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论文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4-09-26

化学论文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共11篇)

化学论文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篇1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菏泽市东明县城关镇第二初级中学 王明善

[摘 要]合作学习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总结了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经验,以化学教学实例说明了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设计,实施的效果,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在以往的学科教学中,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普遍存在着以教师、教材为中心的注入式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严重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合作学习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因此,如何实施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切实转变,就成了当前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领域的一项重大课题。

小组合作学习是小组内成员为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 ,经历自主探索和相互配合、沟通、碰撞、修正的合作交流活动 ,有效地解决组内不同意见 ,形成共识的过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很多内容适合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进行教学,如:二氧化碳的性质、酸碱盐的性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复习课中各知识点的联系、试卷的讲评等。通过师生、生生合作,以小组活动为方式,更好地实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目标的学习目标。

一、对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和技巧的培养

1、学会倾听

小组合作学习时 ,学生最大的问题是不愿倾听 ,不会倾听别人的意见 ,所以教师要在合作学习时逐步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 ,听别人发言的要点 ,学会收集信息;思考别人的意见 ,进行评价 ,进而充实、完善自己的意见。

2、敢于发言 ,敢于争论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把自已探索、发现的过程和结论用语言表达出来 ,进行组内交流 ,对不同意见进行争辩 ,从而发现不同的思路。对不同的学生 ,应鼓励他们在不同层次上发表意见 ,教师应给予肯定和表扬 ,使不同学生都有表现自我的机会 ,都有有获得成功的愉悦。同时小组“代言人 ”不能固定 ,要轮流 ,使每个学生都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合作学习,心中都充满自信。

二、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设计

合作学习旨在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它强调学生的全面参与。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将一些问题设计成研究课题,让学生通过合作来解决。例如,初中化学“二氧化碳的性质”一节就可设计为小组合作学习教学。

1、建立合作学习小组

小组的建立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是小组间水平相近,组内成员各有差异。组与组之间大体上要平衡才有竞争的基础,不同特点的学生相搭配,可以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小组规模一般以 2 至 6 人为宜,每组设组长一名。

2、确定合作学习的目标

在进行合作学习时,先要明确学习任务与目标。学生对二氧化碳并不陌生,知道它能灭火,能制汽水,还知道它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也知道用石灰水检验CO2,但它为什么会有这些用途,是什么性质决定的,是学生们不知道的,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进行学习,所以这节课重点不在知识的本身,而是形成结论的过程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回忆已经学习的氧气的性质,小结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方法。物理性质:通常状态下的色、味、态,密度,溶解性等;化学性质: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与其他物质反应的性质。然后展示一瓶已收集满的二氧化碳气体,让学生对他的某些性质进行猜想并进行实验探究。教师可以将目标分为A目标、B目标、C目标。A目标要求每个人都要达到,B目标中等生达到,C目标只须组长和有兴趣的同学达到即可。

3、合作学习过程中的教师指导

对于二氧化碳性质的确定,可以通过“分析讨论—→推测结果—→设计实验方案—→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流程进行。先让学生分析讨论二氧化碳具有哪些性质,然后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验证得出结论。碰到问题可以先通过组内协商,查阅课本的方法解决。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请教老师。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水平进行指正。

4、交流和小结

各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本组的实验设计方案,实验现象,探究出的二氧化碳性质。汇总后,阅读教材,将学生探究出的结果和教材对比,小结二氧化碳的性质并引导学生写出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5、效果反馈与合理评价。

交流和小结后教师可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提出问题,让不同同学回答来检验教学效果。同时让各小组评论本组和其他小组的实验方案的优劣,对所做工作发表看法。最后由老师来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学习中的表现等,注意多褒奖,少贬低,以激发学生进行下一轮学习的积极性。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效果 1.培养了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合作学习打破了教师讲学生听的定式,激发了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合作学习中,重视学生多渠道获得知识,重视了已有知识的运用,重视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发现学习和类推、正反面争论、论证思维的运用,对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颇具积极意义。在合作学习时,学生可以围绕一定主题,通过广泛查阅参考书和报纸期刊、电脑咨询或请教老师专家等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以拓宽知识面,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多方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和吸收的能力。在重视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今天,这种教学更适合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2.提高学生的成就动机和化学学习兴趣

从整个化学教学过程中可以看到,原来要老师讲的、做的内容,现在可以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来完成,学生从中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每个同学都参与到教学中来了,并表现出很大的热情。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调动了所有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了课堂上动机平等的教学原则。合作学习使学生有机会互相探讨,共同进步。同伴间互相辅导帮助,成绩较差学生可以感受到集体的温暖,焦虑程度降低了。每个学生都可以成为辅导者和监督者,对小组和他人承担一定的责任,自尊心和自信心得以提高。

3.增强了学生的团体精神和合作意识

“合作”模式的教学使学生的学习由原来的个体竞争变为了组内竞争,同学们认识到他们是集体中的一员,只有大家都进步了,小组的成绩才能提高,只有积极参与才能为集体争来荣誉;认识到只有互助合作才能共同促进,共同提高。

四、小组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探索性的教学方法,它顺应时代的潮流,对老师和学生的一些传统观念有触动作用。现就实施合作学习教学一段时间来的几个常见问题摘记并辅以矫正措施,以期共榷。

1、避免小组讨论流于形式

在初期的合作学习课堂上,往往是老师一宣布讨论,小组内的学生便凑在一起,于是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每个人都在说,却谁也听不清别人在说什么。老师一喊“停”,学生立即安静,而发言的学生总是以“我认为„„”,“我觉得„„”来回答问题,出现了名为“集体”而实为“单干”的结果。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教师应在三方面下功夫:(1)、深入研究分组的学问和艺术,为小组活动打好基础;(2)、小组讨论时,教师该如何组织、促进和参与;(3)、设法调动每一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帮他们树立集体的观念。

2、避免课堂教学容量小,影响教学进度

在合作学习课堂上,时常会出现学生为一两个问题纠缠不清的局面。致使一堂课下来,教学任务完成一半,学生检测一塌糊涂,老师则担忧影响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课前一定要认真研读教材,做好充分备课,设计好施教方案,特别对教学目标,讨论话题,学生状况一定要成竹在胸,并在讨论过程中注意提高和转换,不能让讨论失控。

3、避免两极分化严重,优生越优,差生越差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往往出现学习状态好点的学生不等其他同学发言,就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而对状态差的学生来说相当于走了一个形式,导致两极分化加剧。出现这种情况,要从严格督促学生按照小组合作的规则讨论来加以解决,让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并记下自己的想法,然后组内交流讨论,形成集体意见。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有思考的机会和时间。经过集体性质的交流,学生更容易发现差异,在思维的碰撞中,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也将更加深刻。

小组合作学习改革了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它着眼于全体学生,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真正符合现代教育的主体思想。在教育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的今天,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将合作学习更深入地应用到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

化学论文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篇2

一、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学生良好的学习情绪和精神状态,是学生自主学习成败的关键,自主探究则是指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活动,是影响全局、辐射全课的重要环节。教师的角色要转为既是知识的输出者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应该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为他们指明方向,传授方法,关键时刻给予指导和支持。

如在教学《空气》一课中,我先向学生介绍拉瓦锡发现空气组成的化学史,用一两分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产生兴趣。然后引导学生用5分钟时间阅读教材,我指出读书的方法和阅读重点后由学生自己阅读,通过自主学习可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自学完成后,学生可能会提出很多问题,如为什么今天我们不用拉瓦锡所做的实验来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什么要用红磷燃烧的实验来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用蜡烛燃烧来验证行不行?红磷燃烧之后,水为什么会进入集气瓶?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先用几分钟时间把问题进行综合,然后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通过对话、争论、答辩等方式,发挥学生的自学探究优势,利用他们思维互补的优势,让学生各抒己见,使问题的结论更清楚、更准确。教师要随时引导,点拨学生共同解决问题。在《空气》这一课中采用同桌学生讨论探究和全班集体讨论探究的方式,经过合作讨论探究,在这一课中学生充分理解了“为什么水会进入集气瓶,为什么要用红磷燃烧来验证空气的组成而不用其他物质,为什么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体积的五分之一”等问题。

二、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对刚学化学的初中学生来说他们最神往及最有兴趣的是化学实验,这就要求化学教师一定要加强实验教学,在教学中,在做好教材设计的每一个演示实验的基础上,尽可能增加实验内容,多让演示实验变为学生实验,实验习题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后完成,要求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记录要仔细和详实。但是,如果安排每个学生独立完成过多的实验,课堂教学的时间明显不足,而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通过小组合作,既保证了教学任务的完成,提高了教学效率,又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合作学习与探究的意义。

如做CO2的灭火实验,有的学生实验成功,有的学生实验不成功。(教师提问)为什么有人能做成功而有人实验失败?这与倾倒CO2时集气瓶口所对的地方有没有关系?然后分组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通过小组探究实验,知道从烧杯上方迎着火焰直接倒入CO2气体,蜡烛不会熄灭,沿烧杯壁慢慢倒入CO2气体,实验会成功。再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1)学生分工完成CO2的溶解性实验,观察现象,做好记录。(2)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入CO2,观察变化。[合作交流](教师设问)通过以上探究,同学们得出CO2具有哪些性质?检验CO2的方法有多少种?你认为CO2有哪些用途?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你有哪些体会,请在小组内交流收获。(开展小组讨论、互动交流。)

三、在课外研究与课内实验相结合中的应用

在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采取课内实验、课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家庭小实验”及“选做实验”的优势,既能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又培养了学生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设置“怎样证明人的呼吸作用确实产生了CO2气体”的小实验,先让学生课后带着问题回去查阅相关资料,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设计探究方案,然后把学生带进实验室,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方案进行实验对比。学生设计较好的方案有:(1)用软的塑料瓶往澄清石灰水中“吹”入空气,再用吸管往等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吹气,然后比较石灰水变浑浊的程度;(2)一个装有适量澄清石灰水的集气瓶用一个带有两根玻璃导管(一根伸入石灰水,另一根不伸入)的双孔胶塞塞紧,在不同的导管中吸入和吹入气体,然后比较石灰水变浑浊的程度。学生通过合作设计、实验探究,在探究对比中学习了科学的探究方法,培养了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坚持“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这既是一种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更是一种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索性学习活动,重要的是学会如何获取新知识,获得亲身体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化学论文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篇3

关键词:化学;课堂应用;教改

小组合作学习是小组内成员为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经历独立思考和相互配合、沟通、修正的合作交流活动,有效地解决小组内不同意见,达成共识的过程,例如小组内有些问题还未完成,就提出来,看其他组是否能完成,若都完不成,就由老师来解析。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很多内容适用于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进行教学,现将笔者的一些做法浅谈如下:

1 培养小组合作学习意识

组建小组时,要合理搭配学习小组的成员构成,化学学科和其他学科不一样,应有自己的特色。应有好、中、差有机搭配。还应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心理素质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搭配成若干异质学习小组,又要有分工,小组内设小组长一人,各学科分独立的组长。小组合作学习应该是学生学习的自发性行为,而不应该是老师的要求性反应。因此,要想在课上课后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首先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有以下几种方法:

1.1 开展一些小组合作活动,2-3人为一组,全班分十组。每组两个人蒙上眼睛,一个人指路,掌握方向,培养组内团结,感知能力。隔一个学段,对优秀小组经行表扬。以资鼓励。

1.2 不定期的选择让学生上一堂课(盐酸除铁锈)。

2 对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和技巧的培养

2.1 学会倾听,学会质疑。

教学片断:

师:“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实验,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演示在试管中取少量氧化铜粉末,然后倒入少量稀盐酸,用手握住试管底部。“现象先不给大家看,请大家先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学方程式推导可能出现的现象,然后再给大家看。”

生:开始动手,少部分同学讨论(活跃度不高)

师:开始评讲

生:注意力较集中,但没有激情

2.2 敢于发言,敢于争论。从以上教学片断可以看出,学生活跃度最高的时间是“学生实验”,认真程度最高的是“由已知现象对未知知识的理论推导(盐酸除铁锈方程式如何书写)”。学生不太喜欢的是已经初步掌握但又较费脑筋思考的理论问题。比较有兴趣的是与生活有关的知识,如怎样除铁锈,为什么可以用盐酸除铁锈。

2.3 学会组内对问题进行合理、正确的分析。小组合作问题,在化学课上理论的问题基本是“高帮低”。分数高的学生理解力强,反应快,互助基本谈不上。在实验等考察观察和动手能力上,高低分学生勉强公平对话。个人觉得这样的状态目前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要将靠后的学生分数进行适当提升,还是可以做到的。但要根本性改变小组内学生间的帮助关系,基本不行。

3 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实例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将一些问题设计成研究课题,让学生通过合作来解决。

初中化学“水的净化”一节设计为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如下:

3.1 确定合作学习的目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我们每一位学生息息相关,学完之后回家都可以自制简易净水机。在进行合作学習时,先要明确学习任务与目标。学生对水资源并不陌生,要求学生由熟悉的知识,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进行探究学习,所以这节课重点不在知识的本身,而是形成结论的过程和方法,

学习目标:①知识与技能:掌握沉降、吸附、过滤和蒸馏等净水的方法。②过程与方法:过滤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学习重点:沉降、吸附、过滤和蒸馏等净水的方法。

学习难点:初步学会过滤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2 合作学习过程中的指导。预习导学:①判断下列物质那些是纯净物,哪些是混合物?②矿泉水和泥浆水有何不同?(从外观上分析);③矿泉水和蒸馏水有何不同?(从成分上分析);④如何将浑浊的河水变成澄清透明的水?

3.3 交流和小结

活动与探究1:沉降: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活动与探究2:过滤(小组讨论)

①过滤所使用的仪器:___________

②过滤操作要注意的事项:

一贴:__________;

二低: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与探究3:吸附

3.4 效果反馈与合理评价。交流和小结后可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提出问题,让不同学生回答来检验教学效果。同时让各小组评论本组和其他小组的实验方案的优劣。最后老师来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学习中的表现等,多褒奖,少贬低,以激发学生进行下一轮学习的积极性。

4 小组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4.1 小组讨论流于形式,假讨论,赋予表面 在学生对问题进行交流讨论时一定要先独学、静学,每位学生在脑海中先形成自己的意识,当学生的思维打开后,再进行交流、讨论。学生在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后,进行小组内合作交流,互相讨论。在小组内应重点交流做标记的题目,由会做的同学进行讲解,展示思路。组内都不会或不能达成共识的问题应由组长记录并反馈给老师。

4.2 防止过度依赖

4.3 避免两极分化,关注消极学生。消极学生更应予以关注,加强指导,为他们提供情感动力,使他们在合作学习小组中积极主动地与同伴合作。

5 结束语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我们会加强研究,努力探索,不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化学论文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篇4

由于合作学习能将社会学、团体动力学的合作原理运用于化学教学实践,从而为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育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因此,合作学习模式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是实施新课标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需要。小组合作学习因其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优点,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这一方法。但是,我们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及听课活动中发现,真正要将小组合作学习行之有效地开展,绝非易事:有些合作小组一看就知道是为公开课而临时凑合的,在合作学习时,小组成员间不具备合作的心理倾向,无法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有些小组的合作学习则成了学优生发挥自己潜能、表现自己才能的舞台,而相对而言的学困生则被忽视,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有些小组合作学习,合作之前缺乏必要的前提准备就匆忙展开讨论,小组合作次序混乱,学生发言七嘴八舌,没有中心;有些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内容过于简单,缺乏讨论、研究、交流的价值,学生在合作时无

所事事,浪费课堂时间等等。导致这种低效的真正原因并不在于小组合作教学本身,而在于我们的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缺乏正确的认识。

如何有效地运用它,为化学教学更好地服务,这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一、科学、合理地组建合作小组

我认为教师在组建合作小组时,应对学生们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性格和心理特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组建小组时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兼顾性别的原则。即:一个小组要包含各种学习层次的学生,使组内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得以科学地整合,做到组内异质。各个小组的整体水平得以均衡,做到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互相帮助提供了可能,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做好了铺垫,提高了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二、合理分工,确定角色

创设有效的合作方式需要有明确的角色分工和学习任务: 1.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小组成员进行角色分工,明确各自的责任,比如组长、记录员、监督员、汇报员都应各司其职,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而且小组成员要轮流担任每个角色。这样,每个组员就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来完成学习任务。

2.明确的学习任务,在小组组建初期,学习任务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对每个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且需要培养小组长的领导才能和任务分配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逐步走入正轨之后,教师可以适当放手。明确的学习任务是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最能体现其作用的一个环节,教师要特别重视此环节。

3.丰富的合作内容,针对不同的课型,学生有不同的合作任务,让合作学习贯穿于整个学习的过程。教师可根据不同的课型和教学内容的需要,组织学生进行合作表演对话、合作归纳知识、合作订正错误等。学生通过丰富的合作内容,不仅会提高对学习的兴趣,同时,对于融洽学生之间的关系也会起到让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保障,关键在于 处理好以下两个问题:

1.集体评价与个人评价之间的关系

教师应注重对小组集体的评价,也不应忽视对小组个人的评价。合作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形成“组内相互合作,组间相互竞争”的局面,使得整个评比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小组合作达标。

2.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之间的关系

学生成长记录袋收集学生平时的优秀作品、表扬卡、过失卡等。小组学习过程评价不仅参照学习情况表中的得分高低,还要参考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效率、合作态度和合作技能等。学习结果评价依据学生平时的测验,期中、期末成绩,通过几方面客观地评价学生。

四、强化教师的角色意识和调控作用

教师的角色意识和对学习过程的调控作用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关键。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角色意识应体现在:

1.协调意识。小组合作学习离不开教师这一关键角色。教师组织

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活动时,发挥着创设学习环境和气氛、维持学习秩序等作用。教师及时协调学习小组成员之间或组与组之间的关系,使小组合作得以顺利进行。

2.参与和监控意识。在合作学习中,教师既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也是活动的参与者。当小组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当小组活动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干预和指导;当小组合作学习出现矛盾时,教师应进行现场观察和调控。

五、在课堂外有效实施小组合作

学生的知识,并不都在课堂中获取;学生的能力也并不都在课堂内培养。所以,课外合作学习也必定是课内合作学习所不可或缺的延伸和补充。

1.通过小组合作做好预习工作。部分学生不能独立完成教师布置的预习工作。那么,合作小组的作用就尤为重要。通过发挥小组中学优生的作用,利用自习课或课余时间,让他们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当“小老师”,帮助学困生解决预习中的难点。

2.通过小组合作准备过程中,语言能力较好的学生可以带动较弱的同学,好的学生会因此变得更好,而较弱的同学也会因此而提高。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选取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开展任务研究性学习活动。

3.通过小组合作元素符号.化合价背诵工作。学习化学,学生必须要做的一项工作就是元素符号。教师检查的手段之一就是在课堂上听写元素符号。但是,部分学困生难免不能过关,他们需要多次重复的机会,而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无法为他们提供重复的机会。发挥合作小组的作用,在小组里反复背诵和听写,这样,学习较为困难的同学也能渐渐进步。

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总结与思考

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化学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其他学科能力的提高,对其他教师教学的促进作用是不容质疑的。要使化学小组合作学习最大程度地发挥它的作用,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努力做到:

1.重视小组合作学习,不断学习,精心备课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是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的理念,不仅要求学生动手、动脑,而且要求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与合作。因此,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精心备课,适应变化。重视小组合作交际,重视生生互动,使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学习,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解决个别差异,缩小两极分化,有效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2.重视对小组合作学习长效性的激励与促进

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来说是一件新鲜事物,所以,实施初期学生会被它的新奇所吸引,但是,随着新鲜感的逐渐消退,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与耐心也会逐渐减小,这时教师 必须有持之以恒的决心与信心,提高学生小组学习的兴趣并保持兴趣的长效性。对表现突出的同学,大力表扬并及时给予奖励。同时要做好此项工作的指导与监督。

总之,真正实施小组合作化教学,教师必须改变教学观念,勇于放手并精心钻研教材,设计典型的小组合作化问题,对小组合作进行正确引导,只有如此才能真正优化化学课堂教学,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真正实现合作化,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对化学学习兴趣的影响

—小课题阶段性总结

初中化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探析 篇5

摘 要:初中化学的应用性、精微性、化合动态生成性,以及与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等特点,决定了学生学习、理解与运用化学知识的难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有效整合了学生的知识优势、思维能力优势与团队智慧优势,为他们难点突破、重点强化与试验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知识基础与经验条件。

关键词:初中化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由于初中阶段学科多、学习压力大,且初中化学都是新知识,对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本文以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为例,展开对初中化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一、初中化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方式

教师选择和运用学生喜欢且满意的方式开展学习,是最自然激发和引导学生学习的组织形式。

1.学习小组合作

在通用班级管理的模式下,教师运用班内学习小组组织学习,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之间优势互补的作用。班主任组建或组织班级学习小组时,在综合考虑整个班级的学习和管理绩效的基础上,有意识地把不同学习基础和不同学习习惯的学生整合在一起,让他们相互学习,扬长补短。在小组内,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在小组中发挥知识的矫正或传播能力,帮助其他同学开展知识性的学习;针对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开展更多的实验性探索活动,去探究知识和验证知识。例如,在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时,在学习小组之内,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按照实验步骤开展实验,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通过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其中的知识和变化原理,并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等。

运用学习小组合作的方式,能充分激活学生之间相互了解各自的优势,引导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开展最为默契的学习分工,培养其注意发现其他同学的特长和优势,为自己的学习创造最理想的学习环境。

2.兴趣一致合作

教师按照初中生兴趣进行分类,在课堂教学或课外化学学习中,引导他们按照兴趣进行组合并开展学习,是迎合性的高效课堂组织形式。根据了解,对初中生化学兴趣的培养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教材实验类。通过直观的化学实验,在各种过程中观察实验的颜色、浓度与结果等方面的动态生成,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意识。第二类,生活现象探究类。针对生活中的各种化学现象,教师利用课堂的时间或教学环节,有效结合课堂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探究活动。例如,在学习“分子和原子”时,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提取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如粘上污渍的衣物清洗等,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方式去解决,从而让学生理解分子和原子的化学原理及其过程。

为了教学的实效性和安全性,教师务必加强过程的指导和化学药品的正确使用方法教育,指导学生有秩序地开展实验和研究,确保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过程的控制性。

二、初中化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组织

教师选择和预留适当的内容让学生发挥学习自主能动性,是培养他们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

1.难点内容小组突破组织

把教材中的难点知识下放给学生自主处理,是激发学生探索精神和推动他们高质量学习的方法之一。在对各个小组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结合每个小组的学习情况,从教材中选择不同难度的内容,让他们开展相对自由的突破性学习,最后在全班展示其学习的成果,既分解了整个课堂教学的难度,也尊重了每个小组的努力和学习成果。当然,对学习基础较好的小组,教师可以选择难度大的内容或某个细节内容,反之,则选择难度较小的知识或细节等。如在学习“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对于基础较好的小组可以让他们多开展配平方程式的小组学习活动,反之,则可以开展较为简单的方程式书写或仿写等,从而逐步地引导学生了解书写方程式的原则和配平方法,再通过课外的强化训练则可以实现学习效果的同步。

教学组织中,为了确保各小组最终的学习进度一致,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小组学习的结果进行内容梳理和整合,或者让学生自己以小组代表的方式去展示学习结果,并说明过程、原理与操作步骤等,使大家都能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

2.生活内容小组探究组织

教师运用分组的方式,引导学生有序地去发现、探究与分析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并学习有关服务和提升个人和家庭生活的化学知识,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教学操作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与教学进度内容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切入,减少学生胡乱联系影响正常的教学。如在教学“水的组成”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生活现象切入,去研究水及其所含的氢元素与氧元素,进而理解单质和化合物之间的关系。当然,在学生学有余力和教学时间充足的情况下,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分组开展不同类型污水处理的实验活动,在拓展学生学习视野的基础上,启发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化学学习兴趣并驱动他们开展创新活动。

为了保护和提升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生活中开展专门的化学现象搜集或发现活动,在化学课适当设计展示和研究环节,以培养学生发现和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初中化学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调动学生学习自主积极性的重要方式,教师要注意学生学习基础和能力之间的互补性,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探索去发现知识、梳理知识与归纳总结知识。另外,教师要注意在适当的时机介入,给学生适当的指点或技术上的帮助,使学习活动能顺利和安全地进行。

化学论文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篇6

[摘 要]在初中地理新课改中,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展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充分提高了单位时间的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树立较强的创新思维意识,推动学生形成合作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水平。在此背景下,本文深入研究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初中地理教学;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即为在?n堂教学中将学生主体潜能充分挖掘出来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在教师的帮助下指导学生展开合作联动、自主学习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展开课堂教学,能科学高效地开展地理课堂教学。它能实现在相同的单位时间内提升学生学习、交往与表达的频度和效率,能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吸取对方的长处改善自身的缺陷,实现同步发展;能帮助学生树立探究意识,培养其合作精神,帮助学生增强处理问题的能力。然而当前该种小组合作学习依然存在过于注重形式而未达到理想成效的弊端。很多课堂教学还停留在表面的“合作”上,缺乏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具体实施期间问题较多,难以将学生合作学习潜在的能力挖掘出来。所以,笔者在下文针对性地分析和研究了小组合作学习,以保证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涵义

小组合作学习也叫合作学习。美国最早在1970年就开始应用这种学习模式,我国部分地区和学校从1990年开始对其展开实验研究,目前在广大中小学的教学实践中都已普及该学习模式。去基本做法即为以全班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业状况、性格差异等为依据进行分组,以四到六人为一组。各组成员必须明确分工,树立相应的目标,经过个人努力、交流学习和合作研究,实现集体的整体功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成效和目标。合作学习对真诚合作与积极参与较为注重,所以,全体学生成员都必须积极参与集体活动。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1.合理构建学习合作小组

第一,结合反复模拟测验的成绩,对个体学生性格特点与内心需求进行深入分析,基于对“优劣组合、个性释放”的原则,由六人组成一个单元小组,并构建数个学习合作小组。将小组的各种风格特点展现出来,提高趣味性,还能为各小组编制有趣、独特的组合名字,比如“元芳小组”“宋慈小组”“陆小凤小组”等等;第二,为充分提高小组成员的活动热情与主动参与性,教师在分配任务过程中,要主要将责任落实到人,让各个小组成员都能够各司其职,将自己的智慧充分展现出来,让各个成员的探究行为和小组整体活动发展方向相一致,做好各自的工作,构建凝聚力,促进小组之间开展联动探究行为;第三,编号小组各成员的号码,对其位置进行确定,便于教师掌握学生动态,进而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展开分层教学,加强学生间的相互监督和促进作用;第四,构建完善的评价机制和奖惩策略,推行“生评”模式,提高学生参与效果评价的积极性,跟踪记录好学习整个过程的情况,在保留传统优秀理念的基础上尝试引进先进的策略和手段,不仅重视竞争意识,还要强调奖惩策略,逐渐形成有序的小组合作新机制。

2.精确设置教学问题

要花心思巧妙地设置问题,尽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积极探索地理知识,推动学生积极展开交流和合作。提出的问题要高于教情学情的整体情况,还必须适当增加难度,不宜提学生轻而易举无需思考就能回答的问题。设置过于容易的问题,学生会竞相抢答,虽然学生纷纷起哄,但实际上没有良好的效果。长时间发展,教师对学情和教材的钻研在初次尝试后就停止,学生交流联动和合作研学的思维形成惯式并存在惰性,如此一来对于学生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将产生不利,同时还会使学生投入到只求一时轻松愉快而学习的错误中。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可形成常态化发展,而并非固态化,必须结合具体真实的教学情境和学习情境确定考情。教学方式要反复斟酌精心选择。首先要对该种方式的载体进行充分考虑,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选择的问题最好是和生活贴近、趣味性强,具有热点性、规律性、探究性的问题。比如,在《黄河的治理》这节内容学习中,学生对黄河有一定了解之后,设计如下内容:专家会诊到忧黄河,请阅读课本的内容,对黄河上中下游各河段的忧患进行探讨?这些忧患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忧患产生的根源是什么?能否结合各种症状提出合理科学的应对举措?设置的问题可从“忧”、“读”、“答”等层面展开。必须借助合作学习的教学载体的机会,准确地设计问题。

3.合作小组的有效评价

小组合作教学效果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成绩来检验。各组小组选派一名成员作为代表,把本组讨论的结果阐述出来,教师不仅要对小组整体性评级给予重视,还要留意个人表现。将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充分应用在地理教学中,能为各位同学创造展示自我的平台,提高学生参与度,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笔者首先重视的是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和互动,构建互相学习和尊重彼此的良好关系,吸引学生参与自己的课堂教学,期待每一节课。展开小组合作教学,笔者必须指导学生展开深入思考和全面领悟,使所有学生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让教师居于主导地位,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比如,在教授“地形地势”有关课程时,笔者巧妙设计了以下三点内容:首先,积极促进各个成员间的合作和协调,保证每一个小组的代表能展开集中、系统的发言;其次,按照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进行大力创新,使各位学生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将学习的积极性充分激发出来;最后,教师和学生打成一片,成为学生的朋友和良师,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毋庸置疑,这一教学概念的改变受到新课程改革的巨大影响,更浓缩了初中地理教师努力的结晶。经实践检验,在初中教改的背景下,正逐渐萌发了直观生动、形神兼具、师生互动的高效课堂。

三、结语

总而言之,要灵活地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结合学生的现状有针对性地进行活动。作为一名地理老师,必须积极发现和大胆探索,进而保证灵活地进行运用,全面锻炼学生,促使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并提高其自信。

参考文献:

化学论文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篇7

一、营造氛围, 让小组合作成为学生的需要

在课堂教学时, 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出合作探究的氛围, 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放手让学生在合作中成长。营造合作的氛围需要教师改变教学的观念, 突出“学”为主体的思想, 让学生体验到合作实现了“1+1>2”的目的, 从而使合作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让合作变成学生的第一需要。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互助互动需要教师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与空间, 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探究的深度和广度, 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

如在学习苏科版七年级下册《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先进行自主探究、讨论, 从而得出平行线判定的定理。在探究过程中, 学生通过利用作业本中的横线再画出一条截线, 构建出三线八角, 再通过度量角的度数来发现不同位置角的关系, 由此得出结论。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出合作的氛围, 让学生在小组内探究交流, 这样学生在比较和讨论中就可以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同时, 在进行小组活动时, 有的学生善于操作, 有的学生善于总结, 通过从现象中发现本质, 并在展示中体现, 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也让学生在教师的整体评价下收获到荣誉感和成就感, 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小组互动合作。

为学生营造出和谐、民主的氛围, 可以使学生更加乐于参与活动, 进而让学生感受到合作带来的成功感, 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科学分组, 保证小组合作学习顺利开展

小组合作的前提是将学生科学地分组。在分组时, 一般本着同组异构的原则, 将不同学习程度、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划分为一组, 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 也有利于组际之间的竞争。同时, 为了落实因材施教的原则, 在部分课时教学时还可以进行分层分组, 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任务, 让他们进行交流与合作, 使所有学生都能在现有层次上提升自己。

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中心对称图形 (一) 平行四边形》时, 对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 教师可以按照同组异构的方式进行分组, 这样学生可以发挥出自己的特长, 从不同角度得出结果。如成绩好的学生可能只想到了边、角、对角线, 而忽视了对称性, 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则可能通过操作最先发现其对称性, 从而实现互补;学习《矩形、菱形、正方形》时, 教师根据预设可以按照成绩进行分组, 在题目的设计时考虑到各层学生的需求, 如优等生组可以探究两个相同正方形绕其中一个中心旋转重合部分面积的问题, 中等生组可以探究矩形和菱形作为特殊平行四边形带来的对角线不同等问题, 成绩比较差的小组则可以探究特殊平行四边形特殊的地方, 从而得出特殊引发出各方面性质的不同。这样的分层探究, 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也可以真正体现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

科学分组让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也让学生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根据不同需求安排不同分组, 使学生在现有层次上得到了最大化的提升, 也让学生积累了更多的活动经验。

三、思维碰撞, 实现小组合作中的共生共赢

小组合作的目的在于实现共生共赢, 学生通过在小组内的交流, 产生了思维的碰撞, 使不同的思想进行融合, 这样就可以生成更多的教学资源, 从而开拓学生的思路。在课堂教学时, 教师要大胆放手给学生,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思考与发现, 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 让学生在整合不同的观点与看法时找出最佳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 在思维碰撞中还会有新的生成, 这是课堂教学中教师最希望看到的现象, 也最能体现出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

如在学习九年级下册《二次函数》时, 对于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与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关系, 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探究, 探究的初级结果是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根的个数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学生就会继续探究为什么有这样的关系, 这样也就生成了根的判别式与顶点坐标中纵坐标的关系, 从而将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结合在一起, 帮助学生站在函数的角度来看方程。这样的探究活动实现了学生思维的碰撞, 让很简单的问题在探究中得到升华, 也就使学生向更深层进行挖掘, 从而实现教与学的共赢。

化学论文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篇8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化学教学中;应用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其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越来越凸现出来,尤其是在职业教育领域尤为突出。教育界为了打破这个瓶颈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教学改革浪潮。我们学校做为一所新建的职业院校,学校在发展之初把实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造就自主发展的人作为学校教育目标。学校为了真正意义上把学生从课堂上解放出来,达到高效课堂的要求,从2012年下学期开始根据学校现有学生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学校发展纲要尝试着进行课堂教育改革,这次我进行尝试的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经过一段时间的理论摸索和教学实践探究,在教学中逐渐发现了这种模式的优越性。现就这种模式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谈谈个人的心得。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干好一件事情的基础,为了能使学生喜欢上这门课程那么就必须要使他们对这门课程感兴趣。小组合作学习它能通过组员之间的相互促进、相互学习和相互影响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上五年制高职《化学》中原电池这个课题时我就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这一课题的内容都是通过老师讲述的方式,最多也是用播放原电池反应的画面,让同学们领悟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这样的课堂比较平淡学生不会有兴趣。这次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把这个课题的重点难点内容细化成很多小部分,然后把每个小部分内容分配到每个小组去,每个小组的内容有小组长根据本组成员的特点再分到跟人,课后通过讨论和上网查询的方式完成,在课堂上每一个小组再把本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最后老师给与评价。在这个课题中,我发现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上课,同学的积极性高。很多平时上课不喜欢发言的同学都踊跃的发言,他们从中找到了成功的乐趣,同时也改变了化学课堂上老师一个人讲,同学们在下面昏昏欲睡的局面。

二、促进学生均衡发展

素质教育就是要打破传统教育模式中的精英教育,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堂课上都均衡发展,这也是每一次课改的真实目的,我觉得这一点对于职业学校来说更为重要,因为我们的学生本来起点就比较低,基础比较弱。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成绩弱的学生由于对自己缺乏信心,加上老师又没有去关注,因此他们很难融入到课堂中去,这就出现了老师在讲台上讲的大汗淋漓,学生听得迷迷糊糊。我们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中人人参与的优势,即让每个人都参与进去、让每个同学都有事情做、能够从每一节课中找到学习的乐趣,打破这种教学中的传统格局,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均衡发展的目标。在五年制高职班上《化学》中《原子结构》这一节内容时,我就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组织教学的。在课前我把这一节的内容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内容的安排分成了六部分,把班上的学生分成六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一部分内容,每个小组根据安排去完成本组的任务,在课堂上同学们踊跃发言,连最不愿发言的都上来把本组的内容板书到黑板上了,打破了平时课堂上只有优生在参与的局面,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均衡发展。

三、激发学生学习的竞争性

现在的学生一路过来都是在父母的呵护中长大,缺乏竞争意识,在学习上也不例外。在学习上没有竞争意识、得过且过的现象在职业院校的学生身上比较普遍,尤其是在五年制高职的学生身上尤为突出。这个问题也是我们院校的老师一直在研究的课题,即如何调动五年制高职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年制高职的学生,是从初中过来的,年龄小,学习基础比较弱,学习习惯不好,在学习上缺乏目标和竞争意识,对未来缺乏危机感,从而出现了老师在上面一个人讲,下面学生在搞自己的事这样的局面。我从上五年制课程的第一天开始就在研究如何提高五年制課堂的效率,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激发他们在学习上的竞争意识。

根据五年制学生的特征,我在组织教学的时候就有意识的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根据班上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均匀搭配分好组,再给每一组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设和自己是问题,同时在教室里面给每个同学都设计了一个加分牌,把平时在课堂的表现情况作为化学这门课程平时分的依据,每个星期统计一次,让他们自己去比较。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我逐渐发现上课的气氛活跃了,回答问题的积极性高了。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过程也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因此我们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去不断的总结经验发现我们教学方法中的优点和缺点,从而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最终的目标。当然教学也是一个没有特定的方法和模式的,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独到的教育方法,这里只是我个人在这一次新课改的教学过程中的一点心得,供各位参考。

参考文献:

[1]、张红.浅谈任务引领法在中职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周刊.职业技术研究.2013(22):178

[2]、王丽卿.试论中职化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景[J].教学研究.职业教育.2013(6):67-68

[3]、陈平安.用“互动式”程序教学法进行高职化学教学的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学术理论.2013(9):77-78

[4]、马震圣.合作探究促提高教学焕发新活力[J].华夏教师.2015(11)

[5]、孙群山.浅析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科技资讯.2015(31)

作者简介:郭永艳,性别:男,民族:汉,籍贯:湖南,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讲师,工作单位: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主要研究方向:化学课程教学

化学论文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篇9

徐州市春晖中学 盛再超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新课程强调指出: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在初中化学学习过程中,教师要转变传统观念,改变学生过去的那种单一的学习方式,让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化学知识,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小组互动式合作式学习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交流与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让每位学生都得到一定的发展,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成绩。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课题核心概念:

初中化学指九年级化学。小组互动合作式学习,指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业状况,性格特点,智力差异,把班级的学生分成一定的学习小组,在学习过程中,各小组担当不同的重要角色,各小组成员之间分别承担一定的学习任务,小组成员间分工合作,互相帮助,各学习小组间相互交流与讨论,相互竞争,相互促进,共同成长与发展。

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及研究的目的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旨在改变学生单一的学习方式,让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让每位学生都有事可做,让每位学生感到自身的存在价值。

通过小组互动合作学习,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交流与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形成竞争向上的良好学风。在小组互动合作学习活动过程中,能充分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让每位学生都得到一定的发展,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成绩。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原则

主体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激励性原则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本课题主要探索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模式。通过小组内学生间的互助及各小组间的互动,改变学生过于单一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合作与交流,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对有关的教育理论进行研究分析

2、案例分析法: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对教学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围绕课题根据自己真实的研究过程,撰写2—4篇的教学案例反思,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积极的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

3、实验研究法:通过阶段性的实验,分析课题研究的得失,及时进行总结。

4、学生访谈法: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交谈,了解小组互动合作式学习的利弊,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体会,以便于及时进行教学活动的改进。

5、经验总结法:对课题的研究成果进行全面分析,并上升为理论,为更好的指导以后的教学工作做准备

6、成果展示法:把课题研究的案例,反思,经验或做法及时进行收集与整理,建立一个小课题研究的博客,让更多的教师参与点评,不断地积累经验,搞好小课题研究。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1、课题研究准备阶段(08年9月份)(1)对学生进行调查研究;(2)学习《化学课程标准》(北师大版);(3)研读《走进新课程学习资料》;(4)分析杜朗口教学模式,从中加以借鉴。

2、课题组织实施阶段(08年10月至11月份)(1)进行课堂教学尝试;(2)进行教学案例分析;(3)学习《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高等教育出版社);(4)进行阶段性的研究分析,对教改过程的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改进。

3、阶段性成果分析(08年12月至09年1月)

(1)对前一阶段的教学改革成果进行调查测评分析,好的继续发扬广大,不足之处及时分析原因,进行阶段性总结。

(2)学习《学习、创造、创业》理论书籍(东南大学出版社)

4、撰写教学案例及教育教学论文(09年2月)

(1)结合课题研究及实际教学,撰写有关教学案例及相关教育教学论文。(2)学习《示范课精选与小课题研究》(山西教育音像出版社)

5、课题深化实施阶段(09年3月至4月)

(1)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中深入开展小组互动式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和成绩。

(2)学习《新课程名师精彩课堂实录》(科学技术出版社)

6、经验总结,成果分析阶段(09年5月)

对本课题进行经验总结,对本课题产生的教学成果进行展示。

7、课题推广应用阶段(09年5月至6月)(1)对本课题研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推广应用,上有关展示课,观摩课,研究课。

(2)学习《教师怎样提高课堂教学技能》(中国文学出征社)

8、成果总结汇报阶段(09年8月至9月)

(1)对本课题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形成书面材料。(2)撰写结题报告。

七、完成读书笔记与课例分析的具体时间安排

08年9月:

1、书写学生调查研究报告;

2、书写《走进新课程》学习心得体会。08年10月至11月

1、书写课堂教学经验总结;

2、撰写2篇教学案例;

3、书写《新课程理念与创新》读书笔记。08年12月至09年1月

1、撰写阶段性总结报告书;

2、书写《学习、创造、创业》学习心得体会。09年2月

结合课题研究及教学实际,撰写有关教育教学论文 09年4至5月

对课题进行经验总结与成果展示,书写有关书面材料。09年6月

书写《教师怎样提高课堂教学技能》学习心得体会。09年9月

撰写结题报告书

八、课题研究的成果展示

化学论文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篇10

辉县市赵固乡中心学校

姚春旺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应当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形式。本学期伊始,我校加大了课改的力度,开展了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改革,小组合作学习开始进入我们的数学课堂,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谈谈自己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认识:

一、什么是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课堂组织形式。其实质是鼓励学生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善于互相学习、善于与他人合作,善于倾听他人的意同,接受他人的思想、集他人智慧反思自己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

新课程标准倡导“合作”这一学习方式,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因为,合作学习能让学生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交换彼此的独立见解,展示个性思维的方法与过程,在交流中反思,使自己的见解更加丰富和全面。同时,在合作式的民主互动的和谐氛围内进行学习,有利于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养成。

二、学习小组的划分必须科学合理

要做好小组的组织工作,创造合作学习的组织基础。学习小组的划分应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依据进行。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性别、个性、能力、学习水平或其他因素的差异,既要考虑学习成绩好、中、差的搭配,又要考虑他们原有的性格、感情等非智力因素,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同质的小组,以便于组与组之间开展公平的竞争;同时,各小组内要确立竞争对手、帮扶对子。这样,课堂教学形式就不再是教师一个人面对50名学生,而是25名师傅面对25名徒弟。小组的人数一般以6~8人为宜,组内成员要有明确的具体分工,在一个阶段里每人都应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责任,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如正负小组长、学科组长、首席发言人、第二发言人等,有人负责学习,有人负责纪律,有人负责卫生,有人负责板书,有人负责讲解,有人负责记录等。一定时间后,角色互换,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小组成员间的座位以面对面或相邻形式为最好,这样更有利于互相学习、讨论,以达到充分交流的目的。

三、小组合作学习必须以充分的自主学习为前提

强调合作学习不是不要自主学习,不是不要独立自主地学习思考。从表面上看,独立自主学习思考与合作学习是矛盾的——独立自主学习思考是个人行为,而合作学习是集体行为。事实上,个体独立自主学习思考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合作学习应是独立自主学习思考的补充和发挥。两者的辩证关系,可概括为:“密不可分、和谐共存”。合作学习往往是个体遇到困难或个人能力无法解决时才出现的疑难问题,学生这时的困惑使得他们想通过与别人的交流讨论、合作分担个体困难,并合理地使问题获得解决。而合作学习的顺利完成又需要每一位成员的智慧结晶。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多人的智慧却是广泛的。因此,学生要参与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必须要有自己的见解和前人的认知能力做基础,个体的独立自主学习思考是无法由别人或合作小组来代替的。只有在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思考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展开“合作学习——交流讨论”活动,才有可能出现一点即通、恍然大悟的效果,也只有在此时展开交流讨论,才有可能出现观点的碰撞——针锋相对与正面交锋,才有可能产生思维的火花,这样才能找到最佳答案。这样也就避免了“只有优等生动口、动手,学困生没有独立自主学习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优等生中获取信息的现象,同时也保证了合作小组中的每位成员都有充分独立自主学习思考的机会和时间”。学生缺乏独立自主学习思考有价值问题的过程,将导致整个课堂出现表面热热闹闹,而实际上知识的构建虚无缥缈,起不到什么好的效果,特别是学困生只是一个看热闹的看客,这样长期下去学困生将失去独立自主学习思考的兴趣。然而,每位学生内心都存在着独立自主学习思考解决问题的欲望,关键在于很多学生并不具有独立自主学习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因此教师必须不断提升学生独立自主学习思考问题的能力,直至使他们养成独立自主学习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逐渐具有相互交流讨论的需要,这样开展合作学习才能做到游刃有余,获得最佳的成效。

没有充分的自主学习,就不可能有思维的交流与碰撞。因此,小组合作学习必须以充分的自主学习为前提,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为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取消了以前一直由教师统治的晚自习,把晚自习作为学生预习的时间。为便于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在预习中有章可循,我们精心编写每课时的导学案,供学生预习使用。导学案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路线图,导学案的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内容:学习目标、学法指导、情景导入、新知探究、新知应用、课堂练习、课堂小结、课堂检测等,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掌握学习方法,根据导学案自主学习并尝试运用新知解决问题。为保证预习效果,我们要求在规定的预习时间内,必须保持绝对安静,专心预习,任何人不得讨论,并及时收缴导学案,由任课老师检查评价,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课前再把导学案发给学生,首先还是由学生独自纠错,然后再进行小组交流,讨论解决各自存在的问题,对于小组内共性的问题,再由组际间解决或请老师指导解决。实践证明,这种学习方式非常切合学生实际。既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了预习效果,又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由独学到对学再到群学,解决了许多独自解决不了的问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小组合作学习必须注重过程性评价

没有评价,学生就会对小组合作失去积极性,又恢复到自己原来的学习状态,而只不过是在座位上或形式上变化了一下而已。对小组作评价,小组之间会竞争;对组员有评价,可以调动组员之间的竞争;对组长有评价,可以调动组长工作的责任心和积极性。为此,我们制订了学生个人及小组量化评价细则,把导学案的完成情况、纠错情况、小组任务的完成情况、参与度、个人课堂表现等都与小组评价相结合,从对个人、合作状态、效果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对评价结果每周一小结,每两周一大结,评选出最佳组长、最佳组员、最佳小组、最具成长力的同学等,公布在教室外的展板上,并赋予适当的奖励,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有百倍的积极性,关键是又把这百倍的积极性发挥到学习中去。

化学论文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篇11

关键词:小组合作;高中;有机化学;应用

前言

高中有机化学教学是高中阶段中一个重要的组成内容,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是为了让学生对老师的教学内容产生共鸣,因而需要对高中有机化学学习策略进行思考,从而改进高中有机化学教学的方法。当然,小组合作学习一般是以学生为中心,最终以小组的形式来实现高中有机化学学习的目标。

1.高中有机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师的主导作用并没有改变

在我国大多数的高中,高中有机化学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即使在高中有机化学教学中会出现部分的引导,也由于过于形式化而未能结合高中学生的特点进行指导,也不能到达启发和鼓励学生的效果。这样的教学方式从根本上不利于培养高中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高中有机化学教学中一定要改变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

1.2有机化学教学思维的肤浅性

目前,我国高中有机化学教学的过程中,高中学生的化学思维还没有完全形成。同时,我国高中有机化学教学方式比较单一,进而使得高中学生的无法接受新型的教学模式。高中有机化学教学方式的单一性造成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后果:第一,高中学生在解决实际的有机化学问题时,学生只会根据有机化学题目和问题思考问题,造成学生缺乏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高中学生缺乏足够的抽象思维能力,高中学生大多只会处理一些比较直观的有机化学问题,而对那些抽象的有机化学问题,学生往往不能抓住其本质。

1.3有机化学学习思维的差异性

由于高中学生的有机化学基础存在很大的差异,进而就导致高中学生的有机化学思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高中学生有机化学思维方面存在的差异性会进一步导致高中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不同。然而,在高中学生在解决有机化学问题时,一般不会注意到对题目中隐含条件的挖掘,这样的教学现状不利于提高高中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4部分化学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当然,现在的高中有机化学教学也会有一部分的小组合作学习出现,但是大部分都是走过场流于形式,这种教学方式并没有真正帮助高中学生提高其解决有机化学问题的能力。因此,针对我国高中有机化学教学的现状,我们应该首先对其进行思考。针对高中有机化学教学中形式化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仅没有真正提高高中有机化学教学的质量,甚至还会影响高中学生的正常学习。

2.提高高中有机化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措施

2.1教师要对学生所学内容有所了解

在高中有机化学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教学时,为了更好地实现高中有机化学教学的目标,要求高中有机化学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有所了解。只有老师掌握了高中有机化学合作学习涉及到的内容,才能在高中有机化学教学中促进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快速地进入到高中有机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在高中有机化学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有机化学学习的兴趣,还有利于高中有机化学合作学习方式的开展。

2.2考虑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思维活动的启发性

在高中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创造性的启发。尤其是在高中有机化学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时,好的小组合作学习题材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能激发高中学生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之中。当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在现代的高中有机化学教学中,人们对教学观念、教师的素质和学生的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实际的高中有机化学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对目前教学中存在不足及时进行完善。因此,在高中有机化学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小组合作学习题材对学生的思维活动的启发性。

2.3小组合作学习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在高中有机化学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主地进行交流、讨论、质疑和解疑。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提高高中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积极性,激发高中学生的求知兴趣,创设良好的高中有机化学教学氛围。只有以学生为主体进行高中有机化学小组合作学习,才能确保高中有机化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能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小组合作学习应该尽可能地将主动权交给学生。

3.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有机化学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显得至关重要,选择好的合作学习题材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和高中学生的积极性。当然,在高中有机化学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时,应该重视对高中有机化学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思考。因此,现阶段研究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有机化学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宏伟,李志方.提升高中化学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有效性的策略[J].教学园地,2013(14):64-65.

[2] 凌云.合作学习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基础教育,2014(18):158-159.

上一篇:早教机构与幼儿园区别下一篇:作文没有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