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担当谈奉献谈团结

2024-06-23

谈担当谈奉献谈团结(共8篇)

谈担当谈奉献谈团结 篇1

谈儒家担当观

我国古代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历来很重视担当精神,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较有影响的担当观,本文拟对此进行初步探讨。

儒家担当观的形成

何谓“担当”?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接受并负起责任”;《辞海》的解释是“担负;承当”。其基本意思都是勇于接受,并承担起责任。它具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意识,以及由此而来的忧患意识。检索《四库全书》,“担当”这个词直到宋代才出现,但有关“担当”意识在先秦时期就有较为充分的表达。

先秦时期儒家担当观开始形成,这一时期敬重君子人格,儒家典籍中有关君子的记载非常多,而君子必须具有担当意识。《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认为君子处世,就应该像天那样保持生生不息的强健气势,顽强奋斗,永不停止。《易传》还引孔子的话说,“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在《论语》中也有关于担当的思想,如曾参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孟子》则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思想。屈原《离骚》中有“哀民生之多艰”,“吾将上下而求索”等。这些都表达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怀,对百姓生活的关心,以及对自己肩负责任的清醒认识。也正是在这种担当观的影响下,出现了《吕氏春秋》所描写的“士之为人,当理不避其难,临患忘利,遗生行义,视死如归”的现象。典型的例子,如东汉末年党锢之祸时,李膺“欲以天下风教是非为己任”(《后汉书·李膺传》,陈蕃、范滂也“有澄清天下之志”,后都慷慨赴难。

宋代儒家担当观是随着理学的兴起而深化发展的。五代十国时期,朝代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安,风气败坏,士大夫的担当意识有所弱化。宋代建立后,为了改变这种社会及政治上之颓风,倡导、重视气节,理学兴起,儒家担当观也进一步充实、完善。理学大师们都有很强烈的担当意识。如北宋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程颢、程颐重视忠孝节义的气节观。检索《四库全书》,文献中较早使用“担当”这个词的,是程颢、程颐弟子整理的《二程遗书》。如“大抵上意不欲抑介甫,要得人担当了”;“和叔任道担当,其风力甚劲”。其中“担当”的意思就是“承担,并负责任”。朱熹使用“担当”最为频繁,《四库全书》中可检索的就有30多次,《朱子语类》《晦庵集》中多次出现“担当”一词。如他谈到孟子时说,“决然不为小人邪说所乱,不为小利近功所移,然后可以向前担当,鞠躬尽力,上成圣主有为之志,下究先正忠义之传。”从文献看,南宋时期“担当”一词不仅理学大师们接受、使用,一般士人、大臣也广泛使用。如名臣李纲在信中就提到:“万一急缺,虽无指挥,亦须担当。”文天祥在给皇帝的奏折中写道:“天下有事,凡能担当开拓排难解纷,惟其才耳。”元明时期“担当”的使用更为普遍。明末东林党人顾宪成、高攀龙等人勇于担当,不畏强权,为民请命,大胆弹劾朝中权贵。顾宪成说过:“当京官不忠心事主,当地方官不志在民生,隐求乡里不讲正义,不配称为君子。”陈继儒更以“担当”为视角对人进行观察、评判,说“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明末清初,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王船山也呼吁“匡维世教以救君之失,存人理于天下者,非士大夫之责乎?”总体来说,宋代以来,尤其是理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以来,担当精神不仅为君子、士人所接受,也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儒家担当观的主要内涵

“担当”一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过抵挡、担任、传承、裁决、掌握、承受重担等多种意思表达,但最基本的还是接受并负起责任的意思。我们认为儒家担当观的内涵包括强烈的对国家、民族命运的责任意识和深沉的忧患意识以及君子人格、奉献精神等。

责任意识。这是儒家担当观的核心内涵,儒家典籍中有很多敢于担当、敢于负责的名言,士人、官吏中也有许多敢于担当、敢于负责的事例。早在先秦时期,担当就是君子的美德。春秋时子产鲜明地提出,“苟利社稷,死生以之”。孔子生活的时代,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诸侯混战,为挽救危局、拯救人心,孔子奔走列国,虽饱受磨难亦不肯放弃。他不避艰难,敢于担当,勇于任事。当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能实现时,便致力于平民教育,培养了大批人才,而其思想更是影响了后世几千年。孟子救世心切,声称“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国语》中也有“居官者当事不避难,在位者恤民之患”的担当思想。东晋时祖逖为北伐中原,“闻鸡起舞”,中流击楫。唐代韩愈也是雄心勃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到宋代,理学家们为重建社会秩序,积极承担培养治理天下人才的重任。如周敦颐志向远大,“志伊尹之所志,学颜子之所学”;张载评价程颢“救世之志甚诚切”;陆九渊坦陈“使天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苟不用于今,则成就人才,传之学者”;范仲淹自少年时起便慨然“有志于大节”,常自诵“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朱熹在任漳州知府时写过这样的对联:“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手中握。”正是因为有这种强烈的责任意识,以致顾炎武在回顾宋代历史时称“靖康之变,志士投袂,起而勤王,临难不屈,所在有之”。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明代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清代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名言为无数后人景仰。总体来看,宋代以后的文献中涉及“担当”一词大都强调“接受并承担责任”的意思,如宋李焘撰《续资治通鉴长编》就有“所以用程昉者,为河事无人谙晓,又无人肯担当故也”;元代刘因撰《四书集义精要》称“如谓任侠者,是能为人担当事也”;明代海瑞称“自国初至今日竟无一人担当此者,何其故”,由此可见敢于承担责任是儒家担当观的核心内涵。

忧患意识。儒家担当观另一个重要内涵是忧患意识。儒家典籍中关于忧患意识的内容很多。如《周易》中有“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君子以恐惧修省”,“作《易》者,其有忧患乎?”《论语》中也有多处,如“君子忧道不忧贫”。《荀子》也引孔子的话,告诫君子要善待百姓,“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孟子也说“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淮南子》则称“诸子皆起于救世之弊”。《元史·抄思传》总结了人在三种情况下可成就一番事业,即“知恐惧,成人;知羞耻,成人;知艰难,成人”。最典型的反映儒家担当观中忧患意识的,当是范仲淹的名言“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汤一介先生就说过,“自孔子以来,从中国历史上看,儒家学者多对社会政治抱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忧患意识”。正因为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心态,谨慎、小心、周详地考虑问题,有为君子、士人才能成就担当的责任,完成历史使命。

君子人格。儒家重视君子文化,注重培养士人的君子人格,强调道德,注重节操。先秦典籍中提到“君子”的语句很多,据钱念孙先生统计,《周易》中提到53次,《论语》中提到109次,《孟子》中提到82次,《荀子》中提到304次,《诗经》中提到180次。儒家担当观的内涵也包括君子人格。因为敢于担当,就必须要有无私无畏、为国为民奉献、服务的精神,这就需要具有一定的精神境界。《大学》中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强调大丈夫人格,“善养浩然之气”,要求“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高攀龙在解释孔子“朝闻道,夕死可矣”时说“当死便死”,“虽然杀身也要成得一个仁字才好。不然徒死无益,直如草木耳”。曾国藩也说:“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也正因为儒家倡导君子人格,在我国古代形成了一种文死谏、武死战的优良传统。每当民族危难之时,就有一批仁人志士挺身而出,为国分忧,为民请命,可歌可泣。

奉献精神。肩负担当的使命,往往要付出,甚至会付出生命的代价,这就需要有奉献精神。翻阅史书,我们可以看到为担当而奉献,甚至献出生命的比比皆是。南宋初年岳飞英勇抗击金军,令金兵感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但由于秦桧等陷害,最终屈死**亭。明代张居正誓言“大丈夫既以身许国家,许知己,惟鞠躬尽瘁而已,他复何言”。作为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他辅佐万历皇帝开创了“万历新政”,《明史》称,他为政期间“海内殷阜,纪纲法度莫不修明。功在社稷,日久论定,人益追思”,但仍然没有逃脱死后被清算、抄家毁墓的命运。至于因劝谏而遭惩罚的事例也俯拾即是,如宋代宋敏求、苏仲、李天临等熙宁三舍人,就因犯颜直谏被罢官;明代杨继盛为弹劾奸臣严嵩遭“弃世”。即使这样,仍有许多志士敢于担当,勇于奉献。像南宋时期理学家胡宏,鉴于道学衰微、风教大颓,声称“吾徒当以死自担”;明代海瑞曾备棺上谏。所以鲁迅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儒家担当观因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深沉的忧患意识、倡行君子人格、勇于奉献,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对促进国家统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等发挥过积极的作用。时至今日,仍然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值得传承与借鉴。

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

2017-01-06 17:24 来源:学习时报

我有话说

作者:中央党校强舸 薛伟江

“敢于担当”是我们党新时期好干部的重要标准。《准则》提出:“党的各级组织要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体现了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彰显了我们党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也对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提出了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课题。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担当精神体现着我们党的鲜明品格和优良作风,体现着对党员干部先锋作用和履职尽责的应有要求,也是党和人民事业顺利推进的基本保证。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正是有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不畏艰难、不畏困难的担当精神,使我们党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成为引领和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中流砥柱。现在,我们党正带领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对的矛盾问题更为复杂严峻,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更为艰巨繁重,特别需要党员干部有直面矛盾的勇气,有敢于担当的精神,在攻坚克难、破解难题上走在前列。

与时代和现实发展要求相比,当前干部队伍中相当程度上仍存在担当不足、不敢作为的问题。有的对工作被动应付,推一推、动一动,缺乏应有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有的遇到矛盾问题绕着走,怕惹麻烦、添负担,没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自觉性;有的在急难险重问题面前,玩忽职守、躲闪回避、贻误时机,造成问题的复杂化扩大化;有的遇到原则问题、大是大非问题,信奉“好人”主义和“多栽花、少栽刺”的庸俗哲学,搞“爱惜羽毛”那一套;有的甚至把从严管党治党同敢于担当负责对立起来,为自己的不作为找理由、做开脱。分析干部队伍中种种不担当、不作为现象,既有干部个人党性意识淡漠、责任观念弱化等主观原因,更受到如何对待干部不同表现的客观环境的影响。如果尽不尽责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就难以激发广大干部的进取心和创造性,就必然出现不担当、不作为的倾向。

干部担当和组织担当是一个有机整体。落实《准则》要求,增强干部的担当精神,就要在强化干部内在自觉的同时,着力构建激励和保护担当者的选人用人机制和社会政策环境。要强化“敢于担当”的好干部标准,把“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作为选人用人的重要遵循,注重提拔和使用那些敢于改革、善于任事、锐意进取的好干部。要坚持原则、主持公道,敢于为优秀干部说话,尤其是在招致非议、受到委屈的时刻,要成为他们的坚强支撑,不能因为在改革创新中出现难以避免的失误而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形成不必要的思想压力。要坚持有权必有责、失责必追究,加大治庸治懒力度,对不担当、不作为、敷衍塞责的干部要严肃批评,对在重大事项和关键时刻放弃担当、失职渎职的要严肃问责,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责,依纪依法处理,不能让庸官、懒官、“圆滑官”占便宜、得好处,真正形成奖优罚劣、鼓励担当的良好社会环境。

做敢于担当的好干部

2016-12-07 10:07 来源:浙江日报

我有话说

作者:浙江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 蓝汉林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并将“敢于担当”作为好干部的“五条标准”之一。《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要求“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必须发扬民主、善于集中、敢于担责”,把敢于担责作为党员干部坚持民主集中制的重要内容。敢于担当已经成为衡量新时期好干部的标杆之一。

什么是敢于担当的好干部?习近平同志指出,党的干部敢于担当,就是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好干部必须有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敢于旗帜鲜明,敢于较真碰硬,对工作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我们的干部要敢想、敢做、敢当。习近平同志的讲话深刻揭示了敢于担当的好干部的内涵和要求。

为什么好干部要敢于担当

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员干部必须敢于担当。党章明确规定“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党的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党的干部的担当。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要求党员干部必须要比群众想在前、走在前、干在前、吃苦在前。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无数党员同志敢于担当,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奉献一切。敢于担当是党的优良作风的重要体现。党员干部敢于担当,既是党员先进性的要求,党的优良作风的体现,更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要求,党员干部要做好人民群众的“主心骨”,发展的“领头雁”,从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党的性质和宗旨在实践中得到生动的诠释。

敢于担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等,无不体现了志士仁人为国为民担当的胸怀。近代西方国家的坚船利炮、日本侵略者的野蛮行径都没有使中国人民屈服,我们依靠的就是在民族危难关头那一个个敢于为国为民担当的志士仁人。敢于担当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

新的形势要求党员干部要敢于担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我国当前面临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缩小贫富差距等一系列问题,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面对新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完整展现了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关键环节、重点领域及主攻方向,为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明确的战略需要优秀的党员干部贯彻执行。新形势、新战略迫切需要敢于担当的好干部。

如何做敢于担当的好干部

能担当。能担当要求党员干部有担当意识。当前,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之中,党员干部要认识到敢于担当是对民族的责任、是对人民的责任、是对党的责任。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担当意识,要把个人的担当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领会惟有尽责才能实现梦想的道理。能担当要求党员干部有担当能力。打铁还需自身硬,铁肩才能担道义。当前的新形势对党员干部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员干部必须适应新的发展要求,立足本职砥砺品质、锤炼作风,练就服务群众的真本领。担当意识明确担当责任,担当能力决定担当范围,能担当的好干部必须是担当意识和担当能力的统一。

敢担当。当前,有的干部在工作中缺乏承担责任的勇气,怕担责,怕担风险,怕得罪人,说话绕着说,做事推诿扯皮,不履职不尽责。这些不敢担当的表现,不仅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更辜负了党和人民的信任,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做敢担当的好干部,首先要敢于破解难题。党员干部要敢于面对改革中的难题,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敢于冒风险、涉险滩、攻坚克难。我们要牢记习近平同志在浙江调研期间对浙江省提出“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期许,紧密结合浙江实际,以“八八战略”为总纲,勇于破解改革难题,坚决贯彻落实“拆治归”转型升级组合拳。其次要敢于承担责任。党员干部在改革创新的过程中难免出现失误,但关键在于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在工作中,党员干部要敢于承担责任,对工作中出现的错误要及时报告、及时总结、及时纠正,主动承担责任。党员干部要相信党和人民会对自己的工作作出中肯的评价。古有“狭路相逢勇者胜”,今有狭路相逢敢担当者胜,只有真正敢担当的人,才能真正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和本领,更好地为党和人民服务。

善担当。担当不是要求党员干部做有勇无谋的“莽张飞”,而是要求党员干部做运筹帷幄的“诸葛亮”。善担当要求党员干部在担当时讲党性、顾大局。要从全局的角度思考处理问题,解决矛盾,推动整体的发展。面对大是大非时要讲党性,敢于亮剑,坚决与之作斗争。善担当要求党员干部在担当时讲究工作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处理问题与矛盾时善于抓重点、巧解决,做到“四两拨千斤”。善担当要求党员干部在担当时讲纪律、守法律。在工作时要坚守法律底线,牢记纪律要求,在合法和遵守党规党纪的前提下开展工作。善担当要坚决反对乱担当。担当不是滥用职权、目无法纪、为所欲为,而是权责分明、依法做事、依规工作。担当是在法律约束下的担当,是在党规党纪约束下的担当,是在制度约束下的担当。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善担当是敢于担当的生动实践。因此,只有做到善担当才能实现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锻造勇于担当的政治品质

2017-05-24 10:0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中共河北省纪委副书记 吕永志

勇于担当是领导干部的优秀政治品质。习近平同志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每一名领导干部都应勇于迎接挑战、敢于承担责任,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勇于担当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和优良传统

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的领导干部必须具有勇于担当的优秀政治品质。

从一定意义上说,我们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前赴后继、不怕牺牲、勇于担当的奋斗史。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实现共产主义这个崇高理想作为奋斗目标,担当起打破旧社会、建立新社会的神圣使命,矢志“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我们党担当起救亡图存的重任,团结和领导广大人民群众义无反顾地投身抵抗侵略的伟大斗争,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抗日战争胜利后,我们党毅然决然地担当起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一个光明的新中国,建设一个独立的、自由的、民主的、统一的、富强的新中国”的历史使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自觉担当起探索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正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接续奋斗,勇敢担当起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我们党才不断发展壮大,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才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勇于担当是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必然要求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与此同时,全球治理体系面临深刻变革,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党面临着“四大考验”“四种危险”。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习近平同志强调,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广大领导干部要有四种担当。一是坚定不移、矢志不渝的政治担当。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二是攻坚克难、敢闯敢拼的改革担当。始终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坚决贯彻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积极进取、主动作为。三是全心全意、无私奉献的为民担当。时刻牢记党的根本宗旨,时刻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多做顺民意、谋民利、惠民生的实事,扎扎实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四是夙夜在公、恪尽职守的责任担当。把高标准履职尽责作为基本要求,无论身处何种岗位、担任何种职务,都要坚持原则、忠于职守,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充分发挥表率作用。

把锻造担当精神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同志指出,看一个领导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当前,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四风”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但一些党员、干部缺乏担当、不愿担当、不敢担当的问题仍然存在。面对为官不为等新问题,管党治党应将是否具有担当精神作为干部评价的重要标准,促使领导干部努力锻造勇于担当的优秀政治品质。

担当精神并非与生俱来的,需要在长期的理论学习、实践砥砺、党性锻炼中逐步培养和升华。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尤其要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练就担当的过硬本领。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气度,也要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壮志,还要有夙兴夜寐、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干劲,培养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宽广胸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凛然正气,增强勤政为民的意识和自觉性。

谈担当谈奉献谈团结 篇2

一个民族的振兴需要拥有一种精神力量支撑,一个国家的强盛需要拥有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支撑,一个时代的全面发展需要一种健康向上的精神力量支撑,一个城市的绿色崛起需要一种朝气蓬勃的城市精神支撑。开放包容的石家庄市同样需要一种独具特色、符合本地实际的城市精神。精神是动力,城市精神更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意志和品格,也是一座城市文化特色、价值追求的高度凝炼,是一种正能量的释放。可以说,城市精神代表着一座城市的整体形象,引领着一座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影响着一座城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及省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

如果说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的灵魂,那么这个城市的灵魂重在讲内涵。当下,城市精神更是对城市传统优秀品质的萃取,既要体现石家庄的地域特色、文化传承、人文情怀,又要为其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既要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传承,又要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承接;既要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绿色崛起建设幸福石家庄相承接,又要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呼应。同时,要充分遵循石家庄这座新兴城市“植根历史、展示现实、引领未来”的原则。这对构建石家庄这座火车拉来的新兴城市品位、弘扬高尚的道德标准,奏响创新发展、绿色崛起的最强音,引领当下的石家庄尽快搭乘“京津冀一体化”快车,实现“四个全面”和石家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为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为此,笔者归纳提炼了“向善厚德、奉献担当、开放包容、和谐奋进”十六字,建议作为石家庄城市精神简明表述。供与会各位领导、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向善厚德

《老子》第八章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推崇上善若水。他认为人最美好的品行就应该如水一样。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这就启迪我们做人要向善,要光明磊落,襟怀坦白。做事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干事创业不争名不争利,将个人的价值体现在默默的奉献之中。同时,在困难的时候,要增强凝聚力、向心力,万众一心,精诚团结,共克时艰。

《易经》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如果说人心向善可以凝聚力量,那么厚德必能铸就一个城市广大居民性格中的忠诚刚直、大气质朴、讲信用、重情义。《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意思是说,有德之人,才能得到上天的维护。当然,我们共产党人都是唯物主义者,但是,要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以及市委九届六次全会总体部署,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是不可或缺的。因为高尚的品德、深厚的德泽,与“重德”、“尚德”有着内在的联系。徳就是恪守道德规范者的“操守”、“品行”。“厚德”不仅是立身之本,更是治国之道,立城之魂。将“厚德”这一元素纳入石家庄城市精神,既是对优秀传统的弘扬,更有利于夯实城市道德之基。前些年,出现的红心蛋、黑心肉、三聚氰胺毒奶粉……这些舌尖上的安全屡屡失守,腐败蔓延侵蚀社会诚信,甚至连老人摔倒都不敢扶。辉煌成就与成堆问题共存、社会进步与社会弊病并生、社会和谐与精神失衡同在,这就倒逼我们确立一个健康向上的价值取向、精神坐标。那就是向善厚德。只有引导人们向善厚德,才能让人们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

如今,生活的日渐富裕,并未自动引来幸福的敲门,却让不少人感到精神的空虚、思想的迷茫。面对金钱至上、拜金主义、物质主义的冲击,我们只有引导人们自觉养成心灵向善、以德立身的习惯,才能解开“口袋满当当、脑袋空荡荡”的困惑,才能在改造物质世界的激昂乐章中奏响精神之歌的美妙乐章!

奉献担当

鲁迅先生说过:“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一个民族的振兴需要拥有一种精神力量支撑,一个国家的强盛需要拥有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支撑,一个时代的全面发展需要一种健康向上的精神力量支撑,一个城市的绿色崛起需要一种朝气蓬勃的城市精神支撑。开放包容的石家庄市同样需要一种独具特色、符合本地实际的城市精神。而奉献担当就符合这种精神。公民作为社会和国家的细胞,一言一行,汇聚成大千世界的经纬;爱憎取舍,勾勒出大地山川的色调。

当前,全市上下正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及省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作为这个城市的任何一份子责无旁贷,要在关键时刻敢于亮剑、敢于奉献、敢于担当。这不仅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是对石家庄市的忠诚和热爱,更是每一个石家庄公民的最起码道德要求。

奉献担当是一种责任,是把个人价值的实现同推动国家的繁荣发展对接,把人生意义的提升同增进最广大人民的福祉相连,不断加深对一个城市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认同,不断增强做人的骨气和底气;是让个人梦与城市梦和国家梦紧密结合,把我们的城市建设好了,大家才好。我们倡导的奉献担当,就是要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追求崇高的职业理想,激发积极进取的奋斗热情,秉持认真负责的职业态度,锻造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就是要让奉献担当成为实现梦想的动力之源,以那么一股子干劲、拼劲、闯劲,续写石家庄速度、石家庄奇迹,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开创石家庄市更加美好的未来。

开放包容

清末政治家林则徐任两广总督时在总督府衙题书的堂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此联意为,大海因为有宽广的度量才容纳了成百上千的河流;高山因为没有勾心斗角的凡世杂欲才如此的挺拔。一个时代的精神中,有着昨天的思考、今天的探求和明天的希冀。石家庄也是如此。在省、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各项决策部署,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奋发进取、高歌猛进,加快转型升级、跨越赶超、建设幸福石家庄步伐,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开创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局面。

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作为生活在省会石家庄这座火车拉来的新兴城市人,无论是官是民、是农是商,尤其是政府职能部门,要倡导开放包容的精神,要学会尊重全国各地来石投资、兴业自主选择和发展项目的权利,消除疑虑和隔阂,要把社会的多样性、差异性转化为发展活力和动力。要借搭乘“京津冀一体化”快车的东风,要秉持海纳百川的胸怀和“壁立千仞”的刚直,要秉持开放包容的精神,要遵循“植根历史、展示现实、引领未来”的原则。积极借鉴其他地区发展的先进经验,共享发展资源,推进区域合作。这样对构建石家庄新兴城市品位、弘扬高尚的道德标准,奏响创新发展、绿色崛起的最强音,引领当下的石家庄尽快搭乘“京津冀一体化”快车,实现“四个全面”和石家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为率先在全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和谐奋进

人生需要信仰驱动,社会需要共识引领,城市发展同样需要价值导航。我们倡导和谐奋进的目的是,使其成为石家庄城市广大居民人生奋斗的梦想之舵、精神之钙和兴市之魂。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正是薪火相传的文明火种,孕育了古中山国泱泱文明、常山赵子龙的侠肝义胆、(恒山郡)南越国的创建者赵佗。更令人引以自豪的是——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红色摇篮西柏坡等等。这些文明折射出一个地方发展的境界、社会进步的状态。我们倡导和谐奋进是以道路选择、理论指引、制度建构,追求全方位的发展与进步相传承。我们倡导和谐奋进与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制度文明相统一。我们倡导和谐奋进是坚持以开放包容的创新姿态,将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兼收并蓄,为石家庄全面可持续发展综合发力。

浅谈教师的角色担当 篇3

教师是干什么的?拿这个看似荒谬的问题去问问身边的教师,答案也许又是五花八门的,但不是答非所问,就是过于笼统模糊。教师是干什么的?教师应该是怎样的角色?回答好这个问题,首先就要弄清楚教育是什么的问题。因为教师是教育衍生的产物,是学生接受教育的特殊的媒介之一。教育是什么,这个问题乍看起来似乎很简单,其实并不那么简单。广义上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来看,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在西方,教育一词的本义为“引出”或“导出”,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潜在于身体和心灵内部的东西引发出来。教育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活动,把自然人所固有的或潜在的素质,自内而外引发出来,成为现实的发展状态。

教育的社会性(阶级性)和人本性的争论,由来已久。《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融合性地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无论是从教育的社会性,还是从教育的人本性出发,应该形成以下些许认识:

一是教育是一个科学系统的复杂工程,是一个日积月累的熏陶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事情。教育是科学,有其自身的规律,不能一厢情愿地盲目追求多、快、好、省。钱理群先生倡议地回到常识,就是要回归教育的原点,回归教育的常态。

二是教育应当主要是为明天的社会服务,培养将来社会的公民,不是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教育虽然植根于当下,但是更应该着眼于未来。应当站在为孩子终身发展打基础的角度来审视、谋划、实施今天的教育,实现教育的前瞻性。

三是教育应当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每一个孩子有其同类的共性,更具有自身唯一的个性。正如每一片树叶,看似相同,其实不然。关注学生个性潜质的发展,就是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就是让大树的种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让玉米的种子快乐地成长为一株颗粒饱满的玉米。

在对教育是什么的问题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之后,再来认识教师的角色。教师既是一种社会角色,是泛指传授知识、经验的人,“术业有专攻”的人,因此,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教师又是一个特定的角色,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教育(学校)中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教师专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早在1931年,梅贻琦先生在清华大学校长就职演讲中就提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因为只有有了好的教师,才能有好的学校,才会有好的教育。

教师是干什么的?教师在教育中的角色担当是什么呢?孔子说“有教无类”。 凡是有求教于我的,不分贫、富、贵、贱、贤、愚等,都应该平等地给予教育。在孔子以前的殷周时代,教育是由官府掌管的,只有贵族子弟才能入官学,教育阶级性的表现尤为突出,孔子教育平等的思想愈加难能可贵。孔子还要求“因材施教”, 针对学习者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从而获得最佳的发展。

韩愈的《师说》中提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尽管随着时代的变化,韩愈所言的“道”“业”和“惑”都发生了变化,但教师的三重角色应该有所继承。韩愈还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教学相长、相辅相成的。

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引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人主要就是教师。叶圣陶还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思想,与老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思想异曲同工,成了教师不断探索追求的一个高妙境界。

教师是干什么的呢?也许先哲们并没有具体直观地明说,更没有系统地阐明,但是可以领悟一些教师应该有的某些角色担当。师德的模范、教学的行家、科研的能手,是人们对优秀教师的一般界定,也是所有教师努力的方向和追求的目标。在学生心目中,什么样的教师才是好教师呢?公正、幽默、睿智、敬业、课堂轻松、从不发怒、博学多才等等,学生期望的教师是许多教师优点的聚合,虽然高不可攀,但是也折射了学生的期望,同样也从另一侧面提出了教师角色应该具备的元素。

可是,现在的教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教师们偏重了智育,忽视了其他。或者直接点说,偏爱分数,忽视了其他重要的东西,教师扮演了一个视“分”如命的角色。一切为分数服务,学生的品德修养、身体素质、审美情趣、健全人格等等,都在教师的视野中淡化了。分数不仅是学生的命根,更是教师的命根。教师对人才的认识过于狭隘,能够考取高分的就是人才。人才,是把“人”还是把“才”放在首位,是培养具有人性、个性和工具性的社会大写的人,还是仅仅停留在可以成为有用的工具。认识的不同就决定了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悬殊,也就决定了教师是把学生当作活生生的生命个体来看,还是把学生当做填装知识的容器。

偏重了灌输,忽视了诱导。孔子在《论语·述而》里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和诱导在学生学习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但是填鸭式的教学依然充斥着课堂,只满足于把教材内容讲完,而不追求讲好,不追求教师、教材、学生三者之间的多元有效互动,没有充分认识主体发展、主动发展和合作学习的价值。为了片面追求分数,教师不顾及教育的客观规律、学生的认知规律,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探索,而是被简单机械的应试训练取代,学生的思维僵化了,学生成了应试学习训练的机器。无视学生的现状和需求,不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习得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只是为了“教”而“教”,把自身置于知识传授工具的角色,把学生当做配合教师任务完成的道具。

nlc202309030739

偏重了“匠”,远离了“师”。教书匠、教师、教育家,是三个层次分明的境界。成为教育家,需要长期卓有成效的教育实践,更需要科学渊博的学术修养,这可以算是对教师的一种奢求。让人担忧的是,有些教师正一步步远离了“师”,越来越像一个教书的“匠”了。缺少科学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缺乏学习和反思的习惯,缺失改革和创新的激情,只沉湎于简单机械的劳动,那不是“匠”又能是什么呢?社会的急功近利,使教育深深烙上了现代工业的印痕,失却了耕作生态农业的耐心。很多年前,吕叔湘先生就说教育的性质类似农业,而绝对不像工业。教育家、教师跟教书匠的一个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拥有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真心希望教师少一些教书的“匠气”,多一些教育的“匠心”。

当然,还可以列举一些教师正在干的事情,以及本应该去做但却被忽视的事情,来佐证教师角色的游离。譬如偏重了“教”,忽视了“化”; 偏重了“技”,忽视了“道”; 偏重了教师的主导,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偏重了共性,忽视了个性;偏重了少数,忽视了多数等等,一言以蔽之,游离了教师的角色,急于把学生“变现”,而不愿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储值”。

教师是干什么的,是个很是突兀的疑问,又是一个意味深长的诘问。从不同的视角和诉求看教育,评判教育的行为和结果,答案当然就会大相径庭,教育成为焦点和热点,就不以为怪了。当教育成为热点和焦点的时候,既是教育的幸,也许又是教育的不幸了。说其幸,是社会重视教育,关注教育;说其不幸,是因为教育毕竟是一个专业活动,有其自身的规律,应该心存一分敬畏。社会的左评右论、上指下点,尤其是一些功利需求常常会搅动教育的一潭清水,使教育进退维艰,让有些教师无所适从,连自己都搞不清楚是干什么的了。这大概也是教师角色游离的一个原因吧。

还记得著名漫画大师丰子恺的一幅题为《教育》的漫画,画的是一个做泥人的师傅用模子捏泥人。在一种简单划一、削足适履的教育方法之下,教师固然不必运用自己的智慧,学生也只能成为千孔一面的泥塑木偶。叶圣陶先生也对这幅漫画作了一个评价:受教育的人决非没有生命的泥团,谁要是像那个师傅一样只管把他们往模子里按,他的失败是肯定无疑的。近100年过去了,教育的问题犹在,教师的问题犹在,能不叫人忧心吗?什么是好的教育,什么是好的学校,今天的教师该担当怎样的角色,看来是应该静心思考一下这些平常却又陌生的问题了。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田家炳实验高级中学)

党课_战“疫”情 谈担当 篇4

同志们:

半个多月以来,一场规模空前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阻击战在我国全面打响,从北国冰城到南方海疆,从东海之滨到雪域高原,亿万中华儿女和武汉人民携手同心、并肩作战,凝聚起抗病战疫的磅礴力量,修筑起阻击疫情的铜墙铁壁。在这场即将载入人类疾病斗争史的宏伟战役中,我们和千万人一起经历了担忧、焦虑和彷徨,但更收获了信心、坚强和力量。对很多人来说,这是和平年代大家所能亲历的最真实、最紧急、最严峻、也最牵动人心的重大历史事件。战疫就是课堂,见证也是学习。在这场斗争中经受考验、鉴别真理、磨砺才干、快速成长,为这堂教室之外的“必修课”“实践课”“思考课”作出精彩的青春答卷,是当代青年不可避免、无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这一课,让我们永生难忘的是“逆行者们”带来的感动。危急关头,许多平凡的普通人化身英勇的逆行者,他们中有年过八旬仍亲赴一线的老院士;有身患渐冻症却仍在奔忙的医院院长;有危急时刻带着共产党员上的科主任...除了医护人员,逆行路上还有无数的公安干警、基层干部、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送货员、环卫工人...他们成了这个时代最可敬、最可爱的人。诚如一位网友所言,“我知道我因为什么而安全地待在家,我也知道我为什么能安全的待在家”。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正是千千万万这样的“逆行者”无私无畏地矗立在我们与病魔之间,用坚守、奉献甚至牺牲构筑起阻断疫情蔓延的坚实堤坝,支撑起援救生命的绿色通道。

此时此刻,大家熟悉的校园里也正在发生着鼓舞人心的“逆行”故事。连日来,全体xx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自觉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一份力量。学校领导、老师、后勤工作人员、同学们、还有许多校友都先后加入“逆行者”的行列。仁和医院先后有5批20人次医护人员主动请缨,奋战在定点救治新冠肺炎最前线,有9人次受到政府通报嘉奖;辅导员和班主任24小时与同学们保持联系,悉心照料好仍在学校的500多名外国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全体教师全天候应急值守,采取电话和网络形式开展抗疫心理支持服务。2月9日,宜昌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向学校发出《调度令》,紧急征用部分学生宿舍,临时改建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备用。全校上下闻令而动、以战为荣,全力以赴快速完成了改建任务。许多同学和家长给学校留言表达支持和称赞,大家说,“疫情面前,人人有责,没有人是旁观者!”

这一课,我们又一次清晰而又强烈地触摸到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疫情阻击战打响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置于第一位,亲自指挥、亲自部署防控工作。在党中央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调度下,形成了全国一盘棋的战疫大局。1.1万医护人员迅速集结,星夜驰援武汉;“中国速度”再显神威,短短10余天就建成了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三军开赴战场,抽组1400名医护人员奔赴抗疫最前线;16个省对口支援湖北,用守望相助为战胜疫情提供坚实后盾……反观一些西方国家在应对重大公共危机事件时的涣散无力,领导人度假、公职人员辞职、政府停摆的怪象时有发生。中国负责仼的态度赢得了广泛赞许,就连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也不无赞叹,“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

作为祖国机体中的一个细胞,我们前所未有地感受到巨人的脉搏如此强劲有力。从城市到乡村,从工厂到社区,在车站码头,在列车飞机上,处处皆是战场,人人都是战士。为了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武汉壮士断腕,以大无畏的精神宣布暂时封闭这座特大型城市,一千多万武汉人民创造出史无前例的壮举。全员动员、全线出击、全域作战、全力以赴,举全国之力攻坚克难,放眼全球也没有多少国家能有这样的治理能力。这就是坚持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上下同欲者胜。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体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这就是众志成城的中国力量,就是我们战胜疫情的最大底气。

这一课,我们还必须用智慧和行动书写属于自己的答卷。疫情之下,各种思想、观点在网络空间相互杂糅聚变,正能量之外也有不少噪声和杂音,谣言往往披着真理的外衣蛊惑人心,伪君子也改头换面粉墨登场,作为网络原住民的同学们,是否有足够的智慧分辨真假,区分善恶?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不得不去思考:危急关头该如何权衡利弊,作出取舍?面对恐慌质疑,该如何坚定信心,沉着应对?对于防控工作中的不足,我们又该循着怎样的路径去反思和改进?

这些都没有现成的答案,都要靠大家在纷繁芜杂的现象和观点中抽丝剥茧、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冷静观察、独立思考和实践探索中得出自己的结论。答案决定行动。危难之时,是当一名坐而论道的清谈客或事不关己的看客,还是“该出手时就出手”,主动加入“逆行者”的行列,要看我们思考的深度和答卷的完成度。

谈教师团结协作精神 篇5

韦金斯

在新课改背景下,面对复杂的教育教学,仅靠教师个体的孤军奋战已越来越寸步难行,因此教师团结协作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培养教师的团结协作精神,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从教育的特殊性入手

由于“文人相轻”等陋习的影响,教师之间常常出现 “教学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相互封闭、我行我素等怪现象。一个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往往都是从零开始,从头起步,除了书本上的教导,无一实践经验,遇到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只能靠自己摸着石头过河,这种现象严重制约了教师的成长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这就需要我们从教育的特殊性、复杂性入手来提高教师的认识。因为教育产品并不是某门课程或某个个体独立操作生产的结果,而是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这种特殊性决定了教育的特殊性——协调、一致、同力、合作,所以任何一个教师个体的奋斗都是无济于事和无能为力的。只有方向一致的合力的共同作用,才能使受教育者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这是早已被现代教育证明了的实事。而且,一名教师要想在复杂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尽快得到成长,提升素质,一方面需要不断参与教育教学实践,在实践中丰富自己、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另一方面更需要与同事交流,相互学习,团结协作。因此教师之间团结协作不仅是教育特殊性的要求,也是我们每个教师自身成长的需要。

二、从组织活动入手

为了培养教师团结协作的精神,学校还可有意安排各种活动来增进了解,增进友谊。如搜集教学困惑进行解惑评比,开展集体备课,进行课题研讨,展示教师经验,召开有关论坛,组织教师沙龙,开展各种座谈,或以学科组(年级组)为单位进行各种集体竞赛,或利用节日组织交流与互访等等。

三、从结对子帮扶入手

学校中无论老教师还是年轻教师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会有不同的心得体会。常言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就需要同事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因此,一些学校实行新老教师结对子的“青蓝工程”,不失为一种培养教师团结协作精神的有效途径,它既可以密切教师之间的关系,又可以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老教师严谨治学的精神、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会给青年教师以深刻影响,而青年教师朝气蓬勃、积极进取的精神,又对老教师是一个促进。青年教师应当尊重老教师、虚心学习老教师的丰富经验,老教师应当热情帮助、大力扶植新教师。这对于提高教师素质,丰富教学经验,营造协作氛围,提高教学水平是大有禅益的。

四、从评价调控入手

谈团结问题 考试答案75 篇6

1.“三重一大”的问题要经党内领导班子讨论,其中的“一大”是指()。(3.0分)

A.大额资金的使用 B.大场地的租用 C.大项目的决策 D.大方向的把握 我的答案:A √答对

2.根据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的实践经验可知,按照()这“四个形成”的要求加强机关建设,有利于实现内部团结。(3.0分)

A.目标上形成一致,认识上形成统一,工作上形成合力,管理上形成风格 B.目标上形成一致,制度上形成统一,工作上形成合力,文化上形成风 C.思想上形成共识,制度上形成统一,工作上形成合力,文化上形成风格 D.思想上形成共识,认识上形成统一,工作上形成合力,管理上形成风格 我的答案:C √答对

3.以下情形中党内领导干部需要负主要领导责任的是()。(3.0分)

A.领导干部对直接主管的工作未正确履行职责,对损失负直接责任的 B.领导干部对参与决定的工作未正确履行职责,对损失负次要责任的 C.领导干部对参与决定的工作未履行职责,对损失负次要责任的

D.领导干部对参与研究的工作未正确履行职责,对损失负次要责任 我的答案:A √答对

4.因为()的差异,领导班子成员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常犯各自为政的错误。(3.0分)

A.工作内容 B.个人认识 C.先进与后进 D.工作时间 我的答案:A √答对

5.毛泽东同志曾经把党的组织纪律概况为“四个服从”,坚持“四个服从”最重要的是坚持()。(3.0分)

A.少数服从多数 B.全党服从中央 C.个人服从组织 D.下级服从上级 我的答案:B √答对

6.要搞好党内团结,就要处理好()“四个关系”。(3.0分)

A.上级与下级,个人与集体,正职与副职,中共党派与其他党派 B.党员与群众,个人与集体,正职与副职,本单位与兄弟单位 C.党员与群众,多数与少数,正职与副职,中共党派与其他党派

D.上级与下级,多数与少数,正职与副职,本单位与兄弟单位 我的答案:D √答对

7.若无特殊情况,党内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要避免一竿子插到底,所谓“一竿子插到底”是指()。(3.0分)

A.帮助下级完成工作 B.直接向基层部署工作 C.逐级部署工作 D.直接向最高层请示 我的答案:B √答对

8.以下不属于党内工作运行规则的是()。(3.0分)

A.会议议事规则 B.审批操作规范 C.工作程序规则 D.廉政准则 我的答案:D √答对

9.对于破坏党内团结的传言,领导干部的下列做法错误的是()。(3.0分)

A.不扩散 B.不听信 C.带头议论

D.及时制止传言传播

我的答案:C √答对

10.兄弟单位之间谈论问题时要做到支持真理,不厚此薄彼,这体现出了()的合作精神。(3.0分)

A.谦虚谨慎 B.不卑不亢 C.互帮互助 D.自我牺牲 我的答案:C ×答错

1.党内领导班子中的正职在处理与副职的关系时,经常出现()的情况,从而引发矛盾。(4.0分))

A.不尊重副职 B.独裁治理

C.不主动与副职沟通 D.不支持副职工作 我的答案:ABCD √答对

2.党组织中,下级(),不利于上下级之间关系的和谐融洽。(4.0分))

A.藐视上级 B.擅做主张 C.低调做人 D.越级请示

我的答案:ABD √答对

3.党内领导干部在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时,容易出现“三个不够”,即()。(4.0分))

A.不同意见充分表达不够 B.服从多数不够 C.商议时间不够 D.尊重保护少数不够 我的答案:ABD √答对

4.要处理好与兄弟单位的合作关系,就要做到()。(4.0分))

A.尽职尽责 B.顾全大局 C.积极合作 D.不护短

我的答案:ABCD √答对

5.对于应该负领导责任的问题,党内领导干部的正确态度是()。(4.0分))

A.不躲避 B.不埋怨 C.不包庇 D.不推责

我的答案:ABD ×答错

6.落实党内制度的关键在于()。(4.0分))

A.建立健全制度 B.领导以身作则 C.加强监督管理 D.明确责任分工 我的答案:ABCD ×答错

7.以下做法体现出党内领导干部在政治上关心爱护同志的是()。(4.0分))

A.给予下级一定发展空间 B.对同志严格要求

C.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D.勇于承担责任 我的答案:ABCD √答对

8.以下哪些行为体现了领导干部具备公正的基本品格?()。(4.0分))

A.表里如一 B.人尽其才 C.一视同仁 D.言行一致

我的答案:ACD ×答错

9.2008年,原()与原()合并组建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4.0分))

A.人事部

B.民政部政府机关人事局 C.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D.中央人民政府劳动部 我的答案:AC √答对

10.以下哪些做法能为党内团结打好基础?()。(4.0分))

A.帮助内部人员树立利益至上的理想信念 B.帮助内部人员树立共同的奋斗目标 C.建立健全的内部制度 D.在内部打造“铁的纪律” 我的答案:BC ×答错

1.党的纪律都是从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3.0分)

我的答案:正确 √答对

2.坚持下级服从上级的组织纪律,不利于党内民主建设。(3.0分)

我的答案:错误 √答对

3.在工作中,党内领导干部既要“求大同”,又要“求小异”。(3.0分)

我的答案:正确 √答对

4.只要搞好党内团结,就能永久消除党内矛盾。(3.0分)

我的答案:错误 √答对

5.对于党内的无原则矛盾,领导干部可以尽量淡化,避免产生新矛盾。(3.0分)

我的答案:错误 ×答错

6.增加本单位与兄弟单位间的职能交叉,有利于双方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3.0分)

我的答案:正确 ×答错

7.对于个人素质不高的下级,党内领导干部应该通过增加待遇的方式调动其工作积极性。(3.0分)

我的答案:错误 √答对

8.被抽调参与兄弟单位工作的党员,其工作表现将直接关系到本单位的形象。(3.0分)

我的答案:正确 √答对

9.少数服从多数是指,在进行集体表决时,少数人要服从多数人的意见。(3.0分)

我的答案:正确 √答对

10.党内的先进与后进是绝对的,不可转化的。(3.0分)

谈担当谈奉献谈团结 篇7

1 忠诚、干净、担当的特殊涵义及重要性

纪检监察干部的忠诚、干净与担当非常重要,意义深远,涵义特殊。把忠诚、干净、尽责担当寓于纪检监察各项工作之中,为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出更大贡献,是党中央对纪检监察干部的一个基本要求。严峻的反腐形势和“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以及新形势的要求,基于纪检监察干部对党的事业绝对忠诚、对自身的干净清白、对检查监督的责任担当,更显得重要与迫切。

2 忠诚、干净、担当的释义、内涵与践行

什么是忠诚?忠诚就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信赖,无限忠诚,铮铮铁骨,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的利益牺牲一切。对党忠诚,永不叛党,这是写在我们庄严的入党誓词里的,毋庸置疑!对党信赖是保持绝对忠诚的基石,对党绝对忠诚,是纪检监察干部的政治品格,是灵魂,是方向,是生命线和根本点。

忠诚不是一般性的忠诚。忠诚是绝对的,是泰山压顶不弯腰,虽九死而不悔的,忠心耿耿,天日昭昭!是全心全意的,是言行一致的,是始终如一的,是无怨无悔的!而非空口说白话,三心二意,说一套做一套,顺境时忠诚,逆境时就不忠诚。绝对忠诚是对党的事业绝对忠诚,要用铮铮铁骨去实现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用实际行动体现到血与火的考验之中,体现在具体工作、社会生活的各个环节上。

绝对忠诚是忠诚的最高境界。绝对忠诚最根本的是来自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团结奋斗的精神旗帜,是中国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共产党人的命脉和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坚定的理想信念,是绝对忠诚的理性基础;理想信念动摇,绝对忠诚也就是说说而已。我们必须坚定理想信念,打牢思想根基,必须在大是大非、大风大浪、利益诱惑面前,甚至在遇到生死考验的时候,做到热爱党、对党绝对忠诚,做到言行如一、表里如一。

何为干净?一句话,就是干净地做人做事,就是对党纪国法的红线心存敬畏,就是办事秉公用权、公私分明、出以公心、廉洁自律,就是坚持廉洁自律的道德操守底线。做人做事不干不净,守不住廉洁自律的道德操守底线,个人就会栽跟头,党的声誉就会受损害,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损失,忠诚、责任和奉献也就无从谈起。干净是一个纪检监察干部道德品质的具体体现。

怎样干净?首先要有一颗平常心、大心脏。在金钱、权力、美色、物欲面前不为糖衣炮弹所击倒,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经受住权力、名誉、地位、各种风险和困难的考验,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正确看待和处理好得与失的关系,真正做到大公无私、克己奉公、鞠躬尽瘁。我们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干净对于纪检监察干部的极端重要性,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自觉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自觉用党法党纪党规这个“紧箍咒”“护身圈”规范自己,约束自己,守住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线,守住党和人民交给的责任,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线,守住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担当是什么?有担当意识,遇事不推诿、不退避,不说谎,向组织说真话、道实情,勇于承担责任;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担当,敢于坚持原则,就是担当。敢于负责,勇于担当,是一个称职、合格、优秀的纪检监察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就是要有极端负责的态度。这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坦荡胸怀,是一种牺牲精神,是一种优良素质,是一种口碑形象。它表明:在关键时刻不掉链子,在困难面前,在重担面前,在辛苦疲劳面前,甘于奉献、甘于付出心血、智慧和汗水,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

如何担当?就是该承担的责任必须承担,该尽责的必须尽责。有没有担当,先看态度,态度不端正,就没有责任心,责任心不强,就不会有担当。担当,不仅是纪检监察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职业素质,也是衡量一个领导干部的重要标准,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新形势对纪检监察干部的根本要求。因此,我们要端正讲认真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态度,做到认真、诚恳、老实。纪检监察干部要坚守责任,敢于担当,就是要严格要求,严格纪律,以守规矩取胜;在学思践悟中提高能力、增长才干;就是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闯难关,不断为发展保驾护航、为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为发展增强组织支撑;就是要敢想、敢做、敢当,做时代的劲草、真金;就是要坚持原则、以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做到敬业守责、尽心尽力负责;就是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险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

3 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忠诚、干净、担当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忠诚、干净、担当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忠诚是政治品格,干净是做人底线,担当是职业素质。对纪检监察干部来说,忠诚、干净是根本和前提,没有忠诚,就不可能尽“党的卫士”之责;不干不净,就没有资格尽“监督执纪问责”之责,担当就是一句空话。作为纪检监察干部,要把忠诚、干净、担当的真正涵义理清、把重要性弄清、把辩证关系分清,清醒并清晰地弄明白什么是先,什么是后,什么能做,什么不能为,什么是底线,什么是基本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安身立命,安全一生,幸福一生。

4 纪检监察干部做到对党绝对忠诚、自身干净和勇于担当的思考

纪检监察干部对党绝对忠诚、自身干净和勇于担当,是工作之必须,是时代之需要,是职责之所系,是特殊使命之所然。要做到对党绝对忠诚、自身干净和勇于担当,应着重思考以下4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理想信念问题。增强理想信念,抓好理论武装。要做到对党绝对忠诚、自身干净和勇于担当。首先,要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和牢固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模范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其次,要加强理论学习。纪检监察干部的党性修养、思想觉悟、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的增加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晋升而自然提升。我们要以“德”为先,终生努力学习和实践,做到政治上讲忠诚、组织上讲服从、行动上讲纪律,不在“德”上出问题,不在理想信念上造成空虚,自觉把忠诚、干净、担当融入党性修养的全过程,贯穿于具体工作的各方面,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不断开创纪检监察工作新局面。

二是大局意识问题。增强大局意识,保持正确方向。有没有大局观,是衡量一个纪检监察干部党性强弱的重要标志。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是纪检监察干部必备的政治素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我们当今之大局,我们必须有这个大局意识,必须牢固树立这个大局意识,必须紧紧围绕、关注、聚焦、体现、服从和服务这个大局,把纪检监察所应该承担的责任与大局联系起来,把自己的本职工作与党和国家的事业联系起来,明确自己所处的位置,理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把责任担当起来,把事情办得顺利、落实得好。

三是自身过硬问题。自身要过硬,作风要扎实。“打铁还需自身硬”,纪检监察干部作为反腐倡廉斗争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和关键武器,自身过硬是关键。因此,要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树立示范、维护形象、强化威信,打造强硬之身。要以一身正气、才气、骨气、锐气、大气去履职、去担当,以自身过硬的本领和扎实的作风立足、立身、立命。

纪检监察工作涉及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业务性都很强的工作。要强化提升能力素质,要优质、高效地把纪检监察事情落实到位,把纪检监察的检查、监察、监督、问责职责履行好,把各项具体工作做实、做细、做好、做优,要成为纪检监察工作的行家里手,肩负起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特殊使命,唯有强化学习意识,不断学习和掌握政治、经济、金融、法律、科技、管理等各方面的知识,并把学习当成一种工作需要、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境界、一种事业追求,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只争朝夕的进取精神、锲而不舍的钻研态度来抓好学习、练本领、充充电”,不断提升履职的能力和水平,唯此通途,绝无捷径。

四是品德修养与廉洁自律问题。注重品德修养,确立健康的生活情趣。清清白白做事、堂堂正正做人,真真切切担当,切实做到干净廉洁,牢牢守住廉洁自律的底线。干净从何而来?干净从品德修养开始,体现在生活、工作、做人、做事的各个环节之中。纪检监察干部是人,是社会一分子,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与平常人一样,有爱情,有家庭,有子女,而且有爱,有恨,有各个方面的需要与需求。干净是对纪检监察干部的根本要求,要耐得住寂寞,挺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内心宁静,养成定力,淡泊名利,涵养心性。明确志向,安心学习,增长才干,增强免疫功能,不被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侵蚀,不被花花世界所迷糊、迷幻、迷惑。

要做到干干净净,守住廉洁自律的底线,必须坚持四个“做到”:做到慎独,实现自我约束、自我克制、自我完善;做到慎初,学会算清“人生账”,把好第一个关口,守住第一道防线,避免第一次放纵,不把一时之快变成一生之灾,不把一时之利变成终生之悔;做到慎微,在大是大非面前要把握住自己,经得住考验,在日常小事和生活细节上摒弃“小节无害”的想法,认真做好每件小事、管好每个小节、注意一言一行,防微杜渐、洁身自好,坚决抵御腐朽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侵蚀,远离各种低级趣味和不良嗜好,切实做到“大节”不偏离、“小节”不丧失;做到慎交友,以更加谨慎的态度、更加严格的要求,不随便交友,不傍大款,不把人际交往异化为酒肉关系、金钱关系和交换关系,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自觉划清小圈子与大原则之间的界限,切实净化自己的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善交益友、乐交诤友、不交损友。

5 结语

在新的发展进程中,纪检监察干部面临着任务更艰巨、要求更高、责任更重的形势与考验。我们要直面问题,迎难而上,在挑战面前不畏惧,在关键时刻和危急关头经得住考验,加强学习,提高驾驭本职工作、明辨是非、协调工作能力,不断提升履职能力和水平,当好党的忠诚卫士,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摘要:文章对忠诚、干净、担当的涵义、意义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新形势下,纪检监察干部必须忠诚、干净担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就纪检监察干部如何做到忠诚、干净、担当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谈担当谈奉献谈团结 篇8

关键词:党员;自律;担当;廉洁

作为国有企业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勤于“思齐”,勇于“自省”,不断从思想上、行动上、廉洁上、谋事上加强党性锻炼,才能真正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思想上保持一致

(一)加强学习。党员领导干部只有不断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才能明辨之、笃行之,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头脑的清醒。安徽省高速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以下简称“地产集团党委”)通过组织开展党委中心组学习会,党建标准化工作、“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等活动,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意识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同时,地产集团党委借助“线上”和“线下”的学习平台,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各类业务知识,认真进行学习研讨,不断鼓励党员领导干部开展 “带学”工作,确保上级的各项决策部署在地产集团落地生根。

(二)明晰责任。责任不明确必然导致推诿扯皮,责任不落实必然催生形式主义。地产集团党委以落实“两个责任”为总抓手,制定并下发了《落实党委主体责任与纪委监督责任实施办法》、《年度纪检监察要点》,圈出工作重点、给出履责途径。各子公司党支部在党委的统一要求下,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精神,通过“四个定期”(定期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例会、定期进行安全考核通报、定期进行安全信息反馈、定期进行安全档案整理),不断消除项目员工安全意识淡化与安全视觉疲劳的现象,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三)严守规矩。能不能守纪律、讲规矩,是党员领导干部党的观念强不强的试金石。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在政治上要讲忠诚、组织上要讲纪律、行动上要讲规矩。在“三严三实”专题学习研讨过程中,地产集团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以先进典型为“镜”,细照自身、见贤思齐,深入学习典型的精神品质、作风修养,真正将榜样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以反面典型为“鉴”,吸取教训、做好警醒,始终将纪律与规矩挺在前面,防止行为失范、误入歧途。

二、行动上抓好落实

(一)各项工作要有计划安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地产集团党委,每年召开专题党建工作会议,审议年度“组织发展、工作学习、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任务分解”等计划,将年度党建工作学习任务分解到月;明确全年党风廉政工作的具体要求、完成时间和责任单位,确保各项工作有人落实、有人跟进。

(二)处理问题要有方法措施。再完备的制度没有落实执行就只能是“一纸空文”被束之高阁。为贯彻落实上级党组织“守纪律、讲规矩、提效能”的要求,地产集团党委要求本部职能部门结合自身实际,在重新梳理职责的基础上,制订《部门服务承诺书》、《权力责任负面“三项清单”》,确保各项职责权限明晰、管理要求于法有据。同时贯彻“四制要求”(岗位责任制、限时办结制、AB岗制、服务承诺制),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三)过程把控要有检查问责。工作是否务实,干部是否担当,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做好过程监督,是否敢于问责执纪。地产集团党委通过制度建设,着力营造“从严从实”的制度文化。对于违反制度的单位与员工,一般性错误的约谈问责,情节严重的通报惩处。此外,结合“弘扬沈浩精神”主题实践活动“六对照六查看”的要求,对照上级审计反馈意见,重点查摆了各单位内控制度、工程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动态跟进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

三、廉洁上守好纪律

(一)慎言。当下,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一些人以批评和嘲讽马克思主义为“时尚”、为噱头,有的针对党已经明确规定的政治原则说事,口无遮拦、毫无顾忌。针对这些现象,作为党员领导干部,须不断夯实党性修养之“基”,切实做到不利于班子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企业发展的“舆论”不传,带头营造积极健康的企业文化氛围,积极传播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二)慎行。干净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操守,做人做事的底线。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清楚什么地方能去什么地方不能去,什么事能干什么事不能干,什么饭能吃什么饭不能吃,什么人能交往什么人不能交往。党员领导干部应自觉做到秉公用权、不以权谋私,依法用权、不假公济私,廉洁用权,不贪污腐败。

(三)畏法度。“畏法度”,就是要敬畏法律而老实守法守纪。作为高度市场化的国有企业党员领导干部,要时刻保持一种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敬畏之心,带头践行各项纪律法规,带头履行“一岗双责”要求,带头执行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唯有如此,才能保持正确的人生航向。

四、谋事上开拓创新

(一)正视困难。受经济整体环境与项目区位因素的影响,房企大商业的去化、尾盘资产的管理、营销模式的创新、激励政策的改进逐渐有隐性矛盾凸显为显性矛盾。面对这些“新课题”与“硬骨头”,企业不能信奉“不做事不会出事,少洗碗不打破碗”的处世哲学,而要团结一心,迎难而上,正视困难、抓好落实。

(二)出谋划策。干部职工最拥护的是求真务实、解决问题,最有意见的是华而不实、弄虚作假。《人民日报》有一篇文章提到一个数学等式:90%×90%×90%×90%×90%=59%。这个等式告诉我们:一个集体所有人的责任心构成一条“责任链”,决定结果的,不是平均数或简单叠加,而是每个元素乘积的大小。企业推进每一项事业,需要强化集体“责任链意识”,只有当每一名干部职工都贡献出自己100%的力量时,每一名干部职工都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时,企业才能凝聚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

(三)做好配合。国有企业应高度重视党建工作,将党建工作融入日常生产经营之中,切实发挥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下一步,地产集团党委将围绕公司“十三五”期间“主营业务、大健康、社区服务”三大板块,做好引领、落实责任,切实为地产集团的中心工作,尤其是项目营销工作加油助力。

五、结束语

上一篇:激烈的排球比赛下一篇:福字蝶恋花剪纸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