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有效教学探研

2024-07-20

数学有效教学探研(精选7篇)

数学有效教学探研 篇1

摘要:对于有效教学, 不是简单地指有效的课堂教学, 有效教学的“有效”, 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 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的“教学”, 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

关键词:有效教学,学生,教师,课堂

一、课前的精心准备和预习

心发展特点, 选取一些与学生生活经验有关的题材, 创设一些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情境, 其教育意义是明显的。

然而课堂教学不是单边的教师的教, 也不是单边的学生的学。数学教学过程是为了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师主导下展开的“教”和“学”的双边活动。教学过程的设计必须体现教学目标和实现目标的策略, 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应当包括“导入—提出问题, 探究—思考、研究问题、交流讨论、解决问题, 总结—明确问题, 实践—应用问题”等几个环节。如何将各个环节有机地串联起来这正是教师应该完成的任务。教师应就本节重点内容巧设悬疑, 在综合学生讨论总结的基础上点拨纠正并再做强调, 强调重点、关键点、易错点。教学活动的过程设计还要根据教学目标选定具体的丰富的内容, 这包括生活素材、典型例题、能力训练题、实践题等。

三、课后的针对性作业训练与检查

课后的作业非常有必要而且一定要有针对性。作业的针对性指所学内容的重点所在, 在规范操作的同时学生也会出现不可避免的错误, 老师的细心批改很重要。批改的同时还要记录出现的错误, 在下一节课中加以纠正, 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高中数学课外活动的内容应是非常丰富的, 不能只局限于课本知识作业与练习。因此数学课外活动的设计要做到:

1. 内容具体, 可操作性强

2. 富有启发性, 趣味性强

3. 提倡和鼓励合作交流

4. 定期展示成果, 激励学生

有效的教学设计是现代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的中介与桥梁, 与教学改革相伴产生和发展。它不是简单的指一堂课的教学效果, 要做到有效教学必须做好课前、课堂、课后的每一个环节。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学过程为对象, 为教学实践提供一种策略、实施方案, 或操作规程, 这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

(作者单位陕西省神木县第七中学)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探研 篇2

[关键词]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情境实践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2-0036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不喜欢学习数学,原因是觉得数学知识抽象难懂,数学学习枯燥乏味,这些原因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对此,我们在教学时要联系实际生活,在实际生活和课堂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适当选取生活素材,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来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加深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

例如,在教学《过三点的圆》时,教师拿出几块已经破碎的镜子残片,让学生观察,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你能想出一种方法,使得“破镜重圆”吗?这样的生活情境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探究,从而享受探究的乐趣,这样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且既可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又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有效开展生活化教学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知识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数学中有很多知识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如在“图形与几何”一课中,图形的平移、旋转、投影、轴对称等内容都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这些内容的教学中,如果教师一味地采用语言讲解法,可能会引发学生的厌倦情绪,为此,教师应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根据自身的实践经验推导数学知识,这样一来,学生会感到非常有趣,并乐在其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如,在教学“二次函数性质”时,教师可以利用实验来实施课堂导入,课前,教师可给每一位学生发放一根长为80厘米的铁丝,让学生将这一根铁丝弯曲成一个长方形,然后比较哪位学生弯曲的长方形面积最大,这样,不但让学生通过边动手边思考,有效集中注意力,而且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与立体,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难度。

除此之外,还应推广课外实验教学,保证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层面,而应该将实验数学推广到实践生活中,国外很多学校在实施实验教学后,都会给学生布置相应的实验作业,要求学生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但是在我国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实验教学在很多时候仅仅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开展实质性的训练,因此,笔者认为,与其给学生布置大量枯燥乏味的数学练习题,不如在少量练习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思维拓展类题目,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如果贸然给学生一个拓展性问题,会让学生感到无所适从,因此,教师应先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探究实验,让学生基本掌握开放探究的研究方向与具体思路,例如,测量操场上旗杆的高度,先让学生拿着皮尺或教学用的木尺,在同一时间内测量旗杆影子的长度,然后将木尺垂直于地面,测量出木尺的长度及其影子的长度,再根据三角形定理求出旗杆的真实高度,通过实验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让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促进教学生活化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现代教学要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去,所以,我们要找准两者的最佳联结点,在课堂教学与生活之间架起桥梁,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和思维看待生活,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对此,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寻找贴近生活的素材,促进教学生活化。

例如,在学习“用方程组或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模拟超市购物的情境,然后提出问题:商家實行商品打折还有利润可得吗?打折后的利润来自什么地方?理由是什么?然后帮助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学生们热情高涨,相信学生最终都能找到问题的答案,最后,教师再因势利导,提出新的问题:商品打折,最后受益的是商家还是顾客?商品打折,打多少折是什么意思?用数学式子怎样表示?这样教学,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参与,学生始终带着问题去思考,有助于学生快速、牢固地掌握新知识。

小学数学农村有效课堂模式的探研 篇3

一、优化课堂活动

教师应结合教材,借助现代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活动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首先要注意采用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来开展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活动,逐步提升数学教育的难度与质量。例如,在讲解小学数学运算时就可以采用层次法来开展教学活动,某小学教师在进行运算教学时将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分为五个步骤:(1)让学生在5分钟时间内做口算,用电脑展示正确答案;(2)用精美、幽默的课件为学生展示运算综合图和概念图,让学生根据图意总结运算规则,并回答运算定律;(3)让学生计算一道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式,习题是100÷(15.1+4.9)×3.8,学生按照先口算后笔算的方式得出正确答案是19。(4)计算三道习题(4.23+0.02)×1.2,4.23+0.02×1.2,4.23+0.5×1.2。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引导学生掌握运算规则和定律,熟悉小数运算解题思路。

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做各种有趣的数学游戏,像“奖励小红花”“数鸭子”“夺红旗”等,运用游戏活动培养学生敏捷的数学思维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在进行小学几何教学时让学生自己绘制各种图形,用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来拼接精美的图案,或者用彩纸糊制礼品盒、正方体、长方体和圆柱、圆锥等,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几何图形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另外,教师在开展小学高年级应用题教学工作中应重视基础教育,引导学生解答应用题时要注意挖掘题型中的基础知识,做好基础回顾。例如,在讲解除法应用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包含除法与等分除法的概念;进行小数应用题教学时,让学生自行总结小数点、百分数和分数的相关知识。

二、注意把握个体差异和总体协调发展关系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把握个体差异和总体协调发展的关系,采用“求同存异”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判断与推理能力,打造学生的创新实践精神。在开展问题教学活动时,要依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分层设计问题,把较为简单的问题留给数学功底弱的学生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让数学基础良好、思维活跃的学生尝试做奥林匹克数学题,这样可以辅助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此外,教师还需要加强课堂互动,随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三、融合情感教育因素

情感教育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并依据学生的心理现象要素知、意、情等来进行的教学活动,所谓的“知”是指学生的求知欲望,“意”是意愿,“情”主要是指情感和兴趣。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结合情感教育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构建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做好教育工作。在进行简便运算教学时就可以采用情感教育法来培养学生的简便意识,让学生良好地掌握简便运算法。

四、有效课堂教学的及时反馈机制

提高农村小学课堂的有效性,必须优化有效课堂教学的及时反馈机制。首先,教师要不断总结有效的教学方法,定期检验教学效果,编撰科学、有效的教案。其次,学校应做好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育的及时反馈与评价工作,完善评价制度体系。

综上所述,在开展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该为学生构建有效课堂,优化课堂活动,设置分层提问课堂,组织学生做各种有趣的数学游戏,重视基础教育;注意把握个体差异和总体协调发展的关系,融合情感教育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信心;优化有效课堂教学的及时反馈机制,教师要不断总结有效的教学方法,认真编写教案,学校应做好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育的及时反馈与评价工作,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农村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永儒.从“趣味”中来,到“有效”中去:浅谈如何通过趣味教学来打造初中数学“有效”课堂[J].新课程学习,2013(7).

[2]陈艳萍.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教育学科,2011(1).

[3]翟智君.浅析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J].湖南教育,2015(7).

数学有效教学探研 篇4

【关键词】探究教学法 高中数学 自主探究 合作探究 师生共同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48-02

数学离不开探究。要想真正提高高中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必须首先提高他们的数学探究能力。很多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并未充分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大都采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这样的做法是不明智的,不利于提高高中生的数学探究能力。基于此种情况,我们有必要探索与研究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有效运用探究教学法。下面,我即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以《等差数列》为例进行简要阐述。

一、学生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能力是高中生必须具备的一种数学学习能力。数学学习成绩较好的高中生其自主探究能力也普遍较强,这一点毋庸置疑。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我极为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在我的有效教学策略引导下,同学们的自主探究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提升。

例如,教学《等差数列》时,我在黑板上写下这两列数字:①:0,5,10,15,20……②:18,15.5,13,10.5,8,5.5……然后让学生自主探究,看看这两组数字间究竟存在何种共同点。通过自主探究,同学们发现:第①组数字中,相邻两数间的数值差是5;第②组数字中,相邻两数间的数值差是-2.5。由此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即两组数字中相邻两数间的数值差为固定数。通过这样的自主探究,同学们很容易理解等差数列这一典型特点。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高中数学教师不应满堂灌,应适当给学生留出一定的自主探究时间,引导其积极进行自主探究。通过自主探究所获得的知识往往比教师强行灌输效果要好很多,也更容易给学生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自主探究虽然很好,但一堂课中的自主探究频率不能过高,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把握自主探究频率。唯有如此,方能真正让自主探究真正发挥其应有成效。

二、学生合作探究

除了自主探究之外,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应组织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合作探究。合作探究可以有效弥补自主探究的不足,充分发挥学生的合力作用解决相关数学问题。因此,我在高中数学课堂中也会灵活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

例如,教学《等差数列》时,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假如在a和b中间插入数A,使其构成一个等差数列。请问,此时A应该满足何种条件?”问题抛出之后,我要求同桌两名同学为一小组对该问题进行合作探究。之所以这样安排,主要是因为该问题并不是很难,只要学生经过简单合作探究即可有效解决问题。经过小组间的通力合作,1分钟过后,陆续有小组宣布已然找到了正确答案,即A应该满足这样的条件方能构成等差数列:。

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需要数学教师首先对其进行科学分组,在此基础上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然后方能正式开展合作探究。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在具体的合作探究过程中,数学教师应根据合作探究的实际情况,对各小组予以及时且有效的指导,引导学生顺利完成合作探究任务。合作学习完毕之后,数学教师还应对各小组的实际合作探究情况进行科学评价,从而有效提升合作探究的成效。

三、师生共同探究

师生共同探究数学问题不仅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可以在无形中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高中生的数学探究能力。基于此种情况,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和学生一起共同探究数学问题。

例如,教学《等差数列》时,我用多媒体呈现了这样一个数学问题:求等差数列8,5,2,…的第20项。数学问题呈现完毕之后,我首先要求学生进行短时间的思考,然后再引导学生一步步进行探究。我问道:“同学们,要解决该问题我们可以运用到哪一数学公式?”“通项公式”,同学们同声说道。“没错,现在我们知道首项是什么,接下来还需要求出该等差数列的公差是什么。在此基础上就可以求出该等差数列的第20项了。”在我的引导组织下,师生共同进行探究,最终得出:由=8,d=5-8=-3,n=20,得。

师生共同探究是探究教学法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典型运用方式,师生共同探究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厘清问题解决的思路,教会学生如何科学进行数学探究。这样的数学探究方式是极为重要的,高中数学教师必须予以充分重视,并在课堂教学中积极、科学的对其进行运用。让师生共同探究成为高中数学课堂中的一大亮点、特色。

四、结语

总而言之,探究教学法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运用主要有如下几种重要方式:学生自主探究;学生合作探究;师生共同探究等。高中数学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数学探究的过程当中,应给予学生足够的探究空间及时间,从而让数学探究尽可能发挥其理想成效,让探究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重要方式。本文仅对探究教学法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运用进行简要介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有很多方面需要深入研究,深入把握好细节。唯有如此,方能真正发挥探究教学法的预期成效。

参考文献:

[1] 周亚玲.中专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分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7).

[2] 沈文良. 探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新课程(下),2016(04).

[3] 胡为松. 农村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及应用[J]. 学子(理论版),2016(11).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探研 篇5

关键词: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情境,实践,多媒体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不喜欢学习数学,原因是觉得数学知识抽象难懂,数学学习枯燥乏味.这些原因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对此,我们在教学时要联系实际生活,在实际生活和课堂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适当选取生活素材,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来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加深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

例如,在教学《过三点的圆》时,教师拿出几块已经破碎的镜子残片,让学生观察,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你能想出一种方法,使得“破镜重圆”吗?这样的生活情境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探究,从而享受探究的乐趣.这样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且既可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又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有效开展生活化教学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知识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数学中有很多知识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如在“图形与几何”一课中,图形的平移、旋转、投影、轴对称等内容都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这些内容的教学中,如果教师一味地采用语言讲解法,可能会引发学生的厌倦情绪.为此,教师应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根据自身的实践经验推导数学知识.这样一来,学生会感到非常有趣,并乐在其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如,在教学“二次函数性质”时,教师可以利用实验来实施课堂导入.课前,教师可给每一位学生发放一根长为80厘米的铁丝,让学生将这一根铁丝弯曲成一个长方形,然后比较哪位学生弯曲的长方形面积最大.这样,不但让学生通过边动手边思考,有效集中注意力,而且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与立体,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难度.

除此之外,还应推广课外实验教学,保证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层面,而应该将实验数学推广到实践生活中.国外很多学校在实施实验教学后,都会给学生布置相应的实验作业,要求学生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但是在我国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实验教学在很多时候仅仅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开展实质性的训练.因此,笔者认为,与其给学生布置大量枯燥乏味的数学练习题,不如在少量练习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思维拓展类题目.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如果贸然给学生一个拓展性问题,会让学生感到无所适从.因此,教师应先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探究实验,让学生基本掌握开放探究的研究方向与具体思路.例如,测量操场上旗杆的高度,先让学生拿着皮尺或教学用的木尺,在同一时间内测量旗杆影子的长度,然后将木尺垂直于地面,测量出木尺的长度及其影子的长度,再根据三角形定理求出旗杆的真实高度.通过实验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让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促进教学生活化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现代教学要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去.所以,我们要找准两者的最佳联结点,在课堂教学与生活之间架起桥梁,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和思维看待生活,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对此,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寻找贴近生活的素材,促进教学生活化.

例如,在学习“用方程组或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模拟超市购物的情境,然后提出问题:商家实行商品打折还有利润可得吗?打折后的利润来自什么地方?理由是什么?然后帮助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学生们热情高涨,相信学生最终都能找到问题的答案.最后,教师再因势利导,提出新的问题:商品打折,最后受益的是商家还是顾客?商品打折,打多少折是什么意思?用数学式子怎样表示?这样教学,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参与.学生始终带着问题去思考,有助于学生快速、牢固地掌握新知识.

数学有效教学探研 篇6

一、紧扣学教双向性,在深入探讨中实施习题教学

教师指导学习、学生探知数学,二者之间的活动进程,是相互包容、相互协作的实践进程。数学习题讲解中,教师开展数学习题解题思路方法的讲解,与学生探求数学习题的解题策略,其过程是相互融合,其进程是合二为一。学生深度参与、积极配合教师习题教学是取得效能提升的重要“法宝”。教师讲解数学习题,应紧扣学教的双向性特点,教师既要做好学生探知、解析数学问题的引导工作,又要强化学生参与、配合习题教学的组织工作,使教师和学生之间都能围绕数学习题,深入讨论、积极交流、解析问题。

问题:如图1所示,在△ABC中,AD平分∠BAC,DG垂直平分BC,DE⊥AB,DF⊥AC。证明BE=CF。

在该问题讲解时,教师组织学生围绕解题要求,运用鼓励性语言,开展问题条件探知活动,学生认知问题条件指出:“根据问题条件,可以知道这一有关全等三角形性质和判定方面的问题”。教师针对学生的解题思路,进行适当点拨,强调指出:“要解答该问题,实际就是要掌握角平分线,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判定,因此,该问题解答的关键是连接BD,CD,运用角平分线,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判定求证。”学生结合教师的点拨,进行解题思路完善和解题活动。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解题过程进行归纳总结解法。

二、紧扣学教互助性,在团结协作中实施习题教学

习题教学活动之本质,就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清思路、明晰方向。教师在习题讲解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利用集体的力量和团队的智慧,抓住学教之间的互助性特征,组织开展合作学习解析问题活动,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发挥集体智慧,从而合作探析得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思路和方法。

问题:如图2所示,已知∠ABC+∠ACB=110°,BO、CO分别平分∠ABC和∠ACB,EF平行,求∠BOC的度数。

教师组建若干个互助协作小组,用投影仪向学生展示“求出∠A的度数”、“由BO、CO平分∠ABC和∠ACB,可以得到∠OBC与∠COB的和为多少?”“根据EF平行BC,可以得到什么关系式?”等需要探究解决的任务,此时,合作小组之中的学生个体一方面自我认真思考,表达探析观点,另一方面深入合作讨论,交流辨析,在合作探讨基础上,学生获得其解题的思路:“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相关内容,求出∠BOC的度数。”这相对于学生个体的单独“作战”,其解题效果更为明显,教师习题讲解活动也更为显著。

三、紧扣学教灵活性,在实时调节中实施习题教学

数学教师开展习题教学,要认真把握学生探知、解析的实际情况和表现成效,针对疑难之处、认知缺陷等突出问题,在原有教学设计内容基础上,及时调整、实时增加有针对性的讲解指导活动,解决学生认知解答习题突出问题,提高其习题讲解实际成效。如“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习题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解析该问题时表现出来的“对根与系数的之间关系认知”不足,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增加“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及根与系数的关系易错点剖析”讲解内容,围绕学生出现的解析不足进行专题讲析,引导学生认知出现缺陷的根源,及时纠正以往解题的错误过程,从而形成正确、科学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解题技能。

四、紧扣学教指导性,在评点反思中实施习题教学

习题教学,不应止步于习题解答方法的传授,而应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举一反三,提高其应用技能。数学教师要紧紧抓住习题教学的指导性特点,善于对习题讲解活动进行延伸,注重对学生解题活动表现及过程的评点,组织学生习题解答的自我反思。教师的点评解析以及学生的自我剖析等双重作用,使学生对习题解析方法的前因后果有更加深刻的认知,对解题方法使用的注意事项有更为深刻的了解,提高学生解析数学习题的实效性。

五、结束语

总之,数学习题讲解的过程与师生实施的学教活动一脉相承。数学教师习题教学活动的开展,要紧扣学教活动的内在特性,选择和开展行之有效的讲解方式,推动习题教学行稳致远。

摘要:习题是数学学科知识内涵的生动“代言”,是师生学教目标的有效“载体”,是主体能力素养锤炼的重要“平台”。文章从紧扣学教“四性”方面,简要论述了初中数学习题教学活动的实施。

关键词:初中数学,习题教学,教学效能,探究

参考文献

[1]陈巧巧.初中数学习题教学的几个策略[J].语数外学习,2014(07).

数学有效教学探研 篇7

一、做好两结合,提高考核实效性

1.定量与定性结合

大部分学校在对初中数学教师进行绩效考核的时候都是采用量化的方式对其进行绩效考核.量化考核方式最多的是运用于企业对员工的考核,作为一种科学的考核方法量化考核方式对企业的管理产生了积极性的影响.但是,初中数学教师的工作往往是很难进行量化的.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工作属于一种过程性工作,如果单纯的以量化的方法对其进行绩效考核则有失公允,也不现实.过多的采用量化的方式对初中数学教师进行考核只会伤害那些默默付出的教师,看似公平的量化管理却带来了最大的不公平.

我认为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对初中数学教师进行绩效考核是一种比较科学的绩效考核办法.这种绩效考核办法可以真实地反映出初中数学教师的工作绩效.要做到这一点,绩效考核小组要花费更多的时间,通过对初中数学教师日常的交流与协作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研究与学习能力等各个方面进行观察和记录,提高对初中数学教师绩效考核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2.结果与过程结合

很多学校对于初中数学教师的绩效考核都比较重视其工作结果,对于初中数学教师工作的过程却并不重视.这对于初中数学教师来说是不公平的.例如,不同的两个初中数学教师,一个初中数学教师带的是好班,一个初中数学教师带的是差班.那么通过其教学班里学生仍然会有差异的.如果仅仅以初中数学教师的工作结果来对其考核显得相当不公平.这就需要学校在对初中数学教师进行绩效考核的时候,把结果与过程相结合,全面地对初中数学教师进行绩效考核.在对初中数学教师进行考核的过程中要尽量多地听取学生的意见,不能盲目区性地对初中数学教师以结果的形式进行绩效考核.

二、建立绩效考核领导小组与教师联动的民主集中考核制度

根据相关调查和了解,很多学校对于初中数学教师的绩效考核都是由学校的领导来进行的.绩效考核的结果完全由部分学校领导来决定.这样一来就会造成这样一种状况,与领导关系较好的初中数学教师往往可以获得较好的绩效考核结果,而那些与领导关系不好的初中数学教师在绩效考核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不公平待遇.但是,如果换一种思路,绩效考核完全由其他初中数学教师或者是相关授课教师投票或打分来决定,那么很容易会在初中数学教师与其他同事之间产生矛盾,不利于同事之间关系的融洽.基于上述情况,我认为,最好的方式就是建立绩效考核领导小组与教师联动的民主集中考核制度.这样一来,既可以避免领导对初中数学教师绩效考核的不公正,也可以避免同事之间关系的恶化.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提高绩效评价方案的科学性

1.绩效标准要公平

学校对于初中数学教师进行绩效考核的时候,鉴于初中数学教师教学工作的特殊性,要与其他授课教师区分开来.同时,在对初中数学教师进行绩效考核的时候其绩效考核标准要相对公平.在制定初中数学教师绩效考核标准的时候要尽量以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交流与协作能力为绩效考核标准,这样的绩效考核标准既符合初中数学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又可以有效对初中数学教师进行绩效考核.

2.考核方式须规范

对于初中数学教师的绩效考核除了采用绩效考核小组与教师联动的机制之外,还要把家长和学生纳入绩效考核的主体.在某一方面来说,学生是最有发言权的.不能把学生因素考虑在外.对初中数学教师进行绩效考核的时候,第一轮可以由绩效考核小组对其进行考核;第二轮可以由其他教师对其进行考核;第三轮可以由学生对其进行考核;第四轮可以由家长对其进行考核.这四轮下来之后,兼顾了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考核结果也会让初中数学教师信服.

3.评价结果正确处理

初中数学教师进行绩效考核的最终目的就是对其进行激励,而不是对其进行打击.所以,绩效考核结果出来之后,要第一时间和初中数学教师进行沟通,看其对绩效考核结果是否有异议.对于那些绩效考核结果较好的初中数学教师要对其继续进行鼓励,鼓励其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到初中数学教师工作当中.对于那些绩效考核结果不好的初中数学教师,要积极与其进行沟通,帮助其找到工作中的不足,并帮助其克服存在的不足.

上一篇:《动画电影分析》书评下一篇:机电自动化集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