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与推理(精选9篇)
理解与推理 篇1
引言
从新闻学的角度看, 新闻采访是记者为了反映某一特定的人物或事件而有意识地去获取新闻素材的一种活动, 这种活动是要对特定的客体进行观察、询问、倾听、思索和记录等工作的。所谓客体, 就是接受采访的对象。从观察到记录的整个过程, 记者需要组织一系列有目的的会话活动。而从语言学的角度看, 新闻采访则是发话者与受话者之间的一种双边互动的话语交际活动, 它涉及许多相关问题, 诸如话语交际双方对有关话语信息是否有效编码和正确解码、认知理解和语用推理是否适切、最佳效果是否以最经济的方式获取等。本文试图从语言学角度探讨在一对一新闻采访中所涉及的有关话语认知理解和语用推理问题。
斯珀伯 (法) 、威尔逊 (英) 认为, “语言交际过程是认知过程, 话语理解既是人们主动思维、积极认识的动态的推理过程, 又是依靠语境建构相关话语信息的求解过程”。交际不是一个简单的话语编码、传递与解码的过程, 而是一个动态的话语求解过程, 因为交际双方是在接收话语信息、进行推理再到发出话语信息这一系列复杂过程中来完成一段对话的。这样, 要达到相互交流的目的, 就必然会关涉交际中的认知理解和语用推理的问题。
新闻采访中的认知理解
认知理解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变化过程, 交际双方总是根据自己所具有的认知域去理解对方的意图, 然后组织话语来完成一段对话。每个人的认知域是不同的, 这是由于其所具有的工作环境、文化背景以及认知能力的不同, 这就构成了交际双方认知域的差异性, 无疑这也决定了交际双方在一定语境中认知理解的有效性。一般说来, 交际双方的认知域共知性越大, 那么其交际就越顺利, 他们对交际内容的理解也就越深刻, 交际的目的也就越容易达到。
逆向会话中的认知理解。交际的相对观指出, “受话者总是主动地寻找证据和暗示以领会发话者的意图”。一般情况下, 受话者为了让对话能顺利进行下去, 他总会积极主动地去领会发话者的真实意图, 而新闻采访与此不同, 新闻采访是一个逆向的过程, 记者即发话者先要了解被采访者即受话者的认知语境, 确定其能领悟的话语界域, 然后再提出问题。也只有这样, 交际活动才能有效地开展下去。
这里首先涉及认知域的分类问题,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知域。对人的认知域进行有效分类能摒除发话者认知理解上的误差, 从而提高采访效率。认知域的分类标准不同 (如有不同的国籍、民族、行业、年龄、性别等) , 其分类对象也有所不同。不同的对象, 其采访的方式、话语的界域也是不同的, 如采访幼儿, 就只能用浅显易懂的话语进行。试比较:
A) “你父母参加歌唱比赛的目的是什么?”
B) “你爸妈参加歌唱比赛是为了什么呀?”
C) “你爸爸妈妈去唱歌比赛有什么好处呀?”
这三句中C句最为适切, 其原因是“有什么好处”较之“目的”和“为了什么”之类更接近幼儿的认知域, 选用“爸爸妈妈”和“去唱歌比赛”而不用“父母”、“爸妈”和“参加歌唱比赛”也是同样的道理。
又如:一名记者到部队采访, 提出的问题是:“请您谈谈当代青年的风采。”根据当时在场的领导统计, 90%以上的战士摸不清记者提的这个问题要怎么回答。过两天, 这名记者换了一个提法:“您在军营里想的最多的是什么?”这回有60%的战士做了回答。临走那天, 记者又换了个问题:“在服役期间您最关心的是什么?”这次所有的战士都做了回答。
实际上, 这三个问题的主题是一样的, 只是表达方式不同而已。可见, 发话者必须先了解受话者的认知语境和话语界域, 才能使交际活动顺利展开。“当代青年的风采”这一提法, 对这群有着特殊身份的受话者来说显得有些空泛, 话语界域也不明确, 显然偏离了受话者的认知域限, 这就是受话者茫然而不知所言的原因。所以, 只有把握受话者认知理解的域限, 提出共知性与适切性的问题, 交际活动才能顺利进行, 达到新闻采访所要达到的目的。
话语预设中的认知实现。新闻采访的特殊性, 决定了交际双方不具有等同的话语权。这是因为, 发话者是要完成一个必须使受话者的认知理解得以实现的特定话语预设任务, 这个话语题旨是发话者预先定好的, 受话者只是处于配角地位;但会话的双方心理上又应该是平等的, 正是基于这一点, 发话者才能有效地完成预定的采访任务。
众所周知, 新闻采访是发话者有意识地将一个预设题旨置于一个会话场景之中的交际活动。那么, 会话双方心理上是否达到平等, 这是关乎受话者认知理解能否实现的问题。例如, 一名记者对受话人这样提问:
(1) 你今年快四十岁了, 在×××没被拐卖到你家以前, 你跟谁过日子?
(2) 被拐卖到你家后, 你们是从哪天起过夫妻生活的?
(3) 你们是怎样过夫妻生活的, 有没有残害×××的地方?
这种居高临下的气势, 使得发话者与受话者并非处于同一平等的心理位置上。这样的话题预设违背了会话原则, 没有关注到受话者认知理解的实现过程。这个预设只是控制了话语方向而没有产生实质性的对话作用。也就是说, 发话者按其话语预设, 并没有达到让受话者的认知理解得以实现的目的。
同样的问题, 另一记者的提问则使交际活动进行得很顺利, 实现了话语预设中受话人的认知理解目标:
(1) 问:你知不知道买卖妇女是违法的?
答:不知道!
(2) 问:人贩子把她卖到你家后, 你们是怎样对待她的?
答:有个女人在一块过日子, 我们全家都高兴。今后就是一块好好过日子, 但就是怕她跑了。
(3) 问:现在她要被带回家了, 你怎么想?
答:我心里挺难受, 攒了好多年钱买了个媳妇又跑了
(哭……)
从上述一问一答来看, 话语预设与受话者的认知域是适切的, 并且发话者还设身处地转换自己的角色, 这样就使受话者自然而然地解除了心理戒备, 实现了交际双方心理上的零距离;而且发话者的预设之“箭”又正中受话者内心深处的这个“的”, 这样一来, 对话哪有进行不下去之理呢?因此, 这就使受话人的认知理解在发话者的话语预设中得到了有效实现。
新闻采访中的语用推理
在新闻采访中, 交际的双方常常会关涉一个语用推理的问题。“语用推理实质上是一种填补语义表征和语境之间信息空白的‘搭桥’的过程。斯珀伯和威尔逊在分析了语码模式和推理模式后, 提出了改进的推理模式。按照该推理模式, 句子语义表征构成其话语含意的共享意义, 而话语含意是语言意义和语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函数, 话语含意随言语意义和语境因素的变化而变化。”语用推理要受语义和语境的双重影响, 有填补交际空白的作用。明示是话语本身意思与语境相联的一个关键环节, 它起到了加强语境明确性、减少话语模糊性的作用。会话中发话者一般有两个意图:一是话语本身的信息意图, 通过这个意图的明示使受话者理解话语;二是交际意图, 会话是通过明示的方式使受话者推出发话者的话语意义。新闻采访是一种特殊的话语交际, 发话者必须掌控话语主导权, 在这一基本前提下展开对话。
下面, 就以敬一丹采访甘肃省一处沙漠地带“沙漠化”问题为例, 看其语用推理的运用。
甘肃有一处沙漠化地带, 大风天里, 漫天黄沙, 不见天日。这一带大部分居民已经搬迁了, 田地也已沙漠化了, 而受访者就是这一地区几家中的一家。
敬一丹走进一家屋内, 一位大娘正在扫床上的沙子, 并对孙子说:“沙沙, 把那大一点的扫把拿来。”
这就是即将展开采访会话的外部环境。这样一个沙进人退的恶劣环境, 使得敬一丹心情十分沉重。面对如此沉重的话题, 谁又愿意提起呢?所以, 敬一丹没有直接问大娘沙漠化的问题, 而是顺着大娘的认知语境转向她对孙子说的那句话上, 以一种非常得体的方式开始交谈:“大娘, 这孩子叫什么名字来着?”
大娘和孙子的对话, 给敬一丹提供了一个可以与大娘交谈的话题, 也留给了敬一丹一个话语信息意图。敬一丹问话的信息意图从表层意义看是想知道孩子的名字, 但其深层意义则是要实现其交际意图——沙漠化对居民生活的严重影响。为了实现这一意图, 敬一丹从孩子名字切入, 推断利用这一语用条件是自然的, 符合交际双方认知域中共知性与适切性的原则, 所以一定能达到采访的预期效果。
答:“他叫沙沙。”
问:“为什么叫沙沙呢?”
很显然, 大娘的回答已经按照敬一丹预设的语用话题推理路线走了, 其交际意图得到了初步实现。
不过, 敬一丹发起这个话题的目的是要了解沙漠化问题, 此处问答的焦点是“沙沙”这个人名, 这仅仅实现了交际意图的第一步, 还没有达到实现其交际意图的最终目标。因而, 敬一丹根据此时的情景, 利用其话语适切的认知语用条件, 进而推论出沙沙一定跟沙漠有关, 于是紧接着便因势利导地提出“为什么叫沙沙”这个问题。
答:“你看这屋里屋外, 出门是沙, 进门也是沙。”
这个回答终于实现了敬一丹的交际意图, 这是语用话题的最佳实现, 最佳的也就是最适切的。对于敬一丹来说, 她可以选择很多语用话题与大娘交谈, 但“沙沙”这个语用话题却是最适切、最经济、最有效的, 是最利于达到其语用目标的最佳选择。而对于大娘来说, “沙沙”与她关系最为密切, 是她心目中最关心的一个语用话题。可见, 敬一丹选择这一语用话题, 并非随意的, 而是具有精妙的话语艺术技巧, 符合大娘的认知特点, 因而最终很好地实现了其语用话题中的交际意图。
结语
总之, 新闻采访是一种特殊的动态交际活动, 这种交际活动存在着不等同的话语权, 其中发话者始终掌握着话语的主导权。采访中, 如何以最有效的手段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 这里面隐含着一定的话语交际技巧。这种技巧, 就是话题预设必须要以双方在一定语境下的认知理解和语用推理为基础, 以相关话语信息的适切性和共知性为前提。只有这样, 才能使这种特殊的交际活动顺利地进行下去。如果预设的话题超出了受话者的认知界域和语用场景, 其话语信息又不具有一定的适切性和共知性, 那么受话者对话语的信息是无论如何也得不到求解的, 这样也就难以达到新闻采访想要实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
[2].王松岩、杜芳:《论电影〈非诚勿扰〉会话中的语用推理和控制》, 《电影评介》, 2010 (7) 。
[3].文忠:《从敬一丹的采访提问看电视采访的技巧》, 《声屏世界》, 1998 (1) 。
理解与推理 篇2
1、医药的供求不能遵循利润最大化,而应服务于社会效益最大化。因为疾病的治愈,受益的不仅是公民个人或者是个别家庭,更多的是整个社会——它既恢复了个体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劳动能力,更重要的是防止疾病在更大的范围传播从而保护更多的人群。
根据上文,以下概括不够准确的选项是()。
A、疾病的治愈恢复了个体的劳动能力
B、疾病的治愈可防止疾病在更多的人群中传播
C、医药的供求不能遵循利润的最大化,要关注医疗手段
D、疾病最大的受益人不仅是个人和家庭,还有社会
正确答案:A 张为臻解析:
文中的表述是“恢复了个体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劳动能力”,而A项表述为“疾病的治愈恢复了个体的劳动能力”,偷换概念,故本题选A
2、北京大学公法研究中心主任姜明安教授提出:要遏制腐败、消除腐败,需要使官员做到“三不”:不想腐败、不敢腐败和不能腐败。“不想腐败”主要通过廉政教育和公务员工资福利保障制度实现;“不敢腐败”主要通过法律监督和法律责任追究制度去实现;“不能腐败”主要通过公民参与、权力制约和程序制约的制度得以实现。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确,以下四个选项中与此最贴切的一项是()。A、从三个要点来有效限制腐败 B、从三个关键来切实防止腐败 C、从三个方面来切入反腐要害 D、从三个方面来建设反腐制度 正确答案:D 张为臻解析:
文段强调需从三个方面遏制腐败,从“福利保障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公民参与、权力制约和程序制约的制度”可以知道,这三个方面阐述的是制度方面的建设,D项准确概括了原文。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3、劳动密集型出口始于沿海地区,现在已经开始向内陆扩散,而沿海地区以及内陆的一些城市开始了产业升级。世界经济的发展符合雁行模式,即较高技术的产业不断由较发达国家向较不发达国家转移。中国经济的发展也符合雁行模式,产业发展正在形成由沿海向内地的梯度转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这一模式还将持续下去。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A、内陆地区亟需加快产业升级 B、沿海地区的发展已经走到了尽头 C、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与世界一致 D、沿海地区应减少劳动密集型产业份额 正确答案:C 张为臻解析:
根据原文“世界经济的发展符合雁行模式”、“中国经济的发展也符合雁行模式”,“这一模式还将持续下去”可推出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与世界一致,正确答案应选C选项
4、自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民冲破了对土地的依赖和束缚进城务工,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有力地推动了城镇化进程和经济社会的进步,但硬如坚冰的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使他们变得身份模糊,人们称之为“农民工”。与此同时,更多的农民由于现有户籍制度的限制,被排斥在城镇化进程之外,他们的“城市梦”成为难以实现的梦想。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我国户籍管理制度存在很多缺陷 B、二元户籍管理制度使农民发展受限 C、我国户籍管理制度亟待改善和完备 D、二元户籍管理制度没有做到为农民服务 正确答案:C 张为臻解析:
本文属于意图判断题,做题原则为若文段陈述的是问题,则答案是针对解决问题的对策性表述。文段主要表达了二元户籍管理制度的弊端,所以应选择针对该问题对策,故答案为C选项。
5、①一个字表现的不只是一个或一种对象,而且也经常是一类事实或过程,也包括主观的意味、要求和期望
②“象形”有如绘画,来自对对象概括性极大的模拟写实 ③这即是说,“象形”中也已蕴涵有“指事”、“会意”的内容
④然而如同传闻中的结绳记事一样,从一开始,象形字就已包含有超越被模拟对象的符号意义
⑤正是这个方面使汉字的象形在本质上有别于绘画,具有符号所特有的抽象意义、价值和功能
⑥有人认为汉字以“象形”、“指事”为本源
下列选项对上述语句重新排列,语句连贯的一项是()。A、②④①③⑥⑤ B、②⑥③①④⑤ C、⑥②④①③⑤ D、⑥⑤②④①③ 正确答案:C 张为臻解析:
这是一道语句排序题。⑥中包含了援引”有人认为”,通常处于文段的首句,④是对②的转折,因此②④相连;③是对①的解释说明,故①③相连;⑤句是对上文的总结。因此,本题答案为C。
6、由于他事先没有充分准备,因而遇到意外情况时显得______。填入横线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焦躁不安 B、不知所措 C、束手束脚 D、灰心丧气 正确答案:B 张为臻解析:
“不知所措”指不知该怎么对付,形容惊慌、窘迫,符合他遇到意外情况时的情形,B项可选。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选项
7、有挑战,必然有失败,有远大目标的人一定会有失败。可是,惧怕失败就不是年轻人了。惧怕失败的人,可以说他已经是一个老人了。人年纪大了,自然而然就变得保守谨慎,也不去尝试进行种种挑战了。比如经营者,年龄大了就不敢挑战新事物,所以常被赶下第一线。时代在进步,但他们不敢挑战,到了一定年龄,就被说上一句“老而成害,请回家吧”,赶出公司。
这段话主要支持的观点是()。A、惧怕失败不是年轻人应该有的 B、怀揣远大理想的人都是年轻人 C、不敢挑战,害怕失败是衰老的标志 D、年纪大不是坏处,反而是好事 正确答案:A 张为臻解析:
主要观点在关键词“可是”之后,“惧怕失败就不是年轻人了”。此后叙述了老人变得保守谨慎的情况,并举例说明,都是为了证明这个观点。B项、D项原文都没有提到,C项“衰老的标志“只是为了说明年轻人不该惧怕失败,并没有专门论证老人如何怕失败。故正确答案为A
8、很多动物通过声音来宣告对领土的所有权。声音的传播效率非常高,是很好的警告方式。你在树林中穿行的时候,领略过鸣雀的“婉转歌喉”吗?如果那“歌声”是唱给你的,千万不要会错意——它们不是在对你表示欢迎,正相反,是在对你这种“恶意践踏”它们“领土”的行为进行“谴责”呢。当一只画眉鸟闯入别的画眉鸟的领地时,领主画眉鸟就会对入侵画眉鸟发出警告的鸣叫,威胁它快快离开。穿行在树林中时,你还经常能听到一长串“笃、笃、笃„„”的声音,这是啄木鸟用喙高速敲击树干所发出来的,有时速度可以达到每秒25次!其实,它们捉虫子的时候,只发出非常短暂的“嗒嗒”声,而这一长串敲击声,则是为了宣告自己对于领地的所有权。有研究人员还曾专门研究过啄木鸟在用喙强力敲击树干捍卫领地时,为什么不得脑震荡。准维教育军队考试网
此段文字主要谈论的是 A、为什么啄木鸟会发出敲击声 B、啄木鸟不会“患上”脑震荡
C、动物发出的声音是对领土的所有权的一种警告 D、声音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警告方式 正确答案:C 张为臻解析: 本文为总分结构,第一句话为总,后面分别举了两种鸟类的声音来证明观点。所以依据观点为“很多动物通过声音来宣告对领土的所有权”,选择C项。
9、今年上半年,3年以下驾龄的肇事造成15万多人死亡,占肇事致死人数的44.4%,其中,1年以下驾龄的肇事致死6801人,占肇事致死人数的19.4%。
这段文字主要告诉我们()。A、新手开车危险系数更高 B、新手驾驶很容易出事故 C、现在新手的驾驶技术差 D、新手造成的交通事故多 正确答案:A 张为臻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段的概括能力。文段中“3年以下驾龄的肇事造成15万多人死亡,占肇事致死人数的44.4%,”说明3年以上驾龄的肇事致死的占45.6%,接下来“一年以下驾龄的肇事致死占19.4%”,通过数据的对比说明越是新手越容易肇事致死,即A项新手开车危险系数更高。因此,本题选A项。
10、如果没有达尔文、马可尼等专家的新科技观的涌现,就不会产生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说;如果没有广义相对论、量子力学的发展,就不会迎来科幻小说的黄金时代;如果没有原子物理、太空科学的发展,就不会有灾难科幻作品或超级空间探险小说。
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
A、科幻小说对科学的发展起了强大的推动作用 B、科幻小说的发展依赖于科技的进步 C、科幻小说被用来形象地描述最新科学发展 D、科幻文学与科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正确答案:B 张为臻解析:
语用推理对听力理解的影响 篇3
人们在言语交际中利用交际话语来表达意义,然而说话人要表达的真实含义并不是构成话语的词语表面意义总和。何自然教授认为:话语的自然意义是指人们能够按照常规通过字面意义(literal meaning)而获得话语意义(contextual meaning);非自然意义则是人们意欲表达的意义,即在特定场合下表达交际者交际意图和语用隐含意义。也就是说言者话语的真实含义或交际意图往往是隐藏于话语之中的,这一现象说明字面意义和语用意义是有区别的。
二、相关理论
1.语用推理。
语用推理(pragmatic inference)是交际者运用一定的知识和策略,推导话语与语境的关联,并解读由此产生的语境暗含(contextual implicature)的思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言者省去了其认为听者已知或可知的信息,而听者若想使话语的意义明确、连贯起来,就必须对缺省的信息做出合理的推测和判断。
2.会话含义理论。
会话含义是由会话行为所带来的含义,是在特定的语境下根据某些准则推导出的说话人意图表达的含义,是一种语用推理。在实际交谈中,人们不一定会完全遵守合作原则,而是倾向于含蓄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听者则需根据具体的认知语境,对言者话语的隐含意义进行推理,从而理解话语的“用意”。
3.关联理论。
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是由Sperber和Wilson(1986/1995)提出的。根据该理论人类认知靠的是关联(relevance-related)往往以最小的心理投入,获取最大的认知效果,虽然每一个交际形式都值得重视,但我们只注重那些与我们有足够关联的信息。
三、听力理解中语用推理的运用
理解与推理 篇4
1、北宋工笔院体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挺拔的勾线功夫。工整而不板滞,劲健而有弹性,特别是对线条头尾部分的转折交待和呼应,更是此前的工笔画所()的。
填入括号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望其项背
B、望尘莫及
C、可望而不可即
D、鞭长莫及
正确答案:B 张为臻解析:
本题考查实词辨析能力。文中前半句赞美北宋工笔院体画,填入的成语意在表述此前的工笔画是不能达到北宋工笔院体画的艺术成就的,“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符合文意。A项“望其项背”指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与文意相反。C项“可望而不可即”指能望见,但达不到或不能接近。常比喻目前还不能实现的事物。文中没有表述该词意的内容,排除C。D“鞭长莫及”比喻相隔太远,力量达不到。文中没有表述力量控制之意,排除。故本题选择B项。
2、当我们不再以功利的态度来考虑问题时,当我们不再以职业的观点来面对生活时,当我们把业余的游戏精神引入办公室和教室时,美学便松动了刻板重复的日常生活。我们便可以在其中发现更多的美感愉悦,感悟到更加深刻的生活真谛。老子提出了道家美学的一个经典命题“涤除玄鉴”,“涤除”就是使心灵空明虚静,抛弃那些欲念和偏见,这样便可以“玄鉴”,就是看到深邃的东西。这个命题后来演变成中国美学的一系列重要范畴和命题,诸如庄子的“心斋”、“坐忘”,宗炳的“澄怀观道”等等。
这段文字提到老子和庄子等人的思想是为了说明:
A、美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B、中国美学的独特之处
C、无功利美学对日常生活的升华作用
D、中国美学的发展历史
正确答案:C 张为臻解析:
注意本题的提问方式,虽然问的是“提到老子和庄子等人的思想是为了说明”,文段中的老子和庄子属于例子,例子的目的是来论证论点的,也就是说,老子和庄子等人的思想还是为了来论述观点的,也就是这道题还是在考察我们对于文段的理解,文段主要是在谈不去功利、职业的看问题时,我们会发现更多的美感,感悟到更深刻的生活真谛,然后才用老子庄子的思想来进行阐释,因此文段的论点是“不功利、职业的美学欣赏,能够帮我们发现更多的美感,感悟到更深刻的生活真谛”,观察选项,只有C项是这个意思。
3、周期性经济危机发生时,往往也是生产要素重新组合的时候,个人应该利用这一时期提高自身就业能力,参加那些适合自己的培训项目,给自己补课——补就业技能、创业能力和一般性素质。通常,在一次危机之后,会迎来一个经济繁荣时期。这个新的经济繁荣是在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上形成的,因而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会大幅度提高。谁在劳动力市场低谷时期积攒了就业能力,谁在随后的繁荣时期就能抓住机遇。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加快提升劳动者素质是摆脱经济危机的手段
B、劳动者不应对经济低迷时期的就业市场丧失信心
C、产业结构升级促使劳动者提高自身素质
D、经济危机时期也可以是个人提升能力的好时机
正确答案:D 张为臻解析:
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文段前半部分主要说人们应该利用经济危机时期增强自身的能力,后半部分的文字肯定了前文的观点,能够利用就经济危机时期提升能力的就能抓住机遇,所以概括全文主旨应选D。准维教育军队考试网
4、美国康奈尔大学的著名天文学家卡尔·萨根曾指出,在整个银河系中差不多有两千亿颗恒星,这些恒星中有相当一部分带有行星。在这些行星中,与地球环境近似的,估计可能多达一百万颗。既然生命能够在地球上产生和演化,那也就可能同样在这些行星身上产生和演化,并发展出智慧生物,而其中必定有一部分,要比现在的人类文明更为先进,因此,这些天文学家认为,在地球以外的别的星球上出现智慧生命,是完全可能的。
下列说法与文段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A、已探测到其他行星上有生命存在B、与地球环境相似的行星数量有限 C、理论上其他星球上有生命存在D、地球上的人类文明并不是最先进的正确答案:C 张为臻解析:
A项偷换时态,其他行星上的生命是可能存在;B项数量错误,文段中提到“多达一百万颗”人数多,而不是有限;文段中提到“其他行星上可能比现在的人类文明先进”,故D项错误。因此,本题答案为C。
5、体育竞赛这种特殊形式的商品不能进行(),在比赛结束时,对它的消费也就结束,不能再用做交易,也就是说这种商品的买卖只有惟一的机会。这种惟一性相对于体育竞赛由过程到结果的不可重复性,就使得体育竞赛商品成为了市场上的“()”,因此更加凸现了这种商品的魅力与价值。
A、储存 孤品
B、收藏 珍品
C、加工 真品
D、回收 藏品
正确答案:A 张为臻解析:
语用推理在听力理解中的模式探究 篇5
语用推理:听力理解中的语用推理不只是一个听者被动地接受语言刺激的过程,也是一个听者主动加工的过程。H.G.Widdowson认为听力理解有两个层面:一方面听力理解首先是对句子意义的认识,即获取句子的意思;另一方面,听力理解是对交际功能及价值的一种认识活动。
合作原则:美国哲学家格莱斯 (H.P.Grice) 认为,为了达到一定的交际目标,语言交流中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存在着一种默契,一种双方都会在潜意识里遵循的原则,他称这种原则为合作原则 (Cooperative Principle,简称CP)。但在实际的言语交流中,人们并没有时时恪守这些原则。出于各种实际需要,合作原则有时会被交流的双方打破,这就要求人们能够从话语的表面意义挖掘其深层含义。
关联和语境:在理解听力材料的过程中,对于听着而言,要正确理解话语就得努力寻求其中的关联性,在关联语境中进行语用推理。在理解听力内容时,听者依靠语境知识,利用新信息或者已知信息来假设语境,并根据关联性原则选择关联性较强的语境假设来理解言者提供的新信息,以此推理出言者的真实意图。
二、听力语料分析
例1 M:Would you like to see those pants in brown and navy blue? These two colors are coming in this season.
W:Oh,actually grey is my favorite color,but I prefer something made from cotton,100% cotton I mean.
Q:What is the woman looking for?
A.Grey pants made from pure cotton
B.Fashionable pants in bright color
C.100% cotton in dark blue.
D.Something to match her brown pants
例1中的对话内容涉及的颜色比较多,比如:brown,navy blue,grey.干扰内容较多。与此同时,navy blue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是个陌生的词汇,在猜测词汇含义的过程中,降低了语用推理的速度。比较选项A,B,D,三个选项中同时提到了pants一词,grey pants,fashionable pants,brown pants之间很容易混淆。选项C中,100% cotton一词也在句末提出,容易让听者产生倒摄抑制。如果进一步探究,做出正确的理解判断还需要进行两次词义互换,比如:navy blue与dark blue的词义互换,100% cotton与pure cotton的词义互换。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语用推理在听力理解过程中是个高强度的逻辑思维过程,迅速获取对话核心内容,排除干扰内容,是语用推理能力的一种体现。
例2:M:I hear you are moving into a new apartment soon.
W:Yes,that is more expensive.My present neighbor plays the piano all night long.
Q:Why is the woman moving?
A) She can't put up with the noise
B) She wants to save some money to buy a piano
C) The present apartment is too expensive
D) She has found a job in neighboring area
从以上会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位女士明显违背了合作原则中的数量准则。男士听说女士不久就要搬进新的住所,并向女士打听此事,如果女士直接回复yes,就已经达到会话的目的,而话语“That is more expensive,my present neighborplays the piano all night long”是多余的信息。听者应意识到发话人在违反会话原则时的弦外之音,就是告诉发话人搬家的真正原因,即不能忍受邻居的噪音。
例3:M:Hey,if you can't enjoy the music at a sensible volume,why not use earphones? I'm preparing for the speech contest.
W:Oh,sorry.I didn't realize I've being bothering you all this time.
Q:What is the man probably doing?
A.Listening to some loud music
B.Preparing for an oral examination
C.Talking loudly on the telephone
D.Practicing for a speech contest.
此段对话理解起来难度并不大,但题干有许多干扰项。比如首句末earphone一词容易与选项中的telephone混淆,没有充分理解对话含义时,很容易误选C项。会话中,男方的话语违背了关联原则,女方必须把not use earphones,preparing for the speech contest关联起来,才能得知男方的意图。题目的答案蕴藏在对话中间:I'm preparing for thespeech contest.经过语义转换,得到答案Practicing for a speechcontest.
例4 W:May I see your ticket,please? I think you’re sitting in my seat.
M:Oh,you’re right.My seat is in the balcony.I’m terribly sorry.
Q:Where does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A) On a train.
B) On a plane.
C) In a theater.
D) In a restaurant.
对于例4而言,难点在于Balcony一词,它本来是阳台的意思,与会话的内容没有太大关系,造成推理困难。究其原因,我们发现,balcony是一词多义,除了有阳台的含义,还有戏院或电影院里的楼座之意。如果学生词汇量不够或者词汇理解深度不够的话,此题只能猜测了。由此可以看出,必要的知识储备是语用推理的前提。
三、结束语
语用推理是学生听力会话理解中的薄弱环节,能听懂字面意思,但不能正确理解其所要表达的真正意思,常造成理解失误,这是缺少语用推理能力和意识的直接体现。在听力理解中运用语用推理的知识,必将能够积极地引导听者正确地理解话语,从而提高听力理解水平。
如何做好阅读理解中的推理判断题 篇6
细节推断题要求考生根据语篇内容,推断具体细节, 如时间、地点、人物关系、人物身份、事件等。一般可根据短文提供的信息,或者借助生活常识进行推理判断。考生只有正确把握文章的内在关系,理解文章的真正含义, 才可能作出准确的推断。题干主要包括六个动词:infer(推断),indicate(象征,暗示),imply(暗示),suggest(暗示), conclude(作出结论)和assume(假定,设想)。常见的命题形式有:
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text that___ .
The author strongly suggests that___ .
It can be concluded from the passage that___ .
The writer implies but not directly states that___ .
The writer/author indicates/suggests/implies that___ .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does the passage support?
二、预测推理判断题
有些内容文章中没有明确说明,要求考生根据语篇对事件可能的结局或下一段可能涉及的内容等进行猜测推理。做这类题时考生应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从而作出比较科学的、合情合理的猜测。常见的命题形式有:
What do you think will happen when/if…?
At the end of this passage,the writer might continue to write___ .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most likely reply the doctor gave the woman patient at the end of the story?
三、推测文章来源或读者对象题
推测文章的来源或者推测读者对象要求读者本身要具备一定的常识,这样文章的内容才能与读者本身已经具备的常识结合起来。比如读者本身要对报纸、杂志、网络、科普、 小说、童话、广告、教材、说明书、旅游指南、药品说明、 操作指南等有基本的了解,这样才能根据文章的特点对号入座,选出最佳答案。
常见的命题形式有:
This passage would most likely be found in ___.
In which of the following publications would this passage most
likely be printed?
The passage is probably taken out of ___.
Where does this text probably come from?
真题范例
The baby is just one day old and has not yet left hospital.
She is quiet but alert(警觉).Twenty centimeters from her face researchers have placed a white card with two black spots on it.She stares at it carefully.A researcher removes the card and replaces it by another,this time with the spots differently spaced. As the cards change from one to the other,her gaze(凝视) starts to lose its focus—until a third,with three black spots, is presented.Her gaze returns:she looks at it for twice as long as she did at the previous card.Can she tell that the number two is different from three,just 24 hours after coming into the world?
63 .Where does this text probably come from?
A.Science fiction.
B.Children's literature.
C.An advertisement.
D.A science report.
答案解析
D推理判断题。本文介绍了对婴儿进行的实验、实验的经过及结果等,因此本文可能来自于一份科学报告。
四、写作意图推断题
写作意图推断题要求考生根据文章的论述,揣测作者的写作意图及运用某种写作手法的目的。作者一般不直接陈述自己的意图,而是通过文章所提供的事实,客观地使读者信服某种想法或观点。这种题型要求考生不但能理解文章的大意,同时还要具备对作者阐述问题的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的能力。常见的命题形式有:
What is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author writing the text?
The purpose of the text is to get more people to___ .
The fact… is mentioned by the author to show___ .
The writer talks about…in order ___ .
The author writes the last paragraph in order to ___.
五、态度倾向推断题
态度倾向推断题考查考生是否了解文章作者或文中人物对某事物所持观点或态度。要求考生具有在正确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对观点或态度倾向进行分析、识别的能力,有时也要求考生对文章所交代的人或事进行评价,此时要注意作者对相关人或事的细节描写。态度倾向推断题的选项一般分为以下三类:
1.中性词:uninterested(不感兴趣的),neutral(中立的),indifferent(无关紧要的),sympathetic(同情的),humorous(幽默的)等。
2.褒义词:positive(积极的),disinterested(无私的), supportive(支持的),useful,enthusiastic(热情的),admiring( 赞赏的)等。
3 . 贬义词: disgusted ( 厌恶的 ) , critical ( 批评的 ) ,impassive ( 无动于衷的 ) , negative ( 否定的,消极的 ) , disappointed(失望的)等。
常见的命题形式有:
The attitude of the author towards something is___ ?
The writer of the passage seems to think that___ .
What is the author's opinion on cramming?
What's the writer's attitude towards ___?
摘要:推理判断题是属于阅读理解中层次较高的题目,是学生失分比较多的题型,本文以近几年的各省市的高考阅读理解为例,探讨推理判断题的策略,以期为推理判断题的教学和解题提供借鉴。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篇7
在数学中, 从推理的结果来区分, 有论证推理和合情推理.论证推理通常叫证明或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是根据已有的事实和正确的结论 (包括定义、公理、定理等) , 按照严格的逻辑法则得到新结论的推理过程, 所得结论是可靠的.然而, 由合情推理所得的结论是不能最终肯定的, 只能叫猜想或假说.合情推理是根据已有的事实和正确的结论 (包括经验和实践的结果) , 以及个人的经验和直觉等推测某些结果的推理过程.自从希腊的哲学之父泰勒斯把演绎方法引入数学以后, 演绎证明就构成了数学的灵魂, 深入的演绎推理能够挖掘出前提中蕴藏得很深的结论, 它使数学的理论形成了严密的体系, 为数学乃至科学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演绎推理从本质上讲, 不能为我们提供新的知识, 彭加勒说:“逻辑学与发现、发明没有关系.”这句话虽然说得有些过分, 但却突出地指出了演绎作用的局限性.至于合情推理, 它的特点是使人富于联想、创造.但由于合情推理得出的结论往往超出前提控制范围, 前提就无力保证结论为真, 因此, 合情推理只能是或然性的推理, 它的正确性需用演绎方法加以证明.一般地说, 严格的数学理论是建立在演绎推理之上的, 但数学的结论及相应的证明方法则又是靠合情推理去发现的.因此, 演绎推理与合情推理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两者既对立, 又统一, 是辩证的统一体.
二、运用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进行教学设计的案例
在“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教学中, 笔者运用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让学生先猜想, 再证明, 教学设计如下:
1. 运用合情推理, 让学生动手操作发现猜想结论
本节课一开始, 教师请全体同学拿出准备好的等腰三角形纸片 (上节课已布置) , 并动手将等腰三角形对折 (如图) , 要求每名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细心观察, 或用三角板、量角器进行测量, 猜想图形中的线段、角等关系, 并将发现的结论写出来.
由于等腰三角形的纸片是学生自己制作的, 其思想感情、学习兴趣都比较浓厚.于是, 经学生的独立探索后, 老师请同学自由发言, 在此基础上, 再让学生归纳得到:
(1) ∠B=∠C.
(2) BD=DC (AD是折痕) .
(3) ∠BAD=∠CAD.
(4) ∠ADB=∠ADC=90°.
(5) △ADB≌△ADC.
(6) △ABC是轴对称图形.
2. 运用演绎推理, 让学生对猜想的结论进行证明后再讨论
结论是学生自己发现的, 猜想结论的证明也就成了学生自发的需要.于是, 教师趁热打铁, 要求同学对猜想结论:∠B=∠C进行证明.这个过程让学生独立完成或同学间讨论完成, 教师仅对个别差生辅导, 待大部分同学证明好之后, 教师指定一名同学到讲台上对全体同学讲述并板书证明过程 (其证明思路是:画底边BC的中线AD, 证△ADB≌△ADC, 得∠B=∠C) , 接着教师指出, 以上证明过程实际上已证明了全部的猜想结论, 同时又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讨论.
问题1:你是怎样想到作底边中线AD的?
学生思考后讨论式发言, 认为: (1) 由折痕想到的. (2) 要证角相等, 先想到证三角形全等.添上中线AD, 就有了两个三角形全等.
问题2:还有另外作辅助线的方法吗?
学生讨论后, 有两名同学举手发言指出:还可作∠BAC的角平分线或者作底边BC上的高, 这时教师当即给予肯定, 并请他们讲述思路, 使他们享受到发现者的喜悦.
问题3:从以上证明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副产品”.
引导学生抓住中线AD的三重性, 让学生讨论后得到:等腰三角形的顶角角平分线、底边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三、对数学教学的启示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怎样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笔者认为:
1. 营造一个宽松的、良好的可供学生猜想、证明的空间
教师可以经常地引导学生“从最简单的开始!”———以此作为座右铭, 为归纳、猜想提供一个适当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去猜想结论, 然后让学生自己去证明由猜想得到的结论.
2. 把教学过程设计为“再创造”的过程
在证明一个数学定理之前, 先引导学生猜想这个定理的内容, 在完全作出详细证明之前, 先引导学生猜测证明的思路, 努力探索出符合培养“猜想、证明”推理能力的教学模式.
3. 在解题活动中, 要引导学生见没有答案 (或结论) 时, 可先猜测一下答案 (或结论)
猜侧答数的形式, 答数的范围;猜测中间结论;猜测解题方向, 以形成思路;对某思路的能解性作出估计等, 在此基础上完成数学问题的解题过程, 同时要培养学生在演绎试推中提倡推中有猜, 猜后再推.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参考文献
理解与推理 篇8
在市教研室组织的教学研讨中,来自某中学的李老师执教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合情推理之归纳推理》.课后老师们对这节课作了中肯的点评,对大家有启发和收获.为此,笔者进行了整理与分析,与同仁分享.
2. 教学过程实录
2.1 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教师:如果某人精神不振;体温>37.5℃;鼻流清涕;有时咳嗽;……同学们,你们想到了什么?学生:甲流!
教师:请问这种猜想合理否?
学生:当然合理,医院就是以此判断这类病人是否需要特殊处理的!
教师: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发现中国松辽地区和中亚西亚的地质结构类似,而中亚西亚有丰富的石油,由此,他推断松辽平原也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请问李四光的这种猜想合理否?学生:合理.
教师:那假如最后在松辽平原没有发现石油,能否就说明李四光的这种猜想不合理?
(学生大多数的观点依然是“合理”,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表示了肯定.接着又提出第三个问题.)
教师: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3-2),四边形的内角和是180°×(4-2),五边形的内角和是180°×(5-2),……,请问以此你能得出n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
学生:180°×(n-2).
(教师总结以上的推理猜想就是“合情推理”,并板书.)
2.2 通过实例,归纳概念
(课件展示):哥德巴赫猜想:观察6=3+3,8=5+3,10=5+5,12=5+7,14=7+7,16=13+3,18=11+7,20=13+7,…,50=13+37,…,100=3+97,猜想:任一偶数(不小于6)可以表示成两个素数之和.1742年写信给欧拉,欧拉及以后的数学家无人能解,成为数学史上举世闻名的猜想.1973年,我国数学家陈景润,证明了充分大的偶数可表示为一个素数与至多两个素数乘积之和,数学上把它称为“1+2”.
教师:由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些特征,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或者由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结论的推理,称为归纳推理.
简言之,(板书)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在学生熟悉理解归纳推理的概念后,又以两个练习加以巩固.)
教师:由铜、铁、铝、金、银能导电,能归纳出什么结论?
学生:所有的金属都能导电.
教师:由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内角和180度,能归纳出什么结论?学生: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
2.3 讲解例题,提升能力
教师:数列{an}前四项分别是什么?
教师:你能归纳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吗?学生:
(教师对上述例题的处理过程加以点评,对学生的回答加以鼓励表扬,并指出以这种方式得出结论尽管不一定正确,但在科学发现的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方法.)
2.4 问题探讨,激发兴趣
(课件展示)游戏:河内塔(Tower of hanoi)
传说在古老的印度有一座神庙,神庙中有三根针和套在一根针上的64个圆环.古印度的天神指示他的僧侣们按下列规则,把圆环从一根针上全部移到另一根针上,第三根针起“过渡”的作用.
1.每次只能移动1个圆环;2.较大的圆环不能放在较小的圆环上面.如果有一天,僧侣们将这64个圆环全部移到另一根针上,那么世界末日就来临了.
教师:当n=1时,最少需要移动多少次?学生:1次.
教师:当n=2时,最少需要移动多少次?
学生:前1个圆环从1到2;
第2个圆环从1到3;第1个圆环从2到3.总共需要移动3次.
教师:请你试着推测:把n个圆环从1号针移到3号针,最少需要移动多少次?学生(经过计算):an=2n-1.
教师:试想,当n=64时,普通的人还可能完成这一任务?
(学生对此问题表示出浓厚的兴趣,课堂气氛顿时活跃.)
2.5-2.7为课堂练习、课堂小结和课外作业(略).
3. 总体评价
3.1 授课前,教师准备充分
推理与证明思想贯穿于高中数学的整个知识体系,但是作为一章内容出现在高中数学教材中尚属首次.
教师通过学生熟知的生活问题和数学实例,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过渡自然,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3.2 课堂上,精心组织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围绕这一目的,对设计的内容娓娓道来,内容清晰,层次分明.对例题和练习,教师多是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展现出来,很好地配合了教学过程.但教师不依赖于多媒体,教师能把一些重要的或需要学生注意的知识点以板书的形式写在黑板上,供师生总结、回顾.
3.3 课堂上,重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教学是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相互统一的过程.故衡量一节课的好坏,不能只看教师的表现,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表现更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事实上,学生活动不能仅理解为学生回答教师提问数量的多与少,或学生是否参与了课堂讨论.
总之,本节课中,学生与教师的配合很默契,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掌握良好,基本达到了教师的设计目标.
4. 值得商榷的几点意见
4.1教材处理上可进一步完善.在教师进行“课堂小结”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总结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一定会比教师个人的口头总结效果好.
4.2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中,教师对知识点、概念的教授讲解相当到位,学生掌握良好.但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猜想的能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方面,由于课堂内容包容过多,教师在时间的处理上还不够完美,致使学生在上课过程中更多的是欣赏,自我活动思维时间不足.
4.3对于诸如“费马猜想”等问题,可以尝试让学生先探索,再鼓励学生自己去思考、处理.这样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发现的乐趣及发现过程的艰辛,另一方面也使课堂教学的流程更为通畅.这也更加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思想.
理解与推理 篇9
一关于技术实践推理与理论推理的界定
实践推理和理论推理是形而上学、伦理学等领域里的重要概念。按照程炼教授的观点,一种人类所具备的、“根据理由去行动的能力”就是实践理性,而“我们在运用实践理性的能力时所做的事情”就是实践推理[1]。在他看来,实践推理给我们做( 或拒绝做) 某些事情的理由,而理论推理则给予我们相信( 或不相信) 某些事情的理由。由此引申,技术中的实践理性就是一种根据某种理由去采取技术行动的能力,而技术实践推理就是人类在运用技术实践理性的能力时所选择的技术方案和所采取的具体技术行动。
技术的实践推理,其目的是功利性的,即借助技术,让世界符合我们愿望。因此,在技术决策中,决定选择哪一种技术,哪一种技术是最应该要被采纳的,何种技术设计的方案是最应该去实施的,技术方案实施的程序应该是怎样的,这些规范性的陈述就是典型的技术实践推理。借助技术实践理性,我们可以评价我们技术行动的理由,并对这些理由集合里的理由给出重要性的排序和真假理由的甄别。相反,理论推理的目的是让我们的信念和真实的世界相吻合,它关注解释和预言的问题,旨在理清世界何以会如此。就技术领域而言,理论推理涉及的是技术认知问题。
技术实践推理的起点是技术活动里的技术主体“我( 或我们) ”,技术实践推理涉及的是作为技术主体的我( 或我们) 应该做出什么技术决定。由于不同技术主体的价值观和需求不同,因而从我( 或我们) 所做出的技术决定并不一定适用于非我( 或非我们) 的意愿。相反,理论推理一般被认为是客观的、非价值性的,尽管理论推理不可能达及绝对的客观,但是至少它在起点是欲求获得某种客观上的结论。因而,在推理活动中,理论推理对每个人都是一致的,每个人都可以重复理论推理模式而获得一致性的技术认知结论。
技术实践推理的结果是一个或一组技术行动理由的出现,这种理由亦可称作技术设计或发明的动因。据此,我们之所以这么做,而之所以不那么做。而理论推理的结果是一个人信念的改变,或者一个人获得了一种新的认识。但是事实上,信念的改变并不必然导致一种技术行为,而动因才是解释某一技术行动的根本要素。
技术内含有实践推理,技术活动内含有实践推理行为。同时,理论推理是技术的前提条件,因为“科学- 技术- 产业”链、“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开发研究- 生产技术研究”链就是为之辩护的最好理由。然而,技术本身是否内含有理论推理呢? 或者,理论推理是否是技术内在的一部分呢? 这一点有争议之处,因为对该问题的回答不仅涉及了技术本身的界定,而且还涉及技术与科学之间关系的界定。在此问题上,笔者的立场是肯定的,后面所论述的就是我们肯定的理由。
二技术的科学化与实践/理论推理的一体性
关于“技术的科学化”,在张华夏、张志林教授的《技术解释研究》一书中有过详细的界定。在他们看来,技术认识论与科学认识论存在着相同的属性。其中,他们以杜威对思维机制的描述引申得到技术和科学在解决问题时认知程序的一致性,进而推导出技术与科学在认识论上存在着共同的模式[2]。而这一点,也是对技术科学化的哲学基础的最好分析。
当代正在蓬勃发展的生物技术就是技术科学化的典型代表。在这一领域,事实上你已经很难区分哪些是生物科学,哪些是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这样的技术,活的有机体可以利用它来保持自身的生命力,并且一旦被发现,人类可以使用它来制造对其有用的产品。生物技术并不是由人所发明的,而是人们在研究生命现象时被发现的。”[3]在巴尔巴里西( Barbarisi) 看来,生物技术不同于寻常的技术。寻常的技术往往是人类智力和创造力的结果,依靠人类智慧,我们发明自然界里并不存在的机器和设备,以此满足人类生命的需要。然而,生物技术更多是“被发现的”,而不是被人类所“发明”或创造的,它是基于我们对生命现象的研究,因此是自然而然呈现在自然之中的。假如按照巴尔巴里西的观点,生物技术的创建是一个发现的过程,那么生物技术自然也就包含着理论推理。然而,这里需要明确的是,似乎生物技术包含了两个技术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自然“发现”生物技术; 第二个阶段是使用生物技术来制造对人类有用的产品。第一个阶段是描述性的,第二个阶段是规范性的。然而,传统的技术并不存在这样的两个阶段。
“技术的科学化”也可以在“科学的技术化”那里得到对称性的支撑。生命科学领域的最新代表是系统生物学,即“理解生物体的功能属性与行为是如何通过其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作用实现的,作为科学研究,它要求在系统与分子的层面上对生物体进行精确、全面且量化的实验分析,并对所得的实验数据进行准确的解读”[4]3。由此看来,系统生物学是以实验技术为前提的。大科技时代,单一的规范性陈述已经无法支撑得起当代作为一种系统的技术,而单一的描述性陈述也已经无法支撑得了当代作为一种系统的科学。从二阶层面来看,系统生物学在应用别的学科来发展自身的同时也在拓展延伸它们,这本身就是一种拓展科学的技术。此外,在系统生物学这里,理论推理和实践推理的一体性也可以通过系统生物学存在两种互补的研究方法得到确证。在布杰德等人看来,系统生物学研究的方法存在两种类别: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这两种方法是相互促进的,“自上而下的系统生物学家展现了工程的实用性,而自下而上的系统生物学家更渴望理解机制性或系统理论性的原则”[4]4。基于此,系统生物学里的实践推理和理论推理是一体性的。
技术的科学化所导致的实践推理与理论推理的一体性,可以细分为如下几种形态: 第一,一个技术陈述,是以一个科学陈述为前提条件的。第二,一个完整的技术陈述,内含了实践推理和理论推理的两个方面; 或者说,一个完整的技术命题,同时内含了( 一个或多个) 规范性的子命题和( 一个或多个) 描述性的子命题,而这种规范性、描述性子命题是可分辨的,并在时间维度处于不同位置。第三,一个技术陈述,本身就是一个科学陈述; 一个规范性陈述,本身就是一个描述性陈述。或者说,“一个陈述是技术的还是科学的”是无法辨析的。当然,在这里,已经涉及科学与技术的划界问题,也涉及休谟所提出的“是”陈述和“应”陈述的区别和联系的问题。第四,有一种情况是可能的,那就是站在二阶的角度,从一种技术( 知识) 理论性地推导出另一种技术( 知识) ,假如这种推导没有附加任何价值判断,即作为技术推导第一人称的我并没有希望依靠前、后的技术来满足我的任何愿望,那么此时二阶上所发生的事情就是理论推理、“是”陈述,然而这种推理的前件和后件都是实践推理、“应”陈述。
三技术的符号化与实践/理论推理的一体性
在我们进行技术设计时,与以往不同的是,如今我们的一项技术设计,往往是为了使其完成更为综合、更为复杂和更为知识密集型的任务,亦即让一项技术能作为我们的代理人,能够独立处理自然界中的偶发事件。要完成这样的任务,在技术构造上需要满足一个必备条件,那就是存储和处理符号的能力。符号包含符号实例( 或标记) ,由许多符号所组成的一个结构就叫作表达式,符号标记和它们的相互关系决定了一个复杂表达式所指称的是什么对象。在技术设计中,存在着两个核心的概念: 指称和解释。一个表达式指称一个对象,是指在已知该表达式的情况下,一个技术系统或是能够对该对象本身施加影响,或是能够以取决于该对象的方式规范去行为。在这里,技术原理都是经由表达式而抵达对象。技术系统能够解释一个表达式是指该表达式指称一个过程,同时在已知表达式的情况下,技术系统能够执行这一过程。换言之,技术系统能够根据指称这些过程的表达式而再现和执行它所拥有的过程。
一个能指称技术过程的复杂的表达式,事实上,可以通过原子符号加上逻辑规则来构造,这里的逻辑规则就是指特定的句法规则。符号本身往往是无意义的,形式推理的原本目标就是剔除意义。
这样一种技术的符号化,又能说明技术的实践推理与理论推理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 我们以量子控制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量子控制技术就是力求对每一个量子系统进行控制以及对量子态进行有效操控的技术。本质上,量子控制技术是建立在各种符号关系的基础之上的,这里的基础既有物理基础( 包括基于各种符号之上的量子力学公设、薛定谔方程、纠缠态等) ,也有数学基础( 包括基于各种符号之上的矢量、矢量空间、算符等) 。这些技术的基础,都是理论推理的成果,亦可认为它们是纯理论性的。基于这种物理和数学基础,量子控制设计专家便开始进行量子控制系统的建模。这里所建构的模型并不是实体性模型,而是一种符号系统的模型,如量子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模型、传递函数模型以及状态空间模型。[5]量子控制的建模实际上就是求解系统的薛定谔方程。所以表面上来看,这一步仍然还属于理论推理。但是事实上,这里已经内蕴了我们“应该”根据已有的物理和数学基础怎样去建模的一面,因而也就内含了实践推理。而在量子控制的仿真研究中,虽然目前的研究仍然还是停留在概念性研究( 理论推理) 阶段,还无法在实际的量子计算机上进行仿真研究。但是这种概念性研究,是以背后的实践理性作为技术研发的动力支撑的。而且,在量子控制系统仿真研究中,我们已经确立了一套标准的步骤,并提出了很多实现仿真技术的方法,而这便展示出了技术实践推理中的追求性、投入性、主动性和规范性的一面。
总体上,技术的符号化必然带来了“符号运算- 技术过程”之间的一体化。符号运算是理论性的,技术过程是实践性的,而从符号运算转化为技术过程既有解释( 理论推理) ,也有指称( 实践推理) ;既有我们相信( 或不相信) 某些事情的判断,也有我们做( 或不做) 某些事情的判断。
四技术的智能化与实践/理论推理的一体性
技术的智能化包含两层含义: 一是指技术自身的创造性,或者说“技术的技术”“机器的机器”这样的命题是为真的; 二是指人工智能之类技术的出现,让技术具有了人类大脑才具有的某些功能,例如,人的思维能力。事实上,这两层含义又是相贯通的。囿于技术的智能化,我们又如何分析技术实践推理与理性推理的关系呢? 之前我们所讨论的推理,推理的主体都是我( 或我们) ,然而这里冒出了技术( 或技术产品) 的理性问题。前提是要讨论好这两个问题: 第一,技术( 或技术产品) 究竟有没有理性?它能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推理? 第二,假如认可技术( 或技术产品) 是富有理性的,那么对技术( 或技术产品) 而言,它们内在的实践推理和理性推理的关系是怎样的? 两种推理与给予技术( 或技术产品) 以推理能力的人类的推理又是怎样的?
毫无疑问,当代技术中的人工智能能模拟人类的认知能力。在强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的观点( Newell and Simon,1963) 看来,智能化技术所带来的计算机,其带有的正确运算程序,确实可被认为具有理解和其他认知状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具有恰当编程的智能化机器其实就是一个心灵,由于它具有认识状态,因而它除了“是我们可用来检验心理解释的工具,而且本身就是一种解释”[6]92。如果你支持强AI的观点,那么无疑就认可智能化的技术( 或技术产品) 是具有理性的,因为它们具有人类心灵一样的能力。既然如此,这些技术( 或技术机器)也就像人类一样,既具有理论推理的能力,也具有实践推理的能力。在它们身上,理论推理和实践推理是一体性的。假如承认强AI,那么无疑也将承认技术( 或技术机器) 理性的独立性,即技术一旦被人类制造,它就拥有属于自身的独立的理性或推理能力。从这一点来讲,技术被创建之后,技术自身的理性与人类的理性就没有必然的关联性。尽管技术由人类的理性所创建,但是人类的理性并不能完全理解已经被制造出来的技术机器的推理能力或推理模式。这一点可以通过技术客体的二重性( 自然性和人为性) 得以辩护。在强的AI观下,必然存在着这样的一种技术机器,即那些与人的大脑具有相同因果能力的技术机器,这样的一种技术机器,具有意向性。
然而,强AI观遭到了塞尔等人的强力反对,他认为这类智能化机器在理解问题和推理能力上“并不只是局部的或不完全的,而是零”[6]92。塞尔等人赞成的是一种弱AI观,这种观点认为,技术的智能化在心灵研究上的价值就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工具。这类高智能化的工具能使我们以更加严格、更精确的方式对一些假设进行系统阐述和检验。在这样的一种立场下,技术只是我们实践推理过程中的一个工具,其目的是凭借这样的技术,可以让世界符合我们的愿望,由此技术也就是我们完成规范性目标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然而,在这样的一个实践推理中,内含了我们对技术的认知,假如将技术( 或技术产品) 也看作是世界的一部分的话,也必然存在着这一追求,即我们的信念要与这一人工世界( 技术) 的样子相符合。例如,对一个专门设计智能导弹的设计师而言,其设计目的( 获得智能导弹) 必然是通过他的一套细致的设计方案和设计流程这一实践推理而来的。但是假如在他所构思的整体技术方案里,需要配备一个电脑芯片,而电脑芯片作为一个部件却不是他所设计制造的,同时凭他自己的专业知识,事先也并不理解该芯片的内在机制。因而在将该部件应用于导弹设计的整体框架之内时,该工程师便需要弄清这个芯片的运行机制。此时,对该工程师而言,这种理解就属于理论推理中的解释和预言问题。由此看来,在技术设计中,实践推理和理性推理是融合在一起的,是一体化的。
要判断理论推理和实践推理谁先谁后是很困难的,它们往往是混合在一体的。例如,我根据某个理由去设计一项技术,而这里的理由可能属于“以为是但并非是”的技术原理,或者是情绪化的主观因素,这些假的技术原理或情绪化的主观因素要求我这样或那样去设计技术。而这样所设计出来的技术产品可能居然碰巧能够得到我所要的技术目标。那么这时候,当我反过来琢磨这样设计的技术产品背后的真正技术原理究竟是什么的时候,也就出现了先有实践推理,后有理论推理的情况。公众往往错误地认为建造一个技术产品只是因为它们能产生出实践价值( 比如说经济价值) ,实际上,这种技术可能是一种发现新现象和理解我们世界的方法,或者其本身就是需要被理解的世界的一部分。纽厄尔和西蒙认为“每制造一台新的机器都是一次实验”[7]。实验是科学的一部分,实验( 或制造一台实验仪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理解这个世界,准确描述这个世界,而其本身又是一种技术。有时候,实验过程本身就需要解释和理解。
五技术的整体性与实践/理论推理的一体性
在大技术时代,技术的整体性,包含了三个层面: 第一,一项技术自身是一个技术结构系统,它由各种技术要素所组成; 第二,技术与技术之间具有整体性,而且通过对这种技术与技术的整合可以推导出一种新的技术; 第三,技术与非技术( 比如科学、宗教、艺术等) 之间具有整体性。从这三个层次的技术整体性,都可以推导出技术实践推理与理论推理的一体性结论。
单个的技术,它有自身的整体结构,自身是一个有机系统,这种整体结构里的要素包括: 技术行为、技术规则、技术客体、技术主体、技术解释。在单个的技术系统里,实际上包含了诸多的陈述或命题,这些陈述或命题组成了一个有机的结构。这些陈述当中,并不是纯粹的实然陈述或纯粹的应然陈述,而是二者的混合体。正如张华夏、张志林教授所言,在技术推理中,“通常都不是从‘是’陈述单独推出‘是’陈述,也不是从‘应’陈述单独推出‘应’陈述,而是从一组‘应’陈述加上一组‘是’陈述推出某一‘是’陈述或某一‘应’陈述”[8]。由此看来,对于单个的技术,其实践推理和理论推理是相互交融的,是一个合并在一起的有机系统。
关于技术与技术之间的整体性,所言及的是一个技术同另一个技术的相互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最典型的特征是两种基础性的技术通过整合可以凸显出一种新的技术,这在我们以交叉学科寻求技术突破的研发活动中经常出现。在这种情况下,从两种不同的基础性技术推导出一项新的技术,本身就不得不依靠理论推理来获得。在这里,存在着一种这样的关系:
至于技术与非技术之间的整体性,是将技术放在人类的全部知识论域里进行讨论的。作为人类知识的一种,毫无疑问,它与科学、宗教、艺术始终保持着紧密的关系,我们的很多技术设计,可能都来自于宗教和艺术上的灵感,也可能是科学的应用而已。由此看来,技术命题作为人类繁多的命题之一,也必然与科学命题、宗教命题和艺术命题衔接在一起。这样的一种技术整体观,必然也很容易推导出技术实践推理与理论推理的一体性。
六结语
总而言之,理论推理与实践推理存在着相似之处,它们是一体性的。在这里,武汉大学程炼教授从分析哲学的高度,就有过细致分析。他认为,理论理性也关心规范问题,因为“在理论推理中,人们也评价和权衡支持不同信念的不同理由”[9],而这些正是规范性的。因此,在他看来,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之间的差别只不过是两个规范领域之间的差别。事实上,程炼教授的这种理解是与当前科学哲学里关于科学本质的争论是一致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一是理论推理涉及技术认知,是指理论推理涉及技术认知的规范问题,管理人们的技术信念; 实践推理涉及技术行动,是指实践推理涉及技术行动规范,管理人们的技术意图和行为。二是实践推理涉及技术行动,是指实践推理涉及有关技术行动是否可行的理论理解; 理论推理涉及技术认知,是指理论推理涉及技术认知上的理论理解。正是这两点,保证了人类在技术认知和技术行为上的连续性。而这种连续性,在笔者看来,正好是我们技术创新的前提条件和不竭之源。
摘要:技术推理就是一种实践推理,技术命题就是一种规范命题,这种观点实际上是对技术本质的一种误解。钟情于技术伦理分析的技术哲学更是打破了技术推理在实践推理和理论推理上应有的对称性。事实上,当代技术呈现出了一系列新的特征,这些新特征证实了在技术推理中,实践推理和理论推理是一体性的关系、是共生的关系。这些新的技术特征包括:技术的科学化、技术的符号化、技术的智能化、技术的整体性。
关键词:技术,实践推理,理论推理,一体性
参考文献
[1]程炼.伦理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10.
[2]张华夏,张志林.技术解释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23-26.
[3]BARBARISI A.The philosophy of biotechnology[C]∥BARBARISI A.Biotechnology in surgery.Milan:Springer,2011:1.
[4]布杰德,等.系统生物学哲学基础[M].孙之荣,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5]陈宗海,等.量子控制导论[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5:107-113.
[6]塞尔.心灵、大脑与程序[M]∥博登.人工智能哲学.刘西瑞,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7]纽厄尔,西蒙.作为经验探索的计算机科学:符号和搜索[M]∥博登.人工智能哲学[M].刘西瑞,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143.
[8]张华夏,张志林.技术解释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93.
【理解与推理】推荐阅读:
语篇理解的推理研究08-04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05-29
第二章推理与证明06-05
推理与证明说课07-10
复数与推理证明练习题06-18
高二文科期中集合、常用逻辑、推理与证明、复数考试综合练习08-02
推理与证明——以几何教学为例 拓展阅读4:数学证明的教育价值07-06
理解与表现06-17
理解与表达08-30
理解与创新09-12