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想征文(精选11篇)
教育理想征文 篇1
中学组(征文)
让理想起航
——读《理想点亮人生》有感
最初的理想牢记在心上,最想要去的地方,怎么能在半路就返航?最初的理想绝对会实现,实现了理想,才能够算是到过了天堂!
————题记
读着《理想点亮人生》一书,我感触颇深。这本书为我们介绍了数十位主人公胸怀大志、发愤图强,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的故事。从书中,我懂得了理想的重要性,行动的必要性和奋发学习的方向性的道理。
泉水的理想是池塘,山溪的理想是大海,幼苗的理想是栋梁。我的理想是当一位音乐教师,为祖国培养更多的新时代的接班人!
但我深深地知道: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孩子,由于自身条件和外在环境的局限,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我必须正确处理好理想和现实的关系,让自己的理想扬帆起航!
理想,让我明确了人生奋斗的目标
青春是一片沃土,理想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直到长成参天大树。
贝多芬双耳失聪,但他捕音为凤,谱曲为凰,在烈火余
烬中重建欢乐的世界,使自己的世界重新充满七彩阳光。他用他的十指,向世界、向冥冥中的命运傲然奏响了他的《命运交响曲》。
读到《理想点亮人生》一书中这些人物的经历和成功,不得不让我感到由衷的佩服;每当我看到别人拿着奖状,大家都在夸奖他时,我很希望那个人就是我,我很想尝尝成功的滋味。但我很快在内心告诫自己:成功不是不劳而获,它是属于每一个勤奋的人。
我从小就喜欢音乐,当一位名副其实的音乐教师,是我的理想,我一直在努力的奋斗着。
理想,让我开足了人生前进的动力
人生之路不是一马平川,也不是鲜花碧草铺就的,苦难挫折在所难免,但只要有理想这盏不灭的灯陪伴,就能冲破迷茫,就能步入灿烂里程。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只鹰孤独地在天空中翱翔着,发出一声嗥鸣,如同震天的巨响。
鹰继承了千千万万祖先血脉里的渴求——翱翔于蓝天之中,横跨于苍穹之上。
鹰用尽一生来诠释理想,它曾孤独过,痛苦过,也失败过,但它总是执着地追求着理想,让高飞的灵魂飞出平凡。
邰丽华,因为小时候发高烧而失去了听力,从此,她进入了一个无声的世界。可是,一次律动课上,老师踏响木板的震动,启蒙了她对音乐的痴迷,音乐成为她意识中理想的种子。从此,她便刻苦训练。2003年3月,在波兰,邰丽华的一支《雀之灵》,舞动了全场观众的心。她先后出访过二十多个国家,演出数百场,征服了不同肤色的观众。
200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她领舞的群舞——千手观音,让十几亿中国人在热闹中沉思、感动。
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平淡若水的“孔雀仙子”、“观音姐姐”仍在孜孜以求地跳着人生这出大舞。
邰丽华虽然是残疾人艺术家,她在艺术领域的成就却是完美无缺的。她用爱和理想支撑自己,更感动了中国,感动了世界。
邰丽华的成功,见证了理想带给一个人的强大动力。每当我练声、练琴觉得枯燥的时候,每当我看到同伴在玩耍我也想玩的时候,每当我节假日要到音乐老师那里去学琴而埋怨父母不给我自由的时候,一想到鹰的执著,一想到残疾人艺术家邰丽华成功背后的心酸,我就自觉惭愧,我就动力十足!
我正学着雄鹰,踏着邰丽华的成功脚步,向着自己的理想迈进!
理想,让我进入了人生最高的精神境界
有人说,理想是浪花,追求它,你才有浪花拍打岩石的激情;有人说,理想是风,渴望它,你才拥有风拂万物、穿
山越海的洒脱;也有人说,理想是阳光,把握它,你才有阳光倾洒森林的畅快自如。而我则认为,理想是古埃及那古老而神秘的文字,需要我们用一生的心血去诠释它,超越它。
生命只有一次,而且是短暂的。
庄子说:“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朱自清在《匆匆》一文中说:“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奥斯特洛夫斯基则说:“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正因为有了理想给我的奋斗目标、前进动力和精神境界,我才能张开那双柔弱的翅膀,去拥抱那片属于自己的音乐天空。
理想是动力,让我勇敢地站上了学校艺术节的舞台;理想是信心,让我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变得坚强;理想是快乐,让我乐观地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挫折与失败!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理想的实现,就像真金白银的获取,只有战胜无数困难,改变和克服无数不利现实才能实现。
我深信:当一位名副其实的音乐教师的理想,我一定会实现。
青年朋友们,行动起来吧!
我们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
愿我们插上理想的翅膀,在人生的天地间自由翱翔!愿我们当好理想的舵手,在人生的大海上扬帆起航!愿我们借助理想的光芒,把平凡的人生点亮!
教育理想征文 篇2
一、参赛对象
凡全国普通中小学教师、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和教育科研工作者以及社会各界关心和热心于基础教育改革和课题研究的人士均可独立或合作撰写相关教科研论文并参加评选。
二、参评要求
1.参评论文的形式, 可以是教育基本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也可以是调查报告、实验课题、教育随笔、教育活动案例与分析、个案研究、日志等。
2.论文要注重“教育科研”含量, 要求立意新颖、主题明确、论据充分, 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3.所参赛论文一定是原创、无抄袭, 引文要注明出处, 署名排序无争议, 文责自负。参评论文如已产生社会影响 (发表、交流、获其他奖项等) 者请在文末注明。论文报送截止日期为2014年12月30日。注 :投稿邮箱 :
xkcyj2012@126.com或xkcyj2012@163.com (投稿主题词请注明“见证十年”)
4.邮局或银行汇款 :每篇论文收取评审费80元, 主要用于评审、授奖和印刷优秀论文集等。评审费可采取邮局汇款或银行汇款方式。
教育理想与理想教育 篇3
教育理想
理想的高度能够决定人生的高度,这已为无数的事实所证明。而理想教育的高度则取决于整个社会人们教育理想的高度。要想实现理想教育的奋斗目标,我们每一个人,尤其是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拥有崇高的教育理想。有了崇高的教育理想,我们才能认真阅读,积极反思,不断创新;有了崇高的教育理想,我们才能在新课程改革中站得更高,走得更远;有了崇高的教育理想,我们期待中的理想教育才能拥有思想基础和精神保障。而一个人有着什么样的教育理想,则与他的人生追求、知识水准和生活环境息息相关。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人们心目中崇高的教育理想应该超越个人功利的狭隘,为所有的教育对象着想,为整个社会的发展服务,为人类的进步注入永恒的动力。
理想教育
确立了崇高的教育理想还不够,我们还要把这种教育理想转变为先进的教育观念,并落实在富有人性化的教育实践中,做到人人都能够为自己教育理想的实现而勤奋工作。
人的成长是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自然也离不开外部因素的影响。处在社会大环境中,我们的理想教育也同样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的影响。而社会对升学率的恶性追求必然会导致教育的畸形乃至异化,生源的悬殊差别也难以避免地会影响到学校的教育教学成绩,并最终制约一部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尤其是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偏低,也会波及教师的心理,影响一部分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从而使得理想教育的实现遭遇阻碍。这些问题,虽然并不能完全阻挡我们朝着理想教育前进的脚步,但也会让理想教育面临重重困难,甚至让理想教育举步维艰。
然而,不管遭遇到什么样的困难,理想教育也不能止步。我们没有停下来的理由。与其说理想教育是社会和未来对我们的呼唤,倒不如说是新课程教育改革背景下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最终归宿。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希望通过对理想教育的探讨,能够揭开罩在理想教育上的层层面纱,使理想教育渐趋明朗,让更多的人认识理想教育,理解理想教育,认可理想教育,以摆脱理想教育的象牙塔状态,让理想教育真正步入现实,走进人心。同样,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实践与研究,进一步明确理想教育的内涵,丰富理想教育的底蕴,达成教育理想和理想教育的完美对接,在帮助现实教育实现质的升华和历史性蜕变的同时,收获理想教育的博大与深邃。
理想教育的立足点,毫无疑问应该高于社会的一般性要求。但是,我们所追寻的理想教育,却又必须也只能立足在现实的土壤中。只有立足于现实之中,才能脚踏实地,直达理想教育高而远的境界。任何脱离现实、追求空中楼阁式的教育都不可能步入理想教育的彼岸。因此,要想实现我们的理想教育目标,必须首先获得社会的支持。要加强理想教育的宣传,展开理想教育的大讨论,让更多的人关心理想教育,思考理想教育,以此提高人们对理想教育的认识,增进人们对理想教育的感情,并在得到广泛心理认同的基础上,让人们自觉地投身到理想教育活动中来,以便给理想教育注入源源不断的智慧活水,形成激荡现实世界的滚滚洪流。只有让更多的人理解了理想教育,才能跳出“全民应试”的窠臼,实现“理想教育大家做”的目标。
社会对学校、学校对师生的评价不能过于精细,不该只以量化积分、感性判断的形式呈现,应该有着不拘一格的形式,展示理性的优雅,展现思辨的深度,彰显人性的魅力。要从更深的层面上来思考教育,从更高的目标上来考量教育,将教育从功利境界提高到自由境界,从世俗境界升华到理想境界,从单纯的知识境界提升到丰厚的人文境界。要给学校以更多的教育自主权和管理自主权,鼓励学校进行教育变革和教学创新,以创办既能适应社会要求又能显示社区特点的特色教育,而不是拿固有的模式考查学校,更不能用僵化的标准类比学校。学校之间也要开展竞争,但这种竞争应该显示良性的特质,没有对分数和升学率的刚性要求,对优质生源的争夺也不该狂热到病态的程度。
没有哪一个教师不想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体现人生价值,获得社会认同。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將传统教育对学生成绩的关注,变为理想教育对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的共同关注,并以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教育向更高层次迈进,可能在短期内无法取得明显的效果。而理想教育的高于现实、超越现实,又决定了实现这一目标必然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那么,已经习惯于追求显性教学效果的人们,能不能容许我们在理想教育的道路上“默默无闻”地前进,这是一个不能回避也不该回避的问题。而当人们对理想教育不能完全理解甚至是产生误解的时候,作为先行者的我们,还能不能坚守我们的阵地,沿着理想教育的方向“孤独”前行,这同样也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实现理想教育
在向理想教育迈进的征程中,作为教师,首先要有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对教育工作要富有激情,并且充满理性,能凭借自己的智慧育人,却也不乏在关键时刻像雄鹰一样展翅护雏的勇气和果敢,以至能够用生命的绝响奏起教育的最强音。
理想教育的实现,还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育人观。理想教育必须立足在现实的土壤里,尽管它高于现实。不管现实的土壤是肥沃,还是相对贫瘠,都要正确对待。置身在生活的洪流中,各种因素都可能困扰着我们,冲击着我们的教育理想,甚至影响到理想教育持续深入的开展。只有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才能跨越教育的功利境地,强化教育的育人功能,做到既关注学生的当下学习状态,又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心理上的帮助和情感上的支持。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才能把学生视作独立的生命个体来对待,主动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精神,自觉培育他们合作探究的意识,积极鼓励他们自由健康地发展,努力排除阻碍他们进步的各种障碍,为他们的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让崇高的教育信念在朴实的教育行为中熠熠闪光。
要想实现理想教育的目标,教师还要养成高尚情操,铸就教育家情怀。教育家不应该作为理想教育的派生物出现,而应该是理想教育诸多目标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想成为拥有不俗情怀的教育家,我们就要自觉地将对个人生活的关注变为对教育生态的关注,主动地将教育从知识领域提高到道德境界来认识,努力将教育从“功利”状态提升到“无为”状态。
实现理想教育,我们还要为自己的专业成长寻求最佳途径,踏实工作,大胆创新。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不一而足,但归纳起来不外三种:教书、读书、研究与写作。这其实正和我们通过新课程教育实践,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方向完全一致。不过,从教师的个性特征和个体差异来看,每个人的理想目标并不可能完全一致,也就没有必要用同一个路径来要求所有的教师。但是,从另外一个层面上来说,如果想以自身成长来促进理想教育的实现,教师就应该毫不迟疑地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相互鼓励加入专业共同体,以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提升自我发展空间。要积极探索,在探索中寻求突破,大胆创新,在创新中寻求变革,以促使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同步发展,实现理想教育和现实教育的完美整合。
理想点亮人生征文 篇4
大庆肇源县茂兴中心小学四(3)班 王俊博
理想是灯,照亮了夜行的路;理想是船,载你驶向成功的彼岸;理想是雨,滋润了一方心田。
我的理想是将来能成为一名工程师。因为我特别喜欢各种小发明、小制作,喜欢看各种关于科学技术的书,有时甚至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从我刚刚记事起,妈妈就给我买一些既要动手又要动脑的玩具,如雪花片、拼图、积木……我当时就很喜欢这些玩具,百玩不厌。后来等我长大了一点,我向妈妈要的玩具大多是各种各样的工程车,如压路机、起重机、大卡车等等。我经常对车进行拆卸、组装。等我再长大些时,妈妈又给我买了一套《儿童现代知识百科》和《十万个为什么》。那时我还不认识多少字,但我总是追着妈妈给我讲,也正是从那时起,我对科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那以后,我经常在家里做些小制作、小实验。一些废品成了我的宝贝:旧报纸、小纸盒、塑料瓶、吸管等等。我做过的小制作有指南针、坦克、飞机、地震预报灯……每当我从书上或电视上学到一种,就要试着亲自做一做。有一些我以前做过的手工,至今还保留着呢。我还喜欢折纸、玩魔尺等,这给我的课余生活带来了很多乐趣,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我对科学的探索欲望。
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我们少年儿童一定要从小爱科学,多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科学技术和自己勤劳的双手建设祖国,让我们的国家更富裕,更美丽,更强大。
能成为一名工程师是我的梦想,我会为自己的理想不断努力。居里夫人曾说过:“如果能追随理想而生活,本着正直自由的精神、勇往直前的毅力、诚实不自欺的思想而行,则定能臻于至美至善的境地。”
理想点亮人生,有理想的人千万别轻言放弃,不要总认为理想离我们太远,有一句名言说:“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理想只有在经过与困难斗争之后才能实现。我希望自己一直追随着理想而生活,永不放弃。有了自信和持之以恒的努力,我相信我的理想一定会实现的。
理想点亮人生征文 篇5
苏格拉底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理想是启明星,带领我们走向心中的圣地;理想是灯塔,在迷路的时候为你照亮前行的方向;理想是火炉,在你寒冷失措之时为你燃起内心的希望之光。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找准自己的定位,并为之不懈奋斗。今天的理想就是未来的现实,今天的人生目标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明确了自己的位置。为了赢得未来,要从现在做起。
为了迎接党的十八大顺利召开,响应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学风建设的号召,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远大理想,迈好人生中的第一步,我们组织了本次“理想点亮人生”征文活动。
二、活动目的
通过此次活动,增强经济与管理学院同学们的上进心,帮助同学们树立远大理想,及时停下脚步审视自己,为今后的人生打好坚实的基础。同时响应学校学风建设年,用这次活动推动学院学风建设进度,用积极向上、胸怀壮志的精神面貌迎接党的十八大的召开!
三、活动主题 :“理想点亮人生”
四、活动时间
获奖名单公布与奖状颁发20xx年11月18日
五、活动策划主办单位
经济与管理学院党总支部
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分团委
六、活动承办单位
金融学生党支部、院分团委学生会新闻部、宣传部
七、活动对象
八、工作人员分组
宣传组:院学生会宣传部、新闻部
执行组:金融学生党支部所有成员
九、活动流程
1、前期准备:
【策划、通知】由金融支部王一丁负责于20xx年11月3日前出台;谌慧玲负责11月5日通知经管学院八个学生党支部
【宣传工作】
(1)宣传部在11月5日前海报制作完毕,共8张;
(2)新闻部将征文通知电子档于11月5日前上传至官方博客并通过微博进行网络宣传,同时下发通知到各班学习委员。
2、活动过程:
(1)11月5日---- 11月15日为征文收集时间。
征文活动要求如下:
①主题:理想点亮人生
②参赛形式:以班级或个人征集学生个人优秀作品,提交电子稿发送至271859049@qq.com。
③作品要求:体裁不限,题目自拟,可以为散文、诗歌、小说、心得体会等形式,其中散文字数不超过20xx字,小说不超过3000字。要求作品必须围绕主题,内容积极向上,体现我校大学生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公益广告设计大赛活动策划书)
④截稿截止时间:11月15日。
⑤按照投稿数量的5%、10%、15%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若干,授予奖状。优秀作品可在经济与管理学院院刊与官方博客发表。
⑥其他要求:征文原创,如发现抄袭或雷同,取消参赛资格;征文不落款班级姓名等信息,不颁发奖状不予发表。
(2)11月16日-----11月17日为征文审核时间,有以下两个环节的评定:
一审:由金融学生党支部干部、院学生会干部进行初选
二审:将初选优秀的文章上交有关辅导员与专业老师进行最终的排名
(3)11月18日为征文获奖名单公示及奖状颁发时间
4、活动后期:
(1)将优秀获奖征文在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客、微博、院刊等上刊登表彰;
(2)获奖名单在经济与管理学院办公室进行备案;
(3)新闻部出台新闻稿发表上传至经管网页;
(4)金融学生党支部成员每人一份活动心得上交宣传委员处;
(5)活动结束后,有关财务人员及时做好活动费用记录。
十、活动注意事项
1、所有成员活动开会时必须准时到达,不得迟到、无故不到。
2、征文稿件要妥善保管,不得遗失。
3、审核征文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不得个人感情用事。
4、各部门第一次合作,分工明确的基础上互帮互助圆满完成本次活动。
十一、经费预算:
理想点亮人生征文1 篇6
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不知道该走向何方。人生的路有多精彩,与一个人的理想是否远大息息相关。苏格拉底曾说过:“世界上最幸福的事,莫过于为理想呃奋斗。”理想能赋予生命更深远的意义,也照亮了精彩人生。
说到理想,不能不说这是个诱人的字眼,它不像天方夜谭般孔洞,不像梦幻般虚无缥缈。理想是不仅是一份力量,更是一份信念,推动着我们大步向前,创造属于自己的文明。我们祖先,跑不如马快,力不比牛大,凶猛不及虎狼。但为何最终,人类能成为地球的主宰?为什么人类能不断进化发展而其它动物却始终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根源就在于:人类具有多层次、多向度和无限增长,永不满足自我的实现驱动力和欲望力,而一般动物的欲望力则是低层次、单向度和少变化的,它们很容易满足于“温饱”等本能需要,别无他求。而这种多层次、多向度和无限增长、永不满足的自我实现驱动力和欲望力就是我们所说的理想。我们人类就是靠着这种“源动力”一步步强大起来的,这种动力写入了我们的骨子里。人类向往蓝天,于是有了飞机;人类向往宇宙,于是有了航天飞机。从某一方面来看,是人类越来越远大的理想推动着人类一步一步向前。现代科学研究已发现,人类的自我实现欲是打入人的基因之中的,这种欲望力,同人类潜在的体力、智力等客观存在一样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极大地影响着人类诸多方面的发展。
由此可以说,理想从不遗弃任何人。诗人流沙河说:“世界上总有人抛弃理想,理想却从来不抛弃任何人。给罪人新生,理想是还魂的仙草;唤浪子回头,理想是慈爱的母亲。”生活中难免会遇到种种不幸,遇到种种打击,我们会痛苦,但不能绝望;可能会暂时失去理想,但千万要记得找回来,因为它从未抛弃过我们。通往理想的道路是曲折的,“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只有经历了过程的艰辛,才能真正明白理想变成现实那一刻的来之不易。古今中外,多少革命者、文学家、科学家胸怀远大理想,引领光辉的人生历程,成就千秋伟业,为人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人民心目中筑起了不朽的丰碑,但他们都经历了一番常人无法想象的苦难。新中国的伟大缔造者毛泽东,一生戎马三十年,肩负着反帝反封的伟大使命,推翻了压迫中国人民的三座大山,领导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并支援朝鲜,打跑了美帝国主义,筑造了一座又一座丰碑!但这些光辉成就的背后,谁又能体会的到他的心酸。妻子杨开慧,长子毛岸英,都将自己的生命献给了伟大的祖国,这份悲恸之情不言而喻。而伟人之所以为伟人,就是他们无论经历什么都不放弃信仰,不抛弃理想,而且会为了理想而奋斗终生。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也是需要理想指引道路的时代。
我们生活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身边充斥着各种诱惑。怎样才能在这样的世界中不迷失自己的方向,是社会给我们每一个人出的一道考题。而在我看来,这道题目最好的答案就是一定要坚持自己的理想,他就像一盏明灯,始终照耀着你应该前进的方向。正如列夫·托尔斯泰所说的那样:“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当然,想要成功,光有理想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不断为之努力奋斗。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准备的过程。“机遇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只有经过不断的积累,才能在机遇到来时毫不犹豫的抓住,才能据成功更进一步。
“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离乱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理想不会停留,当理想变为现实时,便会形成更深层次的理想,毫无疑问,当今时代的理想便是繁荣。而对于一个人来说,穷苦的人渴望金钱,伤病的人渴望健康,失恋的人渴望爱情。理想虽因人而异,但从不分贵贱。我们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而我们所追求的,正是我们的理想。
诚然,我们的社会还存在很多问题,并不断的暴露出新的问题,但这不是我们抱怨社会的借口,“有光明的地方必然会有黑暗”,世上没有什么是完美的,总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们的社会在一直进步,我们的理想一个个变为现实,这些都是我们看的见,摸得着的。一百年前,我们的国家一穷二白,任人宰割。可我们现在有了强大的国防,不再受列强的欺辱;有了先进的科研,不再担心外国的科技封锁;有了强大的经济实力,不再忍受贫穷;中国人,有了理想,有了尊严,终于在世界上重放光芒,熠熠生辉,那个沉睡了百年的东方巨人又重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固然存在,但我们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有百折不挠的毅力。化差距为动力,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
1908年《天津青年》杂志刊登了一篇文章“
一、何时中国才能派一位选手参加奥运会?
二、中国何时才能派一支队伍参加奥运会?
三、中国何时才能举办奥运会?”一百多年过去了,当我们回首,发现当年那遥远的梦想并不遥远,短短的一百年就实现了,尤其是零八年的北京奥运会,将国人的奥运梦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就好像人有无休无止的欲望一样,我们所面对的问题也是层出不穷。“办好亚运,办好奥运,不如办好春运!”的确,我们的新问题又出现了,春运、医保、上学、养老等一系列民生问题深深的困扰着我们社会,我们的国家和政府。但鲁迅说过:“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我们曾经硬是走出了那么多的路,这几条照样难不倒我们中国人。中国人向来不缺少自信与理想,更有能力解决出现的问题,“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我坚信,不久的将来这一切将
不再是问题。
人需要理想,但是需要符合自然的理想,而不是超自然的理想。曾有一段时间,我们相信人定胜天,抛弃了我们传统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肆无忌惮的向大自然掠夺,建造我们的繁荣社会,但却遭到了自然的无情报复。这个教训让我们明白:无论何时都应实事求是,遵守自然法则,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甚至宇宙和谐统一,永远不能凌驾于集体之上。
著名哲学家黑格尔说过:“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一个只有物质文明的文明算不上文明,我们的理想不光包括创建物质上的极大繁荣,还包括精神上的极度文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吐故纳新,共建和谐社会的新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重建理想——谈高中生的理想教育 篇7
物质上的丰富并没有带来精神上的富有。虽然我们的电视频道从过去几个、十几个, 到现在的一百多个。饭后可供享受的“精神粮食”也是越来越多。饭后从激情的“中央5台的体育频道”到“各个地方台”都要轮流走上一遍。真让他说出看了个之所以然, 一拍脑子, 似乎什么也没有。朋友间的小聚会, 也成了暗地里叫劲的见面。每个人都挖空心思, 恨不得把自己打扮成“名牌标志的logo秀”。见面后, 虽然自我感觉得意洋洋还要装得特别随意和不着痕迹, 似乎总要体现出一种比别人强的优越感。而最要命的是见面后谈话, 让旁人听简直庸俗不堪。家长里短的内容算是高尚, 大部分谈话都与钱有关, 并且那种走寻常路线挣钱的方式已无法得到众人的共鸣, 如何一夜暴富成为最为热议的话题。顺带杂夹着不时的“噱头”和“脱口而出”的脏话, 便构成了当今社会最为普遍和常见的一次小型聚会。
社会风气的“功利化”和“务实化”, 让我们这些做教育的也很受冲击。教育并不是空中楼阁, 是随于社会的。当整个社会开始浮躁化, 学生尤其是高中生其实是最大的受害者。
作为高中生, 刚刚接触社会, 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建立。这个年龄在人的一生中是最为宝贵的。古有诗云:“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惜取少年时。”而我常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为什么要让你们在这个年龄上高中, 拼高三?因为你们这个年龄的精力、体力是最好的。就像一棵小树一样, 虽然瘦小, 却从内到外透出一种勃勃的生机。”每次说到这话时, 学生都会微笑看着我。他们年轻的脸庞总是散发着一种朝气, 让我从心底涌起一种莫名的感动。每当这时候, 我总会想起那种老话“人之初, 性本善”。而在有的时候, 看到有些穿校服的学生带着社会的坏习气, 游走在大街上。我总在与他们擦肩而过后, 望着他们的背影感叹道:“这真的是学生吗?”那种冷漠, 那种淡然, 那种愤世的神情, 已经完全丧失了一个高中生对生活的热情。于是, 我常常在想:“有什么动力, 能保持一个人对学习的无限热情。”我问过很多人, 也和不同身份的人讨论过这个问题, 不过, 答案最后还是被我找到了, 是“理想。”
在这个耻谈理想的时代, 人们开始“拒绝理想”。有人在光天化日之下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刚从监狱里放出来。”可是我们却羞于说:“我有理想。”连中学生的作文, 也透着玩世不恭的痞子味, 并名正言顺更名为“新概念作文”。这让做传统教育的我们情何以堪。
我承认, 现代的社会已经是一种多元化的社会, 各种思想和流派杂夹在其中。我们接受并且包容这些文化。但是传统并不意味着保守, 他也可以是一种开放式的姿态或是一种互动的形式。在传统教育中, 重要的一课就是谈“理想”。做一个积极的, 对社会有用的人在任何时代都不过时。不管是来自最发达的经济体———美国的好莱坞式电影中的个人英雄主义, 还是小资们的最爱, 小清新电影的鼻祖浪漫之都的法国。主人公, 总会在徘徊和迷茫中坚定自己的信念, 并最终找到希望之路。而理想, 正是支撑这一信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谈“理想”成为我每年第一堂课的重要内容。
第一, 根植于学生的观念中。虽然这件事不难, 但是刚开始, 大家表现得都很迷悯。因为, 这个时候很多高中生的父母已快到“知天命”的年龄, 理想对于他们来说, 已经是过眼云烟了。他们中的很多人既不想“提”也不想“谈”自己的理想。因为生活已经让他们变得麻木。如何让他们正确评价和对待自己孩子的理想也是一种很困难的事。他们中会出现两种极端的人, 一种是因为自己年轻时的理想失败了所以对孩子的要求过高, 成为孩子“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另一种是因为自己年轻时理想成功了, 成天和孩子说“我年轻时如何如何……”引起学生反感, 不愿意和家长沟通。客观和正确地引导孩子的“理想”, 也是我在家长会上对家长所说的话。因为教育不一个人的责任, 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并不是要求每个学生的理想都是考一本。这是一种“过于务实”并且“不现实”的态度。而是应该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 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理想”。通过一番话教育, 很多同学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
第二,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人在小的时候很容易判断什么是好的, 什么是坏的。并且能脱口而出, 不加掩饰。现在想想, 那是属于孩子的幸福。伴随着年龄的成长, 我们却发现判读“好”和“坏”越来越困难。社会就像一个麻辣火锅, 谁也摆脱不了他的“辣”味。没有绝对的“好”, 也没有绝对的“坏”。高中生本身的判读能力有限, 很容易陷入思想怪圈, 无法自拔。而我教给他们一种办法, 就是跟着自己的“心”走, 不要违背社会伦理道德, 不要妨碍他人。就像上课说话, 就讲话而言, 也可能是有价值的谈话。但是, 放在课堂这个环境就显得不合适, 并且, 妨碍到了别人, 这就是不对的。每个人的“理想”是不同的, 只要他是积极的, 向上的, 并且在为之努力, 这种行为本身就应该得到尊重。学会尊重别人的理想是起码的道德观。
第三, 拥有一个适合自己的理想。当每个学生思考过这个问题后, 他都会拥有自己的理想。这个理想可以是就近的, 也可以是长远, 也可能是变化的, 这都没有关系, 只要适合自己就好。我们今后的人生轨迹其实一直沿着这个“理想之路”在行走。有的时候, 可能路线会很吻合;有时候, 路线也会出现偏离。但是, 没有关系, 只要理想还在, 总会朝着方向不计成败地前进, 实际上也的确如此。当他们上到高三快结束时, 我将他们当年写给我关于理想的纸条发给他们时, 大家才唏嘘感叹其实自己一直没有走远。
在这个理想失落的年代, 让我们重建理想吧!危机也罢, 困惑也罢———这一切都是属于我们自己的, 属于中国当代教育的。他出现在特定的时期, 特定的年代。他就这样淡然地走到我们面前。我们这一代教育者所要做的, 就是要摆脱困境, 走向未来。重新塑造有理想的高中生, 重塑民族的希望和前进的方向。
创建理想学校,实现教育理想 篇8
理想学校 教育理想 校长 教师 学生
当代教育家魏书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没有教育理想的校长,不是一个合格的校长,不可能办好一所学校。他的言辞虽然有些尖锐,但仔细思索很有道理。本人从事学校教育管理工作多年,一贯秉持的教育理想,就是把优质学校创建为理想学校。以下谈谈本人对学校教育发展的一点思索和看法。
首先要明确什么样的学校是理想学校?它和优质学校有什么不同?优质学校主要从教学质量和办学条件方面衡量,更多关注社会、家长、教育部门等方面的外部评价;而理想学校应该同时关注师生的内心感受,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它是师生非常喜欢、家长非常满意、社会高度认可的学校。是一所有特色的学校,一所有品位的学校,一所有目标的学校。在这所学校里,有一位富有人格魅力、有远大理想的校长,有一支创新型、有活力的教师队伍,有一批善于探索、具有良好习惯的学生,有一套面向所有学生、自主高效的课程体系。
那么,怎样来创建理想的学校呢?
一、做理想型校长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对学校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做理想型校长,首先要注重学习,做学习型的校长。要求教师读大量有益的书,自己先要做到。开会的时候,不至于絮絮叨叨,重三叠四,而是侃侃而谈,口若悬河,切中肯棨,言简意赅。空暇时间能和教师探讨读书之感受,切磋教育之方法,讨论教育之现象;要做理想型校长,其次要有一颗仁爱博大的胸怀。哪位老师犯错了,不是严加指责,而是郑重指出,耐心帮助,悉心关怀,给教师一个弥补过错的机会。哪位老师生病了,校长不应犯官僚主义,视而不见,应该送去宽慰的话语,带去美好的祝福。不是将批评常挂在嘴边,而是以表扬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不以罚款为准则,而以奖励为方法,教师们想干愿干拼命干。让每位教师因工作而美丽,因工作而快乐;要做理想型校长,还要精通管理艺术,不开长会,不常开会。能带给教师们以阳光,能带给学生们以快乐,能带给家长们以信任。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为了教育;最后,要做理想中的校长,就要放眼全局,对学校发展有远景规划,重视人才的培养,引领学校不断向前。
二、促理想型教师
一所对学生成长真正负责的学校,首先,要承担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责任。只有发展教师,才能更好地成就学生。本人担任校长期间,遵循的办学理念之一,就是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学校首先以岗位培训为契机,大力提高教师专业理论知识水平。通过新课程、新教材等方面的学习培训,加强教师对新的教育理念、思想的学习、接受,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思想认识、改变教学模式;同时,注重校本教研,推进专业成长。让教师全员参与、积极投入到教学研究行列,开展听、评课活动,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要求教师全体参与评课并提出对公开课的看法,在讨论中有所收获,推进专业成长;其次,学校还必须加大教师外出培训的经费投入,鼓励教师踊跃参加各级各类的教学研讨会,广开见识,了解当前教育教学动态,并把好的教学方法与大家共享,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力争使学校教育走在时代的最前沿;最后,学校要开展多元化、多层次的教师之间结对子“一帮一”活动,以老教师带新教师、经验丰富的带刚入行的。通过学习教学大纲、钻研教材、集体备课、听评课、写反思一系列活动,达到互相学习、共同成长的目的。通过这些方式促使教师成长,打造一支创新型、有活力的教师队伍。
三、建理想型课堂
课堂是教师的,更是学生的。理想型课堂,应该是高效而快乐的,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自我实现,自我愉悦。为此,我校在认真学习借鉴兄弟学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大力开展了高效课堂改革,首先,创建了“121”课堂教学模式。即教师在课前首先和学生商量,确立学习目标,做到目标要明确、具体、恰当、完整;其次,狠抓学生预习,由教师提出预习内容,预习方法和要求,然后学生自学,并用双色笔做好预习笔记,写出收获,提出问题。课堂上先按学习小组对预习任务进行讨论讲解,发挥“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作用,共同解决难点。然后将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成果在全班展示,对知识进行迁移和运用;最后,由学生对本节课知识认知、体验、感受进行反思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检测,检查反馈教学效果。在整个课堂中,老师讲解不超过10分钟,学生自学、合作交流、展示活动不少于20分钟,当堂检测、总结讲评不少于10分钟。真正把课堂话语权还给学生,把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以及对学生的尊重,化成了学生的行动,满足了学生探究的需要、获得新体验的需要、获得认可与欣赏的需要、承担责任的需要。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得到落实,实现了高效、愉悦的课堂价值追求,带来了课堂“生态”的变化,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益。
四、育理想型学生
素质教育要以人为本,就是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现在,更要关注学生的未来,对学生的人生负责。既要关注学生的成绩,更要塑造学生的品德;既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能力。而我校的另一办学理念,就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此,我校大力开展了感恩教育、社会实践、科技创新、体验生活等活动,旨在通过这些活动,教会学生懂得感恩,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生活,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良好习惯的学生。学校的德育教育不应只是干巴枯燥的说教,而应是通过活动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或做事的准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形成良好的个人素质,变“言语德育”为“活动德育”,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启迪,受到教育,取得收获,成为人格能力健全的合格人才。
理想点亮人生征文—2000字 篇9
有句话叫做“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既然我们来到了这个世界,就不能虚度自己的光阴,两手空空的归去。“有了理想,才有了生活。”我们应该去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为自己的梦想而为之奋斗,只有理想才能点亮人生。
理想,是夜行的航标,引领船儿前进;理想,是璀璨的明星,照亮整个大地;理想,是指路的明灯,为你指明方向。我们的奋斗,都是建立在有理想的基础之上。哈伯特更是说过:“对于盲目的船来说,所有的风都是逆风。”我们正如船儿一样,没有了目标,我们怎样去努力?所以理想对于我们而言,是极为重要的。
有人说,理想就是有钱、有权、有地位,住好房、开好车、享受生活。我不得不说,这是庸俗的。追求理想难道只是为了钱吗?过着行尸走肉般的生活,什么事也不去做,这不是理想。理想更多的是在追求自己的梦想的同时,也为人类做出更多的奉献。如果你不能成为一颗大树,那么你也可以做一颗路边的小草,但你要做路边最富生命力的小草;如果你不能做一条大河,那么你就做一条小溪,但你要做一条最清澈明亮的小溪,不论你的理想再渺小,不论你做了些什么,只要你尽力地做到最好,也是一种对理想的追求,同样也可以诠释生命的价值!
你的人生有多么壮丽,那么你一定会有多么宏大的理想。理想是走向未来之路,理想是磨练自己的基础。路漫漫是理想陪伴我们。可见,理想的重要性。我少年时的理想是太空人,但现在的理想却大有不同。如果你的理想是多变的,那么就该重点人生行囊,从实际出发。理想在我心中仿佛是一个美好国度,为了营造它,我不断向上攀登。从此,在毫无边际的理想中漫游,乐在其中。理想仿佛是人生的很多个岔路口,一步步迈进人生殿堂。那么理想到底是什么呢?无人知晓。
不过伟大人物的经历,让我懂得理想点亮人生。赖斯的理想是改变黑人的现状。于是她用八倍的努力荣获美国女国务。陈景润的理想是为了攻克“哥德巴赫猜想”,勤奋好学,终于初步论证了这一猜想,创造了欧洲人用计算机都没能办到的奇迹。伽利略的理想是验证“地球中心说”,他在比萨斜塔上做实验,最终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这些人告诉我,朝理想不断进发终究有一天你会迎来胜利的曙光。
给自己点一盏灯,当你在人生的道路上,找不到方向的时候,给自己点一盏灯,当你为一时的失败而痛苦时,便想想自己的理想,你就有了面对失败的勇气。给自己点一盏灯,当你因害怕前方的黑暗而不敢向前的时候,想想自己心中的那盏灯,它一直为你照明„„
过去的光阴再也不会回来,我为以后的人生点亮了一盏明灯,它指引我去奋斗和创造,没有人可以帮我,除了为理想战斗,我没有其他的选择。对于我来说,没有理想就等于没有黎明在回望那些曾为理想艰苦打拼的人们,心中的敬佩感油然而生,同时也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念,我要向他们一样,用心血浇开人生绚烂的花。
“谈理想”征文比赛活动通知 篇10
中国梦,我的梦,我的心,中国心。为了让全体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立志报效祖国,本次文体活动特定为“谈理想”征文比赛。希望通过本次比赛活动,促使同学们志存高远,思想进步。期待全体同学积极参与,用生花的妙笔,展现自己的写作技能,展示美好的青春理想。活动步骤:
一、星期一至星期四,以班级为单位,学生每人写一篇谈理想内容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交班主任,约按人数的十分之一选优,星期四以前上交学生科。
二、星期五至星期日,教务科、学生科、班主任老师组成评委会,评出一、二、三等奖。
三、星期日下午举行优秀征文演讲大会。
四、参考题目:我的(美好)理想,我的梦想,谈理想,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报效祖国,或自拟题目。
我的教育理想 篇11
我小时候同样有着许多梦,但到中年以后,我才发现自己对教育情有独钟,我爱教育,我爱学校,我爱孩子,我上了讲台,面对孩子时,就激情澎湃,充满活力。我看到孩子们活泼天真,茁壮成长,以及孩子们脸上的笑容,看到孩子们在受到教育之后的那种文明智慧,文质彬彬,我会由衷地高兴。如果说,在学校工作,一切都是十分艰难的,有着无限的责任无尽的担心,实在是少快乐可言,但唯一使我感到幸福和快乐的是,每天能看到孩子们天真的笑脸,能感受到孩子们纯洁的心灵,是培养了人才,小孩成人成才了。这一点足可以消除那些烦恼与沮丧,使人忘却那些令人不快的事。这一点是促使我钟情于教育的不竭动力,其中有着快乐!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深深地知道,教育可以改变人生,好的教育可以使人生变得美好。教育使人幸福,教育使人自由,教育使人的人生空间和人生舞台更宽广。罗素讲,什么是幸福的人生,幸福的人生就是充满激情而又有知识指引的人生。教育可以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好的教育能提高人生的境界,开阔人的视野,使人从家庭走向社会,从乡村走向城市,从家乡走向世界,从粗俗走上礼貌,从无知走向有知,从狭隘走向豁达,从自卑走向自信,从偏激走向包容,从野蛮走向文明。
古语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能不受教育,就是天才,也要受教育。教育能把人的潜能发挥出来,帮助每个人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兴趣和长处,挖掘每个人的潜能是教育的主要功能。那种认为教育只是为了就业,找一份糊口的工作,这没有讲到教育的真谛,真正的教育不仅仅是这样。文盲也能找到工作,动物也能谋生。通过教育,增长人们的知识,启蒙人们的思想,激发人们的理性,使人过上有质量的生活。
我赞同英国宗教领袖、教育家纽曼的教育主张,在谈到大学教育时,他曾经说过:“如果一定要赋予大学教育一个切实的目的,我的主张是培养社会的好公民。大学教育的艺术就是社会生活的艺术,其目的就是使人适应这个世界。大学教育是一条通向伟大而平凡的目标的伟大而平凡的途径。大学教育旨在提高社会的知识氛围,培养国民的公心,净化国民的情趣,为浮躁的公众提供真正的公理,为公众的理想提供确定的目标,扩大时代的思想库并注入冷静的思考,促进政治权力的行使,提高人际交流的质量。大学教育应让人合理地认知自己的观点和判断,并正确地发挥,雄辩地阐述,有力地强调。大学教育应教会人们看清事物的真实面目并直接抓住要害,教会人们解开思想的缰结,发现其中的诡辩之处,舍弃其中的不相关之处。大学教育使人做好准备,可靠地胜任任何职位,轻松自如地掌握任何科目。”
他还说:“大学教育教会人们如何适应他人,如何设身处地為人着想,如何把自己的想法转达给他人,如何影响他人,如何相互理解、相互宽容。与任何群体的人相处,他都融洽自然;与任何人交往,他都有共同之处。他明白何时该说话,何时该沉默;他善于交谈,也善于倾听;当自己没有什么可述说的时候,他能够中肯地提出问题,并适时地接受教诲;他总是跃跃欲试,但从不妨碍他人;他是一个让人感到愉快的伙伴,让人可以依赖的朋友。旨在教诲人们所有这些的技艺,正是大学教育追求的目标,它与获取财富的技艺、获取健康的技艺同样有用,尽管相比较而言,这种技艺更不易掌握,更不可琢磨,更难以确定,更不易完全具备。”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邓小平为景山学校题词说,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但真正对这些话有深刻理解的人不是很多,去竭尽全力于教育事业的人也不是很多。为什么呢?如今是一个急功近利的社会,做什么事都求立竿见影,吹糠见米,会有多少人去尽力于既不能升官又不能发财的百年大计的教育呢?
但教育的作用可谓大矣。一个国家要走向现代化,要成为一个民主、自由、文明的现代化国家,教育是根本。一个愚民的社会,会产生无穷的野蛮和贫困,无穷的残酷和专制,无穷的混乱与纷争。特别是一个现代民主自由国家的基石是公民社会,公民社会是民主政治的基础。
这一点,我想起了二百三十多年前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弗逊对教育的看法。他认为教育能在天生的基础上塑造新人,改造人性中的邪恶与堕落,使之具有道德和社会的价值。教育也是民主政治的保证,一个民族不可能长期保持在无知而又自由的状态。他认为,教育的任务主要有两个:一是训练公民懂得自己的社会责任,使之既能与专制独裁领袖作斗争,又能审理重大的有争议的问题;二是造就倾向于按民主方式进行治理的有知识的领袖。他认为,一个没有受到良好教育的公民的国家,不可能建立起一个自由民主的国家,自由民主的国家是建立在受到良好教育的公民社会的基础之上的。要防止权力堕落为暴政的有效手段,便是在实际可行的范围内普遍地启迪人民的智力和理性,这就是教育。他强烈批评当时的一些当权者不懂教育,不知道教育的重要性,他说:“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安全,知识就是幸福。”
杰斐逊把教育提升到人民自由幸福、国家长治久安、保障政治民主以及执政者廉能的高度,真是高瞻远瞩,振聋发聩,这虽是他在二百三十多年前的教育思想,但至今闪耀着光辉。
实际上,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国家要长治久安、繁荣昌盛,永远离不开四点:一个是受到良好教育的公民社会;一个是民主制度;一个是市场经济;一个是信仰。这四条相辅相成,而受到良好教育的公民社会是基石。教育是打开现代化之门的钥匙。罗斯福讲人类四大自由,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免于贫困的自由,免于恐惧的自由。要建立这样的世界,我认为还要加上一条,人类要有免于愚昧的自由。我想,这些的关键都在于公民有良好的教育。
世界上最神圣最难的工作就是教育和政治,世界上最难造就的家是教育家和政治家,要成为别的家都十分难,但最难的是真正的政治家和真正的教育家。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能称得上教育家的人不多。从春秋战国时期一直到晚清,称得上是教育家的没有几个,真正耀眼的名副其实的是孔子。到了中国近代,才出现了一批教育家。为什么教育家这样少呢?这不仅因为教育家的产生和成长需要有合适的土壤,而且教育家实在是比任何其他家都要求高。
教育家要有始终如一的教育理想,即教育救国和教育兴国的理想,抱着这一理想,终生不渝,义无反顾,不因为清贫而改变理想,也不因为艰难而改变理想。这是教育家之所以成为教育家的不竭动力。
他由衷地热爱学生,大爱无疆,用博大的胸怀去爱学生,去包容学生,包括学生的优点和缺点,包括美丽和丑陋。他要通过教育,让孩子们内心充满希望。这样的爱,没有任何私心,没有任何杂念,是纯洁的爱,是无私的爱,是博大的爱,是学生一天骂你八遍也不变的爱。因此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种爱不是耍嘴皮子,不是作秀,而是他的血液,是他的灵魂,是生活方式,是思维方式,是一切言行。
他有高境界,有人格魅力。他无私,他大度,他文质彬彬,人格是高尚的。他正义,正直,心灵是纯洁的,像万里蓝天无一朵乌云,他做事做人不是以利为动机。冯友兰讲,人生有四种境界,由最低的说起,这四等是:天然的“自然境界”,讲求实际利害的“功利境界”,“正其义,不谋其利”的“道德境界”,以及超越世俗,自同于大全的“天地境界”。教育家达到了第三种道德境界或第四种天地境界。他超然物外而又济世育人,他履行佛家所说的: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他坚持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崇高境界,以及对人类的终极关怀。
他知识渊博,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尤其是在今天这个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有人说,他须知天知地,知古知今,知人知命,如司马迁所说的“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他在研究学问和处世为人的过程中,充满激情,始终充满着对学问对教育的执著。
他知道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传统,吸收全人类在历史长河中所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通过自己的消化,找到一个切入点,把古今中外的优秀的文明成果嫁接起来,行诸教育实践。他有包容的情怀,包容万物,包容美丑。他知道知识的重要性,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他懂得教育规律,他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并努力把这种思想、理念付诸实践,在教育实践中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他知道有教育理想,有教育理念,而无教育实践,不是教育家,充其量是教育学家,而要成为教育家,须有实践上的不懈探索。他不是空谈家,而是扎扎实实的实践者。
在实践中的方方面面要能体现他的教育理想和教育思想,并产生出很好的效果。
因此,他心目中的学校是一种自由、开放、民主式的探寻知识和学术的殿堂。对于大学,他很清楚,不管社会风气如何变化,也不管社会风气如何影响大学,大学不能随波逐流,更不能同流合污,大学应有自己的清高与圣洁。大学所坚守的大学精神是使大学成为创造和保存人类文明的场所,成为培养智者的地方,成为人类精神资源传递和知识创造的最佳学堂,成为一个充满创造和创新的具有独立品格的思想熔炉,成为一个拒绝庸俗、坚持操守、努力用思想知识、精神呼唤社会良知,引导社会前行的精神家园。
他还清楚,学校的核心是知识,是传播知识,以及创造知识。传播知识就是要向学生以及社会传播人类历史当中,人类所创造的知识宝库中的最佳的知识,而不是传播过了时的落后的知识,或者是伪知识。这一点做到就十分艰难。而创造知识,就是创造发明。要给人类知识宝库中增添一点什么,哪怕是一粒米,一滴水,这就是科学研究,创造知识。他要在实践中,以文化去引领社会,去为社会立下标杆,去影响人类社会,去影响国家,甚至去改变历史。
教育家懂政治但不玩政治,他要权力但不玩权术,他以权谋公,决不以权谋私。他总是能把握世界潮流,以人类历史发展的眼光去看教育,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去办教育,他追求真、善、美,也能包容假、丑、恶,他用教育和感化的心灵去逐渐转化假、恶、丑。
他知道学校文化的力量,他知道学校文化就像一个磁场,一只无形的手,是学校的空气和雨露,他知道学校的教育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他循循善诱,充满耐心,他把目光始终放在现在,更放在未来。他不急功近利,好大喜功,而是扎扎实实工作,一点一滴积累,不计名利,不计报酬。他知道教育与政治、经济、科学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他知道政治讲权,经济讲利,科学讲真,而教育讲爱,他会始终把握真与爱。但他也知道,教育与政治、经济、科学最终会殊途同归:追求真、善、美。
教育家这样的理想和境界,使我肃然起敬,他们是靠思想和心灵以及行动而伟大的人。
因此,我仰慕我们的大圣先贤孔子。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孔子以教育事业为其终身的事业。他有教育信仰,他有不懈的追求,他的教育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诲人不倦、学而不厌、知行统一和学思结合的思想,对培养人才的无穷乐趣,而且一生义无反顾,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朝闻道夕死可也的精神,令几千年以后的我们仰慕不已。
我追崇孟子,他对教育也是锲而不舍,他对教育人才也有无穷的热情和乐趣,他说人生有三大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其中一大乐。
到了中国近代,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之际,救亡图存是当时的第一大任务,无数志士仁人怀抱救国理想,赴汤蹈火,置个人生死于度外。每次想到他们,我就热血沸腾,崇敬之心油然而生,同时也心生惭愧,他们的伟大无私令我深感惭愧。这其中,诞生了一大批教育家,灿若星辰,在中华民族的教育发展史上大放异彩,至今令人高山仰止。
我仰慕蔡元培,这位大教育家,他集政治家、教育家、革命家、学问家于一身,他使北大真正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他把他的“思想独立、学术自由、教授治校、兼容并包”的教育思想付诸北大教育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力量和效果,使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不致于与西方比较而暗淡无光。他说:“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大学以思想自由为原则”,“近代思想自由之公例,既被公认,能完全实现之者,厥惟大学。大学教员所发表之思想,不但不受任何宗教或政党之拘束,亦不受任何著名学者之牵制……此大学之所以为大也”。更仰慕他为了教育,那种大无畏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意志,义无反顾的勇气。
我仰慕梅贻琦,他把自己的教育思想付诸清华大学实践,他提出“通才教育、教授治校、学术自由”,并将之贯彻于教育实践中。他主张通才教育,提出了一个振聋发聩的人才培养的观点:他认为对于中国的工业化而言,需要的不仅是技术人才,而且是组织人才,所谓“工业建设的领袖”,其“重要性至少不在技术人才之下”,“真正的工业的组织人才,对于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以至于一切的人文科学、文化背景,都应该有充分的了解”。他认为大学教育“重心所寄,应在通而不在专”,“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社会所需要者,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以无通才为基础之专家临民,其结果不为新民,而为扰民!”他还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他以《礼记·大学》中的名言寄托心中的大学理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我仰慕南开大学的张伯苓,他说:“国家积弱至此,苟不自强,奚以图存?而自强之道,端在教育,创办新教育,造就新人才。”他穷其一生心血甚至生命办教育,要他去当天津市市长,他拒绝了;蒋介石几次要他去台湾,他拒绝了。他说我的事业在南开,在教育,我不喜欢政治,我热爱学生,热爱南开。张伯苓为南开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塑造独特的办学实践,培养既体现了学校文化物质又兼具时代特征的大学精神:“允公允能,日新月异。”这一“南开精神”就是热爱、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自强不息、愈挫愈进的奋斗精神;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敦品诚信的重德精神,博学乐育的人文精神。燕京大学校长、著名教育家司徒雷登称赞张伯苓有“英雄般的品质”:“有一个乐观的性格,有卓识远见,有无尽的热情,有洁白无瑕的道德品质。”
而复旦大学的创始人马相伯践行“学术自由,思想自由,政罗教纲无羁绊”的复旦精神;金陵大学校长陈裕光努力发扬“爱国主义思想,学术自由思想”为本的“共和精神”;沪江大学校长刘湛恩提倡“团结、民主、进步、学术、自由”的“沪江精神”,都令人心驰神往。
我仰慕西南联大的精神,在抗日战火纷飞的时候,在生死不可预卜的情况下,西南联大以大学应有的超凡品格,卓然立于世界大学之林,担当民族大义,培养救国人才,探寻科学真理,坚守民主精神。冯友兰先生在西南联大解散时的纪念碑文上总结时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斯虽先民之恒言,实为民主之真谛。联合大学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违千夫之诺诺,作一士之谔谔。”这就是大学之精神,大学之品格,大学之境界。
我仰慕燕京大学创始人司徒雷登校长,他是一个美国人,但在华五十年,精通中美文化。他办燕大的目的是办一所“对中国有用的大学”。他说:“燕大应当是中西两种文明中那种永恒价值的融合场所。”他做到了。他的校训“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在今天看来,就是自由、实事求是、追求真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他以此培养人才,由此,燕大造就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对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曾筹集巨款办燕大,却晚景凄凉,但他一生热爱学生,热爱燕大,他在美国去世,临终之前,遗嘱是把他的骨灰安葬在燕园。他至死情系教育,情系燕大。
北大如海,辽阔汪洋,恣肆奔放;南开如山,坚韧严谨细致;燕大如水,中西合璧,中西一治,水乳交融;清华如天,蓝天白云,透彻无瑕。
还有很多,这时一大批教育家诞生了,他们都有共同的品质:他们人格高尚,他们都有对人类的终极关怀,他们有教育救国和教育兴国的理想,他们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他们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他们热爱学生,大爱无疆,他们有追求教育的坚忍不拔的意志,有义无反顾的勇气。他们在教育实践中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他们所留下的教育遗产至今还在惠及我们今天的教育。
秉承先贤的教育理想和精神,我以他们为榜样,孜孜不倦地学习。他们在我心中始终是一座座丰碑。但我十分清楚,他们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我不断地学习,从古今中外中学,从实践中学。我深知自己的浅陋。我先后两次到美国加州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学习教育,领略世界教育的先进精神。我从古今中外的教育先贤中学习,学思想,学人格,学精神,学理念。在中国,我要学习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学说,以及他们的精神,特别要学习中国近代的教育家、教育学家的实践和学说,吸取精华,充实自己。
我从事教育二十年。这二十年中,我最大的满足是我大体知道了一点教育应该怎么办。虽然愚笨,懂得太迟了,但毕竟是懂了一点。亡羊补牢,犹未为晚。所谓是朝闻道夕死可也,最怕最可悲的是从事教育一辈子而不知道教育为何事,如何办教育,贻误子弟,贻误国家。
我知道办教育很艰难,但不论怎样,要努力去做,能做一点就做一点,尽人事而听天命。我曾经听人说过:教育事业是千秋万代的事业,教育事业是千家万户的事业,教育事业是千辛万苦的事业,我们还得千方百计地去办教育事业。我曾经好几次想放弃教育事业,但我还是回到现实,对教育割舍不下,学校、学生的印象始终在我脑海中浮现,教育成了我的生命。
于是,我提出了一些教育理念,我结合现实以及可行性,把古今中外的一些教育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提出了办大学的几点理念:
我重新厘定了校训,把国师的院训重新作为校训,即“仁爱精勤”,并进行了阐述:始终倡导师范仁道,追求高尚;始终倡导爱人以德,追求和谐;始终倡导研精思覃,追求真理;始终倡导勤奋踏实,追求卓越。
我提出大学要有五种精神: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博爱精神、包容精神和创新精神。
我提出了大学之境界:国际视野,天下情怀,探索不止,追求卓越。
我提出了立足于国际化来培养人才的四点规则:模式上着眼国际视野,文化上注重开放包容,价值观走向普适伦理,规则上接轨国际惯例。
我提出了治校的方略:人才强校,學术立校,改革兴校,民主治校。
我想,既要吸取古今中外教育的先进理念,也要体现时代精神,大学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而真正大学的宗旨是不会变的。
我一点一滴地实践这些理念,我想,做一点就算一点,不求惊天动地,不求跨越式发展,但求小步快跑,日有所得,水滴石穿。我相信,古语讲得好: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教育理想征文】推荐阅读:
用教育理想追求理想教育07-04
理想人格教育07-18
渗透理想教育05-18
大学教育理想08-11
职业理想教育09-29
教育人生,我的教育理想09-26
“中国梦”理想教育07-02
放飞希望理想教育05-10
军人理想信念教育08-14
理想信念教育材料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