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读书》

2024-10-15

《谈读书》(通用12篇)

《谈读书》 篇1

学生的写作能力大多源于其读书功底的深厚,这几乎是所有语文老师的共识。可是有些学生读的书并不少,写作能力却未见提高,我认为是光读书而不动笔造成的。在此,我建议“不动笔,不读书”。

教学十几年以来,我一直提倡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并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学生读书的效果最终体现在写作上,而读书笔记是把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的最好手段。它可以使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提高认识水平,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使学生摆脱肤浅的写作,让学生的作文无论是语言文字的表达,还是立意的深刻、新颖都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以下是我的一些做法。

一、引领读书,读什么,怎么读

“读什么”往往比“读多少”更重要。初中阶段应当让学生读一些打基础的书,这些书应该是精品,对学生文字功底的形成有很好的帮助。我反对读中考优秀作文,而是鼓励学生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敢于阅读难懂的精品。

(一)根据不同学段推荐相关阅读书目

如初一重点读写人记事的作品,初二读经典小说,初三读精美的散文。

比如初一暑假,我布置的读书作业是:至少读一遍《水浒传》,写十篇摘抄或读后感,每篇400字左右。

教学中,我还随课推荐阅读,效果更佳。在教授《端午日》时,我推荐阅读沈从文的《边城》,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湘西的风土人情。

(二)根据阅读水平有针对性指导

通过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读书情况,进行分层指导。

读书少的学生,或许没有享受过读书的乐趣。我就从学生最喜欢的领域入手,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感受读书的快乐。比如,一个学生喜欢读推理小说,我就推荐他读《福尔摩斯侦探小说全集》。浅阅读的学生,要么喜欢读书却不会选择适合的书,要么是不会读书,读得浮光掠影。于是我一边推荐一些书给他看,一边在读书方法上给予指导。对那些喜欢阅读且读书有深度和广度的学生,我就多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读了哪些书,读到什么程度,引导他们向纵深处思考。有个初三学生喜欢读鲁迅的文章,写作风格近似鲁迅,充满阴暗色调,连性格也很孤僻。我就引导他读一些明快的书,如《安徒生童话》和陈丹青的《大先生》等,有读书底子的他,把安徒生读出了不一样的味道,再回过头来读鲁迅的文章,人就变得乐观平和多了。

二、指导写作,写什么,怎么写

在指导写作上,必须明确要求,加强和学生点评交流。

1.片段简评与读后心得

读书笔记一般分为摘录、提纲、批注、心得等几种,格式及写法并不艰深,我要求学生写片段摘评和读后心得。片段摘评,要求多摘多评,重在评,每则摘抄不多于300字。摘的是作品中触动自己的地方,或是赞同之处,或是质疑之处;评的是自己的思考、联想,深以为然或不以为然的理由,强调的是思考和内化。读后心得,就是一种小议论文。要求学生在读完一本书或一个系列的书后,在简评的基础上,找一个中心,提炼出自己的思考,形成文字。每周我布置的语文作业是五篇摘评和一篇心得,“五摘评”是写300字的摘抄加点评,“一心得”是写一篇600字读后感。摘评与心得的作用是互补的,摘评强调读书时的碎片式的灵光,心得强调走进书的深处。两者都是培养学生读书思考、动脑动手的习惯。

例如,在阅读《红楼梦》时,不少学生写了系列性的读书笔记,有摘评,有心得。请看金婉丽同学写的评论林黛玉的一个片段:

黛玉爱使小性儿也是一大特点。她对宝玉、宝钗,甚至还有湘云、袭人都有“含酸”的尖刻言词,一张嘴不饶人,伶牙俐齿,嘴尖舌利。有时故意挑刺儿,甚至都让人难以忍受。对丫环、婆子们也常是如此。但她也有温柔随和、天真可爱的一面,如钗黛和好,宝黛读曲等。其真率坦诚,有如霁月光风。

一学期下来,不少学生的读书笔记写了厚厚的一本,密密麻麻地记着自己阅读时的心情、心境、思考与心得,班级里出现了一批研究《红楼梦》《水浒传》的“小评论家”。

2.口头点评与师生交流

口头点评。我要求每个学生轮流在课前演讲,然后由同学点评,我再作深度引导。比如,毛蔚同学在推荐洪应明的《菜根谭》时,一位同学就演讲本身给予点评:“讲稿简洁清晰,观点明确,但对书的内容陈述过多,造成后面的演说有些仓促。”针对他的评点,我追问质疑,继续挖掘并提出建议:“你去看看洪应明的《菜根谭》,或许你会更喜欢这本作品。”后来,她把这本书买来阅读,并写出了专题读书笔记。

除了课前这种口头点评外,我更多的是和学生在读书笔记中进行交流。

比如,王菲同学点评任强的《课堂上》:

任强的《课堂上》的前言写得极漂亮,可是接下来,我开始怀疑我的初读感受,这不是流水账吗?等我看完才发现——哇,真的全是流水账。

我回复她:

是流水账,但又绝不仅仅是流水账,而是她教育生活的记录。作为一名教师,透过任强的文字,我看到的是一颗悲悯的心,不光是为师者的心,还是一颗入世者的心。再去读读《山那边的孩子》,也许,你就不认为这仅仅是流水账,而会另一番感受了。

下周的摘抄本上,她用文字告诉我:

老师,按您的要求,我去读了《山那边的孩子》,内心充满了悲愤。我才知道,在中国,在我身边原来有那么多我无法改变的人和事,他们的希望在哪里?他们挣扎在生活的艰难处。作者人在其中,却也无能为力,这更让我切身感到无力。难道真的不能改变吗?

这样的读书交流,是思考,也是写作。也许,学生起初的思考是幼稚的,但有了幼稚才会有成熟,写作也将越走越远。

3.搭建发表的平台

学生是需要激励的,收获成功是最好的激励手段,所以,我从多方面为学生发表文章搭建平台。

一是推荐到《北中报》或《北斗诗刊》发表。每周的读书笔记我都认真批阅,从中选出3篇优秀的文章进行一对一指导修改,先刊发在每周一期的班刊上,再推荐到《北中报》或《北斗诗刊》发表。一方面鼓励了发表文章的学生,另一方面对其他学生起到了榜样作用。

另一个是口头发表。每天的课前演讲,就是最好的口头发表平台,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初一年级第一个月演讲主题定为“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在演讲内容上,我都做具体要求,分成书名、作者、主要内容、精彩片段、我的感想等几个板块,学生在我的指导下,发表个性化的读书笔记。一个学生对梁实秋《谈时间》做了摘评,演讲出来,那字字珠玑般的思想,赢得了同学们由衷的敬佩。班级里,学生主动买书,在书上做点评,一时蔚然成风。

只站在班级的讲台上还不够,我又把他们推向学校的北中讲坛。寒假后的第一周是读书汇报交流周。各班在读书汇报交流会的基础上,选出一名学生登上北中讲坛,展示读书成果。我们邀请校内的老师进行评奖,设置多个奖项,如最佳人气奖、最佳解读奖、最佳展示奖、最具哲理奖等,以此来鼓励学生。这些平台的搭建,让每个学生在读书中积累素材提升思想,在交流碰撞中相互感染激活思维,在写作中锤炼语言学会表达,为学生的读书、写作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不动笔,不读书”,只有读了书,思了考,再写作,才能体现读书笔记的效果,从而让学生的写作走得更远。

《谈读书》 篇2

一谈到读书,我便想起几句名言:“书记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你读书吧,书里边什么重要的知识都有。书不是平常的东西!”是啊,书里边的确有很重要的知识,只要你能努力去争取它一定会让你进步的。

读书,一般用精度和略读两种读书方法,在生活中,我常常都是使用略读来读书,因为有些书,字数他别多你如果使用精读和朗读来读这本书恐怕你要等到猴年马月的时候才能读完,使用略读你可以一页四到五行的看这样就节省了时间了,不过在略读的同时你会看掉许多字。读书是一件好事,读书能使你的大脑从烦恼中脱颖而出,所以读书也是一件非常轻松的事。

我们在生活中,肯定有一些读不懂的地方,遇到这样的.情况一定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只有在问中学,在学中问才能知道更多的知识懂得更多的道理。我们要养成一种勤学好问的学习习惯,用自己的眼睛去认真观察大自然,让自己在读书时能与社会现实接触,这样才能让这本书变成一本活书。

略谈学生读书 篇3

(小 丹)

《北京日报》的编辑同志嘱我作文,谈谈读书。这个题目很宽,我思力滞钝,视力极差,只能就此刻想到的写一些,以应雅命。

先说各级在校学生读各科的课本。各级学生入学,目的是去受教育,读课本是受教育的一种手段。受教育还有其他手段。看动植矿物标本,做理化实验,参观动物园、植物园、博物馆、科技馆等等,还有工艺实习,植物栽培,也可以说是读不用文字编写的课本。

读课本切忌只听老师讲而自己少动脑筋,只顾死记硬背。自己动脑筋,多想想课本里说的现象、方法和道理,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不是那样,想透了,其乐无穷,课本里讲的东西就是你自己的了,而且能够举一反三。要是只顾死记硬背,就会觉得读课本是一件大苦事。好比欠了一笔债,非偿还不可,即使考试时得了100分,实际上可能50分也不值。

学生读不用文字编写的课本也要注重动脑筋,多想想。多想想不会伤害神经,却能随时得到实益。

现在说学生读课外书。有些学校不要学生读课外书,以为学生学好课本还来不及,哪有工夫读什么课外书。我是赞成让学生读课外书的,我想向那些不要学生读课外书的学校请愿,能不能在改革教学方法的前提下,使学生容易而且善于学好课本?如果办得到,学生就有余暇读课外书了。课外书那么多,学生自己能挑选适于自己的程度和爱好的书来读固然好;老师能给他们帮助,因人而施,分别帮助他们挑选那就更好。我想认真负责的老师一定会乐此不疲的。

再谈读书 篇4

没错, 我们是吃饭长大的, 也是读书长大的。细数自己读过的书真的是不计其数:小说、杂文、诗歌、撰记……应有尽有, 可到头来却感觉什么也没记住, 大脑似乎空空如也。然而, 正如“天空中虽没有翅膀的痕迹, 可我已飞过”一样, 飞过跟没有飞过怎会相同呢?随着年龄的渐长, 阅历的加深, 终于明白了:读过的书尽管大多已忘记, 可正是这忘记的过程在悄无声息地影响着一个人, 塑造着一个人的修养和品性, 如此深的领悟我迫不及待地传授给我的孩子们, 但凡一有时间, 我就让他们读书, 再读书:《摇着轮椅上北大》《乞丐囝仔》《中华上下五千年》《城南旧事》《窗边的小豆豆》……如此让孩子的人生不再因读书少而留下遗憾。

犹太人爱读书。以色列14 岁以上的人平均每月读一本书。以色列有图书馆1000 所, 平均4500 人就一个图书馆, 仅450 万人口的以色列就有100 万人办有借书证。在人均拥有图书、出版社及读书量上, 以色列居世界第一。当孩子稍稍懂事, 几乎每一个母亲都会严肃地告诉他:书里藏的是智慧, 这要比钱或钻石贵得多, 而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犹太人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文盲的民族, 就连犹太人的乞丐也是离不开书的。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数量排第一的是犹太人, 平均每人一年读书64 本。而中国13亿人口, 扣除教科书, 平均每人一年读书1 本都不到。

随着科技的进步, 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电脑、手机、电视, 特别是青少年儿童坐在电脑前轻松愉快地欣赏自己的节目:网络聊天、购物、视频……闲暇时间几乎都被占满, 等公车、逛商店之余也抱着手机, 极少有人捧着一本书在读, 更有甚者有人只顾看手机而出事故酿成惨剧的也屡见不鲜。因上网多年的夫妻感情破裂, 因上网孩子荒废了学业, 甚至出现了一些惨绝人寰的网络犯罪……这不也恰好反映了一种道德沦丧背后文化教育的缺失吗?

高科技带给人们高效、快捷、舒适的生活条件, 但同时也让太多的人缺失了那种用语言文字浸润、思想文化熏陶、细腻情感蕴含的人文情怀。“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有太多的人懂得这个道理, 可又有多少人付诸行动, 每天以书为伴呢?

至今记得《超级演说家》的冠军得主梁植, 他那犀利的语言、清晰的逻辑、敏锐的思维、完美的表达如一股股清泉沁人心脾, 撼人心魄, 让我们见证了语言文字的力量, 而这不正是他海量阅读背后的一种厚积而薄发吗?

有人把阅读比喻成细嚼慢咽的宴席, 荧光屏前的观赏就是便捷的快餐, 是可口的零食。一样是吃的享受, 韵味却大不同。更有这样的说法, 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容颜, 40 岁以前的容貌是父母给的, 40 岁以后的容貌是自己给的。读书多的人心灵被美好的语言净化后就如同皱褶、僵硬的土地被雨水滋润———自然、舒展、清新, 没被浸润过的土地苍老、僵硬、粗糙。我想“坐拥书城铸内秀”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一滴墨汁落在一杯清水里, 这杯水立即变色, 而滴在大海里, 大海依然是蔚蓝色的大海, 因为两者的肚量不同。不熟的麦穗直直的向上挺着, 成熟的麦穗低着头, 因为两者的分量不一样。宽容别人是肚量, 谦卑自己是分量, 合起来是一个人的质量。”“越长大越知道做事不容易, 每一个人都不容易, 也就越来越不敢轻易瞧不起谁。怕不小心伤害了谁, 这不是粉饰更不是虚伪, 而是懂得了宽容与温柔地和这个世界相处。”“如果有来生我愿做一棵树, 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 一半在风里飞扬, 一半洒落阴凉, 一半沐浴阳光, 不依靠, 不寻找。”……这样的语言文字岂止是在净化我们的灵魂, 更是在教化我们如何做一个道德高尚、思想纯洁的人。

关于读书的散文800字:谈读书 篇5

书的种类繁多,有科幻类的,文学类的,历史类的等等。有的书读完给人以某种启迪,教给你做人的道理;有的书文采斐然,为你平日的习作打下基础;有的书纯给人读着玩,如言情,玄幻(不同于科幻)小说;还有的读后不光对你没有帮助,而且起反作用,所以这样的书我们要敬而远之。

像《空间简史》这类科普性的书,偏议论色彩,无疑是最正点的书了,也是对人类帮助很大的书籍。他告诉你一定的科学知识,让你知道某个事物的特点。虽然这类书籍知识性强大,但也鲜有人喜欢去用心读它,因为它太过深奥难懂。

文学类的书主要是散文,小说,这里有精彩绝伦、字字珠玑的语言描写,有行云流水引人入胜的情节结构,我最爱看冒险类与科幻类的书。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看的你惊心动魄、荡气回肠,又不会觉得沉闷厚重,读起来心情比较轻松。其次这种小说有明确的主题,非常容易让人产生共鸣。冒险小说里我最喜欢《鲁滨逊漂流记》,遭遇船难而流落荒岛的鲁滨逊,开始了与世隔绝的生活。他凭着坚韧的意志和不屑地努力,凭借自己的双手战胜困境,征服自然,生活所需从无到有,在荒岛上顽强的生存下来,经过28年后得以返回故乡。科幻小说里暂不说《三体》,先说说《银河帝国》,一个身处二十世纪的作家怎么会写出这么神奇的世界,它从物理到精神,从独立体到整体,从银河到银河外。由浅及里,为各种人类,机器人的命运做了诠述。这部书大大的拓宽了我的眼界,开阔了我的视野。

历史类的书,是我最感兴趣的书。不说什么《中华上下五千年》,连什么《万历十五年》,《民国大人物》我都看过。历史呢,又分介绍人物和介绍时期,可它们都无疑向你传授了知识。我认为了解过去发生的事和出现的人物,并把它们记在脑子里,对以后的知识扩充是很有帮助的。而且看历史不能光关注其中提到的打仗啊,布阵啊,即使这是里面最引人注目的了。你要记住里面重要的人物在什么事件上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我至今记得非常熟的一个人,西汉的霍去病,有的人只是略有耳闻。这个卫青大司马的侄子,从十七岁开始打仗,最擅长打闪电战,打匈奴一共打了七年,打了四次大仗,全赢。最厉害的一次在漠北之战中打出了封狼居胥,也封大司马。如果不是在二十四岁时突然离世,匈奴被灭都有可能。所以只要你对任何一门学科有了兴趣,多看几本这样的书与电影,多查资料,串起来知识点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那绝对事半功倍。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让我们在书籍中学习做人处事的方法,在书籍中开拓视野看大千世界,在书籍中培养文雅得体的修养,在智慧的天空翱翔吧。

我自豪,我爱读书!

作者|耿仁杰

俞振飞谈读书 篇6

俞振飞扮演过许多“有书卷气”的角色:《游园惊梦》中的柳梦梅;《贩马记》中的赵宠;《金玉奴》中的莫稽;《玉堂春》中的王金龙;甚至《临江会》、《群英会》中的周瑜,……不论是在昆曲中、在京剧中,也不论他扮演的是“穷生”、“官生”、“雉尾生”还是“鞋皮生”,因为他所扮演的角色多系念过几本“四书五经”、背得出几句“诗云”“子曰”的人物,就应该都有几分书卷气。当然,这“书卷气”也因人而异,要恰当地反映人物的身份、性格、风采和气度,为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而服务。俞振飞积六十年舞台之经验,深知欲达到其目的,必须掌握表演艺术的规律,一切从人物出发。这里,只是就“书卷与书卷气”一隅,记述俞振飞先生自述的读书心得,或可名之曰:“一个演员的读书经验”吧!

俞振飞先生今年正好八十岁。一九八○年,国家和人民为他隆重地举行过“舞台生活六十年”的纪念活动。

回首前尘,俞振飞说:我总忘不了在我的艺术生活道路上,指点过我向前一步步走过来的老师们。

俞振飞的昆曲是“家学渊源”,主要得力于他父亲俞粟庐先生的亲自传授,京剧则多半靠程继仙的教导。昆京艺坛中还有许多前辈和朋友的帮助,他也是永远记着的。除了表演艺术而外,他也十分注意读书和文化学习生活、书画艺术修养等。

“第一个为你开蒙的是哪一位啊?”

“第一个开蒙教我读书的,是我的父亲粟庐先生。”俞振飞回忆起童年生活,脸上浮现出一片近乎天真的笑容。

“我父亲在他五十六岁的时候,才生下我这个‘老莱子’。但不幸我在三岁的时候,就丧了母。从此我父亲就‘又做老子又做娘’,一直把我带在身边。晚上睡觉,我常常想娘想得哭起来,有时在梦中也会哭醒。父亲就在身边一边拍着我,一边为我唱‘催眠曲’。这‘催眠曲’就是汤显祖的名作‘临川四梦’(《紫钗记》、《还魂记》、《南柯记》、《邯郸记》)中《邯郸记》里的一段‘红绣鞋’。说也奇怪,只要他一唱‘红绣鞋’我就不哭了。所谓‘耳熟能详’,慢慢地也就学会唱了。所以,《邯郸记》是我学唱的第一支昆曲,也是父亲教我读的第一本书。虽然,我还不识字。”

大概到了五、六岁的时候,俞粟庐先生就开始教俞振飞学习写字。起先学习写“碑”。因为俞粟庐老先生认为“北碑南帖”之中,学“北碑”便于打基础、见功力,因此只让他的孩子学“碑”。直到一九三○年粟庐先生去世,俞振飞才开始临“帖”。嗣后,俞振飞放弃了在暨南大学教书的职务,正式“下海”唱戏,写字的时间就不多了。但因为演戏出了名,各方面人士慕名来求索“墨宝”的多了起来,由于“盛情难却”,他就常常“借他人的纸张,练自己的笔墨”,至今练得一手飘逸清新的行书。识者认为功夫在“米(芾)赵(孟)之间”。为人书扇、写条幅,就离不开书录前人的诗词文章,这样,俞振飞就自然而然地读了许多书:从唐诗、宋词、元曲、清代文章,以至当代诸公的文章,可谓靡有孑遗地都读了若干。因此,俞振飞说:“这是我读的第二部分书。”

当然,读这两部分书,都非老师口授亲传的。俞振飞也有他的“正规”的读书学习的生活经历:也许因为思想守旧,俞粟庐从小不让俞振飞进新式小学读书,先是自己教他读“四书五经”。教到九岁时,差不多“四书”已经读完了,父亲就把儿子送到苏州“拙政园”旁边一个姓张的人家去“附读”。这张姓人家是个大地主,雄有资财,而又附庸风雅,因此请了俞粟庐去做“清客”,帮着鉴定书画,写点文字。张家请了当地有名的吴润之塾师来家“教馆”,经过和东家情商,俞粟庐就带着俞振飞来张家“附读”。

“这位吴老师对我大有帮助。”俞振飞回忆起当年情景,至今还十分感激师门的教诲。他说:“吴老师的教书方法很特别。记得第一次见到他,他就问我读过点什么书。我回答说已经读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他马上摇头,说要全部放弃,从头来过。”

从此,吴润之先生就用他自己的教授法来教他的学生。俞振飞记得,老师每天教他四个方块字,但这四个字却分“乎”、“上”、“去”、“入”四声,一边教,一边念。这样经过了两年,俞振飞就懂得了“四声”。他说:“这对我以后唱戏、做诗,都大有好处。因为,不论你唱京戏还是唱昆曲,都讲究发音吐字,懂了平上去入,就很有帮助。相比之下,如今的青年演员们却缺乏这种学习机会了。”

俞振飞能够写诗、填词作散曲、小令,则还得归功俞粟庐老先生。他从小不教俞振飞读《三字经》、《千字文》,却从钟嵘的《诗品》入手,又教他读《古诗十九首》、《唐诗三百首》。这样,他十几岁时就学会做诗了。俞振飞说:“这大概就是俗话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诌’吧!”

俞粟庐先生喜欢读书,家中藏书颇丰。俞振飞从小就喜欢钻到父亲的“四壁图书”的书房里去,拿到什么书就看什么书。先看经、史、子、集。这些书看完了,就看医书。医书看完,就看各种“杂书”、“闲书”。从“气功”一直到“麻衣神相”,连陶宗仪的《辍耕录》都是当作闲书看的。同时,他还看了许多昆曲典籍,如《度曲须知》、《乐府传声》和李笠翁《十种曲》等等,有的还不止看过一遍。真是三教九流的知识,他都“吃”了下去,“熔于一炉”了。今天回头想想,这种“见书就读”的做法,还是有好处的,俞振飞先生知识面的广博,就大大得力于读书的广泛。当然,少年时候,也不是什么书都能读得懂的,但是不懂就问。有些问题,问到粟庐先生,就能得到满意的答复。遇有专门学问中的难题,就去请教学有专长的前辈,例如词曲大家吴梅(瞿安)、诗词家朱古微,这些“父辈之交”常给他以教益。后来与他也成了“忘年之交”了。由于他善于学习,也就慢慢地增长了知识,提高了文化修养。正因为他肚子里的“书卷”日有所增,以后他在舞台上表演的人物的“书卷气”才会自然地流露出来。

说到这里,使人不能不想起俞振飞在《太白醉写》中的精湛表演。在这出戏中,诗人李白从头至尾只有一句唱词。开始,原已微醉的李白奉召进御花苑,在沉香亭畔吟就《清平调》三首,讽刺了杨贵妃。接着,又在“万岁赐酒”的过程中,饮得酩酊大醉,并且借酒戏弄了高力士,让他不得不“屈尊”为自己脱靴。最后,他烂醉如泥地公然躺在当今天子驾前。在剧中,俞振飞活生生地再现了千余年来人民传说中的理想人物的洒脱形象。诗人坦荡豪迈,敢于蔑视权贵;又诗才横溢,即景生情就可以挥毫写出那么清新、隽永的不朽诗篇。在这出戏的表演中,李白要经历从“微醉”到“大醉”,从“大醉”到“烂醉”的“三部曲”,而仅有的一句唱词,是无法提供全部的表演内容的。推究演出的成功,就不能不看到“书卷”对于演员的作用。开始奉召时微醉佯狂的表演,使人想到“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醉吟《清平调》时,几乎使人回想起白居易的整篇《长恨歌》;最后,烂醉的李白被宫人扶掖下场,令人联想的甚至可以是诗人整个坎坷不遇的一生。这样丰富的表演内容,只可能来自艺术家对诗人的深刻理解,而这种理解首先是而且归根结蒂也只能是来自读书。读李白的诗,读有关记述李白的史书——正史与野史,读历来赞扬李白的诗文——同时代的与后人的……正是这一切的融汇贯通,才使艺术家达到这样令人陶醉、使人神往的艺术创造境界。也才使他演出的人物,浑身都能洋溢着“书卷气”。

谈读书 篇7

还有一个问题:读什么书?读书的范围, 这对同学们来说可能是更现实的、更具体的问题。鲁迅先生在这方面有非常精辟的见解:年轻人大可看本分以外的书, 也就是课外的书。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 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 看看别人的研究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对于别人、别的事情可以有更深切的理解。周作人也自称是杂家, 他主张大家要开拓自己的阅读范围, 要读点专业之外的书。

这里我还想谈一谈理工科学生的知识结构问题。恩格斯曾经高度评价文艺复兴时期的那些知识分子说:“这是一个产生巨人的时代。”所谓巨人都是多才多艺、学识渊博的人。那时候的巨人像达·芬奇这些人, 不仅是会四五种外语, 而且在几个专业上都同时发出灿烂的光辉。恩格斯说:“他们没有成为分工的奴隶。”这使他们的性格得到完整、全面的发展。在“五四”时期也是这样, “五四”开创的新文化的重要传统就是文理交融。我们中国的第一代、第二代甚至第三代自然科学家, 他们都在多个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可以随便举几个例子。著名人类学者裴文中写的小说, 曾受到鲁迅的赞扬, 还选入了他所编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卷。植物学家蔡希陶当年就一边在云南采集植物标本, 一面写有浓郁的边地风情的小说。还有一位北大物理系教授丁西林, 他的一生, 在物理学和戏剧创作两个领域都取得杰出的成就。老一辈的自然科学家、医生、工程师, 都有很高的中国古典文学的修养和西方古典音乐的修养, 他们有的在业余时间写的诗词、散文, 都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如竺可桢、梁思成、华罗庚等等, 就是他们写的学术论文、报告, 文笔都是很优美的。一个真正的大学者, 一个健全发展的现代知识分子, 他在受到社会和知识分工制约的同时, 也在努力突破分工所造成的限制, 尽可能地扩展自己的知识结构, 以求得自身学识、思维能力与性格的相对全面的发展。

因此, 同学们在初进大学, 设定自己的目标时, 就应该给自己提出双重任务:既要进入专业, 学好专业知识, 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并且以做本专业的第一流专家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另一方面, 又要走出来, 看到专业之外的广大世界, 博览群书, 获得人文精神的熏陶, 开拓更加广大、自由的精神空间, 确立更高层面的目标:做一个健全发展的自由的“人”。

谈读书与写作 篇8

一、读范文, 让学生在倾听与交流中习得作文之法

教师选择情感丰富, 有针对性的文章进行范读, 学生通过倾听, 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以情动人, 激发起创作的欲望。我曾经听过一节作文公开课, 那节课训练的重点是:写人物, 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和特征, 表达出真挚情感。课堂上, 教师首先让学生读作文要求, 然后教师用较长的时间读了《我的疯娘》一文。教师深情的朗读, 深深的打动了听课的学生和教师, 很多师生都流了泪, 动了真情。之后教师设计了几个问题:文中的疯娘是个怎样的人?哪些事或段落最感人?文章用了哪些好的写法来表达疯娘和“我”的感情?三个问题讨论占了后半节课, 课后作文“写一个你熟悉的人”。听课教师没有当天评课, 而是等学生作文完成讲评时再听课评课。一周后, 作文讲评课, 教师只是概括地说了本次作文的整体情况, 然后剩下的时间全让学生读自己的作文。一节课共读了8篇作文, 结果读的师生又是一片唏嘘。评课时大家公认这节课是作文教学的典范课, 因为不仅教师课上的独特精彩, 更重要的是学生的作文写的精彩。这两节课成功之处有两点, 一是例文选的好, 教师读的好, 学生动了真情, 激起了写作的欲望;二是指导巧妙, 三个问题的讨论, 就是对作文训练重点的突破, 学生掌握了写作的要领。实质上, 三个问题, 绝不是简单的阅读理解式的提问, 而是有针对性的作文指导:第一个问题, 让学生明白了作文要写一个怎样的人, 也即明确了写作的对象;第二个问题的讨论让学生明确了作文的素材, 也即选怎样的素材才能更准确的表达出要表达的情感, 突出所写人的特点;第三个问题的探讨让学生掌握了写作的技巧, 也即用怎样的方式方法把相关的素材完美的串起来。学生倾听好的文章, 记下的句子段落必然是对学生影响最大的, 动情的地方也必然是对学生感触最深的地方, 因而, 这种作文指导胜过单纯的理论指导, 课堂的实效性就更强。

这里要特别强调, 教师在读文指导作文的时候, 往往容易犯这样的错误, 一是为读文而读文, 读后指导不具体, 就很容易用范文把学生的作文思路禁锢。也要避免把读文变成阅读指导, 提的问题与写作无关, 要注意针对作文训练点设置问题, 让学生通过问题的解答, 明确写作的要领, 学生容易抓住习作重点, 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二是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本次作文的训练要求, 特别是训练点要抓准, 防止学生无目的的听和写。

二、读自己的作文, 让学生在读中进行第二次创作

读作文, 本来是作文讲评中的一贯做法, 但在很多时候, 是由教师来读, 并且只读优秀作文, 或者偶尔读读较差的作文, 作为反面例子存在。这种读文指导的方法有很多弊端。教师可尝试用教师读与学生读相结合的方式, 精选三类作文中有代表性的去读。优秀的作文, 可让学生自己读, 使学生在读中有成就感;中等作文和下等的作文也要读, 最好是教师读, 读作文中出彩的地方, 如作文中好的句子或者段落, 好的素材或者技法。这样读的好处就在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作文中找到自我, 作文的积极性就不会受到打击。

特别要强调的是, 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读自己的作文。学生读自己的作文, 至少有下列好处:一是学生有成就感, 对作文写作会更有激情;二是自己在众人面前出声读, 更容易发现作文语言上的毛病, 如不通的句子, 太绕口的句子, 言不尽意的句子, 修辞不和谐的句子都可以在读中感受出来, 便于修改, 也便于在今后作文中有意的去避免;三是学生作文态度不一样, 因为作文很可能要当众去读, 不认真写的作文就读不下去, 没有素材的作文自己都没心思读, 胡编乱造和抄袭的作文更是不敢读;四是学生在听与读中互动, 本身就是情感的交流和写作技巧的相互借鉴。这一读无疑就是学生对作文的第二次创作, 长期训练, 作文指导会更有实效。

三、读评语和修改之处, 让学生明确“病”因

很多教师修改作文不厌其烦, 精批细改, 评语一下几行, 可谓用心良苦, 但学生往往不领情。为什么?究其原因, 是我们的教师指导不到位。相当多的教师认为自己改完了, 任务就完成了, 至于学生读不读, 从中领悟了什么, 常常忽略, 不去过问, 这与不批改没有什么两样。我在作文教学中, 往往在发完作文本后, 就设计一个环节, 让学生上讲台读评语。总批读, 旁批也读, 读完后交流。交流的主要内容是:教师给你的评语准不准;这些评语对应了你作文中的那些内容;针对这些内容还可以下怎样的评语。在读和交流中, 学生提出了很多精彩的评语, 也对教师的个别评语提出了质疑, 特别是在评语的委婉上, 学生往往成了我的老师, 让我注意到了许多下评语时的细节问题。这个看似简单的环节, 却大有实效。一是学生通过读评语, 注意到了自己的成功与失误之处;二是通过评价交流评语, 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 本身就是作文训练的一个主要方面;三是通过读评语, 既学会了批改作文的基本方法, 又学会了如何尊重他人, 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习作的兴趣和自评互评的能力。

浅谈读书对教师的影响 篇9

两年前,我们学校也推出“创建书香校园,提升人生品位”的活动,不仅开展学生的阅读活动,也加强了教师的读书活动,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都要读书,并完成读书笔记,写好读书心得。从那时起,我就决定要多读些教育类的书,以提高自己的执教水平。通过读书,我也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有了一些新的认识,现将读书对教师的影响归纳如下:

一、读书,能够改变教师人生单调的状态,培养教师的人文素养

走上课堂,照本宣科,捉襟见肘,多是因为读书太少。从接受师范教育的学生,到合格的教师,到成熟的教师,到成为一名实践教育家,每跨越一个等级都需要我们付出相应的努力,只有不断地阅读,才能保持“知识力”和对知识的新鲜感,才能对学科知识进行整体把握和灵活调度,才能有教育学、心理学、新课程理念的自如运用,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读书不仅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还能滋养我们的人生底气,培养人文素养。多读书,不是滥读,而是要读好书。作为中小学的青年教师,要多读经典,经典是经过岁月沉淀下来的人类智慧的结晶,可以让我们拥有非凡的智慧; 要多读精品,了解最优秀的同行在思考什么,可以让我们把握最新的教育成果; 要多读为学生而写的作品,可以知晓学生的喜怒哀乐,可以让我们把握他们的内心世界。

西汉的刘向说: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教师虽然不言愚钝,但通过读书,可以让我们充满内涵,变得深刻; 通过读书,使我们站得高看得远,见解和视野更加开阔和明朗。

二、读书,能把专业知识转化为专业能力

读书不是让我们成为书呆子,而应是“源头活水,为我所用”,让“吃下去的食物”转化为营养,让书本中的专业知识成功转化为教学中的专业能力。如果没有专业能力,教育必然是肤浅的。事实上,凡是成功的课堂教学总是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获得的,古人有“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之志,今天,我们教师用智慧谱写的教育诗篇同样离不开书籍的指引。苏霍姆林斯基也说: “一些优秀老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更重要的是,教师的这种阅读态度时刻地影响着学生,诚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先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有学而不厌的学生”。

把专业知识转化为专业能力,这不仅会使自己的教学闪耀睿智的光彩,而且会使课堂充满着创造的快乐。一个精神富裕、专业化程度高的教师,他能以自己特殊的职业眼光,淘出课程的引人入胜之处,以很轻松的方式,让学生有所收获; 他不仅能让学生学懂、学透知识,而且能把教学过程变成一种富有亲和力的情感体验过程,和学生一起沉浸于其中。所以,读书能够使教师不断增长专业智慧,同时对所教的教学内容进行独特的感知、感悟和体验。

三、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就是一种真正的备课

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或四处搜寻经典教案,或完全照搬人家教法,那你就要读书。在这里,我又想起了一句话: “知识由两个层次组成,浮在上面的是‘信息’,它能为你所用,而不能沁人心扉; 沉在下面的是‘文化’,它积淀而为你的修养,思想,观念。我们今天读书的弊端是取其‘花’而不取其‘实’,大家都成了追逐信息的‘狂蜂浪蝶’,难以培养出有文化,有修养,有思想观念,有独立人格的‘读书人’”。由此,我们必须把读书作为一种享受,一种执着,才是真正的读书人,才是真正的备课。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苏联青年的道德理想》。区培训班的学员、区教育局视导员都来听课。课上得非常出色,听课的教师们和视导员本来打算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写点记录,以便课后提些意见,可是他们听得入了迷,竟连做记录也忘记了。他们坐在那里,屏息静气地听,完全被讲课吸引住了,就跟自己也变成了学生一样。课后,邻校的一位教师对这位历史教师说: “是的,您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倾注给自己的学生了。您的每一句话都具有极大的感染力。不过,我想请教您: 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 不止一个小时吧?”那位历史教师说: “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l5分钟。”这位老师的回答,使人窥见了教育技巧的一些奥秘。一节课用一辈子来准备,他说的就是积累: 文化的积累、知识的积累、思想的积累、技巧的积累。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上出一堂好课。那么怎样才会有这样的累积? 当然要靠不间断的读书,才会有这样深厚的文化积淀。

所以读书,不间断地读书,就会不断地思考和反思,当读书成为了一种迫切的需要,成为了一种生活的必需品,成为了一种习惯,也就为教师积累了一辈子的财富,从而实现自我人生层次的提升。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 让我们亲近书本,喜爱读书,为精神打底,为人生奠基,享受学习的快乐,享受生活的快乐。人生之美,美在心灵,书香熏染,完美人生。让读书之花,盛开四季校园,让读书来提升我们的品味,促进我们的成长。

摘要: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坐下来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了,但作为教师,读书却有着重要的意义,坚持读书是教师最起码的职业底线,因为它深刻影响着教师的人文素养和执教水平。本文从几个方面具体阐述了读书对于教师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浅谈如何教学生读书作文 篇10

一、指导预习,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加强预习, 提高自学能力, 是长文短教, 减少课时的重要前提。学生到了小学高年级, 已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 要指导学生有效地开展预习, 教师在课前要教给正确的预习方法, 如要求学生设计预习提纲、制定预习目标、确定预习问题, 在预习中善于生疑, 对疑问处圈点划线, 提出疑问。学生可互相质疑解疑, 总结预习效果, 共同起草预习心得体会。教师教给查字典的方法, 学生掌握了查阅方法, 学会分析判断, 学生在学习生字, 理解词语时, 就不用完全依赖老师了。这样, 他们在自学中, 不仅能靠自己获得丰富而准确无误的知识, 还能了解到汉字一字多义, 一字多音的特点, 突破汉字难用、难解的学习难点。另外, 预习中让学生分段、概括段意, 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分段可按时间、空间、事情发展等顺序, 也可把意思相关的几个自然段并成一段, 还可以根据总述、分述、总结的方法分段。我一般按下列三种方法让学生在预习中自己写: (1) 找文中的原句; (2) 记叙文的主要内容; (3) 内容所表达的思想。这样, 预习中学生提出的问题, 读而有序, 学而循法, 读思结合, 抓住重点, 预读时口诵心惟, 动口、动脑、动手, 提高了初读质量。教师在课前又必定要检查预习情况, 长此以往, 才不流于形式, 学生的预习能力才能逐步形成。

二、让学生学会读中生疑方法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 必然会遇到根据他们的知识或生活经验通过努力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学贵知疑, 质疑问难是思维的开始, 多思善问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具体表现。学生从不能发现问题到发现问题, 从不会质疑到学会质疑, 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教师要在日常阅读教学中, 有意识、有目的、坚持不懈地引导, 激发学生自学探究的欲望, 引发学生自己去读懂课文, 这就是从“不会”到“会”的发展过程。如《跳水》, 是篇以解决问题的方法为题目的课文, 学生若不认真思考, 便不能发现课题与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 在教这篇课文时, 我从析题入手, 用较短的时间, 将学生的思维引向质疑问难, 学生即可根据题目提出诸如“是谁跳水?为什么时候要跳水?在什么地方跳方?结果怎样?”等许多问题, 然后让他们带着这些问题去感知课文, 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随着阅读的不断深入, 我又紧紧抓住文中难理解的语句, 如“正在这时候”指的是什么时候?船长为什么用枪瞄准孩子命令他跳水?为什么把孩子的身体比喻成炮弹?另一类是理解性的问题:如孩子和猴子有什么关系?猴子与水手有什么联系?孩子与水手, 孩子与船长有什么联系?然后启发学生, 事物与环境的联系与变化是随什么的变化而变化的?把这些问题抄在小黑板或幻灯上, 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自己去自读课文, 这样从扶到放, 有了例子, 以后他们学会了自己提问题, 自己去解问题。逐步养成了自觉生疑解疑的习惯, 自学能力也形成了。

三、提高学生自创作文的能力

指导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 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以往的写作教学都是老师喋喋不休地指导, 审题啊、选材啊、遣词造句啊……又加上总是老师出题学生看题写作, 由于规定和限制了写作范围, 束缚了学生手脚, 常常出现学生提笔咬舌头, 老师批改皱眉头, 家长看了直摇头的现象。原因何在呢?这是他们没有创作的冲动和激情, 只是为了完成作业而写作文, 学得十分被动。因此, 要大面积提高作文质量, 我认为最好让学生写自己想写的东西, 最好把命题权交给学生, 使他们对写作产生兴趣。有写作的动力和激情, 克服写作课上老师不该讲的写作材料。只要把写作方法教给学生、把金钥匙交给学生,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学会独立观察生活, 学会从生活中发现并表达自己心里想说的话的方法, 才能调动起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以课文为范例, 有创造性地仿写, 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好方法。另外, 自读课文、优秀习作、儿童故事、寓言、童话, 都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中去学。从作品中自己去体会文章所表现出的思想美和艺术美, 以及他们的情操, 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审美能力, 使之感到文学作品的力量, 并能从中获得应有的写作知识。教学生从课外阅读中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 这一点, 教师千万别忽视。从模仿到创作, 进而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 才能写出真情实感, 总比背范文, 抄范文或望题兴叹好。

应当指出, 语言的积累是不可少的教学工作, 每个学期, 我都让学生准备一本笔记本, 让他们自己从阅读的文章中去摘录好词佳句, 如格言、谚语、修辞上的比喻、拟人、排比之类的好句, 及描写颜色、声音、状态的形容词等等, 一天掏出来读那么一两段。长而久之, 学生就记住了好多词句, 积累了丰富的语言, 写作时就能左右逢源, 想说就说, 这样做, 也能让学生感受到分享自学成果的喜悦, 坚定自己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学会的信心。

就这样, 教会学生自己读、自己写、自己学, 让他们懂得如何学, 怎样学, 改变以往教师的单向信息交流为双向的互相交流, 强化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创设了参与途径, 提高了参与深度。这种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 不仅增强了学生的主动性, 而且提高了学生自己学习的能力。

摘要:经过多年的探索, 我认为:激活学生的学习潜能, 教师致力于正确的、有效的“导”, 让学生发现问题、主动挖掘、自己学会学习, 才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一条捷径。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谈谈如何教学生读书作文。

钱钟书谈读书 篇11

关键字:博学 消纳 和而不同

钱钟书先生是中外驰名的大学者,其渊博的学问,睿智的思想,给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外国人惊叹其记忆力之高,世所无俦;中国人称赞其读书之博,万卷于心。他的渊博与睿智是建立在高效能的读书方法之上的。能读书、会读书,方能汲取前人的知识,默化于心,酿出醇浓的甘醴。

古今中外,爱书如命,读书成痴,沉溺其中的人如过江之鲫,大有人在。但是,读书既能入得其内,出得其外,游刃有余,不为书缠,不受书俘,是书之主人,而非书之奴隶的人却凤毛麟角。前人曾发出这样的感叹:“读书万卷真须破,念佛千声好是空。多少英雄齐下泪,一生缠死笔头中。”可见,读书能得其三昧,却非人人尽能,但却不是不能不为。

读书,要讲技巧,讲方法,不是盲人瞎马,随便游荡。钱先生认为读书首先要博学。人的秉性不同,兴趣各异,选择读书的种类也就像吃饭一样挑肥拣瘦,久而久之,会造成心胸偏狭,识见不广,而博览群书则是对治良方。博览广闻方能如摩尼珠之灿光,四面八方无所靡遗,养成良好的鉴赏基础。钱先生引用一位哲人教育后辈的话说:“当以蜜蜂为模范,博览群书而匠心独运,融化百花以自成一味,皆有来历而别具面目。”英国哲学家蒙田亦持此种观点,认为在教育儿童读书时,应当让他们随意浏览。这样他们才能从小建立起读书的兴趣,用“引导”而非“强制”的方法,引领他们进入书的海洋,培养起他们对读书的兴趣和习惯。

杜甫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那么,怎样“破”万卷呢?钱先生主张读书要学会“消纳”。黑格尔曾论人之学养,谓取见前事物为己有,犹吞嗜而消纳之,化无机体为有机体。也就是说像吃饭一样,把所读之书的内容消化吸收。《随园诗话》卷十三曰:“蚕食桑,而所吐者丝,非桑也;蜂采花,所酿者蜜,非花也。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痰盂”,故少陵(杜甫)“读书破万卷,盖破其卷,取其神,非囫囵用糟粕。”西方哲人诺瓦利斯亦说:“学问之道与生理剧相类,不佳者与无用者徒成身心中积滞。故学犹食也。”

如何“消纳”,钱先生提出了以下方法:

一是“擘肌分理”。钱先生读书的方法类似于刘勰讲的“擘肌分理”,对作品的词语结构作细致分析,得出他所要表达的情意,和所运用的艺术技巧。也像严羽说的“取心析骨”,“取心”即指探索作者的灵魂,“析骨”即指分析作者的文词。

钱先生回忆了他读书的经历和心得:钱先生十六岁时从读选本入手,有《古文辞类纂》、《骈体文抄》、(十八家诗抄》,即对古文、骈文、大家名家诗都读了。进一步结合任渊注来读《山谷集》、《后山集》,用法官断案的眼光,把作者和注者看作两造,看注释是否符合作者的情意,用老吏断狱的方法来作判断。这样就要查对书证,寻根究底,索阅所引书,验其是非。这种老吏断狱的读书法,确实是做到切实的研究。这种方法贯穿于他所有作品之中,例如,钱先生在注释王安石《泊船瓜洲》一诗,没有依傍前人定论,认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中的“绿”字是王安石拣选十几个字之后,而选定“绿”字,后人一直认为这是王安石修辞炼字的佳例。钱先生却不这样认为,他经过考证,认为:王安石《送和甫奇好》诗里又说:“除却春风沙际绿,一如送汝过江时”,也许是得意话再说一遍。但是“绿”字这种用法在唐诗中早见而亦屡见;丘为《题农父庐舍》:“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李白《侍从宜春苑赋柳色听新莺百啭歌》:“东风已绿瀛洲草”;常建《闲斋卧雨行药至山馆稍次湖亭》:“行药至石壁,东风变萌芽,主人山门绿,小隐湖中花。”于是发生了一连串的问题:王安石的反复修改是忘记了唐人的诗句而白费心力呢?还是明知道这些诗句而有心立异呢?他的选定“绿”字是跟唐人暗合呢?是最后想起了唐人诗句而欣然沿用呢?还是自觉不能出奇制胜,终于向唐人认输呢?(《宋诗选注》)

钱先生用其博学向我们揭示了事实的真相,不迷信古人,不跟风,不偷懒,查对书证,寻根究底,用事实说话,钱先生算是把书读到了家。

二是“和而不同”。人们常说第一个把女人比喻作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是庸才,第三个则是蠢才了。可见,文艺作品永远追求的是创新,没有创新,文学就失去了活力。古人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创新就是活水之源。钱先生在《管锥编》中挖掘出古代典籍创作中的“母题”、“原题”,并加以理顺使之系统化、条理化。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文学创作由“母题”、“原题”而进行的不同创作。“和而不同”中的“和”是指“母题”、“原题”本质、核心相同的东西。“不同”是指在“母题”、“原题”启发之下的创新和发展。例如:从《论语》中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白描式的描写,到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红楼梦》里对林黛玉工笔式的描写:“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其间自有一段依稀可辨、欲辨又忘言的承传关系和审美旨趣。

钱先生在《管锥编·全后汉文卷一》中关于“搔背痒”一节,如:耿定向《耿天台先生全书》卷吧《杂俎》:“杭州元宵,市有灯谜,曰:'左边左边,右边右边;上些上些,下些下些,不是不是,正是正是;重些重些,轻些轻些!'盖瘙痒隐语也。阳明谓弟子曰:'状吾致知之旨,莫精切若此!'”又:“人有痒,令其子索之,三索而三勿中,其妻五索而五勿中。其人怒,乃自引手,一搔而痒绝”。这两例精确、生动、形象描写了人在瘙痒难耐时的焦急心理。钱先生根据“母题”加以演变在其小说《围城》中把瘙痒一节人的心理和动作写得更加形象传神:这时候,有个三四岁的女孩子两手向头发里乱摸,嚷到那胖女店主身边。胖女人一手拍怀里睡熟的孩子,一手替那女孩子搔痒。她手上生的五根香肠,灵敏得很,在头发里抓一下就捉到个虱子,掐死了,叫孩子摊开手掌受着,陈尸累累。女孩子把另一手指着死虱,口里乱数:“一,二,五,八,十……”孙小姐看见了告诉辛楣鸿渐,大家都觉得上痒起来,便回卧室睡觉。可是方才的景象使他们对床铺起了戒心,孙小姐借手电给他们在床上照一次,偏偏电用完了,只好罢休。辛楣道:“不要害怕,疲倦会战胜一切小痛痒,睡一晚再说。”鸿渐上床,好一会没有什么,正放心要睡去,忽然发痒,不能忽略的痒,一处痒,两处痒,满身痒,心窝里奇痒。蒙马脱尔(Monmartre)的“跳蚤市场”和耶路撒冷圣庙的“世界蚤虱大会”全像在这欧亚大旅社里举行。咬得体无完肤,抓得指无余力。每一处新鲜明确的痒,手指迅雷闪电似的捺住,然后谨慎小心地拈起,才知道并没捉到那咬人的小东西,白费了许多力,手指间只是一小粒皮肤屑。好容易捺死一臭虫,宛如报了分那样的舒畅,心安理得,可以入睡,谁知道杀一并未儆百,周身还是痒。到后来,疲乏不堪,自我意识愈缩愈小,身体只好推出自己之外,学我佛如来舍身喂虎的榜样,尽那些蚤虱去受用,外国人说听觉敏锐的人能听见跳蚤的咳嗽;那一晚上,这副尖耳朵该听得出跳蚤们吃饱了噫气。早晨清醒,居然自己没给蚤虱吃个精光,收拾残骸剩肉还够成个人,可是并没有成佛。

此段描写先从胖女人捉虱子被孙小姐看见,并告诉同伴。这先让鸿渐和辛梅从心理上起了腻烦心理,接着“鸿渐上床,好一会没有什么,正放心要睡去,忽然发痒,不能忽略的痒,一处痒,两处痒,满身痒,心窝里奇痒。”由心理到身体瘙痒难忍,手似闪电抓痒摁虱子。最后,实在是“疲乏不堪”而至“自我意识愈缩愈小,身体只好推出自己之外,学我佛如来舍身喂虎的榜样,尽那些蚤虱去受用。”文字精彩绝伦。

钱先生以其渊博的知识和对人心理精准的把握,把瘙痒一节描写的妙趣横生,趣味盎然,极富色彩。

由此可见,读书不是目的,读书的目的是把书中的精粹融化、消纳,进行再创作。钱先生认为读书要有自己的观点,不迷信权威,不迷信大家,在事实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且他在自己的小说《围城》中把中外文化中的“母题”与“原题”融入自己的创作之中,真正做到了一切书籍为我所用。我们应该学习这种读书的方法,高效率的去读书、会读书,使我们真正能够享受读书的乐趣。

[参考文献]

《管锥编》 钱钟书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 2007年12月北京第1次印刷

《谈艺录》 钱钟书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 2007年12月北京第1次印刷

《围城》 钱钟书著 作家出版社 2007年8月第1次印刷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 篇12

在农村, 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 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难以形成。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同样的, 学生有了阅读兴趣, 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那么, 如何调动他们的阅读兴趣呢?

一、榜样激励

榜样能使学生产生向上看齐的心理。平时, 老师可以有意地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热爱读书的一些名人名家。如文学家高尔基、伟大领袖毛泽东;也可以在班中树立典型来激励学生, 使学生逐渐认识到只有多读书, 肯读书, 才能有较高的阅读能力。

二、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

随着教师声情并茂的演讲, 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 或惊险, 或奇特, 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津津垂听, 期待大白结局之际, 教师戛然收声, 告之孩子:故事情节交错复杂, 后面的可更精彩呢, 欲知后事, 请自读原文。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出相关的读物。

三、赏析片段, 激发兴趣

教师撷取文中精彩片段, 有声有色地向学生朗读, 或介绍文章的开头、结尾, 来激发学生对文章阅读的兴趣。

四、活动激趣

组织各种丰富多彩、健康有趣的活动来引导孩子们读书, 寓读书于活动之中。还可以定期举办各类主题竞赛, 如故事大王赛、手抄报赛、成语接龙赛, 以此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

五、学校经常开展读书活动, 展示读书成果

学校应经常利用各种契机开展读书活动, 表扬喜欢读课外书的同学。举办读书心得交流会, 介绍自己的读书方法等, 使每位学生心理上产生极大的满足感, 从而激励学生的阅读兴趣。

上一篇:全过程安全控制下一篇:石油市场金融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