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与监测论文

2024-09-22

激活与监测论文(精选3篇)

激活与监测论文 篇1

1 传统的阅读教学的弊端

传统的阅读教学多采用词汇、语法讲授为中心的阅读教学方法。教师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花在词语辨认, 句子结构的分析上。尽管通过词汇的讲解, 句法的分析, 能够使学生较清楚地了解句子的内部结构, 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对篇章的局部理解, 但这种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综合阅读能力的培养方面收效甚微, 往往事倍功半。其弊端主要表现如下:

1) 使学生的注意力过多地放在词句的辨析上, 而忽视了对语篇的宏观把握, 对文章主题, 深层含义的领会, 从而使理解仅限于字面, 而得不到升华。

2) 过多地重视词汇和语法, 会对学生的阅读心理造成负面影响。如果在阅读过程中碰到生词和难句, 学生往往会感到紧张不知所措。

3) 造成课堂教学效益低下。如果认为只要理解了词汇和语法, 就能解决所有的理解问题, 那么学生在课外借助词典和语法书, 阅读问题不也就能自己解决了吗?何必再花用宝贵的课堂时间呢?

4) 阅读课气氛乏味, 缺乏挑战性。阅读课只是机械的词句翻译课, 学生不知阅读技巧及其运用, 也得不到这方面的训练, 因而使课程缺乏新鲜感和刺激性。

这种种弊端影响着学生阅读综合能力的提高, 有些学生甚至学了将近十年的英语, 却连简单到几乎没有什么难词的英文广告都看不懂, 究其原因就是学生缺乏相关的背景知识作为铺垫。由此可见, 阅读理解并不简单地等同于词句的理解, 它是一项读者依靠已有的知识, 有意识地运用阅读策略, 有效地对所读语篇意义进行分析, 加工和综合, 最终达到理解的认知过程。阅读不但要理解文字符号的表层结构, 即掌握词和句子等语言知识, 但更重要的是要利用已知信息, 理解语义的深层结构转化, 从总体上把握读物所传递的信息。因而阅读过程是个复杂的心理过程。 (Goodman:1967) 。要提高阅读理解的效率和效果, 就先要深入探究整个阅读的心理认知过程。

2 图式理论

图式理论是由心理学家Barlett提出的, 在他的《记忆》一书中这样描述:“图式是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或对过去经验的积极组织。”这里所提到的图式实际上就是指被读者储存在记忆中的知识, 或者说是人们心理数据库中的数据。按照图式理论, 这些心理数据分门别类组成各个单元在人脑中形成一个一个庞大的立体网络系统, 这儿所说的单元即图式是分层次的。主图式包含子图式, 子图式包含更小的子图式, 层层叠加构成了认知网络大厦。随着读者认知活动的深入, 经验的积累, 图式网络也就得到不断的增扩和修正, 并给读者的认知活动不断地提供参考, 帮助读者加强对阅读篇章的预测、联想和理解。

这些图式对篇章理解所提供的参考作用即为背景知识在阅读理解中所发挥的作用。一般说来, 整个阅读过程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对词、句、段落等语言形式的字面理解, 输入一定量的信息;另一方面使新输入的信息与原有的世界知识即背景知识进行比对, 改造并重组。如果相符, 则对理解产生促进作用;反之, 则对理解起阻碍作用。比如有一篇文章是有关“interview”的, 按字面提供的信息可理解为“面试”和“采访”, 因这两者有许多相似处, 有时很难区分, 但根据文章末尾处突然提到的“no one is present” (没人在场的) , 我们马上可以提取储存在大脑中相关的背景知识, 即“面试一定是双方都在场, 而采访则未必, 如电话采访”于是就此得出结论, 该篇的内容是有关“采访”的, 这样一来, 就进一步加深了对整个语篇的理解, 原先个别困惑之处也豁然开朗。由此可见, 正如哥德曼所说, 阅读是“psycho-linguistic guessing game” (心理语言学猜谜游戏) , 是语言知识和读者头脑中各种知识相互作用的结果。故建立和扩大图式网络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效果的有效途径。因为只有这样, 才能促使阅读者产生联想, 活跃思维, 增强理解能力, 从而提高阅读效率。

3 图式控制结构

图式激活的方向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自下而上的驱动, 还有一种是自上而下的驱动, 在认知心理学和阅读心理学中把它们分别叫做材料驱动和概念驱动 (孙桂英2003:33) 。所谓材料驱动指的是低层次图式的活动引起了高层次图式的活动, 是从具体感知到的语音、词汇、句法等入手来层层激活心理图式最后达到理解其深层含义的方式。请看下例:

The 50-srong medical team at U CLA’s Mattel Children’sHospital cheered and whooped with joy at the end of marathon operation in which doctors successfully separated the brains skulls, and skin of the 1-year-old girls. (任绍曾2003:254)

在这一语言片段中medical team, hospital, operation, doctors共同激活了医院手术的图式。但这种所谓的marathon operation到底又是一种什么样性质的手术呢?词汇separated和brains, skulls, girls中表示名词复数形式的-s赋予了operation以情景意义。Operation是单数, 按理规定是给一个病人做手术。但其又与girls, brains, skulls, separated相互作用共同激活了最高层图式, 即分离头部相连的连体女婴的图式。这是较典型的通过材料驱动的方式来层层激活图式, 最终获得对整个语篇理解的例子。

概念驱动的方式则恰恰相反。它指的是高层次的图式活动可以影响低层次的图式。这时, 高层次图式就处于统领的地位, 凭借它, 便可以对次级图式的活动作出预测。例如:句子的上下文可以影响我们对词的辨认, 请看下文:

Both James Chalmers and Sir Rowland Hill have beencalled the father of the postage stamp.Chalmers originated the idea of the adhesive stamp, and Hill…inaugurated the penny post…

文中的father一词激活了一个关于开创者的概念图式, 该图式告诉我们他们所进行的下列活动肯定是前人未曾做过的, 由此就可以推断出originate和inaugurate的含义。

因而, 在某种意义上, 概念驱动也是一种预示驱动。利用已知的信息, 来引导对即将接触的新信息的理解, 不断地将预测与感知的信息加以比较, 如果两者相符就意味着理解的产生。如我们在听一段新闻广播, 尽管噪音很大, 但只要听到“交通事故”这个词组, 就能激活一个关于交通事故的图式。在这个图式的指引下, 就能特别注意事故的时间、地点、类型和死伤人数。

总之, 概念驱动是从全体到部分, 而材料驱动则是从部分到全体。在图式激活过程中, 这两种驱动方式是相辅相成的。每个图式由若干个部件组成, 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对有关信息的提取实际上是对某个图式的激活。读到有关图式的某些部件的词语就有可能激活我们头脑中的某一图式, 当然反过来, 如果一个图式被激活, 这就意味着人们想起了该图式的各个部件。

4 图式活动对阅读理解的影响

图式理论认为, 读者的阅读能力由三种图式决定: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语言图式是指读者对构成阅读材料的语言的掌握程度。内容图式是指读者对文章所讨论的主题的熟悉程度。形式图式指读者对文章的体裁的了解程度。语言图式对理解起着最基本的作用, 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起辅助和促进作用。阅读理解过程中各种图式的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 (A语言图式B内容图式C形式图式B1新内容图式) 。

当我们在阅读文章时, 一方面, 从词、句和短语等语言形式入手, 形成并激活一定的语言图式, 来进行字面理解;另一方面, 在字面理解的基础上, 利用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世界知识和背景知识 (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 进一步激活语言图式, 并进行信息的重新整合, 形成新的内容图式, 并反过来再次促进和加深对语篇的理解。同时, 新的内容图式被收入我们的记忆信息库储存起来。在适当的时候, 又结合具体的形式图式同特定的语言图式发生作用, 经过吸收、整合、建构等一系列过程, 再次形成新的内容图式。正是在这种周而复始的循环中, 在一定语言图式的基础上, 促进阅读理解力呈梯形提高。

如图所示, 我们发现语言图式在理解中起核心作用, 其他图式只起到辅助和促进作用。离开了语言图式, 语篇的进一步理解就无从谈起。尽管如此, 其他图式的作用也不容忽视。有时仅凭语言图式, 对文章的背景知识不熟悉, 也很难达到满意的效果。请读以下短文:

With hocked gems financing him, our hero bravely defied allscornful laughter that tried to prevent his scheme.“Your eyes deceive, ”he had said, “an egg not a table correctly typifies this unexplored planet.”Now three sturdy sisters sought proof, forging along sometimes through calm vastness, yet more often over turbulent peaks and valleys.Days became weeks as many doubters spread fearful rumors about the edge.At last from nowhere welcome winged creatures appeared signifying momentous success (Dooling&Lachman, 1971, p.217) (转引桂诗春2000:446)

(有了典当的珍宝在经济上的支持, 我们的主人翁冷对所有企图阻止他的计划的蔑视的嘲笑。“你们的眼睛看错了”他说, “能正确代表我们这个尚未开发的星球的是鸡蛋, 而不是桌子。”现在有三个健壮的姐妹去寻找证据, 勇往直前, 有时经过浩瀚的宁静, 但更多的时候要翻越险峻的高峰与河谷。很多怀疑者在传播关于边沿的可怕的谣言, 度日如年。最后不知从什么地方冒出了值得欢迎的插上翅膀的生物, 标志着重大的成功。) (桂诗春2000:446)

在对上文单个语词的含义理解方面, 应该不会有大的困难。但即使借助译文, 我们也无法将它们在头脑中有机地整合, 产生并激活合适的图式。比如, “尚未开发的星球”指代什么?“鸡蛋”, “桌子”有没有特定的含义?“姐妹”, “高峰与河谷”, “浩瀚的宁静”, “河谷边沿的可怕谣言”等到底又是什么意义?所有这些仅凭字面解释, 我们是无法把它们整合成新的图式, 这样对语篇的理解和记忆更是无从谈起。然而, 当了解到文章的主题是有关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方面时, 那么所有这些问题便迎刃而解了。根据从长时记忆中所提取的有关背景信息 (即内容图式) , 就不难理解这些短语的意思。哥伦布是坐船经过大西洋才到美洲的。那么有可能“姐妹”指去美洲探险的船队;“高峰与河谷”指汹涌的波涛;“浩瀚的宁静”指风平浪静的海洋;“尚未开发的星球”就是指地球;“鸡蛋”, “桌子”是指当时关于地球形状的两种对立的学说;“河谷边沿的可怕谣言”指人们当时的一种看法认为地球是扁平的, 一直往西走就有可能走到边缘一不小心掉下去。由此可见, 背景知识 (内容图式) 有时对阅读理解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5 图式激活理论对阅读教学的启示

综上所述, 图式网络与语篇的理解关系密切。既然如此, 在阅读教学上不能仅局限于词句的解释和理解, 阅读教师还应注重帮助学生建立和拓宽图式网。要丰富学生的图式网, 首先就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可以利用各种渠道, 如网络, 报刊, 杂志、书籍、图片等, 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有关各国 (尤其是英美国家) 文化、风俗、生活习惯等方面的材料, 或通过各种形式的讲座、学习交流会等向学生介绍有关的背景知识, 或发动鼓励学生自己去收集与学习内容主题相关的材料, 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帮助学生开阔视野, 建立丰富的图式网打下基础。其次, 在传授文化背景知识的同时, 要善于通过类比等手段比较中西方文化观、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差异。因为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 他们在价值观念, 风俗习惯等方面往往不相同, 对一个民族来说是天经地义、习以为常的事, 对另一个民族可能会显得完全陌生、不可思议。这种因文化背景的差异也会影响图式的激活, 给理解造成一定的障碍。再次, 阅读课还应着重于阅读技能的培养, 使学生既学会围绕语篇正确识别语言信息的微观结构分析本领, 又要学会从宏观角度分析语篇结构, 对整个语篇的层次结构、深层含义、逻辑关系、主题思想和作者意图等进行深刻领会的本领。同时应注重学生的推断和联想能力的培养, 善于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拓宽思路, 运用自己的语言、文化等背景知识网, 激活储存于记忆库中的相关文化知识信息, 并对信息进行分析加工, 去粗存精, 去伪存真, 以促进理解。

参考文献

[1]Barlett F C.Remembering:A Study in Experi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32.

[2]Patricial G, Davine J, David E.Interac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Reading[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3]Goodman K S.Reading:A Psycholinguistic Guessing Games[J].Journal of the Reading Specialist, 1967, 6 (1) :123-135.

[4]章兼中.外语教育心理学[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 1986.

[5]任绍曾.词汇语境线索与语篇理解[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3 (4) :254.

[6]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7]华惠芳.阅读理解中的预测和联想[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0 (1) :45-47.

[8]孙桂英.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课教学中的应用[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 (3) :33-34.

[9]陆瑛.信息差填补与图式激活的关联及教学策略选择[J].外语教学, 2001 (5) :65-68.

激活与监测论文 篇2

共 50 题,总分 100.0 分,请在 60 分钟内作答。单选题共25题,共50分

1、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经历,被某一个问题死死的困住,苦苦思索而不得其解,过了一段时间,忽然灵光一闪,问题迎刃而解,这就是创新意识的(B)发挥了作用。

A.感觉B.潜力C.想像D.顿悟

2、国际上有一种公认的企业法则,叫“马特莱法则”,又称(A)。A.二八法则B.岗位匹配法则C.动态管理法则D.时效激励法则

3、创造力是指产生新的思想,创造新鲜事物以及发现新观点的能力,它是一种基于概念及精神上的(A)精神现象。A.人类B.人体C.物理D.个体

4、思维的(C)是创造思维不可缺少的重要思维品质。A.概括性B.目标性C.独立性和批判性D.逻辑性

5、(B)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结晶。A.创造力B.创造C.创新力D.创新

6、(A)的人友善、热心、外向、合作。善于交流,喜欢与人为伍。能洞察别人的情感和问题。

A.社会型性格B.管理型性格C.常规型性格D.探索型性格

7、(B)包括领导体制、管理方式、人际关系以及各项规章制度和纪律等。A.物质文化B.制度文化C.精神文化D.管理文化

8、(A)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大量变化的、独特的新信息的一种沿不同方向、从多方面、在不同范围、不因循传统和常规的思维方式。A.求异思维B.求同思维C.理想思维D.变化思维

9、所谓“悦纳自己”属于积极的(B)的范畴,就是开心地接纳自己的所有一切,包括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宽容地对待自己,而不是老抓住自己的缺点来分析自己。A.自我暗示B.自我观念C.自我激励D.自我感知

10、(A)是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中,言行举止大方得体,情绪稳定,有良好的道德素质;要学以致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不断地学习中提高自己。A.自我行为管理B.创新意识C.实践D.概括性

11、创新意识是人们对创新与创新的价值性、重要性的一种认识水平、认识程度以及由此形成的对待创新的态度,并以这种态度来规范和调整自己的活动方向的一种稳定的(D)。

A.行为方向B.思想结果C.行为方式D.精神态势

12、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吾尝终日而思索,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说明了(D)是丰富才智的一个重要途径。A.实践B.思考C.生产D.学习

13、(B)是指一个人在言谈举止、仪态神情等外部特征方面给人形成的总体印象或基本评价。

A.外貌B.外表C.表象D.形象

14、情商更多的是一种(B)能力,是对自身的利益、集体的利益和社会的利益的认识能力。

A.情感B.认知C.执行D.行为

15、(A)是指一个人和多人交叉往来的能力。A.交叉性B.多向性C.互通性D.联通性

16、缺陷一般指一个人在生理上(C)形成的某些不足或不完善。A.先天B.基因C.先天或后天D.后天

17、积极的(A)最能调动人的这种潜意识,从而激发人的潜力。A.企业文化B.经济刺激C.领导表扬D.物质奖励

18、从企业文化的层次结构看,企业制度属(C)层次,它是精神文化的表现形式,是物质文化实现的保证。A.高B.基本C.中间D.底

19、企业道德与法律规范和制度规范不同,不具有那样的强制性和约束力,但具有积极的示范效应和强烈的感染力,当被人们认可和接受后具有(A)的力量。A.自我约束B.自我管理C.自我感知D.自我暗示 20、企业文化的作用和影响主要是在(A)层面。A.精神B.领导C.员工D.管理

21、以(B)为特点的企业文化缺乏共同的价值观念,企业的价值目标和个人的价值目标是不完全一致的。

A.集体主义B.个人主义C.理想主义D.实用主义

22、英国人类学家(A)在《原始文化》一书里的把“文化”定义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这个定义对学术界所产生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A.泰勒B.汉思C.乔治D.迪乐

23、通过学习和研究管理心理学,能够增进我们对人类本性和行为的了解,认识到运用(A)管理来满足员工的社会、心理和精神需求的重要性。A.人性化B.制度化C.行政化D.感情化

24、人际关系理论及行为科学的发展奠定了(C)学科形成的基础。A.教育心理学B.治疗心理学C.管理心理学D.从众心理学

25、社会学的概念最早由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在(B)年提出来的,以思辨和演绎来讨论社会问题。

A.1956B.1938C.1933D.1921 多选题共20题,共40分

26、奥-帕模式中最关健的是(AB)。

A.提出设想B.推迟判断C.学会看出新的关系D.能够确定问题

27、创新是(ABCD)的灵魂。

A.民族自立B.知识经济C.民族发展D.民族进步

28、在智力的研究上,古希腊唯物主义思想家毕达哥拉斯提出脑为(ACD)的住所。

A.心灵B.智慧C.理智D.行为

29、影响性格发展的外在环境(ABC)。

A.家庭环境B.学习环境C.社会环境D.经济环境

30、美国创造学家戴维斯先生在1980年提出的由4个环节构成的创造力开发模式(ABC)。

A.意识B.理解C.方法D.实践

31、直觉思维实际上是分析思维的高度(ABCD)。A.压缩B.简化C.自动化D.内化

32、形象思维在创造中有重要作用,它的主要形式是(BC)。A.意识B.想象C.联想D.方向

33斯腾伯格及其同事认为创造力是(ABC)个性、动机与环境等六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A.智慧能力B.知识C.思想方式D.执行力

34、灵感的特点和直觉一样具有(ABC)。A.突发性B.飞跃性C.偶然性D.必然性

35、开发潜能,主要是指开发蕴含于人体的能量,这种能量由(AC)构成。A.体能B.外在表现C.智能D.内在思维

36、思维能力指的是通过(A),多方面的(B),找出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的性质和不同事物之间存在的必然的,内在的(C)的能力。A.立体的B.思索C.联系方法D.良好的

37、从学术的角度看,积极心理学被定义为“研究有助于发挥(BCD)的最佳状态或功能的条件和过程的一门科学”。A.组织B.团体C.人D.机构

38、一个人的人格是在(ABD)等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遗传、生存及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点。A.遗传B.环境C.学习D.教育

39、智商主要反映人的(ABCD)、计算能力、律动的能力等,主要表现人的理性思维能力。

A.认知能力B.思维能力C.语言能力D.观察能力

40、优秀的文化是企业良好的灵魂,它会用很深的情感紧紧联系着员工,能够运用文化的力量有效地调动员工的潜在能力;在这样的企业中,员工们自己也会深深地认同企业的(ABD),从而发自内心的想要干得出色。A.愿景B.目标C.价值D.文化

41、企业文化的本质是(ABCD),以达到激发员工自觉行动的目的。A.以人为中心B.以文化为导向C.塑造独特的文化现象D.经营管理思想

42、企业文化建设是指企业文化相关的理念的(BCD)等过程,是基于策划学、传播学的,是一种理念的策划和传播,是一种泛文化。A.宣传B.形成C.塑造D.传播

43、管理心理学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ABC)等有关激励的理论。A.内容学派B.过程学派C.强化学派D.思想学派

44、管理心理学是(AB)的交叉和结合。A.管理科学B.心理学C.教育学D.科学

45、创造力是(BCD)及优良的个性品质等复杂多因素综合优化构成,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有很大关系,是可以通过不断地培养来提高的。A.思考力B.知识C.智力D.能力

判断题共5题,共10分

46、主体的思维素质是一种独特性的存在,在潜力素质系统结构中,处于一个中级的层面,它具有重要的思维建构功能。错误

47、三国时期,曹操率领军队远征,山道崎岖,天气炎热,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曹操用鞭子指着前方说:“将士们,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儿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了!”士兵们一听,口内生津,精神大振,步伐也不由得加快了许多。曹操是一个情商极高的人,他没有简单粗暴的命令士兵们必须往前冲,反而是用心理暗示的方法,让士兵们口内生津,勇往直前。

正确

48、充分的自信是成功的前提条件,智商高的人往往都比较自信,但是如果对自己的自信过了头,总以为自己的意见是最好的,自己的作品是最优秀的,这下去难免会变得固步自封,夜郎自大,阻碍了自己前进的步伐。错误

49、创新的思维方法就是创新思维的来源,只有拥有正确的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才能达到创新思维植入大脑中,最终达到需要的创新结果。创新是有止境的,创新思维的方法是无止境的。错误

让“活动”激活品德与生活教学 篇3

一创设情境, 激之以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 渴求知识的欲望便油然而生, 从而使他们兴趣盎然, 心情愉快, 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 变被动为主动。没有兴趣, 学习便会成为枯燥无味的负担, 学生主体参与的活动将是勉强的、被动的。因此, 教师应该把创设活动情境, 激发学生活动兴趣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如教学一年级《我自己会整理》一课时, 我利用孩子爱动的特性, 以游戏引入新课, 使学生满腔激情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接着利用孩子乐于助人的这一优点, 创设贴近儿童生活的且富有儿童情趣的故事情境, 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 使其轻松进入思考状态, 帮助学生架起通向生活的桥梁, 激发了学生要自己整理的感情, 于是全班学生不由自主地行动了起来, 有的自己整理学具, 有的自己整理书包, 有的自己整理书籍等等。通过再现生活, 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活动中, 理解了自己的东西要整理好, 这样才能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熏陶了情感, 发展了品德。

二实践体验, 晓之以理

明理是品德与生活教学的中心环节, 所谓明理, 就是对学生讲明道德, 使学生明是非、识善恶、辨美丑、知荣辱, 提高道德认识, 激发道德情感, 进而使道德认识转化为行为。因此, 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遵循其认知规律从感性开始。实践体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进行一些小制作、小实验、饲养种植等操作性活动, 这是提高学生道德认识的有效途径。如教《看我多精神》一课, 在让学生懂得正确的坐、立、走姿势及姿势与身体健康的关系之后, 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训练, 用各种形式展示出正确的坐、立、走的姿势, 纠正不良的姿势, 促进自己的身心发育。又如, 在教学《平安回家》一课时, 我针对低年级学生下楼梯经常与上楼梯的学生发生碰撞的现象, 我就带孩子到楼梯间去训练“上下楼梯靠右行”, 通过实地体验, 学生懂得了什么叫“靠右行”;明白了靠右行是为了不和其他同学相撞, 从而保护了自己和他人的人身安全, 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培养了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三身临其境, 动之以情

品德与生活课标在内容标准中提出了“爱家乡, 爱祖国”的情感教育内容。在教学这方面的内容时, 我就带孩子们身临其境, 充分利用本地乡土教育资源, 让孩子走出学校, 到社会、到大自然中去进行学习实践活动, 以开阔眼界, 增长知识, 扩展兴趣, 发展实践能力。如教学《我爱家乡山和水》时, 我先组织孩子们参观了有名的特种建材厂, 了解了当地的矿产资源, 告诉学生家乡的矿产已名扬各地, 打入了国内市场。此外, 还组织学生考察活动,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煤矿、果园、养殖业等, 使学生“身在庐山认识庐山真面目”, 了解家乡光辉灿烂的文化;亲临现场, 听取科技致富能手的经验介绍, 使学生热心、关心家乡建设, 树立扎根家乡, 开拓锦绣前程的信心。在此基础上, 让孩子们用画笔画画自己的家乡, 最后让孩子们讲讲家乡的故事、传说等, 达到让孩子们在知家乡、画家乡、讲家乡的过程中, 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从而拓展到对党、对祖国母亲的热爱, 激起为建设家乡, 建设祖国而勤奋学习的积极性。由此达到情景交融, 升华道德情感, 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之效。

四凭借直观, 导之以行

由于小学生缺乏实践经验, 自我控制能力较差, 喜欢模仿, 其道德认识、情感与行为之间经常出现不一致情况。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能激起学生道德动机, 规范道德行为, 因而能提高导行效果。如教学一年级《我很整洁》一课, 我借助实验室的显微镜, 让学生观察自己和他人的手指污垢, 当他们第一次看到手指甲污垢中生长着奇形怪状的细菌时, 感到非常吃惊。在此基础上, 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关于不要偏食、不要吃零食和饭前洗手, 饭后刷牙的正确方法等内容的教学录像片, 并加以讲解点拨。这样, 学生就明白了为什么要讲卫生、爱清洁和怎样讲卫生、爱清洁了, 接着我让学生上台展示洗脸、洗手、刷牙等活动, 并让下面的学生找出正确的洗脸、刷牙、洗手的方法, 并相互评价, 取长补短, 使学生在观察、感受、体验、探究和领悟活动中得到健康知识, 受到了讲卫生、爱清洁的教育。最后, 我还将自制的“整洁之星”奖状颁发给表现好的学生, 这样, 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异常高涨, 增强了道德品质内化效果, 实现了知行统一。

总之, 根据品德与生活的课程特点、课程性质和课程对象, 采取多种形式, 合理地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 寓教于乐, 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参与的积极性,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让学生情感得到熏陶, 品德得到发展, 价值判断得到培养等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同时, 对优化教学过程, 提高教学实效, 实现道德的内化也是大有裨益。活动化真正让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精彩纷呈, 绽放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上一篇:企业民主下一篇:清代的经济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