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2024-10-12

生物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共11篇)

生物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篇1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师有意识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 是时代赋予的责任。如何改革生物教学, 使之适应创新教育的需要, 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高素质的人才, 是每一个生物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挑战。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更新观念,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开展创新教育。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 对学生有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在传统观念中, 教师以权威的形象教育学生, 学生在教学中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这种不良的师生关系遏制着学生创新意识的成长。要搞好创新教育, 教师必须更新观念, 创造富有创新气息的教学环境, 让师生成为平等的主体, 在师生间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相互促进、共谋发展的“双赢关系”, 形成“教师尊重学生, 学生亲近教师”的新局面。在生物教学中, 教师要灵活运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技术, 强化学生的好奇心理, 让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增长;创设新的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 让学生积极发言, 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 获得创造的成功和喜悦, 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正确处理基础知识教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与创新教育的关系。

要正确认识和重视创新教育, 寓创新教育于基础知识教学和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之中。一个人的创新才能是在日积月累和长期探索中形成的, 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获得的。由此, 教师应该结合生物学教学进行创新教育, 这是生物学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要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 须在原有基础上对知识进行总结, 在一定程度上将知识统摄成规律, 并运用规律进行创造性思维, 从而达到问题的解决, 这些都离不开创新教育。要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须训练学生运用已有知识, 对问题进行分析, 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作答。因此, 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多联系实际, 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防止只抓学生的生物基础知识或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而忽视创新教育的倾向。

三、注意学生学习的兴趣对创新教育的促进作用。

兴趣, 是关系到学生能否学好功课的重要心理因素之一。一位日本教育家曾说:“你想制造庸才吗?那很简单, 就是让他对什么也不感兴趣。”我们要在生物学教学中队学生进行创新教育, 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是相当重要的, 这对创新教育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如果连学习的兴趣都没有, 就难以开展创新教育。

讲究整个教学过程的善始善终, 就可以使学生自始至终都能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 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 不论在哪一课之始还是一堂课的中间部分或一堂课的结尾, 都要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通过制造悬念、设疑引课、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采用趣味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四、采取开放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教育。

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师应在教学方法上开放搞活, 不应使教学方法仅仅框在讲授、练习、考试、讲评的简单“讲—练”循环中, 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和问题情境, 使学生在富有创意的课堂中, 生动活泼地完成学习任务。结合生物学教学可穿插开展有创新意义的活动。例如, 带领学生进行研究性课题的相关事件;做环境保护的社会调查;带领学生参观开放的实验室;让学生做验证性或探索性的生物实验;调查社区生物;引导学生做家庭小实验 (如观察蒸腾现象和植物细胞失水或吸水现象等) 。通过活动的开展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和社会实践能力, 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训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采用心理激志法进行创新教育。

学生一般认为发明创造是科学家才能做到的, 对此有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惧怕心理, 认为自己没有资格, 也没有能力做到。其实, 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 只是大小不同抑或价值不同罢了。所以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想方设法激励学生, 让学生产生创造热情和欲望。

首先, 鼓励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创造力。创造力是一种特殊的能力, 是不同于智力和学习能力的思维形式。据科学家们研究, 三、四岁孩子的创造发明能力, 比起已经失去灵活思维的成年人, 能产生更为惊人的结果。所以, 学生不要以学习基础差为借口, 放弃了自己所具备的创造力;老师应在传授知识时精心设置教学情境, 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积极参与, 促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 提出自己的见解, 可能见解没有什么独到之处, 但对学生来说却是新的, 应给予肯定、鼓励, 增强学生的创造力。

其次, 用科学家的创造精神来感化学生。许多生物学家, 为探索生物的奥秘, 献出了毕生精力, 作出了杰出贡献, 他们的创造精神值得每个人学习。如孟德尔, 利用八年来进行豌豆杂交实验, 提出了遗传因子分离和重组的假设, 正因他的大胆假设, 奠定了遗传学作为独立的科学分支的基础。像这样的科学家举不胜举, 我们可以在课堂上穿插介绍。

最后, 介绍最新生物科研成果, 展示生物学的远大前景。近年来, 生物技术的开发与运用迅速发展, 其成果对解决粮食危机, 人口剧增, 环境污染, 能源开发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及时向学生介绍最新的生物科技成果, 特别是中国生物学家的科技成就, 就可以让学生对生物学前景进行认识, 激起他们的创造热情。如:袁隆平先生是世界著名的水稻育种专家, 1973年, 首次在世界上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自1976年我国大面积推广以来, 为国家增产稻谷达一千多亿公斤, 增加经济收入300亿元。此外, 近年来, 我国的人类基因组研究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已克隆到若干的白血病致病基因, 这些科研成果都是直接服务于人民、造福于社会的。通过介绍这些例子可以激起学生的创造欲望。

六、通过鼓励求异进行创新教育。

中小学生所学的知识大多数是经前人实践检验过的, 他们的学习主要是顺应和同化的过程, 总是把思维活动纳入预计的轨道, 所以老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求异思维的培养。我的建议是:在课堂上要营造一种使学生积极思考、发挥潜能的氛围, 启发学生把各种各样的想法说出来, 即使是猜想, 或者是不合理的解释, 也应适当鼓励。比如, 讲述生物的进化时, 46亿年前的事情, 很多知识本身就只是假说, 没有有力的证据。所以, 学生往往有不同意见, 嘻嘻哈哈地议论:地球上的生物会不会是外星人的杰作?对于这种观点, 老师不必轻易否定, 只需告知:书本上的知识有些也只是假说, 但一些关键问题已得到验证, 在没有有力证据时, 不能推翻, 并鼓励他敢于大胆设想, 说不定将来可以改写这部分知识。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强学生求异的信心, 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比如美国的老师很少对学生的议论加以干涉, 生怕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 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求异能力, 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效仿呢?

另外, 老师设疑也可以诱发求异思维, 通过层层设问, 让学生进行全方位思维, 同样可以达到求异思维的目的。

总之, 我认为, 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 不仅要考虑教学环境的创设、教法的研究, 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有关的影响因素, 还要想方设法从心理上、思想上最大限度地激发和唤醒学生的创新精神, 从而使学生产生创新欲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重视生物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篇2

一、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的引导下,学生才有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能,释放创新激情。作为教师,有责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敢为天下先”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要善于提出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能唤起学生求知欲的问题,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探索新知识。在讲“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时,可以这样讲:人们常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但绿色开花植物的根吸收的水分却能从低处流到高处,那么为什么植物体内的水能由低处向高处流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认真思考,多角度探究,创造性地提出不同的见解。

在讲《人类的神经调节》时,可以作如下设计:(1)针刺手后,先缩手还是先感觉到疼?针刺手后,手缩回属于什么反射?(2)吃酸梅时,分泌唾液属于什么反射?看到酸梅时,分泌唾液属于什么反射?谈论酸梅时,分泌唾液属于什么反射?没见过酸梅的人听见酸梅二字也会唾液分泌增多吗?为什么?这样,层层设疑,步步深入,巧妙启发,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学生对一个普通现象居然隐藏了这么多让人深思的问题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此时,教师不要急于将答案告诉学生,可以要求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理解概念,也可以开展小组讨论,看谁先有了答案,勇敢地展示一下。学生处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思维空前活跃,注意力高度集中,久而久之,问题意识就极易得到激活和强化,主动寻找和发现问题就会成为大多数学生的良好习惯,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欲望、提高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提出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联想、思考、类推、归纳,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当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时,只要思路正确,都应予以肯定,以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即使思路不正确,也应妥善地引导和分析,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只要参与,能提出见解就说明学生是积极向上、善于思考且富有创新精神的,这样的鼓励才会使学生提出的问题层出不穷。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应引导鼓励他们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尽量把问题留给学生去解决,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讲到《植物的生命活动调节》时,教材介绍了无籽番茄的培育过程:在未授粉的雌蕊柱头上涂抹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子房就可以发育成无籽果实。有学生当即提出疑问:子房一旦发育,柱头就开始脱落,而生长素在子房发育成果实的全过程都起作用,只涂抹一次行吗?经过小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只涂抹一次不行,柱头脱落后应继续在幼嫩的果实上涂抹,才能保证果实的进一步发育。还有学生提出涂抹生长素的方法太繁琐,能否用多倍体育种的方法达到目的。

三、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1.加强学习方法教育。创新能力是需要培养的。教学中教师要展示生物知识的发现过程,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介绍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由“授之以鱼”,变为“授之以渔”。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许多科学家的成功都来自科学的研究方法。遗传学家孟德尔如果一味地做试验、做记录,什么规律也不会得到,正是他找到了科学的试验程序,进行统计学分析、假设、验证,最终成功地揭示了遗传学两大定律。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才会在未来的学习中轻松地获取知识,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2.开放探究性实验。生物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措施。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养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遇到问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更谈不上创新。在教学中,教师应依据教材,适当地调整实验内容和形式,可变换条件,让学生重新设计。如“观察细胞质的流动”这节实验,让学生选取不同的材料,观察不同的部位,从中找出实验选用的最佳材料、最佳部位,考虑如果现象不明显,应采取什么措施等,这样,可大大激发学生探索与创造的欲望,既加深了知识的理解,更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了创造能力。

3.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创新教育不仅要促进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的全面发展,而且要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再造和发展,没有个性就谈不上创造性。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学中,教师首先提出教学目标或教学问题,学生据此展开自学,选取适合自己个性的学习方法,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如在讲到环境污染时,有一位学生对我说:“老师,我在家做了一个实验,找了两个废罐头瓶,一瓶装河水,一瓶装浸泡过废电池的河水,分别放入同样数量的水蚤,水蚤在浸泡过废电池的水里很快就死掉了,这是不是环境污染呢?”我告诉学生,废电池会引起土壤污染和水污染,进而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危害。因此,我们一定要从自己做起,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美丽的地球。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渠道,也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要途径,只要我们把握好创新教育的培养目标,充分挖掘创新教育素材,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一定能培养出大批具备创新能力的探索者和开拓者,以迎接未来的挑战。

科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篇3

一、创设宽松和谐的创新氛围

一般说来, 学生的好奇心、自尊心和创造性是相互制约的, 好奇心强的学生自尊心强。一开始好奇心驱使学生大胆地探索新事物, 如果得到许可, 学生会继续他们的探索行为, 并不断地从中获得一些经验和能力, 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诱发学习科学的兴趣。课堂上要允许学生抢答, 允许其提出问题, 哪怕是与课堂所学知识关系不大的问题都可以。

如在教学《蒸发》一课时, 学生对于周围一些蒸发现象的本质认识不清, 产生质疑。老师可以通过课上实验, 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亲自观察、记录、实践、解决难题。实验一:每个学生取一个棉球蘸点95% 的酒精擦在手心、手背, 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 问学生们有什么感觉, 学生们异口同声回答:感到凉爽;实验二:让每组一同学拿一支温度计, 让学生看看温度计上的读数, 做好记录, 然后让另一个学生用棉球包住液泡, 让学生仔细观察温度计的度数, 随着蒸发, 温度计所显示的温度慢慢在下降。这样, 学生明白了刚从游泳池出来身体发冷, 就是水蒸发吸收身体表面的热, 使身体表面温度降低造成的。

二、加强有利于创新的教学行为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 第一节课该怎样上都要经过深思熟虑, 新课的引入要尽可能生动有趣、有启发性,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发求知欲望。例如:在《减少对土地的侵蚀》一课引入时, 应先出示黄河挂图或放映录像, 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再进行启发:你看到这样的水有什么想法, 有什么问题提出来?最后揭示这节课我们就从黄河水为什么那么黄开始, 研究减少对土地的侵蚀问题。这样由学生“质疑”引入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概念、规律的教学要注重讲清知识的形成过程, 要设计一些能启迪学生思维的问题, 尽量增加学生视、听、观察和动手操作的机会, 让学生养成动脑实践, 主动地去探索、研究的习惯。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 充分信任学生, 该说的让他们说, 该做的让他们做, 结论尽量让学生自己归纳得出, 教师不要包办。

三、准确把握学生创新时机

有关专家认为, 中国学生与西方学生相比基础知识好, 但由于来自各方的压力大, 普遍自信心弱, 动手能力差, 应用意识缺乏, 创造精神不足, 这就要求教学实践中, 教师积极探索和采取灵活多样的现代化教学方法, 把教学过程真正变成活跃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创造的过程。特别是在即将得出规律性结论之前, 教师应有计划地及时组织学生讨论, 要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发问, 让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提出新颖、独特的思考或解决问题的办法。

如在《光的反射》的导入环节, 教师设计“想知道低矮的鸡舍里有没有鸡蛋”这个问题的情景, 问:根据平日里的生活实践, 你知道用什么办法既方便又省力?正确答案当然是用镜子照, 如果学生说出了正确答案, 教师顺水推舟, 说出答案, 看起来非常顺利, 其实学生是在被动地回答问题。

如果换用“你用什么办法知道低矮鸡舍里有没有鸡蛋?”提问, 气氛就会大为改观。首先“像盲人那样用棍探”“用耙子耙”这类答案都会被肯定并受到鼓励, 学生都可独立在别人答案的启发下找到与众不同又高人一等的办法。这就为多数学生主动参与讨论提供了宽松的环境, 进一步为探究活动营造了积极主动的气氛。

四、诱发学生创新学习兴趣

游戏、讲故事、猜谜语等方式能引起儿童浓厚的兴趣, 唤起他们求知的欲望, 使学生在饶有兴趣的活动中有意无意地领略、体会、接受一定的自然知识。

教师要善于抓住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 驾驭教材, 提出新颖有吸引力的问题, 创造一种诱人的学习氛围, 提高学生的兴趣。例如在《电磁铁实验》教学中可设计以下问题: (1) 电磁铁有两极吗?你怎样知道的? (2) 如果电磁铁有两极, 分别有什么极?怎样判定呢? (3) 你会改变电磁铁的磁极和磁力吗?试一试。 (4) 你还有别的发现吗?这些问题会使安静的教室喧闹起来, 知识也就在争议讨论中理解巩固, 兴趣也在不知不觉中激发了。

五、鼓励学生创新和运用

谈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篇4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基础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数学思维中最可贵的品质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叶圣陶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因此,加强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下面笔者结合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谈几点浅薄看法。

一、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想创新

数学是一门研究现实世界中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数学。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才能,不但来自于课堂,还来自于现实生活实际。因此,我们要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自然、亲切、真实。教学中还应联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激发得越强烈,就越能对学过的知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态度,就越能发挥学生的智慧潜能,产生创新的火花。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较为简单的实际问题,给学生以尝试、创新的空间,不断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求长(正)方体的体积”后,笔者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把一个苹果摆在讲台上,要学生求出苹果的体积是多少。全体学生起初都愣住了,而后纷纷议论起来,有的说如果苹果能像橡皮泥那样被捏成长(正)方体就好了……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终于悟出了可以将苹果这个不规则的体积转化为规则的体积,用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容器盛一些水,将苹果放入,只要量出水面升起的高度,就可以算出苹果的体积。以此类推,不单苹果这个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可以计算,其他一切类似物体的体积都可以计算。这一设计不但使学生提高了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使学生思维更趋于活跃,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创设情境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和积极探求,必须营造一种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思维自由奔放。只有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下,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得到充分培养。

教学“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只要你说出一个数,我就知道它能否被2和5整除。”出于强烈的好奇心,学生都抢着说出较大的数,力求难住教师,当教师都准确迅速地判断出来后,学生的好奇心就转化成了求知欲,纷纷问教师:“为什么你能判断得又准又快呢?”很想了解其中的奥妙,从而主动地学习“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由于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的学生还提出了“能被3、7、9、11……等整除的数是不是也有特征呢?”等问题,学生创新的潜在意识顿时得到激发。

三、创设空间,鼓励自主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供机会,让具有不同思维特点的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轻易否定学生与标准答案不同的想法,而且要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保证学生自由、主动地发展。如,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退位减法”时,教师在出示例题31-13=()后,鼓励学生尝试独立计算,然后展示汇报。绝大部分学生是用竖式计算的,只有一个学生说:31-13,1-3不够减,因为3-1=2,就是说1-3差2,我在算完十位31-10=20后,再减2,还回来,20-2=18,所以31-13=18。学生的思维过程是没有错误的,同样也是反映了退位减法的实质。即使教师认为这种算法思考过程十分麻烦,也不能轻易否定。我们应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分析,学生的发展需要的就是这种创新的精神。

不论学习任何知识,最佳途径都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展、去探究。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让我们从每一节课做起,真正地把学生看成是“发展中的人”,而不是知识容器,让他们能在教师和自己设计的问题情境中,通过逐步自主的“做”和“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从而学会生存、学会发展,这将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使命和责任所在。

浅谈生物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篇5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保持可贵的好奇心

上好每一本教科书的“科学家访谈”。利用导言这一机遇,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才能,把“科学家访谈”课上得新奇精彩,有声有色,激发学生兴趣。生动形象的直观课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引起直接兴趣、好奇,加强直观认知。联系实际法把生物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学生也较感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另外,通过实验课,兴趣小组的活动,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挖掘创造潜能,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力。

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

学生主体性能否得到充分体现关键在于课堂教学设计的优劣,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引导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由会学到会用。所以,课堂设计把握的不仅是将知识如何呈现为可接受信息,还必须把学生放在课堂教学设计的中心位置上,要把开发每个学生的创造力作为教育目的,教学核心应注重思维的激励,尽可能展现思维过程,进行开放式启发教学,教会学生学习,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运用知识的机会,创造解决问题的条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会得到培养和发展。

三、利用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的心理效应,进行创新教育

教师激发学生对教师的尊重、敬佩、亲近,产生“新其师,信其道”的心理,把对教师的情感转化为接受教师教育的内驱力。平时我对学生都很关心、爱护,特别是差生,给予更多的帮助、支持,学生都愿意和我交谈、亲近,自然也喜欢上生物课了,这种向师性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我利用学生的亲师心理在教学中不断地注入“活水”,渗透生物的前沿信息,如把报纸上、杂志上看到的有关最新生物技术成果和生命研究的有关内容讲给学生听,并让学生传阅。让他们体会到生物的无穷魅力,值得大家去探索、创新,增强学生创新意识的使命感。

四、营造自由、宽松、民主、和谐的创新性环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自由是创造的前提,只有民主、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才能鼓励学生敢于向书本、权威和传统的经验挑战,从而敢于打破思维定势和从众心理的束缚,敢于独树一帜、标新立异,才能使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想象活跃,这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必要条件。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要允许学生对课本、教师的授课提出异议,并形成多向交流。对提出异议的学生给予表扬,不要冷嘲热讽、置之不理,这样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泯灭学生的求异思维及探究问题的乐趣。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一节,学生提问:“吃鸡蛋是生的好,还是熟的好呢?”“吃猪鼻补鼻子,吃脑补脑吗?”在引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激发探究的乐趣。另外,还在课堂练习中有意识地把某题的答案写错,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指出来并阐述原因。通过这些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良好的创新品质。

五、尽量创造机会,加强学生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创新精神

通过指导学生实验并对实验现象、结果分析、讨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树立严谨的作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调整实验内容形式,利用学生迫切希望通过自己的双手探索创造进行学习的积极性,鼓励他们独立从事一些操作性的实验技能训练,并把看到的实验现象、结果记录下来,过后进行分析讨论,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与原因所在。另外,课堂的演示实验也由教师的演示、学生的旁观变成学生的演示、教师的指导,随着独立活动的增强,学生的创造力也变得越来越活跃且更具自发性。

六、积极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兴趣小组是学生扩大视野、陶冶情操、激励创新的有效阵地,活动要讲究内容新颖,形式多样,方法灵活,以及教师的指导得当。让学生在趣味活动中探索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奥妙。如可让学生对周围环境进行考察分析、评价,对改善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写成小文章。也可布置学生观察一种动物的某一生活习性,做详细笔录,并对其中出现的有关现象作探究讨论,或者让学生到野外采集植物、昆虫,并制作成标本。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动手、动脑、多问善思,受到激励启发,产生联想,增强创新意识,同时也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才能。

生物课堂中的创新教育 篇6

创新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创造力是“灌输”不出来的,创新型人才要靠创新教育来培养出来的。所谓创新教育就是通过有目的、有系统的创新教学与训练,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品质,开发创新思维,初步掌握创新技能技法,从而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一种新型教育。那应该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实现创新教育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如手。

一、生物教学要转变旧观念,适应新课改

在生物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必须看到,教育不应该仅仅是训练和灌输的工具,还是发展认知和引导创新的手段。新课程改革,将彻底改变以往的封闭式教学,学生的积极性都得到了极大的尊重,由于学生积极参与,由于每个学生的创造性都受到重视,教师的权威将不再建立在学生的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的积极参与以促进其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教师是起一个向导和顾问的作用。要尽量发现和利用学生的闪光点,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还要处理好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创造力与智力的发展并不同步;而教师比较喜欢智商高的学生而不喜欢创造力强的学生,因为创造力强的学生往往表现出常人不同的思维和行为习惯,他们常常探究那些特别不符合“教学常规”要求的知识领域,被教师认为增加了教学负担。实际上,教师的这种看法极易束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教师与学生都将面临着一个新的挑战:作为学生要面对新教材,掌握新的学习方法;而作为教师,则还要把握好新的教学思路。学生将成为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成为学习的引导者。对于新课程教材来说,每位教师对教材中出现的问题都有很大的自主权。然而在新教材中出现了许多开放性的问题,及探究性的活动,这就需要教师之间齐心协力,共同完成备课任务。

总之在新课程的教学中,作为一线教师只有不断的学习和总结,才能改变旧的教学观念,适应新的课改需求,才能尽快摆脱“穿新鞋,走老路”的困境。

二、课前准备要有创新意识

培养创新人才,首先要从教师做起。教师要创造性地教,备课要出新意,体现目标明,方法活,活动勤,反馈快。教师如果仅局限于教参提供的信息,思维便会受到束缚,课堂教学就会有放不开手脚的感觉。这就要求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吸收新信息,如电视、杂志、网络和多媒体软件等,从中挖掘出更有研究价值和意义的东西来,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

集体备课形式要多样,在新课程中,教师的集体备课更注重了教师的个性化劳动,个人只要备几个单元的课就可以了。备课资源共享不等于“拿来主义”。当我们拿到别人的教案时,切不可“依葫芦画瓢”。因为新课程是个新鲜事物,刚刚起步,谁也不敢说:“我的教学设计是最棒的。”因此针对不同的班级或不同的学生就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的育人环境,保护学生的创新激情

学生能否积极地、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创造性思维是否活跃,创造欲是否强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的民主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来自于师生的课堂上的平等、民主的课堂气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任一环节,要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消除学生害怕教师的心理现象,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各予已见,畅所欲言,使学生的情感处于自由、积极、宽松的状态,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敢想、敢说、敢动手操作。

一个良好的开端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这就需要进行趣味引入,所引入的内容必须得是学生生活中的鲜活事例,只有这样才能吸引住学生。实践证明,通过趣味引入可使学生总是处于一种渴求知识、积极情感的状态。但要想使整个课堂充满活力,单靠一个趣味引入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在师生之间建立共同探究的教学模式。传说的教学模式只会使学生片面的发展,而且也会使学生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动机。而通过合作探究则可让学生围绕着那些来源真实情境中的问题进行探究,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往往是遇到了要解决的问题才引发出来,问题是激发思维的起点,有了问题,才能引发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才有获得独特思路的可能。因此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以问激趣,以问促思,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探究,进行小组讨论,努力培养每位学生的表现空间,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去讨论、去总结,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学生的学习过程就充满乐趣、充满激情、充满创造性,从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学习不拘泥于课本,使学生的思维从书本拓展到自然、社会和生活。

质疑是指思维认识到问题的存在,不满足已有的结论,是思辨、探索、发现问题的过程,本身就是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是解决创造性问题的开始。“学贵有疑,疑则多思”,故教学中要大力倡导质疑,要尊重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从学生的问题中去发现学生的可贵与不足,不要因为问题的荒谬的而不予理会。如在《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教学,1、有的学生提出早餐空腹不宜喝牛奶、有的却说可以。2、有的认为早餐吃“牛奶+ 面包”比“牛奶+ 鸡蛋”更合理。对于这样的质疑,教师不能简单的肯定与否定,而是要引导学生认真地去阅读课本的内容及课外知识,积极思考、敢于质疑,培养学生绽放创造性思维之花。

四、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生物教学中,往往只重视课堂教学,而忽略课外实践活动,但在新课程教学中,课外实践活动已成为日常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一线教师要重视搞好课外实践活动。例如让生物兴趣小组的成员定期讲一些或刊登一些生物学史上的奇闻趣事,开设“奇闻趣事”活动;也可配合教材上的“课外阅读”等栏目,在课外科技活动中开设“动手”实验园地,刊出一些符合学生能力、富有探索性的趣味小实验。以此发展学生的创新才能。

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篇7

如何培养创新思维呢?

首先要有良好的学习心态,有强烈的求知欲,对化学现象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这是一切创新的基础。爱因斯坦说过,他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强烈的好奇心。在人类认识史上,正是个别人对事物或某种现象产生了好奇感、惊奇感,才有了众多重大的发明创造。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各种与化学有关的现象随处可见。用砖砌墙和贴瓷砖时,先要将砖和瓷砖用水湿润;新买的铝锅,烧过自来水后有黑色斑点;经常雷电交加的地方禾苗长得很茂盛。利用这些奇妙的现象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后,就能促使他们去学习水泥、铝和氮气的性质。

我们有时也会遇到一些奇特的实验现象。例如:一个铝制的盛饮料的易拉罐内充满CO2气体,然后往罐内注入适量的NaOH溶液,立即用胶布将罐口密封,反应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呢?首先,易拉罐“内凹变瘪”,接着“瘪了的罐又重新鼓起来”。对于前面的现象学生一般很容易解释。这是因为学生从固有的思维定势出发,即分析物质发生变化时,只从加入的物质来考虑,只分析NaOH溶液与CO2气体的反应,就能得出“内凹变瘪”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后面的现象呢?深入考虑,不难得出这是因为容器本身“铝”与氢氧化钠溶液也会发生反应。

对这些现象的好奇,能使学生的情绪亢奋和激动,从而在积极思维之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其次,在学生良好的心理基础上,老师应恰当质疑。古人云:“疑者觉悟,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科学研究、探究活动尤其需要质疑。疑而启思,疑而生变。在老师的质疑中,学生不是以一种被动接受的闭合的思维方式参与到认识过程中,而是主动地以开放式思维去解疑。质疑,实际上构成了从一般性思维到创造性思维链上的关节点。

在一切的创造发明活动中,创造性思维是基础,而创造能力是核心。怎样培养创造能力呢?

这里谈谈想象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培养想象能力,首先要学会联想。讲到C2H4气体燃烧的焰色时,要联想到CH4、H2、CO等学过的气体燃烧的焰色;讲到CH4气体的实验室制取时,要联想到用这套装置还可以制O2、NH3气体;讲到硬水的软化时,想到水壶为什么易起水垢;讲到浓硫酸的强腐蚀性时,想到皮肤沾了浓硫酸应该怎样处理……

要培养想象能力,还要大胆地猜想、幻想,甚至异想天开。例如在讲到N2的结构和性质时,假设N2不存在氮的化学键,N2变得非常活泼,世界将会变成怎样?对这种意想不到的想象,老师要及时加以肯定和称赞。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创新观察能力、创新实践能力也是形成创新能力的重要部分。观察是一切知识的门户,周密、精确和系统的观察是一切科学试验、科学新发现的基础。实践能力是将创意付诸实现的精心设计,是创意与创新的桥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培养这两方面的能力,一定要加强课堂实验的教学。实验时,同学们要能从实验现象、实验操作等不同视角,仔细观察和思考,善于发现共同现象和不同现象,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在平时教学过程当中,一定要充分利用化学实验或其他直观条件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和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观察方法,把观察和思维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演示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经常运用的教学形式,它具有生动、简捷、有效等特点,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最好的教学手段之一。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可把演示实验分为三类:(1)对于重要实验,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分析得出结论;(2)对一些要求不高的实验,可对学生开放实验室,要求学生设计或改进后上台演示;(3)对一些难度较大,要求较高,现象又不太明显的实验,教师先进行演示,让学生在观察中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分析实验的缺陷在哪里,使学生始终处于探究的思维状态,进而改进实验。

还有一种要求较高的实验———设计性实验,它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一定的实验技能,通过分析、综合、推理、联想、想象等多种思维活动设计出实验的具体方案,并用实验加以验证。如指导学生设计实验组和装置,组织环保小组测定水体污染等课外实验,能让学生亲自尝试,创新思维和能力飞跃,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合作意识,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起着意想不到的作用。

创新教育是“三个面向”的需要,我们一定要转变教育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只要坚持下去,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创新型人才。

摘要:本文总结归纳和简单分析了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关键词:化学教学,创新思维,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赵玉玮.教师的教学活动行为创新.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初中化学:32-52.

谈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篇8

1. 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 激发学生创新动机

探究活动对学生产生很大感染力, 学生在经历亲身探究后, 对自己的成果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兴趣可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和创新的积极性,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做空气成分探究的实验时, 进行小组实验。有的小组使用红磷、有的小组使用木炭、有的使用硫。探究前让学生根据课本进行猜想。使用木炭、硫的一部分小组在集气瓶中放水, 一部分放氢氧化钠溶液。学生实验后写出现象和结论。同学们提出问题, 进行对比, 讨论, 交流。为什么同种装置同种药品有不同现象, 同种装置不同种药品有相同现象等。表扬与鼓励学生敢想、勇往直前的探究精神, 激发学生不断创新的意识。

2. 师生互动,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互动教学法应以启动、联动、能动和创新为主线, 以学生的探索活动为主体, 以教师点拨为主导, 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 以动脑为核心, 进而辐射到动口、动手、动笔等诸多互动因素, 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 从而引导学生发现新知。其步骤为: (1) 创设问题情景, 引发认知冲突——启动阶段, (2) 引导学生探索, 自发交流提问——联动阶段, (3) 教师答疑点拨, 适时强化拓展——能动阶段, (4) 展开变式探讨, 自我体验归纳——创新阶段”四个阶段。例如:复习化学方程式计算。安排这样一道习题:某金属样品15g和365g10%的稀盐酸恰好反应 (杂质不反应) , 生成的氯化物中含氯元素74.74%, 求金属样品中该金属的纯度。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首先想到用化学方程式计算, 可审清题意后又发现无法写出化学方程式, 因而思维受阻。这时教师启发学生从化学反应实质去想办法, 采用元素守恒法, 牢牢抓住守恒的氯元素, 经溶液计算、化学式计算, 终于得到了满意的答案。

3. 解释科技、生活情景等问题, 训练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的独创性是创新能力的高级表现。复习课知识内容相对新授课内容较为完整和概括, 学生思维水平较新授课要高得多, 因而复习课由学生自主完成, 对训练思维的独创性是绝好的形式。如:思奇同学在妈妈买回来的某食品包装袋内发新一包白色颗粒状固体A的小纸袋, 上写“生石灰干燥剂, 请勿食用”, 思奇同学随手将小纸袋放在窗台上, 过一段时间后, 发现纸袋内白色颗粒粘在一起成为块状固体B, 他与同学们进行探究, 进行猜想。写出他的猜想一、二, 并设计实验步骤进行验证。在教师激励扶持下, 学生就可以设计出独具匠心的不同方案。生活、化学史料、化学科学与科技发展及应用的情景素材教学, 和恰到好处的形式, 使学生的思维必会大放创造的火花。

论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篇9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谈谈对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认识, 供同仁参考。

一、创新思维的培养

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首先要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对化学现象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这是一切创新的基础。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为创新打下基础。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各种与化学有关的现象也随处可见。如:铁器放在潮湿的地方容易生锈;新买的铝锅第一次烧自来水后会有黑色斑点出现等。我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一些奇妙的化学现象, 如:在一铝制的易拉罐内充满CO2气体, 而后向易拉罐内倒入适量的NaOH溶液, 立即用胶带将罐口密封, 一段时间后会有什么现象出现呢?首先, 易拉罐“内凹变瘪”, 紧接着“瘪了的易拉罐又重新鼓了起来”。对于“内凹变瘪”现象学生很容易解释。因为学生很容易从已有的思维定势出发———物质之间发生反应时, 只从加入的物质分析、考虑, 即只分析NaOH溶液与CO2的反应, 就可以得出易拉罐“内凹变瘪”现象的原因。为什么会产生“瘪了的易拉罐又重新鼓了起来”的现象呢?深入思考, 不难得出易拉罐本身的材料“铝”也会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对这些现象的好奇, 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从而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为今后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大胆质疑, 拓展创新思维。

古人云“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疑是一切创新的基础。有疑问才能促进学生去探索, 去创新。学生的疑问往往都是从好奇心开始的。学生活泼好动, 对什么都充满好奇心, 遇到问题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化学教学中, 要正确对待学生的好奇心, 鼓励他们积极思考, 引导他们大胆质疑, 这是培养创新意识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 老师也应恰当质疑。老师在质疑时, 学生并非以闭合的思维方式、被动地参与到认识过程中, 而是以开放性思维方式主动地解惑。质疑, 是从一般思维发展到创新思维的关键。学生掌握某种化学原理后, 教师要提出有应用性和发展性的疑问, 这样才能激发学生运用创新思维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教师在讲授实验室制取CO2气体的方法时, 讲述了用稀HCl与石灰石反应。可向学生质疑: (1) 稀HCl能否换成浓HCl? (2) 稀HCl能否换成稀H2SO4与石灰石反应? (3) 石灰石能否换成Na2CO3或MgCO3?又如:往NaOH溶液中滴加盐酸, 观察到气泡的“异常”现象时, 要引导学生分析原因, 并设计NaOH的贮存方法。这样质疑和解疑, 能避免学生解决问题途径的单一性, 可以从多角度、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即从一般的思维方式拓展到创造性思维方式。

3.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是创新的关键。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首先要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 对学生解题中有创新的地方, 即使是在萌芽状态, 也要积极扶持, 千万不能有意无意地扑灭学生大脑中冒出的各种新奇的创新性的火花。在考试中也应鼓励学生进行创新, 凡是有独到见解的或有新颖地方的解法, 即使答案有不准确的地方、不全面、不完整, 也应酌情给高分。这样才能拓展学生的思维, 达到学生自主创新的目的。

二、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切创造发明的基础和源泉。如何培养创新能力呢?下面谈谈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1. 培养观察能力。

观察是一切探究活动的开展, 周密、精确的观察是一切科学实验的基础。实验时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要从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仪器的名称、使用条件与使用方法等方面观察;还要从整体到局部, 从静到动, 从反应物到生成物的颜色、状态等不同视角, 仔细观察, 善于发现相同及不同的现象, 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把观察和思维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引导学生从实验现象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创造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 培养想象能力。

想象是创新的基础, 怎样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首先要让学生学会联想。如讲到CH4气体燃烧的火焰颜色时, 要联想到CO气体、H2燃烧的火焰也是浅蓝色;讲到O2的实验室制法时, 联想到运用这套装置还能制取CH4、NH3等 (加热固体制取的) 气体;学到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时, 联想到如果浓硫酸洒到了皮肤或衣物上, 该如何处理, 等等。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还要大胆猜想、幻想。例如讲到空气中的N2的性质时, 假如空气中没有N2, O2变得异常活泼, 会对现在的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老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赞扬, 为创新奠定基础。

3. 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创新实践能力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基石。化学教学中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要通过化学实验实现。在平时的教学中, 我们将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分为三种形式: (1) 对于一些重要实验, 教师演示, 学生观察, 师生共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2) 对于一些要求不高的实验, 让学生在实验室自行实验, 并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试验方案上台演示; (3) 对于一些难度较大、要求较高、现象又不明显的实验, 教师先演示实验, 在演示时要留“空白”和“开发区”, 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让学生在观察中提出问题并加以分析、讨论实验的“空白”和“开发区”, 使学生处于积极探究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良好状态, 进而促进实验的改良, 达到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目的。

例如, 在进行“实验室制取CO2气体”的实验时, 首先要学生弄清实验装置的设计程序:发生装置—净化装置—验证装置—尾气处理装置等, 观看本节的实验装置图示, 再让学生思考: (1) 利用制H2装置是否能收集到纯净、干燥的CO2气体? (2) 换用哪些仪器和药品可以收集到较多纯净、干燥的CO2气体? (3) 怎样验证是CO2?学生各抒己见, 有的要求上台演示。在第一次实验课上就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引导教育,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从而使学生今后学习Cl2、SO2、NH3、CH4等气体的制法时, 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教材中还有一些探究实验, 教师应注重设计实验、改进实验操作等, 重视学生的主动探究。这类实验对学生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它要求学生综合所学知识和实验技能, 通过多种思维方法独立设计出一套实验方案, 并运用实验加以验证。它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不拘泥于教材, 标新立异、别出心裁、积极地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设计、新途径、新方法。以“科学探究”为主要形式, 以辨析真伪引发认识冲突, 激起探究的深入, 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从而到达成功的彼岸。

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篇10

我国的基础教育曾经不是很成功。在过去的岁月里,教材普遍存在知识陈旧、理论脱离实际等问题,课堂教学普遍采用注人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和反复、单一的检测手段为评价标准,使得学生花费了不少时间,读了不少书。但大多走不出单一的教科书和教师为他们创设的问题范畴。针对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在长期的以考试为中心、以教師为核心的教育教学中,我们的学生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所有的问题都有答案,并且只有一个标准答案。这和丰富多彩、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实际显然是不相符的。如现在比较流行的一些开放性的试题:针对某某现象,请结合所学知识,淡淡你的想法,试想再用以前唯一的标准学生如何应对。

我们必须要运用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又被称为“问题导向式学习”。问题是探究学习的起点和方向。地理课程标准提出“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问题”。如将探究式学习运用到中学地理教学课堂,其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在培养判断思维,综合运用能力和创造力方面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探究式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其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探究性学习一般是先提出问题,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假设或猜想,收集资料和证据并进行解释、评估、交流和推广。我们的地理新教材有不少“活动”素材。学生可通过实验、观察、调查等方式亲自收集,也可由教师直接给出,学生进行分析解释。将教学内容激活并转化为一系列“问题”,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探究性提问。会激发学生进行高水平的思维活动,这是课堂探究的关键。要想让学生发现、提出问题,教师必须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不管选用的情境如何,都应该注重学生肢体语言的训练:指图要准确,纠正学生指图随意的不良习惯,城市指一点、国家范围画一豳等。同时要做到“手嘴共同行动”:地理语言与表达相结合。

探究式学习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就是推新除旧,敢于向权威挑战,不依赖权威,独立思考,锐意创新,并大胆质疑,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给学生营造出—个民主和谐、轻松愉快的情感氛围,运用恰如其分的激励性评价手段,推动学生积极参与创新过程,体昧创新的乐趣、体验成功与失败,在学习的甜与苦中实现自我价值。

还有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强调每位学生的平等参与,共同分享学习观点;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真正感受到真诚、公平与责任;接受不同背景的人以及他们的观点;_可以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问题和感受。合作学习惯用的课堂组织形式足小组讨论。教师要让学生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过程,这对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合怍交流的效率起着决定性作用。

合作学习要体现“互动性原则”,互动性原则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彻底打破教师一言堂的局而,真正做到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探究。而不仅仪是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按照教师规定好的思路进行思考,最后得出教师规定好的答案;也不仅仅是把原本由教师讲授的内容改为学生讲述。要真正做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做到师生半等、共同探究。探究的目的丰要不是为了得出结论,而是重在探究的过程,重在探究过程中掌握获取知识和认识世界的方法。

·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的参与是正确的,但要区别是丰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合作学习要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要对学生不时地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对学生要赏识、激励、宽容,坚持正面教育,以表扬鼓励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否定必要的批评和惩罚。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但夸要有度。合作学习应易于操作,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面积较大,因此,在教学中对于提高学生的地理技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有较明显的效果。

合作学习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实事求是,灵活应用。如课堂活动内容的设计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变“教案”为“学案”。按学生认知规律设计,通过活动带出技能,通过技能带出知识点。精心设汁提问,激活学生知识的储备,并在组织过程中要循序渐进,尽可能涉及悬念。活动的过程的到“控而不死,放而不乱”。使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活动规则学生过度兴奋要及时调控,形成地理课堂上用“地理头脑”分析问题。并鼓励学生积极探究。

总之,在创新教育中,不论是采用探究活动,还是合作学习,课堂学习模式要因人、因时、因课制宜,不能一刀切,要注重地理学科的特色,努力培养学生的地理图表的读图能力、析图能力、绘图能力、用图能力,以及地理观察能力和调查能力,地邢计算能力,地理资料的搜集、分析、评价、运用能力等地理能力。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篇11

一、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就是说,学习知识要有兴趣,如果学生情绪不高,趣味索然,还谈何创新。于漪老师也说过:“如果一个老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功了一半。”因此,每上一节课我都要花费很大的精力精心准备导言,让学生感到每一节课的重要意义和乐趣,激发他们巨大的学习热情和活跃的思维。我在讲《沁园春·长沙》时是这样导入的:自古文人多悲秋,“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是张继笔下的秋天;“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王维心目中的秋天;“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王勃笔下的秋天;“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是刘禹锡笔下的秋天;“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晏殊笔下的秋天。伟人毛泽东笔下的秋天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伟人毛泽东的心田,一同领略伟人笔下的秋景。又如,我在教《装在套子里的人》时,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同学们,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个什么人?他为什么要装在套子里?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套子?是谁把他装入套子中的?今天在我们周围是否也有这种套中人?”这些导语运用悬念艺术,层层设疑,丝丝相扣,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深入地钻研教材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这样有悬念的导言,促使学生们都迫不及待地去阅读课文,探究原因。这样,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容易被激发出来。

二、营造民主和谐氛围,培养创新能力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创新教育关键在于课堂上激活每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学生只有在亲密、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才能对学习产生一种安全感,并能真实地表现自己,才能创造性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因此,我们在课堂上必须保证学生思维的流畅性,还给他们一个自由的天空,让他们的思想自由地飞翔,让他们的情趣尽情地展现。课堂上用商量的语气与学生交谈,谁想说说……谁想谈谈……只有让学生言论自由,让课堂成为百家争鸣的场所。在这样的情境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才既有信息的传递,又有情感的交流,更能撞击出创新思维的火花,使课堂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场所。如讲《故都的秋》,在整体感知的前提下,学生提出了不少有创意的问题,如:(1)故都的秋景应是多彩多姿的,而作者为什么不写暖色的香山红叶,也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而只写带有“清、静、悲凉”特点的秋景呢?(2)第12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呢?是否多余?在这样的氛围中,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鼓励质疑,激发创新思维

亚里斯多德曾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有疑问才会有思考,有思考才会有创新。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应把握学生的心理,注意保护和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妥善地解决他们心中的疑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把一切都给学生嚼烂,而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如讲《孔雀东南飞》时学生大胆质疑,(1)焦母遣兰芝回家,兰芝是否犯了“七出”中的哪一项?(2)“三从”中言“夫死从子”,但焦仲卿为何要从母呢?(3)焦仲卿夫妇为何不私奔,而选择殉情呢?(4)焦氏夫妇的悲剧与梁祝的悲剧有何异同呢?这时我就让他们分组讨论这些有创意的问题,在组内交流过程中他们自我评判,自我讲解,相互交流,有时争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但他们始终保持着饱满的热情。然后我再有针对性地启发讲解,往往讲解完之后,一部分同学为自己思维的正确而自豪;一部分同学则顿感恍然大悟。这时我再引导他们梳理思路,分析错误的原因。每一节课后,都会有学生告诉我,这样的课太过瘾了,太长知识和能力了。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在自由地迸发,在活跃地奔涌,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得到了训练。

四、角色转换,增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还让学生转换角色,走上讲台当小老师,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改变了他们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技能。体验做小老师的过程,还加深了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理解,锻炼了学生的各种能力。同时,把教师评判作业的权利也让给学生,让学生互做老师,互看互改习作。高中学生都有让别人认同、不甘落后的竞争意识,他们在批改作文时非常负责,非常认真。写出的评语,见解独到、文笔流畅。另外,我还让学生上讲台讲述他们批改作业的心得体会,暴露其所批改作业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然后大家共同分析出错的原因,找出改进的办法。在学生批改作业的过程中,我经常会发现有些学生的见解特别新颖深刻,这时我就让学生上台讲给大家听,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在这过程中,同学们互相启发,合作探究,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这时,我们创新教育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五、走出课堂,积极创设创新教育的途径

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教师要耐心地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研究,鼓励他们走出教室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把课本学到的理论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不断地培养丰富的创新能力。很多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火热的社会生活中去,充分地体验和感悟,从而创作出一篇篇具有时代气息和富有感染力的优秀作品。如学了《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后,我和学生一起参加了清明节的扫墓活动,让学生写了一篇以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演讲稿。其中一个学生的文章使老师和学生都被深深地触动了。

除此之外,创新教育的途径还很多,比如利用多媒体网络让学生参加社区论坛,或让学生们自己出手抄报、黑板报等,都是激发他们创新潜能的很好的途径。

上一篇:职业实习下一篇:语言实践性和应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