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学会摆脱压力读后感(共5篇)
教孩子学会摆脱压力读后感 篇1
终于放暑假了,我可以从忙碌的工作状态中,获得偶尔的轻松了。在与小辈们的闲聊中,我发现侄女在看一本名叫《教孩子学会摆脱压力》的书,刚看到书的时候我对于这本书不是很感兴趣,只是凭空以为是理论道理罢了,所以并没有很强的阅读欲望,后来我无聊的翻了一下,但是这一翻,书中的内容便把我吸引住了,那种强烈的读书欲望也被勾了出来,让我一下看进去了。这本书让我了解了如何教孩子,如何帮助孩子摆脱生活、学习中的各种压力,真的是让我受益匪浅!
压力,一个成人世界中的词汇,怎么也用到孩子身上了呢?可是环顾我们周围就不难发现,这个词在他们中也有体现。瞧,放暑假没两天,我就听到很多孩子被父母强迫着报了很多的补习班、兴趣班。对于这些班的作用,我不想妄加评论。但是,从周围孩子的眼中我看到了些许的无奈。因为每个家长都给了孩子们必须学习的理由——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正是这样,导致孩子们过早的承受了未来的压力、学习的压力……所以我特别想让家长们读一读《教孩子学会摆脱压力》一书。我们不能再给孩子们过多的压力了,而是应该让他们“轻装”上阵,享受自己的人生。
我特别喜欢这本书的推介词:学会面对压力是人生的必修课。面对压力,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让自己摆脱压力,直面人生,超越自我。这是一种怎样的强大心理信念,可是对于孩子们来说摆脱压力谈何容易?这正是这本书所要表达的内容,它将所有的压力分解化,从不同的压力中寻找缓解压力的有效方法,做到了有的放矢。就拿缓解学习压力来说,书中就从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习兴趣、学习环境、学习内容等三十多个方面进行了介绍。而所有的一切都需要家长的配合,这样才能让孩子真正的学会放下压力。所以这是一本给家长们读的书,需要我们细细品味,并在日常生活中去实践。
教孩子学会拒绝 篇2
“宝贝儿,我不能答应你这个要求,第一,我买不到这样的头花了。第二,她需要东西应该和她自己的妈 妈说,而不能总是让你和你的妈 妈说,我不是她的妈 妈,没有义务总是给她买东西。你还不能赚钱,不能总是答应送别人东西,等你将来自己赚钱了,你愿意送给谁东西都没关系,我不会干涉。”我不知道女儿听懂我的话没有,但是我希望她能够了解,她的这种善意可以会让这个小朋友养成经常和别人索要东西的坏习惯。
今天同事和我说的一件事更加坚定了我拒绝的决心,我想我以后不会轻易满足女儿答应给别的小朋友的要求了。
我中午没事儿的时候和同事聊天,说起来女儿总是答应送给别的小朋友东西的事。我说小朋友这么点儿一个小人儿却总是送给别人东西,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对待。总是答应吧,就怕小朋友的要求会升级,不答应吧,又怕伤了孩子的自尊心。于是同事就给我讲了一件事儿,这件事儿让我坚定了拒绝的决心。
同事说,她儿子的班上就有过这样的事儿。一个小姑娘的父母因为经常出国,所以会给她带各种各样的小玩意儿,于是小姑娘经常把父母带回来的纪念品带到学校去。可是她的父母却发现,小姑娘带去的东西经常是有去无回,问她就说是被同学要走了,而且每次都是那一个同学把她的东西要走了。
开始的时候,父母还没说什么,但是总是觉得挺可惜的,因为他们给女儿带回来的纪念品仅此一份,被要走了就没有了,而且以后在去那个国家的机会也不多。但是,惋惜归惋惜,他们也没有过多的对女儿说什么。但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却让这个小姑娘的母亲很生气。
这次小姑娘带了一个纪念品到学校去,回来同样是不见了。母亲问起来,小姑娘说,这次是真的不见了,不是被人要走的,因为那个同学一直问她要,她没给。开始母亲没说什么,可是后来越想越不对,她怀疑是不是那个同学拿走了她女儿的东西。
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这个母亲到学校找到了那个经常和女儿要东西的那个同学。她很亲切地对那个孩子说:“孩子,我家的丢了一个,听说是你捡到了,你看你明天能不能给她带回来呢?那个东西对她来说很重要。你看,阿姨今天给你带了一个礼物来换那个东西好不好?”小孩子到底还是小孩子,第二天,那个同学真的把那个纪念品带来了。这个小姑娘的母亲的猜测没有错,她确实是偷拿了别人的东西。
所以同事和我说,不要随便让孩子答应别人的要求,这样不仅对自己的孩子不好,对要东西的那个孩子也不好。如果自己的孩子养成了经常给人东西的习惯,将来总是会受到个别小朋友索要东西,因为她根本没有学会拒绝;而那个经常要别人东西的孩子,如果能要到还好,得不到就会采取强硬的手段得到。如果还是得不到,那就有可能采取偷的手段,那会对这个孩子造成终生的影响。这样,家长无所谓的态度就会影响两个孩子的一生的价值观。
所以,经常被别人索要东西的孩子的父母要教会孩子如何拒绝别人不合理的要求。
怎样教孩子学会自我介绍 篇3
首先,你要设计一些问题,用问答的方式,让孩子记住它们。比如:
叫什么名字?——我叫周崎
今年几岁啦?——3岁
爸爸叫什么名字?——周晖
你家住在哪里?——新荷小区19幢3单元502
家里的电话号码是多少?——5021609
……
一开始训练的时候,以家长说为主。替孩子作回答的时候,语速放慢一点,吐字尽量清晰,这有助于让孩子记住它们。慢慢地等他熟悉这样内容以后,就要可以在提问后停顿数秒,诱发他自己来回答。
像住址这类比较复杂的问题对孩子来说是很难一下子记住的,所以需要重复多次。不妨在茶余饭后,想起来就考考他,如果他答不上来,可以分段提醒:
咱们家住在哪里?是什么小区呀?——新荷小区
几幢?——19幢
……
最后,要学会把这些问题的答案串联起来,组成完整的一段话,使孩子不需要你的提示就可以直接陈述出来。
学会了自我介绍,那么在就要踏进幼儿园之前,不妨也来排练一下给小朋友们作自我介绍场景吧!这时的自我介绍可以加进一些主观性较强的问题,比如:
我最喜欢的人是爸爸妈妈;我最喜欢看的动画片是《天线宝宝》;我最喜欢的故事是《三只小猪》;我会自己吃饭,会给自己穿鞋子……
自我介绍让孩子学会表达自己,这些对大人来说看似平淡无奇的话题增强了孩子的语言能力。
怎样教孩子学会自我肯定 篇4
许多实例证明,有些幼儿之所以变得越来越自卑,一个重要原因是父母以完美主义的态度过高地要求孩子,孩子可能时时处处被包围在批评乃至埋怨的海洋中,长此下去,自信便可能丧失殆尽,每做一件事他在潜意识中往往会对自己做出否定“我不行”“我的脑筋不好使”“别人就是不喜欢我”等等,孩子都需要从心理上不断的自我肯定来获取前进所必不可少的原动力。而对自卑的孩子来说,要摆脱自卑的阴影,并树立自尊和自信,自我肯定无疑更为重要。以下是专家提出的帮助孩子学会自我肯定的几个简单易行又行之有效的办法:
适当降低对孩子的要求
对待已有自卑心理的孩子,父母应适当降低对孩子的要求。假如孩子画了一匹马,那么你最好不要过多地挑剔这里不好、那里不像,而应对孩子的每一成功之处予以发现并做出由衷的赞赏:“看,那马尾巴画得真好呀,好像是在风中飘舞一样!”或者“你为马涂的颜色真漂亮!我敢说这可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马儿!”
需要强调的是,你应该让孩子觉得:你对孩子的赞赏完全是诚恳的,而不是应付的,客套的,更不应该是虚伪的,做作的。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你须在思想方法上做出调整,在表述上讲究艺术。
其实,让自卑孩子学会自我肯定的首要目标即是:帮助孩子从自己的行为中获得满足和动力。我们应该让孩子懂得:做该做的事,并且把它做好,这本身就是成功,也是对自己的最好的肯定。
变更表扬的主语
让孩子多作自我肯定的一个最简单方便的方法是变更你对孩子做出的所有的表扬的主语:只要把“我”改成“你”,把“我们”(父母)对你(孩子)的表扬改造成你(孩子)对自己的表扬。这种简单的变化能够更充分有力地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因而实际上起着一种增加对孩子赞赏的效果。如:“你今天用积木盖起了这么高的大楼,我真为你感到自豪!”可改为:“你今天用积木盖起了这么高的大楼,你一定为自己感到了自豪!”
鼓励孩子确立主心骨
父母可以对自卑的孩子多作表扬,但其他人(包括小伙伴们)却不一定能完全做到这一点,
资料
他们或许会“实话实说”,或许会故意挑剔,甚至讽刺挖苦。此外,孩子不可能永远地依赖别人的评语,而迟早要依靠自己内心的动力前进。有些孩子完全依赖成年人的赞许,连怎样认可自己都不知道了。这样的孩子如果长大了成了个球员,那就可能在比赛时每打出一个球就会回头看看教练的脸色——自然他就难以成为一个成熟的球员。不妨指出他的正确之处,然后提醒他不必过分看重别人的评论。
的孩子由于做了一件错事而遭到了批评,一下子感到丧失了前进的方向。此时你应该告诉他,对待批评的最好办法便是承认并改正,当孩子主动承认了错误时,你完全可以告诉他:“你这样做很不容易,因为这可需要很大的勇气,你可以对自己说你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
努力强化孩子的自我肯定
对自卑情绪严重的.孩子来说,他心中的自我肯定往往是脆弱的,飘摇不定的,因而极需要得到外界经常不断的强化。强化孩子的自我肯定方法很多。如:可让孩子为自己记一本“功劳簿”,让孩子每周花几分钟时间写出(或画出)自己的“功劳”,并告诉孩子,所谓“功劳”,并不一定非得是了不起的成就,任何小小进步,以及为这种进步所做出的任何小小努力,都有资格记载入册;也可为孩子准备一些小小的奖品(如画片、玩具、小人书等)——每当孩子做出了一点成绩,或一件令他自己感到自豪的事,他就有可能获奖;你还可以教孩子学会以“自言自语”的方法不断对自己作出赞扬——当孩子遇到困难正踌躇畏缩时,你不妨鼓励他自己对自己鼓劲:“来吧,小朋友,你可是一个不怕失败的好孩子,再作一次努力吧!”
自我肯定也不宜过度滥用
李希贵:要教孩子学会输 篇5
这是不是很多家长的真实想法?
关心愈切,心也愈急,结果家长和孩子往往都会输不起。这样的环境里,孩子往往只被教如何去赢,却不知道怎样面对输。
然而,面对挫折,是人生重要一刻,如何让孩子在输的时候、平凡的时候,收获美好,考验着我们的教育。
在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看来,挫折教育尤为重要,教会孩子从追求赢到学会输,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
近日,李希贵做客北京市教委和北京青年报主办的“圆桌讲堂”,对此谈了谈他的观点。
要教孩子“学会输”
李希贵
教会孩子从追求赢到学会输
人在顺风顺水的时候,你往往看不出他的差别。只有遇到挫败时,才能看出人的伟大。这就是我们为啥佩服红塔山董事长褚时健的原因,他在四个行当都有挫败,但是他最后都站起来了,站得很高很高。
我上个星期,刚见过我们全运会柔道的冠军,我问他心得的时候,他说我们刚刚开始训练的时候,第一课就是学会摔倒之后不受伤,你首先必须不断被人打败,然后你会滚翻、用特定姿势确保你倒下之后,伤不了你。这是最重要的一课,我们也要教会孩子失败之后不受伤,在失败后看到光明。
我去年和白岩松老师交流,和我交流了北京奥运会和伦敦奥运会的心得。两个奥运会的转播,他都参与了。在北京奥运会上,他的感觉是,我们的运动员只会赢,赢了之后热泪盈眶,我们不会输。在伦敦,他感觉到,欧洲运动员都学会输,他们即使拿个第6、第8、第21,都开心得不得了,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在那个过程中已经有了收获。比赛只是整个过程中的一段而已,并非全部。
教会孩子从追求赢到学会输,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我的儿子他小的时候,特别喜欢和他的爷爷下军棋、围棋、象棋。为什么?每次都是他爷爷输了,后来我看不过去,我和他下,每次都会让他输。尽管他不愿意和我下,但我每次必须让他跟我下,必须学会输,不然特别危险。
走出三次挫折,就知道挫折后有光明
什么叫挫折教育?就是要让孩子在经受挫折的时候,知道有光明。为什么有些孩子跳楼?就是他经受挫折后,他觉得就完了,觉得就一败涂地了。人生不是这样,我们必须要让孩子知道,败了不要紧,败了一定还是有光明在的。但是你光靠说教,是不行的。
只有他在一次次失败中,你带他去寻找,是不是还有一线亮光,是不是就可以走出来了。走出三次后,他就知道挫折后有光明,就没有更大的人生风险。
在十一学校,我们一个学生创业的基地——松林书苑,这里会不断挂出“重新开业”的牌子。为什么?因为他们公司“死了”,“死了”后重新开张。说实在的,我知道我们十一有200多个社团,但我也搞不懂究竟是多少个,因为今天建了两个,明天垮了三个。
有人就说,你能不能派老师专门辅导下,让他们别垮了,我说不可以。因为一旦老师介入,学生很多东西就得按老师想法做了。而且我希望孩子的社团在学校都挎过一次,办个社团3个月、半年的,然后垮了,多好!人生重要的财富!比到社会上办公司垮了的成本低多了。当我们学会输时,孩子也学会输了
在十一学校,有个“道歉日”,10月12日。因为我们有个秋天,着急栽大树,结果这个大树晚上十点以后才让进五环内,所以拉到这学校已经凌晨12点了,必须种起来,就在学生公寓旁边栽,工人没太注意,吵吵闹闹,把好多学生搞得没睡好。
学生当天晚上就给我发短信了。我就告诉总务处,不断地启发他们。他们终于在我的启发下,在学生的公寓楼,向全校贴了两封“道歉信”,向学生道歉。这一道歉,学生马上就变了,学生就觉得,我们也得道歉,不该这么计较。所以,后来这一天就成为学校的“道歉日”。
2011年的校运动会,会务上一个班经过主席台跳舞的时候,音乐给弄错了。怎么办?教导处老师写道歉信,道歉。老师们可能感觉,无所谓,但孩子不得了,原本排得那么好的舞蹈,音乐给配错了,多难受阿。但老师一道歉,就消气了。
我也经常给学生道歉。有次中国教育协会临时安排我到台湾去,平时我的出访都是已经安排好的,但因为我是协会副会长,他们说在台湾有个论坛没人去,临时让我过去,说要有领导致辞,我就没办法了。但是和孩子们周一的“校长有约”共进午餐,两个星期都已经约好了,我去不了。怎么办?道歉,给所有学生写道歉信,后来学生们也原谅我了。回来后我给大家补了饭。
当我们学会输时,孩子也学会输了。学会输是很重要的。
短处我才不管呢!我是用我的长处来工作和生活的
木桶理论害了我们好多年,总是认为短板决定能盛多少水。但这个世界,短板是可以连接的,我需要装水时,我接一块板插上去就行了,李四有个短板拿张三的插上去好了。你让我攒齐这所有板,对不起,我一辈子都攒不起来。
当我们的孩子有一短处的时候,我们的家庭、社会和学校,都急着做一件事,就是去补短。其实,更重要的是,尽快去发现长处,他一定有自己的长处。
奥运会开闭幕式的导演王潮歌,她说,短处?短处我才不管呢!我是用我的长处来工作和生活的。这人非常有个性,人家就是能做出《印象刘三姐》、《印象西湖》,很能和别人合作。
每一方面有点成就的人,往往都有了不起的短处,比如崔永元老师、乔布斯,都有严重的忧郁症。为什么?因为他们天天想着怎么超越自己。
一个家庭若如果紧紧抓住孩子优势,培养15年时间,你什么中考、高考(课程),都不在话下。但就是我们不淡定,我们老摇摆,我们老怕输在起跑线,最终我们就真的输了,最终你什么优势也没发现。
【教孩子学会摆脱压力读后感】推荐阅读:
教孩子学会思考05-27
教孩子学会“发脾气”10-23
教我们的孩子学会担当01-05
教孩子学会阅读家长会10-08
教师的教育建议:教孩子学会学习07-08
学会欣赏孩子05-31
学会批评孩子05-15
让孩子学会阅读05-09
让孩子学会读书07-08
让孩子学会正确地学会争与刘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