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读书

2024-10-15

学会读书(精选9篇)

学会读书 篇1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多读书, 读好书可以使我们增长见识, 不出门便可知天下事, 可以使我们变得有修养, 可以使我们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立于不败之地。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课程标准的要求之一。语文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 在教学中我们要从两个方面指导学生。

一、用“心”读书, 学会思考, 静思默想是一种良好的读书习惯

如今的课堂, 特别是展示课、观摩课, 充满着琅琅读书声, 很多老师能够注重读得声音、读得形式、读得技巧。也就是强调学生的嘴巴, 而没有重视学生的内心, 这种摒弃学生用心读书的教学误区恰恰忽略了默读的作用。默读是为了理解地阅读, 涉及浏览、寻读、抓要点、理解句子意义以及句子间、段落之间的联系、推理等重要的阅读理解策略。一般情况下, 有声阅读会分散注意力, 干扰大脑思维, 影响理解;另外, 由于有声阅读需要发声器官的介入和相关肌肉的运动, 容易使人产生疲劳, 且严重制约阅读速度。在语文教学中一味强调朗读、忽视默读, 其实不利于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良好习惯。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重视对学生默读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用心想, 理解、揣摩读到的内容, 只有在这样前提下, 才会做到“开卷有益”, 走进书, 感悟书, 真正体会读书的真谛。

二、用“手”读书, 学会做读书笔记, 善于记录是又一个良好的读书习惯

写读书笔记, 对于积累知识是重要的, 我们相信记忆, 但是不能迷信记忆。俗话说:“好记性比不过烂笔头。”所以, 我们读书不能离开笔本, 读书的时候碰到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话语都要把它记下来, 以备不时之需, 很有必要。做读书笔记, 方法是多样的, 不同的方法作用不同。下面介绍两种常见的写读书笔记的方法。

1. 摘抄和剪贴, 直接记录读到的内容。即用笔记本、日记本摘抄所读文章的精彩片段, 或是名人名言、成语故事, 或是描绘景物优美细致的句子等。语文学习中还可以让学生搜集一些与学习内容有关的资料, 建议学生把觉得有用的文章进行剪贴并注明出处。在剪贴时可以适当归类, 以防查找时费时费力。

2. 谈感悟, 即读后感, 是读书或读文章后写出的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和启发。常用的是摘记要点与心得结合的产物。将读书体会、感想、收获写出来;综合观点、见解, 提出自己看法并记录下来。做读书笔记还可以把自己的想象写下来, 提高对原文的理解能力, 还能对好词佳句、精彩片段、布局谋篇、写作技巧等进行梳理, 整理成小文章, 作为对写作素材的积累。

学会读书 篇2

读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古人常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讲的就是读书的重要,靠着读书可以改变生活,改变命运,实现人生理想。

上学的时候,我们读书大多是被动读书,老师要求我们学习什么,考试考什么我们就读什么书,因为应试教育,我们首先是要保证自己下步能继续读书。等到毕业参加工作之后,我们能够因为自己的文凭找到工作,可以温饱自己,略有盈余还可以养家糊口(这都是结婚生子之后,其实压力很大)。

工作之后,面对工作、生活以及家庭的压力,我们也许更多的时候都是在为生活奔波,承受着各方面的压力,每天累死累活 ,也许才只能温饱,这时候还有什么心情读书呢?

难道就这样放弃读书了吗?当然不是,越是在生活贫瘠的时候,越是要加强读书。从书本中充实自己,从书本中给予自己能量,从书本中提升自己能力。

也许很多人会说,时间根本没有,工作都做不完,哪里有心情读书,每天下班回去累的像狗,一点都不想动,本来升起一点读书的渴望,却是因为疲惫的身体而放弃。其实,读书的重要性的道理,大家都懂,确实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实现。

我们会出现这样的心理和表现,完全是因为自身毅力不足,其实,每天我们都可以抽出一点点的时间来读书。可能这些时间就是看电视、刷微博、发朋友圈的.时间里面。不是没有时间,而是没有真正形成一种读书的习惯。

要想读好书,必须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将读书深深烙印在自己生活的每一天,点滴积累,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其实要养成读书的好习惯也很简单,只需要坚持一段时间的读书,自然而然就会形成。科学研究证明,一个习惯的养成只需要21天,只要坚持21天你就会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这个其实就像以前追网络小说一样,每天更新,如果那一天没有更新,自己反而不习惯了,读书习惯养成后也是这样的。

良好的读书习惯养成后,就是要如何选择读书内容,知识的海洋是无边的,而我们每个人都是渺小的,不可能将所有的知识、书本都吸收,所以我们就必须有选择性的读书。如何选择?就要看自己的兴趣爱好,自身当前需要提升的,自我欠缺或者不足的......

读书前先学会生活 篇3

德国孩子三岁上幼儿园,老师们就开始教导生活常规,让孩子学习自理生活,小至自己穿鞋,大到当起爸妈的小帮手。同时德国的家长也会这么做,比如我们家在吃完早餐或晚餐后,我跟先生都会要儿子恩典一起将碗盘收到厨房去,另外,有时我吸完地后,也会请儿子帮忙拖地。三岁多的小孩其实不可能将地拖干净,我的用意是让他学习为家里付出。

不过,如果碰到孩子不喜欢做家务时,该怎么办呢?可以先从孩子喜欢的事情做起,例如喜欢烹饪的孩子,可以帮妈妈洗菜、切菜及布置餐桌;而热衷园艺的孩子,可以将花园浇水的工作交给他们;喜欢手工的孩子,可以在妈妈做糕点时,请他们帮忙揉面团。

另外,许多生活常规如教孩子要遵守红绿灯、过马路要注意行车安全、垃圾该如何进行分类、晚上八点过后不要喧哗……这些日常的事情,父母做给孩子看后,孩子不只会模仿学习,等他们大一点的时候,偶尔父母忘了守规矩,孩子们还会反过来纠正父母的错误呢!

记得有一回搭电车,看到一对父子上车后投币买票,但卖票机发生故障了,怎么投都没办法购票成功,只见那小男孩很焦急地跟爸爸说:“爸爸这样不行,我们没有买票搭车等于是坐黑车,这样是犯法的。”后来,我看到那位爸爸很冷静地带着儿子去跟司机说明无法买票的原因。当我再看到小男孩时,他脸上充满了放松的笑容,我想这个小男孩的洁身自爱,一定是来自他父母平时的教导。

一个孩子拥有健康品格及散发出自信与自重,可不是念了什么明星小学或幼儿园,真正的原因是来自父母的用心,在每一天的家庭生活互动里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生活示范 。

请试想一下,如果生活忙碌的父母,没时间去观察孩子的成长,只会用取巧的方式,将孩子丢到学校就以为尽到责任了,这样的父母是教不出自信又健康的孩子的。

德国的父母非常认同让孩子在读书之前先学会生活,为孩子生命汲取基本的养分。这个养分可以让孩子更独立,更信赖自己有能力建立不同层面的发展;而父母的言传身教里可以建立生活的次序与规则,为孩子未来的自我生命发展奠定更深厚的基础。

要学会写读书笔记 篇4

一、写心得

心得, 也叫读后感, 是将自己阅读后的感受经系统整理而形成的一种形式。可以针对一个问题、一个观点, 也可以就读物中的某些问题、某些观点发表看法。紧扣原文, 联系自己的思想、学习实际写心得, 能使学生练习写作, 提高修养, 对书中的内容和道理理解得更透彻。

二、抄摘要

摘抄式读书笔记, 是抄录原文有关内容的一种方法。就是教学生将书中富有哲理的或精彩生动的词语、句子、段落、论点、结论、重要的史实、资料等摘下来, 便于继续钻研或随时查考。必要时, 在摘录后结合所摘录的内容写一点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三、列提纲

学生阅读时, 引导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 逐段分析原文的每一部分要点, 写出各部分的标题和大意。这有助于学生分清层次, 抓住中心, 记住要点。我引导他们借鉴文章和书前的内容提要和内容梗概练习, 在训练中使他们逐步掌握规律性的东西。

四、记日记

这种形式易把一点一滴的读书体会记下来。如果学生每天能结合读书, 养成记日记的良好习惯, 会慢慢地积累下宝贵的知识财富。

五、下批语

就是教学生在原文顶端、原文后面、行与行之间的空白处或者文章的佳妙处、精辟处, 加上眉批、尾批、旁批、旁点、旁圈等。这有助于培养言简意赅的好文风。

六、画符号

学会读书作文 篇5

学会读书首先就要选择有益的书籍,这是读好书的前提。唐太宗李世民曾就他的统治说过这样的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把这句话用到读书这个话题上就是“书能助人,亦能害人。”所以书籍的选择食非常重要的。那么选择了适合自己的书籍,接下来就是品味它的内容了。这是个异常重要的环节,就像是一个画家要作一幅画一样,已经选择好了精美无比的作画对象,可如果不投入足够的精力去描绘,这幅画终将无任何价值。所以要抓住这个环节就必须全身心的投入,对于书本里重要的部分要细细琢磨,慢慢的品味,而把次要的,无关的内容一目十行带过,这样即收获了东西又节省了时间。做事要善始善终,所以在读书后可以把其中有价值的内容摘录出来反复的品味,充实自己。这样一个完整的读书过程才算结束。

记得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我们读书的过程正是把这一级级的阶梯串联的过程。好的方式可以使我们把这阶梯筑造的更完美,更容易攀登!所以学会读书至关重要。

我学会了高效读书和深入研讨 篇6

但事实并非如此。以后的日子里,该发生和不该发生的事情仍然是一件也不少。我感觉自己像一只不知疲惫的老母鸡,悉心照料着小鸡,给它们温暖、喂它们食物,却看不到它们的羽翼变得丰满。这恐怕是每个“老母鸡”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于是,我高涨的热情开始变得低落,甚至产生了对选择这一职业正确与否的质疑,感觉教育实在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

当然,我也在努力改变这种状况。一本本教育刊物拿来了,比如《班主任之友》《人民教育》;一部部的经典著作也学习了,比如《民主主义与教育》《给教师的建议》等。每次我都认真地圈点,读时感觉收获还是很大的,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发现那些看到的、以为学到的东西,只不过是看到了、兴奋了、感动了,并没有真正学到。现在仔细想想,那些教育专著和刊物对我教育素养的积淀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因为看书时人在书外,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事在书外,所以,读书效果一直不太明显。

后来,郑州市教育局在全市范围内成立了50个名师工作室,我校的李迪老师成为全市唯一一个名班主任工作室的主持人。这实在是一件天大的喜事!没想到的是,我竟然被李迪老师选为助理。

同样是读书,到工作室后的读书和以往个人读书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我想,很多老师都像我一样,读教育类书籍时,会抱着求实用的心理,恨不得马上从书中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妙方。在工作室里我知道了,书要沉下心来读,而且要“啃读”,要走进书里,读到我们认同的内容时要与自己的教育实践相结合去思考、消化,这样理解才会深刻,才会真正获益。读书笔记不宜写对整本书的感悟,而是要有针对性,哪怕是对一句话的理解。比如我们在一起学习王晓春老师的《问题学生诊疗手册》时,主持人李迪老师给我们做了示范,并告诉我们“啃读”时不仅要用心读,还要加入自己的思考。她专门指出序言部分的“教育是一门科学”这句话,她说她认为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我听后颇受启发。

现在,我明白了怎样去高效读书,怎样把读书和自己的实践相结合,这就有效解决了我以前只读书但不见成效的问题。此外,我们制订了一个读书接力计划,工作室的每位教师都要在固定时间往QQ群里上传自己的读书心得,不能中断。这又让我有了一种责任感和紧迫感,不管工作再忙,都不敢懈怠,都要抽出时间来读书,写心得。每位成员都在群里分享着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彼此滋养。

除了工作室的一些固定活动,在主持人的带领下,工作室成员先后加入了李镇西思想研究河南工作室和李镇西思想研究室QQ群以及呱呱社区等一些全省乃至全国性网络研讨群体,不同的群定期针对一些教育案例来进行讨论。讨论是开放的、民主的,不同的声音和观点令我眼界大开。在讨论中,大家的思想发生激烈碰撞,促使每个人更加深入地思考,显示出强大的集体智慧。每次原定一个半小时的讨论,往往要到两个半小时还不能结束。

有一次,在讨论一个孩子与家长发生矛盾的案例时,刚开始大家都倾向于孩子一方,因为家长说话方式欠妥,甚至不太文明。但是,后来有老师提出不同观点,促使大家变换一个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最后大家达成一致意见:教育不能加深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对立。纵然家长有不当之处,作为老师也要善于引导,要做理性的分析。后来,我们又延伸到家庭教育,以及老师如何与家长沟通的话题上。无形之中,话题已经更加深入。在这次研讨之后,再遇到此类问题时我都能轻松应对。

当然,在工作室里的收获远远不止这些。在主持人的指导下,从班会课的内容、形式、设计,到班级文化的德育引导,我都有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学会读书 篇7

古人云“汝果欲为诗,功夫在诗外。”教师若要学生写出思想新颖、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的好文章,就要引导学生把功夫更多地用在作文之外。鼓励学生到大自然中,社会生活中,书堆中去看、去听、去嗅、去感知、去领悟、去思考。“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谓有了“眼中之竹”,才会有“心中之竹”,然后才可能有“手中之竹”,只有到生活和书本中汲取养料,酝酿思想,才能真正学会作文。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练就一双慧眼——学会观察,学会读书。

所谓“慧眼”,就是能够从客观事物中把握和发掘艺术意象的能力——观察力、感受力、想象力和思辨力的总和。这双慧眼的功能可以用一个“读”字概括,这种“读”是“读不懂你的眼睛,我读明月”的“读”。这个“读”是一种以积极主动的心态甚至充沛的激情去观察、去品味、去领悟、去思索、去酝酿、去评价的精神活动。我们就是要让学生在这样的“读”中练就一双慧眼,用这双慧眼去读书本这个“小书”,更读生活这部“大书”——学会观察生活。

生活之树常青。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的,昼夜不息。鲁迅先生说过:“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许多学生没有观察生活的习惯,对周围丰富多彩的生活熟视无睹,无动于衷,临作文时无话可说,无感可发,只好搜肠刮肚“挤牙膏”,挤得满纸“学生腔”,久而久之,便烦作文、怕作文了。只有留心观察生活,敏于体察,善于感知,勤于思考,才会给写作注入养分和生机。

从心理学上讲,观察是一种始终伴随着思维活动的高级的知觉形式,观察力是从事学习、艺术、科技活动的最基本的能力之一。我们要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就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如观察要细致,要把握事物的概貌、层次、差异和细节,要抓住事物的特征等。还要教育学生培养多种兴趣和爱好,培养丰富的情感和高洁的品格。只有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思考、感情丰富的人,才更容易领略生活的情趣,才能积累丰富的生动的写作素材,才能捕捉到思想的火花和创作的灵感,他可以一花知春,可以一叶知秋,因为一颗充满着爱的激情的心灵就像浩瀚的湖面,微风能够鼓浪,滴水可以兴波。

细致的观察和敏锐的感悟,犹如一把智慧的钥匙,可以打开心灵之窗。在同学们的眼里,生活的精彩,情感的火花,生命的跃动,汇成一片湛蓝色的海洋。随着学生知识和阅历的不断丰厚,艺术想象的空间会越来越开阔,所谓“妙笔生花”便成为一种可能。智慧和才华汇成美丽的河流,所有的颜色都是情感,所有的声音都有灵性,所有的空间都充满想象。

例如,月亮,只是一个客观物象,但在对它进行细致地观察和敏锐地感悟之下产生丰富的艺术想象,迸发出充盈着观察者主观情感色彩的艺术创造力,从而产生一个个关于“月亮”的艺术意象,像镰刀、像镜子,像温柔的母亲、像美丽的嫦娥,是天庭的灯、是宇宙的眼,是无尽的相思、是永恒的祝福……

在平常中发现不平常,从事物中体悟生命精神,需要艺术的眼光。因此,如何引导学生练就一双有情有意的“慧眼”是进行作文教学的关键所在。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里的“眼睛”,不仅指感官,更指心灵,指观察者对大自然和社会生活的思索、体验、领悟和认识等。许多教师的教学实践证明,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是帮助学生练就这样一双“发现”的慧眼的有效做法。引导他们观察周围的人物,注意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和心理活动等特点。观察周围的事物,抓住事物各自的特征,写出其变化。让学生逐渐养成自觉观察的习惯,通过“观察日记”的形式,把身边发生的事写下来,既为写作积累素材,又达到练笔的效果。它可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细致入微地关注生活,养成用心灵去读生活这本大书的好习惯。这也是一个可以激发学生写作热情,使他们真正成为写作的主人,使作文教学走出死胡同的好办法。

优秀的书籍,是生活的结晶。无数成功者的经验证明,若能“劳于读书”,终会“逸于作文”。读书,可以汲取知识,认识生活,陶冶性灵,开拓思维,为写作积累精粹的语言材料和思想材料。精读好作品,含英咀华,就可读出风格,读出情感的共鸣与心灵的交融,并以此塑造一面敏锐的富于创造性的反映生活的心灵透镜。读鲁迅的《祝福》,我们感受到作者出神入化而又色彩斑斓的心灵世界,体会到“祥林嫂”在那时代无法逃避的悲惨命运。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与其说是在欣赏作者灵动精彩、顺畅自然的文笔美,倒不如说是在欣赏那被“月影”激活了的深沉丰富、细腻柔婉的人情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精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使我们直接受到作家艺术灵气的熏染,理性光芒的烛照。

读书,不仅仅是为了学习写作技巧,其实更重要的是学习作者洞察生活的能力和情感的体验。学习人家怎样观察生活,捕捉材料,对生活独特意义的挖掘和发现,以及情感体验有什么特色。要引导学生在读书中领悟和训练以下两个重要的艺术心理素质:一是独具慧眼,对生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捕捉力;二是别怀诗心,对生活能产生丰富细腻、奇异而复杂的情感、内涵活跃、丰富而富于创造性的想象力。有了这两个素质,就能洞察和捕捉形形色色、纷纭复杂的世态人情;能自感和再现细腻复杂、幽微变幻的心灵波光。老作家李霁野先生曾说过:“读过一点诗词的人,黄鹂、燕、鸠、杜鹃等鸟所引起的情绪,也自然和未曾读过诗的人完全不一样。我们经过诗人的耳朵来听万籁,仿佛是增加了一种感官;而不曾读过诗的人,却仿佛是瞎了眼睛,聋了耳朵,他们的生活经验自然也就贫乏得多了。”也就是说,读书可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读书,还可以为写作提供范例。从书中汲取写作的材料,是一条被事实证明正确的道路。美国的约翰·卢保克在《读书的乐趣》中说过,书籍所赋予我们的思想比现实生活所赋予我们的更加生动活泼,正如倒影里面反映的山石花卉常常要比真实的山石花卉更加多姿迷人一样。

一篇篇文质兼美的作品,是学生模仿的最切近的直观形式,“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以及推而广之,有选择地看电视,听广播,阅报刊,多进几次影剧院和体育场,对作文都是大有裨益的。

为了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观察和读书的能力,美国人甚至给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布置有目的、有计划、有选择地去读书这样的作业;为了将观察和读书的收获巩固下来,还必须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和读书笔记,做卡片,辑剪贴。开始时可能麻烦些,但形成习惯后就会事半功倍,受益终身。

如果我们的学生为了应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只能成为孤陋寡闻,作茧自缚,才思枯萎,思想贫乏的应试机器,永远也不会真正学会作文。井底之蛙,永不及林中之莺、云中之雕那样拥有清丽的歌声、自由的天空。古人尚且懂得,求大学问、得真本领、成高素质者必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二十一世纪的素质教育,更应该让学生懂得,学生时代,必要地博览群书,才能丰富知识,提高素养;游览山川胜景,体察风土人情,才能开拓视野,增长知识。由此,才能学会“读”,进而学会“写”;学会做人,自然而然地学会作文。

学好生物的第一要素——学会读书 篇8

一、带着问题去读,提高读 书的效率和针对性

高中生物教材中含有大量的文字、图表、表格、坐标图、数字,学生打开书就很茫然,怎样读? 如何读? 读哪些? 哪些需要读? 哪些需要精读? 哪些需要略读? 这就是出现在老师和学生面前的困惑,这时做老师的要给学生一个合适的引导,老师应该在一节课上课前就本节课的内容提出一些有思考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书,这样学生将知道读哪些内容,学生就有一个看书的方向,有目的、有方向地去读,这样读书的效率将大大得到提高。正如我在基因工程这一节的教学中,在上课前我给学生列了一个读书提纲,有这样几个思考题:①基因工程的概念? ②基因工程操作的基本工具有哪些? ③基因工程操作的几个步骤? 带着这三个比较大的思考题,学生为了解决这几个问题就要去看书、去组织答案,当然这三个问题比较大,也比较笼统,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提出一些小的思考题,这些小的思考题就是一个个小的单点知识。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书、去讨论、去分析,教师再及时总结归纳,这样学习将更有针对性,效率将大大提高。

二、图文阅读,提高形象思 维能力

教材中有大量的插图,它可使深奥的道理形象化, 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繁冗的文字叙述条理化。因此,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图文对照阅读,充分发挥图文互补对照、图文互促的作用,促进识记、促进理解,促进学生观察力、空间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从而迅速正确地解决问题。以免疫这一节的教学为例,文字描述很多,内容也很抽象,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很费劲, 如果我们引导学生将文字信息转化成图形信息,可以将文字转化成流程图的形式,那将大大减少阅读量,知识将更加形象直观。

三、在阅读中学会比较

比较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放在一起辨别异同,认识本质,揭示规律的思维方法, 也是启发思维的手段。用比较阅读方法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 把学生的思路引向正确的方向,让他们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培养出分析综合能力。例如,在学习遗传变异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把一组概念放在一起比较,杂交、测交、正交、反交、自交、回交, 把几中交配方式放在一起比较,学生将不会混淆。

四、 读书时注意知识的整 合与系统化:构建知识网络图

学生在读书的时候往往读的都是一些单点的知识,为了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往往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阅读,从中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与要领,构建知识网络结构,获得解题的最佳路径并培养出阅读能力。例如:在复习细胞专题时,把教材中所有与细胞有关的内容整合到一起, 可以以细胞为核心, 把细胞的结构、功能、分类、细胞质遗传、细胞核遗传、细胞呼吸、细胞工程等,把这些内容串起来将构成一个知识体系,学生读书时既全面, 又把单知识构成科学的知识体系,学生可以自主构建,也可以合作构建,教师可以引导,也可参与。

五、读书要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是指将相关的原理与生产、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进行对照, 并用原理解释现象以深化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同时还要用相关的原理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以增强运用知识的能力。例如:在学习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这一部分内容时,这一章内容与人类生活及健康关系极为密切,因此将知识与实际有机结合,并应用相关的知识去分析、去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例如:脱水、低血糖、高血糖、糖尿病、发热、中暑、传染病、过敏等的防治,禽流感、炭蛆、非典、艾滋病的防治,计划免疫,移植免疫等的理论分析,在应用中深化理解,发展思维,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大大提高了学生读书的效率。

六、 在读书过程中要大胆 地质疑

学生读书的时候,我们要求其具备规范性、科学性、准确性,但由于知识是不断更新的,一些新的知识、新的观念的引入,书本上的一些概念,一些知识点也就变得不是太准确,那么它就要求学生“不唯书”“不唯上”。但这并不意味 学生可以不尊重权威,不要书本了。相反, 必要的知识储备和良好的知识结构,是形成批判性思维的基础。生物学是在不断地补充、更新、纠正中得到完善的。 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在阅读中比较、分析、思考,从中发现知识的不足、前后的矛盾甚至谬误,提出质疑并适时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批判、纠正、改进。

学会读书 篇9

初春, 桂林, 我们不期而遇。是夜, 我约他小叙。他不落座, 右手斜插胸襟, 频频走动。看他这模样, 我不禁想起电影《难忘的1919》里列宁激动的样子。

他问:“老贾!你信不?”

“你不说, 我咋信?”我期待他发表高见。

“全国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学生不会读书……”说到这里, 他有些激动。

“你指的是‘朗读’吧!”我作了纠正, 说:“你讲的, 我信。”

老于所说虽有过激之处, 但也不无道理。不少学生读书多年, 最终仍“张口不会说话, 提笔不能作文”, 学的岂不是“哑巴汉语”?

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的核心是“读”。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才可能“听得清楚, 说得明白, 写得生动”。老于的过激言辞, 表明他对当前某些语文课堂的忧虑。

……

说是“老于的忧虑”, 其实, 也是我的忧虑。

是什么让当今中国小语界的两位泰斗级的大师如此“忧虑”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全国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学生不会读书 (朗读) ”。果真如此吗?笔者曾在9所乡镇中心小学做过一个调查, 一篇课文用两三个课时就学完了, 能正确流畅的读完全文的只占10%左右, 但竟然有超过50%的学生还结结巴巴地读不通课文。“老于”的语气可能真的有些“过激”, 但内容却没有丝毫“夸张”。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广大小学语文工作者的“警醒”和“深思”, 乃至大家共同的“忧虑”。

早在1985年, 美国著名专家学者组成的“阅读委员会”在《成为阅读大国》的研究报告中, 就得出了这样震撼人心的结论:“给孩子朗读, 能够建立孩子必备的知识体系, 引导他们最终踏上成功的阅读之路。朗读是唯一且重要的活动。”“唯一且重要”足以说明“朗读”在美国阅读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翻开小学语文教案, 每篇课文教学目标的第一条都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可以说, 这是阅读教学最基本的要求, 最根本的任务, 是阅读教学的“第一目标”。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的核心是读。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才可能听得清楚, 说得明白, 写得生动。因此, 学会“朗读”在阅读教学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的特殊地位, 是阅读教学不容突破的“底线”。这样的“底线”大面积地“失守”, 直接导致“不少学生读书多年, 最终仍张口不会说话, 提笔不能作文。”这一点毋庸置疑, 更令人心痛!于是, 我们不禁要问:阅读教学的底线缘何“失守”?究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不少学校和老师虽然也认识到“朗读”教学的重要性, 但却没有真正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为首要的教学目标加以高度重视和持之以恒的加以落实;第二, 长期以来, 语文考查重“笔试”轻“口试”, 甚至有“笔试”无“口试”, 这样的考评机制也直接影响了朗读教学目标的达成;第三, 中国特色的大班额 (一个班六七十人司空见惯) 给守住这一底线也增添了不小的难度。

扪心自问,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 如果连这样的“底线”都守不住, 夫复何求?那么, 在中国特色的大班额下, 如何才能守住这一阅读教学的底线呢?

落实硬性指标, 确保朗读时间

要想“收复”和“保住”“朗读”这一阅读教学的“底线”, 保证充足的读书时间是前提。而在“全国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学生不会读书”这一严峻形势下, 必须严格落实硬性的时间指标及与之相应的明确要求。

课前“预读”一刻钟———做到“书不读熟不开讲”

所谓“预读”就是在学习每篇课文之前让学生在自学生字新词的基础上“预先”读课文, 要求比较顺畅地读完课文, 力求做到:“字字响亮, 不可误一字, 不可少一字, 不可多一字, 不可倒一字”。 (朱熹《讯学斋规》) 这样的预读时间下限是“一刻钟”, 也就是最少要读一刻钟, 每名同学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延长各自“预读”的时间。总之, 通过“预读”要把课文基本读顺, 读通, 读熟, 从而真正实现“书不读熟不开讲”。

课中“练读”一刻钟———做到“让读成为主旋律”

“书声琅琅”应该是语文课堂的显性标志, “朗朗书声”也应该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要求课上学生读书的时间不少于一刻钟, 也就意味着语文课堂上有近乎一半的时间让学生读书。因此, 必须把教师“讲”的时间进行最大限度地压缩, 也就是说教师能不讲的坚决不讲, 可讲可不讲的尽量少讲, 留足充足的时间让学生采取多种形式反复诵读课文, 力求做到“诵数 (多次诵读) 以贯之, 思索以通之。” (荀子)

课后“回读”一刻钟———做到“故书不厌百回读”

“回读”是指学完课文后回过头来再读课文。这是对课堂“练读”的补充和巩固, 是对课内学习的深化和提升, 也必将达到“温故而知新”的功效。正如苏东坡有诗云:“故书不厌百回读, 熟读深思子自知。”所以, 教师必须确保回读“一刻钟”不动摇, 鼓励学生经常“回读”, 反复“回读”。

如此算来, 只要教师认真落实这些硬性指标, 一篇教学两课时的课文, 给予学生读书的时间就超过了一个小时, 也基本达到了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所提出的“每天最少有半个小时对新课文进行有表情、有理解地朗读”的要求, 这无疑为教师守住阅读教学的底线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保证。

依托学习小组, 组织朗读活动

在中国特色的大班额, 甚至超大班额、特大班额下, 一位语文教师带六七十个学生比比皆是, 这的确为全面达成“朗读”教学的目标增加了难度。作为一介书生, 教师无力改变班额的大小, 但可以变“大”为“小”, 化“多”为“少”, 把一个“大班”分成“六人左右, 好中差搭配”的若干个“学习小组”, 并依托这样的学习小组组织“朗读”活动。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当众读书的机会

在四十分钟的课堂上, 全班范围内的指名朗读只能让少数学生得到锻炼, 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当众读书的时间和机会。久而久之, 很大一部分学生便失去了当众表达的愿望和激情, 成了名副其实的“观众”和“听众”。而在建立了“学习小组”之后, 每名同学都能够在自己的组内当众读书, 从“观众”变成“演员”, 从“听别人读”变成“读给别人听”, 这不仅能够克服学生不愿朗读的惰性, 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和表达热情, 而且有利于学生大胆展示自己, 培养自信, 张扬个性, 提高朗读水平。

让每一名学生都在交流互动中进步

传统的指名朗读后的交流评价是“一对众”的相互关系, 即一名学生“读”, 全班同学“评”, 结果是要么缺乏“互动”, 要么流于形式。而在学习小组内, 由于组员只有少许几名学生, 当一名学生读完之后, 其他同学就可以立即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成功之处, 大家共同学习, 一起分享;不足之处, 大家引以为戒并帮助纠正和完善。这样的交流互动方便快捷, 及时有效, 有时甚至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让每一名学生都在达标检测中过关

学完一篇课文, 必须对每一名学生进行达标检测, 但仅凭教师一个人的力量显然很困难, 而把这一工作交由学习小组完成却是切实可行的。学习小组的成员可以轮流在组内读书, 接受小组成员的“考核”, 也可以由组长逐一对小组成员进行考核, 同时组内其他学生自由练读, 准备接受考核。考核合格的, 由组长签字或全组成员鼓掌通过;考核暂未合格的, 由组长记下姓名, 督促其认真反复练习, 进行二次考核, 从而保证个个达标, 人人过关。

紧紧依托学习小组, 开展朗读活动, 让每个孩子都有当众读书的机会, 让每个孩子都有交流研讨的权利, 让每个孩子都能实现组内达标, 这无疑为守住阅读教学的底线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

优化指导策略, 提高朗读质效

在当前不少语文课上, 教师的朗读指导呈现出两种错误的倾向:一是过分强调重音、停顿、语气、语调等表层技巧的“机械化”指导;二是“放任自流, 情不达意”的“放羊式”指导。因此, 要想改变学生朗读低水平重复的现状, 必须优化朗读指导的策略。

大声为孩子朗读

美国著名的阅读研究专家吉姆·崔利斯在调查研究中发现:一个经常为孩子朗读的老师, 他的班级学生的朗读及阅读能力远比其他班级高得多。所以, 他在《朗读手册》中对老师和家长呼吁:大声为孩子读书吧!

语文教师应该大声朗读课文给孩子听。从时间上讲, 可以安排在课始, 也可安排在课中, 还可安排在课尾。从内容上说, 可以读整篇课文, 也可读一段、一句, 甚至可以读一个词语。总之一句话, 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课堂上, 教师入情入境, 绘声绘色地大声范读一定会集中孩子的注意力, 打动孩子的心灵, 引发学生的共鸣。更重要的是, 教师大声地朗读更容易激发孩子的朗读“渴望”, 而“渴望”朗读比任何一种朗读技巧指导都更有效!所以说, 教师大声读书在朗读指导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教师还可以通过播放课文录音实现“大声为孩子朗读”。和教材配套的课文录音, 一般都由专业人员朗读, 字正腔圆, 悦耳动听, 加之辅以和文本相应的声音和音乐, 很容易营造氛围, 把学生带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之中。反复播放课文录音, 就等于免费帮孩子们聘请了一位出色的不知疲倦的“朗读专家”, 孩子们浸染其中, 耳熟能详, 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和熏陶, 自然而然地就学会了“读书”。可以说, 播放课文录音“标准规范”“价廉物美”。

教师大声朗读课文及播放课文录音为学生的朗读提供了一个可供学习和模仿的“标本”和“范例”, 是朗读教学中最方便、最朴素、最实用的指导方法, 对于善于模仿的学生来说, 在朗读训练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 在当前的语文课堂上, “为孩子大声读书”被忽视和弱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需要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当然, 在“大声读”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听”的习惯, 让孩子边听边“默读”或“小声跟读”, 从而发挥“大声朗读”的最大功效。

引导孩子用“心”朗读

美妙悦耳的歌声缘于发自内心动情的歌唱, 同样, 动人心弦的朗诵来自于心灵深处的真情流淌。没有情感参与的朗读是苍白甚至呆板的。因此, 教师应该引导孩子投入真心, 融入真情, 入境而读, 动情而读。

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描绘的情景, 身临其境, 入境而读。苏教版教材《特殊的葬礼》是一篇有关环境保护的记叙文, 描写了巴西塞特凯达斯瀑布由盛及衰的过程, 告诉人们要保护环境, 爱护地球。课文的三、五小节分别描写了“昔日”大瀑布的“雄伟壮观”和“今日”大瀑布的“生命垂危”。怎样把学生带入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中呢?首先, 笔者让学生读读这两小节并展开想象, 在自己的大脑中出现“飞瀑图”和“消亡图”。接着, 播放视屏展示大瀑布的雄姿, 出示图片展现大瀑布的枯竭, 通过对比刺激学生的视觉器官。最后, 分别选用气势恢弘的交响乐和悲惨凄凉的二胡演奏《江河水》给两小节配乐朗读。这样, 学生身临其境, 伴随大瀑布一起奔腾、咆哮、哀叹、伤心, 朗读课文自然就情深意切, 真挚感人。

引导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移情体验, 动情而读。课文《生命桥》深情地讲述了一群羚羊被狩猎队逼到悬崖边, 老羚羊用血肉之躯为年轻羚羊架起逃生之桥, 使得年轻羚羊绝境逢生的故事, 赞颂了羚羊群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可贵精神。课文的第二小节讲述了一对羚羊成功试跳, 年轻羚羊“猛蹬”老羚羊化险为夷, 而老羚羊“猛顶”年轻羚羊却坠入山涧。怎样让学生真情诵读, 体会老羚羊的献身精神呢?笔者作了这样三个“层次”的引导:各位年轻的羚羊, 假如坠入山涧的这只老羚羊是你的亲戚邻居, 你会怎么读?是你的爷爷奶奶, 你会怎么读?是你的爸爸妈妈, 你又会怎么读?而后, 笔者让学生把自己当作“年轻羚羊”, 把文中的“老羚羊”换成“您”来读。于是, 伴着悲壮的音乐, 孩子们满怀悲痛地深情诵读“当我在空中向下坠时, 奇迹出现了:您的身子刚好出现在我的蹄下, 而我在您的背上猛蹬一下, 下坠的身体又突然升高并轻巧地落在了对面的悬崖边, 而您就像一只断翅的鸟, 笔直地坠落山涧。”这样的移情体验深深震撼了孩子们的心灵, 这样的动情朗读让不少学生悲痛万分, 潸然泪下。

需要说明的是, 音乐是打开孩子心灵的金钥匙。如果在朗读教学中你觉得什么东西不容易讲清, 那么请你首选音乐, 它常常能把课文中蕴含的东西淋漓尽致地传递给学生。选一首与课文情感一致的乐曲与朗读同步播放, 音乐的节奏、旋律就会将学生拉进乐曲的意境和情感之中, 让他们在语言与乐曲交汇的海洋中神游。

鼓励孩子“广泛”朗读

著名儿童作家曹文轩曾撰文指出:朗读在发达国家是一种日常行为。2006年的“柏林国际文学节”上, 他参加最多的就是各种各样的朗读会。德国人甚至将他的长篇小说《草房子》以及他的一些短篇小说翻译成德文在学校、在社区图书馆朗读……

由此, 教师应该鼓励并引领孩子进行广泛的朗读:可以读唐宋诗词, 可以读童话寓言, 可以读新闻报道, 甚至可以读读歌词、广告语。一句话, 凡是可以朗读的凝聚着人类文化精神的读物都可以纳入教师的视野。也许有人会说, 课文还读不好, 还去读什么课外读物?殊不知, 大量的课外阅读和大声朗读无疑是对课文学习的补充和提升, 坚持不懈地广泛朗读必然会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和阅读能力。反之, 就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少年学生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都不阅读, 那他就连教科书也读不好。”

上一篇:机器人电子设计下一篇:语文教学中的文化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