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翻译产业经济学

2024-10-16

我国翻译产业经济学(共12篇)

我国翻译产业经济学 篇1

摘要:产业融合是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在技术融合的基础上相互交叉、相互渗透, 逐渐融为一体, 形成新的产业属性或新型产业形态的动态发展过程, 这对产业组织的结构、行为和绩效均会产生重大影响。在我国产业融合经过萌芽酝酿、探索实践等历程, 渐呈潮流之势。本文分析了促进产业融合形成的动因, 提出目前产业融合所面临的问题, 最后针对我国目前产业融合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产业融合,政府管制,有效需求,融合型人才,集成经营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等得到空前的发展, 从而促进了产业融合的发生。目前产业融合正日益成为产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 其趋势越来越明显, 已对世界各国的经济、生活、社会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产业融合是市场发展的必然产物, 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一种新的趋势。

一、产业融合的动因分析

产业融合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创新方式, 也是社会生产力进步和产业高度化的必然趋势。研究产业融合, 不能仅仅将视角放在融合这一表面现象, 而应深入研究产业融合的动因。目前国内外有不少专家学者对这一趋势的动因做过分析研究, 从当今世界产业融合的实践看, 推动产业融合是多方面的, 笔者认为产业融合的动因既有技术创新的驱动, 又有企业之间的竞争合作以及自身对产业效率的追求, 同时还有市场需求的推动、政府外部措施的支持等。

(一) 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任何事情的发展都离不开自然的客观规律,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都无一例外, 当然, 产业的发展也必然要遵循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看不见的手”。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 产业种类趋于多样化、产业组织趋于复杂化、产业界限趋于模糊化, 产业间的相互作用变大, 直到产业融合的出现。

(二) 企业内部因素。

企业间日益密切的竞争合作关系和企业对效益的持续追求是产业融合发生的重要原因。企业的价值往往是通过其效益体现出来的, 在市场资料有限的情况下, 企业与其它企业之前常常会选择合作共赢, 企业就会作出跨产业多元化经营的决策。因此, 企业内部的竞合关系和对效益的持续追求是产业融合的动因。

(三) 政府管制的放松。

政府管制的放松为产业融合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政府的管制放松逐步实现了从自然垄断到垄断竞争, 再到完全竞争、整合关系的出现, 使得其他相关产业的业务加入到本产业的竞争中, 从而逐渐走向产业融合。

二、我国实现产业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产业融合在发展过程中, 已经改变了很多行业和领域的现状, 它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但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和挑战, 包括认知问题、宏观环境问题、微观技术基础问题等等。

(一) 对产业融合的认知问题。

产业融合作为一种新的产业革命, 尽管在某些领域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但社会各界对于它的认知还不深入, 没有完全理解产业融合的实质和意义。第一, 对于产业融合的广阔前景仍持怀疑态度, 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把握不准, 特别是对它带来的全方位冲击缺乏足够的准备和应对措施。由于我国的一部分人观念落后, 长久以来的小农意识导致了很多企业都以“拥有”为第一要务, 而不愿意与人合作, 失去了在产业融合中壮大自己的机会。第二, 片面理解产业融合的实质, 夸大了产业融合的效应。有的观点认为产业融合只是某一产业或者某几个产业发生的一种简单混合现象, 忽略了其中的风险因素。企业由于盲目的多元化扩张, 而没有注重各产业之间是否协同互补, 最后反而处于不利境地。第三, 对产业融合的认知导致了消费需求问题。产业融合能否最终实现关键取决于融合型产品对传统产品的替代能力、消费行为惯性与消费者的学习能力等。消费者对于产业融合的认识不足, 消费需求的降低必然会导致其替代传统产品的能力降低, 不利于产业融合的进一步发展。

(二) 产业融合中的宏观环境问题。

产业融合的发展离不开外部环境的影响, 它需要政府宏观政策和制度的支持。在产业融合过程中, 它同时也面临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第一, 产业融合会受政府制度的制约。由于不同管理主体有着不同的利益追求, 当不同产业分别由不同管理主体进行管制时, 其结果是导致产业系统的封闭。第二, 产业融合还会受到市场瓶颈的制约。因市场本身存在一个瓶颈, 技术创新产品不能产生有效需求, 仍处于一个封闭的市场中, 进而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 产业融合将成为空谈。

(三) 产业融合中的微观技术基础问题。

企业本身的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很多企业没有强大的技术基础作支持, 只能依靠贴牌生产国外公司的产品, 技术上的不完善使得融合后的新产品、新业务不能满足新需求, 缺乏市场活力, 不能受消费者的青睐, 最后只能退出市场。另外, 不同产业间的融合由于技术刚性的存在, 形成了技术融合的障碍。

三、促进产业融合的对策措施

(一) 政府创造有利环境。

为了使产业融合这一新的趋势发挥更好的经济效益, 我国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措施来促进我国融合用产业的健康发展。

1.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创造良好的支持环境。

良好的外部环境是产业融合的有利保障, 一个良好的支持环境可以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性, 降低交易费用, 加快交易活动, 提高市场效率。政府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一是要推动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升级的政策取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替代传统产业, 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 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二是在促进产业融合过程中, 应积极推进产业融合机制的建立, 包括组织协调机制, 企业为主体机制和提供必要服务的中介机制。这些机制在实践运程没有统一的模式, 政府应为三大机制提供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

2. 完善产业管制政策, 创造产业融合的平台。

传统产业分立的多重管制体制将不适应产业融合的发展要求和原则, 必须回归政府体制改革, 按照产业融合的要求完善产业管制政策, 迈向管制框架的融合。我国的传统管制模式是条块分割的, 随着产业融合的进行与深入, 这将成为产业融合的障碍。政府在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时要打破各部门的既得利益, 让资源实现自由性流动, 实现新技术的应用和新产品的推广, 从而重组组成结构, 促进产业融合。

3. 培育产业融合的高端人才服务机构。

政府应该出台政策支持, 鼓励高校或者人才服务机构培养高端的复合型人才。政府要努力培养创新人才, 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要把握产业融合的发展态势, 在制订国家科技计划中要加大对基础研究和教育设施的投入, 建立不同学科领域交叉融合的调控机制, 促进各部门间研究开发的合作, 融合有限的资源, 建立多学科和技术的预售地。在各类科研究院所实行融合型的研究机制和跨学科的专业设置, 培养出复合型知识人才。另外, 建立再教育培训机制, 通过专业的中介服务机构落实, 鼓励更多的员参加培训, 提高综合能力, 掌握更多、更新的复合型知识和技能, 成为融合型人才。

(二) 企业深化改革。

1. 加强合作, 集成经营。

企业通过结盟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互补利用和分散风险, 还可能在合作中进一步巩固发展战略, 明确技术创新的方向, 促进产业融合。在企业动作上可以采取集成经营, 推进市场扩张, 同时企业经营管理更重于综合整体分析, 从而推进企业经营管理策略不断创新, 使企业从市场经营单兵突击和专业分工转向集成发展。

2. 组建并充分利用产业集群区。

产业集群中的众多企业在产业上具有关联性, 一些互补产业则可以产生互补效应, 集群区内的企业可以获得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并且, 集群区内的企业既有竞争又有合作, 既有分工又有协作, 在这种情况下, 通过企业的共同努力才能保证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维持自己的市场地位。

3. 注意核心能力的动态发展与管理。

在产业融合过程中, 有些企业处于一定的垄断性质的行业中, 长期被锁在固定的经济运作方式下, 企业的核心能力容易形成刚性, 如果不对其进行动态管理和维护, 很不利于企业在产业融合中进行竞争。产业融合过程中, 企业要保持核心能力具备一定的柔性, 克服传统动作惯性, 转变核心能力的刚性, 使得企业基于不同技术创新融合之上的核心能力柔性化。

产业融合这一新的趋势, 会促进产业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 会拓展产业链, 实现价值增值, 给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我国翻译产业经济学 篇2

首先介绍有关产业集群的理论,指出产业集群团其强劲的竞争优势,极大地提高了区域竞争力,并以广东中山古镇灯饰产业集群为实证研究对象对我国产业集群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产业集群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产业集群 区域经济 政府职能

1 理论概述

(1)产业集群理论产业集群最初由美国哈佛大学着名战略管理家波特(Porter)提出,系指在特定区域内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位置相对集中,有相对关联的具有共性和互补性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制造商及其它机构等组成的群体。

马歇尔(1890)提出产业集群的理论,认为产业集群有利于技能、信息、技术诀窍和新思想在群内企业之间的传播和应用。

韦伯(1909)从集聚经济的角度分析了产业集群的集聚因素。

胡佛(1937)以生产成本最低为准则来确定产业的最优区。

波特在“簇群与新竞争经济学”中对产业集群进行定义,认为产业集群是“在一个特定区域内一群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各种组织在地理上的集中。

(2)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包括:梯度推移理论、增长极理论和生产综合体理论。

1)梯度推移理论认为产业结构、新技术与生产力等遵循由高到低梯度转移的规律;2)增长极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在空间是以不同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渠道向外扩散,对整个经济空间产生不同的影响。

3)生产综合体理论是一种典型计划经济、买方市场、更多考虑生产成本的模式。

2 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的作用

2.1 产业集群有利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首先,产业聚群带来人力资源的相对集中,企业对人才的寻求少了更多的成本支出,很多时候,不需要更多的劳动就能寻得合适人才,这就减少了雇佣专业人才方面的交易成本。

其次,产业集群由于地理位置相对集中,减少了企业间由合作产生的运输成本,更容易形成企业间的资源共享的局面,同时由于长期的相互合作关系,可以适当减少谈判环节所花费的成本,形成区域规模经济效应,提高区域生产效率,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再次,大量企业形成集群后可以集中广告宣传的力度,这样更易于调动企业投入的积极性,并可以改变单个企业因广告费用大、而不愿过分投入的状况。

2.2 产业集群有利于形成区域品牌优势

在整体实力上,集群整体品牌比单个企业品牌更具有广泛的、持续的品牌效应。

因为单个企业生命周期是相对短暂,品牌效应难以持续,集群中的企业遵循优胜劣汰竞争规律,如果不是由于技术、自然资源等外部原因使其衰退,整体品牌效应便可以持久,所以整体品牌对集群内企业是一种珍贵的无形资产。

2.3 产业集群能促进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

产业集群投入要素涉及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

产业集群由行业间合作与竞争并存,将这些区域内的资源优化整合,必将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

2.4 产业集群有利于区域内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

首先,集群内关联企业之间频繁的聚会和交流,使他们能迅速了解市场从而能更好地把握对市场和技术的方向。

产业集群长期形成的信誉提高了核心能力的开放性,而有利于提高企业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吸收能力。

其次,产业集群对技术创新的贡献优势主要体现在:(1)集群内竞争的隐形压力,使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2)集群内各自技术很容易转移和扩散。

而技术知识的交流能够激发新思想,促进学科交叉,使得新产品不断出现。

(3)集群中建立了相互信任机制,有效地降低了创新的风险和成本,进一步促进技术创新的可能性。

3 区域经济的发展对产业集群产生的作用

首先,区域竞争优势形成后,将会促进产业集群内基础设施的完善,促进新企业的形成,同时促进外部企业向集群内移动,使产业集群的规模得以发展和壮大;其次,低成本和高利润空间,及不断增长的需求会促使集群内企业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新产品、新技术及新工艺的研究与开发中,加快技术进步步伐,有利于集群生产效率的提高;再次,区域竞争会使产业集群的各个生产阶段企业得到优化,价值链上的各企业的数量比例会趋于合理。

4 广东中山古镇灯饰产业集群研究

广东中山古镇灯饰产业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如今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灯饰灯具生产基地和批发市场。

目前,全镇登记注册的灯饰企业近5000家,从业人员6万多人,灯饰产业总产值超过150亿元,灯饰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占国内市场份额的60%以上。

并出口到港澳台、东南亚、日本、美国及欧洲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古镇灯饰产业的集群发展,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灯饰产业集群效应,而且带动了古镇各等行业的发展,也对周围地区经济的发展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以下分析对山东古镇灯饰产业兴起的影响因素。

4.1 政府对古镇灯饰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的支持

自20世纪90年代后,政府加大对灯饰产业的重视,出台了若干重大举措,对古镇灯饰产业的技术进步、创新和质量的提高,有力地推动了灯饰产业的集群发展。

,古镇政府作出的重要决定,即把灯饰产业作为未来的龙头产业,并把大量的资源用来扶持灯饰产业的发展。

“中国灯饰之都”地位的确立对古镇灯饰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4.2 古镇较为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为灯饰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灯饰产业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产业发展所需的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是能否形成集群发展的关键因素。

目前,古镇约20万人口,降低了企业寻求劳动力的成本。

4.3 技术创新为企业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只有不断推陈出新,增加技术含量,提高质量,才能适应市场需求,进一步发展古镇灯饰产业集群,为提高企业效率提高提供有力保障。

如一些实力强大的企业“华艺”和“欧普”就是典型代表。

4.4 企业间竞争经营使古镇灯饰产业充满活力

由于灯饰具有技术水平不高,投资见效快,附加值低的特征,因此个体私营经济十分活跃,能生产灯饰成品与配件的企业都很多,形成企业间形成激烈竞争,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得以实行,存留下来的企业成为“实力”的代名词。

古镇灯饰产业的.竞争性不仅表现在集群内企业之间,同时也表现在集群外的企业竞争,而竞争越激烈,就越能形成企业间不断进取的良好势态。

现在广东中山古镇灯饰产业集群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企业多、名牌少、产量高、质量低的特征,要确保中国灯都之地位,并向全世界发展,就必须倡导以市场为主导,政府支持,以区域品牌为核心,依靠技术创新,实现集

群发展。

5 我国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

首先,由于产业集群中每一个企业均属集群中的一员,因此,单个企业难以挣脱环境束缚充分发挥自主能力;其次,“搭便车”现象常见,也就是说集群内会有部分企业不思进取,也不愿投资和研发创新,一味等待其他企业研发新技术,坐享其成,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集群经济前进步伐;再次,我国很多传统企业源于亲缘关系,很少接受“外来”力量劳动分工和交易的秩序很难扩展到已有的集群区外,当本地区的资源不足以承担全部职能时,集群就无法依靠自身力量克服障碍,集群经济前进的脚步将受到制约。

6 提高产业集群区域经济效应的对策建议

产业集群是现代产业发展的趋势,是增强区域经济的重要方式,如何提高产业集群区域经济效应,对于提高我国区域经济国际竞争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1)因地制宜,发挥特色,体现核心竞争力。

根据地区不同拥有的资源不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顺应天时、地利、人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2)促进产业集群信用体系的建设。

信用作为一种隐性契约,对集群内企业的合作具有规范作用。

在一个讲信用的环境里,企业的交易成本都会降低,大家都受益,相反,在一个不讲信用的环境里,企业都受害。

(3)准确定位政府职能首先,准确发挥政府职能,避免“缺位”和“越位”,奉行支持、引导但不干预企业的理念,主要依靠市场力量和产业集群的内在运行规律,引导良性发展,弥补市场缺陷。

其次,强化政府部门的公共行政服务。

其作用表现在协助集群内企业进行宏观市场需求分析,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数据资料,及交易平台,促进企业问的交流与合作,倡导区域文化氛围。

同时通过法律、行政等手段,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鼓励资源共享、经验交流的良性互动,促使创新的出现,缩短科研成果的转化周期。

参考文献:

[1]张晓金,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J],新西部, 第16期

[2]刘丙明,杨海松,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的相互影响关系研究 [J],金融经济,第18期

[3]童亮,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J]煤炭经济研究,20 第12期

[4]吴波虹,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分析[J],重庆职业技术学 院学报,209月,第17卷第5期

[5]耿云飞,梁铖,陈孝阳,缪辰甍,论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 [J],农村经济与科技,,第19卷第8期(总第203期)

[6]张冬,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我国翻译产业经济学 篇3

关键词:创意经济;服装产业;产业升级

中图分类号:F426.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35-0128-03

创意经济是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全新经济形态。1998年,英国政府率先提出“创意经济”的概念,之后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地区相继提出了创意经济的发展模式,并把发展创意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我国提出了创新驱动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为创意经济和创意产业在我国的快速发展指明了出路。在创意经济时代,作为我国传统优势产业之一的纺织服装业正面临着创意经济和创意产业带来的种种挑战,同时自身发展也存在诸多问题。适应创意经济发展的要求,加快向创意产业转型升级,是我国服装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1  创意经济及其主要特征

1.1  创意经济的概念

创意经济,又称创新经济,是一种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全新的经济形态。它是指依靠人们的知识、天赋、智慧、灵感和激情等产生的创造力而发展起来的企业以及带动起来的相关产业。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经济形态演变,先后经历了渔猎经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时代,目前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在世界经济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全球产业结构加速调整,以知识和信息的整合与创新为基本动力的产业升级正在加速推进,创意产业的高度发展是创意经济时代形成的重要标志。可见,创意经济是以人们拥有的知识为创造源泉,以各种创新为基本动力,以创意产业为基本载体。具体到产业形态而言,创意经济通常包括艺术广告、手工艺品、时尚设计、表演艺术、软件及计算机、新闻出版、电影电视等与创意有关的行业门类。

1.2  创意经济的特征

创意经济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创意产业。与传统经济相比,创意经济的投入不再是各种自然资源,而是基于知识和信息产生的各种创意;与此同时,创意经济的产出也不再是各种有形的具体产品,而主要是基于各种创意的体验式、感官式和分享式的无形产品与服务。创意经济呈现出了与传统经济迥然不同的发展特征。

1.2.1  创意经济是一种综合性和系统性的经济形态,它集合了

影响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

古典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影响经济增长的要素时,主要是从影响经济增长的单一要素出发,例如土地、矿产、劳动、资本等,而创意经济将上述要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认为影响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要素是多样性的,并且这些要素不是单一发生作用,而是综合地起作用。尤其是,近年来创意经济的兴起和快速发展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带动作用是密不可分的,创意经济以创意为根本,其中文化的元素根植于创意之中。因此,创意经济融合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方面的要素,来研究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可以说,创意经济的这种综合性和系统性经济特征,是由影响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各种要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作用的结果。

1.2.2  创意经济的投入不再是大量的物质资本和货币资本,而

主要是创新型人力资本

在知识经济之前的渔猎经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时期,经济增长的主要投入要素是各种各样的物质资本以及大量的货币资本,即通常我们所说的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而此时,产出主要追求的是经济增长的速度和物品的数量规模。但是在创意经济时代,物质资本和货币资本被创新型的人力资本所取代,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主要投入要素。

创新型人力资本具有社会稀缺的创新能力,他们的创新活动往往能突破既定的技术或制度瓶颈约束,产生新的技术创新或制度创新,从而引起创新经济增长,带动社会经济发展。但是,创新型人力资本作为稀缺的要素资源,其培育、成长和强大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科技管理体制、投资管理体制以及人才流动机制的变革和创新。

因此,一个国家和地区创意经济要快速发展壮大,必须在培育创新型人力资本上下功夫。

1.2.3  创意经济的产出不再主要是形形色色的有形产品,而主

要是体验式感官式和分享式的无形产品与服务

传统经济下,尤其是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时代,经济的主要产出是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和工农业需要的各种农产品、工业产品,或者说各类生活和生产资料;而且,这些产品是实实在在的有形产品。但是在创意经济下,有形产品不再是主要的产出形态,基于有形产品的无形产品和服务则成了创意经济的主要产出。例如,艺术广告带给人们更多的是画面视觉效果,尽管好的艺术广告会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时尚设计带给人们更多的是时尚艺术视觉和享受,尽管时尚的经济效益潜在无穷。以服装产业为例,目前纺织技术和生产工艺已经达到相当成熟的生命周期阶段,消费者更看重的是服装的款式和质量,具有时尚创意的服装在满足消费者基本需要的前提下,又能带来视觉和舒适度上满足,将是服装产业发展的主流,即服装创意产业。

1.2.4  技术进步尤其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是

创意经济与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知识传播的速度成几何级数式地增加,知识经济的发展也日新月异,一日千里。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主要技术载体,创意经济和创意产业的发展也步入了快车道。借助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创意设计的产生、生产和传播加速发展,创意产业的膨胀、移动和增值变化无穷。以服装创意产业为例,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获得大发展之前,服装的设计和品牌主要被世界几个知名大师或企业垄断,服装产业的附加值也主要集中在这些人和企业手里;但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加快了服装设计和服装时尚信息传播的速度,世界各地的人们在瞬间便可以掌握来自服装设计和时尚界的一手信息,而且加剧了不同服装企业之间的有效竞争,促使传统服装企业和产业不断转型升级。可以说,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带来的技术突破、传播媒介创新和市场营销模式创新迎合了创意经济内在发展的要求,也是创意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关键所在。

2  创意经济下我国服装产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纺织服装产业作为我国的传统制造业,一直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其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及出口额占全国总出口额的比重一直都稳定在10%和25%左右。然而,创意经济和创意产业的兴起与快速发展,给我国服装产业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冲击,服装产业在转型升级中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

2.1  成本上升制约着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和结构调整正在加速推进。纺织服装业也不可规避被卷入其中。由棉花价格非正常高速上涨导致的纱线、面料等服装原料价格大幅波动上升,大大增加了纺织服装产业的原材料成本。随着东南沿海地区民工返乡高潮的到来,作为劳动密集型的纺织服装业面临着用工荒、用工难问题,导致用工成本大大增高。另外,由人民币升值以及其他相关商品价格上涨带来的通货膨胀使得纺织服装产业的附加费用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各种用工成本不断增加,一方面加快推动了纺织服装业优胜劣汰的步伐,但也成为其实现转型升级目标的巨大制约因素。

2.2  科技创新不足成为纺织服装业转型升级的瓶颈

现代经济增长的理论和实践表明,科技创新是一国或地区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对于纺织服装产业亦是如此,传统纺织服装业要想在创意经济下获得充分的发展,就必须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当前,以新型纤维、新型纺织技术、新型产业用纺织品和生态纺织品技术等为代表的纺织技术正在得到广泛应用,但是信息技术、纳米技术、生物技术及精细化工技术在纺织领域的推广应用还比较低。另外,基于现代科技的高端纺织品及高新技术发展还很不充分。因此,传统纺织服装业要实现高端发展,向现代创意经济和服装创意产业升级,必须突破科技创新的技术瓶颈。

2.3  服装创意产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紧缺

创意产业作为跨领域的产业形态,其主要构成要素已经不再是资源和资本,而是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紧缺在我国是个不争的事实。尽管高校每年都在不停地扩招,但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却严重滞后,这主要是因为:①国内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脱节,创新型人才和创新型人力资本的实习实践基地建设严重不足,远远满足不了他们提高操作技能的需求。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管理体制、科技体制等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困境,严重阻碍了创意产业发展对创新型快速生成的需要。当然,国内服装创意产业创新型人才紧缺,既受制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整体体制机制环境,还和服装创意产业自身发展的局限性相关。

2.4  服装创意产业理论研究严重不足

服装创意产业理论是对服装创意产业发展的经验总结和观点创新,直接关系到服装创意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目前,国内对服装创意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大块,研究的角度多是从文学艺术、新闻传媒和产业经济等三大学科出发。但总体来看,服装创意产业理论的研究则显得十分不足:①对服装创意产业发展的战略研究不足,在其基础理论、政策制定、产业布局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战略等方面的研究还停留在初级阶段。②对服装创意产业研究的区域差异性十分明显,过多地关注大城市特别是北上广深的发展,严重忽视了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因而,对服装创意产业理论的研究不足,将直接制约着服装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影响着创意经济下区域经济发展步伐。

2.5  服装创意产业体系不健全,产业链不完整,缺乏深度

的资源整合和品牌打造

服装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不能为了创意而创意,而要从服装产业体系和产业链的角度统筹考虑。健全的服装产业体系包括棉花种植、纺织印刷、服装设备制造、服装生产加工、服装配饰及辅料生产以及服装市场调研等一系列相关产业。这些相关产业正好构成了完整的服装产业价值链,即上中下游不同的增值环节。然而,纵观我国服装创意产业体系和产业价值链情况,服装产业不同环节还未形成高效的协作与分工机制,各自为战的情况频繁发生。服装制作与服装生产的脱节,影响了服装创意产业的深入发展。另外,分散的服装产业各个环节也是服装资源严重浪费的典型表现,我国服装产业缺乏深度的资源整合,导致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竞争力严重不足,直接影响着服装创意产业的增值与经济效益。

2.6  知识产权的法治保障力度尚需进一步加强

创意经济和创意产业的核心在于创意、创新和创造力,对知识产权的法治保障也就是对人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保护、肯定和认可。服装创意产业是知识密集型的创新产业,创新型人力资本是其发展的关键,离不开知识产权立法对其有效的保护。整体而言,目前国内对服装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还十分淡薄,服装设计、服装创意产品被模仿、抄袭和侵权现象时有发生,而得不到法律的有效保护。这和国外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完善的国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  我国服装产业升级的战略选择:服装创意产业

创意经济时代造就了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服装创意产业作为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以更加突出的颠覆性和原创性冲击着纺织制造业。因此,我国传统纺织服装业必须适应创意经济和创意产业发展的形式和要求,加快向服装创意产业转型,实现产业升级和创新。

3.1  加强服装创意产业的基础理论研究,为服装创意产

业快速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指导

服装创意产业要获得快速发展,必须有科学的创意产业理论来指导。针对目前国内有关服装创意产业理论研究不足的现实,今后应着重加强对服装创意产业发展战略、服装创意产业关联、服装创意产业科技创新、服装创意产业资源整合与资本运作、服装创意产业金融支持以及服装创意产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研究支持力度。服装创意产业在我国还处在起步阶段,需要做的理论研究工作还很多。

3.2  加大纺织服装产业科技创新投入,不断提高服装创

意产业的现代科技含量

实施创新驱动,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正在实施的一项国家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创新驱动战略的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它将直接决定着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进度和效果。要继续保持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比较竞争优势,必须进一步加大对纺织服装产业的科技创新力度,包括不断提高现代纺织服装产业的研发经费投入、纺织服装制造设备支出以及纺织服装商业模式创新管理支出等。在具体行业选择上,要紧跟世界纺织服装潮流,重点发展创新型服装产业和服装创意产业。

3.3  有效整合现有纺织服装产业资源,建立服装创意产

业园区,打造完整和高效的服装产业链

根据产业集聚理论,有效整合现有纺织服装产业资源,是做大做强纺织服装产业的必经之路。根据我国纺织服装产业上中下游各个产业链环节的布局情况,有效整合不同环节,将分布相似、行业雷同和重复建设的企业产业合并,建立服装创意产业集聚园区,这样可以使得服装产业各个产业链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上有效分工和协作,这也是延伸服装产业价值链和打造知名国际品牌的重要途径。

3.4  整合现有服装院校和高职技校资源,培养服装创意

产业创新型人才

目前,我国专门培养服装设计和管理行业的高等院校及职业院校数量非常多,在不同省市县都有相当数量的分布;但是整体来看,有关服装行业的高等院校和专业设置则明显少于高职技校的数量,这样很容易造成服装理论的研究不足,而服装加工生产的能力十分强大。这正吻合了目前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现实,一方面在国际市场上我国纺织服装的出口额和竞争力位居世界前列;另一方面拥有服装创意和知名品牌的产品又凤毛麟角,两种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因此,要改变上述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困境,必须从培养服装创意产业的创新型人才入手,对目前现有服装院校和高职技校资源进行归类整合,重点建设数量和规模相当的服装高等院校,强化服装专业设置;同时要减少各地服装培训职业学校,提高高等服装职业学校发展质量。

3.5  充分发挥政府的扶持作用,设立创意产业发展基金,

重点解决服装创意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问题

服装创意产业发展是典型的知识和资本有效结合的过程,高效的金融支持是服装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目前,我国的纺织服装企业大多数是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一直被融资难问题所困扰,大多数中小纺织服装企业由于传统产业特征,面临的融资问题会更严重。

因此,必须借助政府的力量来解决中小纺织服装企业的融资难题,可以由政府主导设立服装创意产业发展基金,成立服装创意产业专业银行,设立创意产业风险投资和寻找天使投资人机制等等,在融资机制、金融产品创新等方面重点扶植服装创意产业发展。

3.6  加快创意产业知识产权立法,为服装创意产业快速

发展提供完善高效的法治保障

知识产权立法不完善,知识产权侵权盗版现象频繁发生,在我国是不争的事实。要加快创意产业和创新产业的有序发展,必须彻底改变这种现实,加快创意产业知识产权立法,为服装创意产业快速发展提供完善和高效的法治保障。

4  结  语

创意经济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经济形态,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创意经济确实代表了未来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趋势,创意产业则是未来产业选择的主要方向。在创意经济兴起和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时代条件下,纺织服装业作为我国传统优势产业正受到来自创意经济的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因此,纺织服装业必须加快向服装创意产业转型,实现产业升级和高附加值发展。

要实现纺织服装业向服装创意产业的转型升级,不仅要尊重纺织服装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作用,更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应有职能。在服装创意产业的发展战略制定与实施、创意产业园区的规划与引导、优势产业的培育与选择、创意产业的扶持与金融支持等方面,都应有政府的合理干预与引导。

然而,创意经济的发展和创意产业的选择是建立各地资源禀赋、市场条件等基础上的,不是各地都要遍地开花大力发展创意经济;创意经济的发展和创意产业的选择也要因地制宜,尤其是服装创意产业的发展受原材料供应和市场区位等因素的影响比较大,更不能一刀切,瞒天过海。

因此,我国的创意经济和创意产业发展由理论层面的探讨转化为实践层面的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最根本的还是发展创意经济和服装创意产业,要突出各地的特色,制定适合地方实际的发展战略,打造服装创意产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易华,诸大建.创意经济理论研究述评[J].经济学动态,2006,(9):91-95.

[2] 周伟林,林琳,郝前进.市场潜能与我国制造业的空间集聚—以各省制造业(大类)工业总产值为例[J].上海经济研究,2011,(3):47-55.

[3] 刘宝亮.服装产业升级:从被动走向自觉[N].中国经济导报,2011-04-

07(B03).

我国翻译产业经济学 篇4

案例教学就是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 以案例为教材, 让学生通过自己对案例的阅读与分析及在集体中共同讨论, 并拟身在其位、如临其境地解决问题, 以培养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的方法和过程。案例教学是理解深化理论知识的有效途径, 通过对案例具体生动的演示, 帮助学生说明、验证、消化某种理论, 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由于产业经济学的学科特性、研究内容等方面的原因, 案例教学应该成为其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手段和方法之一。

从产业经济学的学科特性看, 我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1996年在调整研究生专业学科分类目录时明确将产业经济学列为应用经济学中的二级学科, 作为应用经济学学科, 它以理论经济学为理论基础, 在科学总结各产业实践的基础上, 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做出理论概括, 形成新的应用经济理论, 以指导各产业的发展。作为应用经济学, 它来源于实践, 也必须指导实践, 理论联系实际, 而案例教学正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桥梁, 因此, 案例教学法是产业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

从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构成来看, 我国存在两种观点:一是认为产业经济学等同于产业组织学, 以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和产业组织政策为基本理论框架, 主要围绕规模经济问题、进退壁垒、市场集中、产品差别化行为、价格行为等问题展开;二是认为产业经济学不仅包括产业组织理论, 还包括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等内容, 而产业结构则主要围绕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与优化、主导产业的选择与扶持等问题展开。不管是哪种体系, 这些问题导向都决定了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带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尤其是产业政策的制定、实施与评估, 更是应考虑到不同国家的具体特点和实际情况, 这种实践性和应用性决定了产业经济学的教学必须运用案例教学, 才能达到其教学目的和要求。

二、我国目前产业经济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学科起步较晚, 实践教学经验积累不足, 案例教学应用还不是很普遍, 产业经济学的案例教学总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师资力量、案例教材建设、教学手段与工具等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

(一) 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由于现代案例教学所体现的现实性、生动性和开放性特征, 因而要求教师除了应当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学术水准外, 还必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准备、组织案例教学的能力, 同时还应当具备较强的应变和判断能力, 既能及时分析和解决教学过程学生发现的新问题, 也能够对学生的分析方法和结论加以客观的、科学的评判和引导。由于我国经济学教学长期以来一直忽视案例教学, 再加上产业经济学本身建设时间短, 许多高校甚至还没有开设本科专业, 正规科班产业经济学专业毕业的教师缺乏, 致使目前处于产业经济学教学第一线上的达到以上水平和要求的教师缺乏, 更谈不上形成一支这样的队伍了。

(二) 案例教材建设滞后

我国经济理论界对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起步较晚, 1985年杨治教授出版的《产业经济学导论》可以称得上是国内最早的著作, 此后西方的产业经济理论才陆续传入我国, 一批产业经济学著作也得到翻译出版。据笔者对国内目前大部分产业经济学教材分析, 部分教材开设专门的案例章节, 但多数案例较为陈旧, 而且因为都是附在一章之后, 必然是针对本章的知识点, 综合性的案例就较为缺乏, 难以串联前后的基础理论;在诸多的教材中, 专门的案例教材寥寥无几, 与管理学案例教材建设相比, 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案例教材建设任重道远。

(三) 案例教学手段与工具相对落后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互联网、投影仪等设备和工具在教学中得以广泛应用, 许多课程都开始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教学效果得以提升。但目前仍然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 尽管采用多媒体教学, 但利用的深度不够, 只是把以前的黑板换成投影而已, 尤其是在案例教学过程中, 更是缺乏对多媒体的综合利用。另外, 案例教学实际上是一种带有实验性质的教学方式, 这就要求在案例教学过程中, 配备完备的专业教学实验室和有关设备, 而在这方面, 国内高校与国外高校相比差距更大, 除个别学校建成的专业教学实验室具备模拟经济运行功能外, 大多数学校的专业教学实验室名不副实, 认为一个单纯的计算机房就是专业教学实验室, 软件建设与实际需要相差甚远。产业经济学实验, 包括它在经济学案例教学中的运用, 都需要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和相应的计算机软件等, 这需要相当大的一笔投资, 这对于教学经费本来就不宽裕的许多高校自然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四) 师生互动性差, 学生参与积极性欠缺

这首先与前面所分析的师资力量薄弱有关, 由于教师专业素养的欠缺,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能对学生发言进行有见解、有深度的总结和科学的引导, 致使案例讨论流于形式, 难以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以提高学生对相关理论的理解深度。当然, 问题更多的一方面是, 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差、主动性差, 将案例分析单纯看成是一项作业、任务, 而不是将之视为提高其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的一种有效手段, 案例讨论不积极, 案例发言的形式单一, 案例分析不够深度。

三、对于改善产业经济学案例教学的若干建议

案例教学是产业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手段和方法, 各高校应该加大对产业经济学案例教学的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案例教材的建设、改善案例教学设备与工具、改革授课方式, 充分实现案例教学在产业经济学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

(一)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产业经济学案例教学的质量从根本上取决于教师水平, 对于从事产业经济学案例教学的教师, 除了具备深厚的产业经济学理论素养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之外, 还必须更新教学观念, 改革教学方式, 掌握案例教学所必需的各种专门技能。在引进师资时要注意考察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案例教学的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要注重教师相关技能培训工作, 经常组织教学观摩, 总结经验, 以老带新, 采取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的案例教学水平, 形成适合案例教学的教学团队。

(二) 注重案例教材建设

有条件的学校要组织专业教师, 申报至少校级级别的课题进行案例教材编写, 这不仅可促进本校的教材建设, 对我国产业经济学的教材建设也有极大意义。在案例教材的编写过程中, 要体现“四个结合”:既要吸收国外产业发展案例, 又要吸收国内产业发展案例;既要有历史上的经典案例, 又要注重对当前的产业热点问题、案例加以引入;既要注意产业发展的既定历史, 又要从案例深度、广度的角度加以修饰以利于更好的用于案例分析;既要有具体重点知识点的案例, 又要编排综合性案例。

(三) 不断改善案例教学设备与工具

加大对产业经济学案例教学的投入, 加强产业经济学教学中多媒体、互联网、课件等的建设。对于一些重点高校, 根据学校经济学科的专业设置, 可加强产业经济学教学实验室的建设, 实现产业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在计算机上的模拟仿真、分析和计量。例如, 武汉理工大学产业经济课程组自主开发了产业结构演变和产业组织变动计算机模拟仿真实验系统, 并编写了产业经济学课程实验指导教材, 指导学生进行验证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不仅能创造接近产业变动的真实现状的学习环境 (仿真性) , 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且具挑战性, 也提供了动态学习的环境 (可变性) ,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实验室的建设, 为案例教学提供了更好、更广的平台。

(四) 改革授课方式

改变现有的以讲授为主的“满堂灌”或“填鸭式”的刻板教学方式, 加强讨论环节的教学, 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喻言 (2008) 的做法相似, 笔者也曾在课堂采取课前案例讨论、课中案例分析和课后案例调查的形式, 将案例贯穿于课堂, 学生案例讨论、发言的形式也不拘一格, 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 增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激发学习兴趣, 取得过一定的效果。教师一方面要和学生一起, 共同参与对实际案例的讨论和分析, 另一方面要把握讨论的进度和深度, 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杜传忠.我国产业经济学案例教学问题探讨[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06 (6) .

[2]、喻言.产业经济学案例教学实践问题探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5) .

[3]、邱凤.产业经济学案例[M].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

加快推进低碳经济下我国产业转型 篇5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任剑婷

哥本哈根气候会议让“低碳经济”一下子成为妇孺皆知的字眼。尽管会议之中分歧争论不断,但毋庸置疑,节能减排、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各国都无法回避的议题。哥本哈根气候会议成为人类从高碳排放的工业文明向低碳消耗的绿色生态文明转型的一个起点,在这种转型中,发达国家也好,发展中国家也罢,都将面对社会责任的确定与担当。

从本质而言,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的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实现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进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展低碳经济意味着人类的产业发展正从信息经济时代转向能源经济时代,企业的生产与服务从关注劳动、技术要素投入下的劳动生产率,回归到关注自然资源投入下的资源生产率。面对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的要求,中国政府极为负责地提出了明确的二氧化碳减排目标,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一比例,对于中国而言并不容易。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要实现低碳经济下的绿色增长,面临着诸多困难,最直接的就是要依据低碳经济的要求,推动和实现产业转型。

中国的产业发展应该如何转型?如何在积极转型过程中实现发展与减排的统一呢?从当前情况看,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和推进:

一、积极推进高碳产业从高能源消耗向低能源消耗转型

应该看到,当前,我国还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以钢铁、船舶、机械、建材、石化为代表的具有重化工业特征的行业还处于快速增长阶段,而这些产业在能源使用过程中都有着相对较高的碳排放量。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不可能快速跳过工业化阶段,大幅度减缩重化工业比重。因此,面对低碳经济的要求,提高重化工业能源转化环节中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重化工业单位产值能耗,是产业转型中的必然方向,也是中国减排最重要的抓手之一。

就提高产业能源转化环节中的能源使用效率而言,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能源强度的下降仍有很大空间。目前,我国万元GDP能耗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然较高,主要工业过程和产品能耗比国际领先水平平均高30%。研究表明,我国电力、钢铁、石化、建材、化工、纺织等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钢、水泥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分别高21%和45%;机动车油耗水平比欧洲高25%,比日本高20%;我国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的2—3倍。这些数据,既反映了中国目前的能源使用量大,也从另一方面充分表明中国提高能源效率的潜力巨大。

我国能源强度的下降需要依托各产业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来实现,从部门结构看,工业用能的比例虽在下降,但仍是最大的能源消费部门,而交通和建筑物用能则是能源消费增长最快的部门,因此,这三大部门无疑是节能工作的重点。要实现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就必须提倡清洁生产、资源节约、淘汰落后,推动高消耗高污染型产业向资源节约和生态环保型产业转变,即淘汰落后技术和落后产能,以科技创新推进节能减排,通过生产的规模效应和产业的集聚效应来降低成本,发展生态型工业园。具体应做到:贯彻实施《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法律法规,淘汰落后且缺乏规模效应的炼铁、炼钢产能和水泥产能等;淘汰低效电机,通过应用调频技术和调峰技术等来实行工业节电;发展资源回收利用的“静脉”产业,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大力开发涉及石油、化工、电力、交通等多个领域的低能耗技术等等,都是降低高碳产业碳排放的具体有效措施,中国企业已经在这方面有所起步,也必将快步向前。

二、加强企业“微笑曲线”两端的国际竞争力

在全球化减排的大背景下,为了实现《京都议定书》下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发达国家的高耗能、高排放部门如电力、钢铁、建材和化工等行业将面临强制性的减排要求,为此,它们一方面会积极进行技术的更新和改造;另一方面则可能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和并购的方式,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行业,在实现自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同时,减少自身的环境污染。面对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正在成为世界的工业基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经济发展急需的资金和技术,取得了经济增长,但代价也不可忽视。我国目前每年出口大量高碳经济模式下生产出的产品,在生产这些产品的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产生了大量的污染。据统计,我国大约23%的污染是在出口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这种高碳经济下的出口模式,使我国在世界产业链分工中基本处在价值低的制造环节,这种通过制造环节获取微薄利润的产业分工地位,直接造成我国在全球产业链格局下的产业竞争力的缺失。

从全球产业格局来看,一国的产业竞争力归根结底来自于该国的企业竞争力,而发达国家企业的竞争力和利润实现更多地是来自于企业的设计研发、销售、售后服务和品牌。以美国通用为例,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近几年的利润增长中,有1/3左右是来自其资本额仅占3%的金融子公司,而传统汽车生产的利润则十分微薄,甚至是亏损的。由此可见,在推进低碳经济过程中,我国必须推进产业和产品向利润曲线两端延伸:即向前端延伸,从生态设计入手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向后端延伸,形成品牌与销售网络,提高核心竞争力,这既是我国产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获取产业竞争力的要求,也是使我国实现低碳经济下的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

总之,我国要改变自身产业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提升产业在研发设计、销售及品牌环节的实力,加强企业“微笑曲线”两端的国际竞争力,力求实现产业发展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型。

三、大力发展新型低碳产业

低碳产业包括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建筑节能、工业节能与减排、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节能材料等,都是具有朝气和发展前景的新型行业。通过发展新型低碳产业,积极发展清洁及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的高碳的化石能源,逐步建立起低碳的能源系统、低碳的技术体系和低碳的产业结构,使经济发展由传统模式逐步向低碳经济转型,这是中国产业转型的长期方向,也是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的必然选择。我们要大力发展新型低碳产业,在新一轮产业竞争中争取主动。

以电力产业为例,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以电力产业最大,热力电站大约消耗我国年原煤产量的50%以上。在电力行业中,火电改造一直是非常棘手的问题。2006年,我国民用电和工业用电的火电的比例是77.82%,也就是说高碳的火电依然占据统治地位。虽然清洁能源的比例不断上涨,但是还不够理想。为此,我国正积极通过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等手段来支持科研院所和企业在核能、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中进行研发、创新和商业化应用,希望通过对这些新能源的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发展来实现对火力发电下的高碳化石能源的替代。目前,我国核电发展史上为国家的核电事业作过重大贡献的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正在与美国的西屋公司合作,从西屋引进其先进的核电技术,同时通过吸收、消化、创新的阶段性发展,力争在核电技术的自主研发和自主创新上求得突破。

在低碳经济和低碳产业的发展态势下,我国虽然暂时还不能做领跑者,但也绝不意味着只能做跟随者。2008年8月国际气候组织发布的 《中国的清洁革命Ⅱ低碳商机》报告指出:中国在短时间内已经在一系列低碳技术的开发和商业化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中国已跻身于世界主要电动车、风能、太阳能光伏和节能产品生产国大国之列。只要我们能够做到低碳产业发展从理念到组织、从政策到制度、从规划到行动的层层落实,我国实现从高碳产业向低碳产业的转型,又何尝不是一次国家的产业崛起呢?

我国翻译产业经济学 篇6

创意产业研究主体

从1997年开始提出把创意产业作为振兴英国经济的重要手段之后,英国各界就对英国创意产业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研究的主体来看,英国对创意产业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1.政府部门:主要指的是负责推动英国创意产业发展的政府部门,最典型的就是英国文化、媒体和体育部及其发布的《创意产业经济评估》报告。该报告以国家统计数据为基础,对吸引海外投资英国创意产业非常重要。同时,报告还可以帮助衡量创意产业政策的效果。这一报告的优点是数据权威、涉及面广,但缺点是数据更新慢,提供的小类数据不足,无法满足金融投资者的数据需求。

2.贸易机构与推广机构:主要指的是一些推动、吸引海内外投资者投资英国创意产业或进行海外投资的贸易机构,如英国贸易投资总署(UKTI)。他们的研究报告解决了英国政府部门研究数据滞后、产业细分类别数据不详尽等问题。研究报告的数据大多来自于机构会员。如《印度市场的创意产业报告》。

3.国际机构:这类机构主要是指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类似的机构及其发布的创意产业出口研究报告。他们的报告针对各个国家的创意产业出口情况进行了研究,据此可以进行国际比对。但存在的问题是数据多为创意产品的数据,且“创意”的概念比较宽泛。

4.区域政策制定者与创意产业发展机构:这类机构通常是与创意产业公司合作进行研究,其研究报告提供了丰富的区域数据,详细介绍了区域创意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并对创意产业活动进行了评估。如英格兰创意组织(Creafive England)、TSB、Nesta、北部电影与媒体的独立发展机构进行的创意产业研究。

《创意产业经济评估》的研究方法

由于使用了国民帐户(国民收入和生产帐户简称国民账户,是测量6DP的基本方法和框架),因此,在众多研究报告中,《创意产业经济评估》年度报告是在2001年《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之后,最为重要的一份报告。这一研究报告使用了《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提出的“创意产业”的概念来测算每年创意产业对经济的贡献情况。报告为创意产业的政策制定者、倡导者和从业者都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2011年12月,英国文化、媒体与体育部发布了最新的《创意产业经济评估》报告,报告通过4个方面衡量了创意产业的经济贡献——创意产业所占的经济增加值总额(GVA)、创意产业出口服务、创意产业就业人数、创意企业数量。报告采用了标准行业代码(SIC07)与标准职业分类代码(sOC)进行测算,所有数据都来自于英国国家统计局(Office of National Statistics,ONS)进行的4项调查报告——《商业年度统计报告》《国际服务贸易》《全国人口调查》《跨部门商业调查》。

经济增加值总额(GVA)的测算:测算创意产业经济增加值总额的数据都源于《商业年度统计报告》。在一些数据信息由于不能公布而无法获得时,报告就通过不同年份的数据或者四位SIC07代码来测算GVA数据。整个创意产业和创意产业每一行业类别的GVA数据在英国GVA中所占的比例都是通过英国国家统计局的《蓝皮书》获得的。

创意产业出口服务的测算:《国际服务贸易》报告中的数据主要用于测算创意产业出口的情况。整个创意产业和创意产业每一行业类别的出口额在英国总出口额中所占的比例也都是通过ITIS提供的数据进行测算的。

就业人数的测算:就业人数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全国人口调查报告。APS调查采用了标准行业代码(SIC07)与标准职业分类代码(SOC),因此可以测算出在创意产业工作,并从事创意工作的劳动者的情况;在创意产业工作,但从事的是非创意工作的劳动者的情况;以及在非创意产业工作,但从事创意工作的劳动者的情况。报告在界定受访者是否从事创意工作和是否在创意产业工作的时候使用了虚拟变量。通过交差排列这些虚拟变量对上述三种情况中每种劳动者的情况进行测算,然后再进一步分成被雇佣或自主经营两种情况。整个创意产业就业人数在英国总就业人数中所占的比例也是通过APS的数据测算的。

创意企业数量的测算:企业或企业的工厂、商店等小单元的数量都是通过跨部门商业调查来测算的。创意产业和创意产业每一行业类别的企业数量在英国总企业数中所占的比例也是通过IDBR提供的数据进行测算的。

对我国的启示

近十多来年创意产业的发展让英国从曾经的“世界工厂”转变为如今的全球“创意中心”,世界其他国家,如美国、日本、韩国等国也都相继开始大力发展创意产业,并成为创意产业发展的典范国家。这些国家的创意产品、营销和服务,已经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创意经济浪潮。创意产业不再仅仅是一个理念,而转变成为有着巨大经济效益的客观现实。他们的创意产业发展经验值得我国借鉴与学习。

nlc202309011925

重视创意产业的经济价值

创意产业是集艺术、娱乐和休闲为一体的新兴产业。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是一种软实力的体现,它可以提升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激发民族的创新能力。事实上,那些重视发展创意产业的国家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国家的“软实力”也得到了增强。“创意产业”概念在英国被正式提出后,短短几年内迅速地被新加坡,新西兰、中国香港与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加以调整后采用,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以伦敦为代表的几大城市逐渐发展成为全球“创意城市”的典型。事实证明,创意产业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和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

加强基础研究

除了《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之外,英国对创意产业进行了大量的基础科研工作:1998年出版了《出口:我们隐藏的潜力》研究了创意产业的出口政策与做法;1999年发布了《地区的规模》(The Regional Dimension)研究了创意产业的地区发展;2000年的《下一个十年》从教育培训、扶持个人创意及提倡创意生活三方面,研究如何帮助公民发展及享受创意;2002年,英国文化、媒体与体育部开始发布年度报告《创意产业经济评估》公布创意产业产出、出口、就业等统计数据,介绍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这些研究为英国政府制订创意产业政策提供了完整的信息支持,从而保证了政府产业政策的有效性、连贯性、一致性。

制定配套政策,健全法律

英国政府的创意产业政策,是目前国际上产业架构最完整的文化产业政策。英国的创意企业不希望政府干预太多,只希望政府协助建立优质健康的环境,帮助产业的未来发展。所以,英国政府的推进举措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政府就组织管理、人才培养、资金支持、生产经营等有关方面加强机制建设,对创意文化产品,从研发、制作、销售到出口,实施全方位的系统性扶持。1998年,英国政府出台文件,通过出口推广、教育及技能培训、协助融资、税收减免及开放规则、保护知识产权和容许每个地区保留本地文化发展的自主权等政策,大力推动创意产业。其次,规划创意产业蓝图,倡导创意产业的概念,培养公民创意生活与创意环境,发掘大众文化对经济层面的影响力。再次,各地政府与民间广泛合作,以伙伴关系推动创意产业面临的问题,对创意产业提供补救对策,如保护知识产权,促进文化产品输出,提供从业者教育和训练等。

关注新媒体时代的挑战

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创意产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此,英国政府进行了多项研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积极推动创意产业数字化发展:1998年对下议院特别委员会提出的“多媒体革命”做出响应,开始积极计划应对数字化潮流;2000年,研究数字化对音乐消费的影响及知识产权保障的重要性;2002年,研究数字科技对电影生产及销售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数字化发展趋势的电影产业政策。这些研究发现,数字化技术不但大大缩短了创意产业的创作过程,降低了创作成本,提高了创意产品的创作质量,而且也促成了创意产品销售渠道和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深刻变化。此外,政府利用数字化技术丰富民众生活,开发多家博物馆并将所有数据档案数字化,并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支持民众的创意发展,提供公民与创意接触的机会,使人们享受创意生活。

(作者单位系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

经济增长放缓影响我国肉牛产业 篇7

“牛肉价格快速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在牛肉供给减少的同时, 对牛肉的需求增加。”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曹兵海表示, 我国肉牛行业目前整体养殖效益下降, 母牛和育肥牛存栏量下降, 而屠宰加工企业由于产能过剩, 很多企业处于亏损状态。

“经济增速放缓将使得一部分投资者压缩规模, 部分潜在投资者也会因为收入和预期收入降低延迟或放弃进入肉牛行业, 最终很可能使中国肉牛存栏量出现更加严重的下滑趋势。”曹兵海说。数据显示, 我国肉牛存栏大幅下降, 从2000年的9657万头下降至2010年的6739万头, 降幅高达30%。2011年, 能繁母牛数量由1月份的3.42万头下滑至12月份的3.1万头。据业内人士保守估计, 近年来, 我国基础母牛每年的下滑幅度在15%-20%之间, 有些地方甚至接近60%。

从肉牛加工来看, 肉牛加工企业开工率普遍偏低。中国农科院农经所对全国206家规模化肉牛屠宰加工企业的调研结果显示, 肉牛加工企业的开工率仅为35.6%。

中国农科院农经所副所长王济民博士认为, 肉牛养殖成本上升导致肉牛散养户逐渐减少。中国农科院农经所的调研结果显示, 2011年购买一头架子牛需要5000-6000元, 年出栏20头牛需要流动资金10万-12万元, 饲料、劳动力成本上升, 饲养一头牛只能赚取500元。而农民外出打工平均一人年收入可达到3万元上下, 这就造成农户喂养肉牛的积极性不高。

业内专家表示, 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将对牛肉及其相关制品的出口增加产生抑制作用。数据显示, 我国牛肉进出口量较低, 均不足国内牛肉产量的5%。从整体上看, 我国牛肉出口呈现缓慢上升趋势。

我国汽车产业循环经济分析 篇8

一、汽车产业循环经济

所谓循环经济, 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 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传统经济相比, 循环经济的不同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 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 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 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汽车工业是制造业的典型, 是工业资源最密集、最有影响力的消费品之一, 也是二战后美国、日本等国家经济增长的领航。目前汽车的快速增长不仅威胁了环境, 而且也威胁着汽车自身的发展。

过度消费资源和破坏环境, 使汽车产业生产无法持续进行, 同时也破坏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因此, 汽车产业成为循环经济和产业生态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 目的是如何在促进汽车产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同时, 处理好环境问题, 使污染物排放更少、再循环更加彻底。

二、循环经济对汽车产业竞争力形成的作用

1. 降低成本。

循环经济的首要原则是“减量化”, 即在汽车设计中遵循轻量化和节约化;在汽车制造的全过程中, 减少单位产出资源的消耗, 节约使用资源和能源, 以减少汽车生产对环境资源的消耗。

2. 塑造品牌。

品牌是产业和企业竞争力的另一重要因素, 有竞争力的汽车跨国公司都具有世界级品牌。世界著名汽车厂商都十分重视循环经济涌起的“绿色浪潮”, 即绿色设计、绿色制造及清洁能源等。

3. 获得可持续发展和持久竞争力。

在资源与环境的巨大压力下, 中国政府已经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因此, 汽车产业也只有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来实现创新和变革, 才能够获得可持续发展和持久竞争力。

三、汽车产业循环经济的特征

汽车产业循环经济, 是以汽车产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以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为基础, 提倡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坚持“低消耗、高利用、再循环”的原则, 在原材料选择与加工、制造装配、使用与服务、产品报废与回收的各阶段, 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在汽车寿命结束后最大限度地使汽车各零件重新回到使用的各阶段, 再来作为产品新的生命周期;最大限度地在产品的使用期内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减少资源的浪费。因此, 汽车产业循环经济是汽车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 其特征表现在几个方面:

1. 汽车产业循环经济本质特征是生态经济。汽车产业循环经济是建立在汽车产业生态学基础上并对其应用和实现。

2. 汽车产业循环经济是可持续的汽车生产与消费范式。

推进汽车产业经济的目的, 是把汽车的生产与消费方式限制在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范畴之内, 从生态角度重塑汽车产业系统。循环经济运行应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制造、再循环”的原则。

3. 汽车产业循环经济建立在汽车新技术之上。

汽车产业循环经济的实现是以产业技术创新为前提的, 离开技术创新不可能实现减量化、再利用、再制造和再循环。未来汽车行业与可持续发展, 以及国内循环经济的协调发展, 依靠的正是技术的革新和进步。

4. 汽车产业循环经济需要政府支持和制度保证。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离不开政府的作用和制度创新。

四、结论与展望

综观对循环经济及汽车产业循环经济问题的分析, 可知在经济与环境和谐共生日益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主题的今天, 汽车产业竞争模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 基于循环经济的产业竞争力生态系统正在形成——主要通过环境友好设计、环境友好制造和环境友好管理来培育汽车产业循环经济竞争力。主要从以下几方面:

1. 汽车产业循环经济协调机制研究。

加强汽车产业循环经济协调机制研究, 尤其是对汽车物理和商业生命周期的协调, 基于汽车产业生态学理论和方法对这两个周期进行整合研究。此外, 基于循环经济的汽车产业供应链各环节之间的协调机制, 也应该成为研究的一个重点。

2. 环境量化管理研究。

目前汽车产业环境成本计量、环境绩效评估还不能满足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环境投入产出的准确分析, 环境效益或生态效益难以科学量化判断, 严重制约着汽车产业循环经济推进和汽车产业生态学学科发展。

3. 汽车产业生态学等其他方面的研究。

对我国而言, 还需强化6方面的研究;即汽车产业生态学研究、汽车产业循环经济的政策体系研究、我国汽车产业生态数据分析模型研究、汽车国际贸易与循环经济的关系, 以及发展中国家环境投入的不平等问题研究、汽车产业循环经济国际比较研究、竞争战略与产业循环经济关系研究等。为了对全球环境、资源, 以及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 发展循环经济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汽车行业更是义不容辞的。

摘要:汽车产业循环经济是关于汽车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 其本质特征是汽车产业生态经济。本文分析了汽车产业如何在循环经济下取得竞争力。

关键词:汽车产业,循环经济,产业生态学

参考文献

[1]谢家平孔令丞:基于循环经济的工业园区生态化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 2005 (4) :15~22

[2]解振华:关于循环经济理论与政策的几点思考[N].光明日报, 2003~11~03~C8

[3]赵树恩:汽车零部件回收与循环经济研究[J].陕西工学院学报, 2005 (1) :79~82

我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 篇9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围绕着发展的主题, 不断调整产业结构, 实现了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双向互动, 使得GDP连续多年高速增长。为了分析我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在此搜集了1991—2012年我国GDP及三大产业产值的数据, 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一、我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现状

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引入了三次产业分类法。进入21世纪以来, 我国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第一产业增长相对缓慢, 第二产业增长快速, 第三产业突破以商贸、餐饮为主的单一发展格局, 加速了金融、保险、研发、咨询等行业的发展。与此同时, 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明显下降, 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增长缓慢, 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增长速度高于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总体上看来我国产业结构在保持二、三、一型基础上不断的优化。但是, 无论从静态还是动态的角度来分析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 许多问题仍然存在。

二、实证分析

1. 建立模型。

新古典经济理论认为, 经济增长是由资本积累、劳动力增加和技术进步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既定的资本、劳动力和技术, 不同的产业结构会导致不同的经济增长效率。通常我们会假设生产函数为:

式中Y表示总产出, Xi表示第i产业的产出量, A表示技术水平, 通常可以建立Y与各产业之间的一个多元回归模型:

为了消除数据的异方差性, 分别对其两边分别取对数后表示:

对模型 (3) 进行变换, 可得到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基本模型:

2. 数据来源。

产业结构指国民经济各个产业之间的组织和构成, 以及它们在国民经济所占的比重和相互关系。本文产业划分及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样本年限为1991-2012年;选取国内生产总值GDP为经济总量指标Y、第一产业产值X1、第二产业产值X2、第三产业产值X3、工业产值X21、建筑业产值X22、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产值X31、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产值X32、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值X33、第三产业其他值X34。

3. 回归分析。

依据模型 (4) , 取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在1991-2012年的样本观测值, 运用经济计量软件对我国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 可以得到以下结果:

从上面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到, 回归系数通过了t检验, 方程整体也通过了F检验, 而且方程的拟合优度很好 (Adjust R2=0.999949) , 方程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能力很强, 说明三个产业产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相关性显著。

第一产业产值的弹性系数是0.1862, 第二产业产值的弹性系数是0.4208, 第三产业产值的弹性系数是0.4019, 说明第二产业产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最大的, 是经济增长的中流砥柱的力量, 第三产业产值的增长不断加快, 从与第二产业产值相差二十多个百分点到与之持平, 与第二产业共同支持经济增长。而第一产业产值所占比重日益减小, 已不再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 成为基础性支撑力量。

为了进一步细分各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 将继续用第一产业产值X1、第二产业中的工业产值X21、第三产业中的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产值X31、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产值X32、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值X33作为自变量建立如下模型:

依据模型 (5) , 取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第一产业产值、第二产业中的工业和产值、建筑业产值、第三产业中的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产值、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产值、金融业和房地产业产值在1991-2012年的样本观测值, 运用经济计量软件对我国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 可以得到以下结果:

从上面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到, 回归系数通过了t检验, 方程整体也通过了F检验, 而且方程的拟合优度很好 (Adjust R2=0.99995) , 方程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能力很强, 说明三个产业细分产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相关性显著。

4. 回归结果分析。

由分析结果可见:首先, 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之间是互为因果的关系。一方面, 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经济增长, 另一方面, 经济增长也加速了产业结构调整。以上分析证明, 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之间互为因果的关系指导我国依靠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 依靠经济增长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可行的。其次, 从三次产业产值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来看, 1991年以来, 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渐减弱, 第三产业的贡献逐渐增强, 而第二产业一直是经济增长强有力的中坚力量。从弹性系数看, 第三产业的增长贡献具有巨大的潜力。

三、政策建议

鉴于上述实证分析结论, 今后我们应将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放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上, 保持第一产业基础地位, 使第二产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型转变, 合理引导第三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由第二产业领先向第三产业优先转变。优化三次产业结构, 把稳一产、强二产、扩三产有机结合起来, 把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放在突出位置,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带动转变。

1. 农业基础地位不变。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持续下降, 但其重要性和基础地位不会改变。农业生产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能否保持独立自主的地位, 因此, 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农业生产, 在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 农业的基础地位都不能削弱而只能加强。

2. 工业内部结构调整。

首先, 重工业化阶段不可逾越, 霍夫曼法则表明, 工业化中后期产业结构出现重工业化趋势, 是许多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的一个普遍规律。其次, 信息产业将成为我国未来的主导产业。高技术产业正在逐步替代传统产业变为主导制造业的部门。最后,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安全有保障、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道路, 努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3. 服务业快速发展。

我国翻译产业经济学 篇10

1.1 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在其基本的生活得以保障后,人们逐渐开始重视文化教育,因而文化产业得以快速发展。同时,借助于互联网技术等各类新兴产业的推动,活跃的社会氛围以及人们对创新创业的大力提倡,使得文化创意产业顺势迸发。从总体而言,文化创意产业是基于互联网背景下,倡导创新创意的创意产业与内容产业的融合。它关注产业的文化内涵,更加强调文化产品的经济价值、创造性以及社会功能。因而,文化创意产业将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力量,推动我国经济转型。

1.2 文化创意产业的特征

首先,文化与创意相结合。究其根本,文化创意产业从属于文化产业,因而它的基本内容是文化与创意的有机结合,并以其独特魅力吸引到消费者。其次,高附加值与融合性相结合。文化创意产业的文化产品往往具有高附加性,同时是多个领域内容的融合,这也对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转型有着深远意义。最后,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高新技术产业是目前社会发展的重点方向,对于文化产业而言同样不例外,文化创意产业是高科技、创意与文化的有机结合。

2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意义

首先,以创意为重要特征的文化创意产业能够为市场带来更多更优质的机会,能够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在面临金融危机时,文化创意产业能够有效促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进而加快经济复苏进程。其次,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文化产品能够以其独特的娱乐性吸引到更多的消费者。同时,文化创意产业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倡导以需求来推动生产,不仅能够满足市场需要,更能够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最后,文化创意产业不单单是对传统文化产业的升级,更是文化产业同其他众多相关领域的融合。这不仅能够帮助文化创意企业拥有更加丰富的形式以及独特的内容,更能够调整其行业结构,使其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行业体系,为经济增速贡献更多的力量。

3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产业组织不成熟

文化创意产业在我国出现的时间并不长,针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构建方法以及管理规范尚未确定,这也就导致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处于摸索阶段,难以得到应有的发展速度。建立起完善的产业组织,使其更加规范地发展,是目前我国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另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最为重要的是人才的储备。只有具备了优秀的人才,才能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使其成为推动经济转型的后备力量。然而,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该方面的人才不仅在数量上较为匮乏,在层次结构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同时,有关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上,也存在基础薄弱的情况,这也是阻碍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只有尽快完善相关的产业组织才能够促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3.2 产业结构不合理

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并逐渐发展到初具规模,成为推动经济的重要因素。然而,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更多地受到各地经济环境的影响,产业结构在地域空间上分布及其不均。发展较为成熟的文化创意产业更多地集中于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例如北京、上海等城市,由于其经济发展较好,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受到的支持更多。与此同时,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在创意程度上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尤其是目前众多的娱乐性节目,存在着明显的抄袭现象。

3.3 相关政策不完善

目前,我国尚未推出有关文化创意产业的具体规划,这就导致不同区域间产业发展不规范。同时,由于缺乏必要的规划,使得文化创意产业在发展上出现空间分布不合理以及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的状况。同时,对于知识产权等内容的保护力度不够,相关从业者的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这一行业的发展。另外,国家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力度不够,外界对其投资有限,加上融资困难等问题,导致众多小型文化创意企业被扼杀于摇篮之中。

4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推动经济转型的建议

4.1 完善组织模式

要想通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对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必须尽快完善其产业组织模式。首先,必须尽快落实文化创意产业的规划问题,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并加强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共同促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转型的推动。其次,培养创意产业相关人才,使其成为产业发展的源泉与动力,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与发展。最后,加强对各个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培养,形成良性的竞争氛围,有助于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与进步。

4.2 优化产业结构

要想使文化创意产业能够长久发展下去,必须重视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首先,针对地区优势力量,建立富有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并在集中的创意产业园区内加强不同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构建出完整的产业链条,实现对传统生产、营销方式的转变。其次,在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过程中,不断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也是推动经济转型的重要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摆脱过去那种一味模仿的困境,找到具有特色的发展模式。

4.3 健全政策环境

健全的政策环境是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推动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保障。首先,政府必须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扶持,将其提升到发展战略层次,构建完善的文化创意产业体系。其次,加大对知识产权、专利等技术的保护力度,鼓励相关工作者积极创新文化产业形式,加强对其他领域的融合与发展。最后,针对文化创意产业建立丰富的投融资平台,确保企业发展有充足的资金作为后备力量。

5 结论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世界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我国政府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从完善组织形式、优化产业结构以及健全政策环境三个方面着手,促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进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动我国经济顺利转型。

摘要:在居民生活质量得以提高的背景下,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也呈现出逐渐增多的趋势,使得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文化创意产业正是推动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因素,创新成为经济转型的重要驱动力。文章正是基于这一视角,对文化创意产业以及其对我国经济转型的推动进行简要概况,找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以期通过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推动我国经济的顺利转型。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化,经济转型

参考文献

[1]郭梅君.创意产业发展与中国经济转型的互动研究[D].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

[2]鲍枫.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

[3]吴威.创意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互动发展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4.

[4]刘冠军.我国转型期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互动机理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3.

我国翻译产业经济学 篇11

关键词 经济危机 会展产业 发展

由于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的金融危机,导致了世界各国包括我国在内的一些经济实体的整体下滑,会展产业作为市场化程度非常高的行业,也难以置身事外。

德国慕尼黑展览公司总裁门图特先生就曾说过“如果在一个城市开一次国际会议,就好比有一架飞机在城市上空撒钱。”被誉为经济发展晴雨表的会展业已经受到此次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的冲击和影响,面对危机,中国会展业发出不同的声音:有悲观者大呼“会展经济,狼来了”;亦有审慎者认为,“行业只是偶感风寒”;还有气定神闲者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此次危机究竟会对会展业有哪些影响,它的未来又何去何从呢?

一、经济危机对中国会展业的影响

(一)对展会的规模和质量的影响。

经济危机对中国会展业的影响,首先体现在生产经销企业选择展会更加谨慎和更加注重实效上。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内参展商的投入将更加谨慎,特别是超过10万元以上的参展商投入明显减少。当企业没有钱参加展览会的时候也就是会展业寒冬来临的时候。

展会市场外部环境伴随着经济危机变得更加恶化。在这种情况下,规模大、实力相对雄厚的大型展览企业由于抗风险能力强,会在经济危机中生存下来,并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发展机会。相反,许多中小型会展企业由于原材料涨价、工人工资上升,同时自身资金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将被迫退出展览市场。

(二)对组织机构和会展场馆经营者的影响。

经济危机对会展组织和招展机构的影响也比较大。经济环境恶化造成招商引资难度越来越大,展位有价无市。参展商对参加展览变得更加谨慎,更多的考虑在目前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自己的投资是否能得到相应的回报,造成展会摊位不满,很多原先计划中的展览无法如期举行,不得不推延或取消。

譬如,每年上半年本应是国内展会密集期,广州锦汉展览中心今年上半年却已经接连挂出两条取消展览的公告,而原定于2009年3月12日-14日举办的2009广州国际日用百货商品展览会也“因故取消”。

数据统计表明,2009年中国贸促会批准组展单位出国举办的经济贸易展览会有1800多项,但目前实施参展的只有1000项,实施率约50%,与去年相比,实施率下降了5个百分点。因此,如何把握最新的行业资讯及行业动态,规避可能存在的风险,加强产业结构调整,让企业真正获得价值、保住客户,才是会展主办方和场馆经营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三)对参展商和专业观众的影响。

次贷危机使许多美国企业,包括与美国经济相关联的企业都受到了影响,部分甚至濒临破产,从而导致来华展览的国外企业,特别是欧洲和北美的企业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下降,另一方面由于美元贬值,对出口企业有很大影响,使得出口型展会冲击更大。

其次是海外专业买家数量下降,出口型展会受到一定的冲击。美国是中国极为重要的贸易市场,次贷危机使美国等国家专业买家的消费能力下降,购买力减弱。

(四)对会展管理和行业发展的影响。

随着会展行业的发展与成熟,世界上发达国家的会展行业协会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和行规对会展业进行协调性的管理。在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中,行业协会发挥着重要的协调和管理作用,承担着会展行业的主要管理职责。

经济危机使会展产业发展面临外部经济环境恶化的困境,也使得会展产业内部竞争更加激烈。在这种情况下,会展业资源亟待优化重组,要求会展市场竞争规范化和秩序化,并且会展行业的服务和管理期待也要能够跟上。

二、面对经济危机中国会展业如何应对

中国的会展业发展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并且达到了一定的水平。然而,虚假繁荣的背后,总是掩饰不住经济危机所带来的种种困扰。次贷危机虽然对我国会展业是有一定间接影响,但是,“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金融危机对我们未必不是一种挑战和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完全可以借此机会推进中国会展产业的重组和结构优化、规范会展管理和会展服务,并积极培养后备专业人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中国会展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一)制定会展业发展战略,实施有效的市场监管。

优化会展消费环境,建立与会展业相关部门的工作协调机制,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加强对会展行业的管理,加快制定会展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出台相关会展工作法规及相关政策,建立会展评估体系,规范办展市场、整合会展资源。

严格控制以政府名义举办的,动用政府财政资金的展览会,同时放宽对那些纯商业性、属于企业行为的展览会限制,结合市场情况,统筹区域会展业的协调发展,确保有关展会规范有序,取得实效。

(二)引导和打造品牌展会,推动各级展会的发展。

努力打造会展品牌,建立品牌会展保护机制。以市场为导向,强化会展品牌意识。从内容、形式和配套服务等方面进行完善和创新,优化整合资源,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品牌展会。并且必须加强对品牌展会的名称、标识和涉及到其专用权的保护,建立会展业及品牌展会的评定认证体系和展会商标注册体系,保护会展业知识产权。

推动各级地方展会的发展,根据自身经济、区位、产业优势和消费特点,引导有关行业和企业选择内容丰富、定位准确的主题,大力办好以各类商品促销为内容的展会,特别是一些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展销活动,利用节假日消费集中的特点,积极组织融商贸、旅游等为一体的大型购物、促销等综合性活动。积极组织和鼓励举办地方特色、品牌产品跨省推介展销、名优新特产品展销、联展活动,可根据当地特色文化和民俗风情,举办“泼水节”、“梅花节”等会展活动,提升会展层次和办会质量,通过举办各具特色的系列活动,形成会展、购物、旅游、休闲消费的叠加效应,促进消费、拉动内需。

(三)大力扶植会展企业,加强配套设施及服务的完善。

发展会展企业,引导会展业走向市场化。近年一批国际知名的会展企业先后进入中国会展市场,使会展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加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给中国会展业的发展造成巨大的压力。所以加强国内会展环境建设,进一步完善展会配套服务,把自身做大做强就显得尤为重要。

加强对现有办展资源的整合,培育一批实力雄厚、诚信度高、竞争力强的本土会展企业,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形成规模效应,增强综合竞争力。同时尽快出台相应的政策,扶持本地的会展企业,对新的会展项目投入、会展设施建设等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促进会展业的发展。

吸引更多的省内、国内知名展会公司和会务公司,参与提供场馆布置、展台搭建、展台设计、资讯分析等专业服务,进一步完善翻译、金融、法律及物流等各项相关服务,带动会展服务和展会消费。加大招展招商力度,提升参展采购商层次,积极吸引省外或跨国商业集团入场采购,扩大消费规模。

强化对外宣传力度,放大办展效应,扩大会展覆盖面。对于大型品牌会展,应该全方位、多角度、大容量的进行广泛宣传,同时做好展会外围的配套服务,如优化餐饮、住宿、零售等网点布局,适时集中举办配套服务促进活动,增强对第三产业的消费带动效应。

(四)创新运作模式,探索利用网络平台举办线上展览。

金融危机给中国会展业造成巨大冲击的同时,也加速了行业内部洗牌。今年1月,中国贸促会副会长王锦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随着同类展会竞争的加剧,参展商的数量将出现下滑,有些小型展会也可能无法正常举办,或者被淘汰出局,一些对成本要求越来越高的买家,转向网上寻找供应商。而由于互联网的B2B得到迅猛发展,通过运用网络技术发展网上交易,构建在线展会,可以降低成本,扩大会展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招商引资成本的增加和综合效益的下降,使参展商及专业观众对会展持更谨慎的态度。如果利用网络平台举办网上展览会,就可以将网上展览交易与展会现场实物交易相互补充,延伸展览会覆盖的地域性和时效性,扩大汽车、住房、耐用消费品、医疗器械等展会的成交规模。2010年将于中国上海举办的世博会,就预备采用全程网上直播,结合网络办展的形式拉动全球消费,为经济危机下的中国经济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五)注重办展实效,积极探索和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国内很多博览会、洽谈会、招商会等活动,往往“雷声大、雨点小”,展会综合效益明显不强,对经济的拉动效果甚微,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招商引资成本的增加和综合效益的下降。所以为提高办展的实效性,会展前期策划和后期管理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提高实效来完善展会的功能设计。在展会结束后要及时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核实会展成果,这样才能为以后的办展提供借鉴和指导。

在办展经验方面,国外一些知名展会经过百余年的挖掘和探索,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值得策展机构学习和借鉴。这些经验大致可归纳为:注重围绕核心主题,培育和打造个性鲜明的品牌展会;注重展览和会议结合,丰富展会活动内涵;注重展会效果,形成相对稳定的办会模式;注重会展服务,提供展前、展中、展后全过程的优质服务;注重宣传推广,发展目标观众群、巩固展览会举办的基础资源。

(六)加强后备人才培训,促进会展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人才培训,多渠道引进、培养会展业人才;加强政府、会展企业,行业协会等与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沟通与合作,通过多种形式加大人才教育、培养力度;积极鼓励、支持大专院校、各类培训机构加强会展策划、展馆设计、会展项目管理、会展服务管理等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大力拓宽会展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渠道。

我国翻译产业经济学 篇12

一、武术经济价值系统分析

武术的发展具有多样性, 如武术可作为竞技项目或者娱乐项目。同时, 武术也可以满足人们的健身需求, 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业余生活不断丰富。武术的多样性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因此受到欢迎。但武术的经济价值往往通过间接的方式呈现, 因此挖掘武术的经济价值对于武术行业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同类型的武术, 其经济价值存在差异。为此, 文章将具有代表性的健身武术、竞技表演武术、技击武术所体现的经济价值进行了分析。

1. 健身武术的经济价值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健身和娱乐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健身武术及功能性和娱乐性于一身的体育项目, 其注重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因此受到广泛欢迎。武术样式多变, 因此武术传承同样具有现实意义和经济学意义。研究显示, 多数武术套路对人类疾病的缓解具有直接作用。作为传统的武术国家, 我国练习武术的人数高达6500万, 说明大量的体育爱好者参与或喜欢武术这一体育项目。除了接受其健身功能外, 武术的经济价值也应受到关注。庞大的武术群体为武术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价值。同时, 健身武术的效果是一种潜在的经济效能, 健身武术的双重特性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兴趣, 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从而体现武术的功能性和经济性价值。

2. 竞技表演武术的经济价值分析

武术竞赛表演的主要作用在于观赏。从经济学角度分析, 观赏者完全可以作为消费者的角色出现。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武术形式的多样化彰显了竞技体育的魅力。目前, 全运会、亚洲锦标赛乃至世界锦标赛上均设有武术表演这一项目。为了体现武术的这一经济价值, 应促进竞技表演武术的规范化, 在满足学习者观赏需求的基础上逐渐转变成经济型武术表演。

3. 技击武术的经济价值分析

技击武术实际上主要为散打。散打是我国主要的武术项目, 其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为体育设备和武术欣赏者。作为武术的重要体现形式, 散打体现了武术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由于散打的实用性, 使其获得了更多人的关注。为了拓展武术市场, 实现其经济效益, 实现散打的国际化。武术培训、休闲娱乐和武术健身等需要有关武术的器械、场地、技术指导员等支持。目前, 我国国内武术培训班迅速崛起, 这也给武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机会。对于行业发展来说, 如何提高教学的效率是武术发展的根本目标。

二、我国武术市场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1. 强化产业化发展观, 促进配套法制法规的完善

经济的发展和武术自身的发展使得人们对于武术产生了全新的认识。武术改革成为行业发展的需求, 武术行业改革有助于促进其经济利益的实现, 武术产业化的发展趋势逐渐得到了行业认可。因此, 要提高我国武术的经济化程度, 应善于发现武术产业化管理中的规律。规划武术相关部门的任务, 以教学实践为出发点增强其实用性。另外, 还应逐渐建立与武术产业发展相对应的管理政策, 其中包括规范武术馆校的审批、统一的行业标准与收费价格、制定配套的商业性竞赛广告和赞助的法律。要求管理人员加大打击力度, 使武术市场更加规范化。对武术教学人员实施规范化的考核方案, 要求相关人员具有必要的资质。考试内容还应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使其具有针对性。强化武术馆校教练的教学资格、严格规定学员技术水平的等级考核、建立完善的武术从业人员规则。

2. 培养武术“职业化”人才

目前, 武术人才无法满足武术的多样化和专业化的特点。为了提高武术的经济学价值, 武术人才需要通过武术的市场经营以及管理。同时, 武术专业人才要熟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 掌握多种营销技巧。我国目前武术经营人才多数来于体育院校, 由于体育院校的项目多样化, 而对于武术的专项训练则显得不够专业。为解决这一问题, 应加快武术人才教育工程建设, 建立统一的、专业化的武术竞赛体制。引进先进的教学体制, 致力于专业人才培训的挽留。针对武术的特性, 应尽快解决体育市场人力资源稀缺问题, 以促进我国武术的快速发展。

3. 注重开发武术市场新领域

武术在我国具有较为深远的历史, 并且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在我国经济市场发展中, 如何使体育开发满足其需求是行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发展民族文化需要作为民族文化的中国武术必须要面向市场、寻求全新的发展出路。同时, 为了发展我国武术的经济化, 文化既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又是开发、利用创造财富的资源。在知识经济时代, 必须完成武术有单一化向产业化的转变, 使武术与经济的结合。对于我国体育发展来说, 开拓新的领域对其行业来说具有积极意义, 管理人员应在行业发展中不断尝试转型, 寻找不同领域的经济增长点, 促进武术的全面发展。

三、总结

武术历史久远, 我国武术经过多年的发展, 实现了锻炼身体, 修身养性的目的。但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 武术也应随之进行调整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目前, 武术人才无法满足武术的多样化和专业化特点。为解决这一问题, 我国武术从业人员做出了新的尝试, 努力培养专业人才, 尝试行业转型。缺乏武术与经济之间关系的认识是我国体育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人才缺乏、管理措施效率低下成为武术无法与经济接轨的重要原因, 需要我国行业从业人员不断的探索和努力, 促进武术的经济化。

参考文献

[1]张莉, 席艳辉, 刘健.我国武术产业的经济价值及发展策略探讨[J].商场现代化, 2007, (33) :277.

[2]周荣西.武术经济价值和市场发展趋势之管见[J].经营管理者, 2010, (9) :97.

上一篇:中国贫富差距调控对策下一篇:高速干切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