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共9篇)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篇1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文科)
★指点迷津★
一、归纳推理:
1、运用归纳推理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首先,通过观察特例发现某些相似性(特例的共性或一般规律);然后,把这种相似性推广为一个明确表述的一般命题(猜想);然后,对所得的一般性命题进行检验。
2、在数学上,检验的标准是什么?标准是是否能进行严格的证明。
3、归纳推理的一般模式是什么?
S1具有P;S2具有P;„„;Sn具有P(S1、S2、„、Sn是A类事件的对象)所以A类事件具有P
二、类比推理:
1、类比推理的思维过程是什么?
观察、比较
2、类比推理的一般步骤是什么?(1)找出两类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或一致性;(2)用一类事物的性质去推测另一类事物的性质,得出一个明确的命题(猜想)。
3、类比推理的特点是什么?(1)类比推理是从特殊到特殊的推理;(2)类比推理是从人么已经掌
握了的事物特征,推测出正在被研究中的事物的特征,所以类比推理的结果具有猜测性,不一定可靠。类比推理以旧的知识作基础,推测性的结果,具有发现的功能。
三、演绎推理:
1、什么是大前提、小前提? 三段论中包含了3个命题,第一个命题称为大前提,它提供了一个一般性的原理;第二个命题叫小前提,它指出了一个特殊对象。
2、三段论中的大前提、小前提能省略吗? 在运用三段论推理时,常常采用省略大前提或小前提的表达方式。
3、演绎推理是否能作为严格的证明工具? 能。演绎推理是根据已有的事实和正确的结论(包括定义、公理、定理),按照严格的逻辑法则得到新结论的推理过程。因此可以作为证明工具。★基础与能力练习★
1.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的相似之处为()
A、都是从一般到一般B、都是从一般到特殊C、都是从特殊到特殊D、都不一定正确 2.命题“有些有理数是无限循环小数,整数是有理数,所以整数是无限循环小数”是假命题,推理错误的原因是使用了()
A.大前提错误B.小前提错误C. 推理形式错误D.非以上错误 3.三角形的面积为S
2abcr,a,b,c为三角形的边长,r为三角形内切圆的半径,利用类比推理,可得出四面体的体积为()
A、V
13abcB、V13ShC、V
13S1S2S3S4r(S1,S2,S3,S4分别为四面体的四个面的面积,r为四面体内切球的半径)D、V
13(abbcac)h,(h为四面体的高)4.当n1,2,3,4,5,6时,比较2n和n
2的大小并猜想()
A.n1时,2nn2B.n3时,2nn2C.n4时,2nn2D.n5时,2nn2
5.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a11,Snn2a*
n nN,试归纳猜想出Sn的表达式为
()A、2nn1B、2n1n1C、2n12n
n1D、n
26.为确保信息安全,信息需加密传输,发送方由明文密文(加密),接受方由密文明文(解密),已知加密规则为:明文a,b,c,d对应密文a2b,2bc,2c3d,4d,例如,明文1,2,3,4对应密文5,7,18,16.当接受方收到密文14,9,23,28时,则解密得到的明文为().A. 4,6,1,7B. 7,6,1,4C. 6,4,1,7D. 1,6,4,7 7.某地2011年第一季度应聘和招聘人数排行榜前5个行业的情况列表如下
若用同一行业中应聘人数与招聘人数比值的大小来衡量该行业的就业情况,则根据表中数据,就业形势一定是()A.计算机行业好于化工行业B.建筑行业好于物流行业
C.机械行业最紧张D.营销行业比贸易行业紧张
8.补充下列推理的三段论:
(1)因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和为0,又因为a与b互为相反数且所以b=8.(2)因为又因为e2.71828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所以e是无理数. 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一般方程为AxByC0,圆心在(x0,y0)的圆的一般方程为(xx0)2(yy0)2r2;
则类似的,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平面的一般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球心在(x0,y0,z0)的球的一般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在平面几何里,有勾股定理:“设ABC的两边AB、AC互相垂直,则AB
2AC2
BC2
。”拓展到空间,类比平面几何的勾股定理,研究三棱锥的侧面积与底面积间的关系,可以得妯的正确结论是:“设三棱锥A-BCD的三个侧面ABC、ACD、ADB两两互相垂直,则”.11.类比等差数列的定义给出“等和数列”的定义:;已知数列an是等和数列,且a12,公和为5,那么a18的值为____________.这个数列的前n项和Sn的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从1=1,14(12),149123,14916(1234)„,概括出第n个式子为.
13.对函数f(n),nN*,若满足f(n)n3
n100
f99,f98,f97和f96的值,猜测f2ffn5,fn31100.,试由f104,f103和
14.若函数f(n)k,其中nN,k是3.1415926535......的小数点后第n位数字,例如f(15.定义2)a*b4,则f{f.....f[f(7)]}(共2007个f)是向量a和b的“向量积”,它的长度|=.a*b||a||
b|sin,其中为向量a和b的夹角,若u(2,0),uv(1,则|u*(u
v)|=.16.设平面内有n条直线(n3),其中有且仅有两条直线互相平行,任意三条直线不过同一点.若用f(n)表示这n条直线交点的个数,则f(4)=;当n>4时,f(n)=(用n表示).17.蜜蜂被认为是自然界中最杰出的建筑师,单个蜂巢可以近似地看作是一个正六边形,如图为一组蜂巢的截面图.其中第一个图有1个蜂巢,第二个图有7个蜂
巢,第三个图有19个蜂巢,按此规律,以f(n)表示第n幅图的蜂巢总数.则f(4)=_____;f(n)=_____________.
18.在等差数列an中,若a100,则有等式a1a2ana1a2a19nn19,nN*成20.已知数列a1,a2,,a30,其中a1,a2,,a10是首项为1,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a10,a11,,a20是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a20,a21,,a30是公差为d2的等差数列(d0).(1)若a2040,求d;(2)试写出a30关于d的关系式,并求a30的取值范围;(3)续写已知数列,使得a30,a31,,a40是公差为d3的等差数列,„„,依此类推,把已知数列
推广为无穷数列.提出同(2)类似的问题((2)应当作为特例),并进行研究,你能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立,类比上述性质,相应地:在等比数列bn中,若b91,则有什么等式成立?请写出并证明.
19.通过计算可得下列等式:
221221132222214232231┅┅
(n1)2n22n1将以上各式分别相加得:(n1)2122(123n)n n(n1)2222即:123n类比上述求法:请你求出123n的值.2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篇2
在数学中, 从推理的结果来区分, 有论证推理和合情推理.论证推理通常叫证明或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是根据已有的事实和正确的结论 (包括定义、公理、定理等) , 按照严格的逻辑法则得到新结论的推理过程, 所得结论是可靠的.然而, 由合情推理所得的结论是不能最终肯定的, 只能叫猜想或假说.合情推理是根据已有的事实和正确的结论 (包括经验和实践的结果) , 以及个人的经验和直觉等推测某些结果的推理过程.自从希腊的哲学之父泰勒斯把演绎方法引入数学以后, 演绎证明就构成了数学的灵魂, 深入的演绎推理能够挖掘出前提中蕴藏得很深的结论, 它使数学的理论形成了严密的体系, 为数学乃至科学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演绎推理从本质上讲, 不能为我们提供新的知识, 彭加勒说:“逻辑学与发现、发明没有关系.”这句话虽然说得有些过分, 但却突出地指出了演绎作用的局限性.至于合情推理, 它的特点是使人富于联想、创造.但由于合情推理得出的结论往往超出前提控制范围, 前提就无力保证结论为真, 因此, 合情推理只能是或然性的推理, 它的正确性需用演绎方法加以证明.一般地说, 严格的数学理论是建立在演绎推理之上的, 但数学的结论及相应的证明方法则又是靠合情推理去发现的.因此, 演绎推理与合情推理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两者既对立, 又统一, 是辩证的统一体.
二、运用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进行教学设计的案例
在“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教学中, 笔者运用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让学生先猜想, 再证明, 教学设计如下:
1. 运用合情推理, 让学生动手操作发现猜想结论
本节课一开始, 教师请全体同学拿出准备好的等腰三角形纸片 (上节课已布置) , 并动手将等腰三角形对折 (如图) , 要求每名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细心观察, 或用三角板、量角器进行测量, 猜想图形中的线段、角等关系, 并将发现的结论写出来.
由于等腰三角形的纸片是学生自己制作的, 其思想感情、学习兴趣都比较浓厚.于是, 经学生的独立探索后, 老师请同学自由发言, 在此基础上, 再让学生归纳得到:
(1) ∠B=∠C.
(2) BD=DC (AD是折痕) .
(3) ∠BAD=∠CAD.
(4) ∠ADB=∠ADC=90°.
(5) △ADB≌△ADC.
(6) △ABC是轴对称图形.
2. 运用演绎推理, 让学生对猜想的结论进行证明后再讨论
结论是学生自己发现的, 猜想结论的证明也就成了学生自发的需要.于是, 教师趁热打铁, 要求同学对猜想结论:∠B=∠C进行证明.这个过程让学生独立完成或同学间讨论完成, 教师仅对个别差生辅导, 待大部分同学证明好之后, 教师指定一名同学到讲台上对全体同学讲述并板书证明过程 (其证明思路是:画底边BC的中线AD, 证△ADB≌△ADC, 得∠B=∠C) , 接着教师指出, 以上证明过程实际上已证明了全部的猜想结论, 同时又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讨论.
问题1:你是怎样想到作底边中线AD的?
学生思考后讨论式发言, 认为: (1) 由折痕想到的. (2) 要证角相等, 先想到证三角形全等.添上中线AD, 就有了两个三角形全等.
问题2:还有另外作辅助线的方法吗?
学生讨论后, 有两名同学举手发言指出:还可作∠BAC的角平分线或者作底边BC上的高, 这时教师当即给予肯定, 并请他们讲述思路, 使他们享受到发现者的喜悦.
问题3:从以上证明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副产品”.
引导学生抓住中线AD的三重性, 让学生讨论后得到:等腰三角形的顶角角平分线、底边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三、对数学教学的启示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怎样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笔者认为:
1. 营造一个宽松的、良好的可供学生猜想、证明的空间
教师可以经常地引导学生“从最简单的开始!”———以此作为座右铭, 为归纳、猜想提供一个适当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去猜想结论, 然后让学生自己去证明由猜想得到的结论.
2. 把教学过程设计为“再创造”的过程
在证明一个数学定理之前, 先引导学生猜想这个定理的内容, 在完全作出详细证明之前, 先引导学生猜测证明的思路, 努力探索出符合培养“猜想、证明”推理能力的教学模式.
3. 在解题活动中, 要引导学生见没有答案 (或结论) 时, 可先猜测一下答案 (或结论)
猜侧答数的形式, 答数的范围;猜测中间结论;猜测解题方向, 以形成思路;对某思路的能解性作出估计等, 在此基础上完成数学问题的解题过程, 同时要培养学生在演绎试推中提倡推中有猜, 猜后再推.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参考文献
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 篇3
合情推理是合乎情理的推理,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某种情境和过程中推出可能性结论的推理. 主要包括观察、比较、不完全归纳、类比、猜想、估算、联想、自觉、顿悟、灵感等思维过程或形式.合情推理包含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两类:归纳推理是由特殊到一般、由部分到整体的推理;而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运用这两种推理所得的结论颇具偶然性,结论的可靠性有待进一步研究与证明.比如,已知[f(n)=-n2+5n-3],可以[f(1)=1>0],[f(2)=3>0],[f(3)=3>0],[f(4)=1>0],若推出“对于任意的[n∈N*],都有[f(n)>0]”,则这个结论是错误的,显然有当[n=5]时,[f(5)=-3<0].但若推出“当[n∈N*,n4],则有[f(n)>0],当[n∈N*,n5]时,[f(n)<0]”,这一结论就是对的!又如,“在平面内与同一条直线垂直的两条直线平行”,若类比为“在空间与同一条直线垂直的两条直线平行”,则此结论是错误的,而若类比为“在空间与同一条直线垂直的两个平面平行”,此结论显然是正确的.
例1 半径为[r]的圆的面积[S(r)=π⋅r2],周长[C(r)=2π⋅r]①,若将[r]看作[(0,+∞)]上的变量,则[(π⋅r2)=2π⋅r],该式可用语言叙述为:圆的面积函数的导数等于圆的周长函数.对于半径为[R]的球,若将[R]看作[(0,+∞)]上的变量,请你写出类似于①的式子: ,该式用语言叙述为 .
例2 在等差数列[{an}]中,若[a10=0],则有等式[a1+a2+…+an=a1+a2+…+a19-n][(n<19,n∈N*)]成立. 类比上述性质,在等比数列[{bn}]中,若[b9=1],则有等式 成立.
例3 在平面几何里,有勾股定理:“设[△ABC]的两边[AB、AC]互相垂直,则[AB2+AC2=BC2].”拓展到空间,类比平面几何的勾股定理,研究三棱锥的侧面面积与底面面积间的关系,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设三棱锥[A-BCD]的三个侧面[ABC]、[ACD]、[ADB]两两相互垂直,则 .”
答案 1.①[(43πR3)=4πR2],②球的体积函数的导数等于球的表面积函数 2.[b1b2⋯bn=b1b2⋯b17-n][(n<17,n∈N*)] 3.[S2ΔABC+S2ΔACD+S2ΔADB=S2△BCD]
二、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的原理出发,推出某个特殊情况下的结论,这种推理又称为逻辑推理.演绎推理是一般到特殊的模式即“三段论”:(ⅰ)大前提:已知的一般原理([M]是[P]);(ⅱ)小前提:所研究的特殊情况([S]是[M]);(ⅲ)结论:由一般原理对特殊情况作出判断(+S是[P]). 在使用演绎推理时,常常有以下三种形式的三段论表达方式.
1. 显性三段论
可以较清楚地看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例4 若定义在区间[D]上的函数[f(x)]对于[D]上的[n]个值[x1,x2,⋯,xn],总满足[1n[f(x1)+f(x2)+⋯+f(xn)]][f(x1+x2+⋯+xnn)],称函数[f(x)]为D上的凸函数.现已知[f(x)=sinx]在[(0,π)]上是凸函数,则[△ABC]中,[sinA+sinB+sinC]的最大值是 .
解析 所有凸函数[f(x)]满足:[1n[f(x1)+f(x2)+][⋯+f(xn)]][f(x1+x2+⋯+xnn)],(大前提)
而函数[f(x)=sinx]在[(0,π)]上是凸函数,(小前提)
所以[f(A)+f(B)+F(C)3f(A+B+C3)].(结论)
即[sinA+sinB+sinC3sinπ3=332].
因此,[sinA+sinB+sinC]的最大值是[332].
2. 隐性三段论
三段论在证明或推理过程中,不一定都是清晰的. 特别是大前提,很多是早已熟悉的定理、性质、定义,在证明和推理的过程中可以直接利用,省去表述.
例5 证明:函数[f(x)=-x2+2x]在[(-∞,1)]内是增函数.
证明 [f(x)=-2x+2],
因为当[x∈(-∞,1)]时,有[1-x>0],
所以[f(x)=-2x+2=2(1-x)>0].
故函数[f(x)=-x2+2x]在[(-∞,1)]内是增函数.
点拨 本例好像没有用到演绎推理的三段论,其实大前提“在某个区间[(a,b)]内,如果[f(x)>0],那么函数[y=f(x)]在这个区间内单调递增”是大家熟悉的定义,在推理过程中省略了.
3. 复式三段论
一个复杂问题的证明或推理,往往不是一次三段论就可以解决的,可能需要多次使用三段论. 先从一个熟悉的大前提出发,产生一个结论,而这个新得出的结论又是下一步的大前提,依次递推下去,最终得出结论.
例6 已知[a,b,m∈R+],且[b 证明 [∵b0,] [∴mb [∴mb+ab [∴ba 点拨 本题的论证共使用了三次演绎推理:第一层,大前提“不等式两边乘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不变”;小前提“[b0]”;结论“[mb 三、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有机结合 合情推理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合情推理是演绎推理的前提,演绎推理论证合情推理的可靠性. 例7 已知函数[y=x+ax(a>0)]在[(0,a]]上是减函数,在[[a,+∞)]上是增函数. (1)如果函数[y=x+2bx(x>0)]的值域为[[6,+∞)],求[b]的值; (2)研究函数[y=x2+cx2(c>0)]在定义域内的单调性,并说明理由; (3)对函数[y=x+ax(a>0)]和[y=x2+cx2(c>0)]作出推广,使它们都是你所推广函数的特例,研究并证明推广后的函数的单调性. 解析 (1)[b=2log23]. (2)令[t=x2],显然函数[y=t+ct]在[(0,c]]上是减函数,在[[c,+∞)]上是增函数. 由[x2c]得[-c4xc4];由[x2c]得[x-c4]或[xc4]. 又因为[t=x2]在[(-∞,0]]上是减函数,在[[0,+∞)]上是增函数,于是利用复合函数的单调性知,函数[y=x2+cx2(c>0)]在[(-∞,-c4]]和[(0,c4]]上单调递减,在[[-c4,0)]和[[c4,+∞)]上单调递增. (3)推广结论:对函数[y=xn+axn(a>0)],当[n]为正奇数时,函数在[(-∞,-a2n]]和[[a2n,+∞)]上是增函数,在[[-a2n,0)]和[(0,a2n]]上是减函数. 当[n]为正偶数时,函数在[(-∞,-a2n]]和[(0,a2n]]上是减函数,在[[-a2n,0)]和[[a2n,+∞)]上是增函数. 证明: [y=nxn-1-nax-n-1]. 当[n]为正奇数时,由[y>0]得,[x>a2n或x<-a2n],所以函数在[(-∞,-a2n)]和[[a2n,+∞)]上是增函数. 又由[y<0]得,[-a2n 当[n]为正偶数时,由[y>0]得,[x>a2n或-a2n (说明:也可以先考查函数在[(0,+∞)]内的单调性后,再利用函数的奇偶性加以完善.) 浪溪中学 孙群保 “学生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因此在数学学习中,既要强调思维的严密性,结果的正确性,也要重视思维的直觉探索性和发现性,即应重视数学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 一、在“数与代数”中培养合情推理能力 在 “数与代数”的教学中.计算要依据一定的“规则”— — 公式、法则、推理律等.因而计算中有推理,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往往有其自身的规律。对于代数运算不仅要求会运算,而且要求明白算理,能说出运算中每一步依据所涉及的概念运算律和法则,代数不能只重视会熟练地正确地运算和解题,而应充分挖掘其推理的素材,以促进思维的发展和提高。如:有理数加法法则是以学生有实际经验的向东向西问题用不完全归纳推理得到的,教学时不能只重视法则记忆和运用,而对产生法则的思维一带而过,又如,对于加乘法各运算律也都是采用不完全归纳推理形式提出的,重视这样的推理过程(尽管不充分)既能解释算律的合理性,又能加强对算律的感性认识和理解。再如,初中教材是用温度计经过形象类比和推理引入数学数轴知识的。再如:求绝对值|-5|=? |+5|=?|-2|=? |+2|=? |-3/2|=? |+3/2|=? 从上面的运算中,你发现相反数的绝对值有什么关系?并作出简捷的叙述。通过这个例子,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再结合数轴,可以让学生初步接触数形结合的解题方法,并且让学生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 在教学中,教材的每一个知识点在提出之前都进行该知识的合理性或产生必然性的思维准备,要充分展现推理和推理过程,逐步培养学生合情推理能力。 二、在“空间与图形”中培养合情推理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既要重视演绎推理.又要重视合情推理。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指出:“降低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内在要求,力求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学习规律,着眼于直观感知与操作确认,多从学生熟悉的实际出发,让学生动手做一做,试一试,想一想,认别图形的主要特征与图形变换的基本性质,学会识别不同图形;同时又辅以适当的教学说明,培养学生一定的合情的推理能力。”并为学生“利用直观进行思考”提供了较多的机会。学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要不断地观察、比较、分析、推理,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如:在圆的教学中,结合圆的轴对称性,发现垂径定理及其推论;利用圆的旋转对称性,发现圆中弧、弦、圆心角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度量,发现圆心角与圆周角之间的数量关系;利用直观操作,发现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等等。在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变换探究出图形的性质后,还要求学生对发现的性质进行证明,使直观操作和逻辑推理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推理论证成为学生观察、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自然延续,这个过程中就发展了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注意突出图形性质的探索过程,重视直观操作和逻辑推理的有机结合,通过多种手段,如观察度量、实验操作、图形变换、逻辑推理等来探索图形的性质。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合情推理的方法为学生的探索提供努力的方向。 三、在“统计与概率”中培养合情推理能力 统计中的推理是合情推理,是一种可能性的推理,与其它推理不同的是,由统计推理得到的结论无法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去检验,只有靠实践来证实。因此,“统计与概率”的教学要重视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作出推断和决策的全过程。如:为筹备新年联欢晚会,准备什么样的水果才能最受欢迎?首先应由学生对全班同学喜欢什么样的水果进行调查,然后把调查所得到的结果整理成数据,并进行比较,再根据处理后的数据作出决策,确定应该准备什么水果。这个过程是合情推理,其结果只能使绝大多数同学满意。 概率是研究随机现象规律的学科,在教学中学生将结合具体实例,通过掷硬币、转动转盘、摸球、计算器(机)模拟等大量的实验学习概率的某些基本性质和简单的概率模型,加深对其合理性的理解。 四、在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培养合情推理能力 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活动时,如果只以教材的内容为素材对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进行培养,毫无疑问,这样的教学活动能促进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的发展。但是,除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以教材内容为素材)以外,还有很多活动也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例如,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作出判断和推理,许多游戏很多中也隐含着推理的要求。所以,要进一步拓宽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渠道,使学生感受到生活、活动中有“数学”,有“合情推理”,养成善于观察、猜测、分析、归纳推理的好习惯。如,观察人行道彩色水泥地砖铺设的方式: 像图(1)(2)(3)这样铺下去,第 n 个图形中有多少块彩色水泥砖 ?(由不完全归纳法进行合情推理)再观察铺地所用的地砖不仅可以是正方形,也可以是正三角形„„那么用正五边形的地砖能够没有缝隙又不重叠地铺地吗? 新课标中指出:“让学生结合数学实例和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合情推理的含义、步骤和方法,能利用归纳和类比等方法进行简单、合情的推理,体会并认识合情推理在数学发现中的作用。”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中,合情推理具有猜想和发现结论、探索和提供思路的作用,有利于创新意识培养。 在数列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变式训练,强化思维能力;特殊值代入,引导学生猜想;特别是强化合情推理的意识,提升思维水平,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合情推理是根据已有的事实和正确的结论(包括经验和实践的结果),以及个人的经验和直觉等推测某些结果的推理过程。这种推理的途径是从观察、实验入手,凭数学直觉,通过类比而产生联想、归纳而提出猜想。高中阶段合情推理主常用的思维方法:归纳推理、类比推理。 1.归纳推理 例如在讲授数列的概念和简单表示法时,让学生认识 三角形数:1,3,6,10,„ 正方形数:1,4,9,16,25,„ 可以通过图形让学生形象直观的归纳出这些数的规律。 2.类比推理 例如:在等差数列 an中,若 a100则有等式a1a2ana1a2a19n(n19,nN*)成立,类比上述性质,相应的,在等比数列bn中,若b91,则有等式______________成立 在具体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以下的步骤利用合情推理来解决问题。 1、审题(观察具体问题) 2、联想:(可以向自己提出一系列问题:见过与其类似的问题吗?比如图形类似?条件类似?结论类似?注:这些表面上很普通、很平常的问题能帮助我们联想,可能使我们找到打开问题的大门钥匙。) 3、通过自身探究或合作交流(如:将问题特殊化,寻找类似结论或类似方法——归纳、类比猜想。) 4、得到问题结论并加以证明。 解:在等差数列an中:若m、n、p、qN*,且mnpq,则amanapaq; 在等比数列bn中:m、n、p、qN*,且mnpq,则bmbnbpbq。那猜测本题答案为:b1b2bnb1b2b17n(n17,nN*)事实上:对于等差数列an,如果ak0,a1a2ana1a2a2k1n(n2k1,nN*) 从而对于等比数列bn,如果bk1,则有等式b1b2bnb1b2b2k1n(n2k1,nN*)成立。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合情推理能力呢?我根据教学经验总结了以下几点供大家参考。 1.教学中要不断增强学生合情推理意识。新课程标准下的各种版本教材都将合情推理纳入具体的教学内容中,要求学生了解合情推理含义,结合典型案例,体会并认识合情推理在数学发现中的作用来激发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特别在高中复习阶段利用合情推理将有效培养学生解题能力和构建完整的高中数学体系。 2、教学中要不断通过典型案例,让学生体会并认识合情推理在数学发现中的作用;通过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不断增强学生合情推理的意识。如图,是用棋子摆成的图案,摆第1个图案需要7枚棋子,摆第2个图案需 要19枚棋子,摆第3个图案需要37枚棋子,按照这样的方式摆下去,则摆第6个图案需要 枚棋子,摆第n个图案需要 枚棋子。 3、教学中防止学生易犯的错误:想当然的用合情推理来替代演绎推理。学生在平时解决问题时首先要确定一个目标,然后通过分析和合情推理,总结出一个预期的解决方案或猜想,最后还需对此猜想做出严格的证明。 4、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合情推理意识。 教学中要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从知识发生的过程设计合情推理的问题情境,给学生足够的推理与猜想的时间,让学生通过独立探究或合作交流发现规律,从而获取新知。 5.特殊化引领,带动合情推理。 合情推理中的归纳推理,指的是由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所具有的某些特征,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或者由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性的推理,即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在探寻求解某些问题的过程中,特殊情况代入可起到引领的作用。 例 2、观察下面的几个算式: 1+2+1=4 1+2+3+2+1=9 1+2+3+4+3+2+1=16 1+2+3+4+5+4+3+2+1=25^ 根据你所发现的规律,请你直接写出下面式子的结果。1+2+3+„„+99+100+99+„„+3+2+1= 关于演绎推理规则的探讨 本文对逻辑教科书和逻辑辞书中提出的性质命题对当推理、三段论以及复合命题相容选言推理的.规则进行了探讨,阐述了笔者自己的观点,给出了新的规则,经验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也便于人们学习把握应用. 作 者:木白 作者单位: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朝阳,12刊 名: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5)分类号:B812.23关键词:对当推理 三段论 相容选言推理 规则 关键词:直觉思维,合情推理,数学创造,能力培养 “直觉”一词来源于日语, 是对“intuition”的意译, 原意为未经推理的直观, 但它是以已经获得的知识和已经积累的经验为基础的。心理学上的解释为, “直觉思维是指人在思考时, 对结论的获得是凭直觉而未经明确的逻辑步骤, 没有明确的过程意识”, 或“指没有传统的逻辑形式, 而能迅速地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合理的推测和顿悟”。 因此我们认为, 所谓直觉, 乃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直接感悟。而数学直觉, 是对数学问题的直接感悟, 由数学的直觉经过大脑合情推理提出的数学命题, 就成为数学猜想, 一般说来, 数学猜想是人们对数学直觉合情推理的产物。 合情推理是一种非逻辑的推理方式, 它是建立在人对事物的直观认识和直觉思维的基础上的一种似然推理方式, 是对直觉真伪的最初判定。其主要特点是:推理依据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关系不一定具有逻辑性而仅仅依靠直觉。这种推理方式虽然缺乏逻辑的根据, 但由于直觉是以人的以往经验为基础的, 所以这种推理往往也能得出合理的结果。 一、数学直觉思维的特点 首先是思维的随机性。这种随机性, 表现在对数学问题的初始思维阶段的大跨度性和无序性。如在解决解析几何问题时常根据问题所画出的图形的特点而无明确目的地添加辅助线 (试试看) , 而这种由直觉指引的添加辅助线 (不像老师课堂上所讲:因为……所以……于是……那样的逻辑地添加) 又往往能使问题获得解决。 数学直觉思维的第二个特点是思维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的先导性。这种先导性常常体现在学生解决问题时的“不假思索”。这种不假思索可分为由以往经验而形成的定式思维和对于较难问题解决方法的直觉。如在中学列方程解应用题中“设未知数”的不假思索 (直觉) 和几何中的添加辅助线等;而对于较难的问题, 常体现为“这个问题可能要用别的方法解决”。 如在小学中, 给学生讲高斯求“1+2+3+…+100=?”的故事。学生凭“高斯肯定不是从1逐渐加起的”直觉而去寻求另外的方法, 有可能得到数学的发现。 数学直觉思维的第三个特点是人们对数学问题的预见性, 这种预见性经合情推理后常体现为数学的猜想。事实上, 数学上的许多著名的“猜想”, 都是建立在数学家对数学的直觉与合情推理的基础上, 指引着人们研究数学问题的方向, 促进数学蓬勃的向前发展。美国著名数学家G.波利亚在《数学与猜想》中说, 一位数学家“为了取得真正的成就, 必须学会合情推理, 即是数学猜想, 数学猜想是一种直觉思维, 利用它不仅可以预测解决现有问题的思路, 而且可以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数学直觉思维的第四个特点是直觉的结果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对这种正确或错误的判定, 先经合情推理的“检验”, 然后由逻辑思维来“批准” (J.阿达马语) , 如费尔马凭直觉提出的猜想:Fn=22n+1对任意自然数是素数, Zn=Xn+Yn (n>3, n∈N) 关于X、Y、Z无正整数解。前者被欧拉于1732年证明是错误的, 后者现已被英国数学家维尔斯于1995年3月证明是正确的。 二、培养学生数学直觉能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面对的都是一大堆未知的数学知识;按照“发现法”学习论的观点, 这些知识应在老师的引导下由学生逐步地发现它们,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而数学的发现, 往往靠数学的直觉与合情推理去引导。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 加强对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培养学生数学直觉能力的具体措施:第一, 着眼学生的直觉“顿悟”, 延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具有扎实的基础和广阔的思维才能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数学经验得到积累和升华, 才能形成直觉所运用的“数学知识组块”, 才能在认识上产生“顿悟”———合理的数学直觉;现代格式塔学习理论也认为, 在某种程度上说, 学习是对心理环境的重新组织或重新构造, 并把学习成功归结为“顿悟”的结果, 特别强调直觉“顿悟”, 重视思维整体延伸。在实际教学中, 只有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才能使学生的数学直觉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例1, 已知 求证: 分析:观察条件与结论的式子结构后, 会闪现两个念头: (1) 在a、b、c为任意时, 求证等式通常是不成立的, 直觉告诉我们, 在a、b、c之间应存在着比所给条件更简单的关系, 认识上产生“顿悟”, 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延展; (2) 从特殊方面考虑, 显然三个数中有两个互为相反数时, 条件与结论均成立, 即之间必有两个互为相反数。 第二, 鼓励学生的大胆猜想, 满足学生的心理渴望。数学教育家布鲁纳曾说过:“机灵的猜测, 丰富的假设和大胆迅速地作出实验性结论, 这些都是从事任何一项工作的思想家常用的方法。”大胆的猜想是直觉思维中的一种重要的思维形式, 从歌德巴赫1742年提出猜想, 到1962年王元解决了 (1+4) 的问题, 再到1966年陈景润解决了 (1+2) 问题, 以及在此过程中吸引世界各国数学家为此而努力就是最好的说明。在实际教学中, 我们的教师能在学生面对数学问题而大胆地提出猜想时多加鼓励, 无疑能满足学生探索新问题的心理渴望。 第三, 发挥学生的直觉联想, 唤起学生的审美意识。数学史家M.Kline说:“一个精彩巧妙的证明, 精神上近乎一首诗。”况且数学研究对象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及秩序本身就蕴涵着和谐、简洁的美, 学生的数学审美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学生的数学直觉能力———联想。正如著名数学家A.鲁滨逊所说, “纯粹数学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我们的关于数学美及纯粹数学的重要性的含糊的直觉来调整的”。高斯在发现一个算术定理的证明时曾说:“终于在两天以前我成功了……像闪电一样, 谜一下子解开了。我自己说不清楚是什么导线把我原先的知识和使我成功的东西连接了起来。” 第四, 养成学生的反思习惯, 弥补学生的思维“缺陷”。心理学认为直觉是“一种不经过分析推理的认识过程而直接快速地进行判断的认识能力”。数学直觉思维由于受学生的心理因素与认知水平的限制, 学生的数学直觉时常产生错误的现象———表现出思维“缺陷”。 数学直觉思维能力的提高, 依赖知识和数学经验的积累, 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一些不完全归纳推理、类比推理, 这是合情推理最常用的形式的训练, 使学生能够根据数学的直觉得到一些数学的发现, 从而让他们品尝到一些成功的喜悦, 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学习热情和信心, 这不论对于培养高质量的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人才, 还是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都具有重大意义。 总之, 值得指出的是, 数学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并不是对立的, 在逻辑思维中蕴涵着直觉思维;直觉思维又以逻辑思维为前提, 在数学教学时不可忽视学生数学直觉能力的培养, 有如德国著名数学家彭加勒指出:“逻辑是证明的工具, 直觉的发现的工具。” 参考文献 [1]任樟辉.数学思维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 [2]李彩芬.精心设计数学思维实验[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03, (9) . [3]胡炳生.数学解题思路与方法[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关键词】合情推理 内涵 策略 数学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程在培养人的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因此,《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与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尽管推理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此重要,但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合情推理,不仅学生认为“举例验证对了,结论就是对的”,连教师也有不少模糊认识。有研究表明,66.7%的教师认为“归纳推理得出的结果一般是正确的”“更有甚者,22.2%的人认为‘归纳推理得出的结果一定是正确的。而持正确观念‘归纳推理得出的结果不一定是正确的却仅有11.1%”。[1]如何改变这一局面呢?笔者认为可以从理解内涵、寻找策略着手。 一、合情推理目标的内涵解析 《课标》指出:“合情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出发,凭借经验和直觉,通过归纳和类比等推断某些结果”,并将数学推理课程目标表述为“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其中小学阶段的推理能力培养主要指合情推理,《课标》对第一学段与第二学段的合情推理能力培养提出了相应的具体要求(如右上表)。 (一)合情推理能力培养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始终 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部分的教学内容休戚相关。数的运算法则、图形与几何公式、性质等的推导过程大多包含合情推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选取合适的教学材料,为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空间,组织、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 (二)合情推理能力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小学生数学合情推理能力的提升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循序渐进的教学实践。因此,教师应以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活动经验水平为前提,分层次、分阶段提出不同水平的要求,从而提高学生合情推理能力培养的实效性。 (三)合情推理能力培养需践行严谨思考 不完全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统称“全情推理”,又叫作“或然推理”“似真推理”,顾名思义,它们常常看似合情推理,结论好像是、应该是对的,可实际上却可能是错的。[2]在小学阶段,由于小学生年龄特征和知识拥有量的限制,小学数学教材里的数学知识未必是严密的,每一个结论不可能都用严格的逻辑证明来实现,往往通过合情推理得出,但只通过合情推理得出的结论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确立“合情推理与证明”的意识。 二、合情推理的教学策略 逻辑备考的原则是“化繁为简,思维至上,以不变应万变”。为此,本章的套路精析概括了所有逻辑考题的解题思路。不管今后的考题怎么千变万化,万变不离其宗,其题型特点和解题思路都逃不脱本章所归类剖析的内容。我们确信,这些解题套路将是逻辑考试高分突破的真正秘诀,如果考生能熟练掌握,在遇到同类问题时,一定有助于尽快理清思路,找到正确答案。 特别要指出的,本章“解题套路精析”每一类题型及其各种解题思路都是分解动作,目的是为了训练大家的解题感觉,如果感觉已形成并已熟练掌握了,那么在正式解题时就应一气呵成,而不用拘泥于具体是哪种思路了。其实逻辑题的推理过程最重要,要从繁复的叙述中看清事物间的推理关系,推理过程清楚了,什么题型都好说,很多题型是相通的。 一、假设 逻辑考题由段落、问题目的以及五个选项组成。一般而言,段落陈述论点,论点一般由论据(或前提)和结论组成。论点的结构与解答逻辑考题关系密切。在整个逻辑考题中,假设、支持、反对、评价多是围绕论点与论据设置问题。因此,在解答逻辑题时,应带有目的去读段落,这目的就是论据(或前提)和结论。而两者比较,结论比论据(或前提)更重要。 假设、支持、反对、评价这四种题型在整个逻辑推理题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支持、反对与评价这三种题型的答案方向多是针对段落推理的隐含假设,再加上归纳题型的推理题有时就是隐含假设,所以假设在逻辑推理中占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假设题型主要表现形式有: (1)加上一个条件就变成了一个有效的三段论推理,比如题目中问到“上面的逻辑前提是哪个?”“再加上什么条件能够得出结论”; (2)题干给出前提和结论,然后提问你假设是什么?或者要你提出正面的事实或有利于假设的说明,则加强论点,否则削弱论点。比如问到“上文的说法基于以下那一个假设?”“上述结论中隐含着下列哪项假设?”“上述议论中假设了下列哪项前提?” (3)以题干为结论,要求在选项中确定能推出题干的前提。或者,需要补充什么样的前提,才能使题干中的推理成为逻辑上有效的推理? 由于这种题型是题干推理中的前提不足够充分以推出结论,要求在选项中确定合适的前提,去补充原前提或论据,从而能合乎逻辑地推出结论或有利于提高推理的证据支持度和结论的可靠性。因此,做这类题的基本思路是紧扣结论,简化推理过程,从因果关系上考虑,从前提到结论,中间一定有适当的假设,寻找断路或是因为“显然”而省略掉的论述,也就是要“搭桥”,很多时候凭语感或常识就可以找到所要问的隐含的前提。 下面给出假设的具体含义: 1、假设是使推理成立的一个必要条件。 2、若一个推理在没有某一条件时,这个推理就必然不成立,那么这个条件就是段落推理的一个假设。若A是B的一个必要条件,那么非A→非B。 由于假设仅仅是推理成立的一个必要条件,所以我们找到了推理的一个假设,并不能够肯定段落推理必然成立。我们只有找到了推理成立的所有必要条件,才能够得出一个确定性的结论,推理才能够成立。不过,在考试时,我们只需要找到一个使推理成立的必要条件,尽管不能保证推理一定正确,但由于答案不需要充分性,所以就做对了“假设”的题目。请认真体会下面这个例子: -王教授说:“总的说来,工商管理学院的大学生的家庭困难情况比起以前有了大幅度的改观。这种情况十分明显,因为我的学生现在课余要求学校安排勤工俭学的人越来越少了”。 上面的结论是由下列哪个假设得出的? A.现在大学生父母亲的收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而增加,使得大学生不再需要勤工俭学来自己养活自己了。 B.尽管家境有了改善,也应当参加勤工俭学来锻炼自己的全面能力。 C.课余要求学校安排勤工俭学是学生家庭是否困难的一个重要标志。 D.大学生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业上,勤工俭学的人就少起来了。 E.学校安排的勤工俭学报酬相对越来越低,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C。 本题的逻辑主线是“越来越少的王教授的学生要求勤工俭学”,就推出“工商管理学院的大学生的家庭困难情况比起以前有了大幅度的改观”。我们发现,本题推理的前提对象与结论讨论的对象属性并不完全一样,前提与结论之间有差异,即前提与结论之间有明显的跳跃:做勤工俭学的少就必然家庭困难有了改观吗?因此段落推理成立需要依赖选项(C)这个假设“课余要求学校安排勤工俭学是学生家庭是否困难的一个重要标志”,即选项(C)把前提与结论之间的一个跳跃连了起来,所以(C)正确。 其实,本题推理的成立还依赖两个假设,即①王教授教的学生是工商管理学院的学生;②王教授教的学生是整个工商管理学院学生的代表。在这三个假设的共同作用下,本题推理必然成立。但由于“答案不需要充分性”,我们只需要找出(C),就是找到了一个假设,所以(C)就是正确答案,但正是由于我们仅仅只是找到了推理成立的一个假设,所以我们说假设题型(包括支持、反对、评价)的段落推理是“有待评价的推理”。 那么,如何来排除不是假设的选项呢?我们可以加入否定来判断。根据假设的定义,若某条件是推理成立所做的假设,那么没有这个条件,推理必不成立。如果某备选项加入否定以后,对段落推理不起作任何作用,推理仍然可以成立,那么该备选项必然不是一个假设。请看下面这个例题: -据最近的统计,在需要同等学历的十个不同职业中,教师的平均工资五年前排列第九,而目前上升到第六;另外,目前教师的平均工资是其它上述职业的平均工资的86%,而五年前只是55%。因此,教师工资相对偏低的状况有了较大的改善,教师的相对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上述论证基于以下哪项假设? I.近五年来的通货膨胀率基本保持稳定。 II.和其他职业一样,教师中的最高工资和最低工资的差别是很悬殊的。 III.学历是确定工资标准的主要依据。 IV.工资是实际收入的主要部分。 A.仅I、III。 B.仅II、IV。 C.仅III。 D.仅IV。 E.仅III、IV。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D 什么是假设?就是把待选的选项取否定后放到段落中去,能使段落推理不成立的选项就是正确答案。 I.并不是需要假设的,即如果近五年来的通货膨胀率不稳定,也不影响题干段落推理的成立。 II.并不是需要假设的,即如果教师中的最高工资和最低工资的差别不大,也不影响题干段落推理的成立。 Ⅲ并不是需要假设的,即如果学历并不是确定工资标准的主要依据,不影响题干段落推理的成立。(题干只是对同等学历的十个职业的收入作比较而已,并不隐含学历是确定工资标准的主要依据,也许职称职位的作用更大) IV是必须假设的,否则,工资如果不是实际收入的主要部分,则即使教师工资相对偏低的状况有了较大的改善,教师的相对生活水平也不一定有很大的提高。 (一)前提与结论之间有本质联系 若题干的前提与结论之间有明显的跳跃,那么,这个段落推理成立所隐含的一个假设是前提的讨论对象与结论的讨论对象是有本质联系的,这就是所谓的“搭桥”。请体会如下推理: “科学是真理,因此,科学是不怕批评的。” 我们发现前提的探讨对象是“真理”,而结论的探讨对象是“不怕批评的”,它们之间有差异,因此这个推理要成立,必须要求前提与结论之间是有本质联系,即需“真理是不怕批评的”这一假设。反之,若没有这个假设,则段落推理必然不成立。 因此,当假设思路为“前提与结论之间有本质联系”时,主要是寻找段落推理的核心关键词,且用此核心关键词来定位选项。 -某年,国内某电视台在综合报道了当年的诺贝尔各项奖金的获得者的消息后,做了以下评论:今年又有一位华裔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是中国人的骄傲。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中国人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和诺贝尔文学奖,看来中国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 以上评论中所得出的结论最可能把以下哪项断定作为隐含的前提? A.中国在物理学等理科研究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逐步缩小。 B.中国的人文科学有先进的理论基础和雄厚的历史基础,目前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是不正常的。 C.诺贝尔奖是衡量一个国家某个学科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D.诺贝尔奖的评比在原则上对各人种是公平的,但实际上很难做到。 E.包括经济学在内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各国的文化传统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C。 题干的逻辑主线是“没有中国人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和诺贝尔文学奖→中国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其推理成立的假设就是要说明这两者之间有本质联系。选项C就类似一个三段式推论的前提,如果没有隐含C,那么,就无法得出题干结论。其他的选项均不是题干推论所必须假设的,其中选项D还对题干推论有质疑。 -人类学家发现早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就有了死后复生的信念。在发掘出的那个时代的古墓中,死者的身边有衣服、饰物和武器等陪葬物,这是最早的关于人类具有死后复生信念的证据。 以下哪项,是上述议论所假定的? A.死者身边的陪葬物是死者生前所使用过的。 B.死后复生是大多数宗教信仰的核心信念。 C.宗教信仰是大多数古代文明社会的特征。 D.放置陪葬物是后人表示对死者的怀念与崇敬。 E.陪葬物是为了死者在复生后使用而准备的。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E。 题干的逻辑主线是“旧石器时代就有了陪葬物→旧石器时代人类就有了死后复生的信念”,其推理成立的假设就是要说明这两者之间有本质联系。E项是题干必须假设的。否则,如果陪葬物的安放是出于其他目的,那么就不能把死者身边的这些陪葬物作为人类具有死后复生信念的证据。其余各项均不是必须假设的。 -前年引进美国大片《廊桥遗梦》,仅仅在滨洲市放映了一周时间,各影剧院的总票房收入就达到八百万元。这一次滨洲市又引进了《泰坦尼克号》,准备连续放映10天,一千万元的票房收入应该能够突破。 根据上文包括的信息,分析以上推断最可能隐含了以下哪项假设? A.滨洲市很多人因为映期时间短都没有看上《廊桥遗梦》,这一次可以得到补偿。 B.这一次各影剧院普遍更新了设备,音响效果比以前有很大改善。 C.这两部片子都是艺术精品,预计每天的上座率、票价等非常类似。 D.连续放映10天是以往比较少见的映期安排,可以吸引更多的观众。 E.灾难片加上爱情片,《泰坦尼克号》的影响力和票房号召力是巨大的。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C。 题干的逻辑主线是“《廊桥遗梦》票房收入好→《泰坦尼克号》票房收入好”,其推理成立的假设就是要说明这两者之间有本质联系。C项是题干的推断最可能假设的。否则,如果两部影片在上座率、票价方面有明显差异,题干对《泰坦尼克号》的预计显然缺乏说服力。其余选项作为答案均不恰当。 要在两样东西或是两种方法间类推,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两者之间具有可类比类推性。这也是一个常考的考点,对于本题来说,映期上可以类比,剩下的就是票价和上座率了,这些指标的综合就是一部影片的票房。(二)推论可行或有意义 若能使一个推论可行或有意义,那么这样的假定就是段落推理成立的必要条件。因为若推论根本就不可行或没有实际意义,那么段落推理必然不成立,所以这个假定是假设。 请体会这个例子:某企业为减人增效,决定把最无价值的员工精简掉。 本题推理为“为达到一个目的而提出一个方法”,这个推理若想成立,那么依赖的假设是“该企业能够辨别员工是否有价值”,即“推论可行”。若这个学校不能辨别员工是否有价值,那么就不可能达到“减人增效”的目的。所以“推论可行或有意义”是推理成立的一个很好的假设。 同时,我们知道,若A是B的一个必要条件,可表示为B→A,那么其逆否命题为“非A→非B”且与原命题等价。换句话说,由于假设是推理成立的必要条件,若我们能得出“非A→非B”,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出A是推理成立的必要条件,即“非A→非B”是段落推理成立所依赖的一个假设。 -心脏的搏动引起血液循环。对同一个人,心率越快,单位时间进入循环的血液量越多。血液中的红血球运输氧气。一般地说,一个人单位时间通过血液循环获得的氧气越多,他的体能及其发挥就越佳。因此,为了提高运动员在体育比赛中的竞技水平,应该加强他们在高海拔地区的训练,因为在高海拔地区,人体内每单位体积血液中含有的红血球数量,要高于在低海拔地区。 以下哪项是题干的论证必须假设的? A.海拔的高低对运动员的心率不发生影响。 B.不同运动员的心率基本相同。 C.运动员的心率比普通人慢。 D.在高海拔地区训练能使运动员的心率加快。 E.运动员在高海拔地区的心率不低于在低海拔地区。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E。 E项是题干的论证必须假设的,否则,如果事实上运动员在高海拔地区的心率低于在低海拔地区,那么即使在高海拔地区,人体内每单位体积血液中含有的红血球数量,要高于在低海拔地区,但由于心率较慢,单位时间进入循环的轿液量较少,因而单位时间里血液中运输氧气的白血球并不见得就多,因而通过血液循环获得的氧气并不见得就多,因而在高海拔地区训练的运动员的体能及其发挥并不能较佳。 A项的断定过强,不是题干的论证必须假设的。假如,如果事实上海拔越高,运动员的心率越快,即A项的断定不成立,但题干的论证并不因此不成立。 D项能加强题干的论证,但同样不是题干的论证必须假设的。 其余各项均不是题干的论证必须假设的。 -有的地质学家认为,如果地球的未勘探地区中单位面积的平均石油储藏量能和已勘探地区一样的话,那么,目前关于地下未开采的能源含量的正确估计因此要乘上一万倍,由此可得出结论,全球的石油需求,至少可以在未来五个世纪中得到满足,即便此种需求每年呈加速上升的趋势。为使上述论证成立,以下哪项是必须假设的? A.地球上未勘探地区的总面积是已勘探地区的一万倍。 B.地球上未勘探地区中储藏的石油可以被勘测和开采出来。 C.新技术将使未来对石油的勘探和开采比现在更为可行。 D.在未来至少五个世纪中,石油仍然是全球主要的能源。 E.在未来至少五个世纪中,世界人口的增长率不会超过对石油需求的增长率。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B。 题干的结论是:全球的石油需求,至少可以在未来五个世纪中得到满足,即使此种需求每年呈加速上升的趋势。其根据是:根据地质学家的观点,目前包括未勘探地区在内的地下未开采的能源含量比原来估计的要多一万倍。 要使这一论证成立,有一个条件必须满足,即地球上未勘探地区中储藏的石油事实上可以被勘测和开采出来。B项正是断定了这一点。因此,B项是题干的论证必须假设的。 -尽管计算机可以帮助人们进行沟通,计算机游戏却妨碍了青少年沟通能力的发展。他们把课余时间都花费在玩游戏上,而不是与人交流上。所以说,把课余时间花费在玩游戏上的青少年比其他孩子有较少的沟通能力。 以下哪项是上述议论最可能假设的? A.一些被动的活动,如看电视和听音乐,并不会阻碍孩子们的交流能力的发展。 B.大多数孩子在玩电子游戏之外还有其他事情可做。 C.在课余时间不玩电子游戏的孩子至少有一些时候是在与人交流。 D.传统的教育体制对增强孩子们与人交流的能力没有帮助。 E.由玩电子游戏带来的思维能力的增强对孩子们的智力开发并没有实质性的益处。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C。 题干的逻辑主线是“课余时间都在玩游戏→沟通能力差”。C项是题干的议论必须假设的,否则,如果事实上在课余时间不玩电子游戏的孩子在任何时候都不与人交流,那么,就不能根据青少年在课余时间玩游戏而不是与人交流,就得出结论,把课余时间花费在玩游戏上的青少年比其他孩子缺少沟通能力。 B项也是题干的议论应当假设的。但由于B项断定的是大多数孩子,而不是所有的孩子,因此,题干对于B项的依赖程度弱于C项。其余各项均不是需要假设的。 -新一年的电影节的影片评比,准备打破过去的只有一部最佳影片的限制,而按照历史片、爱情片等几种专门的类型分别评选最佳影片,这样可以使电影工作者的工作能够得到更为公平的对待,也可以使观众和电影爱好者对电影的优劣有更多的发言权。 以下哪项假设最可能是上述评比制度改革隐含的前提? A.划分影片类型,对于规范影片拍摄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B.每一部影片都可以按照这几种专门的类型来进行分类。 C.观众和电影爱好者在进行电影评论时喜欢进行类型的划分。 D.按照类型来进行影片的划分,不会使有些冷门题材的影片被忽视。 E.过去因为只有一部最佳影片,影响了电影工作者参加电影节评比的积极性。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B。 选项B显然是上述评比制度改革所必须的,否则无法分类,则制度改革无从谈起。至于选项A、C、D、E,都正面支持了这种制度改革,但是否一定是先决条件呢,理由似乎都不充分。 -以前有几项研究表明,食用巧克力会增加食用者患心脏病的可能性。而一项最新的、更为可靠的研究得出的结论为:食用巧克力与心脏病发病率无关。估计这项研究成果公布之后,巧克力的消费量将会大大增加。上述推论基于以下哪项假设? A.大量食用巧克力的人中,并不是有很高的比例患心脏病。 B.尽管有些人知道食用巧克力会增加患心脏病的可能性,却照样大吃特吃。 C.人们从来也不相信进食巧克力会更容易患心脏病的说法。 D.现在许多人吃巧克力是因为他们没听过巧克力会导致心脏病的说法。 E.现在许多人不吃巧克力完全是因为他们相信巧克力会诱发心脏病。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E。 题干的逻辑主线是“食用巧克力不会导致患心脏病→巧克力的消费量将会大大增加”。E项是题干的推论必须假设的。否则,如果许多人不吃巧克力不是因为他们相信巧克力会诱发心脏病,那么,即使他们知道了食用巧克力与心脏病无关,也不会因此转而购买巧克力。这就使题干的推理无法成立。其余各项不是必须假设的。 (三)没有别的因素影响推论 当段落推理是要达到的一个目的而提出一个方法或建议,或由一个调查、数据、研究或实验等而得出解释性结论时,推理成立所做的隐含假设多为“没有别的因素影响推论”。请体会这个例子: “虽然美国和加拿大内科医生占人口总数的比例大致相同,但美国人均拥有的外科医生比加拿大多33%。显然,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美国平均每人做的手术比加拿大人多40%”上面解释依据的假设是什么呢? 由于题干的推理是“美国人均医生多,因此,人均手术也多”,其假设是“没有别的因素影响推论”,即“美国患者对手术的需要不如加拿大的患者多”是必须假设的,否则,如果“美国患者对手术的需要确实比加拿大的患者多”,那么,就不能说明“由于美国人均医生多才造成人均手术多的”。 可见,当假设思路为“没有别的因素影响推论”时,那么假设答案中大多有否定概念的出现(相当于没有某物的变化因素)。 -政府应该不允许烟草公司在其营业收入中扣除广告费用。这样的话,烟草公司将会缴纳更多的税金。它们只好提高自己的产品价格,而产品价格的提高正好可以起到减少烟草购买的作用。 以下哪个选项是上述论点的前提? A.烟草公司不可能降低其他方面的成本来抵消多缴的税金。 B.如果它们需要付高额的税金,烟草公司将不再继续做广告。 C.如果烟草公司不做广告,香烟的销售量将受到很大影响。 D.政府从烟草公司的应税收入增加所得的收入将用于宣传吸烟的害处。 E.烟草公司由此所增加的税金应该等于价格上涨所增加的盈利。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A。 题干的逻辑主线是“缴纳更多的税金→只好提高自己的产品价格”,要使推理成立,必须保证没有别的因素影响这个推论。A项是题干的论证所必须假设的。否则,如果事实上烟草公司可以通过降低其他方面的成本,来抵消因为不扣除广告费用而多缴的税金,那么,烟草公司就不会因此被迫提高价格而减少烟草的销售。这就动摇了题干结论的说服力。E项不是题干必须假设的。题干确实必须假设,因扣除广告费用所增加的税金,会对烟草公司产生压力而迫使它提高产品价格;但是不必过强地假设,烟草公司由此所增加的税金应该等于价格上涨所增加的盈利。 -在当前的音像市场上,正版的激光唱盘和影视盘销售不佳,而盗版的激光唱盘和影视盘却屡禁不绝,销售异常火爆。有的分析人员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在价格上盗版盘更有优势,所以在市场上更有活力。 以下哪项是这位分析人员在分析中隐含的假定? A.正版的激光唱盘和影视盘往往内容呆板,不适应市场的需要。B.与价格的差别相比,正版与盗版盘在质量方面的差别不大。 C.盗版的激光唱盘和影视盘比正版的盘进货渠道畅通。 D.正版的激光唱盘和影视盘不如盗版的盘销售网络完善。 E.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对盗版行为的打击使得盗版盘的价格上涨。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B。 题干的逻辑主线是“盗版盘比正版盘便宜→盗版盘比正版盘销售好”,要使推理成立,必须保证没有别的因素影响这个推论。盗版盘价格上有优势,所以就畅销,这中间暗含着一个假设,就是盗版盘的质量差别不大,至少比它那个价要值得多。其实还有的一个假设就是不会毁机器。这在选项中没有,要有也该选。 (四)综合假设 在解答假设题时,首先应能寻找出段落推理的论点与已存在的前提,并利用段落中的核心关键词来定位选项;其次用上面的三种思维方向去判断该选项是否为正确答案;最后,当只剩下两个选项而不知谁为假设时,则通过对选项加入否定的方法来判断推理是否成立。若加入否定,段落推理必不成立,则其必为假设;若加入否定,段落推理仍可成立,则绝对不是假设。 注意:假设一定是支持,但支持不一定是假设。因此,命题者加大假设题难度无一例外地是在加大阅读的前提下设计出一个支持选项,而这时的易混淆支持选项必然不是段落推理成立的必要条件,所以可用加入否定的方法去掉这个易误选的支持答案。 由于在考试时,不可能也没必要迅速判断假设究竟属于哪一类,所以在平时练习假设题型时,要训练迅速读出段落推理的论点与已存在的前提的能力,然后根据其关系做出判断。本部分“综合假设”指的是要使段落推理成立,需要多个假设,是前面三个假设方向的综合运用。 -清朝雍正年间,市面流通的铸币,其金属构成是铜六铅四,即六成为铜,四成为铅。不少商人出以利计,纷纷融币取铜,使得市面的铸币严生匮乏,不少地方出现以物易物。但朝廷征于市民的赋税,须以铸币缴纳,不得代以实物或银子。市民只得以银子向官吏购兑铸币用以纳税,不少官吏因此大发了一笔。这种情况,雍正之前的明清两朝历代从未出现过。从以上陈述,可推出以下哪项结论? I.上述铸币中所含铜的价值要高于该铸币的面值。 II.上述用银子购兑铸币的交易中,不少并不按朝廷规定的比价成交。 III.雍正以前明清两朝历代,铸币的铜含量,均在六成以下。 A.只有I。 B.只有II。 C.只有III。 D.只有I和II。 E.I、II和III。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D。 Ⅰ可以从题干的陈述中推出。因为如果事实上上述铸币中所含铜的价值不高于该铸币的面值,那么融币取铜就会无利可图,就不会出现题干中所说的商人纷纷融币取铜,从而造成市面铸币严重匮乏的现象。 Ⅱ可以从题干的陈述中推出。因为如果上述银子购兑铸币的交易,都能严格按朝廷规定的比价成交,就不会有官吏通过上述交易大发一笔,题干中陈述的盯关现象就不会出现。 Ⅲ不能从题干的陈述中推出。铸币铜含量在六成以上,有可能导致商人融币取铜,但不一定导致商人纷纷融币取铜,例如,如果有严明的王法。因此,不能由雍正以前明清两朝历代未见有题干陈述的现象,就得出其铸币铜含量均在六成以下的结论。 -最近五年来,共有五架W-160客机失事。面对W-160设计有误的指控,W-160的生产厂商明确加以否定,其理由是,每次W-160空难的调查都表明,失事的原因是飞行员的操作失误。 为使厂商的上述反驳成立,以下哪项是必须假设的? Ⅰ如果飞行员不操作失误,W-160就不会失事。 Ⅱ飞行员的操作失误,和W-160任一部分的设计都没有关系。 Ⅲ每次对W-160空难的调查结论都可信。 A.只有Ⅰ。 B.只有Ⅱ。 C.只有Ⅲ。 D.只有Ⅱ和Ⅲ。 E.Ⅰ、Ⅱ和Ⅲ。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D。 复选项Ⅰ不是必须假设的。厂商的反驳需要假设的是:如果飞行员不操作失误,W-160也会失事,但这种失事和W-160的设计无关。 复选项Ⅱ是必须假设的。否则,如果飞行员的操作失误,和W-160的设计有关,那么,就不能否定对W-160设计有误的指控。 复选项Ⅲ是必须假设的。否则,如果对W-160空难的调查结论有的不可信,那就题干中厂商的反驳的根据也就不可信。 -无论是工业用电还是民用电,现行的电费价格一直偏低。某区推出一项举措,对超出月额定数的用电量,无论是工业用电还是民用电,一律按上调高价收费。这一举措将对该区的节约用电产生重大的促进作用。上述举措要达到预期的目的,以下哪项必须是真的? Ⅰ.有相当数量的浪费用电是因为电价格偏低而造成的。 II.有相当数量的用户是因为电价格偏低而浪费用电的。 III.超额用电价格的上调幅度一般地足以对浪费用电的用户产生经济压力。 A.Ⅰ、Ⅱ和Ⅲ。 B.仅Ⅰ和Ⅱ。C.仅Ⅰ和Ⅲ。 D.仅Ⅱ和Ⅲ。 E.Ⅰ、Ⅱ和Ⅲ都不必须是真的。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C。 Ⅰ是必须假设的,否则,如果相当数量的浪费用电不是因为电价格偏低而造成的,那么,提高价格也无助于节电。 容易把“有相当数量的用户是因为电价格偏低而浪费用电的”这个选项也选进来,其实不妥。比如尽管相当数量的用户因为电价低而浪费用电,但浪费的总量很有限,在浪费用电的总量中有相当数量的浪费用电是因为公费支出的(所以大家浪费不在乎)或是缺乏节电意识造成的。那么你提高电价就不一定达到目的,而不如采取别的措施(比如限制公费缴纳电费的总额或是加强宣传节电的力度等等)了。 许多影视放映场所为了增加其票房收入,把一些并不包含有关限制内容的影视片也标以“少儿不宜”。他们这样做是因为确信以下哪项断定? Ⅰ.成年观众在数量上要大大超过少儿观众。 Ⅱ.“少儿不宜”的影视对成年人无害。 Ⅲ.成年人普遍对标明“少儿不宜”的影视片感兴趣。 A.仅Ⅰ。 B.仅Ⅱ。 C.仅Ⅰ、Ⅲ。 D.仅Ⅱ、Ⅲ。 E.Ⅰ、Ⅱ、Ⅲ。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C。 首先,要看到把本不属于需要限制的影片标为“少儿不宜”是一种欺骗行为,其目的是为了吸引观众,增加盈利。若注意到影片标上“少儿不宜”会减少从少儿观众那里得到的收入,影院一定是希望吸引更多的成人观众。因此,影视放映场所确信Ⅰ和Ⅲ的叙述是合乎情理的。至于Ⅱ,“少儿不宜”的影响片是否对成年人无害,不会是搞歪门邪道的影视放映场所的负责人所关心的。显而易见,其他选项不妥。 -某家私人公交公司通过增加班次、降低票价、开辟新线路等方式,吸引了顾客,增加了利润。为了使公司的利润指标再上一个台阶,该公司决定更换旧型汽车,换上新型大客车,包括双层客车。 该公司的上述计划假设了以下各项,除了 A.在该公司经营的区域内,客流量将有增加。B.更换汽车的投入费用将在预期的利润中得到补偿。 C.新汽车在质量、效能等方面足以保证公司获得预期的利润。 D.驾驶新汽车将不比驾驶旧汽车更复杂、更困难。 E.新换的双层大客车在该公司经营的区域内将不会受到诸如高度、载重等方面的限制。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D。 选项A、B、C和E都是公司实行新计划所必须假设,否则新计划就不会获得预期的收益。选项D讨论驾驶新旧汽车复杂性的不同,这与利润指标的实现没多大关系。三、三大解题原则 (一)“答案不需充分性”原则 这个原则是针对以支持和削弱型考题为主要代表的解题思路为“自下而上”的题目而言的。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各个现象都是与其他现象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如果某一个现象的存在必然引起另一个现象的发生,那么这两个现象之间就具有因果联系。其中,引起某一现象产生的现象叫做原因,被另一现象引起的现象叫做结果。因果现象是相对的,一个现象对于某现象来说是结果,而对于另一现象来说可能又是原因。例如,爆炸既是火药达到一定温度的结果,又是造成人员伤亡的原因。因果联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在时间上具有先后相继的顺序,即对一对因果事件来说,总是原因在前,结果在后,概莫例外。因果联系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确定的原因总是产生确定的结果,而确定的结果总是由确定的原因产生的,两者的关系是确定的。既无无因之果,也无无果之因。但任何确定事物的发生都依赖于许多条件或许多原因,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找到某一确定发生的所有条件或原因,因此当问题目的让我们寻求一个支持或反对段落推理的答案时,我们的目标是去寻求一个(仅仅是许多条件或许多原因中的一个)使结论成立的可能性增大或减少的答案,而绝非一定要去寻求一个使结论必然成立或必然错误的答案。切记:逻辑考题是要我们寻找一个与段落推理有关并对段落推理起到某种作用的选项,而并不是一个真理。 最典型的一道例题是曾有一道国外考题:题干是“某人正好看到天空中飞过两只渡鸦,因此,他看到的下一只飞鸟也是渡鸦”,问题是“下列哪一个选项能支持上面论述”,正确答案是“渡鸦成群飞”。有的考生认为这个答案不正确,因为他看到的两只渡鸦可能是成群飞的渡鸦中最后的两只。这种思维错误主要在对答案并不需要充分性没有清楚的认识。就这道题而言,渡鸦成群飞这个条件确定使得上面论述的结论“他看到的下一只鸟也是渡鸦”的可能性增大,因此它是正确答案。但即使这个条件找到了,我们也并不保证结论就一定正确,我们对于支持题型,仅仅是找一个使结论成立可能性增大的选项而已。 请认真体会下面这个例子: -某州州长任命了一名黄种人担任州旅游局长,许多白种人和黑种人指责这一任命是一种显示各族平等的政治姿态;后来州长又任命了一名黑人担任州警事总监,许多白种人和黄种人对这一任命又作出了同样的指责。确实,州长作出上述任命的时候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但这又有什么错呢?况且,上述任命完全在州宪章赋予州长的权力范围之内。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加强上述论证? A.各族平等是业已受到宪法和公众确认的普遍原则。 B.被任命的旅游局长和警事总监完全能够胜任他们的职位。 C.本州州长政绩显赫,声誉颇佳,过去很少受到他人的指责。 D.在作出了上述任命之后,州长紧接着又任命了一名白种人担任财政总监。E.评价一项任命的根据不仅是看这一任命是否符合法律程序,而且更要看其是否有利于公众的需要。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B 选项B并不是题干段落推理成立的充分条件(即有B项存在,题干结论就一定能成立),但B项确实能加强题干论证,因此就是正确答案。 实质上,本题B项是推理成立必要条件,如果B项不成立,即被任命的旅游局长和警事总监不能够胜任他们的职位,那么可以说明州长的任命完全是一种显示各族平等的政治姿态;题干的意思是虽然在同等符合条件的候选人中从政治上有所考虑并没有错,但如果仅从政治上考虑而不顾候选人根本不能胜任,那就有错了。 (二)“收敛思维”原则 这是与“假设正确”命题原则相关的解题原则。由于逻辑题只是选项本身字面所体现的意思,并且在段落中只能就给出的信息进行推理,因此千万不能发散思维、联想。许多考生总是对考题进行递进推理,看到某一选项就得出一个并不必然的推理,总喜欢对选项进行诸如“如果,那么”的递进,但是MBA逻辑题的思维推理大多只在一个层面上进行,并且只能在段落所给出的信息的基础上进行推理。逻辑考题的正确答案必须是其本身含义加上段落之中的信息来实现问题目的,决不能对选项的意思进行递进推理。换而言之,思维只能在段落之内,不能有段落之外信息的进一步推导。 -“万物生长靠太阳”,这是多少年来人们从实际生活中总结出来的一个公认的事实,然而,近年来科学家研究发现:月球对地球的影响远远大于太阳;孕育地球生命的力量,来自月球而非太阳。 以下哪项不能作为上述论断的证据? A.在日照下,植物生长快且长得好,日照特别是对几厘米高、发芽不久的植物如向日葵、玉米等最有利。 B.当花枝因损伤出现严重伤口时,日光能清除伤口中那些不能再生长的纤维组织,加快新陈代谢,使伤口愈合。 C.植物只有靠了太阳光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动物也只有在阳光下才能茁壮成长。 D.月球在地球形成之初,影响地球产生了一个巨大磁场,屏蔽来自太空的宇宙射线对地球的侵袭。 E.科学家在太平洋加拉帕期群岛附近的深海海底,发现并采集了红色的蠕虫、张着壳的蛤、白色的蟹等,这可能与日照有关。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C 不能带有任何背景知识来推理,题目中说什么就是什么,这就是“收敛思维”原则。 首先要注意到本题问的是“以下哪项不能作为上述论断的证据”。题干的论断是“月球对地球的影响远远大于太阳”,不能作为其论据的选项就是要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具有决定意义(即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大于月球)”,而选项C正是表达了这个意思。 -如果二氧化碳大量地产生,它将聚集在大气中引起气候的温室效应,包括树在内的植物的腐烂,会产生出二氧化碳。不过,在森林中,由于活植物会吸入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从而会抵消掉这些二氧化碳。工业生产用的来自于植物的燃料在使用中也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这些燃料包括木材、煤和石油等。 如果上述情况属实,则从中可以推导出以下哪项结论? A.工业生产中产生的所有二氧化碳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植物。 B.由于植物在腐烂过程中要放出二氧化碳,温室效应不可避免。 C.如果不用某种途径吸收工业生产中因使用来自植物的燃料而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则二氧化碳的净含量会增加。 D.森林向大气释放的二氧化碳量,与工业生产中使用的来自于植物的燃料所释放的二氧化碳量相当。 E.不论哪种工业用燃料都必会引起大气中二氧化碳总量的增加和温室效应。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C 题干中所说“植物的腐烂产生的二氧化碳由活植物会吸入而抵消掉”,因此可推出“如果不用某种途径吸收工业生产中因使用来自植物的燃料而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则二氧化碳的净含量会增加。”A不能推出,因为题干中只是说“工业生产用的来自于植物的燃料在使用中也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并没有说明“工业中产生的所有二氧化碳都来源于植物” (三)“相对最好”原则 这是与“五中选二”命题原则相关的解题原则。逻辑考题要求你根据段落里所给信息及逻辑推理,从下面五个选项中选出一个选项,从而实现问题目的。很多情况下,这个选项并不是专业知识背景下或常识中的最佳选项,但只要是五个选项中最能实现问题目的的选项就可以了,也就是要让考生从五个选项中挑选一个相对最好的选项。 请认真体会以下例子: -一些恐龙的头盖骨和骨盆骨与所有现代鸟类的头盖骨和骨盆骨有许多相同特征。虽然不是所有的恐龙都有这些特征,但一些科学家声称,所有具有这些特征的动物都是恐龙。 如果上面的陈述和科学家的声明都是正确的,下列哪一项也一定正确? (A)鸟类与恐龙的相似之处要多于鸟类与其它动物的相似之处。 (B)一些古代恐龙与现代鸟类是没有区别的。 (C)所有动物,如果它们的头盖骨和现代鸟类的头盖骨具有相同特征,那么它们的骨盆骨也一定和现代鸟类的骨盆骨具有相同特征。 (D)现代鸟类是恐龙。 (E)所有的恐龙都是鸟类。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D 由题干知,一是,所有现代鸟类的头盖骨和骨盆骨与一些恐龙的头盖骨和骨盆骨有许多相同特征;二是,科学家声称,所有具有这些特征的动物都是恐龙。因此,可以推出现代鸟类是恐龙,虽然这不符合常识,但这不是我们做逻辑推理时所关心的。 四、强化阅读训练法 逻辑考试可以说是阅读理解和逻辑推理的杂交品,而且阅读理解是逻辑推理的基础,只有读明白了才能进行有效的推理。阅读是一切逻辑题成功解题的基础,也是考试中决定心理状态的关键因素。可以说逻辑考试是否成功至少一半以上的因素要归于阅读,提高阅读水平是解答逻辑题的首要条件,因此,从平时起加强对阅读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快速阅读”训练。 MBA逻辑考试不同于一般逻辑考试的特点,首先是整个试卷的阅读量很大,2003年联考估计字数至少在6000~8000字以上,要求在45分钟内完成。由于25道考题的每道题均有一定长度,分配给每道题的时间平均大约也仅是1.8分钟,很多考生如果不经过训练,读完读明白一道题也得化1分多钟,因此,真正用来思考并作出选择的时间就很少了。可以说逻辑很大一部分是在考察考生快速阅读文字材料,准确把握文中观点和推理结构的能力。因此,考生一定要从平时开始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快速阅读的能力。 快速阅读追求的是“全景视觉”,一次注视的是一个字群或者一个意群,甚至整段文字,速读法不仅是对书本的表面浏览,而且是一种积极、活跃、创造性的理解和记忆过程,它是一种真正的阅读艺术。其核心是在快速浏览的同时大脑积极思维,迅速提炼,从而抓取关键信息。在训练中,特别要注意在仅读一遍段落的情况下,迅速提炼出究竟哪句话为结论,然后看出和结论相关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也即是迅速找出段落的逻辑主线。-吴大成教授:各国的国情和传统不同,但是对于谋杀和其他严重刑事犯罪实施死刑,至少是大多数人可以接受的。公开宣判和执行死刑可以有效地阻止恶性刑事案件的发生,它所带来的正面影响比可能存在的负面影响肯定要大得多,这是社会自我保护的一种必要机制。 史密斯教授:我不能接受您的见解。因为在我看来,对于十恶不赦的罪犯来说,终身监禁是比死刑更严厉的惩罚,而一般的民众往往以为只有死刑才是最严厉的。 以下哪项是对上述对话的最恰当评价? A.两个对各国的国情和传统有不同的理解。 B.两人对什么是最严厉的刑事惩罚有不同的理解。 C.两人对执行死刑的目的有不同的理解。 D.两人对产生恶性刑事案件的原因有不同的理解。 E.两人对是否大多数人都接受死刑有不同的理解。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C。 这类二人对话的题目,一般是阅读量较大,因此,解题的关键在于要在快速阅读两位教授对话的过程中,迅速把握其说话的主旨。由题干,不难得出结论:吴大成教授认为执行死刑的目的是有效地阻止恶性刑事案件的发生,而史密斯认为执行死刑的目的是给十恶不赦的罪犯以最严厉的惩罚。两人对执行死刑的目的有不同的理解。因此,C项的评价最为恰当。 (二)“抗烦阅读”训练。 天文、地理、生物、金融、消费者行为、计算机。150~300字一个段落。阅读自己平常较烦的内容的文章,体会阅读速度与效益的结合。 -鸡油菌这种野生蘑菇生长在宿主树下,如在道氏杉树的底部生长。道氏杉树为它提供生长所需的糖分。鸡油菌在地下用来汲取糖分的纤维部分为它的宿主提供养料和水。由于它们之间这种互利关系,过量采摘道氏杉树根部的鸡油菌会对道氏杉树的生长不利。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将对题干的论述构成质疑? A.在最近的几年中,野生蘑菇的产量有所上升。 B.鸡油菌不只在道氏杉树底部生长,也在其他树木的底部生长。 C.很多在森林中生长的野生蘑菇在其他地方无法生长。 D.对某些野生蘑菇的采摘会促进其他有利于道氏杉树的蘑菇的生长。 E.如果没有鸡油菌的滋养,道氏杉树的种子不能成活。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D。 在本题的阅读中,“鸡油菌”和“道氏杉树”等名词都是考生所不熟悉的,因此要从平时就要培养自己的抗烦阅读能力。 阅读题干,首先要概括成自己的一句话,即“菌有利于树,因此,过量采摘菌对树不利”。如果D项的断定为真,则说明虽然过量采摘鸡油菌会直接割断和道氏杉树的互利关系,但有可能促进其他有利于道氏杉树的蘑菇的生长,而最终仍间接地对道氏杉树有利。这就构成了对题干的质疑。其余各项均不能构成质疑。 (三)“空中摄影式”阅读训练 逻辑读题的最好方式是要用边阅读边快速地提取题干的推理脉络,简洁把握什么是前提,什么是结论。反之,读题的误区是欣赏与想象,切忌沉浸在题目之中,精力分散在各句话语之间而不能迅速判断其相互关系。 考生必须根据命题人员所设定的问题目的去读段落,按照不同的问题目的锁定不同的读题重点,且思维应在题目之内。你的眼睛就如摄影机的镜头摄入设定的风景,然后整个思维的过程犹如洗相片的过程,尽可能拷贝原来的风景且不至于失真。 -在目前财政拮据的情况下,在本市增加警力的动议不可取。在计算增加警力所需的经费开支时,光考虑到支付新增警员的工资是不够的,同时还要考虑到支付法庭和监狱新雇员的工资,由于警力的增加带来的逮捕、宣判和监管任务的增加,势必需要相关机构同时增员。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将最有力地削弱上述论证? A.增加警力所需的费用,将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 B.目前的财政状况,决不至于拮据到连维护社会治安的费用都难以支付的地步。 C.湖州市与本市毗邻,去年警力增加19%,逮捕个案增加40%,判决个案增加13%。 D.并非所有侦察都导致逮捕,并非所有逮捕都导致宣判,并非所有宣判都导致监禁。 E.当警力增加到与市民的数量达到一个恰当的比例时,将会减少犯罪。 四、强化阅读训练法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E。 读题干时,视线要快速掠取段落的主干脉络,本题的主干脉络就是“警力增加会导致相关机构增员”,要削弱论证就是要说明“警力增加”与“相关机构增员”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这两着之间是有差异的。 如果E项的断定为真,则说明警力的增加不一定会造成逮捕、宣判和监管任务的增加,相反,有可能因为犯罪的减少而降低这方面的开支。这就有力地削弱了题干的论证。其余各项均不能削弱题干的论证。其中,A和B项能削弱题干的结论,但不能削弱题干的论证;C项实际上加强了题干的论证。总之,通过有效的阅读训练,做逻辑题时,要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宏观把握能力,这是成为一名逻辑高手的必要条件。阅读训练关键是快速抽取逻辑结构性的能力,具体来说,就是要迅速抓取一道逻辑题的核心,即它得出结论的方式或结论本身,抓住了这个核心也就掌握了解题的要领。 五、系统综合训练法 在阅读训练的基础上,建议考生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做些其他多方面的训练,将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实战能力。具体训练方法如下: (一)“设身处地”训练。 出5~10道不同类型的题目给自己做,考什么?怎么问?陷阱在何处?怎样构造迷惑性选项? 在平时的训练中,比如对一些考过的题,考生也可以换种问法来出题,以训练自己的思路,下面举一例: -由于近期的干旱和高温,导致海湾盐度增加,引起了许多鱼的死亡。虾虽然可以适应高盐度,但盐度高也给养虾场带来了不幸。 以下哪个选项如果为真,能够提供解释以上现象的原因? A.一些鱼会到低盐度的海域去,来逃脱死亡的厄运。 B.持续的干旱会使海湾的水位下降,这已经引起了有关机构的注意。 C.幼虾吃的有机物在盐度高的环境下几乎难以存活。 D.水温升高会使虾更快速地繁殖。 E.鱼多的海湾往往虾也多,虾少的海湾鱼也不多。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C。 如果C项为真,说明虽然虾能适应高盐度,但是由于幼虾吃的有机物在高盐度下难以存活,因此,海湾盐度增高,同样威胁到虾的生存特别是繁衍,给养虾场带来不幸。其余各项均不能解释题干。 本题也可以改造成削弱题型:“虽然近期的干旱和高温导致了海湾盐度增加,引起了许多鱼的死亡,但虾可以适应高盐度,因此,盐度高不会给养虾场带来不幸。以下哪个选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在选项不变的情况下,答案不变。 (二)“题河战术”训练。 只有通过平时的强化训练,才能真正迅速、有效地培养考试现场的感觉,从而在正式应试时迅速找到解题方向。 复习迎考只是一个挖掘潜能、规范操作的过程,它绝不是去系统地学逻辑学,而是搞“题河战术”(“题海战术”是指超大量做题,“题河战术”是指做适量的题),以题论题绝对是短时间内提高逻辑考试成绩的最好办法。而在题目训练的过程中能否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是逻辑复习效果的关键。 看本书的例题,最好也先做一遍,再看它的分析,平均一分半钟做一道。做题时心态要平和,不要钻牛角尖。感觉一下一分半钟的长度,实际还是很长的。个别题稍难,可能化的时间要长些,也不要着急。训练的过程本身就是为了达到熟能生巧,等你认真研读完本书,解题的速度也自然会提上来。记忆力对平时的训练起很大作用,类似的题目做过一遍之后,应当留下思路的痕迹,所谓“做一道是一道”。 (三)“解剖实验”训练。 平时训练时,对自己做错的题或虽然做对但费时较多的题,在回头重做时,一定要写下这道题的分析过程,进行“解剖”实验,规范自己的思路及操作。 下面举一例: -如果李生喜欢表演,则他报考戏剧学院;如果他不喜欢表演,则他可以成为戏剧理论家;如果他不报考戏剧学院,则不能成为戏剧理论家。 由此可推出李生将: A.不喜欢表演。 B.成为戏剧理论家。C.不报考戏剧学院。 D.报考戏剧学院。 E.不成为戏剧理论家。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D。 本题是一道复合命题推理的题型,其解题方法是边读题边抽象出推理关系,并记在草稿纸上,通过递推,即可找到答案。由本题题干,可得出以下推理关系: 喜欢表演→报考戏剧学院(1) 不喜欢表演→能成为理论家(2) 不报考戏剧学院→不能成为理论家(3) 因此,(3)等价于它的逆否命题:能成为理论家→报考戏剧学院(4)由(2)和(4)得出,不喜欢表演→报考戏剧学院(5)所以,由(1)和(5),不管李生喜不喜欢表演,都将报考戏剧学院(四)“模拟实战”训练 平常在做练习时一定要集中限时训练,否则成效较小。由于MBA逻辑题并不难,如果没有时间限制一般都能做出来,不这样集中训练就起不到应有的效果。有的考生习惯于平时慢慢做,做一题对一下答案,这非常不利于MBA逻辑的备考,所以,一定要45分钟(最好是30分钟)内做25题,做完后对答案,再对做错的题进行分析,并充分理解。同时应注意:不要进行疲劳战术,一次正式训练就只做25题;要专心,不要隔一会儿做一道,有手无心;有时暂时的错误率比较高,也不要太担心。每次练习都要记时计分。具体做法是:(1)总用时限制在45分钟,最好在30分钟之内做完;(2)题目做过一遍之后,记一下时间;(3)用5分钟检查一遍;(4)然后写下自己对“错了几个”的估计;(5)对照答案。 考生一定要坚信:虽然逻辑考试以前没碰到过,但是报考MBA的考生均受过高等教育,应该都比较聪明,底子好,只是需要热一热身,进入一下实战环境,把速度和成功率这两项指标调整到最佳状态,就一定能在逻辑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五)“规范思路”训练 这主要是针对临考前的训练,即临考前两三周不要再做太多的模拟题,重点是看以前做过的题,特别是对两类题:一是曾经做错的题,二是虽然做对但自己理解得并不确切。在看的过程中只看正确答案,并仔细体会其正确性,这样可以规范自己的思路。 四、评价 评价考题主要考查我们评价论点的能力,由于评价在很多情况下是针对段落推理成立的隐含假设起作用,所以读题时要注意体会段落推理的隐含假设,然后去寻找一个能对段落推理起到正反两方面作用的选项。 当选项为一般疑问句时,对这个问句有两方面的回答——“是”和“否”。若对这个问句回答“是”是对段落推理起到了支持作用,同时对这个问句回答“否”,就对段落推理起到了驳斥作用;若对这个问句回答“是”对段落推理起到了反对作用,同时对这个问句回答“否”,就对段落推理起到了支持作用。于是,这个问题就对段落推理有评价作用。要特别引起注意的是,正确的选项一定是对这个问句的“是”与“否”的回答都起作用,如果仅仅对一方面回答起作用,则不是评价。请看下面这个例子: -哈丁争论说,人们使用起共同拥有的(即对任何使用者开放的)牧场比使用私人的牧场更不注意。每个放牧者都有过度使用公地的冲动,因为从中获得的利益将归于个人,而由于过度使用土地而引起的土地质量下降的成本由所有使用者分摊。但一项研究比较了2.17亿英亩的公用牧场和4.33亿英亩的私人牧场,表明公用牧场的条件更好。 与哈丁的宣称做比较,评价以上描述的这项研究的意义时,以下哪一个问题的答案将最有用? (A)有没有一些放牧者,他们的土地属于被研究之列,既使用公用又使用私人土地? (B)那些自己的土地属于被研究之列的放牧者是否倾向于更愿意使用公地而不使用私人土地来放牧? (C)在用来放牧之前该研究中的私人土地是否与公地的质量相当? (D)该研究中的公地使用者是否至少与私人土地的使用者一样有钱? (E)是否有任何牧群的所有者只在公地不在私人土地上放牧?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C。 哈丁的宣称是因为过度使用,公地比私人牧地条件恶化更快。研究表明,公地现在的状况更好,但如果在放牧前,私人土地与公地的质量不相当,公用牧地的条件就远远好于私人牧地,该研究中指出的现象就不会削弱哈丁的宣称。反之,如果在放牧之前私人土地与公地的质量确实相当,那么该研究中指出的现象就能削弱哈丁的宣称。因此,C能起到评价作用。A和E不合适,因为不管某些放牧者使用两种土地还是只使用公地,该研究都可削弱哈丁的宣称;同样,不管放牧者是否更喜欢使用公地,如B所说,该研究都可削弱哈丁的宣称;而D不合适是因为如果公地的使用者更加富有,或更不富有,都不会使研究的说服力减小。 当选项为特殊疑问句或陈述句时,如果对这些选项的回答的精确信息,可以使上面的推理成立或不成立,即对这个精确的信息,加入“否定”之后,对段落推理成立方向刚好与原来相反,那么这个选项就为评价。评价型考题虽然在联考试卷中涉及不多,但这确实是一种很好的逻辑题型,应该成为今后考试的主流题型之一,要引起考生足够的重视。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对卡路里的日需求量逐渐减少,而对维生素的需求却日趋势多。因此,为了摄取足够的维生素,老年人应当服用一些补充维生素的保健品,或者应当注意比年轻时食用更多的含有维生素的食物。为了对上述断定做出评价,回答以下哪个问题最关重要? A.对老年人来说,人体对卡路里需求量的减少幅度,是否小于对维生素需求量的增加幅度? B.保健品中的维生素,是否比日常食品中的维生素更易被人体吸收? C.缺乏维生素所造成的后果,对老年人是否比对年轻人更严重? D.一般地说,年轻人的日常食物中的维生素含量,是否较多地超过人体的实际需要? E.保健品是否会产生危害健康的副作用?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D。 题干的议论要成立,需要满足一个条件,即年轻人的日常食物中的维生素含量,并非较多地超过人体的实际需要,否则,如果年轻人的日常食物中的维生素含量,实际上较多地超过人体的实际需要,那么,老年人只要维持年轻时的日常食物就可以了,毋须服用一些补充维生素的保健品,或者比年轻时食用更多的含有维生素的食物,因为年轻时的日常食物中超过实际需要的维生素,正发可以用来补充老年人增长的需要,这样题干的议论就不能成立。D项的问题涉及的正是这个条件,因此对于评判题干至关重要。其余各项中,A和C项与评判题干无关,B和E项与评判题干有关,但其重要性不如D项。 -据一项统计显示,在婚后的13年中,妇女的体重平均增加了15公斤,男子的体重平均增加了12公斤。因此,结婚是人变得肥胖的重要原因。为了对上述论证作出评价,回答以下哪个问题最为重要? A.为什么这项统计要要选择13年这个时间段作为依据?为什么不选择其它时间段,例如为啥不是12年或14年? B.在上述统计中,婚后体重减轻的人有没有?如果有的话,占多大的比例? C.在被统计对象中,男女各占多少比例? D.这项统计的对象,是平均体重较重的北方人,还是平均体重较轻的南方人?如果二者都有的话,各占多少比例? E.在上述13年中,处于相同年龄段的单身男女的体重增减状况是怎样的?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E。 E项提出的总是问题对评价题干的论证最为重要。因为如果在上述13年中,处于相同年龄段的单身男女的体重增减状况和题干的统计结果类似,那么,题干的结论就不能成立。 -人们对于搭乘航班的恐惧其实是毫无道理的。所统计,光1995年,全世界死于地面交通事故的人数超出80万,而在自1990年至1999年的10年间,全世界平均每年死于空难的还不到500人,而在这10年间,我国平均每年罹于空难的还不到25人。 为了评价上述论证的正确性,回答以下哪个问题最为重要? A.在上述10年间,我国平均每年有多少人死于地面交通事故? B.在上述10年间,我国平均每年有多少人加入地面交通,有多少人加入航运? C.在上述10年间,全世界平均每年有多少人加入地面交通,有多少人加入航运? D.在上述10年间,1995年全世界死于地面交通事故的人数是否是最高的? E.在上述10年间,哪一年死于空难的人数最多?人数是多少?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C。 回答C提出的问题对评价题干的论证最为重要。因为在对航运和地面交通的安全性进行比较时,在事故罹难者的绝对数量之间进行比较是没有意义的,正确的方法应是在事故率和事故死亡率之间进行比较。为了进行这种比较,不光要知道统计年限内航运和地面交通事故罹难者的绝对数字,而且要知道有多少人加入地面交通,有多少人加入航运。选项C提出的正是这个问题。 选项B提出的是类似的问题,但它仅涉及我国,不符合题干。 -在北欧一个称为古堡的城镇的郊外,有一个不乏凶禽猛兽的天然猎场。每年秋季,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富于冒险精神的狩猎者。一个秋季下来,古堡镇的居民发现,他们之中此期间在马路边散步时被汽车撞伤的人的数量,比在狩猎时受到野兽意外伤害的人数多出了两倍!因此,对于古堡镇的居民来说,在狩猎季节,呆在猎场中比马路边散步更安全。 为了要评价上述结论的可信程度,最可能提出以下哪个问题? A.在这个秋季,古堡镇有多少数量的居民去猎场狩猎? B.在这个秋季,古堡镇有多少比例的居民去猎场狩猎? C.古堡镇的交通安全纪录在周边几个城镇中是否是最差的? D.来自世界各地的狩猎者在这个季节中有多少比例的人在狩猎时意外受伤? E.古堡镇的居民中有多少好猎手?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B。 一般地说,秋季古堡镇的居民在马路边散步的人数比较是很高的,只有在知道了古堡镇居民中去猎场狩猎的人数比较,对这两个场合中的受到意外伤害的人数进行比较才有意义。B项提出的正是这个问题,它对评价题干的结论最为重要。 如果题干中给出了在两个场合下受到意外伤害的具体人数以及古堡镇的居民人数,那么回答A项提出的问题就可以准确地认真出两个场合下的事故率并进行比较,但是题干中并没有给出这样的具体数字,因此,A项提出的问题无助于对题干的结论进行评价。 -毫无疑问,未成年人吸烟应该加以禁止。但是,我们不能为了防止给未成年人吸烟以可乘之机,就明令禁止自动售烟机的使用。这种禁令就如同为了禁止无证驾车在道路上没立路障,这道路障自然禁止了无证驾车,但同时也阻挡了99%以上的有证驾驶者。 为了对上述论证作出评价,回答以下哪个问题最为重要? A.未成年吸烟者在整个吸烟者中所占的比例是否超过1%? B.禁止使用自动售烟机带给成年购烟者的不便究竟有多大? C.无证驾车者在整个驾车者中所占的比例是否真的不超过1%? D.从自动售烟机中是否能买到任何一种品牌的香烟? E.未成年人吸烟的危害,是否真如公众认为的那样严重?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B。 如果自动售烟机也是成年吸烟者主要的甚至是惟一的购烟渠道的话,那么,题干的论证就能成立;否则,题干的论证将受到严重的质疑。因此,为了对题干的论证作出评价,回答B项的问题最为重要。事实上,禁止使用自动售烟机带给成年购烟者的不便越大,则对题干论证的支持力度越大;否则,对题干的削弱力度越大。 -在经历了全球范围的股市暴跌的冲击以后,T国政府宣称,它所经历的这场股市暴跌的冲击,是由于最近国内一些企业过快的非国有化造成的。以下哪项,如果事实上是可操作的,最有利于评价T政府的上述宣称? A.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T国一些企业最近的非国有化进程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进行对比。 B.把T国受这场股市暴跌的冲击程度,和那些经济情况和T国类似,但最近没有实行企业非国有化的国家所受到的冲击程度进行对比。 C.把T国受这场股市暴跌的冲击程度,和那些经济情况和T国有很大差异,但最近同样实行了企业非国有化的国家所受到的冲击程度进行对比。 D.计算出在这场股市**中T国的个体企业的平均亏损值。 E.运用经济计量方法预测T国的下一次股市**的时间。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B。 对某个事物的评价,首先要有个评价的基准,也就是可比较的标准。 按照B的设计操作,那些经济情况和T国类似,但最近没有实行企业非国有化的国家,如果同样受到类似于T国的股市暴跌的冲击,则T国政府的宣称将受到严重质疑;否则,T国政府的宣称将受到支持。显然,这一操作有利于评价T政府的宣称。其余各项,对评价T国政府的宣称没有意义,或意义不大。 五、归纳 归纳题的解题思路是“自上而下”,即假定我们所面临的段落的推理成立,让我们从段落推理中推出某些结果。具体地说,归纳与假设、支持、反对、评价题型的最大差异在于:归纳所面临的段落推理是肯定成立的推理,因此归纳是从上面段落中必然能得到什么,我们不能怀疑段落推理的合理性;而假设、支持、反对、评价考题所面临的段落是有待评价的 推理,因此这四类考题是让我们从五个选项中选择一个选项放到段落中对段落推理起到一定作用。 如何理解归纳推理中的必要条件对正确理解归纳推理非常重要。在归纳题型中,我们所面临的段落推理是完全成立的推理,所以推理之中的隐含假设(而这个隐含假设是段落推理成立的必要条件,而且许多推断题的答案本质上就是隐含假设)必定成立。在归纳中,有时段落推理可能仅仅只列举了使推理成立的一些必要条件,但段落推理的成立可能依赖于许多条件,只有所有的必要条件都找到了,才可以构成充分条件推导出推理的结论。诚然,有原因才能有确定的结果,但只有找到了所有影响某一确定结果的原因,我们才能得出这个确定的结果。但如果我们知道了某一确定结果,必定可以推断它的一些原因(必要条件)存在。同样,有条件才能有确定的结论,但只有找到了所有影响某一确定结论的条件,我们才能得出这个确定的结论,但是如果我们知道了某一确定的结论,必定可以推出它的必要条件存在,而只由一个或几个必要条件一般不能推出它的结论必然成立。 由于归纳题型的段落推理是肯定成立的推理,因此,我们不能够对段落的内容是否正确、结论是否荒谬、推理是否合理做出评价,我们的目标应锁定在怎么样才能找到能从段落推理中得出的一个选项。很多归纳题的阅读难度要大于假设、支持、反对、评价这四类题,并且由于归纳题的段落中每一句话都可以作为出题方向,所以读题要求比较高,读题时需要注意从逻辑层次结构上去把握段落推理关系,要学会一边读题一边思考原文的层次是什么,并在快速读完一遍题后脑中要将题干内容的层次分清楚。而且由于归纳题的段落推理是必定成立的推理,而且其答案是从上面段落中推出来的,因此,选项应为段落所涉及的内容。 (一)直接推断 这类题型的具体形式是:以题干为前提,要求在选项中确定合乎逻辑的结论;或者,从题干出发,不可能推出什么样的结论。解决直接推断型考题,考生只需运用日常逻辑推理就可以找到答案,几乎没有什么技巧可言。 -大多数工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都会逐渐过时,而从掌握到过时所需的时间目前由于新的生产工艺(AMT)和出现而被缩短。考虑到AMT的更新速度,一般的工人从技能的掌握到过时的时间逐渐缩短为4年。 以下哪项如果可行,将使企业在上述技能的加速折旧中,能最充分地利用工人的技能? A.公司把能力强的雇员在他们进入公司的6年之后送去培训。 B.公司每年都对其为期5年的AMT计划追加投资。 C.公司定期走访诫雇员,来确定AMT计划对他们的影响。 D.在AMT计划实行之前,公司将开设一个教育机构来向雇员说明AMT计划将对他们产生的影响。 E.公司为其雇员定期开办培训,使他们不断适应工作的需要。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E。 A和B项的时间周期过长,跟不上AMT的更新速度。C和D项无法说明如何充分地利用工人的技能。相比之下,E项如果可行,将使企业在上述技能的加速折旧中,能充分地利用工人的技能。 -如果能有效地利用互联网,能快速方便地查询世界各地的信息,对科学研究、商业往来乃至寻医求药都带来很大的好处。然而,如果上网成瘾,也有许多弊端,还可能带来严重的危害。尤其是青少年,上网成瘾可能荒废学业、影响工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某个网点上登载了“互联网瘾”自我测试办法。 以下各项提问,除了哪项,都与“互联网瘾”的表现形式有关? A.你是否有时上网到深夜并为联结某个网站时间过长而着急? B.你是否曾一再试图限制、减少或停止上网而不果? C.你试图减少或停止上网时,是否会感到烦躁、压抑或容易动怒? D.你是否曾因上网而危及一段重要关系或一份工作机会? E.你是否曾向家人、治疗师或其他人谎称你并未沉迷互联网?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是A。 A项的提问涉及的只是“有时”上网时的表现,与上网成瘾无关。其余各项均涉及上网成瘾或其对工作的影响。 -以下诸项结论都是东方理工学院学生处根据各个系收到的1997~1998学奖助学金申请表综合得出的。在此项综合统计做出后,因为落实灾区政策,有的系又收到了一些学生补交上来的申请表。 以下哪项结论最不可能被补交奖助学金申请表的新事实所推翻? A.汽车系仅有14名学生交申请表,总申请金额至少有5700元。 B.物理系最多有7名学生交申请表,总申请金额为2800元。 C.数学系共有8名学生交申请表,总申请金额等于3000元。 D.化学系至少有5名学生交申请表,总申请金额多于2000元。 E.生物系至少有7名学生交申请表,总申请金额不会多于汽车系。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D。 有上限的断言最容易被补交申请表的情况所推翻。而有上限的断言是:选项B、E。其次是数量准确的断言容易被补交申请表的情况所推翻,即选项A、C。选项D完全是低限断言,完全不受补交申请表的影响。 -在黑、蓝、黄、白四种由深至浅排列的涂料中,一种涂料只能被它自身或者比它颜色更深的涂料所覆盖。 若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一项确切地概括了能被蓝色覆盖的颜色? Ⅰ.这种颜色不是蓝色。 Ⅱ.这种颜色不是黑色。 Ⅲ.这种颜色不如蓝色深。 A.只有Ⅰ。 B.只有Ⅱ。 C.只有Ⅲ。 D.只有Ⅰ和Ⅱ。 E.Ⅰ、Ⅱ和Ⅲ。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B。 Ⅲ没有包含蓝色本身,Ⅰ本身是假命题,因为蓝色也是能被蓝色覆盖的颜色,而且黑色不能被蓝色覆盖。 (二)确定论点及继续推论 确定论点及继续推论型题型的具体表现形式是给出一段文字或对话,要求总结它们所表达的中心内容是什么、什么内容没在题干中表达或段落最强调的是什么。或给出一段论述,要求推出结论或段落的主要观点(确定论点型暨继续推论型的变种:我们不可能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其解题基本思路是对语言的理解,解此类题型主要是要凭语感、常识和日常的逻辑推理能力去寻找隐含的结论或内在的含义。 -有一种通过寄生方式来繁衍后代的黄蜂,它能够在适合自己后代寄生的各种昆虫的大小不同的虫卵中,注入恰好数量的自己的卵。如果它在宿主的卵中注入的卵过多,它的幼虫就会在互相竞争中因为得不到足够的空间和营养而死亡;如果它在宿主的卵中注入的卵过少,宿主卵中的多余营养部分就会腐败,这又会导致它的幼虫的死亡。 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则以下哪项有关断定也一定是真的? I.上述黄蜂的寄生繁衍机制中,包括它准确区分宿主虫卵大小的能力。 II.在虫卵较大的昆虫聚集区出现的上述黄蜂比在虫卵较小的昆虫聚集区多。 III.黄蜂注入过多的虫卵比注入过少的虫卵更易引起寄生幼虫的死亡。 A.仅I。 B.仅II。 C.仅III。 D.仅I和II。 E.I、II和III。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A。 复选项Ⅰ一定是真的。否则,如果上述黄蜂的寄生繁衍机制中,不包括它准确区分宿主虫卵大小的能力,那么,它就不能在适合自己后代寄生的各种昆虫的大小不同的虫卵中,注入恰好数量的自己的卵。 复选项Ⅱ不一定是真的,因为完全可能虫卵较大的昆虫数量比虫卵较小的昆虫少得多,这样,上述黄蜂就会相对集中在虫卵较小的昆虫聚集区。 复选项Ⅲ显然不一定是真的。 -左撇子的人比右撇子的人更容易患某些免疫失调症,例如过敏。然而,左撇子也有优于右撇子的地方,例如,左撇子更擅长于由右脑半球执行的工作。而人的数学推理的工作一般是由右脑半球执行的。 从上述断定能推出以下哪个结论? I.患有过敏或其他免疫失调症的人中,左撇子比右撇子多。 II.在所有数学推理能力强的人当中左撇子的比例,高于所有推理能力弱的人中左撇子的比例。 III.在所有左撇子中,数学推理能力强的比例,高于数学推理能力弱的比例。 A.仅I。 B.仅II。 C.仅III。 D.仅I和III。 E.I、II和III。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C。 选项Ⅰ不能作为结论从题干中推出,因为从“左撇子的人比右撇子的人更容易患某些免疫失调症”,推不出“患免疫失调症的人中,左撇子比右撇子多”。例如,从“苗族姑娘比汉族姑娘更擅长跳舞”,推不出“擅长跳舞的人中,苗族姑娘比汉族姑娘多”。 选项Ⅱ也不能作为结论从题干中推出。 选项Ⅲ可以作为结论从题干中推出。否则,如果在所有左撇子中,数学推理能力强的比例,不高于数学推理能力弱的比例,那么,一般地左撇子并不擅长数学推理(充其量只比更不擅长数学推理的右撇子较强),这显然有悖于题干的断定。 -在2000年,世界范围的造纸业所用的鲜纸浆(即直接从植物纤维制成的纸浆)是回收纸浆(从废纸制成的纸浆)的2倍。造纸业的分析人员指出,到2010年,世界造纸业所用的回收纸浆将不少于鲜纸浆,而鲜纸浆的使用量也将比2000年有持续上升。 如果上面提供的信息均为真,并且分析人员的预测也是正确的,那么可以得出以下哪个结论? I.在2010年,造纸业所用的回收纸浆至少是2000年的2倍。 II.在2010年,造纸业所用的总的纸浆至少是2000年的2倍。 III.造纸业在2010年造的只含鲜纸浆的纸将会比2000年少。 A.仅I。 B.仅II。 C.仅III。 D.仅I和II。 E.I、II和III。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A。 复选项Ⅰ一定是真的。因为由题干: 2000年鲜纸浆是回收纸浆的2倍; 到2010年,回收纸浆将不少于鲜纸浆; 到2010年,鲜纸浆的使用量多于2000年的使用量。 由此显然可以推出:在2010年,造纸业所用的回收纸浆至少是2000年的2倍。 选项Ⅱ不一定是真的。例如,假设2000年鲜纸浆的用量是1个单位,回收纸浆是05个单位;到2010年,鲜纸浆的用量是11个单位,回收纸浆是12个单位。这一假设符合题干的所有条件,但2010年纸浆总用量少于2000年的2倍。选项Ⅲ不一定是真的,造纸业在2010年造的只含鲜纸浆的纸将会比2000年较少。 -如果二氧化碳气体超量产生,就会在大气层中聚集,使全球气候出现令人讨厌的温室效应。在绿色植被覆盖的地方,特别是在森林中,通过光合作用,绿色植被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绿色植被特别是森林的破坏,就意味着在“生产”二氧化碳。工厂中对由植物生成的燃料的耗用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这些燃料包括木材,煤和石油。 上述断定最能支持以下哪项结论? A.如果地球上的绿色植被特别是森林受到严重破坏,将使全球气候不可避免地出现温室效应。 B.只要有效地保护好地球上的绿色植被特别是森林,那么,即便工厂超量耗用由植物生成的燃料,也不会使全球的气候出现温室效应。 C.如果各国工厂耗用的由植物生成的燃料超过了一定的限度,那就不可避免地使全球气候出现温室效应,除非全球的绿色植被特别是森林得到足够良好的保护。 D.只要各国工厂耗用的由植物生成的燃料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就可使全球气候的温室效应避免出现。 E.如果全球气候出现了温室效应,则说明或者是全球的绿色植被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或者各国的工厂耗用了超量的由植物生成的燃料。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C。 题干中做出了三个断定: 工厂产生二氧化碳; 绿色植被特别是森林吸收二氧化碳; 如果二氧化碳超量产生,则会出现全球气候的温室效应。 从上述三个断定可以得出结论:如果工厂产生的二氧化碳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并且没有足够的绿色植被特别是森林吸收二氧化碳,那么就会不可避免地使全球出现温室效应。这正是C项所断定的。其余各项均不能从题干推出。 -某公司在一次招聘中,对所有申请者进行了一次书面测试,其中包括这样一个问题:“你是否是一个诚实的人?”有五分之二的申请者的回答是:“我至少有一点不诚实。”该公司在这次测试中,很可能低度估申请者中不诚实的人所占的比例,因为 以下哪项作为上文的后续最为恰当? A.在这次测试中,有些非常诚实的申请者可能作了不诚实的回答。 B.在这次测试中,那些回答“我至少有一点不诚实”的申请者可能是非常不诚实的。 C.在这次测试中,那些回答自己是不诚实的申请者,他所作的这一回答可能是诚实的。 D.在这次测试中,有些不诚实的申请者可能宣称自己是诚实的。 E.在这次测试中,其余五分之三的申请者中,可能很多人的回答是“我非常不诚实”。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D。 当一个申请者回答自己不诚实(不管何种程度上),总可以判定他是不诚实的。因为如果他的回答是假的,则他不诚实(例如,如果“我至少有一点不诚实”是句假话,那么事实上他可能非常不诚实);如果他的回答是真的,则他自然是不诚实的。因此,当一个申请者回答自己不诚实时,是不可能使该公司低估申请者中不诚实的人所占的比例的。所以,B、C和E作为题干的后续均不恰当。A项使该公司可能高估申请者中不诚实的人所占的比例,作为题干的后续自然不恰当。 D项作为题干的后续恰当。 -在大型游乐公园里,现场表演是刻意用来引导人群流动的。午餐时间的表演是为了减轻公园餐馆的压力;傍晚时间的表演则有一个完全不同的目的:鼓励参观者留下来吃晚餐。表面上不同时间的表演有不同的目的,但这背后,却有一个统一的潜在目标,即 以下哪一选项作为本段短文的结束语最为恰当? A.尽可能地减少各游览点的排队人数。 B.吸引更多的人来看现场表演,以增加利润。 C.最大限度地避免由于游客出入公园而引起交通阻塞。D.在尽可能多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发挥餐馆的作用。 E.尽可能地招徕顾客,希望他们再次来公园游览。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D。由题干知,大型游乐公园里的有两个经营项目:现场表演与公园餐馆。从题干的陈述不难发现,第一个项目是为第二个项目服务的,即现场表演的目的,是通过对人群流动的引导,在尽可能多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发挥餐馆的作用。因此,D项恰当。其余各项所断定的都可能是现场表演的,作为结束语言均不恰当。 -血液中的高浓度脂肪蛋白含量的增多,会增加人体阻止吸收过多的胆固醇的能力,从而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有些人通过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和减肥,能明显地增加血液中高浓度脂肪蛋白的含量。 以下哪项,作为结论从上述题干中推出最为恰当? A.有些人通过有规律的体育锻炼降低了血液中的胆固醇,则这些人一定是胖子。 B.不经常经进体育锻炼的人,特别是胖子,随着年龄的增大,血液中出现高胆固醇的风险越来越大。 C.体育锻炼和减肥是降低血液中高胆固醇的最有效的方法。 D.有些人可以通过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和减肥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 E.标准体重的人只需要通过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就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是D。 题干断定:有些人通过体育锻炼和减肥,能增加血液中的高浓度脂肪蛋白;同时,血液中的高浓度脂肪蛋白含量的增多,会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由此可以推出,有些人可以通过体育锻炼和减肥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因此,D项作为题干的推论是恰当的。C项和D项类似,但其所做的断定过强,作为从题干推出的结论不恰当。其余各项均不恰当。 六、解释 解释题型的特征是,给出一段关于某些事实或现象的客观描述,要求你对这些事实、现象、结果或矛盾做出合理的解释。其主要表现形式是,在题干中给出某种需要说明、解释的现象,再问什么样的理由、根据、原因能够最好地解释该现象,或最不能解释该现象,即与该现象的发生不相干。我们可以根据解释的侧重点把考题分为解释结论或现象、解释差异 或缓解矛盾。解这类题型有时需要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但这些知识都属于语言常识和一般性常识,并且已经在题干或选项中给出,只是要求从中做一些选择和判断而已。 (一)解释结论或现象 本类考题是指给出一段关于某些事实或现象的客观描述,让我们从5个选项中寻求一个选项来解释事实或现象发生的原因,找到一个能直接说明结论能够成立或现象为什么发生的选项即可。因此在解题时,应抓住要解释的对象,一般首先要明确解释的关键概念,并用之来定位选项。 -第一个事实:电视广告的效果越来越差。一项跟踪调查显示,在电视广告所推出的各种商品中,观众能够记住其品牌名称的商品的百分比逐年降低。 第二个事实:在一段连续插播的电视广告中,观众印象较深的是第一个和最后一个,而中间播出的广告留给观众的印象,一般地说要浅得多。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使得第二个事实成为对第一个事实的一个合理解释? A.在从电视广告里见过的商品中,一般电视观众能记住其品牌名称的大约还不到一半。 B.近年来,被允许在电视节目中连续插播广告的平均时间逐渐缩短。 C.近年来,人们花在看电视上的平均时间逐渐缩短。 D.近年来,一段连续播出的电视广告所占用的平均时间逐渐增加。 E.近年来,一段连续播出的电视广告中所出现的广告的平均数量逐渐增加。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E。 题干的事实2断定,在一段连续插播的电视广告中,观众印象较深的是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其余的则印象较浅;而E项断定,一个广告段中所包含的电视广告的平均数目增加了。由这两个条件可推知,近年来,在观众所看到的电视广告中,印象较深的所占的比例逐渐减少,这就从一个角度合理地解释了,为什么在电视广告所推出的各种商品中,观众能够记住其品牌名称的商品的比重在下降。 其余各项都不能起到上述作用。其中,B和C项有利于说明,近年来人们看到的电视广告的数量逐渐减少,但不能说明,在人们所看过的电视广告中,为什么能记住的百分比逐年降低。D项断定,近年来,一段连续播出的电视广告所占用的平均时间逐渐增加,由此不能推出,一段连续播出的电视广告中所出现的广告的平均数量逐渐增加,因为完全可能少数几个广告所占的时间增加了,而人们在所看过的广告中能记住的百分比并不会降低。 -据一项有几个大城市的统计显示,餐饮业的发展和瘦身健身业的发展呈密切正相关。从1985年到1990年,餐饮业的网点增加了18%,同期在健身房正式注册参加瘦身健身的人数增加了17.5%;从1990年到1995年,餐饮业的网点增加了25%,同期参加瘦身健身的人数增加了25.6%;从1995年到2000年,餐饮业的网点增加了20%,同期参加瘦身健身的人数也正好增加了20%。 如果上述统计真实无误,则以下哪项对上述统计事实的解释最可能成立? A.餐饮业的发展,扩大了肥胖人群体,从而刺激了瘦身健身业的发展。 B.瘦身健身运动,刺激了参加者的食欲,从而刺激了餐饮业的发展。 C.在上述几个大城市中,最近15年来,主要从事低收入重体力工作的外来人口的逐年上升,刺激了各消费行业的发展。D.在上述几个大城市中,最近15年来,城市人口的收入的逐年提高,刺激了包括餐饮业和健身业在内的各消费行业的发展。 E.高收入阶层中,相当一批人既是餐桌上的常客,又是健身房内的常客。[解题分析]正确答案:D。 选项A和B说明,餐饮业和瘦身健身业的发展互相促进,但是不大容易说明,二者的增长百分比何以如此接近。 选项C说明,外来人口的上升刺激了各消费行业的发展,这对题干是一种解释,但解释的力度不大。因为外来人口主要从事低收入重体力工作,因此有理由认为,他们对餐饮业特别是瘦身健身业发展的刺激,是非常有限的;特别难以说明,二者的增长百分比何以如此接近。 选项D说明,城市人口收入的逐年提高,是造成餐饮业和健身业以接近的增长百分比同步发展的原因。这是各选项中对题干的统计事实最合理的解释。 -烟草业仍然是有利可图的。在中国,尽管今年吸烟者中成人的人数减少,烟草生产商销售的烟草总量还是增加了。 以下哪项不能用来解释烟草销售量的增长和吸烟者中成人人数的减少? A.今年中,开始吸烟的妇女数量多于戒烟的男子数量。 B.今年中,开始吸烟的少年数量多于同期于戒烟的成人数量。 C.今年,非吸烟者中咀嚼烟草及嗅鼻烟的人多于戒烟者。 D.今年和往年相比,那些有长年吸烟史的人平均消费了更多的烟草。 E.今年中国生产的香烟中用于出口的数量高于往年。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A。 需要解释的是:为什么今年成人吸烟者人数减少了,但烟草的销售量却增加了。 B、C、D和E项显然都能对此作出解释。例如,据B项,烟草销售量的增加可能是由于少年吸烟量的增加;据E项,烟草销售量的增加可能是由于外销量的增加。 A项不能对此作出解释。因为虽然今年开始吸烟的归女数量多于戒烟的男子数量,但是由于成人吸烟者(包括男子和妇女)的数量总体上减少了,因此,不能得出结论:是这些新吸烟的妇女造成了烟草销售量的增加。 -在美国与西班牙作战期间,美国海军曾经广为散发海报,招募兵员。当时最有名的一个海军广告是这样说的:美国海军的死亡率比纽约市民还要低。海军的官员具体就这个广告解释说:“根据统计,现在纽约市民的死亡率是每千人有16人,而尽管是战时,美国海军士兵的死亡率也不过每千人只有9人。” 如果以上资料为真,则以下哪项最能解释上述这种看起来很让人怀疑的结论? A.在战争期间,海军士兵的死亡率要低于陆军士兵。 B.在纽约市民中包括生存能力较差的婴儿和老人。 C.敌军打击美国海军的手段和途径没有打击普通市民的手段和途径来的多。 D.美国海军的这种宣传主要是为了鼓动入伍,所以,要考虑其中夸张的成分。 E.尽管是战时,纽约的犯罪仍然很猖獗,报纸的头条不时地有暴力和色情的报道。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B。 题干广告中隐含的结论是,到海军服役不比在后方城市中生活危险。这个结论是建立在将两个具有不同内容的数字进行不恰当比较的基础上的。海军士兵正处于生存能力最佳状态的年龄段,造成他们死亡的几乎唯一的原因,是直接死于战争。如果处于后方的纽约市民具有和海军士兵相同的生存能力状态,前者的死亡率无疑要低得多;B项断定,在纽约市民中包括生存能力较差的婴儿和老人,这就抓住了题干进行不恰当比较的实质,并为统计数据所显示的纽约市民死亡率高于海军士兵的现象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解释。 C项和E项断定的也是对纽约市民构成威胁的因素,但没有理由认为这些因素造成的威胁会大于直接的战争,因此如果不首先断定纽约市民和海军士兵处于不同的生存能力状态,C项和E项都不能对题干的统计数据提供解释。因为条件已假设题干提供的资料为真,所以,D项不成立。A项的不成立是显然的。 -几年来,我国许多餐厅使用一次性筷子。这种现象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理由是我森林资源不足,把大好的木材用来做一次性筷子,实在是莫大的浪费。但奇怪的是,至今一次性筷子的使用还没有被禁止。 以下除哪项外,都能对上文的疑问从某一方面给以解释? A.有些一次性筷子不是木制的,有些一次性木制筷子并没有使用森林中的木材。 B.已经证明了,一次性筷子的使用能有效的避免一些疾病的交叉感染。 C.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与餐厅之间相互攀比有关,要禁必须大家一起禁才行。 D.一次筷子并不如想像的那样卫生,有些病菌或病毒也会借助一次性筷子传播。 E.保护森林不能只保不用。合理地使用,适量地采伐,有利于森林的保护。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D。 要想对上文疑问给以某一方面的解释,就一定要调和题干中的矛盾,而选项D非但没有这样做,反而加剧了题干的矛盾,故选D。 选项A、B、E都提供了一些额外信息,说明一次性筷子的好处;选项C说明了一次性筷子没有被禁止的一个现实原因。 -一项对东华大学企业管理系94届毕业生的调查的结果看来有些问题,当被调查毕业生被问及其在校时学习成绩的名次时,统计资料表明:有60%的回答者说他们的成绩位居班级的前20%。 如果我们已经排除了回答者说假话的可能,那么下面哪一项能够对上述现象给出更合适一些的解释? A.未回答者中也并不是所有的人的成绩名次都在班级的前20%以外。 B.虽然回答者没有错报成绩,但不排除个别人对于学习成绩的排名有不同的理解。 C.东华大学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名次排列方式与其他大多数学校不同。 D.成绩较差的毕业生在被访问时一般没有回答这个有关学习成绩名次的问题。 E.在校学习成绩名次是一个敏感的问题,几乎所有的毕业生都进行略微的美化。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D。 如果所有的上述毕业生都受到了调查,并且所有的被调查者都回答了所有的问题,那么,题干的断定就包含了明显的矛盾。D项断定,成绩较差的毕业生在被访问时一般没有回答这个有关学习成绩名次的问题,因此,产生题干矛盾的条件不成立,也就是说,回答问题者的成绩都较好,因此,其中的60%的成绩居前20%就不奇怪。这就对题干做出了一个恰当的解释。其余各项对题干都不能做出有说服力的解释。 二)解释差异或缓解矛盾 对解释矛盾或差异型考题,解题思路的关键是抓住原文差异双方的差别,正是这一差别导致了现象的矛盾。 -胡萝卜、西红柿和其他一些蔬菜含有较丰富的β-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具有防止细胞癌变的作用。近年来提炼出的β-胡萝卜素被制成片剂并建议吸烟者服用,以防止吸烟引起的癌症。然而,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和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的科学家发现,经常服用β-胡萝卜素片剂的吸烟者反而比不常服用β-胡萝卜素片剂的吸烟者更易于患癌症。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够解释上述矛盾? A.有些β-胡萝卜素片剂含有不洁物质,其中有致癌物质。 B.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和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地区的居民吸烟者中癌症患者的比例都较其他地区高。 C.经常服用β-胡萝卜素片剂的吸烟者有其它许多易于患癌症的不良习 惯。 D.β-胡萝卜素片剂不稳定,易于分解变性,从而与身体发生不良反应,易于致癌。而自然β-胡萝卜素片剂性质稳定,不会致癌。 E.吸烟者吸入体内烟雾中的尼古丁与β-胡萝卜素发生作用,生成一种比尼古丁致癌作用更强的有害物质。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E。 E项如果为真,说明β-胡萝卜素的抗癌作用,不是无条件的。吸烟者吸入体内烟雾中的尼古丁与β-胡萝卜素发生作用,生成一种比尼古丁致癌作用更强的有害物质,这就造成经常服用β-胡萝卜素片剂的吸烟者反而比不常服用β-胡萝卜素片剂的吸烟者更易于患癌症。这有说明力地解释了题干陈述的现象。 -近期的一项调查显示:日本产“星愿”、德国产“心动”和美国产的“EXAP”三种轿车最受女性买主的青睐。调查指出,在中国汽车市场上,按照女性买主所占的百分比计算,这三种轿车名列前三名。星愿、心动和EXAP三种车的买主,分别有58%、55%和54%是妇女。但是,最近连续6个月的女性购车量排行榜,却都是国产的富康轿车排在首位。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有助于解释上述矛盾? A.每种轿车的女性买主占各种轿车买主总数的百分比,与某种轿车的买主之中女性所占的百分比是不同的。 B.排行榜的设立,目的之一就是引导消费者的购车方向。而发展国产汽车业,排行榜的作用不可忽视。 C.国产的富康轿车也曾经在女性买主所占的百分比的排列中名列前茅,只是最近才落到了第四名的位置。 D.最受女性买主的青睐和女性买主真正花钱去购买是两回事,一个是购买欲望,一个是购买行为,不可混为一谈。 E.女性买主并不意味着就是女性来驾驶,轿车登记的主人与轿车实际的使用者经常是不同的。而且,单位购车在国内占到了很重要的比例,不能忽略不计。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A。 在近期中国汽车的市场上,按照女性买主所占的百分比,题干一方面断定,星愿、心动和EXAP名列前三,另一方面又断定富康位居榜首,这看来自相矛盾,其实并不矛盾。因为前者排名的依据,是某种轿车的买主之中女性所占的百分比,例如,星愿车的买主中,58%是女性;后者排名的依据,是富康车的女性买主占各种轿车买主总数的百分比。因此,这样情况完全是可能的:尽管富康车的女性买主在各种轿车买主总数中所占的百分比居第一,但是,富康车的买主中,女性的比例却低于54%。这样,题干的断定就不存在任何矛盾。A项正是指出了这一点,因此有助于解释题干中似乎存在的矛盾。其余各项都无助于做到这一点。 -尽管是航空业萧条的时期,各家航空公司也没有节省广告宣传的开支。翻开许多城市的晚报,最近一直都在连续刊登如下广告:飞机远比汽车安全!你不要被空难的夸张报道吓破了胆,根据航空业协会的统计,飞机每飞行1亿公里死1人,而汽车每走5000万公里死1人。 汽车工业协会对这个广告大为恼火,他们通过电视公布了另外一个数字:飞机每20万飞行小时死1人,而汽车每200万行驶小时死1人。 如果以上资料均为真,则以下哪项最能解释上述这种看起来矛盾的结论? A.安全性只是人们在进行交通工具选择时所考虑问题的一个方面,便利性、舒适感以及某种特殊的体验都会影响消费者的选择。 B.尽管飞机的驾驶员所受的专业训练远远超过汽车司机,但是,因为飞行高速的原因,飞机失事的生还率低于车祸。C.飞机的确比汽车安全,但是,空难事故所造成的新闻轰动要远远超过车祸,所以,给人们留下的印象也格外深刻。 D.两种速度完全不同的交通工具,用运行的距离做单位来比较安全性是不全面的,用运行的时间来比较也会出偏差。 E.媒体只关心能否提高收视率和发行量,根本不尊重事情的本来面目。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D。 题干中的第一个统计数字似乎说明飞机比汽车安全,第二个统计数字似乎说明汽车比飞机安全,而题干又断定这两个统计数字都正确,这似乎存在矛盾,其实并不矛盾。因为飞机和汽车的速度明显不同。在不知道二者的速度或速度比的情况下,只以运行距离为单位,或者只以运行时间为单位 无法比较二者的安全性。D项正确地指明了这一点。其余各项作为对题干的解释均不得要领。 经济学家与考古学家就货币的问题展开了争论。 经济学家:在所有使用货币的文明中,无论货币以何种形式存在,它都是因为其稀缺性而产生其价值的。 考古学家:在索罗斯岛上,人们用贝壳作货币,可是该岛上贝壳遍布海滩,随手就能拾到呵。 下面哪项能对二位专家论述之间的矛盾做出解释? A.索罗斯岛上居民节日期间在亲密的朋友之间互换货币,以示庆祝。 B.索罗斯岛上的居民认为鲸牙很珍贵,他们把鲸牙串起来当作首饰。 C.索罗斯岛上的男女居民使用不同种类的贝壳作货币,交换各自喜爱的商品。 D.索罗斯岛上的居民只使用由专门工匠加工的有美丽花纹的贝壳作货币。 E.即使在西方人将贵金属货币带上索罗斯岛之后,贝壳仍然是商品交换的媒介物。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D。 D项断定,索罗斯岛上的居民只使用由专门工匠加工的有美丽花纹的贝壳作货币,这说明,虽然作为货币原料的贝壳遍布海滩,但作为货币本身的加工过的贝壳仍可能因其稀缺性而产生价值。这样,经济学家和考古家的观点并不存在矛盾。其余各项均不能对题干做出解释。 九、逻辑应用 逻辑应用类题型具有明显的形式逻辑学的特征,需要直接或间接用到一些逻辑知识。大纲中所述的“熟悉一些逻辑学的基础知识,掌握一些逻辑学的基本方法,有助于考生迅速准确地解题”对这类逻辑应用型考题最适用。 (一)对当关系 直言判断及模态命题的对当关系是最基本的一个逻辑知识点。这类试题的表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近几年在MBA逻辑考试中出现的次数有减少的趋势。解这类题型,关键是要从题干给出的内容出发,从中抽象出同属于对当关系的逻辑形式,根据对当关系来分析判断。 -通过调查得知,并非所有的个体商贩都有偷税、逃税行为。 如果上述调查的结论是真实的,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A.所有的个体商贩都没有偷税、逃税行为。 B.多数个体商贩都有偷税、逃税行为。 C.并非有的个体商贩没有偷税、逃税行为。 D.并非有的个体商贩有偷税、逃税行为。 E.有的个体商贩确实没有偷税、逃税行为。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E。 题干的意思是所有的个体商贩都有偷税、逃税行为是假命题,而不是说所有的个体商贩都没有偷税、逃税行为。不能选A。题干的意思是有的个体商贩有偷税、逃税行为,多数还是少数并不知道,B不一定为真。C和D它们对两个真命题进行了否定。不能选C和D。只有E,肯定了有的个体商贩没有偷税、逃税行为,与题干相符,一定为真。 -不可能所有的错误都能避免。 以下哪项最接近上述断定的含义? A.所有的错误必然都不能避免。 B.所有的错误可能都不能避免。 C.有的错误可能不能避免。 D.有的错误必然能避免。 E.有的错误必然不能避免。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E。 不可能所有的错误都能避免。不意味着所有的错误都不能避免,只是强调一定会有反例存在,即有的错误必然不能避免。 (二)复合命题推理 逻辑的复合命题推理主要涉及对假言、联言和选言及负命题推理的综合运用。特别是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区分与运用以及命题间的推理关系,是逻辑考试中一个必考也是常考的知识点。这里,再归纳一下这两个知识点,要求考生能够熟练理解与掌握。 1、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充分条件:所谓充分条件就是仅有这条件就足以带来结果,无需考虑别的条件了。它是谁成立,谁一定也成立,比如A→B,如果A成立,那么一定有B,则A是B的充分条件。 (2)必要条件:所谓必要条件就是没有这个条件,结论一定不对。比如B→A成立,那么A是B成立的必要条件。 2、命题间的推理关系 (1)若A→B为原命题,则:B→A为逆命题;非A→非B为否命题;非B→非A为逆否命题。原命题和逆否命题为等价命题,逆命题和否命题为等价命题。 (2)或命题和与命题 或命题:B1或B2表达为B1+B2 与命题:B1与B2表达为B1*B2 A→B1+B2的逆否命题为非B1*非B2→非A A→B1*B2的逆否命题为非B1+非B2→非A B1+B2→A的逆否命题为非A→非B1*非B2 B1*B2→A的逆否命题为非A→非B1+非B2 解这类题型要善于在读题中能迅速抽象出逻辑形式,同时要善于做关系的传递(比如:A→B,C→非B,可得出A→非C)。如果已知条件很多的问题时,要迅速找到答案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要同时考虑已知条件和选项,在理解了已知条件的基础上迅速浏览选项,从两头推理,从而尽快找到答案。 -在微波炉清洁剂中加入漂白剂,就会释放出氯气;在浴盆清洁剂中加入漂白剂,也会释放出氯气;在排烟机清洁剂中加入漂白剂,没有释放出任何气体。现有一种未知类型的清洁剂,加入漂白剂后,没有释放出氯气。根据上述实验,以下哪项关于这种未知类型的清洁剂的断定一定为真? I.它是排烟机清洁剂。 II.它既不是微波炉清洁剂,也不是浴盆清洁剂。 III.它要么是排烟机清洁剂,要么是微波炉清洁剂或浴盆清洁剂。 A.仅I。 B.仅II。 C.仅III。 D.仅I和II。 E.I、II和III。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B。 题干断定了四个条件; 在微波炉清洁剂中加入漂白剂,会释放出氯气; 在浴盆清洁剂中加入漂白剂,会释放出氯气; 在排烟机清洁剂中加入漂白剂,没有释放出任何气体; 一种未知类型的清洁剂,加入漂白剂后,没有释放出氯气。 由(1)和(4),可推出该清洁剂不是微波炉清洁剂; 由(2)和(4),可推出该清洁剂不是浴贫清洁剂。 因此,由题干可推出:该清洁剂既不是微波炉清洁剂,也不是浴盆清洁剂。这正是复选项Ⅱ所断定的。其余复选项均不一定为真。 -一个社会是公正的,则以下两个条件必须满足:第一,有健全的法律;第二,贫富差异是允许的,但必须同时确保消灭绝对贫困和每个公民事实上都有公平竞争的机会。 根据题干的条件,最能够得出以下哪项结论? A.S社会有健全的法律,同时又在消灭了绝对贫困的条件下,允许贫富差异的存在,并且绝大多数公民事实上都有公平竞争的机会。因此,S社会是公正的。 B.S社会有健全的法律,但这是以贫富差异为代价的,因此,S社会是不公正的。 C.S社会允许贫富差异,但所有人都由此获益,并且每个公民都事实上有公平竞争的权利。因此,S社会是公正的。 D.S社会虽然不存在贫富差异,但这是以法律不健全为代价的,因此,S社会是不公正的。 E.S社会法律健全,虽然存在贫富差异,但消灭了绝对贫困。因此,S社会是公正的。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D。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推荐阅读: 演绎推理10-13 假说演绎推理05-31 演绎推理教案上课用09-12 212演绎推理导学案07-14 演绎推理教学导学案07-16 理解与推理08-30 第二章推理与证明06-05 推理与证明说课07-10 复数与推理证明练习题06-18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篇4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篇5
演绎推理规则的探讨 篇6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篇7
合情推理的内涵与教学策略朱志明 篇8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篇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