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想象

2024-10-11

激活想象(精选7篇)

激活想象 篇1

想象是一种有目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是利用我们头脑仓库中所存储的已有的信息 (平常观察的事物和知识经验等) , 构筑新的形象的心理活动, 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想象属于高级的认知过程, 它产生于问题的情景, 由个体的需要所推动, 并能预见未来。比如, 当你看完一本科幻小说, 被其中惊险迷离的情节所吸引, 仿佛自己也乘坐宇宙飞船来到茫茫宇宙中和外星人交谈。再比如, 当你听到一首优美的乐曲, 你会想到美丽的草原、蓝蓝的天空。因此, 想象能自然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强烈兴趣与敏捷思维, 可以说, 想象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

高中语文教与学都需要想象, 一堂高质量的高中语文课必须融入巧妙的想象元素, 一个优秀的高中语文课件更会把想象元素化用得尽善善美。下面, 笔者就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 谈谈想象思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巨大作用。

一、想象能化实为虚, 把文字转化为画面

教学课文尤其是古诗词时, 学生直观感受的就是一行行的文字, 如果不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从而进行再创造, 那么传授给学生的就可能只是文字所代表的抽象概念, 而无意象组成的内涵丰富的画面。这样, 不仅不能让学生走进诗中与诗人对话而失去学习乐趣, 而且难以理解古诗词的内涵, 久而久之, 学生便会对这样的语文课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反感。《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 也不是听到的, 而是想象中的某种东西”。因此, 教师的第一要务就是要诱导学生能运用想象, 化实为虚, 把文字转化为画面, 走进画面, 去感悟享受人生的酸甜苦辣麻。

如在教学柳永的《雨霖铃》时, 笔者就成功地运用了想象法, 学生相当活跃。首先让学生明确:上片写一个秋天的傍晚, 词人与他心爱的人在都门外长亭分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景;下片是词人想象别后羁旅生活的情景。然后, 给学生一个任务:鉴赏词的意境, 请根据上、下片的内容, 分别作一幅画, 然后用自己的语言生动的描述出来。最后出示CAI画面对比体会。

学生A这样描述第一幅画面 (长亭送别) :一个秋天的傍晚, 骤雨刚刚停歇, 空气格外清新, 寒蝉在柳树梢长鸣不已。京城门外, 长亭边, 一个临时搭建的篷帐里, 筵席上有两个斟满酒的酒杯和两盘几乎没动过的下酒菜。词人与情人双手紧握, 喉咙哽咽得说不出一句话来, 脸颊上挂满了滚烫的的泪水。此时, 水面上, 一只小船里一位老艄公正对着这对情人使劲地喊:“上船喽——上船喽——”天色越来越暗, 茫茫水域里, 雾气一片。

学生B又描述了第二幅画 (羁旅长愁) :一夜飘流后, 词人仿佛来到异乡。东方即将吐色时, 头顶依然有一弯新月, 河流两岸朦朦胧胧的杨柳树在瑟瑟秋风中摇动着。词人此时望着残月, 感受着秋风, 脸上一幅愁眉不展、若有所思的样子。

学生D同样也在描述中完成了相当富想象力的画面。

接下来的师生评价异彩分呈, 学生的发言大胆、深入, 出乎意料的想象力让笔者惊叹与折服。

又如, 欣赏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第四景 (仙人登场) 时, 有位学生更是把自己平时看武打小说的笔法与想象结合起来, 描述出来的画面让大家拍案叫绝:突然间, 电闪雷鸣, 山崩地裂。随着轰隆一声巨响, 神仙洞府的石门从中间陡然打开……随着想象的驰骋, 作品在想象中得到了复活。

二、想象是架设在学生与作者、文本之间的桥梁

作者与学生所处时代、所受教育、生活背景、语言修养等方面差异太大, 在很大程度上, 我们就是受这些方面的影响而难以解读文本。想象是架设在学生与作者、文本之间的桥梁, 通过这个桥梁, 学生能走近作者与之对话, 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

如《故都的秋》第3段的“秋花图”的赏析:根据内容, 要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教师最后展示课件, 让学生对照。有一位学生是这样描述的:天空一片碧绿;地面上, 五颜六色的牵牛花荟萃成流光溢彩的野花圃;天地间, 间或出现一两只白色或瓦灰色驯鸽, 点缀在一大片的空白中间, 显得疏密得体, 浓淡相宜, 可与天公比美。坐在院子里的人, 手捧茶碗, 抬头望碧空, 俯身拾牵牛, 耳边不时传来驯鸽的飞声, 画面有静有动, 绘声绘色, 秋的美与情趣完全融合在蓝天白花之中。

这段描述极富想象力, 抽象的文字化成了丰富多彩的画面。接下来, 笔者问:“这么清静美丽的画面, 作者当时的心情如何?”有的学生回答“作者心情显得很沉静, 好像有很多心事”。这自然让学生想到该文的写作背景——1933年到1937年,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 虎视中原, 国民党政府对外投降, 对内镇压, 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 作者离开上海, 避居杭州, 过着游山玩水的隐逸生活。在这期间, 作者写了大量的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散文。1934年7月, 郁达夫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 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 并写下了这篇优美的散文, 在对北平秋的“色”、“味”的描绘中, 寄托了作者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情愫和对美的执著追求, 流露出一种沉静、寡淡的心境。如果不带动学生的想象, 深入分析作者的心情, 也就不能沟通学生与文本、作者的关系, 达不到教学目的。

又如, 《登高》是杜甫诗中最有名的七律, 诗人通过无边无际的秋色、悲壮雄浑的气势和层次井然的章法, 抒发了诗人丰富深沉的感慨, 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伤感和忧国忧时的情怀。通过分析颔联, 杜甫纵目远眺, 看到秋色无边, 落叶飘零, 他此时的心境如何呢?教师要引导学生:诗人想到自己也像树—样, 已经到了生命的晚秋, 不禁感到韶光易逝, 生命是多么的短暂!而面对波涛滚滚的不尽长江, 诗人又感受到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 时间的无穷无尽。让学生更走近诗人, 引起共鸣。与诗人一样感受那不尽的愁思, 翻腾的心潮, 恰似那无边的落木, 滚滚的江涛。这样, 学生与文本、作者便通过想象这座桥梁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

三、想象能给学生思绪的翅膀

最成功的教学过程莫过于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 各抒己见, 畅谈真正的属于个人的创造性解读。

在一次以“与四大名著对话”为主题的高中语文研讨课上, 参研的学生们都各自抒发了自己对这四大名著的理解。一位学生对《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提出了疑问:“会七十二变的孙悟空可以大闹天宫, 十万天兵天将都奈何不了他, 最后只有请如来佛祖才能降服他。可是他在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途中, 为什么每遇到一个妖魔鬼怪时, 都搞不定他们呢?这到底又意味着作者什么样的弦外之音呢?如果放到我们这个时代, 它作为四大名著之一, 又有什么新解呢?”笔者启发学生:“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让学生结合时代背景, 进行合理的想象分析, 展开探讨。其中一位学生的新解让在场的师生们耳目一新, 拍案叫绝。他认为孙悟空本事超群, 结果逢妖必败, 只能求救。这说明:一是当时的黑暗势力 (妖魔为喻) 太强大, 正义的力量 (孙悟空为喻) 短时间内处于劣势;二是当时朝庭的势力太弱, 地方的势力太强, 因为孙悟空一人就能大闹朝庭, 而不能单独对付任何一个地方势力 (妖魔) ;三是很多妖怪是有后台的, 因为这些妖怪不是天上这个星君的坐骑, 就是那个菩萨的爱物……这些想象极富创造力!可以说在想象的催动下, 学生们的研讨极富新意与深度, 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探研兴趣。

总之, 在高中语文课堂上, 教师要尽量融入想象元素, 启发学生能说话、会说话、精说话, 激发学生的学习探讨兴趣, 从而激活语文课堂, 这样高中语文课堂必定会迎来灿烂的春天。

激活学生想象作文的教法 篇2

一、延伸想象

在语文教学中,有些课文在结尾时,有意不把问题讲透,给学生留下无穷的回味,遐想联翩的余音,让学生自己去咀嚼、思考、领悟,教师就抓住结尾之处,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例如《凡卡》的结尾,作者没有写出凡卡的今后命运,留给读者的只是省略号。在教学时,教师提出如下三个问题让学生思考:1. 爷爷能收到凡卡的信吗?2. 假如爷爷能收到凡卡的来信,他会接凡卡回去吗?3. 假如爷爷没有收到凡卡的来信,凡卡的生活又会是怎样?学生围绕着以上三个问题,围绕着凡卡的命运各抒己见,有的学生说:“凡卡没有收到来信,还要过着水深火热般的学徒生活。”有的说:“凡卡过了几天还不见爷爷来接他,他又写了一封信,并贴上邮票,写上详细的地址,寄了出去,爷爷收到信后,把他接回去了!”有的说:“凡卡的爷爷还没有来接他,他再也忍不住了,偷偷地跑了出来,到处流浪,他走呀走,终于来到了我们中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学生们这些现实,超脱,跨越时空的延伸想象充实了课文的内容。讨论过后,教师让学生以《凡卡寄信以后》为题,续写课文。又如教学《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后,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将诗中描绘的风光配上音乐,进行放影,学生有课文基础的积淀,有课件的情景再现,加上教师的启发和巧妙的点拨,把他们的创造力激活了,一个送别的生动场面,在学生的脑海中再现,学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人人欲吐为快,文如泉涌,一篇篇《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写景记叙文从他们笔下生成。

二、音乐想象

一曲美妙的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会给人类带来舒适的享受,同时也会把人带进一个无遐美妙的空间,让人浮想联翩,思绪万千。在教学《月光曲》一课后,教师播放《月光曲》,让学生一边听,一边想象把乐曲中的美境,通过联想,把它写下来。这不但进一步理解了课文,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待荔枝成熟时,教师带学生到根子参观江泽民同志亲手栽下的“中华红”,参观后,播放轻音乐《荔枝颂》,让学生描绘家乡荔枝成熟时的美景。有一次作文课,教师播放轻音乐《摇篮曲》,学生很快就沉浸在优美舒适的旋律中,仿佛又回到了那天真烂漫的幼年时代,慈祥的爷爷奶奶,和蔼可亲的母亲,端坐在床边,缓缓地晃动着小竹床,轻轻地拍打着扇子,柔柔地哼着“月光光,照地堂”等民歌,娓娓地讲述《白雪公主》的故事……熟悉、悠扬、真挚、深情的乐曲,深深地打动了他们的心,会让他们思绪万千。这些音乐题材贴近学生实际,由于每个学生的经历不同,认知水平不同,感受生活程度不同,因而对同一乐曲的感受也就不一样,所以学生在选材与炼意,布局及谋篇,描述的手法就各不相同,各有所长,各抒己见。这样的作文教学,使学生的作文天地更加广阔多彩,充分调动了学生思维的能动性,然后诉诸文字,学生想象力自然就得到提高了。

三、图画想象

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由于直观的刺激作用,使学生提高对所学问题的兴趣,激发起能够战胜疲劳的新力量。”作文教学亦然。教师借助图画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思维的最佳状态下,想象力就会更丰富。看图作文其主要形式有下面三种:1. 写景图画。这类图画大多把美好的景物展示在人们的面前,教师可引导学生联想到人、动物。2. 记事图画。这种图画会把发生的事情展示在人们的面前,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心理活动,事物之间的联系,就靠读者紧扣图画表现的中心展开联想,文章才有骨有肉。3. 几何图形图画。如○◇▽……这类图形既简单又抽象,学生往往无从下手,此时教师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现实生活中类假这些图形的事物,才能产生丰富的想象,内容才会丰富多彩。如○这个图形,学生就联想到达芬奇画鸡蛋,爱迪生发明的电灯,祖冲之的圆周率,孔令辉在第27届奥运会中用汗水换来的金牌,联想到中国足球冲出亚洲。通过以上的教学,使反映现实生活中只是平面的、静态的无声的图画,借助想象,演绎画图情节,平面的为主体,静态的为动态,无声的为有声,使其成为“活”图画,再现现实生活中的丰富性的生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让想象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篇3

案例一:粗心大意, 计算失误。计算上的失误人数很多。

案例二:观察无序, 丢三落四。观察无序造成丢了这个面的面积, 落了那个面的面积。这与教师平时的教学和对学生学习习惯的要求有很重要的关系。

案例三:学生只计算了平面图形中自己看到的面积。图上没有显示的2号台的侧面和1号台的左侧面, 以及后三个面便都没有参与计算。为什么呢?因为图上没有显示出这几个面。这说明学生对自己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还没有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错例如下:

红色部分表面积:

1号台露出部分的高65-40=25

2号台露出部分的侧面25×40=1000 cm2

红色部分表面积:1600+4800+1000=7400 cm2

黄色部分表面积:﹝65×40+40× (65-10) +40×40﹞×2=12800cm2

案例四:不理解表面积的含义。学生并不理解表面积的含义、露出面的面积总和。而是把两个图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也算在表面积里。 (这也是教师用书中提到的) 例题如下:

2号台的高65-10=55

2号台的侧面55×40×2=4400 cm2

2号台的上面40×40×2=3200 cm2

2号台红色部分表面积:4400+3200=7600 cm2

2号台黄色部分表面积:55×40×2=4400 cm2

颁奖台就这样被一个面一个面、一个台一个台的计算出来。

案例五:不理解题意, 学生对解决这样的问题具有什么实际意义缺乏现实的考虑。没有把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更做不到学以致用。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使我有了更多的思考和发现。

一、这道习题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和思维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空间观念不仅是“观念”, 更在于“空间”。空间观念主要表现在: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 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 进行几何体与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 利用直观来进行思考。因此, 教材安排这道习题除了有进一步理解表面积的含义和对表面积计算复习巩固的作用外。还要与生活实际联系帮助学生更好的建立空间观念。

这道题如果还借助于实物教具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 学生总是要“扶着”才能解决问题。如果立足于“空间观念”的建立, 那么就要在“想象”上下功夫。基于此对学生的引导做如下调整:

(1) 观察领奖台。 (2) 想象领奖台的形状 (在头脑中想象出实物的形状) 。 (3) 想象实物的形状转化为几何图形。 (4) 想象展开图。 (5) 想象展开图转化为几何体。 (6) 描述领奖台的各个面, 分析并进行归类:红色面、黄色面、不涂色的面。

几个想象的环节引导学生反复进行后, 学生的反馈有了很大的变化。

二、学生对这道习题的再思考

案例一:观察有序, 按部就班。

学生计算如下:

红色部分表面积:65-10=55, 65-40=25

黄色部分表面积:﹝65×40+40× (65-10) +40×40﹞×2=12800cm

案例二:归类整理, 仔细认真。

有的学生看出1号台、2号台、3号台的上面及3号台的侧面边长相等。所以一步算出四个面的面积, 使计算变得更为简便。如下:

红色部分表面积:65-10=55, 65-40=25

案例三:化体为面, 强化空间观念。

有的学生着急的表述着:老师, 这个领奖台红色面相当于从左往右铺了一块红地毯包住了它的所有侧面和上面。当我们把这个红地毯展开后它就是一个长方形, 长方形的宽都是40厘米, 长方形的长就是这块红地毯的长度 (=55+40+10+40+25+40+40) 。

这时, 又有学生更着急的表述着:老师, 三个领奖台的宽度都是40厘米, 我把三个领奖台想象成落在一起:2号台放在1号台上面, 3号台再放到2号台的上面。黄色面相当于一个大长方形。长方形的宽都是40厘米, 长方形的长就是三个领奖台落在一起的高度 (=55+65+40) 。

学生计算如下:

红色部分表面积:65-10=55, 65-40=25

黄色部分表面积: (55+65+40) ×40×2=12800cm2

三、这道习题给我的启示

1. 教学中也不能把几何等同于有关图形的计算

新课程强调从多种角度来认识图形, 认识空间。虽然在图形的认识、变换、位置、图形测量、面积、表面积、体积等教学内容中存在很多计算。但是在教学中也不能把几何等同于有关图形的计算。而是要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得到锻炼的机会, 使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实现一次又一次的飞跃。

2. 实现一次又一次的飞跃的重要途径就是想象

识物、识图和画图等学生的认知过程, 以及从复杂图形中去分解基本图形, 在分析的过程中去体会图形的特征。都要通过空间想象来完成。例如:通过对上面一题的观念的转变, 当把这道题的训练目的变为帮助学生更好的建立空间观念时, 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就会发生改变。由观察领奖台—想象领奖台的形状 (想象出实物的形状) —想象实物的形状转化为几何图形—想象展开图—想象展开图转化为几何体—描述领奖台的各个面, 分析并进行归类:红色面、黄色面、不涂色的面。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想象, 解决问题的思路清晰多了。

总之, 空间想像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教学过程中讲练结合, 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培养, 可以使每一个学生头脑中树立起一座“空间骨架”, 逐步增强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

摘要:在培养小学生空间观念的教学中,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操作活动, 调动学生的视觉、触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来达到教学目标。然而, 空间观念并不是多看看多摸摸就能培养出来的, 除了观察、操作、表达, 还应该是有想象、推理、还要有思维参与。如果立足于“空间观念”的建立, 那么就要在“想象”上下功夫。本文就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介绍了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实践讲练结合, 以循序渐进的方式,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的做法。

关键词:想象,空间观念的形成,空间骨架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 [S].

[2]周俊超.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法的改革与创新[J].考试周刊, 2011 (27) .

[3]杨志文.中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J].数学通报, 2011 (11) .

在文本阅读中激活学生的想象 篇4

一、巧用插图启发想象

人教版语文教材中大量丰富的插图展现了直观、生动的形象,插图与课文内容相互呼应,新颖生动。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插图资源,引导小学生学会观察和欣赏,在想象图片的基础上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一步激活小学生的想象力,深化情感意蕴。教师可以借助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利用插图解读课文,将丰富的画面与文本内容结合起来,融入课文的情境当中,丰富学生的想象,使课堂教学更加灵动、活泼。在教学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时,教师可以借助课文生动的漫画插图,引导小学生展开想象,对插图内容进行描绘:“想象小动物们在雪地里面快乐玩耍的情景,还会有哪些小动物将来到雪地里玩耍呢?这些小动物在雪地中玩耍会是什么样的景象呢?”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成熟,但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存在巨大的好奇心,教师引导他们发挥想象描绘课文画面,不仅丰富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开启了学生的智慧,让学生的思维想象尽情地飞扬。

二、抓住关键词引发想象

语言既是思维的主要载体,也是具体表现形式,人教版语文教材的文章是以促进小学生的成长发展作为出发点,富有童心、童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教材文本中的关键词语,引导学生深刻领悟课文鲜活的人物形象,感受课文描绘的优美意境,真正启发学生领悟文本的情感和意蕴。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中有这样一段情感丰富的内容:“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在雨雾中欢笑着。”这段话采用拟人的手法将杨梅美妙的姿态展现出来。为了让学生深刻领悟句子的意蕴美,笔者让学生找出这句话中的几个关键词“如丝”“贪婪”“吮吸”‘‘欢笑”等,让学生充分想象“如丝”细雨的轻柔和软密。联系杨梅树“贪婪”地“吮吸”,学生想象杨梅树如同婴儿般依偎在母亲柔软的怀抱中,或是吮吸着母亲甘甜的乳汁,样子十分活泼、可爱,并不断发出欢快的笑声。在想象力的催发下,学生们将生动的课文内容描绘出来,深刻体味文本中的优美意蕴,感受到了文章的内容美、意境美,升华了美的感受。

三、用心阅读引导想象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通过丰富、生动的语言,惟妙惟肖地描绘了人物形象和风光景致等,生动传神地构建了一幅幅美妙的画卷。教师如果在教学中让学生死记硬背,声嘶力竭地诵读,而不是引导学生想象文中描绘的一幅幅画面,学生就很难理解其中蕴涵的丰富思想感情。学生在阅读一篇课文时只有心领神会,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才能在学习课文时产生如临其境之感,领悟文本美妙的情感和意涵。在学习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一课时,文中运用各种生动、形象的词语描绘了黄山石头的形态,如“天狗望月”“猴子观海”等,笔者在讲述课文时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运用自己的语言将这些奇形怪状的石头描绘出来。学生们对此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有的学生描述道:“在仙雾缭绕的黄山顶上蹲着一只大狗,正仰着头观看天上银色的圆盘似得月亮,似乎正在想象天上的月宫里是否住着一位美丽的嫦娥仙子呢?”有的学生描述道:“‘猴子观海更是生动逼真,只见一只长得像孙悟空似的金毛猴子騰云驾雾着,观看那一望无际的苍茫大海。”这样教学,学生们都沉浸在黄山的奇景当中,思维得到拓展、升华,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丰富了想象力。

四、创设情境发挥想象

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语文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教材文本不仅仅是给学生讲述—个个故事,而且让学生从中明白了故事传达的道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在语文教学当中可以根据文章内容,创设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境当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进一步唤起学生对新事物的认知。在教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小儿垂钓》这首古诗时,教师就可以利用表演和讲解的方式展开诗歌教学。在讲授诗句“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你是否有过跟着家长去池塘边钓鱼的经历呢?回忆自己当时钓鱼的情景,并结合诗歌中的这两句话,想象诗中描绘的主要情景。教师指导学生在理解诗歌字词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计出两句诗的内容和情景:“一个小男孩坐在池塘边耐心地钓着鱼。后来,有一个过路人想要打听去村里的路怎么走,如果你是钓鱼的小男孩,你会怎样做?你是否会像诗歌中的小男孩一样,由于怕鱼儿受惊吓而不去理会这个过路人呢?”这样教学,学生在课堂中互换角色扮演钓鱼的小男孩和路人,体会当时小男孩和路人的动作和表情,将诗歌中小儿专注钓鱼的神情生动地展现出来,有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展开讨论激发想象

课堂能够激发学生想象力,师生、生生之间不断交流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拓展,碰撞出想象的火花。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结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适当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围绕某一主题展开讨论,实现思想交流,拓宽思维。如在学习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J、马过河》一文时,文章中的小马在过河前出现了很大的困惑,它找到不同的动物寻找过河的建议,但动物们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对此,教师可以根据这个故事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展开自己的想象:如果你是小马,你在过河时会怎样做?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与小伙伴交流讨论,比一比哪个小组的答案更准确。小学生在相互讨论中实现了思维碰撞,想象力被激发,结果得出了不同的答案。

总之,想象力作为语文教学中的催化剂,是开启小学生智慧和思维的钥匙。教师要深入挖掘小学语文教材文本,最大限度地激活小学生的想象力,让枯燥的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活泼、生机盎然,让小学生在无限的想象中实现与文本的交流和碰撞,从而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

以想象的激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篇5

接受美学持有者们有一个他们常常津津乐道的话题,有一个句子:“孩子在踢球。”即便这样一个句子,也有无数的空白:这句话中,这个孩子可能是七岁,也可能是八岁;可能是男孩子,也可能是女孩子;可能是白皮肤的,也可能是黄色或黑色皮肤的;可能是金发,也可能是黑发;当然也会是不同的国家的——总而言之,无论有多少细节的陈述,也消弥不了其中的未定点,这需要人们的想象去填补。同样,每一个文本,尤其是文学文本,均包含无数的未定之处——空白,等待着读者去填补。

有位哲人曾经这样说过:“想象就是创造力。”而对文学作品中“空白”的填补,完全有理由成为语文教学课堂上激发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创新的重要手段。正如“接受美学”创始之一的伊塞尔所言:“文学本文也是这样,我们只能想见本文中没有的东西;本文写出来的部分给我们知识,但只有没有写出的那一部分给我们想见事物的机会;的确,没有未定的成份,没有本文中的空白,我们就不可能发挥想象。”什么是“空白”呢?伊塞尔早期论文用了大篇幅论述过,但对它的定义却始终没有给定一个明确的内涵限定。根据他的阐述,我们似乎可以给“空白”这样定义:“空白,是本文中作者有意或无意留下的、没有写明的、召唤读者想象的未定性的意蕴空间。”

例如,我在教读《七根火柴》这篇小说时,在和同学们一起探讨小说中补写“昨夜”的暴雨的环境描写时,我引导:在这样的暴雨中,无名战士是怎样度过这漫漫长夜的呢?一下子就激起了同学们的热烈讨论。随后,我及时出了个作文题“暴雨中的一夜”,要求同学们对暴雨、对无名战士的心理作出描绘。面对着这个激发想象的文题,许多同学当堂就完成了颇值一观的文章。从他们的文章里,我们可以看到迸射而出的想象的火花和在字里行间翕动着的想象的羽翼。同时,学生们明白了为什么无名战士不是像卢进勇一样躲进树丛,而是倚在一棵小树下的原因。无名战士的形象在一刹那间高大起来了!学生们对小说的主题有了深入的理解。

再如,《周总理,你在哪里》一诗,诗人赋予了山谷、大地、森林、大海以人的情感,写出了人民与山河同悲同悼的深切怀念之情。诗人由呼唤山谷、大地、森林、大海到找遍世界每一个角落,留给读者极为广阔的想象空间。在教学时,我要求学生仿照前面四节诗,仿写一节,填补“空白”。有一个学生写道:“我们对着蓝天喊:‘周总理’——白云悠悠:‘他刚离去,你不见怒气的银鹰上,寄托着总理对祖国国防的殷殷期冀——’”毫无疑问,这样一个填补“空白”的语言实践活动,能够起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极佳效果。

在中学语文课文中,这样的“空白”还有很多。如:①《故乡》中,宏儿和水生二十年以后的友谊是否如“我”和中年闰土的隔膜?②《孔乙己》中,孔乙己的长衫哪儿去了?孔乙己最后一次离开咸亨酒店后命运如何?③《竞选州长》中,“我”退出选举后,伍德福和霍夫曼二位先生如何继续他们的竞选活动?④《我的叔叔于勤》中,小公务员的二姐夫是如何继续着他的发财梦的?父亲又是如何向不知情的家人解释叔叔的长久不归?⑤《范进中举》中,范进赶考几天家里生活情况如何?⑥《祝福》中,祥林嫂“老”去前夜,有哪些复杂的心理活动?——我们可以试想—下,学生在填补这些“空白”的过程中,会有什么样的收获。正如西方一位著名的神学解释家H.奥特说,在诗歌和艺术中,存在着一种“创造性的空”。而这种“创造性的空”的理解和填补,往往体现了人的生存中必然存有的一种生命体验,也是人的真实中最为本真和创造性的东西。

激活想象 篇6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 我就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谈谈自己的见解。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师需要有计划地让学生经过以下三个步骤的系统训练。

一、多观察、多阅读, 占有丰富的感情材料, 这是发展想象力的基础。

有丰富的想象, 必须先有丰富的表象基础, 让学生多观察事物, 多接触社会, 广泛地阅读书籍资料, 大量地搜集感情材料。结合语文教学, 教师要求学生抓其特征, 捕获丰富的事物表象。

1. 写《观察日记》。

有丰富的观察自然, 了解社会生活, 扩大视野, 在广阔的大自然中掌握生动客观的感情材料。通过《观察日记》, 教师及时检查和督促学生, 每天形成认真观察周围客观事物的习惯, 同时组织学生开展“参观”、“游览”等实际活动, 给他们多创造观察的机会。

2. 广泛地阅读。

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浩瀚的书籍资料中了解古今中外, 历史变迁, 获得实际生活中难以观察到的事物现象。可以通过方式:

(1) 读书小组。组织学生成立“读书小组”, 定期检查、评比。

(2) 讲故事。有计划地开展“讲故事”活动, 组织引导学生通过电影、电视、画展等社会文教手段, 获得信息。比如:“动物世界”、“环球45”等电视节目, 能给学生展观许多新奇生动的内容。

(3) 学习教材。语文课本是教师与学生联系紧密而频繁的中介, 教师应钻研教材, 充分利用课本所能给学生带来的表象信息, 及时而准确地描述给同学们。

二、强化思维力, 激发想象力, 这是发展想象能力的措施。

一个人想象力强弱, 取决于思维力的强弱。再丰富生动的表象展观于前, 如果没有思维力, 就等于盲人观物, 视而不见, 不可能掌握客观事物的表象, 更不可能掌握事物间的联系, 想象就是无风的风筝, 无法飞腾起来。

因此, 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 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铺平想象力发展的道路。

思维和想象, 都是耗神费力的辛苦劳动, 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采用启发式教学, 鼓励学生勤于思考、独立思考, 养成爱动脑的习惯, 同时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途径和方法。

2. 强化判断力, 定准想象力发展的科学走向。

想象虽然是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但它必须建立在实际生活基础之上, 违背客观、违背规律的想象是没有意义的, 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锻炼学生的判断力。

(1) 丰富学生的实际生活知识和科学基础知识, 培养学生掌握事物之间的联系和事物发展的规律, 这是正确判断的基础。

(2) 教给学生科学的判断方法, 并敢于下结论, 这是正确判断的关键。

3. 砥砺创造性思维, 开足想象力发展的马力。

想象力的发展离不开想象思维, 想象本身就是创造, 缺乏创造性思维, 就缺乏想象力。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 勇于质疑, 对一切问题要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不迷信, 不依从。

(1) 坚持启发式教学。教师不能把自己观点都强加给学生, 随时鼓励学生动脑, 发表自己的意见。课堂上, 处处注意给学生留有自由思维的余地。

(2) 培养学生创造的兴趣。教师对学生错误的回答或做法, 不仅不能批评指责, 而且要鼓励他们的标新立异, 引导只要得法, 相信学生会得出科学的答案。

(3) 激活学生的思维。包括直觉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和非逻辑思维。教师在教给学生一般思维规律的同时, 要非常重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三、训练与实践, 是提高和检验想象力发展的必要手段和目的。

人的许多能力, 都是在实际的操作锻炼中发展起来的。教师要设计出一系列的训练目标, 拓展训练的空间, 采取有效的手段, 锻炼学生。

1. 结合教材训练。

教师根据课本内容, 可灵活多样地对学生进行训练。

(1) 通过字词句。教材中, 有许多字词句, 准确而形象地描绘出一些事物的特征。

鲁迅的作品《孔乙己》中, 对“孔乙己”有两句这样的描写:“……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 ……”其中的两个词“排”和“摸”, 用得精当。教学中, 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分别表演一下当时孔乙己做这两个动作的神情, 能较准确地把握孔乙己的形态和心理, 如果改换其他一系列动词, 再让学生分别表演新词所蕴含的内容。这样就会加深学生对“排”和“摸”用得精当的体验。

(2) 通过朗读。朗读, 有表情的朗读, 是让学生贴近教材, 引导学生想出“天上的街市”的奇美, “江南春”的朦胧嫣红, “敕勒川”草原的广阔雄浑, 以及“沁园春·雪”的壮丽河山、雄伟气概, 等等。

2. 结合写作的训练。

写作是锻炼和考查学生想象力的常用方法。平时, 除利用写作课以外, 教师还可以结合课本的具体内容, 灵活地安排写作训练。

(1) 补写。根据《七根火柴》的情节内容, 可让学生补写“无名战士”掉队的原因, 胸藏“七根火柴”的经过等内容。

(2) 续写。讲《驿路梨花》时, 要求学生续写出小姑娘在驿站开起了旅店, 既为人民服务又勤劳致富的动人故事。

(3) 改写。违背作者的思路和意图, 或超越现实, 另辟蹊径, 按照自己的设想发展, 这样更能锻炼学生的想象力。

假如, “鲁提辖”与“镇关西”是朋友, “鲁提辖”该如何解决“镇关西”霸占欺辱“翠莲”一事?假如“桃花源”里的居民们穿越到现代会发生什么事?假如“地球人”迁移到月球上会怎样?

(4) 诗歌创作。中学时期, 正是学诗、写诗的美妙时期, 也正是发展想象力的黄金阶段。教师要鼓励和指导学生经常写诗, 定期举办“诗歌朗诵会”和“诗歌擂台赛”等活动, 激发学生创作的热情, 更有效地发展想象力。

激活想象 篇7

童趣无价,童言无忌,孩童时期是培养想象力的最佳时机,孩子们奇异丰富的想象往往会孕育促成奇妙的创新。可以说,任何创新都萌芽于看似幼稚的异想天开中。作为老师,当我们面对孩子们神奇丰富的想象、富有诗意和创造因素的语言时,我们应该鼓励、呵护;当孩子缺乏想象时,我们应该想方设法激活他们的想象力。孩子的想象是充满灵气的,但是孩子的想象力到底该如何激活、如何保护?

一、依托文本观察自然,积累丰富的表象

“一粒沙里有一个世界,一朵花里有一个天堂。”想象的内容总是来源于客观现实,是随着经验的积累产生出来的。想象离不开现实生活,如果没有对现实生活的细心观察,学生想象力的激活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可对于孩子来说,单纯的观察要求是少有收益的。我们可以依托文本的学习,教会孩子观察,以积累丰富的表象。

1、借助文本专题,指导学生观察生活。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专题阅读,如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模块《走进秋天,走进大自然》,以秋天为主线,在赞美秋天、讴歌秋天的同时,也让我们领略了大自然的伟大与神奇。可“年年岁岁花相似”,对于一些习以为常的东西,人们往往不是很关注。秋天来了,又去了,对于八九岁的孩子们来说,秋天是什么?我们环游校园呼吸秋天的气息,我们仰望蓝天探询秋天的变化,我们走进田野搜索秋天的踪影……

“树上落下了一片黄叶,像蝴蝶在空中舞蹈。”

“树叶下躲着小蚂蚁,它把树叶当作屋子了。”

“天空蓝湛湛的,可突然翻脸,露出了可怕的颜色。”

“露水回来了,这一颗颗小水珠像珍珠。”

“小水珠在天空中有些寂寞,下来和树叶说话呢。”

一句句充满灵性的话语道出了孩子所见,更可看到孩子表象积累后的想象。

孩子们所处的周围世界就是天然的课本、教材,通过观察让学生去认识周围世界,在那最鲜活的绚丽多彩的场景中去感受、去思考、去想像、去体验“岁岁年年花不同”,这样的观察积累丰富的表象,是智慧的启迪,是语言的实践,是美的享受。

儿童对于世界的认识的加深,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表象积累的广度和深度。大量的观察,可以在儿童眼前展现一个个富有美感的意境广远的情境,极大地丰富儿童的表象。通过观察储存表象是丰富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步骤。

2、结合文本材料,引领学生进行阅读。

阅读为孩子开启了通向世界的大门,通过阅读,孩子的知识渐渐就会广博,表象就会丰富,想象力也自然会宽广。如果在孩童时代阅读优秀的奇幻、科幻、童话作品,则可以丰富孩子的思维,“少了这些,就像身体里缺乏某种元素一样。”

童话是幻想的摇篮。教材中有趣的童话,如《小壁虎借尾巴》、《小蝌蚪找妈妈》等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能吸引孩子们的眼球。这时让学生借助大量的阅读,吸收童话的精髓,耳濡目染,便能从阅读中积累表象,从而激起他们对生活的美好想象,同时激活与生俱来的埋藏于大脑之中的幻想基因。我们带着学生读《神笔马良》、《小布头奇遇记》、《安徒生童话》等,我们一边绘声绘色地讲述,一边不忘留下悬念让他们尽情猜想;在听、读的过程中教师有意设置悬念让孩子们调动积极的思维,想象故事的进展;在自读的过程中孩子们又会随着情节的变化或激动、或愉悦、或伤心……不知不觉间他们的语言在发展,他们的想象在活动。

3、开展交流,显现积累成果。

我们在学生观察、阅读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写观察日记、整理好词佳句、写读书感受,开展“观察交流会”、“班级读书会”,评选“观察小能手”、“阅读大王”等,促使学生养成了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勤于阅读的良好习惯,从而形成了一定的观察力、阅读力,为学生想象活动的开展贮存了丰富的表象。

二、用好教材,激发无限的想象

新教材生字教学中虽有认字和写字之分,但都遵循着儿童学习语文的规律。要求认的字,都是最常见的、出现频率最高的;要求写的字,都是最常用的、最简单的。所选的课文文情并茂、形象生动,富有艺术魅力。神话故事,有血有肉,栩栩如生;所选古诗,情景相生,意境深远……从识字到阅读都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好材料,充分用好教材,可以激发学生无限的想象力。

1、让生字灵动起来。

低年级的课堂上识字教学是重头戏,如何让学生发挥想象,让静止的生字灵活起来?可让学生据字思境、据字作画、据字表演、据字编故事等等,用想象赋予一个个生字以灵性。如我们教“阔”字,很多孩子会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如“门”里一个“活”,就是“阔”。老师给孩子们讲了曹操的故事:“曹操命令手下的人建造了一处花园,快完工的时候,他去巡视。手下人问他感觉怎么样、是否满意,他一言不发,只是在门上写了一个‘活’。谁也猜不出是什么意思,杨修转念一想,说:‘主公说这门太阔了,应该再窄些。’”在此过程中,学生知道了据字编故事的方法。如“飞”字的记忆中,孩子就说:“乙”就像鸟的头和身体,“ノ、”就是鸟的翅膀。这样,便形象地记住了飞字。有些汉字我们可以“据字作画”,如“样、丛”,可以画一棵树上拴着一头羊、两个人站在地平线上。在汉字的识记过程中我们让孩子们积极思维、放飞想象,化静止为灵动,不知不觉中激活了想象力。

2、使文本立体起来。

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抓住一些具体的形象,让学生设身想象当时的情景,既可让学生深刻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又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如《春雨的色彩》一文,就是一个关于春雨的童话故事。小燕子说春雨是绿色的,麻雀说春雨是红色的,小黄莺说春雨是黄色的。“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感受课文中蕴含着的道理和情感,凭借课文展开想象,并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春雨是紫色的。春雨落在紫玉兰花上,紫玉兰花紫了。”“春雨是彩色的,迎春花黄了,梨花白了,桃花红了,小草绿了。”

三、摆脱束缚,鼓励大胆的想象

【激活想象】推荐阅读:

互动激活07-21

激活学生05-15

激活体验05-23

激活模式06-16

灵动激活07-02

情感激活08-14

渗透激活08-18

激活作用09-11

激活历史09-28

激活方法10-08

上一篇:电影隐性广告下一篇:孔子周游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