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任务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24-07-12

谈任务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精选10篇)

谈任务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篇1

谈任务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任务教学法的内涵

任务教学法指的是教师通过分析教学内容,将教学分解为教学任务,分配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自己搜集资料,自主探索和自我展示,自然地习得语言知识,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习得解决问题的策略和途径。

任务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通过任务的完成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同时在同伴协作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自信心和想象力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全面发展是课程改革的重要要求,而任务教学法是一个有效的手段。

二、有效实施任务教学法的途径

(一)师生共创执行目标

目标是教学开展的前提,也是课堂互动的目标指向。这里所说的教学目标比在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更为细致,包括互动的主题,围绕什么问题进行互动,互动过程遵循什么规则和原则,互动结果的展示方式以及互动结果如何评价等,这里我们称之为执行目标。执行目标的制定是由班级学生按小组轮流制定,每个小组在上课前吸收班级同学的意见与教师商定执行目标。例如在苏教版教材九年级英语模块“What should I do?”的教学中,学生与教师商定“What should I do”的主题可以包括的内容,学生自己的小家、社区也可以是家园,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交流,首先,你的“home”的地理位置;其次,在“home”中发生的新鲜事或者出现的困难;再次,对于“home”中的问题what should I do,“home”出现的新鲜事情的影响有哪些。互动分成各组成员陈述和组员互动交流两个环节,互动过程中个人第一次陈述时间不能超过两分钟,与他人的互动交流中,一次时间不能高于30秒。互动结果采用小组推举制,在各小组中选取一名代表进行陈述(陈述可以是该组员的个人表述也可以是小组的合作作品)。结果采用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评价内容包括口语表达的流畅性和得体性,表达作品的语言准确度。

(二)教师导学

教师导学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小组交流前的知识背景介绍和主题表达示范;第二部分是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引导。英语课程的编排是按照主题来进行模块设计的,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进行简单的介绍,关于该主题的背景,有哪些主要内容,学生应该围绕什么问题进行交流。通过内容的介绍激起学生主动交流的兴趣,扩展学生的交流范围。同样在苏教版教材“home”的模块中,教师首先介绍home指的是什么,“It is your family or the city which you live or the Earth”。介绍家园有哪些内容,“You can talk about the culture of your family,your city,or what happened in your family”,表达自己对家园的感情或者建议。教师介绍自己的“home”,并引导学生进行提问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逐步掌握表达家园的一些词汇,以及表达家园的一些方式,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同时,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交流的过程和交流的内容,及时针对问题进行指导。例如,在交流中学生因为英语基础差不能用流畅的英语表达观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简单句甚至英语单词进行表达,对于表达积极但观点不突出的学生,要引导学生使用怎样的表述观点会更加鲜明等等。

(三)小组交流

小组交流是课堂互动模式的中心环节,是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充实学生英语知识的重要途径。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首先要注重口语练习,同时要培养学生使用英语词汇、英语语法进行写作的技能,以及表达自己内心想法和情感的能力,还要在和同伴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例如,在“home”的交流过程中,首先给学生一分钟的时间进行语言的组织,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在这个过程中指导学生使用本单元的英语词汇以及最近新学的语法进行表达。之后,给学生两分钟的陈述时间,陈述过程中要求脱离稿子,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学生的独立表述能力,表达的观点要层次分明。在一个学生陈述完毕后,小组其他成员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和发言学生进行交流,进一步了解发言学生的“home”。最后一个环节,组员对各自的家园信息进行交流,并推选小组代表发言进行小组展示。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要注意全体学生的全员参与、全员互动以及小组互动的积极性。

(四)小组展示和小组评价

各小组推选出小组代表,在教室前面进行脱稿展示,展示后,其他小组成员有权进行交流以便了解更多信息。各小组展示完毕,由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包括一点优点、一点不足和一点建议。教师要表扬表现优秀的小组和个人。例如,在“home”展示环节,一个学生表达了my city,表达的观点主要有三点,第一个是我的家乡在中国的南部,xx省xx市;第二点以前家乡山清水秀,但是水污染威胁着人们的生存;第三,希望工厂的水经过过滤后再排放,还人们一片净土。其他小组学生经过互动,了解到造成水污染的主要是哪些地方,以前山清水秀时有哪些闻名中外的景点。一个学生建议要突出第二点的表达,要扩展表达内容,不应一句话带过,还有个学生提出表达的时候应该更大声些。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个人达到了集体学习的目的。

谈任务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篇2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英语教学

一、任务型教学的介绍

任务型教学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是20世纪80年代外语教学研究者经过大量研究和实践提出的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教学模式, 该模式是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发展形态, 它把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

二、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

1. 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性的原则。

在任务型课堂教学中, 教师是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 他们通过设计相应的情景传授新句型、新词汇, 指导学生练习。学生是任务的完成者, 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创设任务情景, 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和主体能力,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健康地发展。

2. 贴近学生生活的任务设计原则。

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 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交际情景, 让学生置身于贴近自己生活的语境中, 产生亲切感, 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这种教学设计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能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 民主和谐的原则。

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我形象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因为教学过程不仅仅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也是师生之间, 学生之间感情和思想的交流。因此, 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 合作学习的原则。

合作学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在课堂上, 教师可通过各种各样合作的形式, 开发学生交往的潜能, 形成师生相互影响, 和谐互动的教学局面, 充分发挥优化组合的整体功能,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三、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的基本形式

1. 游戏型教学任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个体潜在的动力。教学实践证明越能让学生发觉有趣或愉快的任务, 越能激发学生参与任务学习的欲望, 而游戏是最好的方式之一。例如在教授介词的正确使用时, 可以设计“发布命令”的任务来训练学生的听力, 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和表演能力, 激发其兴趣: (1) 先指定一位较好的同学来帮助老师示范; (2) 教师发布命令:sit on the chair;sit on the floor;stand behind the door;put your book under the desk… (3) 请一位同学上台发布命令, 每组派出一位代表参赛, 根据正确性、反应敏捷性等指标评出胜出的小组, 并发给其小奖品, 而表现最差的小组要表演节目。一组表演结束后, 学生都不肯停下来, 又比拼了一次才肯罢休。这堂课的课堂气氛非常好, 而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达到了最佳。

2. 调查型教学任务。

调查型教学任务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表现欲, 有利于培养学生交往能力, 而且通过调查的方式, 促使学生去了解一些生活实践中经常要用到的英语表达方式,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3. 交际型教学任务。

生活交际是语言的最主要的功能。教师设计一些交际性任务, 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然地有意义地运用语言, 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内化语言的环境。例如Do you have any...?How much is it?Can I have...?既培养了学生的经济意识和组织能力, 又锻炼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用语言进行交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 备课时应注意解读课程标准, 分析教材内容, 确定哪部分内容适合采取任务型教学活动。对于适合采用任务型教学的教学内容, 也要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情况, 以及学校当地的具体条件, 确定如何设计教学任务。

2. 在任务型英语教学中, 老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 将学生由一个环节引向另一个环节。老师的适当回应会鼓励学生勇于动脑, 并勇敢的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因此, 任务型英语教学要求教师有很好的驾驭课堂的能力。

3. 在教学活动中间和结束时, 老师对活动做出适当的小结与评价非常关键。学生一般都很在意老师的小结和评价, 对活动中的学生的表现进行表扬和建议, 对小组的各阶段的表现给予评价, 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4. 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学任务的难度要适当, 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快乐。

谈任务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篇3

【关键词】: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应用原则;语言形式操练

“任务型教学”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围绕预先设定的交际和语言训练项目,通过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来指导学生开展表达、交流、沟通、询问、解释等各种语言活动,借助这种活动来完成相应任务,进而实现学习和运用语言的目的。任务型教学法具有其他教学方法所不具备的优点,英语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将这种教学方法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发展。

一、理解任务型教学的特点与优势

任务型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外语教学研究者在大量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种语言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将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它强调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重视张扬学生个性,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参与学习。学生通过参与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活动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进而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同时也认识到自己的存在的问题或不足。这些体验与认识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继续努力,真正将自主学习的权利赋予学生。

采用任务型教学能够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的学习环境。学生通过完成相关任务,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综合运用他们所掌握的语言知识,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这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可以引发运用语言的动机,活跃运用语言的氛围,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使用这种模式来组织英语课堂教学,能改变教师“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方式,教师不再当主角、当“讲师”,滔滔不绝地向学生灌输;学生也不再当配角、当听众,洗耳恭听。

二、处理好任务活动与语言形式操练的关系

1.任务型教学要求教师把“任务”与“练习”联系起来

在进行任务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把“任务”与语法等单项“练习”密切联系起来。笔者认为在呈现新语言项目时(如学习新的词汇和短语时),教师要用一定的时间来练习语言的形式,之后再给学生布置任务。任务型教学并非主张不教单项的语言技能,实际上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模仿与重复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需要进行一定的句型操练等练习,因此,教师在确定教学活动时,要考虑如何把语言知识的引入、语言知识的积累与语言技能的训练与主题相结合。

2.将语言知识的学习融入任务型教学活动中

笔者认为在设计任务时,教师要从教学目标和教材入手,考虑语言知识目标、语言能力目标,考虑如何使学生掌握教材中的语言点,并把这些与任务型教学活动相结合。任务型教学活动并不排斥语言知识的学习,英语教育专家认为,语言知识的学习是在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时必须考虑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语言形式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以促进学生在掌握语言形式的同时,培养其运用语言的能力,即要求学生在应用中学习语法,为应用而学习语法。

3.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机会,促进学生在运用中掌握词汇及语法

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要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的机会,而采用任务型教学则可以有效实现这一目标。教学过程中,笔者坚持选择那些对完成任务有用的语言知识,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有关的词汇及语法。譬如“Natural disasters”一课讲述的是Timmy在台湾大地震中幸存下来的经历。笔者在执教其中的“reading”部分时,精心设计并实施了任务型教学活动。在“任务前(The pre-task phase)”笔者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关于自己对于地震知识的了解以及相关词汇,然后通过brainstorming的方式在黑板上展现各小组讨论的成果。在“任务中(The during-task phase)”这一环节,笔者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时空、情感或动作线索去深入理解课文,给学生分组设置任务,让他们找出贯穿全文的各条线索。在“任务后(The post-task phase)”这一环节,笔者结合教学内容,安排一系列有意义的“discuss”,“debate”或“project”,通过语言的交流和思想的沟通,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总之,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从合作的伙伴那里获取解决问题的途径,不断从同伴的发言中得到启发,培养了自己全面思考问题的习惯,锻炼了自己的发散性思维。

三、运用任务型教学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追求真实的原则。任务型教学追求在真实场景下、以明確的目标为导向,开展语言交际活动,进而促进学生掌握实用而有意义的语言。任务的设计要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社会生活结合起来。教师所教语言的材料要尽可能真实,要给学生提供明确、真实的语言信息,使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的情景中体会语法规则,掌握语言应用技巧。

2.循序渐进的原则。任务的设计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深入。教学过程中,可以给学生的活动提供相应的“脚手架”,给学生适时的关注与点拨,尤其是在起始阶段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支持。

3.凸显主体的原则。任务型教学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凸显学生主体地位。要通过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为达成预定的学习目的去开展有意义的语言活动,促进学生在参与教师或教材精心设计的任务型学习活动中认识语言、运用语言、掌握规律、体验成功。学生对词汇、语法等知识的掌握不是单纯通过教师的讲解,而是由学生通过运用去体会和内化。

综上所述,在设计具体的任务型活动时,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和经验,努力创设真实的语境和情景,使学生既能学到对实际需要有用的知识,又能够训练学生必要的语言技能。设计具体任务活动时还要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能力,以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探究与创造,为学生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2月.

谈任务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篇4

摘要:近年来,教育研究和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总结和创新引入了各种新式教学法,而任务型教学法是在对以往各种教学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型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同时,这一教学法对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任务型教学法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并以学习为中心,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加强合作与交流并履行一系列教学任务,最终实现“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 任务型教学法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

教学应用

任务型教学法顾名思义多指以互动或交际方式进行的合作性活动。生物教学即科学教学,对于生物这样一门兼具探究性与实验性的学科而言,“做”的过程即履行任务的过程是生物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而任务型教学法将在其课堂教学中发挥自身不可比拟的优势。下面我就“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充分了解任务型教学法,把握其理念和特点

要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任务型教学法的优势,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首先充分认识并了解任务型教学法,全面把握其教学理念和自身优势,将其贯穿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环节中。初中生物内容丰富,涉及的一些概念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述很难彻底理解,因此要借助实验等形式帮助学生进行理解,这就需要发挥任务型教学法的优势。任务型教学法的六大基本要素分别是目标、内容、程序、输入材料、教师和学习者的角色及情景,教师实施任务型教学法时要立足于这六个基本要素,合理规划教学环节。其次,教师制订教学计划时要遵循任务型教学法的原则即真实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实用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和功能原则,教师应将任务型教学法和初中生物这一学科的特点紧密结合,发挥其优势,通过各种任务的设置,激发学生兴趣,并引导学生在履行任务的过程中,通过实践与操作进行合作与交流,调动已有知识经验,独立思考,最终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

二、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对于任务驱动法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需要教师根据实际学习内容设计科学合理的任务。具体来说,我认为任务型教学法的应用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合理分组,科学设计任务。由于生物这门学科具有密集的知识点,涵盖内容很广,而初中生刚刚接触生物这一学科,要通过个人完成教室布置的任务具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建立要由教师统一规划,综合考虑学生的课堂表现及学习特点等方面,实现合理、互补的分组,并由小组成员推荐出小组长。教师在以小组为单位发布任务时,要求各小组再将任务分离开来给各成员,确保各个成员都有参与任务的机会并科学地设计任务。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这一单元时,当学生研究“植物的细胞的吸水”这一内容时,让学生将蔫了的青菜放到清水、盐水中,进行对比观察实验,过一段时间观察变化,这一实验过程中包括材料的选择和观察结果的记录等环节都可以具体任务的形式布置给小组成员,实现任务的分解。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提醒小组的分解任务之间要有连接和递进关系,便于保证总任务的质量,体现学生的参与性,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2.明确目标,发挥引导作用。教学目标的制定是教学环节实施的先决条件,教师应该根据本学期整体教学计划调整任务教学内容,确保课程规划的可行性和教材内容的配合力度。生物学习讲究贯穿性和连接性,教师对任务的设计应该以本节学习内容为基础,为上节内容简单回顾和下节内容简单预习做好链接,充分发挥任务的串联作用,并对小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分析评估,以此作为下节课任务设计难度、范围的参考。其次,教师要在学生履行任务的过程中发挥引导作用。如在进行各类生物实验时,为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密切注意学生的操作过程,可以准备记录本将学生的表现情况记录下来,当学生在履行任务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给予及时帮助。

3.合理评价,开展课堂总结。在传统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业评价往往以单调的终结性考试为检阅标准,测试结果仅仅是对单一知识内容的体现,违背任务型教学法的教学理念,同时限制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合理地进行任务评价,讲究评价艺术是实施任务型教学法的重要环节。任务评价是检验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的最佳方法之一,目的是激励学生。教师可以根据课堂记录对各个小组和组内成员进行点评,提高个人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并为小组合作提供动力,可以通过设置优秀小组和优秀个人奖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评价的重点内容,教师要通过任务评价尽量避免学生的低效和无效学习。此外,通过任务评价,教师可以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并总结课堂教学具体开展情况。可以说,进行课堂总结是实施任务型教学法的重要步骤,通过课堂总结,评价课堂开展效果,为下次生物课堂教学实施提供借鉴,这也是回顾课堂、完善课堂的有效形式。

三、任务型教学法在教学中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时间较短,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如在进行任务选择、需要分析和任务等级评定时存在的不完备地方都是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此外,在学生履行任务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方式有待研究。任务型教学法在生物教学中存在的这些不足之处,还有待广大教师进一步探讨和研究,教师要针对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现状进行分析,充分发挥任务型教学法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结语

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应用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为学生的生物学习奠定基础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谈任务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篇5

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培养,可分为“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三个层次.VFP( Visual FoxPro)属于第二层次的计算机技术类课程,它以强大的性能、完整而又丰富的工具、极高的处理速度、友好的界面以及完备的兼容性等特点,成为新一代小型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杰出代表;又因其容易入门,国内应用型本科院校普遍将VFP程序设计这门课列入经、管和文科类专业教学计划.我院在经、管和文科类专业大一下学期开设了VFP程序设计这门课,但由于程序设计本身枯燥难懂,经、管和文科专业学生对编程语言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差别很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很多的困难,学生只是学到一些基本的命令及简单的界面设计,后期为了通过计算机省二级考试,只是机械地练习题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因此,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任课教师面临的一大挑战.

1 VFP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教学多是教师讲授为主,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室,按照教材章节顺序讲解,之后辅助以上机练习,依次从基本概念、数据类型与表达式、数据库和表的基本操作、查询和视图、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可视化表单设计及常用控件、报表和菜单设计等.由于前面章节知识比较零散、内容比较枯燥,学生往往在这一阶段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中间章节由于SQL语句晦涩难懂和程序设计千变万化,往往造成学生失去耐心;到表单设计时虽然有些好转,但是当用到前面知识的时候,很多内容早已没有印象,造成后续学习困难.

同时,由于经、管和文科类学生对VFP程序设计认识不够,认为这是一门计算机类课程,和其所学专业无关.首先,很多学生不重视VFP程序设计,为应付考试而学习,兴趣不大,主动性不强;其次,学生首次接触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要在一学期的时间内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理论,面向过程程序设计思想、可视化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及数据库系统设计等内容,教学内容较多,难度较大;再次,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学生对实验的目的和内容不够明确.虽然上机时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带领下按照指导书重复课堂上讲过的函数、命令、表单等设计操作,但对于这些知识在系统开发中的作用却一无所知,更谈不上举一反三.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将“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入到VFP程序设计的`教学过程中,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法简介

2.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运用典型案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不仅重视学生知识的培养,更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2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教师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学生感兴趣的任务模块,力求以任务驱动,以某个实例为先导,进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以完成具体任务模块为主线,让学生通过“学和做”掌握教学内容,并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与教师的引导相结合以及独立探索和与人合作结合.

2.3“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

“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是结合了案例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各自特点的一种综合教学法,很适合程序设计类课程如《VisualFoxPro程序设计》的教学.该教学法以“案例”为引导,以“任务”为主线,将相关知识点贯穿于任务的不同模块中,“驱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模仿具体“案例”实现知识的消化与吸收,再通过“拓展案例”的探索性设计,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设计技能的把握.

3“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方案

3.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巨大动力,这对于一个初学VisualFoxPro的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讲尤为重要,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充分发挥第一堂课的作用.与传统教法中首先介绍VisualFoxPro的发展历史和特点不同,每次给学生上第一堂课时,笔者都是先给学生演示一个小型的学生管理系统,并请学生自己操作并说出自己的感觉.学生通过自己操作觉得这个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当得知通过一学期的学习他们也能完成类似的系统时,兴趣一下子就激发起来了.展示完学生管理系统后,笔者还会给学生展示一些以往学生的优秀作品,以打消其畏难情绪、坚定其学习兴趣和信心.

3.2分析案例掌握基本知识

“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首先通过“案例展示-激发兴趣-分析案例-讲解相关知识和联系”这种教学模式,以真实的生活情境或事件为案例,通过分析和讲解把相关的基本概念、解题的基本方法和思路传授给学生,从而使学生形成深刻、形象、牢固的记忆,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在每次上课前,先将本节课的精华案例向学生展示.比如:在讲解分析“标签和计时器”控件时,首先向学生展示案例.

展示的案例由两个程序组成:一个让字幕从左到右循环滚动,另一个是让字幕进行左右摆动.在充分吸引学生兴趣的前提下,笔者利用现实中的广告牌来分析并讲解与案例相关的表单、标签、计时器以及相关的程序设计,先讲解比较简单的循环滚动设计思想,然后再讲解摆动字幕的设计思想.这样,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就掌握了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印象比较深刻.

3.3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案例讨论

“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不仅通过案例传授给学生基本知识,还要通过完成设计任务来培养学生的模仿乃至创新能力.有了前面的知识基础,再展示与之相关的拓展案例.

展示完后,笔者不直接进行讲解,而是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10-15min的讨论分析,讨论在什么地方见过类似的东西,在设计时应采用什么途径实现等问题.然后开始提问,让小组推举自己的代表发言阐明自己的设计思想、在可能的情况下展示实现过程.最后笔者对学生的模仿进行总结性发言,如学生通过讨论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就给出正确解答.

3.4设计任务评价总结

每个完整的案例及任务教学模块完成后,笔者都会与学生一起对所涉及的知识及设计技巧进行归纳和总结,对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反思,并将优秀作品放到教学网站上供所有学生观摩.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多角度思维,对每个案例最后还会留下一到两个思考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比如针对碰撞的方块的思考题是“方块有无可能只碰到每个边的同一个点?如有应该如何设计?”.

4实施“案例-任务驱动”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4.1教学模式的转变

传统教学活动多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然后再练习”的被动教学模式;“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活动采用“以案例说明为引导、任务驱动为主线,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探索创新型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真正形成了互相促进的关系.

4.2传统教学与“案例-任务驱动”教学相结合

传统教法以知识点的衔接为主线,重理论;“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以任务模块为主线,重应用.两者各有特点和优势,不能相互替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方法,发挥不同教法的优点,做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4.3注重整体培养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为了鼓励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以及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笔者还开通了课程论坛.把课件、素材及练习题目都发布在论坛中,学生可以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发布在论坛上,笔者都会及时解答,这样既提高了整体教学需求,又达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效果.

5总结

浅谈情景教学在初中英语中的应用 篇6

荆州市公安县章田中学 姓 名:高翠娥 手机:*** QQ: 923843110 摘要:

情景教学是教师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创设出形象鲜明的投影图画片,辅之生动的英文教学语言,并借助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表象,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置身其间,如临其境;师生就在此情此景之中进行着的一种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因此,“情景教学”对培养学生情感,启迪思维,发展想象,开发智力等方面确有独到之处。

一、对情景教学的了解

情景教学是以案例或情景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英特国际英语就是运用领先的信息技术创设情景,图文并茂,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寓教于乐,加快对英文的理解,从传统教辅工具的“静态学习”到“动态学习”的飞跃,让学生消除学习疲劳,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二、创设情景的作用

创设情景,因其特有的学习气氛,生动的教学情景,成为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情感的引发和兴趣的产生,往往与一定的情景有关,而生动感人的情景就能增强学生的内心体验,引起学生的愉快情绪和探索兴趣,有助于启迪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所以情景的暗示激励也成为众多教育者探讨的主题,不断运用图画幻灯、录音、多媒体等教具和手段,来创设具体的教学情景,渲染课堂气氛,使学生很快进入探究学习的最佳状态,如果在设疑中运用得当,一定能取得”润物无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情景教学的原则:

为了使情境教学更好地发挥上述两种功能,提出以下几个重要的使用原则:

1.意识与无意识统一原则

这是实现情境教学的两个基本条件。无意识调节和补充有意识,情感因素调节和补充理智因素。人的这种认知规律要求在教学中既要考虑如何使学生集中思维,培养其刻苦和钻研精神,又要考虑如何调动其情感、兴趣、愿望、动机、无意识潜能等对智力活动的促进作用。教师在鼓励学生要刻苦努力时,很可能已经无意识地暗示了学生:你能力不行,所以要努力。这样就无形中增加了他们的畏难情绪。如果我们能意识到这一点,就会把学生视做理智与情感同时活动的个体,就会想方设法地去调动学生身心各方面的潜能。

2.智力与非智力统一原则 智力与非智力统一,其实就是一种精神的集中与轻松并存的状态。这时,人的联想在自由驰骋,情绪在随意起伏,感知在暗暗积聚,技能在与时俱增。这正是情境教学要追求的效果。

3.愉悦轻松体验性原则

该原则根据认知活动带有体验性和人的行为效率与心理激奋水平有关而提出。该原则要求教师在轻松愉快的情境或气氛中引导学生产生各种问题意识,展开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寻求答案,分辨正误,这一原则指导下的教学,思维的“过程”同“结果”一样重要,目的在于使学生把思考和发现体验为一种快乐,而不是一种强迫或负担。

4.师生互信互重下的自主性原则

该原则强调两个方面:一是良好的师生关系,一是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情境教学的基本保证。教学本是一种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交往,情境教学更强调这一点。只有师生间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教师对学生真正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前文所述的两条信息回路才有畅通的可能。这意味着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学生也必须充分了解教师,彼此形成一种默契。而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决定了自主性侧重于教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新精神。这一原则要求教师在情境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得到如何做人的体验。它意味着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建立在学生积极、主动和快乐的基础上。

四、情景教学的特点:

1、形象逼真

情境并不是实体的复现,而是简化的模拟。能获得与实体相似的形象,所以给学生以真实感。

2、情深意长

情境教学是以生动形象的场景,激起学生学习和练习的情绪和感情的体验,通过教师的语言,把情感寓于教材内容之中,在课堂上形成一个广阔的“心理磁场”,作用学生的心理。情境教学倡导“情趣”和“意象”,为学生创设和开拓了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情境教学所具有的广远性,能促进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教材,激发学生的想像力.

3、知、情、意,行融成一体

情境教学为了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就要运用生活显示情境,实物演示情境,音乐渲染情境,直观再现情境,角色扮演情境,语言描绘情境等方法,把学生引入一定的情境和一组情境之中,使他们产生一定的内心感受和情绪体验,从而克服一定的困难和障碍,形成一定的志向,积极地进行练习,这样,就能把知、情、意、行融成一个整体。

五、情景教学的功能:

情境教学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陶冶功能和暗示(或启迪)功能。

1.情境教学能够陶冶人的情感,净化人的心灵 在教育心理学上讲陶冶,意即给人的思想意识以有益或良好的影响。关于情境教学的陶冶功能,早在春秋时期的孔子就把它总结为“无言以教”、“里仁为美”;南朝学者颜之推进一步指明了它在培养、教育青少年方面的重要意义:“人在少年,精神未定,所与款押,熏清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易暗化,自然拟之。”即古人所说的“陶情冶性”。

情境教学的陶冶功能就像一个过滤器,使人的情感得到净化和升华。它剔除情感中的消极因素,保留积极成分。这种净化后的情感体验具有更有效的调节性、动力性、感染性、强化性、定向性、适应性、信号性等方面的辅助认知功能。

2.情境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暗示或启迪,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

众所周知,人的社会化过程即形成“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从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实际上完全是环境——社会、家庭、学校、种族、地理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影响作用有的被我们感知到,但更多的则是不知不觉地影响着我们。因此,保加利亚暗示学家G·洛扎诺夫指出:“我们是被我们生活的环境教学和教育的,也是为了它才受教学和教育的。”

人要受环境的教学和教育,原因就在于人有可暗示性。这是心理学和暗示学研究所共同证明了的。A·比耐的实验证明在儿童身上天然存在着接受暗示的能力,接受暗示是人的一种本能。因而在他的《可暗示性》一书中,“可暗示性”就成了“可教育性”的同义语。其实,这些结论在社会学的背景上也是成立的:既然“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而必然要受到一切社会关系的影响,“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情境教学,是在对社会和生活进一步提炼和加工后才影响于学生的。诸如榜样作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课内游戏、角色扮演、诗歌朗诵、绘画、体操、音乐欣赏、旅游观光等等,都是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其中也就必然存在着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

换言之,情境教学中的特定情境,提供了调动人的原有认知结构的某些线索,经过思维的内部整合作用,人就会顿悟或产生新的认知结构。情境所提供的线索起到一种唤醒或启迪智慧的作用。比如正处于某种问题情境中的人,会因为某句提醒或碰到某些事物而受到启发,从而顺利地解决问题。

六、情景教学的方法:

1、带情入景,做铺垫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一节课成功的基础,也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保证。

2、优化情景,诱发学习兴趣

创设生动的情境,是诱发学习兴趣最有效的手段。

3、凭借生活体验, 营造情景氛围

教学应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教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教学活动经验。

4、拓宽情景, 激发探索的欲望

教师要善于创设一些特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诱发学生的创造动机,使学生投入积极的创造性的学习中。

谈任务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篇7

学习英语需要大量的阅读,好的英语既是“学出来”的,同时也是“读出来”的。但目前我国的阅读教学现状却很令人担忧, 在大多数初中英语课堂上,教师仍然占据主导地位,阅读教学的目的仍是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单词、语法和句型,学生遇到不懂的词就立刻去查字典,遇到好的句子可能会停下来去摘录,这样不但影响阅读的进度,而且会打断阅读思路,扼杀阅读兴趣。

二、任务型教学

1、任务的概念

关于“任务”这一概念,学术界可谓是莫衷一是。Breen (1987:23)的解释似乎抓住了“任务”的本质,他说,“任务是有特定目的、适当的内容、具体的操作过程、一系列结果的、有计划安排的、由学生自己做的语言学习的努力。例如解决难题, 充当角色,指定决策等”。下面我们也列出一些其他的学者对“任务”的解释,以便让大家对“任务”一词有一个更好的了解。

“一项学习任务就是一件工作或一件事情,是为一个目的或为一种收获,为自己或为集体或为他人而做,可以由一个人或多个人完成。例如,填一个表格,预订一张机票,到图书馆查一个资料,到指定地点找一个人,为指定目的写一封信,等等。就是人们日常工作、生活、娱乐中要做的事情。”(Long,1985引自Nunan,1989:5)

从学者给出的定义中我们不难发现,具有交际的目的是所有阐述的一个中心。任务型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于此,教师在挑选任务的时候就应该仔细考虑是否能在最大限度上体现真实生活的交流,而排除那些不利于模拟现实世界交流的活动。

2、以任务为基础的模式

任务的设计决定着教学的顺利开展,Nunan(1989:11)提出了一个任务的框架,如下图所示:

(1)目标:任务的目的一定要明确,描述一定要具体,不能抽象。

(2)输入物:输入物一定要来自真实世界,而且要有意义、 新颖、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活动:学生利用输入物采取的各种行动。任务型的教学活动有三个基本的特征:真实性、技能性和流畅性。

(4)角色:教师、学生和活动相关者在一定任务中扮演的角色、所起的作用、相互之间的关系、各自所承担的任务。

(5)环境:学生进行任务的地点、场合、条件或背景。

3、任务设计的步骤

Breen(1987:25)建议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应该考虑四个问题:

——任务的目标是什么?

——任务的内容是什么?

——任务应该被怎样执行?

——任务应该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执行?

任务设计的基本步骤:

第一步: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

第二步:动脑筋想出一系列可能的任务,并且挑选出那些学生们可能感兴趣的,以真实语言交流为目的的和有意义的。比如说,给学生们展示一张地图,让他们说出到某个地方应该怎么走; 让学生给某位亲人或朋友写一张明信片等等。

第三步:评估第二步当中提出的任务列表。

为了确保任务的有效性,我们应该对任务进行评估:

——任务的教育价值?

——对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是否合适?

——所需的设备是否易得到?

——时间的合适性?

根据以上标准,教师就能够对任务进行适当的调整,进而依据学生的水平对任务进行合理的安排。

第四步:选择语言形式。

教师需要分析任务所要求的语言形式,首先,教师要考虑语言学方面的难度程度,以便决定哪些任务可以保留,哪些任务可以删除,那些任务需要修正。其次,教师要决定最终实施的任务, 并考虑完成这些任务所需的合适的语言知识和技能。

第五步:准备材料。

在这一阶段,教师需要准备学生完成这些任务所需的材料, 由于这些任务包含了对交流性语言的整体的使用,所以学生在进行任务的过程中随时可能需要教师的帮助。

4、任务设计的原则

任务的设计在任务型教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因此要想设计出出色的任务就需要遵循一定的准则:

任务应有明确的目的。

任务应具有真实意义。

任务应涉及信息的接收、处理和传递的过程。

学生应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使用英语。

学生应通过做事情完成任务。

完成任务后应有一个独立的成果。

三、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读前、读后和读中是英语阅读的三个基本阶段。教师在每个阶段都应该仔细选择合适的任务,把学生逐步引入到真正的阅读中来,使学生通过真实的和有意义的语言交流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

1、读前阶段

在阅读前的活动中,教师可以问同学们一些有关日常生活方面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可以讲一个与课文要学的知识相关的故事以引发学生对文章的好奇心。Harmer(1983)称这一阶段为导入阶段,在这一阶段当中,教师使学生在语言学知识方面做好准备,使学生熟悉文章的主题,并且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这一做法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产生一种期待感,并且激发学生对文章阅读的兴趣。

2、读中阶段

这一阶段是阅读较为重要的一步,在中学英语阅读中教师应教给学生多种阅读的方法,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在这一阶段,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上下文的理解来推测生词的意思,对于一些较难的词,教师可以给出适当的英文解释,使学生自己去体会和领悟其中的意思,教会学生正确识别每段中的关键的连词,了解作者正真想要表达的意思,教会学生综合信息的能力,是他们能够根据每一段的主要意思来推测出作者的最终目的,作者的态度,甚至作者的行文语调。

3、读后阶段

在这一阶段,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之间可以交流彼此对问题的看法和自己的观点,也可以吸取他人观点中比较合理的部分以弥补自己的不足。最后可以让每个组派一个代表来陈述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从而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透彻,记忆更牢固。

许多学者和教师的实践已证明了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中是可行的,而且也是行之有效的,只要教师愿意采用,并且在教学中不断地加以研究和完善,相信任务型教学法会成为一种能提高教学时效的普遍的语言教学法。

摘要: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语言教学法,一经提出便在世界语言教育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无数的实践也证明了任务型教学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素质方面有着重要的提升作用。我国目前大部分地区的中学英语教育采用的传统的“教师中心”教学法使得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根据新课标的指示,要提高中学生英语阅读水平,教师的教学方法必须有所改变,由传统的教师主导的教学转到以学生为中心上来。

谈任务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篇8

关键词:英语教学;任务型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097

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任务型教学的理念,英语任务型语言教学是一种以任务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法,是师生通过用英语对话、交流和意义创生等方式,让学生完成一系列根据其发展需求而设计的教学任务,使学生通过用英语做事情去达到学习目标,实现跨文化交流和创新。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更新自已的教学理念,尝试用任务型教学模式组织教学,课堂效率有了很大提高。以下是笔者在英语教学中运用任务型教学方法组织教学、设计任务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在任务型教学活动中要遵循任务真实有趣的原则

在教学中,教师设计教学活动或任务,首先要考虑所设计的活动应尽可能地贴近生活,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身临其境地参与和完成真实的任务。为此,教师要精心设置真实可信的语言情景。例如,新教材每个单元的Comic Strip通过卡通漫画中可爱的小狗Eddie和电子狗Hobo之间简洁而有趣的对话,点明本单元学习的内容要点,同时也设置了真实的情景。笔者利用这些情景,为学生们创设栩栩如生的任务型活动,采用“表演法”开展交互式、合作式的学习。在教学时,可先出示一幅画,将另一幅画遮住,让学生进行猜测,鼓励他们积极发言,同时给他们提供发散思维的机会。这种真实、自然、贴近生活的任务型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任务型教学设计任务时要重视教学的过程

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重视教学的过程,让学生动手、动脑,克服困难,用语言去完成任务。笔者在两次教学Natural Disasters时,设计任务的过程、要求不同,教学效果反差很大。在第一次教学这课时,笔者在黑板上补充了一些有关自然灾害的英语单词,然后让学生查字典,第二天让他们互相谈论这些自然灾害的名称。这样的设计虽然可以结合教材的内容,操练一些语言点,学生语言错误少,活动用的时间少,但从教学过程的角度看,没有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维空间;笔者第二次在教学这一课时,事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去图书馆或上网查询不同的自然灾害及其产生的原因。在设计这项任务时,笔者为学生留下更多的思维空间,这样一来,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收益更大,不仅操练了学生们的语言应用能力,而且培养了他们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在设置任务时要重视情感的升华

在教授牛津英语八年级Unit 6 Natural disasters一课时,正值汶川大地震,在讲授完Main task 中北京地震后,笔者立即将知识牵引到现实生活中,用电脑展示汶川地震中的图片,其中有汶川县城震后一片废墟的场面、行军礼的小男孩和温总理在灾区的画面,与此同时笔者还播放了苏芮的歌曲《小孩》。忧伤的歌曲伴着令人心碎的画面,使许多学生泪流满面,并表示要为灾区的孩子捐钱、捐物等,面对自然灾害我们无法抗拒,但是灾后人们表现出来的团结与博爱却让我们感动。我们的学生也不例外,本堂课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最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进行了一次心灵上的情感洗礼,从而也实现了他们渴求知识的强烈愿望,达到了以情激情的目的。

四、任务型教学在设计任务时要结合教材内容,难易度适当

在运用任务型教学设计任务时,我们需要考虑教材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指教材中应讲授的新的知识点或知识,而难点是学生难以理解或掌握的知识点。任务设计的难度要适当,过易不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而且也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过难则会使学生茫然,不知所措,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导致课堂上出现“冷场”。因此,在设计任务时,教师除了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和情景的真实性以外,还要考虑学生的认知和个性差异,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层次的任务,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层层深入,使教学阶梯式地层层递进。学生只有在经过战胜困难后取得成功时,才会感受到真正的成就感,从而产生更持久的学习热情。

五、任务型教学要设计可操作性的任务

在运用任务型教学方法设计任务时,我们要注意教学活动的可操作性,考虑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空间、时间、道具、教学方法等。使用过多道具会给教师增加负担,活动时间过长会冲击正常的教学进度,所以设计任务时要多方面考虑,考虑任务的可操作性并不断地修改,确保所设计的任务能顺利进行。笔者在教学每个单元的Reading时,先从课文中提出几个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内容,然后在这几个问题的基础上引申,提出较深层次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把输入的东西进行有意义的输出,真正达到学习的目的。

任务型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贴切生活,只有教师尽量创造了较为真实的情境,才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兴趣去学,去完成任务。例如:笔者在教Cardinal numbers时,要求学生收集身边的数字,如生日、电话号码、车牌号、幸运数字等。这样,学生对这一任务非常感兴趣,课上积极主动地做“事情”,有的学生还把班上同学的电话号码制作成通讯录。笔者巧妙地将授课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任务型课堂教学强调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显示出其优越性。作为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任务型的教学能使教学过程任务化,充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任务活动为主要途径,只有采取了有效的教与学行为,才能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探索、反思、总结任务型教学法,争取做到使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主动用英语去思维,从而使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更加有效。

谈任务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篇9

----课题实验小结

余庆县松烟中学英语课题组

一、问题的提出

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应居于主体地位,教师居于主导地位。但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只是被动地听、抄、背、写,而没有积极的思考、提高、质疑的机会。由于这种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使学生感到学习英语的枯燥乏味,而致使其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上课开小差,不学,不听,不问。在这种情况下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有必要引进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总体目标的教学方式——任务型教学方式。

二、任务型教学的基本含义

以任务为中心的语言教学思想是近十几年来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发展形态,这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简言之“任务”是指“做事”,即在做事的过程中学习者一直处来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积极培养其创造性学习和使用英语的能力。参与者之间的过程,是一种互动、合作探索的过程。国家教委颁布的《英语课堂新标准》中就明确提出倡导以任务型教学模式为主导的课堂形式。

三、任务型教学的理论依据

人文主义心理学认为:学生是具有内在学习潜能的,而其潜能的开发有赖于他人的理解和信任。如果教师尊重学生意愿和情感的需要,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内部动力只有建立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上,而且融于民主化的学习氛围中,才能起到促进学习的作用。任务型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和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它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出不同的任务化活动,让学生通过与学习伙伴合作去完成任务,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并发展其认知策略,培养其与人共处的合作精神和参与意识,还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实现自我价值。这也正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之一。任务型学习就是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任务型教学中至少有一部分任务与真实生活中任务相似,因此该 1

模式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任务使得学生头脑中的信息处理模式不是单向顺序的加工模式,而是并行的加工模式,即同时在多个层面上进行多角度的综合处理。在任务目标的指引下,学生可以利用一切信息资源,采用多种手段,达到完成任务的目的。因此,任务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我校英语组实施任务型教学的条件及做法

(一)课题研究立足于课堂教学改革

建构“任务型”教学模式就是将素质教育切实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我们在课题研究中强化教育观念的更新,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扬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遵循语言的习得性规律,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开发和培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研究。实验之初,我们制定了课题研究方案,方案中就“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建构提供思路,就这一模式的基本原则、特点、内涵进行了阐释,并强调任务型教学模式是动态的、变化的、丰富多彩的,这就为实验老师课堂教学的操作提供了研究的便利,为进一步研究开拓了思路。

(二)结合新课标,实施“任务型”教学模式

我们都知道,教学方法的恰当选择是成功进行课程改革保障条件之一,新的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提倡任务型教育模式,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倡导体验、参与、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上学期我们教研组集中学习了“英语课程标准”。我们认为,任务型教学不但是一种教学思想,教学方式,而是一种教学模式;任务性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之间差异在于它注意信息沟通任务,活动具有真实性而且活动量大。英语课堂教学应具有“变化性互动”的各项活动一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进行对话性互动,从而学习语言。我们在这近两年中,就充分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为今后实施新课程标准做好充分的准备。

五、初步成效

(一)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施“任务型教学模式”后,初步调整了学生认知结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程度提高了,他们不再是学习的“被动客体”,而开始成为学习的“主人”,并由此产生了内在的推动力。多次问卷调查表明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同程度地调动了起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了以往“硬着头皮学”“索然无味”的局面,初步实现了“厌学”到“乐学”,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二)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各实验班根据“任务型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完成各项任务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并且期中、期末测试实验班的成绩要比其它对比班的成绩明显要好。

(三)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素质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程和实践的进一步深入,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改善,理论水平得到了提高,许多教师积极撰写教育科研论文,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优质课”比赛,部分教师获得我校初中英语优质课比赛一等奖。其他教师也踊跃开设公开课,进行全校课堂赛赛活动,寻找不足,弥补差距,整个校园里充满了浓厚的教学氛围。

六、实验过程中出现的若干问题及思索

在实施“任务型”教学法的运用与实践课题半年多来,我组教师在教研活动时间经常讨论新目标教材实施的感受和难度。老师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对于其中共性问题,也采取了一些方法,现整理如下:

1、词汇量过大

方法:我们将单词分为两类:一类是学生要掌握,不仅会读、会写,而且掌握基本的语法。此类词一般是紧扣主题的,如第二单元“What does she look like?”主要是让学生学会用词汇表达某人的外貌特征,那么关于这方面的词汇如:earning, mustake, beard, cully, straight, necklace就必须要求全部掌握。第二类一般指那些不常见,词意确实有难度的词,那么学生只要看出其词,而知其意就可以了。

2、听力速度过快

方法:发挥学生人手都有磁带的优势,在家反复的听,并完成听力练习。鼓励学生最好能将听力内容默写下来。对于听力中较难的词汇,老师提前告之。

3、阅读材料难度大

方法:这种难度主要体现在词汇过多,语态较多。老师根据这种情况一般提前设置任务,让学生使用工具书,学会问问题,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一般来说,学生只要能够完成与之配套的习题即可。

4、少数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方法:多鼓励,多表扬。尤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进行表扬。同时与班主任老师进行联系,在班会中也可以适当表扬,促进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周春敏:《谈谈高中英语任务型课堂教学设计》,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5期。

2、丁文:《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运用》,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7期。

谈任务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篇10

摘要:田径教材是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贯穿于初中体育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中,随着任务的深入,学习内容的逐步推进,艰难枯燥的技术练习冲淡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影响田径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为改善田径技术教学效果,以游戏教学为载体,借助学生对游戏的兴起和热情,把游戏与田径技术融合在教学中。

关键词:田径教学 技术教学 游戏

在初中体育教材中,田径运动以跑跳投的基础项目为主要教学内容。在田径教学中,技术教学是其中的重要教学环节,只有把技术练习好了,才能保证成绩的提高,从而更好的发展运动素质,提高健康水平。但技术学习是一个过程,在技术形成阶段,离不开反复的练习,在一定的范围内,练习次数与技术的提高是成正比的。但反复的练习会使一部分学生产生枯燥感,影响学习效果,随着深入学习,难度的加大,却挫伤了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所以,把游戏教学引人到田径技术教学中,应用于田径技术教学,改善田径技术教学效果。

一、按田径技术教学的类型选择游戏形式

在田径技术教学中,首先把教材分析透彻划分类别根据不同的教材类型选用与之相适应的游戏形式。在田径教学中,技术教学可分为四类:一是技术的辅助练习;二是有针对性的分解练习;三是完整技术练习;四是纠正练习。

(一)技术的辅助练习教学 辅助练习应用于那些难度大或具有一定危险性的技术类教材,直接练习时会导致一部分学在心理上产生厌学或畏惧,在练习的过程中,内在动力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在教学时,引入辅助练习手段,运用游戏的方式来完成,不仅能够从心理上消除学生的消极因素,还能够让学生在游戏的氛围中感受到在玩中学的乐趣,提高学习的信心。例如在跨越式跳高的腾空过杆技术教学中,为提高腾空过杆技术的质量,要求既要有正确合理的技术,又要有一定的信心。在教学时可以设计成这样的游戏形式:在一定的高度上吊起一个色彩鲜艳的球,设置合理的起跳点,采用斜线助跑的方式,在起跳点腾起,高抬摆动腿,用脚主动击球,接着积极高抬起跨腿,尽量击中球。在初步练习时,可以降低一定的难度,并根据学生的水平来设置不同的高度,制定有利于技术教学的游戏规则。这样的游戏既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有力的蹬地,改善腾起效果,在试图击球时改善了起跨腿和摆动腿的过杆技术。同时,愉快了情绪,提高了兴趣。

(二)有针对性的分解练习教学

在田径运动中,每个项目都有它的主要的关键的技术环节,在教学中,这就是重点任务。为达到教学目标,必须有针对性的练习。但由于这些技术动作的结构和动作的节奏相对固定,在练习时要避免单调的重复和枯燥的蛮练。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是不容忽视的,把相关的游戏或者根据内容创编的游戏引入到教学练习中。例如,在掷标枪项目中,在身体的最后用力阶段,身体成反弓形和超越器械的技术尤为重要,在练习时可以针对这样的技术安排游戏:用纸球或其他的轻物做投掷游戏,设置目标,引导学生在投掷时注意动作,强调反弓形和超越器械,积极出手等动作。通过这样的练习,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去探究去尝试新的练习方式。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把枯燥的重复转变成积极主动并带有愉快体验的参与过程。

(三)完整技术练习教学 在技能形成的过程中,完整练习是技能形成的重要练习部分,一定次数的完整练习是形成动作技能自动化的基本练习方式。在教学中根据运动项目的技术特征来选择较为接近的游戏,或者在该运动项目的整体技术结构不变的基础上引入游戏形式,也可以创编相类似的游戏。例如在跨栏跑教学中,用皮筋代替栏架,设计成跨越多重皮筋的障碍跑游戏,提倡用跨栏技术动作来完成,以改善跨栏跑的技术。这样的教学保证了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不是单调的重复,而是给学生眼前一亮的感觉,有新颖、有创意,能激发学习兴趣。

(四)纠正练习教学

在技术教学的过程中,纠正练习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而且是较难的练习环节,这是因为学生在学习时对技术理解有偏差或肢体语言的运用不准确。在技能形成的过程中,先入为主的心理效应占有很重要的成分。所以,在纠正练习时不应该按原方法教学,应注重从神经刺激上来调节。引入游戏教学,结合相应的技术,用多种游戏形式,并随时改变其中的条件,以保持对学生的新异刺激。这种多变化、多形式的游戏教学模式能够加深学生对正确技术的理解,从而到达纠正错误的目的。

二、根据教材创编游戏,把学生感兴趣的元素创编到其中

在技术教学中,结合游戏的目的就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而现成的游戏案例又有很多与教学任务相差甚远,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自己创编一些能为技术教学服务的游戏,以提高教学效果。在创编游戏时,要尽量把学生感兴趣的、能提高或激发学生主动性的元素有机巧妙的融入到游戏内容中。例如学生对球类感兴趣,在短跑的步幅练习中和跨栏跑的栏间节奏练习中,把球摆在标记点上;在快速跑时可以与足球比速度;用掷足球或排球来改善掷实心球的技术。在挖掘学生感兴趣的元素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发现:在运动项目中发现,例如各种球类运动;在音乐中,例如动感有节奏的音乐;在明星和时尚中,例如某位体育明星,某个时尚物品;在新闻或事件中,从学生关注度较高或感兴趣的新闻及事件入手,创设游戏情景;以及学生喜爱的人或物也可以编入到游戏中。这就要求教师在创边游戏时,对学生充分了解,对生活留心,对时事关心。而且在创编时还要注意这些元素在游戏中的合理位置和作用,要能够为田径技术教学服务。

三、几点教学建议

(一)在教学时,游戏是辅助,是形式,不宜反客为主。

(二)建议在教学深入到一定的层次时使用,勿滥用。

(三)在教学时,应找到游戏与技术教学的切入点,根据教学实情和学生的情绪变化,适时的引入到“正题”上来。

(四)注重与体能的结合,要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要优化组合。

(五)根据教学灵活运用,适时调整。

四、小结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田径技术教学中,把技术学习与游戏相结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主动地去学,改善学习效果。参考文献

上一篇:全国总工会工作制度下一篇:财校会计专业毕业中职生求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