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教学

2024-06-18

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教学(精选12篇)

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教学 篇1

多年的语文教学告诉我, 语文很生活, 也很真实, 所以, 我在教学中注重“学以致用”, 下面从四个方面阐述。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

好的教学目标在一节课中举足轻重, 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过程, 在其中进行目标预测是为了理解和把握教材, 更为有效地控制和驾驭教学现场, 观察和研究教学现场。有效的课堂不再是单纯的记忆性的, 而且是具有思维力的。例如:在《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一课中提出的观点:把握孔子张扬的“义”这种价值取向, 并思考其现代价值。围绕预测目标, 我提示结合在2003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病情和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 全国人民上下一心, 众志成城, 抗击灾情, 而却有人在危难之时乘机发不义之财。在是非面前, 学生一经对比分析, 确立了“义”的思想内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无可非议, 但我们不能唯利是图, 一个人内心有所约制, 就会在行为上减少过失, “以约失之者, 鲜矣”。在思想交流中, 又有学生结合历史学科的新航路的开辟对全球影响进行讨论, 我们所说的“义”不仅仅是人与入之间的道义, 它还包括对法律和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尊重, 重利不轻义, 从而共同确立了“义”的全球史观。

这样的分析, 既突出重点, 又能给学生一些有益的思考, 让学生在学习语文表情达意时也接受了一种人生情感教育。很显然, 最后的目标已超越了课文本身, 把学生带入自己的认知领域和情感世界, 这样的目标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可见, 好的教学目标不再是单一的, 而且是多元思维的体现。

二、教学氛围的创设

我们所熟悉的语文课堂是愉悦的和谐的, 因为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 回归生活的教学令人轻松而又要进行思考。“以学习为焦点, 变关注如何‘传递’教学内容为注重安排学习环境, 有利于学生能探究和掌握学习任务”。我有感的课堂氛围创设更多指的是问题情境的创设, 这种氛围在愉悦、轻松的同时, 不乏积极、活跃, 也不失严谨、有度。从而看出, 语文课堂是丰富的多元的。平常, 我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 并让他们尝试解决、感受体验。

三、情感价值和审美

把语文训练和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情感教育、审美教育等紧紧地结合在一起, 在提高言语修养的同时, 提高人格修养, 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首先, 是语言文字理解和应用方面。例如我在讲解汉字造字方法时, 充分利用象形字的图画功能和指事字的直观符号作形象地描绘, 利用会意字形和义的巧妙联系进行解说, 如从“女”字的篆书和楷书笔画中讲中国女性的地位:从“衣”、“弁”字的篆书讲中国服饰的影响;从“来”字说农业, 从“取”字的本义讲古代战争, 从“社”字讲祭祀礼仪等。我还教学生使用《说文解字》工具书, 这一过程引起学生对汉字的极大兴趣和思考。除此, 我还从姓名入手。如“远方”、“碧云”、“钰”、“琪”、“思远”等文字本身包含着期望、祝福和关爱。关注这些符号, 其实是一种心理暗示, 即以一种欣赏的心态去诠释生命, 对学生来说, 一方面可以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一方面可以培养自觉审美和增强自信。

其次, 是先秦诸子选读和思考。从孔子、孟子、荀子到老子、庄子、墨子;从“仁义礼智信”到“非攻”;从“人和”到“尊生”等。这些包括思想文化、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 生活、礼仪、风俗、宗教、文学、艺术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这里“充满了对社会发展、社会秩序、人际关系以及个人行为的深刻洞察, 充满了对人心与世道、情与理的细腻深刻的把握, 充满对天人关系的宏大锐敏的思考”。学生在学习中开始了前所未有的寻找和思考, 在学习分析和思考中有了判断和佐证。在写作中多了引用和感悟, 在对待人事中多了理解和包容。这样的结果, 正是语文教学所追求的。

四、写作实践和感悟

在日常的写作训练中, 我要求学生善于积累、交流和感悟、积淀情感。注重贴近现实生活, 强调沟通生活知识和书本知识的联系点, 来激发学习热情, “为文者, 情动而辞发”。如在举国同悲的哀悼日里, 我让学生观看地震中那些催人泪下的场面, 感受那些感人肺腑的细节。我组织了两节特殊的语文课, 并和学生一起用语言、用心灵感受在灾难中显示出来的民族精神、人性光辉。整整两节课, 所有的学生沉浸在肃穆、哀伤的氛围中, 从噙满的泪花和哽咽的抽泣中, 他们读懂了什么是大爱、坚强、责任、感恩和民族脊梁。教育家赞可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能触及到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 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随后, 我让学生动笔写作, 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拓展。除此, 还适时联系“感动中国”、雪灾、奥运会等有影响力的事件及社会生活热点展开交流体悟和写作训练。在《先秦诸子散文》选修文本学习中, 我结合传统文化, 设计以“自律”、“节俭”、“责任”、“诚信”为主题的交流与写作训练。训练中, 逐渐培养学生的博大情怀和健全人格。

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教学 篇2

江苏省张家港市港区初中

徐周明

【摘要】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教学中,学生的错误是一笔重要的教学资源,是一种可以利用且值得深度挖掘的鲜活课程资源。面对“错误资源”,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变错误为精彩。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错误资源 有效利用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错误是正常而普遍的现象。初中生由于受知识经验、思维方式、情感体验等的局限,他们理解、表达问题可能不够准确,在学习中难免会出现错误,在回答问题时、在课堂板练时、在课外作业中、在探究活动中 „ „。我们教师该如何面对学生的错误?是视而不见还是理解利用?是讽刺训斥还是包容阅纳?„ „。

一、树立正确的课堂“错误资源”价值观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发生错误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但事实上,有的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自己设定的教学目标,对学生的错误视而不见不闻不问或避重就轻打发而过甚至心生厌烦训斥一通,这会使学生感到郁闷,也将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必定降低课堂教学效率。

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就学习的意义而言,学习本身就是不断尝试的过程,不发生错误、不遭受挫折是不可能的。学生正是在不断发生错误、改正错误的过程中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进而掌握知识、提高能力。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用一种包容阅纳的积极心态,善待学生的错误,善待发生错误的学生,用一双敏锐的慧眼发现错误背后隐含的教育价值,引领学生发现、探究、纠正错误,从错误中求知,从错误中成长。这就是一种基于学生错误的别样的教育境界,它始于学生的错误,源于教师智慧的火花,根植于师生心灵的感悟。

二、有效利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错误资源”

哲学家黑格尔说过:“错误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环节”。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教师实现师生角色的转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探究问题,发生错误在所难免。我们教师应该主动降低自己的身份、蹲下身来,耐心倾听学生的话语,感悟学生的需求,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有效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对其进行探索和实践,实现师生共同成长。

1.善待“错误资源”,让课堂教学更出彩

生活中不是缺乏教育资源,而是缺乏发现的慧眼。面对突然登场的错误,尤其需要老师及时发现、积极对待、有效利用,把错误演绎出精彩。让错误成为课堂教学中永恒的话题。〔案例描述〕华师大九年级教材,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后。师出示:(1)k为何值时?方程kx(2k1)xk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生错误:△=4k+1>0 ∴ k >—4 师引导:这是一个什么方程?需补充什么条件? 生发现:需补充:k ≠ 0(2)k为何值时?方程kx(2k1)xk0有两个实数根。(说出条件)

k为何值时?一元二次方程方程kx(2k1)xk0有实数根。(说出条件)

k为何值时?方程方程x(2k1)xk0有实数根。(说出条件)

部分学生存在一些错误,师生共同讨论归纳结论。

(3)你能否归纳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的结论?

〔心灵感悟〕 该案例利用学生对知识点的错误理解,因势利导,对正误知识点进行辨析,归纳出正确结论。它是“学生的错误也是一种教学资源”教学观的体现。2.活用“错误资源”,让课堂教学更出色

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教师一旦发现学生出现错误,就要及时、灵活地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让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引导下审视自己的错误,探寻出正确的结果。把“错误资源”变成课堂教学的生长点,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更出色。

〔案例描述〕教学平行四边形性质、判定后,出示一组判断题:①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对边相等。②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③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性四边形。④一组对边平行且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⑤一组对边相等且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生错误:对性质、判定比较模糊,甚至混淆。

师引导:通过概念判断,让学生对性质、判定有一个清楚认识。

〔心灵感悟〕课堂上,要允许学生出错,允许错了再想,想了再说,甚至允许争论,概念教学尤其如此。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学习,这是生态课堂的教学要求。3.妙用“错误资源”,让课堂教学更出新

课堂上,面对突然出现的学生错误,教师该怎么办?有的教师可能因此而手忙脚乱,有的可能一带而过(公开课上更是如此),而有的教师则能机智地对错误作出判断和引导,做到“化错误为神奇”。错误的价值并不在于错误本身,而在于教师能从错误中得到启迪,感

2222悟教学中的得失。我想,课堂教学中的错误,对学生来说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提高机会,对老师来说是一种幽默、一种智慧、更是一种机遇。一次随机应变,避免了尴尬局面,使教学更富生机和活力,如雨后清新的空气让人感到惬意。

〔案例描述〕 求证:不论k为何值时,方程x(2k1)x4(k1/2)0总有实数根。

生错误:①∵ 方程有实数根,∴ △≥0,„ „

②△ =(2k3)∵(2k3)> 0 ∴△> 0,∴方程有实数根。

③△ =(2k3),∴2k-3≥0 ∴k≥

222233,∴k≥时,方程有实数根。22 师引导:①这道题要我们做什么?(生小声答:证明方程总有实数根)

②要证明方程总有实数根,就是证明什么?(生小声答:证明△≥ 0)

③请同学们相互讨论上面①~③错在什么地方?该怎么做?

〔心灵感悟〕这是苏州市一道中考试题的第一步,学生的错误多多,反映出学生基本功很不扎实,面对学生如此多的错误,这是极好的教育锲机,教师要及时抓住。课堂上,充分挖掘学生的“错误资源”,让学生在看一看、找一找、议一议中,发现自己或同学的错误,及时纠正课堂的“错误生成”,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效果也会比生硬的说教好上许多。

4.利用“错误资源”,让课堂教学更出奇

学生由于已有知识、经验不足,加上考虑问题的思维不够全面、深刻,课堂上经常会出现错误。教师应通过正确引导,巧妙点拨,使课堂教学“出奇制胜”。

〔案例描述〕华师大教材九上习题:“一货车送货上山,上山速度为x千米/小时,下山速度为y千米/小时,则该货车的平均速度为

千米/小时。”

学生错误: xy(多数学生求得这个结果)2教师引导:①本单元学了什么内容?(生:分式)凭直觉,结果对吗?(生:可能不对)

②如何求速度?(生:路程÷时间),③物理课上,如何求平均速度?(生:总路程÷总时间),④题中没有路程,怎么办?(生:可以设上山的路程为s千米)⑤会列式表示了吗?(多数学生:2s(ss2xy)=),xyxy能力提升:① 结果

2xyxy与不一样,什么时候才相等?(学生探求得:x=y)xy22xyxyxy=,明确用表示平均速度是错的。xy222xyxy与的大小吗? xy2②x=y时,③你能探求:x>0、y>0 时,〔心灵感悟〕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理解、接纳学生的错误,要相信学生的能力,他们需要的只是理解和等待。“老师,不要急,请慢慢走!”。本案例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我发现问题,自觉探索,把纠错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经历这一过程,使他们的理解更加正确、深入、全面,同时,通过能力提升使他们的思维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让错误成为精彩课堂的“催化剂”。

面对不时出现的错误,也许会让你我感到困惑和无奈。但正是有了这许多“错误资源”,才有了我们教师“课堂智慧”的生成,才有了学生思维的“灵光闪耀”,才有了课堂教学的“精妙绝伦”。我想,只有善待学生的错误,有效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我们的教育才最有价值。

参考文献:

1、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观》,《教育研究》2002.10

2、薛法根,《错误的价值》,《江苏教育》2005.2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教学 篇3

一、问题情境的有效创设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这一句话足以证明情境对于整个课堂的重要作用。夸美纽斯说过:“提供一种既令人愉快又有用的东西,让学生的思想经过这样的准备以后,他们就会以极大的注意力去学习。”有效的课堂导入犹如乐师弹琴,能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那么如何去创设有效的问题情景呢?

1、现实性

所谓的现实性,就是指创设的情境应该来源于社会生活实践。即使是动画故事、神话传说,也应该是生活的再现,以及依据生活素材而进行的加工创造。还要考虑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例如在讲授元角分这部分题时,我就联系了生活的实际,问学生每天是怎么花零花钱的,你是怎么知道他们的单价,商店是怎么写的售价的。这样的情景易于学生的经验接轨,和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促使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

2、针对性

情境导入除了考虑学生的认知经验和已有的行为水平,还要考虑学科特点,简单点说就是要有数学的味道。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惊醒解释和应用,提高学习能力。例如在讲授轴对称这部分知识时,我让学生带着镜子沿对称轴放到图像的另一面,看看镜子里的图像是什么样的。将镜子中的数学抽象成轴对称,并理解轴对称的数学知识。

3、趣味性

由于小学生的特点所决定,他们的思维能力还不是特别的深刻,理性也不够强,情境的生动性显得尤为重要。能不能让学生兴趣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能不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感到轻松愉快,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不含括号的三部混合运算,我才用了“夺红旗”的数学活动调动学生的计算兴趣。学生在数学学活动中兴趣浓厚。

二、探究活动的有效实现

数学课堂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使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的学习方式。”但是要想达成这样的目的,是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指导,如此才能在有限的实践和空间中,实施探究学习更加有效。

1、教学组织的有效性

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探究,往往依赖于教师的有效组织。有没有生动活泼的情景,有没有耐人寻味的材料,能不能诞生新颖别致的问题的关键。如果学生对于教师所提供的东西,无动于衷,激不起心中的波澜,不能引发他们的思考,这样的课堂弹劾体现有效性?探究活动在当下数学课堂历史不可或缺的,但是活动的开展是个人独立钻研,还是小组合作以及全班交流,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这一切都仰仗教师的调度安排。不同的课堂,课堂中不同的环节和内容,探究的方式是不同的。只要有利于促进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有利于学生的能力的不断提高,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建立,我们都应该坚持。另外,课堂上教师的热情参与,对于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表现和最后成果所表现出来的宽容欣赏态度,也是不可忽视的。

2、学习方式的有效性

在新课程背景下,以往的教学过程中的精华被吸收过来了,糟粕也被迫起了,新的学习方式更多的被引入课堂。通过实践检验,新的学习方式的确发挥了极大的效用。但是,到目前为止,许多教师更多的把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作为一种点缀放在课堂上,学生从中没有多大收获。所以教师应该恰如其分的引导和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取长补短,增进学习效益。

三、巩固练习的有效体现

1.习题充满人文关怀的趣味性

这样的练习题,克服了过去单调乏味,呆板严肃的缺点,使学生不再感到沉重和紧张,也是体现数学是一种文化的内涵。热情吉利的语言,富有情趣的内容,会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兴趣,主动进行挑战。

2.习题倡导气息的开放性

《数学课标指出》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的、学习素材应尽量来源于自然、社会、和生活,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数学习题设计要从学生所熟悉的现实情境和已有的经验出发,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这样才能焕发数学习题的时代气息和促进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善于挖掘知识中的潜在因素,合理、恰当、巧妙、灵活的设计一些开放的作业,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求新、求全、求活得调控,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创造空间。

总之,新课程改革进行到现在,我们努力改变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已经有很多共识。但是这些共识归结一点:就是力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乃至高效。

高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教学 篇4

一、影响体育有效教学的因素

教学的有效性, 即教学活动对达成教学目标的有效程度。学生有无进步和发展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结合多年教学实践, 我认为有以下因素直接影响到体育课堂有效教学。

1. 淡化运动技能教学, 使体育教学变味了。

在“淡化运动技能教学”口号的影响下, 一些体育课上成了“玩耍课”。一节课游戏占了绝大部分时间, 而把体育教学最根本的东西, 即运动技能的教学丢到了一边。

2. 片面理解“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

一些教师片面地理解为体育课只要迎合学生的兴趣就行, 在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时, 教师基本不参与、不引导, 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

3. 只求表面的热闹, 忽视体育教学的实践。

很多老师为了教学得到好评, 授课中采取了“教学内容少一点、难度低一点、形式活一点、花样多一点”的不恰当做法。这种“热闹”和“精彩”, 实际上是华而不实的教学内容和形式。

二、改进体育有效教学的措施

1. 教学方法要灵活运用。

体育教学有许多教学方法, 但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不管采用何种方法, 都应落脚于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是否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要根据不同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 再则要根据不同对象选择适合的方法。在教学中, 要立足于学生, 如好动、爱说的学生适宜用讨论法, 不善于表达、喜静的学生适宜用发现法、自学法。只有关注学生, 才能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的效率。

2. 教学目标要恰如其分。

课程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 是导致体育教学中各种形式主义的直接原因。如果学生对教学要求模糊不清, 那么就容易造成他们一堂课下来不知道自己学了些什么的现象。因此, 教学目标必须科学合理, 制定时要明确而具体, 便于操作, 让人一目了然, 更要便于观摩者在观摩时知道学生到底有没有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因此, 制定恰如其分的教学目标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灵魂, 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中之重。

3. 教学内容要合理精选。

要保证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就必须精选有效的教学内容。新课标没有给体育教师规定什么具体的教学内容, 教师可以大胆地放手去选择一些适合的体育教学内容。选择的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其实效性的内容要能有利于目标的实现。在选择教学内容前, 要深入到学生中去考察和分析, 了解他们的体育兴趣、爱好、态度、个性心理特征、实践能力等。教学时将内容分解、分级, 让他们有选择地练习, 练习时不一定苛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严密性, 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4. 要充分激发学生兴趣。

激发运动兴趣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法, 能够使每个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方法, 通过这样的教学, 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有, 要把教学内容组织得生动活泼, 使学生感到新颖。只要教师注意教材内容安排的新颖性、教法手段运用的多变性, 充分体现体育课的活动性、游戏性和娱乐性, 就能提高学生的求知欲, 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竞争是体育的魅力所在, 学生们争强求胜, 渴望表现自己, 所以在教学中要创设竞争情境, 为他们提供竞争机会, 从而让他们在竞争中展示自己,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5. 教学评价要科学有效。

浅谈有效教学中的绘本教学 篇5

陆杨幼儿园臧圣芳

摘要:近几年我国许多幼儿园都在研究绘本教学。绘本的特点从文学的角度来说有文学性、生活性、教育性、情趣性;从美术的角度说,有美术表达形式的多样、物象形态的生动性、色彩鲜明协调;从结构的角度看,精美完整而所谓绘本教学,指明是教师利用绘本材料,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

关键词:绘本教学有效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许多老师在尝试绘本教学时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它深受幼儿的喜爱,幼儿阅读画面能根据角色的行为判断和推理故事情节的发展,能激起幼儿编讲故事的欲望,正文是以一个色彩丰富、动态鲜活的画面来组成,文字不多,简洁明了,有的甚至是无字书,给儿童想象的空间,符合幼儿的阅读特点。新西兰儿童文学研究学者罗西·怀特说:“绘本是孩子在人生道路上最初见到的书,是在漫长的读书生涯中读到的所有的书中最最重要的书。一个孩子从绘本中体会到多少快乐,将决定他医生是否喜欢读书。儿童时代的感受,也将影响他长大以后的想象力。”由此可见,绘本教学的重要性,可塑性,然而很多老师在尝试绘本教学时容易忽视一些问题。比如说设计教学侧重讲故事,教师说的多,幼儿说的少,而没有引导幼儿深入理解故事内容,这样就不算是有效教学。有效的绘本教学是要给孩子自主阅读和思考的机会,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绘本教学的意义及对幼儿的影响

1、绘本教学的意义

绘本教学属于语言教学中的文学作品教学类,它包含在早期阅读中,本质意义上和常规的看图讲述故事教学想通而不相同。它自身特点是图文并茂,情节发展有序的书本式的表达,幼儿通过观察猜测故事画面的每个情节,体验角色的心理,从而深度理解故事的内容。教师不需太多的理论教育,轻松的让幼儿明白其中的道理,提升自己的知识积累。不仅如此,还培养幼儿的一种观察力,联想力和判断力,这是一种综合能力的培养,也是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和欲望的有效手段。

2、绘本教学的影响

新《纲要》中语言教学目标指出: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的技能。在绘本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发现它对幼儿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例如,一次绘本教学《一根羽毛也不能动》,天鹅和鸭子比赛做木头人,我每一张画面都让幼儿猜测他们的比赛有没有结束,将幼儿的好奇心调动起来,整个活动幼儿的情绪高涨,认真,积极的阅读,大胆的说出自己的见解,学习了这个绘本后,幼儿明白了做事需坚持,从那天后,我们再做木头人游戏,幼儿都能像绘本中的天鹅和鸭子一样一直坚持到底,可见绘本教学深受幼儿的喜欢,对幼儿的影响很大,轻松的让幼儿遵守游戏规则以及知道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坚持。

三、绘本教学的基本策略

阅读绘本的主体是幼儿,所以,我们对绘本教育的策略研究应立足于对幼儿的研究,幼儿的学习与他们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幼儿阅读从观察理解画面入手,以口语表述为主要形式。开展绘本教学,我们主要以幼儿自主阅读为主,教师引导,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重点是让幼儿根据画面讲出故事内容,发展幼儿的思维,提高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

(一)选择合适的绘本,提供自主阅读的机会

1. 选择绘本时要考虑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幼儿的经验积累。选择绘本的内容是幼儿喜欢的,比如是幼儿喜欢的一些动物形象。选择绘本的画面应该符合幼儿的审美心理,故事的角色动态夸张,能诱发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自编故事内容,有声有色的讲述。

2.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绘本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关注孩子的个性发展。教学中,教师创设一个宽松、和谐、愉悦的环境,从孩子的立场去考虑教学的方法和手段,给孩子自主阅读的机会,例如:在绘本《可怕的大妖怪》的阅读过程中,我让孩子自主阅读,“妖怪”在孩子心目中是可怕的,长得模样古怪,当孩子们阅读完我问他们书中的妖怪可怕吗,他们一致说不可怕,还有小朋友这个妖怪很可爱。幼儿不同的表述,说出自主的感受,老师才能了解他们阅读的情况,才能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引导幼儿阅读深层次的故事内容,达到教学目标。

(二)寻找图书中的教育元素,创设自主体验的情境

绘本图书引进国外的图画书,画家在绘画时,将许多故事情节隐藏了,只有细细解读才能领悟文本作者所传递的信息。因此,教师需自己先读懂,教师读懂了,才能寻找到其中的教育元素,才能进行教学。

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和强调孩子的参与和活动,多给孩子参与体验故事中角色的心理,让语言活动活起来,动静交替,逐渐理解感悟绘本中的情境。这样的教学不仅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的精神,还突显师幼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提高教学效果。例如:绘本教学《小老鼠和大老虎》,第一次教学,小老鼠和大老虎发生大矛盾,我只是让幼儿学说对话,然而幼儿并没能体会小老鼠很生气的心情,整个教学活动结束后,幼儿阅读的积极性不够高。后来经过一番反思与思考,进行第二次教学活动。我设计了一个情境表演,幼儿自由选择模仿的角色,于是幼儿分成两组,一组是模仿大老虎练空手道把小老鼠的城堡踢飞了,另一组是模仿小老鼠生气骂大老虎。幼儿在表演的同事,体验了角色的心理,也感受活动的乐趣,这个环节将活动推向了一个高潮,充分调动了幼儿继续阅读的兴趣。

在创设情境之后,幼儿尽情感受、体验情境,最后,明白故事所表达的寓意,让他们深刻的懂得朋友之间如何相处。由此,我发现绘本教学的有效性,对于孩子的影响不是一时的。

(三)的空间,进行有效的提问 开辟思考质疑

《绘本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孩子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孩子的阅读实践,主动阅读、深入探究更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绘本教学实践中,若对提问的形式、内容、方法缺乏研究,就会导致幼儿被动了解绘本故事,不利于幼儿的拓展思维和想象能力的培养。那么教师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就能使孩子的学习兴趣始终处于被激发的状态。绘本《逃家小兔》,精心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给孩子思考质疑的空间:

师:在这本书中小兔变成了什么,她的妈妈又是怎样找寻自己的孩子的呢?我们来看看绘本。

画面(渔夫图):小兔变成什么了?兔妈妈会变成什么,用什么办法抓住小兔?

幼1:兔妈妈直接用渔网捞住小兔。

幼2:兔妈妈变成鱼妈妈跟着小兔。

画面(登山图)

师:小兔子变成高山上的石头,兔妈妈变成什么了?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师:兔妈妈会遇到什么困难?为什么还会不畏艰险地坚持下去? 幼儿自由讨论

…… 师:小兔可带劲了,它简直就像孙悟空一样变变变,如果你是小兔,你还变不变?你想变成什么?想一想,说一说。

……

上述教例创设了问题情境:教师请幼儿猜想兔妈妈会变成什么,给孩子提供了一种自我探索、自我思考的机会,让他们带着问题走进故事,幼儿会通过观察图片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分析、综合、寻求最佳答案。这样的问题能使幼儿积极动脑,能加深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有利于孩子大胆主动地发言,增强参与的意识和自信心,充分提高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除了猜想式提问,在绘本教学中提问的策略还有很多,如:递进式的提问,针对性的提问,开放式提问等,都能促进幼儿想说、敢说,使其主动的参与到绘本教学活动中来,提问同时,教师要重视幼儿回答的问题后的反馈,及时的给予肯定与鼓励。

论初中政治教学中的有效教学 篇6

初中政治有效教学时事政治是初中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在初中阶段开设政治课程,是培养初中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开设政治课程,对于初中生价值取向的选择、人格的培养起到了促进和完善的作用。在传统的政治教学中,仅仅是把政治作为一门学科进行教学,把政治作为考察的一个科目。教师在进行政治教学时,只是向学生讲授政治理论,使学生在学习政治知识时感到政治是一门既枯燥、乏味,又抽象、难以理解的学科。再加上教师让学生记忆一些政治知识点,更加使学生失去了学习政治的兴趣。

在政治教学中,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知识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已经成为了每一位政治教师所关注的问题。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政治在学生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要结合政治课的实际特点来进行教学。下面,结合教学实际,就如何开展政治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均衡发展。

一、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

政治是一门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政治教学在学校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作为一名初中政治教师,如果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知识的积极性,就应该在教学中注重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的联系,并且在平时注重自身的学习,使教学的内容适应形势的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师只有自己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使自身的素质有所提高,业务水平有所进步,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加高效,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树立榜样,起到表率作用。

教师如果想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业务水平,需要从多方面下功夫。教师首先要对初中政治教材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教师要深入了解教材所涉及到的内容,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把握住教学目标,找准教学的重点、难点。对于教材所涉及到的内容要做到融会贯通,对教材吃准、吃透,只要这样才能够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了解学生对内容的掌握程度,了解学生的需求,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等等。只有对学生有了深入的了解,才能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组织教学,才能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认知水平制定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案,才能很好地利用政治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师在平时要多关心时事政治,并把时事政治和教学内容相结合。

只要教师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以及自身的素质,一定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取得显著的效果。

二、注重师生课堂交流

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的交流应该贯穿于政治课堂的始终,因为师生间的交流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纽带。在课堂上没有良好的充分的交流,知识的传递就不能顺利地进行。但是,我们也要明白,课堂交流不仅仅局限于教师课堂上的知识点的讲解,理论知识的讲授只是师生交流的一部分,因为交流毕竟是由師生两方面的因素构成的。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科学知识传授的时候,我们不仅要看到教师知识传授的是否全面,是否具有系统性,更重要的是要看学生从教师的讲授中体会和接受的内容的多少,换句话来说,也就是课堂交流中的知识传递不是教师单方面的,而是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一种多向知识传递的过程。新课程标准指出,师生课堂交流是有效课堂教学的一部分,有效的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渐远离课堂教学,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应该积进行有效动交流,使学生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者。所以,教学过程要特别注重师生间的互相交流,使课堂交流不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而是老师和学生课堂知识点要进行必要的质疑和探讨。从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个角度来说,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能提出问题产生疑问在课堂教学中更重要,教师应该积极培养,大力扶持,使课堂交流在学生提出疑问、进一步解决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展,促使政治课堂教学活动能有效地进行。

初中思想品德结合时事热点,是重要内容之一的初中教学。这是一个陶冶情操,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的课程。如果结合时事热点教学初中思想品德,可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分析社会热点和现象的本质,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结合时事热点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时事热点是最具有广泛影响的。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调动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分析时事热点,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的思维,通过对信息的收集和分析,了解背景和事件的过程,通过这一现象看本质,理解活动的性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分析和理解当前的热门话题,结合思想品德教学目标,我们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在政治教学中,注意政治和其它科目之间的联系,注意知识点的迁移

政治对学生思想的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学生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在政治教学当中,教师在向学生讲授政治知识,进行思想品质教育的同时,要注意政治课和其它学科的联系,通过政治知识的学习,促进其它科目的学习。教师在政治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知识的拓展和知识的迁移。

教师在政治课堂教学中,要想通过政治知识的学习为其它科目的学习打好基础,做到知识的拓展和迁移,首先要对政治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构建出政治知识的网络。理顺政治知识的脉络,是做到知识迁移的基础。例如,在学习《做情绪的主人》这一部分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影响人们情绪的因素有哪些”“当我们的情绪发生变化时,我们身体的各部位会发生哪些变化”……通过一系列的提问,使学生在思考政治问题的同时,把政治知识和生物知识结合在一起,实现了知识的迁移。

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教学探析 篇7

关键词:有效教学,初中英语,创新,教学方式

英语作为一门适用范围最广的语种, 对于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与工作中具有重要影响。英语的学习除了能够提升学生对英语的知识外, 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 对于其他科目的学习也有积极的影响。然而, 在目前的初中英语教学中, 仍采用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 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没有重视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偏向于重视词汇以及语法的掌握, 忽略了学生的口语以及应变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知识的灌输, 缺少必要的师生互动, 这些问题都阻碍了英语教学水平的提升。

一、有效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在目前的初中英语教学中仍然存在着部分问题, 限制了初中英语教学的发展, 对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造成了影响。比如枯燥的教学方式会使得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下降。在传统英语教学中,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多以教师讲解、学生记录笔记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 这使得教师的讲解非常辛苦, 但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也未能提高, 进而导致教学效益降低, 教师与学生都付出了努力也没有得到相应的成果。长此以往, 部分学生成为了英语学困生, 产生了厌学心理, 这与现代素质教育的初衷是相违背的。现代教育改革对初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要求英语教学以有效教学为主, 提高课堂氛围, 激发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英语学习, 从而提升初中英语教学水平。相关学者指出, 有效教学是将趣味性与艺术性相结合, 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只有学生对于英语学习产生了动力, 才能够实现有效教学, 才能够让初中英语教学质量得到提升。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课堂氛围的活跃、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等方面, 才能够实现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积极性的提升, 并且产生英语学习动力。

二、有效教学应用于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措施

(1) 创新和改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与学生对英语兴趣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关联, 教师应创新和改善教学方法, 实现课堂氛围的活跃, 提升学生的积极性。英语教学需要重视改进教学方法, 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听说读写能力、英语素质为目标, 以学生为本作为英语教学原则, 完善课程设置。将情境教学与有效教学相统筹, 重视课堂教学内容安排。此外, 还要重视学生在课堂外的英语学习, 可以通过告诉学生优秀的英语书籍、电影、音乐等英语作品, 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与观看, 以扩展学生的知识层面, 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例如, 观看音乐剧《cat》, 《cat》是一部百老汇音乐剧, 其部分片段非常生动活泼, 比较适合初中阶段的学生观看, 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用多种形式进行英语教学, 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育, 应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课程教学, 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于英语教学的积极性, 实现英语教学水平的提升。

(2) 提升课堂氛围。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可通过在课堂中讲解一些国外有趣的故事实现课堂氛围的提升, 并通过应用多种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这有助于实现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 培养学生的英语素质。但是,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学生对于不熟练的英语词汇以及语法等方面的知识难以理解, 因此, 适当使用通俗易懂的中文进行讲解, 能够提升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理解。并且教师应当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口语交流活动, 提升语言能力。例如, 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中开展表演英语话剧的形式, 鼓励学生说英语, 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

(3) 鼓励学生, 帮助学生建立英语学习的信心。初中阶段的学生, 其自我意识比较强, 想要得到老师、同学的认可及关注。因此, 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的方式, 建立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信心。赏识教育是现代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并且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也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通过赏识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能够鼓励学生, 激发其对英语学习的动力。

三、结束语

英语是一门语言课程, 初中英语的学习既为初中生进入高中学习前奠定了良好的英语基础, 也是初中生培养英语素质、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阶段。从我国目前的初中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初中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较多的问题, 要想提升初中生的英语水平, 首先要解决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各方面问题, 并针对问题出现的原因给予改进与创新, 才能够实现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有效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对于初中英语教学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国安, 姜晶.初中英语有效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与运用[J].现代教育科学, 2010 (12) .

[2]吕飞飞.对英语课堂教学交互活动的认识与思考[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 (03) .

[3]陈洪特, 梁蓉.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论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与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 2014 (08) .

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有效词汇教学 篇8

对于学生来说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是外语学习的重要方面。研究表明, 词汇知识与阅读理解高度相关, 对于包括许多专业词汇的信息类文章这种相关性更大。词汇知识对阅读理解起着如此重要的作用, 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对词汇知识的教授给予高度重视。

二、词汇知识的内容

有一些词, 当我们在文章中看到或在会话中听到时, 知道它们的意思, 但并不会运用他们, 而有一些词我们可以在交流和写作中自由运用。Nation (2004) 在对词汇知识进行研究时, 从学习者语言使用的角度定义了什么叫“掌握一个词”, 并阐述了学习者对词汇知识的掌握实际上还存在着接受性知识和产出性知识的差别。

从表1中得知“掌握一个词”意味着学习者必须了解目标词词形、词意、词的句法限制及搭配、词的语用功能等, 其中主要包括拼写、发音、句法、相对词频、搭配、词的使用限制和目标词的接受性知识与产出性知识的区别等。可见掌握一个词不是一个知道或不知道的问题, 而是一个从完全不知道一个词到了解该词的多种含义、该词与其他词汇的关系以及其常见用法和延伸用法等等, 再到运用该词的一个过程。因此, 掌握一个词是需要系统的学习和不断积累的一个过程。

三、发展词汇的三种方法

关于词汇发展的文献中, 对如何发展词汇强调了三个方面。一是对词汇知识和词汇学习策略的专门教学, 二是要创设提高词汇学习意识的学习环境, 三是要进行广泛的阅读。这三个方面的学习方法具体如下。

(一) 进行词汇教学

英语词汇教学主要涉及两种不同的方法:词汇直接教学和词汇间接教学。所谓的词汇直接教学指的是明确地将词汇作为教学的直接目标, 通过对词的语音、词形、语义、用法等进行分析、讲解和操练, 从而使学习者掌握词汇的一种教学方法。[2]词汇间接教学是指在进行听、说、读、写等其他教学任务时使学生附带习得单词的一种教学方法, 也是在以交际为目的的学习活动中为了维持活动的顺利进行而产生出来的“副产品”。教师可考虑在阅读教学中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开展词汇教学。内容应包括以下两方面。

1. 选择一些词汇进行直接教学

词汇选择的总原则是应选择那些使用频度较高而学生却还没有完全掌握的并且与阅读文章的内容和主题相关的词汇。所教授的内容应包括词汇知识的各个方面, 如:拼写、发音、句法、相对词频、搭配、词的使用限制、词汇的组成部分 (构词法) , 及与其他词的相关关系等。通过直接的词汇教学, 可以使学生更清楚地知道词的各种知识和具体用法, 对提高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用词的准确性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2. 教授一些词汇学习策略

通过对词汇的直接教授使学生掌握的词汇量是非常有限的, 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结合文章内容指导学生运用词汇学习策略进行流畅的阅读, 并通过阅读积累和扩展词汇。如:1) 指导学生利用上下文推测词意, 这种方法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猜词能力, 而且可以促进学生词汇知识的发展。2) 教授学生运用联想策略扩大词汇量, 教师可在语音、词形、词义三方面运用联想策略。语音方面既可以通过英语单词读音规则进行联想, 也可以通过母语词汇的声音与形象进行联想。词形方面教师可让学生对相似词形进行对比学习。词义方面可以通过同反义关系、上下义关系、部分与整体关系、语法关系等进行联想。3) 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联想将所学词汇系统化。英语中大多数单词都可以按照某种方式归类, 而且在一篇阅读文章里, 同类词同时出现的概率较大。对同类词用联想方法归类学习和记忆, 效果更佳。[3]

(二) 创设提高词汇学习意识的学习环境

Scott和Nagy认为最有效的教学是使词汇学习具有生成性。[4]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到一些词汇的共同方面, 介绍词汇的发展史, 做词汇游戏, 对比专业作家的选词特点, 逐步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对词的学习上来, 使学生学会用多种方法与词互动, 并使词与词之间建立起联系, 使词与我们的生活建立起联系。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的对词汇所表现出的热情, 以及教师对学生正确用词时所给予的积极反馈, 都能让学生学会注意并善于发现词汇的价值, 进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词汇学习意识。

(三) 指导学生进行广泛阅读

许多研究表明, 广泛的阅读可以获得词汇知识和扩大词汇量, 并且将这种词汇学习方式称为“偶然词汇习得”的一种, 许多学者认为人一生习得的多数词汇是偶然习得的。大量的阅读对词汇的发展之所以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使学生接触到丰富的词汇, 也可以使学生在有意义的上下文中接触到一个词的多个方面。由此可见, 通过阅读来发展词汇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师对各个阶段的学生的阅读要做好指导工作。学生盲目地阅读课外读物可能会因材料过难、生词过多而丧失兴趣, 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现有能力与年龄特点的前提下, 充分利用身边的英语阅读材料, 如:中/英文解释的分级读物、《英语学习辅导报》《疯狂英语阅读版》《21世纪英文报》等报纸杂志、推荐适合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 指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 以获得词汇知识和扩大词汇量。

四、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有效词汇教学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 教师可以从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三个阶段将以上方法运用于词汇教学中, 达到结合阅读材料有效教学词汇的目的。

(一) 阅读前:介绍背景知识, 引出重点词汇

教师首先要分析阅读材料并选择出所要教授的词汇, 在阅读前对文章的背景知识进行必要的介绍, 在介绍中引出一些与文章相关的词汇, 对于通过上下文难以推测出词意的新词和可能引起阅读理解困难的词, 教师可以设计相关情境来引出词汇并进行解释。

例如:在教学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必修) 英语第一册 (上) (人民教育出版社) Unit 1 Good friends中的阅读文章Chuck’s friend时, 教师可以通过问题:“Wha would you do in order to survive if you were alone on an island?”引出survive, hunt for等词汇。

(二) 阅读中:指导学生寻找关键词, 进行有目的地阅读

在阅读一篇文章时, 要求学生在阅读后选出其中3~10个 (根据文章长度而定) 他们认为最重要的词。这样学生为了搜寻关键词, 就会在阅读中关注文章的内容和思想。学生经过反复阅读文章理解文章之后, 选出自认为最重要的词, 并将其写下来。教师将学生选出的词汇总在黑板上, 在每个词下统计选中该词的人数。然后讨论以下问题:

1. 哪些词被选的人数最多, 这些词与文章的主题有什么关系?

2. 哪些词只被个别同学选中, 这些词与文章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通过以上问题对词汇进行讨论后, 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使用黑板上的词, 写一个几句话的文章摘要。

以上方法能够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分析文章的主旨大意, 并注意到那些承载重要信息的词, 学会分析关键词与文章主题思想和文章内容之间的联系。同时, 通过讨论可以使学生了解其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认识, 加深对文章和关键词内涵的理解。

(三) 阅读后:巩固和运用所学词汇, 发展词汇学习策略、扩展词汇量

教师从学生列出的词中选出 (必要时可补充一些) 本课所要讲授的重点目标词进行词汇教学活动。词汇选择的总原则是选择那些使用频度较高而学生却还没有完全掌握的词汇。教师可根据目标词汇的特点有所选择的进行以下教学活动巩固和运用所学词汇及扩展词汇, 仍以Unit 1Good friends一课为例:

1.用一幅图或一个动作说明一个词。例如, 可以让一名学生用肢体语言来描述出hunt一词, 让大家猜。

2.让学生想象一下有可能在哪些场合看到或听到这个词。例如, survive一词, 我们有可能在对交通事故的新闻报导中听到:Of the six people injured in the crash, only two survived.

3.让学生用一个词造出不同的句子或将这个词与自身的经历结合起来使用。例如, 用friendship一词讲述一段经历或你对友谊的理解。

4.先让学生分析词的组成部分, 之后由教师给出与该词相关的构词法的总结。例如, unusual一词, 可分解为un-usual进行构词法分析。

5.在原文中寻找新词, 看作者在文中是否提供了说明该词义的相关信息。例如, Unit 1 Good Friends的Reading文章中一句话“Chuck survives the crash and lands on a deserted island.”中的deserted一词为新词, 利用上下文推测词意时学生首先会分析它的词性, 在名词前应为形容词, 而后又可以根据后面文中提到“On the island, Chuck has to learn to survive all alone.”中的all alone的意思推测出deserted一词的意思可能为“无人居住的”。

6.写出尽可能多的该词的其他形式。例如, 由survive一词我们可想到它的名词形式survivor, survival, survivalist, survivability和它的形容词形式survivable, survived等。

7.列出这些词的同义词、反义词, 或与其意义相关的词。

8.让学生用这些词或其中的一部分, 编一个小故事。

9.制作一个思维导图将文章内容与词汇联系起来。例如:图1是Unit 1 Good friends中词汇的一个思维导图, 通过该图学生可以以课文内容为线索系统地理解本单元词汇的意义, 使词汇记忆变得轻松愉快。

通过上述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三个阶段中的词汇教学活动, 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词汇的学习中去, 这种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丰富对词汇的理解并能将所学词汇知识用于今后的阅读之中。此外, 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推荐与文章内容和题材相关的阅读材料, 鼓励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 使其进一步在阅读中巩固词汇知识、扩展词汇量。

五、结语

本文基于词汇知识分类和词汇教学的有效性原则所提出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策略, 可以教会学生在识别重要词的基础上准确快速地抓住文章主旨, 并通过对目标词进行的任务型教学活动, 让学生从听、说、读、写多种层面接触词汇。此外, 教师在引导学生把关键词作为注意和研究对象的过程中, 能有效激发学生对词汇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词汇学习意识, 使词汇学习成为生成性的学习,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Nation, I.S.P.英语词汇教与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30—32.

[2]束定芳, 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120.

[3]程晓堂, 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22.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教学 篇9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指挥棒, 它在数学教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它限定着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 对保证课堂教学有效进行至关重要。教师要合理制定教学目标, 要兼顾目标的各个组成部分, 既要关注知识和技能目标, 又要关注学习过程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还应有所侧重, 根据教材特点科学分配三个维度的比重。

二、优化教学设计, 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就是按照有效学习的目标, 从学生的发展出发, 从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上考虑, 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安排。新课导入、情境创设、迁移过渡、操作实验安排、练习设计、活动组织等都应精心准备, 周密布置, 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 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背景, 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的情境, 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和信心, 使创设的情境达到内容鲜活化、过程活动化、解题探索化、交流互动化、思维多样化、体验有效化, 从多个层面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三、活用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优化教学方法, 要求教必须致力于“导”, 服务于“学”, 计算、概念、几何、应用题等不同的教学内容具有不同特点, 教师选用的教学方法必须适合于内容的不同特点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四、营造课堂氛围, 提高教学交往的有效性

教师要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积极创设和谐、激情的课堂氛围, 增强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要改变教师与学生之间单向的教学互动, 寻求建立一种有效的双向或多向的师生教学互动, 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多层次的富有成效的互动、交流, 让学生掌握知识, 发展能力。

五、适用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手段的有效性

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 可以更好地把许多抽象的概念和繁琐的叙述讲清楚, 屏幕上的图象和颜色文字一“幕”了然。例如, 教学“圆柱看成是一个矩形旋转得到的”和“圆锥看成是一个直角三角形旋转得到的”时, 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动画演示, 可以形象直观地将圆柱、圆锥的形成过程展示出来。

六、精炼教学语言, 提高课堂语言的有效性

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语言, 增强语言表达的科学性、针对性、准确性和感染力, 做到清晰精炼、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数学教学过程是数学知识的传递过程, 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的呈现、传递, 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等都必须依靠数学语言。

七、精心设计问题, 提高问题设计的有效性

要围绕教学重点, 设计富有启发性、探究性的课堂提问, 通过有效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 推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八、适时全面评价, 提高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篇10

一、课堂提问的误区

有价值的提问,不仅可以用来组织教学、反馈教学信息,而且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有很大益处。然而,从调查情况看,一些教师由于对一些提问处理不当,不仅没有发挥提问应该有的作用,反而影响到学生学习兴趣。初中数学教学提问存在的主要问题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提问过多。

课堂提问固然重要,但也不是越多越好。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具体情况,设计适量的课堂提问。太少,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影响教学效果;太多,则必然会降低问题的质量,使课堂提问流于形式,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2.问题过小。

有些教师总喜欢把问题“掰开揉碎”,讲深讲透,学生不用动脑就能听明白,这实际上降低了教学内容的思维价值。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尽可能地从整体上把握问题,创设一种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开放的问题。

3.提问时态度生硬。

教学提问是师生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有效交流的前提是双方心理感觉的平等友好。因此,教师提问应该放下架子,语气平缓,态度和蔼,给学生一种亲切感。如果学生回答有误,教师不能责备,更不能讽刺打击;如果学生暂时回答不上来或回答不完整,教师要给予鼓励或给他搭“梯子”。教师只有让学生保持轻松的心理状态,敢想、敢说、敢做,才能得到满意的答案。

4.提问对象随意或集中。

一些教师对提问对象的选择较为随意,认为只要在问题设置上深入研究即可,提问谁无关紧要。有一种常见的情况:提问集中在几个优生或按座位号随意点名,因此提问往往无法突出重点、有的放矢,无法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无法实现预期目的。其实,在一个自然形成的班级中,学生的基础和智力层次是参差不齐的。教师应该不失时机地给各种层次的学生创造“抛头露面”的机会,使他们学有所得,体验成功的喜悦,不要怕他们答错或浪费时间。

5.提问没有梯度。

一些教师提问的问题太容易或者太难,或者含糊不清。其实,问题的设计要有梯度,要步步相因,环环相扣,层层相递;要遵循从易到难、自简至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原则,一步一个台阶地把问题引向深入。

6.轻易否决学生的回答和提问。

课堂应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不应只是教师的一言堂,只是停留在师问生答这个层面。教师应允许学生“插嘴”,允许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回答问题和提问。

7.提问方法不当。

在运用提问这一有力的教学技能时,提问的方法也非常重要。在提问过程中,会有很多的思想“火花”的出现,指导性的提问可以对整个班,也可以对个人。一些教师对个别学生提问题时,先叫名字,后提问题,或问题刚说完马上提问,这样既没有留给学生思考、想象的时间,又使未被提问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不参与思考问题。

8.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不当。

很多教师善于用鼓励性评语,如“回答得很好”等。这种做法能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值得提倡。教师在课堂评语中要杜绝使用“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等语言,但也要防止对明显的错误不予指出,盲目表扬和鼓励。教师要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实际,引导分析其优点和不足。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要用和蔼的态度帮助其分析错误原因。

二、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有效提问时应注意的要点

1.提问要突出重点。

课堂教学提问应围绕重要的知识点进行,教师应注意从多角度、多侧面提出问题,力求使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主要的知识,即提问要突出重点。对于教学中的难点教师应加大提问的力度,设置多种水平的问题,使问题从不同的方向逼近难点,从而化解难点。

2.提问要量力而行。

第一要适度,教师应提符合学生智能水平、难易适度的问题。第二要适时,“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第三要适量,提问设计要精简数量。教师把课堂提问加以分类,更容易把握住提问的时机,使提问更加科学。课堂提问可分为新课授前的复习提问、过渡提问、讲授中的突出重点提问、化解难点提问、小结知识提问、整理知识提问、为激发兴趣而设置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提问、应用性提问等。这些提问应用得适当,能优化课堂教学节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学习,从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3.提问要注意启发思维。

教师要抓住教学内容的内在矛盾及其变化发展的思考题,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在提问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揭示矛盾、引起思索,要适当设计多思维指向、多思维途径、多思维结果的问题,强化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必须加强教学研究,分析教材,吃透教材,为每一节课设计一些高质量、有能力梯度的系列问题,从而真正实现循序渐进和启发思维。

4.提问要注意体现趣味性。

为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提高课堂提问的趣味性也是一个有效的方法。例如,在讲解“抽奖方法合理吗”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这样提问:“抽签有先有后,对各人公平吗?中奖率为的彩票,买一千张一定中奖吗?”教师通过这类生活化的问题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能唤起他们深入学习的好奇心。

5.提问要有预见。

提问前,教师要事先想到学生可能回答的内容,敏锐地捕捉和及时纠正学生答复中的错误或不确切的内容,以及思想方法上的缺陷。

6.提问要灵活多样。

教师要采用激趣性提问、发散性提问、启发性提问、悬念猜想提问、铺垫性提问、设疑性提问等多种方式方法,达到拓展学生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7.提问要“因材施问”。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而学生的素质和基础又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教师不能用一种模式教学,不能用一个标准要求。针对不同的学生情况,设计提问时教师要掌握好“四个度”,即:掌握好问题的难度,安排好问题的梯度,调节好问题的密度,选择好问题的角度。

8.要引导学生自己提问。

课堂提问的目的不仅仅是要让学生“会答”,更要让学生“会问”。在教学中,教师要科学合理地设计和实施课堂提问,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且给学生提供良好的质疑环境,适时对学生进行质疑的方法指导,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

9. 提问后要给学生充裕的思考时间。

一个好的数学问题都带有一定的思维性,学生必须思考一定时间后,才有可能作出正确的答案。

1 0. 教师要学会倾听。

有效提问需要使问题保持一定的开放性,教师不能要求学生的回答都很完美,当学生的回答与教师的设想不一致时,教师要耐心倾听,这对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在倾听学生的回答以后,教师还应该适度地作一些点评,及时纠正学生思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浅谈中技化学教学中的有效教学 篇11

关键词:有效教学;中技;化学

一、有效教学的概念

由于教学内容较多,学生的层次不同,20世纪之前的教育没有统一的教学方法,只是教师凭着自己的经验教学。但是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有人明确地提出,教学是一门科学,也就是说,教学是可以有科学的方法。

所谓“有效”是指教师在进行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进步和发展。教学有没有效果,并非指教师有没有把教学内容教完,而是指学生有没有真的学到什么。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导、答疑、解惑学生学习中的所有行为。

然而现在技校的大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标不明确,缺少积极性,缺乏自信心,学习效率低下。由于学生上课迟到、开小差、玩手机、睡觉、早退等现象普遍存在,这对教师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教师要花很大的精力维持好班级的课堂纪律。

因此,现行的技校教育中有效教学理念必须要包括下列这些内容:

关注学生。教师一定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上没有时间做与课堂内容无关的事情。

关注教学效果。要求教师有时间和效果观念,要以单位时间内学生学到多少内容为标准,而不能以单位时间内教师讲了多少内容为标准,哪怕一节课讲一个知识点,只要学生懂了、会了,这也是有效的教学。

二、有效教学的三个阶段

一个教师合格与否不仅仅是要看他会不会教课,而且要看他能否实现有效教学,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实现有效教学包括三个阶段:

1.教学准备

了解学生。技校学生学习基础薄弱,知识面不全,学习习惯不好,自觉性差,学生层次差异较大,教师应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针对学生特点做好教学准备。

备教材,写教案,做PPT。熟悉教材是每位任课教师上课前的必修课,而且要掌握各章节的关系,注重深入浅出,并分析教材,找出重难点。作为现代教育者,借助计算机技术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个优秀的PPT会让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2.教学实施

做好教学准备后,不能一切按照计划进行教学,而是要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反应实施教学。比如,原本计划花5分钟复习前节课的内容,但实际有不少学生没有掌握前节课的内容,这时要多花些时间复习和讲解前节的内容。所以每一位教师都要学会选择,学会选择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将自己在课前准备的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学习新的知识,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问题,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在选择主要教学行为时,尽可能针对大部分学生的特点,发挥自身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进行有效教学。

3.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任何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的目的是促进更好的教学。技校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对学生平时课堂表现、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的评价。教师应把评价行为贯穿整个教学活动,而不只是在教学活动之后。

教学评价不是为了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而是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让教师了解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为了后期更好地教;让学生知道自己在这段学习后的成果,为了后期更好地学。

评价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思想,有效的评价会激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有效的教学评价可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也可以是教学过程中的任何一个节点,教师应捕捉每个学生的亮点,激励他们更加有效地学习。

表扬使人愉悦,批评使人沮丧,但评价有肯定有否定。当教师肯定了学生学习成绩,学生会更有效地进行下一个学习目标;当教师否定时,教师要及时提醒学生,有效地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有效教学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传统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这要求我们今后要继续对这种教学方法进一步探索,使之更加适应中技学生的特点,更好地为化学教学服务。教师要把握教育规律,具备科学观念,纠正认识误区,认真探索,努力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艳艳.对有效教学研究的审视与反思[J].教学与管理,2008(6).

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教学 篇12

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话题新颖、时代感强的语言材料, 通过教材, 学生能体验到英语学习的乐趣, 获得学习英语的有效方法, 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实践中为了确保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要注意三个有效性:

一、教材使用的有效性

在实际英语教学过程中, 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 也是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资源。教材中所选用的语言材料以及这些材料的编排方式, 往往反映了一定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同时也体现了一定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材是以模块为单位来设计和安排教学内容的。每个模块都有一个特定的主题, 教材内容选取以及教学任务的设置都紧紧围绕这一主题, 从而形成相对独立、完整的学习单元。这些话题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 而且内容新颖有趣。但相对来说, 北师大版的英语所选用的教学材料词汇量大、篇幅长、教学任务设置较多。

对于教材的处理, 教师多采用以下两种方法:有的教师认为教材是绝对权威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师完全按照教材内容的编排顺序教学, 讲授教材中所提供的所有内容, 认真讲授每个重点语言点, 并要求学生全部掌握。也有的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完全是为了应付高考, 只详细讲解与高考内容有直接关联的教材内容, 而与升学考试内容没有直接联系的或联系不大的教材内容则快速过一遍, 或者留给学生作为课后练习进行自学。

对于第一种处理教材的方法, 老师似乎是绝对负责任的, 但这种方式必然会导致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 而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要任务是忙于记笔记。如果实际授课时间不能满足教学时间的需要, 为了完成模块教学任务, 老师必须赶进度, 这样学生对所教知识不能足够消化, 不利于自己学习能力的提高。第二种处理教材的方法, 使学生对所教内容不能足够系统地了解、掌握和延伸。这两种处理教材的方法都会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教学效果打折扣。

所以教师要调整对新教材的认识, 要意识到教材只是知识的载体, 明确教师所教的内容多少, 并不能决定教学有效性的这一原则。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根据所在学校的教学条件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情况, 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整合;同时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有针对性地对教材难度进行调整, 使教材能够得到合理、有效使用, 教学效果就会得到有效的提高。

二、教学任务设计的有效性

在任务型教学过程中,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的过程。教学活动中的各种教学活动都必须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而服务。为了让学生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要全面地分析教材、分析学生。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 教学任务的设计要考虑到:

1. 目标性。

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材中, 不同主题下的模块在听、说、读、写四个基本技能上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而且这些教学目标会体现在不同的课型或不同的课时中。所以教学任务的设计就必须围绕具体的教学目标而展开, 使每一个教学活动都具有实际效果。否则教学任务就体现出盲目性和随意性, 从而降低教学效率、影响教学效果。

2. 可操作性。

教学任务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任务设置的多少要适量, 难易程度要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相当, 并且任务的要求要具体, 只有这样才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使他们有效的完成任务。

3. 完整性。

在设计教学任务时要考虑到各个任务在整个教学任务中的作用, 以及任务之间的相互联系, 让所有的任务形成一个具有相互关联并具备梯度的任务链, 使教学环节连贯有序。

4. 探究性。

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适当增加探究性的学习内容, 这样有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 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5. 差异性。

在教学任务设置时要认识到每个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能力水平都有差异。相同的教材、相同的教法, 但由于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的天赋、知识掌握的能力以及学习态度等方面存在差异, 学习效果会有差异。所以在设计课堂教学任务时, 教师要把不同层次的学生考虑在内, 使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实际知识起点上都能够积极参与活动, 尝试去解决问题, 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课堂教学组织的有效性

教学任务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 能否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 取决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把控能力。在组织课堂教学时, 教师要有效率的观念, 使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 不仅能满足对知识的需求, 同时也要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使自己的知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所以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教学活动的张弛节奏以及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等因素都会影响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在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一定要注意教学的节奏。在明确课堂教学内容和预设教学任务的前提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安排各个教学任务完成的时间;同时也要掌握不同教学任务之间过渡的技巧, 因为合理、有序、自然的过渡, 能有效利用教学时间。再有就是每节课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 以便让他们对所讲内容进行独立理解、思考和掌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要保持一种有效的互动, 使教学环环相扣, 循序渐进, 流畅自然, 让整个教学节奏能够与学生能力相适应。

上一篇:传播及营销策略下一篇:欣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