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学会阅读家长会

2024-10-08

教孩子学会阅读家长会(共12篇)

教孩子学会阅读家长会 篇1

全国家长学校优秀教案征集评选

家长学会教孩子文明健康上网

教学目标:

1、引导家长正确地辅导孩子文明上网的习惯和安全上网的意识。

2、帮助家长培养学生自觉拒绝网络不良信息。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培养学生正确上网、文明上网的习惯。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感谢家长抽出宝贵时间前来学习。关于如何让孩子健康上网,这是很多家长都非常关心的问题,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上网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但是网络同现实社会一样,也不是一片净土,孩子们很难抵御网络垃圾带来的侵扰。家长应如何正确引导孩子上网,趋利避害,让广阔而纯净的网络世界给孩子们带来更加丰富的知识和能力,是现代家庭和社会必须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案例分析

下面我来介绍几个案例说明孩子经常上网的原因 案例1:

小毛的家庭条件优越,父母开有一家房地产公司,且他是爷爷三兄弟血脉中唯一的男孩子,承载了父母和家族更多的期望,对孩子的管教也因之非常严格。不但重视孩子的学习,也重视孩子的品格教育,所以不给孩子以名牌衣着来满足他的虚荣心,但孩子偷家里的钱买玩具的时候,家长不但把孩子的玩具砸烂,而且予以罚跪进行惩罚。对孩子的学习更是严加督促,春节期间孩子要求玩半小时电脑都被拒绝,最后导致孩子强烈反弹,经常上网聊天。这个案例说明家长要学 1

会正确、合理的管教方式,过宽的管教使孩子缺乏监管,但过严的管教又导致孩子的逆反。过度管制、干涉,是造成青少年上网成瘾的诱因,因为父母对网络的过度管制,反而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比如:“这些孩子本身并不想去玩游戏,是被父母给‘逼’的„„他偶尔上网,父母就怕他在网络上玩游戏、认识一些不好的人,然后就会去监督„„这样造成一种逆反心理。” “有逆反心理,你越不让我去,我还越要去。” 案例2:

刚上六年级的李明父母为了查资料方便,给他买了一台电脑。然而,李明对电脑的喜爱引起了父母的不安。父母由于常常看到他上网,害怕儿子会染上网络成瘾。父亲只要一看到孩子坐在电脑前就开始紧张不已,想方设法阻止他玩电脑。由于父子意见不合,多次发生冲突。后来,父亲干脆在电脑上设置了密码,甚至拔掉了网线。李明非常生气,于是省下零用钱,偷偷到外面的网吧去上网,彻夜不归。这个案例说明了不能将正常的上网活动都视作危险信号,对孩子的个人爱好横加阻挠。当孩子每天上网时间仍然在控制的范围时,并不能算是网络成瘾,家长对此不应该制止,反倒应该鼓励。另一方面,家长注意与孩子之间正常的沟通技巧,很多孩子之所以沉溺于网络正是由于在现实生活中无法与周围的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导致。案例3 小宇是一名八年级的学生,父母常年在外地做生意,家里只有祖父母照顾他和弟弟的生活。刚上初中时,小宇的学习成绩在班级中还处于中等偏上,可自从他迷上网络以后,他就常常放学后直奔网吧。由于没有父母的管束,他的行为越来越肆无忌惮,最后常常夜宿网吧。沉溺于网络的同时,他的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面且与周围同学的交流也越来越少,对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则是避而远之。小宇的父母非常焦虑,经常发生进校后又出去逃课去网吧的情况。这个案例中,小宇是典型的由于家庭教育问题引起的网络成瘾个案。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束,加之 2

祖父母年纪很大,对他的管教不严,平时和父母交流沟通又很少,无法得到适当的关心和引导,因此在内心很容易产生孤独感。上网上他找到了快乐,消除了孤独。

三、家长交流自己孩子出现的一些现象,谈谈平时是怎样教育孩子上网问题

1、家长自由讨论。

2、集体交流,教师相机归纳

四、建议家长培养孩子健康上网的习惯

首先,家长应该告诉孩子在电脑上可以做什么。除了孩子最爱玩的游戏外,不妨让孩子在电脑上学着画画、写些小段落、在电脑上阅读图文并茂的童话、进行益智类的数学游戏、学习少儿英语、学下围棋等都是很好的办法。在“触电”时间上,要和孩子形成“规矩”,一般儿童每天上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最好。

由于孩子刚接触网上学习,家长要多多从正面加以引导。在孩子上网前,家长先给他们立下规矩。总的原则可按《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执行,还可以具体一些,如不泄露个人与家庭秘密,学会选择并欣赏健康网站,家长帮孩子指定几个网站,监督孩子远离网络垃圾,学会自我保护。

其次,家长们要掌握上网的三个原则:第一是适度原则,规定孩子每天上网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家长每天争取陪伴孩子2个小时;建议家长给孩子定一个暑假目标,不一定是补文化课,要符合孩子需要,选择一些孩子感兴趣但平时没时间实现的项目,比如游泳、旅游等。第二是设防原则,如果孩子一定要打网游,建议不要让孩子打升级的游戏,因为孩子会被游戏牵着鼻子走。第三是指导原则,建议父母去玩一玩孩子喜欢的游戏,这样你才知道孩子为什么会陷进去,你才能把他从那个迷宫中领出来。

同时,家长要密切注意孩子的表现,如果孩子出现诸如视力减退、食欲不振、精神困顿等症状,就说明过度痴迷了,要引起家长的警惕,这个时候家长应该要 3

求甚至强行命令孩子减少和电脑的“交往”,多多参加其他活动。在家中,如将电脑安置在客厅里或父母房间,不经父母同意不开电脑;经常与孩子探讨上网的技巧和经验,了解孩子的喜好和上网的基本情况。经常上网的孩子的自制力一般都会很差,这个时侯更需要家长全方位的关心和呵护。

最后,家长要提高网络素养。如果家长没有相应的网络素养,他们就没有能力教育和保护自己的孩子,所以每一个中小学生的家长都应主动学习有关电脑和网络方面的知识,熟练地操作电脑,熟知每一个网络的大致内容,有效地管理家里的电脑,有效地提高自己的网络素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身作则,为子女做好榜样,不进入黄色网站和暴力游戏网站,不下载黄色的图片或资料;

2、做孩子的最佳保护者。平时与孩子多交流和谈心,了解孩子的上网情况,阻止孩子与网友见面。为了防止孩子遭遇网上垃圾,家长应定期查看孩子从网上下载的文件,让孩子远离网上垃圾,或者安装网络信息过滤器,让网络信息过滤器把带有色情、暴力等家长不愿孩子接触到的信息搜索到,然后像“网络巡警”一样把这些内容拦住,不让孩子接触到。

总之,网络世界五彩缤纷,但也存在相当一部分不健康的内容,为了避免受害,培养孩子健康上网,文明上网的良好习惯是离不开我们做父母的监督和指导。为了孩子的健康人生广大家长赶紧行动起来吧。

教孩子学会阅读家长会 篇2

一、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 学做健康快乐之人

1. 正确评价自我。

要让每一个孩子都实实在在地抬起头来走路, 就要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特点, 并在此基础上发挥自己的优势, 树立自信心。要让学生通过才艺展示中, 看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 从伙伴的评价中肯定自我, 认识到也许在某个方面弱一点, 但在另一个方面却有自己独特的潜能, 强过别人, 只是自己没有发现, 没有主动地去挖掘。由此正确地认识自己, 并悦纳自己, 增强走向成功的信心。

2. 自信乐观对待生活。

在竞争的当今社会, 每位学生都面临困难和挑战。我们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竞争, 获得对社会、对生活的积极体验, 树立面对挫折和失败的勇气。使学生初步掌握调整情绪的方法, 扫除心情障碍, 坦然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为他们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奠定基础。

二、学讲礼仪, 规范言行, 学做文明之人

古人云:“不学礼, 无以立, 人无礼则不生, 事无礼则不成, 国无礼则不宁。”礼仪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文明程度在人际交往中的具体体现, 也是每一个人在文化素质、修养方面的重要体现。

1. 友爱、宽容。

现实生活中, 自私的孩子并不少见, 他们不愿与他人分享, 独占意识很强, 与他人的人际关系非常紧张。《我们分享, 我们快乐》一课旨在从人和人之间互动和共生共存的角度, 让学生体验:分享就是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人与人之间不是孤立的, 需要彼此援助, 而与人分享快乐是一种人间真情交流和心灵沟通。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活动与他人的交流产生思考, 进行积极的反思, 这是“学会做人”的德育课堂需要实现的一种“生命的交往”。

2. 学会感恩。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感恩优良传统的国家。“滴水之恩, 涌泉相报”, 孝敬长辈是一个人应有的良好品质, 然而如今的孩子却不懂得体恤长辈。因此, 首先要教育学生感谢父母, 具体做法是: (1) 常问好, 让父母舒心, 回家多些微笑, 多些“谢谢”; (2) 多帮忙, 让父母省心, 回家做些家务, 减轻父母的劳动负担; (3) 勤学习, 让父母放心, 主动完成作业, 获得真才实学; (4) 能宽容, 让父母顺心, 多换位思考, 理解父母苦心等。其次要教育学生感谢学校, 感谢同学的帮助和友谊, 感谢老师的培养、尊重与关爱。可通过面对面交流、写感恩日记、举办征文比赛等促使师生相互理解, 使学生感恩老师。而每位教师更应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 理解和宽容学生, 使学生在被尊重和关爱中体验到幸福, 形成超越自我的学习动力。最后要教育学生感谢社会, 感谢为人民创造的幸福。

三、知我中华, 爱我中华, 做有志气的中国人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景色优美、物产丰富, 民族众多、历史悠久的国家, 对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应从引导学生爱学校、爱家乡、了解自己祖国的历史、文化开始, 激起学生高尚的爱国情怀, 并使之逐渐成为一种理想和信念。

1. 触摸历史。

历史是一条长河, 没有人能够撇开历史的地基而构筑现实和未来的大厦, 而把过去、现在和未来联系起来, 正是一个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灿烂文化。璀璨的中华文明史所具有的历史穿透力和震撼力, 将激起学生心中深切的爱国之情、民族自豪感。

2. 饱览锦绣河山, 真情拥抱生活热土。

祖国的大好河山, 是中华民族生活的家园, 只有进一步认识祖国山河的壮丽秀美, 才能更好地热爱它、珍惜它、建设它和保卫它。

四、学会探究、学会合作, 做有智慧的现代人

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 社会生活、意识形态、现代科技都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 所有这一切都呼唤具有学习型、探究型科学素质的下一代。

社会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需要团结合作。如:要使龙舟的前进速度加快, 每个成员都得听从指挥, 动作协调一致;前国家女排连续五次获得世界冠军, 是因为队员们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 密切配合取得的一次又一次的胜利;神舟七号的成功发射, 是每一位参加研究的科技人员密切合作所创造的奇迹。“一个篱笆三个桩, 一条好汉三个帮”, 团队合作的力量是无穷尽的, 集体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需要团结合作。经过对照检查, 学生一定会明白, 生活在以人为本的社会里, 一个人是不可能做成什么大事的。只有团结起来, 才能有所作为。

五、崇尚科学, 做有公德的社会主义新人

德育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 它的最终目标是将社会道德、社会规范转化为学生个体的品德, 促进学生品德社会性发展, 成为合格的公民。

1. 诚信、互助。

诚实守信, 是一个人非常宝贵的素质。它不仅有利于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的良好关系, 而且是学生今后迈向成功的重要条件和保证。要教育学生胸怀坦荡, 不为一些小事尔虞我诈、劳心费神, 对同学以诚相待, 不轻许诺言, 凡是自己承诺的事情要努力实现, 用行动取信他人。

2. 勤俭、守纪。

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和传家之宝, 从古至今一直备受推崇。北宋史学家司马光训诫儿子要崇尚简朴;战功赫赫的陈毅元帅不仅自己生活简朴, 而且教育子女从小养成勤俭简朴的生活作风。

3. 相信科学。

科学与迷信是根本对立的, 迷信是违反科学的, 是愚昧无知的表现。但是, 近年来, 我们不难发现, 愚昧迷信活动抬头, 这显然与时代发展的需求不符。

利用德育课堂的主阵地, 深入浅出地向学生宣传酗酒、抽烟、毒品和邪教的危害及一些相关的法律常识, 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和分析这些社会丑恶现象, 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会拒绝这些黑色陷阱, 珍惜和保护自己的生命, 让自己永远生活在灿烂的阳光里。

教孩子学会说话 篇3

案例1

入园才几天的扬扬突然跑来对老师说:“老师,我要嗯……嗯……。”年轻的老师一下没反应过来,等她耐心地问清楚时,扬扬已把大便拉在裤子上了。

分析与对策

不少成人让幼儿从小使用不规范的语言,如有的孩子由老人照管,祖辈土话多,幼儿也学着用上活与人之流;出于对孩子的宠爱,成人常用儿语与孩子说话,使孩子从小接受不规范的甚至是错误的语言,影响了幼儿词汇的积累?孩子语言模仿能力强,成人应该使用规范的语言与孩子交流、有条件的家长应该让孩子学说普通话

案例2

喝牛奶的时间到了,老师发现丁丁拿着盒装牛奶没喝,便问:“你为什么不喝呀?”丁丁摇摇头。老师又问:“你不爰喝牛奶?”丁丁摆摆手。老师发现了他手中的吸管,就说:“噢,你不会插吸管是吗?”丁丁点点头。

分析与对策

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孩子是家中的“小人阳”大人对孩子的一举一动非常关注,只要孩子有什么要求,稍有表示便立即办到、如孩子的许多要求、意愿,只要乎一指,头一点,大人就能心领神会,立即满足,不再要求孩子讲出来 渐渐地。这些孩子习惯于点头、摇手,而不愿或不会使用语言与人吏往 事实上孩子有什么要求时,语言表达的积极性、主动性是最高的,家长要善于抓住时机,促进孩子语言与交往能力的发展。

案例3

因为父母很忙,3岁的文文经常独自看电视、玩玩具,很少外出。一次,父母带她去朋友家,并要她向朋友问好,文文却躲在父母身后,双手紧紧拉住妈妈的衣服,不愿与大人打招呼,也不与朋友家的孩子玩。

分析与对策

出现这类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的足环境因素,如现代住房的封闭式结构使独生子女间缺少交往、有的是幼儿性格上的原因,如胆小羞怯 有的是家长出于安全考虑,过度保护,很少允许幼儿去与同伴吏往 有的家长认为给孩子看电视既可以增长知识,自己也省心,殊不知过度看电视不仅损伤孩子视力,而且孩子在此过程中常处于被动状态,减少了与人交往及语言练习的机会因此,家长应认清语言与交往能力发展的密切关系,努力为孩子的语言交往创设有利条件!

案例4

小强爸爸与小本爸爸是好朋友。一天,他们带上各自的孩子一起出去玩。老朋友一见面,都提醒自己的孩子向对方问好。小强向小本做了个鬼脸,向小本瞪了瞪眼睛。小强爸爸夸自己的孩子如何“聪明、能干”,“我们全家他最大,都听他的”。而小本怯生生地说:“叔叔好。”话音未落,小本爸爸就数落他:“声音小得像蚊子叫,真没出息!”

分析与对策

不难看出,小强爸爸对孩子过分宠爱,而小本爸爸对孩子要求过高:成人对孩子语言及吏往方面要求过高,令使孩子失去语言交往的信心。成人溺爱孩子,孩子蛮横霸道,会失去吏往的朋友。有的家长在众人面前强迫幼儿叫人或训斥幼儿,有的家长错误地干预孩子们的交往行为,这些都会成为孩子语言、交往能力发展的障碍。

语言是影响人际交往的第一要素。孩子需要交往,必须提高自己的语言交谈能力。家长要善于把孩子的语言学习与交往能力的发展融合起来,使两者相互促进,协同发展。以下建议,家长不妨尝试一下。

一、在培养孩子语言能力时,注意保护其与人交往的积极性

1、鼓励孩子大胆与人交流

宽松、和谐的语言环境是孩子学习与发展的前提,是调动孩子有话敢说的内部动机的必要条件。只有体验到语言交往的意义、成功与快乐时,孩子学习用语言与人交往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被激发出来。

家长与孩子交谈时,语言要亲切,使孩子愿意把心里话讲出来。对性格内向,不爱与人交往的孩子,家长要做有心人,为其创设轻松愉快的语言交往环境。首先要让孩子敢于说话,不要过分强调语言表达的正确与否。

2、丰富孩子的生活内容,引导孩子进行语言交往

丰富的生活内容与经验是孩子语言表达的源泉与基础。由于孩子受到生活经验及年龄特点的限制,他们只会对感兴趣的事物加以关注,对自己熟悉的事情才会述说。所以,需要成人有意识地丰富幼儿的生活内容,尤其是丰富孩子交往的内容,帮助他们积累生活经验,引导他们进行语言交往。

3、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使孩子养成良好的社会交往行为

培养孩子能注意倾听别人讲话、能留意周围的语言信息,是孩子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孩子与人交往的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学龄前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其注意力的局限性。我们要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培养孩子语言倾听习惯。如创造和谐的环境,使孩子愿意在这样的环境中听别人说话。进而引导他在集体中会听老师和同伴说话能听懂简单的指令;能在语言指导下做事情。然后,再要求他在别人说话时能保持安静;能耐心听完别人讲话。

二、注重孩子语言表达的练习,提高他们语言表达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随时有表达意愿和感受的要求,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要耐心倾听他们的呼声,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意愿。如:

1、家长要坚持让孩子把话讲清楚后再满足他的要求

如,孩子需要家长帮助穿衣服,但他讲得不太清楚,家长虽然听懂了,也要坚持让孩子讲清楚。因为孩子有愿望时,会积极努力地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的。

2、把培养良好习惯与学习语;结合起来

可以编一些儿歌来培养洗手习惯,如“手心搓搓,手背搓搓,一、二、三、四、五、六、七(甩手次数),小手洗得真干净”,使孩子在学习洗手的同时,练习念儿歌,发展了语言。

3、善于抓住突发事件进行随机引导

如下雪了,孩子多高兴啊!家长要及时引导孩子观察,同时引导他们用语言描述下雪的场景。大人可与孩子一起,一边玩雪一边说说笑笑,在快乐的玩耍中发展语言。若遇孩子们吵架了,只要不是谩骂,不影响到安全的话,家长不要马上制止。争吵中的孩子往往思维敏捷,说话的积极性高涨,可以让孩子们在争执中学习辩论,发展语言,提高交往的技巧。

美匡心理语言学家F.R施莱伯说:“要想知道你孩子将来的语言如何就必须先研究你本人现在的言语。”这说明成人语言对幼儿影响的重要性。家长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交流水平,要做孩子学习规范语言的引领者及进行良好交往的同伴,并为孩子创设与选择有益于其语言交往能力发展的良好环境。这个良好的环境不仅在幼儿园、在家里,它包括幼儿所到的其他地方。成人应该尊重幼儿的人格,以平等的态度与孩子对话,以孩子乐意接受的方式与之交往,把发展孩子语言与交往能力融入孩子综合素质教育之中,成为孩子可持续发展的一部分。

教孩子学会宽容 篇4

刘增

人们常用“宰相肚里能撑船”来形容一个人的宽宏大度和求得别人的宽容,其实,宽容不是“宰相”的“专利”,我们每个人生活在纷繁的社会,在处理方方面面的关系,在为人处事上,需要学会宽容,需要和谐相处。

让我们看一看大自然吧,它给宽容做了最生动直观的诠释: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故天空广阔无垠;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故大海浩瀚无比。我们常用“大海的胸怀”来形容和赞誉一个人的宽容的胸襟,大概也是受大自然的启发吧!

宽容是一种修养,是一种美德。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很多使人感到很无奈的事,甚至会遇到一些磨擦和矛盾。如何去处理这些摩擦和矛盾,最好的办法就是学会宽容,加强修养,以德报怨,化解矛盾,这既是传统的也是现实需要发扬的美德如果只去近近计较,只能把自己陷入无穷无尽的烦恼之中而不能自拔。人生如此短暂匆忙,我们又何必把每天的时间都浪费在一些无谓的摩擦之中呢?

一个人的度量大,性格豁达,遇事换位思考,容得不同意见,并非是懦弱可欺,而会收到人们的赞誉。

宽容是一种潇洒,是一种境界。古人有句诗说得好:“处处绿杨堪系马,家家有路到长安。”宽厚待人,容纳非议,虚怀若谷,善解人意,乃是营造和谐的环境,可以使自己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美满,使自己的生活充满乐趣,进入理想的境界,而事事患得患失,忘加猜测,如在刀锋上行走,活得紧张,活得疲惫,难得潇洒,枉在世上走一遭。

宽容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能力。世界由矛盾组成的,人与人之间有交往,有接触,就难免有碰撞,有摩擦,而妥善解决这些矛盾和摩擦,需要智慧和能力,善于用宽容就是智慧和能力的体现。善用宽容的眼光看世界,就会提高驾驭生活的能力,扫除生活中的烦恼,享受生活乐趣。细想起来,宽容了别人,也是解放了自己,善待了自己。如果容不了别人,怎能指望别人容纳自己。宽容需要学习,需要磨砺,需要培养,在学习,磨砺和培养中,把宽容变成自己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变成一种行为习惯,这也是提高自己的能力。

怎样教孩子学会说话 篇5

从孩子语言发展来看,按时间顺序主要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张口说话前,即“听”的阶段;张口说话后至可说完整的句子阶段;第三阶段是逻辑表达完善阶段。各个阶段有不同的侧重点。

第一阶段:主要注意多让孩子“听”,培养孩子语言兴趣。

从孟可小朋友一出生,我们就把他当成一个能听懂大人说话的“小大人”,注意和他交谈。而且是用成人的语言对他说话。比如:“宝宝,你饿了吧!妈妈给你配奶。”或者:“宝宝,妈妈今天有手术,回来晚一点,你耐心等待。”尽量少用一些儿语化的词,比如:车车、勺勺、瓶瓶等。多给孩子听音乐和幼教磁带。孩子会站立后,就让他自己去开录音机,让孩子对听故事更有兴趣。这样充分刺激孩子大脑听力和语言中枢的神经发育,为孩子张口说话作好准备。

第二阶段:主要培养孩子语言方面的自信,同时扩大孩子的词汇量。

孟可小朋友张口说话比较晚,2岁以后才会说单字.而且发音不准。我们注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鼓励他张口.非常认真地倾听他,同时耐心地纠正他的发音。孟可的可(ke)”字,孩子总念成“he”,我就教他念“ke一可,ke一可”反复多次.并且让他看我的口型。当孩子念对时马上表扬。这阶段注意不要故意重复孩子念错的音,尤其是在众人面前。这不仅会挫伤孩子的自信心,更主要的是又一次把错误读音传达给孩子的听觉中枢,加深了错误的印象,害处很大。

孩子会说句子时,家长应注意纠正语序和引导用词。比如孩子说:“小猫吃老鼠多多。“意思大人肯定懂,但要纠正:”小猫吃了好多老鼠。“孩子说”饭好吃“,我们就会进一步引导,可以说”美味佳肴。"

第三阶段:主要引导孩子完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孩子会说了,但如何完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是这个阶段的主要问题。我引导孩子首先把要说的东西分成几段,一段一段地说。比如复述一个故事,先记住情节,再一段一段详细表达。而我们则认真地听孩子的每一句话,不断地鼓励他说下去。

有一次,我给孩子买了一双鞋,他特别喜欢.我问他;“这鞋你为什么喜欢?”

他说:“这鞋我喜欢,我跑步快。”

我说:“对。第一这双鞋样式新颖,很漂亮。第二鞋底非常软,穿着很舒服。第三鞋底防滑,跑步时不会摔倒。你是这个意思吗?”

孩子说:“对,全是我要说的。” 、我进一步说:“如果你把要说的东西率先一条条地整理好,再说出来,别人就听的常清楚了。”

怎样教孩子学会自我介绍 篇6

在人际交往中,自我介绍是不可或缺的一种礼仪。从交际心理上看,人们初次见面,彼此都有一种了解对方,并渴望得到对方尊重的心理。这时,如果能及时、简明地进行自我介绍,不仅满足了对方的渴望,而且对方也会以礼相待,自我介绍。这样,双方以诚相见,就为进一步交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所以说,父母很有必要教会孩子如何进行自我介绍:

一、要让孩子充满自信

在日常交往中,有的孩子怕见陌生人,见到陌生人,似乎思维也凝固了,手脚也僵硬了。本来伶牙俐齿的,变得说话结巴;本来笨嘴笨舌的,嘴巴更像贴了封条。这种状况怎能介绍好自己呢?要克服这种胆怯心理,关键是要自信。有了自信心,才能介绍好自己,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

二、介绍要真诚自然

有人把自我介绍称为自我推销。既然推销产品时需要在“货真价实”的基础上作宣传,那么推销自我时也不能不顾事实而自我炫耀。因此,作自我介绍时,最好不要用“很”、“最”、“极”等极端的词汇,给人留下“狂”的印象;相反,真诚自然的自我介绍,往往能使自己的特色更闪闪发光,引起人们的注意。

三、要让孩子考虑对方的心理

自我介绍的根本目的是要给对方留下一个印象,因此父母要让孩子学会站在对方理解的角度来说话。这样的介绍,才不会使对方心中结下疑团,也才能使对方继续听你的发言。

此外,父母还要让孩子明白,在介绍自己时,一定要重视那个或那群与你打交道的人,要随机应变。如你面对的是年长、严肃的人,你最好认真规矩些;如与你打交道的`人随和而具有幽默感,你不妨也比较放松地展示自己的特点,作出有特色的自我介绍来。

教孩子学会阅读家长会 篇7

事实上,像刘女士这样的家长还不少。根据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前不久发布的《重庆市中小学生家庭教育发展报告》显示:“不知道怎样教育孩子、没有时间教育孩子、教育孩子意见经常不一致。”这三项是家长们在家庭教育中的最大烦恼,占到了92.3%,认为完全有能力教育孩子的家长只占极少数。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很累, 中国的父母更累。因为他们只有一个孩子,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家长们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为他们设计好了人生。然而,不幸的是,父母为孩子设计好的人生轨迹,很有可能是自以为是的凭空规划。其结果可能是,父母使的力气越大, 孩子受的罪越多,偏离正常发展轨迹的可能性也越大。今天,我们到底该如何当好家长呢?

教育的烦恼五花八门

谭先生是重庆某政府机关公务员,有一上初二的宝贝女儿。 孩子住校,周末才回家。谭先生告诉记者,每次回家后,孩子第一件事便是开电脑,每次起码两小时,房门紧锁,与小学中学同学聊QQ,怎么都叫不出来。好不容易将孩子哄出来吃饭了,她要求将饭菜端在电视机前,边看电视边吃饭,如果大人不同意, 孩子就绝食。等她磨磨蹭蹭吃完饭,已经是晚上九、十点钟了。 左说右说将孩子从电视机前劝走,让她做一点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那才更气人。谭先生说, 孩子每次做作业都要把耳机带上,要边听音乐边做作业,并且振振有词地说,不听音乐就想睡觉。

谭先生认为自己教育孩子还是颇为民主,希望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让孩子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进而改变一些不好的学习习惯。哪想到,女儿的道理还很充分。她竟说:“老爸,我的成绩起码在班上还是中等嘛! 你看那些成绩好的,上课时你要找她说句话,她都不理你。如果要我像他们那样,我宁可不活了!”谭先生愕然。

家住重庆大渡口区钢花路的李女士,一谈起对儿子的教育, 就禁不住叹息流泪。上周末, 李女士下班后把孩子从学校接回家,当时感觉有些饿了,正好看见桌上放着几个新鲜橘子,就拿起一个剥开。刚把一瓣放到嘴里, 就听见儿子大喊着跑过来:“这是爷爷奶奶给我买的,你为什么要吃?”说完,硬是把橘子从妈妈的嘴里抠了出来。

孩子的这个举动让李女士很吃惊,也感到很寒心,“怎么会把孩子教育成这个样子?”

前不久在微博上转载率很高的一则新闻则更让人无语:某步行街上,8岁的儿子哭闹着让母亲买玩具,母亲不买,任性、气大的儿子竟开始抓母亲头发。母亲央求道:“快放手,好痛。” 一个20来岁的女孩前来解围, 但被小男孩一声“你滚”喝退。 一会过后,男孩更加张狂,开始伸手掐住母亲的喉咙。母亲憋得满脸通红,最终只好屈服。

不少网友在评论中留言:“中国式教育掐住了母亲喉咙,也掐住了社会喉咙”。还有网友表示:“这种大逆不道的行为,令社会窒息。父母无声地反抗过后,如何对孩子进行教育,值得深思!”

调查报告揭示的问题

根据重庆家庭教育调查报告显示:“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最大烦恼”排在第一位的是“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39.7%), 其次是“没有时间教育孩子” (27.5%),排在第三位的是 “教育孩子的意见经常不一致” (25.1%)。完全有能力教育孩子的家长只占了极少数。

家长苦口婆心地劝说,但孩子却嫌唠叨不爱听,这样的现象在家庭教育中常常出现。为什么孩子不爱听,教育专家称,很多家长缺乏教育技能。

对此,这份调查报告显示: 91.7% 的家长愿意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改善和培养教育孩子的能力。目前,近半数家长都是通过看书自学的方式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有90.6% 的家长都愿意参加系统的“家长课程”学习。

调查还显示,目前家长了解孩子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是“看考试成绩”(46.2%)和“听孩子汇报”(39.0%),主动“到学校问老师”的家长并不多,只占被调查者的13.8%。其中农村家长更注重从老师那里获得孩子的学习情况。

“我也注重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心理健康、兴趣特长,不过, 最关心的肯定还是学习成绩。” 家住重庆黄泥塝的黄女士坦言, 自己非常在意孩子的学习成绩。 虽然女儿这学期刚上一年级,在前不久的一次语文考试中只考了80多分,让她十分担心。最近一周下班,她天天回家辅导孩子学习。“现在的社会竞争这么激烈,只有学习成绩好,才最有说服力。”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 我送他到学校去上学,就是希望他能多学知识,学习成绩当然是我最关心的!”昨天,重庆沙坪坝区王秀兰说。王秀兰的儿子目前正在上高二,她说,尤其是孩子上了高中以后,学习成绩好坏将直接影响儿子的一生。

专家支招中国家长

当前中国的家庭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最大原因是中国家庭教育传统的断裂和失承。我们所获得的家庭教育经验在今天已经无法参照。因此,当代中国的每个父母都在摸索。此间教育专家坦言:孩子的问题大多是由家庭问题造成的,虽然表现在孩子身上, 但根子却在成年人身上,在父母身上,要治孩子的“病”,父母得先“吃药”。因此,中国青少年的教育问题,不仅是学校和社会必须回答的问题,更是每个家庭必须正视的问题。教育在学校, 素质在家长!没有父母素质的提高,就没有孩子的高素质。

记者在问卷调查中看到, 53% 的家长认为孩子没有主动学习的习惯、学习效率低是最让他们头痛的问题。对此,重庆幼教专家刘艳认为,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对学习缺乏主动性,自我约束能力差,贪玩,学习上懒惰等等。上述的一切原因,都可以归结于孩子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刘艳告诫家长们,孩子学习习惯如果要纠正过来,就要先注意兴趣的引导。比如,通过一些游戏、故事的形式将所学的知识点穿插到里面去,这当然需要家长的耐心和细心。不过,家长也可以选择一些专业的儿童教育机构,通过课堂形式来吸引孩子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欲望。而在选择机构时,应当尽量选择老师作为学习引导者的机构,这种方式能鼓励孩子对知识进行自我探索, 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如果只是一味地让孩子去背单词、记语法这种形式,一定又会让孩子转而去找更能吸引他注意力的事情做了。

“家长能否选择一种正确的教育模式,取决于家长是否是一个爱学习和思考的人。”重庆市教科院副院长王玮虹表示,当下中国,千篇一律的办学模式、过于统一的评价与孩子个性化需求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父母是影响孩子最深的人,孩子的习惯、性格都与日常教育息息相关。如果家长过多关注分数,孩子性格素质上的完整性一定比不上那些在努力过程中备受肯定的孩子。所以,在孩子学习动力流失的同时,家长的补救措施不应着眼于孩子,应先反思自己的教育思路,否则,一味地谴责孩子, 只会让孩子在学习的乐趣中越走越远。

“老师和家长,不是同一种身份。老师是按当下的教学要求来教导孩子,而家长要立足于孩子的一辈子,来长远看待孩子的发展。”全国十佳优秀班主任、 重庆巴蜀小学教师田冰冰认为:智育出了问题,只是出“次品”; 而德育出了问题,就会产生“废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不应该只侧重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培养兴趣特长, 最重要的是重视道德教育,也就是做人的教育。而在这其中, 家长还应该做到言传身教相结合,特别是在道德教育方面,要给孩子起表率作用,以身作则。

重庆市教科院党委书记伉大林告诉记者,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个体化的家庭教育方式都与学校的总体性教育有一定差别。“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学生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的培养和塑造。”因此,家庭教育应该回归到教育的本质,建立一个学习型的家庭很重要。社会的成功价值取向要做出改变,肯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般的孩子都等不及。所以我们只能在现有教育形式下顺势而为,老师做好教学,让孩子全面发展,分数不落后于人;而家长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孩子有多种选择,能充分发挥孩子的天赋。

教孩子学会倾听 篇8

关键词:孩子;学会;倾听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4-020-01

不少人以为美国的教育就是活泼欢快,似乎与我们彻底不同,其实美国学校有些做法正是与我们的教学传统不谋而合的。比如,美国人强调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和品质。有教育家说过:传统教育的最大失误之一,就是在学生还没有学会如何倾听时,讲课就开始了。创意教学认为学生首先应该学习的技巧是听课,只有有效地听课,学习才会进步。应该说培养学生倾听能力和品质是我们国家教育的精粹,古今教育家无不强调“听”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教师无不在课堂上要求学生用心听讲。可惜的是近年在反对传授式教学的背景下,人们在尽量回避“用心听讲”的字眼,甚至面对学生是否用心听讲也难以有适当要求了,“脏水和孩子一起被泼掉了”,导致有的学生课堂上养成了不听讲的习惯。其实,这不仅是影响学习质量的错误做法,更是影响人的健康品格形成、影响终身学习和工作的不良行为。

倾听,是获得知识的一种手段;倾听,是人际交流不可或缺的本领;倾听,是事业成功的前奏。我们今天特别强调能力,其实,能力与知识是密不可分的。获取知识的途径很多,而倾听则是最重要的居于最先的一种,无论实践知识,还是理论知识,最直接的还是听人讲解而获得。听在获取知识过程中的作用有时是阅读和实践无法取代的,并且是提高效率的好办法。所以,古人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说,这是很有道理的。人和低级动物不同,人没有语言,其交流将会困难得多。交流中说和听又是其主要的方式。试想,不会倾听的人你怎么掌握别人的思想和观点以及传递的其他信息?你不愿倾听,谁愿意和你交流?不善于倾听,怎么在事业上与人合作?怎么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获得各方面准确的信息?

倾听,是一种能力;倾听,是一种素养;倾听,是一种品质。听人说话有愿听不愿听的区别,有善听不善听的差距。这实际上是一个人能力的反映、素质的体现、品质的外露。听的能力强,就能抓住说话人的要点,有效地吸收营养,很快地优化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自然会有条件走向成功。

善于倾听,需要长期历练,需要一节课一节课的积累。是素养,就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长期熏陶形成的习惯,这是装不出来的。学会倾听是形成优良品质的打磨过程,善于倾听,既反映了人的智力层次,也展露了人的必理和品德水平。善听,既是尊重自己也是尊重别人,更是尊重事业、尊重生命。能够倾听的人,必是专心致志的人,专心致志的人,是极有希望成为卓越的人的。

学会倾听,要有良好的心态,认定自己必须学会倾听,只有倾听,才能更快地进步。相信自己一定能全面把握对方说的话,提醒自己必须全神贯注,倾注全部精力,控制自己,不能三心二意。要不急不躁,要有耐心、虚心的态度,相信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自己能从别人的说话中至少有一点收获,这也是很可贵的。

学会倾听,要有良好的方法。为了提高倾听能力,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不妨试用下述方法:

一、全神贯注法

锻炼自己的意志力,控制自己使之不走神、不分散,养成耐心、专注的习惯。

二、认真笔记法

这是集中注意力的好方法。要端正一个观念,不要以为笔记就是只能记永远重要的话语,其实,做笔记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训练专注倾听的能力,甚至可以训练速记以至力争把对方的话完整记录下来,这样可以促使听人讲话一点也不走神。

三、手脑并用法

听人讲话,要耳听、眼看、脑想、手记,综合运用身体的各种器官功能,这样,不仅给对方以很有礼貌的感觉,还给对方以精神鼓励,使对方说话能发挥得更好,也会使你的收获更大。同时,能够抓住对方说话的实质,及时发现其纰漏,快速得出自己的结论,待到自己发言时,会更有针对性,论述更有力,效果会更好。

四、提神创新法

即练习撮对方说话的精神主旨,力求全面准确,不偏不倚,不断章义,同时思考你会在这个基础上怎样改善说法,怎样完善思想,甚至怎样提出不同意见,反驳对方观点,阐述新的风解。

五、综合质疑法

即在听讲时,及时记下没有听懂的地方,还有疑问的地方,之所以要综合质疑,是因为有些疑点待听到下文时自然冰释,这时要特别注意,在发现疑点时不要停下来去思考,先记下来,跟上讲话人的思路,听下去。有的学生习惯于找问题,很好,但是不能跟下去听,结果获取的信息有中断,导致信息链的缺陷,久之,造成学习滑坡,这是需要注意的。

教孩子学会阅读家长会 篇9

一年级 孙大苓

教学目的:

针对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粗心大意等不良习惯,教给家长解决此类问题的对策。

教学重点:

使家长了解怎样帮孩子学会自控和正确处理情绪,给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教学方法:

导入法,谈话交流法,案例分析法,总结讲授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孩子从幼儿成长为一个懂事的、有礼貌的、有一定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小学生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孩子的不少缺点和不良行为。如:注意力不集中,上课坐不住,到了学校,孩子忘了带书、忘了带红领巾,或者写字时把字左右写反了等系列问题。我们举行一场现场调查:凡是发现孩子有注意力不集中或者粗心大意毛病的家长请举手。家长们也仔细回想一下,童年的自己或现在成年的你,有没有注意力不集中和粗心的问题发生?有的请举手。

通过这两个调查,家长可以了解到孩子在这方面的问题具有普遍性,甚至我们成年人有时也会发生这样的问题。这就是说,注意力不集中、粗心大意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错误,所以家长不必过于着急、担心和焦虑。今天的家长课程我们将针对孩子这方面的问题,找出形成的原因,对症下药,教孩子学会自我征服,让孩子学会自己控制、运用和处理好自己生活、学习中的情绪、责任等事宜。建立自信、树立责任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家长自学第一个案例(课本第23页情景对话): 总结:家长们认为怎样的沟通是正确的呢?请家长发表见解,教师最后做一总结:不管儿子怎样回答,家长先要引导孩子了解更多的鸟的知识,但问题解决后,要给孩子提出一个小小的建议。就是下次上课时,两眼紧盯着老师,看自己能不能控制着不去看窗外的小鸟,相信孩子会逐渐稳下神来。

二、家长自学课本第24——25页教育故事。

教师可以提问这样的问题:您觉得这位父亲的高明之处在什么地方?

三、教师总结并讲述专家课堂内容。

上课开小差在低年级孩子中非常普遍,这与孩子的稳定性和自控力有关。注意力是一种能力,需要培养和训练,而批评和威胁是无济于事的。这样只能增加孩子的恐惧,刚才我们读的情景对话中的父亲的做法真是堪称一绝,既形象生动又有说服力。但是孩子的注意力并不是经过一次深刻的教育可以提高的,家长需要掌握科学的方法来训练孩子的注意力。

1、孩子的年龄特点。(课本第26页)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越长:

1、2年级大约 10——15分钟;

3、4年级大约15——20分钟;

5、6年级大约25——30分钟。

2、感觉统合失调。(课本第27页)3、课堂环境。

孩子的注意力具有不稳定性,很容易被外界事务所干扰,尤其是新奇和感兴趣的事情。老师新换的发型、衣裳,甚至新换的项链等都可能会干扰、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教室两侧墙面上张贴的光荣榜、优秀作文等也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窗外的各种情形,如从窗边走过的人影、飞过的小鸟等,也都会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4、课堂内容。

课堂内容是导致孩子开小差的一大因素。有些老师讲课枯燥无味,引不起孩子听的兴趣,这时孩子就容易开小差;有时老师讲述的内容孩子早就掌握,缺乏新鲜感,孩子也会开小差,去想令他感兴趣的事情。

5、学习兴趣

有的孩子不愿意学习,对学习有抵触情绪,上课自然就开小差;还有的孩子学习困难,听不懂老师讲的内容,烦躁不安,或者干脆就不听了。

6、怀有心事。

孩子的自控能力差,缺乏对自己注意力的约束。有些孩子上课时因惦记着连续播放的动画片、饲养的小蝌蚪、小鸭子等,而分散了听课的注意力。

四、教育活动:

家长自学课本32至37页内容。教师可向家长强调其中的部分内容,如:孩子做事时给孩子规定完成某项任务的时间,循序渐进的培养孩子的注意力,不可操之过急;和孩子一起做游戏,训练孩子的注意力。(如:数数、划消、玩扑克牌、丝带等游戏)见课本第29—31页。

有不少家长担心网络垃圾、网络污染对孩子的危害,而禁止孩子上网。但是,我们并不能因为空气中有细菌就禁止儿童呼吸,不能因为社会上有丑恶现象就限制孩子足不出户。如果我们教给儿童—些规则,并引导儿童遵守这些规则,就可以避开这些风险。

一是要有家长引导。儿童在10岁左右就可以独立上网了,但孩子在上网前必须做一些有关的基本训练,形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孩子从玩简单游戏、画画、做简单的动画起步,获得关于电脑的—些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的电脑操作技巧,并在自由操作中无拘束地摸索,自主解决—些操作中的困惑,甚至于提出—些新问题,就是—种健康的上网态度,家长要给予充分的鼓励。指导孩子进入—个安全网站,同时控制上网的时间,培养孩子不迷网的习惯,增强自控能力。在孩子上网初期,家长多留些时间了解自己的孩子。当孩子操作失误,或是接触到不健康的东西时,家长要宽容地对待孩子的问题,和孩子交心谈心。并在随后的时间里跟踪,把精力放在提醒和督促孩子改错上。

二是制定上网规则。在孩子有了一定的识别能力后,家长可以和孩子共同制订上网条约。A、只能进指定的几个网站,不允许私自上别的网站。B、别人推荐的网站必须经家长批准才能进入。C、不可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要学会保护自己。D、文明发言,不得损害公共利益。

三是鼓励孩子探索。鼓励孩子在儿童网站中自由穿行,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喜欢的活动方式,这样会促进孩子的发展。对孩子限制太多,很容易产生“令而不行,禁而不止”的后果。不尊重孩子的思想和意愿,往往容易走到家长意愿的反面。此外,家长要学习—些网络知识,做好孩子成长的引路人。

四是必须注意的事项。

1、坚决禁止孩子参加聊天。当然通过聊天互通信息不含在内,但家长必须陪伴。

2、遵守上网时间,不迷恋网络,形成健康的上网习惯。

3、家长要做文明上网的表率。

4、培养孩子丰富多采的兴趣爱好,让网下比网上更精彩。

当前,上网已经成为现代人的一种技能。在孩子的早期发展中,认识事物是有时效性的,滞后或超前都不利于孩子发展。越是害怕儿童犯错,越是对儿童过多限制,就越容易适得其反。让孩子自由摸索,孩子会学得更快。给孩子—份信任和自由,让孩子在网络中驰骋,孩子就会尽享创造的快乐,燃烧起智慧的火焰。有时候如果对于那些调皮孩子不愿意跟家长交流的话,家长切不可逼迫孩子,越会让孩子有反叛心理,家长可以试着用软件来监管小孩子,这也是与孩子沟通交流的另外一种方式。

五、都是粗心惹的“祸”

(一)教师讲述专家课堂内容:

粗心,看起来是一个小问题,似乎很多家长和孩子都在面对,但是问题虽小,却又十分普遍,而且很难克服。1、来自家长不适当的强化。不知道家长们有没有意识到,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很多观念是家长自觉或不自觉强化给孩子的。2、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

如分不清b和d,p和q,漏题,写反字等,这些粗心的孩子是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

3、缺乏责任心和爱心。儿童对学习考试不够重视,做事没有常性,也会使孩子产生粗心的不良心理。

4、粗心有“理”。

(二)对待孩子的粗心问题,家长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做出哪些努力呢?请家长看课本44、45面找出答案,教师也可请家长谈谈自己觉得哪方面说的最能针对自己孩子的特点。教师总结家长找出的方法:

1、耐心等待孩子成长,努力给孩子提供正面强化。

2、帮助孩子安排作息时间,养成认真仔细的作业习惯。

3、帮助孩子养成检查的习惯。

4、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六、本讲总结:

家长要学会这样表扬孩子…… 篇10

1
注重表扬方式

家长表扬孩子的方式有很多,比如给孩子言语上的支持,或者给予物质上的奖励……但是在表扬的时候一定要意识到,不能只采取一种表扬方式。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完成某些事情,就会提前告诉他们有什么奖品。这样孩子就会为了奖品去做这件事,可能自己并不喜欢,反而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2
过程大于结果

孩子成长过程中要独立完成很多事情,对孩子而言,有进步都是值得表扬的,很多家长只重视结果,忽略了孩子努力的过程。这样的表扬就会让孩子充满功利心,也会让他们觉得只有做得完美才会获得表扬。这种理念是不正确的,我们要让孩子注意到,不管一件事成败与否,重在参与,只要孩子努力去做了,就值得表扬。

如果孩子做一件事情失败了,家长也应该给予孩子支持和表扬。家长要肯定他们付出的努力,然后帮助孩子总结失败的原因。这样孩子会在提高心理素质的基础上,不断改进自己的不足。

3
不添加主观判断的表扬

“你画的人像是要从纸上走出来了”比“我喜欢你画的人”更好。孩子需要通过表扬来感觉自己做的事情良好,而不是对家长的称赞感觉良好。

4
表扬要找到理由

家长在表扬孩子的过程中要注重从实际出发,这样孩子才知道自己得到表扬的原因。有的家长总是会夸大其词的表扬孩子,甚至毫无根据的表扬孩子。这样不仅起不到激励的作用,孩子更看不到家长的真诚。家长进行表扬,目的就是让孩子知道哪些方面是对的,让孩子知道哪些应该坚持下去。

5
更具体的表扬

家长要清楚你想让表扬传递出什么信息?一般来说,表扬是为了鼓励更多的好行为,所以表扬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你学会了自己穿衣服,真棒!”“这幅画你很认真地画了一个上午,画得很好,我很喜欢!”而不是全部笼统地说:“你做得很好!”“你真棒!”

6
强调努力的表扬

孩子做成一件事情往往付出了很多努力,所以家长表扬的时候要注重过程和孩子付出的努力,不只是结果,对结果进行表扬没有太大价值。有效的表扬将激励孩子勇往直前,他能够学会自我激励,而不是为了你的表扬去做什么事。

END

教孩子“学会做人” 篇11

当今中国孩子的缺失

当今中国,有为数不少的青少年表现出令人担忧的现状:迷惘、西化、信仰危机、理想缺失、主流文化缺失、阅读退化、低龄恋爱、心理脆弱……不一而足。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引导青少年走上健康的人生之路,这是摆在广大家长面前的重要课题。

教孩子“学会做人”

家庭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教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人就是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才观等。只有“会做人”,才能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一个合法的、健康的、进取的、有为的合格公民和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

第一,加强品德培养教育。先哲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道出了“教”与“学”的真谛。“求真”,即是追求人性的“真我”本质。具体地说就是家教中要把品德培养放在首位,致力于对孩子进行诚实善良、正直、勇敢、进取、追求理想等道德品质的教育。

教育要寓于生活之中 品德教育离不开生活。家长必须时时、事事、处处注意在日常生活中不失时机地对孩子进行品德渗透。一要讲时机,二要讲场合,三要适度。“讲时机”意即把握品德教育的有利时机,适时地施教。“讲场合”就是告诫家长注意选择场合,尊重子女的人格与个性。“适度”指的是教育要讲究一定的“度”,适可而止,切忌粗暴体罚。

教育要寓于活动之中 家庭活动、学校课外活动、社区活动、社会活动……这些课外领域,都是施教的良好平台与载体。家长要及时捕捉教育良机,将活动与品德教育融为一体。

教育要选择最佳方法 较为切合青少年特点的方法是讲故事,共同分析个案,自由讨论或辩论等,不管用什么方法,前提是要力求平等对话、民主沟通,这才能让孩子口服心服。

引导阅读,自我完善 家长们要切记,成功的家教往往源自引导孩子走上健康的阅读之路,努力为孩子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天长日久,孩子就能自我完善,自然成长。

第二,注重“养成”教育。性格决定命运。良好性格的形成将决定人生的成败。只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自然内化成“性格”,并受益终生。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必须注重孩子的卫生、节约、劳动等习惯的培养,注重文明礼貌、环保、守秩序等意识的培养。

注意细节 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必须从“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做起,必须从穿衣、漱口、吃饭、休息每个细小环节抓起。

贵在坚持 任何好的习惯、好的意识,都贵在坚持,只有持之以恒地实践,才能最终内化为性格,并成为自觉的行动。

加强督促 家长一旦提出或与孩子协商定下“规矩”,就必须注意时时督促,“监护”到位,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有效地促进孩子进入“养成”教育的良性循环中。

及时肯定 施教的前提是“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经常地、及时地给予孩子以温情的鼓励和恰当的表扬,必将成为巨大的驱动力。

第三,关注心理健康。良好性格和思想品德的形成有赖于健康心理的支撑。家长要经常性地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以培养孩子健康的心态。

构建民主、平等、对话的家教氛围 如此,孩子才会畅所欲言,主动与家长沟通。否则,情绪长期埋在心底,必然引发心理障碍。

及时抓苗头,多沟通 一旦发现孩子有异样心理、异常表现,家长应想方设法与孩子或其他有关联的人沟通,以及时疏导,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中。

冷静处理 一旦发现问题比较严重,一定不能操之过急。而是要冷静分析,耐心引导,以开启孩子心智,解开其心结,化解其矛盾。

综上所述,笔者觉得,家教的最高境界是教孩子“学会做人”。会做人,就会学习、会创新、会生活、会交际……就会适应社会,成就辉煌人生。

(作者单位:广东省吴川市梅录中心小学)

家长怎样教孩子学《三字经》 篇12

家长怎样教孩子学《三字经》

《三字经》是一本具有八、九百年历史的儿童启蒙读本,相传为宋代学者王应麟所撰。《三字经》三字一句,朗朗上口,很适宜孩子背诵;《三字经》内容丰富,涵盖了古代社会各种常识,是一本微型的百科全书。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英文版《三字经》选入《儿童道德丛书》予以推广。

一般来说,家长在孩子三、四岁便可开始教《三字经》,这样做有三项益处:第一项益处是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记忆力。在中国,教育强调“背功”,小孩从小背诵一些长篇大段的材料,有助于开发他们的记忆潜力;第二项益处是帮助孩子从小多识字,汉字是象形文字,每一个字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图案,而孩子的视觉很敏锐,通过多读、多背、多看,孩子会自然而然掌握许多汉字;第三项益处是可以陶冶孩子的性情。俗话说“性格即命运”,小孩子时候有了良好的性情,成人之后,便会有良好的性格,《三字经》中蕴藏的人文气息能对孩子的品性起薰陶的作用。

由于市场对《三字经》的需求经久而不衰,加之版权共享,因此市面上各家出版社出版的《三字经》琳琅满目,家长挑选的余地很大。

家长在购买时须注意一点,因为作者王应麟是宋代人氏,所以《三字经》中从宋代到清代的历史是民国后人增补上去的,出于不同人的手笔,这一段历史不同的版本有不同的叙述,而有的版本历史写到明代为止,遗缺清代部份。

家长购买时不必局限于一个种类而可以购买不同种类的,再买一些配套的音像资料。家长不妨购买以下三种《三字经》:一种是16开彩色图版的《三字经》,家长可以拿它作孩子的启蒙课本,在教的同时,讲一些书中的人物或历史故事;一种是识字版的《三字经》,它没有图画,全是文字,但配有朗读的CD光盘,家长可以手指着书上的文字教孩子,边读边认字。识字版的《三字经》有繁体字(正体字)和简体字之分,建议从繁体字(正体字)入手;一种是成人版的《三字经》,它帮助家长理解《三字经》的内涵及古代文化。上海古藉出版社出版的顾静编撰的《三字经》适宜作家长的参考书,网上刘宏毅博士的《三字经讲义》也极有价值;它们不但有文字的解释,还有详尽的背景知识及义理的讲解。

家长每天可以安排教孩子半小时,每次十来分钟,比如早上可以让孩子听童声朗读、歌唱并有音乐伴奏的《三字经》磁带,下午可以诵读,晚上可以播放有画面的VCD《三字经》等等;学习形式要活泼多样,学习时间要少吃多餐。有条件的家长,还可以用毛笔将《三字经》写下,贴在四周墙上,或者用电脑打下粗体字,让孩子认字并做整句或整段的拼合游戏。

家长在教孩子的过程中,要遵循三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是虚心向孩子学习。家长不要有“好为人师”的想法,因为孩子往往都比家长聪明。孩子没有后天观念的束缚,创造力最旺盛,家长要善于利用孩子的奇思妙想来教孩子;同时,家长也要自觉地用孩子身上的单纯与善良来洗刷自己在社会上习染的污垢,这样才符合《三字经》倡导的做人的理念与要求。

第二个原则是“寓教于乐”。孩子的学习是在玩耍、游戏中完成的,教孩子可以有无穷无尽的方法,只要能引导孩子爱学乐学就行。倘若孩子对学《三字经》反感或厌恶,家长要马上停止,自我反省,直到找到恰当的学习方法。

第三个原则是不要急于求成,而要注重熏陶。家长不要为教而教,孩子并不仅仅是一个等待家长将知识灌注进去的容器,孩子的学习中包括了他们本身的自主学习。家长要借助学习《三字经》,为孩子营造一个书香门第的氛围,让孩子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自愿地学习,同时促使孩子人格健康发展,这样才能达到学习《三字经》的真正目的。

上一篇:工作整改成效下一篇:人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