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有效的数学教学

2024-08-29

追求有效的数学教学(共12篇)

追求有效的数学教学 篇1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 传统的教学方式得到改善和优化, 课堂教学异彩纷呈, 极具观赏性。但是, 有些课堂教学过于追求形式, 看似热热闹闹, 很精彩, 实际上效果并不理想。本文从问题情境的创设和合作学习两方面进行了一些反思。

一、反思问题情境的创设

在实施“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过程中, 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是“问题情境”的创设。但是有些情境的创设是“为生活而生活”“为情境而情境”,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真实、有效、有意义的课堂情境的设置。

案例:一位老师在教学“比例尺”一课时, 这样创设情境。

师:我们生活在这个地球上, 大家对地球有什么感受?

生1:地球太神秘了。

生2:地球很辽阔。

师:地球的体积非常庞大, 但是地图却只有一页纸这么大, 大家有什么疑问吗?

生3:地图上蓝色代表的海洋比陆地大多少呢?

……

学生迟迟答不到点子上, 教师有些着急:谁还有什么疑问呢?

生4:地球这么大, 是怎样画到纸上去的呢?

教师松了口气, 终于有人答到点子上了。

“你提的问题真好!但大家知道是怎样画上去的吗?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探究的内容。”教师板书比例尺。

反思:案例中教师的意图很明确, 就是想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 制造“地球之大”与“地图之小”的矛盾冲突, 引出“比例尺”的概念。然而这种为情境而创设的情境, 虽挖空心思, 却流于形式, 反而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情境的创设应该为数学教学服务, 如果现实原型的引入确实也能有效地增进、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此时的生活情境就是合适的、有价值的。如果数学内容本身没有明确的现实原型, 此时, 就没有必要“为生活而生活”, 直接从数学知识引入亦未尝不可, 或许还可收到开门见山、简捷明了的效果, 大大提高数学教学的实践性。

二、反思合作学习

目前, 一些数学课堂过分追求“观赏价值”, 非常浅显的组织学生讨论, 不必分组的内容安排小组学习, 显而易见的结论要求学生实践验证, 对所学内容不加分析, 似乎没有讨论就不是“探索”, 不分小组就没有“合作”, 没有实践、验证就不会“发现”。纵观诸多小学数学课堂, 合作学习仿佛就是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标签, 有了合作课堂好像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认真分析、思考一些课安排的合作学习环节, 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形式主义、操作使用上的弊端。其主要反映在: (1) 对讨论的问题缺乏认真的设计和思考; (2) 对讨论的效果和质量缺乏深刻的反思; (3) 注重了讨论的形式忽视了讨论的时机和讨论题的研究; (4) 讨论中仍然是优等生当代表, 由优生思维代替了中差生思维; (5) 如何解决讨论过程中不参与问题, 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如何科学有效地使用合作学习就成为当前数学课堂教学值得深思和研究的问题。教学问题的讨论既要课前精心设计, 又要在教学过程中随机把握, 做到适时适当、自然流畅。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参与到学生的讨论活动中来, 体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笔者认为学习小组的安排可根据学生的素质结构和讨论题的难易程度来科学安排。 (1) 讨论的组织体现层次性。例如:难度不大的问题安排两人一组商量, 难度稍大的问题可设计成四人一组讨论。 (2) 讨论的组织安排体现科学性。科学地组织学生讨论是避免形式主义的根本保证, 无论同质同组还是异质同组的讨论, 均应在流动组长的协调下进行, 使每一位组员都有发言的机会, 并且要把意见收集起来进行汇报。 (3) 加强对讨论过程的评价功能。当讨论完后应对讨论的情况进行汇报, 这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状态的最佳时机, 不仅可以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热情、学习成效评价, 而且生生之间也可以展开评定。 (4) 讨论过程中注意对学生个性化的塑造。培养学生敢于说不, 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的创新精神, 引导学生批判性地吸取不同的意见, 而不能盲目地随从或适从, 要竭力保护学生的创新火花。

笔者认为教学中的以下这样几种情况是可以安排学生合作讨论的。第一, 当新知识与学生的认知发生冲突时可设计讨论题组织学生讨论, 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运用旧知解决新知, 建立新认知结构。第二, 知识的重难点或关键处, 易于混淆的知识可以安排学生讨论, 通过讨论, 把握住知识的最本质的东西。第三, 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难度很大的思考题可以随机安排学生讨论, 这能起到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第四, 是我们教学过程中无法预测的问题, 即当学生提出教师事先未考虑到的, 偶然冒出来的问题时, 也可安排机动的讨论。以上所述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讨论要遵循教学活动的“必须”, 是学生认知需求的“必须”。

真实有效的数学教学是一种理念, 一种价值追求, 让我们所有数学教师在课改中不断地思考, 不断地探索。

追求有效的数学教学 篇2

———追求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

【内容摘要】要想让课堂教学由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首先有效性课堂教学提问,能促进学生思维,备课时,预先设计有效性课堂提问,能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其次,课堂教学中,教师注意把握住课堂瞬间评价,以富有人性化的语言,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真实的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受到润物细无声的熏陶与感染。另外课堂上,教师还应通过观察学生的眼神、体态、表情细微变化,就能及时获取教学反馈信息。

【关键词】细节提问人性化语言

有效教学是相对于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而言的,有效教学主要关心教学活动中怎样促成教与学的效率和效果。语文教学与其它教学形式相比,创新的需要更迫切,空间也更大。研究语文课堂有效教学,对改变课堂教学的低效和无效的状况,更好地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如何培养有效的教师

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作为一线教师,担负着巨大而神圣的使命。所有的教师都会对他们所教的学生学习、生活产生一些影响,而某些教师会持续地产生更大和更积极的影响,他们似乎与学生相处更融洽,在教授知识方面更成功。这种教师称之为“有效的”教师。有效的教师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基本前提。有效教学也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时代在不断地前进,我们面对的是千差万别的学生,我们的思想要更新,方法要探讨,修养要锤炼。

多数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个敬业、爱生、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教师来教。回想一下,我们的教学生活是课堂,师生的合作教学的阵地是课堂。如果我们的课堂不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回味无穷、流连忘返,那我们的教学就是低效的。

要成为有效教师,就必须培养有效教师所应该具有的特征或质量,并在教学实践中努力表现出这些教学行为,促使教师意识到教师的教只有通过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才会起作用,认识到教学的复杂性和动态性,鼓励教师灵活教学,展现教学机智,实现有效教学。

1、高涨的教学热情

教师对教学拥有饱满的热情,能使学习充满乐趣。教师对教学的热情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潜能,感染他人,使课堂充满活力,有助于建立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合作氛围;会让学生充满自信;会帮助学生持之以恒地完成任务,他们讲课时全身心投入,抑扬顿挫的语调极富表现力,饱满的激情感染着每个学生。

2、丰富的知识储备

正如陶行知所说:“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教师需密切关注自己专业的发展。不论是刚走上讲台的新教师,还是有着多年教龄的老教师,请跟上您所学专业的发展趋势。教师只有通晓专业知识、教育心理学知识,才能选择、计划并实施最有效的教学。掌握专业知识,教师讲课才能灵活处理、创造性使用教材,才对“教到什么程度、学到什么程度”心中有数,才在学生出现问题时自己比较清楚地引领学生的思维回到正道上,才可能较自然地拓展教学资源。只有通晓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教师才可能依据教育教学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实施教学,以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提升自己的个人价值,做一个学生所喜欢、家长所期望、自己所满意的人民教师。

3、积极的职业心态

教育是人的教育,教师是社会的人,教师工作是崇高的,也是艰辛的。我们面对的是频繁变动的教材、没完没了的考试、外面世界的诱惑、内部环境的压力等等,常常使我们身心俱惫,也势必引发教师的职业倦怠。解决这一心理问题,应该说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需要学校管理层面的协调运作,更需要教师个体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进行自我调节。所以,我们要与时俱进,从小事、从细微做起,从源头和本质上有效克服教师职业倦怠。

二、如何实施有效的教学

当前有的学校正在实施的“导-学-练”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经过专家的论证与我在课堂教学中的切身实践,我认为“导-学-练”教学模式是开展有效教学的首选。

1、有效教学的落实重在“导”

中学语文教学重在“导”,体现以教师为主导,重视导学提纲的编写,并对学生的作答和评价进行总结;体现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自学,完成导学提纲;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主动回答问题和学生大胆评价问题,重视知识的延伸和研

究性学习。

相当长的时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一般不重视学生的导学。如果有导学,导学的题目也是“思考与练习”题,往往是缺乏系统,学生难以操作,客观上给学生的学习造成很大的困难,导学实际上并没有落实。因而,尽管提倡课堂教学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但因学生对教材不熟悉甚至一无所知,也只能是当一名 “看客”。

“导学”的改革实验从教学实际出发,针对教学中的弊端,具体地说,就是授课前教师编写导学提纲,提供一定的自学思路,创造自学条件;教学中可面向全体的示范朗读、示范评点,以致于举其一让学生反其三,让学生各竭其才,同一问题因人作答,循循善诱等。课堂上学生解答问题,并由学生作出评价,然后由学生进行总结,完成导学提纲。

2、知识的内化过程重在“学”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放手让他们根据导学提纲上的题目自由地学。运用“导学、自学、讨论、交流、反馈”的课堂教学流程,让学生知道五个环节,还要知道这五个环节各自的作用是什么,是怎么样的关系,在每个环节里应该怎么做,并逐步适应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上自学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先独立思考,求之不得,再向教师举手示意,待教师到跟前个别辅导,不要问前后左右的同学,以免干扰别人自学。要让每个学生都知道动笔墨读书的好处与做法,以便自觉去做。会运用自学方法之后,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自学效果自然逐步好起来。

教材本身承担了一部分辅导学生自学的任务,导学提纲的设计便成为“静态辅导”。例如动笔读书的方法和示范,词语音项义项的选择,理解课文语言、内容和写法的步骤等,课本用不同形式将其编入,学生在读课文时就有兴趣地方便地接受指令和辅导。教师面向全班的指导和面向个别学生的辅导,要受教材的制约,教材已做了的,教师一般就不必重讲。不过教材中的教法只体现共性,把握大局。而教师运用的教法除了发挥教材中的教法作用,还要针对本班特点,具有个性,创造性地因势利导发挥细节作用。例如个别辅导中的无声指点,就很有启发性,对敏捷而不踏实的学生很能起到纠正知识或方法的错误,又端正学习态度的作用。教师用的教法和教材里的教法互相依附而存在。这对学生有什么好处呢?普遍存在的好处是节省学生的时间,便于自学,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

积极性,提高自学效率,大面积提高学习质量。

3、教学质量的提高重在“练”

“练”,就是学生要求完成导学提纲上的练习,接受各种课文能力的训练,“练”一般来说是与讨论交流同步进行的。在语文教学中,“讨论交流”也是练的一种形式。此外,“每节课练的内容以及方式方法在课本上都有明确的规定,教师可以根据情况调整,但不能脱离课文的学习要求。在实施“练”这一教学环节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结合学生的思想和能力的实际情况,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反复强调“练”的方法和过程,教会学生如何讨论和交流练习。

2、凡要求学生练的,教师要先行一步,以便做到心中有数。例如要求学生用规定的时间速读一篇课文之后即作填空练习,教师就要先试一下,以确定答案,了解所需时间,掌握难易程度。

3、在练的过程中要先扶后放,由扶到放,培养学生的基本功。

4、发挥学习定势的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作用。学习定势是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心理准备状态,对学生发生定势作用,从而使学习活动有一定的方向性。它的积极作用是能在条件不变时迅速解决问题,表现为知识与能力的正迁移。它的消极作用是当条件变化时,容易发生错学,会固执地用旧方法解决新问题,而不尝试用其他方法。要用比较法提醒学生注意,克服思维活动的惰性和刻板性,培养其创造性和灵活性。

5、课堂上要保证学生练的持续性和时间的完整性。在这段时间里,教师不要因个别事例打断全班的练习、讨论和交流。

6、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并且具体辅导,例如对敏捷的而不踏实的学生,不让其停留在会做上,要求防止出现细微差误;对敏捷而又踏实的学生,要求高质量高速度完成练的任务,把节约下来的时间有效地利用复习旧知识或学习新知识,不让快车等慢车,全班齐步走。对踏实而不敏捷的学生,要求在会做的基础上努力提高速度;对不敏捷又不踏实的学生,要求注意力集中,多思,乐于和同学交流。

三、实施有效教学的几点体会

1、风趣和幽默

为给学生建立一个持续的、轻松的、令人满意的课堂学习环境,教师的热心和幽默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这样的课堂关系是积极向上的。幽默不仅抵消紧张,而且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自信与安全感,促进信任,减少学生不良行为的发生。课堂上,当教师不自觉出了错误时,不要掩盖,轻松自然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并诚心向学生学习,会更加融洽师生关系。对课上的突发事件,教师机智地幽默一下,会活跃课堂气氛,更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讲课中,教师也可有意引入一些有趣的话题,将内容与幽默巧妙地结合起来,会使这节课教得更有效。2、适应性和灵活性

教师有效组织教学能使学生拥有更多有效学习时间。教师需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处理每天的教学事务,如收集学生的作业,分发学习数据,布置任务,检查任务,交流班级信息等,并形成班级惯例,形成有活力的教学。成功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上,他们不是站在某一固定的地方,而是活跃于教室每一个角落。他们积极参加学生的各类活动。同时,有效的教师会冷静灵活地处理课堂上的变化,他们会通过学生的言语和非言语信息,“读取”课堂正在发生的事情,学生的理解和激励程度,课堂环境的变化,教学中的问题,并在几秒钟时间内确定帮助自己达到既定目标的替代方法,选择一种实施。如学生不能正确或自信地回答问题时,教师会据情况进行补充:提供正确答案,深入探究,重新引导或重新表述。能够意识到需要变化并相应作出调整。

有效教学的深度追求 篇3

关键词 符号 知识 有效教学 深度 深度教学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有效教学的研究与发展也进入“深水区”。目前,学术界、教学界对有效教学的研究更是热火朝天,如火如荼。但是,很少有理论研究者以及一线教学研究者去反思有效教学的本真价值取向与应然定位问题。因此,本文主要就有效教学的实然价值及其困境进行阐释与剖析,以期还原有效教学的本真价值,正确地定位有效教学,从而丰富有效教学的内涵,实现有效教学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一、有效教学的实然价值与现实困境

我国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践伴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而不断发展,如今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都将“有效性”作为学校课堂教学的实然追求。这里的“有效性”主要指的是教师采用一系列的教学手段、方法与策略,通过主要教学行为(指导行为、对话行为、呈示行为)、辅助教学行为(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课堂强化技术的应用、教师期望效应的实现、良好课堂气氛的营造)、课堂管理行为(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理与预防)以及教学评价行为(学业成就的评价、课堂教学的评价)[1],多、快、好、省地促进学生学习,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互动过程与结果。[2]其评价标准追求的是教学的效果、效益与效率。其中,有效果的教学追求的是学生认知的变化以及学习态度、生活态度的变化;有效益的教学追求的是学生学会运用学习收获,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在学习生活中体验学习结果的价值;有效率的教学则追求的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投入上的相对比重降低,学生在单位时间里,使学习收获在相对比重中得到提升。[3]

在追求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一些显著性的成效。在学科知识方面,中小学各学科教学都十分注重知识的教学,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重视通过强化练习知识点的方式使学生牢固掌握应考所必备的知识。此时的教学评价中,学生的学习成绩直接与教学的有效性相关,学生的学习成绩越好,表明教学越有效,教学质量越高。在学科能力方面,中小学各学科都比较重视发展学生考试中的各项能力。就中小学语文学科而言,教学往往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这与中小学语文阅读应考和写作应考的环境不无关系,此时的教学有效性评价侧重的是学生应考能力的发展,学生的应考能力越强,表明教学越有效。

在素质教育的应试背景下,部分中小学在有效教学的试验中成为应试环境中的素质教育大赢家,学生掌握了知识,增强了应考能力,同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也由此激发。比如基础教育领域里较有名气的山东杜郎口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和江苏洋思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无不是在追求教学有效性前提下的改革。

有效教学在素质教育的应试环境下,能将知识的教学与学生的应考能力紧密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追求教学效果,有其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这些价值追求与现实效果是我们无法否认的,但同时,我们也不能过分地拔高有效教学的效能,在反思我国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时,我们无法回避它的困境与局限。毕竟,有效教学是工业社会中效率观、效果观以及效益观在教育领域的反映,具有一定的工具主义色彩,它往往是在追求效益的名义下,强调知识的学习,忽略学生道德品行的形成、情感体验的获得、生活价值的领悟和人生态度的追求。[4]

有效教学在过分强调追求知识能力的同时,难免会忽略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在过分追求有效教学的环境中,看重的是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处于次要位置,甚至无关紧要。这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发展是不利的。此外,教师过多地强调知识教学,却未将知识与学生的价值选择有机地结合起来,于是,学生学到的知识只是片面的、浅层的符号,未能触及到知识的深度追求,即精神内核——知识与人的相遇。

有效教学实施过程中的这种局限性实质上是由于素质教育与应试环境的内在矛盾造成的,尽管存在着时代局限,但是,我们并不能否定有效教学的价值追求和定位,我们需要做的是还原素质教育背景下有效教学的本真价值与正确定位。

二、有效教学的本真价值与应然定位

什么是有效的教学?什么是素质教育环境下的有效教学?探讨这些问题是为了厘清有效教学的实然价值与应然价值之间的区别。

有效教学的实然价值指的是当代素质教育在应试环境下的有效教学价值追求;而有效教学的应然价值则指的是素质教育背景下有效教学应该追求的价值。

在理念上,有效教学的实然价值追求的是工业社会中的效益观、效果观和效率观,而有效教学的应然价值应该追求的是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观。在课堂表现中,有效教学的实然价值追求反映的是单纯的知识性符号教学,往往会割裂知识与人的发展的相遇,久而久之,就很难弥合,而有效教学的本真价值则反映的是符号之外的有意义教学,包括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情感体验的获得、生活价值的领悟以及人生意义的追求等等。在内容上,有效教学的实然价值反映的是对学习成绩或应考能力的追求,而有效教学的应然价值则反映的是学生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六位一体的有机统一。在学生发展上,有效教学的实然价值追求的是学生较片面的发展,而有效教学的应然价值则追求的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全面性,包括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

在素质教育大环境下,有效教学应该追求什么样的价值?如何确定这些价值?应将其摆在什么位置?这些往往涉及到有效教学的本真价值取向和价值定位问题。笔者认为,根据有效教学实然价值追求表现出来的局限性,有效教学的本真价值应该追求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即将教学是否能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作为教学是否有效的标准,通俗意义上说,就是越能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教学就越有用,越有价值。那么如何定位有效教学的本真价值呢?笔者认为,应该将有效教学的本真价值视为学校教学乃至国家教育的重中之重。因为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是教学的中心,只要存在着教与学,就存在着学生的发展,其中知识与能力是基础与重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难点,过程与方法是途径与形式。如何将知识教学与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是新课改发展的趋势。

三、有效教学价值转向的良性路径

在素质教育的应试环境下,有效教学的价值追求并不会过时,只是它价值取向的片面性会割裂人的全面发展,使知识教学停留在符号层面,而无法进入有意义的连接。要解决这一难题,笔者以为深度教学是有效教学价值转向的良性路径。

深度教学指的是知识教学需要超越表层的符号教学,由符号教学走向逻辑教学和意义教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过程即深度教学。[5]这种理解是由知识的性质与结构决定的。在教育学立场下的知识不再是认识论中的符号存在,而是基于前人的认识成果,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新的意义系统。另外,教育学立场中的知识是在发展主体的价值关系中对发展主体具有现实意义和个人意义的关联系统。[6]由知识的教育性质,我们不难发现认识论上的知识理解并不等于教育学立场下的知识,其根本的区别在于教育的属性,它突破了知识的符号性,涉及的是符号之后是什么的问题。从教育的视角来看,知识需要突破固定的假定性符号表征,进入到教育逻辑及教育意义的统一,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人的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落脚点,因此,知识如果不与学生的主体发展联系起来,那么知识教学永远只能停留在人类固有的认知成果上——假定的符号表征性知识,永远无法实现知识的教育意义——知识与人的相遇。总之,在教育立场下,知识的结构变得深而有层次,不再是表层的符号表征,而是符号表征、逻辑形式以及意义构成的有机统一体。

知识教学只有走向深度,有效教学的本真价值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教学目标的角度而言,深度教学的目标是知识与人的相遇——知识与学生主体之间建立起有意义的联系,包括学生对知识的兴趣、人生的体验与感悟、个性与品德的提升、认知能力的发展以及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这与有效教学的本真价值——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一致的,是有效教学发展性原则的最直接体现。

其次,从教学内容的角度而言,传统的知识教学只是强调对书本知识的识记,强化巩固,内化理解,学生学到的只是“知识”——静止的符号,并没有注入自己的情感体验,并没有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体系;而深度教学突破了以往那种封闭的教学内容选择,关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生存处境,联系知识产生的特定生活背景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挖掘知识内在的意蕴与学生个体世界的关联。[6]帮助学生从知识中窥视灵魂,从知识中体验人生、感悟人生,从知识中丰富情感,从而实现知识的符号意义向个体性意义转变。

再次,从教学实施的角度而言,传统的教学强调知识的灌输式传授,学生学到的往往是系统的知识符号,并没有与自己的主体性作连接,而深度教学则是一种有意义的发现式教学、对话式教学,即在师生平等的对话中,由教师指导学生去发现知识的意义,与知识建立起个性化意义,发现自己的兴趣,发现自我实现的需要,感悟人生的真谛,启迪智慧,从而充实情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最后,从教学评价的角度而言,传统的教学评价以知识与技能的获得作为教学质量的标准,而深度教学的评价则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认知、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作为依据。相对于传统的教学评价而言,深度教学评价体现了学生发展的全面性,充分而全面地发挥了教学的功能与价值。

总而言之,只有还原有效教学的本真价值,才能正确地定位有效教学的发展方向,防止有效教学的片面性。另外,深度教学的内涵与特质决定了它是有效教学本真价值实现的良好途径。

参考文献

[1] 刘路.有效教学的概念新探[J].新课程(中),2014(1).

[2] 崔允漷.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 刘路.从三效维度谈有效教学评价[J].教学与管理,2014(7).

[4] 肖华庆.论有效教学的限度[J].全球教育展望,2010(8).

[5] 郭元祥.知识的性质、结构与深度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9(11).

[6] 姚林群,郭元祥.新课程三维目标与深度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11(5).

追求有效的数学教学情境 篇4

案例《小数加、减法》的教学片段

播放某个城市的风景片 (3分钟)

师:我们的城市美吗?

生:太美了!

师:看到这么美的画面你想说些什么?

(生) 纷纷举手发言赞扬城市的美。 (3分钟)

师:好, 这么美的地方, 今天咱们就一起去欣赏一下吧!

(媒体出示) 从学校到某个车站用1.7小时, 从某个车站到某个城市用2.15小时。问从学校到某个城市共用多少小时?你们能自己解决吗? (时间已过8分钟)

以上的案例中, 教师创设的情境虽然优美华丽, 但过于冗长, 似乎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真实情感。但仔细反思, 教师之所以这样煞费苦心地、标新立异地创设自己所在城市的教学情境, 目的是为了从具体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 尽管学生都比较积极地参与了, 课堂也热闹了一番, 但这种情境创设的有效性究竟有多大呢?师生的对话与本节课教学目标又有多少联系呢?这宝贵的8分钟究竟收到多大的效益呢?我想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并不在于情境的华丽生动, 也不在于问题提出方式的“与众不同”, 而在于学生有没有对数学问题做出反应, 能否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产生疑惑等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探究小数加、减计算方法的兴趣、体验及其在生活中的作用, 才是本节课创设情境的目标。但是教师却偏离了它, 让学生产生了游玩的愿望, 致使提供给学生的现实情境背离了教学本质, 这种现实情境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没有积极的意义。

创设情境是为了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 利于学生思维的凝聚, 数学课堂究竟需要创设怎样的教学情境才是生动有效的呢?笔者认为:追求有效的数学教学情境需要关注其简约性、时效性、趣味性和挑战性等几个因素。

一、简约性

像上例中教者创设的情境过于冗长, 导致过多的非数学信息严重地干扰了学生的思考, 使学生的思考游离于数学问题之外, 降低了教学效率。我在教学这一节时是这样创设情境的:我们居住的地方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城市, 课件播放几个主要景点 (1分钟) 这么好的风景我们今天就一起去欣赏。课件出示例题, 问: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你们能自己解决吗? (2分钟) 简短的教学情境既是现实的, 又是学生所熟悉的。这样不仅能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 激发其学习热情, 而且还能让学生产生探究新知的内需, 从而以积极的思维状态投入到探究问题之中去。

教学实践证明, 在不影响情境质量的前提下, 应尽量减少情境的情节, 压缩情境展开的时间, 凸显情境中的数学信息, 让学生能够迅速地瞄准和思考数学问题, 促进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简约而不简单”应成为创设教学情境的朴素追求。

二、时效性

教师创设教学情境, 要重视形式, 更要重视时效。选取的素材力求贴近学生现实生活, 既要是学生熟悉的、喜闻乐见的, 还要有浓浓的数学味。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 吊起学生的“胃口”, 让学生达到“欲罢不能”的态势, 从而以最佳的思维状态投入学习活动。如果是问题情境, 提出的问题应该明确具体, 有启发性和思考性。以问题为载体引领学生积极地去思考、探索。我在教学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 (下) “统计”中是这样创设情境的:小朋友, 今天是大象爷爷的生日, 家里来了许多的客人, 看看分别是谁? (课件随机出现小猴、小白兔、小狗的动态图像) 大象爷爷要为客人准备不同的礼物, 可是每种动物各有多少只呢?你们能帮助大象爷爷解决这个问题吗?过生日是学生生活中最感兴趣的事情, 所以课始我创设大象爷爷过生日的情境, 从而提出数学问题, 引发学生思考, 激发探究的热情, 产生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进行统计的需要。又如, 教学“百分数的意义”, 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 在不同的地方上课选用的素材也不同。在浙江绍兴, 选择绍兴黄酒的酒精度 (55%) 创设教学情境;在上海, 选择上海申办世界博览会得票率 (88%) 创设情境;在大连, 选择足球赛场上控球时间的百分比创设情境 (上课的前一天晚上, 中国国奥队和越南国奥队举行一场奥运会外围赛) ;在徐州, 选择天山雪牛奶中蛋白质的含量 (2.9%) 创设情境。

三、趣味性

创设教学情境要选择富有情趣的、且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强烈兴趣的内容。把情境创设与学生学习数学的情趣紧密联系起来, 让学生以积极主动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例如, 在教学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用字母表示数”中, 为了帮助学生正确地建立用字母表示数的概念, 我精心创设了“魔盒变数”的童话情境:同学们, 今天李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神奇魔盒, 往里面输入一个数, 魔盒会把它变成另外一个数。想试试吗?然后, 学生自由报数8输入电脑中, 师挥动魔棒, 敲敲魔盒, 魔盒微微颤动, 变出了另外一个数28, 学生报数36, 则变出另一个数56。随之我又通过巧妙点拨, “输入的数可以是任意的一个数, 也可以是字母, 假如输入的是X, 魔盒会把它变成什么数呢?”“变成 (X+20) 。”“你们发现其中的奥秘了吗?”将学生的思考引入深处。在深刻理解输入数与输出数的关系后, 学生初步体验到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捷性和概括性, 感悟到字母可以表示一个数量, 也可以表示数量关系, 初步体会到用字母表示数是解决问题的需要, 也是解决问题的方式。魔盒的真正魔力在于使学生感受数量之间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 实现从具体到抽象的飞跃。“魔术表演”是学生在生活中最感兴趣的事情, 所以课始我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 从而提出数学问题, 引发学生思考, 激发探究的热情, 产生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或数量关系的欲望。

四、挑战性

教学情境不应只是绚丽多姿的动态画面, 其本质必须蕴含着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问题情境只要能产生儿童的认知“不平衡”, 引发他们的思维冲突, 就能激起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 就会使教学过程始终在动态平衡中前进, 就能达到有效教学。

同时, 创设教学情境还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选用不同的内容和形式,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 颜色、声音、动画是他们喜闻乐见的, 教师要多创设美丽生动的童话故事、活泼有趣的游戏、直观形象的模拟表演活动;对于高年级学生, 既要安排一些有趣的直观性数学活动, 更要侧重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教学情境, 尽量用数学自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追求真实有效的体育课堂教学 篇5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场所,学校的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的,课堂生活的质量直接关系减学生生活的质量和学校教育的成败。真实、有效是课堂的生命,常规课如此,公开课亦应如此。

案例一:《梦幻篮球》的教学设计与构思:本课的开始部分,我加强了课堂常规教学,用“一切行动听指挥”进行队列练习,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良好品质。接着,教师通过语言导入,情景展示,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让学生在“篮球锻炼超市”中进行“争当未来之星”自我锻炼。紧接着,让学生在“训练场”通过“顶牛”“传球”等篮球游戏,学会与他人合作;引领学生“激情重扣”,充分展示自我。在“竞赛场”鼓励学生大胆“投篮”,学习技术;创设“龙在行动”的游戏,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在课的结束部分,引导学生在大自然中音乐背景的渲染下带领学生学会意念放松。

本课是一节全市公开课。为了能较好地向教研行政领导、全市体育教师汇报我校的新课程实施情况,同时也能将我向全市推出,学校一把手校长对此次展示活动十分重视。首先是体育课的教学设计,它既要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又要充分发挥学校自身体育特色优势。我首先将教材内容定格在篮球教学上,因为我校是苏州市级篮球传统项目学校,先在体育教研组内开展集体备课,进行教案设计,完成了初稿。定格之后,我又有些疑虑了,总觉得不尽意。因为篮球教学是一个常规项目,可谓老生常谈,如何不落入俗套,让旧貌换新颜,老教材上出新花样?我不禁陷入了深思。正当我迷茫时,学校邀请了体育专家来校进行指导。专家的一番话使我茅塞顿开,“假如你是小学生上篮球课,最喜欢做什么?”“当然是扣篮!”我不假思索地回答。于是一篇题为《梦幻篮球》的教案初具雏型,之后体育专家还帮我一起设计了“健身房:争当未来之星;训练场:激情重扣;竞赛场:投篮比赛,龙在行动;休闲场。”等教学情节,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反思:本课在处理、安排教材内容,运用教学方法,实施激励性策略以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等方面都进行了较为深入地研究,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由于课上大量采用了小组学习,制作了运动员模拟像,自行设计篮球框,降低技术要求,将呼拉圈代替篮圈,用绳将一排排呼拉圈固定在不同高度的空中,以此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用录音机播放时而活泼、时而轻松的音乐,紧紧扣住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课堂上情绪也较为高涨。前来听课的领导、专家和同行们进行了点评。他们大加赞赏:符合新课程的要求,体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的思维活跃,体现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实施成效显著„„若在从前,我会飘飘然,然而,今天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了。这节课到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如果成功了,为什么我却感觉不到一点成功的快乐?教研员在对我肯定成绩之后也坦然地说,“你没有将你的亮点展示出来,发挥出你的优势。”我苦笑着点头,真是愧对领导了。当一个个学生带着获得知识后的“满足”表情从我身边走过时,我突然感到他们身上缺少了什么。

到底是什么呢?于是,我静下心来,好好地思考着。同行们在私下里的议论对我的课一语道破:“这样的课好是好,就是不能学。”言外之意,课已进行了“操练”。其实当初也想放开手来上,但出于对示范课的考虑,为了保证展示课不出差错,在课前已强调一番。先将各单元“操练”一遍,基本熟练后,再将各单元串连起来,确保万无一失。有时,为了“赶”进度,有时便草草收场,进入下一单元。这样的课,表面上看起来学生非常积极,甚至于有些亢奋,场面气氛也十分热闹,动静结合高潮迭起,但细细回味后就会发现,这种活动和游戏只是表面上的“繁荣”,只是外在形式上的活跃。

怎么样的课才是好课呢?在学习了许多专业杂志,聆听了专家讲座后,我逐渐对心中的好课有了标准:让学生在原生态下的自然生成,鲜活灵动;让听课的教师有所启发,有着借鉴作用,而且人人都能“学以致用”。要符合《新课程标准》,追求自然朴实,真实有效,这样的课应该算是好课,成功的课。于是,在实践中,我不断地思考着、摸索着。

案例二:《玩报纸》教学案例与反思。

这同样是一堂公开展示课、评优课。为了吸取以往的经验和教训,我采用借班上课的形式,在课前才与同学打招呼。在教材方面,我采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报纸来进行活动。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创造性地用各种方式来玩报纸。整个教学过程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练习中给学生选择的权利,让学生自由结合,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中,教师以启发为主,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学会在学习过程中寻找答案,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在常规之后,教师向同学出示 “蓝猫”、“淘气”、“神龙”、“猛虎”

的头饰队,发给每一组的小组长,希望同学像蓝猫、淘气那样聪明机智,像神龙、猛虎那样勇敢顽强。头饰的出现,别出心裁的开场,很快将二年级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过来了。之后,教师出示报纸并询问学生它有什么用途时,学生思维活跃,争先抢答:可以了解国家大事,增长知识;可以用来包东西;还可以用来折纸炮、做纸飞机„„教师让同学们开动脑筋,大胆想象玩报纸,引导学生可以一个人想想做做,也可以两三人自由合作。学生自由散开,有的将报纸贴在胸前跑,有的拉着跑,有的贴在手掌里跑„„小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打开,各种玩法应运而生,有的甚至于超出了教师的想象。教师肯定了学生,并让小朋友“顶报纸”培养协调能力;让学生“拉着报纸去赛跑”体验风的感觉。小朋友边跑边唱,玩得很高兴、很快乐。在进行“贴报纸”跑比赛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不让报纸掉下来”来锻炼奔跑能力。

接着,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带学生进入“下冰雹”(自由抛接纸团)的游戏情景中。学生自由散开,自由组合,开动脑筋,大胆想象,用各种方法抛接。有两人互抛互接,有的学生胯下抛接,有单手接的,„„教师让学生采用自由分散的教学形式,学生自由发挥,用各种形式进行抛接练习,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巡回指导练习,并参与其中进行练习,运用激励性语言,不断鼓励学生。在

“打雪仗”(掷纸团)的游戏中,我让学生分成两大组,分别站于场地两边,把纸团散放在地上,发令后,两边学生分别将纸团掷向对方场地。“打雪仗”是小朋友喜闻乐见的游戏,玩的时候,同学们情绪高涨,练习得相当开心。在玩“堆雪球”(接龙游戏)游戏时,教师并不急着让学生掌握其中要领,先让学生摸索、探究,再示范。

在合作完成了堆雪球的游戏后,我组织学生进行“雪地乘车”(小组合作)的游戏。在进行游戏时,教师并没有教学生如何合作,而是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在组长的带领下,既快又安全集合到报纸上,在探究中学会合作,学会相互帮助。

本课对照《课程标准》,重点在以下三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开发体育课程资源。新课程积极倡导“利用废旧物、生活物品等解决器材的短缺问题,改善教学条件”。于是我“因陋就简”,采用一张旧报纸作为教(学)具,做到一纸多用,引导学生进行各种游戏活动。

二、改革教学方式。a、设计上巧作安排。我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上,注意到学生的情感体验与价值观的培养,围绕“比一比谁的本领大”、“哪一组最优秀”这一主线,安排各种游戏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要表现在:“首先是为学生提供机会,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态度,让他们体验成功。”在跑的练习中,我没有按传统的教学方法,向学生讲解要领,然后分成几组,比谁先到达终点,分出谁快谁慢,而是先以一张旧报纸为学具,引导学生顶在头(肩)上,拉着报纸去兜风,再将报纸紧贴胸前快速向前跑,谁到达终点时报纸没有掉下来,谁的本领就大。这样的活动符合小学生长心理需求,因为不管是速度快的学生,还是速度慢的学生,都可能成为成功者,都有成功体验的机会。b、手段上不断优化。“寓教于乐,情景创设”,本课以游戏活动为主,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我能通过语言描述精心创设多种游戏活动情景,并做到情景为教学服务。大胆鼓励,积极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参与意识,促使学生投入到“顶报纸”、“拉报纸”“贴报纸跑”、“下冰雹”、“打雪仗”、“堆雪球”、“雪地乘车”等一个个教学活动中,在活动中体验快乐。c、情感上注意沟通。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重视教师的教,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 验和价值观的培养,《课程标准》倡导体育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有趣的气氛和愉快的体验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因此,要求教师能有较强的亲和力,考虑到上课对象为二年级小学生,我力求多用协商、激励的语气,与学生平等交流与对话,参与其中,做他们的朋友,确立师生平等地位。

三、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在课的开始部分,通过出示“蓝猫”、“淘气”、“神龙”、“猛虎”头饰,让学生学习“蓝猫、淘气”的聪明机智,“神龙、猛虎”那样的勇敢顽强,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在学生“顶报纸”、“拉报纸”走以及“贴报纸”跑时,教师及时提醒学生学会相互谦让,遵守交通法规。在比赛过程中,我对于优秀学生给予肯定,但及时提醒他,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对于暂时落后的学生多多激励,为他鼓劲加油,让学生从小懂得“胜不骄,败不馁”的道理。“环境保护,从我做起”,对小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因为是借班上课,所以在教学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有时“磕磕碰碰”,但也属情理之中。例如,当教师提问可以利用报纸有哪几中玩法时,学生的回答有很多,这说明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很强,有时甚至于超出了教师的思考范围,这时教师却没有很好地让学生上来进行展示。因此,作为教师在备(借班)课时,应多备学生,多考虑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应对。再者,在四人一组进行团队堆雪球时,有一小组获得了比赛优胜,教师让他们上来进行示范。(目的是让大家看清他们是如何很好地进行团队合作,并取得胜利的)这一小组上来示范时,却没有料到他们的表现不令人满意,并没有很好地起到示范的作用,当然也没有达到教师当初预定的教学目的,这是教师和学生所不曾料到的。因此,在教学中,任何情况都可能发生,教师要善于学会应变。最后,当乘车游戏邀请获胜小组上前来介绍时,其他小组的部分学生不能集中注意力。作为教师要关注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角落。

由于我在本课教案设计时能渗透新课程理念,合理的选用和创设适合学生的学习内容,在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所有的教学形式都要为教学目标所服务,以及教态亲切、自然、和蔼,面带微笑,语气适合儿童,更重要的是我在执教时丝毫没有心理负担,执教起来激情投入,上起来也得心应手。学生学得兴味盎然。本堂课得到了现场听课领导、老师的充分肯定,摄成录像后送苏州参加体育课评比,得到了专家组的一致好评,荣获一等奖。教学案例在全国知名网站《教育在线》刊登后,得到了很多体育教师的响应,本省一些学校的体育教师得知后,纷纷向我借阅光盘观摩学习。

两堂公开课教学活动,对我触动很大。通过教学反思,使我深刻地认识到,课堂是学生发展的天地,是学生成长的乐土,教学的过程也是学生享受教师服务的过程,需要我们体育教师在课堂上教给学生鲜活有用的体育。

真实的课堂教学摒弃演练和作假。正像华东师范大学课程研究中心吴刚平教授所言,“真实的教学情景是具体的、动态生成的和不确定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呈现出来,不是为了观赏。”真实的课堂教学应该面对学生真实的认知起点,展现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真实的体育课堂教学不能死抱着教案,一问一答,牵着学生鼻子走,不敢越雷池半步;真实的体育课堂教学更不能课前操练,课中表演,少数参与,多数旁观。

有效的体育课堂教学,应该追求简单和实用。“应该让学生学简单的体育,学有趣的体育,学有用的体育。”

因为是学生的体育课堂教学,追求真实,更要让学生学得有效。在《梦幻篮球》一课的结束部分时我让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围成“ZQXX”的拼音字母,再坐下游戏,存在着“华而不实”的现象。如果让学生围成一个大圆圈,席地而坐,同样也能起到放松效果的,“经济实惠”。而篮球作为我校的体育特色项目,在这堂展示课中,共用到40多个小篮球,4个小篮球架,2付大篮球架。这对于一所一般的农村小学来说,有相当大的难度,因此,“借鉴”起来是有困难的。这就是有些同行所说的“想学,学不了”,“可望不可及”

。而《玩报纸》一课之所以能上得如成功,我想因为这是一堂实用又实在的体育课。让学生学得有效,让学生在上课时能充满激动与激情,让学生学会思考、质疑、欣赏,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当然,有效的体育课堂教学,应该让体育姓“体”,体现体育学科的特征,不能让体育偏离了方向,不能将体育课上成了“拼图课”、“画画课”,甚至于 “休闲课” ,忽视了体育技能。

《中国体育教师网站》曾经抛出这样的话题:我们的体育课上给谁看?答案当然是各种各样的,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然而我要说,我们的体育课要给领导专家看,让领导看看执教者是否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是否符合《新课标》理念?我们的体育课也要给体育教师看,看执教者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如何,对其他教师是否有借鉴作用?我们的体育课更是上给学生的,因为学生才是体育课堂真正的主人。

追求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 篇6

一、贴近学生的生活世界

人的存在先于人的认识。教与学是教师与学生在自己的生命活动中创造着有意义的“生活世界”,可见,我们的教学意味着生活。这是我们理解教学的一个认识维度,而不是要在事实上把教学变成一种日常生活或完全等同于社会生活,教师与学生这种生活是以知识为中介的。

1.紧扣生活,使数学问题具体化。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数学问题的背景,数学教学应以此作为直接的出发点,让死板、抽象的数学问题形象化、生动化。如,教学圆的认识中理解定点,定长概念时,教师可先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操着绳子的小球抡动会形成什么图形,园林工人怎么画圆。再引导思考:为什么这些圆会画的这样好?在讨论中学生自然而然的接受了定长、定点、什么是园,怎么画圆。

2.模拟生活,使数学问题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挤出时间,腾出空问,创设表演环境,把生活中事件再现到课堂,在课堂中演练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真真实实体味数学。在教学加减法的一些简便运算中,教师可创设一个商店购物情境,再现“买卖物品”的生活片断,在活动中感受买69元的物品付70元找回1元,买97元的物品付100元找同3元,让学生在体验中自然明白一个数加上一个接近整十、整百的数,可以先加上整十、整百数,然后减去多加的数或加上少加的数计算简便。真实生动的生活再现,帮助学生扫除了思维障僻,学生兴致高,也学得快。

二、辐射浓厚的数学意味

数学教学一定要有数学味,这是数学课堂有效性的灵魂。但我们在追求课堂的生动,追求与其它学科的整合时,却往往忽略数学的本身。

例如,有一位老师教学《百分数的认识》这一课结尾处,让学生做这样一个游戏。谁能找出能用百分数来表示的成语。于是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各抒己见。这个游戏似乎将语文和数学课程进行整合,将数学课堂的知识扩展到课外。但实际上,学生举的例子值得我们数学老师深思。例如,百里挑一、百步穿杨、百发百中、万无一失、十拿九稳、平分秋色等等,数学中的百分数是一个非常精确的百分率,而语文中带有百分率意义的成语大都是一个约数或运用夸张手法。如百里挑一和1%,“百里挑一”中的“百”难道能和“1%”的“百”相提并论吗?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其他课程资源来深化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加强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整合,但不能盲目追求,数学应有数学的严密性、逻辑性等特性,我们应该组织有效而真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数学课上品出“数学味”。

三、驾驭意外的课堂生成

“生成”是课堂教学中永久的话题, “预设了,没有生成是失败;预设了,生成了,是成功;没有预设,生成了是精彩”。能否抓住课堂生成资源,机智地展开教学,是落实课堂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技能,或说是一种艺术。

比如,在复习“分数大小比较”时,我出示了这样的一道题:写出一个比大,又比小的分数。你能找出几个这样的分数吗?通过讨论得到下面这样的两种解法:①化小数求解:= 0.25, = 0.2因为0.25>0.23,0.23>0.2,0.23=23/100,所以> >。②通分求解:====……====……所以小于大于得分数可能是、、……而有一个同学提出了一种“怪异”的解法:“老师,我是这样想的:1+1=2,4+5=9,所以括号里可以填。”我没有做出判断,而是让学生举例验证此种方法的可行性,让学生自己做出判断。

事实上,这种意外情况的出现,是十分难得的教学资源,只要善于利用,就能够转化为课堂教学中的“亮点”,从而克服有效教学的假性现象,促进小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上的生成发展。实际上在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有许多“不期而遇”的资源,只要我们在这瞬间注意捕捉和运用,课堂上就能产生不少“亮点”。

追求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 篇7

一、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新课程倡导用具体的、有趣味的、富有挑战性的素材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 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系点, 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确定教学的起点, 把教材上的知识点设计成需要学生探究的问题, 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大量的实践证明, 一个有效的问题情境可以在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 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 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情商”, 激发他们学习的动机和好奇心, 给他们以强大的学习动力, 这种内在的动力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过程积极化, 激发学生的想象或对新知的迫切期待, 表现出积极探索、大胆猜想、深入研究问题的倾向教师如能有效激发学生内在的认识需要就能更好地推动学生独立、积极地深入探究问题, 并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内容中的情感, 使他们的数学学习变得有效、自信、成功

二、经历有效的探究过程

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 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 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 放飞学生心灵, 让学生睁开想象的眼睛, 张开想象的翅膀, 在课堂上敢想、敢说, 不受约束地去探究、思考、发现, 把学生的思维卷入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过程, 让学生在探究中加强亲身体验, 领悟学习方法, 获得新的感受和见解, 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争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唤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灵感, 带着知识走向学生, 不过是授人以鱼, 带着学生走向新知才是授人以渔.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不取决于教师打算教给学生什么, 而取决于学生实际获得了什么, 只有引导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 才能内化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与数学知识相关的数学思想方法, 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组织有效的合作学习

新课程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这种学习方式的本质要素是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通过小组内个体的独立思考和有效合作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交换彼此的独立见解, 展示个性思维的方法, 并在交流中反思, 使自己的见解更加丰富和全面, 从而拓展获取知识的渠道, 提高教学效益.在课堂教学中, 并不是随便就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的开展往往与上课的内容、形式、所讨论问题的难易程度等相关.教师要准确把握开展合作学习的时机, 适时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才能真正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一般来说, 在以下几方面开展合作学习效果较好:一是数学学习要求学生经历实验操作的过程来构建概念或验证结论, 在操作验证时进行合作学习, 不仅能使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 更重要的是在实验操作的分工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二是在解决开放性问题时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对于开放性的问题, 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看法, 这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 能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解题方法, 倾听同伴的意见, 弥补自主探索的不足, 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三是在学生意见分歧较大时, 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此时探究兴趣最浓, 可让持不同观点的学生展开讨论, 引发思维碰撞, 这样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语言表达的准确性都能得到提高, 并能培养学生虚心聆听他人意见的习惯.

四、捕捉有效的课堂生成资源

叶澜教授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 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 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而没有激情的行程.”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 课堂教学逐渐成为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互动的过程, 在这样的课堂里, 学生的思维得到放飞, 闪耀着智慧的火花, 随时都可能产生一些“奇思妙想”, 教师要及时捕捉有用的信息, 围绕预设的目标加以重组整合, 并借机引发学生思考, 让课堂精彩纷呈.传授知识不是教师的主要任务,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才是教学的本质所在, 所以教师要充分合理地运用好课堂生成的资源, 不仅能给课堂教学出彩, 爆出课堂的亮点, 而且能让学生品尝到自己思维成功的喜悦, 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注重有效的课堂评价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 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更要关注他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习的结果, 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中的发展和变化, 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可见,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情促思, 以情激智, 注重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评价, 在评价时应带着浓浓的情感, 从不同角度给予肯定, 这样的评价拉近了师生间的情感距离, 使学生思维活跃, 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大增, 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形成学习和反馈的良性循环, 切不可对学生反馈的信息不作评价, 不注重激励与保护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的情趣.一个好的教师从不吝惜表扬, 且表扬有度, 夸奖有理, 从不随意批评, 且批评有方, 疏而不堵.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身上随时闪现的闪光点, 给予及时、恰当的肯定与激励, 让学生树立自信的风帆, 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对于学生的错误也应明确加以匡正, 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辨别能力, 友好的褒扬、正确的规范、善意的劝告, 甚至暴风骤雨式的批评都是教师可以灵活应用的手段.

追求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篇8

一、跳出教材教教材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我们“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所以备课时要依据课程标准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要上好一节课, 要使这节课有效, 就必须对教材进行整体剖析, 而不是单单分析这节课, 因为教材的内容是融会贯通的, 同时了解教材的整体性可以使教材的处理和把握不拘泥于教材, 进行有效地取舍、组合、拓展和加深。例如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第三册教学, 教师对教材进行科学分析, 将教材中原有的《长颈鹿和小鸟》与《小兔安家》两个主题下的除法教学进行整合, 改用《安排房间》一个主题,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始终围绕“就是求什么”这一纽带, 将知识有机链接成一体, 突出了教学重点, 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样既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在活动中自己掌握知识、理解知识。这类与实际应用紧密联系的问题,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二、合理创设“真”情境

新课标指出:“学生学习的素材应来自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低年级的孩子年龄小, 有意注意不够集中, 而设计有趣的故事情境, 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能拉拢孩子们的心, 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引起学生的数学思考。如在教学一年级《乘车》时, 我扮演旅游车的司机, 邀请表现最棒的小朋友乘坐“旅游号”参加今天的旅游活动, 孩子们都以能坐上我的“旅游号”而感到自豪。将教学内容穿插在活动中, 更加的生动形象, 学生会觉得特别有趣, 也更容易理解, 纷纷迫不及待地想找到答案, 从而把“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

三、精心设计教学方式

新课标指出:“教师在教学中要赋予学生以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教师应创设一个民主、开放的课堂环境, 激发孩子们学习探究的兴趣,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 做到动手、动脑、动口, 培养孩子自主探究的能力。而当学习任务较复杂, 个人独立探究有困难或小组合作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时, 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合作学习客观上给予学生更多的交流机会, 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学生的参与面, 而且有助于生生间相互给予灵感、相互提高。当然, 教学中也可视情况将多种教学方法结合运用, 可以“一法为主, 多法配合”, 适应学生实际, 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数学学习, 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此外, 低年级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可穿插一些游戏环节或活动环节, 如开小小运动会、夺红旗比赛、摘苹果、接力赛等, 既能活跃学生思维, 使课堂学习有松有驰, 又能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四、认真总结勤反思

没有反思的经验, 只能是狭隘、片面、肤浅的经验;不会反思的教师, 他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至多只是经验的累积。只有不断反思的教师, 他的教育智慧才会随之不断增长。我们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要进行建设性的思考, 不然我们就会屡犯同一个错误。那么如何改进教学呢?我们可以把教学中自己认为不满意的地方剔出来, 写出反思建议及做法。因此要让学生在不断“反思”中学习。反思的内容主要有: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反思, 对解题思路、分析过程、运算过程、语言的表述进行反思, 还可以对一个阶段所学的知识进行反思。如课本中的“整理与复习”, 要求对学到的知识进行简单的整理, 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就是一个很好的反思过程。经过这样教与学的不断反思, 课堂教学效果就一定会更好。

追求数学课堂的有效生成 篇9

一、活用教材,推动有效生成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也就是说,学习内容不只是教材例题的全盘复制,而应是以学生的现实为起点,随着课堂活动的不断深入而逐步生成的。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应有效接轨学生的现实,促使学习内容在教师的“活用教材”中动态生成。例如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搭配的学问》,教材提供了“2件衣服配3条裤子的所有选择”这一例题,即用每件衣服分别去配3条裤子,得出6种搭配方法。但是如果我们深挖教材就能发现这种方法其实也可以解释为每条裤子分别与2件衣服搭配。因此在教学中出现了这样一幕:

(出示课件:2件衣服与3条裤子,学生动手操作后,上台展示)

生:我用每件衣服去跟裤子搭配,一共有6种方法。

师:你们对他这种搭配方法赞成吗?

生:赞成。

师:小聪聪是这样搭配的。

课件动态出示另外一种搭配法:分别用3条裤子与2件衣服搭配。

教师调查跟小聪聪搭配方法一样的学生,并问其他学生:你看明白了什么?

生:我看明白了他是用每条裤子去跟衣服搭配的。

生:每条裤子都可以跟2件衣服搭配,这样搭配也是6种方法。

生:这种方法跟我们的方法有些不同。

师:怎么不同呢?

生:我们是用衣服和裤子配,每次都能配出3种方法;他是用裤子和衣服配,每次能配出2种方法。

师:你想到过吗,如果用算式来表示,可能更清楚。

生:我知道,我们的方法是3+3=6;他的方法是2+2+2=6。

(师板书)

生:还有2×3=6、3×2=6!

……

在这个案例中,例题并非静态呈现的,而是动态生成的。它经过了两步:第一步,通过动手操作,复习学生已有旧知。因为学生在二年级上册已在《数学广角》里认识过与有序搭配相关的知识,动手操作后再连线搭配意在引发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顾。第二步,通过呈现小聪聪的连线法,揭示另一种思考方法,从而引发学生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某种程度的比较。教师只是提示“怎么不同呢”“如果用算式表示,可能会更清楚”就激发学生自己生成了有序搭配的不同的加法算式表示法,并轻而易举地将其归纳到乘法原理。我们的课本教材只是静态呈现了连线搭配法,没有说明这种连线法可以表示不同的思考方法,更没有揭示数学算式的表示方法。如果照着教材上的方法进行教学,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只是一种低水平的重复学习,这样的课堂就谈不上有效性。

在这个例题的教学中,教师活用教材,利用教材引发学生对已有旧知的回顾,同时也激活了学生求同、求异等思维,在递进过程中动态生成了有序搭配的算式表示法。后面把“由1、2、3和4、5、6分别搭配能组成哪些两位数”一直深入到“4个数跟4个数…9个数跟9个数,能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两位数”,不断地用乘法原理进行验证,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有序搭配是解决此类问题最优方法的感悟,也让学习起点较高的学生原有的有序思维方法达到某种程度的强化。

二、二维教案,促进有效生成

精心预设整个课堂教学,是促动课堂上有效生成的关键。“一个真正把人的发展放在关注中心的教学设计,会给师生教学过程创造性的发挥提供时空余地”。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预设不是为了限制其生成性,而是为了使这种生成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性。每堂课预设的教学思路,都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预设,它力图将学生的感知、思维、表达纳入教师的思想与语言框架之中,带有教师强烈的主观性。我们的“教”要走向学生的“学”,更多地为学生的“学”而预设,才不会使教师的预设过于执著与强韧,教学时拘泥于自己的静态教案,使“教案”成为学生思维与表达的桎梏。

例如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认识时间》,课堂教学时出现了这样一幕:

(学生交流完自己对时间已经有哪些认识后汇报)

生:我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和秒针,有12大格,60小格。

生:我知道最短最胖的针是时针,又细又长的针是秒针,老二是分针。

生:分针指向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点钟。

师:你认识几点钟?

生:8点钟。分针指向12,时针指着8。

生:我还认识6点50分。

师:哦?6点50分是怎样的,你能拨给大家看看吗?

(学生上台拨)

师:你能向大家解释这为什么是6点50分吗?

……

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过程,而是教与学交往互动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与知识,丰富教学内容的过程,是一个发展的、增值的、生成的过程。由于学生处于信息化时代,获取知识的渠道十分广泛,课堂上“老师还没有讲,学生就已经会了”的现象经常出现。遇到这种情况,需要我们重新考虑教学的起点,将原本静态的一维教案调整为师生、生生互动的二维教案,这个二维教案要求教师顺着学生的思路,调整原本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增强提问的开放性,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有效生成源于教师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两方面去思考并调整教学设计。除了预设时要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外,教师还要有在课堂及时调整教学的机智,才能促使学生在自己生成的基础上主动建构新知。

三、捕捉“意外”,激活有效生成

我们的预设只是学生学习的可能性,而非学习的唯一性。学生是生动的个体,他们有自己个性化的学习过程,课前预设是为学习的有效生成架桥铺路的。在真实的课堂中,除了碰到学生的学习起点与我们预设不一致时要及时调整的问题外,还会碰到其他超出我们预设之外的生成。教师要抓住预案中的生成,也要善于捕捉那些意外生成的有价值的资源,通过合理运用和灵活调整,激活课堂的有效生成,使课堂处于动态发展的状态。例如特级教师丁杭缨的《分数的初步认识》课堂中就有这样的情形。

(初步感知后,学生用语言表述它的意义)

师:这个表示什么意思?

生:这个表示把一样东西分成2份,1份就是。

师:你的意思是这样吗?(演示:把一正方形纸任意一折)

生:不是,是把这个正方形纸平均分成2份,1份是。

师:谁愿意再来说一说?

生:把一样东西平均分成2份,其中1份是。

……

(学生尝试写)

师:谁会写?

(生板演:, 二分之一, 1/2, 1%)

师: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这样写吗?

生:我在妈妈的电脑里看到过,还有在报纸上看到过。

师:正确的写法应该是……

追求有效的数学教学 篇10

一、多元性目的观

教学作为一种有目的培养人的活动,其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教学活动的终极归宿。教学目标是对某门课程、某堂课教学效果的预定和所要达到的质量标准的设定,是教育者预期要达成的教学效果。只有教学目标准确清晰、手段合理适当,才能执行出设计合理、高效可行的教学任务,才能实现教学目标。所以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和设计合理可行的教学任务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

教师要认识到教学目标具有多重性。教学目标是为了获得知识是过去相当长时期内人们的共识,但现在人们更强调教学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培养个性、完善人格的过程,是关注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过程。新课改教学注重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更关注学业成绩,培养个性,挖掘潜能,使学生成为多方面和谐发展的人。

二、多类型课程观

有效教学的核心是关注学生全面的进步和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并行。

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可以根据本地、本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地方及学校的总体水平和师资力量,开发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适宜的教学条件,照顾到学生发展的特殊需求,使学生获得切实有效的学习和发展。这就要求教师树立多类型的课程观,将各级各类课程进行分析综合,为实现有效教学服务。

三、多样性方法观

实现有效教学必须重视教学过程中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调整。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教学情境具有复杂性、动态性和不可预测性的特点,任何教学活动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地按照预设教学方法实施进行,必须根据现实的、动态的教学情境适时调整,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在具体教学情境下努力地实施预设教学方法并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不断调整和修改教学方法以期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各种教学方法并无高低优劣之分,只是针对不同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对象有效差别运用。实现有效教学需要多样的方法,除了教师主导的讲授法、启发法,还应该将学习自主权交给学生,运用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如讨论式、研究性学习、小组活动、实验等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要强调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应认识到对于学生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习能力和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

四、多元评价观

有效教学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准备、有效的教学活动及有效的教学评价来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教学。实现有效教学,首先应该尽可能地把握住有效教学的始点——课前预设方案;其次要最大程度地把握住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就是教师按预定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案,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情境,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是否整体有效。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要及时整理、反思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效果,掌握积累教学规律,提高教学实践的能力。同时教师应树立多元评价观,不仅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得,更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发展。教学评价应该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充分发挥其诊断,激励功能。

追求充满情趣的有效教学 篇11

关键词 陶行知思想 激发兴趣 联系生活 从容学写 展示成果

陶行知先生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把生活与教育有机而辩证地联系起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理论自成体系,简单中蕴涵着丰富,通俗中渗透着深刻。

那么,如何从陶行知先生的思想宝库中汲取丰富的营养,让语文教学更有情趣更为有效呢?下面仅以《春联》一课的教学为例,试谈之。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

兴趣爱好是焕发智慧潜力的内在动力,它使学生萌发出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自我追求、自觉探索的欲望。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我们在创造线上,若无发明欲,便依然不会探寻未知之境界,以开发科学之源泉。”可见,兴趣不仅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也是创新之母。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就没有学习的自动力,也就没有创造的智慧和灵感。

《语文课程新标准》指出,应重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全身心、轻负担地投入学习,乐于学习。其关键在于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有了兴趣,他们就有了探索和追求知识的动力。

《春联》教学一开始,我就这样导入:如果把一副春联中的一个字略微改动一下,竟能气死一个人,你们相信吗?看着学生们将信将疑的样子,我便绘声绘色地讲起了《改春联》的故事。故事的大意是:有个土财主,对待长工非常刻薄。在他66寿辰之际,有人送他一副春联:“家大门大好出官,年年岁岁官不断。”他非常喜欢,叫长工挂在中堂上。有个长工悄悄地给上联和下联中的一个字加上了同一个偏旁。土财主一见,被活活地气死了。长工到底给哪个字加上了什么偏旁呢?故事营造了一种轻松的氛围,学生的兴趣来了。我趁势投影出示了那副春联,请他们琢磨琢磨。很快,一双双小手举了起来,有的迫不及待地说出了答案:“原来是在做官的官左边加了个木字旁,变成了棺材的棺呀。”瞧,孩子们的学习欲望被调动起来了!

二、联系生活,为学生奠定基础

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中,“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陶行知先生指出:语文教学要与儿童的生活沟通,要考虑儿童的兴趣和需要。教师教学时,应尽可能地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学习语文知识,也就是“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生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适时恰当地引导学生立足课内,引入或迁移现实生活中的内容,加强语文教学的生活性和生动性。

学习《春联》一文正好是元旦前,于是我启发学生讨论怎样来搜集春联。他们各抒己见:有的说可以去商店、企业、家庭搜集,有的说可以请教父母,也有的说可以翻阅书本,甚至还可以上网查詢……我说:“方法多得很,大家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然后布置了如下作业:⑴每人搜集两到三副春联;⑵感兴趣的同学可在父母的帮助下写成大红春联,带到学校交流。

“生活即教育”。语文教学只有注入生活的新鲜血液、新鲜内涵,学生才能在现实生活中加深对个人与社会、与自然、与国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提高语文素养。

三、从容学写,让学生合作学习

“教学做合一,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一切教学都集中在‘做’,做中学,做中教,做中学进步。”语文课程新标准同样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学习《春联》时,在诵读了大量的春联之后,学写春联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我请学生四人一小组合作,由小组长带领讨论,共同创作一副春联,比比哪个小组创作的春联最成功。孩子们情趣高涨,他们的思维被激活了。很快,一副副春联从他们的口中、笔下诞生。

学生创作的春联,也许粗糙了点,幼稚了点,在大人看来似乎并不特别合乎情理。但是,孩子们在积极创作的过程中,不是对字词反复推敲、研究一番了吗?不是在学习使用文字的技巧吗?他们创作思维的火花在不断地闪现,同时也享受到了创作成功的乐趣。

陶行知说道:“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知把培养人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作为教育的宗旨。儿童是新时代的创造者,不是旧时代的继承者。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解放儿童的头脑、儿童的双手,使他们能想、能干,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学生手脑并用,才能求得真知,生活、创造的能力才能得到培养。

四、展示成果,让学生体验成功

学生的兴趣能够焕发积极的学习过程并带来成果,而学习成果反过来又会使学生产生满足和喜悦,从而焕发出更大的学习兴趣。可以说,真正的学习兴趣是来自学习获得的成功!成功是兴趣之母。

在教学《春联》一课前,有不少学生将自己课前搜集的春联喜滋滋地给我看。我不时地鼓励他们:好好读,课上请你读,好吗?此时,他们已经跃跃欲试。在课上的小组交流中,孩子们有的离开自己的位置,聚在一起,大声诵读着、品味着,场面很热闹,也很有趣。我也成了一名参与者,这一组看看,那一组听听,真正地与学生融为一体了。

全班交流开始了,代表小组最高水平的学生上台亮相了。他们有的带着本子,有的拿着课前书写好的大红春联,上阵比武了。春联的内容更让人大开眼界。有庆贺开张的:“红杏一枝开店外,春风满面待君来!”有描绘春光的:“百花迎春香满地,万事如意喜盈门。”有祝福新春的:“东西南北八方吉庆,春夏秋冬四季平安。”“福旺财旺运气旺,家兴人兴事业兴。”有歌颂祖国的:“风光这边独好,江山如此多娇。”

聆听着台上抑扬顿挫的诵读,台下的同学也情不自禁地附和着。顿时,台上台下一片诵读声。而评比诵读难分上下,只能举手表决。学生上台表演诵读,得到锻炼的还有他们的自信和胆量。当语文课堂里呈现出鲜活的情景时,学习就不再是枯燥的!

当小组朗读春联获得成功之后,我又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展示春联,展示他们创造的成果,更是展示他们的自信与成功。我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作业要求:⑴与父母合作,将创作的春联写到大红纸上,贴于自家门上。⑵中午,由学习委员负责、学习小组长配合将课前搜集和课上创作的春联书写于大红纸上,贴挂在教室里;午自习时举办春联展示活动;⑶感兴趣的同学可自己创作春联,交给老师。

中午,教室里成了春联的世界,同学们有的在浏览,有的在诵读,有的在介绍自己的作品。一张张红扑扑的小脸上神采飞扬。这是他们智慧的结晶,连我也为他们自豪。课后,有不少学生都在日记中记下了这难忘的一课。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善于运用激励策略,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凭借自身的力量不断取得成功,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激发他们的创新动力。哪怕是点点滴滴、微不足道的学习成功,对孩子都会构成巨大的动力,并成为他们获得“自由”、探求新知的起点。

追求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发展 篇12

一、营造和谐氛围, 达成心灵共鸣

和谐的教学氛围应当是民主、宽松、愉悦的, 是学生充分享受获取知识乐趣的必要条件, 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前提。要想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我们必须着力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蹲下身子, 敞开心扉, 热情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尤其关注他们的个性差异, 满足他们的需求。

古诗曰:“喜看稻菽千重浪, 倾听幼竹拔节声。”要想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提高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教师还应积极创设对话的氛围和平台, 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在学生回答的时候, 我们就尽量尊重学生的回答, 不随便打断学生的话语。即使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与自己的意见相悖, 教师也应做到耐心倾听学生的声音, 因为, 有时“相悖”也是一种有效的动态生成资源。

如:我在教学《船长》时, 当同学们得知哈尔威船长与船一起徐徐沉入深渊时, 都被哈尔威船长置生死于度外的崇高品质与伟大情怀所震摄。此时, 一个男生举起了手:“老师, 我不明白, 哈威船长为什么一定要与船一起沉入大海, 他为什么不和大家一起逃生呢?”学生的提问正是教师备课的空白, 于是我及时地调整了教学计划, 组织大家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哈尔威船长关心船上的每一个生命, 唯独忘了自己的存在, 所以他完成任务后, 就和船一起沉入了深渊。”

“哈尔威是船长, 他与船同沉的选择, 表明了他以身殉职的决心。”

……

学生回答得都很精彩, 可是, 小男生依然是倔强地举着手:“我还是不是明白, 船长为什么不愿活下来?”

是啊, 活着是多好, “与船同沉!”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仅凭这一节语文课的片言只语我岂能讲授得清?于是, 我再次调整教学计划, 就“生命到底该如何拥有”这个话题, 引导大家再次展开讨论, 同学们的发言都掷地有声:

“面对死亡, 谁都有求生的本能, 谁说哈尔威不愿意活下来?但他是船长, 他把船上其他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

“有哪个英雄在救人的时候会想到自己?哈尔威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英雄!”

……

同学们各自发表意见, 谈得很有见地。我无法也没有必要给他们标准答案。但正是教师倾听了学生的声音, 两次调整教学计划, 营造了和谐的氛围, 才让学生、老师和文本达成了心灵的共鸣。实践表明, 教师只有着力营造一种没有压抑与强制的和谐氛围, 才能真正达成与学生产生共鸣的目的。

二、创设趣味情境, 激发学习情感

日本心理学家泷泽武元说:“在促进儿童的学习方面, 不能无视感情的作用。情感交结在人的思维中, 或者成为刺激, 或者成为障碍。”研究表明, 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可激发学生情感的因素, 教学中若能充分利用并发掘这些因素, 创设趣味教学情境, 则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 保证课堂教学高效率地运转。因此, 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与探知欲望, 让学生真切地感悟体验文本, 培养应有的学习能力, 我们可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 通过多媒体展示、语言渲染、角色扮演等手段, 巧妙地创设各种情境, 构建一个吸引力强劲的阅读磁场, 让学生在对文本的还原和体悟中感受阅读的妙趣横生。如我在教学《草原》时, 在优美的蒙古音乐中, 通过课件动画, 导游“小精灵”带领同学们欣赏“一碧千里, 而并不茫茫”的草原, 一路上同学们看到了明朗的天空、矫健的雄鹰、成群的牛羊等许多美丽的景物。此时我暂停播放, 出示问题:“刚才小精灵带领我们观赏内蒙古大草原的优美风光及民族风情时一直没有声音, 谁能结合课文内容给小精灵设计一段导游词呢?”问题一出, 同学们跃跃欲试, 阅读热情高涨。不一会儿, 一篇篇精美的导游词就设计好了。我又重新播放这段优美的“草原风光图景”, 并让学生用设计好的导游词对其配音解说。此时所呈现的情境又别有一番风味了, 课堂教学又一次进入高潮。

三、优化教学方法, 活化语文课堂

新课程背景下的师生关系, 应是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关系。在如此背景之下, 教师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教会”学生进行动脑、动口、动手、动眼的学习, 而不应单纯向学生灌输知识。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实现教学目的所采用的具体手段。优化教学方法, 不仅包括“教”法的优化, 而且包括学生“学”法的优化, 只有学生“会学”了才能“爱学”, “爱学”才能促进“会学”。如一位老师教学《墨梅》一诗时, 在引导学生理解第一句诗的基础上, 带领学生归纳学习方法:读诗句、讲字义、连成句;接着让学生运用此种学法自学第二句诗, 提出不懂的地方, 并针对学生所提问题,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释疑;学习第三、四句诗时, 让学生采用合作学习的形式, 四人一组, 互相质疑、讨论、解疑, 然后向全班汇报学习过程。实践表明, 如此教学流程的设计, 不仅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而且促进了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发展。

四、强化习惯培养, 实现“有序”学习

上一篇:热处理变形的影响因素下一篇:开放三十年外资中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