逃保守估计5.5万亿元, 假设股市一半的流动市值和保证金为私人所有, 为1万亿元, 房产总价值13.5万亿元, 民间资产远多于国有资产, 这些巨额的民间资产是发展社区银行的重要资金源泉。根据央行2004年度对民间融资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一些地方的民间融资规模已经占到当地存款余额的6.92%~8.2%, 贷款余额的12.37%~14.66%, 国内生产总值的8.88%~10.53%。”另据央行2011年的一份报告推算:“我国民间融资规模为9500亿元, 占GDP的6.96%左右”。民间融资在我国一直存在, 目前, 我国农村尤其是沿海地区农村, 民间融资甚至支撑起了当地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这些民间社区金融活动的飞速发展十分有利于社区银行的发展社区银行这一“草根银行”符合社区金融发展这一要求, 可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和不同社区不同禀赋有针对性地为社区微观经济主体提供“量身定做”的金融服务, 以满足社区的金融服务需求。
1.2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金融机构多元化发展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 中国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在较长时期内会一直存在, 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别。每个地区都有自身的资源禀赋和文化传统, 城市和农村金融服务上的巨大差别, 对于金融服务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 而大型银行统一的服务和信息处理方式很难满足多样化的社区经济发展需要, 这就为地区性的社区银行发展提供了机会。我国目前银行机构密度、信贷服务机构的人口覆盖率和企业覆盖率都大大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许多国有银行撤出的地方已经成为被金融机构遗忘的角落。而且现在国外银行进入中国, 它们也没有向边远地区的客户提供金融服务, 社区银行可以担负起这一任务。
1.3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所占比例仍与其在经济中的贡献很不对称, 其融资渠道主要是内源性融资、银行贷款和商业信用融资, 仅有1.3%来自资本市场。以乡镇企业贷款为例, 2004年年末, 乡镇企业从金融机构获得的贷款为8069.2亿元, 仅占金融机构各类贷款总额178197.8亿元的4.5% (1) , 融资难仍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社区银行即使不能真正了解地方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 其他同地区的中小企业也会提供较真实的信息进行相互监督。因此, 社区银行在中小企业贷款方面确实存在大型银行难以比拟的优势, 这为其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1.4 个人金融服务需求的迅速增长要求金融服务同步发展
当前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热点正逐步从以家用电器消费过渡到汽车、住房、旅游等高档消费, 且由积累消费向信用消费方向发展, 这说明我国居民的第三次消费革命已经到来, 消费者贷款和个人金融服务开始进入快速增长的阶段。居民消费具有额小量多面广的特点, 大银行的标准化信贷产品很难满足这一要求, 为了规避风险往往要求严格的抵押担保条件, 抬高了居民信贷的门槛。另外, 我国居民普遍对能提供传统服务的银行更为信赖, 而对于证券公司等非银行机构存在更多的怀疑。贴近社区的社区银行不仅能够比大银行更好地满足居民个性化消费信贷要求, 而且能够挖掘和引导社区居民的消费信贷, 释放我国居民的消费潜能。
2 我国社区银行的供给分析
2.1 政府为社区银行提供宽松的经营环境
我国正在为社区银行的发展营造宽松的环境, 不仅允许国内社会资金参与社区银行建设, 还允许国外金融结构参与社区银行的建设与发展。
2.2 社区银行在业务提供上拥有明显的优势
目前我国社区银行还处于起步阶段, 研究不是很充分, 借鉴国外社区银行比较成熟的经验来看社区银行在提供金融业务上的优势表现在:
2.2.1 人性化服务, 彰显自身魅力
大量的社区银行除了为广大的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外, 还支持当地的公益事业, 为社区内的低收入群体提供帮助。在信息化时代, 尽管人们足不出户便可利用互联网完成自己的金融业务, 但依然有众多的客户习惯于同银行职员面对面地接触。社区银行在审批中小企业和家庭客户贷款时, 评估的不仅仅是一堆财务数据, 社区银行的信贷人员还会考虑这些作为邻居的借款人的性格特征、家族的历史和家庭的构成、日常的开销特征等个性化的因素, 将充满人性化的金融服务 (bank on the personal touch) 提供给自己的客户, 让其感受到真诚与温馨。
2.2.2 经营效率高, 获利颇丰
国外有关研究表明, 银行业平均成本曲线呈U形, 即小银行位于平均成本的递减区间, 中型银行位于平均成本不变的区间, 大银行则位于平均成本递增的区间, 这意味着小型银行的效率高于大银行。社区银行不仅在服务收费上较大银行低 (据美国有关机构2001年的统计, 美国的社区银行在支票账户等服务的收费方面较之大型银行要低15%左右) , 而且据2004年联邦存款保险公司 (FDIC) 公布的有关数据, 社区银行无论在资产回报率方面, 还是在不良贷款率上均优于大银行。
2.2.3 信息成本低, 存贷两旺
由于社区银行将自己的服务对象定位于本区域范围内的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 因而在与其长期的交往过程中能收集到很多诸如客户的品质、性格以及管理能力等方面的“软信息”, 这使得社区银行在信息上相对于大银行而言具有比较优势, 这也是社区银行的关系型贷款业务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之一。
总之, 社区银行面临的市场竞争是很激烈的, 大银行的很多优势还是会挤压其生存空间。社区银行能否站稳并持续发展, 能否在此过程中体现它的特色与优势与它是否能准确把握自身市场特点息息相关。希望这些分析研究对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居民金融需求问题、地方经济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与完善的问题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摘要: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满足中小企业和居民不断增长的金融需求方面, 社区银行起到了“拾遗补缺”的作用。本文从我国社区银行的需求和供应进行了经济学分析, 用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居民个性化金融需求的困惑, 为我国现阶段的金融实践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我国社区银行,需求分析,供给分析
参考文献
[1]徐滇庆.民营银行试点势在必行[J].中国金融, 2005 (15) .
[2]叶望春.中小银行的市场定位战略[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2.
[3]巴曙松.社区银行能否成为中国银行业放松管制的突破口[J].现代管理科学, 2002 (7) .
[4]常永胜.定位理论与中小银行的市场定位[J].企业经济, 2004 (6) .
[5]林毅夫, 李永军.发展中小银行,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J].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 2000 (10) .
【我国经济学毕业论文】推荐阅读:
我国农业生态经济论文06-16
我国高校经济法论文07-07
论我国财政的创新与发展的经济学论文07-12
政经论文—我国民营经济融资难问题分析06-02
从金融宏观调控看我国经济发展论文07-02
我国翻译产业经济学10-16
我国特色国际经济学09-10
我国经济05-24
我国建筑经济09-23
我国经济贸易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