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煤矿验收

2024-06-18

小煤矿验收(共4篇)

小煤矿验收 篇1

1 GPS系统简介及应用概况

全球定位系统 (Globle Positioning System简称GPS) 是美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 历时20年, 耗资200亿美元, 于1994年全面建成, 具有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当初, 设计GPS系统的主要目的是用于导航、收集情报等军事目的。但是后来的应用开发表明, GPS系统不仅能够达到上述目的而且可利用GPS卫星发来的导航定位信号能够进行米、亚米、厘米甚至毫米等不同精度的定位, 还可以进行速度测量、时间测量。这一系统包括3大部分: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

与传统的测量系统比较, GPS系统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 定位精度高。实践表明, 在300~1500m精密工程定位中, 与电磁波测距仪测定的边长比较, 其边长较差为0.5mm。 (2) 观测时间短。在动态相对定位中, 流动站在距基准站15km内, 每站观测仅需1~2s。 (3) 可提供三维坐标。经典的大地测量将平面与高程采用不同的方法分别施测, 而GPS系统可同时测定待测点的三维坐标, 并达到四等水准的测量精度。 (4) 操作简单。随着GPS接收机的不断改进, 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 有的已经达到“傻瓜化”的程度。 (5) 全天候作业。GPS系统可以在24h内的任何时间进行作业, 也不受阴天黑夜、起雾刮风、下雨下雪等气候的影响, 特别适合露天测量作业。

1994年以来, 经过近10年的研究开发与实践表明, GPS系统以其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等显著特点, 赢得了广大测绘工作者的青睐, 并成功地应用于大地控制测量、精密工程测量、变形监测等众多测绘领域里。GPS实时动态定位技术 (简称RTK技术) , 在各种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内业处理软件的日趋完善, GPS的应用领域在不断扩大, 并开始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2 RTK技术原理

实时动态 (Real Time Kinematic简称RTK) 测量技术, 是以载波相位观测量为根据的实时差分GPS测量技术, 它是GPS测量技术发展中的一个新突破。众所周知, GPS测量技术的模式已有多种, 如静态、快速静态、准动态和动态相对定位等。但是, 利用这些测量模式, 如果不与数据传输系统相结合, 其定位结果均需通过观测数据的测后处理而获得。所以, 它无法实时地给出观测站的定位结果, 也无法对基准站和用户站观测数据的质量, 进行实时的检核, 致使返工重测。

以往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 主要是延长观测时间, 以获得大量的多余观测, 来保障测量结果的可靠性。但是, 这样, 便显著地降低了GPS测量工作的效率。

实时动态测量的基本思想是, 在基准站上安置一台GPS接收机, 对所有可见GPS卫星进行连续观测, 并将其观测数据, 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 实时地发送给用户观测站。在用户观测站上, GPS接收机在接收GPS卫星信号的同时, 通过无线电接收设备, 接收基准站传输的观测数据, 然后根据相对定位的原理, 实时地计算并显示用户站的三维坐标及其精度。

RTK测量系统的开发成功, 为GPS测量工作的可靠性和高效率提供了保障, 对测量技术的发展和普及,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 实时动态测量模式主要有3种: (1) 快速静态测量。采用这种测量模式, 要求GPS在每一用户站上静止地进行观测。它可以不必保持对GPS卫星的连续跟踪, 其定位精度达1~2cm。这种方法可应用于城市、矿山等区域性的控制测量, 工程测量和地籍测量。 (2) 准动态测量。这种测量模式, 要求流动的接收机在观测工作开始之前, 首先在某一起始点上静止地进行观测, 也就是进行初始化。初始化后, 在其他观测站上只需测量1~2s, 即可获得该点的三维坐标, 目前, 其定位精度可达厘米级。它要求在观测过程中, 要保持对观测卫星的连续跟踪。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地籍测量、碎部测量、线路测量和工程放样等。 (3) 动态测量。动态测量模式和准动态一样, 一般需要在起始点上进行初始化, 之后, 运动的接收机按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自动观测, 并连同基准站的同步观测数据, 实时地确定采样点的空间位置。其定位精度也可达到厘米级。这种测量模式, 也要求对所测卫星进行连续跟踪。适用于航空摄影测量、航道测量以及运动目标的精密导航。目前, 实时动态测量系统, 已在约20km的范围内, 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3 GPS在我公司的应用

几年前, 我队购进一套GPS系统。今年上半年, 在某工程改线现场, 我们为了验证GPS系统在本地区的应用情况, 分别使用捷创利全战仪和GPS系统测量了同一条附和导线。通过严密平差计算, 两种测量方法所测得的导线, 均满足规范要求, 导线点的点位中误差和边长相对中误差相差无几。但是, 用全站仪测量所用外业时间是使用GPS系统所用时间的2倍。结果表明, GPS系统在本地区完全能够替代传统的测量方法, 同时能够节省劳动力, 提高工效。

4 小煤矿测量验收工作流程及耗时统计

小煤矿生产技术部测量组现有测量人员十几名, 其中2人负责内业, 其余十几人负责全部外业和部分内业工作。按照公司和矿里的要求, 每月要进行一次采剥量验收测量工作, 计算各采剥台阶、采剥设备当月的工程量;土、岩、煤的运距和采剥量的综合运距;绘制采场及排土场工程位置平面图。验收测量的外业工作每月从20日开始, 大月26日上午截止, 小月25日上午截止, 累计每月外业时间4.5~5d (考虑天气因素和其他测量工作, 预留1~1.5d时间) 。

以2003年小煤矿计划生产商品煤1200万t的产量规模为例, 剥离量5300万m3, 月平均采剥总量为560万m3。验收测量外业总点数平均1500点左右。根据我们平时对验收测量每一点时间标定, 每测量一个碎部点的时间分配是: (1) 测量时间15s。包括瞄准目标、按动测量键开始测量、输入每个碎部点属性注记、通知镜站测量结束4个环节。 (2) 走路时间30s。验收测量时, 各个碎部点之间的距离约为30m, 走路时间是指从上一个点测完以后, 走到下一个待测的碎部点所用的时间。 (3) 等待时间30s。由于1台全站仪要跟5个棱镜, 而测每个碎部点要耗时大约15s的时间, 所以, 每个镜站的周期就是75s。

5 与GPS系统的比较

通过上述对每一个碎部点的测量用时分析, 显而易见, 测量每个碎部点所必需的时间应该是45s。但是由于使用1台全战仪跟5个棱镜, 决定了这5个镜站之间形成了一种串行的作业方式, 无形之中白白浪费30s的等待时间。使得每个镜站的周期变成75s。

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 应用GPS系统的RTK技术, 流动站每测量一个碎部点耗时1~2s, 加上输入注记时间1~2s, 走路时间30s, 累计用时34s, 并且每个流动站就是1台GPS接收机, 互相之间不干扰, 是一种典型的并行作业方式。与全站仪测量相比, 具有以下优点: (1) 测量用时短。单纯从上述用时分析, 可提高测量速度1倍。 (2) 节省劳动力。由于基准站并不用设专人操作, 这样可以减少1名司仪, 加入到流动站。在不增加测量人员的情况下, 由5个镜站增加到6个。 (3) 减少矿区内控制点的密度。由于GPS测量系统各站之间不需要通视, 所以, 可以大大减少设置矿区控制点的数量。 (4) 传统的全站仪测量方式, 只要出外业, 至少需要2人:1个司仪, 1个镜站。如果不通视, 还要临时支点、搬站。而GPS系统, 只需1人就能完成同样的工作。同时, 依靠一个基准站, 可以并行完成不同的测量工作而互不干扰。这一系统唯一的缺点是, 初期的一次性投资比较大。

6 结论

笔者根据以上的分析比较, 使用GPS系统, 在测量精度上, 完全能够满足我矿验收测量的要求, 并且该系统全天候、速度快、效率高、节省劳动力的特点, 非常适合小煤矿各项测量工作的需要, 尤其是验收测量工作, 更为明显。按我矿现有生产规模, 如果使用GPS系统, 测量验收工作外业仅需要2~2.5d就能完成, 提高工效1倍。如果还采用传统的全站仪测量方法, 而不增加测量人员, 已经很难完成测量验收任务和其他日常测量工作。因此, 采用GPS系统为主、全站仪测量为辅的矿山测量模式, 是完全可行和必要的。这样有利于更好地完成我矿的测量验收工作, 为按时完成生产任务, 提供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郭清, 张文升, 张文亮.大型建设工程施工控制网测量方法[J].山西建筑, 2007, (14) .

小煤矿验收 篇2

竣工验收

申请 上报:富源县发改委,富源县煤炭局等上级部门,存档。富源县天源煤矿

二o一一年 二 月 十六 日打印 打字: 校对:

富源县天源煤矿

6万吨/年改15万吨/年扩建工程

竣工验收报告

编 制:叶小加 李友国

矿 长:高吉甫

编制单位:富源县黄泥河镇天源煤矿

编制时间:2011年2月16日

目 录

项目建设依据

项目建设概况

工程建设及完成情况

联合试运转、试生产情况

存在和遗留的主要问题,处理意见及需解决问题

附件

建设依据(批文、相关证照复印件)

云南省煤炭安全监察局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安全设施验收批准文件(复印件)

建设工程完成情况表

《矿井初步设计》

云南煤矿安全技术中心在用安全装备安全监测报告

相关图件

矿井地质地形图

井上下对照图

采掘工程平面图

通风系统图

井上下配电系统图和井下电器设备布置图

避灾路线图

富源县黄泥河镇天源煤矿

6万吨/年改15万吨/年改扩建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一、煤矿项目建设依据

(一)准入、核准单位及文号 1、2007年2月12日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云发能源【2007】204号文核批准《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曲靖市富源县天源煤矿改扩建项目核准的批复意见》予以准入批复,批复天源煤矿为改扩建矿井。

2、云南省地质局第一地质队提供的《富源县老厂矿区二勘区详查地质报告》、《富源县老厂矿区补米矿段开采可行性研究报告》。

3、曲靖市富源县黄泥河镇天源煤矿已取得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5300000410217)。

4、云南煤矿安全监察局以云煤安技装【2005】40号批复了《富源县天源煤矿初步设计安全专篇》。

5、曲靖市煤炭工业局以曲煤复【2005】39号文批准了天源煤矿矿井初步设计

6、富源县环保局以富环许准【2006】146号文批复天源煤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7、富源县国土资源局以富国土资临字【2003】22号文批复了天源煤矿临时用地许可证

8、富源县水务局以富水复字【2006】43号文批准了《天源煤矿水土保

持方案初步设计》

9、黄泥河镇天源煤矿建于2005年已完成投资1500万元,矿井建设已基本完成。项目建设按照评审专家组和专提设计要求及各相关部门的意见进一步补充完善。使安全、环保、水保、地质灾害设施与矿井建设同步进行,确保煤矿建设和生产的安全。避免造成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

10、项目业主:项目由富源县黄泥河镇天源煤矿建设和管理,法人代表高吉富。未经原项目核准部门同意。项目法人不得对项目进行转让、拍卖或采取其它方式变更投资方或投资比例。

11、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同意项目总投资319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743.521万元,建设期贷款利息157万元,流动资金296万元,占总投资60﹪的项目资本金煤矿自筹,其余商业银行贷款解决。

12、富源县黄泥河镇天源煤矿扩建加强矿井地质工作,在施工和生产过程中特别注意瓦斯的防治和利用,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完善各项手续。

(二)、初步设计编制单位、提交时间

(1)、初步设计编制单位:曲靖市煤炭设计研究院。

(2)、提交时间:2005年9月。

(三)、初步设计批准单位及文号

(1)、设计批准单位:云南省煤炭工业局。

(2)、批准文号:2007年2月12日云南省煤炭工业局以云改规字【2007】204号文《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曲靖市富源县天源煤矿改扩建项目核准的批复》批准了矿井初步设计。

(四)、安全设施设计单位及审批单位和文号

(1)、安全设施设计单位:曲靖市煤炭设计研究院。提交时间:2005篇二:煤矿建设工程竣工验收申请材料

竣工验收申请材料(报送三明煤管局)

1、《煤矿建设工程竣工综合验收申请表》

2、工程竣工综合验收申请报告

3、永安市煤炭管理部门出具的预验收报告;

4、联合试运转报告及永安市煤炭管理部门意见;

5、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矿长资格证和安全资格证复印件;

6、项目审核文件以及初步设计、安全专篇设计、修改设计、施工期限、开工备案等审核批准材料;

7、生产系统工程质量、机电设备矿用安全标志认证证书复印件;

8、矿井生产、安全机构设置及安全人员、特种作业人员资质证书;

9、矿井竣工实测图及工程图,主要有: 1)井巷(采掘)工程平面图 2)井上、下对照图

3)矿井地质及水文地质图 4)矿井通风系统图 5)矿井排水系统图 6)矿井井上、下供电系统图 7)井下运输系统图

8)矿井消防与防尘洒水系统图 9)井下避灾路线图 10)矿井充水性图 11)监控系统图

10、建设期间安全情况资料、建设期发现的涉及安全条件的地质情况变化资料;

11、环保设施验收报告;

12、矿井水害调查和分析报告及永安市煤炭管理部门审查意见;

13、矿井水文地质基础材料档案

14、其它:2010年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结果的批文(闽经贸能源[2010]768文);矿山救护服务协议书;煤自燃倾向性等级鉴定报告表。

永安市洪田镇生卿上庵煤矿 2011年4月2日

竣工验收申请材料(报送省经贸委)

1、《煤矿建设工程竣工综合验收申请表》

2、工程竣工综合验收申请报告

3、永安市煤炭管理部门出具的预验收报告;

4、联合试运转报告及永安市煤炭管理部门意见;

5、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矿长资格证和安全资格证复印件;

6、项目审核文件以及初步设计、安全专篇设计、修改设计、施工期限、开工备案等审核批准材料;

7、生产系统工程质量、机电设备矿用安全标志认证证书复印件;

8、矿井生产、安全机构设置及安全人员、特种作业人员资质证书;

9、矿井竣工实测图及工程图,主要有: 1)井巷(采掘)工程平面图 2)井上、下对照图

3)矿井地质及水文地质图 4)矿井通风系统图 5)矿井排水系统图

6)矿井井上、下供电系统图 7)井下运输系统图

8)矿井消防与防尘洒水系统图 9)井下避灾路线图

10、建设期间安全情况资料、建设期发现的涉及安全条件的地质情况变化资料、安全设施(三同时)验收结论;

11、环保设施验收报告;

12、矿井水害调查和分析报告及永安市煤炭管理部门审查意见;

永安市洪田镇生卿上庵煤矿 2011年4月2日

竣工验收申请材料(报送省煤监局)

1、经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及批复文件

2、单项工程质量认证报告书

3、联合试运转报告

4、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5、安全评价报告所提问题的整改情况说明

6、水文地质基础资料

7、主要图件:

1)井巷(采掘)工程平面图 2)井上、下对照图

3)矿井地质及水文地质图 4)矿井通风系统图 5)监控系统图

8、验收批复文件和验收组结论

永安市洪田镇生卿上庵煤矿 2011年4月2日

煤矿建设工程竣工验收申请表

注: ①、提交给省经贸委的按闽经贸能源[2007]442号文要求整理;②提交给省煤监局的按闽煤安监监察[2008]20号文要求进行整理;③、提交给三明的按以上两份材料整理成一份进行提交,另附加提交2010年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结果的批文(闽经贸能源[2010]768文);矿山救护服务协议书;煤自燃倾向性等级鉴定报告表。篇三:煤矿技术改造工程项目竣工验收报告

煤矿技术改造工程项目竣工验收报告

一、矿井概况

1、湖北省大冶市桐梓沟二井煤矿,位于大冶市还地桥镇下堰村境内,隶属于还地桥镇桐梓沟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为集体性质企业。矿井六证齐全有效,特种作业人员持证率达到100﹪。全矿持证特种作业人员有51名,其中矿级管理人员7名;安全员5名;瓦检员3名;探水工2名;电钳工7名;绞车工18名;

放炮员9名。

桐二井煤矿安全管理机构齐全,运转正常。(附 桐二井煤矿安全生产网络图)。

2、矿井的开采技术条件。

(1)、批准的开采井田边界:

由湖北省国土资源厅于2012年1月4号颁发新的采矿许可证将矿区范围划定为下列5个拐点的坐标圈

定:

x y 1、3342600 1、38578300 2、3341500 2、38578300 3、3341310 3、38577830 4、3341580 4、38577500 5、3342500 5、38577400 采深0~-400m。

(2)、开采煤层厚度、煤层倾角、顶底板情况: 煤系煤层厚度为0.57m~1.39m,平均1.2m,浅部含煤一层,深部为二层,上煤为本矿的主采煤层。采区内煤层呈透镜状及藕节状,沿走向及倾向均有变薄、尖灭现象。煤层结构简单,偶有夹矸,夹矸为炭质泥岩,厚度在0.1米左右。煤层发育较好,倾角为14? 度左右。

由黄石市鎏会地质矿产咨询服务部提交的地质测量报告可知,地勘时期未对顶底板进行专门物理性能测试,只对顶底板工程地质特征作过简单介绍。由于煤层的直接顶板为粉砂岩及贝壳灰岩,含黄铁矿结核及腕足类动物化石,质地较为松软,易垮落。煤层老顶为厚层状燧石灰岩,质地坚硬,节理裂隙虽较发育,但均被方解石胶结充填,故不易垮落。底板为富含植物化石的泥岩。老底为致密坚硬有矽质灰岩。巷道中地压表现主要为顶压,侧压较小,具体表现在泥岩未见“底鼓”现象。正是由于直接顶板为粉砂岩和贝壳灰岩,质地松软,所以矿山开采对顶板采用全部陷落法,一般控顶距为4米,落顶距为2米,底板无须特 别维护,工程地质条件应是中等。矿山开采后揭露工程地质条件和开采前基本无大变化。一般只是对顶板进行控制就可。仍定为中等类

型。

(3)、可采储量:

各种煤柱125.7kt,其中: f4断层58.125kt;回风上山5.8kt;回风下山(2502采区)5.2kt;矿界43.47kt;-350m顺槽(采区边界)

13.1kt,薄煤柱采区回采率取85%。

故矿井可采储量=[19.45+(437.26-125.7)]× 85%=281.4kt。

(4)、瓦斯等级、煤层自燃倾向性、煤尘爆炸性

指数:

1、瓦斯 2010年大冶市工业经济服务中心对该矿进行瓦斯等级鉴定并由省经委审批,本矿为瓦斯矿井,瓦斯等

级证书编号hb20070356,绝对瓦斯涌出量 0.506m/min,相对涌出量8.74m/t。

2、煤层自燃倾向性

根据2008年10月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所作的煤炭自燃倾向性等级鉴定结果,该井田煤层自燃

倾向性等级分为三类,即不易自燃。

3、煤尘 33 经重庆煤科院2008年对该矿原煤取样进行煤尘爆炸性试验,该井田煤尘无爆炸性。

(5)、矿井水文地质条件:

桐二井煤矿地层的含水层主要有三层,茅口栖霞组灰岩含水层(p1m),龙潭组灰岩段含水层(p112),大冶灰岩含水层(t1d),因大冶灰岩第一层(t1d2)至第三层(t1d3)为泥灰岩、泥质灰岩和页岩,属弱透水层或相对隔水层,对本矿井影响较小。茅口栖霞组灰岩和龙潭组灰岩段含水层多为岩溶裂隙溶洞含水层,其岩溶裂隙较发育,在岩溶裂隙连通性较好的情况下,可以形成较大的涌水量。根据井下调查茅口栖霞组灰岩年测定的涌水量为175—302米/小时,1964年暴雨后最大涌水量曾经达到720米/小时(老窑)。其特点以-100米水平的南北巷道出水点为主,-100米

以下出水点集中于-150米水平的巷道中。

近年来的观测涌水量约为360米/小时。根据区域水文地质图和井下涌水量多年记录分析,本矿井茅口栖霞组灰岩含水层的主要补给区域来自煤矿东边该含水层的裸露区,而南部边界为赵家湾断层,其它各方面的来水应是矿井疏干排水后,地下水径流方向改变而来,其含水层的边界不易确定。矿井充水条件充

水条件主要表现为: ①大气降雨:由于井田内矿井较多,煤层浅部穿333 通多处,有的浅部煤层被采空,导致地表下沉发裂,增加了井上下的水力联系,而使雨季地表水有部分渗入井下,特别是6至8月份,使矿井水有较大的增大。

②底板茅口灰岩的含水:随着开采深度的加深和揭露底板的巷道增加,茅口组溶洞裂隙水,是本矿下

部主要充水水源。

③老空水:由于上水平留有较大范围的老空区,因此,老空水也是井下水的来源之一。

有一定的导水性,是矿井水的重要充水来源。黄石市鎏会地质矿产咨询服务部2007年11月对桐二煤矿-350m 至-400m水平矿井涌水量进行计算预测,-350m至-400m水平正常涌水量为340m/h,特大

暴雨时最大涌水量400m/h。

3、矿井采煤方法、通风方式、运输方式。黄石市鎏会地质矿产咨询服务部2007年12月提交的桐二井煤矿《2007煤炭资源储量地质测量报告》可知,本矿主要煤层(上煤)厚0.57m~1.39m,平均1.0m、井下揭露实际煤厚0.5m~2.0m,较发育,-285m~-400m的设计区域,煤层倾角平均14°,按设

计确定选择走向壁式采煤法。

矿井采用主井进风、副井回风的中央并列式通风33篇四:煤矿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报告 xxxxxxxx有限公司

xxx煤矿技改扩能工程

告 xxxxxxxx有限公司

二0一四年十月

验 收 会 签 表

目 录

前 言

第一章 企业基本情况

第二章 初步设计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 工程完成情况

第四章 联合试运转(试生产)情况:

附有关文件、证照、资料、附表等

附件:

1、采矿许可证,证号:xxxxxxxxxxxxxxxxx

2、安全生产许可证,编号:xxxxxxxxxxxxxxxxxxx; 3、2005年9月四川省经济委员会川经煤炭函[2005]xxx号文《关于核准xxxxxxxx有限公司矿井安全技术改造和扩能项目的通知》

4、四川省经济委员会“川经煤炭函[2006]xxx号”《关于核准xxxxxxxx有限公司(xxx矿井)扩建初步设计的批复》;

5、四川煤监局以“川煤监办函[2006]xxx号”《四川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对xxx矿井扩建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的批复》;

6、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川经信煤炭函[2010]xxx号”《关于修改xxxxxxxx有限公司(xxx矿井)扩建工程初步设计部分内容的批复》;

7、四川煤矿安全监察局“川煤监审批[2011]xxx号”《关于xxxxxxxx有限公司(xxx矿井)扩建工程初步设计安全专篇

安全设施设计(调整版)的批复》;

8、川经信煤炭函[2012]xxxx号《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同意xxxxxxxx有限公司(xxx煤矿)延长建设工期的函》;

9、仁寿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仁安监[2013]xxxx号《关于同意xxxxxxxx有限公司恢复生产的通知》”;

10、四川煤矿安全监察局“川煤监函[2013]xxx号《关于xxxxxxxx有限公司瓦斯抽采系统改造设计的批复》”;

11、四川煤矿安全监察局“川煤监审批[2014]xxx号《关于xxxxxxxx有限公司(xxx煤矿)扩建初步设计安全专篇部分内容修改》的批复”;

12、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川经信煤炭函[2014]xxx号”《关于同意xxxxxxxx有限公司(xxx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部分内容修改的函》”;

13、煤尘爆炸、煤自燃倾向检测报告。

前 言 xxxxxxxx有限公司xxx煤矿位于四川省仁寿县东南,距仁寿县城45km,行政区划属仁寿县汪洋镇大洪乡所辖。

矿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4o 20'18"—104o 25'29",北纬29o 44'52"—29o 48°34"。矿区范围由11个拐点圈定。井田走向长约4.5km,倾斜宽2.9km,面积约13.1436km2,允许开采标高由+272m—-150m,准采k7煤层。xxxxxxxx有限公司xxx煤矿始建于1997年,2000年建成投产。xxx煤矿设计生产能力为210kt/a,通过技改2005年核定生产能力为300kt/a。

公司委托四川省煤炭设计研究院于2005年编制了xxx煤矿由300kt/a扩大生产能力至450kt/a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四川省经济委员会“川经煤炭函[2005]xxx号《关于核准xxxxxxxx有限公司矿井安全技术改造和扩能项目的通知》”。四川省经济委员会以“川经煤炭函[2006]xxx号《关于核准xxxxxxxx有限公司(xxx矿井)扩建初步设计的批复》”。四川煤监局以“川煤监办函[2006]xx号《四川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对xxx矿井扩建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的批复》”。

xxx矿井于2007年开始扩建工程施工。该工程经过几年的施工,局部巷道、首采带区、设备等局部发生变化,加上有关《规范》的出台,需要对原《设计》进行修改。公司委托四川省煤炭设计研究院,于2010年5月编制了《xxxxxxxx有限公司(xxx煤矿)扩建初步设计调整版》和初步设计安全专篇(调整版)。四篇五:煤矿工程验收竣工报告

质管矿no.2-2-1 工 程 竣 工 验 收 报 告

单位工程名称: **煤矿西翼区+1225m中车场区段煤仓

建设单位名称:神宁集团**煤矿

竣工验收时间: 2009 年 11 月 15 日 注:本表由建设单位在工程竣工验收时组织填写,证明工程符合竣工验收条件,可以投入使用。表中验收人员签字均须本人签字,不得打印和复印。本表报质量监督站一份。

监理单位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工程名称:枣泉煤矿西翼区+1225m中车场区段煤仓 施工单位: 华煤有限责任公司 工 程 质 量 评 估 报 告 注:本表由监理单位在工程完工后填写,证明工程项目已完成施工合同的全部内容、工程质量符合工程

煤矿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 篇3

孙家壕煤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境内, 行政区划隶属准格尔旗薛家湾镇窑沟村管辖。具体位置在准格尔煤田牛连沟详查区第3~第8勘探线之间和准格尔煤田牛连沟煤矿接续井勘探范围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11°

18′43″~111°20′38″、北纬39°53′40″~39°56′49″。

孙家壕煤矿为整合改造项目, 由内蒙古伊东集团孙家壕煤炭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由原内蒙古伊东煤炭集团准格尔旗纳林沟煤炭有限责任公司所属孙家壕煤矿和原内蒙古伊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所属牛连沟煤矿进行整合改扩建, 两矿整合改扩建后的名称为“内蒙古伊东煤炭集团准格尔旗纳林沟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孙家壕煤矿”。整合后的井田为一不规则多边形, 南北最大长度5.85公里, 东西最大宽度2.80公里, 面积10.2381平方公里。资源储量264.7225 Mt, 可采储量135.0309Mt, 可采煤层4层, 首采区为6号煤层, 煤矿采用斜立井开拓方式, 采煤方法为机械化分层放顶煤法, 生产规模为3.0Mt/年, 煤矿服务年限为34.6年。

二、评估技术路线及方法

1. 评估技术路线

评估工作重点主要集中在水土保持设施完成数量、完成质量、水土流失防治效果三个方面。其技术路线是通过4个评估专家小组, 经现场调研、查勘和业主、监理、监测人员座谈, 在确定的评估范围内按不同评估组确定工作内容和工作重点, 开展外业调查和内业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编写评估报告。

2. 评估工作方法

(1) 现场查勘。针对工程建设为线型工程的特点, 评估组采取了抽样检查的方法。在抽样检查的基础上, 按照涵盖各种水土保持措施的原则, 对重要单位工程进行重点检查。

工程措施采用了实地测量和典型调查法, 检查的重点为工程的外观形状、轮廓尺寸、石料质量、表面平整度、浆砌石勾缝情况、现场景观恢复以及缺陷等。在现场查勘中, 对重点部位工程措施几何尺寸测量采用皮尺 (或钢卷尺) 测量、GPS定位和记录。

植物措施采用全面检查、现场量测核实的方法。在实际查勘中, 采用GPS定点, 并且进行面积量测核实, 同时, 重点核查林草的生长势、密度、保存率、覆盖率等。

(2) 资料查阅。评估组重点查阅了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工程竣工验收资料, 包括施工、监理、质量监督、竣工图、竣工验收意见等方面的资料;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合同、设计变更、监理通知、林草苗木栽移植情况、成活率和保存率检查资料以及质量评定资料、施工单位竣工报告、监理单位监理报告、监测单位监测报告等。

(3) 满意度调查。为了切实反映工程建设中的水土保持措施落实情况。评估组结合现场查勘, 认真征求了当地干部群众对项目建设的意见和看法。满意度调查的重点主要是针对项目弃土、弃碴管理、土地恢复、植被建设以及对当地经济、环境影响等几方面。

三、评估标准与体系

1. 防治标准等级及指标体系

本工程地处黄河流域, 按照水利部2006年第2号《关于划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及《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告》, 项目区属国家及自治区级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和重点治理区。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 (GB50343-2008) 和《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防治目标, 结合煤矿建设的实际情况, 进行达标评估。

2. 质量评估体系

评估组认为水土保持工程质量评估主要任务是:检查评估所有水土保持有关分部工程的质量状况。质量评估体系应与主体工程的质量评估保持衔接, 对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从主体工程中剥离出来, 并检查评估各项水土保持工程的质量状况。

(1) 质量管理评估体系

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工程建设单位质量管理规章制度的建设和执行情况、质检站的质量监督与检查制度执行情况。

监理单位的质量管理制度:监理制度建设、签证情况、合同管理、技术管理、施工安全审查、设计质量控制及施工图审查。

施工质量控制:施工单位的质检和质量控制制度建设、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施工现场测试条件、施工记录资料、质量评定的项目划分、验收程度制定及执行。

(2) 工程措施质量评估体系

工程质量评定:工程质量评定项目划分、单元工程评定表的制度及工程质量评定情况。

外观质量抽查评估:工程外观质量状况的评估。

(3) 植物措施质量评估体系

质量评定:水土保持植物措施质量评定项目划分、单元工程评定表的制度、工程质量评定情况、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验收情况。

抽查评估:对林草措施进行质量抽查, 抽查的主要指标:成活率、保存率、生长情况和覆盖度。

(4) 经济财务评估体系

主要评估水土保持设施资金来源及投资使用情况、投标及合同执行情况和财务管理情况。包括财务结算办法、财务管理制度。

3. 评价结果与分析

小煤矿验收 篇4

2 现场检查结果

东河煤矿“三同时”执行情况较好, 设有比较健全的环境管理机构和环境管理制度, 建成的环保设施能够正常运行。

3 公众参与

(1) 地表塌陷以及由于塌陷引起的对当地居民房屋、农田饮用水等的影响:

90%的被调查者认为煤矿开采未造成地表塌陷;10%的被调查者认为煤矿开采造成地表塌陷, 但影响一般;100%的被调查者认为煤矿开采未对其房屋、农田、饮用水及输电线路和公路造成影响。

(2) 污染治理方面:

对煤矿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噪声, 3.3%的被调查者建议采用绿化屏障措施、96.7%的被调查者建议采用限速措施来防止噪声污染。

(3) 污染对居民的影响:

针对公路运输产生的噪声对居民生活造成影响情况, 所有被调查者均认为对其没有产生影响。

总体来说, 100%的被调查者对该项目建设持“支持”态度, 且绝大多数 (98.3%) 被调查者认为该项目的建设运行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利。

4 竣工验收调查结论

(1) 东河煤矿“三同时”执行情况较好, 设有比较健全的环境管理机构和环境管理制度, 建成的环保设施能够正常运行。

(2) 锅炉排放的烟尘、SO2达标率为100%;工业场地、储煤场、矸石场颗粒物无组织排放浓度差值达标率均为100%。矿井水处理站出口、生活污水处理站出口各污染物排放达标率为100%。主井工业场地1#、6#监测点达标;副井工业场地1#、2#、6#监测点昼间达标;夜间所有监测点均超标, 在矿井正常生产的情况下, 采取控制车流量的情况下, 关心点南柏村、生活福利区、油坊村、碾沟村昼夜间噪声均达标。

(3) 本项目排放量:烟 (粉) 尘8.3t/a、SO2 12.49t/a、COD 3.7t/a。总量满足蒲县环保局下达的总量控制指标:烟 (粉) 尘248.4t/a、SO2 58t/a、COD 5.6t/a。

(4) 东山主、副井工业场地地面硬化率可达70%。在主井及副井工业广场周围修建了护坡、挡墙、排水沟、涵洞等, 有效地起到了防洪排涝, 防止了场地滑坡、塌方。工业场地绿化面积约为1570m2, 周边及道路两侧的绿化面积约为11470m2, 总的绿化面积为13040m2, 绿化系数约为17%, 低于环评要求 (绿化率30%) 。矿方应加强工业场地绿化, 进一步改善工业场地景观。

(5) 东河煤矿采空区地表塌陷状况主要表现为地表裂缝。经现场调查, 东河煤矿对位于南柏村西北侧山体地表 (2116工作面上方) 的一条裂缝, 已采取了黄土填堵治理措施, 其余采空区调查期间未见明显地表塌陷情况。

(6) 煤矿开采对井田内居民房屋、饮用水产生影响不明显。

(7) 煤矿制定了应急预案, 应急处理机制完善, 责任明确。与霍州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军事化矿山救护大队签订有救护协议。

(8) 100%的被调查者对该工程环保工程建设持“满意”态度, 大多数被调查者 (98.3%) 认为该项目的建成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 为居民生活改善提供了条件。

(9) 该煤矿清洁生产水平属于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

存在的问题:

工业场地绿化系数较低, 工业场地厂界及关心点部分点位噪声超标。

本次调查认为, 太原煤炭气化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东河煤矿45万t/a技改工程生态保护措施和部分环保设施的建设基本达到了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条件, 建议项目通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5 建议

(1) 加快东河洗煤厂全封闭煤棚的建设;

(2) 强化工业场地的绿化工作, 使工业场地绿化系数达到环评要求的30%;

(3) 企业应利用有关观测设备, 积极进行地表移动变形观测, 及时了解受采动影响区域地表移动与变形情况。

摘要:太原煤炭气化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东河煤矿45万t/a技改工程, 实际生产能力30万t/a, 井田面积, 13.3333km2。批准开采2号煤层。井田开拓采用斜井开拓方式, 倾斜长臂式开采方法。项目总投资为14940万元, 环保投资1767万元, 约占总投资的11.8%。

上一篇:有限责任合伙制下一篇:我国经济学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