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绎推理教学导学案(共3篇)
演绎推理教学导学案 篇1
§2.1.2演绎推理导学案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
【学习目标】
1.结合已学过的数学实例和生活中的实例,体会演绎推理的重要性;
2.掌握演绎推理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它们进行一些简单的推理.【学习内容及程序】
一、课前准备
(预习教材P30~ P32,找出疑惑之处)
复习1:归纳推理是由到的推理.类比推理是由到的推理.复习2:合情推理的结论.二、新课导学
新知识点:
1.演绎推理的概念为:
2.“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
大前提——;
小前提——;
结论——
典型例题
例1把下列推理恢复成完全的三段论:
1.边长分别为3,4,5的△ABC, △ABC则是直角三角形.2.函数y=2x+1的图象是一条直线.例2 下面的推理形式正确吗?推理的结论正确吗?为什么? 所有边长相等的凸多边形是正多边形,(大前提)
菱形是所有边长都相等的凸多边形,(小前提)
菱形是正多边形.(结论)
例3在锐角三角形ABC中,ADBC,BEAC,D,E是垂足.求证:AB的中点M到D,E的距离相等.例4证明函数f(x)x22x在,1上是增函数.小结:应用“三段论”解决问题时,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是大前提和小前提,但为了叙述简洁,如果大前提是显然的,则可以省略.三、总结提升
归纳推理:由特殊到一般1.合情推理;结论不一定正确.类比推理:由特殊到特殊
2.演绎推理:由一般到特殊.前提和推理形式正确结论一定正确.【学习评价】
111.因为指数函数yax是增函数,y()x是指数函数,则y()x是增函数.这个结论是22
错误的,这是因为
A.大前提错误B.小前提错误C.推理形式错误D.非以上错误
2.有这样一段演绎推理是这样的“有些有理数是真分数,整数是有理数,则整数是真分数”结论显然是错误的,是因为
A.大前提错误B.小前提错误C.推理形式错误D.非以上错误
3.有一段演绎推理是这样的:“直线平行于平面,则平行于平面内所有直线;已知直线b平面,直线a平面,直线b∥平面,则直线b∥直线a”的结论显然是错误的,这是因为
A.大前提错误B.小前提错误C.推理形式错误D.非以上错误
4.归纳推理是由
类比推理是由
演绎推理是由.5.合情推理的结论
演绎推理的结论
6.用三段论证明:通项公式为ancqn(cq0)的数列{an}是等比数列.7.在ABC中,ACBC,CD是AB 边上的高,求证ACDBCD.证明:在ABC中,CDAB,ACBC,所以ADBD,于是ACDBCD.指出上面证明过程中的错误.【课后自主检测】
1.设a0,b0,ab1,求证:
2.已知函数f(x)(1118 abab113)x,判断f(x)奇偶性 2x12
3.用三段论证明:在梯形ABCD中,AD//BC,AB=DC,则BC.4.用三段论证明:f(x)x3x(xR)为奇函数.参考答案
例1.若△ABC三边a,b,c满足a+b=c,则△ABC是直角三角形(大前题)因为△ABC 三边满足32+42=52,(小前题)所以△ABC是直角三角形(结论)例2.大前题错误
【学习评价】
ADA
4.特殊 一般, 特殊 一般,一般 特殊
5.不一定成产,一定成立
【课后自主检测】
1.过点A作DC的平行线交BC于点E
因为两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AD//BC,AE//DC
∴四边形ADCE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
∴AE=DC
∵等腰三角形两底角
又∵AB=DC
∴AB=AE 则∠B=∠AEB
因为平行线同位角相等
∵AE//DC,则∠AEB=∠C
∴∠B=∠C
2.如果函数f(x)满足,f(-x)=-f(x),则函数是奇函数
∵f(-x)=(-x)+(-x)=-x-x=-f(x)
∴f(x)是奇函数
222
演绎推理教学导学案 篇2
今天由课题组成员支老师开设了一节微型课题结题汇报课, 感触颇深。于是写下了以下文字。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牛津初中英语》Unit5Comic&Welcome部分, 该部分主要谈论的是“个人能力”。在这节课中, 支晓伟老师主要运用了情景策略, 设计了恰当的情景,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情景策略的实施过程】
一、情景中导入
[教学片段一]
上课伊始, 授课老师以free talk的形式让学生熟悉的话题“你能……?”来谈论各自所具备的能力, 教学案上设计如下:
1.Can you say hello to teachers when you meet them?
2.Can you clean the classroom carefully when you are on duty?
3.Can you help your classmate with their homework?
4.Can you give the thing back to the person who lost it?
5.Can you do something good to your teachers?
6.Can you look after the things in our classroom?
7.Can you take care of your classmate who is ill?
8.Can you keep our classroom clean and tidy?
以学生熟悉的话题作为引导, 吸引其注意力, 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跃。
[点评]创设合适的情景, 以口语操练为形式, 抓住了学生的兴奋点, 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同时又引入了许多课外的词组作为操练内容, 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而且还突破了本节内容少的局限性, 为本课谈论ability这个话题埋下了伏笔。
二、情景中巩固
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授课老师也设置了多个情景中来操练巩固, 教师通过设计逼真的练习, 让学习者不断反复操练, 大量的反复操练使学习者掌握语言的形式和意义;最后学习者逐步掌握语言的功能, 达到真正活用语言知识的目的。
在虚拟的情景中讲解感叹句这一语言点的形式非常好, 突破了我们以往语言点讲解的常规方式;讲解细致, 操练形象、拓展总结强化, 方方面面都很到位, 学生掌握情况好。
三、情景中实践
在前面的导入与巩固阶段授课老师都采用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这样的一种策略来引导学生, 那么在实践运用阶段, 授课教师也巧妙的采用了恰当的情景来引导学生运用本课重点, 即谈论个人能力。
[教学片断四]
在之前进行了大量操练谈论个人能力的环节之后, 授课教师又设计了两个运用型教学任务:
四人小组讨论:
(1) 让学生写一个展示个人能力的speech对本课重点内容进行实际运用。
(2) 假如你是帮手俱乐部的一个成员, 你将如何帮助玉树地震中的灾民们?在学案上作出了如下设计:
(一)
A short speech
Say something about yourself.
1.your name
2.your abilities
3.your personality (个性)
4.if (是否) you would like to help others
Sample writing:Millie’s speech
Hello!My name is Millie.I’m pretty and helpful.I can do many things.I can swim.I can sing.And I can make kites, too.If you need help, I will be happy to help others.Thank you.
(二)
What can we do for people in Yushu?
[点评]在此环节, 学习过程被置于虚拟或半真实的情景之中。教师创设了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密不可分的情景, 使学生在情景中运用所学知识;既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浓厚兴趣, 增强了学生的表达欲望, 学生在表达中学会了活用这一知识点。教师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活动, 让学生在“做”中学, 学中“做”, 促进了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
【过程总结】
浅议阅读教学的归纳和演绎推理 篇3
那么要突破“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的束缚,就必须解决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知识的思维规律的认识问题。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思维流程应该是从具体(语言)到概括(内容);再从概括(内容)到具体(语言),归纳与演绎两个过程不断反复的辩证统一。
一、阅读教学中的归纳推理
以《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写春天的一段为例。教师提问这一段写了几句话,每句话写的是什么?学生答:写的是春天的树木长出嫩绿的叶子,山上积雪融化了,雪水汇入小溪,淙淙地流着……这样的答案,概括得不够简要。教师又提示学生:“说简要点。”但教师没有告诉学生说简要的方法,结果学生仍不能概括出教师所要求的答案。即“树木、小溪、小鹿、木排”。为了节省时间,于是教师把这四个词从教案搬上黑板。此时,恐怕学生中没有几个能明白是怎么概括出来的。因为教师把“简单一点说”这个归纳概括的过程自己承担了,没有让学生去思考。这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到概括,必须经过一段逐步训练的过程,在训练过程中教会学生概括方法。就拿刚刚例子中学生的回答来说,学生已经找到主干部分,只是一些修饰词还保留着,这样老师就可以一步步引导孩子们,“树木长出嫩绿的叶子”这句话“嫩绿的”是修饰词,可以去掉,同时再提问孩子们这句话是在说“树木”还是在说“叶子”啊,孩子们很自然的就会回答是“树木”了,以此类推,很快学生就会找出其他的主要词语,是“小溪,小鹿和木排”。
二、阅读教学中的演绎推理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对于从具体到概括的过程还比较重视,而对于从概括到具体的演绎过程普遍重视不够。表现在从语言表达上理解内容,从写作方法上指导阅读,从语言运用上掌握语言体现得不够。
阅读之中的归纳总结也就是从具体到概括的过程,这是对课文的理解,以及对作者写作内容的把握和定位,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概括能力。而阅读之中的思想感悟就是从概括又到具体的过程,这可以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想表达能力,把抽象的思想感情通过自己的理解再次具化出来。也就是从读中学习写作,从写作上进一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路。同时,可以训练学生想象能力、思维具体化能力,使学生的形象思维逐步丰富起来。
这就要求我们引导学生“咬文嚼字”。这样的目的,一是使词与句的内涵具体化,使学生理解词句的含蓄之意,比喻之意,言外之意;二是思考作者是如何遣词造句的。咱们还以《美丽的小兴安岭》写春天的这一段为例。这一段的第一句,当学生概括出“树木”之后,接着教师就应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是怎样写春天的树木的?第一步可以先使学生理解作者写树木的枝条和叶子;第二步理解新的枝条是“抽出”的,嫩绿的叶子是“长出”的,把“抽出”和“长出”两个词的位置调换一下行吗?为什么写枝条的生长用“抽出”?因为“抽”字作从高物中提出一部分讲,也作长出讲。让学生想象枝条抽出的动態情景。言外之意说明春天树木的枝条长得非常快。第二句,当学生概括出“小溪”之后,再反过来指导学生读书,理解作者是怎样写小溪的。第一步使学生理解小溪溪水的来源——山上的积雪化了。第二步理解为什么说雪水“汇成”小溪,将“汇成”改为“流入”可以吗?因为“汇”是会合,聚合的意思。一个“汇”字给人一种视觉感,很容易让人想到漫山的雪水融化,然后汇合在一起,形成小溪的画面,这一个词也形象地表达了小溪的形成,十分的准确。第三步,为什么还写“淙淙地流着”?表达了作者不但看到了春天(视角),还听到了春天(听角)。只有这样才能使阅读过程实实在在地充实起来,才能把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落到实处。
阅读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在进行这一活动时需要学生进行双向的思考,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训练了学生很多的能力和技能,作为教师,对于阅读方面的教学不能小觑,要充分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和娴熟的课本知识,以及不断地探索新的知识和技巧来对学生进行教学,只有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才能更上一层楼,我们的教育事业才会更加辉煌!
参考文献:
【演绎推理教学导学案】推荐阅读:
212演绎推理导学案07-14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05-29
演绎推理10-13
假说演绎推理05-31
演绎推理教案上课用09-12
演绎教学08-18
演绎诗词教学的精彩08-26
情景演绎式教学法08-19
课内比教学演绎别样的语文课堂09-02
推理式教学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