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中人格塑造(共12篇)
职业教育中人格塑造 篇1
一、关于人格
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总和, 是一个人的品行、道德、情操的集体表现, 也就是人的思想素质、觉悟水平和精神境界等。中学生正处于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关键时期, 但他们的价值观、是非观又时常受社会各种潮流的左右。我们无不遗憾地发现:社会丑恶现象日益逼近校园这块净土, 侵蚀着青少年本来纯洁的心灵。虽然我们不可能挡住外界的影响, 但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的辨识、分析,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因此, 这一艰巨的教育任务在很大程度上就落在了语文教师的肩上。
二、语文教学和审美教育
语文教学具有审美特性:
第一, 情感性。情感是为人所专有的, 是人对认识对象的一种体验和态度, 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反映形式。审美情感不同于一般的情感, 它是由美的形象所引起的, 审美情感使理性渗透于感性的个体之中, 是情感与意志的高度统一。
第二, 形象性。美育以情动人, 是通过审美形象来实现的。审美形象是美感的基础, 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用美的形象对学生进行美育, 借助优秀作品中的艺术形象, 教会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
第三, 愉悦性。古希腊美学家贺拉斯很早就提出了“寓教于乐”的美育原则, 这也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特点。美育的愉悦性, 就是要使人在情感上感到自由、舒畅, 既给人快乐, 又给人启迪。美育的潜移默化过程正是通过美育的愉悦性逐步实现的, 所以语文教学要达到育人的目的, 绝不是靠一两次的欣赏活动就能够完成的, 而是要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与审美材料, 进行经常的审美教育活动,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总之, 美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 语文教学必须和审美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以达到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
三、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途径
(一) 让学生体会先进人物的思想理念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学作品都包含有歌颂祖国、赞美英雄、宣扬真善美的内容, 这些内容具有的思想性和教育性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 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内容来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 从而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
例如, 屈原在《离骚》中体现的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李密在《陈情表》中流露的报答、奉养祖母的孝顺之情;郭沫若在《天上的街市》中表达的虽身处黑暗的现实社会, 但并不绝望, 仍有执着追求光明和理想的坚定信念;《羚羊木雕》启发学生学会尊重;孟子的《鱼我所欲也》可让学生在反复吟诵中深刻理解古人“二者不可得兼, 舍身而取义者也”的节操。此外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气;杜甫“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英雄惜英雄的情怀;苏轼“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乐观、豁达…… 这些文学精髓, 都足以滋养学生的心田。
(二) 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 学会明辨是非
语文教科书中的小说、戏剧、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很多, 有好有坏、有美有丑、有真有假。例如, 甘于淡泊的“布衣总统”孙中山, 为爱情献身的刘兰芝和焦仲卿, 愚昧无知的华老栓, 性情乖张的贾宝玉, 追求精神胜利的阿Q, 纯真可爱的英子, 性格刚强的鲁侍萍, 道貌岸然的周朴园, 鸿门宴中表现得优柔寡断的项羽, 坚毅不屈的杜十娘, 爱国忠贞的苏武, “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 宁可倒下去, 也不愿屈服”的闻一多, “一身重病, 宁可饿死, 不领美国的救济粮”的朱自清…… 这些都是个性鲜明, 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若语文教师能引导学生对他们进行分析, 把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 引导学生作出正确的审美判断, 对人物形象投以赞美、歌颂、敬佩、欣赏、喜爱、同情、可怜、厌恶、蔑视等情感, 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明辨是非, 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 “塑造一代人的灵魂”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不仅仅是一种狭窄的鉴赏、精神愉悦, 其中还包含人格的塑造。我们必须把人格塑造和审美教育结合起来, 寓人格塑造于审美之中。充分挖掘文章中的人格美, 抓住时机, 不断要求学生多用善良的眼光去看待事物, 用美好的心灵去感受人生, 以正当的行为去参与生活。培养学生健康的审判能力, 塑造学生的人格。而体现人文思想的语文学科, 在审美和人格塑造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因此, 语文课堂应成为塑造健全人格的主要阵地。而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精品, 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多姿多彩的富有人格美的人文世界和树立了一个个人格典范, 如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古今中外名人的崇高心灵、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无私无畏等。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应充分挖掘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格美, 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接受美的熏陶, 进而树立正确的审美标准, 达到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 从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真正实现“塑造一代人的灵魂”。
职业教育中人格塑造 篇2
每月第一周的周五,武汉市~口区义烈巷小学的校园就特别热闹:与平日不同的是,这天的三尺讲台上,站立的都是不满12岁的娃娃,听课的“学生”当中却坐着他们的老师;操场上,吹哨子指挥大家活动的不是往日里身材魁梧的体育老师,而是不起眼的“小个子兵”,体育老师却站在了起跑线上,紧张地等候着与同学们赛跑的哨声……实验室、美术室等活动室一一如是。孩子们今天特别兴奋,学校里开展“我和老师角色互换”的活动,每到这一天,三到六年级的老师和学生互相交换角色,当天的课程全部由学生教授完成,老师则成为大“学生”,必须做操和写作业。
学生很喜欢角色互换的活动,原因很简单,可以实现自己站在讲台上的梦想:俯视全班,像老师那样作出每一个掷地有声的决定。但是每次学生上完课,批改完他们给自己的学生(包括老师)布置的作业后,第一件事情就是皱着眉头说:“哎,真累!”平时,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只注意老师在课堂上的出色表现,却从没想过当老师原来这么复杂、繁忙。学生小安说:“我今天只上了一节课、批改了一次数学作业就感到头昏眼花,更别提老师一天要上好几节课、一年要改多少作业本了!”现在,他们懂得了老师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尊重和爱戴,是因为在一代代学生成长起来的过程中付出了许多艰辛的劳动!活动是互动的,也是双向的,作为临时学生,老师们从学生的角度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直接感受到了现代学生对课堂、对教育的需求,这种互动平等的.活动,也让老师找到了自己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切入点。
学校校长杨玉萍说,在这种师生平等、生生平等的角色模拟体验互动活动中,我们的孩子受到健康人格教育,学会了在生活中不仅只从自己的角度,也学会了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学会了理解、尊重他人,这对孩子一生的发展自然是大有裨益的。
专家点评李正洪
实践出真知,体验生感悟。学生的成长过程离不开他们对生活的理解与感悟。武汉市~口区义烈巷小学多年来始终以健康人格教育为主线,辅以传统美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让孩子在生活实践的体验中受到健康人格教育。角色互换活动就是一种有意义的探索与尝试。
职业教育中人格塑造 篇3
关键词:塑造 学生 健全人格
一.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班主任首先要以身示教
班主任在学校日常生活中和学生接触最多,是学生效仿、学习的最直接对象。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
1.在日常生活的细微处以身示教。我们班主任应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哪怕是微小的细节。比如,要使学生注重仪表,你自己必须保持衣着整洁,行为端正;要教育学生勤俭节约,你得默默关好正在流水的水龙头;要教育学生讲文明懂礼貌,你得口语“干净”不出秽言,举止文雅,不显粗鲁,有学生在场不直呼其他老师姓名。要养成学生严谨治学的习惯,你得兢兢业业备课,认认真真上课,严肃对待学生作业,哪怕是一个错别字也不放过,等等。我们要善于抓最易疏忽的细微处,给学生以耳濡目染的影响,从而规范他们的言行。
2.在行为活动的关键处以身示教。关键处就是节骨眼上,有一次我在教室发现有个学生满面怒容,坐立不安。一询问,才知他的笔记本被另一个学生弄丢了,他准备兴师问罪,而且非要他自己的日记本不可,理由是那日记本是他的过生日时,爸爸送的,意义非常大。我找了一本还是十年前师范学校毕业时同学署名相赠的非常精美的日记本送他,并说:“这个日记本,我珍藏了十多年,虽然舍不得,但你现在失去了心爱之物,我也只好把同学之情珍藏到心里,而把我心爱之物给你,让你也分享我们同学之间的友谊和快乐!”此情此景,令那个学生感动得泪水横流,并当即表态:老师,我明白了您的用心,我知道怎样处理这些事情了,我决不会索赔我的日记本了。这件事,如果只给他讲大道理,他就算表面没事了,心里肯定会不舒服,我们不如以自身为榜样,让他感动之余,自己认识到错误,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3.在思想行为的困惑处以身示教。学生受其知识水平、行为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在日常生活、学习过程中,特别是面对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时,思想上难免会有一些模糊不清、困惑不解的地方,行为上难免会有惶恐无措的时候。这时,班主任除了语言教育开导外,更重要的就是以自己的无声行动去为学生做个“样子”,潜移默化地去感染学生。比如常以积极的心态,正确分析赞美社会的美好现象。不谈论是非,不诋毁其他老师,而是经常流露出自己必须虚心向其他老师学习的优良品质。面对极个别同学的过激行为和言论,班主任不训斥,不报复,不动怒容,报之以诚心的微笑,辅之以交心感化,努力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不纠缠学生的缺点错误,表现出为人师的宽宏大度和虚怀若谷。
二.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要因人因材而施教
西方哲人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绿叶。”同理,社会中也没有两个人的人格完全一样。因此,有经验的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实施教育,达到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对于不同秉性的孩子必须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技巧,才能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比如,有的孩子活泼、敏锐,情绪反应迅速,适应环境,但容易变化,没有足够的自控力。有的孩子行动比较缓慢,情绪反应也较慢,可是能够很好地适应环境,自我控制力不错;有的同学性急如火,粗心大意,做事马马虎虎。我们就要安排他们去做那些需要细心、耐心、细致才能完成的工作。以培养他们坚韧、持久、谨慎的人格特征。
三.塑造学生健全人格,要优化育人环境,积极协调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教育,形成人格教育合力
学校良好的校风校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班级活动以及社会性服务活动的开展,都有助于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对巩固小学生良好人格特征,预防与矫正小学生不良的人格倾向十分有益。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以促使小学生进行良好的人格修养。家庭的教育和家长的配合,对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班主任一方面要密切配合学校,优化育人环境,积极协调家庭、学校和社会几方面的教育,促使家长、社会对小学生的人格教育都引起高度重视,形成人格教育合力,促进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另一方面要积极主动地担负起指导家长、提高家长人格素养的责任,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格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健全人格的能力,改变家长只重视智力培养,轻视人格塑造的思想倾向。同时要坚决抵制社会环境中污染小学生良好人格的消极因素,努力把社会正面、主导教育力量正确引导到小学生人格教育体系之中,以促进学校、家庭和社会几方面的教育和谐统一。
总之,加强学生健全人格教育,塑造学生健全人格,是每一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长抓不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的人格素养,潜心治教,勇于探索创新,为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而努力。
基金项目: 2016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三五”立项课题《在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中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策略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6]GHB0053)》的研究成果。
在医学教育中人格塑造的几点尝试 篇4
关键词:医德医术,人格塑造,自信赏识,意志磨砺,仁善升华
我国的全教会明确提出: “我国的医学教育在培养目标上要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德育为灵魂。”由此可见,医学教育不仅仅是文化的传递,更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树立完美的人格,塑造高尚的灵魂已成为一切教育的根本。
然而,在对医类学生的思想教育上,我们还存在一些问题,致使一些学生没有正确的理念,意志薄弱,承受力极差,不能接受挫折和失败,甚至发生杀死母亲的可悲事件。作为医类教育工作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不能不引以为戒,不能不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以提高广大青少年的道德素质。
本文试图从教育教学实践出发,来分享人格塑造的几点尝试。
一、形象从“头”塑造
“打铁首先得本身硬”,要塑造学生的良好形象,首先要塑造学生的领头人———医类教师自己的形象。因为教师的形象直接影响、感召着学生, 教师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语,每一抹微笑,每一缕情感,都可能会在学生的心目中产生震撼力,甚至左右学生的一生。
一次,一位酷爱吉他的同学在自习课上居然自我陶醉起来,正途经班级门口的我气不打一处来,当即把他叫到前面,严加斥责,一不小心弄坏了他的吉他。后来,从该同学那中得知它的来之不易: 这把吉他是他的挚友在与歹徒的搏斗中牺牲后,留给他的。我知道自己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 为了减少心中的内疚,第二天在全班同学面前做了深刻的检讨,并送给他一把崭新的吉他和一张发自肺腑的卡片: 你是一个多才多艺又重感情的孩子,希望你能永葆你的个性,发挥你的特长,也真诚地希望这把吉他能减少对你的伤害。此生泪流满面。
吉他事件之后,我认识到: 用太阳的温暖去移风易俗要比狂风暴雨好得多。我也认识到: 教师既要具有渊博的知识、过硬的本领,又要具有坦荡的胸怀、良好的个性,更要具有高尚的灵魂和完美的人格,要成为真的楷模,善的使者,美的化身。
二、自信在“赏识”中建立
“失败教育只能使教育失败,成功教育才能使教育成功。”在赏识教育被逐渐推崇的今天,我们更应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来教育学生。
一次课上,一名被班主任多次训导、学习不用心、好动贪玩的学生竟然频举七次手发言,这着实让我惊讶。课后交流才知道原因只有一个: 我在提问时一视同仁,他在我的课堂上得到了重视,没有像在其他课堂上那样被冷落和批评。
“每个人都有做太阳的机会”,只要教师能在学生中坚持机会均等的原则,就不会有不要求进步的学生。
三、意志在“挫折”中磨砺
现在的中职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养尊处优,成长的过程中无需思考,一路鲜花、一路被爱包围。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挑战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不遭受挫折是不可能的。
作为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恰到好处”地培养学生的耐挫力,也还要关注几点: 一是学生受挫时,要维护学生的自尊心。通过与学生共同分析,找到症结所在,再一起努力寻找解决的办法。这样,学生再面对这种挫折的时候也就不会在情绪上有太大的起伏了。二是学生受挫时,要让他们感到希望和力量。不管学生在生活中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教师都要永远站在学生的身边,接受他、爱他。最好的耐挫教育,除了陪伴学生面对挫折之外,更重要的树立一种失败后重新尝试的心态,培养一种自己承担责任的勇气。
对于教师来讲,帮助学生在挫折中磨砺意志,也是功德无量的事情。
四、智慧从“眼睛”里点燃
“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称职的老师”。在教育这片土壤上,我们缺少的不是学生的智慧,而是点燃智慧的眼睛。有许多学生,尤其是被一些老师打入“差生”之列的淘学生,更需要去正确发掘、引导他们的聪明才智。
一天,2013级护理专业几乎所有的同学都肚痛告病,而其他班的同学又安然无恙,显然这不是食堂的问题,我觉得事情有些蹊跷,经过调查方知是班里的一名几乎令所有老师头疼、小毛病不断而在班级中人缘又不坏的一名同学为了和另一同学打赌,偷放泻药于其他同学的暖瓶所致。气愤之余,我也发现此名同学还算聪明,只是没用到正地方,况且他人缘不错,如果派到用场,说不定会发挥作用。于是,我没有声张此事,问候同学之后, 找来此同学,说是近来同学们精神状态和身体状况都不大好,班级混乱,希望他能为班级出谋划策,为同学送温暖,接任下一届班长职务。该同学听后松了一口气,原以为老师知道了真相,要怪罪于他,不料非但如此,还得个美差,于是激动地接受了班长职务。此后,该生不但克服了小毛病,还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
在教育上,有些时候,善于发现就等于成功。
五、仁善在“尊重”中升华
仁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弘扬的重要内容。塑造良好的人格,仁善是根本,而尊重则会让这种品性进一步升华。 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更需要彼此尊重,在某种意义上,教师不加掩饰,直接表露或宣泄是无能、自私的错误表现,它只会恶化事端,造成师生之间不愉快的结局。
1960年当选牛津大学校长的英国前首相哈罗德·麦克米伦曾提出过人际交往的四点建议: 一是尽量让别人正确; 二是选择“仁厚”而非“正确”; 三是把批评转变为容忍和尊重; 四是避免吹毛求疵。真正做到尊重他人, 就要善于站在他人的角度,感同身受,推己及人,就是要善于欣赏、接纳他人,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情。师生相处时,能由衷地欣赏和赞美学生的优点、长处,允许学生有超越自己的地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意欲, 尽施于人。在尊重学生的教育中也让学生认识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意义。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健康人格 篇5
潢川县第二职业高中易黎霞
所谓健康人格,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标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研究结果。一般说来健康人格是真、善、美的统一,是人的修养朝着健康方向充分发展,从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人格塑造在各学科都有体现,而语文教学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够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受到情与理的潜移默化,从而陶冶情操、净化感情,塑造健康人格。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健康人格呢?具体途径有三:
一、充分发挥思想教育功能,激发学生在完善自我中塑造健康人格。学生的语文素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语言素质、文学素质、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它们对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树立影响至深。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本身具有的强烈的思想性、政治性、教育性,充分利用语文教育特有的形象性、情感性、生动性,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教育,达到提高学生人格思想素质的目的。
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教材中汲取那些有助于健康人格形成的营养要素。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古代圣贤、英雄、仁人志士的典型事例,这些折射着人文精神的材料,非常适合对学生进行人格培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按作品的内容,因势利导,将其中的人文因素发掘出来,深入阐述,使学生受到陶冶,铭记在心,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以文品人,使学生从作品中品出他们的人格魅力,成为自己学习的榜样。
疆土观念是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渊源。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满江红》),“还我河山”的呐喊;文天祥《过零丁洋》“留取丹心照汗青”,高尚的民族气节溢彩流芳;陆游“僵卧孤村”“尚思卫国戍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感人泪下;《最后一课》像一只警钟唤醒学生学好祖国语言文字,洋溢着浓郁的爱国情……教材中礼赞对党、对革命事业、对共产主义忠贞不渝的内容也不少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在党的 —1—
利益、人民利益、集体利益面前,个人利益是何等的微不足道。《生命的意义》则更激发青少年学生确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握青春,去探求生命永恒的实在意义。文学是人学,文风体现着作者的思想情操和道德风尚。教师授课时不能只从文学的意义上去讲授作家作品,而是要联系学生实际树立人格榜样。比如,讲朱自清时,势必要讲朱自清反对帝国主义侵华政策,宁可饿死也不领“救济粮”的坚贞民族气节和炽烈的爱国之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不少作家的良好性格和伟大的人格渗透到学生的潜意识中,成为他们自觉不自觉仿效的楷模。学生通过学习这些作品,从这些作品和作者身上汲取精神养料,可以受到理想志趣的教育,增强对社会责任感,提高对真、善、美的发现能力、理解能力、欣赏能力,扩大了人生境界,培养了高尚道德情操。
二、充分发挥审美教育功能,在审美陶冶中塑造健康人格。
通过审美教育塑造健康人格主要是“动之以情”。审美陶冶作用于情感、意志和个性心理特征。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语文教材中相当一部分课文是文学作品,可以充分发挥作品的审美陶冶功能,以饱含情感的“可讲因素”诱发学生感应的心灵,使之在美感共鸣中得到净化,达到人格塑造的目的。教师宜通过多种方式,以富含艺术性的教学语言开启学生形象思维,激发情感,引导学生进入美的境界,体会文章中寄寓的喜怒哀乐等丰富而深刻的感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我在上《背影》一课时,首先动情地讲起了自己的父亲,学生听得入神感动,然后纷纷讲起父亲如何关怀、培育自己成长,全班沉浸在浓重的情感氛围中。好几个学生不能自抑,不止一次地流下了滚烫的泪。此时无声胜有声。我想,不用说教,把孝心献给父母的观念早已深刻在每个人的心底。“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学生对美是追求的,教师则要引导他们寻求真正的美——人性美。大量的写人记事文章正是很好的美育教材:《散步》中“我”作为中年人扶老携幼,表现出承前启后的庄严的使命感……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人物事迹进行审美注意,在获得美感享受的同时,净化心灵,汲取塑造健康人格的有益养料。
此外,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对美进行再创造,也有益于塑造健康人格。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自己的审美经验与审美客体融而为一,在创造美的同时也创造自身。
三、走出课堂,在生活实践中塑造健康人格。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思想教育和审美陶冶中汲取完善自我人格的情感力量,只有通过生活实践才能内化为具体的信念和行为方式,进而形成稳定的性格特征。新课标也明确地将开展“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课外活动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教师要恰如其分地组织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个积极的人格实践的机会。
课外活动要“寓教于乐”,让学生学得轻松、有兴味,使之生动活泼的性格得到发展。它可以和课堂教学适当配合,但不必处处配合。“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师生从课外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了解风土人情;锻炼观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四、塑造健康人格的教育和培养不能脱离对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不能脱离听、说、读、写的训练。
值得强调的是,语文教学中重视健康人格的塑造,决不是说可以忽视常规训练和学习习惯的作用。认真书写、保持书面整洁、高质量地按时完成作业等看似琐屑的小事,同样能塑造学生严谨、求实、勤奋等良好性格。所以,塑造健康人格的教育和培养不能脱离对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不能脱离听、说、读、写的训练。
多听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自己的情操。在课堂上多放些朗读作品给学生们欣赏,让学生通过品味其中的感情,陶冶高尚的情操。如:《未选择的路》说明人只能选择一条人生之路,必须慎重。人生道路的选择,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作出独立自主的选择。放录音让学生在欣赏文章中慢慢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多说既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又可以练习口语表达的能力,锻
炼自己的胆量,让学生更有自信。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心声,说出对自己对未来的期望,说出敢于直面人生,做一个强者的志向,说出要用真实的才干去争取自己应有高度的决心。他们是用心在交流,他们自己的话能感动同学们,鞭策着大家共同前进。
好的朗读能够把学生带入教学所需要的有利情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强调的都是一个“读”字,这既是我国古人的经验总结,同时也是我们不容忽视的学习方法。所以,读的过程,体会的过程,感受的过程便是人格培育的过程。
多写能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够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情感。语文教学中有着丰富的人格教育因素。作文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情感。在作文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对学生情感的开发。
谈感悟教育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篇6
【关键词】感悟教育塑造人格
一、感悟教育界定
悟是人的一种比较高级的认知方式。悟性是人类特有的灵性,是发轫于通常思维基础之上的高级智慧,是人性中比较高的素质特质。
悟性有三个特点:一是在平凡中见不凡。也就是说在对一些平凡的知识进行整合之后,发现不平凡的知识。二是悟性的高低不在知识的多寡。因为我们说知识的多少通常是不包括一个人的感性认知的。而悟性是在感性认知和理性认知的基础上,整合后的一种发现的能力。三是悟性高的人能有以所知推未知的能力。人可知许多事,但却不知所有事。但是,恰恰就有这样的人,能以有限的学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融会一炉,即使没有某方面的具体知识,却依然可以提出有见地的看法。
学校的感悟教育,就是以学校的课堂和学校教育特有的各种活动为载体,让学生主动参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接收信息,整合知识和认知,发现知识和规律,开发学生潜能的活动。学校的感悟教育是让学生从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再实现感性认知——更高一级的感性认知——感悟,它是人的认知的一个完形最后环节。
二、学生健全人格
人格就是人的整个心理系统,包括心灵的意识和潜意识。动力心理学把它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人的本能,是人生来就具有的。超我是一个人的道德、社会规范和社会禁忌,在一个人的学龄前就基本具有,并且随着一个人的成长,不断具体化。而自我是一个人在成长中,本我的需要不断得到满足,形成自己的安全感、归属感,尊重与被尊重的状态。所以,学生健全的人格,主要体现在自我的发展水平上,当学生的本能需要、安全需要、歸属与爱的需要、尊重与被尊重的需要得到较大程度的满足,趋向实现自我时,我们可以认定学生的人格是健全的,是强健的,是非常有力量的。
相反,如果学生人格有缺陷,就会比较偏执、自卑,缺乏自信。学生个体一直没有机会形成真正的自信有许多原因:由于不得不进行的防御、被他人的排除,以及早期解决方法所形成的片面发展方式,其内心力量一直受到削弱,从而,使其人格的大部分领域不能发挥建设性的作用。这样会疏离自我,阻止他顺利地成长。
三、认知与人格关系
人的认知包括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对社会,对自然的认知,接受外部信息的状态。第二个层面是对自我的洞察,自我意识的状态。一个人对社会、对自然的认知,接受外部信息的状态就是我们通常感知的学习能力。如一个人的智商、文化学习的能力。尤其是学生,我们可以非常直观的从他们的学习成绩来确认他们的认知水平,当然这是比较偏面的。但也是学生认知水平的多方面内容的一个方面。对自我的洞察,自我意识的状态则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认知,对自己的人格状态的认知。如果学生能不断地对自我的洞察,不断地加强自我的意识,学生的人格将得到健康发展,人格将变得强健有力,心理能量充足,学习动力非常强大,内在潜能将得到自发流露和发挥,整个认知富有创造性。
所以,第一个层面的认知是第二个层面的认知的基础,第二个层面的认知为第一个层面的认知提供心理动力,促进整体认知的发展。同时第二个层面的认知是一个人的人格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人格健康发展,又能促进认知水平的提高,并且产生质的飞跃——创造性认知。
四、感悟教育实践
学校的感悟教育,是根据人的认知规律和人性发展规律的教育活动,体现教育学生知识的整合和人格的整合的有机结合和发展。所以,我们师生共同努力实践,积极探索感悟教育,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我们的做法是这样的:
1.课堂教学的感性认知和理性认知
课堂教学的理性认知,就是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感性认知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系统的学科知识讲授。首先对学生自主学习起到一个补缺的作用,把教学大纲要求教授给学生的知识,而在自主学习时没有掌握的,教授给学生。其次是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化,整合知识,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这样的教学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有本质的区别。传统的教学方式由于教学内容多,学生学习负担过重,教师为了充分利用时间,就没有统一要求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和学习小组讨论,而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面面俱到地把知识讲授给学生,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这样的教学,使学生的认知模式没有经过感性认识,而是直接进入理性认识,这是有悖人的认知规律的,结果是学生缺乏创造性。
我们课堂教学实行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模式已经将近两年了。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把握不准前置作业的本质,有时直接把课后的思考题定为前置作业;同时,学生自主学习展示后,我们把握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也有偏差等等,致使前置作业简单化。组织教学时,有些内容学生已懂但重复讲授,有些没懂得却漏讲,使得师生一度曾对这样的教学方式产生怀疑。经过调查研究,不断调整,现在的师生心理上充分接受这样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不断突显出来。
2.第二课堂的感性认知和理性认知
在学校教育中,除了学生坐在教室,教师面对全体学生授课外,其他的教育活动,统称为第二课堂。我们的第二课堂感性认知 ,集中体现在学生每天读励志信;星期一全校师生升旗后的国旗下讲话;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的校内外一切活动等等。这些教育活动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丰富学生的感性认知,满足学生人格发展的需要。
第二课堂的理性认知,就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不是放任学生自由组织活动,每项活动都会有教师指导,主要是相关活动的理论指导,从而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相关知识,提高活动的有效性。如学校开展“江南中学第二届十大类杰出人物评比颁奖晚会竞标活动”,各个班级都积极准备,热情参与。在这个活动中,学校的总导演组组长是有竞标活动理论知识的老师,在竞标会前,组长组织各班竞标团队成员学习评标况标理论,让成员学生懂得怎样组织竞标,竞标书怎样写,怎样评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既有理论指导,又能大胆的创新实践,活动效果比较好。
3.感悟教育——成长记录
学生每天在感性认知和理性认知的基础上,撰写成长记录。把一天来对学生、对生活、对生命的感悟,记录在成长记录上,交给老师,与老师分享。分享快乐,快乐自己,也快乐老师;生命感悟,创造发现,感动自己;也感动老师。
五、师生共同成长
我们学校实行全员育人导师制,每个教师必须教书育人。课堂教学育人,第二课堂管理育人,批改学生成长记录育人。相信学生,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人格得到调整和发展,自我得到实现。
渗透礼仪教育塑造健康人格 篇7
一、礼仪教育的基本原则
1. 学习礼仪要以提高人的自尊心为基础。
自尊, 即自我尊重, 是希望被别人尊重、不向别人卑躬屈膝, 也不容许别人侮辱、歧视自己的一种心理状态。它是人的自我意识的表现, 并以特定的方式指导人的行动, 是一种积极的行为动机。自尊应具有待人谦逊、不骄不躁的特征。学生在学会尊重他人时, 内心的道德要求也在提高。所以, 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 养成自尊、自爱、自律的良好品德显得尤为重要。礼仪教育作为动力和导向, 在学生的个体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 要以尊重他人为起点。
礼仪本身就是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 只有从内心善待他人, 才会有得体的礼仪言行, 尊重他人是人与人接触的必要和首要态度。周恩来同志一生鞠躬尽瘁, 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毕生的精力, 他每次外出视察工作时, 总是和当地服务员、厨师、医护人员一一握手道谢。敬爱的周总理尊重他人的典范, 就是学生学习的好榜样。
3. 学习礼仪重在实践。
一个人的礼仪只有在言行中才能体现出来。每个人都要在理解礼仪要求的基础上, 在日常言行和待人接物中展现自己文明有礼的形象。一些学生内心知道讲文明、懂礼貌, 但在公共场合或者遇到不熟悉的人时, 礼仪规范就忘到脑后。如, 在校内向老师、同学问好, 在校外遇见老师则避而过之, 装作不认识。这是他们缺乏自信的表现。为此, 要教育学生树立自信心, 随时运用得体的礼仪言行, 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 展现出有礼、自信、文明的精神面貌。
二、礼仪教育的实践探索
1. 坚持正面教育与引导, 培养学生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品质。
用《中小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制订的《学生在校一日常规》《礼仪常识》等规则规范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和养成教育, 提高学生对文明礼貌重要性的认识, 从而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言行, 逐步养成文明的习惯。
2.
结合不同年龄段、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 针对学生言谈举止中存在的问题, 从坐姿、站姿、步姿、问候、致意和接递物品等方面进一步规范学生的礼仪行为。
3. 在校门口、楼道、操场等处设立文明礼仪示范岗, 负责执勤检查, 完善学生自我管理队伍。
校门口每天由大队部派出值周教师、学生, 其他示范岗位由经过培训的礼仪示范志愿者轮流执勤, 形成由学生骨干和值周领导、教师组成的管理自查队伍。学校还可以充实“流动红旗”评比内容, 增设学生礼仪“文明班级”授牌等方面的评比要求, 进一步落实学校、年级、班级的三级量化管理制度, 把学生的个人言行与班集体荣誉联系起来, 促进学生集体主义观念的形成。
4. 教师榜样示范, 正面引导。
英国教育家洛克指出:“教育孩子最简明、最容易而且最有效的办法是把他们应该做或者应该避免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跟前, 一旦你把他们熟知的榜样给他们看了, 同时说明他们为什么漂亮或者丑恶, 那种吸引或者阻止他们模仿的力量, 是比任何能够给予他们的说教都大的。”因而, 学校应十分重视教师榜样的示范教育作用, 要求教师对学生做到:一张笑脸相迎, 一句好话回应, 一双眼神鼓励, 一颗爱心相待。
5.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
家长平时的言谈举止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家中良好的礼仪形象和家庭的文明礼仪氛围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及时把文明礼仪教育的情况和要求通过家长座谈会或是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向学生家长说明, 促使他们积极配合学校加强对子女文明礼仪的教育, 提高礼仪教育的实效, 共同促进学生文明行为、礼仪常规习惯的养成, 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
重视家庭教育,塑造健全人格 篇8
本文着重探讨在家庭教育中影响孩子健全人格的因素以及应该怎样塑造孩子健全人格等问题做了一些思考和探讨, 以求教于专家学者。
一、家庭教育中影响健全人格塑造的因素
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其中不无一定的道理, 父母们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教育孩子, 使他们逐渐形成了特定的人格特征。强调人格的家庭成因, 重点在于探讨家庭中父母的人格因素、教育方式以及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差异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首先, 在家教诸多因素中父母的人格因素是施教的核心力量, 它对儿童的人格形成起着巨大的潜移默化影响。儿童的模仿性极强, 孩子一生中待人接物、处人处世的态度都直接向父母学习模仿而来。父母的人格特点还会辐射到家庭生活的各个层面而使家庭生活染上独特的色彩, 继而影响孩子的人格形成。
其次, 家庭的教育方式是影响儿童健全人格建构的又一重要因素。家庭的教育方式是父母人格、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以及教育方式的整合体, 家庭教育方式大致可分为专制型、放纵溺爱型、民主型几种。很明显, 在所有的家庭教育方式中, 民主型是最好的。民主型家庭的父母认为:孩子不只是属于家庭的, 同时更是社会的一员, 将来他总要独立生活, 走向社会, 从小就应教给孩子生活的自理能力而不是处处事倍恭亲、包办代替。
第三, 家庭环境对儿童健全人格建构起关键作用, 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人。“家”是孩子成长的摇篮, 孩子的一生成长总是会打上环境的烙印, 就家庭教育环境而言, 既包括家庭的物质环境也包括家庭内部的精神环境。物质环境并不是指家庭的豪华装修, 而是整洁有序、健康向上的环境, 孩子应该有一方属于自己的天地和活动时间。家庭的精神环境内容很多, 它包括家庭的文化氛围、价值取向、人际交往、家风家规、家庭气氛等多方面, 对于孩子的人格发展来说, 精神环境更为重要。
二、家庭教育中如何塑造健全人格
1. 要善于反思, 树立科学的现代家庭教育观。
家庭教育观念是指父母在教育和抚养子女过程中所持有的有关儿童发展、对儿童期望及对儿童教育的看法和认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教育场所, 所以父母的家庭教育观念对儿童的成长意义重大, 树立科学的现代家庭教育理念、改变自己, 做育子成才的蜕变者。爱可以点亮心灵, 责任可以引领方向;爱心与责任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石, 更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家长应该做到身教重于言教, 处处起到表率作用;应该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另外对孩子教育是个循序渐进、宽严相济得过程。
2. 要学会尊重和赏识孩子, 做孩子成长的精神导航者。
“灵魂塑造灵魂, 人格培育人格”, 首先, 家长与孩子建立平等的信赖关系, 对自己的孩子要充满信心, 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化孩子;其次, 家长要学会尊重与赏识孩子, 把孩子视为家庭的平等成员, 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尊严, 能让孩子独立思考、自由选择, 绝对不可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 包办孩子的人生设计, 要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 赏识孩子所作的一切努力, 赏识孩子所取得的点滴进步, 甚至要学会赏识孩子的失败, 让孩子感到家长永远是他的后盾。要从健全人格发展的角度, 了解孩子潜能, 科学施教, 科学指导。但是尊重赏识孩子, 并不意味着要放弃原则, 迁就孩子的错误。我们强调给孩子发展兴趣爱好的自由, 但并非自由放任, 应该把握一定的尺度, 提出严格的要求。
3. 要加强家校合力, 建立和谐的家庭气氛。
和谐家庭氛围的营造对学生人格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建立和谐的家庭气氛, 是对家长人格品质的最好的检验, 并能有意无意地为孩子所体验, 也就有可能迁移到他们身上。夫妇之间彬彬有礼, 和蔼可亲, 家庭成员对邻居和气, 通情达理, 孩子就善于团结伙伴。
4. 要重视挫折教育, 提高孩子的抗压能力。
孩子迟早要走进社会, 家长不可能包办一辈子, 遇到困难, 受点委屈的必然的。因此, 家长要在及早给孩子打好“预防针”, 对他们进行抗挫折的训练和教育。培养“弹性的儿童”, 什么叫弹性?就是心理健康, 像弹簧一样, 受到压力给压下去, 过一会他自己回来了, 有一种自我调节、自我修复的能力。这也是一种健康的人格体现。只能听表扬的话, 不能听批评的话, 要不得。这样的孩子, 将来要吃大亏的。有了挫折意识的孩子, 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当。
职业教育中人格塑造 篇9
一、人格的涵义
“人格”作为一个学科研究的对象性范畴, 被诸多学科关注。各学科对人格定义始终难以得到统一, 但是却表现为方向一致性特别是哲学和社会学层面的分析, 撇开人格的具体特征, 抽象出人格的共同本质特征:自己是怎么样的人, 怎样成为人, 怎么样处理个人、个人与他人、社会、国家、自然的关系;注重个人利益的同时, 也要注重社会、国家利益;人格是个体思想意识、道德品质、文化修养、心理素质等内在全部精神要素和行为规范的系统结构。
二、人格教育的意义
未成年人处于人生发展历程中的形成期、适应期和“人格成长期”, 未成年人健全人格小而言之会影响个人的自我实现, 大而言之就会影响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未来。注重对未成年人格塑造, 是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 健全人格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 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现阶段青少年人格失衡, 要求重建人格。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格
1.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第一, 从其名词性出发, 是思想政治工作主要的和基本的内容, 即是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道德观、法制观, 其融于未成年成长的环境中, 对未成年健全人格形成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第二, 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种教育实践活动, 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影响其教育客体 (本文特指未成年人) 的人格按健康道路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特征是影响、指导未成年人形成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格类型的核心部分,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多元化。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 是指能影响未成年人思想观念、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法制观等的各个因素综合体。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提高不仅有赖于理论知识的学习, 更有赖于教育主体人格的影响, 所以说他们的人格是在显性和隐性的因素综合体的共同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片面强调专业思想政治教育者, 而忽视“非正规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影响作用, 必然加重思想政治教育者负担, 增强教育难度, 对未成年人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是不利的。所以,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多元化是应当的, 也是必然的。
3. 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为人格塑造提供宽厚的思想基础, 并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传统精神文化品质。
思想政治教育就广义上讲, 它的本质是一种人的哲学, 它所关注的是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生意义和人生理想等问题;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武装人们的头脑, 具体包括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道德观、法制观等方面的教育, 使人格的形成符合中国文化、民族心理、地域特征等和现代化市场经济的要求。它本身综合性强的特点, 为人格素质发展提供了动力和基础:培养人获知良好知识素质基础, 培养出突出能力素质基础, 增强人的道德素质基础, 健康的情感素质基础和培养坚强的意志素质基础。思想政治教育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 同时, 吸收和融合包括西方科学探求精神, 身心和谐的自由观和价值观等具有理性活力的成果, 加以综合改造, 使人格理论获得新的对象源泉。它培养未成年人形成具有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自由自主、自觉自律的现代意义特征的人格。
四、健全人格的培养
1. 健全人格特征及其标准。
健康人格是指人格主体的心理品质和行为倾向符合社会成员所公认的权威性标准。具有以下特征: (1) 良好的知识素质。 (2) 突出的能力素质。 (3) 完善的道德素质。 (4) 健康的情感素质。 (5) 坚强的意志素质。
2. 健全人格形成的方法和途径。
(1)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素质是关键, 在未成年人人格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 社会环境各个方面都在寻其施加影响。主体即父母、同辈群体、兄弟姐妹、教师等都在发展未成年人的态度、愿望, 塑造客体行为。父母等教育主体以身示范, 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榜样, 家长们应该意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子女人格形成所起的关键作用。社会信仰、规范、社会伦理道德、风俗习惯和价值观等, 首先通过他们“过渡”而传递给子女, 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子女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因此, 教育主体只有不断地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 运用人类积累的智慧财富精神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人格, 来影响未成年人形成健康的人格, 并完善人格。充分调动未成年人思想敏锐、接受能力强、富于创新的优势, 培养、熔铸形成一种新型人格, 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求。 (2) 在学校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和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来塑造未成年完美人格。第一, 通过学校各种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格教育, 逐步培养未成年人健康人格。如:在语文教学中, 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健康的人格。可以利用范文, 擦亮心灵, 陶冶情操;利用写作, 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 及时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利用语文活动, 对学生进行体验式的心理健康教育, 让健康的人格得到强化。总之, 作为教育者要利用模拟的社会环境,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关系, 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从而培养文明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第二, 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必要条件。健全人格的形成离不开一定的环境条件,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校园文化环境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 要大力宣传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符合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校园文化精神, 还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引导和管理。 (3) 加强网络管理优化影响人格发展的现代信息因素。网络作为一种快速传播思想政治道德观、伦理观、政治观等内容有效的途径, 对未成年人的人格形成, 具有重要影响, 影响不是即时的, 而是长期的。网络给未成年人提供了一幅既现实, 又虚拟的生活画面, 人与人之间关系, 人与自然关系, 人与社会关系, 真、善、美、假、恶、丑等等行为都展现在面前, 构成了一个“完整世界”, 从而影响他们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影响他们的人格和发展。 (4) 坚持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来促进未成年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形象化教育影响效用远大于抽象理论教育, 因此, 在实践中注入形象化、直观的文化传播, 更有利于未成年人在实践中形成健全、高尚的人格。创新实践活动是创新精神实现的载体, 实践活动中, 未成年人求知欲望, 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坚强的品格意志, 全面发展的人格, 良好的思维方法将得到全面提高。 (5) 在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培养未成年人健康人格。环境的好坏优劣对人的思想品德状况的影响是客观的, 也是不可低估的。良好的环境会使人心情舒畅, 产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不良的环境, 则可能使人精神不振, 产生消极厌世的悲观情绪。因此, 我们应该创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使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良好的环境具有感召作用、促进作用、约束作用。所以, 第一, 要优化经济环境;第二, 优化物质环境;第三, 优化政治环境;第四, 优化社会舆论环境;第五, 优化社会文化环境。
综上所述, 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塑造和改善未成年人健康完美的人格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视角, 尤其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 思想政治教育更应注意开掘人自身的潜能和价值, 促进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 形成符合现代发展的现代型人格, 为培养跨世纪人才服务。
摘要:人格问题是一个相当复杂而且十分迫切的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 注重对未成年人人格塑造是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利用特有的优势为人格塑造提供了基础, 使未成年人人格塑造与转型成为可能。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未成年人,人格塑造
参考文献
[1]张耀灿, 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1) .
[2]许惠英.人格教育论——青少年人格培养[M].北京:学苑出版社, 2000, (4) .
[3]沃建中.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人格篇[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11) .
[4]柳建营, 刘晓明.青年心理健康教程[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2.
[5]颜世富.成功心理训练[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1, (9) .
[6]张青兰.人格的现代转型与塑造[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5, (5) .
[7]陈玲.人格塑造是高校德育教育的基点[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2, 16 (4) .
[8]宋芳.论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J].辽宁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30 (6) .
[9]陈木龙, 张敏强, 等.农村儿童与城市儿童孤独感和人格特征比较研究[J].心理健康研究, 2005, (5-6) .
高校美术教育与学生的人格塑造 篇10
一、高校美术教育对学生人格塑造的作用
人格是一个人心理、生理和社会行为各个方面综合的整体概念, 是一个人内在品质和外在行为的总和, 人格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可塑性, 健康的人格是人类追求的价值目标。人格教育, 是促进与意识倾向相联系的气质、性格、品德、态度等人格因素健康发展的各个方面的教育, 塑造人格是教育的基本目的之一。高校美术教学在学生人格塑造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即通过美术教育为学生呈现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使得他们能从感觉和体验创作中获取实现自我生命的潜能和乐趣, 获得真善美等人格素质的熏陶和洗礼, 因此美术教育对塑造学生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
1. 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认知能力和审美情感。
审美认知能力是对美好事物的认知判断能力, 具有创造性的个体精神, 是对事物深刻、正确的认识, 这些要通过美术教育来完成。一件好的美术作品都具有那个时代的审美思想, 它以直观的形式和特有的复杂性激发人的审美认知能力, 这种审美认知能力不受制于现实生活的影响, 是美术教育中人类所形成的特有的认知方式, 因此高校美术教师要通过对作品的构成、形式和蕴涵意义的介绍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认知能力。同时美术教育中的情感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在情感与想象的互动中, 使得艺术欣赏成为一种超脱普通情感、摆脱功利性的审美情趣, 这种带有价值定向的审美情趣是对人们普通情感的综合、选择以及创新, 由此可见美术教育中的审美情趣培养, 是通过审美活动为媒介, 使得人们的情感不断丰富和完善, 从而达到个体心理的成熟和完美人格的塑造。
2. 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健康人格的塑造包括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 美术教育中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实质上就是对人和人格精神的培养。创造是一种开拓性的活动, 它要求主体具有创造的知识、技能、经验以及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参与。美国教育家罗恩菲得认为, “个人的创造力是任何创造艺术中的属性, 美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有创造力, 这种创造力即是生活和职业的重要基础。”教师的职责就是要刺激潜藏在学生心灵中天生的创造、探索、处理材料的欲望, 为创造力的产生营造宽松的氛围。
3. 美术教育促进学生意志心理结构的完善。
意志是人格构成重要的方面, 是一种精神品质和心理支撑力量, 健全的人格必须具备顽强、坚韧不拔的意志, 也是人积极进取、不断发展的动力。美术教育从影响人的情感入手, 通过熏陶、感受、作用于人的情感, 从而影响人的性格, 对人的精神起到激励、升华的作用, 并且能有助于学生摒弃消极不良的情绪, 营造良好的心境, 因此美术教育通过为学生展示人生的美好, 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心理结构向完整性和平衡性发展, 同时美术教育从精神上, 在审美体验和创造性实践中激发和塑造学生的意志品质, 使得人变得更加坚强。
4. 美术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人品。
美术教育不仅是美术知识和技巧的传授, 而且也是学生人品的教育。目前由于学校过于强调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 忽视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特别是品德修养教育, 使得学生在功利主义思潮的影响下, 形成了见利忘义、只注重经济利益多少的短期行为, 在学习上忽视美术理论和素养, 在实践中往往个人主义而缺乏集体主义合作精神, 甚至是损人利己。这样的学生即使美术技巧再高, 也是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在美术教育中通过审美教育, 使得学生获得树立正确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观念, 懂得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毅力、自信、谦虚、敬业、责任感以及真善美的追求, 这些人品特点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
5. 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
美术教育提倡真善美, 正如鲁迅先生说过, “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 然其力是以渊邃人之性惰, 崇高人之好尚, 亦可辅道德以为治……”因此美术教育体现了真善美统一的崇高道德行为, 通过寓教于意生动形象的展示, 易于学生所欢迎和接受, 这会激励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如美术教学中对祖国山河自然美作品的欣赏, 会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等等。因此高校美术对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同时也是学生走出道德危机、道德沦丧的重要途径。
二、高校美术教育对学生人格塑造的途径
1. 强化艺术研究氛围, 淡化美术的功利性。
美术教育要采用中西结合, 在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有选择的借鉴国外优秀的艺术成果, 这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以及塑造完善的人格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美术教育中可以大力提倡中国画和书法艺术, 让这些传统的文化瑰宝渗透于学生的心灵深处, 可以升华、陶冶学生的人格塑造。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功利主义不可避免的会对艺术产生不良的影响, 各种急功近利的美术教学手段不仅歪曲了美术艺术的本质, 而且将学生的人格塑造方向引向歧途, 因此美术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将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美术教育事业结合起来, 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其次美术教育要明确美术艺术的游戏本质, 只有具备这样的心灵才能获得自由自在的美术学习乐趣, 才可以淡化艺术的功利性, 创造一个良好的美术教学环境。
2. 推进美术教育体制创新和提高全社会的艺术素质修养。
美术教育要从体制上进行创新, 改革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的目标, 在评价学生时要美育与德育并重, 着重考核学生的感受力、审美力、创新力以及艺术领悟能力, 并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与道德素质结合起来综合判断学生的人格修养;其次美术教育离不开全社会的支持与道德素质的提高, 社会大环境的状况直接影响美术教育的成败, 因此社会要加大对美术事业的投入, 重视社会软环境的建设, 大力提倡高雅艺术和民族艺术, 形成良好的社会美育氛围, 总之美术教育若能发挥它的特殊作用, 对我国民族人文素质的提高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摘要:美术教育如同所有的教育一样, 最终的目标都是培养学生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 “教育健全人格, 艺术唤醒心灵”, 高校美术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力、创新力、艺术修养进而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修养, 形成完善的人格品质, 同时高校美术教育要在提倡静心于艺术的研究学习理念, 摆脱艺术功利性, 形成良好艺术学习氛围等方面来为学生的人格塑造提供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关键词:美术教育,人格塑造,艺术素质
参考文献
[1]胡达生.美术教育应造就中国式的理想人格[J].韶关学院学报 (社科版) , 2004, (8) .
[2]周曙华.论美术教育对创造性人格的培养[J].美术观察, 2005, (12) .
[3]夏志勇.高校美育与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J].三明学院学报, 2005, (1) .
职业教育中人格塑造 篇11
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关键。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主要靠“知识学习体系”和“人格培养体系”实施,两者各有侧重,互为依存,互为促进,共同构成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人格强调自信、问责、敬业、诚信等要素的独立人格,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追求真理、追求真知。塑造学生的创新人格,是促进学生创造性发展的方向保证和重要动力。在创新教育实践中,塑造学生创新人格,应注重以下“六个方面”。
一、要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创新责任感
对社会有无责任感,是检验人生境界高低的尺度。社会责任感不是抽象的。积极引导学生从对自己负责做起,养成对自己的信心、对父母的孝心、对他人的关心、对社会的爱心、对祖国的忠心,自信自强,孝敬父母,关爱他人,心系社会,胸怀祖国。特别是当前,要对加强学生感恩教育。
二、要培养学生追求科学真理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毅力
一个人要获得事业的成功,特别是要做出较大的创新贡献,需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十年磨一剑的恒心,更需要自强、自立、自信的奋斗精神,甚至还要面对失败的风险。失败是成功之母。那些出类拔萃的伟人之所以会取得成功,正是因为他们能正确对待失败,从失败中获得教益,从而踏上成功大道。做学问是不易的,取得成果更是不易的。它需要毅力、勤奋和热情,还要经得起挫折。
三、要培养学生敢为人先的创新勇气和创新激情
所谓激情,就是要面对机遇,敢于争先;面对艰险,敢于探索;面对落后,敢于奋起;面对竞争,敢于创新。没有激情就没有创新的灵感和冲动。激情不是一个瞬间的状态,而是一种文化的沉淀。人的情感是丰富多彩的,情感在创新认识中起着重要作用,包括情感对认识活动的激励作用、情感对认识对象的选择作用、情感对信息知识的加工作用、情感对认识成果的评价作用。只有重视情感作用,人的创新能力才有最基本的保证。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不会提问就意味着不会创造,因为任何创造总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因此,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勇于质疑,敢于提出问题,促进创新意识的形成。一个学生的质疑,能够激发全班学生的创新意识,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要培养学生善于合作的创新禀赋和团队精神
创新活动不再是单纯的个人单打独斗,更多的是跨学科“集群”式的创新,没有团队精神,不能够协同攻关、集思广益,就很难产生创新成果。作为创新人才,不仅要有创新的精神和本领,更要有合作共事的意识和水平。懂团结合作是大智慧,会团结合作是大本事,真团结合作是大境界。立己必先立人,达己必先达人,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周围人都能成功是最大成功。
五、要培养学生严谨诚实的创新道德和诚信品德
诚信是关系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就个人而言,诚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学校而言,诚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就社会而言,诚信是正常秩序的运行基础;就国家而言,诚信是良好的国际形象。要引导学生诚信立身、诚信做人、诚信做事,使诚信成为走向社会的“通行证”。
六、要培养学生不畏挫折的创新意志和胆量
中国古代有句名言,“才学胆识胆为先”。实践证明,天下不缺有才华的人,缺少的是有胆量的人。天下真正做大事的人,不一定都是精明的人、聪明的人,但一定是有胆量的人,天下大事一定要有胆量才能做得到,撑得住。
总之,塑造创新人格的目的,是保证学生成功。成功是一种精神,在成功的道路上,依靠奋斗精神,另辟蹊径、脚踏实地,最终才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成功更是一次升华,它不是失败的简单积累,而是对失败的深刻感悟和不断超越,是智慧和理性的升华;成功更是一个过程,今天的成就归功于昨天的积累,明天的成功有赖于今天的努力,真正的成功是将勤奋和努力融入每天的学习生活中。育人是一个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的工程。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彰显出其伟大意义。
职业教育中人格塑造 篇12
关键词:中职生,服装,审美,人格
服装是文化的显性物质载体之一, 在现代社会中, 一个人的穿着打扮和衣着习惯往往能够反映出他的喜好、品味、性格、修养、精神状态、审美旨趣及价值观。正确的服装审美观的形成既是健全人格的反映, 又对健全人格的形成起推动作用。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现从服装审美的角度切入, 探讨服装审美在中职生审美人格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结构形成当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在此基础上探索开展服装审美教育以塑造中职生审美人格的有效途径。
1 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探讨服装审美在中职生审美人格塑造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及研究意义。
1.1 中职生服装审美追求
中职生自发产生的服装审美追求是学生“本我”意识的体现。根据弗氏理论, “本我”即原我, 是指原始的自己, 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 它按“快乐原则”行事, 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 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 避免痛苦, “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 它是无意识的, 不被个体所觉察。大部分中职生最初对于服装审美的追求属于自发产生, 以跟风 (即“偶像风”或“潮流风”) 追求某种风格的服饰为主要表现形式, 服装取向具有非常强烈的从众性, 无意识地渴望得到社会认同, 着装以“随大流”或逆向表现为主, 服装审美追求具有冲动性特征。自发产生的服装审美追求是服装审美人格形成的最初萌芽阶段, 该阶段的中职生普遍出于自身对“他者”的兴趣和喜好, 而去模仿“他者”的着装风格, 却没有意识到“自我”与“他者”是两种不同的个体, 带有很明显的情绪化导向。由于这一阶段中职生大多没有意识到自己“跟风型”着装追求实际上是对某种价值观即“他者”价值观的认同, 所以服装审美追求处于潜意识即“本我”状态, 没有形成具有独立个性与自我主张的着装取向。
1.2 中职生服装审美风格
中职生初步形成的具有自主意识的服装审美风格是学生“自我”形成的体现。根据弗氏理论, “自我”, 其德文原意即是指“自己”, 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 “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 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 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 为“本我”服务。这是服装审美人格形成的正式阶段, 该阶段的中职生在自我审视的基础上, 能够根据自身的体征特点、年龄气质来选择着装, 有意识地对主流 (或非主流) 的社会服装时尚进行现象审视、价值判断并根据自我需求来加以选择, 形成兼顾个性化和社会化的着装取向, 且该着装取向能够得到公众审美的认可, 具有理性化倾向。由于该阶段的中职生已经有意识地确立起某种价值追求, 对自身形成了一定的认识, 并通过服装强化对自我的认识及对该价值的主动追求, 服装审美风格具有协调性特征, 形成了自主的服装审美观, 因此服装审美追求处于有意识的“本我”状态, 具有个体风格的着装取向由此萌芽。
1.3 中职生服装审美规范的超越
中职生逐步完善并自觉追求的职业服装审美规范是学生“超我”意识萌芽的体现。根据弗氏理论, “超我”指的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 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 通过内化道德规范, 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 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 “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 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 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这是服装审美人格形成的完善阶段, 该阶段的中职生能够克制住个人兴趣好恶, 根据某种规范接受服装审美观 (如校服、制服) 并将其内化为自身行为准则, 着装体现出对于固定场合、年龄、规范的认可和调节, 社会因素对个体因素的影响合理化增强, 服装审美风格具有克制性、自律性、职业化特征, 形成了基于自觉道德追求导向的服装审美观。
1.4 小结
综上所述, 从健全人格塑造的角度, 中职服装审美教育目标应是:引导学生形成服装审美的自我意识, 克服“本我”原始欲望和冲动的负面影响, 形成健康的审美观;能够根据自身特点及环境、场合进行得体的自我服装形象设计并得到公众认可, 了解并自觉遵守特定场合的着装规范, 对职业服装礼仪有较高的认知度和执行力, 初步形成服装审美“超我”意识萌芽;塑造健康服装审美人格, 推动其形成健全人格。为此, 中职教育者就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设计多样化的服装审美教育载体, 形成正确审美导向, 探索引导中职生塑造健全服装审美人格的途径和渠道
2 依据服装审美人格形成结构, 进行服装审美教育层次设计。
将弗氏理论移植到中职生服装审美人格塑造当中, 中职服装审美教育可划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2.1 认知“本我”
这是中职服装审美教育的最低要求, 主要是引导学生认清服装审美中“本我”与“自我”、“自我”与“他者”的区别, 尽量避免或减少中职生在着装行为中把任性当个性、把跟风当时尚的不良倾向。
2.2 形成“自我”
这是中职服装审美教育的主要目标, 主要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服装审美价值观, 能够结合自身特点和环境要求开展自我形象设计并能得到公众认可。
2.3 追求“超我”
这是中职服装审美教育的重要方向, 主要是从规范化、职业化的角度引导学生认知并认同学生制服、职业制服的着装规范和礼仪, 通过“着装”这一层面形成并强化学生对职业要求、职业规范、职业道德的认同感。
3 创新教育载体, 在中职生当中大力开展服装审美教育。
对于正处青春期的中职生而言, 健全的服装审美人格并非生而有之, 而是需要在形形色色的学生个体成长的文化背景和环境因素的基础上, 通过教育引导来完成。开设服装类专业的职业学校可以通过服装专业课程教学来完成, 针对未开设服装专业的中职学校, 则建议通过下列载体来开展服装审美教育活动:
3.1 课程教育
3.1.1 服装审美公共课程
开设服装审美公共类课程, 通过培训本校教师或邀请校外专家, 开设如《服装礼仪》、《中职生形象设计》等社会文化性、道德性较强的审美类人文课程, 使学生从道德层面形成对正确着装的认知;或是开设《面试着装技巧》、《达人着装分析》、《年度服饰流行趋势分析》等专题讲座, 以服装审美为切入点, 通过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点的面试、偶像着装、流行时尚等热点话题进行分析, 引导学生对上述社会现象形成正确认知。
3.1.2 相关课程中设计审美教学内容
在各类专业课程当中设计蕴含服装审美旨趣的教学内容, 从职业着装搭配、服装礼仪示例等方面为学生树立该专业职业着装的规范模板, 并从文化背景及实用价值探讨该类职业服装基本特点及着装要求的具象和成因。如文秘专业的学生, 可以通过“秘书形象设计”的教学内容引入商务着装礼仪;如护理专业的学生, 则可以通过医护人员的着装要求引入职业着装规范等;再如计算机课程教学当中, 在布置学生完成FLASH制作时, 可将人物形象设计、人物服装搭配和谐度作为动漫形象设计评价指标之一, 引导学生加强对这方面的自学。
3.2 课外活动
3.2.1 常规活动
对于未开设服装类专业的职业学校而言, 通过具有服装审美性质的学生常规活动载体开展服装审美教育, 往往能够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1.1开展学生日常着装 (或校服) 检查评比活动, 该类活动虽然被许多学校列入学生管理的常规内容, 但在活动实施过程当中, 绝大部分学校强调的是着装检查的标准化和纪律性, 缺乏从审美角度对检查标准的制订和检查结果处理方式进行干预。从审美教育的角度, 如何更深入地挖掘活动的审美内涵, 设计更多的人性化措施, 突出活动的审美性, 才是该项活动的研究重点所在。建议在常规检查的基础上, 不妨开展类似“QQ秀”、“学生日常服饰搭配秀”等评比活动, 通过网络虚拟形象和现实学生形象评比, 来实现对学生个体的更深层次的人文观照和关注。
3.2.1.2与专业课程教学相配合, 在全校师生当中开展“职业制服设计大赛”等评比活动, 通过比较轻松、愉快的形式, 将职业制服的着装要求和规范深入到师生内心。
3.2.1.3与心理辅导相结合, 从正确着装以形成良好形象的角度切入, 在服装形象咨询师的配合下为学生设计青春、健康的个人形象, 强化学生对“自我”形象的自信, 从而树立起对其着装能力的自信心。
3.2.1.4与实习、就业活动相结合, 指导学生在面试、应聘、职业活动等场合正确着装, 明确着装对于工作的重要性。
3.2.1.5组织专题班会讨论课, 在教师引导下, 组织班上学生对时尚人物、偶像人物、潮流达人的着装进行讨论, 让学生认识到:首先以影视明星为代表的偶像人物在媒体上展示的是其经过设计后光鲜亮丽的一面, 在实际生活中, 明星也存在着着装上的败笔, 帮助学生树立起对自我的信心;其次, 以偶像人物为范本分析其体征、气质、职业与着装之间的关系, 让学生认知到哪怕偶像人物外在条件再好, 如果在进行着装选择的时候与既有的外在、内在条件完全相背, 也会造成着装上的失败, 从而激发学生了解自身特点的愿望。
3.2.2 学生社团生活
充分挖掘社团活动载体中的服装审美教育资源, 在丰富学生社团生活的同时巧妙地开展审美教育。
3.2.2.1鼓励学生设计社团标志、制服等外在标识, 发挥社团制服的识别功能, 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社团凝聚力。
3.2.2.2加强对模特表演、舞蹈表演、摄影协会、动漫协会等富于表演性和观赏性的社团指导, 如在组织摄影协会开展采风活动中可设计“和谐之美”、“寻找我校学生形象代言人”等活动主题, 强化学生身边感性形象的宣教作用;加强对校刊、校报、广播站、记者站的引导, 通过文字宣传的方式形成校园健康服装审美的舆论导向。
3.2.2.3组织经常性的观影活动, 通过播放时尚类节目来帮助学生完成审美积淀。
3.2.2.4搭建类似于“校园达人秀”的展示平台, 鼓励学生以照片、微博、论坛、真人秀的方式发表自己对中职生形象设计的想法, 建议将礼仪展示、职业服装展示、校服展示作为学校文艺表演乃至校园文化展示的传统节目。
3.3 搭建校外展示平台
积极搭建校外展示平台, 拓宽与兄弟学校、企业员工、服装设计及搭配专家之间的交流渠道, 在确保比赛主办方合法正当的前提下鼓励、支持学生踊跃参加大型商场、社区以及社会主办的服装搭配比赛或形象设计比赛, 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成就感, 努力打造校外学生素质展示平台、学校与媒体的沟通平台。
3.4 教师言传身教
通过教育者的身教作用, 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重要引导作用, 这一点在形成学生服装审美“自我”、“超我”等高阶人格上尤其明显。为师者的“礼仪”是道德的要求, 要想教出好学生, 就要做一名好老师;要想做一名好老师、教出注重着装礼仪的好学生, 就要在着装上做一个表率。中职教师面对的是由未成年迈入成年期的学生, 他们处在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他们产生影响:教师的不洁着装、不雅着装不仅会让学生为自己的不当着装找到“上梁不正下梁歪”的理由, 同时还有可能引起学生不合其年龄的效仿;教师若排斥身着职业装授课, 则难以激发学生对职业装产生足够的重视。因此在引导中职生形成正确服装审美人格的教育过程中, 对中职教育者的规范着装要求理应提升到一个相当重要的高度。
参考文献
[1] (奥)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 1984.
[2]苗莉, 王文革.服装心理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0.
【职业教育中人格塑造】推荐阅读:
数学教学中的人格教育07-01
职业教育中教育改革06-16
职业性塑造08-28
职业教育中的高职教育10-12
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07-09
职业教育中会计教学09-20
中职业教育管理论文07-15
职业教育中的素质教育06-21
职业教育中的德育教育06-23
幼儿教师‘职业人格’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