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读书:谈阅读教学(通用11篇)
学会读书:谈阅读教学 篇1
李岚
阅读教学,读是关键,是“问”和“悟”的基础,因此读一定要落到实处。俗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一篇文章,必须让学生先反复阅读,读通、读熟、读懂,读出重点,读出感情,才能发现问题,有所感悟。
一、在读中发现问题,在质疑中学会探究
古人云:“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阅读教学则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会亲自去探索思考,在自主阅读中激励他们智慧与潜能的发挥,从而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教师要善于激发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首先要善于创设良好的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都敢于提问。课堂上教师的态度和亲切和蔼,面带微笑。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想念所有的学生都会学习并且都能学好。现实中常常是这样,敢干提问的学生往往是那些成绩好的或者是成绩差的,而大多数学生却保持沉默。不是他们不能发现问题,而是没有提出问题的勇气。教师此时要做的是对于学生提出的任何问题持肯定态度,不否认,不讥讽,并善于由浅入深地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树立学习的主人翁意识。其次,教师要善于运用积极评价,例学生获得成功体验,都乐于提问。教师应善于捕捉学生星星点点的智慧火花,不失电动机地给予积极评价,使学生时时有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感受到思维劳动本身的乐趣。
作为教师,还要注意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善于提问,方法很多比如,就文题提问,就重点段提问,就重点词句提问等等。
二、在读中感悟道理,在感悟中培养创新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培养和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感悟是《语文课程标准》反复强调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设计,还要给学生一个宽松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贯彻落实素质教育,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要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课堂交流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学生有机会说出自己的独特感悟,并与同伴交流,在交流中获得发展。交流时,要鼓励学生亮出自己的观点,独树一帜;允许学生随时质疑,并敢干与老师争论。学生不唯书,不唯上,不迷信教师,敢干标新立异,从而促使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培养了创新精神。也只有这样宽松的学习环境,学生才能想别人不敢想,说别人不敢说,并敢干就自己的观点,与别人据理力争,在争论中不断完善自己,点燃创造的火花.
作者邮箱: amanda.yi@163.com
[学会读书:谈阅读教学(网友来稿)]
学会读书:谈阅读教学 篇2
初春, 桂林, 我们不期而遇。是夜, 我约他小叙。他不落座, 右手斜插胸襟, 频频走动。看他这模样, 我不禁想起电影《难忘的1919》里列宁激动的样子。
他问:“老贾! 你信不? ”
“你不说, 我咋信? ”我期待他发表高见。
“全国95% 以上的学生不 会读书……”说到这里, 他有些激动。
“你指的是‘朗读’吧!”我作了纠正, 说, “你讲的, 我信。”
老于所说虽有过激之处, 但也不无道理。不少学生读书多年, 最终仍“张口不会说话, 提笔不能作文”, 学的岂不是“哑巴汉语”?
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的核心是“读”。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才可能“听得清楚, 说得明白, 写得生动”。老于的过激言辞, 表明他对当前某些语文课堂的忧虑。
……
说是“老于的忧虑”, 其实, 也是我的忧虑。
是什么让当今中国小语界的两位泰斗级的大师如此忧虑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全国95%以上的学生不会读书 (朗读) ”。果真如此吗?笔者曾在九所乡镇中心小学作过一个调查, 一篇课文用两三个课时学完了, 能正确流畅地读完全文的只占10% 左右, 竟然有超过50%的学生还结结巴巴地读不通课文。老于的语气可能真的有些过激, 但内容没有丝毫夸张。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广大小语工作者的警醒和深思, 成为大家共同的忧虑。
早在1985年, 美国著名专家学者组成的“阅读委员会”在《成为阅读大国》的研究报告中, 就得出了这样震撼人心的结论:“给孩子朗读, 能够建立孩子必备的知识体系, 引导他们最终踏上成功的阅读之路。朗读是唯一且重要的活动。”“唯一且重要”足以 说明朗读在美国阅读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翻开我们的语文教案, 每篇课文教学目标的第一条都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可以说, 这是阅读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最根本的任务, 是阅读教学的第一目标。正如二位大师所言:“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核心是读。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才可能听得清楚, 说得明白, 写得生动。”因此, 学会朗读在阅读教学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的特殊地位, 是阅读教学不容突破的“底线”。这样的底线大面积失守, 直接导致“不少学生读书多年, 最终仍张口不会说话, 提笔不能作文”, 这一点毋庸置疑, 更令人心痛!于是, 我们不禁要问:阅读教学的底线缘何失守? 究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不少学校和老师虽然也意识到朗读教学的重要性, 但却没有真正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为首要的必成目标加以高度重视和持之以恒地加以落实; 第二, 长期以来, 语文考查重笔试轻口试, 甚至有笔试无口试, 这样的考评机制也直接影响了朗读教学目标的达成;第三, 中国特色的大班额 (一个班六七十人司空见惯) 给守住这一底线也增加了不小的难度。
扪心自问,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 如果连这样的底线都守不住, 夫复何求? 那么, 在中国特色的大班额下, 如何才能守住这一阅读教学的底线呢?
一、落实硬性 指标, 确保朗读时间
要想收复和保住朗读这一阅读教学的底线, 保证充足的读书时间是前提。而在“全国95%以上的学生不会读书”这一严峻形势下, 必须严格落实硬性的时间指标及与之相应的明确要求。
1.课前预读一刻钟———做到“书不读熟不开讲”
所谓预读, 就是在学习每篇课文之前让学生自己在自学生字新词的基础上预先读课文, 要求比较顺畅地读完课文, 力求做到“字字响亮, 不可误一字, 不可少一字, 不可多一字, 不可倒一字” (朱熹《讯学斋规》) 。这样的预读时间下限是“一刻钟”, 也就是最少要读一刻钟, 每个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延长各自预读的时间。总之, 通过预读要把课文基本读顺、读通、读熟, 从而真正实现“书不读熟不开讲”。
2.课中练读一刻钟———做到“让读成为主旋律”
“书声琅琅”应该是语文课堂的显性标志, “琅琅书声”也应该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要求课上学生读书的时间不少于一刻钟, 也就意味着语文课堂上应有近乎一半的时间让学生读书。因此, 必须把教师讲的时间进行最大限度地压缩, 也就是说教师能不讲的坚决不讲, 可讲可不讲的尽量少讲, 留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采取多种形式反复诵读课文, 力求做到“诵数 (多次诵读) 以贯之, 思索以通之” (荀子) 。
3.课后回读一刻钟———做到“故书不厌百回读”
回读是指学完课文后回过头来再读课文。这是对课堂练读的补充和巩固, 是对课内学习的深化和提升, 也必将达到温故而知新的功效。正如苏东坡有诗云: 故书不厌百回读, 熟读深思子自知。所以, 我们必须确保回读一刻钟不动摇, 鼓励学生经常回读, 反复回读。
只要我们认真落实这些硬性指标, 一篇教学两课时的课文, 给予学生读书的时间就超过了一个小时, 就基本达到了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所提出的“每天最少有半个小时对新课文进行有表情、有理解 的朗读”的要求。这无疑为我们守住阅读教学的底线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保证。
二、依托学习 小组, 组织朗读活动
在中国特色的大班额, 甚至超大班额、特大班额下, 一位语文教师带六七十个学生比比皆是, 这的确为全面达成朗读教学的目标增加了难度。作为一介书生, 我们无力改变班额的大小, 但我们可以变大为小, 化多为少, 把一个大班分成“六人左右, 好中差搭配”的若干个学习小组, 并根据这样的学习小组组织朗读活动。
1.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当众读书的机会
在40分钟的课堂上, 全班范围内的指名朗读只能让少数学生得到锻炼, 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当众读书的时间和机会。久而久之, 很大一部分学生便失去了当众表达的愿望和激情, 成了名副其实的“观众”和“听众”。而在建立了学习小组之后, 每个同学都能够在自己的组内当众读书, 从“观众”变成“演员”, 从“听别人读”变成“读给别人听”。这不仅能够克服学生不愿朗读的惰性, 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和表达热情, 而且有利于学生大胆展示自己, 培养自信, 张扬个性, 提高朗读水平。
2.让每一个学生都在交流互动中进步
传统的指名朗读后的交流评价是“一对众”的相互关系, 即一个学生“读”, 全班同学“评”, 结果是要么缺乏互动, 要么流于形式。而在学习小组内, 组员只有少数几个学生, 当一个学生读完之后, 其他同学就可以立即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成功之处, 大家共同学习, 一起分享;不足之处, 大家引以为戒并帮助纠正和完善。这样的交流互动方便快捷, 及时有效, 有时甚至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紧紧依托学习小组开展朗读活动, 让每个孩子都有当众读书的机会, 让每个孩子都有交流研讨的权利, 让每个孩子都能实现组内达标。这无疑为守住阅读教学的底线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
三、优化指导 策略, 提高朗读质效
在当前不少语文课上, 教师的朗读指导呈现出两种错误的倾向:一是过分强调重音、停顿、语气、语调等表层技巧的机械化指导; 二是放任自流, 情不达意的放羊式指导。因此, 要想改变学生朗读低水平重复的现状, 就必须优化朗读指导的策略。
1.大声为孩子朗读
美国著名的阅读研究专家吉姆·崔利斯在调查研究中发现:一个经常为孩子朗读的老师, 他的班级学生的朗读及阅读能力远比其他班级高得多。所以, 他在他的著作《朗读手册》中对老师和家长呼吁:大声为孩子读书吧!
作为语文教师, 应该大声朗读课文给孩子听。从时间上讲, 可以安排在课始, 也可安排在课中, 还可安排在课尾。从内容上说, 可以读整篇课文, 也可读一段、一句, 甚至可以读一个词语。总之一句话, 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课堂上, 教师入情入境、绘声绘色地大声范读一定会集中孩子的注意力, 打动孩子的心, 引发孩子的共鸣。更重要的是, 教师大声地朗读更容易激发孩子们的朗读渴望, 而渴望朗读比任何一种朗读技巧指导都更有效! 所以说, 教师大声读书在朗读指导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然而, 在当前语文课堂上, “为孩子大声读书”被忽视和弱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当然, 在大声读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听的习惯, 让孩子边听边默读或小声跟读, 从而发挥大声朗读的最大功效。
2.引导孩子用心朗读
美妙悦耳的歌声缘于发自内心动情的歌唱, 同样, 动人心弦的朗诵来自于心灵深处的真情流淌。没有情感参与的朗读是苍白甚至呆板的。因此, 我们应该引导孩子投入真心, 融入真情, 入境而读, 动情而读。
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描绘的情景, 身临其境, 入境而读。苏教版教材中的《特殊的葬礼》是一篇有关环境保护的记叙文, 描写了巴西塞特凯达斯瀑布由盛及衰的过程, 告诉人们要保护环境, 爱护地球。课文的3和5小节分别描写了昔日大瀑布的“雄伟壮观”和今日大瀑布的“生命垂危”。 怎样把学生带入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中呢? 首先, 我让孩子们读读这两小节并展开想象, 在自己的大脑中出现“飞瀑图”和“消亡图”。接着, 播放视屏展示大瀑布的雄姿, 出示图片展现大瀑布的枯竭, 通过对比刺激学生的视觉器官。最后, 分别选用气势恢弘的交响乐和悲惨凄凉的二胡演奏《江河水》给两小节配乐朗读。这 样, 音乐画面, 情景交融, 孩子们身临其境, 伴随大瀑布一起奔腾、咆哮、哀叹、伤心, 朗读课文自然就情深意切, 真挚感人。
需要说明的是, 音乐是打开孩子心灵的金钥匙。如果在朗读教学中教师觉得什么东西不容易讲清, 那么请选择一首与课文情感一致的乐曲与朗读同步播放, 音乐的节奏、旋律能把课文中蕴含的信息淋漓尽致地传递给学生, 将学生带进乐曲的意境和情感之中, 让他们在语言与乐曲交汇的海洋中神游。
3.鼓励孩子广泛朗读
著名儿童作家曹文轩曾撰文指出: 朗读在发达国家是一种日常行为。2006年的“柏林国际文学节”上, 他参加最多的就是各种各样的朗读会。德国人甚至将他的长篇小说《草房子》以及他的一些短篇小说翻译成 德文在学校、在社区图书馆朗读……
由此, 我想我们应该鼓励并引领孩子进行广泛的朗读:可以读唐宋诗词, 可以读童话寓言, 可以读新闻报道, 甚至可以读读歌词、广告语。一句话, 凡是可以朗读的、凝聚着人类文化精神的读物都可以纳入我们的视野。也许有人会说, 课文都读不好, 还去读什么课外读物? 殊不知, 大量的课外阅读和大声朗读无疑是对课文学习的补充和提升, 坚持不懈的广泛朗读必然会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和阅读能力。反之, 就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少年学生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都不阅读, 那他就连教科书也读不好。”
阅读教学与学会读书 篇3
有一则报道,说一个小学生读了超过一千册的书。如此广泛的阅读,不要说和普通人相比这个孩子能获得多少特别的知识,单是默默地阅读本身,该是有多么浓厚的兴趣啊。看了这则报道,不禁感觉现在可谓是一个“泛读的时代”那么多的书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读完,其内涵究竟又消化多少呢?当然广泛阅读是必要的,在孩子小时候可以给他读了大量不同内容的书。但当孩子到了小学高年级,他们已经形成了基本的思考能力,这时候不要再大量广泛地阅读了,而应该在每一个领域选择几本好书读,这样的精读更为重要。精读让孩子深深体味图书的内涵,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孩子更为必要。精读是给予一定时间读适量的书,因此在阅读之前应该给学生留出时间,让他们咀嚼品味。可以经常给学生出些思考的题目,让他们比较阅读前后的想法,这也是一个帮助学生锻炼判断思考能力的方式。对于精读和泛读孰优孰劣的问题,人们可以各持己见。但不可否认的是,万事万物都需要均衡,读书何尝不是这样?
一位家长说某位专家指出,孩子在几岁之前应该读过多少书,包括多少册经典名著和推荐图书。对此,对经典名著和推荐图书的阅读是不错的,但至于“几岁之前应该读过多少书”的理论,未免不够现实。因为每个孩子生理和心智状态的发展都不相同,怎么能以年龄来决定阅读量呢?在那样所谓科学的计划下进行阅读的孩子,最终成长的情况也不会都很理想。阅读,最重要的是得到快乐。无论精读也好,泛读也罢,只有让孩子得到快乐,才能真正实现阅读的意义。如果每个月强迫给刚开始阅读的孩子读上两三百册书,无论精读泛读,都会出现不少的问题。以文学作品为例,人们读小说时都喜欢一口气读到最后,而不是逐句逐字深究吧?但是课本里引入的文章或者报纸上的社论,人们会反复阅读,揣测作者的意图。因此,阅读的目的决定了阅读的方式。
像前面说过的一样,低年级的学生适合广范的阅读,但是不要勉强地设定阅读目标,只有阅读内容都能为学生所消化才是最适当的阅读量。同时每个学生都会有特定喜欢的书,所以在鼓励学生进行广泛阅读的同时,也可将学生喜欢的图书挑出来一两册,进行反复阅读,这也是某种意义上的精读。有些人能从泛读中习得知识,而普通人如果不进行精读,往往大量的书籍到头来只是留下了“好书”“很感动”等印象。
《谈读书》的阅读答案 篇4
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需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淡而无味。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因此不常做笔记者须记忆力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小题1:请选出对文段分析有错的一项( )(2分)
A.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这句话指出了粗读、泛读、精读三种不同读书方法。
B.文段采用了引用论证、正反对比论证方法,使说理更透彻、更充分、更令人信服。
C.作者运用排比说理,使所说的道理十分显豁,读起来富于气势,增强了说服力和感染力。
D.作者举了一系列的例子,从正面指出,目的是论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
小题2:以上选段中有很多名言警句,请从中任选一条作为论点,并试着给它配上一个论据。(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1:论点论据一致即可。
读书札记(阅读教学) 篇5
渠县有庆一小 王世勇
阅读是消灭无知,贫穷与绝望的终极武器,而语文作为工具性学科,培养孩子爱上阅读,是我们孜孜以求的使命。然而,阅读教学的低效和无效是所有语文老师都必须直面的问题,怎样才能让阅读教学成为引领学生成长催化剂呢?教课文,不等同与教阅读能力,课文只是语文教学的凭借。要提升孩子的阅读能力,老师在语文课堂上关心什么?目标决定教学走向。那我们语文教学的目标是什么呢?
阅读教学的三重境界:
落实有效教学框架——为课堂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第二重境界: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第三重境界: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
课堂可以从教学活动基本框架的落实、知识理解抵达的深度、主客体之间及主体间的对话质量这三个层次来考察其成败;这三个层次上的优化,可以谓之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
“六层次阅读能力系统”列出六种能力元素,其认知能力要求是从低到高发展的,在小学教学与评估中要全面关注这些能力的培养。
(一)复述
认读原文,抄录词句,指出显性的事实。通过找出恰当的事实,了解学生对篇章最基本的、直接的理解。这是最低层次的阅读要求。
1.抄录词句,指出显性事实。
2.抄录词句,找出得到某结论的显性事实(依据)。有时指出某结论,要求学生从原文抄录得出这一结论的事实。有时要求学生先判断,然后找出得到这一结论的事实。
(二)解释
用自己的话语解释词语、表面句意。句子的表面意义(命题意义),是由一个个词语意义连接而成,不顾语境也大致能把意思写出来。这种问题可了解学生对词句的理解程度以及对篇章局部的理解水平。
1.解释文中的词语、短语的意义。一般针对难以理解的词语、多义词、指代词,或其他对理解全篇内容起重要作用的词语提问,有时词义要根据语境确定或作适当的调整。
2.解释语句的表层意义(命题意义)。采用包含不易理解的词汇、结构较复杂的句子设问。
(三)重整
分析篇章内容关系,抽取篇章重要信息,概括段篇主要意义,辨识表达技巧等。它主要评核分析与综合能力。
1.理清篇章内容关系。要求学生理清篇章内部的段落间或层次间的内容关系,如总分、分总、总—分—总、时序、并列(地序)、比较(异同)、因果等关系。
2.根据篇章内容分段分层。从分析篇章结构(形式)角度提问。3.从篇章某处摄取特定信息。概括一个或多个句群、语段所负载的信息。4.从篇章多处摄取信息。通过篇章全局的理解,从不同地方概括得出某结论的多个依据、原因,或概括不同的表现等。
5.概括段意或层意。有时要求先划出层次(分段),然后再概括各层(各段)的意思。
6.概括全篇内容。这是对阅读篇章最大语言单位的概括,答题时需对原文内容进行高度的概括。
7.辨识篇章的表达技巧。要求分析篇章的表达技巧,或找出采用某种表达技巧所写的句子。当前中国内地中小学课程标准、测试均淡化修辞、表达技巧一类的要求,香港中学试卷中则常可看到分析表达技巧一类的试题,而且多属于知识与规则层面的试题,它离实际解决读写问题有一定的距离。从能力评核角度看,它宜发展成为下述的评鉴题。
(四)伸展
在理解篇章表层意义的基础上,找出隐含信息(引申含义,拓展内容)。1.推断句子的深层意义。深层意义也称功能意义、交际义值,是在语境中理解隐含意义。深层意义与表层意义的关系至少有三种情况:相同、相近、相反。凡出现后面两种情况的句子,均可以用来提出这类问题。
2.推断篇外信息,想象篇章未阐述而又有理据可推得的内容。如,某事件发生的原因、事件发生的细节、在某种假设情况下事件发展的结果、按前文所述事件可能发生的结果等。
3.推断作者、文内人物某言行隐含的情绪、观点、态度等。
4.推出篇章隐含的作者心态、中心、主题、主旨或全文写作意图。本题型要在理解全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导意义。
5.推出读了篇章后所得的感悟、懂得的道理。结合个人的经验,阐述自己获得的启发、懂得的道理。这种问题与现实生活、工作中阅读的需要相一致,设计问题时值得考虑。
(五)评鉴
在理解意义的基础上,评说人物与思想内容,鉴赏语言表达。学生回答只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即可。
1.评说人物。评说篇内人物、作者本人,要求学生给出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2.评说思想内容:做法、建议、思想、观点等。题式为“你同意„„做法/建议、思想/观点吗?为什么?”学生可赞同,也可反对。
3.鉴赏语言:鉴赏精妙的字词、精彩的句子。此类题型不能仅限于鉴别表达技法,以免学生在学习中机械操练。
4.鉴赏表达技巧:修辞格、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篇章结构等。第三条和第四条在语境中评述文章的表达作用、表达效果,促使学生领会文章的表达形式,从阅读中有意识地学习写作方法。
(六)创意
在理解篇章意思后,找出解决问题的新想法,提出文章的新写法,或运用所读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1.为篇章提出富有新意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见解。为了预防学生从原文抄方法或观点来答题,考虑“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时,常用“除了篇章所阐述的外„„”“你还有什么更有效的方法„„”引出问题。学生的答案要符合语境、社会价值。
2.为篇章选用新的题材。
3.为篇章提出新的表达技巧"改写文句。4.灵活运用所读信息解决相关的问题。4.要营造无拘无束的课堂气氛。赞科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象,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成这样的教学气氛,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
文本解读与语文教学紧密联系,密不可分。语文教学一方面要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解读课文的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另一方面还要指导学生解读内容思想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方法。
文本的拓展和教学的链接,不单决定了文本的宽度,教学的密度,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学的亮度。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往往只在其表,很难抵达其里,教师作为引导者,该如何有效挖掘关键点进行文本细读呢?我觉得应该挖掘文章的文眼处、空白处、内涵处,引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深处进行品味、感悟、体会文本内涵。引领学生以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读书,慢慢读,慢慢品、慢慢赏。如何提高阅读能力?
1.利用阅读期待,创造性阅读。首先,要明确语文课程性质,坚守语文教学本真。语文教学要体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即以语言训练为中心,特别是要加强语言的运用。“两个基本点”即培养语文能力(听、说、读、写、书),提高人文素养。吃准目标,夯实基础,指导学习,鼓励创新。“吃准目标”,就是要把课上成语文课,上成所教那个年段的阅读课,上成所教那种类型的阅读课。做到年段目标准确、鲜明,不缺位,不越位。“夯实基础”,就是要干好小学语文该干的事,学生要读好书,写好字,要听得明白,说得清楚,写得通顺,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基础不牢,能力不会强,素养不会高。即使暂时取得高分数,过了若干年回头看,建的也还是语文的“豆腐渣”工程。“指导学习”,就是要增强在阅读教学中指导读法、写法、学法的意识,有切实可行、灵活多样、适合那个年段、那篇课文的指导怎样读、怎样写、怎样学的方法策略,并且渐渐内化成适合学生自己的读法、写法、学法,进而形成较强的学习力。方法的指导切忌概念化、一般化,要体现语文学习的规律,好学、管用。“鼓励创新”,就是要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首先,要更新观念,心甘情愿地“让学”,让教师的“教”更好地为学生的“学”服务;其次,要在教学过程中落实自主学习,学生真读、真说、真写、真感悟、真体验;再次,要有一个好的机制,有一套好的模式,有许多好的方法、策略,保证学生“能学”“学会”“会学”以及持续地“乐学”。
2.兴趣培养与提升:能够沟通和交流、共鸣,才会有兴趣。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如果孩子没有体验到自我肯定,那么我们就会受到空虚和无意义的侵犯,就会对语文课失去兴趣。(1)如何增强体验?巧设悬念。(2)怎样词语教学?发现词语的现实意义;联系实际体会;进入词语营造的意境;发掘词语的表现力,体察人物内心;掌握词语的解释方法:拆解词语。4.有效预习,要找准教学的起点。预习是学生惟一的独立学习的机会,学生最终的学习能力,体现于预习的水平上。所以,预习作业要全面地针对教学目标,而不仅仅是为教学作一些基础准备。预习设计要求能够引导学生细读文本,直指重点,让学生带着独立的观点进入课堂。任何一堂课都不应该从零开始。要关注学生初始的阅读体验,教学应以自读后的初步感受作为教学的起点;要针对学情,确定学习目标,精选学习内容。要相信学生的理解能力,少做无用的功。文本解读的最佳切入点应该是根据学生的需要来确定切入点,教师切入点应该多预设。
3.巧设统领全文的中心问题。文本中如何提出好的大问题?(1)体现出文本价值,和课堂的核心目标相关;(2)巧妙,激发学生兴趣;(3)隐含整个板块甚至整堂课的教学内容;(4)是文本结构、文本价值、学生思维、教学板块的统一点或交集点。大问题的设计要能一次次的把学生打回文本中,在文本一遍遍的细读中,发现奥妙、解决问题、获得提升。
5.抓住文眼,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文本细读,教师要善于抓住文本中心词句统领教学。
每一篇文章都是要表达一定的思想情感,每一篇文章都是围绕这中心内容来展开。因此,在进行文本细读的过程中,我们在把握文本思想内涵的基础上,准确抓出最能表达文本思想内涵的语句,以此统领教学,实效性更高。如《再见了,亲人》一课,我们抓住了最能表现本文情感主线的关键语句“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得了呢?”进行“一咏三叹”。《画杨桃》一课我们可以抓住“想当然”这个中心词来展开教学:我不想当然,实事求是,把杨桃化成了五角星;老师不想当然,对我的作品没有妄下结论,而是“审视”;同学们一开始“想当然”,嘲笑我画错了。后来通过亲身实践,发现自己错了,意识到自己想当然是不对的,所以很羞愧。《自然之道》中最能体现文本思想内涵的句子应该是“我们做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我们可以抓住这句话,引导学生思考这几个问题:我们做了一件什么事?你认为这是一件蠢事吗?我们蠢在哪里?通过深究文本,品味语言,逐步体会文本的深刻内涵来。整个教学环节简洁高效。
6.利用文本空白解读文本。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钻研文本,坚持和文本对话,善于从文本中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中去发现文本中的空白,从文本的字里行间去揣摩作者的未尽之言、未了之情,从作者写出来的文字中去发掘未写出来的文外之意、弦外之音。
7.要改进“教”的法子。用好课文这个“例”,少分析,多揣摩,多感受,多体验。一定要带领学生深入到文本的语言中,让学生感受语言,熟悉语言,理解语言,借鉴语言。先要让学生“自己去跟作品打交道”,避免“把学生的思想赶到死路上去”(叶圣陶语);进而生与生、师与生在重点、难点、疑点上进行思维碰撞,互动交流,利用课文这个“例”,得意、得言、得法(不同年段、不同课文有不同的训练重点),努力实现“例”的增值。指导的方法、策略,要体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因文而异,百花齐放。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的过程、方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师得心应手的,就是更好的。
学会读书:谈阅读教学 篇6
彭州市隆丰镇小学 李淑芬
从事“人之初”教育的我们,如果不能在孩子们阅读背诵的基础上走进阅读的空天阔海,让他们在书中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从而打下坚实、厚重的文学素养、人文素养,我们的民族将来怎么会拥有高尚的、文明的、创造的现代人呢?还会有“曹雪芹”、“鲁迅”的“横空出世”吗? 阅读了窦桂梅的阅读教学,从中看见理解了阅读教学要如何教才有课堂生动感和情景感,以下是归类的几种阅读教学的方法:
(1)讲解法:教师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内容,应用启发式讲授有关基本知识,概念和原理。
(2)自学讨论法:俗语说:“文章自得方为贵”,“施教之功,贵在引路”,也就是教师的根本职责在于“引路”,而不是替代学生走路,要让学生真正做到“在发展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以达到高效能,多效闪的学习目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用讨论法授课,首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放手发动学生。在教学中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接受老师的启发,创造性的进行思考,充分体现学生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是课上主人的主体精神。因此,老师要彻底改变自己是课堂主宰者的教学思想。教学实践证明,老师思想不解放,不相信学生,就启动摆脱不了以老师为中心“听我讲”的羁绊,学生也“永世不得翻身”的处于被牵着鼻子走的地位。教学中老师有目的的有意识有组织地对某些问题进行定向议论,经过集体的交锋议论,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订正和补充问题的认识,人而使学生对教材或与教材有关联的问题得以加深理解,明辨是非,提高对事物的认识能力,促进思维既有辐射性的发展,又 有集中性的提高。这是开阔学生思维的开放型教学方法,对开发学生的创造力益处很大。如《美丽的公鸡》一课,课文二、三、四自然段的叙述方法基本相同,都是按照公鸡来到什么地方?与谁比美?比美的结果怎样叙述的,所以我按照知识迁移规律设计“导、扶、放”的教学方法教师详讲第二自然段。
三、四自然段引导学生根据自学方法小组自学讨论,这样既能达到知识迁移,又能达到学法迁移,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同时,开发学生创造力。可见,教学方法的改革,对开放学生的创造力起很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创造力要想得到开发必须改革教学方法。(3)阅读指导法:教师根据知识,内容,对学生提出演示,指导学生阅读思考、质疑、自己归纳总结。投影片、录像片等直观演示的方法,而且利用多媒体网络优势,指导学生阅读,优化课堂结构,提出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进而发展学生语言同时,发展思维。
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海滩上有拣不完的美丽贝壳,大的、小的、颜色不一,形状千奇百怪。结合课文,理解“千奇百怪”一词时。教师利用实物,把从海边捡来的贝壳展示在学生面前,利用贝壳的色彩美、形状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不由自主地又想象出各种形状不一,颜色不一的贝壳,仿佛是自己在海滩上亲手拾到的一样。这样,抽象的词语与鲜明的实物形象地建立起联系,学生不仅真切地感知了美的形象,还提高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发展想象力。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在《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教师借助录像,让学生观察杨梅的生长过程。杨梅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它不是真的变黑。因为太红了,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这样,让学生学习作者写颜色时抓住“红”的特点,写出杨梅的颜色是随着成熟过程而变化的。从而学习作者仔细观察,描写具体的写法。
因此,在阅读指导中,教师根据知识,对学生提出直观演示,让学生们大胆的想象中迸发出创造思维的火花。
(4)案例教学法:针对一个实例,由师生共同讨论或教师讲解其创造过程,分析总结创造性规律与作用。
(5)情景教学法:教师运用多媒体创设一定的情境,提出课题与条件,让学生思考寻找解决办法或开展创造实践。
阅读是一毓非常复杂的心智活动。阅读中所要感知的材料不是一个个单字,而是一系列的字、词、句、段组成的篇章。教师设计的教学过程而使精心,合理,但如果它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取得的教学效果将是十分有限的。
《海底世界》一课,如果按传统教学,难免枯燥、抽象,学生肯定不感兴趣。教师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和彩电播放出海底奇异景象。动画情境的创设,使抽象、枯燥的课文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减轻了学生的谁知难度,使其与阅读内容之间的距离缩短了。当老师播放动画时,一幅美丽的画面展现在学生眼前:波涛澎湃的大海,一望无际。海底却一片黑暗,但却有光亮在闪烁,那是有发光器官深水鱼在流动。海底偶尔付出动物的窃窃私语。多神奇呀,学生不由得赞叹到。一下子,学生全被吸引住了。可见,情景动画成功地创设了一种氛围,激起了学生的兴趣,注意力特别集中。由此,使我深深地感到多媒体计算机的魅力。
然而,创设情景,必须以突破教学难点为内容,并与优化教学方法相结合,与培养创造思维相配合,这样情景教学法才能切实可行。
(6)辩论法:针对一个主题,学生分组从不同层面、角度展开思路上的碰撞,形成对事物新颖、完整的理解、最终完成创造活动。
学会读书:谈阅读教学 篇7
一、创设情境, 享受读书乐趣
在教学中, 只有当学生们的情感与文本的情感融合在一起, 他们对课文情感的感悟才是真切的, 才能读出形, 读出意, 读出味, 读出情。
1. 角色体验。
低年级教材中有许多童话故事, 有许多生动的小动物形象, 让学生们扮演文中的角色既能激发其阅读的兴趣, 又能让学生们通过角色置换进入到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之中, 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去经历、去欣赏。这样, 语言文字在他们面前就不再是枯燥的符号, 而是具体丰富的形象, 他们就能从语言文字中看到迷人的景色, 听到美妙的音乐, 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就会出现在他们面前。
2. 音乐渲染。
音乐是渲染情境、引发想象的有效手段。如教学《狼和小羊》时, 播放狼步步逼近的动感音乐, 为学生营造一个紧张急迫的氛围, 从学生们夸张的表情和语言中可以看出, 他们已感到了“凶狠”、“可怕”, 体会到了小羊的危险处境, 大家都在为小羊的命运担心, 不知不觉进入了情境, 这时再来指导朗读就会水到渠成, 学生就会入境生情。
3. 画面引入。
画面同样是引领学生们入境生情、增强内心体验的有效手段。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中, 为使孩子们体会到狐狸巴结讨好乌鸦时的表情, 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 引导学生观察狐狸的表情, 有的学生说:“他摇着尾巴, 假惺惺地笑。”有的学生说:“狐狸一脸的奸笑, 一看就知道没安好心。”这些形象、具体、生动的画面使学生感同身受, 读起书来便倍加用情, 对理解人物形象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而更能享受到读书的快乐。
4. 语言描述。
此外, 教师的语言描述也可为学生提供生动的场景, 引发学生们内心的共鸣。如《青蛙看海》一课教学中, 我这样描述“小青蛙努力登山”这一情景:“请小朋友看, 小青蛙跳呀跳呀, 啊!不小心摔了一跤, 流血了, 它不顾疼爬起来继续跳, 跳呀跳呀, 累了在草丛中休息一会儿, 渴了喝点山泉水, 就这样它不停地跳, 气喘吁吁, 腰酸背疼, 它想到快要到山顶了, 快要实现自已的愿望了, 便更加努力地跳。”我描述完以后, 问:“你听了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孩子们纷纷说小青蛙真了不起, 再来读书时, 我看到不少学生的脸上都露出坚持到底的神情, 很明显他们已经和文中的角色产生了共鸣, 读起书来自然是更加入情。
再现生活情境, 强化学生们内心的体验, 就能以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形成兴趣盎然、感知敏锐、思维活跃、想象丰富的学习氛围, 使学生们享受到读书的无限情趣。
二、个性化朗读, 享受读书乐趣
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朗读是一种极具个性的融理解和表达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 不同的人对一篇文章的体会即便一样, 朗读的方式也肯定有差异。因此在激情朗读中, 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 使学生身心处于激活状态。学生的身心只有进入激活状态, 内在语言才能高度活跃起来, 这样, 语言和精神才能同构共生, 才能享受到读书的乐趣。这也是学生个体对文本的独特体验, 既是享受读书乐趣的过程, 又是对课文的个性化理解的过程, 何乐而不为呢?因此, 我们在学生每一次读书时, 都要为学生注入能充分激活身心的“兴奋剂”, 使他们情绪激奋, 全身心投入。
三、激励评价, 享受读书乐趣
每个人都喜欢听表扬的话, 当孩子们通过努力, 将课文读通读熟时, 他们是多么希望得到老师的赞赏、同学的肯定呀!这时教师要运用多种形式实事求是地评价学生, 既让学生从主观心理上体验到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 唤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又可暗示一些学习方法, 使他们更加主动地求知, 把读书当成一种精神享受。
学生生活在集体之中, 有时他们之间的称赞、表扬说出了其心灵深处的声音, 更贴近学生的心灵, 效果也更佳。因此指导学生互评, 是我惯用的方法。如学生读完一段话后, 我总让其他同学说说他读得怎样?从他的朗读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这样的评价既可使学生在别人的肯定赞美中更爱读书, 又可引导学生从别人的朗读中汲取营养。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很喜欢挑刺, 这时我会说上这么一句:善于欣赏别人, 你在得到友谊的同时也会得到许多知识。学生在教师指点下真诚欣赏别人, 受到了思想教育, 提高了阅读兴趣。其实, 在读书活动中, 一句话、一行字、一朵花、一支歌、一个手势, 都可以作为评价激励的手段, 让评价伴随教学的始终, 使读书成为孩子的一种精神享受。
学会倾听,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 篇8
一、倾听文本,驾驭教材
倾听是什么?简言之,那就是用耳听,用心理解。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作为“对话中的首席”,担负着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重任。因此教师自己必须首先要认真研读文本,琢磨语言,体会意味,学会透过文字符号倾听文本中那些值得回味的、令我们终身难忘的声音,才能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才能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使自己在阅读的感知、理解、鉴赏方面优于学生。这样,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才能信心十足地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才能落实三维目标,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倾听学生,和谐发展
1.倾听疑问,因势利导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有自己的见解。”面对教材,学生提出的疑问,可能难易有别,深浅不一,有的能切中文章要害,有的却风马牛不相及。这时教师要尊重学生,因势利导,要学会放弃,突出重点。引导学生相互解决浅显的,与课文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的鼓励学生课后探讨,课中主要引导学生解决的是那些能够体现课文中心、作者感情、写作特色的问题。如我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学生就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1)本文的作者是谁,她与鲁迅有何关系?(2)伯父是什么意思?(3)鲁迅先生为什么会受到那么多的人爱戴?(4)鲁迅先生的鼻子真的是碰壁碰扁的吗?(5)题目中为什么要加上“先生”二字?(6)作者在干什么,是不是革命者?等等。像(1)(2)这样简单的问题,就可以让学生相互间解决,像本文的作者现在在干什么,是不是革命者,与本文内容关系不大,可让学生课后阅读课外资料解决。而像诸如(3)(4)(5)这类问题,教者要紧紧抓住,引导学生重点解决。这样不仅完成了课堂目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也培养了学生课外探究的能力,可以说是一箭双雕啊!
2.倾听发言,科学评价
在阅读教学中,师生对话交流是常有的事,但学生的回答往往不令老师满意。这时教师要有耐心,及时抓住值得肯定的地方并提出合理建议,给学生以客观公正的鼓励性评价。当然在评价时也要力戒廉价表扬、肉麻吹捧,要“奖罚分明”、真实坦诚,这样的语言评价才有分量。学生的优点要表扬,不足之处也要予以指出。如:当学生回答明显有误,教师一定要说,很遗憾,你考虑偏了,再试一试(想一想),会有办法的!
当有学生发表不同见解时,教师可以说:“课堂上只有一种声音多单调啊,某某同学为我们带来了不同的声音,也给了我们启发和思考!”当学生之间进行争论时,教师说:“友谊第一,争论第二。为了说服对方,请亮出一个正确的理由!”
当学生因为坚持正确观点而势单力薄,信心不足时,教师说:“真理不会以人数多少来确定,相信自己、坚持到底!”这样才能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也只有这样,学生才愿意说,只有学生愿意说,教师才能倾听到学生的心声,才能了解到学生与文本的差异,从而更好地点拨与引导,把对话引向深入,从而落实三维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倾听“杂音”,注重生成
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是对话的中心。学生个体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因而在语文学习中对同一问题的理解,对同一文本的解读不可避免地就会有一些“杂音”。对这一个个“杂音”,教师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微笑着耐心地倾听。因为“杂音”有时候是课堂教学的生长点,是好课的亮点。如我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10册的《草船借箭》一文时,引导学生概括出文中人物的个性特点,当学生说鲁肃忠厚老实时,就有人插嘴:“鲁肃并不忠厚,也不老实,因为他不但对自己的顶头上司周瑜撒谎,不把诸葛亮借船的事说出来,而且明明知道周瑜在设计陷害诸葛亮,却没有将实情告诉诸葛亮。这算是一个忠厚老实的人吗?要不是诸葛亮神机妙算,那么历史可能就要改写了!而他才应该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顾全大局的将军。”这个“杂音”是学生创新思维的体现,体现着学生的创造个性,并且他这一说对人物的理解就更加全面、更加准确了,也就有效地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学会做读书笔记 篇9
为了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你不妨养成这样的习惯——不做笔记不读书。鲁迅先生提出,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一边读书一边做笔记,能够帮助你记忆并掌握书中的难点、要点,有利于你储存资料,积累写作素材,也有利于扩大你的知识面,提高你的综合分析能力。
这里给你介绍4种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圈点笔记 阅读自己的书时,可随时在书的重点、难点和精彩之处画线或做各种符号。有些精读的书,还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做出记号,以示区别。比如,在重点行下面画上黑线,在难点行下面画上蓝线,在不懂的地方画个红色的问号等。
批语笔记 阅读中,在文章的空白处,随时写上自己的一些看法或体会。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以后阅读时引起注意。清代金圣叹评点《水浒传》,毛宗岗评点《三国演义》,都属于这一类读书笔记。
摘录笔记 可摘录在本子上,也有很多人喜欢摘录到卡片上。卡片的好处是方便。摘录内容一般包括题目、类别、作者、书刊名称、提要等。卡片积累到相当数量时,再按不同的类别(如警句格言、景物描写、人物描写等)分类,以便随时查用。
学会思考读书笔记 篇10
读了这篇文章,我深有感受。因为我很佩服那位20年教龄的老师,因为他的教龄并不高,但他却有很多老师都没有的东西,那就是:勇气。为什么说他有勇气?因为他的教龄并不足以让别人相信他的推理是对的,可是他却像当年的伽利略一样实事求是。他的举动惊动了教育界,难道这还不足以称为勇气吗?
并且他还不受外界的干扰,就算是有校方、老师、家长去说他,他还没有任何动摇,并坚信自己的推断是正确的!最后他得到了他应得的回报。学生们真正的学会了思考,为什么是真正的学会了思考?因为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多时候会为了成长而放弃很多东西,包括思考。但是这才是最为珍贵的东西,因为思考就是兴趣;因为思考就是成就!
学会读书:谈阅读教学 篇11
A案例:
师:小鸟和大树互相信赖、互相依存。在春风里, 鸟儿为大树唱歌;在夏日里, 鸟儿为大树唱歌;在秋雨中, 鸟儿为大树唱歌。转眼, 冬天来了, 雪花纷飞, 鸟儿必须到遥远的南方去过冬。这时候, 它依依不舍地向大树道别 (屏幕上依次出现春、夏、秋、冬的景致, 最后出现小鸟和大树的对话, 师生合作朗读) 。
师:这时候他们的心情怎样?能不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
生:依依不舍 (男生女生分角色合作朗读, 读出那种依依不舍的感受) 。
师:刚才同学们在朗读过程中感知小鸟“一定会回来的”, 为什么能感知到这一点呢?
生:因为树叫它明年回来, 它答应了, 他们是好朋友, 所以它语气非常坚定。
师:真好, 她是坚定地向朋友保证, 明年一定回来, 是吧?你们还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吗?听出刚才他读的时候还有什么感觉在里面吗?
生:它们都特别不想让对方走。
师:是啊, 它们难舍难分, 你也找个好朋友把这种感觉朗读出来, 好吗?
(生自由找同学合作朗读)
师:哪组同学愿意朗读这部分, 把刚才体会到的情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学生小组展示)
师:它是在向大树保证, 能不能更坚定一些?哪组愿意再朗读一遍?
(学生再次朗读)
师:它们那么难舍难分, 课文中还有这样的语句吗 (学生小组朗读第1自然段) ?
师:“天天给树唱歌”, 说明它们朝夕相处, 形影不离, 你有这样的好朋友吗?
生:有。
师:有这样的好朋友, 你感觉怎样?
生:我感觉很幸福!
师:请带着这种感觉再读读这句话 (生读) 。
师:我们都能感受到, 好像有一种幸福的感觉在向我们传递, 在向我们招手,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老师学生齐读)
A点评:
重点指导学习课文的第一组对话。引导学生通过师生读、自由读、齐读、分组对读、男女同学分角色读的整体阅读方式,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情感自主体验使抽象的文字符号转化为相应的生活情景, 使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思想内容, 在感情上与作者达到共鸣, 体会小鸟与大树的深厚感情, 为最终感悟诚信主题埋下伏笔。
B案例:
师:他们就这样依依惜别, 并做了约定。第二年的春天, 小鸟满怀深情地跑回来找它的好朋友大树。然而, 往日朝夕相处的伙伴却不见了。她着急地找了又找, 问了又问。下面的三组对话, 老师想先请同学们在四人小组里面合作来朗读, 好吗?你们可以自己选定一个角色练一练 (学生先自由练习)
师:哪一组愿意给读一遍?其他同学给评一评, 看看这组读怎么样?
生:还可以。
师:你认为应该怎么读?
生1:我觉得读小鸟向门先生和小女孩的问话时, 语气应该一次比一次急。
生2:我认为读树根的话时, 要读出同情、伤感的语气, 因为树根是树的一部分。
生3:我认为读门先生的话时, 声音要显得平淡, 因为工厂的大门对这样的事情见得多了。
生4:我认为小姑娘的回答, 声音要稚嫩些。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下面请各小组练习读一下, 注意要读出各自不同的语气 (学生小组练读) 。
师:哪组愿意给展示一下?
(学生小组展示)
师:刚才这组同学的朗读, 你觉得读得怎么样?哪个同学读得最好?
(学生互评)
师:是啊, 小鸟在寻找大树的过程中, 那份焦急、担心、急切, 就是奉献给大树的最深厚的友情, 让我们一起来朗读这部分内容。
B点评:
朗读要让学生动情就应抓住易触动学生情感的地方, 要让学生入情入境去自主体验。教学中, 我通过再现文中的相关情境, 利用“角色”这一触动学生心弦的情感点, 让学生亲身经历角色的动作、语言, 体验角色的心理活动, 强化感知和感受, 使学生对课文由“近”感到“真”, 由“真”感到“亲”, 从而引起共鸣。学生在共鸣中动情, 情动而辞发。
C案例:
师:那一声声急切的询问, 流露出小鸟对大树无限深情。同学们注意到了没有, 当小鸟找到它的好朋友时, 作者用了两个“看”字, 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话的?
生1:它可能第一眼看了灯火, 不相信灯火是大树;它可能第二眼看了灯火, 它觉得这个灯火就是大树。
生2:因为一旦火柴点燃的火烧完了, 这也证明是大树的生命结束了。它想在和最好的朋友离别之前, 再看它一眼。
师:你们说得真好。这两个“看”之中, 包含了小鸟多少的深情和留恋呀!同学们, 经过你们刚才尽情地交流对话, 你们真正地体会到了小鸟的这种深情。同学们, 这一回, 你们就是小鸟了, 你们, 历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你日思夜想的好朋友大树。此时此刻, 我们一起读, “我睁大眼睛……”
师:老师深深被你们的这种朗读感动了, 此时无声胜有声, 小鸟和大树正在进行着无声的对话, 请同学们小组讨论:鸟儿睁大眼睛, 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好像在对“大树”说什么?“大树”仿佛也在说什么?
唱完了歌, 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好像在对“大树”说什么?“大树”仿佛也在说什么?
C点评:
【学会读书:谈阅读教学】推荐阅读:
阅读教学与学会读书07-24
学会读书走进阅读11-20
学会读书10-15
让孩子学会读书07-08
《学会生存》读书笔记09-13
读书使我学会静心作文700字08-23
关于学会读书的演讲稿介绍09-13
谈读书教学反思05-14
《谈读书》的教学教案09-25
学会阅读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